论莫泊桑作品中的人性堕落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莫泊桑作品中的“人性堕落”问题
摘要: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以其着重对小人物生命悲剧冲突的微观、近距离描摹,以及对人性的发掘和人性善恶的较量,而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莫泊桑没有展开宏大叙事铺陈,而是以短小精悍的片段式、人物式的聚焦,揭露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人性堕落问题。
关键词:莫泊桑;人性堕落;羊脂球;于勒
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1850- 1893)是法国19 世纪最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一生创作了6 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其中又以短篇小说文学成就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并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莫泊桑在人生悲欢离合的冷暖百态中洞悉人情世故,对人性进行内在省思,而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的更多的则是对人性堕落这一问题的深刻剖析。
人性堕落这一问题在他的作品中有大量的体现。
有描写资产阶级市俗生活,揭露资产阶级道德堕落的,如《羊脂球》中,羊脂球是个妓女,靠卖淫为业,无疑是个堕落的女人。
莫泊桑并不想否认这一点,甚至也不打算为她的堕落寻找一点儿理由,以便开脱道德对堕落的审判,一开始他就把这个可怜的女人钉在了堕落的耻辱柱上,他全部的思想和才华在于如何让羊脂球成为堕落者的见证人,从而洗刷生活抹在她身上的堕落痕迹。
一辆六匹马拉的特别驿车,车上坐着十个人,代表着社会各阶层,
构成了一个暂时与现实社会隔离的悬置环境。
马拉得很累,车在雪地里走得很累,人在车厢里闷得很累,原因就在于一群高尚的女人中间夹杂进一个堕落的女人。
然而,这只是一种道德的界线,羊脂球遵守这条界线,并不想混进正派女人的队伍,但她对那几个正派女人的挑衅给予有力的反击,只是扫视一遍就让她们阒无声息了。
对立只是在女人们中间悄悄地存在,在男人们的眼里羊脂球迷人的小嘴儿滋润得好像专为接吻而生,并且她还具有许多无法估计的本领,不用说自然是想到了她在床上如何让男人们享受的本领。
这可是被道德谴责的,拿不上桌面的,在这个男人女人拥挤成一团的车厢里也没有实际意义,所以暂时还不能颠覆这个秩序井然的世界。
但是当马车没法准时赶到托特镇吃中饭,饥饿向车厢里的每一个人袭来的时候,这个世界再也无法靠道德来维持了。
我们又一次看到,肉体的欲望如何从堕落中迸发出人性的光辉,当然首先是羊脂球,不过她并没有升华到圣女的地位,而是那些道貌岸然的家伙在羊脂球带来的丰富食物前屈从于饥饿。
按照她们先前划定的道德界线,她们已经从为人妻的尊严上堕落到与妓女为伍的地步。
事实上,她们本来就不比羊脂球高尚到哪里去,那个开着三座纺织厂、参议会参议的加雷—拉玛东先生的年轻漂亮的太太,就曾让“那些派到鲁昂来驻扎的好人家出身的军官们常常在她身上找到安慰”;她们在接下去的旅程中还将比羊脂球更加堕落。
托特镇使驿车上的每个人都加快了他们的堕落,而人性由此而成为谁是真正的堕落者的审判官。
也许我们厌倦了对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的复述,一句话,这些道德高尚的人们极力劝说羊脂球答应普鲁士军官
的要求,既然她是干着卖春这一行,那么为了全车人能尽快离开托特镇,她为什么不能和普鲁士军官共享床第之乐呢?羊脂球满足了所有人的愿望,但当驿车再次启程时,人们却鄙视她的堕落。
那一顿车上的午餐,将这些真正的堕落者的肮脏灵魂暴露无遗。
[1 ]
这已经足够了,莫泊桑把道德与堕落的关系解释得入木三分,深刻的揭露了上层社会人们的丑态和腐朽,把资本主义法国人与人之间的地位隔阂以及建立在金钱上的虚伪友谊和亲密表现的淋漓尽致体现了人性的堕落。
还有表现世人贪图钱财而不注重亲情的,如《我的叔叔于勒》,年轻时的于勒大肆挥霍,导致人财两空,被人们看成是“祸水”,落得扫地出门的地步。
之后他到了美洲,听闻赚了点钱,两年后又发了大财,成为大家的“福星”。
菲利普一家渴盼有钱的于勒归来,二姐也因此找到了未婚夫,一家人都很高兴,出国到哲尔赛岛旅行时,他们在船上却见到一个酷似于勒的穷苦的卖牡蛎的人,菲利普先生在船长那里得到了可怕的印证.不但发财的梦想化为乌有,进入上流社会的美梦也成为泡影,就连眼下二女儿的婚事也岌岌可危。
最后全家不动声色地改乘海轮回来。
菲利普夫妇对亲弟弟于勒的态度变化,完全是以金钱为核心,有钱则亲,无钱则疏,亲兄弟之间无亲情可言,亲情为金钱所遮蔽,甚至玷污了纯洁的爱情,金钱扭曲了人性和人际关系,以此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批判了拜金主义对亲情的亵渎,剖析了人性的弱点,批判了人物对金钱和地位的追求行为。
标题“我的叔叔于勒”像一面反光镜照出了菲利普夫
妇受金钱腐蚀的灵魂,让人们看到资本主义社会认钱不认人的现象。
正如马卡连柯所说的“金钱!金钱是人类所有发明中近似恶魔的一种发明,在没有其他东西比在金钱上有更多的卑鄙和欺骗,因而也没有其他方面能为培植伪善提供这么丰腴的土地。
”
还有讽刺当时的世风,讽刺人性的虚荣、胆小,批判拜金主义的,如《珠宝》中的朗丹太太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惜欺骗丈夫,出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来换得安逸的生活,文中朗丹夫人“一边用手指转动着珍珠项链,或者摆弄宝石,让切面闪闪发光,一边赞美:‘你倒是瞧瞧呀,真是做得巧夺天工’”。
作者通过语言和动作的细节描写把一个虚荣的女人描写得透透彻彻。
而郎丹知道珠宝是真之后,对妻子的贞洁产生怀疑,竟昏倒在地。
真是痛苦已极、羞愧难当。
然而,当他走在街上,看到有钱人悠悠然的样子,羡慕之情,由然而生,他不顾一却的把妻子的项圈和另外的珠宝全部卖掉,得到近二十万法郎的巨款。
这时,先前的震惊、羞愧、伤心,全被他对金钱的贪欲扫光了。
他不但心安理得地接受妻子用欺骗手段所获得的珠宝,而且恬不知耻地以此夸耀于人。
他寡廉鲜耻,装作正经地出卖珠宝的过程,是他内心深处金钱欲望战胜羞耻心,出卖自己人格名誉,出卖自己灵魂的过程,这个人物的卑鄙心理和丑恶嘴脸淋漓尽致的表现在了读者面前。
人性堕落问题在莫泊桑的作品中大量出现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
首先,普法战争使作者在一部分作品中有意识着力描写人性堕落问题。
时势造英雄,“时势”中的人们会暴露出思想深处最真实的东西。
尤其处于战争中的人物,已经顾不得隐藏和矫饰什么,他们灵魂深处的美与丑,也是暴露得最完整和彻底的时候。
资产阶级——那些所谓的高贵的人士贪婪、尔虞我诈和荒淫无耻,他们毒化了社会风气、丢失了民族尊严。
而普通人民爱国主义精神高涨,他们的爱国心同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形成鲜明的对照。
作者力图表现这一现实问题,批判资产阶级。
因此他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创作出一系列关于人性堕落的作品。
如《羊脂球》中,作者通过羊脂球的遭遇,给予了那些生活在社会下层人民的同情,和讽刺了法国新老绅士们的自私和伪善,无情。
其次,莫泊桑的思想渗透了浓厚的悲观主义。
一是在哲学上,他深受叔本华的影响。
他接受叔本华关于事物永无休止的消逝,时间在不断地分崩离析的观点。
莫泊桑认为人生活在一个空虚的、失去意义的世界里,受到迟钝的本能的支配,被痛苦和贫困所压垮,显得平庸、自私、狭隘、爱慕虚荣、贪财吝啬。
他希望能够自由地抨击丑恶的社会现象,力图客观地观察社会生活。
二是他的人生经历,童年父母婚姻的不幸造成的某种不安全感、对生命的幻灭感潜藏在心底。
在感情上曾受到重创,因此他不断追逐爱然后逃离,仿佛只有在不同的女人身上才能找到肉体与精神的平衡。
这些也是人性堕落问题在他作品中大量出现的原因。
再者,莫泊桑在书中描写人性堕落是因为他写作时惯用逼真自然的写实方法。
这种方法与他的现实主义典型化的艺术思想是不可分的。
他严格地把“逼真”和“真实”区分了开来,他摒弃照相式的真实,而致力于“把比现实本身更完全、更动人、更确切的图
景表现出来”,他善于在那些粗糙、混杂、零散、琐碎的日常生活现象中进行选择,舍去所有对他的主题无用的东西,采用其中最具特征性的细节,以“突出表现那些被迟钝的观察者所忽视的,然而对作品有重要意义和整体价值的一切”。
[2]因此,他的作品中对各种人物的堕落都有着细致而自然的描写。
人性的堕落来自于把快乐和痛苦建立在欲望的基础上,莫泊桑作品中的所体现出来的人性堕落近似于一种病态心理,无论是对金钱、权利的追逐,还是过度的自我保护,都是一味的张扬、无限的发挥他的自然性,由此所引发的道德危机带给我们许多思想上的启发与思考,尤其值得对人生意义感到迷惘的现代人深加重视。
我们承认,只要是人,都会有其自私,狂妄,奸诈,偶尔恶毒的一面,亦会欺骗,玩弄心眼,搬弄是非,又或者忘恩负义,薄情寡义,但是绝大部分的人在道德和社会准则面前可以很好的控制住这些本性。
这些人在最底层的潜意识中或许怀有使自己心理愉悦的主观利己思想,但客观上他是绝对利人的。
正如道德和社会准则并非一开始就为人类社会所具备的一样,人性的美好的一面也并非是人类固有的天性,而是在漫长的人类进化史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人性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道德责任感,而经过情感才能真正内化为个人品德,正所谓“行道而得之于心谓之德”[2]。
所以培养良好的的情感,是塑造美好人性的关键,而真善美是美好人性的集中体现,让世界充满爱,从而达到人人幸福,应该是人性的最高祈求。
在当今的社会里有一种日异的变化,许多人都变的更加现实,在
拜金的浪潮中许多人的人性开始坠落了,在欲望的诱惑下逐渐埋没了人性,变得麻木不仁、冷酷无情,甚至到了失去人性的地步,而这种现象却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正常化。
我们知道,一个人在生命中最本质的内涵是人性,人性代表现有生命的素质。
一个人不能过度的张扬他的自然性,还应该有理性,理性才是人的本性,人必须在理性的指导下,才能成为一个幸福、高尚的人,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讲“理性比任何其他东西更加是人”[4]。
让我们的思想共舞,让我们的灵魂升华,让我们在人性中共游。
参考文献
[1] [法] 莫泊桑《羊脂球》[M]中国致公出版社 2005-1
[2] [英] 塞缪尔·约翰.《论小说》,[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
4期
[3] 老子《道德经》[M]华东师范出版社 2010.3
[4] [英] 罗斯·亚里士多德《行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刷馆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