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的设计原则文档
“导学案”实施方案细则
“导学案”实施方案细则导学案是一种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为了更好地实施导学案,以下是一些细则和建议:一、设计导学案的原则1.1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导学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2 结合学生实际。
设计导学案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确保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需求。
1.3 强调问题导向。
导学案应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导学案的设计要点2.1 设定学习目标。
在设计导学案时,需要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2.2 制定学习步骤。
导学案应该包含清晰的学习步骤和指导方法,帮助学生有序地进行学习活动,确保学习过程顺利进行。
2.3 提供学习资源。
设计导学案时需要考虑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途径,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参考资料,帮助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三、导学案的实施方法3.1 引导学生讨论。
在实施导学案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2 指导学生思考。
教师在实施导学案时应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3 鼓励学生表达。
在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促进学生自信心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四、导学案的评估方法4.1 考核学习成果。
教师在实施导学案后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包括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等方面。
4.2 收集学生反馈。
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收集学生对导学案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导学案的设计。
4.3 与学生共同总结。
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总结导学案的实施效果,探讨导学案的优缺点,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借鉴和改进的方向。
五、导学案的持续改进5.1 不断反思实践。
导学案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导学案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导学案作为教学辅助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导学案通过提供学习目标、引发学生思考、组织学习内容和评价学习效果等功能,有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的主动性。
本文将探讨导学案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以便教师们能够更有效地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
一、使用原则1.明确学习目标:在编写导学案时,需要明确学习目标,即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学习目标要具体、明确,以便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和把握。
2.关联生活实际:导学案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际经验相结合,增强学习内容的贴近度和可操作性。
通过将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编写导学案时,可以设置一些启发性问题或探究性任务,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4.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设计导学案的内容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循序渐进地安排学习任务。
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5.灵活运用:导学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的不同灵活运用。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布局,如表格、图表、案例分析等,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注意事项1.导学案的合理长度:导学案的篇幅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一页纸左右。
过长的导学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和阻碍学习的兴趣,因此应选取重要的内容进行编写。
2.措辞简洁明了:导学案的语言应简洁明了,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文字和长句子。
语句通顺,表达清晰,以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和吸收。
3.设置适当的学习任务:导学案的学习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不过于困难,以免使学生望而生畏。
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学习任务的数量和难度。
4.鼓励学生思考与讨论:导学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并给予合适的引导。
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深入思考。
小学导学案的设计
小学导学案的设计一、导学案的概念及作用导学案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为学生学习提供引导和指导的教学设计方案。
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导学案的设计原则1. 简洁明了:导学案的内容应该简洁清晰,避免出现冗长和繁琐的文字,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学习任务。
2. 跟进任务进行:导学案应该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能够引导学生按照预定的教学步骤进行学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 多样化呈现:设计导学案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图片、图表、问题解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4. 引导性强:导学案中应包含足够的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习问题,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
三、导学案的具体内容:1. 学习目标:明确阐述学习任务的目标和要求,让学生清楚知道学习的方向和重点。
2. 学习内容: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供相关教学材料和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3. 学习任务:列举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练习题目,指导学生按照步骤完成任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采用合适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有效地学习和消化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5. 自主学习: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
四、小学导学案的编写要点:1. 语言简洁:导学案中的文字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和复杂句式,让学生易于理解。
2. 图文结合:可以适当使用图片、图表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学习内容。
3. 任务明确:学习任务要明确具体,指导学生按照导学案的步骤完成学习任务,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4. 鼓励思考:导学案中可以设置一些引导性问题,鼓励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小学导学案的实施策略:1. 课前分发:教师在上课前将导学案分发给学生,让他们提前了解学习内容和任务,做好学习准备。
导学案的设计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原则一、指导思想:1、关注学习方式改善。
切实落实构建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倡导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关注课堂教学效益。
坚持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的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关注校本研修实效。
进一步加强对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和管理,搭建备课组合作共享的实践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团队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实施细则:(一)“导学案”的备课模式:“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1、了解学生,疏通教材,从纵横两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2、集体备课: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3、轮流主备: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草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
4、课前备课: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
5、课后备课: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教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
6、整理成册:备课组长负责将“导学案”整理成册(本组内保留电子稿),作为本备课组的教案,每学期交教导处一份,以备检查和存档。
(二)“导学案”的编写原则:编写“导学案”遵循以下原则:1、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
2、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师生可共同参与。
3、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层次性原则: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导学案的编制原则
导学案的编制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案设计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自由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2、探索性原则:编写学案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因此,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启发性原则: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思维的敏捷性,享受顿悟的奇妙。
4、灵活性原则:由于存在学生的认知差异,教学内容差异和学科特点差异,学案在形式上应丰富多彩,灵活多样,以内容决定形式,让形式服务内容上也应尽量调动学生思维。
5、梯度化原则: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经过自主合作交流解决大部分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6、分层设置原则:依据“因材施教”的原理,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
题目设置要分四个层次:即A、B、C、D 四级,以A,B级为主,辅以适当C级、少量D级。
既保证A,B层学生学习高效的同时,也满足C层学生的学习需求。
7、创新性原则:编写学案时,强调内容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
新思维能力。
导学案的编制原则
导学案的编制原则?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抓手,编写时一般遵循如下原则:一、主体性原则。
立足于“学生”“学习”的方案与设计,而非方便“教师”“讲授”的拼盘与堆积。
二、探究性原则。
引导学生由“知识”的此岸出发,经由“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到达“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彼岸。
坚持尽可能少给结论多给过程。
三、合作性原则。
高质量的导学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同学科教师要全力合作。
编写导学案最好轮流初备,集体商议,修订补充,使导学案尽善尽美。
四、问题化原则。
在导学案编写中,将教材内容经过提炼后形成几个探究性的问题。
注意,是“问题”而非“试题”,追求情境之创设、生活之相关、表述之亲切,且所问应包含方法的点拨或方向的指引。
五、层次化原则。
问题设计循序渐进,小坡度,梯次化;相关问题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前因后果,上下相连。
六、方法性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要注意学法指导,设置问题后,可以在后面有一个学习规律性的提示导语,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问题。
七、留白原则。
在每个导学案的后面留一点空白处,设置2~3个问题:比如,1. 通过预习,你觉得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根据重要性逐一列举。
2. 通过预习你觉得哪些知识是疑、难的问题?3.你需要老师课堂上怎样处理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这一环节,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动态,有针对性地重点点拨。
八、整合化原则。
编写学案中还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整合,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把握、理解、运应用。
如经济生活讲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四课第一框讲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整合为一个关于消费的学案,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把握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课时化原则。
做到这一点看似容易实则需要下很深的功夫,需要教师把一节课的内容了解清楚,在有限的45分钟之内,对学生的活动、教师的点拨、目标的达成、随机的生成等所需要的时间都要有个预计,然后确定导学案编写要涉及的学习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高效达成,切忌盲目编写,一节课完不成教学任务,拖泥带水,影响效果。
“导学案”实施方案细则
“导学案”实施方案细则导学案实施方案细则引言概述:导学案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梳理和整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导学案实施方案细则,包括导学案的设计原则、编写要点、实施步骤、评估方法和效果评价等五个部分。
一、导学案设计原则:1.1 确定学习目标:导学案的设计应基于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和能力。
1.2 分析学生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
1.3 结合教学环境:考虑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合理选择导学案的形式和内容。
二、导学案编写要点:2.1 清晰明了:导学案应具有良好的结构,内容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晦涩难懂的语言。
2.2 有针对性:导学案应紧密围绕学习目标,通过问题和任务的设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
2.3 多样化形式:导学案可以采用图表、案例、实验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导学案实施步骤:3.1 预习导入:导学案应包括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思考。
3.2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导学案的指导,进行自主学习,通过阅读、观察、实践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
3.3 合作探究:导学案可以设计合作学习的环节,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究问题,促进互动和合作。
3.4 总结归纳:学生完成导学案后,进行总结归纳,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整理,提升学习效果。
四、导学案评估方法:4.1 学习表现观察: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思考能力、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4.2 作品展示评价:学生可以通过报告、展示、作品等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对其进行评价。
4.3 反馈评估: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收集学生对导学案的反馈,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五、导学案效果评价:5.1 学习成绩提升:通过导学案的实施,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有所提升,可以作为评价导学案效果的一个指标。
5.2 学习兴趣增强:导学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是否有所增强。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原则一、导学案的编写意图导学案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有效方案。
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的功能,是指引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路线图,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情,沟通教与学的桥梁。
是实施高校课堂的有效载体,是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课堂高效的前提,为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二、导学案的设计理念“以自主、互动、高效课堂”理念为指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全面体现以能力立意为核心。
三、导学案的设计原则1、主体性原则;2、探究性原则;3、梯度化原则;4、分层设置原则;5、能力立意原则;6、与生活实际结合原则。
四、导学案板块内容及功能导学案主要包括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三大部分,每单元都有复习案和单元检测。
预习案是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预习自学,为课堂探究学习做准备。
探究案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案,强调学法指导,重在“导”字,解决“会学”的问题;训练案是对知识进行巩固提升的载体,立足实际目标,解决“学会”问题。
五、导学案编写的基本程序1、提前分工(备课组);2、初稿研讨(教师个人撰写完成);3、二次研讨(备课组集体讨论通过);4、定稿审批(教务处);5、课后优化(教师个人撰写完成)。
总之,导学案使学生真正实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高效学习,同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导学案是高校课堂的抓手,保障了课堂的真正高效,真正变教师为导师、变教室为学室、变灌输为探究,使课堂成为知识的超市,使学习成为生命的狂欢;导学案让我们老师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引领者和呵护者。
导学案编写原则及参考格式
利辛高级中学导学案编写原则及参考格式导学案是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以教师的点拨引导为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问题化、问题内容活动化的师生共用文本。
它兼有指导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的功能。
导学案的编写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设计导学案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必须尊重、信任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创新和成长,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学习活动并完成一系列学习内容,用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显现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确立其主体地位,做学习的主人。
2、启发性原则。
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
3、探究性原则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因此,导学案编写,要突出知识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同时要尽可能地把学生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社会热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探究,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4、基础性原则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三维”是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无论是“过程与方法“,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要建立在“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之上。
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落实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基础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红线。
5、梯度性原则。
问题的设置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6、整体性原则一是每课时的知识结构力求系统、明晰、全面体现课程标准要求与教材内容,达成课时目标;二是每课时与其它章节、单元的相关内容有必然的联系,导学案编写要有适当涉及,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系统,达成学段目标。
7、规范性原则导学案一般包括三个板块八个项目:第一板块主要为学习的准备,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第二板块为学习的实施,包括自学导航、新知探究、课堂检测,第三板块为学习总结,包括我的疑惑、我的收获。
编写导学案的四项基本原则
编写导学案的四项基本原则导学案是老师设计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方案。
导学案的编写,必须坚持以下四项基本原则:一、时间性原则:教师的讲应少而精,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讲得过多、过细,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必须精讲、少讲,给学生机会和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不是教材上的所有内容都要由教师讲深讲透,教师应当认真研读文本,找到核心与关键,找到精髓与“文眼”,找准能力的“生长点”和思维的发散点,教师只讲教材的核心和关键,凡是可讲可不讲的,坚决不讲;凡属于学生通过自学和自主学习可以弄懂的,绝不能讲。
教师要把探究的机会和时间留给学生,以自己的无为成就学生的有为。
我在课堂教学中践行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讲课时间一般都控制在10分钟。
二、探究性原则教师编写的导学案,内容丰富,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预设、学法指导、知识链接、合作探究、当堂测试等诸多内容,其中的“合作探究”是学案的重中之重。
教师要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究性的问题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和激思,通过小组学习和全班交流,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思维。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引领者,只是引路人,只是设疑者,要有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
只有如此,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由传统的封闭走向现代的开放,由静态的知识走向动态的生成,由教师主宰走向师生平等对话,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
编写《草船借箭》的学案时,我指导学生抓住周瑜说的话:“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重点探究:“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抓住了核心与关键,教师讲课的时间大大缩短,很轻松地实现了长文短教。
三、梯度性原则编写学案时,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
在设计《金色的鱼钩》一课的学案时,我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快速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导学案的编写原则.doc
导学案的编写原则导学案是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分层次的评价练习丁•一体的师牛共用的“教学合一”的文本,是学牛自主学习的“路线图”。
“30+5+5”课堂教学模式能否实现课堂的实效高效,导学案质量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精心编写导学案,编好导学案,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孩子的学习确定科学的“导航仪”,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性更强, 内容更具体,方法更科学,效果更明显。
编写导学案需要老师明确分工,规范流程,严格验收,高效完成。
导学案要求教师根据每一节课教学内容、学习目标,依据学牛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牛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来编写学习方案。
—.编写要求:在原来学案或讲学稿的基础上加以修改。
导学案的编写形式:导学案包含课题、课型、时间、执笔者、审核者;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学习过程、课后反思、参考答案。
编写原则:编写导学案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主体性、导学性、探究性、层次性、开放性、创新性、民主性、实践性。
具体编写要求:1、“学习目标”与“学习重难点”部分力图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融合,注重研究教材、研究学牛,遵循学牛的认知规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表述学习口标吋不可含糊其辞,要避免用“知道、了解、欣赏”等词,尽量用“写出、背出、列出、辨别、比较”等意义确定、易于观察的行为动词。
还要尽量让学生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
2、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
“学法指导”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文本方法的明示,即指导学生采用有效、灵活、多样的方法去阅读文本,达成目标,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进行学法指导大致有这样一些途径:学法的直接介绍;教学过程中的示例引导和及时点拨等。
学法的直接介绍就是导学案上专门设计的一个“学法指导”版块,对学牛学习某一课的具体方法作出指导性说明。
除了学法的直接指导外,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法进行示例引导和及时点拨。
3、“学习过程”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拓展延伸•巩固。
状元导学案
状元导学案:创新教学理念,引领学生成长一、导学案背景及目的状元导学案是一种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案。
它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其整体水平。
二、状元导学案设计原则1. 因材施教:在设计状元导学案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机会。
2. 循序渐进:导学案应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设计,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技能。
3. 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发现,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多元化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教学等,以丰富课堂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具体教学内容与策略1. 知识点安排:根据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将知识点进行合理安排,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
2. 技能培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验、实践活动等,让学生有机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3. 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培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示范、练习等。
四、评估与反馈机制1. 测试:定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作业检查: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3. 学生自评和互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促进其主动改进。
4. 教师评价与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测试结果,给予学生及时、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五、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培养1. 自主探究:在状元导学案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热情。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学习方法指导:教师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
“导学案”实施方案细则
“导学案”实施方案细则导学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指导和学习任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
为了有效实施导学案,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细则。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导学案的实施方案细则。
一、制定导学案的目的和原则1.1明确导学案的目的:导学案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1.2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导学案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
1.3注重启发性教学:导学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究。
二、导学案的内容和结构2.1确定导学案的内容范围:导学案应该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任务等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学习。
2.2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导学案中的学习任务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3设置适当的反馈机制:导学案中应该设置适当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三、导学案的实施方法和技巧3.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施导学案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入趣味性的学习活动或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在实施导学案时,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3.3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实施导学案时,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导学案的评估和反馈4.1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在实施导学案后,要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4.2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学习反馈,指导他们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
4.3调整导学案的实施策略:通过评估和反馈,教师可以及时调整导学案的实施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导学案的持续改进和优化5.1定期评估导学案的效果:教师应该定期评估导学案的实施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优化导学案。
5.2借鉴其他学科的经验: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导学案实施经验,吸取其他学科的优秀做法,提高导学案的质量。
“导学案”实施细则
“导学案”实施细则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实际,编写的一种教学指导案例。
通过导学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升。
下面将详细介绍导学案的实施细则。
一、设计导学案的目的和原则1.1 确定教学目标:在设计导学案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1.2 体现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设计不同难度和形式的导学案,以促进个性化学习。
1.3 强调任务导向:导学案要以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导学案的编写和组织2.1 结合教学内容:导学案的编写应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突出重点、难点和扩展内容。
2.2 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导学案中应包含多种教学活动,如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强调知识的整合和应用:导学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导学案的实施方法3.1 充分准备教学资源:在实施导学案前,教师要充分准备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辅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3.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导学案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引入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注重引导与反馈:教师在实施导学案时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定期进行学习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导学案的评价和反思4.1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通过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4.2 教学过程反思:教师要定期对导学案的实施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4.3 学生学习反馈:教师还应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五、导学案的优化和创新5.1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随着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的变化,导学案也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保持教学的前沿性和有效性。
导学案的设计原则文档
导学案的设计原则一、指导思想:1、关注学习方式改善。
切实落实369活力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倡导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关注课堂教学效益。
坚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导学案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作为课堂教学基础工程的备课工作,就必须以备教为主改为教学结合,以备学为主。
在教案设计上必须留有学生活动的空间,最后的教案是在课堂上,是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完成的。
因而导学案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导学案的设计应注意哪些方面呢?㈠“教案”和“导学案”的不同内涵1、“教案”是教师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钻研教材后,经过分析、加工、整理而写出的切实可行的有关教学内容、教材组织和讲授方法的案例。
“教案”体现的是教师的意志,是为“教师的设计”。
它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
2、“导学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调动其积极性,开启他们的智慧,发展他们的能力,从而设计的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
3、“导学案”体现的是“学生的意志”,是为“学生的设计”。
它的着眼点与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求得创新和发展。
㈡导学案的思想内涵1、体现当代知识观的基本思想。
⑴传统教育认为,知识的学习就是个体对知识客观意义的外部接受,因而具有机械绝对确定封闭的特点。
⑵当代知识观认为,知识的获得既是一个积极的内化的过程,又是一个主动生成的过程,同时又是师生围绕教材开展对话进行视界融合而形成新的意义的过程。
⑶导学案的设计就是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的。
它改变了以往把知识看作是一种简单的移植。
①要求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做到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扩展。
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参与,积极探索,合作互动。
导学案设计原则
导学案设计原则、要求、使用及流程1.导学案设计原则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每节课的学习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内容的课堂学习活动的方案。
导学案是教学立足点的转移,是备课方式的改革。
导学案的设计遵循“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度化、梯度渐进化”的原则,体现目标式备课思想。
2.导学案的八要素:(1)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什么)(2)学习重、难点(3)学法指导(明确用什么方法,去研究什么问题)(4)知识链接(巩固旧知,导入新知)(5)自主学习(导学问题要分层次、分梯度,由易而难)(6)合作探究(问题训练分层递进,练题得法,得法再练;就自学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生生互动交流解疑,师生互动教师点拨、指导)(7)课堂小结(培养学生反思总结学习经验的习惯)(8)达标检测(摸清一节课学生学习实底,堂堂清)这八个环节体现在课堂上的模式:出示目标——学生自学(独学)——小组讨论(对学)——合作探究(群学)——教师点拨——学法小结——检测效果,这个模式也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基本流程。
3.师生如何使用导学案教师:(1)提前发放导学案,一般情况提前一天发放。
(2)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将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告诉学生。
(3)告知学生导学案的编制思路,让学生通过预习导学案能更好地在课前熟知教材知识,授课时重申学习目标。
(让学生书写在黑板右上角)(4)引导学生积极展示预习成果,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展示准备。
(5)尽可能分层次面批导学案,反馈后及时发回学生。
学生:(1)准备一支红笔和一支黑笔。
黑笔在自学时使用,红笔在课堂上有改动处使用。
(2)准备纠错本,把每一个导学案易错题抄写下来,并及时理解、巩固。
(3)准备保存导学案的夹子或袋子4.导学案设计的流程(1)每周导学案集体备课前,备课组以周为单位进行备课工作安排。
根据教学进度表,要求每个任课教师要钻研课标和教材,认真分析研究,抓住教学的关键点,至少提前一周准备好下周导学案个案(粗线条式),同时安排好下周主备课人员的备课任务,为集中交流做好充分准备。
导学案问题设计的原则及策略【范本模板】
“导学案”问题设计的原则及策略“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
从教师备课的角度看,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其关键在于问题设计,设计紧扣学习内容,突破学习重点难点的问题,是学习高效的重要保证。
自主学习阶段的问题设计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设计,二是学生的发问,主要来源于教师的设计,问题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和策略。
一、“导学案”问题设计原则1.针对性原则(1)紧扣教学目标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计的问题也要对准中心点,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教学的重点任务也基本落实了。
抓重点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
而对于学生在自读自悟过程中动态生成的问题,要理性处理,优化,这些问题可能会挤占有限的对话时空,也可能产生冗余信息,干扰教学目标的达成,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调控,将其整合为围绕教学目标并能引发学生探究的“真问题"。
(2)贴近学生生活教师设计的问题应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根据其认知水平开发其“最近发展区”.问题设计倡导学生将自身的生命体验融入文本解读之中。
要让学生与文本进行真实有效的对话,就要把“悬疑”的视角移到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这边,让设置的问题成为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中介,即问题的切入点既与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对接,又属于其认知缺失或空白的区域,引导他们将前在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这就需要对问题结构进行改造,让学生在解读课文时更充分地融入自我,从而开启思路,将自身的感性积累作为教学资源,在整合、提炼文本信息的过程中自主建构意义。
2.层次性原则问题设计要体现层次性,先易后难,注意梯度,要注意问题排列的逻辑联系。
问题设计应先易后难,符合学生实际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想像能力.设计的问题,要由浅入深,由人物行为的刻画到人物内心,由景物、事件到情感、思想,由大概内容到具体细节,由文本内容等。
导学案编制的基本原则
导学案编制的基本原则导学案编制的基本原则一、主体性原则导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课堂唯一主人”,凸现学生主体地位。
二、导学性原则导学案重在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解决、总结、提升、应用。
,要做到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操作方法明了、实用,让导学案成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
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探究性原则使用导学案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一开始设计内容不宜过于复杂,逐步深化,是学生学习的梯子、台阶。
四、层次性原则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可设计基础题、探索题。
)五、目标性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分层次的目标,并且整个的系统设计要紧紧围绕分层次目标展开,这样才可能达到高效学习的效果。
六、情境性原则情境就像血肉,知识需要情境来体现,情境需要知识来依托,教学情境的创设,沟通了课堂和生活的联系,拓展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比如学生通过动作模仿、表演,借助问题、生活经验,自编自导小故事,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对教材进行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七、创新性原则既是教师教案,又是学生学案、资料和检测。
导学案的编写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具有创新性,切忌千篇一律,照抄照搬。
八、实用性原则要剔除导学案设计中与学生学习无关紧要的环节和内容,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简便易行,合乎课程标准,不出偏题,怪题。
九、规范性原则从导学案设计的基本要求出发,建立便于教学、便于管理、便于集体研学的统一规范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的设计原则一、指导思想:1、关注学习方式改善。
切实落实369活力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倡导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关注课堂教学效益。
坚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导学案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作为课堂教学基础工程的备课工作,就必须以备教为主改为教学结合,以备学为主。
在教案设计上必须留有学生活动的空间,最后的教案是在课堂上,是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完成的。
因而导学案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导学案的设计应注意哪些方面呢?㈠“教案”和“导学案”的不同内涵1、“教案”是教师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钻研教材后,经过分析、加工、整理而写出的切实可行的有关教学内容、教材组织和讲授方法的案例。
“教案”体现的是教师的意志,是为“教师的设计”。
它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
2、“导学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调动其积极性,开启他们的智慧,发展他们的能力,从而设计的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
3、“导学案”体现的是“学生的意志”,是为“学生的设计”。
它的着眼点与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求得创新和发展。
㈡导学案的思想内涵1、体现当代知识观的基本思想。
⑴传统教育认为,知识的学习就是个体对知识客观意义的外部接受,因而具有机械绝对确定封闭的特点。
⑵当代知识观认为,知识的获得既是一个积极的内化的过程,又是一个主动生成的过程,同时又是师生围绕教材开展对话进行视界融合而形成新的意义的过程。
⑶导学案的设计就是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的。
它改变了以往把知识看作是一种简单的移植。
①要求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做到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扩展。
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参与,积极探索,合作互动。
②让学生与隐退于教材背后的作者、编者,与活跃在教学舞台上的教师,与其他同学不断地进行多种经验交流对话,从而拓展了教材的可能空间。
2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⑴传统的教学观念只强调教师的主导行为,并且主要是“教的行为”,学生听讲,记笔记,作业虽是“学的行为”,但大多为被动的接受,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我们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中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去。
现代教育教学论,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⑵导学案的设计就是要改变学生原来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让学生“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不要只是跟在后面跑,自己没有主动性”。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自由发言,成为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教师可以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于教参、权威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 、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⑴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强调学生智能和个性的发展。
传统教育已不能适应这一要求和潮流。
为此,新课程课堂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改革的核心。
⑵导学案的设计注重营造一种宽松、生动、活泼的支持性氛围。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理解、尊重、赏识的人际关系。
①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如何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一系列学习活动,把课堂教学看作是一个教师引导下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
设计课堂教学时,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
②问题设计科学安排,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启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
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导学案的设计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又满足每个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敢想敢说敢做的氛围中,通过思维的相互碰撞,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㈢导学案设计的基本原则1 、“学教合一”,突出学生主体性。
导学案设计首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素质教育以完善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习惯、方法、知识、文字运用的能力与技能、思维模式、自主能力为根本目的。
其中最主要的是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
导学案在设计教师教的同时,要突出学生学的内容,教师在教法中要融合学法指导,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
2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同时,知识传授应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的特点。
在设计和实施导学案时,我们需要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解决实际问题中所获知识的随机性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和平衡,基于整体课程与知识结构的系统性来设计问题,做到课时教学服从单元教学的要求,单元教学服从整体教学的要求。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弄清知识的新旧联系,做到由旧知带动新知,由熟入生,如此,学生在各种各样的彼此相互联系的中,既加强了对旧知的巩固,又引导了学生对新知的渴求。
3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们常常不自觉地以教者的认识规律来取代学生的认识规律,从而违背了主体教学原则。
因此,导学案的设计,必须是在了解学生的学业状况,设计符合学情的问题、方法,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结构,确定课堂教学过程。
要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必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知发展规律,以学生易懂易会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才具有科学性、现实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才能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观念。
4、遵循教学过程中的多边互动原则。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合作互动过程。
如果没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教学过程就会流于形式,教学任务就难以真正落实。
现代教育思想倡导的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论,而是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
导学案的设计应体现这一教学思想,做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甚至教师之间的多边互动。
利用导学案使学生之间展开讨论,师生之间展开交流,教师之间探讨经念,形成一个多边的信息交流网络,体现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㈣导学案的设计的基本要素1.学习目标。
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让学生明白掌握哪些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2.重点难点。
它能提醒同学们要着重掌握的问题,明确本课学习的着力点,激励学生想方设法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3.知识结构。
用网络填空的形式来展现知识系统,便于直观了解本节课应掌握的知识内容。
4.学法提示。
引导学生面对新知识或难点问题该怎么想、怎么做。
㈤导学案设计的基本环节一份完备的导学案少不了目标设计、问题设计、情境设计、教法学法设计等,这些也就构成了导学案的基本环节。
1 、目标设计。
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要完成其特定的学习任务,每堂课的组织教学就应有特定的教学目标。
如果没有了目标,一堂课将是一盘散沙,不知所云;一篇课文将会分解得支离破碎,不知所终。
所以,目标的定位非常重要,设计时要从语文学科本身特点出发,根据语文总体教学要求、单元教学安排,到与这篇课文、这3课相关内容的教学目标来为这篇课文、这节课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力求在课内完成,目标设计在符合总体要求的同时,做到切合实际,切合学情。
要少而精,不要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
2 问题设计。
《美国2016计划》中提出: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教学的核心,应当在各年级把学生引进问题解决中去,教学过程应当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教师应当制造一种使问题解决得以蓬勃发展的课堂环境。
“导学案”本身就是一份引导探索型的学生学习提纲,设计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也是导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
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依据学情,精心构建问题链。
问题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要通俗明白而准确,同时又要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要设置坡度,难易得当,统筹兼顾,循循善诱,拾级而上。
3情境设计。
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当中进行的。
创设一定的情境,就能使学生身临其境,进入角色,从而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课堂教学设计要特别重视情感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因此,情境设计是导学案的必备工作。
教师通过详细钻研教材,依据学习内容,把握课堂学习环节,适时、恰当地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化为具体的形象,让学生通过想象的翅膀,“身临其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如介绍背景知识,引入现实生活,使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恰当的体态动作,或借助各种媒体手段,通过创造浓厚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从而有效地将语文与生活实际、与学生的体验融合起来,成为“活语文”。
4 教法与学法设计。
导学案不仅要设计教师如何讲,还要设计学生如何学,只有把教师讲的最优化和学生学的最优化融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因此,教法与学法设计便成为设计导学案的重要工作。
设计时应从教学内容和学情出发,在教法与学法的最优化方面动脑筋,下工夫,精心设计。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留给学生“动”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读、主动说、主动议、主动练,指导学法,使学生会读、会说、会议、会练,授之以法,通过灵活点拨、启发指导,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
㈥导学案设计的基本要求导学案各板块的内容要求如下:1、学习目标:表述要明确、具体、可测。
行为主体是学生。
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及表现程度不能缺。
学习目标依据本学科《课程标准》和学情制定。
【学习重难点】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具体学情等因素统筹兼顾,分别确定重点和难点。
2、学法指导:呈现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层次性与指导性。
【知识链接】提供给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铺垫知识,相当于“引桥”、“拐杖”的功能。
如本节课内容简单,学生理解本节课内容无障碍,此板块可省略。
3、自主学习:本板块主要解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学法等内容设,计要控制难度,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4、合作探究:本板块内容一般应是2人以上合作才能完成的问题。
要求问题情境化、问题探究化。
通过本板块设计,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之目的。
本板块内容是集体备课讨论的重点,要求教师务必依据学习目标、吃透教材。
探究的问题要控制数量。
(注: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问题情境化,建议教师将问题通过具体活动的方式呈现)。
5、整理学案: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培养能力,升华情感。
【达标测评】要依据学习目标设计,精选精编练习,难度适中,数量适当,体现梯度,照顾不同学习水平层次的学生,要求当堂完成。
三、导学案设计应注意的问题㈠要重视学情的分析,根据学情来确定学习目标。
各班的学习情况是不一样的,在编写导学案时要分析好各班的学生情况,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学习目标。
㈡要加强学法指导。
不同的内容给学生以不同的指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