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网络基础一体化课程方案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表1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熟悉计算机网络和现代网络系统的组成结构;(2)理解OSI参考模型、以太网标准和TCP/IP协议;(3)熟悉常见的局域网组网技术,掌握二层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4)熟悉IP地址的相关知识,掌握规划和分配IP地址的方法;(5)理解IP路由的概念,掌握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6)了解常用的无线局域网技术和设备,熟悉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方法;(7)了解运营商网络和接入网的相关知识;(8)了解服务器端网络基本部署方法,了解网络功能虚拟化的相关知识;(9)熟悉文件、DHCP、DNS、Web、FTP等应用服务器的功能和基本部署方法。

2. 能力目标(1)能够利用相关软件绘制网络拓扑结构图,能够利用网络模拟和建模工具建立网络运行模型;(2)熟悉计算机连入网络所需的基本软硬件配置,能够独立完成双机互联网络的连接和连通性测试;(3)能够利用交换机组建和管理小型局域网;(4)能够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和分配IP地址;(5)能够利用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实现网络互联;(6)能够利用相关设备组建小型无线局域网;(7)能够利用光纤接入网实现个人计算机或小型局域网与Internet的连接;(8)能够完成服务器的基本部署和性能监控,能够利用相关工具部署虚拟机;(9)能够完成文件、DHCP、DNS、Web、FTP等应用服务器的部署。

3. 素质目标(1)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较强的自学能力;(2)具有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3)具有较高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水平;(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和与他人协同工作能力;(5)具有在压力环境下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6)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能适应艰苦工作需要;(7)具有较强的职业素养,具备安全、环保、成本、产品质量、团队合作等意识和能力。

(8)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遵章守纪、爱岗敬业。

《计算机应用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一、背景与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操作,导致学生缺乏实际应用能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应运而生。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

2、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掌握至少一门编程语言,如C++或Java。

3、学会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检索、交流和安全防护。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

2、编程语言:C++或Java的基础语法、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函数等。

3、计算机网络:因特网基础、网站建设与维护、网络安全等。

4、创新与团队协作:项目开发流程、团队沟通技巧、创新思维训练等。

教学安排如下:1、第一阶段(1-2周):计算机基础知识2、第二阶段(3-4周):编程语言基础3、第三阶段(5-6周):计算机网络基础4、第四阶段(7-8周):创新与团队协作5、第五阶段(9-10周):综合实践项目6、第六阶段(11-12周):课程设计与答辩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以项目为导向,通过以下手段实现教学目标:1、课堂讲解:教师对知识点进行精讲,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

2、实践操作:学生通过上机实践,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项目开发:学生分组进行实际项目开发,提高实践能力。

5、课程设计: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综合项目,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答辩与评价:学生进行项目答辩,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与支持本课程需要以下教学资源支持:1、教材和参考书籍:选用优秀的教材和参考书籍,提供必要的知识点支撑。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授课对象: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专业学时:38(总学时)=10(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28(实验课教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2(总学分)开课学期:第2学期修订日期:2020年1月第一部分前言制订本课程标准主要是在课程定位、课程任务、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评价机制等方面,推动《计算机网络基础》的课程建设工作,促进教学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改革。

1、课程定位《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在详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计算机应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设置的,该课程对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通过进行岗位工作分析,确定本课程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包括:1.维护典型终端应用;2.规划网络的前期准备,包括:拓扑结构、掩码计算与划分、双绞线线缆制作与测试、无线网络环境规划3.实施网络设备升级配置;4.搭建分公司网络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了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为培养学生网络系统建设、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技能。

2、课程基本理念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题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模式。

将课程知识按企业的实际应用进行整合,按理论实践一体化要求设计。

它体现了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不仅强调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自身应该具备的技能,还强调学生个人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要求。

因而,该课程的设计应兼顾企业实际岗位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已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该课程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职业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的总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面向IT领域,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局域网组建、网络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网络安全配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已有的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很好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局域网组建以及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的基本技能,同时为后续的网页设计技术、网络集成实训、网络系统管理等课程的开设打下坚实基础。

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成为高校信息技术类专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涉及到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如何更好地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已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而一体化教学模式作为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正逐渐成为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点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融合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性教学模式。

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贯穿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内容贯穿理论和实践:课程内容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从理论中获得指导,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增强学习的有效性和实际运用能力。

2. 教学手段多样化: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操作、案例分析、课外实践等,注重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 培养综合能力: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的应用1. 课程内容设计在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将网络原理、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理论知识与计算机网络实际配置、网络故障排除、网络安全实验等实践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够进行实际操作、解决实际网络问题,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2. 教学手段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操作、案例分析、课外实践等。

通过开展网络模拟实验、搭建网络环境、实施网络安全演练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计算机相关专业课程编码:开设时间:第2学期课时数:4*18=72一、课程性质《计算机网络基础》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承担着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管理领域核心职业能力的重要任务。

本课程以计算机网络的原理、结构和建设为主线,结合相关实例,首先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概况、数据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常用的网络设备,说明了局域网技术和常用的组网方法。

然后介绍了Internet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详细讲解了如何实现Internet 网络服务。

最后,简要介绍了网络管理和安全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以能够搭建和管理一个中小型局域网络为最终目标,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基础知识部分和实践教学两部分。

理论部分是在学生掌握必备的网络基础知识基础上,再学习局域网的规划、制作网线及测试分析网络连通性的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主要由任课教师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及学生课堂讨论完成教学任务。

采用“任务驱动法”、“计划、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估”五步法进行教学,采用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教学,每个学习小组共同承担网络应用服务器的架构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最后通过一个功能全面、综合性较强的计算机网络组建项目的实施,使学生具备简单计算机网络的组建与管理的能力。

本课程任务是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真实的局域网为实习实训项目,将实习实训、项目结合起来,强调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积极引导学生自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企业或局域网的组建、企业应用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等相关技术和职业技能,达到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等技术专门人才所必需具备的网络管理与维护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使学生理解网络管理与维护的内涵,及时了解网络技术新的发展趋势,为就业和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目标1.专业能力(1)懂得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概念和专业术语,对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加深理解;(2)掌握网络的工作原理、体系结构、分层协议、网络互连等;(3)了解常用网络互连设备的功能和工作方式;(4)了解相关的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和设置;(5)能通过常用网络设备进行简单的组网;(6)能对常见网络故障进行排错;(7)了解网络安全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60024 课程类别:必修课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总学时: 60 理论学时: 26 实践学时: 34 学分: 3.5 制订人: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计算机网络基础》属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操紧密联系的课程。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计算机文化基础》,后续课程为路由、交换、广域网和无线安全等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

从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岗位技能要求为中心,组成多个教学项目;每个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的教学单元都结合实际,目的明确。

教学过程的实施采用“理实一体”的模式。

理论知识遵循“够用为度”的原则,将考证和职业能力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各教学单元中。

边讲边学、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加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任务与教学目标(一)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的网络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将来更深入的学习。

本课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队协作的职业精神和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品质,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

2.掌握七层结构的划分、每一层的具体作用。

3.掌握IP编址技术。

4.初步掌握通信网络基础知识。

5.初步掌握网络规划和布线。

6.掌握Cisco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调试;(2)能力目标1.掌握网络的七层结构,初步学会网络分析工具的使用,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网络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掌握网络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网络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网络的构建能力3.掌握路由器的使用,培养学生使用网络互联设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1.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2.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攻克难关,自强不息的优良品质;3.使学生热爱所学专业,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

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一体化课程方案

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一体化课程方案

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一体化课程方案一、课程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网络构建、数据传输、网络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求,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网络应用技术人才。

二、课程设置1. 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通信基础•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2. 专业核心课程•网络安全技术•互联网技术应用•Web开发技术•大数据应用与分析3. 实践教学课程•计算机网络实验•网络应用开发实训•互联网安全实践•大数据处理和分析实训三、课程特色1.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案例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2.设置专业核心课程,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网络应用专业人才;3.打通不同领域的知识结构,注重学科交叉,开设了包括大数据、互联网安全等新兴专业实践课程。

四、教学方法1.理论课教学:采用案例分析、问题导向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程实效性;2.实验课教学:注重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网络应用技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实训课教学:结合工程应用实际需求,设置项目实践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能力。

五、评价标准学生必须完成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并通过实习实训,最终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学院提供完整的毕业成绩评定方案。

六、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实际互联网应用开发、网络安全实践等相关工程实践项目,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实习安排学生根据相关学院安排,进行不同期限的实习实践,加强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为顺利毕业和就业提供保障。

八、毕业设计通过选择合适的课题,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设计与完成,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九、其他要求1.学生参与相关专业实践,才能确保顺利毕业和学位授予;2.学生必须参加相关技能培训和考核,提升实际工作能力。

3.学校将提供相关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实际教学需求。

2024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完整版)

2024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完整版)

数据编码与调制技术
数据编码
数据编码是指将原始数据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常见的编码方式包括非归零编码、曼 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等。
调制技术
调制技术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的过程,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幅移键控、 频移键控和相移键控等。
编码与调制的关系
编码和调制是相互关联的过程,编码后的数字信号需要通过调制转换为适合传输的模拟信号, 而接收端则需要通过解调将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进行解码。
分段和重组。
会话层
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 会话,以及同步活动。
表示层
负责数据的表示、转换 和加密等操作。
应用层
提供网络应用服务,如 文件传输、电子邮件、
远程登录等。
TCP/IP协议族及其层次结构
01
02
03
04
网络接口层
对应于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 路层,负责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网络层
实现IP协议,负责路由选择和 分组转发。
防范措施
为了应对网络安全威胁,需要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如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补丁、 限制不必要的网络访问、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备份重要数据等。
安全意识和培训
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是防范网络安全威胁的关键,因此需要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用户 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拨号接入
通过拨打电话线的方式, 将计算机连接到广域网 中。这种方式成本较低, 但传输速率较慢且不稳
定。Leabharlann 宽带接入利用宽带技术(如DSL、 Cable Modem等)将 计算机连接到广域网中。 这种方式具有较高的传 输速率和较好的稳定性, 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接入
方式。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前言:《计算机网络基础》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面向电子商务专业新生开设,课程总学时为68学时,依据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以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岗位的实际需求,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的说明: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领域,是当今计算机界公认的主流技术之一,也是迅速发展并在信息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作为信息类学生应该了解并掌握一定程度的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的知识及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已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原理等基础上,对网络技术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原理,尤其是TCP/IP协议簇和IEEE 802系列,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充分运用并掌握科学的现代化网络管理方法和手段,为本专业服务,为今后能够迅速地适应社会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需要服务,为Internet开发与管理和局域网的组建、规划和管理打下良好基础,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信息管理人材学习本课程需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并可以为后续课程——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网络组建与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等积累相应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教学总时数为6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54学时,实验学时为8学时,参观2学时),另外自学4学时,共分10章。

附课内总学时讲授主要知识点及课内学时分配表:二、课程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从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了解网络新技术的新发展,从网络层次结构模型的应用层到物理层来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进行描述,掌握计算机网络各层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所采用的技术,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种类和常用的网络协议有较清晰的概念,学会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本设计方法,对典型计算机网络(Internet)的特点和具体实现有基本印象,初步培养在TCP/IP协议工程和LAN上的实际工作能力,学会计算机网络操作和日常管理和维护的最基本方法,为后续各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二、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应用等相关专业三、课程性质与地位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从事网络相关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

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网络在生活中的一些实用技能,具备配置家用网络、维护个人计算机、掌握3G\4G基础等相关专业能力。

四、课程目标(职业能力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局域网、广域网的组成,掌握常用的网络应用技术,能够灵活管理家庭无线局域网、计算机维护、3G微应用等应用技术。

以下是具体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能熟练的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能熟练掌握组成局域网的常用网络设备●能熟练掌握个人计算机的安装与维护●能了解掌握当前主流的3G/4G技术●能学习移动互联网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五、建议课时及教学说明六、课程内容与要求七、课程考核标准与基本技能要求为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本课程采用过程评价、阶段评价、总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各项目过程中的态度、能力、参与度、解决问题的能力、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与同学写作的能力、道德规范、安全意识等方面的评价。

阶段评价:是对学生完成某一阶段学习任务的评价,通过完成某一“任务”,对学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评价。

总结评价:对学生完成该课程学习后的综合评价,以考核、展示、发布、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定主题、自己设计、创作有个性的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根据以上评价原则,该课程采用以下评价方案: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60%)+期末考试成绩(40%)该课程的基本技能考核安排如下:该课程基本技能:计算机维护与网络基础应用考核内容与要求:能够运用常用的网络维护工具,完成系统的安装与维护,常用服务的配置。

考核技能点覆盖:系统的安装\还原与备份,密码的破解,常用DNS\WEB\FTP等服务的配置,网络连通性的配置与测试.考核形式:上机考核时间:100分钟考核安排:适用于一年级上学期年八、教学建议(理论、实训等)(1)教学采用“四阶段教学法”,将“教、学、练、做”融为一体。

工学一体化教学进度计划计算机类

工学一体化教学进度计划计算机类

工学一体化教学进度计划计算机类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的一体化教学,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数据结构和算法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常见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3. 了解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应用;4. 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阶段:计算机基础知识(第1-4周)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成操作系统基础编程语言概述与Python入门数据结构和算法基础第二阶段:软件开发基础(第5-10周)面向对象编程与Java基础Web开发基础与HTML/CSS/JavaScript 数据库管理与SQL语言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基础第三阶段:网络与信息安全(第11-16周)网络协议与通信基础网络安全与防范措施网络应用开发与云计算基础信息安全与管理第四阶段:实践与项目(第17-20周)分组完成实际项目,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项目答辩与总结。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2. 引入企业实际案例,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开展小组讨论和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 通过项目答辩,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五、评估方式1. 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估;2. 期末考试:采用笔试和机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3. 项目答辩:对学生的实际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包括项目质量、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等。

计算机网络教案设计

计算机网络教案设计

计算机网络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协议分层结构、网络设备及其功能;- 熟悉计算机网络常见应用及其原理;
-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念
-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
-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服务
-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性能指标
2. 计算机网络协议分层结构
-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簇
- 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的功能和协议
3. 网络设备及其功能
- 网络接口卡(NIC)
- 网络交换机(Switch)和路由器(Router)- 网关(Gateway)和防火墙(Firewall)
4. 计算机网络常见应用及其原理
- 电子邮件
- 文件传输协议
- 远程登录和虚拟专用网络
- 万维网和超文本传输协议
5. 计算机网络实际操作能力
- 网络配置和管理
- 常见网络故障排除
- 网络性能监测和优化
三、教学方法
- 理论授课相结合,以案例为主要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互相交流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 利用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和实践。

四、教学评估
- 作业评分占总成绩40%
- 实验报告评分占总成绩30%
- 期末综合考试占总成绩30%。

计算机一体化课程设计

计算机一体化课程设计

计算机一体化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一体化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掌握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通信等基本操作技能。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概述、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数据通讯与网络基础。

2.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OS等操作系统的使用和管理。

3.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WPS Office等办公软件的应用技巧。

4.网络通信:Internet的基本概念、网络协议、网络安全与防护。

5.程序设计:C语言、Python等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通过讲解计算机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配备计算机、网络设备等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小组合作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和功能。

2、帮助学生掌握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及其特点。

3、使学生了解网络协议的概念和常见的网络协议。

4、引导学生认识网络传输介质的种类和特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功能。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及其特点。

网络协议的概念和作用。

2、难点理解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

区分不同类型的网络传输介质及其适用场景。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演示法:通过多媒体展示网络拓扑结构、协议工作过程等。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网络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问题。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0 分钟)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哪些与网络相关的事物?展示一些网络应用的图片或视频,如在线购物、视频通话、网络游戏等,引发学生对网络的兴趣。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组成(约 20 分钟)定义:计算机网络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组成: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讲解。

硬件包括计算机、通信线路、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软件包括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应用程序等。

3、网络拓扑结构(约 30 分钟)介绍常见的拓扑结构类型: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网状型。

分别讲解每种拓扑结构的特点,如总线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容易出现单点故障;星型结构易于管理和维护,但中心节点负担重等。

通过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4、网络协议(约 30 分钟)概念: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举例说明常见的网络协议,如 TCP/IP 协议。

讲解协议的分层结构,如 OSI 七层模型和 TCP/IP 四层模型。

5、网络传输介质(约 20 分钟)介绍有线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计算机网络基础一体化课程方案范文

计算机网络基础一体化课程方案范文

计算机网络基础一体化课程方案范文一、专业基本信息1、专业名称:计算机网络应用2、专业代码:0213043、学制年限:三年4、就业方向:计算机系统维护、网络管理、网站建设、网络设备调试等。

5、职业资格:序号专业(技能)方向职业岗位职业资格(名称、等级、颁证单位)1网页制作网页制作Photohop图像处理网页制作(与社会保障部)Photohop图像处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2网络管理员(window平台)网络管理员计算机网络基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Windowerver系统与网络管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3网络管理网络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工业与信息产业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4网络工程网络工程师交换和路由配置管理工业与信息产业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络工程师认证培训工业与信息产业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5信息技术处理信息技术处理员网络管理员(工业与信息产业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6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Office)办公文员教育部考试中心7程序设计程序员程序员(工业与信息产业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二、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够从事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网络组建、维护和应用管理工作,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现场施工与管理工作,网站开发工作,参与应用软件编制工作,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的营销及售后服务等一线工作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1、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以下知识、能力与素养:(一)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技能)方向1、基本素养(1)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敬业爱岗与团队协作精神。

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参与意识强、有自信心、成功欲。

(2)具有一定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知识、对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高尚的生活情操与美的心灵。

(3)具有从事专业工作安全生产、环保、职业道德等意识,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1)二、【招生对象】 (1)二、【招生对象】 (1)四、【职业岗位与职业资格】 (1)五、【培养目标】 (2)六、【人才培养规格】 (2)(一)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技能)方向 (2)](二)能力结构 (3)(三)素质结构 (3)七、【人才培养模式】 (4)八、【课程体系结构】 (5)(一)课程体系结构 (5)(二)公共基础课程设置与要求 (6)(三)专业理论课程设置与要求 (8)九、【教学保障】 (12)-(一)师资条件 (12)(二)实训条件 (13)(三)教材建设 (14)十、【教学实施建议】 (15)(一)教学模式 (15)(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5)十一、【教学评价】 (15)(一)评价内容。

考核与评价针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学生完成 (15).(二)评价方式。

采用现场操作、笔试、口试、实操、综合作业等方式。

(15)(三)评价方法。

根据一体化课程特点,将现成性评价和总结性 (16)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一体化课程方案?一、专业基本信息1、专业名称:计算机网络应用2、专业代码:0213043、学制年限:三年4、就业方向:计算机系统维护、网络管理、网站建设、网络设备调试等。

5、职业资格:二、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够从事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网络组建、维护和应用管理工作,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现场施工与管理工作,网站开发工作,参与应用软件编制工作,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的营销及售后服务等一线工作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1、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以下知识、能力与素养:(一)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技能)方向1、基本素养(1)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敬业爱岗与团队协作精神。

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参与意识强、有自信心、成功欲。

(2)具有一定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知识、对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高尚的生活情操与美的心灵。

(3)具有从事专业工作安全生产、环保、职业道德等意识,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专业知识与技能(1)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的知识。

^(2)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管理的知识。

(3)中小型数据库的安装、配置、维护、管理的知识。

(4)中小型企业网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管理的知识。

(5)智能化综合布线和智能楼宇弱电系统的知识。

(6)网络设备的设置与管理的知识。

(7)网站的设计、开发、维护的知识。

(8)具有技术推广和用户支持所需要的人际交往知识。

(二)能力结构!1、通用能力(1)具有专业必须的文化基础,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知识面宽,自学能力强。

(2)能用得体的语言、文字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意愿,具有社交能力和礼仪知识。

(3)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具有终生学习理念,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2、专业能力(1)具有正确、快速的文字录入能力。

(2)具有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

(3)具备按照具体要求运用Office软件制作文档、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的能力。

](4)具备计算机组装、软件安装、常见硬软件故障排除能力。

(5)具有网络综合布线施工图绘制、现场布线及测试能力。

(6)具有网页设计与制作能力。

(7)具有小型应用程序的编制能力。

(8)具有平面图像处理能力。

(三)素质结构(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2)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3)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

(4)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8)具有借助工具查阅中、英文技术资料的基础能力。

三、人才培养模式,/“七点融通、三个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紧密合共育人才的战略,构建并实施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七点融通、三个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双方共同对工作岗位进行分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实现目标与企业岗位需求融通;引入典型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和技术标准,共同开发学习情境,实现教学内容与典型工作任务融通;改进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引入企业生产形式组织理实一体教学,融入企业的相关管理办法,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通;与企业人员互嵌,共育教学团队,实现专任教师与技术骨干融通;校企共建享实训基地,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真岗真干,实现实训环境与岗位实境融通;融入企业文化培育“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企业文化,实现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融通;强化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功能,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的双向管理,提高顶岗实习的利用率,实现顶岗实习与就业创业融通,同时,注意对学生职业道德、技术知识、操作技能和基本职业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特定的三段递进培养。

四、课程体系结构 (一)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结构(二)公共基础课程设置与要求1、课程名称:德育建议课时:106教学内容:掌握职业道德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了解国家法律法规、政治经济制度的基本常识;培养健康心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2、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建议课时:214教学内容:掌握基本的体育健身锻炼方法;了解体育基本知识和体育健康卫生常识;提高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与能力,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团结协作、克服困难、顽强刚毅的品格,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增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提高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自觉性;培养对竞技类、健身类等专项体育的兴趣和能力;了解竞技运动的规则,学会欣赏体育竞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3、课程名称:语文建议课时:210教学内容: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正确理解和合理运用规范语言,提高就业、交往与继续学习所必需的阅读、写作、口语交流的基本能力和人文素养。

4、课程名称:数学/应用数学建议课时:282教学内容:掌握代数、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的基本知识和内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思维及分析推理能力,为学习专业课程和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5、课程名称:英语/专业英语建议课时:246教学内容:熟悉英语语言的基本词汇和基本语法知识,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能够借助工具书阅;掌握与巩固英语语法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读和翻译简单的英文文章,为学习专业英语和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6、课程名称:职业指导建议课时:36教学内容:掌握必要的就业技巧和基本常识,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把握就业机会,选择合适岗位。

7、课程名称:企业管理建议课时:36教学内容:本专业是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需要的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人才。

(三)专业理论课程设置与要求8、课程名称:计算机基础建议课时:72教学内容:了解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结构与组成原理;了解计算机的软件组成与一些重要概念;了解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等技术的基本概念、相关技术和应用领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具有使用计算机常用软件的基本技能;掌握Office软件的使用。

9、课程名称:计算机导论建议课时:36教学内容:本课面向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和学生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精美,语言流畅、图文并茂,贴近实际,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高档次的计算机基础教程。

书中以单元教学的方式组织内容。

全书共包括14个单元,内容涉及计算机应用,Internet,与计算机交互,音频、视频和打印,数据处理,存储数据,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网络,在线世界,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编程和开发,以及计算机安全等。

10、课程名称:网络操作系统建议课时:72学时教学内容:《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主要内容有:网络操作系统概述,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安装,磁盘管理,网络配置与连接,文件系统管理,Internet 信息服务,DNS、DHCP、WINS服务,网络安全管理,活动目录,常见网络故障处理。

11.课11.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建议课时:72学时教学内容: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关系、关系模式和关系数据库);掌握关系数据库语言SQL的使用方法;了解数据库设计的特点、方法和步骤;能进行简单的关系数据库系统设计。

12.课程名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建议课时:108学时教学内容:掌握计算机各组件的性能指标;掌握计算机组装的一般步骤;熟练掌握计算机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常见软件的安装与使用;掌握计算机硬件性能测试及计算机病毒防治的一般方法;具备一定的常见软件、硬件故障的排除能力。

(四)专业基础技能课程设置与要求13.课程名称:图形图像处理建议课时:72教学内容:Photoshop是专业设计课。

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Photoshop 的基本功能;熟练掌握通道、蒙板、路径、滤镜这些工具;熟悉图像处理的流程及方法;培养学生图像处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独立进行图像调整、图像合成等操作。

14.课程名称:AUTOCAD建议课时:72教学内容:掌握AutoCAD系统的安装与配置方法;掌握CAD软件操作应用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AutoCAD软件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能绘制产品二维工程图。

15.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建议课时:108教学内容: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基本数据类型、基本语句、变量、函数;了解结构体、共同体、指针;能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并熟悉程序调试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

16.课程名称:JAVA程序设计建议课时:108教学内容:掌握JAVA程序设计的的基本方法;掌握JAVA基本控件的使用、用户界面的设计、常用事件的应用、文件系统、数据库的访问方法;熟悉程序调试的方法;了解多媒体应用程序的基本设计方法;能利用JAVA开发简单的Windows应用程序,为学习开发工具奠定基础。

17.课程名称: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建议课时:144教学内容:了解网络核心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知识;熟悉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组成、分类及性能指标;通过搭建交换机/路由器模拟实验环境及其相关课题实训,掌握交换机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

18.课程名称:动态网站建设建议课时:140教学内容: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学采用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以项目学习为主线,以岗位能力为依据,根据技校学生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学会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综合运用网页设计等课程的基础知识,联系日常生活、专业技能的具体实例,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理论联系生产实际,突出应用,讲清原理,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