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相交线 平行线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华东师大七年级上册第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

初中数学华东师大七年级上册第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

平行线(1)教学目标1.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理解并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内容;3.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4.了解“三线八角”并能在具体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5.了解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举例加以说明。

教学重点难点1.平行线的概念与平行公理;2.对平行公理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相交线是如何定义的?二、新课引入: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除平行外,还有哪些呢?制作教具,通过演示,得出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平行线的概念。

三、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平行线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与b平行,记作a∥b。

(画出图形)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1)相交;(2)平行。

3.对平行线概念的理解:两个关键:一是“在同一个平面内”(举例说明);二是“不相交”。

一个前提:对两条直线而言。

4.平行线的画法:平行线的画法是几何画图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遇到画平行线的问题.方法为:一“落”(三角板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边),三“移”(沿直尺移动三角板,直至落在已知直线上的三角板的一边经过已知点),四“画”(沿三角板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

四、平行公理:1.利用前面的教具,说明“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提问垂线的性质,并进行比较。

3.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即:如果b∥a,c∥a,那么b∥c。

五、三线八角:由前面的教具演示引出: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形成的8个角中,其中同位角有4对,内错角有2对,同旁内角有2对。

七、小结:让学生独立总结本节内容,叙述本节的概念和结论。

八、课后作业:1.教材P19第7题;2.画图说明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交点情况。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含答案解析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含答案解析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能表示点B到直线AC的距离的线段是()A.BCB.BDC.BAD.AD2、如图,已知∠1 = ∠2 ,∠3 = 65° ,那么∠4 的度数是()A.65°B.95°C.105°D.115°3、如图,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因为∠1=∠2,所以a∥bB.因为∠3=∠4,所以a∥bC.因为∠2=∠3,所以c∥dD.因为∠1=∠4,所以c∥d4、给出下列说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2)不相等的两个角不是同位角;(3)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则它与另一条也相交;(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该点到直线的距离;(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有且只有一条。

其中真命题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5、下列说法正确是( )A.同旁内角互补B.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cC.对顶角相等D.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是钝角6、如图,AB⊥AC,AD⊥BC,垂足为D,AB=3,AC=4,AD= ,BD= ,则点B到直线AD的距离为()A. B. C.3 D.47、已知∠AOB,P是任一点,过点P画一条直线与OA平行,则这样的直线()A.有且仅有一条B.有两条C.不存在D.有一条或不存在8、如果∠A和∠B是两平行直线中的同旁内角,且∠A比∠B的2倍少30º,则∠B的度数是()A.30ºB.70ºC.110ºD.30º或70º9、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内错角相等B.邻补角相等C.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10、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是平行线D.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11、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力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B,C部在格点上,若将线段AB沿BC方向平移,使点B与点C重合,则线段AB扫过的面积为()A.11B.10C.9D.812、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C在FD的延长线上,AB∥CF,∠F=∠ACB=90°,则∠DBC的度数为()A.10°B.15°C.18°D.30°13、如图,平面内直线,点分别在直线上,平分,并且满足,则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14、如图,△ABC≌△DEF,BC∥EF,AC∥DF,则∠C的对应角是()A.∠FB.∠AGFC.∠AEFD.∠D15、如图,分别为的,边的中点,将此三角形沿折叠,使点落在边上的点处.若,则等于()A. B. C. D.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下列说法:① ;②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成一一对应关系;③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④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⑤两个无理数的和还是无理数;⑥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________17、如图所示,已知AB∥DC,AE平分∠BAD,CD与AE相交于点F,∠CFE=∠E.试说明AD∥BC.完成推理过程:∵AB∥DC(已知)∴∠1=∠CFE(________)∵AE平分∠BAD(已知)∴∠1=∠2 (角平分线的定义)∵∠CFE=∠E(已知)∴∠2=________(等量代换)∴AD∥BC (________)18、如图,有一条直的宽纸带,按图方式折叠,则∠α的度数等于________.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2,1)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点Q,则点Q的坐标为________20、已知:如图,AB∥CD,∠A=∠D,试说明AC∥DE 成立的理由.(下面是彬彬同学进行的推理,请你将彬彬同学的推理过程补充完整.)解:∵AB∥CD (已知)∴∠A=________(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A=∠D(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等量代换)∴AC∥DE(________ )21、如图,直线a⊥直线c,直线b⊥直线c,若∠1=70°,则∠2是________22、如图,∠E=50°,∠BAC=50°,∠D=110°,求∠ABD的度数.请完善解答过程,并在括号内填写相应的理论依据.解:∵∠E=50°,∠BAC=50°,(已知)∴∠E=________(等量代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D+∠D=180°.(________)∴∠D=110°,(已知)∴∠ABD=70°.(等式的性质)23、如图,在6×4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C、D、E、F都在格点上.连接点A、B得线段AB.(1)连接C、D、E、F中的任意两点,共可得________ 条线段,在图中画出来;(2)在(1)中所连得的线段中,与AB平行的线段是________ ;(3)用三角尺或量角器度量、检验,AB及(1)中所连得的线段中,互相垂直的线段有几对?(请用“⊥”表示出来)________ .24、同一平面内的任意三条直线a、b、c,其交点的个数有________ .25、为纪念戍边英雄,某班设计了《致敬英雄》主题宣传板报,黑板是一块长为2a米,宽为a米的长方形,版面设计如图所示,将它分割成两块边长均为a米的正方形和正方形,分别以点为圆心,正方形边长为半径画弧.阴影部分用图画展示英雄形象,空白部分用文字宣传英雄事迹.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平方米(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如图,已知,∠ ,求、、的度数.27、如图,△ABC中,∠ABC、∠ACB的平分线交于点F,过点F作DE∥BC分别交AB、AC于D、E,已知△ADE的周长为20cm,且BC=12cm,求△ABC的周长.28、已知:如图,∠1+∠2=180°,∠3=∠B.求证:∠AED=∠C.29、如图,∠1=60°,∠2=60°,∠3=80°,求∠4的度数.3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AOC=72°,OF⊥CD,垂足为O,求∠EOF的度数。

(精练)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含答案

(精练)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含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在ABC中,∠B=30°,若AB∥CD,CB平分∠ACD,则∠ACD的度数为()A.30°B.40°C.60°D.90°2、如图,在△ABC 中,∠BAC 和∠ABC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O,过点 O 作EF∥AB 交 BC 于F,交AC于E,过点O作OD⊥BC于D,下列四个结论:① ∠AOB=90°+ ②AE+BF=EF;③当∠C=90°时,E,F 分别是 AC,BC的中点;④若 OD=a,CE+CF=2b,则S△CEF=ab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如图所示,下列推理及所注理由正确的是()A.因为∠1=∠3,所以A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因为AB∥CD,所以∠2=∠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因为AD∥BC,所以∠3=∠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因为∠2=∠4,所以AD∥B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如图,已知∠1=36°,∠2=36°,∠3=140°,则∠4的度数等于()A.40°B.36°C.44°D.100°5、如图,在锐角△ABC中,∠BAC=45°,AB=2,∠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A.1B.C.1.5D.6、如图所示,△ABC中AD⊥BC,AE是△ABD的角平分线,则下列线段中最短的是()A.ABB.AEC.ADD.AC7、如图,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锐角项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若,那么的度数是()A.20°B.25°C.60°D.65°8、如图,a∥b,∠1=130°,则∠2=()A.50°B.130°C.70°D.120°9、如图,点A的坐标为(1,0),点B在直线y=-x上运动,当线段AB最短时,点B的坐标为()A.(0,0)B.(,- )C.(,-)D.(- ,)10、下列四个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同位角相等B. 是的一个平方根C.若点在坐标轴上,则D.若,则11、如图,∠BAC=90°,AD⊥BC,垂足为D,则下面的结论中正确的个数为()①AB与AC互相垂直;②AD与AC互相垂直;③点C到AB的垂线段是线段AB;④线段AB的长度是点B到AC的距离;⑤线段AB是B点到AC的距离.A.2B.3C.4D.512、如图,已知AD//BC,∠B=32°,DB平分∠ADE,则∠DEC=()A.64°B.66°C.74°D.86°1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E为垂足.如果,则()A. B. C.  D.14、如图,已知直线AB,线段CO⊥AB于点O,∠AOD= ∠BOD,∠COD的度数为()A.15°B.25°C.30°D.45°15、如图,△ABC中BD、CD平分∠ABC、∠ACB过D作直线平行于BC,交AB、AC于E、F,当∠A的位置及大小变化时,线段EF和BE+CF的大小关系是()A.EF=BE+CFB.EF>BE+CFC.EF<BE+CFD.不能确定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一个宽度相等的纸条按如图所示方法折叠一下,则∠1=________度.17、如图,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E,BE=CF,请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使△ABC≌△DEF.18、如图,若直线,,,则的度数为________.19、若点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点的坐标是________.20、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且AB⊥CD,∠1与∠2的关系是________ .21、如图,已知∠1+∠2=180°,∠3=108°,则∠4=________22、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6,有从点A出发每秒1个单位且垂直于AC 的直线m交三角形的边于P 和Q两点且由A向C平移,点G从点C出发每秒4个单位沿C→B→P→Q→C路线运动,如果直线m和点G同时出发,则点G回到点C的时间为________.23、如图所示,王师傅为了检验门框AB是否垂直于地面,在门框AB的上端A处用细线悬挂一铅锤,看门框AB是否与铅锤线重合.若门框AB垂直于地面,则AB 会重合于AE,否则AB与AE不重合.你能说出这里面的道理吗?________.24、如图,直线AB∥CD∥EF,那么∠α+∠β﹣∠γ=________度.25、已知:OA⊥OC,∠AOB:∠AOC=2:3.则∠BOC的度数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如图,点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FC∥AB,AB=6,FC=4,求线段DB的长.27、如图,AB∥CD,BE和DE相交于E.证明:∠ABE=∠D+∠E28、如图,∠B=∠C,AB∥EF,求证:∠BGF=∠C.29、已知:如图,AD⊥BC,EF⊥BC,∠1=∠2.求证:∠DGC=∠BAC.30、写出每组直线的位置关系.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C2、C3、D4、A5、B6、C7、D8、B9、B10、C11、A12、A13、B14、C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17、18、19、20、21、22、23、24、25、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7、28、29、30、。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 相交线和平行线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 相交线和平行线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相交线和平行线知识点总结本章介绍了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与平行的关系,重点探讨了两条直线相交时形成角的特征、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特性、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和特征,以及有关图形平移变换的性质。

本文将对其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

5.1 相交线1.邻补角与对顶角当两条直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四个角具有不同的关系。

其中,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它们的大小相等;邻补角则是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它们的和为180度。

2.垂线垂线是指当两条直线相交时,其中一个角为直角的情况。

垂线具有两个性质:一是过一点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二是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画垂线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二是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画法可采用“一靠二移三画”的方法。

4.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记忆时应结合图形进行理解。

本章内容的重点是垂线和其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平移和其性质,以及这些知识点的组织运用。

在研究这些知识点时,需要注意记忆其定义和性质,掌握其画法和应用方法。

垂线是指从一个点垂直于一条直线或平面的线段,而垂线段则是垂线的长度。

它们都具有垂直的性质,可以用来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或两点间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特殊的两点(即已知点与垂足)间距离,而两点间的距离是点与点之间的长度。

线段和距离都是长度的概念,但线段是一种图形,不能等同于距离。

平行线是指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它们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平行。

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个数来确定,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时两直线相交,无公共点时两直线平行,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点时两直线重合。

平行公理指出,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同时,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三线八角是指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八个角,包括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第七章第3节《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章第3节《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下册

五、实践应用 巩固深化
若有n个拐点,你能找到规律吗?
A
B
E1
E2 …
En
C
D
当有n个拐点时: ∠A+∠ E1 + ∠ E2 +…+∠ En +∠C = 180°(n+1)
五、实践应用 巩固深化
变式3:如图,若AB∥CD, 则:
A
B
A
BA
B
E
F
C
DC
E
F1
DC
E1 E2 D
当左边有两个角,右边有一个角时: ∠A+∠C= ∠E
六、归纳小结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区别:
已知
结论
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判定 性质
两直线平行
结论
已知
六、归纳小结
平行线的性质
同a
位 角
b
图形 1
2
c
已知 a//b
结果 ∠1=∠2
依据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内a
错 角
b
3
2 c
两直线平行 a//b ∠3=∠2 内错角相等

旁a
内 角
b
4 2
变式1: 如图,AB//CD,探索∠B、∠D与∠DEB的大小关系 .
解:过点E 作EF//AB. ∴∠B+∠BEF=180°. ∵AB//CD. ∴EF//CD. ∴∠D +∠DEF=180°. ∴∠B+∠D+∠DEB =∠B+∠D+∠BEF+∠DEF =360°. 即∠B+∠D+∠DEB=360°.
A. 20° B. 25° C. 30° D. 35°
选做: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含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含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点在的延长线上,能证明是()A. B. C. D.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E,若AC平分∠DAB,AB=AE,AC=AD.那么在下列四个结论中:(1)AC⊥BD;(2)BC=DE;(3)∠DBC =∠DAB;(4)△ABE是正三角形.其中一定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3、如图,将△ABC沿MN折叠,使MN∥BC,点A的对应点为点A',若∠A'=32°,∠B=112°,则∠A'NC的度数是()A.114°B.112°C.110°D.108°4、如图,∠AOB的一边OA为平面镜,∠AOB=37°36′,在OB上有一点E,从点E射出一束光线经OA上一点D反射,反射光线DC恰好与OB平行,则∠DEB 的度数是( )A.75°36′B.75°12′C.74°36′D.74°12′5、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条件能使a//b的是( )A.∠1=∠6B.∠2=∠6C.∠1=∠3D.∠5=∠76、如图,AB∥CD,CB平分∠ABD.若∠C=40°,则∠D的度数为()A.90°B.100°C.110°D.120°7、如图,直线,直线l与a,b分别相交于A,B两点,过点A作直线l 的垂线交直线b于点C,若,则的度数为()A. B. C. D.8、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③三角形的三条高中,必有一条在三角形的内部④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一定都是锐角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9、如图,直线l∥m∥n,等边△ABC的顶点B、C分别在直线n和m上,边BC 与直线n所夹的角为25°,则∠α的度数为()A.25°B.45°C.35°D.30°10、如图,将宽度相等的纸条沿折叠一下,如果,那么的度数是()A.70°B.100°C.110°D.140°11、如图,直线AB交CD于O,OE⊥AB,且∠DOE=50°,则∠AOC等于()A.40°B.45°C.50°D.60°12、如图,直线a、b被c所截,若a∥b,∠1=45°,∠2=65°,则∠3的度数为()A.110°B.115°C.120°D.130°13、如图,点E在AB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D∥BC的是()A.∠1=∠2B.∠3=∠4C.∠C=∠CBED.∠C+∠ABC=180°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垂直B.经过一点可以画两条直线C.平角是一条直线D.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1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②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③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④在同一平面内,若直线a⊥b,b⊥c,则直线a与c不相交.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把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ABC,∠C=90°,BC=5,AC=5.现将△ABC 沿CB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若平移距离为x(0≤x≤5),△ABC与△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y,则y=________(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17、如图,平移△ABC可得到△DEF,若∠A=45°,∠C=65°,则∠E=________,∠EDF=________,∠DOB=________.18、如图,直线l1∥l2, AB⊥EF,∠1=20°,那么∠2= ________.19、如图,直线,∠1=120°,∠2=40°,则∠3的度数是________.20、如图,直线AB∥DE,直线MN交直线AB于点A,交DE于点H,CH⊥DE于点H,若∠MAB=145°,则∠NHC=________.21、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F,过F作DE∥BC,交AB于D,交AC于E,那么下列结论:①△BDF、△CEF都是等腰三角形;②DE=DB+CE;③AD+DE+AE=AB+AC;④BF=CF.正确的有________.22、某商场重新装修后,准备在门前台阶上铺设地毯,已知这种地毯的批发价为每平方米40元,其台阶的尺寸如图所示,则购买地毯至少需要________元.23、如图,在⊙O中,弦AB∥CD,若∠ABC=40°,则∠BOD=________.24、如图,已知∠B=∠1,CD是△ABC的角平分线,求证:∠5=2∠4.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出推理的依据:证明:∵∠B=∠1,(已知)∴DE∥BC.(________)∴∠2=∠3.(________)∵CD是△ABC的角平分线,(________)∴∠3=∠4.(________)∴∠4=∠2.(________)∵∠5=∠2+∠4,(________)∴∠5=2∠4.(________)25、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AB⊥CD,OG平分∠AOE,∠FOD=28°,则∠BOE=________ 度,∠AOG=________ 度.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如图,已知∠ABC=52°,∠ACB=60°,BO,CO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EF过点O,且平行于BC,求∠BOC的度数.27、如图,直线AB、CD被EF所截,∠1=∠2,∠CNF=∠BME.求证:AB∥CD,MP∥NQ.28、如图,已知,点在的右侧,的平分线相交于点.探索与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相交线与平行线》课件

《相交线与平行线》课件
《相交线与平行线》PPT 课件
本课程将介绍相交线和平行线的定义、性质以及实际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您将对这些几何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交线的定义和性质
什么是相交线
相交线是在平面上有一个 公共点的两条线段。
相交线的性质
相交线的两条直线之间会 形成一对垂直的角。
如何判断两条线是否 相交
可以通过检查线段是否有 公共点、检查线段的斜率 是否相等或使用交叉乘积 判断线段关系。
总结和回顾
相交线和平 行线的定义 和性质
如何判断两 条线是否相 交
相交线和平 行线的实际 应用
重要概念
如果两条线段的斜率相 等,它们就可能相交。
3 使用交叉乘积
通过计算线段的交叉乘 积可以判断线段之间的 关系。
相交线和平行线的实际应用
1
几何构图中的应用
平行线和相交线在绘制和构图几何图形时起到重要作用。Βιβλιοθήκη 2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平行线和相交线在建筑设计中用于布局、平面图和立面图。
3
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平行线和相交线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工具和线索。
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
什么是平行线
两条直线在平面上没有任何公 共点的线段被称为平行线。
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之间的直线拓展无限延 伸,永远不会相交。
平行线的实际应用
平行线在几何构图、建筑设计 和数学问题中都有重要应用。
如何判断两条线是否相交
1 检查线段的公共点 2 检查线段的斜率
如果两条线段有公共点, 它们就相交。

平行线的判定课件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

平行线的判定课件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

理由: ∵∠1+∠2=60°+120°=180°(已知),
∠2=∠4 (对顶角相等), ∴ ∠1+∠4=180°(等量代换).
∴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E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B
C 43
D
2
F
【当堂检测】
2.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1+∠7=180°,则a∥b.在下面说理 过程中的括号里填写说理根据.
请说明理由.
解:AB∥CD. 理由:∵ AC平分∠DAB(已知)
D
C
3
∴∠1=∠2(角平分线定义)
又∵∠1=∠3(已知)
1 2
∴∠2=∠3(等量代换)
A
B
∴ AB∥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当堂检测】
1.已知∠3=45 °,∠1与∠2互余,试说明AB//CD.
解:∵∠1=∠2(对顶角相等),∠1+∠2=90°(已知)
三、概念剖析
我们已经知道: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这是判定平行线的基本事实. 应用格式: ∵∠1=∠2(已知) ∴l1∥l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l2 A1
2
l1
B
三、概念剖析
想一想:如图,由∠3=∠2,可推出a∥b吗? 理由:∵∠1=∠3(对顶角相等),
∠3=∠2(已知) ∴∠1=∠2(等量代换)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
方法一:∵∠1+∠7=180°( 已知 ), a
而∠1+∠3=180°(平角的定义),
∴∠7=∠3(等式的性质 ),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

4.下列四个说法,其中正确的有
.
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也不重合的两条线段一定平行;
②在同一平面内, 不相交也不重合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③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也不重合的两条线段一定相交;
④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也不重合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解析】平行线概念中强调的是“两条直线”而不是线段 或射线.两条线段平行是指两条线段所在的直线平行. 答案: ② ④
(D)3个
4.三条直线AB,CD,EF,若AB∥EF,CD∥EF,则 AB ∥ CD ,理由是_平__行__于__同__一__条__直__线__的_两__条__直__线__平__行___.
小明有一块小画板,他想知道它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于 是他在两个边缘之间画了一条线段(如图所示). 小明身边只有一个量角器,他通过测量某些角的大小就能 知道这个画板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你知道他是怎样做的 吗?
为什么“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已知: 如图, 两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同旁内角
∠1与∠2互补 .
求证: 直线 a∥b.
【证明】 设∠1的 补角是∠3,
c
3
a
1
2
b
因为 ∠1,∠2 互,补( ) 已知
所以 ∠3 = ;∠(2
同)角的补角相等
所以 直线 a∥b. ( 同位角相等,)两. 直线平行
a
1
b
l∥n
3
为什么“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已知: 如图, 两直线a,b 被第三条直线 c 所截, 内错角 ∠1 =∠2 . 求证: 直线 a∥b.
c
3
a
1
2
b
【证明】 设∠1的对顶角是∠3, 因为∠3=∠1, ( 对顶角相) 等

冀教版七年级下《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过关测试卷含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下《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过关测试卷含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shùxué)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过关(guò〃guān)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xiàliè)图中,∠1和∠2是对顶角的有( )个.A.1个B.2个C.3个D.4个2.下列(xiàliè)说法正确的是()A.两点之间的距离(jùlí)是两点间的线段B.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与同一条直线垂直的两条直线也垂直D.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C.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D.若两个角的和为180°,则这两个角互为余角.4.∠1和∠2是直线AB和CD被直线EF所截得到的同位角,那么∠1和∠2的大小关系是().A.∠1=∠2 B.∠1>∠2 C.∠1<∠2 D.无法确定5.如图所示中,不能通过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的是().6.一个(yīɡè)人从A点出发向北偏东60°方向(fāngxiàng)走到B点,再从B 点出发向南偏西15°方向(fāngxiàng)走到C点,那么∠ABC等于(děngyú)(). A.75° B.105° C.45° D.135°7.下列(xiàliè)说法中,正确的是().A.过点P画线段AB的垂线.B.P是直线AB外一点,Q是直线AB上一点,连接PQ,使PQ⊥AB.C.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8.如果在同一平面内有两个图形甲和乙,通过平移,总可以完全重合在一起(不论甲和乙的初始位置如何),则甲和乙是().A.两个点B.两个半径相等的圆C.两个点或两个半径相等的圆D.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多边形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AB∥CD,EF分别交AB、CD于G、H两点,若∠1=50°,则∠EGB=________.10.平行用符号表示,直线AB与CD平行,可以记作为.11.每天小明上学时,需要先由家向东走150米到公共汽车站点,然后再乘车向西900米到学校,每天小明由家到学校移动的方向(fāngxiàng)是________,移动的距离是________.12.如图所示,请写出能判断(pànduàn)CE∥AB的一个(yīɡè)条件,这个条件是;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13.如图,已知AB∥CD,CE,AE分别(fēnbié)平分∠ACD,∠CAB,则∠1+∠2=________.14.同一平面内的三条(sān tiáo)直线a,b,c,若a⊥b,b⊥c,则a________c.若a ∥b,b∥c,则a________c.若a∥b,b⊥c,则a________c.15. 如图,在甲、乙两地之间修一条笔直的公路,从甲地测得公路的走向是北偏东48°.甲、乙两地间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接通,则乙地所修公路的走向是南偏西.北乙北甲16.如图所示,AC⊥BC于点C,CD⊥AB于点D,DE⊥BC于点E,能表示(biǎoshì)点到直线(或线段(xiànduàn))的距离(jùlí)的线段有条.三、解答(jiědá)题17.把图中的互相平行(píngxíng)的线写出来,互相垂直的线写出来:18.如图所示,已知∠1=∠2,AC平分∠DAB,你能推断哪两条线段平行?说明理由.19.如图,在一块长为a米,宽为b米的长方形地上,有一条弯曲的柏油马路,马路的任何地方的水平宽度都是2米,其它部分(bù fen)都是草地.求草地的面积.20.如图所示,点P是∠ABC内一点(yī diǎn).(1)画图(huà tú):①过点P画BC的垂线(chuí xiàn),垂足为D;②过点P画BC的平行线交AB于点E,过点P画AB的平行线交BC于点F.(2)∠EPF等于(děngyú)∠B吗?为什么?【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A;【解析】只有第三个图中的∠1与∠2是对顶角.2. 【答案】D.3. 【答案】C;【解析】一个角的平分线分得两个角相等,但不是对顶角,A错误;内错角相等的前提必须是两条直线平行,B错误;若两个角的和为180°,这两个角互为补角,D错误;C是平行公理的推论,正确.4. 【答案(dáàn)】D;【解析(jiě xī)】因为不知道直线AB和CD是否(shì fǒu)平行,平行时同位角相等,不平行时同位角不相等,所以无法确定同位角是否相等,故选D.5. 【答案(dáàn)】D【解析(jiě xī)】易见A、B、C都可以通过基本图形平移得到,只有D不能.6. 【答案】C;【解析】根据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从A点北偏东60°方向等于从B点南偏西60°,再从B点向南偏西15°方向到C点,∠ABC应等于这两个角的差,故C正确.7.【答案】C;【解析】应是过一点画线段所在直线的垂线,不能是画线段的垂线,故A 错误;P是直线AB外一点,Q是直线AB上一点,如果P点不在过Q点与AB垂直的直线上,或Q点不在过P点与AB垂直的直线上,连接PQ,不可能有PQ⊥AB,故B错误;过一点画直线的平行线,这点不能在直线上,否则是同一条直线,故D错误;只有C是垂线的性质,故C 正确.8.【答案】C【解析(jiě xī)】分析:两个(liǎnɡɡè)能够完全重合的多边形,如果把其中一个多边形旋转一个角度,那么另一个多边形不论怎样平移,也不可能和这个多边形(指旋转一个(yīɡè)角度的多边形)完全重合在一起,只有两个(liǎnɡɡè)点或两个半径相等的圆总能完全重合在一起,故选C.二、填空题9. 【答案(dáàn)】50°【解析】因为AB∥CD,所以∠1=∠AGF,因为∠AGF与∠EGB是对顶角,所以∠EGB=∠AGF,故∠EGB=50°.10.【答案】∥,AB∥CD.11.【答案】向西,750米;【解析】移动的方向是起点到终点的方向,移动的距离是起点到终点的线段的长度.12.【答案】∠DCE=∠A,∠ECB=∠B,∠A+∠ACE=180°;【解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CE∥AB成立的条件可以是∠DCE=∠A或∠ECB=∠B或∠A+∠ACE=180°.13.【答案】90°;【解析】∠BAC+∠ACD=180°,,即∠1+∠2=90°.14.【答案】∥,∥,⊥;15.【答案(dáàn)】48°;【解析】内错角相等(xiāngděng),两直线平行.16.【答案(dáàn)】8;【解析】表示点到直线或线段(xiànduàn)距离的垂线段有:线段AC、BC、DE、CE、BE、CD、CB、AD.三、解答(jiědá)题17.【解析】解:AB∥CD,MN∥OP,EF∥GH;AB⊥GH,AB⊥EF,CD⊥EF,CD⊥GH.18.【解析】解:AB∥CD,理由如下:因为AC平分∠DAB(已知),所以∠1=∠3(角平分线定义).又因为∠1=∠2(已知),所以∠2=∠3(等量代换),所以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9.【解析】解:将马路的一边向另一边平移到重合,则此时草地的形状为:长为(a-2)米,宽为b米的长方形,所以面积为:(a-2)b=(ab-2b)平方米.20.【解析】解:如图所示,(1)①直线PD即为所求;②直线PE、PF即为所求.(2)∠EPF=∠B,理由(lǐyóu):因为PE∥BC(已知),所以(suǒyǐ)∠AEP=∠B(两直线平行(píngxíng),同位角相等).又因为(yīn wèi)PF∥AB(已知),所以(suǒyǐ)∠EPF=∠AEP(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PF=∠B(等量代换).内容总结(1)说明理由.19.如图,在一块长为a米,宽为b米的长方形地上,有一条弯曲的柏油马路,马路的任何地方的水平宽度都是2米,其它部分都是草地.求草地的面积.20.如图所示,点P是∠ABC内一点.(1)画图:①过点P画BC的垂线,垂足为D。

第七单元 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数学

第七单元  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数学

第七单元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行线、相交线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平行线与相交线。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 相交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有一条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线。

3. 生活中的平行线与相交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线、相交线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平行线与相交线。

2.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相交,理解平行线、相交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直尺、三角板、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交通场景,引导学生发现交通中的线,引出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概念。

2. 新课:讲解平行线、相交线的定义,举例说明,让学生初步理解平行线与相交线。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找出平行线与相交线,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 活动二:让学生动手操作,画出平行线与相交线,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5. 小结:总结平行线、相交线的概念,强调判断方法。

6. 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8.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6.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画出平行线与相交线,并判断生活中常见的平行线与相交线。

2. 提高题: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教室内的平行线与相交线,并说明其应用。

3. 拓展题:让学生思考平行线、相交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及其判定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及其判定
O
a
P 图3
叫做平行线。
有感而发: 1、在生活中,你还能举出一些平行线的例子吗? 2、既然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平行线的形象,那么 平行线能给我们什么感受呢? 3、如果铁轨、扶梯、做操队伍不平行会怎么样?
生活中的平行线的形象给我们整齐、美观、协 调的感觉,因此平时老师总是要求我们桌椅摆放、 做操队伍排列都要前后左右对齐。
A、0 B、1 C、2 D、4
2、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C )
A、因为a // d,b // c,所以c // d; B、因为a // c,b // d,所以c // d; C、因为a // b,a // c,所以b // c; D、因为a // b,c // d,所以a // c。
3、完成下列推理,并在括号内注明理由。
平行线的画法1:
例: 已知直线AB,画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
AB平行
n
m
1“垂直法”: A
Q
1.任意画一条直线m,使m⊥AB
B
2. 画直线 n⊥m
则n//AB,n就是所要画 的直线
平行线的画法2:
已知直线AB,画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AB平行
“推平行线法”:
A
B
若将此处的直角改为锐角 将会怎样
平行线的画法2: “推平行线法”:
(1)如图1所示,因为AB // DE,BC // DE(已知)。所以
A,B,C三点在__同__一__直__线__上_(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 ) 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2)如图2所示,因为AB // CD,CD // EF(已知),所以
____A_B___ // ____E__F___(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
画一画: 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任意地画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例】作一条直线 l,在直线l上取一点A, 在l外取一点B,试分别过点A,B用三角尺作直线的垂线.
B
01 23 4 5 01 23 4 5
01 23 4 5
01 23 4 5 6
A
7 8 9 10 0 1 2 3 4 5 6
01 23 4 5
l
7 8 9 10
找出图中互相垂直的直线.
B C
C A
D
∠3+∠1=90°
∠3+∠ 2 =90°
E E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 90°,那么称这两 个角互为余角.
入反 射射
1 2 角 角
∠1 ∠2
3∠3 BB 4∠4
∠3=∠4
CC
∠3+∠ABF=180° ∠3+∠CBE=180°
F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 180°,那么称这 两个角互为补角.
A
DC
1. 在本图中,有哪些角互 为余角?互为补角?
7.(长沙·中考)如图,O为直线AB上一点,
∠BOC=26°30′则∠1=

1
C
A
O
B
【解析】由图得∠1与∠BOC互为补角,所以∠1=180°∠BOC=180°-26°30′=153°30′. 答案:153°30′
8.(娄底·中考)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 ∠AOD,若∠BOD=100°,则∠AOE=_____.
12 34
E
B
F
互余的角有: ∠1与∠3,∠2与∠3,
∠1与∠4,∠2与∠4.
互补的角有: ∠3与∠ABF,∠4与∠CBE, ∠3与∠CBE,∠4与∠ABF.
2.除了∠1=∠2外图中都有哪
A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7.3《平行线》教学课件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7.3《平行线》教学课件

找出下面点阵中互相平行的线段,并说明理由
(点阵中相邻的四个点构成正方形).
E
G
A
BCຫໍສະໝຸດ DFH12/8/2021
练习
如图, ∠1=∠2=55º, ∠3等于多少度? 直线AB,CD平行吗?说明你的理由.
E
A
1
C
G
3
H
12/8/2021
2
B
D
F
练习
找出下图互相平行的直线
130º
m
50º
n
50º
12/8/2021
12/8/2021
a
b
练习
你能用一张不规则的纸(比如,如图所示的 四边形的纸)折出两条平行的直线吗?与同桌说 说你的折法.
12/8/2021
知识结构
(1).平行线的概念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3).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有且只有一条.
(4).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基本事实: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2/8/2021
例:如下图已知直线 ,
∠1=55°, ∠2=55°,判断 a与b是否平行,并说明理

a
由.
2 b
解:a∥b
理由是:
c
∵ ∠1=55° = ∠2
∴a∥b
注:今后用符号
“∵”表示因为, 用“∴”表示所以.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2/8/2021
练习
三、推 四、画
12/8/202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请你画出一条直线a,并在直线a外任取一点C.你 能用上面的方法画出一条过点C 且与直线a平行的直 线吗?这样的直线能画出多少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7.1命题(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命题的概念,并能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会把一个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2、经历判断命题真假的过程,对命题的真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会用举反例的方法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教学重点:命题的概念和区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

教学重点: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举反例的方法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对某事物进行交流研究必然要借助于有关名称,同时也需要做出判断,并对判断说明理由。

二.新授(一)定义(通过复习已学的几个定义,感受认识什么是某名称的定义。

)学生活动1.什么叫角?什么叫方程?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统称有理数学生回答后,指出像这样能清楚地规定某一名称的意义的句子语句就是定义学生活动2.请同学们给出偶数、单项式、两点间的距离的定义(二)命题、命题组成、命题的形式、真假命题学生活动3.下列语句,哪些对事情作了判断?哪些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1)同角的余角相等(2)画线段AB=CD(3)负数与负数的差仍是负数。

(4)延长EF到C,使EC=5EF(5)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6)-7小于7吗(7)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答案:句子(1)(3)(5)(7)对事情作了判断,句子(2)(4)(6)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其中 (1)(5)(7)判断是正确的,(3)判断是错误的.命题的定义: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的句子叫做命题.象句子(1)(3)(5)(7)都是命题;句子(2)(4)(6)都不是命题.学生活动4. 请同学们举一些是命题的语句。

命题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以“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学生活动5. 请分析命题“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同角的余角相等”的条件和结论,并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学生活动6.请同学们完成31页做一做真假命题: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学生活动7. 请指出前面命题中,哪些是真命题,哪些是假命题。

学生活动8.说明为什么“同角的余角相等”是真命题。

学生活动9.说明为什么“两个锐角之和是钝角”是假命题。

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符合命题条件,但不满足命题结论的例子就可以了,这样的例子叫做反例。

用举反例的方法可以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

学生活动10. 举例说明“负数与负数的差仍是负数”是假命题。

三.课堂练习:课本 31页32页练习四.课堂小结:1.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2.命题的组成与形式;如果(条件)……,那么(结论)……;3.命题的真假4.反例是具备命题条件但不具备命题结论的例子。

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五.作业:课本32页习题六.课后反思7.1命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发现命题的方法是观察、实验、归纳和类比等.2.了解说理以及演绎推理3. 了解基本事实和定理这两类真命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活动1. 完成课本32页观察与思考3个题目二 .新授(一)发现命题的方法学生活动2.分析前三个题,说说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判断,发现命题的。

这样得到的命题一定正确吗?学生合作交流后得到发现命题的途径和方法是观察、实验、归纳和类比等。

这样获得的命题可能是真命题可能是假命题。

判断命题的真假需要说明理由,这个过程就是说理。

学生活动3.练习 33页一起探究(二)基本事实和定理演绎推理有些命题经过实践检验被公认为真命题,这样的真命题叫基本事实.例如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等式的性质学生活动4.课本33页例2像这样,依据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基本事实、已被确认的真命题),按照确定的规则,得到某个具体结论的推理就是演绎推理有些真命题,它们的正确性已经过演绎推理得到证实,并被作为判定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些命题叫做定理(三)拓展应用学生活动5. 阅读下列命题,及其说理过程,在括号内填上说理的依据命题:如图直线AB、直线CD相交于点O,那么∠1=∠3.理由:因为∠1+∠2=180º,()所以∠1=180º—∠2,( )因为∠2+∠3=180º,()所以∠3=180º—∠2,( )所以∠1=∠3. ( )学生活动6.命题:如果∠AOB=120º,OM为∠AOB内的任意一条射线,OE、OF分别是∠AOM、∠MOB的平分线,那么∠EOF=60º.请在下列说理过程的括号内填写依据理由:因为OE平分∠AOM ()所以∠EOM=21∠AOM ,( ) 因为 OF 平分∠MOB ( ) 所以∠FOM=21∠MOB ,( ) 所以∠EOF=∠EOM +∠FOM = 21∠AOM+21∠MOB = 21(∠AOM+∠MOB ) =21∠AOB=21×120º= 60º( ) 三.课堂练习 :课本33页练习1、2 四.课堂总结:发现命题的方法是:重要的两类真命题是基本事实和定理 说理及演绎推理 能做演绎推理依据的是 五.作业 :课本34页习题 六.课后反思1234ODCBA 7.2相交线(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知道对顶角的特点,理解并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3.知道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 能力。

教学重点:1.对顶角相等;2.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教学难点: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学生活动1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请同学们用两支铅笔做实验,看一看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请 把不同的位置关系画在练习本上. 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两种位置关系:相交;平行. 今天我们学习相交线. 二.新授内容(一)对顶角 , 对顶角的性质学生活动2.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 ∠1,∠2,∠3,∠4.∠1和∠3的顶点、两条边有什么关系?师生共同总结对顶角的特点.对顶角的特点:①具有公共顶点;②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除了∠1和∠3是对顶角,还有其他的对顶角吗? ∠1和∠2是对顶角吗? 练习:如图AB 是一条直线,下面各图中的∠1和∠2是对顶角吗?为什么?学生活动3:通过对对顶角∠1和∠3观察你能猜想到一个什么结论? 说明它的正确性 总结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学生活动4: 1.直线AB,CD 相交于点O ,如果∠AOC=35°,那么其他三个角的度数各是多少?2.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AOC ,∠AOE=25°,你能求出哪些角的度数吗?请与同学交流。

BDCAEO1 2 3 48 5 67b ac (二)三线八角学生活动5: 如图a ,b 被直线c 所截构成八个角.(直线c 是截线,a ,b 是 被截线)。

描述∠3和∠7这两角的位置特征,我们把这样关系的一对角叫同位角,找出其他的同位角。

描述∠3和∠6这两角的位置特征,我们把这样关系的一对角叫内错角,找出其他的内错角。

描述∠3和∠5这两角的位置特征,我们把这样关系的一对角叫同旁内角,找出其他的同旁内角。

(三)拓展应用:如图,∠1的一个内错角是 ,它们是直线 、 被直线 所截得的;∠1的另一个内错角是 ,它们是直线 、 被直线 所截得的; ∠1的同位角是 ,它们是直线 、 被直线 所截得的; ∠1的一个同旁内角是 ,它们是直线 、 被直线 所截得的; ∠1的另一个同旁内角是 ,它们是直线 、 被直线 所截得的; 三.课堂练习:课本36页做一做和练习1、2四.回顾反思:今天学习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构成四个角,有两对对顶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课后第构成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五.布置作业 :课本37、38页A 、B 组做在作业本上. 六.课后反思)所以已知)因为(__________(90____CD AB ︒=∠.____(_____()所以已知),因为=∠=∠=∠=∠⊥AOD BOD COB AOC CDAB A BCDO 7.2相交线(第二课时)----垂线教学目标:1.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3.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垂线的定义及性质。

教学难点:垂线的画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提问:1.叙述邻补角及对顶角的定义。

2.对顶角有怎样的性质。

二.新课:(一) 垂线的定义: 当两条直线相交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是 互相垂直的,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如图,当∠AOC=90°时,直线AB 、CD 互相垂直,记作CD AB ⊥,垂足为O 。

注意:如遇到线段与线段、线段与射线、射线与射线、线段或射线与直线垂直,特指它们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

学生活动1.(1)请同学举出日常生活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实例。

(2)补充完整推理过程:(如图)填空 (二) 垂线的画法 垂线的性质学生活动2. (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AB 上一点C 画直线AB 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2)、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AB 外一点C 画直线AB 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基本事实:经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学生活动3.如图,连接直线外一点C 与直线AB 上E 、D 、F 其中AB D ⊥C (称CD 为点C 到直线AB 的垂 线段。

)观察这些线段中,猜想哪一条最短?并验证你的猜想垂线性质: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三)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上图,CD 的长度叫做点 C 到直线AB 的距离。

的距离是多少?到)点(的垂线;点画)过(的垂线段;到)画出点(AC B BC A AB C 321的度数。

和求AOC BOE DOF AB OF CD OE ∠∠︒=∠⊥⊥,65,,(四)拓展应用:1.为钝角。

中,如图,已知三角形BAC ABC ∠2. 如图,一辆汽车在直线形公路AB 上由A 向B 行驶,M,N 分别是位于公路两侧的村庄,设汽车行驶到点P 位置时,距离村庄M 最近, 行驶到点Q 位置时,距离村庄N 最近,请在图中公路AB 上分别画出P,Q 两点位置。

3. 如图,直线AB,CD 相交于O,三.课堂练习:课本40页练习1、2、3 四.回顾反思:1. 要掌握好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这几个概念;2. 要清楚垂线是相交线的特殊情况,与上节知识联系好,并能正确利用工具画出标准图形;3. 垂线的性质为今后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应该熟练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