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早读训练文言文阅读之(三)、(四)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道争远⑤,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⑥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注】①赵襄主:赵襄子,战国时赵国国君。

御:驾车。

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

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

③后:方位名词作动词,落后。

④调:协调。

⑤诱道争远:把马拉到大道上去长途竞赛。

诱,引导。

⑥上:通“尚”,还。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B. 子之教我御(无实意)C. 三易马而三后(容易)D. 先则恐逮于臣(及,赶上)(2)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②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4)纵观两文,请你说说为什么吕蒙“非复吴下阿蒙”了?赵襄主落后的原因又是什么?从中你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答案】(1)C(2)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3)①“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②但是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协调呢?(4)吕蒙:知错就改,认真学习。

七下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七下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七下文言文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袁子才①自谓幼时记性不佳,故看书必加摘录,分门别类,以补健忘。

阅时既久,积成卷帙②,自备作诗文时之獭祭③。

晚年于幼时事,辄能津津道之,盖凡有闻见,无不笔之于册,披书④握管,寒暑无间也。

(节选自《清稗类钞》)【注释】①袁子才:袁枚,字子才。

清朝诗人、散文家。

②卷帙:这里指书籍。

③獭祭(tǎ j ì):比喻堆积成文,罗列典故。

这里指书籍。

④披书:翻阅书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非复..吴下阿蒙( )(3)即更刮.目相待( ) (4)披书握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为.是其智弗若与 B.及.鲁肃过寻阳及.日中则如盘盂C.自备作诗文时之.獭祭虽与之.俱学 D.故.看书必加摘录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袁子才自谓幼时记性不佳,故看书必加摘录。

4.甲乙两文中的吕蒙、袁子才在学习路上各自遇到了什么问题?想一想,他们分别是如何克服的?(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汪克宽,字德一,祁门人。

祖华,受业双峰饶鲁,得勉斋黄氏之传。

克宽十岁时父授以双峰问答之书辄有悟。

乃取《四书》,自定句读,昼夜诵习,专勤异凡儿。

后从父之浮梁,问业于吴仲迂,志益笃。

元泰定中,举应乡试,中选。

会试以答策伉直见黜,慨然弃科举业,尽力于经学。

(选自《明史·列传》)(1)用“/”为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克宽十岁时父授以双峰问答之书辄有悟。

(2)下列句子中“以”字的解释相同的两项是()A. 蒙辞以军中多务B. 公亦以此自矜C. 徐以杓酌油沥之D. 会试以答策伉直见黜(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乃取《四书》,自定句读,昼夜诵习,专勤异凡儿。

(4)吕蒙和汪克宽各用了什么学习方法?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答案】(1)克宽十岁时/父授以双峰问答之书/辄有悟。

(2)A,C(3)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②于是(他)拿来《四书》,自己断句,日夜吟诵学习,其专心勤奋(的程度)不同于别的儿童。

(4)吕蒙的学习方法是粗略地阅读,是略读。

汪克宽的学习方法是认真研读,是精读。

,示例一:我的启示是:汪克宽精读的方法对我们学习会很有效。

当前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如果一味选择“粗略阅读”,诚然知识面广了,但缺少了有选择的深入钻研。

只会停留在浅层的认识上,而抓不住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这对我们的学习是不利的。

所以,我们只有勤奋研读,才能牢固掌握知识,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专练(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专练(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专练(三)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少负"气节,沉厚寡言。

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

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

学射于周同。

同射三失,皆同中,以示飞。

飞引弓一发,破其筶";再发,又中。

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

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释】①负,具有。

②强:擅长于。

③筈(kuò):箭的尾部。

1.解释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1)诵习达早.,不寐.()()(3)未冠..,能挽弓三百斤()(3)同射三矢,皆中的,以示.飞()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译:3.选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岳飞年少有志的?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山茶花之最不耐开,一开辄尽者,桂与玉兰是也;花之最能持久,愈开愈盛者,山茶、石榴是也。

然石榴之久,犹不及山茶。

榴叶经霜即脱,山茶戴雪而荣。

则是此花也者,具松柏之骨,抉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者乎?又况种类极多,由浅红以至深红,无一不备。

其浅也如粉如脂如美人之腮如酒客之面;其深也,如朱如火,如猩猩之血,如鹤顶之珠,可谓极浅深浓淡之致,而无一毫遗憾者矣。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1.过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桂与兰花/是也B.具/松柏之骨C.惜乎予园/仅同芥子D.善善/而不能用2.解译文中加点的词。

(1)尽()(2)犹()(3)况()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榴叶经霜即脱,山茶戴雪而荣。

(2)可谓极浅深浓淡之致,而无一毫遗憾者矣。

4.本文主要运用哪些修辞手法来写山茶?试举例说明。

5.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荀灌传(节选)荀崧小女灌,幼有奇节。

崧为襄城太守,为杜曾所围,力弱食尽,欲求救于故吏平南将军石览,计无从出。

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碎金鱼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

”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④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⑤,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⑥。

【注】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掌管郡务。

③罔不:无不。

④务:致力,从事。

⑤伎:同“技”。

⑥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

①睨之久而不去________②康肃忿然曰________③及守荆南回________(2)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3处)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4)“射”是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古代学生需要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称为“六艺”)之一,从两篇短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陈尧咨射术精湛无比、举世无双,但他的母亲却依然“杖之,碎其金鱼”。

你觉得陈尧咨母亲的这种做法寄寓了对儿子一种怎样的期望?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气愤的样子;等到(2)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

(3)(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4)陈尧咨的母亲期望儿子能继承先人的志向,把射术用于报效国家上,而不要耽于娱乐,浪费了一身好技艺。

七年级语文下早读训练文言文阅读之(三)、(四)

七年级语文下早读训练文言文阅读之(三)、(四)
傅显迂缓 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 日,雅①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复雅步以往。 比②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③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 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④。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 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注释】①雅:美好不粗俗。②比:等到。③适:刚才。④假寐:不 脱衣服小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山门圮.于河: 倒塌 ③曳.铁钯: 拖
②阅.十余岁: 经过,经历 ④是.非木杮: 这
2.文言中的一些字的含义在成语里还有留存。参照示例,写出含有下
列加点字(意思保持不变)的成语。 ①湮.于沙上,渐沉渐深 成语: 湮没无闻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 成语:寻根究底(学究天人 研精究微)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
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例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无案牍之劳形
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4.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铭”和“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 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一般是用韵的;“说”往往借描绘事物 以抒情言志。 B.两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甲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 作者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乙文借莲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 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C.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集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D.从句式上看,《陋室铭》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 于变化;《爱莲说》则为骈体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 韵和谐。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慎其所处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赐②也日损。

”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已者处,赐也好不若已者。

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

故日与善人居,如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与不善者居,如入鲍鱼之肆③,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④之所藏者黑。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选自《孔子家谱》)【注】①商:卜商,字子夏。

②赐:端木赐,字子贡。

③鲍鱼之肆:指代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

鲍鱼,咸鱼;肆,店铺。

④漆:墨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①则商也日益________②赐也好不若已者________③即与之化矣化__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3)孔子认为“不知其人,视其友”,而刘禹锡的陋室中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自丁”,从中我们能看出刘禹锡是个怎样的人?(4)从文中总结出一个八字成语,来概括君子要“慎处”的原因。

这个成语是________。

【答案】(1)每天,一天天也;比得上;同化,与……趋向一致(2)因此君子一定要小心谨慎地选择与自己交往的人。

(3)交往人物之文雅可以看出刘禹锡高洁傲岸的品性与高雅的情趣。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解析】【分析】⑴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日”:每天,一天天。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⑵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是以”“其”“处者”等字词的翻译。

⑶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自丁”: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解析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解析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以下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乙)刘羽冲,沧州人。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谓可将十万。

会有土寇,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绘图列说②于州官。

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

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节)【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列说]到处劝说。

③[沟洫(xù)]沟渠。

(1)根据文段意思填空。

①《说文解字》中“竟”是会意字,意思是“乐曲终尽”。

由此推断,甲文“竟不可得”一句中“竟”的意思应为 ________②《说文解字》中“角”是象形字,本义是“兽角也,与刀相似”。

由本义引申出以下义项:①像角一样的古代量器和盛酒器具;②较量,竞争;③演员,或指演员在戏剧中所扮演的的人物。

乙文中“练乡兵与之角”中“角”的义项应为________。

(填序号)(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尔辈不能究物理。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款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乙】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平公曰:“善哉!”(选自《说苑》)【注】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

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

③炳烛:点燃蜡烛。

④昧行:在黑暗中走路。

昧,暗。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②恐已暮矣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3)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请写出你在学习上得到的两点启示。

【答案】(1)到,等到;迟,晚(2)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②少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壮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阳光。

(3)①知错就改(吕蒙);②随时可学(师旷)。

【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及”,等到;“暮”,迟,晚。

(2)重点字词:“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少”,少年时代;“壮”,壮年时代。

(3)【甲】文结合“蒙乃始就学”,吕蒙善于接受他人的正确建议,知错就改,在学习上我们是可以学习的;【乙】文的晋平公认为“吾年七十”学习已晚。

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解析(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解析(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解析(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鲁肃传(节选)《三国志》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

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遂往诣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②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③肃意尚轻蒙________④遂往诣蒙________(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

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3)两篇文章都以“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为结尾,有何作用?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两篇文章都写到了鲁肃与吕蒙见面时的情形,《资治通鉴》与《三国志》哪部作品的描述比较详细?列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案】(1)到,等到;重新;轻视;于是(2)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3)以“鲁肃拜见吕蒙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作为文章的结尾,写出鲁肃被吕蒙“对付关羽的五策”所折服,侧面突出吕蒙听从孙权的建议开始读书后,才干有了巨大的长进,不再是吴下时的阿蒙。

(4)示例1:《三国志》比较详细。

如鲁肃与吕蒙谈论的情形,《资治通鉴》用了“与蒙论议”四个字,而《三国志》则详细地描述了吕蒙问鲁肃如何防备关羽,对关羽的评价,和鲁肃谋定五策等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下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用心整理版)(2021年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用心整理版)(2021年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用心整理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七年级下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用心整理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七年级下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用心整理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一、《请君入瓮》①周兴与丘神勣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②之.俊臣与兴方推事③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④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⑤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导读〕:本文写的是来俊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及周兴作法自毙的故事。

〔注释〕:①瓮(wèng):大坛子。

②鞫(jū):审讯犯人。

③推事:研究事情。

④炙(zhì ):烧烤。

⑤内状:宫内递出的状辞。

推:追究,检举.一、解释加点的词。

1、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2、囚多不承3、当为何法4、因起谓兴曰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之”。

1、太后命来俊臣鞫之2、以炭四周炙之三、翻译下列句子。

1、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2、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四、来俊臣请周兴入瓮,是采用了的方法.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被收①,中外惶怖②。

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③,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④,二儿可得全不⑤?”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⑥。

初中七年级 语文下册 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Word版)

初中七年级 语文下册 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Word版)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乙】王学御①于王子期②,俄而与子期逐③,三易④马而三后。

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⑤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⑥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⑦后也。

”(选自《韩非子·喻老》)【注】①御:驾车。

②王子期:战国时善于驾车的人。

③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

④易:更换。

⑤调:协调。

⑥诱:引诱。

⑦所以:……的原因。

(1)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见往事耳(了解)B. 即更刮目相待(另外)C. 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向)D. 未尽也(尽头)(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②此君之所以后也。

(3)【甲】文中吕蒙才略长进惊人的原因是:________,【乙】文中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回答)(4)从【甲】【乙】两文中你各获得了哪些启发?【答案】(1)D(2)①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过去那个吴地的阿蒙了。

②这就是您落在后边的原因了。

(3)蒙乃始就学;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4)①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增长才干,有所作为;②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这样才可能取得成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考生要在句子意思的理解基础上进行辨析。

七年级 语文下册 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七年级 语文下册 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留侯论(节选)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①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②,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选自《古文观止》)【注】①挟持:内心怀有。

②弊:疲弊。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必有过人之节及鲁肃过寻阳B. 匹夫见辱见往事耳C. 而轻用其锋尔安敢轻吾射D. 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择其善者而从之(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②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4)结合文意,说说本文的写作手法和观点。

【答案】(1)D(2)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3)①世界上有堪称“大勇”的人,当突然面临意外时不惊慌失措,当无故受到侮辱时,也不愤怒。

②当韩信攻破齐国想要自己称王时,高祖非常生气,怒气显露在言语和神色上。

(4)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通过匹夫和大勇者、高祖与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大业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是忍耐。

【解析】【分析】(1)A项的“过”解释为:超过/经过;B项的“见”解释为:被/了解;C项的“轻”解释为:随随便便/轻视;D项的“其”解释为:其中的,指示代词。

选D。

(2)翻译为: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故可断句为: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3)本题重点字词:“卒然”突然;“加”,侮辱;“欲”,想要;“词色”,言语和神色,(4)结合“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七下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

七下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

七年级下册的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
七年级下册的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可以选用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让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和理解。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文言文作品,适合七年级下册的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1. 《孟子·离娄上》:这是孟子的一篇经典文章,讲述了人与义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仁义道德的重要性。

2. 《史记·滑稽列传》:这是《史记》中的一篇短文,描写了滑稽的故事,通过幽默的方式展现了古代人生活中的一些趣事。

3. 《论语·学而篇》:这是《论语》中的一篇经典篇章,列举了孔子对于学习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观点,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

4. 《庄子·齐物论》:这是庄子的一篇篇章,通过一系列比喻描绘了世间万物的平等和和谐,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活的智慧。

5. 《诗经·蒹葭》:这是《诗经》中的一篇诗歌,以蒹葭悲哀的形象表达了忧伤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古代文人的情感表达方式。

在阅读这些文言文作品时,建议学生们结合课堂学习的知识和技巧,进行细致的阅读理解和分析。

可以注意理解句子结构、推测词义、把握篇章的主旨,同时还可以进行语段分析、形象描写的品味等。

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学生可以结合字典、注释等工具辅助理解和翻译,还可以做一些阅读笔记,记录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提出问题和见解。

七下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

七下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

七下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摘要:一、引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二、七下文言文课外阅读推荐篇目1.篇目一:《论语·学而》2.篇目二:《史记·陈涉世家》3.篇目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4.篇目四:《红楼梦》片段三、阅读策略与技巧1.泛读与精读相结合2.注释与原文相互参照3.了解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4.分析人物性格与命运四、阅读实践与评价1.设计阅读任务与问题2.组织小组讨论与分享3.开展写作与演讲活动4.定期检查与评价阅读效果五、结语:课外阅读的意义与价值正文:一、引言在语文学习中,课外阅读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能拓展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

尤其是文言文,通过课外阅读,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感受古人的智慧。

为此,我们为大家推荐了一些七下文言文课外阅读篇目,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二、七下文言文课外阅读推荐篇目1.篇目一:《论语·学而》《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其中,“学而”篇包含了诸多关于学习、为人处世的智慧。

通过阅读这一篇,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的教育理念,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等。

2.篇目二:《史记·陈涉世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

其中,“陈涉世家”讲述了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

阅读这一篇,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农民起义的背景、原因及其历史意义,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

3.篇目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

其中,“迢迢牵牛星”一首描绘了牛郎织女的悲剧爱情。

通过阅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感慨,如“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等。

4.篇目四:《红楼梦》片段《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

在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文言文的影子。

选择一些经典的片段进行阅读,如黛玉进贾府、宝玉挨打等,既能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也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部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一老河兵闻.之
成语: 闻鸡起舞(闻风丧胆 闻过则喜 闻所未闻)
学 练 案
3. 解释下列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
七年级下册
早读训练文言文阅读之三
学 练 案
(一)河中石兽(节选)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 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 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 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 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 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 反潮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 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学 练 案
5.你认为傅显不直接叫醒兰嫂,而最终导致孩子落井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他太过于死板,学过的知识便牢牢记住,不会变通。傅显恪守
封建礼教,碍于男女有别,舍“近”而求“远”。
学 练 案
参考译文: 傅显迂缓
傅显喜欢读书,很能了解文章的意思,也稍微懂得医药方面的知识, 本性迟钝,看起来就像迂腐萎靡的老书生。一天,他迈着四方步到集市上, 碰到人就问:“见到魏三兄没有?”有的人指点他在什么地方,傅显就迈着 四方步前往。等他见到魏三,喘息了很长时间。魏三问找他有什么事。傅 显说:“刚才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做针线活,疲倦了在打盹。小 儿在井旁玩耍,离井口三五尺远,似乎让人担忧。男女有别,不便把三嫂 喊醒,所以跑来找您。”魏三非常惊恐,奔往井边,到了那里三嫂已经趴 在井口上哭儿子了。
傅显迂缓 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 日,雅①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复雅步以往。 比②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③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 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④。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 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注释】①雅:美好不粗俗。②比:等到。③适:刚才。④假寐:不 脱衣服小睡。
学 练 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山门圮.于河: 倒塌 ③曳.铁钯: 拖
②阅.十余岁: 经过,经历 ④是.非木杮: 这
2.文言中的一些字的含义在成语里还有留存。参照示例,写出含有下
列加点字(意思保持不变)的成语。 ①湮.于沙上,渐沉渐深 成语: 湮没无闻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 成语:寻根究底(学究天人 研精究微)
学 微
②或.指所在: 有人
③比相见,喘息良.久.: 很长时间
④似乎可虑.: 担忧
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一老河兵闻之”的“闻”与成语“闻风丧胆”的“闻”意思相同。
B.“适在苦水进前”中的“适”与成语“适可而止”的“适”意思不
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呢?
4.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 河的下游;原地深处。 ;讲
学家判断其
河的下游;原地深处。

5.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老河兵判断其在上游,是因为什么? (用原文
填盖空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
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
学 练 案
4.读了甲、乙两文,你悟出了怎样的道理?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的 感悟。
示例1:读书是用来明理的,明白了道理是用来指导生活的,若是死读书, 不懂变通,不能把学到的知识灵活应用,那是毫无意义甚至有害的。如 甲文中的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于事无补;乙文文中的傅显恪 守封建礼教,碍于男女有别,舍“近”求“远”,最终导致孩子落井。 示例2:甲文中僧寺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 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的看法,由 此我悟出这个道理: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乙文中傅 显恪守封建礼教,碍于男女有别,舍“近”求“远”,最终导致孩子落 井。从中我悟出这样的道理:要学以致用,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不能墨守成规。 甲文告诉我们“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 理。乙文告诉我们不能墨守成规,死搬教条。
学 练 案
(三)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 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 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 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 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 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转。转转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
学 练 案
(二)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 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 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 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 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学 练 案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 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 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 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同。
C.两只落入水中的石兽,过了十多年,未被河水冲到下游,反而到了
上游数里外处。
D.傅显知书达理,他看到小孩有险情,急忙去找小孩的父亲,小孩才
平安无事。
学 练 案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⑵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 男女有区别,不方便喊三嫂让她醒来,所以跑来找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