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早读训练文言文阅读之(三)、(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
早读训练文言文阅读之三
学 练 案
(一)河中石兽(节选)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 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 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 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 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 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 反潮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 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学 练 案
5.你认为傅显不直接叫醒兰嫂,而最终导致孩子落井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他太过于死板,学过的知识便牢牢记住,不会变通。傅显恪守
封建礼教,碍于男女有别,舍“近”而求“远”。
学 练 案
参考译文: 傅显迂缓
傅显喜欢读书,很能了解文章的意思,也稍微懂得医药方面的知识, 本性迟钝,看起来就像迂腐萎靡的老书生。一天,他迈着四方步到集市上, 碰到人就问:“见到魏三兄没有?”有的人指点他在什么地方,傅显就迈着 四方步前往。等他见到魏三,喘息了很长时间。魏三问找他有什么事。傅 显说:“刚才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做针线活,疲倦了在打盹。小 儿在井旁玩耍,离井口三五尺远,似乎让人担忧。男女有别,不便把三嫂 喊醒,所以跑来找您。”魏三非常惊恐,奔往井边,到了那里三嫂已经趴 在井口上哭儿子了。
学 练 案
4.读了甲、乙两文,你悟出了怎样的道理?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的 感悟。
示例1:读书是用来明理的,明白了道理是用来指导生活的,若是死读书, 不懂变通,不能把学到的知识灵活应用,那是毫无意义甚至有害的。如 甲文中的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于事无补;乙文文中的傅显恪 守封建礼教,碍于男女有别,舍“近”求“远”,最终导致孩子落井。 示例2:甲文中僧寺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 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的看法,由 此我悟出这个道理: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乙文中傅 显恪守封建礼教,碍于男女有别,舍“近”求“远”,最终导致孩子落 井。从中我悟出这样的道理:要学以致用,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不能墨守成规。 甲文告诉我们“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 理。乙文告诉我们不能墨守成规,死搬教条。
学 练 案
(三)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 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 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 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 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 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同。
C.两只落入水中的石兽,过了十多年,未被河水冲到下游,反而到了
上游数里外处。
D.傅显知书达理,他看到小孩有险情,急忙去找小孩的父亲,小孩才
平安无事。
学 练 案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⑵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 男女有区别,不方便喊三嫂让她醒来,所以跑来找您。
学 练 案
1.解释加点的词
①亦稍.知医药: 稍微
②或.指所在: 有人
③比相见,喘息良.久.: 很长时间
④似乎可虑.: 担忧
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一老河兵闻之”的“闻”与成语“闻风丧胆”的“闻”意思相同。
B.“适在苦水进前”中的“适”与成语“适可而止”的“适”意思不
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呢?
4.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 河的下游;原地深处。 ;讲
学家判断其
河的下游;原地深处。

5.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老河兵判断其在上游,是因为什么? (用原文
填盖空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
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
③一老河兵闻.之
成语: 闻鸡起舞(闻风丧胆 闻过则喜 闻所未闻)
学 练 案
3. 解释下列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
傅显迂缓 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 日,雅①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复雅步以往。 比②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③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 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④。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 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注释】①雅:美好不粗俗。②比:等到。③适:刚才。④假寐:不 脱衣服小睡。
学 练 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山门圮.于河: 倒塌 ③曳.铁钯: 拖
②阅.十余岁: 经过,经历 ④是.非木杮: 这
2.文言中的一些字的含义在成语里还有留存。参照示例,写出含有下
列加点字(意思保持不变)的成语。 ①湮.于沙上,渐沉渐深 成语: 湮没无闻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 成语:寻根究底(学究天人 研精究微)
转。转转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
学 练 案
(二)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 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 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 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 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学 练 案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 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 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 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