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人格心理学思想探析
心理学概念知识:心理学与儒家经典
心理学概念知识:心理学与儒家经典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在近代得到了日益发展和普及。
然而,古代的文化传统中也存在着对于心理活动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儒家经典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本文将通过比较分析,探讨心理学与儒家经典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经典对于心理学的启示和借鉴。
一、心理学的概念和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早期的心理学主要关注心理活动的描述和分析,后来逐渐发展为一门将科学方法应用于研究心理现象的学科。
现代心理学涵盖了认知、情绪、行为、人格等方面的研究,其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观察、问卷调查等。
心理学的发展对于理解人类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于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儒家经典的概念和主要思想儒家经典是指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代表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和理论体系。
儒家经典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对于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经典主要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提倡以仁爱为本,以礼治人,以孝悌为行为准则。
三、心理学与儒家经典的关系心理学和儒家经典都关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二者在探讨人类心理现象方面有着一定的联系。
心理学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现象,而儒家经典则通过哲学思辨和道德规范来探讨人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准则。
在一定程度上,心理学和儒家经典可以相互借鉴和补充,以丰富对于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认识。
四、儒家经典对心理学的启示和借鉴儒家经典对于心理学的发展和对人的心理活动的认识有着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首先,儒家经典强调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品质,提倡仁爱和孝道,这些价值观念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儒家经典关注人的道德品质和情感层面,强调情感的调控和情感的平衡,这与现代心理学中的情绪调节和情绪管理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儒家文化对当今中国人人格的影响
儒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今我国人的人格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礼乐教化、仁爱亲和、忠孝立身,这些核心价值观在我国社会中深深根植,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举止、处世态度和价值观念。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儒家文化对当今我国人人格的影响。
一、礼乐教化对人格的影响在儒家文化中,礼乐被视为教化人们品德和修养的重要手段。
儒家经典《论语》中就有“有教无类”、“君子务本”等关于教育和修养的论述。
据史书记载,儒家经典《三礼》强调了礼的重要性,并且规定了各种礼仪的形式与内容。
这种强调礼乐教化的传统,使得我国人在行为举止、待人接物上形成了讲究礼仪、尊重长辈、勤谨求实的品德风范。
我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细节、讲究礼仪、注重修养,这些都可以看做是儒家文化对人格的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仁爱亲和对人格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孝道,提倡待人宽厚、亲和友善。
《论语》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之交淡如水”等关于待人接物和人际交往的论述,这些都反映了儒家文化中仁爱亲和的核心理念。
在当今我国社会,人们普遍重视和谐相处、友善待人,注重人际关系的处理和维护,这与儒家文化中强调的仁爱亲和密不可分。
可以说儒家文化对我国人的人格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得我国人整体上显现出亲切、宽容、友善的特点。
三、忠孝立身对人格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忠孝之道,认为孝顺父母是人伦关系的根本,是立身之本。
儒家经典中有“孝为美德之本”、“忠恕为君子之道”等有关忠孝的论述。
在我国社会中,孝道一直是人们行为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敬父母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忠诚、诚实、正直等品质也在儒家文化中得到强调,这些品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我国人的人格特征。
可以看出儒家文化中所强调的忠孝立身思想对塑造我国人的人格具有重要影响。
儒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今我国人的人格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礼乐教化、仁爱亲和、忠孝立身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社会中深深根植,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举止、处世态度和价值观念。
对儒家理想人格境界的理解
对儒家理想人格境界的理解一、儒家理想人格境界的概述儒家理想人格境界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一个人在道德、智慧、情感等方面达到的最高水平。
在儒家思想中,理想人格境界是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方面来实现的。
儒家认为,只有达到了这个境界,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或圣人。
二、修身修身是指个人自我完善和提高自身素质。
在儒家思想中,修身是实现理想人格境界的基础。
具体而言,修身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指一个人的品行和行为是否符合伦理道德规范。
儒家认为,君子应该具备仁爱之心、诚信之德、恭敬之礼等美好品质。
2.知识水平知识水平是指一个人对世界和事物的认知程度。
儒家认为,君子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指一个人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儒家认为,君子应该具备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富有创造性的思考能力。
三、齐家齐家是指家庭生活的和谐与稳定。
在儒家思想中,齐家是实现理想人格境界的重要方面。
具体而言,齐家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父母尊重父母是指孝敬父母、敬老尊贤的行为。
儒家认为,君子应该尊重自己的父母,并以此为榜样来对待其他长辈。
2.和睦夫妻和睦夫妻是指夫妻之间相互尊重、理解、支持和关心。
儒家认为,君子应该与配偶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并且要以身作则来引导下一代。
3.教育子女教育子女是指对下一代进行良好的教育引导。
儒家认为,君子应该注重对下一代进行道德、知识等方面的培养,并且要以身作则来引领他们。
四、治国治国是指对国家和社会进行有效管理和领导。
在儒家思想中,治国是实现理想人格境界的关键方面。
具体而言,治国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仁政仁政是指以仁爱之心为基础的政治管理方式。
儒家认为,君子应该以仁爱之心来对待百姓,并且要通过良好的政策来改善社会状况。
2.公正公正是指在政治管理中不偏袒任何一方的态度。
儒家认为,君子应该保持公正、廉洁、诚实的态度,并且要秉持“天下为公”的理念。
儒家文化精神与理想人格
儒家文化精神与理想人格引言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精神,它提倡的理念和思想塑造了中国人一种理想人格的追求。
本文将探讨儒家文化精神与理想人格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儒家文化精神的内涵儒家文化精神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理念和精髓,具有以下几个重要要素:1. 仁义道德儒家文化强调仁义道德的重要性。
仁者爱人,具有宽厚的胸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义者尊重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注重正义和公平。
儒家文化鼓励人们追求道德品质的完善,并通过仁义道德的实践来构建和维护社会和谐。
2. 尊孔崇经儒家文化尊重和崇拜古代圣贤先哲,特别是孔子。
儒家倡导学习和传承经典,认为通过研读经典可以获得真实的知识和智慧。
尊孔崇经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视,也代表了一种对历史文化积淀的回归和继承。
3. 和谐共享儒家文化倡导和谐共享的价值观。
和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追求和谐意味着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与此同时,儒家文化强调共享,认为个体的幸福应该与他人的幸福紧密相连,通过共享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4. 文化积淀儒家文化倡导崇尚文化传统和持续的文化积淀。
文化积淀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儒家文化通过强调文化传承和文化积淀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儒家文化精神与理想人格儒家文化精神对理想人格的塑造有重要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个人道德修养儒家文化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
通过仁义道德的实践和遵守,个人可以获得道德的完善和提升。
儒家文化精神塑造了一种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个人形象,具有坚定的道德信仰和正确的行为准则。
2. 社会责任感儒家文化强调个体对社会的责任感。
理想人格应该具备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积极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
儒家文化通过强调仁义道德和和谐共享的价值观,培养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得个人更加关心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儒家的理想人格
儒家的理想人格儒家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理想人格是关键要素之一。
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如何塑造的?本文将从仁、义、礼、智等方面来探讨儒家的理想人格。
仁:人际关系的核心在儒家的理想人格中,仁是最重要的品德。
仁是指对他人的关爱和谅解。
儒家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要经过良好的教育和修养,人就能表现出仁爱的品质。
仁包括对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师长以及所有人们的关心和尊重。
在家庭中,儒家鼓励子女孝敬父母,兄弟姐妹互相关爱;在社会中,儒家主张和谐相处,互助共同进步。
儒家的理想人格要求个体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以亲情、友情和社会责任来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
义:道德准则的指引义是儒家理想人格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义指的是道德准则,人们在行动中要以义为先导。
儒家认为,一个人只有以正确的道义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才能达到理想人格的境界。
义需要个人具备正直、诚实、公正等道德品质,同时也要求个体在人际关系中要承担起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儒家主张人们要忠诚于国家、尊敬师长、友善待人,以及遵从社会公德。
只有在个体的行为中展现出义的内涵,才能实现儒家理想人格的追求。
礼:行为规范的表现在儒家的理想人格中,礼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形态。
礼在儒家思想中既指礼仪,也指行为规范。
儒家认为,通过遵守社会上的礼仪规范,人们能够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同时也能够在行为上维系秩序和和谐。
礼尊重个体的行为表达,同时也要求个体在行为中要具备谦恭、以人为本、懂得宽容等品质。
儒家强调的礼与他人互动息息相关,它是体现个体关怀他人、注重社会和谐的重要方式。
智:知识修养的追求在儒家的理想人格中,智是重要的一环。
智慧是理性思维和知识修养的表现。
儒家强调个体要追求学问的修养,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儒家讲究“知行合一”,即将所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把道德准则融入到自己的行为中。
在儒家看来,只有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和道德品质,个体才能做出明智、正义的决策,为社会和谐与进步做出贡献。
儒家的人格心理学思想探析
文史儒家的人格心理学思想探析文/景满华摘要: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之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资源。
本文从西方心理学的人格思想、心理修养、和超个人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儒家思想中的相关资源,希望探寻一种中国本土心理学的资源整合的方式。
关键词:儒家思想;心理学;资源“人格可以定义为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①稳定的行为方式指的是个体能够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特征,内部过程是指促使个体外部特征形成的内在的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
目前西方学术界对于人格的研究主要有六大流派,分别是: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生物学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以及认知流派。
其中人本主义人格理论强调研究人格中积极的一面,认为人性本善,健康人格是可以培养的,人的潜能和创造性都是可以后天开发的。
人之初,性本善,若能在积极的环境之中成长,所有人都能成为乐观和善的人,健康人格是在良好人性的基础之上,通过自我意识而形成的一个健全、完整、协调的整体。
这与中国传健康人格统儒家思想之中的人格思想不谋而合。
一、仁人孔子一生把实现“仁”德、恢复周礼作为他一生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他说:“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孔子最独特的贡献是把“仁”——这个作为“礼”的最内核的思想突出强调出来,并将其确立为人生修养的标准,且将实践“仁”道推而广之,用之于他人和社会,不但通过“仁”来修身,也通过它来济世,以此建立道德挺立的主体人格。
孔子的弟子有若体会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时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仁”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善于修德的人,一定能够抓住这个根本,“孝悌”就是“仁”的根本内容,类似的还有“克己复礼”,也是“仁”的内容。
孔子甚至认为自己所负的“天命”就是教人为“仁”。
孔子认为,一个人在自我人格修养上能够做到“仁者安仁”,能够独善其身,还是远远不够的,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也就是说,要将“仁”贯彻到一切思想和行为中去,“仁”为体,事为用。
儒家思想中的人性观点解析
儒家思想中的人性观点解析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条重要思想流派,儒家对于人性的认识和理解一直是其不可忽视的核心内容。
儒家认为,人性是一种具有价值和尊严的存在,同时也是需要不断修养和提升的。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中的不同经典著作中,解析其人性观点的内涵和意义。
《大学》中的人性观点《大学》是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其中的“格物致知”的思想成为了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学》中,儒家论述了人类的本性和人类心智的发展方式,进而阐述了个体修养和人类社会的理性秩序。
儒家认为,人性是一种具有内在本质和外在特点的存在,人的文化和个人品质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相关联。
《大学》中指出了人性的本质—“诚意正道”,即每个人都有一份健康、纯洁、善良的本质存在心中,但这种心灵需要通过修养和不断的学习探索得以涵养和发扬。
同时,《大学》中又强调了社会因素对于个体文化素质的影响。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个体的行动和行为对社会和人类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在儒家的人性观中,继承了个体和社会的互相影响的思路,认为个体需要自觉从环境中吸取社会的正能量,参与到社会生活中,让人性的内在本质和外在素质得以更加全面和健康地展现。
《论语》中的人性观点《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鲁国的政治家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的言行录。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许多有关人性的思想和论述,其中主张的“仁”、“义”、“礼”等观点,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论语》中提出了“人性善”的观点,认为每一个人都天生具备一份优秀的人性,但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去发掘和展现。
其次,《论语》中也提出了“春秋时期君臣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即以仁为本”的思想,这是一种涵盖了互动关系的多方面因素和方面的思想,儒家认为通过规范和强化社会关系,可以使得人类社会得以更加理性和文明。
此外,儒家还提出了以“礼”和“义”作为人类社会秩序维护的必要手段。
通过呼唤人们的“礼节”和“道德认知”的上限,可以让人类社会达成一种公正、合理和和谐的状态,也可以弥补人性天生的不足之处,让人性得以更加全面和健康地促进人类社会的文化与进步。
心理学概念知识:心理学与儒家经典
心理学概念知识:心理学与儒家经典心理学和儒家经典是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深厚的联系。
儒家经典是古代中国儒家学派的核心文化遗产,包括《孟子》、《大学》、《中庸》、《论语》等经典著作,它们对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心理学是研究个体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旨在探究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规律。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与儒家经典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儒家经典对心理学的启示和影响。
一、儒家经典中的心理学思想1.仁、义、礼、智的涵义和影响儒家经典中的重要概念包括仁、义、礼、智等,这些概念对人的内心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孟子提出“仁者,人也”,强调人性的善良和同理心,主张行仁义之道。
儒家经典中的礼制思想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这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智慧则是通过修养和学习来完善自我,使得个体在认知和情感上更为成熟和稳定。
2.心理平衡与自我修养儒家经典中对于心理平衡和自我修养的思想影响深远。
比如《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主张人首先要修养自己的心灵,保持内心的平衡和和谐,才能达到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这与心理学中的自我调节和心理平衡理论有着相似之处,都强调了个体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重要性。
3.教育与心理塑造儒家经典中对于教育和心理塑造的思想也是深刻的。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教无类”,强调教育要因材施教,注重个体的发展和塑造。
同时,儒家经典中也注重道德品德的培养,强调品德教育和榜样的力量,这与现代心理学中的道德发展理论和榜样效应有着相似之处。
二、儒家经典对心理学的启示1.人性善良的观点儒家经典中强调了人性的善良和同理心,这对于现代心理学中的人本主义观点有着启示作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内在潜能的开发,注重人的主观感受和情感需求,这与儒家经典中强调的人性善良和同理心有着一定的联系。
2.社会和谐与个体心理健康儒家经典中的礼乐制度强调了社会秩序和个体行为规范的重要性,这对于现代心理学中的社会心理学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儒家“君子人格”解读
儒家“君子人格”解读身心和谐的追求所谓“身心和谐”就是自我和谐,是指有健全的而不是分裂的人格,这是君子的基本素质。
做一个身心和谐的君子,在儒家看来,应该以仁为本,礼乐为用。
人如果身心和谐,学习、工作自然能够做好。
“仁”是儒家极为重要的一个范畴。
《说文解字》释“仁”为“亲也”。
“仁”即让人亲近、亲切之感。
“仁”另一义是果核的内里,如桃仁、杏仁等,它是个有生机的活物,种在地上能发芽。
从这两层意思出发,“仁”既有恻怛慈爱之意,亦有生生不息、利人活物气象。
因此,在孔子那里,仁是道德的根基和最高境界。
据《论语》,每当有人问起一些品行很好的人是否可以称得上是“仁”的时候,孔子总是答曰:“不知”。
(《论语·公冶长》)孔子之所以不轻易称赞某人为“仁”,乃是因为“仁”是道德的源头,道德从“仁”中流出,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
所以朱熹注《论语》说:“仁道至大,非全体而不息者,不足以当之。
”(朱熹《论语集注·公冶长》)宋代理学家朱熹将“仁”视为流行不息的道德全体,应该说这是合乎孔子本义的。
二程说:“医书以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
”(朱熹《论语集注·雍也》注引)这如同一个瘫痪了的人,身体生机不通,就是麻木不仁。
不仁就是死物,仁者与天地万物的生机都是贯通的。
所以一个仁者,不仅要让自己健康地活着,而且也要让天地万物成为生命共同体,并与自己的生命互联互通。
君子之心常驻仁德,恻怛恺悌,爱意充盈,生意盎然。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乃是因为心情乐易和平;小人常忧愁,乃是因为成了欲望的奴隶,焦虑窒息,生机全无。
君子心灵是一个自足的无须外求的幸福世界,所以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君子不求人知,人知我,不喜;人不知我,不愠(恼怒)。
君子之所以不在乎别人的评价,是因为他的内在足够强大,其心灵世界洋溢着生机和幸福。
探讨儒家思想对人生的影响
探讨儒家思想对人生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潮之一,对人生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它以其独特的伦理观念和价值体系,塑造了中国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儒家思想对人生的影响,并深入了解其价值观和实践方法。
一、人性观与修身篇1. 人性本善:儒家思想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良好的道德潜质。
文章将从人性本善的基础出发,解释儒家思想如何鼓励个体发展道德品质,并呈现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现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
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强调了个体修身、家庭和谐、国家治理以及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本节将详细介绍儒家的修身观和家庭伦理,以及其对社会和政治稳定的影响。
二、仁德与人际关系篇1. 仁爱与和谐: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强调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
本部分将探讨仁与和谐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个人和社会层面上实践仁爱,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 孝道与家庭伦理:儒家重视家庭的重要性,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养。
这一部分会详细解释儒家的孝道观念,并讨论孝道对于家庭关系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三、教育与社会篇1. 教育的重要性:儒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塑造德才兼备的人。
本部分将探讨儒家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方法,并分析儒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2. 社会秩序与公平正义:儒家思想注重社会秩序的维护,强调公平正义的实现。
文章将分析儒家观点对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影响,并讨论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践儒家的公平价值观。
通过本文的全面探讨,我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儒家思想对于个体修身、人际关系、家庭伦理、教育以及社会秩序等方面的影响,还能够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和现代的应用。
儒家思想以其与生俱来的人文关怀和普遍价值,为中国社会提供了稳定的道德准则,并在当今世界中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力。
我认为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爱、和谐、孝道、教育和公平正义等价值观将继续影响人们的生活。
在今天的多元化社会中,我们可以从儒家思想中汲取智慧,以构建更加和谐和进步的社会。
试论孔子塑造理想人格的思想
试论孔子塑造理想人格的思想一、儒家理想人格概论儒家理想人格是从孔子发端,并初步构建。
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对前人的理论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发展,建立了内容丰富的仁学体系。
可以说孔子的理想人格是从“仁”开始,后来经过一代代儒家学者的修改、补充和完善,儒家的理想人格逐渐完备、成熟。
成为人们追求向往的人生目标,也成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理论。
“儒家对理想人格有多种说法,如圣人、贤人、仁人、志士、君子等”。
简言之,儒家的理想人格为圣贤。
“圣”人格是儒家理想人格至善至美的最高典范,是儒家理想人格中最高的道德境界。
“圣”不仅具有高尚的个人道德品质,而且泛爱天下的百姓,功绩显赫。
圣有圣王、圣人之分。
历史上可以被称为圣的人寥寥无几,仅有八圣。
圣王有尧、舜、禹、汤、文、武、周公。
而能被称为圣人的仅有孔子一人。
然儒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孟子,也只能被称为亚圣,介于圣和贤之间的层次。
圣王要具有崇高的德性,克己复礼,博施济众,安邦兴国,实现大一统。
“圣人,人伦之至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所以,在儒家看来,圣人就是这种“仁德”的体现者。
“他们爱人以德,立人达人,忠信孝义,智勇刚朴,心胸坦荡,达到了人格修养的尽善尽美的极境”正是因为“圣”人格一般人不易达到,所以普通老百姓或士大夫之类的知识分子便以贤为目标。
“贤”人格亦是指君子人格,属于儒家理想人格中,普通人最容易达到的人格典范,同时也是最为儒家学者所重视的理想人格。
和“无为”道家不同,儒家提倡的是以积极入世为归宿的圣贤。
儒家所确立的理想人格可以说是分内外两个方面的,也就是“内圣外王”。
“一方面是内圣,是指人的主体心性修养方面的要求,以达到“仁”、“圣”境界为极限;另一方面则是外王,是指把人的主体修养所得推广到社会层面,去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仁知统一的理想人格在《论语》中,孔子往往把“仁”与“知”,二者并举。
儒家内省对当代心理学的启示
着内省,在不断理解和认识的过 合心中所想。可以说,儒家内省
程中,形成动态的意向,对人们 更加准确地把握人的心理状态,
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产生直接影响。 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参照。
因 此, 心 理 不 是 一 成 不 变 的, 而
(三)儒家内省有助于更好
是不断发展和流动的,儒家内省 地理解生命的价值
比西方对于心理的认知更加全面, 对于心理学的研究有积极的借鉴 作用。
道德、经济和政治思想对中国人 成长。儒家拥有独特的身心调节
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 方式,正所谓“静中养出端倪”“于
则和精神追求指明了方向。其中, 静时观未发之中气象”等。在现
儒家内省思想符合人性的需求, 代心理学研究时,自省可以体现
有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于 自我意识和自我把握。研究表明,
心理学研究有着启示作用。从历 自我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三)社会生活技能与人格 培养
在处理社会问题时,儒家倡 导“中庸”思想,关于“中庸”, 主要有两种理解方式。一是“庸” 为常,也就是无过无不及的道理; 二 是 中 用, 通 过 合 理 的 选 择 和 取 舍达到目的。在处理人际关系时, 往 往 会 面 对 多 方 的 利 益 诉 求, 为 了 顺 利 地 解 决 问 题, 通 常 采 用 兼 顾 的 方 式, 协 调 处 理 各 方 利 益 关 系。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中庸” 思 想 绝 不 是 随 波 逐 流, 而 是 积 极 主 动 去 处 理 事 情, 在 遇 到 复 杂 问 题 时, 不 是 消 极 回 避, 要 主 动 地 面对现实,找到适当的解决途径。
二、儒家内省对当代心理学 的启示
(一)儒家内省有助于更加 深入地认识心理学
西方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
孔子思想中的君子人格:心理学测量的探索
心理学报 2021, Vol. 53, No. 12, 1321 1334 © 2021中国心理学会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https:///10.3724/SP.J.1041.2021.01321收稿日期: 2020-12-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1159)资助。
通信作者: 侯玉波,E-mail:***************.cn 孔子思想中的君子人格:心理学测量的探索*葛枭语 李小明 侯玉波(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暨行为与心理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1)摘 要 君子人格是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学思想)中的理想的人格特质, 对于理解中国文化心理具有重要意义, 但鲜有实证研究。
通过经典文本的理论分析与心理测量的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选取《论语》中孔子对君子的论述编制初测条目, 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效标关联效度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总样本量 = 1916), 对孔子思想中的君子人格的内在结构进行了探索, 并编制了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测量工具。
结果表明, 孔子思想中的君子人格包含了智仁勇、恭而有礼、喻义怀德、有所不为、持己无争5个因素。
此外还考察了其与大五人格、中国人价值观、自我和谐、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亲社会倾向等效标变量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君子人格, 儒家文化心理学, 孔子, 论语, 本土心理学 分类号 B848 大部分的人格理论都植根于西方文化、哲学、社会学关于人的假定, 这一现状已经受到许多质疑(Markus & Kitayama, 1998)。
随着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的日臻丰富, 基于中国文化的人格概念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黄希庭(2017)指出人格研究中国化应当从中国实际出发研究中国人的人格。
许多研究者从中国文明经典与史料中或从中国当代社会语料中析出本土人格特质概念, 运用现代心理学方法对其进行科学研究, 如“大七人格” (王登峰, 崔红, 2008)、“道家人格” (涂阳军, 郭永玉, 2016)、“孝” (葛枭语, 2021)等。
《早期儒家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研究》范文
《早期儒家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研究》篇一一、引言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影响和塑造着中国社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
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早期儒家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以人的内在本质和价值为核心,强调人的尊严、自由和幸福,对于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早期儒家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对现代心理学的贡献。
二、早期儒家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概述早期儒家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主要关注人的内在本质和价值,认为人的内在品质是道德行为的根本。
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强调仁爱、礼义、忠诚等道德品质,这些品质是构成人的内在本质的重要因素。
同时,儒家也强调人的尊严和自由,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和关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在早期儒家的思想中,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还涉及到人的情感、意志、认知等方面。
儒家认为人的情感是复杂的,需要得到适当的引导和调节;人的意志是自由的,但需要受到道德规范的制约;人的认知需要不断地学习和修养,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三、早期儒家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特点早期儒家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重视人的内在本质和价值。
儒家认为人的内在品质是道德行为的根本,因此强调人的尊严和自由。
2. 注重情感、意志、认知等方面的研究。
儒家认为人的情感、意志、认知等方面都是需要得到关注和研究的。
3. 强调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儒家认为道德规范是制约人的意志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塑造人的内在品质的重要手段。
4. 重视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
儒家认为每个人都应该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修养来提高自己的境界,同时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四、早期儒家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对现代心理学的贡献早期儒家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它强调了人的内在本质和价值的重要性,为现代心理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其次,它关注人的情感、意志、认知等方面,为现代心理学提供了更全面的研究视角。
中 国古代人格心理学
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人格,是一个复杂而又迷人的话题。
当我们回溯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会发现古人对于人格的探讨和思考早已蕴含在丰富的文化典籍和哲学思想之中。
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对人格的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强调“仁”,认为具备仁德的人,应当具备善良、宽厚、爱人等品质。
孔子所倡导的“君子”人格,就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格典范。
君子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同时,君子还应当博学多才,“学而时习之”,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在行为举止上,君子要“温、良、恭、俭、让”,表现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的品质。
这种君子人格,成为了古代社会中人们所追求的一种崇高目标。
道家的思想则为我们展现了另一种独特的人格类型。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追求自然、超脱和自由的人格境界。
道家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的规律,不刻意去追求功名利禄,不为世俗的事物所束缚。
“逍遥游”中的大鹏,展翅高飞,自由翱翔,象征着道家所向往的那种超越尘世、自由自在的人格精神。
老子所提倡的“柔弱胜刚强”,也反映出道家对于一种内敛、含蓄、柔韧人格的推崇。
墨家则注重“兼爱”,倡导平等地关爱所有人,不分亲疏贵贱。
具有墨家理想人格的人,应当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为了实现天下大同而努力奋斗。
他们不畏艰难,敢于牺牲,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也不乏对各种人格类型的描绘。
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他忠诚、勇敢、义气,成为了忠义人格的代表;《水浒传》中的鲁智深,豪爽、正直、嫉恶如仇,展现出了一种率真洒脱的人格魅力。
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中,也有关于人格与健康关系的探讨。
中医认为,人的情志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性格急躁易怒的人,容易肝火旺盛;而性格忧郁的人,则可能肝气郁结。
这种观点体现了古人对于人格与生理之间相互影响的认识。
中国古代对于人格的研究和思考,虽然没有形成像现代心理学那样系统的学科体系,但却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宝库。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研究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研究君子人格学说是儒家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理想人格的具体体,现,已经积淀在民族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里,是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
其理论框架和基本内容在先秦时期就已经确定了。
孔子、孟子和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主要的三个代表人物,《论语》、《孟子》、《荀子》这三本书中分别记录了他们各自关于理想人格的叙述,其中关于君子人格的描写十分丰富。
本文试图以这三本典籍为素材,并结合现代人格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和研究成果,探讨先秦儒家学者对理想人格的设计、培养和塑造。
本文通过对中国儒家先哲之论深入挖掘,并与现代人格心理学相互贯通,分析了儒家思想中积极入世、勇于担当、人格完满的君子形象,并对比儒家先贤孔子、孟子、荀子对同—种理想人格的不同构想,以及中西方人格理论的异同,描摹出一种适应现代生活的君子形象。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研究论述君子人格及其在现代心理学视野中的适用性。
第—部分包括引言和第—章,引言主要包括国外和国内关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并加入了现代心理学关于人格和理想型人格的研究。
第—章概括论述了君子的主要特征及人格的哲学和心理学概念,并提出了本文关于人格的定义和理解。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论述了孔子、孟子和荀子的君子人格学说。
这三章都分节论述了君子的行为方式和品格,并结合君子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对其心理和行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至第七章,第五章对孔、孟、荀三家的君子人格学说做了总结性分析,并做了关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学说的贡献和缺陷的论述。
第六章结合西方的“大五”人格理论和我国的“大七”人格理论,对君子人格做了人格心理学方面的比对和匹配。
第七章综合分析了君子人格的现代价值,并指出了君子人格对现代生活中人的主体性失落、价值观失衡等问题的重要借鉴参考意义。
君子人格思想不仅在古代有着深入、持久的社会文化效应,就是在现代,与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进程的关系也极为密切。
儒家所倡导的人格修养理念
儒家的人格修养理念儒家所倡导的人格修养理念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的是人的自我完善和道德修养,以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与统一。
儒家认为,人格修养是一种内在的品质,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不断提升:一、儒家的人格修养理念1. 仁爱之心儒家认为,仁爱之心是人格修养的核心。
仁是一种内在的道德情感,它表现为对他人的关爱、尊重和同情。
儒家强调要以仁为本,关注他人的需要和利益,以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仁爱之心的培养需要从自身做起,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途径来实现。
2. 知礼守法儒家强调礼仪规范和道德准则的重要性。
知礼就是要了解和遵守社会礼仪和道德规范,以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守法就是要遵守法律法规,不做违法乱纪之事。
儒家认为,只有遵守礼仪和法律,才能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3. 好学不倦儒家认为,学习是一种不断进步的过程。
好学不倦就是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以达到个人素质的提高和完善。
学习不仅包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道德的学习和实践。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达到人格的全面发展和完善。
4. 诚实守信儒家认为,诚实守信是人格修养的重要品质。
诚实就是要说真话、不说假话,守信就是要遵守承诺、讲信用。
儒家强调要以诚实为美德,以守信为义务,以达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信任和尊重。
5. 慎言慎行儒家强调言行举止的重要性。
慎言就是要说话有分寸、不妄言,慎行就是要做事有节制、不妄为。
儒家认为,言行举止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只有慎言慎行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6. 自省自律儒家强调自我反省和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自省就是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以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自律就是要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不让自己沉溺于不良习惯和行为。
自省自律是一种内在的自我管理,只有通过这种管理才能达到人格的成熟和完善。
二、儒家人格修养理念的意义1. 促进个人成长儒家的人格修养理念可以帮助个人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与情感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与情感观念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其中蕴含着深邃的心理与情感观念。
这些观念是中国古代文化长期积淀而来的,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内心世界的认知和处理方式。
在本文中,将重点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与情感观念,并分析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一、孔孟之道——以仁为本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与情感观念的核心是儒家思想,特别是孔孟之道。
孔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出“仁”的概念,即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这种心理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和谐的基础。
在人际交往中,中国人注重以仁道为准则,对他人抱有宽容与理解的态度。
这种心理观念使得人与人之间关系更加和睦,减少了冲突和纷争。
这一心理观念也催生了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强调亲情与和谐。
二、五行观念——平衡与调和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五行观念,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
这一观念不仅仅适用于物质世界,还涉及到人的心理与情感领域。
根据五行观念,人的心理与情感应当保持平衡与调和。
如果某种情感过于强烈或者某一方面过度发展,就会导致身心失衡。
因此,中国人注重平衡和中庸之道,在情感的表达和处理上追求适度。
三、阴阳观念——平衡与和谐阴阳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与情感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阴阳观念是古代哲学家对自然界二元对立的认识和思考,同时也被应用到了人的心理与情感领域。
中国人认为人的心理与情感也存在阴阳之分,如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
人们应当在这些情感的波动中保持平衡和和谐。
对于消极情绪的处理,中国人往往采取克制与调适的态度,以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四、孤独观与平常心态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存在着一种孤独观与平常心态。
中国古代文人常常将孤独视为一种修炼的机会,通过内心的思考和抒发,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
而平常心态则是中国人传统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强调保持内心宁静和谦逊。
这种心理观念影响了中国人对待困境和逆境的态度。
中国人在面对困难时,往往能够以平常心态对待,相信“天道酬勤”,坚持努力,寄希望于未来。
对儒家君子人格的认识
对儒家君子人格的认识“君子”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传统中国人评价人品的重要尺度。
“君子”一词在《周易》《诗经》中已大量出现,最初是对统治者、贵族男子的尊称。
到了春秋时期,孔子丰富了这一词语的内涵:“君子”不仅仅是指那些贵族官僚了,更主要的是指道德完善、品行高尚的人;相应地,“小人”多指那些道德有疵、品行不正之人。
君子、小人对举,成为对人品高下的评判。
我们所理解的“中华传统君子人格”主要是指儒家的做人理想。
具体来说,就是以“四书五经”为核心的君子人格论。
自汉代以来,儒家经书成为中国文化人必读的圣典,其君子论成为中国各民族最广泛接受的做人理想。
概括起来看,传统君子人格可体现为“身心和谐的追求”“人际关系的典范”“天人一体的境界”等,这些思想在今天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先秦儒家将个体依靠自己的有为进取精神视为成就君子人格的唯一途径,个体自强不息的有为精神是君子必备的最基本品格。
孔子提出“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的论断,可说是第一次把是否依靠自己作为一个界标来区分君子与其他类型的人。
然而,积极进取作为君子的品格,并不是偶尔的跃进,这种追求努力必须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如果停止或到一定程度就放弃追求,那么固然可以有一定成就,但进取的品格却难以保持了。
因此孔、孟、荀都突出个体的努力追求是一恒久息的过程。
具有自己的独立意志是君子的第二个自我特征。
意志实现的程度表明个体自由的程度。
君子人格的尊严也是由独立意志来表现,“笃志而体,君子也”(《荀子·修身》)。
但君子的独立意志不是盲目地坚持一已之偏私,一味地狷狭固急,而是以理性选择为前提,个体意志是建立在君子的价值判断基础上,只有通过具体内容如立身行事的法则理想表现出来。
孔子经常要学生“各言尔志”,就是要他们表述各自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
儒家君子的意志就表现在“志于道”(《论语·述而》),志于仁义,儒家把仁义之首的追求同时看作是对君子意志的砥砺,因此注重精神性志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的人格心理学思想探析
作者:景满华
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30期
摘要: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之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资源。
本文从西方心理学的人格思想、心理修养、和超个人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儒家思想中的相关资源,希望探寻一种中国本土心理学的资源整合的方式。
关键词:儒家思想;心理学;资源
“人格可以定义为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①稳定的行为方式指的是个体能够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特征,内部过程是指促使个体外部特征形成的内在的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
目前西方学术界对于人格的研究主要有六大流派,分别是: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生物学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以及认知流派。
其中人本主义人格理论强调研究人格中积极的一面,认为人性本善,健康人格是可以培养的,人的潜能和创造性都是可以后天开发的。
人之初,性本善,若能在积极的环境之中成长,所有人都能成为乐观和善的人,健康人格是在良好人性的基础之上,通过自我意识而形成的一个健全、完整、协调的整体。
这与中国传健康人格统儒家思想之中的人格思想不谋而合。
一、仁人
孔子一生把实现“仁”德、恢复周礼作为他一生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他说:“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孔子最独特的贡献是把“仁”——这个作为“礼”的最内核的思想突出强调出来,并将其确立为人生修养的标准,且将实践“仁”道推而广之,用之于他人和社会,不但通过“仁”来修身,也通过它来济世,以此建立道德挺立的主体人格。
孔子的弟子有若体会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时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仁”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善于修德的人,一定能够抓住这个根本,“孝悌”就是“仁”的根本内容,类似的还有“克己复礼”,也是“仁”的内容。
孔子甚至认为自己所负的“天命”就是教人为“仁”。
孔子认为,一个人在自我人格修养上能够做到“仁者安仁”,能够独善其身,还是远远不够的,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也就是说,要将“仁”贯彻到一切思想和行为中去,“仁”为体,事为用。
他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取近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也就把“仁道”从内推到外,从“修己”达到“爱人”,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仁者”。
二、君子
在仁学思想基础上,孔子进一步提出了君子人格。
在《论语》一书中,“君子”一词先后出现达一百多次。
在他看来,君子之道的标准有:仁、义、礼、智、信、忠、恕、诚、勇、孝、
中庸、文质彬彬、和而不同、谦虚而自强。
一个如果通过不断的自我修养能够具备这十五种素质,就是君子。
这十五种品格里,前四种是作为一个君子的内心修养;后十一种是其外在的行为特征。
除此之外,作为君子还要知天命,这天命是在自己的内心建立一种对大道的信仰和追求。
孟子认为,君子区别于他人的最大特征是,君子内心的价值取向不同。
君子的内心,全在仁、义、礼、智。
仁者爱人,礼者敬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孟子·离娄下》)孔子由将“智”看作是君子的“三达德”之一:“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恰恰是因为有了这四种人格“根源特质”,才会有后面十一种外显的人格“表面特征”,即信、忠、恕、诚、勇、孝、中庸、文质彬彬、和而不同、谦虚而自强。
三、内圣外王
理想人格表現为一种文化的精神或价值,先秦儒家的人格思想贯穿了以“仁”为本的道德主体意识和实践意识。
然而,基于仁道的君子人格是一般常人通过后天的进德修身可以达到的人格品质,但孔子还提出了高于君子人格的“内圣外王”人格,这才是儒家倡导的最终理想人格,也可以说是儒家的完美人格。
因为这一人格的实现要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限制,是常人难以达到的,所以对其论述不多。
曾参作为他的弟子,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格思想,把儒家的“内圣外王”人格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亚圣孟子以人性本善理论为基调,进一步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点,以尧、舜为榜样,使“内圣外王”成为人人可以企及的人格追求。
作为一种完美人格的树立,这有利于人们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脚踏实地的自觉自律去实现自我的人格修养,也有利于社会的构建。
四、儒家的超个人思想:天人合一
超个人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是人本心理学运动发展的结果。
它试图将世界精神传统的智慧整合到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中,并加以创造性的综合,进而提供一种包括身体、心理和精神的架构,来开启人类对自己的全新认识。
超个人心理学是一种比人本主义心理学更为开阔的思维方式,它更加注重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已经不足以包含一切。
我们需要超越人的局限去以一种更为广阔的范式感知和开拓心理学的深度。
在这一点上,中国两千多年之前的儒家已有类似的思想。
中国文化中,中国人是把“天”与“人”和合起来看。
“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
孔子、孟子、董仲舒、程颐、张载、老子、庄子、墨子等人对这个思想的都有相关的论述。
宋代张载“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思想也是“天人合一”命题在宋代哲学中的体现。
所谓的“天人合一”就是指“天命”是蕴含于“人生”之中的,每个人的人生都可以和“天命”合一,所以中国古人,认为一切人文演进都顺从天道而来,离开了人,不足以证明有天;违背了天道,也不能过好人生。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之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资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而影响了一代代的有识之士。
本文从儒家心理学的“仁、君子、内圣外王、天人合一”出发,探讨了儒家思想中的人格心理学思想,并以此希望进一步探寻中国本土人格心理学思想的资源整合的方式。
注释:
①[美]Jerry M.Burger 著,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3页。
参考文献:
[1][美]Jerry M.Burger 著,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3.(第1版).
[2]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3.
[3]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5]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苟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3.
[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