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一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20年《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一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一
提交方式:文本框粘贴
《中国政治制度史》综合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三省六部
隋代在前代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央管制,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政务体系,这套制度基本上为唐、宋说承袭,一直影响到明清。

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省。

中书省掌管草拟诏令文书,门下省“掌出纳帝命”,尚书综理全国政务。

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部,各设尚书、侍郎为正副官。

吏部掌管理的铨选、考课、勋封。

户部管户口、田地、财政和赋税事物。

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学校、贡举等事物。

2.分封制更多作业答案威yaoyao9894
分封制是奴隶社会在宗法制基础上建立的主要政治制度,它通过层层分封的组织形式,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贵族政治网络。

3.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是明清两代对云贵川桂等地区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改革制度,即是废除土司制度,该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由朝廷任免选拔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

4.翰林学士
官署名称。

唐代武则天时期,有所谓"北门学士",选文词经学之。

东北大学20秋学期《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平时作业3【标准答案】

东北大学20秋学期《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平时作业3【标准答案】

东北大学20秋学期《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平时作业3【标准答案】一、单选题共10题,40分14分清朝在任官制度上创立了()。

A职事官B寄禄官C官缺制D部推制我的得分:4分我的答案:C解析:暂无内容24分司法院于()年成立A1926B1927C1928D1929我的得分:4分我的答案:C解析:暂无内容34分()在征得张作霖、冯玉祥等各方同意后,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对政府体制作出了重大改组。

AA 段祺瑞BB 黎元洪CC 张勋DD 孙中山我的得分:4分我的答案:A解析:暂无内容44分隋唐以后,中国主要的选官制度是()。

A士官制B察举制C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我的得分:4分我的答案:C解析:暂无内容54分自——,中国精英界逐渐出现了以龚自珍、包世臣、魏源、林则徐、冯桂芬等为代表的经世人士。

AA 19世纪初BB 19世纪中期CC 19世纪末DD 20世纪初我的得分:4分我的答案:A解析:暂无内容64分在氏族制度调整的因果链条上,推动政治变革的主要因素是A政治B经济C文化D社会我的得分:4分我的答案:B解析:暂无内容74分隋唐实行()A三省六部制B二府三司制C内阁制D三公制我的得分:4分我的答案:A解析:暂无内容84分()年2月15日,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AA 1912BB 1911CC 1913DD 1910我的得分:4分我的答案:A解析:暂无内容94分对于最高政治权力的称谓,商代称“()”A后B王C天子D皇帝我的得分:4分我的答案:B解析:暂无内容104分在中国历史上,相权的最终衰落正是由()与()的根本关系性质所决定的A皇权、相权B皇权、臣权C公权、私权D公权、臣权我的得分:4分我的答案:A。

作业讲评3

作业讲评3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3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1分)1、D2、C3、B4、A5、A6、D7、A8、D9、D 10、B二、多项选择题(10分,每题2分)1、ABC2、ABCD3、ABCE4、ABCD5、ABC三、辨析题(35分,每题5分。

先回答对或错,再从正确内容的角度简单说明理由)1、答:错。

隋唐五代时期是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发展的重要阶段,皇权有了进一步加强。

举凡军国大事,皆由皇帝最后决定,以诏敕下达有关部门执行。

2、答:对。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中枢决策系统在魏晋南北朝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其体制之完备、决策程序与方式之严密,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3、答:错。

这些投状有不少是指陈皇帝之失的,但更多的是针对各级官吏而来,所以这一制度实际上是御史台之外的另一条监察渠道。

它不仅在有唐一代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后世的监察制度也产生了影响。

4、答:对。

辽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一国两制”,“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5、答:错。

宋朝为对皇帝的过失进行规谏,还设置了谏官,负责规谏朝政,纠正君主的过失,同时也检举臣下的越轨行为。

宋初虽设置谏官,但徒有虚名,宋仁宗时,进一步弱化了谏诤制度,谏官的功能进一步向以监督朝廷百官为主转化。

6、答:对。

君主专制政治的特点,就是以一人独治天下。

但是,真正从制度上保证皇帝独裁,却是从明朝开始。

主要表现在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管理行政事务,实行特务政治,以确保皇权的稳固。

7、答:对。

明朝皇帝在法定的监察机构之外再搞一套由皇帝本人掌握的监察组织。

东厂和锦衣卫,不仅有侦缉权、司法权,也有监察权。

这种监察权其实就是监视权,而各级官员对之畏惧更甚于正式的监察机构。

厂卫对官员的监察,作为法外制度,比法定制度的影响更大。

四、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1、答:唐代户籍制度之完备程度是前代所无法比拟的。

唐初定制,“三年一造户籍”,由县令亲自主持,里正具体负责完成。

造籍时,主要依据是民户自报的“手实”。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答案《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一次平时作业一、单选题DBCCCBDBBACAC CCDBAAD1.秦以后各朝代政治结构的共同点是( D )的统治。

A.君主专制B.世袭制C.共和制D.皇权专制2.中国古代社会直接实行( B )的统治。

P59A.共和制度B.君主专制C.城邦制度D.联邦制度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 C )。

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C.世袭君主制D.民主共和制4.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 C )一直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P88 A.皇帝B.君主C.王D.总统5.我国文武分职,文官有相,武官有将,从( C )后期确立起来的。

P68A.商B.西周C.战国D.春秋6.三公九卿形成于( B )。

P229A.春秋B.战国C.秦D.汉7.北魏宋宇文政权以( D )为本,建立六官制度。

A.《礼》B.《礼仪》C.《礼记》D.《周礼》8.把省作为固定行政区的是( B )代。

P270A.宋B.元C.明D.清9.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P326A.兵部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10.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A )。

A.御史台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11.明朝张居正主持的赋税制度的改革是( C )。

A.租庸调制B.两税法C.一条鞭法D.摊丁入亩12.古代官吏致仕的年龄是( A )岁。

A.70 B.65 C.60 D.5513.我国推行“封建”是从( C )开始的。

P138A.夏B.商C.西周D.秦14.明朝是以( C )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制。

A.三省六部B.三省C.六部D.一省15、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C )。

A、太仆B、廷尉C、典客D、奉常16、南京政府考试院,行使公务员的考选和( D )权。

A.审批B.任命C.登记D.铨叙17、明朝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A.兵部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18、“秀才”是指通过(A )的称谓。

中国政治制度史参考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参考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参考答案第一章至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制度史著作是。

B、《周礼》2、中国专门的制度史研究在唐代出现了扛鼎巨著,这就是杜佑所著的。

A、《通典》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代表了我国学界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最高水平。

C、白钢4、中国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结论都带有性质。

B、假说5、长期以来,在国家起源这一问题的研究上.我国学者所接受的主要是所建构的分析模型。

C、摩尔根6、部落是氏族组成的,这种联合通常是依据力量。

A、血缘D、领导人的威信7、前国家时期的最后一种政治组织是。

C、酋邦8、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创造了所谓“挑战——应战”的文明生成模式,他强调的自然环境对国家的出现和人类社会组织进化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B、相对恶劣二、多选题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主要研究内容是(ABC)。

A、国家体制B、对国家行为发生持续或重大影响的国家体制之外的制度现象C、前国家时期的制度形态2、怎样理解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现实意义?A、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政治史本身就富有极大地吸引力。

B、当代中国政治的许多问题都带有传统色彩,不对传统有较深的研究和理解,很难建立起对当代政治问题研究有说服力的模型。

C、中国政治制度特有的政治智慧,对今天的政治发展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D、从中国政治学的学科建设角度看,也必须更多地从中国政治传统中开发有用的学科建设资源,才能建立起属于中国自己的政治学学科体系。

3、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著作中,有三部著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被称为“三通”,请问下列哪三部著作被称为“三通”?A、唐代杜佑的《通典》B、宋代郑樵著《文献通考》C、元代马端临的《通志》D、明代官修《明会典》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特点有哪些?A、从现代学科归属看,中国古代制度史的研究基本属于史学的研究范畴,研究者基本是历史学家,方法大抵是传统的史学方法。

B、从研究目的看,传统制度研究带有明显的“学以致用”特点。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一次平时作业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总计18分;每小题只有唯一正确答案,多选不得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题干括号里)。

1.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行( B )。

A.共和制度B.君主专制C.城邦制度D.联邦制度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体属于( B )。

A.贵族君主制B.贵族君主制向专制君主专制的过渡C.君主丞相制D.君主宰辅制3.我国文武分职,即文官有相,武官有将制度确立的时期是在( C )。

A.商朝B.西周C.战国D.春秋4.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的( B )。

A.太平天国革命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5.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与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D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中国彻底废除科举制是在( B )。

A.洋务运动时期B.清末的1905年C.戊戌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后7.晚清时期中国的国体是( C )。

A.领主封建制B. 地主封建制C.半殖民地半封建制D.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8.标志着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是( D )。

A.戊戌变法B.清末君主立宪C.晚清政治制度的变革D.中华民国的建立9.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启之后经过“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确立了( C )。

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C.世袭君主制D.民主共和制10.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的专称一直是( C )。

A.皇帝B.君主C.王D.总统11.我国开始推行“封建”是下列那个朝代( C )。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12.中国历史上王位传子制度的“家天下”开始于( A )。

A.夏朝B.商朝C.西周朝D.秦朝13.秦以后各朝代政治结构的共同点是( D ) 。

A.君主立宪制B.世袭制C.共和制D.皇权专制14.结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是由于( B )。

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10 分,每题1 分)ACBCCDCADC二、多项选择题(10 分,每题2 分)1、BCDE2、DE3、BCD4、BCD5、BCDE三、辨析题(35 分,每题 5 分,说明:先回答对或错,再从正确内容的角度简单说明判断的理由)1、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只要有人类,就有政治制度。

答:错。

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者为组织和维护政权而实施的统治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它包括一个国家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

2、最早的法律是由原始习惯法转变而来,产生于国家之前。

答:对。

在国家与法的起源上,是法律先于国家,由“习惯”而来,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国家反倒是为了维护法律而产生的3、涂山之会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标志。

答:对。

禹大会诸侯于涂山,在更广阔的地域内树立起了无与匹敌的权威,得到了当时几乎全部诸侯的认同,涂山之会无异于夏朝的“开国大典” 。

所以,一般认为,涂山之会是禹在更大地域内确立和宣示王权的标志,也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标志。

4、王权是周代的政治制度的主体答:错。

周代的政治制度是神权、宗法权和王权紧密结合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其主体。

5、周公“制礼作乐” ,本质上是对殷商“先鬼而后礼”的反动。

答:对。

商代的神权政治,鬼神至上,民众至下,其最终结果不恤民众、惟天惟命,导致灭亡。

周公以“礼”为尚,倡导的是“敬天保民” ,其中固然仍有鬼神的地位,但已有所下降。

6、地主封建的政治制度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是按宗法分封而获得土地的贵族组织的以氏族为单位的集体生产。

答:错。

地主封建的政治制度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不是按宗法分封而获得土地的贵族组织的以氏族为单位的集体生产,而主要是由国家授予土地的农民的小农经济,以及从国家取得土地而从事农业的地主经济。

7、小农经济的个体家庭出现于战国时期。

答:错。

大约在春秋中后期,在一些大国,已出现了小农经济的个体家庭,国家已经对其进行直接的管理,将他们纳入类似战国时期的户籍管理制度之下。

中国政治制度史参考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参考答案

第一章至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制度史著作是(B )。

B、《周礼》2、中国专门的制度史研究在唐代出现了扛鼎巨著,这就是杜佑所著的(A)。

A、《通典》3、20世纪80年代以来,(C)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代表了我国学界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最高水平。

C、白钢4、中国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结论都带有(B)性质。

B、假说5、长期以来,在国家起源这一问题的研究上.我国学者所接受的主要是(C )所建构的分析模型。

C、摩尔根6、部落是由氏族组成的,这种联合通常是依据(A)力量。

A、血缘D、领导人的威信7、前国家时期的最后一种政治组织是(C)。

C、酋邦8、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创造了所谓“挑战——应战”的文明生成模式,他强调(B)的自然环境对国家的出现和人类社会组织进化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B、相对恶劣二、多选题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主要研究内容是(ABC)。

A、国家体制B、对国家行为发生持续或重大影响的国家体制之外的制度现象C、前国家时期的制度形态2、怎样理解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现实意义( ABCD)?A、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政治史本身就富有极大地吸引力。

B、当代中国政治的许多问题都带有传统色彩,不对传统有较深的研究和理解,很难建立起对当代政治问题研究有说服力的模型。

C、中国政治制度特有的政治智慧,对今天的政治发展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D、从中国政治学的学科建设角度看,也必须更多地从中国政治传统中开发有用的学科建设资源,才能建立起属于中国自己的政治学学科体系。

3、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著作中,有三部著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被称为“三通”,请问下列哪三部著作被称为“三通”(ABC )?A、唐代杜佑的《通典》B、宋代郑樵著《文献通考》C、元代马端临的《通志》D、明代官修《明会典》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特点有哪些(ABCD )?A、从现代学科归属看,中国古代制度史的研究基本属于史学的研究范畴,研究者基本是历史学家,方法大抵是传统的史学方法。

2012秋行管《中国政治制度史》网上形成性考核的答案

2012秋行管《中国政治制度史》网上形成性考核的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1分)1、五帝时期,实行的“禅让”的权力转移,始自(A)。

A.黄帝 B.颛顼 C.唐尧 D.虞舜2、禹确立和宣示王权的标志,也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标志是(C )。

A.治水胜利B.平定三苗C.塗山之会D.迅狩会稽3、夏朝的立法意识是( B)。

A.刑期于无刑 B.恭行天罚 C.刑起于兵 D.兵刑同制4、商代王廷内的百官,总称(C ) A.多卜 B.御事 C.多尹 D.冢宰5、周代分封制的核心是(C )。

A.封邦建国 B.授民授疆土 C.封建亲戚 D.敬天保民6、中国早期国家最为繁荣安定的局面出现在(D )。

A.文王时期B.武王时期C.周公时期D.成、康时期7、西周职掌军政的职官是(C )。

A.师氏 B.常伯 C.常任 D.准人8、政府中包括丞相在内的主要官员,都由国王直接任命。

官员的选择,突破了血缘集团的限制。

这种动向始于(A )。

A.春秋初期 B.春秋中期 C.春秋晚期 D.战国时期9、地主封建的政治制度和宗法封建制度有重大区别,封建政治制度针对的主要对象是(D )。

A.国人B.庶人C.奴隶D.农民10、最早提出了“刑无等级”的原则的是(C )。

A.管仲 B.韩非 C.商鞅 D.李悝二、多项选择题(10分,每题2分)1、《史记?夏本纪》说夏有四辅臣,称(BCDE )。

A.卿 B.疑C.丞 D.辅 E.粥2、商代职官分为两大类是(DE )。

A.政务官 B.宗教文化官 C.军事官 D.内服 E.外服3、周朝的“三事”官职是指:(BCD ) A.大夫 B.常伯 C.常任 D.准人 E.小尹4、周王实施对各诸侯国控制的方式有( BCD)。

A.分封 B.巡狩 C.朝觐 D.派遣监国使臣 E.册命5、战国时期各大国变法的内容是( BCDE)。

A.富国强兵B.否定世官世禄制C.肯定官僚君主制D.努力发展生产E.增加国家收入三、辨析题(35分,每题5分,说明:先回答对或错,再从正确内容的角度简单说明判断的理由)1、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只要有人类,就有政治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史形考作业3答案(浙广电行政2012)

中国政治制度史形考作业3答案(浙广电行政2012)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开放专科)《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3)(第7-9章)解释下列概念:1.言谏与监察的区别。

答:监察主要指由皇帝委派对整个官僚系统实施监督的机构或人员,针对的是整个官僚系统;言谏对象主要是皇帝而非百官,是指臣民对国家决策提供建议、意见,具有咨议与立法监督的双重性质,其中咨议性质的成分更为主要。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内军”、“外军”。

答:内军指中央直辖禁卫京师及屯戍京畿的军队,由皇帝直接控制。

外军都督诸州军事分领,屯戍于重要郡州,多为刺史兼领判断分析题:秦朝实行郡县两级制,将县作为国家地方政权的基层组织。

秦以后郡县制成为地方的基本建制。

这一制度设置的目的是什么?答:目的在于保持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权,维护中央集权的体制格局,确保帝国体系的存续和运转。

问答题:1.秦汉中央监察机关的设置及职掌。

答:御史之职起源于战国,秦统一以后设御史大夫,纠察百官。

西汉御史机构庞大,与丞相府一起,并称两大府。

职掌是“典正法度,以职参相,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

汉武帝时期监察机构的设置变化。

开始重用内朝官,监察权力逐渐转移到内朝尚书令手中;设置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分散监察权。

地方上设置刺史。

2.汉武帝时期监察机构的设置变化。

答:开始重用内朝官,监察权力逐渐转移到内朝尚书令手中;设置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分散监察权。

地方上设置刺史。

3.两宋时期的言谏和监察制度的变化。

答:言谏机构职权行使的对象有所扩大,开始将宰相和各职能部门包括在言谏范围之内;御史开始兼领言谏之责,台谏呈现出合一的趋势。

4.说明明代的言谏制度及其影响。

答: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开始设六科给事中,以后逐渐定型。

明代六科官员品秩虽低,权力却大,同样有封驳诏书、献纳谏言、纠劾不法等权限。

明中期,万历皇帝为强化权力,一度鼓励言管议政,言路一时大开。

直接后果是导致了内阁首辅政权的衰落。

六科权力转化为弹劾权,国家的政策事实上为言路官员所控制。

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2

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Array行政管理专业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二(第四章—第五章)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1、在唐朝,皇帝的名号制度更加完备,除了名号之外,生前要加尊号,死后要加谥号。

2、宦官在唐以后称太监,宦官制度是后宫制度的派生物。

3、明代宦官的组织系统是二十四衙门,而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是整个宦官集团的首脑。

4、西周时期存在两个职官系统,一是负责处理国家事务的外朝官系统,二是负责王室事务的宫廷系统。

5、作为正式机构,宰相制度出现于春秋,当时被人们称为“执政”或“相”。

6、西汉自武帝时起,开始出现“内朝官”与“外朝官”之分;前者最重要的是尚书,而后者则以宰相为首。

7、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权不断转移,东汉政归尚书,魏晋政归中书省,南北朝政归门下。

8、为解决三省运行的不协调,唐高祖设政事堂会议作为议政决策机构,并逐渐变成了正式的宰相机构。

9、北宋前期,中书门下主民政,枢密院主军政,三司财政,彼此不相统属。

10、南宋时,宰相兼领枢密使,则民政、军政财政等诸权始并于宰相。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皇帝制度的重要内容包括 ABD 。

A.皇位继承制度 B.后宫制度 C.宦官制度 D.皇位世袭制度2、汉代有 ABC 等女官以管理后宫,形成女官制度。

A.女御长 B.宫长 C.宫中学事史 D.尚宫3、在中国历史上,外戚干政最为严重的是 ABC 等朝代。

A.西汉 B.东汉 C.唐 D.明4、从中国历史上看,宦官乱政,以 ACD 朝为最。

A.东汉 B.隋 C.唐 D.明5、明朝的司礼监是整个宦官集团的首席衙门,它具有 AB 的权力。

A.批阅奏本 B.传宣旨意 C.阁票 D.听讼6、明代的宦官领导一个全国性的特务机构,其系统有 BCD 。

A.二十四衙门 B.锦衣卫 C.东厂 D.西厂7、东汉成帝时的“三公”为 ABD 。

A.大司空 B.大司马 C.大司徒 D.丞相8、三国时的“三公”是 ABC 。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5.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5.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一一、您认为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有哪些现实意义?(30分)1、以史资治,为我国现实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服务。

我国是一个史学传统悠久的国家,自古以来,以史资治史是政治家和历史学家所认同的重要的史学功能。

孔子修《春秋》是为了“使乱臣贼子惧”,司马迁写《史记》是为了“鉴往事,知来者”,唐太宗称“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则直接以“资治”冠史书之名。

中国现实的政治体制改革一方面必彻底肃清传统政治尤其是封建政治制度之潜在的社会影响力和施政遗习,如家长制、官本位、身份等级制、裙带观念、人情观念、惰性意识、内耗心态、衙门作风、论资排辈等等旧制度、旧观念。

另一方面,也能够从具有数千年历史,已经比较严整、规范并有许多技术和理论经验可以借鉴之处为现实政治改革服务,如科举考试的相对公平及开放性、其吐故纳新的作用,官员任职的回避制度(别头试等),考核制度的某些方面(如唐朝的“四善二十七最”),某些朝代惩治贪污的制度和措施,养廉制度,施政理念等等。

2、为自身成才和志向的完成奠定基础。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知识和历史素养对培养一个人的综合分析能力、政治素养、社会与政治洞察力、对生活和境遇的豁达态度、深沉、干练与稳重的处事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成为一个优秀的行管人才乃至想要成为政治家。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习与把握是非常重要的。

古往今来的大政治家无不通晓历史,通晓历代政制。

3、为在中国政治制度史领域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奠定基础。

二、您对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教学有何建议和看法,业余时间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学习或通过什么方式来关注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相关问题的?(30分) 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国体与政体两方面,常反映以下三组关系:政治与经济、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

概括说来,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制度、军事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选举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特别行政区制度等。

中国政治制度史形考作业2答案(浙广电行政2012)

中国政治制度史形考作业2答案(浙广电行政2012)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开放专科)《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2)(第4-6章)名词解释:1.唐代政事堂的含义。

答:唐高祖武德年间,设置政事堂,作为议政决策机构。

政事堂会议还有轮流执笔和秉笔制度,秉笔宰相的任务主要有主持会议、总结记录、轮班办公等。

至此,政事堂已由议事之所变成了正式的宰相机构。

2.军机处的含义。

答:雍正六年,设立军机房办理军务事宜。

权力日益扩大,成为参与机要、参决大政的中枢机构。

军机处设军机大臣,无定员。

军机处的设置及其权限的划定,是皇权极端化发展的产物,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专制皇权至此发展到了顶峰。

3.世卿世禄制的含义。

答:几乎所有的官职都在少数贵族家族内部代代世袭,即国家的主要官员为世袭贵族,国家以赐给世袭采邑的形式支付其俸禄,他们既是采邑内的最高行政、司法、军事长官,同时还可能担任王室的某个职位。

4.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含义。

答:九品中正制始于曹魏。

由陈群制定,目的是为了扭转东汉中期以来世家大族把持选官大权和操纵朝政的局面。

规定由中央政府选择“贤有识鉴”的现任中央政府官吏出任州郡的“中正”,州、郡分别设大中正、小中正,主持选官事宜;中正的职责是依据“家世”(家庭出身)、“才”和“德”,对辖区内有才能人经过品评确定等第,逐级上报;其等第共分为三等九级,谓之“九品”,以上上、上中为上品,其余为下品(卑品);朝廷以品第高低授官。

5.两汉察举、征辟制度的含义及其区别。

答:察举制度:起于汉文帝时,正式确立于汉武帝时,要求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并要求扩大荐举的范围,后举荐的科目扩展到孝廉、秀才、文学等十余种,被举荐者由举荐单位送到京师,由皇帝主持考试。

征辟制度:分为征召与辟除两种。

征召是指皇帝采取特征和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社会上有名望或品学兼优人士以备顾问,或委以政事。

辟除,也称辟举、辟署、辟召,是一种官府任用属员的制度。

两汉察举、征辟制度的区别:将国家职官的推荐权及部分录用权交给各部门主官;两者的考察标准都是面察和行为道德的考察,文字考试居于次要的位置,反映了两汉官员选任带有相当的随意性。

政治制度3

政治制度3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三次平时作业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总计20分;每小题只有唯一正确答案,多选不得分;注意将选择答案的代表性字母写在题干括号里)。

1、中国古代地主封建制的衰落时期是( B )。

A.春秋战国B. 明清C.隋唐宋元D.明清秦汉魏晋南北朝2、.隋唐时期的政体是( B )。

A.贵族君主制B.贵族君主制向专制君主制的过渡C.君主丞相制D.君主宰辅制3、在尚书的发展演变中,最早拥有出令权是在( D )时期。

A 、战国B 、秦朝C 、西汉D 、东汉4、唐代国家权力中枢组织中,掌封驳之权的是( A )。

A 、门下省B 、中书省C 、尚书省D 、御史台5、宋代的三师是( B )。

A 、太师、太尉、太傅B 、太师、太保、太傅C 、太保、太尉、太傅D 、太师、司徒、太傅6、元代掌管驿站的机构是( C )。

A 、宣政院B 、将作院C 、通政院D 、宣徽院7、广州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构是( A )。

A 、国民政府委员会议B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C 、行政院D 、国民政府8、“行宪”时期(1948--1949)中华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B )。

A 、国民大会B 、立法院C 、国民参政会D 、政治协商会议9、北洋政府时期设立参战督办的是( B )。

A 、袁世凯B 、段祺瑞C 、曹琨D 、张作霖10、“秀才”是指通过( A )的称谓。

300A .童试B .乡试C .会试D .殿试11、两汉国家结构与秦代最大不同是( C )A 、郡县制B 、属国制C 、郡国并存制D 、监查制12、在近代国家结构中,市制兴起于( B )时期。

A 、民国初年B 、北洋政府C 、广州国民政府D 、南京国民政府13、中国古代监查制度形成于( D )时期A 、夏商西周B 、春秋C 、战国D 、秦朝14、清末居各部之首的是( A )。

A .外务部B .法部C .大理院D .资政院15、在先秦时代占主导的官吏选任制是( A )。

A 、世官世禄制B 、乡举里选制C 、简选制D 、军功、事功选拔制16、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制中由各省主持,在各省贡院举行的考试称( 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一次平时作业一、单选题DBCCCBDBBACAC CCDBAAD1.秦以后各朝代政治结构的共同点是( D )的统治。

A.君主专制B.世袭制C.共和制D.皇权专制2.中国古代社会直接实行( B )的统治。

P59A.共和制度B.君主专制C.城邦制度D.联邦制度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 C )。

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C.世袭君主制D.民主共和制4.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 C )一直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P88 A.皇帝B.君主C.王D.总统5.我国文武分职,文官有相,武官有将,从( C )后期确立起来的。

P68A.商B.西周C.战国D.春秋6.三公九卿形成于( B )。

P229A.春秋B.战国C.秦D.汉7.北魏宋宇文政权以( D )为本,建立六官制度。

A.《礼》B.《礼仪》C.《礼记》D.《周礼》8.把省作为固定行政区的是( B )代。

P270A.宋B.元C.明D.清9.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P326A.兵部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10.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A )。

A.御史台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11.明朝张居正主持的赋税制度的改革是( C )。

A.租庸调制B.两税法C.一条鞭法D.摊丁入亩12.古代官吏致仕的年龄是( A )岁。

A.70 B.65 C.60 D.5513.我国推行“封建”是从( C )开始的。

P138A.夏B.商C.西周D.秦14.明朝是以( C )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制。

A.三省六部B.三省C.六部D.一省15、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C )。

A、太仆B、廷尉C、典客D、奉常16、南京政府考试院,行使公务员的考选和( D )权。

A.审批B.任命C.登记D.铨叙17、明朝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A.兵部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18、“秀才”是指通过(A )的称谓。

A.童试B.乡试C.会试D.殿试19、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A )。

A.御史台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20、官吏主管部门在西汉是( D )。

A.尚书台B.尚书吏部C.文官归吏部D.丞相御史二府二、多选题1、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从夏期至1949年历代( ABC )。

A.国家政权性质B.政体构成形式C.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D.领导制度2、在政体上中国政权存在( BD )。

A.君主制B.邦联制C.民主共和制D.内阁制3、西周早期是由( DE )执掌国家各项任务。

A.御史察B.廷尉C.司徒D.卿事寮E.太史寮4、宋代的地方行政区划为(BCDE )等级。

A.省B.路C.府D.州E.县5、夏、商、周地方管理体制的核心(AB )。

A.封诸侯B.建藩地C.设郡县D.设省6、以下属于世袭兵役制的有(ABCDE )。

A.十六国时的“族兵”B.辽代的“宫卫御帐兵”C.金代的“猛安谋克”D.元代的“怯薛军”E.清代的“八旗兵”7、唐律有( ACDE )。

A.开元律B.开皇律C.武德律D.贞观律E.永徽律8、明清的“三法司”制度,以(BCD )主管司法事务。

A.兵部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E.御史台9、我国古代主要的赋役征收制度的改革有(ABCDE )。

A.均田制B.租庸调制C.两税法D.一条鞭法E.摊丁入亩10、官吏选拔制度的途径有( ABCD )。

A.荐举制度B.科举制度C.征辟制度D.荫袭制度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官僚政治P16所谓官僚政治,是指一种与专制统治相结合的政治形态,是指当时官吏普遍以出任官职作为固定职业,只对君主和上级负责而不问社会效益和民生疾苦,只知墨守成规,按例办事而不管实际情况的变化,遇事模棱两可,行动迟缓,推诿责任,甚至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苟且偷安。

2、嫡子继承制P127古代王位继承制度。

根据嫡子继承制度,择立太子的标准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即以嫡后所生的长子为王位首位继承人;如果没有生子,则在庶子选择,其优先考虑则是妃嫔的家世和本人素质,不考虑是否年长。

3、三省六部P236隋代在前代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央管制,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政务体系,这套制度基本上为唐、宋所承袭,一直影响到明清。

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省。

中书省掌管草拟诏令文书,门下省“掌出纳帝命”,尚书综理全国政务。

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部,各设尚书、侍郎为正副官。

吏部掌管理的铨选、考课、勋封。

户部管户口、田地、财政和赋税事物。

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学校、贡举等事物。

兵部掌管军事行政,后勤供应,武职铨选。

刑部掌管司法狱讼和司法行政事务。

工部掌管水利土木工程及工匠事务。

4、票拟P209所谓票拟,也叫票旨、条旨,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呈递皇帝批示以前,先由内阁学士“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实际上就是“票拟批答”,代拟好“御批”的稿本供皇帝采纳。

5、三公九卿P229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

所谓三公即:丞相,“掌呈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

所谓九卿,是泛指政府各部门的主要官员,也称之为诸卿或列卿。

九卿的设置主要有太常、宗正、卫尉等。

6、外戚政治P174所谓外戚政治,就是皇帝的母族或妻族利用掖廷之亲,以皇后父亲或舅父的名义,在朝廷总揽枢机之政,居兵戎之重,父兄亲族并居显要。

其极端的形式便是所谓“外戚专权”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答:第一,君主专政,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也是北洋政府,国民党南京政府制度的一个特点。

第二,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论证权合理性的依据,悬切剥削阶级政权的共同手段。

第三,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也影响到半殖民半封建的民国政治制度。

第四,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并一直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国政治制度。

第五,在高度君主集权制度下,行政权力包揽一切,并且实行人治。

第六,政治制度公开承认不平等原则,肯定社会等级差别,承认特殊权利阶层,对不同的阶层采取不同的对待方法。

第七,中国一直是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论是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都曾经实行因俗而治的政治制度。

2.皇帝制度的特点是什么?P123第一,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借助神的威灵,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君权与神权的结合,加强了皇权不可侵犯的神圣性。

第二,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的权力。

皇帝独一无二的名号确定后,即宣布在全国只有一个君主。

第三,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庞大的国家机构都是君主的办事的机构。

五、论述题(15分)请叙述中央政务体制的发展概况,并结合现实谈谈对今天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何借鉴?P225概况:(1)早期国家中央政务体制的初建:尧舜时代的公共管理机构机已有一定规模和分工,出现了君臣从属关系的迹象,具备了国家雏形的特征。

夏代有“六卿”,商代中央王朝的“内服”官已比较完整。

(2)两寮六大到文武分职的政务管理体制:西周早期由“卿事寮”和“太史寮”执掌国家各项政务。

卿事寮之下设“三右”;太史寮之下设“三左”。

三左三右合称“六大”。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各诸侯国改革本国官制,各国君的辅臣的地位大为突出。

由此出现的官僚制,在后期已确立以文武分职为重要标志,并在战国时期得到高度发展。

(3)三公九卿与中朝官尚书政务管理体制。

三公九卿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

汉武帝后,尚书成为政令中枢。

(4)公省监台卿卫政务管理体制。

汉武帝以来的中央政务结构变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继续,中央官制排列顺序为:首列二相、八公、从公,其次是省、监、台、卿、卫、东宫官,诸卿地位和实际权责明显降低。

(5)以《周礼》为本的政务管理体制。

西魏时按《周礼》制定六官制度,并在北周得以保留,为隋统一后的官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6)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

隋代更新中央官制,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政务体系,并为唐宋所承袭,一直影响到明清。

(7)诸使差遣负责制的政务管理结构。

在“恪守成宪”的观念下,为适应现实需要,统治者采取一些临时措施,以弥补官制的不足,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派遣具有专责的特使,处理钦命政务,出现了诸使差遣负责制。

(8)“因俗而治”的政务管理结构。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历代王朝在确保自己最高尊荣和主权的情况下,往往对民族地区实行一引起特别制度以实行特殊管辖。

(9)以一省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

金、元时期,改三省制为一省制,一直到明代洪武十三年,一直采用一省为核心的政务管理结构。

(10)以六部为主体的政务管理体制。

明洪武十三年,撤销中书省和大都督府,废除丞相制度,六部一度成为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最高行政机构。

明中叶后又逐渐依靠内阁作为辅政部门,清代沿袭内阁制,雍正以后又另立军机处,实行双轨辅政制。

以六部为主体的政务机构,基本上还是在辅政部门指导下行使权力。

(11)晚清的中央政务管理体制。

鸦片战争后,晚清调整中央政务机构。

1861年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901年改名外务部。

1903年设商部,1905年设巡警部和学部,废除科举制。

1911年成立“皇族内阁”,原有军机处、内阁双轨辅政制与以六部为政务主体,寺监府院为辅传统体制长度瓦解。

借鉴:(1)行政体制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形势的变化。

(2)行政机构设置要合理,避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次平时作业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总计20分;每小题只有唯一正确答案,多选不得分;注意将选择答案的代表性字母写在题干括号里)。

1、晚清时期的国体是( C )。

A.领主封建制B. 地主封建制C.半殖民地半封建制D.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体处于( B )。

A.贵族君主制B.贵族君主制向专制君主制的过渡C.君主丞相制D.君主宰辅制3、官吏主管部门在西汉是( D )。

A.尚书台B.尚书吏部C.文官归吏部D.丞相、御史二府4、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C )。

A、太仆B、廷尉C、典客D、奉常5、尚书由君主办公机构变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是在( A )时期。

A、东汉B、魏晋南北朝C、曹魏D、西晋6、隋炀帝改革国家组织,增设谒者台和( A ),与御史台合称三台。

A、司隶台B、都水台C、殿内省D、少府监7、在中国历史上六部职权最大的时期是( D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8、清代掌管礼仪、学校、科举等事务的是( C )。

A、吏部B、户部C、礼部D、国子监9、明代首创的国家组织是( B )A、都察院B、通政司C、大理寺D、六部10、标志清政府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是(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