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静脉注射方法的对比观察
肝癌的放射性核素治疗与效果
肝癌的放射性核素治疗与效果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放射性核素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逐渐被应用于肝癌治疗中。
本文将就肝癌的放射性核素治疗进行探讨,并评估其治疗效果。
一、放射性核素治疗原理放射性核素治疗是利用具有放射性的核素对肿瘤进行照射,达到治疗肝癌的目的。
该治疗方式主要通过核素的辐射效果杀灭肿瘤细胞,抑制其生长和扩散。
与传统的手术治疗和化疗相比,放射性核素治疗具有非侵入性、局部作用和较少的副作用等优势。
二、放射性核素治疗适应症放射性核素治疗通常适用于以下肝癌患者:1. 局限性肝癌: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限性肝癌,放射性核素治疗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该治疗方式能够通过精确的定位和辐射照射,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2. 转移性肝癌:对于转移性肝癌患者,放射性核素治疗可以减轻症状、控制肿瘤生长,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同时,与传统的放化疗相比,放射性核素治疗对于转移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三、放射性核素治疗的操作过程放射性核素治疗的操作过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核素选择:选择合适的放射性核素对肝癌进行治疗,常见的核素有^131I和^90Y等。
2. 核素注射:将合适的核素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输入患者体内,核素会经过血液循环被送到肝脏进行治疗。
3. 核素的局部作用:核素在肝脏内定位,可以通过放射线的辐射效应杀灭肿瘤细胞。
4. 随访观察:治疗后需要进行定期的随访观察,评估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状况。
四、放射性核素治疗的效果评估放射性核素治疗的效果评估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影像学评估: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肿瘤的缩小和凋亡情况。
2. 肿瘤标志物检测:通过血清AFP、CA19-9等肿瘤标志物的检测,评估治疗前后的变化。
3. 临床症状观察: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如疼痛减轻、食欲增加等。
五、放射性核素治疗的优势和副作用与传统的手术和化疗相比,放射性核素治疗具有以下优势:1. 非侵入性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避免了手术创伤和化疗的毒副作用。
无针密闭输液操作系统在放射性核素注射中的应用
注: 经 ; 检验,! " ! # !!"。
LDL
两种注射方法药物血管渗漏情况
表" 两种方法致药物血管渗漏情况 渗漏 ! ?? 无渗漏 ""! #> 例数 ""! J!
文章编号: (L!!?) "!!JBJK@J !LB!!JIB!L
成功的注射放射性药物是保证核素显像顺利的 重要环节, 传统持注射器直接静脉穿刺给药的方法, 常易造成渗漏, 使显像出现假阳性, 且工作人员受照 量较多。为改善此种现象, 我科实验性地采用无针 密闭输液操作系统进行了注射, 并和常规注射法进 行了比较, 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 " D " 资料 选自 L!!L 年 " 月 M 今全身骨显像住院 随机分为实验组 ""! 例, 其中男 K# 肿瘤患者 L!! 例, 例, 女 I# 例, 年龄 I! M >? 岁; 对照组 J! 例, 其中男 ## 例, 女 ?# 例, 年龄 I? M >! 岁; L!! 例患者中食道癌 K# 例, 肺癌 #@ 例, 乳腺癌 I> 例, 子宫内膜癌 ?! 例。 材料 留置针选用美国 " DL N$ 公司的第四代 LLO 套管针, 输液接头选用美国 HP; 医疗用品公司提供 的 PQPL!!! 型可来福接头。空针选用江苏常州医疗 用品公司生产的一次性注射器。 " D? 方法 实验组采用无针密闭输液操作系统进 行注射。先将可来福接头阴性端与吸有生理盐水的 注射器连接排气, 选择上臂或手部浅静脉常规消毒 穿刺, 穿刺成功后连接可来福无针输液接头直接推 注药物 (亚甲基二磷酸盐 ?! 毫升, 下同) 。对照组采 用传统的注射法, 用吸有药物的普通注射器直接行 静脉穿刺, 见回血后注入药液。
放射性药物两种注射法的对比研究
建立静脉通道 ,再注入药物 ,用生理盐水冲管后再拔针 , 全过程用胶布固定针头 ,此操作过程能避免因反复多次穿刺 或扎穿静脉造成核素漏出于局部皮下组织的现象 ,确保摄入 剂量的准确 ,保证显象效果和图象质量 。 3. 3 两步注射法根本杜绝患者皮肤核污染
由于此法是用塑料管头皮针穿刺建立静脉通道后再接 上核素药物注入 ,吸有药物的注射器及针头无需直接接触皮 肤 ,从而可根本杜绝因驱气溅药 、反复穿刺等使药液沾于皮 肤表面造成的局部核污染现象 ,符合环境保护原则 。
综上所述 ,作者认为用建立静脉通道后再注药的两步法 进行放射性药物的注射 ,虽然操作过程增加了一个步骤 ,但 此法安全 、准确 ,符合放射性防护原则 ,是核素注射行之有效 的好方法 ,尤其适用于多次化疗后表浅静脉穿刺难度大的病 例 。而传统的直接注射法因其弊端多 ,不利于显像及防护 , 应予淘汰 。
表 1 医护人员平均接触药物时间
例数
平均接触药物时间 (s)
实验组
60
对照组
60
12. 07 ±2. 0 53. 87 ±8. 5
注 :经 t 检验 , P < 0. 001 从表 1 可见 ,医护人员在注射中平均接触药物时间 ,实
心肌核素检查报告内容
心肌核素检查报告内容检查概述心肌核素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心脏诊断方法,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结合放射性仪器的检测,可以实时观察心脏的血供情况,评估心肌供血是否充足,及时发现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异常情况,对于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检查目的本次心肌核素检查的目的是对患者进行心肌血流动力学评估,确认是否存在心肌供血不足的情况,并查明其发生原因。
同时,通过分析患者心肌核素显像结果,为医生提供参考,指导临床治疗和药物干预。
检查方法本次心肌核素检查采用了静脉注射技术,注射了99Tc-MIBI示踪剂进入患者体内。
首先,在患者安静卧位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了基础胸部放射性核素显像。
然后,通过运动诱发或药物诱发方式导致患者心脏负荷增加,进一步监测心肌血流动力学变化。
最后,在心脏运动负荷状态下进行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以评估心肌血流动力学。
检查结果心肌核素显像结果显示,患者心肌血流分布正常,无明显局灶性缺血或梗死区域。
心脏负荷状态下,心肌血流供应可以得到有效保障,未出现明显的供血不足。
分析与建议根据本次心肌核素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病史,初步判断患者目前不存在明显的心肌缺血或梗死情况。
但仍需进一步评估患者可能存在的心血管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和心脏功能检测。
此外,建议患者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合理饮食、适度锻炼、戒烟限酒等,以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血管病的风险。
结论本次心肌核素检查显示患者心肌血流供应正常,未观察到明显的心肌缺血或梗死情况。
然而,建议患者进一步进行全面的心血管评估,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心血管病变。
同时,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和风险因素管理将有助于维持心脏健康。
> 注意:本报告仅供参考,最终诊断请以医生的判断为准。
参考文献:1. Brown KA. Prognostic value of thallium-201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a diagnostic tool comes of age[J]. Circulation,1991, 83(2): 363-381.2. 王红, 马亚, 贺玲云, 等. 201Tl心肌灌注显像应用价值在急诊心绞痛中的探讨[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4, 20(4): 350-351.。
临床核医学的放射防护及静脉注射方法探讨
临床核医学的放射防护及静脉注射方法探讨摘要:在新形势下,针对临床医学工作而言,更加关注临床核医学的放射防护等相关内容,同时对于静脉注射方法等等也高度重视,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进而呈现出更加良好的放射防护效果,为临床核医学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以及对患者安全防护提供必要的支持。
结合这种情况,本文重点分析临床核医学的放射防护以及静脉注射方法等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被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临床核医学;放射防护;静脉注射方法一、引言临床核医学主要指的是充分利用放射性核素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科,该学科主要包括两部分核心内容,分别是治疗核医学和诊断核医学。
在临床核医学的发展和实践过程中,会放射很多的放射性核元素以及相关射线等等,对于医生、患者等等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辐射或者毒副作用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充分做好相对应的放射防护工作,同时在静脉注射等方面也要高度重视,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和安全防范,进而体现出应有的防护效果。
在放射防护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有效执行,进而充分避免相关人员工作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危害。
监督管理措施二、临床核医学的放射防护措施2.1进一步有效确立系统完善的防护管理制度。
在实际的放射防护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众多,相关环节十分琐碎并且有严格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更系统完善的放射管理制度。
按照制度的要求确保相关设施设备以及工作环境必须符合放射诊疗的许可要求,同时相关人员要具备应有的资格证书,并且充分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任务要求,为各项放射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要着重做好各类档案的储存管理工作,由专人进行负责,按照规范化的防护制度要求推进各项工作。
同时要按照制度的内容定期做好培训和健康检查工作,严格按照相对应的检查结果,对于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匹配。
也要构建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在监管制度的推进作用之下定期做好工作环境的放射防护监测和检查工作,匹配高质量的检测仪器,以此充分满足放射防护要求。
浅谈PET/CT核素注射过程中的技巧
P E T / C T显像是代谢 显像 技术 , 正 电子 药物 必须 准确 无误
注射到病人的血管 内, 若正 电子药物外漏到皮下 , 会造成淋 巴结 的显影 , 影响判读 , 从而影响诊断结果 , 所 以, 在 注射核素前要 先
开通静脉通路 。将 5 ml 注射器 内抽入 3 m l 0 . 9 % 的氯 化钠注 射
办法之一 , 从而减少 了射线对护理人员身体 的伤害。
参 考 文 献
提高 了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 减少 了来 回更换头皮针 的时 间, 减少 了在注射室滞 留的时间 , 从而有效 减少 了注 射护 士与放射性 药
’在注射放射性药物时 , 会对 注射护士造成外 照射 , 在做 准备 工作时 , 将 临床 上常 用 的无纺 布 型 医用胶 贴 的两 端反 折入 0 .
5 c m左右备用 , 反折后的胶贴两端已不具备粘性 , 可 以避免在 固 定头皮针和拔针 时, 胶 布粘住乳胶手 套而影响操作 , 缩短 了注射 时间, 从而加快了核素注射过程 , 有效减少注射护士与放射性药 物接触 的时问。 1 . 2 6号头皮针 的使用 P E T / C T检查主要针 对的人 群 为肿瘤 病人 , 大部 分肿 瘤病 人 都经过一系列 的放 、 化疗 , 手 部 的浅静 脉受 到 了不 同程 度破
等 认 为以上技巧 可减 少注射护士与放射源接触 的时 间和辐射量 , 从 而减 少射线对 注射护 士身体的伤 害。
关键词 : 核素 ; 辐射 ; 伤 害 中 图分 类 号 : R 4 7 2 . 9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 6 4 1 1 ( 2 0 1 4) 0 7 — 0 0 9 2 —0 2
保证药物准确 注射到病人血 管 内, 又消 除了穿刺能 否成功 的疑 虑, 在 推注核素 时可 以做 到快速推人 , 从而缩短了核素注射的时 问, 符合外照射防护的基 本原则。
放射性药物静脉注射后按压技巧体会
动 物 血 ),避 免过 热 、过 硬 及 辛 辣 刺 激 性 食 物 ,以免 诱 发 出血 ,嘱 患 者 少量 多 餐 ,多食
蔬菜 、水果保 持大便 通畅 。 25 保持 口腔 清洁 ,给予醋 酸氯 已定漱 口, .4 .
每 天 4 5次 ;鼻 腔 填 塞 时 ,呼 吸靠 口腔 进 - 行 , 易 造 成 口干 , 口唇 干 裂 ,嘱 患 者 多饮
转 交病 人 按 压 方 法 比较 ,实验 组 漏 出 率 明显
低 于 对 照 组 1 。
1 8例 ,女 12例 。年 龄 3 ~7 岁 ,平均 年 8 1 0 8
龄 5 。其 中治 疗 前检 查 8 2 2例 ,放 疗 、化 疗 后 复查 2 8例 。 1
12方法 .
22 实验 组 中 1 0例患 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 2例 漏 出 ,漏 出 . 0 率 为 2 ,对 照组 2中 1 0例患 者 漏 出 为 1 % 0
范 ,告 知按 压 时 间 ,然 后 由病 人 自己按 照 护 士的要 求继 续按 压 5 1 n ~ 0 mi。在操 作 中病人
与护 士按 压存 在 2 衔 接 ,造 成注 射 局 ~3 s 部 压 力变 化 和按 压 位 置 不准 确 ,注 射 点药 物
性 ,合 理 的 工作 流程 、熟 练的 操 作技 能 、科 学 细致 的观 察 、耐 心 周 到 的服 务是 做 好 核 医 学护 理 工 作的 重要 保 障 。其 中提高 药 物注 射 质量 、缩短 药物 接 触 时 间是 做 好核 医学 工作
由护 士 按 压 拔 针 后 给 病 人 做 按 压 动 作 的 示
它要 经 历放 射性 药 物 的制 备 、 引入 体 内 、影
像 采集 、 图像处 理 、阅片 、书 写报 告等 多 个 环 节 才能 获 得可 供 临床 诊 断或 鉴 别 诊断 的 完
护士如何做好核医学示踪剂静脉注射方法探讨
中国卫生产业HEALTH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卫生经营管理[作者简介]薛泽华(1964-),女,云南曲靖人,大专,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核医学科专科护理工作。
示踪剂,顾名思义就是能够显示出它的踪迹的一种物质,即它能够被探测追踪,核医学中均使用放射核素进行显像,通过探测放射性核素来探测该示踪剂的踪迹[1]。
核医学显像也称放射性显像,是将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的化合物引入体内,基于核素示踪剂原理,采用医学成像设备探测机体内放射性核素的分布状态,实现组织、脏器及病变功能代谢显像的方法。
核医学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科室,在工作中接触放射源,对医护人员造成一定的危害,特别是静脉注射核医学示踪剂,护士在对放射性药物进行淋洗、标记、注射,直接接触和操作,是核医学科防护的重中之重。
如何做好这项工作,让它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活动实施中,减少对护士、患者的核辐射,对周边环境的辐射降到最低,是摆在我们核医学科人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该科于2012年引进SPECT 并运行以来,每月均进行核素显像检查200余患者,因此,需加大对护士、患者的防护,周边环境的保护,作为工作的重点,使核辐射降到最低。
1加强护士防护的方法1.1岗前经专业培训经过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进行理论和操作考试,二者均要合格,持《放射工作人员证》方可上岗,平时定期举办核素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让科室人员按时参加培训,使业务水平和核素安全防护知识都达到要求。
1.2对护士的健康管理和剂量监测①护士在新参加工作或新调入核医学科,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剂量监督和健康档案。
工作时佩戴个人剂量检测仪,每季度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进行监测报告,所监测的数据进行长期保留。
每年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并存档,参照核医学放射性工作人员健康标准,对身体不适应核医学工作岗位的应调离。
②进行静脉注射示踪剂时,一定要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注射示踪剂需要在铅屏蔽操作台进行,淋洗、标记好的示踪剂,在注射前备放在铅屏蔽操作台。
三通管在核素静脉注射中的应用价值
1 . 2 方法
位置和形态 , 而动态显像 能够反映 出组织具 体的功 能状况 , 因 此放射性核素显像是一种功能显像【 l 】 。我们知道 , 许多疾病的 早期就存在血流灌注 、 功 能代谢等情况的改变 , 而这种改变要
早 于形 态学 的改变 , 因此 与 C T 、 磁共振成 像( M R I ) /  ̄ / t l 声 等形 态学诊断技术相 比,放射性 核素显像 的优点是能够更早地发
1 . 3 统计学处理
采取 S P S S 1 6 . 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 计量 资料 以
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表
下的现象 , 确保药物剂量准确及图像质量 。 3 . 3 三通法可杜绝药 物局部污染 由于三通法是先建立静脉通路后再注入核素 ,因而抽有
示, 计数 资料 以率 ( %) 表示 , 采 用 检验 , 以P < 0 . 0 5为差异有
变组织 、 脏器内外对放射性药物摄取的不同 , 经显像仪显示出 病变 。放射性核素显像根据影像 获取 的状态可分静态显像与
动态显像两种 ,静态显像能够显示出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
均( 5 7 . 3  ̄ 3 . 4 ) 岁; 乳 腺癌 7 7例 , 肺癌 5 6例 , 前 列腺癌 4 8例 , 肾癌 1 1 例, 其他 8 例 。将 2 0 0例随机分 成三通组 和传 统组 ,
实用 医技杂志 2 0 1 7 年 l O 月第 2 4 卷第 1 0 期
J o u mM o f P r a c t i e a l M e d i c a l T e c h n i Ⅱ u e s , O c t 0 b e r 2 0 1 7 , V 0 1 . 2 4 , N o . 1 0
放射性核素检查
见呼吸系统放射性核素检查、循环系统放射性核素检查、消化系统放射性核素检查、泌尿系统放射性核素检立起这项技术,对临床诊断确有价值的项目已达百余种,放射性核素检查需要良 好的放射性药品、竞争放射分析试剂药盒和医用核仪器。放射性核素检查主要分为三大类。
功能测定
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人体,用放射性探测仪器在体表测得放射性在脏器中随时间的变化,通过计算机对此时间 -放射性曲线进行分析,获得定量参数用于评估脏器功能和诊断疾病。本法简便价廉,最常用的有肾功能测定和心 功能测定。
放射性核素检查
临床诊断
01 应用
03 显像
目录
02 功能测定 04 分析结果
放射性核素检查是近年来应用放射性核素于临床检查和研究一些肺部疾病和测定肺的灌注及通气功能的方法。 肺放射性核素检查有下列方法:①肺灌注扫描:常用99mTc-大颗粒聚合清蛋白(99mTc-MAA)或99mTc-蛋白微粒 (99mTc-HAA)静脉注射。②肺通气扫描:常用放射性药剂为133Xe气体。③亲肿瘤放射性核素检查:用67Ga亲肿 瘤的性质作肺扫描诊断肺癌,对原发病灶诊断阳性率在90%左右。对肺癌的淋巴结转移病灶或远处转移病灶的阳 性率也可达50%左右。肺部非癌性疾病如肺结核、肺炎、化脓性感染等可能呈现假阳性结果。
显像
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体内后,以脏器内、外或正常组织与病变之间对放射性药物摄取的差别为基础,利用显像 仪器获得脏器或病变的影像。常用的显像仪器为γ照相机和发射型计算机断层照相机( ECT ),后者又分为正 电子类型的 PECT和单光子类型的SPECT。按显像的方式分为静态和动态显像两种。由于病变部位摄取放射性药物 的量和速度与它们的血流量、功能状态、代谢率或受体密度等密切相关,因此所得影像不仅可以显示它们的位置 和形态,更重要的是可以反映它们的上述种种状况(可以统称为功能状况),故实为一种功能性显像。众所周知, 绝大多数疾病的早期,在形态结构发生变化之前,上述功能状态已有改变,因此放射性核素显像常常能比以显示 形态结构为主的 XCT、MRI、超声检查等较早地发现和诊断很多疾病。但它的空间分辨率不如上述其他医学影像 方法,清晰度较差,应根据需要适当选择或联合应用各种显像方法。
锝[99mTc]GSA注射液血管刺激性和过敏性研究
2. 1 血管刺激性实验
低剂量组 3 只动物未见明显异常,1 只极强阳性
反应死亡;高剂量组有 1 只无明显反应,3 只动物
实验期间,动物一般状态均良好,给药当日动
物平均体重为 2. 9 kg,实验结束动物平均体重为
出现颤抖、步态不稳,其中 1 只最后死亡,其余 2
3. 1 kg,体重呈增长趋势。
只 30 min 内恢复。 取未致敏组动物给予高剂量
— 3 —
死亡
锝( 99m Tc) 为 γ 辐射源,实验中主要采用铅屏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辐射防护通讯 2021 年 10 月 第 41 卷 第 5 期
现象,给药结束后第 5 天全部恢复。 病理结果显
(2) 溶液制备过程:实验前,从钼锝发生器淋
洗出新鲜 Na 99m TcO 4 溶液,以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肿,纤维蛋白沉积或出血
变化类似 1,水肿,纤维蛋白沉积,出血或炎细胞浸润扩展
至半只耳壳
变化类似 2,但耳缘静脉以外的静脉也有栓塞或 / 和坏死,
水肿,纤维蛋白沉积,出血或炎细胞浸润扩展至半只耳壳
以上,但栓塞坏死限于半只耳壳
变化类似 3,但病变扩展至 2 / 3 耳壳
5
变化类似 4,但全耳发生弥漫性变化
至放射性浓度约 200 MBq / mL,以 1 mL / 瓶加入到
稀释至放射性浓度约 296 MBq / mL,以 1 mL / 瓶加
5 min,标记完成后检测活度并取少量用于放射化
5 min,标记完成后检测活度,以氯化钠注射液分
装后的药物贮存于铅罐中进行传递,给药抽取和
组平均体重无统计学差异。
两次激发,阴性对照组 8 只动物均未观察到
用静脉留置针注射放射性核素方法介绍
用静脉留置针注射放射性核素方法介绍
陈建中;陈新敏;王照梅;武丹
【期刊名称】《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5(006)002
【摘要】在核医学领域、核素显像、核素治疗以及核素功能检查.几乎都需要将
放射性棱索通过静脉注射注入体内,通常方法是用注射器或静脉输液建立通道注入核素。
静脉穿刺成败即是显像成功和治疗用药的关键。
如果穿刺困难或需反复注射,操作者将接受较大的放射性剂量。
为此,也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我们介绍一种用静脉留置针注射放射性核素的方法。
【总页数】1页(P13)
【作者】陈建中;陈新敏;王照梅;武丹
【作者单位】成都军区总医院核医学科6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
【相关文献】
1.温箱内患儿手背部静脉留置针输液约束方法介绍 [J], 贺景云;况成明
2.揭除静脉留置针敷贴方法介绍 [J], 何秀珍;吴宝凤
3.小儿短管型静脉留置针单手送管方法介绍 [J], 居佳
4.温箱内患儿手背部静脉留置针输液约束方法介绍 [J], 贺景云;况成明;
5.揭除静脉留置针敷贴方法介绍 [J], 何秀珍;吴宝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注射方法注射显像剂对放射性药物剂量准确性和辐射防护的影响
不同注射方法注射显像剂对放射性药物剂量准确性和辐射防护的影响陈丽莹【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注射方法注射显像剂对放射性药物剂量准确性和辐射防护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进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 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 -CT )检查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0例。
研究组采用改良注射法。
对照组采用直接注射法。
均采用18 F -FDG作为显像剂,剂量(7.2±0.2)mci。
分别采用活度计测量注射器和针头内残留放射性药物的残留放射性活度,记录接触放射性显像剂时间。
结果研究组注射后注射器内的残留放射性活度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接触放射性显像剂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改良注射法可以减少注射器和针头内药物的残留量及残留放射性活度,保障成像质量的同时不会增加注射人员接触辐射的时间,有利于医护人员的健康。
【期刊名称】《临床护理杂志》【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3页(P71-73)【关键词】显像剂;注射方法;辐射防护【作者】陈丽莹【作者单位】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佛山【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7;R147核医学是指放射性同位素或由加速器产生的射线束及放射性同位素产生核辐射在医学上的应用[1]。
核医学中放射同位素在使用过程中可产生气态、液态甚至固态的放射性废物,累积在使用者的体内,难以短时间内全部排除[2]。
因此,核医学在实际应用中核辐射给患者、医护人员带来一定的风险,对健康造成威胁。
核医疗安全和辐射防护是医院和医学研究者急需解决的问题[3]。
辐射防护主要目的是将辐射对医护人员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防止不良的确定性效应发生,减少随机性效应的发生概率[4]。
经典外照射防护方法主要是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5]。
其中时间防护是一种无经济代价而简单可行的防护措施,特别是核医学的医护人员在放射性药物注射操作中,可以通过熟练而准确的操作、周密的准备与计划,尽量缩短照射时间,进而有效的保护自己[6]。
不同注射方法的弹丸注射质量和剂量准确性的影响
不同注射方法的弹丸注射质量和剂量准确性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注射方法对进行SPECT动态显像检查的患者的弹丸注射质量和剂量准确性的影响。
方法90例进行SPECT动态显像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传统直接注射法、改良直接注射法和三通管注射法注射99 mTc-标记化合物,测量注射器内放射性残留量和计算腹主动脉峰的半高宽(FWHM)。
结果不同注射方法弹丸注射质量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改良直接注射法的注射器内残留放射性低于三通管注射法和传统直接注射法(P<0.01),但三通管注射法与传统直接注射法的注射器内残留放射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使用三通管注射法弹丸注射质量最好,改良直接注射法注射器内残留放射性最少,注射剂量准确性最高。
【关键词】注射器;放射性同位素;动态显像SPECT动态显像检查时必须给患者静脉弹丸注射一定剂量放射性显像剂,由于辐射防护和弹丸注射的需要,注射的放射性显像剂剂量严格限制,一般注射标准剂量的放射性显像剂达到显像的要求。
因此,在实际工作尽量要求将注射器放射性显像剂完全注射入体内,使注射器放射性药物残留量达到最小。
弹丸注射要求在静脉穿刺后,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将显像剂快速推入静脉内使显像剂在静脉内形成一“弹丸”状药物团快。
弹丸注射质量直接影响到动态图像质量和诊断的准确性,笔者探讨了不同注射方法对弹丸注射质量和剂量准确性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择2007~2008年月在我科进行SPECT动态显像检查的患者90例,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21~73岁。
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
1.2 方法1.2.1 实验仪器及试剂FJ-391A1型放射性活度测量仪,由北京核仪器厂制造;一次性医用标准2.5 ml无菌注射器,由美国BD公司生产。
放射性显像剂为99 mTc-标记化合物,放射性活度均为222 MBq(6 mCi),体积限定为0.5~0.6 ml,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广州医用同位素中心生产。
放射性核素静脉显像
放射性核素静脉显像自静脉远端注入的放射性核素显像剂随静脉血液按向心端方向回流,依次充盈小、中、大静脉血管,采用γ照相机,体外动态采集流经静脉血管的示踪信号,使静脉显影,并可显示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称为放射性核素静脉显像。
下肢静脉系统有深、浅静脉之分,深、浅静脉之间有丰富的交通支相连,如果在注射部位的近心端适度结扎止血带,阻断浅静脉,则远心端静脉注射的显像剂可经深静脉回流,从而选择性地使深静脉各段依次显影。
一、适应证1.先天性静脉发育异常,如双上腔静脉,大静脉异位引流;2.大静脉闭塞症,如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如布―加综合征)等;3.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寻找血栓来源;4.肢体水肿,上肢或下肢水肿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二、禁忌证无明确禁忌证三、操作方法(一)显像剂:原则上任何具有较高比活度的放射性核素均可作为静脉显像剂,但-和99m Tc的任何标记药由于140keV的γ射线能量更适合于γ照相机显像,99m TcO4物更适宜做为显像剂。
在临床工作中,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显像剂,例如,怀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时,选用99m Tc-MAA;在检测上腔静脉病变时,最好不选择99m Tc-MAA;在计划第一次显-。
像如不满意并准备立刻做第二次显像时,一般不选择99m TcO4(二)病人准备病人无需特殊准备,一般均取仰卧体位,有时注射部位血管不清楚,可将肢体下垂或浸泡在热水中数分钟;有时显像肢体水肿较重,可在注射前指压注射部位数分钟,有利于寻找穿刺静脉。
(三)操作程序1.上腔静脉显像(1)探头对位:一般均采用前位,大视野巨型探头的有效视野上缘包括胸骨上切迹上方3cm处,左右包括两侧上臂。
(2)仪器条件:探头配置低能通用或低能高分辨型准直器,能峰140keV,窗宽20%,矩阵为64×64或128×128。
(3)静脉穿刺及药物注射:取5ml注射器2支,各抽取显像剂370MBq(10mCi)/0.5ml~0.8ml。
放射性核素脑血管显
放射性核素脑血管显放射性核素脑血管显像介绍:放射性核素脑血管显像:“弹丸”式静脉注射不通过血脑屏障的显像剂后行快速动态显像,可观察到显像剂在脑血管内充盈、灌注和清除的全过程影像,并可见颈内动脉、大脑前、中、后动脉的走行和形态结构影像。
放射性核素脑血管显像正常值:正常所见(一)脑血管动态影像分为三个时相:1.动脉相:双侧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中动脉、颅底Willis环陆续显像,呈两侧对称的五叉形影像,历时约4 s。
2.脑实质相:Imaging agent进入微血管,放射性弥漫性分布于脑实质,历时约2 s。
3.静脉相:上矢状窦等静脉窦显影,脑实质放射性逐渐减少,历时约7 s。
(二)脑静态影像两侧大脑半球呈放射性空白区,头颅外周、颅底及各静脉窦呈明显的放射性浓聚区。
放射性核素脑血管显像临床意义:异常结果:1.脑死亡的诊断放射性核素脑血管显像可见颈总动脉显影延迟,部分显像剂经颈外动脉分支分布到颅顶,使大脑外周有少量放射性分布,但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和中动脉始终不显影。
2.动静脉畸形的诊断放射性核素脑血管显像示动脉相中畸形部位有明显的异常放射性浓聚,浓聚影消退快,静脉窦提早显影。
3.颈动脉狭窄和阻塞的诊断影像表现为病侧颈动脉影像变细甚至中断,其相应供血区的脑实质延迟显影且影像减淡。
烟雾病患者动脉相在双侧颈内动脉正常显影后,放射性滞留在脑基底部并逐渐扩散,大脑前动脉和中动脉明显显影延迟,受累区域的脑血流灌注减低。
4.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动态影像受累血管血流灌注减低或缺损,脑梗死后2~4周梗死区在静态影像出现明显的异常放射性浓聚,范围与受累血管的供应范围一致,8周后转阴。
5.脑占位性病变的诊断脑动脉瘤和脑膜瘤在动态影像呈局限性浓聚影,且长时间不消退,静态影像后者呈明显异常放射性浓聚灶。
脑脓肿静态影像呈“轮圈”状放射性浓聚,硬膜下血肿可见患侧脑外缘呈边界分明的月牙状放射性增浓。
需要检查的人群:脑死亡、动静脉畸形、颈动脉狭窄和阻塞、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占位性病变的患者。
核医学科静脉注射放射性药物的护理体会
核医学科静脉注射放射性药物的护理体会
刘晓建;王猛;续蕊;李红磊
【期刊名称】《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年(卷),期】2024(38)2
【摘要】静脉注射是将一定量无菌药液注入静脉的方法,药液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是发挥药效最快的给药方法,在核医学科最为常用,几乎所有的核医学检查都需要先静脉注射放射性药物,且注射情况直接影响检查图像的质量和诊断结果,故确保放射性药物的注射效果以及做好注射前后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现将我科静脉注射放射性药物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123-124)
【作者】刘晓建;王猛;续蕊;李红磊
【作者单位】中日友好医院核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核医学学生放射性药物制备带教体会
2.放射性药物静脉注射后按压技巧体会
3.流程再造护理管理运用于核医学科放射性药物注射中的辐射防护效果
4.医疗机构核医学科建设发展趋势及放射性药物制备功能设置
5.核医学科放射性药物注射中流程再造护理对患者辐射防护效果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2 ・ 42
CHI NES E NURS NG I RES EARCH S p e e , 0 7 Vo . 1 No 9 e t mb r 2 0 1 2 . B
带, 两人 同时 由床头至床尾将盖被边缘 与床沿 平齐 , 尾端 向下折 叠与床垫下 。如为麻醉床则二人同时提起盖被封 口处将其呈双 “” s 型反折 于床尾 。 1 3 评价 . 临床效果 。
血后 固定针头 , 注入生理盐水 1n 止~2mL 确认针 头在静脉 内 ,
jcin me h d o a in c e fr a e t to s fr do u l o p — o i d
ten s I t
且 无外渗后将放在铅防护套 内抽有放射性药物 的注射器 连接 于 三通的另一端 , 注入放射性药物 ( 甲基二磷酸盐 )再用余下 的 亚 ,
2 2. 2
不给病人 留有足够 的余地 , 病人睡眠时就易将床尾牵拉过度 , 从 而导致床铺松散 , 并且约束 了病人 的适 度活动 , 从而影 响其休 息 质量 。另外 , 醉床 的 目的主要用 于接 收和护理手术后的病人 , 麻 如按常规法铺床 , 病人 回病房 时, 必须将病人从无盖被的一侧抬 上床 , 而且 , 上床 后各种 引流管 的摆放 也受到局 限 , 床尾 还需整
这一般要用去盖被 的 1 l-2 r, 0CI 0c 因此 , T n 护士 在铺盖 被时 , 如
[] 北京 卫 生局 . 理常 规 [ ] 北 京 : 国协 和 医科 大 学 出版 社 , 3 护 M . 中
20 2 5 2 6 0 2:2 2 .
[] 殷磊. 4 护理学基础 [ . 3版. M]第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04 26— 人 20 :1
尾 盖 被 ) 。
改 良方法 , 无须更改 大单 的式样及尺寸 , 大大节 省了护士的
表1 显示 , 良 改 法铺床时所耗费的时间比常规法减少 了5%~ 0 7 %, 0 铺床后床单元平整维持 的时间比常规 法提 高了 7 , 倍 护理 人员不再有很吃力的感觉 , 临床更 实用 , 在 方便病人 。
放射 性 核素 静脉 注 射 方法 的对 比 观察
Co ta t O s r a in o ita e o s n n r s b e v t n n r v n u i— O
照组 , 每组 7 例 。 1
12 方 法 .
12 1 实验 组 采 用两 步 注射 法 : 注射 器 抽吸 生理 盐 水 3 .. 用 mL 4mL, - 连接三通 和 头皮 针 , 皮肤 消毒 后行 静脉 穿刺 , 回 见
2 结 果 ( 表 1 见 )
表 1 两 种 铺 床 法 比较
理 1 [ 次 。
通过改 良大单的铺法后 , 大单平整无 皱褶 , 周 内均能保持 1 此状态 。这样每天无须花 费大量 时间种铺床法所用时 间、 护理人员的 自我感觉 和
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 高了病房 规范的效果 。如为两人铺床 , 也提
1mL 2n 生理盐水冲管 , 后拔针 。 - 止 然
刘 蕊。 于丽娟 , 陆佩欧
LuR iYuLj a L e’u A iae mo op— i u , i n, uP io ( f l tdTu rH s i u i t f ’ri dcI i ri . i nj n 5 0 1 a o ebnMe i v s y He o gi g1 0 8 I Ha a Un e t l a Ci ) hn a
并采 用改 良法 , 则更高效 、 省力 、 时 、 省 快捷 。备用床和麻醉床 的 改 良, 不仅方便 了临床护理工作 , 更体现 了人性化 的管理 。特别 是术 后病人 , 很多情 况下都有各 种引流管 , 通过 改 良, 病人返病 房时 , 无论从 哪个方位抬病人上床都很方便 , 而且可及时固定引 流管于床两侧 , 盖被 自下而上 拉至病 人 的颈背部既 方便又无 须 再整理床尾 ( 下肢 有静脉通 路 、 如 引流装 置或 伤 口, 则应松 开床
1 1.
由于 目前各 大医院的床垫 均更新 为新一 代改进产 品 , 床垫 较轻、 方正且滑 , 采用 常规方法铺床后 , 床单特别容易松散 , 1 每3 晨午 间护理花 费了大量 的人力 和时间 , 却得不到预想 的效果 , 床 单元看上去并不 整洁 , 影响病房的规范和视觉效果 。再则 , 根据 生 活经 验 , 常人们在 睡眠时 , 通 习惯将盖被 紧裹 自己的颈背部 ,
3 讨 论
时间和人力 ; 便 了临床 护理 工作 , 现 了对 病人 的人 性化 关 方 体 怀; 提高 了护理工作效率 , 障了基础护理质量 。 保
参考文献 :
[ ] 李 秀云. 1 邹碧蓉荣 .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 . 3版 . M]第 武 汉: 湖北科学技术 出版社 ,0 5 1 2 0 :6—2 . 1 [ ] 张连荣 . 2 实用护理技术I . N]北京 : 军事医学科学 出版社 ,0 4 9— 20 :
作者简介 : 唐青( 9 6 )女 , 16 一 , 湖北 省宜 昌人 , 护士长 , 主管护师 , 大专 , 从 事妇科 临床护理管理工作 , 工作单位 :4 0 3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 医学院 430 , ( 湖北 省宜 昌市 中 心 人 民 医院 ) 唐 亚芹 、 风 知 、 丽 秋 工 作 单 位 : ; 万 于 4 30 , 4 0 3 湖北 省宜 昌市中心人 民医院。 ( 收稿 日 :0 7 0 — 4 修 回日期 :0 7 7 2 期 20 — 4 0 ; 2 0 —0 2 ) ( 本文编辑 张建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