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0课时 机械效率学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效率以及如何计算机械效率。
2.了解机械效率的意义和应用。
3.能够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机械效率。
教学重点:1.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如何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机械效率。
教学难点:1.理解机械效率的意义和应用。
2.掌握实验测量和计算机械效率的方法。
教学准备:1.实验仪器和材料:滑轮、弹簧秤、块状物体、测量尺、线规等。
2.实验操作步骤和记录表。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教师给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功率表的读数远大于我们实际使用的功率,比如家用电器的功率?请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
Step 2:概念解释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机械效率的概念。
机械效率指的是机械设备(如滑轮、机器)从输入能量向输出能量转换的比例,也就是实际输出功率与理论输出功率之间的比值。
Step 3:计算方法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公式展示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机械效率=实际输出功率/理论输出功率×100%。
并解释理论输出功率和实际输出功率的概念。
Step 4:机械效率的意义和应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机械效率的意义和应用。
与机械效率有关的问题可以是:机械效率越高意味着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考虑机械效率?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来得出结论。
Step 5:实验测量机械效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测量机械效率。
实验装置可以是一个简化的滑轮系统,学生通过测量负荷物体的高度、时间和施加力的大小来计算机械效率。
Step 6: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机械效率,并进行结果分析和讨论。
可以讨论实验误差、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等。
Step 7:总结和评价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对机械效率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并展示学生提出的好问题。
Step 8:拓展学习学生可以继续探究机械效率和功率之间的关系,机械效率与摩擦力之间的关系等。
Step 9: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实验报告。
Step 10: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提醒学生复习和预习下一堂课的内容。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关系。
(2)能够运用机械效率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工具进行实验操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珍惜能源、提高效率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1)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关系。
2. 难点:(1)机械效率公式的运用和计算。
(2)实验操作中数据的准确测量和处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机械效率的概念。
(2)介绍机械效率的定义和意义。
2. 实验一: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实验目的:了解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进行实验操作。
(2)实验步骤:① 组装滑轮组,测量重物的重力。
②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用刻度尺测量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③ 计算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
(3)实验分析:讨论实验数据,分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3. 实验二: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1)实验目的:了解斜面的机械效率,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进行实验操作。
(2)实验步骤:① 搭建斜面,测量重物的重力。
②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用刻度尺测量斜面上的移动距离。
③ 计算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
(3)实验分析:讨论实验数据,分析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4. 实验总结:(1)总结实验结果,得出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2)强调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如数据的准确测量和处理。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巩固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强调机械效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四、课后作业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
2. 思考:如何提高机械效率?举例说明。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和功率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和功率教案一、引言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关于机械效率和功率的概念。
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输出功与输入功的比值,而功率则是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机械效率和功率的概念,并通过实例和实验来加深理解。
二、知识点概述1. 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设备将输入的功转变为输出的功的效率。
通常用η表示,其计算公式为:η = 机械输出功 / 机械输入功 * 100%2. 功率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用P表示。
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 = 做功 / 时间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什么是功和能量,并和机械效率以及功率进行引导。
2. 讲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比较机械设备输入和输出的功,引导学生认识机械效率是如何定量表示的,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计算,并解释计算过程。
3. 实验-测量机械效率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使用弹簧测力计、木块、滑轮等实验器材进行机械效率的实验测量,要求学生记录实验步骤、数据和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4. 讲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功率是如何表示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功率的计算方法。
5. 实例分析-计算功率提供一系列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给定条件下的功率,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6. 实验-测量功率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使用测量器具和小型发电机等实验器材进行功率的实验测量,要求学生记录实验步骤、数据和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7. 总结通过教师的总结和引导,对机械效率和功率的概念进行再强调,并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关联,加深学生对于机械效率和功率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效率和功率的概念。
2. 能够计算机械效率和功率。
3. 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加深对机械效率和功率的理解。
五、教学资源和评估1.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滑轮、测量器具、小型发电机等。
2. 课堂练习,包括理论计算和实验操作的评估。
机械效率中考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三.运用公式η=G 物/( G 物+ G 动)解决滑轮组的问题例3.如图3所示的滑轮组,动滑轮总重为G 动=1N ,某同学用这个滑轮组将重为G =3N 的物体匀速吊起一定高度,不考虑绳重及轮与轴的摩擦,求: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四.测滑轮组机械效率例4.在“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4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改变钩码的数量,正确操作,实验数据如下:序号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cm 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cmη ① 1.0 20.0 0.7 40.0② 2. 0 20.0 1.2 40.0 83.3%③ 3.0 20.0 1.7 40.0 88.2%(1)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原理是(2)实验时,用手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动滑轮下的钩码缓缓上升.(3)第①次实验时测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保留一位小数)。
(4)由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可知,使用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物重 ,机械效率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你认为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还有什么方法?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一.运用公式η=W 有/W 总解决滑轮组的问题例1、用右图所示的滑轮组把重100N 的物体匀速提升0.5m ,所用的拉力是80N ,求:(1)总功多大?(2)有用功多大?(3)额外功多大? (4) 机械效率多大?分析:解:∵h=0.5m. ∴s=2h=_______m;(1) W 总=F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W 有=G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W 额=_________—W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运用公式η=G 物/nF 解决滑轮组的问题公式推导:∵η=W 有/W 总 且W 有=_________, W 总=_________,s=nh ∴η=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公式可直接使用)例2.如图2所示,用滑轮组提起重630N 的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重物以0.2m/s 的速度匀速上升,不计滑轮摩擦和绳重,已知F=300N ,求: (1)动滑轮的重力;(2)拉力做功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中考物理机械效率复习教案
机械效率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掌握计算机械效率的方法。
2. 能够运用机械效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认识到提高机械效率的重要性,培养改进机械、提高效率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机械效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运用机械效率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机械效率的计算。
2. 运用机械效率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相关实例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讨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机械,如电梯、汽车等,它们的工作效率如何?2. 学生分享对机械效率的初步理解。
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讲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
2. 解释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3. 公式讲解:机械效率 = (有用功 / 总功) × 100%。
4. 举例说明如何计算机械效率。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实例,让学生计算机械效率。
2. 学生分组讨论,解答实例中的问题。
3. 各组汇报解题过程和答案。
四、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机械效率。
2.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机械效率。
3.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和计算过程。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对机械效率的理解。
2. 讨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和意义。
3. 学生提出改进机械、提高效率的建议。
教学延伸:1. 让学生调查日常生活中机械的效率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2. 组织学生进行小发明比赛,设计提高机械效率的装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测量和计算机械效率,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总结和反思,学生能够认识到提高机械效率的重要性,培养改进机械、提高效率的意识。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计算机械效率的方法;3. 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
教学重点:1. 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
教学难点:1. 如何正确计算机械效率;2. 如何分析并提高机械效率。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相关实验器材和演示用的模型;2. 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3. 学生准备好课本、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教师可通过展示图示或实物引入话题,如:一辆汽车沿着平坦的道路运动,车辆在前进时使用了燃油产生的能量,但同时也会有能量由于摩擦等因素损失。
我们应该如何衡量这种损失及如何提高能量利用的效率呢?Step 2: 引入机械效率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向学生介绍机械效率的概念。
机械效率指的是机械设备或机械系统在工作过程中有用输出能量和输入能量之比,可以表示为:机械效率 = 有用输出能量 / 输入能量。
Step 3: 计算机械效率的方法教师提供一个案例或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机械效率。
学生可以将观察记录在笔记本中,并思考设备的有用输出能量和输入能量以及计算方法。
Step 4: 分析机械效率的意义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机械效率的意义。
例如,高机械效率意味着能量的损耗较少,设备的工作效率更高。
低机械效率可能意味着能量的浪费和设备磨损加剧。
Step 5: 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提高机械效率的策略和方法,例如减少摩擦、改善润滑条件、优化设计等等。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进行讨论。
Step 6: 总结与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机械效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
通过小结,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Step 7: 拓展教师可引入其他实际案例或实验,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计算机械效率,加深对机械效率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Step 8: 练习与检测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或小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机械效率,并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检测。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学案
8年级物理下册学案学习历程一、有用功和额外功1.分析下列方式做功对象2.定义:有用功:额外功:总功:随堂练习1当你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你克服桶重做的功是;你对水做的功是;如果桶掉进井里,从井里捞桶的时候,捞上的桶里带上一些水,这时你克服桶重做的功是;你对水做的功是。
(填“总功”“有用功”或“额外功”)3.算一算:以上各情况下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沙土重100N,桶重20N,体重400N,口袋重5N,动滑轮重10N,层高3m)方式一方式二方式三对土做功对人做功对小桶做功对口袋做功对滑轮做功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二、机械效率1.机械效率公式:2.自主学习例题,计算上面三种方式的机械效率,填入上表。
3.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方案及注意事项:(1)如何组装滑轮组?(2)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分别如何计算?(3)需要测量哪几个数据?(4)测量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5)如何测量吊起不同物重的机械效率(6)实验操作中如何分工数据表格:数据分析: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随堂练习2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高的机械省力B.机械效率低的机械,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小C.机械效率高的机械,有用功做的多D.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作业与检测课后检测1、两台机械,甲机械效率为80%,乙机械效率为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机械一定比乙机械省力B、乙机械一定比甲机械省力C、甲机械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机械的多D、有用功相同时,乙机械所做的总功多2、采取下述哪种措施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A、有用功一定,增大总功B、总功一定,增大额外功C、有用功一定,减小总功D、额外功一定,减小有用功3、用一个动滑轮把重为200N的货物匀速提高4m,所用的拉力是125N,则有用功是 J,总功是 J,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4、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
《机械效率》教案(5篇)
《机械效率》教案(5篇)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参加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活动,学习拟订简洁的科学探究规划和试验方案。
说明与建议1、有用功和总功首先让学生看课本图14.4-1,弄明白三幅画的意思,然后争论用图中三种不同方法,把100N重的沙子运上三楼,哪种方法最好。
学生可能对其次、三两种方法的区分不太理解,可引导学生留意桶的重量与口袋重量的不同。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每种状况需要做的功,引出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
2、想想议议这里意在使学生加深了解有用功、额外功的概念。
实际使用机械时,人们总是盼望额外功少些。
杠杆、起重机、电梯等全部机械都有一些是有用功,一些是额外功。
通过争论,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额外功。
3、机械效率为了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引入机械效率这一概念,懂得机械效率的意义,在叙述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后,应强调指出,使用机械做功,为了工作需要以及不行避开地存在摩擦等缘由,额外功是不行避开的。
例如用水桶从井里提水,目的是把水提上来,所以提水的功是有用功,提桶的。
功是额外功,而为了把水提上来,水桶是不行缺少的。
额外功是我们不需要的,它白白铺张能量,因此应尽量减小它。
使用不同的机械来提起物体,我们盼望做的额外功越少越好,或者说,有用功与总功越接近越好。
不同机器这方面的差异,通常用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百分比来表示,叫做机械效率,给出机械效率的公式。
一台机器所做的有用功与总功越接近,这台机器的机械效率就越高。
课本列举了一个计算机械效率的例题,意在练习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使学生加深熟悉有用功和总功的概念。
最终指出,提高机械效率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可以削减能耗,降低生产本钱,应对这个问题重视。
还可以让学生议议:除了用机械做功有个效率问题外,干别的事情有没有效率问题,在更宽阔的背景下对效率问题有个初步观念。
4、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这个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通过探究加深对机械效率的理解,摩擦是影响机械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利用斜面也可以省力。
八年级物理教案机械效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和问题解答,培养学生运用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难点:学生对机械效率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实物或图片。
学生:课本、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机械设备,如自行车、电梯等,引导学生讨论这些设备的作用和效率。
二、概念讲解(15分钟)1.引出机械效率的概念:设备的输出功和输入功的比值称为机械效率。
2.介绍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机械效率=输出功/输入功。
3.解释机械效率的意义:机械效率是衡量机械设备利用能量的程度,表示设备的能量转换效率,决定了设备的工作效果和能量损耗。
三、计算练习(30分钟)1.给出一些机械装置的实例,要求学生计算机械效率并回答相关问题。
2.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确定问题所给的物理量,选择适当的公式或计算方法,计算机械效率,最后回答问题。
四、拓展应用(20分钟)1.调查一些机械设备的效率,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或网络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并与班级分享调查结果。
2.给出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与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让学生回答如下问题:1.机械效率的概念是什么?2.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3.机械效率的意义是什么?4.你觉得学习机械效率有什么实际应用?六、作业布置(5分钟)1.完成课堂上未能完成的计算题。
2.思考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板书设计:机械效率定义:设备输出功与输入功的比值计算公式:机械效率=输出功/输入功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教授了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具体实例的引入和计算练习的实施,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和意义。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机械效率》中考复习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区别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知道机械效率的定义;机械效率的表达式.理解机械效率总小于1;;(3)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会计算简单的机械效率问题.(4)通过复习探究实验,使学生有正确设计实验、归纳出科学规律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机械效率的计算及实验探究测算滑轮组的效率。
难点:探究机械效率的实验和滑轮组的效率的应用知识的有关计算。
三.课堂活动内容(一)复习基础知识1.提问:什么是机械效率?(投影) 机械效率(1).定义:(2).公式:2. 复习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1).会判别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投影)(2)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定义(投影)。
3.练习:用一个动滑轮,将2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高,拉力F为120N,此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二) 。
复习探究实验1.问题:怎样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学生复习实验。
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如图所示:(1)实验原理是。
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测定的物理量有、、、。
(2)需要计算的物理量有、。
(3)所用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组、细绳外,还需要和。
2.问题:怎样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学生设计实验:三.练一练练习。
芳芳和兰兰运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在全班交流实验结果时,老师提出:如果各组所用滑轮和串绕绳子的方式不变,改变其它因素,是否会影响它的机械呢?大家积极思考,提出了各种猜想,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猜想1可能与匀速提升的速度大小有关;猜想2可能与被提升的钩码重有关:猜想3 可能匀速提升的速度大小有关和被提升的钩码重有关;猜想4可能与的钩码被提升有的高度有关。
绳子自由端在4S内拉下了4m,不考虑绳重和磨擦,求:(1)有用功和总功率;(2)机械效率;(3)若用此滑轮提升3200N的贷物,所需拉力为多少?一辆汽车不小心开进泥潭中,司机取来一套滑轮组欲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图所示,若车重为8×103N,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3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问:(1)该司机至少需要用多大的力才能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2)若拉动汽车时,汽车前进的速度为,则司机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物理《机械效率》教案范文
本文将介绍一篇关于物理《机械效率》教案范文。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学习如何计算机械效率,并了解机械效率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并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2.了解机械效率的应用;3.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机械效率问题。
二、教学内容1.机械效率的概念机械效率定义为机械输出功率和机械输入功率的比值:η = Pout / Pin其中,Pout表示机械输出功率,单位是瓦特(W),Pin表示机械输入功率,单位是瓦特(W)。
2.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1)用机械输出功率除以机械输入功率,得到机械效率的数值;(2)用机械输出功率除以机械输入功率的百分数,得到机械效率的百分数。
3.机械效率的应用机械效率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和维护中。
例如,汽车引擎、水泵、电动机等机械设备的效率都需要考虑。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会考虑机械效率的大小来决定设备的优化和维护方案。
三、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授课、案例分析、讨论等。
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授课我们将在课堂上为学生介绍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同时分析机械效率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
2.案例分析我们将提供一些实际的机械效率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3.讨论我们将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讨论与机械效率相关的问题,并总结出讨论结果,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为确保学生能够顺利掌握机械效率的概念和应用,我们将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估:1.测试我们将组织一次机械效率测试,测试包含多道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测试内容和难度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符。
2.课后作业我们将布置机械效率的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计算、案例分析和应用实践来深化学习,同时加强学生对机械效率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方案为确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案:1.引入在引入部分,我们将通过生动的例子来向学生介绍机械效率的概念,并且阐述机械效率的重要性和应用。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2.掌握计算机械效率的方法;3.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4.能够应用机械效率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2.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教学难点:1.如何应用机械效率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课件、幻灯片等教学工具;2.实验材料:包括不同形式的机械,如滑轮、斜面、螺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导入引入机械工作及机械功等概念,让学生回顾并了解机械效率的重要性。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什么是机械效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解释机械效率的定义。
机械效率表示机械能输出所占的比例,也可以理解为工作输出所占的比例。
公式:机械效率=机械能输出/机械能输入×100%2.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通过示例和公式推导,教授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3.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讲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包括减小摩擦损耗、减小空气阻力、改进机械结构等。
三、实验演示(30分钟)1.安排一场小型实验演示,展示机械效率的实际应用。
2.提供不同形式的机械,如滑轮、斜面、螺旋等,让学生观察并进行实验演示。
3.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四、案例分析(20分钟)1.分发案例分析题目,让学生完成相关计算和问题分析。
2.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3.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总结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和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继续巩固和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设计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示机械效率的实际应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工具和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机械效率导学案 (2)
机械效率导学案一、什么是机械效率?在物理学中,机械效率指的是机械器件或机械系统从输入能量中转化为有用输出的比例。
简单来说,机械效率就是机械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
二、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机械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机械效率 = 有用输出能量 / 输入能量 × 100%其中,有用输出能量指的是机械系统产生的对外做功的能量,通常以功率的形式表示;输入能量则是机械系统输入的总能量。
三、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机械效率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因素:1.摩擦:机械系统中的摩擦会产生能量损耗,降低机械效率。
2.传动损耗:机械系统的传动装置(如齿轮、皮带等)会由于摩擦而产生能量损耗。
3.负载:机械系统所承受的负载越大,产生的能量损耗也越大,从而降低机械效率。
4.设计和制造质量:机械系统的设计和制造质量直接影响其机械效率。
精密制造和良好的设计可以减小能量损耗。
四、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如果我们想提高机械效率,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减小摩擦:通过添加润滑剂、改进表面光洁度等方式减小摩擦损失。
2.优化传动装置:选用高效的传动装置,使用轴承等摩擦力小的部件,减小传动损耗。
3.优化负载:调整负载大小,使其适合机械系统的工作要求,降低能量损耗。
4.定期维护和保养:定期对机械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小能量损耗。
五、机械效率的应用机械效率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
在工业生产中,提高机械效率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在交通运输领域,提高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机械效率可以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在能源领域,提高能源转换设备的机械效率可以减少能源浪费。
六、总结机械效率是指机械系统从输入能量中转化为有用输出的能量比例。
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摩擦、传动损耗、负载和设计和制造质量。
为了提高机械效率,我们可以通过减小摩擦、优化传动装置、优化负载和进行定期维护等方法。
机械效率的提高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能源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机械效率-学习任务
小结所学知识
完成课后作业
法。
3.学习准备: 准备一个笔记本,在视频学习过程中做笔记和练习。
4.学习方式和环节: 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功的原理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认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建立机械效率的概念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
《机械效率》导物理——机械效率
2.学习任务: 1.能结合实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并能正确陈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说出机械效率的含义,知道机械效率总小于 1。能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
计算。 3.通过实验探究找到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说出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
机械效率复习课导学案.
机械效率复习课(导学案)长阳贺家坪中心校向立洪复习目标1、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能根据实验表格分析问题,处理问题.3、灵活应用η=W有用/W总解决实际问题课前知识再现(看书2分钟,处理3分钟)1 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二是。
功的计算公式:。
2有用功是对人们有用的功(通常W有用=Gh),额外功是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总功是有用功加额外功(通常W总=FS)。
3机械效率是跟的比值,用字母表示。
机械效率的公式是:。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这个结论叫做。
换句话说:使用任何机械都要“费功”,只有理想情况才“等功”,机械效率总是 1。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学生用11分钟,处理3分钟)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①斜面的粗糙程度,②物体斜面之间接触面大小,③斜面的倾斜程度三个因素的关系。
如图28所示是测定斜面机械效率的装置图。
1你通过观察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后。
你认为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是分别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 ______ ______ ______因素的关系。
(填对应的①②③)2你能分别说出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是怎样操作的吗?实验一:实验参考数据(九(3)班小华同学测得的数据)斜面的倾斜程物体重量G/N斜面高度h/m 沿斜面拉斜面长度s/m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η度力 F/N W有/J W总/J较缓 1.5 0.09 0.5 0.7 38.5% 较陡 1.5 0.17 0.7 0.7 0.255 52%3请你在实验一表格中填上所缺的数据。
4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到哪些结论?(要求写两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实验参考数据(九(3)班小华同学测得的数据)接触面大小物体重量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斜面长度s/m有用功W有/J总功W总/J机械效率η较小 1.5 0.17 0.7 0.7 0.255 0.49 52%较大 1.5 0.17 0.7 0.7 0.255 0.49 52%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结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斜面之间接触面大小______关(填有或无)实验三:实验参考数据(九(3)班小华同学测得的数据)斜面的粗糙程度物体重量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拉力 F/N斜面长度s/m有用功W有/J总功W总/J机械效率η较光滑 1.5 0.17 0.7 0.7 0.255 0.49 52%较粗糙 1.5 0.17 1 0.7 0.255 0.7 36%分析实验三数据得到结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 ______关(填有或无),斜面表面越粗糙,机械效率越______。
初三物理上册机械效率复习导学案
初三物理上册机械效率复习导学案篇一:九年级物理机械效率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机械效率”的指导案例课前预习仔细预习“机械效率”一节,并完成以下问题:1.如图1,一人向楼上运沙子,用重10n的动滑轮拉着装有100n沙子的小桶(桶重20n)并以匀速将其提升至6米高的建筑。
此人对铲斗、沙子和移动滑轮做了多少工作?其中,所做的工作是艰苦的工作,所做的工作是额外的工作。
2.机械效率如何计算?通过预习,你对机械效率还有哪些认识?、、3.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是什么样的简单机器?,斜面的高度如图所示,斜面的长度如图所示。
将重量为G的物体从斜面的低端运输到顶部。
如果你直接用手拿着它,克服重力所做的工作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你用力F沿着斜面向上拉物体,张力F所做的功是。
4.在预习过程中,你还存在什么疑问,记录下来,上课时讨论解决。
课堂学习计划活动(一)在大屏幕上观察几种输送沙子的方法,分组讨论和分析:每种方法的有用工作和额外工作是什么?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应用:起重机把2500n的钢材匀速提到6m高的三楼,共做了25000j的功,此起重机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要求小组中的学生计算后两种输沙方式的机械效率,并进行比较。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讨论:影响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有哪些?活动(二)猜想;影响斜面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有哪些?想一想:要测量倾斜平面起吊重物时的机械效率,如何分别测量主动功和总功?测量过程要使用哪些器材?小组讨论设计出实验步骤。
探索: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度的关系你的结论是:测试你:.1.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2.100N的沙子用塑料袋包装,通过电梯运输到6米高的建筑中。
电梯的电机已经完成了3000j的工作。
输送沙子的电梯的机械效率是多少?课后延伸:设计实验测量提升重物时固定滑轮和移动滑轮的效率。
篇二:2021年初三物理《功和机械能》复习学案初中物理“功与机械能”复习学习计划一、考试内容与要求【了解】能量,机械能。
精选中考物理专题十机械效率和机械能复习教案
W有 可知, 不计摩擦, W有+W额
使用甲图的定滑轮不用对滑轮做额外功,故机械 效率高;使用乙图的动滑轮要对滑轮做额外功, 故机械效率低. 由上分析知, ACD 错误, B 正确. 故 选 B. 【变式练习 1】C
考点 2:动能与势能 命题点:(1)动能和势能的概念;(2)探究影响 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小结 2: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这 个物体就具有能量,简称为能。物体 之间能量的转化通过做功完成,物体 问题 1:什么样的物体具有能?物体之间能量如何 转化?什么是机械能? 做的功越多,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越 多。而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小结 3:教材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探究此问 题:通过分析得出动能大小跟质量和 问题 2: 什么是动能?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教材中采取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来探究此问题 的? 速度有关。
最新中小学教育资源
小结 1:物理学中把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问题 2:机械效率是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因此我 们可否认为使用机械做功时, 所做的有用功越多 其机械效率越大?我们应如何提升机械效率? 问题 3:处理例 1 和变式练习 1. 【例 1】解析:本题考查定滑轮、动滑轮及其工作 特点、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由图甲中使用的是 定滑轮,图乙中使用的是动滑轮.根据定滑轮和 动滑轮的特点,甲不省力,乙可以省力;匀速提 升的是质量相等的物体,若提升高度相同时,所 做的有用功相同. 由η = 叫做机械效率。对于机械效率的理解: 1 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之比,故 ○ 它只有大小没有单位,通常用百分数 2 由于机械自重、摩擦力等因 表示;○ 素的存在,致使有用功总小于总功, 3 机械效率是 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 1; ○ 标志机械性能好坏的物理量,机械效 4机 率越高,这个机械的性能越好;○ 械效率的高低也与功率的大小无关。
机械效率复习课教案
《机械效率》复习课红安县实验中学李述红知识与技能: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含义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通过知识要点复习和习题练习,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
W Gh G有用3、理解公式并会运用;学会用其它知识与本部分知识结W F S nF总合的综合解题能力。
4、熟悉这部分知识升学试题的特点,了解出题的方向,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提高应试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知识,体验使用机械做功的过程,加深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理解,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兴趣。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对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效率”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机械效率及其计算。
教学难点:认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及计算。
教学方法:讨论、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结合视频,由学习要讲求效率导出使用机械也要讲求效率。
(板书课题)二、知识梳理:播放用滑轮组提升钩码的视频。
根据视频问学生:在用滑轮组提升钩码的过程中我们对哪些物体做了功?各是什么功?从而引出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对机械的三种功进行复习回顾,活学活用: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时对水做的是,对水桶做的是;当从井中捞起掉下的水桶时对水做的是,对桶做的是。
(填有用功或额外功) 强调:判断是有用功还是额外功要根据你的目的。
你选谁?要从井中提取重为300N 的水,现有两只水桶,一个是重50N 的铁桶,一个是重8N 的塑料桶,你选哪一个?为什么?(从做功的角度来说)引出机械效率的概念。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板书)计算公式:η1(填“>、<、=”)(板书)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没有单位。
概念理解:展示起重机的图片并问:某起重机的机械效率为40%,表示什么意思?讨论:提高机械效率方法有哪些?(针对滑轮组)W W有用有用引导学生根据公式讨论得出:W W W总有用额外方法一:减小动滑轮的重力;方法二:减小摩擦力;方法三:增大提升的物体的重力;即在额外功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时机械效率【考纲要求】考纲要求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机械效率;3.运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4.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考点聚焦】考点1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____________。
[点拨] (1)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或者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2)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不存在的。
(3)理想情况下(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三种功概念计算方法(以滑轮组为例)有用功为达目的而必须做的功W有用=G物h额外功人们不需要而又不得不做的功W额外=G动h(不考虑摩擦)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________ W总=_______________认识“机械效率”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________,用符号______表示公式____________说明机械效率是一个比值,通常用__________表示,由于有用功总______总功,故机械效率总__________[点拨] 机械效率是标志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物理量,但机械效率的高低并不决定使用机械是省力还是费力。
考点3 机械效率的测量名称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原理________________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量物体重力G、物体上升高度h、拉力F、绳子移动距离s注意事项必须使弹簧测力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升重物,以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得出结论①滑轮组中动滑轮个数越多越省力,但机械效率________;②同一机械,提升的物重越大,机械效率__________提高方法①减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适当增加__________评估交流重物被提升的高度不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点拨] (1)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在不考虑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产生额外功的原因是动滑轮的自重,即W额外=G动h,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终可表示为:η=G物G物+G动=G物nF。
(2)利用定滑轮、动滑轮提升相同重物,上升相同高度时,η定>η动。
【知识纵横】滑轮组不同用法时的功和机械效率简单机械做功目的有用功(W有用) 总功(W总) 额外功(W额外) 机械效率(η)滑轮组(甲) 提升物体Gh Fs Fs-Gh Gh Fs滑轮组(乙) 平移物体fs1Fs2Fs2-fs1fs1 Fs2【经典例题】例题1: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法。
小明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小乐采用另一种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
(1)请帮助小乐在图乙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2)实验中他们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绳的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 s/m机械效率η小明1 4 0.1 2.3 0.2 ______2 6 0.1 3.4 0.2 88.2%小乐3 5 0.1 1.9 0.3 87.7%4 7 0.1 2.6 0.3 89.7%小明第1次实验中,有用功为________J,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3)综合分析小明和小乐的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选填“高”或“低”)。
例题2:图11-3是用滑轮组提升物体A的示意图,物体A受到的重力大小为G A。
在匀速竖直提升物体A的过程中,物体A上升的速度大小为v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
已知:G A=400 N,v A=0.4 m/s,η=80%,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
求:(1)绳子自由端的速度v绳的大小。
(2)动滑轮所受的重力G动的大小。
(3)拉力F做功的功率P。
【课时训练】|夯实基础|(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快B.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多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多( )2.李玲玲同学用水桶从水井中提水做清洁,她在把水从井底提上来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B.对水所做的功是额外功C.对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D.对水所做的功是总功( )3.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则A.乙升降机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B.甲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C.甲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D.乙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 )4.(多选)小阳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所受重力是否有关,细绳的重力和滑轮的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很小,可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可以通过利用两个重力不相等的动滑轮来分别提升同一个物体B.动滑轮提升物体的高度将会影响动滑轮的机械效率C.实验可以通过利用同一个动滑轮两次提升两个重力不同的物体D.实验时需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5.如图所示,小型牵引车通过滑轮组可以将重物匀速吊起,若每次重物均以0.4 m/s的速度匀速上升,且滑轮的摩擦和绳重均可忽略不计。
当吊起质量为270 kg的重物A时,牵引车对绳的拉力为F,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g取10 N/kg。
求:(1)拉力F的大小。
(2)动滑轮所受的重力。
(3)拉力F的功率P。
|对接京考|一、多项选择题( )1.【2017·怀柔一模】下列关于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 B.做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C.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高D.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2.【2016·西城一模】小刚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及相关器材进行实验,改变所挂物体重力G,在绳自由端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滑轮组匀速提拉重物升高相同的高度,拉力所做的总功为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
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的摩擦,图乙中关于物重G及对应的W和η的关系图像,其中正确的是二、实验与探究题 3.【2017·门头沟一模】实验桌上有带横杆的铁架台、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细绳,另外还有钩码一盒,质量不等的滑轮2个,滑轮的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很小,可忽略不计。
小华选用这些器材,进行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所受重力有关”的实验。
小华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一个钩码、一个动滑轮的重力,分别用G 、G 动表示。
组装实验器材,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绳子自由端,绳子自由端所受拉力用F 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用s 表示,钩码上升的高度用h 表示。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F ,用刻度尺分别测出s 、h 。
并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②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两个钩码的重力、另一动滑轮的重力,仿照步骤①分别测量对应的F 、s 、h 。
并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利用公式η=W 有用W 总=GhFs ,计算两次实验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并将η值记录在表格中。
(1)小华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针对小华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4.【名师预测】图是用滑轮组提升建筑材料A 的示意图,在竖直向下的拉力F 作用下,使重 900 N 的建筑材料A 在5 s 的时间里匀速竖直上升了1 m ,绳自由端匀速竖直向下移动了2 m 。
在这个过程中,拉力 F 为500 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拉力 F 做功的功率为P 。
求:(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2)拉力F 的功率P 。
参考答案|经典例题|1.0.4;87.0%;高2. 解:(1)v 绳=2v A =2×0.4 m/s =0.8 m/s 。
(2)η=G AG A +G 动=400 N400 N +G 动=80%,解得G 动=100 N 。
(3)由题意,2F =G A +G 动,F =G A +G 动2=400 N +100 N2=250 N ;P =Fv 绳=250 N ×0.8 m/s =200 W 。
|夯实基础|1.C 2.C 3.C 4.AD 5.解:(1)G A =mg =270 kg ×10 N/kg =2700 N ,η=G A h Fs =G A h F ·nh =G A nF =2700 N 3F =90%,解得F =1000 N 。
(2)F =G 动+G An,G 动=nF -G A =3×1000 N -2700 N =300 N 。
(3)P =F v 绳=Fnv A =1000 N ×3×0.4 m/s =1200 W 。
|对接京考|1.AD 2.BD3.(1)步骤②中改变了钩码的总重力(2)步骤②中保持提升的钩码重力不变,取另一个滑轮仿照步骤①重复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4.解:(1)η=G nF =900 N2×500 N =90%。
(2)v 绳=s t =2 m5 s=0.4 m/s ;P =Fv 绳=500 N ×0.4 m/s =200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