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区域发展差异与总体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关联性

合集下载

新结构区域经济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南昌大学

新结构区域经济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南昌大学

新结构区域经济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南昌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新结构区域经济学由南昌大学经管学院与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合作形成。

参考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区域的类型有三种:匀质区、结节区、规划区参考答案:对2.空间地理学的三大性质参考答案:异质性;关联性;替代性3.在新结构经济学中,什么是分析经济发展的起点参考答案:禀赋特征4.新结构经济学主张以发达国家为标杆,发展中国家缺什么补什么错5.极化区,一般由运动、网络、节点、等级体系和表面五个基本要素组成参考答案:对6.区域经济具有哪些性质参考答案:关联性;相对独立性;整体性;空间差异性第二章测试1.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区域科学的三个领域参考答案:产业经济学2.空间经济学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静态均衡分析参考答案:错3.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结合点是一个经济体在每个时点的什么禀赋及其结构要素4.新结构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和西方范式结合的产物参考答案:对5.区域经济学起源于哪个国家参考答案:德国6.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什么?参考答案: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的不完全可分性第三章测试1.区位理论的鼻祖是谁参考答案:杜能2.杜能从区位地租出发,得出农产品种类围绕市场呈环带状分布理论化模式参考答案:对3.次优决策指成本最低、受益最多、市场份额最大化的决策参考答案:错4.廖什认为最佳区位在费用最小点,或者收入最大点参考答案:错5.新经济地理学的三大理论假说参考答案:不完全竞争;收益递增;运输成本6.中心外围模型的基本特征参考答案:差异性;不平等性;整体性第四章测试1.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参考答案:对2.在索洛模型中,对经济总体的增长贡献被设定为由哪三者组成参考答案:劳动;技术进步;资本3.鲍莫尔法则驱动的产业结构变迁关键的假设是每个生产部门的技术进步速度是有差异的参考答案:对4.阿罗模型(干中学)用技术的外部性解释经济增长。

城市竞争力与区域发展差异的关系分析

城市竞争力与区域发展差异的关系分析

城市竞争力与区域发展差异的关系分析一、引言城市竞争力与区域发展差异是当今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

城市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具有吸引人才、资本和技术创新的能力,通过提供优质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政策环境,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繁荣。

然而,不同城市的竞争力和发展差异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二、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可从多个维度进行划分和分析。

就经济维度而言,城市的产业结构、企业创新能力、人才招聘和留存能力等都是影响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同时,城市的基础设施、交通便利度、教育质量和医疗资源等也是吸引人才和企业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政府的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经济稳定性也对城市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

三、城市竞争力与区域发展差异的关系城市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吸引力。

具有较高竞争力的城市通常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源和投资,进一步推动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而相对较低竞争力的城市往往面临着人口外流、资源匮乏和资金困难等问题。

这种城市竞争力的不平衡直接导致了区域发展的差异。

高竞争力的城市通常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人才和资金,形成创新驱动型经济,进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发展循环。

这种循环会进一步吸引更多的资源和投资,促进城市快速发展。

而相对较低竞争力的城市往往在人才和资金方面面临着困难,难以快速发展。

四、城市竞争力与区域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城市竞争力与区域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相互关联,相互激发。

首先,城市竞争力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到区域发展的差异。

具有高竞争力的城市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资源,进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这样的城市在各种经济指标上往往表现出较高水平,而相对较低竞争力的城市则相反。

而区域发展差异也会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如果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低,无法提供足够的人才和资源支撑,那么其中的城市也很难有较高的竞争力。

因此,区域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

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

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区域发展差异是指不同地区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这种差异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面将从地理环境、资源禀赋、政策导向和人口流动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地理环境是影响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灾害等都会对地区的发展产生影响。

比如,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与外界联系紧密,往往具有较强的经济发展动力。

而内陆地区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等因素,发展相对滞后。

此外,气候条件也会对农业、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

其次,资源禀赋是导致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

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会导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差异。

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能够依靠资源优势发展相关产业,从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例如,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省在过去几十年中依靠煤炭产业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而资源匮乏的地区则面临着发展困境,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促进经济发展。

第三,政策导向也是导致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政策导向会对不同地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中央政府的政策倾向和资金投入往往会影响地方政府的决策,从而导致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

例如,中央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中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大力支持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最后,人口流动也是导致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口流动会导致人力资源的分布不均,进而影响地区的经济发展。

例如,大城市的人口流入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增长。

而农村地区的人口外流则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制约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地理环境、资源禀赋、政策导向和人口流动等因素都会对不同地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实现区域发展的均衡和协调,政府需要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措施,促进不同地区的协同发展。

区域发展差异与协调发展策略

区域发展差异与协调发展策略

区域发展差异与协调发展策略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发展差异问题也日益凸显。

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差异不断扩大,给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因此,如何实现区域发展的协调成为了当今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议题。

首先,了解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对制定协调发展策略至关重要。

中国区域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历史、地理和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不同地区在历史上的地理、文化和经济条件的差异导致了区域发展起点的不同。

例如,沿海地区由于接触开放程度高,更早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形成了经济发展的优势。

而内陆地区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等原因,发展滞后。

此外,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也对区域间的差异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些政策的长期执行导致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其次,区域发展差异的协调需要综合施策。

在制定策略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注重因地制宜。

首先,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发展滞后地区的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

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可以改善交通条件,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其次,要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发展滞后地区可以通过建设产业园区、引进外来投资等方式,改变传统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的跨越。

同时,要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高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此外,政府在协调区域发展差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应当加强政策的统筹和协调,通过税收、金融和土地政策等手段,引导和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对发展滞后地区的支持,提供必要的财政和资金支持,推动这些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

最后,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和交流对协调发展非常重要。

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发展。

建立更紧密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政策协调和资源共享,为不同地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遇,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协调发展。

尽管中国面临着区域发展差异的挑战,但通过综合施策和加强合作,可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区域发展与区域差异

区域发展与区域差异

区域发展与区域差异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中,区域发展和区域差异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往往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状况。

本文将就区域发展与区域差异问题展开讨论,并探讨背后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一、区域发展的定义和特点区域发展是指不同地区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政策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往往拥有丰富的资源、先进的产业和较高的人力资本;而相对落后的地区则可能受制于资源匮乏、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二、区域差异的表现形式区域差异在不同领域和方面都有所体现。

首先是经济方面的差异,包括地区GDP、人均收入、产业结构等。

通常来说,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发展较为迅速,而内陆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

其次是社会领域的差异,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资源分配和服务水平。

再次是城乡差异,城市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较好,而农村地区在这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最后,区域差异还体现在人口流动和就业机会方面,一些发达地区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人才,而一些贫困地区则存在较高的人口流失和就业压力。

三、区域差异背后的原因区域差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自然条件的差异,例如地理位置、气候环境、资源禀赋等。

自然条件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

其次是政策环境的差异,各地政府对于区域发展的政策支持程度不同,也会对区域差异产生影响。

此外,历史和文化因素也是影响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一些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和文化传统也会对发展产生影响。

四、缩小区域差异的对策为了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全面均衡的区域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是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公共服务和推动产业升级等方式,提升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

其次是改善区域间的交通和通讯网络,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和交流,减少地区发展的隔阂。

区域发展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分析报告

区域发展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分析报告

区域发展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分析报告一、引言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发展和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这不仅影响了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

本报告将分析这一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并给出一些建议。

二、不平衡的原因1.地理条件不同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差异巨大。

例如,东部沿海地区拥有较为发达的交通网络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发展制造业和国际贸易。

而西部地区地广人稀,交通条件相对落后,资源相对较为匮乏,限制了其经济发展速度。

2.政策偏向过去的经济政策偏向东部地区,导致了不平衡的发展情况。

东部地区在吸引外资、促进出口贸易以及享受更多优惠政策方面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而西部地区则没有得到同等的待遇。

3.技术和人力资源差异东部地区的技术和人力资源相对较为发达,拥有更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技术投入,推动经济发展。

而西部地区由于技术人才相对匮乏,人才流动性低,技术进步缓慢,影响了经济发展。

4.市场规模不同东部地区人口相对集中,市场规模较大,有利于企业发展和产品销售。

而西部地区由于人口稀少,市场规模相对较小,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三、不平衡的影响1.市场竞争不公平不平衡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市场竞争的不公平。

东部地区企业由于发展条件优越,往往具有更高的竞争力,可以以更低的价格和更好的产品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2.社会福利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区域之间社会福利的差异。

东部地区的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相对较高,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而西部地区的居民则相对较低。

3.资源浪费与环境问题过度集中发展造成了一些地区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加剧了环境问题。

例如,东部地区过度开发了许多资源,导致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

四、解决办法1.调整区域发展政策政府应该放宽对东部地区的投资和支持政策,逐步向西部地区转移,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国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国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中国是一个拥有庞大国土和众多人口的大国,其区域发展差异一直存在。

一些地方经济腾飞,而一些地方经济相对落后。

这种区域差距的现状一直是困扰中国的难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旨在促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

一、地理环境和资源差别中国的地形因素和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这是造成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

比如说,山区地区的地理环境比较恶劣,且自然资源较为匮乏,使得该地区经济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而东北地区的资源丰富,故此地区曾经是中国的工业基地。

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差别意味着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同的,这也导致着地区经济之间的差距。

因此,注重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实施地质环境治理等措施,才能打破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限制,促进各地协调发展。

二、基础设施的差别基础设施交通能力、通讯能力和能源供应能力等都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关键因素。

较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网络发达,能源供应充足,建立了比较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城市化基础设施体系。

而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对于包括物流、人力、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较为不足,这也使得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愈发显著。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需要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新基建和老基建的水平,缩小不同地区之间的基础设施的差距。

三、产业的差别各地产业结构不同,产业区域化发展程度也不同。

一些地区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如说提高了技术含量的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

但一些地区放弃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或是一味发展出口加工业、低附加值产业。

这些问题影响到了产业的整体发展方向,限制了发展潜力和经济贡献度。

要做到产升级、工业转型,需要整合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区域经济合作联盟,推动各地区协同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链多样性。

让全国各地区形成产业互补和合作,共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人力资源的差别人工成本和人力素质也是造成区域发展差异的因素之一。

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相关性分析

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相关性分析
维普资讯
V leE gne n o , 0 au n i r gN . 2 6 ei 70
价 值 工 程 20 0 6年 第 7期
城 市化 与 区域 经 济 发 展 差 异 的相 关 性 分 析
An l sso Rea i iy Be we n r a i a i n nd De eo i a y i n l tv t t e U b n z to a v l p ng Di e e c fRe i n lEc no y f r n eo g o a o m
朱 世 英 Z uS iig h hyn
(东 经 济 学 院经 济 学 系 , 山 济南 2 0 1 ) 50 4
( e at n o c n m c ,h n o gIs tt o c n m c , n n 2 0 1 , hn ) D pr me t f o o is S a d n tue f o o is J a 5 0 4 C ia E ni E i 摘 要 : 文 采 用 人 口规 模 和 产 业 规 模 来 度 量 区 域 的城 市规 模 , 而评 价 一 个 区域 的 绝 对 城 市化 水 平 ; 实证 的 角 度 分 析 了 本 进 从
“ 市化 , 区 域 G 城 , 对 DP的 相 关性 影 响 . 为 要 缩 小 区域 经 济 发 展 的 差 距 , 有 效 的 措 施 就 是 积 极 推 进 中西 部 地 区 的 城 市 化 进 认 最
程 。 ’
Ab ta t l p p r me s r s t e s a e o h e i n l u b n z t n a d e au ts t e l v l o r a ia o a c r i g t s r c : e a e a u e h l f t e r go a r a ia o n c i n v l ae h e e f u n z t n c o d n o b i

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的解释

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的解释

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的解释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的解释——基于空间统计分析与Shapley 值分解方法内容摘要: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区域性差异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与城市化发展水平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如何有效度量城市化发展水平,针对城镇化发展差异展开分解,研究主要影响因素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是提出有效政策依据,加快城市化进程、缩小区域间差异的关键所在。

本文在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利用克服常规指数分解分析的局限的基于空间半对数误差模型的夏普里值分解法对城镇化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排序。

实证结果表明:房价是拉动我国区域间城镇发展差异的关键性因素;人均收入和人才竞争力对城市化发展具有强烈的反弹性,人才流动和提高人均收入是缩小城镇化发展差距的关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公共支出和税收收入方面的政策改变可以有效调解城镇化发展的差异。

关键字:城市化差异性面板数据夏普利值分解一、引言人口迁移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

由于城市化动因对区域发展水平的影响,最终都会反映到人口的迁移上,所以人口是度量城市化的优良指标(Davis,1965)1。

国外对城市化的问题研究较早,许多学者利用人口对城市的发展水平做出度量。

最常见的度量方法是居住在城市区域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国际上则采用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居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来度量一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水平(Casis和Davis,1946)2。

但是这两种度量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随着人口统计口径的不同城市化水平将发生多种变化;二是小城市城区人口占居住总人口的比重有可能与大城市相同,但这不能成为两城市发展水平一致的有力证据(Berry和Garrison,1958)3。

针对测度中所存在的问题,Jack(1966)4以美国城市等级分类体系标准为基础提出了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经典1 Kingsley Davis,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Human Population," Scien-tific Ainerican 213, no. 3 (September 1965):40-53.2Ana Casis and Kingsley Davis, "Urbanization in Latin America," Mil-bank Memorial Fund Quarterly 24, no. 3 (July 1946):292-314.3Brian J. Berry and William L. Garrison,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 of Urban Rank-SizeR elationships,"A 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48 (March 1958):83-91;4Jack P. Gibbs, "Measures of Urbanization,"Social Forces 45, no. 2 (December 1966) :170-77.测算方法,他用一个城市的人口占所在等级体系中总人口的比例与所在体系总人口占国家总人口的比率的乘积来定义城市化规模(Scale of Urbanization简称Su),用城市人口占等级体系总人口的比率平方来度量人口的聚集规模(Scale of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简称Sp)。

中国城市化水平及省级差异分析

中国城市化水平及省级差异分析

中国城市化⽔平及省级差异分析⼈⽂地理学作业《中国城市化⽔平及省际差异分析》中国城市化⽔平及省际差异分析摘要:改⾰开放以来, 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但城市化⽔平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业化⽔平,随着21世纪经济的⾼速增长,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也在⼤步向前,⽬前中国城市化⽔平与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城市化⽔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为此,了解中国城市化⽔平及通过区位熵的⽅法来分析中国城市化⽔平的省际差异。

关键词:城市化省际差异区位熵⼀、中国城市化⽔平城市化是指⼈⼝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城市化是社会⽣产⼒发展到⼀定阶段,农村⼈⼝转化为⾮农村⼈⼝,⼈⼝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

⼗六⼤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2002年⾄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市⼈⼝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

2011年,城市⼈⼝⽐重达到51.27%,⽐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城市⼈⼝为69079万⼈,⽐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乡村⼈⼝65656万⼈,减少了12585万。

根据中国六次⼈⼝普查数据,历次⼈⼝普查城市化⽔平依次为:12.84%,17.58%,20.43%,25.84%,35.39%,47.5%。

以上是中国历次⼈⼝普查城市化⽔平表和中国城市化⽔平国际⽐较表。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城市化⽔平在稳步提⾼,但从国际⽐较来看,中国的城市化⽔平与发达国家相⽐差距较⼤, 与⼀些发展中国家相⽐也较落后。

中国城市化⽔平虽有所提⾼,但城市化⽔平依旧偏低,城市化低于世界城市化平均⽔平。

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临的⼀个重要的社会结构转换过程。

它⼀⽅⾯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另⼀⽅⾯⼜是衡量经济发展⽔平的重要标志, 城市化⽔平越⾼的地区, 经济就越发达。

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多、规模的不断扩⼤, 中国城市化⽔平有了很⼤提⾼,⾄2011年中国城市化⽔平已达51.27%。

城市化进程与区域发展差异

城市化进程与区域发展差异

城市化进程与区域发展差异随着世界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成为了一个普遍的趋势。

城市化进程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流动和聚集,而区域发展差异则是指不同地区在发展进程中的差异和不平衡。

城市化与区域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城市化进程对区域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城市作为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资源,形成了经济发展的引擎。

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由于人口减少和资源流失,发展滞后。

这种不平衡的发展导致了城乡差距的加大,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不稳定和贫富差距。

因此,城市化进程虽然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但同时也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其次,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区域发展的转型和升级。

城市化进程不仅仅意味着人口的聚集,还包括了产业的迁移和转移。

随着城市的发展,传统产业逐渐腾退,而新兴产业和服务业逐渐兴起。

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区域发展模式的转型。

一些传统的工业城市逐渐演变成了现代化的经济中心,而一些偏远的地区则面临着产业结构不适应的问题。

因此,城市化进程通过推动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推动了区域发展的变革。

此外,城市化进程加剧了区域之间的竞争和合作。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城市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招商引资、资源争夺和人才吸引等方面。

城市之间通过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吸引更多的人口和企业,从而推动了区域发展的竞争。

同时,城市化也促进了城市间的合作,各个城市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了区域发展的合作。

最后,城市化进程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建设和工业化活动导致了土地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城市的建设和交通网络的扩张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造成了压力,而工业化的过程则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排放。

这些问题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带来了挑战。

综上所述,城市化进程与区域发展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推动了区域发展的转型和升级,加剧了区域之间的竞争和合作,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城乡区域发展差异大城市化进程不平衡制约了经济整体发展

城乡区域发展差异大城市化进程不平衡制约了经济整体发展

城乡区域发展差异大城市化进程不平衡制约了经济整体发展城乡区域发展差异:大城市化进程制约了经济整体发展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乡区域发展差异日益凸显。

尤其是在大城市化进程中,不平衡的发展导致了经济整体发展受制。

本文将从城乡区域的差异、大城市化进程的不平衡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制约等方面展开论述。

1. 城乡区域发展差异的现状在城乡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差异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一方面,大城市集聚了人才、资金和资源,形成了较为发达的经济体系和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

与此同时,城市的聚集效应也使得产业链和价值链更加完善,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由于受限于土地资源和发展条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农业仍然是其主导产业,产业结构单一且发展水平有限。

农民收入水平相对偏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城乡区域发展差异所导致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还涉及到社会、环境和文化等方面。

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更好的教育、医疗和文化资源,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而农村地区的滞后发展则使得居民面临着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不足。

2. 大城市化进程的不平衡发展大城市化进程是城乡区域发展差异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国家政策导向和资源投入的重点多集中在大城市,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涌入大城市,推动了其发展。

大城市之间的竞争和协同作用也使得其在区域中的地位愈发突出。

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发展却相对滞后。

由于资源和投资的不足,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滞后于城市。

农村居民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难以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和公共服务。

3. 经济整体发展受制的原因城乡区域发展差异的存在和大城市化进程的不平衡,使得经济整体发展受到了制约。

首先,农村地区的滞后发展导致了资源浪费和人力流失。

大量劳动力外流到城市以谋求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条件,导致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限制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其次,城乡区域发展差异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平衡。

区域发展差异对社会经济平衡的影响

区域发展差异对社会经济平衡的影响

区域发展差异对社会经济平衡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们不难发现各地区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发展差异。

一些地区经济持续蓬勃发展,社会进步迅速,而另一些地区却发展滞后,经济困境严重。

这种区域发展差异不仅对当地社会经济造成了直接的影响,也对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平衡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区域发展差异导致失衡的资源配置。

发达地区拥有更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从而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

相反,欠发达地区一方面缺乏引才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也缺乏投资和企业的吸引力。

因此,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会更倾向于在发达地区进行投资和发展,造成更为严重的资源错配。

这不仅使得发达地区的经济更加繁荣,也使得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其次,区域发展差异导致了劳动力和人口的流动不平衡。

由于发达地区具有更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福利,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在这些地区生活和工作。

这会导致人才在欠发达地区的流失,加剧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困境。

同时,大量的人口涌入发达地区也会给当地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房地产市场的紧张、医疗资源的匮乏等。

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

此外,区域发展差异还会加剧地区之间的社会矛盾和不平等。

发达地区的经济迅速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往往伴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阶层的分化也更为严重。

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困境则会加剧贫困问题,使得社会的不平等更加突出。

这种社会矛盾和不平等最终会威胁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给社会经济平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然而,区域发展差异也可能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平衡的激励因素。

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可以为其提供借鉴和学习的机会,从而推动其加快发展步伐。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优化政策和措施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才的流动,尽可能减少区域发展差异对社会经济平衡的影响。

综上所述,区域发展差异对社会经济平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地域发展差异知识点总结

地域发展差异知识点总结

地域发展差异知识点总结地域发展差异是指不同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上存在的差异。

这种差异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都存在,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地域发展差异的形成原因1.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对不同地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自然资源的分布使得一些地区更加适合农业生产,而另一些地区则适合工业发展。

2. 政策因素:不同地区受政府政策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政府的财政支持、产业政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都会对地区发展产生影响。

3. 历史遗留问题:一些地区存在着历史遗留问题,如农村地区的发展滞后、城市化水平低等,这些都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地域发展差异。

4. 人口流动:人口的聚集与迁移也对地域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些城市由于人口聚集,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负担,而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缺乏人口,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低效。

5. 文化传统: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也会影响地区的发展。

例如一些地方因为传统习俗和文化倾向于传统农业生产,而忽视了现代产业的发展。

二、地域发展差异的表现1. 经济发展差异:一些地区的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速度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有的地区拥有发达的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都相对较高,而另一些地区经济结构单一,收入水平偏低。

2. 社会福利差异:不同地区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地区的居民享受较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而另一些地区由于各种原因,缺乏这些公共福利。

3. 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了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沿海和内陆之间的差异,表现为城乡间发展差距大、东西部地区差距大、沿海内陆的差距大。

4. 自然环境差异:不同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不同,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环境质量也存在着巨大差异。

三、地域发展差异的影响1. 社会不稳定:地域发展差异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一些地区的居民由于经济困难和公共服务不足而对政府失去信任,加剧了社会矛盾和冲突。

区域发展差距的原因与对策

区域发展差距的原因与对策

区域发展差距的原因与对策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各地的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的交流与互动也越来越密切。

但与此同时,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一些地区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另一些地区却依旧落后,甚至贫困。

这种发展差距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那么,造成这种发展差距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一、原因1.地理环境因素地理环境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利于交通运输、劳动力、资源和市场等的区域,发展速度往往更快。

例如,位于沿海的城市,由于沿海交通便利,国内外市场相通,所以发展较快。

而内陆偏远的地区,由于地理交通不便,市场狭窄,所以发展速度较慢。

2.历史遗留问题历史遗留问题也是造成发展差距的原因之一。

许多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受到战争、动乱、自然灾害等影响,造成人口流失,经济发展滞后。

例如,云南、贵州等省份,由于地处边陲、崇山峻岭等自然条件,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

3.政策扶持不足政府的政策扶持也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地区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导致其缺少投资和资源,从而限制了其经济发展的速度。

相反,一些政策扶持力度大的地区,则可以利用市场、资本和政策优势快速发展。

例如,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省在经济、投资、人才等方面享有政策优势,使得其快速发展。

二、对策1.政府扶持政府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为发展落后地区提供全方位的扶持。

这包括政策的执行、资金的投入、人才的引入等等。

政府还应该加大对这些地区的对口帮扶力度,同时也需要跟进扶贫、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改革政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2.资源整合资源整合也是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一个关键。

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资源禀赋,资源整合则可以使得资源分布更加平衡。

政府、企业和社会应该共同合作,进行各种资源共享,共同发掘各地的优势资源。

例如,一些地区可以充分利用机场、港口等资源,发展物流产业;另一些地区则可以依托自然风光、文化资源等发展旅游业。

选择性必修二第1章 第2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选择性必修二第1章 第2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第二节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任务设定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性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1.举例说明区域的组成要素,理解各组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

(综合思维)2.把握区域的环境特征,理解区域的整体性。

(综合思维)3.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区域的差异性,学会比较区域差异的方法。

(区域认知)4.结合区域要素的流动实例,掌握区域间的关联性及影响。

(人地协调观)1.区域要素有哪些?区域整体性有哪些表现?2.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区域关联是怎样实现的?对区域发展有何影响?一、区域整体性1.区域要素(1)分类①自然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

②人文要素:包括人口、文化、经济等。

(2)表现:可以通过景观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来。

2.区域整体性表现(1)区域要素相互影响影响表现举例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与自然界发生直接联系捕鱼、采矿、风能发电间接影响区域的文化通过制度、习俗、社会组织等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再间接影响自然界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的实施[教材思考]1.教材图1.8中可以看到哪些区域要素?提示: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文化、建筑、农业等。

2.河回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哪些区域要素有关?提示:河回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关的区域要素有文化、建筑等。

将区域要素影响与典型案例连线。

[特别提醒]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是区域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结果。

区域环境要素的发展变化也会导致区域环境特征的整体变化。

1.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地理位置差异自然条件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文化习俗差异2.区域差异是区域关联的基础3.区域关联的影响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2)区域整体性是区域关联的基础。

(×)(3)区域人文要素具有关联性,而自然要素则没有。

1.2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1.2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本章节将从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的角度,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探讨区域发展的规律。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1.区域整体性的概念、特点及评价方法。
2.因地制宜原则在区域发展中的应用。
3.区域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潜力分析。
4.区域发展规划的制定方法。
5.区域发展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为我国的区域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此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具体步骤如下: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
2.布置任务: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个具体案例,要求他们分析案例中地区的区域整体性、关联性以及因地制宜原则的应用。
3.讨论与交流:学生针对案例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见解,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b.鼓励学生参加地理竞赛、社会实践活动,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1.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向学生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风光、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区域整体性与关联性。
4.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并对错题进行总结和反思。
1.作业完成后,请认真检查,确保内容完整、结构清晰、表达准确。
2.小组作业需分工合作,充分发挥每位成员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3.作业提交时间:下周一下午5点前。请按时提交,以免影响作业评价。

城市化与地区不平衡发展

城市化与地区不平衡发展

城市化与地区不平衡发展随着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城市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

然而,城市化进程中的地区不平衡发展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从城市化与地区不平衡发展的内在联系、原因分析和解决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城市化与地区不平衡发展的内在联系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城市作为现代社会的核心载体,聚集着各种资源,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吸引着大量人口涌向城市。

然而,城市化进程中往往伴随着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

一方面,一线大城市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人口规模不断膨胀,资源密集型产业集聚,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人才,享受着城市带来的便利和发展红利。

另一方面,一些中小城市以及农村地区的经济仍然相对滞后,人口规模和就业机会有限,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这种城市化进程中的地区不平衡发展,既制约了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加剧了社会阶层分化和地区间的差距。

二、地区不平衡发展的原因分析1. 政策制定不合理地区不平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策制定不合理。

过于偏重发展一线大城市,给予其更多的政策倾斜,导致资源集中和差距拉大。

与此同时,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发展受到限制,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力。

2. 经济结构差异地区不平衡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是经济结构差异。

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一线大城市拥有更先进的产业布局和科技创新力量,而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则相对落后,往往依靠传统农业和加工制造业为主,经济增长缓慢。

3. 资源分配不均地区不平衡发展的第三个原因是资源分配不均。

城市作为资源聚集地,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导致地区间的差距扩大。

大量人口涌向一线大城市,使得其资源供给面临极大压力,而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则面临着资源匮乏和发展困境。

三、解决地区不平衡发展的措施1. 调整政策倾斜政府应当制定合理的政策,减少对一线大城市的倾斜,加大对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

通过调整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就地分布等方式,促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发展,从而实现地区间的平衡发展。

城市化水平“滞后”成因分析

城市化水平“滞后”成因分析

城市化水平“滞后”成因分析城市化水平“滞后”成因分析的多种观点对于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成因,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有以下一些观点:户籍制度对人口自由流动的限制。

在我国,户籍制度已经远远超出人口管理方式的意义,而是与居民的政治经济利益分配紧密结合,职业、住房、教育、福利、土地、社会地位等方面全面树立起了防碍人口自由流动的屏障。

推动户籍制度的改革已经形成一种共识,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

二元经济体制下,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的“进厂不进城”的特殊工业化道路。

这种工业化方式削弱了工业化对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带动作用。

对此,石忆邵[2]等很多学者都做了深入探讨。

农村土地产权流转问题。

因为当前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没有赋予农民处置、流转土地的权利,同时又没有建立起相对应的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防碍了农民向城市的迁移。

农民因为不愿放弃作为生存保障的土地,从而不愿永久迁移,阻滞了人口的自由流动。

曾永昌(2001)[3]郑凌云(2003)[4]等人都提出了这种观点。

劳动生产率问题。

叶裕民(2002)[5]称之为“工业化的结构性弱质”,也就是轻重工业的技术结构不合理。

一般来说,重工业是技术密集型,比较劳动生产率高。

而我国却违反常理地轻工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于重工业,原因主要是外资与技术的注入使轻工业站在一个具有后发优势的起点上。

其结果则是应该技术进步的重工业没有实现技术进步,应该大规模吸纳劳动力的轻工业技术进步过快,没有起到应有的吸纳作用。

还有我国发展历的战略与理解的原因。

王小鲁与夏小林[6]指出,建国以来的很长时期,在“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发展政策指导下,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被忽视和压抑,使绝大部分城市变成了功能不全,结构失调的单纯的工业基地。

而1960~1970年代为备战而实行的“山、散、洞”的“三线”工业建设布局政策,也使工业进一步远离城市,失去了基础设施的依托,又影响了城市发展。

上述观点从不同角度探讨和揭示了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成因,有其说服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区域发展差异与总体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关联性1前言城市化水平是一国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结构性特征,也是衡量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1]。

关于滞后的成因,许多学者做过有意义的研究。

笔者从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个角度探究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的成因,并且以统计分析的方法测度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发展关系,论证区域发展差异与总体城市化水平滞后间是否具有关联性。

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广的大国,区域间的发展极不平衡。

在某种程度上可说中国的经济系统实际上是由若干个发展特征不同的、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区域经济体所组成。

各个局部区域的组合形成总体,但总体的特征不一定代表各个局部区域的特征。

因此,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极不平衡大国而言,城市化发展问题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总量分析上。

对区域之间的差异情况的分析及理解有可能导致对总量及总体特征的更准确把握。

2城市化水平“滞后”成因分析的多种观点对于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成因,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有以下一些观点:2.1户籍制度对人口自由流动的限制。

在我国,户籍制度已经远远超出人口管理方式的意义,而是与居民的政治经济利益分配紧密结合,职业、住房、教育、福利、土地、社会地位等方面全面树立起了阻碍人口自由流动的屏障。

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已经形成一种共识,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

2.2二元经济体制下,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的“进厂不进城”的特殊工业化道路。

这种工业化方式削弱了工业化对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带动作用。

对此,石忆邵[2]等许多学者都做了深入探讨。

2.3农村土地产权流转问题。

由于目前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没有赋予农民处置、流转土地的权利,同时又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阻碍了农民向城市的迁移。

农民由于不愿放弃作为生存保障的土地,从而不愿永久迁移,阻滞了人口的自由流动。

曾永昌(2001)[3]郑凌云(2003)[4]等人都提出了这种观点。

2.4劳动生产率问题。

叶裕民(2002)[5]称之为“工业化的结构性弱质”,也就是轻重工业的技术结构不合理。

一般而言,重工业是技术密集型,比较劳动生产率高。

而我国却违反常理地轻工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于重工业,原因主要是外资与技术的注入使轻工业站在一个具有后发优势的起点上。

其结果则是应该技术进步的重工业没有实现技术进步,应该大规模吸纳劳动力的轻工业技术进步过快,没有起到应有的吸纳作用。

2.5还有我国发展历史上的战略与认识的原因。

王小鲁与夏小林[6]指出,建国以来的很长时期,在“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发展政策指导下,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被忽视和压抑,使大部分城市变成了功能不全,结构失调的单纯的工业基地。

而1960~1970年代为备战而实行的“山、散、洞”的“三线”工业建设布局政策,也使工业进一步远离城市,失去了基础设施的依托,又影响了城市发展。

上述观点从不同角度探讨和揭示了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成因,有其说服力。

当然,改革开放以来情况已发生了很多变化。

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相当市场化,户籍制度、用工制度、土地流转制度以及人口迁移管理、产业发展政策等都与以往大不相同。

3经济发展对城市化拉动效用的边际递减原理边际效用递减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可以证明,在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方面也存在着相通之处。

一国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存在着相关的规律,这种规律突出地体现在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对数曲线关系。

在1970~1980年代,钱纳里[7]、周一星[8]等人都曾论证了这一点。

笔者[9]也曾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即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发展对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拉动作用是不一样的;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相当高度后,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下同)的进一步增长将不再导致城市化水平的持续显著提高。

图1为根据1999年世界各国数据构筑的城市化率与人均GDP的对数关系模型曲线。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大国而言,其内部的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也是基本符合这一对数曲线关系的。

对我国2000年各省城市化率与人均GDP进行相关分析,相关度较高,相关系数为0.941,在0.01水平上显著,其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城市化率与人均GDP的一般关系曲线显示,随着人均GDP的增长,一国或地区的城市化率将逐步提高。

然而这种带动的作用随着人均GDP水平的提高逐渐趋小。

表现为曲线逐渐收敛,曲线上各点的斜率逐渐减小。

将单位人均GDP的变动对应的人口城市化率的变化(△ULR/△GDP即曲线上各点的斜率)作为衡量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边际带动作用,那么这种作用是递减的。

如图3所示:经济发展初期,单位人均GDP的增长对城市化的边际带动作用相对较大;而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这种边际带动作用将逐渐减小,如图3所示。

这是因为,在城市化的起飞阶段,经济增长的推动来自非农业部门的增量式扩张,人口转移主要在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之间进行——以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与服务业人口的转化为主,因而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很大;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经济增长的推动来自非农业部门内部分工的深化,科技和知识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大大提高,发展方式有了质的变化。

在这一条件下,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对城市化的外延发展的带动作用也就逐渐减小了。

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边际带动作用递减原理可以概括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城市化水平具有带动作用,这种带动作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减小,减小的速率依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及发展的外部条件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些国家的发展历程还表明,在特定文化、经济等背景下,这种带动作用可能减小至负值。

也就是说,在一些国家或地区有可能最终出现“逆城市化”的现象。

图11999年世界148国城市化率与人均GDP的一般关系曲线图图22000年中国各省城市化率与人均GDP回归曲线注:我国的曲线形态与国际回归曲线形态有所不同,是由于我国的曲线对应于国际回归曲线上的一段并被拉长了。

我国曲线的横轴为0~4000美元,而国际曲线的横轴为0~40000美元。

图3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边带际带动作用示意图注:曲线上各点斜率的变化表现为双曲线形态,因为其对数曲线的导数为1/x。

4区域经济差异过大对总体城市化的滞后效应4.1理论表述在讨论了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边际作用递减原理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探讨区域空间经济差异对整体城市化水平的影响。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国内部的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的差异情况。

由于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边际效应递减,对于一个区域差异相对大的国家而言,经济发展相对集中在若干发达地区,而当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后,人均GDP的进一步增长所带来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幅度相当小;因此与一个空间发展较为均衡的国家相比,该国的总体城市化水平要低于其经济发展的水平。

这种情况对于大国而言尤为明显,因为小国的经济一体化水平一般是比较高的。

在笔者做过的大国与小国的国际分组比较分析中[10],大国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轨迹往往差异很大,这正是一种印证。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用到的是区域经济差异“相对较大”的概念。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区域差异的存在是绝对的和不可避免的。

但这并非意味着应容忍区域差异程度的不断扩大。

各国的发展表明,过大的区域差异将会对一国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区域差异对整体城市化的滞后效应可以表述为:在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同进程中,对于一个空间经济一体化程度较低的国家而言,相对较大的区域差异,将造成一国总体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越大,城市化滞后程度越大。

4.2数学方法的证明以下以数学上的逻辑证明作为上述讨论的补充。

在此,借鉴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两区域法,假设一国的区域差异相对较大,那么就存在一种合理的划分方法,将该国划分为人口相等的两个区域(如图4所示),两个区域之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相等。

设这两个区域为A与B,A区的人均GDP为N,B区是A区的γ倍,即为γN,两区人口均为P,则这两个区域的各项主要指标情况如表1。

图4两区域划分法示意图4.2.1如要证明区域差异对城市化存在滞后效应,只需证明:Ue>U而U=(UaP+UbP)/2P=[(α1nN+β)P+(α1nγN+β)P]/2PUe=α1n[(NP+γNP)/2P]+β整理得1n[(1+γ)/2]>1nγ/2由于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只需证明(1+γ)/2>γ1/2两边平方,得1+γ2-2γ>0即(1-γ)2>0由于区域差异存在,γ≠1且γ>0,因此不等式成立。

4.2.2如要证明区域差异越大滞后效应就越大,只需证明γ越大,UUe越大。

而U-Ue=[(α1nN+β)P+(α1nγN+β)P]/2P-α1n[(NP+γNP)/2P]-β整理后=α1n[γn2/(1+γ)]+α1n(2/N)由于γ/(1+γ)=1-1/(1+γ)是增函数,即γ越大,γ/(1+γ)越大,上面多项式也越大,因此γ越大,U-Ue就越大。

通过以上两个步骤的数学证明可以支持前面的理论推论,那就是说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存在区域差异的国家的总体城市化水平将低于区域相对均质发展国家的水平,并且区域差异越大,城市化水平的滞后程度就越大。

4.3区域经济差异对总体城市化水平影响的国际统计研究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下面通过国际比较研究来进一步证明前面的观点。

对于在统计分析中衡量指标的选取问题,对中国这样含多个地区的大国,需要用概括性的指标来反映差异的水平。

在此,用标准差[12]来衡量绝对差异,用变异系数[13]表示相对差异。

变异系数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区域差异指标。

将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加权变异系数,作为各国城市化滞后与一般水平程度的解释变量,对世界部分大国的有关指标进行分析(见表2)。

对这些国家的人均GDP的加权变异系数与城市化率相对于标准值的偏移量的百分点两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580,在0.05水平上相关关系显著。

作散点图分析,如图5。

从上面的散点图与拟合曲线可以看出,一国的区域经济差异的加权变异系数在0.18左右时,其城市化水平将相当于模型回归的标准水平,可以称这个区域差异水平为一般均衡水平(区域差异总是存在的,不存在绝对均衡的情况,即变异系数不可能为零)。

并且一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与该国总体城市化水平相对于标准值的偏移量呈反相关:当一国的区域经济差异超过一般均衡水平时,也就是说该国的区域经济差异相对较大,那么该国的总体城市化水平将低于标准水平;当一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低于这个一般均衡水平,也就是说该国的区域经济差异相对较小,那么该国的总体城市化水平将高于标准水平。

关于由于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总体城市化水平超前或滞后的程度,不仅与区域发展的差异程度有关,还与该国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所处的阶段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