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发展史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语习得发展史

intermediate status between the native and target languages”.

(二语/外语学习者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在结构上处于母语与目的语的中间状态)。

对中介语的研究比错误分析更进了一步,它把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看成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偏离目标语的特征上。

e. Krashen的监控模型

基于早期的理论,Krashen的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展(Krashen, 1977a, 1977b, 1978),80年代早期的一些书中对这些理论和观点进行提炼和延伸(Krashen, 1981, 1982, 1985)。

Krashen的理论建立在下面五个基本的假设上:

⏹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习得与学得区别假说)

⏹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自然顺序假说)

⏹The input hypothesis (输入假说)

⏹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情感过滤假说)

⏹The monitor hypothesis (监控假说)

f. Schumann的洋泾滨语

洋泾浜语(pidgin)和克里奥语(creole)有时又合称混合语(mixed languages),边缘语(marginal languages)或者重组语(restructured language)。Pidgin这个名字来自Pidgin English,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洋泾浜英语。洋泾浜英语形成于十八世纪的广州,是来中国的英国商人同中国人进行贸易时使用的工作语言,词汇以源自英语的为主,杂有来自广东语,葡萄牙语,马来语以及印地语的少量字眼,而语法结构则基本上是广东话的。广东人说洋泾浜英语时基本上按照广东话的语音和音系规则行事,把源自其他语言的词汇都加以改造,象pidgin这个词就是英语的

business经过广东人的变音而形成的。到了十九世纪,上海成为另一个对外贸易的中心,洋泾浜英语开始在那里流行。洋泾浜是旧上海的一个地方,靠近今天的外滩,上个世纪时是涉外贸易的一个中心,洋泾浜英语因使用地点而得名,也算是名正言顺的了。

所谓洋泾浜化,是指当不同语言的使用者在有限的接触中,为了使相互之间的交流更容易而去发展一种辅助性的交际工具的过程。Schumann认为洋泾浜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语言文化移入(acculturation)。语言文化移入,又被称作语言文化适应,指一个社会集团与具有不同语言、文化、价值观念的另一社团相互交往时,其语言、文化、价值观念产生变化的过程。

从社会心理角度来看,与目标语的社会、心理距离将最终决定是否形成洋泾浜语。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心理距离(psychological distance)的概念是由Schumann提出来的。Schumann认为二语习得中的社会距离由下列几个因素构成: 支配(dominance)、融合(integration)、封闭(enclosure)和其他因素, 如: 群体的大小和凝聚力、两种文化的相似度、两个群体之间的相互态度、二语学习者在目的国打算居留的时间等。在Schumann看来,二语学习的心理距离由下列情感因素构成: 语言碰撞(language shock)、文化碰撞(cultural shock)、动机(motivation)。Schumann认为洋泾浜化的过程可能会呈现出二语习得初期的所有特征, 只要存在社会、心理距离,洋泾浜化的过程就会持续下去。因此,社会、心理距离的存在亦是形成洋泾浜语的必要条件。

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本文以北京外国语大学出版的中文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为研

究材料,此刊为外语教学界的全国核心期刊,刊载较多第二语言习得方面的文章。通过逐一分析本刊2000年至2009年10年间的关于二语习得研究方面的文章,总结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在近十年来,二语习得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召开了多次二语习得研究会议和论坛,从理论,应用,跨学科和实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同时,二语习得研究也推动了语言教学的进步,在教育部的带领下,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在进行全方位,大范围的外语教学改革。

国外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始于本世纪60年代末。赞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专家学者们是把科德(corder)1967年在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上发表的“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Errors”和塞林科(Selinker)1972在同一杂志上发表的“Interlanguage”两篇非常重要的文章看作是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正式开始。近十几年来, 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迅速也在发展, 其特点表现为研究范围广泛, 研究队伍庞大, 研究成果丰硕, 特别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更是这一研究领域中的主旋律。本文首先根据《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大量文献,阐释当代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研究重心,学习策略,研究范围和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然后谈一下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1. 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两种倾向

二语习得研究中一直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向纵深发展,对本学科的研究越挖越深;一种是横向发展,力求与不同学科建立联系,以解决种种复杂的语言问题。前一倾向出现较早,如学者会从语音,构词法,句法,语法,语用,等语言学范畴及语言教学等方面,在本学科内进行纵深层次的研究拓展。后一倾向较多地出现于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就语言学科的发展而言,今天跨学科发展比单学科发展趋

向更明显,规模更大。现在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已不仅仅限于语言学范畴,而是广泛借鉴了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决非只是这些学科研究的简单综合。它有其相对独立性、统一性和不可替代性。

2. 二语习得的研究方法从向理论推导到数据试验分析的过渡。

国内的研究方法通常有三种:以数据材料为基础的量化研究,以访谈,观察等材料为基础的质化研究,非材料性的研究。国内的研究以非材料性为主,但正在向材料性特别是量化方向发展,与相对很强的西方的材料性研究靠齐。国内二语习得研究正在从经验总结向数据分析稳步过渡。

3.二语习得研究重心的转移。

近年来,第二语言习得把研究的重点已经从单纯注重语言本身转到了注重语言学习者,从研究“怎样教”转移到研究“怎样学”;从研究“教师”转移到研究“学生”。正是由于这样的转变,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成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4.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

学习策略指语言学习者掌握、理解单词、语法规则和其他语言项目的含义和用法的方法。“省略简化”就是外语学习者普遍采用的一种学习策略。例如,初学英语的人因使用省略简化的学习策略,时常会将动词单数第三人称的词素或表示名词复数形式的词缀-s省略掉,从而出现诸如“She study Eng1ish.”“I saw two potato in table”一类的中介语形式。在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依据不同理论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最重要的理论支持来自心理学和应用语言学。Stern把学习策略定义为“泛指语言学习者采用方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