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德育渗透方案

合集下载

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学科德育浸透工作方案学科德育浸透工作方案学科德育浸透工作方案1一、指导思想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品德优良的学生。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也包含着这一层意思,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进展施行的,而素质教育又是把德育放在一个很大的位置上加以考量的。

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浸透德育教育成为新课程下的一个崭新的话题。

德育浸透是基于科学课程标准的育人因素。

《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中就表达初德育方面的目的,在“科学探究”和“科学知识”两大目的中也有详细的表达。

在进展科学教学时,我们要发挥在教学中浸透德育教育的责任,更重要的是不要在科学教学中带上沉重的“镣铐”,偏离教学的根本。

要处理好教学和德育教育的问题关系,这也是科学教学过程中德育浸透的一门艺术。

二、详细措施1、利用教材文本浸透德育教育就目前的科学教材而言,假如牵强附会的话,每一课都可以挖掘德育教育内容。

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那种挖掘很容易让课堂的情感付之东流。

因此,在这里强调应该是“科学的利用”而并非是“努力的利用”文本来施行德育教育。

要上好一堂科学课,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教材,把握好教材文本,寻找德育教育的切入点。

可以这样说,老师在课堂上的调控,浸透才能完全取决于老师对教材的钻研和解读。

所以,老师要研究教材文本的依托性、前瞻性和德育的浸透性。

我们要钻研教材,寻找文本的德育切入点,不能光停留在“文本说了什么”的层面上,更应让学生知道“文本为什么这样说”。

科学课程的德育价值就蕴藏在我们使用的教材之中。

把握好每一个蕴含的教育契机,并扑捉到它,使它成为最有效的德育教育资。

如三年级《我看到了什么》一课,安排了“看图上的大树”、“回想以前在大树前看到什么”、“到一棵真正大树前看到什么”、“和同学们交流”等内容,通过经历上述活动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要实事求是。

随着学习的深化到中高年级又转向情感价值的培养上来。

在物质的溶解性实验时,在这方面就落实的好了,大局部学生可以做好,养成了一个比较好的道德素养。

德育渗透计划

德育渗透计划

德育渗透计划
标题:德育渗透计划
引言概述:德育渗透计划是指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将德育理念和价值观贯通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德育渗透计划的目标
1.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1.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1.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方式
2.1 课程设置:在各个学科中融入德育内容
2.2 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训、校风、校规等方式强化德育教育
2.3 课外活动:组织各种德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参预社会实践
三、德育渗透计划的评估机制
3.1 定期评估:每学期对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3.2 学生评估:通过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接受程度
3.3 教师评估:教师对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和互评
四、德育渗透计划的效果
4.1 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学生的品德行为更加积极向上
4.2 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学生更加关心他人,乐于参预公益活动
4.3 学校整体氛围的改善:校园文化更加浓厚,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五、德育渗透计划的持续发展
5.1 不断完善:根据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德育渗透计划
5.2 多方合作:与家长、社会等多方力量合作,共同推动德育教育
5.3 推广经验:将成功的德育渗透计划经验推广到更多学校,促进德育教育的全面发展
总结: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培养更多有担当、有情怀的新一代。

德育渗透计划

德育渗透计划

德育渗透计划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将德育更好地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制定以下德育渗透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目标,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将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二、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自信自强的心态。

三、德育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2、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培养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3、道德品质教育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4、法制教育通过法制讲座、法制宣传周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6、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让学生体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四、德育途径1、学科教学渗透充分发挥各学科的育人功能,在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

2、主题班会定期组织主题班会,围绕德育主题进行讨论、交流和展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调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品德和道德意识,使他们能够成为有责任感、爱心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公民。

以下是一些方法和策略,可用于实现这种目标。

首先,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自己应该展示出积极的道德属性,以身作则,发展高尚的道德品质。

只有通过自己真实的行为表达,才能真正影响学生。

教师应该尽量做到公正、真诚和尊重每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良好的道德榜样。

其次,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一些道德和伦理问题。

例如,在讨论历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评价历史人物的行为,让学生了解伦理和道德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

第三,教师可以在学科内容中融入一些道德教育元素。

例如,在语文课上,可以选择一些有启发意义的文学作品,教授学生品味美好的文学情感,培养情感的调控能力。

在科学课上,可以从事例中选取一些道德议题,让学生思考科技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应对科技进步的道德担当。

第四,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参与校内外活动来培养其道德耐力和责任感。

学生参与义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可以切身体验到尊重他人、助人为乐等道德价值,通过实践得到深刻的理解。

最后,学校和教师们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生自治组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领导才能。

学生自治组织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责任感和经验,在参与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公正公平的原则、忍让和社交技巧等。

总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教师的榜样力量、教学内容的融入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通过这些努力,学生将能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做到知行合一,将德育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德育渗透实施方案一、引言德育渗透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将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和德育要求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全面培养其道德品质、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德育渗透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德育渗透的基本原则1. 整体推进原则:德育渗透要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相结合,贯穿于学校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教育格局。

2. 课程融合原则:德育渗透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通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将德育内容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

3. 实践体验原则:德育渗透要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情感体验,通过社会实践、体验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 师生互动原则:德育渗透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三、德育渗透的实施路径1. 课程融合:通过课程改革,将德育内容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比如,在语文课上,可以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悟人生道理;在科学课上,可以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在历史课上,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道德选择。

2. 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比如,开展主题班会、德育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组织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师的德育培训和教育,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和专业水平,引导教师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五年科学德育渗透计划

五年科学德育渗透计划

五年科学德育渗透计划前言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都至关重要。

近年来,舆论界和学术界都呼吁通过教育渠道培养青少年科学求知开放的及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为推进科学精神及德育在全社会的传播与内化,特制定下列“五年科学德育渗透计划”。

一、体系改革1. 在中小学各个学科中加入科普课程,强调科学方法和开放思维。

2. 建立高中专业学科,如天文、生物、数学等,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高校调整课程结构,增加跨学科综合课程,培养系统思维能力。

二、社会参与型活动1. 组织全国中小学科技节等主题活动,带动学生参与科普展览、实验等互动环节。

2. 举办青少年科技成就与青年志愿者奖,激励科技创新和社会奉献精神。

3. 鼓励高校学生参加科技工作室和社区公益活动,实践科学精神。

三、媒体传播渠道优化1. 全面更新科普平台和内容,提高科普传播的时效性和趣味性。

2. 新媒体上增加科学知识的微课程等形式,便于学习与分享。

3. 电视台增加科教类节目,以生动方式普及科学常识。

四、教师队伍专业建设1. 培训中小学科技教师,提升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

2. 高校科技师资携手中学培养科技人才后备军。

3. 支持教师参与科技竞赛与跨学科研究,成长为德才兼备的。

五、社会各界共同参与1. 政府与社科机构联合推进科学普及政策。

2. 企业支持和参与科技活动,诱导科技消费。

3. 社会各界人士携手推动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

实现科学德育渗透,需全民参与共同努力。

希望通过这一“五年计划”,推动我国科学精神与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落地生根。

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11篇】

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11篇】

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11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精选11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努力从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两方面入手,系统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等教育教学理论,按要求上好每一堂课,不断探究符合学生实际而又能推动其长远开展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学思想,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培养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续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天生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针对学生的德育根底,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教育。

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有责任也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以期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断标准自己的行为。

三、具体措施:(一)识字与写字方面。

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爱好,引导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使用字典、词典,锻炼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标准、端正、整洁。

(二)阅读方面。

结合学校的“文化阅读”活动,发动学生多些朗读,标准学生发音,使学生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时引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独立思考,学会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存,理解生词的意义。

引导学生诵读优秀诗文,留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

(三)习作方面。

引导学生留心四周事物,乐于书面表达,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留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常积存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奇感的词句;依据表达的需要,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能够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并且情愿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欢乐,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德育渗透计划

德育渗透计划

德育渗透计划德育渗透计划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面将从计划的目标、实施方式和效果评估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德育渗透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德育渗透,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和各个环节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

其次,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方式多样灵活。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德育主题日、德育教育展示等形式,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意识。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德育课程,让学生系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德育渗透,通过案例教学、互动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德育渗透计划的效果需要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

学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德育成果展示、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成绩考核等方式,对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德育工作。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社会评议等多方参与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德育情况,为学生的德育成长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总之,德育渗透计划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学校要充分重视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德育水平,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希望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共同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共同见证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果。

德育渗透工作计划模版

德育渗透工作计划模版

德育渗透工作计划模版1. 引言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成为有德有才的时代新人。

德育渗透是指通过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品德修养。

本工作计划旨在规划和组织学校德育渗透工作,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 目标和目的2.1 目标通过德育渗透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积极面对生活和社会。

2.2 目的-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品质;-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提升学生的社交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工作内容3.1 制定德育渗透工作计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制定德育渗透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内容和时间安排。

3.2 搭建德育渗透平台建立学校德育渗透的工作平台,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和网络平台,提供德育宣传教育的信息和资源。

3.3 组织德育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课外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3.4 教师德育培训组织教师德育培训,提升教师的德育素养和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德育渗透工作。

3.5 家校合作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和合作,通过家长会、家访、家校沟通等形式,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3.6 德育评估和总结定期对德育渗透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分析工作成效和问题,及时调整工作策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

4. 资源需求- 学校教育资源:课程、班级、教师等;- 德育渗透平台的建设;- 德育活动所需场地和物资;- 教师德育培训的资源和经费。

5. 实施计划第一学期- 月度教师德育培训;- 组织主题班会和课外实践活动;- 开展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建立德育渗透平台。

第二学期- 组织公益活动和团队合作项目;- 开展家长学校沟通和家长参与德育活动;- 进行德育评估和总结。

德育学科渗透方案

德育学科渗透方案

德育学科渗透方案学校德育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更是对学生成长道德品质的塑造和提升。

德育学科渗透方案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案背景德育学科渗透方案的提出源于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德育教育往往停留在口号宣传和行为规范层面,缺乏系统性和深度,而学科教育则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很少涉及道德伦理教育。

因此,德育与学科教育的脱节成为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大难题。

二、方案原则德育学科渗透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整合性原则:德育要融入学科教育之中,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渗透的德育氛围。

2. 针对性原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设置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活动,注重因材施教,达到有效引导和激励的目的。

3. 实践性原则:德育教育要贯穿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道德品质。

三、方案内容1. 课堂教学: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注入道德教育内容,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互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主题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德育主题活动,如道德讲堂、德育周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德育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 课外实践:学校鼓励学生参加义工活动、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方案意义德育学科渗透方案的实施对于学校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1.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德育学科渗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塑造良好校风:德育学科渗透有助于形成浓厚的德育氛围,促进学校良好校风的形成和弘扬。

3. 促进学校发展:德育学科渗透有助于提升学校品牌形象,提高教育质量和影响力,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在今天社会多元化的背景下,学校德育教育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学科德育渗透的途径和原则

学科德育渗透的途径和原则

学科德育渗透的途径和原则一、德育渗透的途径1. 课程内容设计:学科德育应融入到各个学科的课程内容设计中,通过学习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

比如,在语文课上,可以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人文关怀和社会正义;在数学课上,可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2. 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师应注重自身修养和道德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引导,使学生能够在学科学习中培养出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3. 学科实践活动:学科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科德育的重要渠道。

通过开展各种学科实践活动,如实验、调研、实地考察等,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学科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4. 学科评价体系:学科评价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科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科评价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除了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可以通过班级评议、自评互评等方式,对学生的道德表现进行评价和奖励,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二、德育渗透的原则1. 个性化原则:学科德育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特点,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德育需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2. 综合性原则:学科德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学科教学,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美感、情感和道德等方面。

德育不应与学科教学相割裂,而是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相互渗透,实现德育和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

3. 实践性原则:学科德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操作,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合作意识。

德育渗透计划

德育渗透计划

德育渗透计划德育渗透计划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将德育理念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面将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家校合作三个方面进行具体探讨。

首先,课堂教学是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

教师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应当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将道德修养、价值观培养融入到各门课程中。

比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诵读优秀的古诗词或现代散文,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人生哲理;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历史事件的讲解,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接受德育教育,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环节。

学校作为学生的第二个家,应当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让学生在校园中能够不自觉地接受德育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主题的德育活动,比如德育讲座、德育演讲比赛、德育主题班会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德育教育的力量。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一批德育教育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在身边就能看到身边的榜样,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

最后,家校合作是德育渗透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支撑,只有学校和家庭密切合作,才能够更好地实施德育渗透计划。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合作,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德育教育理念和实施方案,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能够与学校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德育修养。

综上所述,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需要课堂教学的渗透,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家校合作的密切。

只有通过多方合力,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希望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共同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让德育渗透计划真正落地生根,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4年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2024年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在2024年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计划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法治意识和公民素养。

以下是一份针对2024年的德育渗透计划,旨在通过学科教学,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课程,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一、课程目标1.道德观念培养:通过学习道德规范和传统美德,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能够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准则。

2.法治意识提升:加强法治教育,使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培养他们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公民素养培育:通过学习公民权利和义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公共事务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结合时政热点:紧跟国内外重大时事,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和道德判断能力。

2.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道德与法治内容,通过问题探究、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3.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法律宣传等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道德与法治的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三、具体实施措施1.课堂渗透: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与法治的相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主题活动:定期举办以道德与法治为主题的班会、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3.家校合作:通过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形成家校合力。

四、评价与反馈1.过程性评价:通过观察、作业、课堂表现等,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进行持续评价,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策略。

2.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项目评估等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促进他们的自我反思和成长。

五、保障措施1.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德育与法治教育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提升教师的德育渗透能力和法治教育水平。

小学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9篇

小学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9篇

小学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9篇小学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 (1)1、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小学英语教材选编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突出"语用教育"。

在英语文化意识熏陶学习和交际能力培养中,对学生实施中西文明礼仪教育是一大重点。

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称谓、问候、告别、重大节日问候的得体运用,能对一般的赞扬、请求作出适当反应等。

如早上见面互相说声"Good morning",新年互相祝贺"Happy new year"、互送贺卡,得到别人帮助记住说声"Thank you"。

2、渗透良好学习、生活和劳动习惯教育教师要结合不同话题教学内容灵活地联系学生实际,对其进行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锻炼习惯教育。

如《PEP英语》,PEP 4 UNIT 2谈论时间,让学生在课文故事学习中学会珍惜时间,安排好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以下案例均选自《PEP英语》教材);PEP 2 UNIT 3谈论水果,通过熊猫盼盼吃水果的故事,教育学生不能贪嘴,要养成科学地食用水果的习惯。

3、渗透社会美德教育社会美德内容广泛,英语学科要和其它学科一道全面渗透关心他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等美德教育。

如pep4谈论职业,让学生知道每种职业都是社会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人人平等,人人都在为社会作贡献,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pep 2第二单元I can sing arain bow教学,让学生体验到了欣赏彩虹、唱彩虹歌的乐趣之后,告诉学生:彩虹虽然美丽,但现在很少见了,因为空气变的越来越不清洁了,我们人人都要做环保卫士才能看到彩虹;pep 4 atthe farm教学,学习动农场里的动物,孩子们无不发出友好欢快的笑声,我适时告诉学生:鸟类和其它有益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要多关心他们、保护他们。

4、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英语教育属跨文化教育。

跨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形成对待外来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合理的跨文化心态,既不可形成妄自尊大、闭关锁国的心态,也不可形成崇洋媚外、妄自菲薄的心态。

学科渗透德育方案

学科渗透德育方案

学科渗透德育方案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传统的德育方式正在逐渐被学科渗透的德育方案所取代。

学科渗透德育方案指的是将德育内容和价值观通过学科教学的方式渗透到各个学科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

本文将探讨学科渗透德育方案的意义、实施方式以及评价标准。

一、学科渗透德育的意义学科渗透德育方案的出现,解决了传统德育与学科教学相脱节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 增强学科教学的针对性学科渗透德育方案将德育内容与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通过对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学科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德育内容的渗透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使其在学科学习中更加注重品德修养。

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科渗透德育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创新能力。

通过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3. 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学科渗透德育方案的实施,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渗透德育内容,还要贯穿于校园的方方面面。

学校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社团组织、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推广德育理念,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学科渗透德育方案的实施方式学科渗透德育方案的实施方式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实施方式。

1. 教材设计的德育渗透学科教材是学科教学的重要依托,在教材设计中加入德育内容是学科渗透德育的一种常见方式。

教材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道德问题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与学科相关的道德问题,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观念。

2. 项目实践的德育渗透项目实践是学科渗透德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学校可以组织学科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实际项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跨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跨学科教学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通过跨学科教学,可以加强德育内容在不同学科的渗透。

教师德育渗透工作计划(精选7篇)

教师德育渗透工作计划(精选7篇)

教师德育渗透⼯作计划(精选7篇)教师德育渗透⼯作计划(精选7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将迎来新⼀轮的努⼒,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份⼯作计划了。

但是⼯作计划要写什么内容才是正确的呢?下⾯是⼩编帮⼤家整理的教师德育渗透⼯作计划(精选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师德育渗透⼯作计划1 ⼀是践⾏师德。

⾯对新学期,我结合⾃⼰的个⼈情况和学⽣的实际情况,注重⾃⼰的道德形象和对学⽣的道德教育。

为了更好地开展德育⼯作,本学期我将对德育⼯作做如下规划: 1、加强学习勇于创新。

我将认真学习科学的教育理论,提⾼履⾏师德的⾃觉性。

学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在⼼中树⽴崇⾼的道德榜样,升华⾃⼰的道德境界。

古⼈云:见善思齐,不见善⾃省,有效促进了⾃⾝教师道德素质的培养。

2、参与实践,总结经验。

在学习教师道德修养科学理论的同时,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断学习、锤炼、深化、升华,始终以教师⾼尚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

3、互相学习,共同提⾼。

在⼀所学校⾥,教师善于互相学习,选好的,改坏的,这对教师更好地⼯作,更快地提⾼师德有很⼤的好处。

因此,我也会这样做。

与同事合作,互相⽀持,形成良好的校园⼯作环境。

⼆是⽴⾜学科教学和学科活动,渗透德育。

1、⽤⼼关爱,浸润德育。

如今,学⽣的思想认识已经随着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听到和听到的东西⽽逐渐变得复杂。

⾯对新学期,作为⼀名学科教师,这学期我将重点关注学⽣⼈格的形成,关注他们的情感世界,使他们以根深蒂固的情感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加强规范学习,渗透德育。

落实学⽣德育内容,关注主渠道。

教育他们,学⽣只有⾔⾏⼀致,才能算是良好的道德品质。

3、加强教师⾃⾝修养,渗透德育。

教师也应该是品德优秀的播种者。

⼀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学⽣是做好⼀切⼯作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有效地提⾼学⽣的道德⽔平,教育教学⼯作才能收到“相信⽼师”的效果。

4、关⼼爱护学⽣,耐⼼细致做好学⽣思想教育⼯作。

中小学校对各学科德育渗透的基本要求材料

中小学校对各学科德育渗透的基本要求材料

中小学校对各学科德育渗透的基本要求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进步,德育渗透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德育渗透是指在各学科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价值观念,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下面是中小学校对各学科德育渗透的基本要求材料。

一、语文1.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2.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素养。

通过课堂教学、朗读、背诵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通过阅读经典名著和现代作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情感。

二、数学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通过小组讨论、集体解题等方式,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三、英语1.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尊重他人的文化。

2.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通过英语口语练习、听力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3.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通过英语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国际事务和国际文化,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四、科学1.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在科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推理等科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2.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通过科学实验和科普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3.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和科学思想。

一年级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一年级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一年级学科德育渗透计划一、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也必须重视德育。

二、培养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引导我们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根据学生的德育基础,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德育。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有责任、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格,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措施和方法:(1)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德育的过程不仅是讲道理和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熏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

教师的形象和他们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而直接的。

教师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教师仪容等。

能在无形中感染学生的美,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课,老师们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不仅学习愉快,而且对老师有一种敬仰之情,对老师有一种责任感,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认真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通过对知识的分析来运行德育。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如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

以教学方法为例,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

这种学习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学生应该一起学习,对别人的学习和自己的学习负责。

学生应该在有益于自己和他人的前提下学习。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将意识到个人目标和小组目标是相互依赖的,只有小组的其他成员都成功了,他们才能成功。

从小就能养成认真对待别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4)利用活动等形式进行德育。

德育不应局限于课堂,而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

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活动课和主题活动。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布镇蒲江小学学科渗透德育方案德育教育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课程的深入实施中,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德育处的专利,它涉及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贯穿在每个学科之中,特别是在新课程理念下,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以及各个学科之间的有机整和,促使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因此学校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依据上级有关德育工作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件精神和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和谐、进步”为主题,确立德育为首的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创新德育方法,拓宽德育渠道,优化德育层次目标,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不断开创我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国家教委指出,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首先是对整体培养目标来讲的;其次是要求每一个教师成为德育工作者;最后是要每一门学科都应当从本学科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具体目标如下:1、在教案中三维目标的确定是教师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更要详细具体,在教学流程中处处要体现德育教育的目的,学校将定期检查教师在教学中的执行情况。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参与学习,动手实践,培养高尚情操的引领者,改变以往教师只是教书,育人是主管德育领导的事情。

3、在作业改革工作上,将改变常规作业的弊端,改变只注重知识的积累,忽略人性化的管理,忽略道德情操的培养,我校确定“全面成长,分层递进,展示特色”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4、充分发挥各个学科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主阵地的教育功能,结合社会、校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政治立场,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工作措施:(一)、学科教学渗透德育要求1、明确掌握知识与加强德育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引导他们把个人的学习与祖国的前途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爱祖国的品德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就能给学生以巨大的学习动力,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亦是说学科知识是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基础,而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反过来会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积极的影响。

2、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指导—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过程。

其中“知”是指对思想、道德的认识,是一个学习掌握基本道德概念、原理的认识过程。

因为课堂教学是完成智能的主要途径,当然也是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

因此,学科教学加强德育工作,最主要的还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环去完成。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欲望是影响学习效果的直接原因。

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教师教育的结果。

教学中思想教育因素的发掘,学生正确思想观点的形成,思想觉悟的提高无一不是教师教育指导的结果。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引导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德育指导,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3、深入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学科教学内容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要把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就要根据学科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把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有效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

学科教师进行德育也要注意方法与效应相对应,注意改善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古人说,写文章“理不直指也,故即事以明理;情不可以显出也,故借物以寓情”。

我们也需要研究教育的“即事明理,借物寓情”,用爱心换爱心,以信任换信任,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让德育在教育自然而然地进行,增强德育的渗透性和效果。

2、不牵强附会,避免生搬硬套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一定要按学科自身的教学特点,结合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自然地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硬性渗透,不要因为强调把德育放在首位,就非得在每一节课都戴一顶德育“帽子”,或栽一条德育“尾巴”,殊不知,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培养就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3、创造良好氛围,增强效果学科渗透德育应注意创造良好气氛,态度要真诚、热情、尊重学生,注意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从实际出发,充分准备,寻找彼此沟通的接触点。

切忌主观武断,信口开河、海阔天空,缺乏重点和针对性。

总之,要民主一点,幽默一点,热情一点,客观一点,才能增强德育效果。

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加强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良好学风及政治思想品德、意志教育,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加强德育具体落实到教学工作的实处。

四、各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要求:(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的社会生活,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进行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进行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教育;通过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的教育;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行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紧密结合和向社会延伸,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增强爱心和责任心,提高认识、参与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语文学科:通过“阅读”“写作”中文质兼美的文章的教学,进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和文章过程中,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通过语文学习中结合文章的主题思想和高尚形象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中、小学语文“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注重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包括认真书写、认真倾听、善于观察和思考、乐于表达和交流、勇于参与和合作、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在内的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良好个性品质,不断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三)数学学科:%通过小学数学中的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以及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运用等内容,进行科学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育;通过从实际问题和生活情境中引出数学知识,进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认识论、实践论教育;通过数学学习活动,进行克服困难、建立自信的意志品质教育,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讲求严谨与精确、主动合作与交流、积极探索与创造的精神;通过我国数学发展史和大量数据资料,以及祖国数学科学灿烂、悠久的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教育;通过介绍、弘扬历代著名数学家的优秀事迹和优秀品格,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

(四)英语学科:通过反复地进行学习英语的目的性教育,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祖国意识;通过课文内容和语言训练,进行国际主义以及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国际视野;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进行意志品质教育,树立成就感和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身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体育与健康教育学科: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学科教学中介绍新中国建立以来发展体育运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造就一大批运动员创全国和世界记录的有力数据和相关材料,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教育;通过体育课程学习,进行情感态度和意志品质教育,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通过体育活动,进行对自我、对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教育,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体育锻炼,进行终身健体思想教育,学会获取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并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养成坚持锻炼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六)音乐学科: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为主的音乐教学,进行真善美理想境界教育,使学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进行艺术功能和价值的教育,展现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通过齐唱、齐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群体音乐活动,进行群体意识、合作精神的教育,使学生养成共同参与、相互尊重、人际交流、关心社会音乐生活的素养;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通过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进行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的教育,拓宽审美视野,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七)科学、地方、校本、综合实践学科:]通过对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在学习周围世界有关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乐于与人合作、尊重自然环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科学探究、地方、校本课程开发、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使他们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祖国科技的新发展。

附(一):长布镇蒲江小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郑耿洪成员:李景清、张太山、缪爱容。

附(二):长布镇蒲江小学学科德育渗透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见下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