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题实验研究方案
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要落实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教学是关键。
教学的有效性决定着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它对课程改革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校一直非常重视教学改革工作,在“十五”期间,我们重点进行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的教学改革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新的课程理念正在深入地影响着广大教师,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如:绝大多数教师能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基础性发展目标确定学科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能做到平等对话、相互尊重、彼此评判、共享知识,尤其是学生学习方式逐步向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转变。
(一)问题的提出通过新课程实验六年的探索使我们认识到: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教学改革的成功不应该只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革新,教学形式的变化,而应该主要体现为教学的实际效果。
然而通过调查和观察,我们却发由于教学策略不当,新课程教学无效和低效仍然存在,其表现和成因主要有:1、三维目标的割裂。
有些教师虽然知道要落实三维目标和基础性发展目标,但在教学时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不能正确把握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在浮华中迷失了方向:游离于知识与技能之外的过程与方法,为活动而活动;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空洞无力;过于关注知识的授受和技能的训练。
诸如此类情况导致课堂教学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弱化,而新课程新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并未完全在绝大多数学生身上建立起来。
2、教学内容缺乏整合。
“教教材”的现象仍然存在,不少教师缺乏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策略,不能将静态的教材与动态的学生学习过程相整合,教学实践中,仍然习惯于统一的课程体制,过分拘泥于教科书,难以脱离“以本为本”的现象;学科与学科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教材内容出现交叉、重复,小学与中学之间出现脱节,强调学科本位,学校普遍没有进行跨学科跨年级的课程整合。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各学科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方案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各学科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方案一、课题的提出:全面实施新课程以来,各学科教学状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教材的编排体系呈现多样化,版面设计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变得敢于举手,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同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捷。
但目前仍有很多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摆脱不了知识教学的概念化、系统化,"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课堂始终笼罩在传统讲授式、灌输式的阴影下。
为使学生学得"扎实",教师拼命地"细细讲评",学生被动地、无奈地"听练"--在课堂上,师生做了很多的"无效劳动"。
总体来说,在实施新课改后,课堂教学中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的现状制约了教学效益和质量的提高。
因此,作为教育管理者和教学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去进行研究,去探索,去实践,真正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起责任来,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奉献力量。
讲效益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学的优劣也应从效益角度来衡量。
在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展开的时候,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有很多精彩的教学范例。
但为何教师学来学去学不像?为何浮华落尽,涛声依旧?个中原因有很多,但关键是:如何应对各种新课改理念做到融会贯通,逐步形成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如何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我们不禁自问:我们的教学有效吗?我们的教学有哪些不合理的存在?进而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我们需要冷静地对待新课改,我们的学生需要在情感态度、文化知识、学习能力与习惯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我们需要思考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怎样的有效的教与学。
据此,我们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各学科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方案,我们将着眼于促进学生健康、长远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生长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分析和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抓手,重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价值观,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的技术策略,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研究》 实 施 方 案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研究》实施方案梅县龙虎中学“十一五”科研课题组一、研究目的及其意义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新的“课程标准”,对21世纪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要求,目的是为了每位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当前,中学教学中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且没有得到很正常的发展。
怎样才能使我们中学的课堂教学更有效呢?我们觉得应使教师确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相应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这样才可以使我们尽快地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
2、运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的“课程标准”以及教育科学手段去了解、分析、认识目前课堂教学诸环节中的各种现象和存在问题。
从当前课堂教学任务实现的有效性和师生之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寻求并确定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寻求最佳的实施方式、方法、方案、过程等。
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课堂教学的特点、规律,有效地纠正、克服违背教学规律的做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艺术性。
3、研究有望对当前以及今后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状况进行改进,研究成果可以对提高教学效益并起促进和指导、借鉴作用,可以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
二、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1、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具体的相对系统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具体说,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有效的模式、方式、方法、方案、步骤、过程。
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包括教学前的准备策略,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实施策略,以及教学的评价策略。
教学实施策略具有动态的教学活动维度和静态的内容构成维度。
在动态的教学活动过程维度上,它指教师为提高教学效率而有意识地选择筹划的教学方式方法与灵活处理的过程。
教学实施策略有三个特征:⑴对教学目标的清晰意识和努力意向;⑵具有对有效作用于教学实践的一般方法的设想;⑶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对具体教学方法进行灵活选择和创造。
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全文5篇)
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全文5篇)第一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背景适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中国走过10个年头之际,发生了三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第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正式颁布文件《北京市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全市基础教育系统广泛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第二,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出席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第九次国家讲习班,并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创新实践成绩给与了高度评价,强调有必要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国家2020年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第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德国波恩召开首次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高层会议,检阅各国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计划的阶段性成果,对未来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作出部署。
这些事件表明,在国内,可持续发展教育正在由课题研究、项目推进转而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并日渐转变为公共政策;在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已经成为各国教育者、专家与官员的共识,并正在形成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股新潮流。
本课题试从有效教学的角度探求适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模式。
二、问题提出有效教学主张通过科学的观察和测量来考查教学的效果、效益、效率,即“教学的科学”。
有效教学的提出有明显的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烙印。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当代教育思想的影响,有效教学在主张教学效益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人格形成、生命关照等在教学中的意义。
所以我们把有效教学理解为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教学。
这里的“发展”不仅仅是学生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还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许多研究者都提出了有效教学的一些原则。
如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提到的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教学行为,美国教育、多样性和高质量研究中心历经5年时间研究后提出的有效教学的5大原则,斯坦芬在《教学原理》中提出有效教学的十大原则等。
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精品文档4页
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因此必须通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
2008年9月,笔者曾对1902名在校学生进行过一次关于学习习惯的专项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39%的学生有较好的学习习惯,表现为:能独立思考、独立作业、勤学好问。
58%的学生学习习惯缺乏,主要表现为: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不愿思考,不懂装懂;课堂中不专心听讲,东张西望;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和预习、复习习惯。
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逐渐掌握了一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一培养阅读的习惯就数学学科而言,数学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其教学环节为:学生阅读教材——分析、理解教材——师生交流反馈。
通过阅读、思考、分析、交流、归纳等思维活动,学生获得的不只是书本知识,还有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表达能力,以及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积极主动的学习品质。
在阅读中应严格按照韩立福教授的六动预习法,即“查、画、写、记、练、思”来进行培养。
数学教材的阅读主要分三类。
一是概念、定义、公式的阅读;二是重要句段的阅读;三是阅读材料的阅读。
二培养大胆发言、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在学习中遇到疑难是正常现象,有的学生善于质疑问难,能请教老师或他人,这是良好习惯;有的学生遇到疑难则不吱声,怕别人笑话,这是不良习惯。
解决疑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许多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的。
教学中要多创设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
三培养评析的习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方式,高中学生同样如此。
教学中,教师除了培养学生说和听的习惯外,还要努力培养学生评析的习惯,让学生在认真审视其他同学的思维过程中做出正确判断,对照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习他人的长处,修正自己与他人的错误和不足,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策略[全文5篇]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策略[全文5篇]第一篇: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策略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策略第一单元:行动理念“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苏格拉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行为,也就是一种“行动”。
理念是行动的灵魂,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
我们要实现上述的教学目标,首先要走出传统教学观念的藩篱,建构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新理念;其次,要遵循“爱”“全”“活”“新”四大行为原则;再次,要明确“行动模式”和“行动路线图”。
第一节:行动理念新课程是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一、建构新学生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保护学生的学习主题,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问题,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二、建构新教师观---请您走下神圣的讲台吧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楷模,学习技巧的传授者,挖掘资源的向导,寻求真知的组织者,独立学习、对立研究的指导者、促进者,客观公正的评价者,热心的社会工作者,课程设计的专家,令人信服的心理医生。
三、建构新学习观—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吧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认为,教师不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探求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教学案例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教学案例课堂上的“糖果雨”——赏识激励在提高课堂有效性中的尝试与运用【设计理念】:“赏识教育”的理论渊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这是人们心理最高需要。
教育心理学也认为,渴望被别人信任,被重视,被看得起是学龄儿童或青少年最大心理需求。
教育正是基于学生的需要,立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灵活地选择最佳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式,通过启发、引导、锻炼、鼓舞、激励,促使学生自主发展,使学生能够通过层层阶梯,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教育必须重视学生,激发学生因需要而产生的兴趣,这是教育取得效果的切入点。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也就赏识激励在提高课堂有效性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希望通过课堂上的赏识教育行为,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以下是笔者在执教鄂教版语文教材第二册《糖果雨》一课中的教学片断及描述。
【教学片断】:片断一:老师笑盈盈地出现在教室门口,随口说了声:“今天教室里拖得好干净啊!”话音顿时吸引住了教室里的所有同学,连几个还没有做好上课准备的孩子也立即坐好了。
再瞧那些今早做清洁的孩子的脸上,个个都洋溢着得意、自豪的神情。
随着班长洪亮的一声“起立”,同学们“唰”的一声,整齐地站直了身体。
看来,同学们今天的精神面貌不错,是刚才那句表扬所起的作用吗?我不禁惊叹赏识的作用力真的不能小视,它就像一颗香气扑鼻的糖果一样,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片断二:师:同学们喜欢吃糖果吗?生:喜欢!师:今天张老师想让我们教室里下一场糖果雨,你们高兴吗?生:高兴!教室里孩子们兴奋极了,纷纷睁圆了眼睛紧瞅着我。
我故作神秘地说:“想看到糖果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边说边变魔术般地拿出几张设计成糖果状的字卡,孩子们顿时心领神会,踊跃地举起手来。
前面几个同学都读得很顺,看着平时不爱举手的小宇同学也跃跃欲试了,我想他一定也能读好,便毫不犹豫地点了他。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策略
新课程改革推动了有效课堂教学的发展和创新,而有效课堂教学又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实 践支撑和验证。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XXX
PART 03
新课程对有效课堂教学的 要求
REPORTING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
01
02
03
明确性
教师应清晰明确地阐述教 学目标,使学生明确知道 需要达到的学习成果。
研究目的与问题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课程背景下有 效课堂教学的行动策略,为一线 教师提供可操作性的教学建议和 方法,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研究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施有效课 堂教学?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策 略有哪些?这些
有效课堂教学概述
REPORTING
具体性
教学目标应具体详细,涵 盖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 等多个维度。
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应具有可观测性 和可测量性,方便教师和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 评价。
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有深度
科学性
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科内在逻辑和 科学规律,确保知识的准确性和
客观性。
合理性
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应遵循学生 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
XXX
PART 05
有效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 的注意事项
REPORTING
避免形式主义,注重实效
课堂教学应避免过多的形式主义 ,如过多的课堂互动、无意义的 分组讨论等,而应注重实效,确
保学生能够真正学到知识。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 程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 方案,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
实用性。
有效课堂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为有效课堂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
教研活动新课程实施方案(3篇)
第1篇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决定开展新课程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专题研讨等形式,促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运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方案目标1. 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认识,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 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 培养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 推动新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实施方案(一)活动准备1. 成立新课程教研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整体规划和组织实施。
2. 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提升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
3. 收集和整理新课程教学资源,为教研活动提供支持。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成立备课小组,每组由2-3名教师组成,负责一个课题的备课。
(2)备课小组共同研究教材,分析学情,制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方法。
(3)备课小组进行试讲,其他教师进行点评,共同修改和完善教案。
2. 教学观摩(1)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2)观摩结束后,组织教师进行研讨,交流观摩心得,反思自身教学。
3. 专题研讨(1)围绕新课程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讨。
(2)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指导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三)活动时间安排1. 活动周期:本学期内,每月开展一次新课程教研活动。
2. 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第3节课。
3. 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或相关教室。
(四)活动评价1. 教师参与度:对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出勤率、参与度进行评价。
2. 教学效果:对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提出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进行评价。
3. 教学反思:对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反思情况进行评价。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各学科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方案
通过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 维能力,包括逻辑推理、归纳分类、化归等思想 方法。
英语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创设英语交际环境,提高学生口语能力
01
通过模拟真实场景的对话、角色扮演、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在
实践中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开展阅读训练,扩大学生词汇量
02
通过阅读英文原著、新闻、邮件等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研究创新点
01 本研究将有效教学策略与初中各学科教学相结合 ,探讨了有效教学策略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具 有一定的创新性。
02 本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问 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对有效教学策略进 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02 本研究不仅关注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还对 其效果进行了评估和分析,为初中各学科教学提 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强化科学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科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包括观察、实验、推理、判断 等思想方法。
加强科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通过将科学知识与社会现象、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实用性和价值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与效果
05
评估
加强课堂互动
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加强师生 、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学生对 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效果评估方法
考试成绩分析
通过定期考试或阶段 性测试,对学生的成 绩进行统计分析,评 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 学习水平。
学生问卷调查
设计针对教学策略实 施效果的问卷,对学 生进行调查,收集学 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
THANKS
感谢观看
和理解能力,同时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教导处新课程有效教学实验方案
教导处新课程有效教学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通过教学实验,探究新课程教学改革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设计1.实验对象:初中生2.实验内容:根据新课程要求,选取适当的内容,在实验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实验过程:(1)在实验中,采用PBL(问题驱动学习)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指导学生通过任务探究的方式学习知识。
(2)在任务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发扬每一个组员的长处,并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协作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新媒体、多媒体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引起学生的参与性,增强学习兴趣。
(4)对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教师总结经验,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4.实验结果(1)学生在PBL方法下表现积极热情,参与积极,主动思考,追求创新,在共同探究、讨论中,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自信心和实际能力。
(2)教学实验中采用的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3)教师通过对实验过程的总结,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表现,采用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验结论通过教学实验,我们初步探索出一套适合于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教学方法和策略,为未来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教育工作者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实施阶段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活动有效课题研究计划
(实施阶段)
一转眼我们的研究课题已经到了实施阶段了,这一阶段我的研究计划制定如下:
一、研究目标
设计合理的、科学的适合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究活动方法及模式。
二、课题实施时间:
2011.12---2012.12
三、课题实施对象
九年级一班二班学生.
四、实施内容:
1、根据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研究。
2、上网收集研究信息、资料,完善操作过程。
3、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探所出一些课堂探究活动有效的方法。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以课堂实践法为主,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为辅。
六、具体工作安排
1、对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比较。
2、制定本阶段的研究计划。
3、及时交流课题研究心得,进行阶段总结。
前卫中学:周立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题实验研究方案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题实验研究方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题实验研究方案一、问题提出有效教学研究是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十分的重要课题,从杜威到布卢姆,从斯金纳到加涅都非常重视对有效性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取得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成果。
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诞生了新的研究成果,如美国加里·D鲍里奇著《有效教学方法》,美国梅里尔·哈明著《教学的革命》,佩尔·蒂埃著《成功教学的策略——有效的教学实习指南》等。
国内除叶澜、裴娣娜等教授对有效教学进行研究以外,部分专家、学者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如吕渭源教授著《有效教学草纲》,陈厚德教授著《新概念——有效教学》,张庆林、杨东老师著《高效率教学》等。
也有部分有关有效教学研究的论文发表在学术期刊和教育杂志上,具体情况在此不作赘述。
从国内外文献研究来看,发现存在最大问题有二:一是国外研究成果固然有其科学性、先进性,由于文化、教育背景差异,难以有效地指导我们中国课堂教学,如何接受、借鉴、创新是我们应该着重研究的问题;二是国内研究成果大凡是文献研究和建议性理论研究,缺乏扎实的实证研究,缺少实践基础,在指导性和普遍意义上看,缺乏推广价值。
实施新课程以来,基础教育教学领域又一次开始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现有效教学的研究。
从近几年的新课程教师培训和教学指导中发现,很多新课程教师在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评价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模糊性,对何谓有效教学概念以及意义非常模糊,缺乏基本认识;二是肤浅性,是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理解不透,掌握不够深刻,难以在付诸于课堂教学实践;三是滞后性,对新课程教与学方式变,大多体现在思想和观念上缺乏实际的行动研究,对如何提高单位时间内教学效益等问题感受不深,缺乏现代教育意识;四是矛盾性,相当部分教师至今仍然在是否固守传统教育观和接受新课程理念之间存在矛盾,最担心的是实施新课程以后,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升学率等。
上述问题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程度的表现,直接影响着新课程教学质量。
为此,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给处在迷茫中的新课程教师提供一种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方案和有效指导,探索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教学方法,通过研究建构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课堂教学理论与方法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力促进我国新课程改革进程。
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及理论假说课题的界定:传统教学的内涵界定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质。
传统教学是侧重从教师的角度看待教学,强调简单灌输,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不注意或者不会运用帮助学生发展心理技能的办法来进行学习,如何使学生接受教学内容,而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人需求和自主权。
传统教学过分教师的讲授方法和教学时间,强迫学生重复训练。
使学生学的辛苦,教师教的辛苦,导致时间+汗水低效结果。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
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精彩不精彩,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
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
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
二是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
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教学话语要简洁明了,能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听全面;教学手段要先进适合,能让学生易理解、易接受、易记忆;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适合不同学生发展需要,让学生学得深、学得透、学得快。
实际上,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教与学的统一,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实施新课程有效教学研究,我们教师要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先学后教,全面发展的有效教学理念。
具体应以下几点:一是要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二是教师要有为服务学生发展的对象意识,教学不能唱独脚戏,体现教为学服务,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三是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益。
教师要有时间意识与效益观念,在教学中既不能跟着感觉走,也不能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
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学内容多少,而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
四是教学目标的可测性。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实施不间断的测量和评估。
把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综合起来,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教师的教学成绩。
五是教学反思。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策略,不断地追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教学?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
六是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要学会自主学习,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创新,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提高有效教学能力,使教育质量得到持续发展。
最终我们要追求时间+策略高效的有效教学。
本课题是属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级研究课题,本课题研究拟在全国部分省、市、区中小学校中的学科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研究思路是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完善理论——实践指导——提升理论,将依据新课程教学理念、借鉴国内外先进有效教学研究的实践经验,探索符合中国学生心理特征,适应中国特色课堂教学环境的有效教学方法以及行动策略。
理论假说:一是研究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理论是符合新课程理念和学生认知规律的、能够满足学生和教师发展的需要。
二是研究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将有利于教师角色换、教学方式变和专业素质发展,有利于构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有效课堂。
三是研究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将有利于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有利于促进自主、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三、课题研究目标(一)通过本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新课程有效教学理论体系,在行动策略研究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逐步缩小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通过本课题研究,教师要学会学习、学会科研,重构教师角色,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努力使自己朝名师方向发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持续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师资保障。
(三)通过本课题研究,构建学习型、科研型教师队伍,有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学校教育科研水平,缩小班级差异,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发挥科研为教育生产力的作用,全面推动学校发展;(四)通过本课题研究,创建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社区,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区域内教育科研水平,缩小学校间差异,全面推动区域性教育质量均衡发展。
四、实验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一)实验思路:本课题研究将采用问题—评价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解决学生低效学习、教师低效教学的问题。
课前要求师生共同备课,教师备课体现五要素:备学生、课程、情境、自己和备设计;课中要求教师搭台学生唱戏,教师应体现五要素:即问题、对话、刺激、指导、评价,并有机地把五要素结合起来,实现有效教学;课后要求师生拓展,体现五要素:即思考、作业、展示、探究、评价,使全体学生得到高质量的持续发展;最后建立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的多元评价体系。
下面以实验教师个体如何把握实验思路为例做简单说明。
实验教师在认真学习《实验方案》和《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研究的具体要求,本地区、本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开发实验工具,坚定信心,大胆创新,有序有效地开展本课题实验。
第一步:构建理念,先学后教。
每位实验教师要构建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理念,变以往先教后学的习惯做法,在教学设计理念、课堂教学思想方面要大胆地树立退居二线、服务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
做到倒空传统教学的瓶子,装满有效教学的瓶子。
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有效教学理念。
第二步:自主预习,师生共备。
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学会课前自主学习,有结构地预习,在充分预习过程中努力完成课程文本所涉及的显形问题和隐性问题,让学生认真填写问题评价表。
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和提炼学生问题,吸收到教学设计中,制定有效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案和个性化指导计划。
真正做到师生共备。
第三步:体验生成,生命课堂。
在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问题—评价教学模式,采用参与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突现学生主体性,面向全体,尊重差异,注重学生亲身体验,在体验中感知,在感知中生成。
重视学生潜能开发,挖掘智力潜力,提高学生理解事物、感知问题、记忆知识的综合能力。
悦纳和包容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错误,分析错误原因,科学而理性地给予认真指导,并指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在启发性、激励性、赏识性、反思性评价中树立学生自信,张扬个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生命成长。
使学生问题、文本问题、教师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在和谐、安全、放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提高单位时间学习效率和质量。
第四步:多元拓展,合作探究。
实验教师要积极探索课后拓展的新方法、新途径,除了完成全部习题性作业以外,要在如何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实现持续发展方面做深入研究,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课后拓展学习。
提供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时间和机会,提供加强训练、展示成果、体验成功的平台,提供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后拓展中都有明显的发展与进步。
第五步:全面评价,缩小差异。
评价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提倡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针对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评价行动策略和方法,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评价。
通过适应性评价,缩小学生差异,全面提高学生学业成绩。
上述五个环节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螺旋上升的过程,是实验教师不断成熟的过程,也是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实验教师要在这一循环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修正行为,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全面提高课题研究水平,保证课题实验质量。
(二)实验对象:主要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高师阶段的在校学生(包括公民办学校)。
而且,包括各个阶段的实验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实验教师的教学理念构建、教学行为变、专业素质发展也是不确定因素,它是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成熟。
所以,实验教师是自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充分体现行动研究理念,以质性研究方法为主,以量化研究方法为辅;实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过程研究与形成研究相结合;个体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