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城市规划设计复习内容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大纲及重点归纳以及考试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大纲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1、城市发展的动因城市形成和发展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2、城市化概念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具体的分析包括:人口(农业、非农业);地域(农村、城市);产业(农业产业、非农产业);空间形态转化(城市空间形态、农村空间形态);文化和生活方式;基础设施和环境.3、城市化发展的S形曲线初期阶段(小于30%左右):生产力水平低,发展速度较缓慢;中期阶段(30%~60%或以上):快速发展期;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农业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移,城市中工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1、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两种基本指向1、分散发展(指通过新建城市来缓解大城市的发展):1、田园城市(霍华德)2、卫星城、新城(恩维等)3、有机疏散(沙里宁)4、广亩城(赖特)2、集中发展:柯布西埃:指望通过对城市结构的重组在城市内部解决城市问题。
2、田园城市、卫星城、新城的概念⏹田园城市Garden City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以解决城市与自然隔离的矛盾和城市自发膨胀、土地投机等问题。
⏹卫星城: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元,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
⏹新城:改进的卫星城。
城中居住与就业岗位协调,具有与大城市相近似的文化福利设施配套,可以满足居民就地工作和生活所需,是一个职能健全的相对独立的城市。
3、有机疏散的城市发展方案、技术手段和特点指导思想:有机秩序的原则,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也应当成为人类建筑的基本原则。
城市规划复习知识点
城市规划复习知识点城市规划考点复习整理名词说明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城市化: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构造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改变。
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反映了工业化程度、社会开展水平。
城市规划对必须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开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立的综合部署、详细支配和实施管理。
城市总体规划:对必须时期内城市性质、开展目标、开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立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城市分区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根底上,对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根底设施的配置等方面所作的进一步支配。
城市具体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必须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立用地所作的详细支配。
限制性具体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立地区的土地运用性质和运用强度的限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限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限制的规划要求。
修建性具体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限制性具体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城市经济建立和社会开展状况,遵照实际须要对已经批准的总体规划作局部性变更。
局部调整的确定由城市人民政府作出,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原批准机关备案。
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是指城市人民政府在实施总体规划的过程中,发觉总体规划的某些根本原那么和框架巳经不能适应城市经济建立和社会开展的要求,必需作出重大变更。
修改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进展,并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报原批准机关审批。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立和开展须要实行规划限制的区域。
城市性质:城市在必须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开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城市设计规划原理复习重点
建筑学城市规划设计原理考试重点一、选择题(15分)1、《城乡规划法》的基本情况。
2、了解田园城市、卫星城、《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邻里单位(P21)3、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主要内容、规划期限与作用等P48)4、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P62)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P84)6、居住区的用地分类?——居住用地组成与分类(P88)、居住区的组成(P365)7、城市道路的分类?——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P286-287)8、绿地率与绿化覆盖率的关系?——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布置(P446)二、名词解释(20分)田园城市风玫瑰图日照标准人口毛密度城市化城市性质人口机械增长率道路宽度与路幅宽度邻里单位日照间距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容积率三、简答题(36分)1、城市化发展过程会经历哪三种阶段?有何特征?(P10)2、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分类及特征?(P78-79)3、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的定义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自己寻找)4、详细规划有哪两种类型其作用分别是什么?(P51)5、城市用地分类代码与用地名称?(P84)6、居住区的交通组织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P432)7、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的要求与方式。
(P411)8、居住区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P432)四、作图回答题(14分)1、城市道路横断面有哪几种基本形式?分别适用于何种情况?(P294)2、公路与城市联结的方式?(P311)3、住宅建筑组合的基本方式及其特点如何?(P387)4、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P379)5、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模式及其特点如何?(PPT上)五、论述题(15分)(任选一题回答)1、结合实际试论当前城市规划中的问题及其见解2、试谈住宅建筑群体组合设计在住区社会环境方面能起的作用。
3、试论当今居住区规划的发展趋势。
城市规划师复习资料城市总体布局城市规划师考试.doc
§1、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 1.1 城市发展与城市功能演化 1.2 城市问题与城市结构优化 1.3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的关系§2、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2.1 整体协调,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2 城乡融合,力求系统综合,时空发展有序 2.3 增强区域城市观念,重在区域整体发展 2.4 体现政策,突出重点,带动全局§3、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 3.1 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协调发展 3.2 城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协调发展 3.3 城市局部地区与整体布局相结合 3.4 城市近期建设与远期控制相结合§4、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优化 4.1 不同角度多做不同方案 4.2 方案比较的内容 4.3 综合评定方案,归纳汇总提高§5、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 5.1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布置 5.2 城市景观规划 5.3 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工程设施与城市景观规划§6、几种不同类型的城市总体规划 6.1 矿业城市 6.2 风景旅游和纪念性城市 6.3 山地城市 6.4 港口城市例: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市区总体布局 1. 市区布局结构要从疏解中心城人口和降低建筑密度,增大经济总体规模,提高经济总体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出发,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建设基础设施,形成分工合理、布局科学、高效协调的城市发展的整体态势。
构筑福州市区发展新格局。
以中心城为依托,以空港、海港为导向,沿江向海,东进南下,有序滚动发展,形成“一城三组团”的布局结构。
2.中心城在功能重整、有机分散的基础上,以内涵发展为主。
中心城要形成市域、省域及海峡西岸的经贸、金融、科技、文教、信息的中心,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把工业和人口向三个组团和外围城镇转移。
三个组团要利用开放政策优势和大型基础设施优势,接受中心城的辐射,成为工业、交通主要发展地区,形成相对独立的、具有相当规模的新城镇,分担和补充中心城的功能。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DOC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DOC1.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合理布局原则、经济适度原则、生态环保原则、社会公平原则和人文关怀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2.城市规划的基本步骤城市规划的基本步骤包括城市调查研究、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和城市规划方案的实施四个阶段。
其中城市调查研究是规划的基础,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是规划的核心,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是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城市规划方案的实施是规划的最终目标。
3.城市规划的布局原则城市规划的布局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均衡发展原则、核心区合理布局原则、分块开发原则、景观保护原则和绿地保护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功能协调和空间合理利用。
4.城市规划的功能划分城市规划的功能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居住功能、产业功能、商业功能、文化功能、交通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
这些功能的合理划分保证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5.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城市的整体布局、城市的街区形态、城市的建筑高度和城市的公共空间。
这些空间形态的合理设计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舒适度。
6.城市规划的社会公平原则城市规划的社会公平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住房公平分配原则、城市设施公共化原则、城市服务公众化原则和城市管理公正化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社会公平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7.城市规划的环境保护原则城市规划的环境保护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态环境保护原则、资源节约利用原则和环境污染控制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健康。
8.城市规划的经济适度原则城市规划的经济适度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济适度规模原则、经济适度布局原则和经济适度功能划分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9.城市规划的参与原则城市规划的参与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整体参与原则、利益相关方参与原则和公众参与原则。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提纲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一)1.城市的含义包括:人口数量,产业构成,行政管辖意义。
2.城市定义:以非农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3.城市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和综合性;层次性、结构性系统内部诸多要素按不同级别、层次有序地组成一个整体;动态性;环境联系性。
4.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分类:按照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分城市产业为——第一产业:城郊区的农、林、牧、副、渔业、采掘业。
第二产业:制造业和加工业。
是城市发展的决定因素。
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服务服务的产业。
5.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6.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务的地区。
7.城市设计: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8.城市用地分10大类及英文缩写(46中类和73小类):水域和其他用地[ E ]。
9.城市建设用地9大类划分居住用地[ R ] 公共设施用地[ C ] 工业用地[ M ] 仓储用地[ W ] 对外交通用地[ T ]道路广场用地[ S ] 市政公共设施用地[ U ] 绿地[ G ] 特殊用地[ D ]10.城市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11.城市化水平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12.城乡规划法定的5个形式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13.城镇体系: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14.城市规划的两个阶段: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15.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强制性指标: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控制高度、建筑间距、建筑后退红线距离、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城市规划复习提纲完整
1、城市性质是指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2、城市规模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大小。
通常以城市人口规模来表示。
3、人口年龄构成指城市人口各年龄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将年龄分为六组:托儿组0~3岁、幼儿组4~6岁、小学组7~11岁、中学组12~17岁、成年组(男18或19~60女18~55)和老年组(男60岁以上,女56岁以上)4、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布置和全面安排。
一般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层面。
5、城市规划区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6、城市居住用地在城市中包括住宅及相对于居住小区级以下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等设施的建设用地7、社区通常指一群人住在同一地域因而产生了共同的利益和价值准则,那么这一群人及所居住的地区被称为社区。
它具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范围,并为城市干道或自然界限所包围的相对独立的地区,并安排一定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
社区的构成要素有地域、人口、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以及地域感。
8、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总用地面积的比率9、居住区容积率居住区内各类建筑的总建筑面积与总居住区占地面积的比值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10、居住小区是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和自然界线(如河流)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区内设有一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
6、欧斯曼巴黎改建豪斯曼在1853年开始作为巴黎的行政长官,通过政府直接参与和组织,对巴黎进行了全面的改建。
这项改建以道路切割来划分整个城市的结构,并将塞纳河两岸地区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在街道改建的同时,结合整齐街景建设的需要,出现了标准的住房平面布局方式和标准的街道设施。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提纲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提纲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1.城市的含义包括:⼈⼝数量,产业构成,⾏政管辖意义。
2.城市定义: city以⾮农业和⾮农业⼈⼝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政建制设⽴的市和镇。
3.城市系统的基本特征:P541、整体性和综合性;2、层次性、结构性(系统内部诸多要素按不同级别、层次有序地组成⼀个整体);3、系统的动态性;4、系统的环境联系性。
4.城市系统的构成有哪些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空间系统、⽣态系统、基础设施系统城市的系统构成的概念,就是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总和5.城市产业构成按两种不同的⽅法进⾏分类:(1)按照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分类:第⼀产业:城郊区的农、林、牧、副、渔业、采掘业。
(产品直接来源于⾃然界的部类)第⼆产业:制造业和加⼯业。
是城市发展的决定因素。
(对初级产品进⾏加⼯的部类)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服务服务的产业。
(对⽣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部类)(2)根据城市产业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主产业:超过城市经济总量20%-30%的产业。
(超过5%为⽀柱产业)配套产业:围绕主产业发展起来的产业⼀般性服务业:为市民提供⼀般性服务的产业。
所有城市都拥有,如交通邮电、供⽔、能源、饮⾷、服务、园林、绿化环境、环卫等6.城市规划区urban planning area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规划控制的区域。
7.城市建成区urban built-up area城市⾏政区内实际已成⽚开发建设、市政公⽤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8.城市⽤地分类及其代码(1)城乡⽤地分类H 建设⽤地 development landE ⾮建设⽤地 non-development land(2)城市建设⽤地分类R 居住⽤地 residential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地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servicesB 商业服务业设施⽤地 commercial and business facilitiesM ⼯业⽤地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W 物流仓储⽤地 logistics and warehouseS 道路与交通设施⽤地 road, street and transportationU 公⽤设施⽤地 municipal utilitiesG 绿地与⼴场⽤地 green space and square9.城市化:urbanization⼈类⽣产和⽣活⽅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向城市⼈⼝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城市规划原理-自考
一、选择题填空1.城市应该是(非农业人口)聚集地。
2.城市经济可分为(基本的)和(从属的)两种部类。
3.后工A业化初期为(“相对分散”)时期。
4.巴西首都迁往巴西利亚就是(促进内陆地区的发展);中国开发西部采取的政策也是遵循这个道理。
5.城市规划是城市经营的(基础)和(指导)。
6.一般自然基地的构成无非是沙、土、石等构成,然而地表组成物质决定了(基地的承载能力)和(地基的稳定性)。
7.(岩溶)又称(喀斯特),是石灰岩等可溶性岩层被地下水侵蚀成溶洞,产生洞顶塌陷和地面漏斗状等一系列陷穴现象的总称。
8.地下水过量开采形成(漏斗)形状。
9.地下水按其成因与埋藏条件,可以分成(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三类,可作为城市水源的主要是(潜水)和(承压水)。
10.风向对城市布局造成影响主要表现在(居民区)与(工业区)的相对(位置)和(布局)上。
11.一般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划分为(宏观城市经济学)和(微观城市经济学)。
12.宏观城市经济学把(城市)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协调(国民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13.规模经济是城市(聚集经济)得以实现的主要源泉。
14.1964年,(W.阿隆索)提出城市租用理论。
15.中心地区的高额地租能有效地阻止他们被用于建造厂房和库房;另一方面,能促进各种现有的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转换,城市中旧工业区和城中村在改造后成为新的商业中心,都符合(城市土地租用理论)。
16.城市用地布局模式理论分为(同心圆布局),(扇形布局)和(多核心布局).17.同心圆布局是由(E.伯吉斯)在1925年提出的;扇形布局是由(H.霍伊特)在1936年提出的;多核心布局是由(E.L.厄尔曼)和(C.D.哈里斯)提出来的。
18.城市中环境污染问题就是典型的(外部负效应)。
19.尽可能提高(建筑容积率),从而影响了居住或工作环境质量等都是典型的(负外部性)。
20.按照联合国的有关规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7%)的社会,就属于老龄化城市。
城市规划考试复习完整版
经济开展对城市影响?经济制度影响城市的开展形态:封建社会-经济根底:小农经济。
中国:城市是政治、经济生活中心;欧洲:政治中心——城堡;经济中心-城市商品经济的开展是促进城市开展的主要因素:城市最初由剩余商品交换的商市而产生的。
城市化的含义:一般简单释义:农业人口及土地想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转变;城市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的水平也从一个方面表现社会开展的水品,表示工业化程度。
中国城市化道路:开展进程比西方慢,19世纪后半期开始,速度慢,开展部平衡,东南部沿海较快,内地打局部地区仍处于农业社会;解放后城市化速度加快,由于经济开展及政策上的波动,几起几伏,比同期国家开展慢,20世纪70年代末达14%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速度加快,至1986年26%实际高于此数字,1999年29.5%,2000年36%。
两点共识:1、不能走一些国家曾经出现的一些状况:大量〔或是去土地,或弃农进城〕的农村人口,盲目流进大城市,在大城市外围形成圈层式的大量地环境恶劣的贫民区,如墨西哥城、印度的加尔各大等城市。
2、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城镇道路:可比作要在河流的支流修建小水库,拦洪蓄水,以免直接冲向大江河,形成灾害。
苏南模式: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南一些地区的农村终于打破种种阻力,创办了乡镇工业,改革开放后,乡镇工业受到支持和鼓励,政策优惠,乡镇工业在苏南地区迅速开展,大量农民“进厂不进城,离突不离乡〞,小城镇得到迅速开展。
温州模式:温州地区地少人多,历史上就有经商打工的传统,以开展家庭工业民间市场为主要模式,以私营家庭工业为主的小城镇,也成市场推动型。
外资促进型:珠江三角洲地区临近港澳,以外资的“三来一补〞劳动密集型为主,乡镇工业也有很大开展,不仅是本地区农村人口大量转移,而且吸收大量外地打工人口。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著作散见于【周礼】【商君书】【管子】【墨子】【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复习要点
相关知识第一篇建筑学一、熟悉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1、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与交通联系P3-4+空间组成包括:主要使用部分(教室、实验室)、交通联系部分(走廊、门厅)、次要使用部分(厕所、仓库)三类空间。
+交通联系部分: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空间形式。
+水平交通:简单交通、主要交通兼顾他项功能、综合功能的廊道。
+垂直交通:楼梯、坡道、电梯、自动扶梯。
*楼梯梯段连续踏步数不多于18级、不少于3级;*坡道一般8%—15%,常用10%—12%,残疾人使用的坡道为12%;*8层左右的多层建筑中电梯与楼梯同样重要,宜靠近布置,以利协调使用;*以电梯为主要交通的建筑物或建筑物内,电梯不少于2台;*电梯应位于核心位置,不宜在转角处紧邻布置,单侧排列不超过4台,双侧不超过8台;*自动扶梯一般为30度。
+人流组织分为平面和立体,人流疏散分为紧急和正常。
+室内空间组织:走道式、单元式、穿套式、大空间穿插与分割等组织形式。
+室外空间组合:建筑(群)及其附属建筑、室外场地、道路、广场、绿化、小品、道路入口等2、公共建筑的群体组合P11-12+要点:A总体联系方便紧凑合理;B室外空间组合完整统一;C室外空间效果丰富多样。
……+空间组合类型:分散式布局和中心式布局的群体组合。
3、住宅建筑的类型及设计P14、16、17、18、19+层数类型:低层(1—3)、多层(4—6)、中高层(7—9)、高层(10—30层)区位类型:炎热地区、严寒地区和坡地住宅性质类型:单一和底层公建式住宅。
构造类型:一般式和工业化住宅+多层住宅的平面类型:梯间式、外廊式、内廊式、集中式(点式)+工业化住宅的模数构件法:单元、套型、基本间、部件定型法。
4、工业建筑P20+总平面设计特点(与他类建筑比较):A简单流线与复杂流线的差别;B简单环境影响与复杂环境影响的差别;C单一尺度与多尺度的差别;D多学科与多工种的密切配合。
+工业建筑分为生产、辅助生产、仓贮、动力、管理、生活单元。
城市规划复习资料整理
1.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2.城市用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1)使用价值2)经济价值3.城市性质决定了城市建设的什么?确定正确的城市性质,对城市规划和建设非常重要,他是城市发展方向和布局的重要依据。
4.城市功能是城市发展的什么?城市功能是主导的、本质的,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
5.城市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1)铁路运输2)水路运输3)公路运输4)连续运输(传送带运输、管道运输等)6.分流制排水管道有什么管道和什么管道组成?分流制排水管道有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组成7.居住区规划设计应该充分体现居住环境的哪些方面?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充分体现居住环境的整体性、功能性、经济型、科学性、地方性与时代性、超前性与灵活性。
8.城市设计的含义可以概括为什么?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9.城市化的概念是什么?城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10.城市对外交通的概念是什么?城市本身与城市范围以外地区之间的交通,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11.容积率的概念是什么?项目用地范围内地上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12城市中心的概念是什么?城市中心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集中的地方。
又称为城市公共中心。
城市中心往往集中体现城市的特性和风格面貌。
13日照间距的概念是什么?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14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根据区域规划等上层次的空间规划的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的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设施,并提出近期空寂引导措施。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2)研究确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发展规模,拟定城市分期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3)确定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城市空间用地,并考虑城市空间的长远发展方向;(4)提出市域城镇体制规划,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5)拟定新区开发和原有市区利用、改造的原则、步骤和方法;(6)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案;(7)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8)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划,安排城市各项重要的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位工程设计提供依据;(9)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重点自考必备
名词解释部分1、日照间距: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2、建筑后退: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程度。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
(不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6、城市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7、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8、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 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9、CBD :中央商务区(Central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1、建筑平均层数:指一个建筑地段内所有建筑各层面积总和除以这些建筑总面积的总和12、CIAM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3、拆建比: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与新建的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14、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15、竖向设计: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16、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1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18、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引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资料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建设、改造和管理城市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划和政策的过程。
它涉及城市的发展目标、用地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居住规划、经济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城市规划原理的复习重点资料,供参考。
一、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规划应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合理布局原则:城市规划应科学确定城市的空间布局,合理配置城市的功能区和各类设施。
3.公平公正原则:城市规划应注重社会公平公正,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提供公共服务设施。
4.多元化原则:城市规划应鼓励城市内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发展,促进不同社会群体的互动和融合。
5.人性化原则:城市规划应注重人的需求和舒适度,创造人们宜居和健康的城市环境。
6.环境保护原则:城市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城市规划的基本要素1.城市功能区划: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和特点,划分城市的不同功能区,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设施区等。
2.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规划要建立合理的空间结构,包括城市中心区、副中心区、交通节点等,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4.绿地和景观规划:规划城市的绿地系统和景观,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和生态环境,提升人们的居住和生活质量。
5.住房规划:规划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住房,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提高住房的品质和供应量。
6.公共设施规划:规划城市的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公园、体育场等,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和社交需要。
三、城市规划的方法和工具1.总体规划:通过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指导城市的详细规划和建设。
2.用地管制:利用土地利用管理的手段,控制土地的使用和开发,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保护。
3.市容市貌规划:规划城市的市容和市貌,设计城市的建筑风格、道路布局和景观品质,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
4.环境评价:进行环境评价和评估,研究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衡量城市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环境可持续性。
城市规划原理自考学习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自考学习笔记(一)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及行政管辖的意义。
. 我国年曾规定市、县人民政府的所在地,常住人口数大于人,非农业人口超过以上,即为城市型居民点。
工矿点常住人口如不足人,在人以上,非农业人口超过,也可定义为城市型居民点。
. 城市是由于人类在集居中对防御、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要求而产生,并随着这些要求的变化而发展。
. 城市的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即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代、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 通常把农业的产生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使人类社会出现了定居的居民点。
近代的工业革命,也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使城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 一般把英国人瓦特在年发明蒸汽机作为工业革命的标志。
. 古代城市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城市与防御要求;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 人工能源及加工业的集中造成城市的发展、规模的扩大,是工业社会城市发展的模式。
. 城市化一般简单的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口职业的转化、产业结构的转化、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 人口按其从事的职业一般可分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第二、三产业人口)。
按目前的户籍管理办法又可分为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
. 城市化水平也从一个方面表现社会发展的水平,表示工业化的程度。
. 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城市化水平和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城市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稳定阶段。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1.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
《城市规划》各部分要点复习
各部分要点复习城市、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城市概念✧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及行政管辖的意义。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大系统。
–经济子系统:涉及资源分配、财富的生产与分配;–政治子系统:以权力的形成、分配和作用为基础;✧这两个子系统决定了城市社会系统的性质。
–交通通讯子系统:城市系统内外部相互作用的媒介与途径;–空间子系统:使各系统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也是这种作用的结果。
这两个子系统是社会系统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础。
城市化概念,动力,模式✧概念(①城市中心向周围影响及扩展:②人口中城市特征的出现;③人口集中的一个过程;④人口集中的过程,其中城市(镇)人口占地域人口比率的增加。
)人口的移动从乡村到城镇地区,其结果是人口居住在城市较乡村地区的比例日益增加,以及城市行为模式与思想方法的传播。
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
城市化不仅仅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而且表现为人口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动力由于工业化引起的社会大变革(生产方式,城市规模与地位)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是城市化的关键(社会化生产协作、市场竞争、规模效益。
)现代化的技术和信息及环境要求带动其他城市的发展(交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消费水平与特殊类型城市)✧三种模式初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形成大城市连绵区,吸纳劳动力过城市化现象:农村人口过度涌向大城市,超过城市的容量,形成贫民窟逆城市化现象:非城市地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接近或超过城市水平,城市人口向郊区发展城市问题(现代城市问题产生于20世纪中叶之后)✧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交通量急剧增加,车速提高,交通堵塞能量大量消耗,城市环境恶化信息技术大幅度改进,信息量大量增加大众消费社会形成,生产与生活产生矛盾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基础设施不敷使用✧城市问题的具体表现城市环境污染空气、垃圾、污水、噪音、电磁波居住环境不好住宅密度过高,舒适性差交通状况堪忧堵塞、停车、事故城市灾害严重地震、火灾、洪水社会问题很多就业、刑事犯罪✧现代城市问题的特点城市问题的综合性。
城市规划与设计考试复习笔记
城市规划与设计考试复习笔记城市规划与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城市发展、环境保护、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城市规划与设计考试,下面将从城市规划的概念、发展历程、设计原则以及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与发展历程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发展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城市的有序发展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城市的建设,但真正的城市规划学科的形成是在近代工业化进程中。
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城市问题的日益突出,城市规划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城市规划的设计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规划应该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可持续性。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倡节能减排,建设生态友好型城市。
2.人本主义原则:城市规划应该以人为本,满足居民的需求和期望。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注重人文环境的营造,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3.空间组织原则:城市规划应该合理组织城市的空间布局,提供便利的交通网络和公共空间,使城市更加紧凑、高效。
例如,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系统,减少私家车使用,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4.文化传承原则:城市规划应该注重传承和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保留历史建筑,挖掘城市的文化内涵,形成独特的城市形象。
三、城市规划的实践案例1.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城市规划的典范,以其高效的城市规划和管理而闻名。
新加坡注重公共空间的规划和管理,建设了大量的公园和绿地,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2.巴塞罗那:巴塞罗那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而著名。
巴塞罗那注重城市的文化传承和创新,通过规划和设计,将城市打造成一个文化艺术的天堂。
3.柏林:柏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其多样性和包容性而著称。
城市规划复习提纲
城市规划复习提纲第一章城市与城市规划第一节城市概述一、城市的概念:(一)定义(9)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聚集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区。
(10)城市是以人为核心,以空间与环境资源利用为手段,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的社会、经济以及物质性设施的空间地域集聚体。
城市具备的三种性质:密集性、经济性、社会性。
现代城市的主要含义: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的意义。
(二)特征:(1)人口、建筑、道路高度密集(2)产业结构完整(以非农产业为主,具有较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3)区域地位重要(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生产基地)(4)基础设施完善(具有良好的通讯、交通、能源设施及生活环境)(5)社群关系复杂(6)高效率、高效益(三)城乡区别:(1)人口规模(2)人口密度(3)行政地位和行政区域(4)职业构成(5)城市设施二、城市的产生:乡村——市集——城市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粮食剩余和农业劳动力剩余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力:农牧分离(产生了固定居民点,即聚落);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城市雏形形成);商业与手工业分离:城市规模扩大第二节城市规划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城市规划概念:城市建设的发展的战略部署,通过城市区域的经济分析,城市土地的利用和工程建设的实施,达到城市物质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并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城市的规划理念:一、古代的城市规划理论:国内:中轴对称布局、方格路网(长安、北京)国外:《建筑十书》(圣马可广场、凡尔赛宫)二、近代的城市规划理论:1.“田园城市”理论(田园城市: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
要有三到五万人,吸引足以维持居民经济生活的工业,建设必要的市政公用设施)【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Howard】中心思想:为避免大城市的弊病,就必须建设将城市与乡村的长处结合起来的新型城市。
2.卫星城理论(卫星城:分布在大城市周边、与市区联系密切、人口规模在数万以上的小城镇。
城市规划复习参考
城市规划课程解答一、填空题1.城市用地的价值包括资本价值、使用价值。
2.城市公共设施的等级可分为市级、居住区级。
3.我国的城市按其性质,大体分为工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中心城市、县城、特殊职能的的城市。
4.城乡规划该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现代交通发展的趋向包括城市交通组织平面化。
(错)2.T0D是公共交通引导开发的英文缩写。
(正确)3.工业人员、交通运输人员属于基本人口。
(正确)4.城市规划勘察资料包括大河两岸城市应收集流域情况。
(正确)5•“城市建设的一切其他问题,均以城市运输问题为前提”,这句话出自雅典宪章。
(错)三、名词解释1城市用地答: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和功能的土地的统称。
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
2乡规划答:乡规划是针对乡做出的一项全局性、综合性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3城市对外交通答:城市本身与城市范围以外地区之间的交通,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4城市总体布局答: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工程技术与建筑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
四、简答题1 居住用地规划结构有哪些形式答:一般有三种①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由几个小区组成居住区居住小区是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如河流)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区内设有一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 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不仅能保证居民生活的方便、安全和区内的安静, 而且还有利于城市道路的分工和交通的组织,并减少城市道路密度居住小区的规模一般以一个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 而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为其用地规模的上限.根据我国各地的调查,通常民,居住小区的人口规模为10000〜15000人,用地为15〜30hm2.②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即由若干个组团形成居住区这种组织方式不划分明确的小区用地范围, 居住区直接由若干住宅组团组成. 住宅组团相当于一个居民小组的规模, 一般为300〜800户,1000 〜3000人. 住宅组团内一般应设有居民小组办公室、卫生站、青少年和老年活动室、服务站、小商店(或代销店)、托儿所、儿童或成年人活动休息场地、小块公共绿地、停车场库等, 这些项目和内容基本为本组团居民服务.③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即居住区由若干个组团形成的若干个小区组成.当然,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组织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公共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方式也会相应地变化. 常见的是居住区规模从小到大, 内容由简到繁, 质量由低级到高级.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包括哪些?答:包括行政办公用地、文化设施用地、教育科研用地、体育用地、医2113疗卫生用地、社会福利设施用地、文物古迹用地、外事用地、宗教设施用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内容
考试内容是书上原话,不考图形、举例;
简答、论述题型考重点章节内容,一般章节为其它题型,多选题有5个选项。
重点考核章节内容:
第三章第一节
1.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43
2.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43-44
第四章第二节第四节
1.城市用地的概念57
2.自然环境条件分析的几个方面64
3.滑坡、崩塌、冲沟、地震的成因
4.热岛效应76
5.城市用地选择的原则81
1.居住用地组成四类89
2.居住用地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分布方式96-97
3.居住区分级构成3点100
4.工业布置的基本要求4大点107-110
5.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形式3点113-114
6.工业区在城市总体布局中的4种方式116
7.城市绿地的功能与作用142-143
8.城市开敞空间的概念150
9.绿地形态要素及楔型绿地概念154-155
第六章第二节
1.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210-205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01
3.城市郊区化现象205
第七章第四节
1.城市客运交通的组成318三种主要方式322
2.城市货运交通方式319货运交通的三个层次328-329
3.步行街类型325
第九章第二节第三节
1.居住区的用地组成365
2.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366
3.邻里单位理论的内容,基本原则367-368
4.居住小区的概念和规模界定369
5.扩大小区和居住综合体的定义371
6.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组织形式379
1.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原则381
2.住宅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387-390
3.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390-395
4.居住区道路分级431
5.居住区内动态交通组织的基本形式432-433
6.居住区静态交通组织437
7.居住区绿地的组成446
一般考核章节
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四节
1.我国城市出现年代——商代13
2.中国古代最早城市规划思想《周礼-考工记》13
3.《管子》中的城市规划思想14
4.战国都城的城-郭布局模式14
5.〈建筑十书〉18
1.空想社会注意理论乌托邦——托马斯.摩尔,康帕内拉——太阳城,协和村——罗伯特.
欧文,法朗吉——傅立叶22-23
2.霍华德——田园城市23-24
3.卫星城镇理论,三代,卧城——半独立卫星城镇——独立的新城23-24
4.雅典宪章25-26,马丘比丘宪章26-27
5.有机疏散思想28
1.城市规划面临城市发展趋势的挑战39-40
第四章第三节
1.城市用地分类10大类,46中类,73小类84
第六章第一节第三节
1.城市四大功能194
1.优化产业结构的几个方面214-215
2.什么是“三高”的现代化城市228
3.城市下部结构的概念及特点229
第七章第二节
1.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特征285
2.城市道路的三级划分及规划指标287
3.城市道路宽度的路幅宽度和道路宽度的概念293
4.静态交通的概念285
第八章第一节第五节
1.给水水源的分类333
2.城市给水工程分类334
3.城市排水工程分类337
4.城市防灾规划包括哪几个方面347
5.生命线系统防灾规划包括的四大方面,及其核心347
6.城市防洪措施四个方面348
7.消防站分级349
第九章第四节
1.居住区内居住用地包括的三个方面458
2.居住用地经济技术指标,平均层数、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住宅建筑毛密度、人口净密度、人口毛密度、容积率、住宅用地指标460
第十章第一节第二节第四节第五节
1.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491
2.中心商务区492
3.广场规划主要研究内容521
4.城市设计的内容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