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霜斗雪 冰点何在
古人咏雪佳句赏析
古人咏雪佳句赏析雪,晶莹剔透,轻盈飘逸,是纯洁与美的象征,是冬天的自然奇观,历来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
一场雪景,满腔诗兴,灵笔一挥,咏雪佳诗浑然而成。
给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千古传颂的咏雪诗句。
在咏雪的名句名篇中,唐朝诗人李白的诗句脍炙人口。
他在《北风行》中这样写道:“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诗风豪放张扬,把小小的雪花放大,夸张笔法令人感叹。
他的《行路难三首其一》“欲渡黄河*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诗人以雪抒情,写出了宏大理想得不到实现的苦闷心情。
《夜雪》是唐朝著名诗人自居易的佳作,“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首诗新颖别致,先从感觉写起“已讶衾枕冷”点出下雪,再从视觉写“窗户明”说明雪大。
“时闻折竹声”再从听觉反衬雪大,把竹子都压断了。
作者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抒写了下雪感受。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是唐人刘禹锡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夜深犬吠,风雪归人,意境精致,给人留下对雪夜的遐想。
《惊雪》是陆畅的诗句,“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
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全诗找不到一个“雪”字,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写法,将门前雪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王维的诗《冬夜对雪忆胡居士家》“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清幽寒雪之景,表达了诗人睹物思人的情感。
洪升是清代戏曲作家和诗人。
《雪望》是他描写雪景的一首佳作,“寒*孤村幕,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此诗把雪描写得形象生动,清新别致,可谓咏雪诗中纯属描写雪景之代表作。
南朝梁吴均的《咏雪》:“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此诗近于律体,其中“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两句,写出了雪花晶莹剔透的景象,尤为后人传颂。
高适《别董大》的一首送别诗写得情意绵绵。
冬天描写雪的诗句
冬天描写雪的诗句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沁园春·雪》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7.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8.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卢梅坡《雪梅》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祖咏《终南望余雪》10.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毛泽东《沁园春·雪》1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12.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13.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祖咏《终南望余雪》14.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15.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卓文君《白头吟》16.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17.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18.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
——薛昂夫《蟾宫曲·雪》19.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夜雪》20.腊雪一尺厚,云冻寒顽痴。
——杜牧《雪中书怀》21.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22.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
——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23.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24.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
——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25.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26.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沁园春·雪3精选教学PPT课件
上阕
、"冰""雪""银""蜡""素"...
• 3.“望”字统领了哪些句子?下阕中与之相对应 的词语是哪一个?它又统领哪些句子? “望长城…试比高”、“惜”、“惜…大雕”
4.这首词的上阕总写雪景的句子是 雪景的句子中写到的景物有 、 方法。展开想像写景的句子是 ,分写 、 、 。 句运用了拟人的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长城、黄河、群山、高原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写景顺序: 总 分
从总到分
从静到动
由实到虚
长城—莽莽 静 北国风光 望 大河—顿失 想象 千里冰封 山—舞 万里雪飘 动 原—驰
实
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虚
过渡
评古
颂今
惜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秦皇汉武—略输 唐宗宋祖—稍逊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成吉思汗—只识 还看今朝
议论、抒情
沁园春 长沙
沁园春 雪 1936年2月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赏析一:“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赋予群山、高原以动态描 写,体现出其活泼奔放的气势。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 句,表现“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 争的活力。 赏析二:“山”、“原”都是静止的事物,写它们“舞”、 “驰”是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 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13 傲霜篇丨语文A版 (3)
《傲雪篇》教学设计指导思想理论依据本节课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旨在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效益,希望学生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提高信息素养,使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所提高。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间接目标是发展思维能力,潜在目标的陶冶思想情操。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的综合能力是阅读技能的分项训练逐步形成的。
本节课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努力营造在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中培养阅读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
媒体设计思路借助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模拟秋景,导读课文,引领学生分析语句,体会秋菊的形象和精神。
教材分析文章通过对在寒霜下菊花盛开的风姿的具体、详细地描写;通过渲染、对比等一系列写作手法的运用,将菊花迎霜斗雪,不畏强暴的精神描写的淋漓尽致,并通过对菊花的赞美,抒发了自己对菊花精神的高度赞扬,对具有菊花精神的人的高度崇敬和赞叹。
学情分析由于本课主旨深刻,辞藻华美,情感浓厚,教学时,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的揣摩、理解、积累和运用,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抄写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菊花的象征意义,激励学生向菊花学习,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2. 体会顿号、逗号、句号的用法,并能正确的使用。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已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领悟菊花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
教学难点感悟菊花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图文结合,采用多种方法朗读、借助多媒体课件和找关键词句理解菊花的形象和精神,体会菊花坚强不屈、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菊花图、秋天凋零图等)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媒体使用设计意图创设 1.出示课件,教师:当风霜来临的时候,很多课件出示情境导入情境导入新课花草都受不住严寒,枯萎了,凋落了。
2.出示课件:看到盛开的菊花,提问:你们心情怎样?3.导入:今天,我们就去欣赏一下风霜中的菊花是怎样的。
课题、学习目标及图片,引入新课。
《傲霜篇》教学反思
《傲霜篇》教学反思学生的目光在文字中穿行,心灵在意境中徜徉,则品味出了严霜中,梧桐树叶和葡萄叶经霜随风飘落,满目萧瑟,满眼凄凉,而菊花却不畏寒冷在风中傲霜开放,热烈奔放,无畏勇敢的情操。
《傲霜篇》是语文A版第九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收集了《傲霜篇》教学反思范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傲霜篇》教学反思篇1针对这篇*的特色以及五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在教学时努力渗透如下理念: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的职业语言。
高水平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而且还能引起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情的陶冶。
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实践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
在教学时,我从开头的导入设计,到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过渡语言,甚至引导学生朗读或答问、评价学生等,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既为学习*服务,又无不体现汉语语言文字的精妙,形象和优美,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徜徉在浓浓的语文氛围中。
《傲霜篇》教学反思篇2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和感悟的特点”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感悟”一词的诸多表述。
“汉字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形表义,具有一观即感,一感即觉,一学即了的特点。
另外,汉语语音有高低起伏的四个声调,也就容易造成音乐般的旋律。
”这两个提示(或特点)就启示我们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
学生的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
可见,通过朗读是引导学生领略课文蕴含情感的极佳途径。
而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
北师小学语文四上第十二单元语文天地开卷有益《雪》课文解读
课文解读
这是一篇介绍雪的说明文。
1.说明的内容依次是:
第2~3自然段写雪的形状。
第4~5自然段写雪的形成。
第6自然段写雪花的重量。
第7自然段写雪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第8自然段写雪花的颜色。
第2、4自然段分别用设问句提示说明对象:“雪花是什么样的?”“雪是怎么形成的?”第6自然段第一句总说,点明该段的说明对象是“雪花特别轻”。
第7自然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第一句总说“下雪预兆着来年庄稼将会丰收”,然后用四句话从三个方面具体说明,最后再总说“雪对庄稼有这么多好处”。
归结起来,雪的特点是:六角形、白色(特例从反面证明,雪是白色的)、轻。
2.本文使用了列数字、举实例等方法进行说明,体现了“用科学的方法研究雪”。
列数字:①“不止六千种”,说明雪花图案之多,更为了说明数字“一”和“六”的关系,无论有多少种图案,其基本形状都是一种——六角形。
②“0.05~4.6毫米”“0.2~0.5克”,说明雪花之轻。
③“一升雪中的氮化物可达7.5毫克”,说明雪中含有不少适宜庄稼生长的养分。
初中语文_沁园春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一、课程导入:1、PPT《沁园春·雪》书法作品殷秀梅唱词等待上课引入本课学习篇目《沁园春·雪》(板书)2、回顾反思:关于词,你了解多少?二、第一乐章:诵读感悟㈠、读得正确流畅反思:既然是诵读,那大家觉得朗读好诗词需要注意什么?生散读,师行间倾听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屏幕出示重点字读音:竞折腰,读zhé,稍逊,这个字读 shāo。
还看今朝hái zhāo㈡、读出音韵美1、屏幕展示词的前三句,应该在哪里停顿呢?那么重音呢?哪几字作重音处理?2、同桌间一起读这首词,一边读一边讨论,力求读准重音和节奏。
3、学生齐读文章。
㈢、读出豪迈情。
1、通过刚才的朗读,大家觉得这首词要读出怎样的感情啊?生散说。
2、屏幕展示诗人柳亚子读后曾经评论。
3、视频播放唐国强朗诵。
4、学生配乐朗读。
三、第二乐章:细读品味师:这是又一首意境深远的诗。
下面我们进入诗歌学习的第二乐章:细读品味。
(PPT)㈠、品壮美雪景1、师:(PPT)词的上阕描写壮美雪景,(板书:上阕)品读这一部分,我们要找一个领字品一品,找一种手法品一品,还要找一幅画面品一品。
同学们细细品读上阕,能不能发现上阕哪个字是领字呢?自己读一读,思考一下。
师:下阕有一个字同“望”有异曲同工之妙,哪个字呀?领起哪几句?2、品析写景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想象,联想师:诗人的视野在空间上纵横千万里,于是这景物显得大气磅礴。
(板书:纵横千万里)不仅诗中有画而且景中有情,为什么诗人笔下的景色会如此壮丽,我们借用艾青诗人的一句话,因为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㈡、品千古帝王1、师:上阕是一幅意境开阔的自然画卷,下阕则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板书:下阕历史画卷)作者将视野转向烟波浩渺的历史长河“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作者都提到了哪些历史人物啊?生散说。
师:从“惜”字可见作者对他们什么态度呀?(PPT惜)师:同学们,秦始皇扫除六合,汉武帝平定匈奴,唐太宗南征北战,宋太祖结束纷争,成吉思汗更是纵横驰骋,他们都是英雄呀!但毛泽东委婉地批评,傲视群雄,(PPT 傲视群雄)可谓“欲与英雄试比高”,谁胜过这些英雄,比这些英雄高呀?2、生散说:风流人物3、师:后来者居上,今人必定超过古人。
傲霜篇讲课流程稿
傲霜篇讲课流程稿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严寒是花草树木的天敌,现在正是深秋季节,俗话说:一场秋霜一场寒,那么风霜过后,我们随处可见的是凋零的花朵树叶,然而,有一种能够傲霜斗雪的花,它不畏严寒不怕风霜,那就是——菊花。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傲霜篇》出示(板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当作者早晨起来,拉开门一看,怎么样了?——(嗬!下霜了!)出示图片——下霜景色图大家看一看,下霜后是不是到处银装素裹的?那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仔细的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下霜时的句子画上横线。
(学生大声朗读)读后,汇报——谁来说说你找到的是那个句子?读给大家听。
学生读——从刚才同学的汇报中,我们找到描写下霜时的句子有——(出示幻灯片,两组句子)问:你从这些句子的描写体会到了什么?生:(霜大。
板书)具体从哪个词语上生动的体现出了——霜大?指名回答(生:白皑皑、毛茸茸、亮晶晶)这些词语描写的怎么样?(很生动,很形象,还有那些字或者词语能体现这一点?(铺、骤然)正是通过这些生动的语句,才让我们真的感觉到真是深秋来临了,真有点儿(什么?——课文中的一句是怎样说的——“西风紧,黄叶飘零”的景象了!(出示图片——黄叶飘零图)那么,风霜过后,一些景物像葡萄、梧桐、等等都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但是,文中说:且慢,瞧,那边的菊花怎样了?我们接着往下学习。
谁来读一下描写菊花的句子?(指名读)后评价一下读得怎么样?(学生自由评价)师:读得再美也不如亲眼一见,大家看(出示菊花图片)问:谁来用你积累的词语来形容一下菊花开的怎样?(生:争妍斗艳、喷芳吐香、花团锦簇、形态万千、等等)当你看到这些菊花时,你的感觉是什么?(生:惊叹!赞叹!敬佩!等等)那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去读,读出你的惊叹、赞美、和敬佩!指名朗读(学生评价)接下来,让我们比较两组句子:(出示图片——比较句子)问:这两组句子的不同点是什么?你觉得哪句好为什么?(生:1、句子简单,2句子生动形象。
冰花与冰灯诗词
冰花与冰灯诗词早在公元前135年,韩婴就写出了“雪花独六出”的诗句,这种对雪花细微的观察角度,标志着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正确认识雪花晶体的六角对称形状的民族,从而充分显示出了中国人在自然现象审视上的早熟。
但自汉代以后,这种对冰雪独特的观察却停止不前了,只是到了宋代才又一振,在典籍中出现了对“冰花”的记录,反映出了宋代的中国对冰的认识是具有不同寻常的美的趣味的。
沈括在被世界公认为“中世纪科学技术坐标”的《梦溪笔谈》中叙述了自己在元丰末年到秀州(今浙江嘉兴)所见到的冰花奇景:有些屋瓦在霜后成花,像牡丹、芍药、萱草、海棠等细花,皆有枝叶,每瓦一枝,无毫发不具,就是有高超的丹青巧笔也不能画出来。
要是用纸描摹下来,那等于石刻的一样。
沈括的记录,表明冰花已纳入了他的科学观察的视野,但确切地说,沈括何尝不是用一种美的心态去看待冰花现象呢?后来,洪迈《夷坚志》中《瓦上冰花》条也有几乎相同的记录,不同的是南宋初期的秀州,知州吕彦能家厅侧有数百片瓦,为雪所压,迨雪消冰澌,皆结成楼观、栏榄、车马、人物,并带芙蓉、重台牡丹、长春萱草及万岁藤之类的花卉植物,妙华精巧,经日不融。
吕彦能便命儿子吕述卿用墨拓印十余本,用以观摩。
从自然天成的冰花欣赏出一番景象,这是一种相当高的审美能力。
宋代以前却并非如此,据马端临《文献通考》云:唐昭宗时,在沧州城堑中,就有冰纹如画,大树如芳敷,可当时的人却认为这是“华孽”,当有兵难。
到了宋代,人们对冰花的态度为之一变,像吕彦能将冰霜之花描摹欣赏者,不乏其人。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曾述:北宋王子融侍郎回山东故里,时值严冬浓霜,有一官员家屋瓦皆成百花形状,他就摹下,作为画幅珍藏。
更为奇绝的,何《春渚纪闻》载:余杭的万廷之,他有一洗脸用的瓦盆,时当凝寒,还有余水留在盆中,冻结成了冰,形如一枝桃花,观者以为巧合。
可第二天再用,则又成一双头牡丹,次日又成寒林满盆,水村竹屋,断鸿翘鹭,宛如图画近景。
万廷之自后便用白金把这瓦盆包护起来,每逢严寒,便设宴约客,来欣赏这未曾有一同样的冰花。
古代对雪的称呼
古代对雪的称呼
1. 玉尘: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漠漠复雰雰,东风散玉尘。
”玉尘即玉屑,意思是玉的碎末,常用来形容雪花。
2. 玉龙:出自北宋张元的《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
”玉龙是指传说中主管降雪的神仙,这里用来形容漫天飞雪。
3. 琼花:出自南宋杨万里的《观雪》:“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
”琼花是一种美玉,这里用来形容雪花洁白如玉。
4. 六出:出自西汉韩婴的《韩诗外传》:“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
”六出是指雪花的结晶一般为六角形,所以用“六出”来形容雪花。
5. 碎琼:出自元朝关汉卿的《大德歌·冬景》:“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
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
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碎琼是指玉屑,这里用来形容雪花像玉屑一样晶莹剔透。
以上只是古代对雪的部分称呼,不同的时代和文化可能还有其他的称呼。
这些称呼不仅体现了古人对雪的喜爱和赞美,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
描写雪好词好句
描写雪好词好句导读:描写雪好词1、风花雪月冰天雪窖饕风虐雪傲霜斗雪千里冰封2、玉琢银装雪泥鸿爪狂风暴雪白雪飘扬玉树琼枝3、白雪飞舞傲雪凌霜冰天雪地白霜铺地风消雪停4、雪花飞舞银霜遍地漫天雪花白雪难和洪炉点雪5、大雪封门纷纷扬扬冰天雪窑报仇雪恨白茫茫6、万里雪飘冰冻三尺洗雪逋负程门立雪铺天盖地7、洁白素装雪虐风饕银装世界雪窖冰天瑞雪丰年8、雪花飘飘冰雪聪明白雪纷飞大雪封山粉妆玉砌9、银装素果风雪交加大雪盈尺大雪纷飞担雪塞井10、如汤沃雪蝉不知雪白雪阳春鹅毛大雪雪飘如絮11、覆盖四野白皑皑凌霜傲雪白雪皑皑描写雪好句1、一夜大雪,城市的房顶上积起了一层厚雪,站在高楼的平顶上望出去,就像连绵起伏的雪山。
2、雪中的景色壮丽无比,天地之间浑然一色,只能看见一片银色,好象整个世界都是用银子来装饰而成的。
雪后,那绵绵的白雪装饰着世界,琼枝玉叶,粉装玉砌,皓然一色,真是一派瑞雪丰年的喜人景象。
3、草坪上更是孩子的“乐园”,白色的雪花“铺”在上面,如一条白色绒毛地毯。
几个小朋友来到“地毯”上,捧起草坪上的雪,揉成一个小雪球,向其他的小朋友身上砸去。
接着,别的小朋友也纷纷加入这场“雪球”大战之中。
4、这样浅的蓝显得天是如此之高。
一线雪白的云飘渺如一道浅溪直直流过去。
从天的这头,到天的那头。
积雪在这样明媚的天色下前所未有地素净,也前所未有地璀璨。
遍地晶莹光芒细碎耀眼,看久了,似在眉宇间熠熠生辉,满眼都是清澈的光亮照人。
5、在这个未曾下雪的冬季,诉说着我与她的伤感回忆,带着感伤,带着凄凉,带着悔恨,我又想起了她,想起了那段情感、一夜大雪,城市的房顶上积起了一层厚雪,站在高楼的平顶上望出去,就像连绵起伏的雪山。
6、弹指一挥间,流年不复返。
风雪交错的夜里,月色显得有些苍茫,窗外的灯火也不似从前那般明亮。
只有我依旧如此,欣赏着夜的凄美,品味着夜的芬芳。
7、早上,屋外白茫茫的一片,成了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
山,银的;树,银的;房屋,银的;草地,银的————世界混为一色。
傲霜斗雪的意思详解、造句、读音、解释、近反义词、出处
傲霜斗雪的意思详解、造句、读音、解释、近反义词、出处成语名称:傲霜斗雪
成语读音:ào shuāng dòu xuě
成语解释:傲视寒霜,抗击白雪。
形容不畏严寒。
比喻人身处逆境而不屈服。
成语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玉骨冰肌谁可匹,傲雪欺霜夺第一。
”
近义词:傲雪欺霜
反义词:彬彬有礼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骨气
成语繁体:傲霜鬥雪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傲霜斗雪成语接龙:
雪窖冰天窖:收藏东西的地洞。
到处是冰和雪。
形容天气寒冷,也指严寒地区。
雪中送炭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
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雪泥鸿爪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
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
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雪虐风饕虐:暴虐;饕:贪残。
又是刮风,又是下雪。
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雪案萤窗比喻勤学苦读。
同“雪窗萤几”。
雪北香南多雪的北方和花木飘香的南方。
傲霜斗雪的意思是傲视寒霜,抗击白雪。
形容不畏严寒。
比喻人身处逆境而不屈服。
傲霜篇反思
傲霜篇反思第一篇:傲霜篇反思《傲霜篇》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菊花的象征意义。
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赞美自已喜爱的花儿或其他事物。
3、以学生为主体,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感情朗读中,体会菊花坚强不屈、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
4、体会作者对菊花的敬佩的喜爱之情。
激励学生向菊花学习,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看自已喜欢的段落。
重难点、关键:感悟菊花的象征意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峻青,去欣赏风霜中的菊花。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二、朗读交流上节课,我们说过菊花傲霜,在深秋下霜是常有的现象。
让我们跟随时间的脚步,去领略那“西风紧,黄叶飘零”的景象。
(出示图片)1、2、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这霜的呢?你能在文中找出下霜的句子吗?(课件出示)a. b. c.自由读,通过朗读,你感觉霜怎么样?哪些词语感觉霜大?齐读这一句读出霜大,读出自己的感受。
3、从琅琅的读书声中,老师感受到了寒霜已至,寒气逼人,院角的那棵梧桐,叶子刷刷拉拉向下落,燕子李院子里遍地都是带霜的黄叶。
但是,瞧那边的菊花,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样子。
出示菊花图片,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抓住菊花特点写了菊花的美?三、品文释疑,领悟感情1、课文读到这,有人提出课文时赞美菊花的,先写葡萄、梧桐以及霜大是多余的,可以删除,你同意吗?为什么?2、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3当风霜来临时,许多花草都经不住严寒,凋零了,突然看到这一株株绽放的菊花,你们心情如何?应该怎么样读?四、感情升华1、就是这样一种花,在作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默读4-5自然段,看看还有哪些句子体现了菊花的傲霜的?2、正是菊花有了这样一种不服输、不怕困难的精神,难怪作者峻青这样称赞菊花<出示句子>.3、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哪个词语在句中反复出现?(我爱……我爱……我爱……我更爱……)4、思考:现在你知道作者最爱菊花的什么?5、仿照句式说话。
寒冷的诗句
寒冷的诗句寒冷的诗句寒冷的诗句篇11.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元·黄庚《雪》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长征》3.梅花喜欢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咏梅》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6.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7.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李商隐《对雪二首》8.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韩愈《李花二首》9.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
——陆游《秋日郊居》10.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11.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12.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1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14.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15.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16.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17.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18.冬天,冬天过去了。
——叶君健《冬天狂想曲》19.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20.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寒冷的诗句篇21.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刘驾《苦寒吟》2.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董思恭《守岁》3.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王微《四气诗》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董思恭《守岁》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王微《四气诗》6.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7.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杜甫《公安县怀古》8.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李白《冬日归旧山》9.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苏雪林《青春》片段
苏雪林《青春》片段第一篇:苏雪林《青春》片段苏雪林《青春》片段不阴不晴的天气,乍寒乍暖的时令,一会儿是袭袭和风,一会儿是镑镑细雨,春是时哭时笑的,春是善于撒娇的。
树枝间新透出叶芽,稀疏琐碎地点缀着,地上黄一块,黑一块,又浅浅的绿一块,看去很不顺眼,但几天后,便成了一片蓊然的绿云,一条缀满星星野花的绣毡了。
压在你眉梢上的那厚厚的灰黯色的云,自然不免教你气闷,可是他转瞬间会化为如纱的轻烟,如酥的小雨。
新婚紫燕,屡次双双来拜访我的矮椽,软语呢喃,商量不定,我知道他们准是看中了我的屋梁,果然数日后,便衔泥运草开始筑巢了。
远处,不知是画眉,还是百灵,或是黄莺,在试着新吭呢。
强涩地,不自然地,一声一声变换着,像苦吟诗人在推敲他的诗句似的。
绿叶丛中紫罗兰的嗫嚅,芳草里铃兰的耳语,流泉边迎春花的低笑,你听不见么?我是听得很清楚的。
她们打扮整齐了,只等春之女神揭起绣幕,便要一个一个出场演奏。
现在它们有点浮动,有点不耐烦。
春是准备的。
春是等待的。
几天没有出门,偶然涉足郊野,眼前竟换了一个新鲜的世界。
到处怒绽着红紫,到处隐现着虹光,到处悠扬着悦耳的鸟声,到处飘荡着迷人的香气,蔚蓝天上,桃色的云,徐徐伸着懒腰,似乎春眠未足,还带着惺忪的睡态。
流水却瞧不过这小姐腔,它泛着潋滟的霓彩,唱着响亮的新歌,头也不回地奔赴巨川,奔赴大海……春是烂漫的,春是永远的向着充实和完成的路上走的。
春光如海,古人的比喻多妙,多恰当。
只有海,才可以形容出春的饱和,春的浩瀚,春的磅礴洋溢,春的澎湃如潮的活力与生意。
春在工作,忙碌地工作,它要预备夏的壮盛,秋的丰饶,冬的休息,不工作又怎么办?但春一面在工作,一面也在游戏,春是快乐的。
春不像夏的沉郁,秋的肃穆,冬的死寂,它是一味活泼,一味热狂,一味生长与发展,春是年青的。
第二篇:雪林散文蒙蒙冬天清晨的树林,像一幅精致的画。
我抚摸了我的小马驹,踏上了我刚打扫过的木制的小马车。
我要去市局,由于市局开会都在八点以后,所以“贪心”的我决定不开车,坐着我的马车,从一条通向市局的林路缓慢前进。
三个比喻雪的句子是什么
三个比喻雪的句子是什么1. 【形容飞雪的比喻诗句(三句)】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这是李白直接描写大片雪花的诗句,我们可以直接引用来描写雪.我们要学习诗人通过细致观察、进行形象刻画的创作品质.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唐·李白《北风行》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回风:回旋的风.唐·杜甫《对雪》。
2. 比喻雪比喻雪的句子雪,洁白无瑕,纯洁美丽。
纷纷扬扬,飘落大地。
不一会儿,大树变白了,山坡变白了,房顶也白了……仿佛真个世界都披着一层厚厚的棉被,又像被云霞裹得严严实实。
是掉落在人间的精灵,净化着人间的污点。
满山遍野的雪,就像那仙女头上的白头巾,盖在了大地上。
她又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她那雪,就如白玉,铺满了大地,让你感觉来到了天界。
雪象一片片鹅毛,纷纷扬扬飘落下来。
雪,是在为人们跳舞.雪,是在为人们欢笑.雪,是在为人们歌唱.美妙的小雪花呀,像只只空灵飘逸的玉蝴蝶,扇动着薄翼,初降人间。
像水晶一样的雪飘落在冬季,像飘落的白茶花一样铺在大地。
借问飘飞雪:盈盈欲为谁?空留昨日情,不见旧时人。
蕊寒香冷菊难觅,泪洒空枝梦不寻。
踏雪有痕藏不住,疏影一抹亦报春。
雪是诗人的泪雪是天空的白嫁衣雪是纯洁的美雪是WOW的高级魔法暴风雪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柳絮因风起。
漫天飞雪大如席。
3. 用比喻句写雪的句子50个字用比喻句写雪的句子:1、雪,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一般的雪在空中舞,在随风飞。
2、像水晶一样的雪飘落在冬季,像飘落的白茶花一样铺在大地。
3、那雪,就如白玉,铺满了大地,让你感觉来到了天界。
4、雪,一团团像松软的鹅毛,把白日里被搅得一片混乱的沙滩,又铺成平展展的。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联句》赏析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联句》赏析这首出自东晋诗人谢安的《咏雪联句》诗流传非常的广,谢道韫的这句诗,其佳处不仅在工干设譬,还在于透露出女才子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怀。
她将北风飞雪的严寒冬景,比作东风吹绵的和煦春色,正表现出女作者开朗乐观的胸襟以及对美好春光的由衷向往。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谢朗)(谢道韫)赏析这是一则千古佳话,表现了女才子谢道韫杰出的诗歌才华、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和具有灵活想象力。
据《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及《世说新语·言语》篇载,谢安寒雪日尝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安欣然唱韵,兄子朗及兄女道韫赓歌(诗即如上),安大笑乐。
谢安所乐,在于裙钗不让须眉,侄女之诗才,更在侄子之上。
按谢朗少有文名,《世说新语·言语》篇引《续晋阳秋》称他“文义艳发”,《文学》篇引《中兴书》说他“博涉有逸才”。
所以叔父出韵起题,侄子即为唱和,正见其才思敏捷也。
平心而论,“撒盐空中”亦不失为一种比方,雪,以其粉白晶莹飘散而下,谢朗就近取譬,用撤盐空中拟之,虽不高明,也差可形容了。
然而,聪颖的妹妹并不迷信兄长的才名。
她觉得,以盐拟雪固然不错,但没有形容出雪花六瓣,随风飘舞,纷纷扬扬,无边无际的根本特征。
于是,针对兄长的原句,她作了大胆的修正:“未若柳絮因风起。
”柳絮,作为春时景物,有似花非花,因风而起,飘忽无根,满天飞舞的特征。
晋伍辑之《柳花赋》曾形容:“扬零花而雪飞,或风回而游薄,或雾乱而飙零,野净秽而同降,物均色而齐明。
”谢道韫将此来比拟北风吹起漫天飞雪,堪称契合无间。
取柳絮可比其形言其大,点明当时的“雪骤”之景,而“因风起”更指出它随风飘舞,漫无边际的自然特点。
(宋代的贺铸《青玉案》词有“满城风絮”句。
)由此较之,雪花柳絮,可谓是异迹而同趣了。
如此再看“撒盐空中”的比方,则未免有局促见肘之诮了。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世说新语》二则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世说新语》二则8 《世说新语》二则学习目标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咏雪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下雪时你们最爱做的是什么呢,堆雪人?打雪仗?现在我们来看看古代文人家庭在雪天都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吧。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请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骤(zhu) 絮(x) 奕(y) 谢道韫(yn)2.积累下面文言字词。
儿女: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欣然:高兴地。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未若:不如。
因:凭借。
3.文体知识古代小说就是相对于非现代小说类而言的小说著作。
它的特点:一是来自民间;二是内容庞杂,包罗万象;三是形式短小;四是雅俗共赏。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将古代小说分为六类: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辩订、箴规。
4.作家作品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Yǎn)州刺史。
爱好文学,常招纳文士集于门下。
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笔记小说。
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主要记叙魏晋时期的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将课文读通读顺;然后听录音朗读,注意朗读节奏。
【交流点拨】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②白雪/纷纷/何所似③撒盐/空中/差可拟④未若/柳絮/因风起⑤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句:白雪纷纷何所似(疑问代词何作似的宾语,原顺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2)状语后置句:撒盐空中差可拟[即(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二)深层探究自由朗读课文,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思考下列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点相同的防冻液也有可能防冻效果不同,上期汽车评价实验室已经分辨伯仲。
然而,在这鱼目混珠的市场中,也存在着以次充好的次品,甚至是假冒伪劣。
真相不容忽视,事实胜于雄辩。
经过层层检验得知,市场上常见的分装防冻液“小粉瓶”达不到应有的防冻效果。
在市场中走访时发现,几乎每家销售防冻液的店铺都有10-15元一瓶的分装产品,暂且称为“大圆筒”。
由于剂量较小,所以如果是补充使用,一般推荐这种小包装。
如果完全更换防冻液,商家一般推荐大包装。
而只要说要最便宜的那种,店家拿出的无一例外都是“大圆筒”的其中一种,即“小粉瓶”。
其实仔细算一笔账,无论是哪种品牌的防冻液,进口还是国产,换算到1l,价格都在50元以下。
看似利润空间很小的防冻液中是否存在赝品?这“大圆筒”是不是都货真价实,“小粉瓶”的防冻效果又如何?这次,就让我实际操练一把。
第一回合—小试牛刀
实验目的:检验标称冰点为-35℃的防冻液是否合格,并且分别对比标称冰点为-45℃和-25℃产品的防冻效果。
模拟环境温度:-35℃至-40℃,实际测试温度为-37℃
实验方法:将环境温度调至-37℃,温度低于标称冰点-35℃,如果出现粘稠属于正常现象,如果依然是液体,说明防冻效果比预期好。
而此时标称冰点-45℃或-43℃的防冻液状态理应是液体,对比状态即可分晓两款产品的防冻效果。
主要实验对象:“小粉瓶”、天桥2号;加德士、u2
设档设限:
我们都知道在选择防冻液的时候,需要依照行车环境来选择不同的产品,其中重要的参照指标就是冰点。
对于冰点,宁可选其低,不可选其高。
按照冰点的不同,分别进行测试。
我们将产品分为3组进行测试,冰点分别为-25℃、-35℃、-45℃。
样品一组/冰点-25℃:车喜、天桥1号、蓝星
样品二组/冰点-35℃:“小粉瓶”、天桥2号
样品三组/冰点-45℃:加德士、u2
第二回合—深入测试
实验目的:再次检验标称冰点为-35℃的防冻液是否合格,并且分别对比标称冰点为-45℃和-25℃的防冻效果。
模拟环境温度:-30℃至-35℃
实验方法:将环境温度调至-30℃至-35℃,我们测试的环境温度在-33℃。
在这样的温度下,标称冰点为-35℃的防冻液合格产品应该能够扛得住寒冷,如果非常粘稠或者已经结冰,就说明不合格。
主要实验对象:“小粉瓶”、天桥2号
第三回合—再见分晓
模拟环境温度:-20℃至-25℃
实验目的:检验标称冰点为-25℃的防冻液是否合格,并且分别对比标称冰点为-45℃和-35℃的防冻效果。
实验方法:将环境温度调至-20℃至-25℃,我们测试的环境温度在-24℃。
理论上,在这样的温度下,标称冰点为-25℃的防冻液合格产品应该耐得住。
而标称冰点低于-25℃的,似乎更是毋庸置疑能够表现出色。
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实验来说话。
主要实验对象:车喜、天桥1号、蓝星;天桥2号、小粉瓶
大结局
样本一组:“小粉瓶”不合格,天桥2号防冻效果良好。
样本二组:三款产品均合格,天桥1号和蓝星的防冻效果优于车喜。
样本三组:两款产品均合格
编辑有话说
若非是亲眼所见,亲身参与实验,记者宁可相信市场上的产品都是合格品。
偌大的汽车后市场用品城里,几乎家家都有这种“小粉瓶”,不合格产品很有可能被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购买并使用,请尽量避开选择这种分装“小粉瓶”防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