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背景下城管价值认同及重塑路径
重塑我国城管执法形象的路径探析
重塑我国城管执法形象的路径探析作者:何其芳来源:《智富时代》2015年第11期【摘要】城管形象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名片。
良好的形象有利于城管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推进城市治理的现代化。
然而,当前我国城管形象普遍较差,据2014年社科院蓝皮书《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2013-2014》称,城管在群众中的形象最差。
有鉴于此,本文在对当前城管形象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树立城管执法的服务理念;创新城管绩效评价机制;提高城管队员素质和执法水平;利用媒体重塑自身良好形象等重塑城管形象的路径,以期塑造城管新形象。
【关键词】城管形象;重塑;路径分析城管形象是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但当前我国各地的城管形象普遍较差。
据2014年5月26日发布的社科院蓝皮书《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2013-2014》称,官员形象危机呈“多元高发”态势,群众认为2013年形象最差的官员群体依次为:城管、学校领导、医院领导、村干部、警察、国企领导和民政干部i。
由此,不难看出,城管在群众中的形象最差,排在最后一名。
形象危机的背后是信任危机,有人指出,中国城管已陷入“塔西陀陷阱”,其形象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重塑城管形象已迫在眉睫。
一、当前我国城管形象的现状在一份“你对城管执法的印象如何?”的网络调查中,1174 张有效投票中有 650票选择了“不好,经常性野蛮执法”,占总票数的55.37%ii。
在另一份“您对城管执法队伍在城市管理中总的评价”的网络调查中,共有 140 人参加了问卷调查,其中回答“不满意”的有 68 票,占48.57%iii。
我国城管形象不佳,由此可见一斑。
为改善城管形象,“美女城管”、“大妈城管”、“柔性执法”、“眼神执法”等都曾一度成为热词。
这些努力尽管一定程度上使城管形象有所提升,但是并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城管形象。
尤其是出现负面消息和突发事情的情况下,城管仍然难以获得公众的充分理解和支持。
二、城管形象不佳的影响因素(一)城管执法理念相对落后城管形象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执法理念相对落后。
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是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关键举措。
本文将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与意义、改革目标与原则、改革路径与措施等方面,提出一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一、背景与意义城市管理是指对城市公共事务和公共设施进行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的组织与管理活动。
当前,我国城市管理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管理体制机制不够科学合理,部门职能重叠、协同不力;二是服务水平不高,居民对城市管理的满意度不高;三是监管不力,存在管理漏洞和腐败问题。
因此,改革城市管理体制迫在眉睫,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优化城市管理体制,明确职责边界,加强部门协同,形成合力,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质量。
2. 增强社会治理能力。
通过改革城市管理体制,增强城市社会治理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提高公共安全、环境卫生等问题的解决能力。
3. 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有助于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推进城市发展的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改革目标与原则1. 目标:(1)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管理体制,强化城市治理的市场导向和社会参与,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效能;(2)加强城市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和协同决策,提高城市管理的综合性、整体性和效率。
2. 原则:(1)问题导向。
以解决城市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为导向,优化城市管理体制的结构和机制;(2)科学性和先进性。
在改革中坚持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原则,借鉴国内外城市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3)整体谋划。
在改革中注重整体谋划,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利益,保持改革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三、改革路径与措施1. 改革路径(1)组织架构优化。
通过整合城市管理部门,减少重复职能,形成统一、高效的组织架构。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权限;(2)权责清晰。
明确城市管理各部门的权责边界,避免职责重叠和责任推诿的问题。
新时代深化“放管服改革重大意义及路径建议思考
新时代深化“放管服改革重大意义及路径建议思考推进政府“放管服”改革是新时代优化营商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部署。
文章叙述了“放管服”改革体系出台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分别阐述了“放管服”改革包括的三个方面“放”、“管”、“服”内涵和内容,最后指出深化“放管服”改革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体制和经济体制和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积极作用和重大意义。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简称“放管服”改革),是新时代优化营商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部署。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这是新時代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方位下,中央对“放管服”改革和建设服务型政府作出的新要求和新部署。
一、新时代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
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下,由国家实行统收统支、统购统销、统一分配的方式,企业和地方基本上没有自主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逐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
与之相伴随,也进行了行政体制的改革,包括了简化行政审批、创新市场监管、强化政府服务等改革。
特别是,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为了践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和完善市场经济制度,我国进一步深化了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大幅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的政府机构设置以及管理方式,政府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整体而言,我国政府管理中还存在着“重审批、轻监管、弱服务”的现象,在行政审批中还没有根本扭转“过多过滥、程序繁琐、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也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颇有不满。
为此,党的十八大后,围绕改革行政体制和完善机构设置,我国开始了新一轮改革大潮。
其中,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并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对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的理性思考
对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的理性思考管理好城市,满足人民对城市功能的需求一直以来是城市政府不懈探索和努力追寻的重大课题。
目前,城市管理工作仍然面临如何强化公共服务、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拓展管理领域、丰富管理方式、构筑和谐社会等新的挑战。
为建立与服务型政府相适应的城管执法体制,需从全面系统分析当前城管执法体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入手,遵循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的城管执法新体制、新机制的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进一步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城管执法工作在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之后,在机构设置、职能定位、管理体制、人员配备、信息化建设、科技装备、执法方式和思想作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正在逐步实现变粗放、低效管理为精细、高效管理,变突击、运动式管理为经常性、持续性管理,变事后被动管理为事前主动预防管理,实现了城管执法在时间、地域、责任上的全覆盖、精细化和无缝隙衔接,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城市管理正在面临着新的考验。
(一)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要求进一步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为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同时,报告还进一步提出要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等问题的具体政策措施,为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提供明确了具体抓手。
进一步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既是切实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提高城管执法工作主动性,全面提升城管执法水平的重要举措。
2024年深化城市管理改革的关键一年
城市环境和公共安全
城市环境:加强环境保护,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减少噪音污染 公共安全:加强治安管理,提高市民安全感,减少犯罪率 交通管理:优化交通布局,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城市规划:合理规划城市空间,提高城市美观度,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促进社会和谐: 改革可以加强社 会治理,解决城 市发展中的各种 问题,促进社会
和谐稳定。
PART 02
2024年城市管理改革的 关键领域
7
城市规划和管理体制
城市规划:加强 城市空间布局规 划,优化城市功
能分区
管理体制:建立 更加高效、协调 的管理体制,提 高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基础设施建 设:加强城市基 础设施建设,提 高城市承载能力
城市环境保护: 加强城市环境保 护,提高城市生
态环境质量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需要加强建设和维护,提高 服务水平
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需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 量
城市环境治理: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处理等,需要加强治理,改善城 市环境
绿色化:注重环境保护,推动城市 绿色发展
国际化: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 城市管理水平
法治化:加强城市管理法治建设, 提高城市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人本化:注重人文关怀,提高城市 管理的人性化水平
YOUR LOGO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27
制定和完善城市管理相关法 律法规
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 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加强城市管理宣传教育,提 高市民法律意识和参与度
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
新媒体时代我国城管形象重塑的路径选择
《 经济师) 2 o 1 4 年第 5 期
新媒体时代我国城管形象重塑的路径选择
●王 雪梅
摘 要: 城管队伍 一直以来备 受社会 的指责 , 新媒 体时代对 于城 管形 象重塑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文章针对城管 负面形象的 成 因进行分析 , 力 图抓住新媒体 时代 契机 , 通过 内外 兼修 , 实现 城管队伍形 象转 变, 有效实现城 市的协 同治理 , 改 变城市管理滞 后状态, 这是城市化战略 的历史使命 , 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
大众媒介承载着传播和沟通政 府与公众 、公众 与公众之 间 信息 的桥梁性功能。 从印刷时代 到电子媒介时代 , 再到互联 网时 代, 传播 科技 的发展直接带来 的是媒介更新周期 的急剧缩短 。 而 每一 次的作为“ 人体延伸” 的新媒 介的诞生 , 所带来 的社会生 活 方式乃至政治运作模式的变迁都是革命 性的。手机媒 体的出现
标 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新媒体时代 ,这一时代的到来 给政 府公 共关系提 出了新的课题 ,其中备受热议的城 管形象 问题就是其
中之 一 。 新媒体 时代我国城管形象重塑的必要性
一
说 明了我们 的城管 队伍 自 身存 在着很大 的问题 。 城管是地方政府实施城市社会 管理 的~个主体, 在政策实施 中依据的是政府制定 的相关法律规定, 代表政府对城市的相关方 面进行管理, 城管 队伍 的形象关乎 到政府在公众 中的整体形象 。 现 阶段城管 队伍 的总体性形象影 响了人们对 于城 管工作本 身的 关注 , 引导人们过于关注其负面的因素 , 难 以形 成对城 管工作的 客观公正的评价 ;另一方 面也增加 了城 管与公众 的心理隔阂和 彼此 的不信 任 , 加大 了执法成本 , 耗费 了社会 资源 , 影响 了行政 执法效率的提升 ; 根本上 也不利于政府的公 共性形象 。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存在问题及改革路径
合 执法 , 甚 至暴力抗 法 。第 三 , 综合执 法与其 他执法机 构合 作少 , 未能从根本解决城市执法 问题 以及保 护合法
执法高效执行 。首先 , 要精 简执 法体系。 当前综合执法
L i a o n i n g E c o n o my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
存在问题及改革路径
◎邱 国 庆
[ 内容提要] 针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问题 , 运用规范性研究方法, 指 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存在执法人员非专业化, 执法体系缺乏科学性, 执 法监督体制不健全和执法反馈机制不畅的问题。提出要树立科学执法理念, 制定科学执法体系, 提高执法专业化水平, 保障高效执法, 构建 网络化执法监督体系以及健全执法反馈机制的改革路径 , 以提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水平。 [ 关键词 ] 城市管理 综合执法 反馈机制 监督机制
的重要指标 。一般认 为行政效率 是一定 时间 内投入行
题, 形成执法人员与公 民之间的矛盾。另外, 城市管理
综合执 法缺乏程序性 规范 、 执法 权责 , 未 能有 效保 障城 市管理综合执法人员 的权利 , 直 接影 响综合执 法的专 业 性, 而执法人员执法方式过于单一 , 民众接受度 比较低 , 容易形成矛盾 , 造成社 会秩序混乱状态。 2 . 执法 体 系缺乏 科学 性 。第 一 , 综 合 执法 体 系臃 肿, 部 门设置较 多 , 管辖 区域 不 明确 , 手续 繁琐 , 对城 市 管 理 中间环节 多 。第二 , 部 门之 间缺 乏有效协 调 , 交集
利益。第 四, 综合执法科学技术运用少 , 执法信息未能 及时有效传达 , 城市执法人员缺乏有效执法凭证。 3 . 执法监督体制不健全。城市综合执法机构缺乏自
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的困难_经验借鉴与路径思考_李海峰
2014年第1期2014年2月经济与社会发展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VOL.12.NO.1FEB.2014要探索城市治理之道,必须关注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
实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探索和开展城管执法工作以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目前的舆情来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仍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创造更好的城市治理环境。
一、当前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存在的困难和问题①在“上位法缺失”需要“借法执法”、执法手段单一执法效能不高、执法威慑力和执法形象公信力不强的执法环境下,各城市正在探索新一轮的城管执法体制改革,但都会碰到一些规律性、普遍性的基本问题。
(一)体制机制不健全。
一是管理职能与执法职能未理顺。
有的部门混淆管理和执法的性质,将管理职能卸载转移到执法层;而综合执法机构与相关部门仍存在较多的职责交叉和衔接合作问题。
二是法律法规不完善。
综合行政执法至今仍然没有全国统一的模式,在国家层面还没有统一的机构对综合行政执法进行指导;城市管理领域缺乏一部系统法律来规范;有些法律法规操作性不强,导致执法时自由裁量不科学。
(二)结构性差异难平衡。
一是机构重组导致编制类型、待遇标准有待统一。
城管执法的职能来自于原工商、市政等多部门,人员组成复杂。
比如涉改部门,三亚市17个、广州市荔湾区13个;随之涉改的人员编制构成也非常复杂,有行政执法专项编制、事业编制、后勤服务人员编制以及协管员等合同制人员。
不同编制人员的待遇标准不一样,同类编制不同工作部门的待遇标准也不一样。
比如广州,街道执法队人员比区的直属中队要多30%的基层补贴。
同工不同编不同酬,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执法队伍的稳定性和积极性。
二是编制整合导致部分原专项行政执法主管部门人力不足。
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机制与路径
中沭教学参蓍
E-m ail: xzzk666@
摘 要 :新 时 代 ,我 们 必 须 深 入研究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 的 认 同 机 制 ,把 握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 的 建 设 路 径 ,增 强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 的 培 育 和 践 行 力 度 ,有 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 建 设 和 人 才 强 国 、文 化 强 国 建设。
价 值 观 为 统 领 ,有 效 整 合 社 会 思 想 意 识 ,凝 聚 社 会 共 识 ,以 巩 固 和 发 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第 三 ,“爱 国 、敬 业 、诚 信 、友 善 ”是 个 人 层 面 的 价 值 准 则 ,是 个 人 综 合 素 养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蕴 含 着公民品格的道德性与亲和力。 秉 持 “以 文 化 人 ”理 念 ,引 导 全 体 社 会 成 员 树 立 正 确 的 价 值 观 ,传 承 中 华 传 统 美 德 ,抵 制 西 方 资 产 阶 级 腐 朽 思 想 的 侵 蚀 ,有 效 应 对 理 想 信 念 缺 失 、价 值 取 向 不 明 、诚 信 和 法 治 意 识 淡 薄 、国 家 观 念 弱 化 、社 会 责 任 感 缺 乏 、功 利 主 义 盛 行 、个 人 主 义 凸 显 等 问 题 ,构 建 公 民 基 本 道 德 准 则 ,提 升 个 人 思 想 道 德 素 养 , 养成文明生活方式。
第 三 ,舆 论 引 导 机 制 是 重 点 。 媒体是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要渠 道 ,营 造 良 好 的 社 会 舆 论 环 境 对 核 心 价 值 观 认 同 有 积 极 作 用 ,核 心 价 值观认同必须加强舆论引导。 “互 联 网 + ”时 代 ,我 们 必 须 构 建 和 利 用 好 全 媒 体 阵 地 ,坚 持 主 渠 道 灌 输 与 全 方 位 渗 透 相 结 合 ,加 快 新 兴 媒 体 建 设 ,保 持 良 好 的 社 会 舆 论 引 导 。 不 仅 要 充 分 发 挥 党 报 、党 刊 宣 传 核 心 价 值 观 主 力 军 作 用 ,而 且 要 借 助 影 视 作 品 、文 学 作 品 、艺 术 作 品 以 及 各 类 广 告 、自 媒 体 等 反 映 核 心 价 值 观 认 同 的 要 求 ,使 抽 象 的 思 想 内 容 具 体 化 、形 象 化 ,易 于 人 们 接 受 与 理 解 ,共 同 唱 响 核 心 价 值 观的主旋律。
浅析政府对城市核心价值观的重塑与构建
识, 但实现其合理利益 的成功 机会或交 易成本却 与权 方l 亲疏程度直接相关 , 的 因而所谓 的多元化尽 管在组 织 结构上有其统计学意义 , 在实质上 却是缺 乏规则 但 约束 与权益保障的从属性力 量 , 尤其是 基层社会 的生 活状况更是表现为一种碎 片化化也趋 于多样化 , 在这 个过程 中, 种价 值观 念 的碰撞 和融合 将更 加剧 烈。 各 新历史条件下 , 政府需要重塑城市核心价值观 , 解决适
应意识形态多样性 和坚持一个城市发展 的意识形态一 元化指导思想的关系问题 。
神; 四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 相应地 , 一个城市的核心价值 观是其发展的灵魂 , 包括一个城市的全体成员为城市的繁荣发展而奋斗的
观, 能有效控制城市一 些非主 流文化所带 来的负 面影
文化与政治同属上层建筑 , 它们是互 为前提 、 相互
作用 的关 系, 文化是政治 的反映 , 受政 治 的影 响 , 通过 政治 的折射而作 用于经济基础 ; 政治受经济 的制约 , 又
要 以相应 的文化 为根基 。在这种 理论关 系 的基 础上 ,
观 , 这一过程 中, 在 政府 的作 用极其显著 , 需要探索城市核 心价值观构建体 系的路径。 并
关 键词 : 府 ; 塑 ; 市核 心 价 值 观 政 重 城
中图分类号 :99 C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3—64 2 1 )2— 14— 3 10 64(00 0 0 3 0
立 问题
观。一般地说 , 城市文化应包含着特色文化 , 传统文化
和西方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 。特色文化是展现一个城
城市生活 的 日益丰 富虽然 唤醒 了人 们 的权 利意
市个性 与魅力 的关键 ; 传统 文化是城 市因历史 沿革带 来的文化痕迹 ; 西方文化是改革开放后新的文化 , 在这
城管形象危机的成因与重塑的制度优化
是 城 市 的 社 会 秩 序 、城 市 的 干 净 整 洁 、城 市 的 面 子 ,而 忽 到 正 常 执 行 的 目标 。合 理 的 执 法 方 式 既 能 使
Cau es o b s fUr an Ma a m e t I a e Crss an ys em m p o er n ge n m g ii d S t I rv
t an e o Ch g
城管形象 危机 的成 因与重塑的制度优付
文 \黄 闯 \ Ha gCu n u n h a g\ 南 阳师范学 院政治 与公共 管理学 院讲 师
努力地积极维护这一 形象 。
涵 ,导致 在 政策 执行 时 的行 为偏 差 。同时城
( 四)城 管形象的重塑有利 千和 谐社会建设
会 矛 盾 不 断 增 多 、贫 富 差 距 不 断 加 大 、社 会 利 益 多 元 化 的 的 可 能 性 , 有 利 于 和 谐 社 会 的 建 设 。如 果 城 管 的 形 象感 会 增 强 其 工 作 的 动 力 ,激 发 其 工 政 策 执 行 资 源 的 有 限 性 , 或 者 由 于 政 策 内 容 93 ' J
作 的积极 ・ 对工 作的 高度责 任感 。在 城市 管理 暂 时还不 不 明确 、政 策 缺少 可操 作 性等 ,政 策 执行 更 I 生和 能缺 少城 管的 ・ 下 ,城 管有 责任 把事 情做 好 ,这就 需要 多地 需 要依 靠执 行 者的 自身素 质 。随着 城 市 情况
城 管 队 伍 的 行 政 权 威 。在 执 行 的 过 程 中 过 于
深化改革背景下城管价值认同及重塑路径
城管部门在履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职 能的过程中,社会成员以及城管执法人 员自身对其工作价值的认可程度。近年 来,城管执法面临的矛盾冲突、法治 规范和社会公信力缺失等方面的问题, 正在成为难以突破的瓶颈,社会各方 甚至包括城管部门自身,对城管执法 的价值认同感相对都比较低。 (一)城管执法社会形象的标签化 客观地讲,城管部门在维护城市 环境秩序、维护市民群众权益方面做了 大量工作,付出了很多辛苦。但是与 之相反, 城管执法却与“野蛮” 、 “暴力” 、
城市管理前沿 Forefront of Urban Management
深化改革背景下城管价值认同及重塑路径
□ 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唐兴盛
一、引言
城管执法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 四中全会所确立的一项重要改革议题。 创建新的城管模式、提高现代城市管理 水平,有效解决社会普遍关注的城管 价值认同困境问题,必须站在城市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强 化思想理念引领,凝聚社会共识,持 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1997 年,我国开展了城管执法改 革的试点工作,在将近 20 年的时间里, 改 革 试 点 工 作 始 终 处 于 探 索 过 程 中。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将推进城 管执法深化改革确立为具体的改革议 题,强调要“以城市管理现代化为指 向,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 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 体制, 真正做到依法、 规范、 文明执法” 。 2015 年 12 月,中央城市工作会再次召 开,对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予以突出强 调。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城管价值认 同危机问题,亟需立足城管执法改革 的宏观背景,深入剖析问题根源,通 过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执法理念, 转变执法方式,提升城管执法部门参 与城市治理的能力。
“不以人为本”划上了等号,城管部门 及城管执法人员社会形象标签化大有 愈演愈烈之势。2011 年,武汉大学的 沈阳教授主持研究的《城管网络形象分 析报告》 , 对 国 内 2010 年 度 180 条 有 关城管执法的新闻进行了梳理,负面新 闻占到 44%,其中超过 6 成属于城管暴 力题材。2014 年,由国家行政学院主 持研究的《社会体制改革报告(2014) 》 显示,近年来,城管舆情全面爆发,仅 2013 年 一 年 就 有 68 起, 遍 布 国 内 22 个省(区、市) ,其中 78.3% 属于城管 执法冲突事件。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 新媒体,吐槽城管似乎更容易站到道
“城管改革”关键在厘清权力边界
14 民生周刊 2016.01.11用自上而下的单向思维,要求规范街面秩序,那就把摆摊的小贩全部打跑;要求道路洁净,那就逼着清洁工去快车道捡垃圾,等等。
当然,城管也会在不断的行政实践中产生自身的利益,并想方设法去维护这种利益。
比如,今年元旦,媒体曝光了河南郸城县城管部门对货运三轮车预收“垃圾费”和“占道罚款费”的事情。
尽管该县此后表态会严肃处理,但这种“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的冲动却似曾相识,并非难于理解,仅仅靠查,是查不完了。
可见,目前困扰城管发展及美誉度的关键,并不在于城管权力过小、缺乏主管部门等问题,而根本在于执法的不规范、不专业,以及缺乏约束与边界。
当城管挥拳向人的时候,恰恰是因为其权力的过度膨胀,乃至自我角色的迷失。
良治的前提是民众同意,没有同意必然产生冲突,而同意的前提则是良好的互动与优质的服务。
简单粗暴,怎么可能不起波澜?此番指导意见的目标很明确,即要求到2020年,城市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但是,若各地不能抓住关键的“服务”问题,而仍停留在“有上面撑腰”的层面,必将出现更激烈的行政强力,如此就事与愿违了。
惟愿在接下来的配套措施、具体细则制定上,各地各部门能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约束、规范城管权力运行,而不是无限制地释放城管这些年来的“憋屈”。
一旦无监督、无制衡,则根本无人能够对城管的滥权进行纠偏,而仅仅依赖城管自身,很难有自我提醒的动力和能力。
去年年底,《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
这也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城管执法做出专项部署。
指望中央出台一个意见,就能让困扰中国社会多年的城管问题“迎刃而解”,显然不太现实。
毕竟,这些年来,城管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一个难以绕开的难题,甚至就连“城管”这一语词,也成了舆论场中某种负面价值判断的标签。
尽管这其间不乏非理性的认知因素,但在普遍指责的“社会情绪”背后,必定有着某种类似于“共识”的东西。
也因此,这一意见更像是关于城管的“顶层设计”,特别是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切实推进城管执法改革,不仅可以部分缓解社会公众的焦虑,也会因为软环境的改善而让城市更美好。
从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完善城管综合执法体制的路径选择
从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完善城管综合执法体制的路径选择摘要:随着我国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水平的要求也愈来愈严格。
城市的发展水平也随着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而在城市现代化不断发展进步的实际情况下,其对应的城市管理政策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改变优化。
在我国较为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城市的发展部分依赖于城管部门以及城管综合执法体制的建设和完善。
关于城市对应的城管执法权力相关限制问题,由于当前城市管理仍存在不足,其对应的城市管理执法依据和手段不足,对应的管理范围较广,任务也相对较重。
因此,对于当前的城管部门的工作,其对应工作机构性质以及其对应的工作公务员身份都较为模糊,经济地位、福利、工作条件以及队伍建设都无法得到较为有效的保障。
在部分地区给予城管相关的设定管理目标中,其与当前地区公民生活的质量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城管执法过程中时常触发暴力倾向,要对城市管理的综合执法制度进行严格管理与优化。
关键词:城市管理;城管综合执法体制;城管部门;城市治理;管理与优化由于当前我国对于现代化城市的管理问题较为关注,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暴力执法等现象仍然存在,并且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其现象的出现率大大提高。
为了能够有效防止暴力执法或者是暴力抗法的现象发生,城市化的管理水平以及对应制度建设的优化与完善至关重要。
而针对当前城市管理以及其对应制度的建设,在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管理是当前社会管理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由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从城市管理走进城市治理,其对应的转变过程要求我国在城市管理的综合执法体制上进行严格的创新治理模式探索,充分完善优化其体制建设,能够有效推进当前城市治理能力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相适应。
在社会治理理论的指导下,帮助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以此提出正确的执法原则路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当前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基础要求。
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应合理完善城管综合执法体制的建设,以此提高对应的城市治理执法能力。
新时代下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策略研究
新时代下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策略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城市化进程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当前,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在新时代下,研究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策略,优化城市管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任务。
一、新时代下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新时代下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以深化体制改革为基础,以市场化、法治化、智能化和公共参与为手段,强化城市服务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使城市管理更加规范、高效、民主和科学。
首先,要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形成统一、协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
通过划分城市管理职责和实行分层管理,建立起层级相对清晰、分工协作、职权有序、信息共享的城市管理体制。
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城市管理的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做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数字化。
其次,要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城市法规制度体系。
包括加强地方立法,完善城市地方条例,制定和完善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的标准化法规,建立公共安全体系和食品安全制度,推进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制度改革。
通过制度规范化和法治化,提高城市管理的科学性和水平,保障城市管理的廉洁、公正、高效。
第三,要激发城市管理的活力和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加强公共参与,通过市民的参与和反馈,收集城市管理信息和问题,促进城市管理的民主化和好市民建设。
此外,还要强化与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鼓励社会资本加入城市管理建设,实现城市管理的共商、共建、共享和共赢。
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策略为落实新时代下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制定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的改革策略。
对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
1.强化城市管理的行政主体职责。
在城市管理职能分配中,统一覆盖、互相配合,深化市县区三级管理模式,强化市、区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
今日头条国家机构改革引领城管综合执法改革走向何方50830.doc
今日头条国家机构改革引领城管综合执法改革走向何方?前言最近,我经常接到全国各地城管执法机关领导询问:中共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没有规定城管综合执法的内容,下一步我们地方城管综合执法改革方向在哪儿?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看一封来自基层城管干部给我的微信:(向上滑动查看内容)王毅老师:这些天大家一直热议的基本上就是国家机构改革,新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出台后,和我们关系比较大的应该是“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整合,组建自然资源部”,这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原住建部的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全部划转到自然资源部”,随之对口的省市也应该各级机构改革中一并划转。
其中我们最关心的就是违法建设查处这项职能是否一并划转呢?因为现在各地违法建设查处,基本上都是依照《城乡规划法》,而其中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机构改革后随着职能的划转,县级以上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该就是当地的自然资源局。
在《改革方案》自然资源部的主要职责当中,有这样的表述“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监管,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
这里面的“监管、监督实施”是否包括行使相应的行政处罚权呢?因为我们担忧如果违法建设查处仍保留在所谓的“大城管”框架内,势必会出现执法主体为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法规授权却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城乡规划法赋予的执法权限),这样就形成了执法主体违法的情况。
在37号文件发布后,类似这种问题在原环保领域也比较明显的存在。
我们是一个五线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后,将“行使违法建设行政处罚权;行使城市建成区内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餐饮服务业噪音污染、油烟污染、露天烧烤污染的行政处罚权;行使城市建成区焚烧沥青、塑料、垃圾和恶臭污染、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烟尘污染、燃烧烟花爆竹污染等的行政处罚权”。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现实挑战与路径探索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现实挑战与路径探索发布时间:2021-08-12T16:28:37.88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作者:黄祯云[导读] 摘要: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地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广西桂平市木乐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 537200摘要: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地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我国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试点执法到全面执法、从同领域集中执法到跨领域综合执法的历程。
本文主要探讨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现实挑战与路径,以供广大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综合行政执法;现实挑战;路径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管理执法方式也随之不断调整,综合行政执法的诞生,是城市管理的必然要求。
发展至今,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些许缺陷和不足。
这需要我国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以期使其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
1综合行政执法概述1.1综合行政执法的概念与特征综合执法,是指一个行政机关(含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根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在合理的管理幅度范围内行使多个行政机关的职能及相应权力而进行的行政执法活动。
综合行政执法具有以下特征:1.合法性与创新性。
实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行政执法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
不仅仅是一个管理体制的改革,而且涉及行政机关包括行政处罚权在内的职权的调整和配置。
2.行政执法主体的合法。
实施行政执法行为的机关或组织必须依法设立,且享有行政管理职权。
3.集中行使执法权。
综合执法主体应相对集中地行使若干个相关行政机关的检查权、处罚权等,否则就构不成综合。
1.2 综合行政执法的必要性行政执法在整个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行政执法是使行政法律、法规与规章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是实现行政管理职能与目标、提高行政工作效率的基本前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化改革背景下城管价值认同及重塑路径作者:唐兴盛来源:《城市管理与科技》2016年第06期一、引言城管执法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所确立的一项重要改革议题。
创建新的城管模式、提高现代城市管理水平,有效解决社会普遍关注的城管价值认同困境问题,必须站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强化思想理念引领,凝聚社会共识,持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1997年,我国开展了城管执法改革的试点工作,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改革试点工作始终处于探索过程中。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将推进城管执法深化改革确立为具体的改革议题,强调要“以城市管理现代化为指向,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真正做到依法、规范、文明执法”。
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再次召开,对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予以突出强调。
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城管价值认同危机问题,亟需立足城管执法改革的宏观背景,深入剖析问题根源,通过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执法理念,转变执法方式,提升城管执法部门参与城市治理的能力。
二、城管执法面临的价值认同困境本文将“城管价值认同”界定为城管部门在履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职能的过程中,社会成员以及城管执法人员自身对其工作价值的认可程度。
近年来,城管执法面临的矛盾冲突、法治规范和社会公信力缺失等方面的问题,正在成为难以突破的瓶颈,社会各方甚至包括城管部门自身,对城管执法的价值认同感相对都比较低。
(一)城管执法社会形象的标签化客观地讲,城管部门在维护城市环境秩序、维护市民群众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很多辛苦。
但是与之相反,城管执法却与“野蛮”、“暴力”、“不以人为本”划上了等号,城管部门及城管执法人员社会形象标签化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2011年,武汉大学的沈阳教授主持研究的《城管网络形象分析报告》,对国内2010年度180条有关城管执法的新闻进行了梳理,负面新闻占到44%,其中超过6成属于城管暴力题材。
2014年,由国家行政学院主持研究的《社会体制改革报告(2014)》显示,近年来,城管舆情全面爆发,仅2013年一年就有68起,遍布国内22个省(区、市),其中78.3%属于城管执法冲突事件。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吐槽城管似乎更容易站到道德的制高点。
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吸引公众眼球,博取点击率,一些媒体热衷于报道城管的负面新闻,甚至有“选择性”地宣传或故意夸大某一方面,让舆论的天平倒向违法者,导致城管部门陷入“做”与“不做”都是错的“塔西佗陷阱”。
(二)城管执法人员角色冲突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角色冲突现象尤为明显,具体表现在对自身承担的多重角色价值难以抉择和取舍,在思想和心理上产生迷茫、困惑和压力。
一方面,在执法过程中,面对处于社会底层、生活相对贫困的街面谋生群体,如果对方不服从城管部门的管理和执法,甚至产生对抗行为,城管执法人员是妥协、放弃管理?还是坚守职责,维护城市秩序?如果妥协、放弃管理,城管部门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如果坚守职责,站在对立面的街面谋生群体又不肯退让,如此势必造成某种冲突。
另一方面,城管执法人员的职业认同感相对都比较低。
三、城管执法价值认同困境的成因分析城管执法是在无法彻底转变政府职能、从根本上理顺行政体制的背景下,对现有部门执法体制进行的职能有限调整、机构适度整合的渐进性改革。
由于缺乏后续顶层设计和必要的制度规范,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
(一)城管执法“合理性”与街面谋生“合情性”的冲突治理影响城市秩序和形象的街面摆摊设点问题,提升执法效率和城市管理水平无疑具有“合理性”。
但是应该看到,城市摆摊设点也为城市就业能力较低的弱势群体开辟了自食其力的就业渠道,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生活需求,因此又具有“合情性”。
城管执法“合理性”与街面谋生“合情性”的冲突,无疑处在利益直接对立的立场上。
(二)单一的管制型执法导致不可治理性问题的增多实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以后,城市管理依然沿袭了传统管制型的城市管理模式,城管部门过于重视行政执法权力的运用,对于硬性执法手段重视有余,而对于柔性执法手段重视不足,采取权力行政、行政命令、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具有单方性和不平等性的执法手段。
而其他各类社会组织,包括社区、志愿者组织、市场组织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尤其是作为城管执法对象的街面谋生群体,规模庞大,从业人员众多,分布范围广,经营时间和地点机动性强,城管部门在人力、经费、物力以及保障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在多元治理已经成为公共管理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单纯依靠惩戒性质的行政处罚权,已经无力应对日趋复杂、综合的城市管理事务,也无法有效回应社会需求。
(三)城管执法队伍正规化建设滞后城管执法是由国务院法制部门和中央编制部门设计推动,由地方政府具体组织实施的一种渐进的制度变革。
在制度设计上,行政执法权只是在地方城市相对集中,在中央和省级层面则没有专门承担统筹规划、指导协调职能的业务主管部门,实践中造成了中央与地方、省与市的脱节。
各地城管部门组建模式不统一、履行职能不统一、队伍性质不统一、归口部门不统一,队伍正规化建设严重滞后,制约了城管执法效能的发挥。
(四)城管部门立法缺失的现状与依法行政要求不相适应职权法定是现代法治的一项基本原则,行政部门的设置、行政职能的确定、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得到法律明确授权,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接受法律监督。
1997年,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试点以来,我国现有的国家立法体系(法律、行政法规),尚无一部法律、行政法规直接对城管部门作出明确的法律授权,或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予以规范,立法工作明显滞后于执法实践。
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立法支持,各地城管执法活动缺乏统一规范,加之城管部门法治化建设水平还相对较低,与依法行政要求存在不小差距,部分城管执法人员以“执法者”自居,粗暴野蛮对待执法相对人,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影响执法权威。
四、深化改革背景下城管部门思想理念重塑的主要路径解决城管执法面临的价值认同困境,必须站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制度的顶层设计,有效回应社会稳定、城市秩序、保障民生和社会公正等多方面的价值诉求。
第一,在价值路径上,坚持以人为本,有序疏导城市街面摆摊设点,保障街面谋生群体自主就业的权利,在维持城市秩序、改善城市形象与保障民生之间保持合理平衡,消除城管部门与街面谋生群体之间利益冲突的根源。
第二,在社会路径上,从管理到治理,摒弃管制型城市管理的路径依赖,让社区成为城市环境秩序自主治理的基础,让各类社会组织成为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城市治理的重要载体,在多元治理的框架下,重塑城市政府角色。
第三,在组织路径上,加强城管执法队伍的队伍管理,健全体制和机制,严格落实中央提出的“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的建队要求。
第四,在规则路径上,从立法缺位到依法行政要进一步加快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立法步伐,尽快将其纳入法治规范的轨道。
与此相适应,城管部门也要与时俱进,通过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城管执法人员的教育,创新执法理念,为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提供思想指引和支撑。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对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进行管理和规范是城管部门的职责。
执法对象多为城市弱势群体,多为农业流动人口,在开展执法的过程中,城管执法人员必须正确处理好依法履职与以人为本的关系,彻底摒弃“执法就是处罚、处罚就是罚款”的错误认识,真正将“服务、管理、执法”相统一的要求内化于执法实践。
城管执法要注重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正确处理维护城市秩序与保障城市民生的关系、严格管理执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不仅要做好“禁堵”,更要做好“疏导”。
城管部门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直接参与一线执法,情况明、底数清、数字准的优势,主动向辖区政府建言献策,协同有关职能部门,在规范疏导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树立社会治理的理念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是城市发展演进的根本变化之一。
在城市治理的视野下,需要彻底转变观念,准确界定政府角色,合理划分政府与社区、志愿者组织、行业自律组织、市场组织的功能分工及职能边界,推进权力下放,使城市事务的管理权更多回归社会领域,努力实现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管理的有效对接、依法行政与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良性互动,塑造多元治理的城市管理格局。
城市政府、城管部门与城市多元治理主体之间并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横向合作关系,应在共同治理目标的指引下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实现城市发展目标。
(三)树立政治建队的理念城管部门作为履行政府行政执法职能的队伍,肩负着维护城市运行秩序的重要使命,必须切实发挥服务城市经济发展、服务社会建设、服务城市环境、服务市民群众的作用,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政治建队,严抓队伍、严管队伍、严带队伍,坚持依法管理,提高制度执行力;要坚持从严执纪,严格责任追究;要真情关爱基层执法人员,激发队伍生机活力;要坚持不懈地抓好作风建设,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关键,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要紧紧围绕“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目标要求,持之以恒地加强能力素质建设,注重人才培养,着力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本领;要在执法工作中维护政治稳定,在确保党的执政地位、执政权力的前提下治理环境秩序,避免执法不当诱发社会冲突。
(四)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城管执法不同于一般的行政工作,直接影响到执法相对人的权益,直接体现政府形象。
因此,强化城管执法队伍法治化建设、提升城管执法队伍综合素质和法制化水平,是推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
城管部门作为专司行政处罚权的政府机构,要自觉树立、维护法律权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执法,公正严格执法。
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将文明执法落到实处,尊重执法相对人的人格尊严,尊重执法相对人合理正当的谋生权益,大力推行教育、告诫、指导等前置的执法手段,使法律得到恰如其分的适用。
五、结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国已经步入“治理时代”。
城管执法改革作为国家深化改革的一项具体议题,推进职能调整、体制规范、部门整合和队伍规范等一系列深化改革的举措必须建立在思想理念彻底变革和重塑的基础之上。
只有思想理念转变到位了,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的各项举措才会落实,进而推进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现代化,实现城市和谐有序治理。
(责任编辑:李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