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重点

合集下载

细胞生物学重点(重置版)

细胞生物学重点(重置版)

名词解释1.Lipid-anchored membrane proteins:脂锚定蛋白,又称脂连接蛋白。

通过共价键与脂分子相连,锚定于质膜外侧。

flux净流量(净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膜的物质称通量。

由胞内向胞外为内向通量,由胞外向胞内为外向通量,两者之差为净通量。

3.Active transport:主动转运。

特异性载体蛋白介导的,需要消耗能量的逆浓度梯度或逆电势浓度梯度跨膜转运物质的过程。

4.Lipid Rafts:脂筏。

细胞膜上大小约70nm的胆固醇和鞘磷脂富集结构域,类似于蛋白质的组装平台,与蛋白质分装转运等功能密切相关。

5.P-class ion pump(P型离子泵):具两个独立的α催化亚基和ATP结合位点,绝大多数还有β调节亚基。

工作时α亚基利用ATP水解并发生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从而改变泵蛋白的构象,实现离子的跨膜转运。

包括钠钾泵、钙离子泵等。

6.V-class proton pump(V型质子泵):逆浓度梯度运转氢离子通过膜的膜整合糖蛋白,需ATP功能但不需磷酸化。

如溶酶体膜中的H+泵。

7.ABC(ATP-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ABC超家族):是ATP 驱动泵,跨膜蛋白在跨膜区组成跨膜通道,胞浆ATP结合区在酶的作用下水解ATP,实现底物跨膜转运,广泛存在于细菌和人,主要运输小分子。

8.MDR1:多药抗性转运蛋白1。

能利用ATP介导多种药物由胞内向胞外的转运。

9.Chemiosmosis (or Chemiosmotic coupling):化学渗透(化学渗透耦合),离子穿过半透膜的扩散现象,总体上由离子浓度高侧向离子浓度低侧流动。

典型例子如ATP的合成。

10.Nucleosomes:核小体,染色体的基本结构组成单位。

由4种组蛋白H2A、H2B、H3、H4各两个构成八聚体,外缠1.5圈147bpDNA,再与H1组成核小体,核小体与核小体之间由约60bpDNA连接。

细胞生物学各章重点

细胞生物学各章重点

细胞生物学各章重点
第一章:细胞生物学的定义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差异
第三章: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膜骨架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第五章:胞吞和胞吐
第六章: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第七章:细胞质基质的定义与功能、内质网的两种基本类型、高尔基体的形态与功能、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的发生、分泌性蛋白质在内质网上合成过程的信号肽假说、膜泡运输的类型
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途径
第九章:细胞骨架的结构与功能
第十章:核孔复合体、巨大染色体、核基质
第十一章:多聚核糖体
第十二章:细胞周期的调控
第十三章: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定义、特征、分子机制
第十四章:细胞分化的概念、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第十五章:细胞连接的类型及功能。

细胞生物学重点

细胞生物学重点

名词解释1、Lipid-anchored membrane proteins:脂锚定蛋白,又称脂连接蛋白。

通过共价键与脂分子相连,锚定于质膜外侧。

2、Net flux净流量(净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膜的物质称通量。

由胞内向胞外为内向通量,由胞外向胞内为外向通量,两者之差为净通量。

3、Active transport:主动转运。

特异性载体蛋白介导的,需要消耗能量的逆浓度梯度或逆电势浓度梯度跨膜转运物质的过程。

4、Lipid Rafts:脂筏。

细胞膜上大小约70nm的胆固醇与鞘磷脂富集结构域,类似于蛋白质的组装平台,与蛋白质分装转运等功能密切相关。

5、P-class ion pump(P型离子泵):具两个独立的α催化亚基与ATP结合位点,绝大多数还有β调节亚基。

工作时α亚基利用ATP水解并发生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从而改变泵蛋白的构象,实现离子的跨膜转运。

包括钠钾泵、钙离子泵等。

6、V-class proton pump(V型质子泵):逆浓度梯度运转氢离子通过膜的膜整合糖蛋白,需ATP功能但不需磷酸化。

如溶酶体膜中的H+泵。

7、ABC(ATP-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ABC超家族):就是ATP驱动泵,跨膜蛋白在跨膜区组成跨膜通道,胞浆ATP结合区在酶的作用下水解ATP,实现底物跨膜转运,广泛存在于细菌与人,主要运输小分子。

8、MDR1:多药抗性转运蛋白1。

能利用ATP介导多种药物由胞内向胞外的转运。

9、Chemiosmosis (or Chemiosmotic coupling):化学渗透(化学渗透耦合),离子穿过半透膜的扩散现象,总体上由离子浓度高侧向离子浓度低侧流动。

典型例子如ATP的合成。

10、Nucleosomes:核小体,染色体的基本结构组成单位。

由4种组蛋白H2A、H2B、H3、H4各两个构成八聚体,外缠1、5圈147bpDNA,再与H1组成核小体,核小体与核小体之间由约60bpDNA连接。

细胞生物重点

细胞生物重点

第一章绪论1.细胞生物学:是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上对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开展研究的学科,探讨了细胞生命现象的发生规律和本质。

2.最早发现细胞的是英国物理学家R.Hooke,而真正观察到活细胞的是科学家J.Swammerdan 3.经典细胞生物学的内容(四个基本概念):1 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

2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4 细胞来源于已经存在的细胞。

细胞学说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

第二章细胞的起源和进化1.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2.原核细胞包括:蓝藻、细菌、古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1.生物膜:把质膜和细胞内各种膜相结构的膜统称为生物膜。

2.细胞膜的化学组成:1 膜脂(磷脂胆固醇糖脂)2 膜蛋白(跨膜蛋白膜周边蛋白质脂锚定蛋白)3 膜糖3.胆固醇的作用:1 加强质膜的作用2 调节膜的流动性。

(膜的液晶态)4.什么叫兼性分子(双亲媒性分子)?:分子的两端,一端是亲水的,为极性头部,另一端是疏水的,为非极性尾部,这种一头亲水一头疏水的分子叫做兼性分子。

5.脂质体:大部分的磷脂和糖脂分子在水环境能自发形成双层,而且这样的脂双层又能自我封闭形成脂质体。

(双层亲水头部分别向外,疏水尾部相对形成一个圆环)6.膜蛋白的三种类型:跨膜蛋白(许多跨膜蛋白也是兼性分子),外周蛋白,脂锚定蛋白脂锚定蛋白与脂分子的两种连接方式:1 蛋白质与脂双层的碳氢键形成共价键而被锚定在脂双分子层上2 蛋白质通过寡糖链间接与脂双层结合,主要是蛋白质的羧基端与包埋在脂双层外层中的糖基磷脂酰肌醇相连,而被锚定在质膜外层。

7.分离几种膜蛋白不同试剂或条件:跨膜蛋白——去垢剂(Triton X-100和SDS)分离外周蛋白一般用比较温和的条件处理,如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或PH,加入金属螯合剂等分离脂锚定蛋白用去垢剂或有机溶剂处理。

8.液体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液态镶嵌模型主要把生物膜看做球形蛋白质与脂类的二级排列的液态体,不是静止的,而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特点的结构。

细胞生物学考试重点

细胞生物学考试重点

细胞生物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拟核:在细胞质内含有DNA区域,但无被膜包围,该区域一般称为拟核。

2、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的单倍体遗传物质称为基因组,它是所有染色体上全部基因和基因间的DNA的总和。

3、复合糖:细胞中寡糖或多糖存在的主要形式有糖蛋白、蛋白聚糖、糖脂和脂多糖等,这些复合产物也成为复合糖。

4、被动扩散:转运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进行,所需要的能量来自高浓度本身所包含的势能,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故也称为被动扩散。

5、被动运输:多种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介导溶质穿膜转运时不消耗能量,称其为被动运输。

6、主动运输:细胞也需要逆电化学梯度转运一些溶质,这时不但需要运输蛋白的参与,还需要消耗能量,这种细胞膜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来驱动物质的逆浓度梯度的转运称为主动运输。

7、内膜系统:是细胞之中那些在结构、功能及其发生上相互密切关联的膜性结构细胞器之总称。

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各种转运小泡以及核膜等功能结构。

还有过氧化物酶体。

8、细胞呼吸:在细胞内特定的细胞器(主要是线粒体)内,在O2的参与下,分解各种大分子物质,产生CO2;与此同时,分解代谢所释放的能量储存于ATP中,这一过程称为细胞呼吸。

9、网质蛋白:是普遍存在于内质网网腔中的一类蛋白质。

驻留信号可通过与内质网膜上相应受体的识别结合而驻留于内质网腔不被转运。

10、肌质网:在肌细胞中,十分发达的光面内质网特化为一种特殊的结构——肌质网。

11、核型:是指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像。

12、核型分析:将待测细胞的核型进行染色体数目、形态特征的分析,称为核型分析。

13、转录:是将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分子的过程,是细胞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重要环节。

14、基因:是DNA分子中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

15、基因组:实质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的单倍体遗传物质,是所有染色体上全部基因和基因间的DNA的总和,它含有一个生物体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全部遗传信息。

细胞生物学重点整理

细胞生物学重点整理

细胞生物学重点整理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发展的科学领域。

以下是细胞生物学的一些重点内容:1. 细胞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保护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包含各种细胞器。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信息。

细胞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保护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包含各种细胞器。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信息。

2.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和生长的过程。

它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形式。

有丝分裂发生在体细胞中,产生两个具有相同染色体数目的细胞。

减数分裂发生在生殖细胞中,产生四个具有一半染色体数目的细胞。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和生长的过程。

它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形式。

有丝分裂发生在体细胞中,产生两个具有相同染色体数目的细胞。

减数分裂发生在生殖细胞中,产生四个具有一半染色体数目的细胞。

3. 细胞器功能: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各种功能结构。

其中,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产生细胞需要的能量。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负责物质合成和分泌。

溶酶体则参与细胞的分解和消化。

细胞器功能: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各种功能结构。

其中,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产生细胞需要的能量。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负责物质合成和分泌。

溶酶体则参与细胞的分解和消化。

4. 细胞的生物调控:细胞通过一系列信号传导网络实现其功能调控。

这包括细胞外信号通过受体识别和细胞内信号传递的过程。

细胞周期调控是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关键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阶段。

细胞的生物调控:细胞通过一系列信号传导网络实现其功能调控。

这包括细胞外信号通过受体识别和细胞内信号传递的过程。

细胞周期调控是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关键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阶段。

5. 细胞的特殊功能:在细胞生物学中,还有一些细胞具有特殊的功能。

例如,神经元是传递神经信号的细胞,激活和控制身体各部分的活动。

细胞生物学重点内容

细胞生物学重点内容

细胞生物学重点内容
第1 章绪论
1.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2.如何理解E.B.Wilson所说的“一切生物学问题的答案最终要到细
胞中去寻找”?
第2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1.细胞的基本共性
2.为什么说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存在形式?
3.细胞的分类
第4章细胞质膜
1. 流动镶嵌模型脂筏模型
2.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3.细胞质膜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第5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1. 小分子、离子的跨膜转运方式
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简单扩散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2.大分子、颗粒物质的膜泡运输
受体介导的内吞
第6章线粒体和叶绿体
1. 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2.如何理解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
1. 内质网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2.高尔基体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3. 细胞质基质和内膜系统的概念
第8章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1. 蛋白质分选的两条基本途径:
翻译后转移;共翻译转移
2. 蛋白质分选的运输方式:
1.门控运输;
2.跨膜运输;
3.膜泡运输;
4.细胞质基质中的蛋白质运输。

3.蛋白质分选的信号机制
信号肽;信号识别颗粒;信号识别颗粒的受体;ER膜上的易位子等。

4. 3种类型的有被小泡:
1. 网格蛋白/接头蛋白小泡;
2. COPI小泡;
3. COPII小泡
第10章细胞骨架
名词解释:
细胞骨架、踏车现象、马达蛋白、微管结合蛋白、MTOC 重点:
微丝的组装、生物学功能微管的组装、生物学功能微管滑动学说。

细胞生物学重点

细胞生物学重点

细胞生物学重点1、细胞生物学概念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从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主要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

2、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大致归纳为以下领域:(一)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二)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三)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四)细胞增殖及其调控(五)细胞分化及其调控(六)细胞的衰老与凋亡(七)细胞的起源与进化(八)细胞工程 3、细胞的基本概念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4、原核细胞核真核细胞的区别:1原核细胞没有核膜真核有核膜2原核除了有核糖体没有其他细胞器3原核的细胞膜和真核的不一样4细胞分裂方式不一样5、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比较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液泡、叶绿体6、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目前对生物膜结构的认识可归纳为:(1)具有极性头部和非极性尾部的磷脂分子在水相中具有自发形成封闭的膜系统的性质。

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形成脂分子层,它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成分,尚未发现在生物膜结构中起组织作用的蛋白。

但在脂筏中存在某些有助于其结构相对稳定的功能蛋白(2)蛋白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脂层分子中或结合在其表面,蛋白的类型、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菜其脂分子的协同作用赋予生物膜各自的特性与功能。

(3)生物膜可看成是双层脂分子中嵌有蛋白质的二维溶液。

然而膜蛋白与膜脂之间,膜蛋白与膜蛋白之间及其与膜两侧其他生物分子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膜蛋白和膜脂的流动性,同时也形成了赖以完成多种膜功能的脂筏等结构。

7、膜脂的成分;膜脂的运动方式膜脂的成分主要包括磷脂、糖脂和胆固醇。

细胞生物学各章节重点内容整理

细胞生物学各章节重点内容整理

第一章细胞质膜1、被动运输是指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转运的动力来自于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2、主动运输是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

转运的溶质分子其自由能变化为正值,因此需要与某种释放能量的过程相耦连。

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中。

3、紧密连接是封闭连接的主要形式,一般存在于上皮细胞之间.紧密连接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紧密连接阻止可溶性物质从上皮细胞层一侧通过胞外间隙扩散到另一侧,形成渗透屏障,起重要封闭作用,二是形成上皮细胞质膜蛋白与质膜分子侧向扩散的屏障,从而维持上皮细胞的极性。

4、通讯连接一种特殊的细胞连接方式,位于特化的具有细胞间通讯作用的细胞.介导相邻细胞间的物质转运、化学或电信号的传递,主要包括间隙连接、神经元间的化学突触和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

动物与植物的通讯连接方式是不同的,动物细胞的通讯连接为间隙连接,而植物细胞的通讯连接则是胞间连丝5、桥粒是一种常见的细胞连接结构,位于中间连接的深部.一个细胞质内的中间丝和另一个细胞内的中间丝通过桥粒相互作用,从而将相邻细胞形成一个整体,在桥粒处内侧的细胞质呈板样结构,汇集很多微丝,这种结构和加强桥粒的坚韧性有关。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Ⅰ、被动运输是指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

转运的动力来自于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代谢提供能量.主要分为两种类型:(1)简单扩散②不需要提供能量;③没有.属于这种运输方式的物质有水分子、气体分子、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等。

(2)协助扩散②存在最大转运速率;在一定限度内运输速率同物质浓度成正比。

如超过一定限度,. ④不需要提供能量。

属于这种运输方式的物质有某些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物质Ⅱ、主动运输物质从浓度梯度从低浓度的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方向跨膜运输的过程。

此过程中需要消耗细胞生产的能量,也需要膜上载体协助。

细胞生物学重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重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重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以下
是细胞生物学的一些重点总结:
1.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由脂质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
具有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等功能。

3. 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
体等,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如蛋白质合成、物质运输、能量代
谢等。

4.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细胞增殖的基本方式。

5. 细胞信号转导:细胞通过受体接受外界信号,并通过信号转导
途径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引起细胞的生理反应。

6.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自我毁灭机制,对于维持细胞数量和
质量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7. 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周期包括 G1 期、S 期、G2 期和 M 期,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对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至关重要。

8. 细胞的遗传和变异:细胞通过遗传物质的复制和遗传信息的传
递来维持细胞的遗传稳定性,同时也会发生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

9. 细胞的分化和发育:细胞通过分化成为不同类型的细胞,参与
生物体的发育和生长。

10. 细胞的免疫:细胞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来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和异物的侵袭。

以上是细胞生物学的一些重点总结,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细胞生物学是一个非常广泛和深入的学科,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内容需要进一步学习和了解。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

1、液态镶嵌模型的内容:液态镶嵌模型主要把生物膜看成是球蛋白质和脂类的二维排列的液态体,不是静止的,而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特点的结构。

膜中的脂类双层既具有固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即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构成膜的连续主体,各种球状蛋白质分子镶嵌在脂类双层分子中。

蛋白质分子的非极性部分嵌入脂类双层分子的疏水区;极性部分则外露于膜的表面,似一群岛屿一样,无规则地分散在脂类的海洋中。

这个模型主要强调了膜的流动性和脂类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的镶嵌关系。

2、论述细胞有丝分裂各期主要特点:间期:G1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S期DNA复制,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合成。

G2期进一步合成新的RNA和蛋白质,主要合成有丝分裂因子和由有丝分裂器。

分裂期:前期:染色体螺旋化成染色体,确定分裂极,核仁核膜消失中期:染色体进一步压缩。

纺锤体的微管与染色体着丝粒动粒相连。

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形成赤道板。

后期:着丝粒纵裂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在纺锤体的作用下,向两极移动。

末期:染色体到达两极后,解螺旋、伸长、核仁重现,核膜重建,纺锤体消失,子细胞核形成,进行胞质分裂。

一个母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3、为什么说线粒体是一个半自主的细胞器?线粒体中既存在DNA(mtDNA),又有蛋白质合成系统(mtRNA、mt核糖体、氨基酸活化酶等)。

但由于线粒体自身的遗传系统贮存信息很少,构建线粒体的信息大部分来自细胞核的DNA。

事实上,线粒体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完全依赖于细胞核的遗传装置,如没有细胞核的作用,mtDNA本身能进行复制,所以线粒体的生物合成涉及两个彼此分开的遗传系统,是由细胞核和线粒体两个基因组共同协调控制,因此线粒体只是一个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4、钠钾泵:钠钾泵是嵌在质膜类脂双层中的一种蛋白质,实质上就是Na+ — k+ ATP酶,它具有载体和酶的活性。

其作用过程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在细胞膜内侧,有Na+ ,Mg+存在下,ATP酶被Na+激活,将ATP分解为ADP和高能磷酸根。

细胞生物学重点

细胞生物学重点

名词解释:1、原位杂交:在不破坏细胞或细胞器的情况下,用核酸探针检测特定核苷酸序列在染色体上的精确位置的技术,称为原位杂交2、原代培养:是指直接从机体取下细胞、组织和器官后立即进行培养。

因此,较为严格地说是指成功传代之前的培养,但实际上,通常把第一代至第十代以内的培养细胞统称为原代细胞培养。

3、传代培养:将原代细胞从培养瓶中取出,配制成细胞悬浮液,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称为传代培养。

4、细胞株:通过选择法或克隆形成法从原代培养物或细胞系中获得具有特殊性质或标志物的细胞称为细胞株。

5、细胞系(Cell Line):原代培养物经首次传代成功即成细胞系,由原先存在于原代培养物中的细胞世系(Lineage of Cells)所组成。

6、细胞融合(cell fusion)又称细胞杂交(cell hybridization)是指在自然条件下或人工方法(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将不同种生物或同种生物不同类型两个或多个真核细胞合并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生物学现象和过程。

7、膜骨架:指细胞膜下与膜蛋白相连的由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meshwork),它参与维持质膜的形状并协助质膜完成多种生理功能。

它的特点是粘质性高,有较强的抗拉能力。

8、单克隆抗体:来自单个细胞克隆所分泌的抗体分子。

9、电子载体: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称为电子载体。

10、内膜系统:细胞内膜系统是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关的,由膜围绕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等。

11、微粒体:细胞匀浆等人工过程,破碎的内质网形成的近似球形的囊泡12、信号识别颗粒:由六条不同多肽和一个小RNA分子构成的RNP颗粒。

识别并结合从核糖体中合成出来的内质网信号序列,指导新生多肽及核糖体和mRNA附着到内质网膜上。

13、共转移:在细胞质中起始合成后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肽链在粗面内质网膜上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中称为共转移。

细胞生物学重点及答案

细胞生物学重点及答案

01.整合膜蛋白:镶嵌或横跨脂双层的膜结合蛋白。

2.第一信使:细胞间的通讯要通过细胞间的信息细胞释放第一信使,经细胞外液影响和作用于其他信息接收细胞,第一信使并不直接参与细胞的物质和能量代谢。

3.细胞内膜系统:广义概念指真核细胞内除质膜以外所有膜结构。

狭义概念指细胞质内,结构、功能及发生上有一定联系的膜性结构的总称。

04.染色质:在间期细胞中构成染色体的DNA、组蛋白及其他非组蛋白形成的线性复合物。

05.核仁:细胞核内rRNA转录及加工产生核糖体亚基的结构,其构成包括纤维中心、致密纤维组分和颗粒组分。

06.原癌基因:可促进细胞增殖的正常基因,其功能获得性突变形式为癌基因,具有促使细胞发生癌变的能力。

7.共转移:蛋白质在游离核糖体起始合成并在膜旁核糖体继续合成同时向内质网膜转移的方式。

这种肽链边合成边转移至内质网腔中的方式称共转移。

08.桥粒:细胞与细胞间的一种锚定连接方式,在之膜内表面有明显的致密胞质斑,为与之连接的中间丝提供锚定位点。

09.细胞凋亡:一种有序的或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方式,是细胞接受某些特定信号刺激后进行的正常生理应答反应。

010.联会复合体:减数分裂前期I染色体配对时,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一种复合结构,既有利于同源染色体间的基因重组,也有利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011.G。

期细胞:有些细胞会暂时离开细胞周期,停止细胞分裂,去执行一定的生物学功能,这些细胞称为静止细胞,既G。

期细胞。

12.细胞外被:覆盖在细胞质膜表面的一层黏多糖物质。

以共价键和膜蛋白或膜脂结合形成糖蛋白或糖脂,对膜蛋白有保护作用,并在分子识别中起重要作用。

13.差速离心:根据颗粒大小和密度的不同存在的沉降速度差别,分级增加离心力,从试样中依次分离出不同组分的方法。

014.钙调蛋白:一种高度保守、广泛分布的小分子Ca2+结合蛋白,参与许多Ca2+依赖性的生理反应与信号转导。

015.分子开关: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通过结合GTP与水解GTP,或者通过蛋白质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而开启或关闭蛋白质的活性。

细胞生物学重点

细胞生物学重点

细胞生物学重点网格蛋白英文名称:clathrin 其他名称:成笼蛋白定义1:有被小泡、有被小窝、突触小泡外被的主要蛋白质(180 kDa),与真核细胞膜组分之间分子运输有关。

这种网格蛋白外被由许多亚基形成多面体网格状结构,每个亚基含3条重链和3条轻链。

所属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 ;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二级学科) 定义2: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蛋白质。

由三条重链和三条轻链构成的蛋白质复合物,是网格蛋白包被小泡的主要组分。

2. 真核生物细胞与原核生物细胞的主要区别?3. 什麽是红细胞血影?膜骨架的组成4. 膜的主要化学组成?5. 经典的膜结构模型,特点单位膜模型 (Unit membrane model)1959年, J.D.Robertson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细胞膜是暗---明---暗的三层,总厚度为75?,中间层为35?,内外两层各为20?。

并推测:暗层是蛋白质,透明层是脂---单位膜模型。

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S.J. Singer和G.L. Nicolson在1972年提出了膜的流动镶嵌模型(fluidmosaic model):认为:蛋白质是折叠的球形镶嵌在脂双层中,而且膜的结构处于流动变化之中。

模型突出了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认为细胞膜由流动的脂双层和嵌在其中的蛋白质组成。

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组成生物膜骨架,蛋白质或嵌在脂双层表面,或嵌在其内部,或横跨整个脂双层,表现出分布的不对称性.6. 主要的几种跨膜运输方式, 特点是什么?细胞运输( cellular transport) 胞内运输(intracellular transport) 转细胞运输(transcellular transport)7. 什么是细胞被?主要成分?由碳水化合物形成的覆盖在细胞质膜表面的保护层,称为细胞被, 由于这层结构的主要成份是糖,所以又称为糖萼(glycocalyx),或多糖包被。

细胞生物学重点整理

细胞生物学重点整理

1.永生细胞系细胞系(cell line)指原代细胞培养物经首次传代成功后所繁殖的细胞群体。

也指可长期连续传代的培养细胞。

发生了遗传突变带有癌细胞特点可以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地传代培养的细胞,也称连续细胞系(continuous cell line)(狭义的细胞系)。

一般是亚二倍体或非整倍体染色体,接触抑制丧失。

2. primary culture cell原代细胞(primary culture cell)是指从机体取出后立即培养的细胞。

一般是正常二倍体,存在接触抑制现象。

3 Caspasecaspase全称为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

caspase是一组存在于细胞质中具有类似结构的蛋白酶。

它们的活性位点均包含半胱氨酸残基,能够特异性的切割靶蛋白天冬氨酸残基上的肽键,故名。

caspase负责选择性地切割某些蛋白质,从而造成细胞凋亡。

caspase是一类蛋白酶家族4.继代培养细胞(sub-culture cell):培养2-10代以内的细胞统称为继代细胞,也有人称为原代细胞5.显微操作技术Micromanipulationdef)在显微镜下利用显微操作装置(仪)进行细胞的解剖、微量注射(microinjection)、核移植等技术。

6.反求遗传学分析是利用基因克隆、基因敲除(Knock out)、基因插入(knock in)、转基因等技术从基因型到表型来了解某一基因在细胞乃至整个生物体内的功能。

7. 细胞拆合技术为了探明质核相互作用机制,把细胞核和细胞质分离开来,然后将不同来源的细胞质与细胞核相互结合形成核质杂交细胞的技术。

8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amitosis)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形成,无纺锤丝的出现,故名无丝分裂。

是低等生物(如细菌)增殖的主要方式。

(特点是:间期的细胞直接一分为二)有丝分裂(mitosis)分裂过程中有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形成,有纺锤丝出现,故名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主要的增殖方式。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
9、试述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的五个阶段发生的主要变化 (P285-285) 细线期:染色质凝集期,同源染色体初步配对 偶丝期:完成同源染色体配对 粗线期:同源染色体间出现染色体片段交换及重组,进一步凝集而缩短变粗 双线期:同源染色体的去联会 终变期:染色体的再凝聚 10、请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不同点。 (P287) (1)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有丝分裂是体细胞 (2)有丝分裂细胞分裂一次,减数分裂细胞分裂两次 (3)有丝分裂前期无染色体的配对、交换、重组。减数分裂前期有染色体的配对、交换、重组。 (4)有丝分裂中期二分体排列于赤道面上,动粒微管与染色体的两个动粒相连。减数分裂中期四分体排列于赤道面上,动粒微管只与染色体的一个动粒相连 (5)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减数分裂后期是同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6)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数目不变,减数分裂末期染色体数目减半 (7)有丝分裂结果是子代细胞染色体数目与分裂前相同,子代细胞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相同。减数分裂结果是子代细胞染色体数目比分裂前少一半,子代细胞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及子代细胞之间均不相同。 (8)有丝分裂持续时间一般为1-2h,减数分裂较长,可为数月,数年,数十年 11、简述细胞分裂的定义及主要的分裂方式。 (P279) 细胞分裂定义:是一个亲代细胞形成两个子代细胞的过程,通过细胞分裂,亲代细胞的遗传物质和某些细胞组分可以相对均等的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有效保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 12、试述细胞周期各阶段所发生的主要事件。 (P288) 答:G1期:细胞体积增大,有RNA,核糖体及多种蛋白合成,特别是DNA聚合酶含量开始增加,主要合成为S期DNA复制所需要的酶类。触发蛋白,钙调蛋白和细胞周期蛋白均在G1期合成 S期:DNA合成期。发生DNA复制、组蛋白合成、染色质合成、以及中心粒复制 G2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准备。大量的RNA和蛋白质合成,成熟促进因子合成 M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子细胞的形成 13、试述染色质的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的形成过程。 (P179) 答: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和5种称为组蛋白的蛋白质。核小体是染色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核小体的核心是由4种组蛋白各两个分子构成的扁球状8聚体。密集成串的核小体形成了核质中的100埃左右的纤维。这就是染色体的一级结构,染色体的一级结构经螺旋化形成中空的线状,称为螺线体或核丝,这就是染色质的二级结构 14、试述细胞核的的组成结构及其特点和功能。 (P170.189) 答: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基质构成。细胞核是最大、最重要的细胞器,是细胞的调控中心,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中起重要作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功能:控制细胞的遗传、生长和发育 15、什么是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有什么特点? (P86) 答:受体介导内吞作用:是指细胞依靠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的摄取细胞外蛋白质或其它化合物的过程。受体介导内吞作用是吞饮的一种形式,是通过被转运物与膜受体的特异性、高效性地结合,选择性促进其进入细胞的一种方式。 16、简述LDL经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被吞入细胞和被利用过程。 (P88) 答:一旦LDL与受体结合,就会形成被膜小泡被细胞吞入,接着是网格蛋白解聚,受体回到质膜再利用,而LDL被传送给溶酶体,在溶酶体中蛋白质被降解,胆固醇被释放出来用于质膜的装配或进入其它代谢途径。 17、比较与分析结构性分泌途径与调节性分泌途径。 (P88) 结构性分泌途径是指分泌蛋白在粗面内质网合成后,转运至高尔基复合体经修饰、浓缩、分选,装入分泌囊泡,随即被运送至细胞膜,与质膜融合,将分泌物排出的过程。这种分泌途径普遍存在于所有动物细胞中。 调节性分泌途径是指细胞分泌蛋白合成后被储存于分泌囊泡内,只有当细胞接受到细胞外信号的刺激,才能启动胞吐过程,将分泌物释放到细胞外。这种分泌存在于分泌激素、酶、神经递质的特化细胞中。 18、比较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的形态结构和功能。(P99) 粗面内质网为排列整齐的扁平囊状结构,网膜胞质面有核糖体颗粒附着。滑面内质网呈表面光滑的管、泡样网状结构,无核糖体附着,并常常可见与粗面内质网相互连通。 粗面内质网的功能与外输性蛋白质的分泌合成、加工修饰及转动过程密切相关,表现为①作为核糖体附着的支架;②新生多肽链的折叠与装配;③蛋白质的糖基化;④蛋白质的胞内运输。滑面内质网功能①参与脂质的合成和转运;②参与糖原的代谢;③细胞解毒的主要场所;④肌细胞Ca2+的储存场所;⑤与胃酸、胆汁的合成与分泌密切相关。 19、蛋白质糖基化的基本类型、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P(111) 蛋白质的糖基化包括N-连接糖基化和O-连接糖基化。蛋白质的N-连接糖基化是在内质网中进行的,其合成方式来自同一个寡糖前体,与之结合的氨基酸酰基十天冬氨酸,而对糖基的修饰则是在高尔基体中完成的。O-连接糖基化是在高尔基体中进行的,其合成方式为单糖一个个加上去,将糖链转移到多肽链的丝氨酸、苏氨酸或羟脯氨酸的羟基的氧原子上。 生物学意义:蛋白质的糖基化对蛋白质具有保护作用,使它们免遭水解酶的降解;具有运输信号的作用,可引导蛋白质包装形成运输小泡,以便进行蛋白质的靶向运输;糖基化形成细胞膜表面的糖被,对细胞膜的保护识别及通讯联络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0、结合高尔基体的结构特征,谈谈它是怎样行使其生理功能的。(P110-P111) 高尔基复合体是由三种不同类型的膜性囊泡组成的细胞器。从整体形态上来看具有显著的极性,高尔基复合体在不同的组织细胞中呈现不同的分布。高尔基复合体是细胞内蛋白质运输分泌的中转站,恒定分泌时,外输性蛋白质在其分泌泡形成之后,随即排放出细胞的分泌形式。非连续分泌时,外输性蛋白质先储存于分泌泡中,在需要时再排放到细胞外的分泌形式。高尔基复合体是胞内物质加工合成的重要场所①给糖蛋白修饰加工或加上糖基团②把某些蛋白质水解加工。高尔基复合体是胞内蛋白质的分选和膜泡定向运输的枢纽。通过对蛋白质的修饰、加工,使得不同的蛋白质带上了可被高尔基体网膜上专一受体识别的分选信号,进而选择、浓缩,形成不同去向的运输和分泌小泡。 21、比较过氧化物酶体与溶酶体的结构与功能? 过氧化物酶体结构①由单层单位膜包裹而成的膜性结构细胞器,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偶见半月形和长方形,直径变化在0.2-1.7μm之间 ②含有电子密度较高,排列规则的晶体结构 ③界膜内表面有一条高电子致密度带状结构的边缘板(P116-P117) 溶酶体结构①高度异质性的膜性结构细胞器 ②由一层单位膜包裹而成,呈球形 ③含丰富的酸性水解酶 ④膜中富含两种跨膜整合蛋白lgpA和lgpB ⑤膜上嵌有离子泵(P111-P112) 过氧化物酶体功能①有效清除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氢及其它毒性物质 ②有效进行细胞氧张力的调节 ③参与对细胞内脂肪酸等高能分子物质的分解转化(P117-P118) 溶酶体功能①分解胞内的外来物质及清除衰老、残损的细胞器 ②具有物质消化与细胞营养功能 ③是机体防御保护功能的组成部分 ④参与某些腺体组织细胞分泌过程的调节 ⑤在生物个体发生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11 22、简述溶酶体有哪些基本功能?(P115) (1)溶酶体能够分解胞内的外来物质及清除衰老、残损的细胞器 (2)溶酶体具有物质消化与细胞营养功能 (3)溶酶体是机体防御保护功能的组成部分 (4)溶酶体参与某些腺体组织细胞分泌过程的调节 (5)溶酶体在生物个体发生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3、简述线粒体的超微结构(P127) 答:线粒体是由双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闭性膜囊结构。 (1)外膜是线粒体最外层所包围的的一层膜单位,由1/2的脂类与1/2的蛋白质组成。 (2)内膜比外膜稍薄,也是一层单位膜,内膜与外膜之间的空间称为外腔或膜间腔。内膜上有大量向内腔突起的折叠,形成嵴。嵴与嵴之间的内腔部分称为嵴间腔。 (3)基质:为内膜与嵴包围的空间含有很多酶,基质中有一条完整转录翻译体系 (4)基粒:线粒体内膜的表面上突起的圆形颗粒,化学成分是ATP合酶复合体 24、简述化学渗透假说的内容 (P141) 答:解释氧化磷酸化作用机理的一种假说,该假说认为氧化磷酸化耦联的基本原理是电子传递中自由差造成H+穿膜传递,暂时转变为横跨线粒体内膜的电化学质子梯度,然后质子顺浓度梯度回流并释放相互能量,驱动结合在内膜上的ATP合酶,催化ADP磷酸化合成ATP

细胞生物学重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在三个层次上(显微、亚显微、分子水平)研究比较低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生活史(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和各种生命活动规律(信号的传递、真核细胞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细胞的起源与进化等)的学科。

2、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细胞核、染色体及基因表达的研究(2)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3)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4)细胞增殖及调控(5)细胞分化及调控(6)细胞的衰老与凋亡(7)细胞的起源与进化(8)细胞工程3、“细胞学说”包括三个内容:(1)细胞是多细胞生物的最小结构单位,对单细胞生物来说,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2)多细胞生物的每一个细胞为一个代谢活动单位,执行特定的功能;(3)细胞只能通过细胞分裂而来。

第十一章细胞核与染色质第一节核孔复合物1、核孔复合物(NPC):八对称圆柱形结构。

最中间是中央运输蛋白;从中央向外伸出8个环形辐条;在辐条的细胞质面有胞质环;辐条的核质面是核质环。

Fish-trap模型:2、核孔复合物主要有以下4中结构组成:胞质环、核质环、辐、栓3、NPC的功能:(1)被动运输:圆形亲水通道,离子、小分子及<10nm的物质原则上都可自由通过。

(2)主动运输,有三个特点:a.对运输颗粒大小有一定的限制,但孔的大小可调节;b.是信号识别与载体介导的过程,需要ATP;c.双向性(核输入与核输出)。

4、亲核蛋白:细胞质中合成,然后运到核中起作用的一类蛋白质。

如各种组蛋白、DNA合成酶类、RNA转录和加工酶类、起调控作用的蛋白因子等。

5、亲核蛋白一般含有特殊的氨基酸序列作为核孔输入的信号(NLS)。

可位于多肽序列的任何部分,无专一性,协助亲核蛋白进入核。

6、亲核蛋白入核过程:(1)通过NLS与可溶性NLS受体结合形成转运复合物,(2)转运复合物与核孔复合体的胞质纤维结合,(3)转运复合物转移到核质面,(4)复合物解离,亲核蛋白释放。

细胞生物学重点

细胞生物学重点

《细胞生物学》重点第一章绪论1.P5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由施赖登和施旺提出,魏尔肖补充(细胞只能来自细胞),是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及生活史的一门科学。

现代细胞生物学从显微水平、超微水平和分子水平等不同层次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及生命活动。

基本内容: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有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②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

③新的细胞可以通过已存在的细胞繁殖产生。

2.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从细胞水平提供了有机界统一的证据,证明动植物有着细胞这一共同的起源,动植物的产生、成长和构造的秘密被揭开了,从而为19世纪自然哲学领域中辩证唯物主义战胜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为近代生物科学的发展接受有机界进化的观念准备了条件。

3.P6 细胞学说、进化论和遗传学被称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且细胞学说又是后两者的“基石”。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1.P10 细胞:细胞是由膜包围着、含有细胞核(或拟核)的原生质所组成,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P13 支原体:又称霉形体,是目前发现的最简单、体积最小的原核细胞,也是唯一一种没有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

3.P19 真和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①以脂质及蛋白质成分为基础的生物膜结构系统;②以核酸与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系统;③由特异蛋白装配构成的细胞骨架系统。

4.P21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基本特征的比较第三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1.P31 显微镜最重要的参数是分辨率,而不是放大倍数(即显微镜的性能优劣决定于它的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能区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

分辨距离越小,分辨率越高。

分辨率的高低取决于光源的波长λ,物镜镜口角α(标本在光轴上的一点对于物镜镜口的张角)和介质折射率N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D =2.P34 分辨率最终取决于光的波长,由于使用电子束作为光源,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大大提高。

细胞生物学重点

细胞生物学重点

细胞生物学重点第一章细胞学说的主要研究内容:1,、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2、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3、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4、细胞增殖及其调控5、细胞分化调控6、细胞的衰老与凋亡7、细胞的起源与进化8、细胞工程细胞学说的定义及主要内容:定义: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根底单位主要内容:即生物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① 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物所组成;② 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根本相似;③ 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④ 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

⑤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根本单位。

⑥ .生物体是通过细胞的活动来反映其功能的。

第二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单位:1 一切有机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根本单位,只有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2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系统,它是代谢与功能的根本单位3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根底4细胞是遗传的根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5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最小的细胞是支原体因为:1、一个细胞生存与增殖必须具备的结构装置与机能是:细胞质膜、遗传信息载体DNA 与 RNA 、进行蛋白质合成的一定数量的核糖体以及催化主要酶促反响所需要的酶,这些支原体细胞已经具备。

2、从保证一个细胞生命活动运转所必需的条件看,一个细胞体积的最小极限直径不可能小于 100NM ,而现在发现的最小支原体细胞的直径已经接近这个极限。

因此,比支原体更小更简单的细胞,似乎不可能满足生命活动的根本要求,所以说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古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相似性:(1〕在能量产生与新陈代谢方面与真细菌有许多相同之处(2〕复制、转录和翻译那么更接近真核生物(3〕核糖体蛋白与真核细胞的类似(4〕细胞壁不含肽聚糖,有的以蛋白质为主,有的含杂多糖,有的类似于肽聚糖(5〕 DNA 具有内含子并结合组蛋白所以,古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可能共有一个由真细菌的祖先歧化而来的共同祖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生物学重点(一)绪论细胞(cell)是生物体形态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从细胞整体、亚显微结构以及分子三个不同的层次上把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统一起来研究,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

正常菌群(normal flora):人类的生存和生长发育需要许多微生物的共生关系. 病原微生物(pathogen): 微生物能导致人类或动植物的疾病发生.条件致病菌: 一些细菌在机体健康时不致病,而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才导致疾病. 感染(infection): 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生活中与宿主相互作用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

细菌侵袭力:病原菌突破机体屏障进入机体并定居、繁殖并扩散毒力:细菌产生的毒素损害了机体的组织、器官并引起生理功能的紊乱和病理性的改变(二)细胞膜及其表面结构、核糖体、线粒体(mitochondrion)细胞膜的特性1、细胞膜具有流动性(1)膜脂分子的运动影响脂双层流动性的因素:•脂肪酸链的长短、饱和度•胆固醇的含量•蛋白质的影响•温度的影响(2)膜蛋白的流动性2、细胞膜的不对称性(1)脂质双层的不对称性:磷脂、胆固醇、糖脂的分布不同(2)膜蛋白的不对称性分布:外周蛋白、内在蛋白、糖蛋白细胞表面是包围在细胞质外层的一个复合结构体系和多功能体系。

包括细胞外被、细胞膜、细胞质溶胶。

细胞外被功能:决定血型、细胞识别和黏附、抑制增殖、保护液态镶嵌模型核糖体:细胞内一种由蛋白质与rRNA组成的复合物颗粒—核糖核蛋白颗粒,能按照mRNA的指令由氨基酸高效且精确地合成多肽链,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大亚基,小亚基•原核的核糖体:70S(30S,50S)•真核的核糖体:80S(40S,60S)*蛋白质的合成:原核生物核糖体中有四种与RNA分子结合的位点,其中一个是与mRNA结合的位点,另三个是与tRNA结合的位点。

A位点(A site) , P位点(P site), E 位点(exit site ,E site)具体步骤:1、氨基酸的活化和转运(活化的氨基酰tRNA)2、肽链合成的启动(启动复合体)3、肽链的延伸(进位、转肽、脱落、移位)4、链合成的终止(终止因子)。

多聚核糖体的意义核酶:某些rRNA具有酶的功能,能够自我剪接。

将具有酶功能的RNA称为核酶。

线粒体(mitochondrion)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形成ATP的主要场所。

含丰富的心磷脂和较少的胆固醇是线粒体在组成上与细胞其他膜结构的明显差别。

线粒体内、外膜在化学组成上的主要区别是脂类和蛋白质的比例不同,内膜上的脂类与蛋白质的比值低(0.3:1),外膜中的比值较高(接近1:1)。

细胞呼吸:在线粒体内,在O2的参与下分解各种大分子物质,产生CO2;与此同时,分解代谢所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这一过程称为细胞呼吸,也称为生物氧化或细胞氧化。

呼吸链(电子传递链):一系列能够可逆地接受和释放H+和e-的化学物质所组成的酶体系在线粒体内膜上有序地排列成互相关联的链状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内膜上的呼吸链起质子泵的作用)、ATP 的合成(结合变构机制)线粒体半自主性1、线粒体有独自的遗传系统和独自的蛋白质翻译系统,mtDNA 主要编码线粒体的tRNA、rRNA及一些线粒体蛋白质2、线粒体中大多数酶和蛋白质仍由核编码3、与细胞核的遗传系统构成一个整体。

(三)、细胞骨架、细胞核(3个英文选择)细胞骨架定义: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交织而成的立体网络体系,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义:膜骨架、细胞质骨架、核纤层、核骨架、细胞外基质,构成细胞内外的一体化网络结构。

狭义:指细胞质骨架,位于细胞质中,由微丝(极性)、微管(极性)、中间纤维(没有极性)构成纤维型的网络结构。

弥散性、整体性、变动性微管:主要分布于核周围,并呈放射状四周扩散微丝:主要分布于细胞质膜的内侧中间纤维:分布于整个细胞中3共同特点:由蛋白质亚基构成的线性多聚体、动态;可组装和去组装;高度保守Actin微管(中心粒、鞭毛、纤毛、纺锤体)由微管蛋白(tubulin)组成的不分支的中空小管。

由13根原纤维呈纵向平行排列而成微管蛋白(tubulin):α微管蛋白、β微管蛋白(结合GTP,可水解为GDP)微管相关蛋白是一类可与微管结合并与微管蛋白共同组成微管系统的蛋白,主要功能是调节微管的特异性并将微管连接到特异性的细胞器上。

微管的组装——三个时期延迟期(lag phase)又称成核期(nucleation phase),由α、 β微管蛋白聚合成寡聚体核心,接着二聚体在其两端和侧面增加使之扩展成片状带,加宽成13根原纤维即构成一段微管。

聚合期(polymerization phase)又称为延长期(elongation phase ),该期微管蛋白聚合速度大于解聚速度,微管延长。

稳定期(steady state) 又称为平衡期(equilibrium phase ),微管的组装与去组装速度相等,微管长度相对恒定。

体外组装条件 : 微管蛋白异二聚体达到临界浓度(1mg/ml)、有Mg2+存在(无Ca2+)、pH6.9、37℃,异二聚体即组装成微管,同时需要由GTP 提供能量。

微管具有极性:正极的组装速度快;装配时由负到正。

正极为最外端β球蛋白,负极为最外端α球蛋白。

踏车现象:微管蛋白、GTP 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时,在正端结合上去的微管蛋白与负端释放出来的速度相同时,出现的现象。

微管的组装——非稳态动力学模型 微管组装过程不停地在增长和缩短两种状态中转变,表现动态不稳定性 体内组装 寻找-捕获模型微管组织中心(microtubule organizing center, MTOC):微管在生理状态或实验处理解聚后重新装配的发生处。

功能(功能控制位点):在细胞质微管装配过程的成核步骤起重要作用(提供核心,两种作用)。

如中心体、有丝分裂纺锤体极、基体微管的功能:1维持细胞的形态;2构成纤毛、鞭毛和中心粒等细胞运动器官,参与细胞运动;3维持细胞器的位置,参与细胞器的位移;4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5参与染色体的运动,调节细胞分裂;6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

微丝(microvilli 、contractile bundle 、filopodia 、ruffle 、contractile ring ) 由actin 蛋白(其上有二个结合位点:ATP 二价阳离子)纤维组成的实心纤维细丝,双股螺旋结构,细胞膜的内侧影响微丝聚合与解聚的特异性药物与离子:细胞松弛素cytochalasin (解聚)、鬼笔环肽phalloidin (稳定)、ATP 和Ca2+、低浓度的单价离子(Na+、K+等)溶液(趋向解聚)、Mg2+和高浓度的Na+、K+离子溶液(趋向聚合)微丝的组装组装条件: G-actin 浓度、盐浓度( Mg2+和K+ )、ATP装配过程成核阶段:G- 肌动蛋白聚合成短而不稳定的寡聚体。

异二聚体聚合 首尾相连 原纤维微管 (13)延长阶段: ATP- G-actin快速加到短纤维两端V(+)大于V(-)稳定阶段: G-actin 达到一定浓度时微丝出现一端因加G-actin单体而延长,另一端因单体的解离而缩短,肌动蛋白丝的净长度不变。

踏车现象,G-actin临界浓度微丝的体内组装成核因子通过成核作用来加速肌动蛋白的聚合微丝成核蛋白(nucleating protein)①Arp2/3复合物:促使形成微丝网络结构,由Arp2、Arp3和其他5种附属蛋白组成,具有与微管成核时γ-TuRC相似的作用,是微丝组装的起始复合物。

②成核蛋白formin:启动细胞内不分支微丝的形成微丝的功能构成细胞的支架,维持细胞的形态作为肌纤维的组成成分,参与肌肉收缩参与细胞分裂参与细胞运动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中间纤维:具有组织特异性非常稳定肿瘤细胞转移后仍保留源细胞的中间纤维。

α-螺旋杆状区+头部(N-端)+尾部(C-端)α螺旋的杆区:高度保守。

没有极性。

组成:中间丝蛋白中间丝结合蛋白:。

使中间丝之间交联成束、成网,并把中间丝交联到质膜或其他骨架成分上。

具有中间丝类型特异性;表达有细胞专一性中间纤维蛋白单体(平行且相互对齐)(X 2)双股超螺旋二聚体(反向平行)(半分子长度交错)(X 2)四聚体原丝(基本亚基)(半分子长度交错)(X 2) 八聚体原纤维(X 4)中间纤维中间纤维组装的特点中间纤维在体外装配时不需要核苷酸和结合蛋白,也不依赖于温度和蛋白质的浓度;在体内,大多数中间纤维蛋白都处于聚合状态,并装配成了中间纤维,很少有游离的四聚体,不存在相应的可溶性蛋白库,也没有与之平衡的踏车行为;目前认为,中间丝的组装和去组装通过中间丝蛋白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控制,中间纤维蛋白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的磷酸化作用是中间纤维动态调节最常见最有效的调节方式。

中间纤维的功能1参与构成细胞完整的支撑网架系统 2为细胞提供机械强度支持3 参与细胞的分化 4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细胞核真核细胞中由双层单位膜包围核物质形成的多态性结构;细胞内最大、最重要的细胞器;遗传信息储存、DNA复制和RNA转录的场所;细胞代谢、生长、增殖和分化等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

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 NPC)是细胞核内外膜融合形成的小孔,直径约为70 nm,是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物质交换的通道(mRNPs、tRNA和核糖体亚基以及细胞质中所合成的所有细胞核所需的蛋白质)。

核定位信号(NLS):引导蛋白质进入细胞核的一段信号序列。

受体为importin。

核纤层(nuclear lamina)是位于核膜的内表面的纤维网络作用:1.支持核膜,保持核的形态;2.参与核膜、染色质的破解和组装;3. 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主要化学组成:DNA(贮存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结构性质稳定、数量恒定的基本成分)组蛋白(H1, H2A, H2B, H3, H4)(富含精氨酸和赖氨酸的碱性蛋白,带正电荷,对维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起关键作用。

其与DNA结合可抑制DNA的复制和转录。

)非组蛋白(含天冬氨酸、谷氨酸等酸性蛋白,带负电荷,促进复制和转录。

)少量的RNA(新合成的各类RNA前体,与DNA模板有联系。

)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着色深,靠近于核膜,从结构上来看,其螺旋化程度高,从功能上看,基本上不进行转录的功能。

常染色质(enchromatin):着色浅,位于核的内部,从结构上来看,其螺旋化程度低,从功能上看,是具有转录功能的染色质区域。

核仁组织区(nucleolar organizing region, NOR)是细胞核特定染色体的次缢痕处,含有rRNA基因的一段染色体区域,与核仁的形成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