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每课教案(共四课)
《春》核心素养教案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想象文中的春之景。
2.揣摩关键语句,品味优美语言,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
3.深入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回忆你们学过的关于春天的古诗,选一首你认为最能表现春天特点的诗背诵给同学听,好吗?预设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教师点评:这首诗里有春鸟、春风、春雨、春花,还有一个沉醉在春天里的人。
预设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教师点评:诗人将二月春风比作剪刀,冒出嫩芽的柳枝在春风中轻轻摇动,春意盎然。
……春天让人陶醉,春天令人振奋。
现代作家朱自清在他的散文名作《春》里,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图景。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好的春天。
二、初读课文,梳理文章写作思路朗读课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明确:设计意图进行初步感知的朗读。
三、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朗读课文。
小组选择“春日图景”中的一幅图景,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学习任务:①自由朗读课文,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幅图。
结合具体词句,写出你喜欢的理由。
②明确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朗读。
③小组交流,确定小组朗读片段,在全班展示。
设计意图进行投入感情的朗读。
预设1:我们组朗读“春花图”。
这段话写得很美,比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比喻让我们感受到春草春花的五彩缤纷。
“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非常有动感,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与灵动。
朗读的时候应该是带着喜悦和新奇。
小组朗读展示。
可以个人读、齐读、轮读。
预设2:我们组朗读“春风图”。
春风是令人陶醉的,首先是春风的轻柔,“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风又吹来泥土的气息、花的香味,还传来鸟的歌唱、牧童的笛声。
这段描写既有触觉,又有嗅觉、听觉,全方位地让人感受到“春风吻上我的脸”的那种陶醉。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人与自然课时一:人和自然的关系教学目标- 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教学内容- 课文:《人与自然》- 重点词汇:自然、关系、环境、保护- 重点句型:人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让学生讨论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
2. 阅读课文《人与自然》,帮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3. 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思考人类应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4. 分组讨论自然环境的保护方法,并展示讨论结果。
5.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人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并提醒学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6. 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身边的一个自然环境,说明它的重要性并提出如何保护的建议。
教学评价- 学生是否能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学生是否能从多个角度思考自然环境保护问题- 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写出文明、有逻辑的短文第二单元:古代人的生活课时一:古代人的生活方式教学目标- 了解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理解古代人的生活与现代生活的不同之处- 培养对古代文化的兴趣教学内容- 课文:《古代人的生活》- 重点词汇:古代、生活方式、不同- 重点句型:古代人的生活与现代生活有很大的不同。
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古代生活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2. 阅读课文《古代人的生活》,了解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3. 帮助学生对比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的不同之处。
4. 分组讨论古代文化中有趣的事物,并展示讨论结果。
5.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古代文化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了解古代文化。
6. 布置课后作业: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古代文化,写一篇小作文描述其特点和意义。
教学评价- 学生是否能理解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的不同之处- 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对比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是否能写出准确、连贯的小作文,描述古代文化的特点和意义...(继续编写其他单元的教案)教学反思本教案整体设计简洁明了,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对自然和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 语文上册 教案(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1春知识与技能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生动描写景物的写法;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欣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理清文章的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和春的热爱之情。
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难点了解排比、比喻、拟人等语句的表达作用。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1.朱自清的画像。
2.江南春季的图片。
2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又绿江南岸”……刚才说的都是古人对“春”的描绘,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今人是如何称颂“春天”的。
请打开课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春》(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朱自清的创作以散文与诗歌为主,其中又以散文成就最高,其散文语言洗练、文笔秀丽。
著有诗集《雪朝》(与人合著),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三、整体感知1.齐声朗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2)加深对文中形象而生动的句子的理解;(3)用明快的节奏,读出热爱赞美的感情。
2.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3)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来?哪些词语可以表现出这种心情?四人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全班交流。
(1)《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着力描写了春回大地、万物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天的活力带给人们希望和力量。
(2)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教案 新人教版
《春》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2)学习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2)在诵读中理解寓情于景的写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寓情于景的写法。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欣赏春天的景色视频师:美丽的春光,充满诗情画意,令人陶醉,大家知道哪些描写春的古诗词呢:学生背诵描写春的诗词。
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同学们我国现代著名朱自清先生运用诗化语言,描绘了春的盎然重生机,今天我们来看看他又是怎样描写春天的,首先我们走近作者。
二、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
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匆匆》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三、初读感知(一)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词。
(二)读准字音。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水涨(zhǎng)起来了酝酿(yùn niàng)巢(cháo)应和(hè)黄晕(yùn)蓑(suō)抖擞(sǒu)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朗润:明亮润泽。
朗润—湿润:都有“润泽”的意思,前者还有“明朗”的意思,课文中指山形清晰,山色润泽;后者有潮湿的意思,表明事物的干湿程度。
初中语文一单元教案
教案名称: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草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能够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文学鉴赏的能力。
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亲情友情的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文学鉴赏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进行导入。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3.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分享学习心得。
4.探究学习: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探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巩固知识。
6.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课后巩固,提高语文素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后反馈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请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合集5篇)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合集5篇)第一篇: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整体设计一、学情分析小学与中学的衔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刚入初中的学生仅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阅读策略。
养成学生在阅读中的“问题意识”与“探究意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是学生终生学习的坚实基础。
二、单元设计思路本单元所选四篇文章均为语言浅显而又富有情趣的叙事文,这些文章虽然是不同作者在不同情境中的感悟,但都能启发学生发现人生的乐趣和幸福。
教学时,教师可在范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朗读叙事文时的语气、语调及语速;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初步学习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指导学生揣摩、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会有根据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文章,理清叙事的顺序,提取文章的要点。
2品味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留心身边的事件,写出饱含真情实感的佳作。
4学习圈点的阅读方法,初步学习制作一张读书卡片。
四、课时分配《忆读书》2课时,《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1课时,《山中避雨》1课时,《风筝》2课时。
(沈阳市沈河区教师进修学校邢泰)《忆读书》教学设计一、设计说明《忆读书》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作者冰心回忆了幼年、少年时读书的经历,总结了多年读书的经验,旨在引导学生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学习本文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在教学时可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抓住文章要点,有效而透彻地理解全文,积累分析文章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教师范读、领读课文,明确朗读的要领。
2研读文本,透彻理解作者所说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3结合本文内容,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尝试运用,学习制作读书卡片。
三、教学重点、难点1分析、归纳“读书好”的四个方面。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一章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一章教案一、教材分析本章主要内容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前言,通过对盖茨比的一些描述和悬疑元素的引入,为后续故事的展开做铺垫。
本章重点呈现了人物盖茨比的神秘感和对于成功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主要人物盖茨比;2. 理解盖茨比的神秘感和对成功的向往;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和把握盖茨比的神秘感;2. 难点:理解和体验盖茨比对成功的向往。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 多媒体设备;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盖茨比的图片和简单描述,引发学生的兴趣,出示问题激发思考;2. 预导入: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回答几个与盖茨比相关的问题,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3. 理解课文:师生共同阅读课文,并进行问题讨论,引导学生理解盖茨比的神秘感和对成功的向往;4. 分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展示他们对盖茨比形象的理解,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语描述盖茨比的特点;5.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思考对于成功的理解和个人追求。
六、教学延伸1.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其他作品中的神秘角色,如《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的福尔摩斯等,并进行分享讨论;2. 写作训练:要求学生以盖茨比为模板,写一篇关于自己追求成功的短文,并进行相互点评。
七、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研究了《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前言,通过对盖茨比的描述和悬疑元素的引入,我们体验到了盖茨比的神秘感和对成功的向往。
希望同学们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于盖茨比形象和主题的理解,以及对于成功的思考和追求。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1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2.涵泳阅读性课文,品味文章生机蓬勃的意境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
4、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重点、难点:1、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语言美。
2、难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2分钟)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作母爱,因为母爱如水。
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作父爱,因为父爱如山。
我们的父母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宁。
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二、读文生情整体感知(8分钟5+3)1、配乐朗读,思考:(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看到大家深情的朗读,我也仿佛沉浸在亲情的世界里,我想大家一定感知了许多道理,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以上两个问题。
)2、反馈、点评、小结:(1)我们一家四人、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
(2)归结为“和美”(板书)三、研读入境合作讨论(10=5+5)(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也融入这样一个“和美”的家庭,去感悟他们美丽的心灵。
讨论)1、展示:(1)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的表现?理由是?(小组口头)(2)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到底谁说了算?(班上书面)2、划分4人小组、要求:①个人见解独到、精彩,每人欣赏一个人。
②小组观点一致:中心、补充、记录、发言代表3、(5分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点评讨论情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分类内容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选文文情并茂,多数出自于名家之手,主要特点是物象典型、意境优美、描写细腻、巧用修辞、构思精巧、语言优美,情景交融等。
学习这四篇课文,接受美的洗礼,汲取语文滋养,提高读写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人文主题四时之景语文要素想象情景,把握重音、停连,音韵之美;揣摩品味语言;修辞方法的学习:比喻、拟人单元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了解作家生平及代表作品2.感受课文中丰富多彩的静物之美,激发对大自然、对人生的热爱。
3.掌握朗读的要领,重点学习重音和停连,通过朗读深入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
4.揣摩课文语言,提高鉴赏能力,初步体会文学语言的表达手法。
单元课时安排(10课时)课型课时内容教学重点单元梳理课1课时教材结构和丛书的使用方法、把握双线、梳理字词、文常,初读感知课文。
定向,读写、理解、积累主题阅读课7课时春(精讲精练)1课时古诗词四首+《大德歌》(精讲精练)3课时写景·开动综合感官(1+1+X,计四篇)品修辞,赏美文(《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夏感》)一草一木皆有情(《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观沧海》《秋思》)识作者;朗诗词,品美句;悟意境;感豪情;培养形象思维;背诵开动综合感官,写作练笔比喻、比拟,作用阅读的技巧,有感情朗读以读促写课2课时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我美丽的校园》多感官景物描写,写作单元梳理课课时安排:1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教材结构和丛书的使用方法。
2.知道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及语文素养要求,梳理预习字词、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阅读单元全部课文。
初步感知四篇文章的主题。
二、教学过程:1.分析教材结构,讲授丛书使用方法。
丛书是与教材共同使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
2.阅读单元提示,画出本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要求。
3.依次阅读1-4课并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及阅读感受。
4.分小组汇报各课重点字词和作家作品、文学常识。
5.当堂测试。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目标。
- 掌握本单元中的重要词汇和基础知识。
- 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惯。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细节。
-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课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学校生活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
2. 研究单词和短语:通过游戏和练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阅读课文: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并进行逐句解读和理解。
4. 理解课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写作练: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学校生活的短文。
6. 合作分享:学生之间互相分享自己的短文,并提供建议和反馈。
7.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和思考。
8. 课堂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单元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展示和学生的表现,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 针对学生的写作练给予评价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其中,小组讨论和合作分享的环节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确保教学内容明确、易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单元分析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
单元整体是精心构建的,选文兼顾诗文,兼顾古今,兼顾中外。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
这篇散文诗能够多角度去解读,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水平的好教材。
《羚羊木雕》写的是子女与父母的冲突,其中是非曲直很值得分析研究一番。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家人冲突的深处,往往包含着深刻的社会的和时代的内容。
以上两篇体现的是矛盾冲突的一面,《散步》《诗两首》《咏雪》则体现了和美温馨的一面。
《散步》的题材极其平凡,意蕴却十分丰富,从中能够领悟,怎样处理家人关系,才能使一家人和和美美。
《诗两首》都抒发子女对母亲的爱,在母亲自边,孩子沐浴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欢乐;远离母亲,思母之情是何等哀伤。
《咏雪》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生活的画面,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陈太丘与友期》是写陈太丘之子元方的聪颖机智的,小小年纪就知道维护父亲的尊严,能够见出父子亲情。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从生活中学习写作”,围绕社会、家庭、校园,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提炼生活。
抓住有意义的素材,写出真切的感情。
要求学生在深入了解生活的过程中锻炼口语交际水平,在深入了解生活的基础上,写出有血有肉情感洋溢的作文。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水平(1)本单元在体裁上涉及了诗歌、散文、文言文等形式,而这些形式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持续触及,所以不同体裁的知识构成特点以及相对应的学习方式应该初步向学生渗透。
(2)理解水平、思维生成水平的培养都离不开朗读水平的提升。
所以在第一单元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默读、朗读、诵读水平。
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并在读中,形成他们自己的独特感受,进而有助于对新课文的理解以及一定的表达。
(3)通过对文本的朗读(尤其是《散步》《秋天的的怀念》)和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揣摩,学生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歌咏自然1.理解、积累本单元新学的词语。
2.引导学生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培养审美想象、审美感情和审美意识。
3.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1.诵读品味,融入文本意境,领会思想内容、艺术境界。
2.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和理解课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
1.在阅读中,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和思考人生的哲理。
2.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
本单元以反映自然世界的内容为主题。
所选诗文,有古代诗歌也有现代散文,都是文情并茂的精彩篇章,内容健康向上,风格清新优美。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情辞兼美的写景散文。
文章从山、水两方面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思路清晰,安排有序。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整体感知,鉴赏文章色彩和谐的意境美。
《雨的四季》分别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雨的特点:春雨美丽而娇媚;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沉静;冬雨自然而平静。
表现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雨的情义,把雨表现得可感可触、亲切可爱。
文章用诗化的语言,增强了形象感,体现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古代诗歌四首》中,《观沧海》一诗,曹操借助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次北固山下》描写了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苍茫萧瑟的夕照秋景图,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
描写自然世界的诗文,兼有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等多种美质。
教读本单元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美景美情”这一内核,将学习课文的过程当作感知和品尝美的过程,多角度解读课文。
七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4.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学习本单元的文章,使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5.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欣赏和分析文章中的美,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解决办法:
1.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通过朗读、默读、复述等方式,提供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给予积极反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文学素养的增强: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文章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提供相关的文学材料,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鼓励学生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
3.思维品质的培养:通过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供思维训练的题目和活动。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第一单元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第一单元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第一单元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第一单元。
七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七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人教版七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一班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课题:一、散步第1 课时总序第 1 个教学设计课型:_____讲读课________教学设计课题:一、散步第 2 课时总序第 2 个教学设计课型:_____讲读课________教学设计课题:二、秋天的怀念第 2 课时总序第 3 个教学设计课型:_____讲读课________教学设计课题:二、秋天的怀念第 2 课时总序第 4 个教学设计课型:_____讲读课________教学设计课题:三、羚羊木雕第__ 1 课时总序第 5 个教学设计课型:讨论课预设目标: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设计课题:三、羚羊木雕第 2 课时总序第 6 个教学设计课型:____讨论课________教学设计课题:三、羚羊木雕第__ 3 课时总序第7 个教学设计课型:讨论课教学设计课题:四、散文诗两首第 1 课时总序第8 个教学设计课型:课内自读课教学设计课题:四、散文诗两首第 2 课时总序第9 个教学设计课型:_____课内自读课______预设目标: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教学预案与教学改进:教学设计课题:五、《世说新语》两则第 1 课时总序第10 个教学设计课型:_____讲读课______预设目标:教学预案与教学改进:教学后的感悟与反思:教学设计课题:五、《世说新语》两则第 2 课时总序第11 个教学设计课型:_____讲读课______预设目标:教学预案与教学改进:教学设计课题:五、《世说新语》两则第3 课时总序第13 个教学设计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教学预案与教学改进:教学后的感悟与反思:。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1课春教学目标1. 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
2. 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
3. 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难点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天给大地带来希望,春天历来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
在古人眼中,春草是“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花是“一枝红杏出墙来”,春风是“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雨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那么,在现代作家朱自清的笔下,春天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让我们和朱自清一起走进春天,感受大自然赐给我们的梦幻景象。
文本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提示及要求: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要注意语调,读出文中春的气息。
2.思考: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春的?3.试着划分本文的段落,并归纳段落大意。
【明确】1.(略)2.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3.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盼春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绘春(总体勾勒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第三部分(第8~10自然段):颂春二、梳理思路探究文意1.研读第一部分。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明确】“盼望着,盼望着”。
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2)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图解】第一段点题,总领全篇,引起下文。
盼反复、拟人2.研读第二部分。
(1)赏析第一幅图:春醒图。
春醒图总写(2)赏析第二幅图:春草图。
春草图(3)赏析第三幅图:春花图。
春花图虚实结合相映成趣描写顺序:上中下(4)赏析第四幅图:春风图。
春风图和煦温暖(5)赏析第五幅图:春雨图。
春雨图动静结合(6)赏析第六幅图:迎春图。
迎春图春早人勤3.研读第三部分。
赞春排比比喻三、研讨释疑重点探究1.作者如何调动五官,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绘的?作者通过眼见(视觉),写出了“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等这样优美的语句;通过耳听(听觉)写出了“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等悦耳的句子;通过手摸、面抚(触觉),写出了“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等给人以春风温和的轻柔之感的语句;通过鼻闻(嗅觉),写出了“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这样芳香扑鼻的语言,通过口尝(味觉),写出了“花里带着甜味儿”,这样的可口语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教案 新人教版
1 春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第1课时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本文思路。
(重点)2.把握春草、春花、春雨、春风等景物的特征。
(重难点)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
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放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听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
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的《春》,看他是如何通过自己的眼睛,用他的语言描绘春天、歌颂春天的。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理清写作思路1.课文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春”的?你能划分出文章的结构层次吗?明确: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
作者运用总分总的结构,第一至二自然段盼春,第三至七自然段绘春,第八至十自然段赞春。
2.细读第三至七自然段,交流讨论:作者具体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如果将这些景物看成一幅幅的春景图,你能不能分别给它们拟一个恰当的三个字的小标题?明确:作者分别从草、花、风、雨、人五个方面具体描绘春天,这五幅画面分别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
3.你认为作者笔下哪幅画面最美?美在哪里?你能为你最喜欢的画面配上一句古诗吗?明确:示例一:春草图——这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令人见之则精神振奋。
可配“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句古诗。
示例二:春花图——这是一幅百花争艳的画面,色彩明丽。
可配“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或“乱花渐欲迷人眼”。
示例三:春风图——这是一幅轻柔温暖的画面,可配“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示例四:春雨图——这是一幅绵长、细密、轻柔的画面,可配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示例五:迎春图——这是一幅众人喜迎春天,充满希望的画面,可配“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诗句。
目标导学二:把握景物特点1.比较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的特点,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表2.作者为什么把“迎春图”放在最后面写?明确:作者细致绘春,前面的草报春、花争春、风唱春、雨润春为人迎春做铺垫,用春的美好提醒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计划要早早做好安排,告诉人们抓住人生的大好春光,奋发向上。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教学过程设计 新人教版
春教学目标1.学习欣赏感悟,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有层次地写景的方法,初步掌握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
3.感悟作者充满诗情画意和音乐之美的语言,领悟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1.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有层次地写景的方法,初步掌握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
2.学习用充满诗情画意和音乐之美的语言,表达出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学习全篇写景的抒情散文还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导学生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还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努力通过本课,做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来传达内心的感受。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导入当秋风萧瑟的时候,当大雪纷飞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渴望春天。
因为春天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希望,带给人力量。
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
(引导学生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课题)。
二、读春1.听一听:听老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在听的时候圈点勾画生字词。
2.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读得热情洋溢,有滋有味,有情有境。
3.记一记:每学习一篇课文,我们首先都要积累一些新词。
在听读中,你圈点勾画了哪些生字词?你为什么觉得它们重要?4.想一想:《春》中描写了春天的哪几种代表性的事物?文章依次描写了哪几幅图画?请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
春天的代表性事物:山、水、日、草、花、风、雨;依次描绘了五幅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三、品春1.寻美句:《春》中有不少句子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请你找出一两个例子,并且谈谈这些句子的妙处。
示例:“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春花的绚丽多彩,不仅使色彩更鲜明,而且激起读者丰富的想象。
2.赏妙笔:再次走进文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出三至五个你认为精彩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梳理课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教材结构和丛书的使用方法。
2.知道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及语文素养要求,梳理预习字词、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阅读单元全部课文。
初步感知四篇文章的主题。
二、教学过程:
1.分析教材结构,讲授丛书使用方法。
丛书是与教材共同使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
2.阅读单元提示,画出本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要求。
3.依次阅读1-4课并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及阅读感受。
4.分小组汇报各课重点字词和作家作品、文学常识。
5.当堂测试。
春
课型:主题阅读课(精讲精练)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培训朗读能力,品味优美语句的能力。
2.从细节入手,扩大视野,培养学生形象思维。
二、展示主问题
1.全文整体从哪几方面写春天?
2.作者怎样把春的特点写得非常形象具体的?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激趣:
生活中处处皆有美,山美、水美、天美、地美……人更美,要我们睁开发现美的眼睛,去寻找身边的美……
2.朗读:分组朗读,男女生朗读,重点段、句诵读、重读
(结合教参:1、朗读的重音及停连;2、多种朗读符号的运用。
)
3.问题1:整体把握+板书
问题2:抓住春的特点: 草特点
花特点
风特点
雨特点
人特点
4.经典诵读:分组+展示
四、作业:
课后习题(四)(五)全文最后一段
古代诗歌四首
课型:主题阅读课(精讲精练课)
课时安排:三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了解曹操、李白、王湾及马致远。
2.领悟诗歌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3.体会诗人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
4.赏析并背诵。
二、教学过程及方法:
第一课时:
1.内容:《观沧海》和《龟虽寿》
2.方法:精讲将练《观沧海》,赏析《龟虽寿》
3.目标:在讲、读、练的过程中,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感受作者的博大胸襟。
第二课时:
1.内容: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2.方法:讲、读、练相结合
3.目标: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品味情感交融的艺术手法,感悟作者的情感。
第三课时:
1.内容:《天净沙秋思》和丛书中《大德歌》
2.方法:
(1)运用讲、读、练相结合的方法精讲《天净沙秋思》
(2)赏析关汉卿的《大德歌》
3.目标:在朗读元曲的过程中,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