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在场:一个华北乡村的婚姻策略

合集下载

婚姻中如何处理夫妻间的家庭暗地竞争

婚姻中如何处理夫妻间的家庭暗地竞争

婚姻中如何处理夫妻间的家庭暗地竞争婚姻是一个人生中重要的一环,它既是爱情的结晶,也是夫妻共同承担责任的开始。

然而,在婚姻中,有时会出现夫妻间的家庭暗地竞争的情况。

这种竞争可能是因为双方对家庭责任的看法不同、自身需求的冲突、个人成就的渴望等。

面对这样的情况,夫妻之间需要学会如何处理,以维护婚姻的稳定和幸福。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一、坦诚沟通婚姻中最重要的就是沟通。

夫妻间的家庭暗地竞争往往是由于双方的不理解和沟通不畅所导致的。

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坦诚地沟通。

夫妻双方应该将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坦诚地表达出来,同时也要认真倾听对方的想法和需求。

通过有效的沟通,双方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互相包容在处理夫妻间的家庭暗地竞争时,互相包容是至关重要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没有人是完美的。

夫妻间应该学会互相包容对方的不足,并在争议中寻求共同的利益。

互相包容意味着双方都要学会退一步,让步或妥协,以达到婚姻的和谐与稳定。

三、共同规划夫妻之间的家庭暗地竞争有时是因为双方对于家庭责任的看法不同。

因此,共同规划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夫妻应该共同制定家庭规划,包括事业发展、子女教育、家庭财务等方面。

通过共同规划,双方可以在家庭事务上达成共识,减少竞争的可能性,并共同努力实现共同的目标。

四、平等分工家庭暗地竞争的另一个原因是夫妻在家庭责任分工上的不平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夫妻应该在家庭责任分工上追求平等。

双方应该根据各自的兴趣、能力和时间来分工,避免一个人承担过多的家庭责任。

通过平等分工,夫妻可以减少竞争的发生,并共同参与家庭事务,增进感情。

五、共同发展除了家庭责任分工外,夫妻之间的家庭暗地竞争有时也源于个人成就的渴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夫妻应该共同发展个人能力和追求个人目标。

双方可以互相支持和鼓励,在实现个人成就的同时,不忘家庭的重要性。

通过共同发展,夫妻可以相互促进,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维持夫妻关系的稳定。

嬗变与传统:论华北乡村妇女婚姻生活——以晋察冀、晋冀鲁豫根据

嬗变与传统:论华北乡村妇女婚姻生活——以晋察冀、晋冀鲁豫根据

Ev o l u t i o n a n d Tr a di t i o n:o n W o me n’ S
Ma r i t a l l i f e i n No r t h Chi n a Ru r a l Ar e a s a Ca s e S t u d y o f S t r o n g h o l d s o f J i n — C h a — J i a n d J i n — J i — Lu — Yu
策 法 令 在 短 时 期 内就 完 成 对 传 统 婚 姻 的 改 造 是 不 现 实 的 。 所 以 , 根 据 地 传 统 的 婚 姻 习俗 并 未 从 根
本 上被撼 动 , 妇女 的婚 姻 生活在 很 多方面 仍延 续着 传 统 的婚 姻制 度和 婚姻 习俗 。
关键词: 晋察 冀根 据地 ; 晋 冀鲁 豫根据 地 ; 乡村 妇女 ; 婚 姻 生活
中 图分类 号 : K2 6 9 . 5 ; C 9 1 3 . 1 3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2— 3 4 9 X( 2 0 1 5 ) 0 4— 0 0 7 9— 0 5
DoI : 1 0 . 1 6 1 6 0 / j . c n k i . t s x y x b . 2 O 1 5 . 0 4 . 0 2 2
摘要 : 抗 日战 争和 解放 战争 时期 , 中国共 产党 对晋 察冀 、 晋 冀鲁豫 根据 地传 统 的婚姻 习俗 、 婚姻 制度
进行 了改造 , 妇女 婚姻 生 活呈现 出显著 的变化 。但 婚姻 改造 是 一个 漫长 的过程 , 婚 姻制度 并 非是 一 个 简单 的社会 行 为 , 而是 文化 、 习俗 、 经济 、 心理 等 多种 因素 相互 交织 、 相 互作用 的结 果 , 仅 凭某 些政

阅读差序格局的答案

阅读差序格局的答案

阅读差序格局的答案【篇一:读《乡土中国》感悟—差序格局的新趋势】class=txt>波纹社会中的直立芦苇——读《乡土中国》有感:差序格局的新趋势及应对摘要:费孝通教授的《乡土中国》写于20世纪40年代,在该书中,他首次提出了“差序格局”概念,对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体系进行了精炼的概括与分析。

60多年过去,现代社会的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伦理为基础的传统价值观依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但随着情感、利益等因素的注入,“差序格局”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扩大和变化。

关键词:差序格局利益现代中国社会费孝通教授在1947年出版的《乡土中国》一书中,对传统中国社会中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作了理论上的概括,提出了“差序格局”概念。

他以西方现代社会为参照,结合自己所观察的社会现象和人际交往中的亲身感受,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进行了生动的表述。

我结合我自身的感悟与思考以及近几十年中国社会的变化,对本书中的差序格局部分作了新的解读。

一、差序格局的内涵中国社会是具有乡土性的,中国的社会关系是按照亲疏远近的差序原则来构建的,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就“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的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这种关系就“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费孝通教授认为,中国人际关系关系的核心是传统文化最讲究的“人伦”。

而“伦”是什么?他指出“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人伦”之所以能说明差序,在于“伦”规定了差序格局的内容,即差等。

“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系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

费孝通教授的“差序格局”有如下特征。

首先,差序格局的理论基础是人伦次序。

新中国成立初期华北地区婚姻家庭变迁诸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华北地区婚姻家庭变迁诸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华北地区婚姻家庭变迁诸问题作者:郭凯薛长刚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2011年第03期[摘要]新中国成立前,华北地区的婚姻家庭以包办婚姻和买卖婚姻为主,多数是保守的传统形式。

建国后,在《婚姻法》的带动下,该地区的婚姻家庭发生了巨大而迅速的变迁。

在这一变迁过程中,围绕婚姻自由、家庭财产保障等产生了一些值得观注的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并非只是因为婚姻自由权利无法得到保障,更多地是由于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婚姻家庭的变迁是一种国家权力支持下的自上而下的变迁,虽然没有获得全面成功,但新型的婚姻家庭制度已经基本确立起来。

[关键词]婚姻家庭,制度变迁,社会问题[中图分类号]K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11)06—0041—0620世纪中国的婚姻家庭制度在较短的时期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又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婚姻家庭变迁为最,而这一过程正是以1950年《婚姻法》的颁布实施为代表。

正如学界研究所证明的,“这一法律(婚姻法)的公布是以调整男女婚姻关系为主,实际上也涉及调整家庭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成为解放妇女、实现男女平等最重要的制度保障。

后来的发展事实也证明,中国之所以能够在极低收入水平和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使妇女就业参与率不断提高,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明显改善,妇女这一人力资源的开发,都与这一制度的建立直接相关。

”与其他社会运动的研究相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婚姻家庭变迁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限的研究也只是着重于肯定与赞扬,认为通过贯彻婚姻法运动,“婚姻纠纷和婚姻案件大大减少,妇女离婚问题基本得以解决,并在全社会范围内促成了男女平等、民主和睦的社会新风尚”。

实质上,即使有国家政权的大力支持,婚姻法律带来的婚姻家庭变迁仍然受到了种种条件的限制,并未很好地解决变迁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在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博弈下,新中国缓慢地建立了新的婚姻家庭制度。

“小传统”的生存逻辑:华北乡村婚嫁习俗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小传统”的生存逻辑:华北乡村婚嫁习俗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 传 统 ” 指 称 文 明 社 会 的 两 A' 面 , 者 指 都 市 小 来 - 方 前
文 明 , 者 指 地 方 性 M S: 文 化 。 后 :区 t
表 上 , 有 可 靠 耕 种 土 地 2 0 余 亩 , 是 土 地 肥 力 拥 60 但 较差 , 食 单 位产 量 很低 , 以 , 直 以来 就 主 要 依 粮 所 一
析研究 之前 , 究 者 应 首 先交 代 清楚 田野 工 作 地点 研 的 形 态 学 和 生 理 学 特 征 。 本 研 究 的 田 野 工 作 地 点 L
期致 力 于农村 社 区 的研究 , 13 自 9 0年 起 对 墨 西 哥 南 部尤 卡坦 进行 了长达 1 年 的考察 , 到 中国、 度 、 6 曾 印 波 多黎各 及 欧洲 考 察 。在 他 看来 , 有社 会 精 英 及 拥
( 国人 口与发 展研 究 中心 , 京 中 北 10 7 ) 0 8 1

要: 乡村婚姻 习俗作 为乡村社会 中的“ 小传统”, 缩和承 载 了社会 变迁 中传 统和现 代 的生活方 式、 浓 价值 体
系 以及社会秩序 的更替。本文通过一个个案 , 详细阐释 了在 社会 变迁 场景 中“ 小传 统” 的生存逻 辑和机 制 : 一方面 ,
靠 种 植 为 生 的 村 民 们 的 日子 过 得 也 并 不 富 裕 。 在 L 村 , 姻仍 多 是通 过 媒 人从 中牵 线 , 合 婚 事 , 轻 婚 撮 年
按 照雷 氏的学 术逻 辑 , “大 传 统 ” 一 个 社 会 中 是
占 优 势 的 文 化 模 式 , 整 A- 化 提 供 了 规 范 性 的 要 为 '文
第 2卷 第 3期
Vo . No 1 2, 3

专题07 婚姻改革(热点主线)-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大题精做(新高考专用)

专题07  婚姻改革(热点主线)-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大题精做(新高考专用)

专题07 婚姻改革婚姻家庭制度是规范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

2020年《民法典》第五编“婚姻家庭”以现行婚姻法、收养法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需要,修改完善了部分规定,并增加了新的规定。

一、华北抗日根据地对传统婚姻制度改造1、背景:①华北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②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需要③旧婚姻制度的弊端④外来新的婚姻思想观念及行为的影响和冲击2、影响:①冲击了旧的、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为建立新型婚姻制度奠定了基础②有关对妇女和军人权益保护的规定,有利于妇女地位的提高和保障抗日战争的胜利③有利于边区社会秩序的稳定,巩固了抗日根据地二、晋冀鲁豫边区婚姻改革1、原因:①中国共产党历来关心妇女权益问题②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需要③晋冀鲁豫地区婚俗落后2、措施:①立法②严格结婚程序③注重宣传3、意义:①保护了女性权益②为坚持敌后抗战提供了重要保障③为新中国的婚姻法提供了借鉴三、1950年的《婚姻法》1、推行困难原因:①封建思想的束缚②落后的婚姻习俗根深蒂固③小农经济的影响④部分干部推行不力⑤群众法治意识淡薄2、推行意义:①废除封建婚姻制度,建立了新型婚姻制度②清除了旧婚姻制度的陈规陋习,树立了文明、理性的社会新风尚③塑造了新型家庭关系;妇女地位提高④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巩固了政权1.(2020·山西临汾高三月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中南地区由于长期受封建婚姻制度束缚广大妇女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1950《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实施。

1951年中南各区普遍进行宣传和贯彻《婚姻法》的运动,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广大妇女在反封建斗争中觉悟日益提高,他们为了摆脱封建婚姻制度的枷锁,争取婚姻自由,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纷纷要求解除旧婚姻关系。

封建的包办婚姻、买卖婚姻以及一夫多妻、纳妻等封建婚姻陋俗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与涤荡。

——摘编李洪河《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南区婚姻制度的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中南区婚姻制度改革的成效。

从婚姻自由到婚姻自主——华北抗日根据地婚姻政策的嬗变

从婚姻自由到婚姻自主——华北抗日根据地婚姻政策的嬗变

从婚姻自由到婚姻自主——华北抗日根据地婚姻政策的嬗变栾盈菊
【期刊名称】《党史文苑(学术版)》
【年(卷),期】2016(000)010
【摘要】在华北抗日根据地创建初期,各级干部大力宣传婚姻自由政策,结果出现离婚潮,导致贫苦农民的不满.中共随调整政策,宣传婚姻自主,对妇女离婚要求进行一定程度的抑制,引导妇女发展生产,在妇女要求离婚与贫苦农民要求维持婚姻之间寻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
【总页数】5页(P21-25)
【作者】栾盈菊
【作者单位】中共肇庆市委党校广东肇庆 52602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试论华北抗日根据地对婚姻制度的改革 [J], 张雪
2.华北根据地婚姻自由障碍因素论析 [J], 薛云
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婚姻自由政策与华北乡村社会——以华北根据地为中心[J], 周海丽
4.华北抗日根据地婚姻制度改革及其影响 [J], 张喜爱
5.从“婚姻自由”到“婚姻自主”:20世纪40年代陕甘宁边区婚姻的重塑 [J], 丛小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在父系亲属结构中发现女性——评《华北乡村社会姻亲关系研究》

在父系亲属结构中发现女性——评《华北乡村社会姻亲关系研究》

在父系亲属结构中发现女性——评《华北乡村社会姻亲关系研究》作者:王均霞来源:《东方论坛》 2017年第6期在汉人亲属关系的研究中,研究者更重视对宗族的研究,对姻亲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

在研究路径上,对姻亲关系的研究整体上也仍采取宗族研究的范式路径①,多是从男性视角来分析姻亲关系对于两个建立了联姻关系的父系家族(庭)的政治、经济、宗教意义②,而忽视了女性在姻亲关系的日常生活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及这种关系之于她的意义。

基于对这一研究范式的反思,一些研究者从女性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女性的亲属关系,发现了女性的主体性与能动性。

例如,李霞延续了玛格丽·沃尔夫(MargeryWolf)③的研究路径,从女性的视角重新审视乡村女性及其亲属关系实践。

从性别视角来看,以上两种研究范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前者在制度的框架下暗含着男性的视角,强调女性的依附性;后者则从实践出发发现了女性视角,强调女性的主体性与能动性④。

在性别的天平中,二者分别走向了两个端点。

刁统菊的《华北乡村社会姻亲关系研究》(以下简称《姻亲关系》)一方面承袭了宗族研究范式,另一方面与以上两种研究路径都有所不同。

《姻亲关系》跳出了直接的性别视角,借由基于田野调查的民俗志的方法,从家庭的视角与日常生活实践的视角切入到对姻亲关系的调查与研究之中,在父权制的亲属关系结构中发现了女性,显示华北乡村女性在乡土社会的民俗规制中的与在实践中的姻亲关系中的位置,这对乡土社会的亲属关系研究而言,还是对女性民俗研究而言,都具有启示性。

一、在父系亲属结构中发现女性基于田野作业的民俗志的方法是《姻亲关系》所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

作者在两个层面上实践民俗志的概念:首先,同时兼顾民俗志描写的区域(华北乡村)与事象(姻亲关系),在铺开“面”的广度的基础上,注重对“点”的深度的把握;其次,从村民的视角出发进行描述,“力图通过本地人的行动和语言去透视隐藏在其身后的动机,尽可能接近当地人的生活实际”⑤。

民国华北乡村婚书与婚约习俗研究

民国华北乡村婚书与婚约习俗研究

民国华北乡村婚书与婚约习俗研究婚姻习俗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出那个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的状况,也是社会变革程度的量尺。

民国时期是中国经历的一个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期,社会各方面都在发生变革。

然而在不同区域变革的尺度却有所不同。

论文通过对民国时期的华北乡村婚俗——即着重定婚婚书、离婚婚书以及婚姻习惯与国家法的冲突三个面向的研究,以窥探华北乡村在民国转型期的变革状况。

从定婚习俗来看,华北乡村社会依然沿用旧式婚约文书——求婚帖、允婚贴、小帖、大贴等(已经不使用婚契),但婚书的内容与形式都有所简化。

在婚书交换过程中,媒人即等同于婚契中的中人仍然参与其中,充当婚约成立的见证人以及日后婚姻双方产生纠纷时的调停人。

尽管民国时期婚书的法律效力在逐渐减弱,但在华北乡村婚书仍具十分重要的社会效力——即“信义”与“权利”。

在定婚原则上,村民依然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门当户对”等原则。

与婚书作为标志男女双方婚约成立的重要标志相对应,在婚姻关系终结时亦需要写立休书作为凭据。

民国时期的华北乡村社会,几无诉讼离婚,村民一纸休书便可结束婚姻关系。

休书的格式与内容基本沿袭中国传统宗法社会。

离婚是由依然是延续几千年的“七出”,丈夫享有专权离婚,妻子只能被动接受。

但是由于受经济因素的限制以及涉及“面子”等问题,民国时期华北乡村社会的离婚现象极为少见。

民国时期政府颁布的国家法关于定婚与离婚方面的规定与华北乡村社会的定婚习俗与离婚习俗之间既有冲突又有调适。

两者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定婚年龄、婚约效力、婚约的解除以及离婚方式、孩子的抚养权、赡养费的给付等方面。

两者之间的调适主要在于国家法对民间习俗的认同与继承、改革与变通以及禁止和废除等方面。

如何处理婚姻中的家庭失衡问题

如何处理婚姻中的家庭失衡问题

如何处理婚姻中的家庭失衡问题在婚姻中,家庭失衡问题是一个常见的挑战。

夫妻在日常生活中的责任分配、情感需求、家庭决策等方面可能出现不平衡,导致婚姻关系紧张和不稳定。

然而,通过一些方法和策略,我们可以处理婚姻中的家庭失衡问题,建立和谐、平衡的家庭关系。

一. 相互交流和理解首先,夫妻应该相互交流并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通过诚实、开放的对话,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共识。

双方需要倾听对方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彼此的感受,避免一味地争吵和指责。

同时,积极表达自己的需求,并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

这样的交流和理解有助于夫妻之间的情感连结,减轻失衡问题带来的压力。

二. 婚姻责任的平等分配夫妻间的家庭责任应当是平等分配的。

不论是家务劳动还是孩子的抚养教育,夫妻应该共同承担。

分配责任时,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技能和时间进行协商。

重要的是要将责任视为共同的使命,而不是单一一方的任务。

通过平等分配家庭责任,可以避免失衡问题的发生,减少夫妻间的不满和矛盾。

三. 灵活适应家庭变化家庭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不断发展和变化。

夫妻需要灵活适应家庭的变化,包括家庭规模的变化、职业发展的变化等。

例如,当一个夫妻有了孩子,家庭责任的分配可能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在处理家庭失衡问题时,夫妻需要保持沟通,及时调整和适应家庭变化,以确保家庭关系的平衡和稳定。

四. 寻求专业帮助在处理婚姻中的家庭失衡问题时,有时候夫妻独自无法解决问题。

这时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帮助,如婚姻咨询师或心理学家的指导。

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的见解和建议,帮助夫妻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供解决方案。

通过专业帮助,夫妻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改善沟通,解决家庭失衡问题,并加强夫妻间的信任和连结。

五. 保持自我成长处理婚姻中的家庭失衡问题,并不仅仅是一方努力改变,另一方负责接受。

夫妻双方都需要保持个人成长和发展。

通过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夫妻可以更好地面对家庭失衡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

电大国家开放大学《乡村社会学(专)》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国家开放大学《乡村社会学(专)》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国家开放大学《乡村社会学(专)》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乡村社会学(专)》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计30分)1.以乡村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是( )。

A.农业社会学B.乡村社会学C.乡村经济学D.农业推广学2.在实际研究乡村并作出理论性总结方面,对我国乡村社会学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是( )。

A.杨开道B.李景汉C.吴文藻D.费孝通3.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看,被认为是乡村标准范围的是( )。

A.自然村B.行政村C.乡镇以下D.县以下4.-个人从出生到他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是( )。

A.基本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C.终身社会化D.再社会化5.由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

A.主干家庭B.结合家庭C.核心家庭D.其他家庭6.人们通过相互来往形成的、由特定的相互关系接洽在一起的共同体是( )。

A.初级社会群体B.社会群体C.次级社会群体D.社会组织7.认为工人来厂做工仅仅是为了挣钱,因此通过物质刺激激励工人勤奋工作,提高效率的理论是( )A.家长制B.泰罗制C.法约尔的管理理论D.科层制8.乡村自治组织是指( )。

A.乡镇党委B.乡镇人民政府C.村党支部D.村民委员会9.人类社会最原始的关系是( )。

A.血缘关系B.地缘关系C.趣缘关系D.业缘关系10.乡村城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个中最显著的特性是( )。

A.机械化生产B.寓居环境变化C.乡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D.生活方式变化11.社会分化的原因一般是由于( )。

A.人们的主观需要B.阶级产生的需要C.劳动分工的需要D.社会发展的需要12.乡村的许多社会问题都有多重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自然环境B.经济基础C.政治条件D.生产力水平13.社会控制的最主要实施者是( )。

A.初级社会群体B.次级社会群体C.国家政权组织D.社团组织14.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乃至关于不同行为的社会控制具有各自的特性,这是社会控制的( )。

夫妻在家庭中的角色分工指导标准

夫妻在家庭中的角色分工指导标准

夫妻在家庭中的角色分工指导标准一、引言在家庭中,夫妻之间的角色分工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现代社会,随着男女平等意识的不断提高,夫妻之间的角色分工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围绕夫妻在家庭中的角色分工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指导性标准,帮助夫妻之间更好地分工合作。

二、理论基础1. 夫妻平等夫妻平等是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家庭角色分工的重要基础。

在夫妻关系中,男女双方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不应因性别而受到歧视。

2. 家庭责任在家庭中,夫妻双方都有责任来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

无论是经济上的支持还是家庭事务上的分工,都需要夫妻共同承担。

3. 社会角色除了家庭角色外,夫妻双方还需要在社会角色上做出适当的分工。

这包括工作职责、社交活动等方面。

三、角色分工指导标准基于上述理论基础,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夫妻在家庭中角色分工的指导标准,以帮助夫妻双方更好地分工合作。

1. 家务分工家务分工是夫妻之间最常见的分工问题之一。

根据个人喜好、工作繁忙程度等因素,夫妻双方可以商讨确定家务分工的具体内容。

可以根据工作时间分配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等家务。

2. 孩子教育在孩子教育方面,夫妻双方需要共同承担责任。

无论是陪伴孩子成长,还是参与孩子的学习生活,都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努力。

3. 经济支持经济支持是家庭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夫妻双方需要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工作情况,共同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确保家庭生活的正常运转。

4. 感情支持在家庭中,夫妻之间的感情支持同样重要。

夫妻双方需要给予对方足够的支持和理解,共同面对家庭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四、总结与展望在夫妻家庭中,角色分工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任务,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努力。

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可以认识到夫妻在家庭中的角色分工需要建立在平等、责任和支持的基础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夫妻之间的角色分工也将不断发生变化,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规范指导,以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婚姻中的家庭角色分工与平衡

婚姻中的家庭角色分工与平衡

婚姻中的家庭角色分工与平衡婚姻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家庭角色分工与平衡对于一个健康的婚姻至关重要。

在现代社会,男女双方在婚姻中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已不再普遍适用。

本文将探讨婚姻中的家庭角色分工与平衡的重要性,并给出一些实用建议。

一、家庭角色分工的重要性婚姻中的角色分工是基于各自的特长和兴趣而建立的。

早期的家庭角色分工是源于男性外出工作养家、女性照顾家庭和孩子的传统观念。

然而,现代社会中,男女平等意识的提升使得家庭角色分工的定义变得更加灵活多样。

1. 提高效益与创造力婚姻中合理的家庭角色分工,可以使双方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效益和创造力。

例如,如果某一方在职场上有更高的收入,可以专注于工作,而另一方则可以更多地投入家庭和孩子的照料中。

这样的分工可以让双方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并为家庭创造更多机会。

2. 实现家庭和谐与平衡合理的家庭角色分工有助于家庭的和谐与平衡。

当双方在家庭事务的分工上达成共识时,可以减少争执和摩擦,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家庭角色的平衡也有助于分担家庭责任,减少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二、实现家庭角色分工与平衡的建议1. 充分沟通和共同决策婚姻中实现家庭角色分工与平衡的第一步是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共同决策。

双方应明确自己的期望和责任,在家庭事务上达成共识,并愿意相互支持和理解。

开展定期的家庭谈话,可以帮助双方及时调整和修正原有的角色分工,以适应家庭和个人需求的变化。

2. 尊重个体差异和特长在家庭角色分工中,应充分尊重个体的差异和特长。

婚姻中的男女双方拥有不同的能力和兴趣,应根据实际情况分配适合各自特长的任务,让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例如,如果某一方对烹饪更感兴趣并擅长,那么可以负责家庭的饮食管理;如果另一方善于理财,可以负责家庭的经济管理。

这样的分工可以充分发挥个体的优势,使整个家庭更加协调和谐。

3. 灵活适应与互助合作婚姻中的家庭角色分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着时间和情况的变化而灵活调整。

如何处理婚姻中的家庭角色分配问题

如何处理婚姻中的家庭角色分配问题

如何处理婚姻中的家庭角色分配问题婚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其中涉及到家庭角色的分配问题。

家庭角色的分配是指在婚姻中,夫妻双方承担的不同家庭角色及相应的责任分工。

如何处理婚姻中的家庭角色分配问题是婚姻幸福与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男女平等、沟通、合理分工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处理婚姻中的家庭角色分配问题。

一、男女平等在现代社会,男女平等日益受到重视。

婚姻中的家庭角色分配也不应例外。

夫妻双方应该平等对待,彼此尊重,共同参与家庭事务的决策和承担责任。

这需要摒弃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实现男女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

男女平等不仅表现在家庭事务的决策上,也表现在婚后双方职业发展和经济收入的平等。

夫妻双方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在家庭经济上实现平等分担。

二、沟通婚姻中的家庭角色分配问题需要夫妻双方进行充分的沟通。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只有通过沟通,双方才能了解彼此的期望和需求,找到平衡的方式。

夫妻之间的沟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双方需要明确自己的期望和需求,包括对家庭事务的期望分工、工作与家庭的平衡等。

然后,通过积极的沟通,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意见,并进行有效的协商和妥协。

最后,及时沟通,解决问题。

当出现分歧或冲突时,夫妻双方应该坐下来共同探讨解决方案,避免问题的积累。

三、合理分工家庭角色分配问题需要合理的分工。

合理的分工可以根据夫妻双方的兴趣、能力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在家庭角色的分配上,夫妻双方可以根据各自的专长和兴趣进行分工。

例如,其中一方擅长料理家务,可以负责家庭的日常事务,而另一方擅长理财和组织能力,则可以负责家庭的财务管理和行程安排。

分工的关键是要达成共识,使夫妻双方都感到公平和满意。

除了家务和财务分工外,夫妻双方还应共同承担子女教育和家庭成员间的情感关系建立。

在面对子女教育时,夫妻双方应共同商讨并分担责任,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在处理与家庭成员间的情感关系建立时,夫妻双方应共同付出,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民国华北农村婚姻行为中的陋俗问题

民国华北农村婚姻行为中的陋俗问题

民国华北农村婚姻行为中的陋俗问题
张在兴;李健美
【期刊名称】《重庆社会科学》
【年(卷),期】2007(000)011
【摘要】民国时期的婚姻转型在农村中有所体现,但农村婚姻行为中的大量陋俗成了婚姻转型的障碍,尤其是早婚、重财、再嫁难、买卖婚姻、陋婚等一系列陋俗成为当时华北农村婚姻的组成部分,而剔除这些陋俗就成了民国农村婚姻转型的重点问题.
【总页数】5页(P78-82)
【作者】张在兴;李健美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5;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6
【相关文献】
1.近代山西婚姻行为中的陋俗问题 [J], 陕劲松
2.民国妇女婚姻变革中的家庭财产观——基于民国婚姻讼案的考察 [J], 吴燕;张汝;许良
3.嫁妆革命:婚姻中女性家庭地位变迁——以华北农村婚姻个案为例 [J], 王君
4.嫁妆革命:婚姻中女性家庭地位变迁——以华北农村婚姻个案为例 [J], 王君
5.民国时期华北农村童婚问题探究——以山西省为例 [J], 王星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代华北乡村家庭同居亲属考察

近代华北乡村家庭同居亲属考察

作者: 李华丽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版物刊名: 农业考古
页码: 421-423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6期
主题词: 近代;华北;乡村家庭;同居亲属;亲属制度
摘要:亲属关系是根据血缘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包括血缘亲属和姻缘亲属,它是联系家庭的重要纽带,也是构成社会群体结构的基础。

亲属不仅代表一种称谓,还意味着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近代华北乡村家庭同居亲属有哪些?具有什么特征?从晚清到民国的长时段范围内有无发生变化?目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小家庭占主流的趋向性和女性主义的崛起,长此以往,必将对中国的亲属制度产生重大影响,其中某些亲属称谓或许将会成为历史的尘埃。

因而,研究从晚清到民国华北地区的亲属制度,对于了解历史时期的亲属制度和保存历史资料具有一定意义。

农村社会学试题及答案

农村社会学试题及答案

农村社会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总计30分)1.我国最早阐述乡村社会学研究的著作是()。

A. 《中国农村生活—一个社会学的研究》B. 《华南乡村生活》C. 《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D. 《农村社会学》2.20世纪20年代—30年代,我国最有名的乡村建设运动是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华北平民教育运动,其领导者分别为()。

A. 杨开道李景汉B.李景汉吴文藻C. 梁簌溟晏阳初D.吴文藻费孝通3. 人类群体生活主要是社会交往的结果,所以更具有()。

A. 自然性B.直接性C.互动性D.社会性4.由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主干家庭B.核心家庭C.联合家庭D.其他家庭5.“社区”构成要素中的首要要素是()。

A.人口B.地域C.文化D.设施6.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道路选择是()。

A.大城市重点论B.小城市重点论C.大中小城市并重论D.大中城镇、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相促进7.对生活方式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

A.生产方式B.科学技术C.自然环境D.社会制度8.根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的过程及现象称为()。

A.社会分化B.社会分层C.社会分工D.社会阶级9.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私人资本注意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个体农民变成了集体农民,使分散独立经营的农民阶级变成了在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组织起来的新农民阶级的时间是()。

A.1955年B.1956年C.1957年D.1958年10.农村社会问题的主要成因是()。

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社会结构变动D.文化差异11.目前我国扶贫的基本策略是()。

A.救济式扶贫B.开发式扶贫C.参与式扶贫D.精准式扶贫12. 社会控制的准则是()。

A. 社会文化B.社会道德C.社会规范D.法律13.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

A.道德B.习俗C.社会舆论D.宗教14.社会保险制度被称为社会“稳定器”,是指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而且传统家庭本位 观念的积极 内涵也被 主动 地 “ 承” 继 下来 。

略上 , 人们从一 降生就 落入 了“ 生存繁衍原则 ” 的 生 活逻辑 中 ,个 人 的选 择权利 ” “ 庭 的传 宗 “ 在 家 接代 ” 面前是微不足道 的l】最近 , l。 _ 2 有研究者认为 新 中 国或者 改革 开放 为我 国 乡村 年轻 人 的交往
早就有 了心上人 。 那个人是女J J 出打工 的时候 kb ' 认识 的 , 是邻 近一个村庄 的。双 方都是情窦初 开 的年纪 , 都是 离家独 自在外 , 都是为 了打工挣钱 。
个 人条件好 就可 以 , 但是 “ 找婆家 ” 则不然 , 女儿 嫁 过去要 面对男 方 的整个 家庭 , 至家族 , 甚 这些 方 面的问题不得不考虑。大刘夫 妇不仅苦 口婆心 地给女儿讲 道理 ,还不 时地 拿身边 的人作例 子 , 可谓 晓之 以理 , 动之 以情 。 面对父母 的反对和规劝 , 在攸关 自己后 半辈
13— 0 —
《 北京行政 学院学报 》 ( 1 第 2期 2) 年 1
●法律 ・ 社会
“ 女大不 中留” 女儿有对象父母 心头 的大石 头才 , 能落 地 。如果家 中有 未嫁女 的话 , 父母 心头总是 不得 安宁。 过 年 的时候 , 儿 回来 了 , 母满 怀欣 喜地 女 父 告诉 女 儿 已经替她 物色 了附 近村庄 一个 家境殷 实的小伙子 。 是 , 但 出乎父母 的意料 , 女儿称 自己
当地 , 了经济 、 除 社会 、 情感 等 因素 之外 , 在男 女 相配问题 上 , 们还特别地在乎 一整套关 于生辰 人
指导着我们 的宣传 和文艺创作 , 在我们看 到的绝 大多数的 乡村婚恋题 材的文艺作 品中 , 家庭本位 主义 和个人 本位 主义之 间 的对 立 和对抗 似乎是
义和个人本位主义对立 的缝隙之 间 , 更多地发 现 两 者 之 间 的交 织 、 互 和 交 融 。本 文 就 是 通 过 一 交 个典型的乡村婚姻个案 , 展现这种 家庭本位 主义 和个人本位主义在婚姻 策略 中的交织 、 交互 和交 融 。在此 个案 中 , 婚姻 不仅是 自由的 , 乎个人 关

个 案
本研究 的田野工作地 点 L村 于华北平原 上 ,是人类学家偏 爱研究 的那种典 型的小 乡村 。 全村 8 户 ,2 人 。 国家的统计报表上 , 3 34 在 拥有可
靠耕种土地 2 0 余 亩 , 60 但是 土地肥力较差 , 粮食 单位产 量很低 , 以 , 直 以来 主要 依靠种植 为 所 一 生的村 民们的 日子过得也并 不富裕 。在 L , 村 婚 姻仍 多是通过 媒人从 中牵 线 , 撮合 婚事 , 年轻 人 很难进行 自由恋爱 。即使订 了婚 , 男女双方一般 也不能 由着性子 随意来 往 , 只有 在节 E期间如 中 t 秋 节或春节期 间两人才有交往和交流的机会 。 在
作 者 简介 : 中一 ( 9 0 ) 男 , 国 人 口与 发 展 研 究 中 心 副 研 究 员 。 刘 17 一 , 中
①按照人类学研究的惯例和专业伦理的要 求, 出于保护 当事人隐私权的考虑, 本研 究中对所涉及的有关地名和人名
做 了改写 、 略 等必要 的技 术处 理。 隐
— —
个永恒 的主题 。由此 , 我们看 到的几乎都是有 关斗争 、 冲突和抗争 的个 案。但是 当我们真正地 走进乡村生活 中 , 就会在 乡村婚姻 的家庭本位 主

八 字及属相方面 的习惯讲究和标 准。 本个案 的主 人公——大刘 和他 的儿女们就一 直生于斯 、 长于
斯。
大 刘 是 L村 出名 的 “ 田能 手 ” 四 十 上 下 的 种 ,
《 北京行政 学院学报 》 o 1 第 2 21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法律 ・ 会 社
中图分类号: 93 3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612 1)2 00— 5 C 1. 1 A 1 8 72(010— 13 0 0
家庭在场 : 一个华北 乡村 的婚姻 策略
口刘中一
( 中国人 口与发 展研 究 中心 , 京 10 7 ) 北 0 8 1 摘 要 : 华 北 乡村 的婚 姻 策略 中, 在 家庭 通过 “ 父母 之命 , 媒妁 之 言 ” 以及 “ 妆 ” “ 嫁 和 彩礼 ” 等等 各种 婚姻 习俗 文化 , 巧妙 地将 家庭本位 主 义理 念嵌 入到 现代 乡村年 轻人 的婚 姻 实践 中, 让他 们 在 追求 个性 自由、 利平 等 权
现代婚 姻 理念 的 同时 , 真切 感 受到 传 统婚姻 文化 的 力量 。
关键 词 : 家庭 本位 ; 婚姻 策略 ; 乡村
多 数 的 乡村 社 会 研 究 者 认 为 , 国 乡 村 社 会 我
是一个家 庭本位 的社会 , 一个家庭本位 的社会 中 个人本位 的行动逻辑是失 落的 。比如 , 在婚姻策
收 稿 日期 :01 —1 —0 2 0 0 8
年纪 , 由于早 婚 , 他的女儿已经十八九岁 了。 三年 前, 大刘 的女 儿和 其他农 村孩 子一样 , 中毕 业 初 后 到离家很 远的城市里做工 , 这也是农村 常见 的 现象 。在女儿 还没有离 开家 的时候 , 大刘就 已经 开始托人在周 围村庄 内替女儿“ 找婆家” 在乡 了。 村 ,婚姻 在朴 实 的乡下人 眼里 可谓是终身大事 。
提供 了广阔的天地 。 虽然父母对儿女 的婚姻大事 握有一定 的决定权力 , 年轻人 的 自主性 越来 越 但 强, 逐渐 走 出“ 荫” 表面上看这两种 观点各 祖 。【 执一端 , 本质上却无 区分 。他们都主张在 乡村社 会 的婚姻 中 , 家庭本位 主义和个人本位 主义是对 立的 , 甚至是水火不容的 。 要么是 旧社会 的“ 包办 婚姻” 要 么是新社会 的“ , 自由恋爱 ”两者之 间似 ; 乎 就 没 有 什 么 中 间地 带 , 种认 识 也 一 直 指 引 和 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