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广东事业单位片段阅读备考:并列结构如何概括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概括文章段落的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段落的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段落)的主要内容。

1、概括段意。

答题技巧:①组合法:将每一段(层)的意思叠加起来,就是这一段的意思。

用谁干什么的语句来表达。

②摘抄法:找到这一段的中心句,一般是总起句或者总结句来概括段意。

③拓展法:文章中心句可以帮助你进行概括段意,找到每一段的中心词和文章的中心词挂钩,用拓展法来概括即可。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任务、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要地写出来。

答题技巧:①要素综合法(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谁干什么怎么样?②标题法:根据文章的标题,加以补充。

③段意连接法:把各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稍加整理。

例:我真后悔记得那是我7岁读一年级,家里生活十分贫困,穷得叮当响。

爸爸、妈妈外出打工,只剩下我和年迈古稀的奶奶一起居住。

那时,学校要求购买校服,一套要60元。

我回家问奶奶,奶奶噙着眼泪,露出了为难的表情对我说:“芳芳,奶奶慢慢给你想办法。

”后来,我去舅舅家里玩,正好舅舅的桌上摆着60元钱,我用颤抖的手把舅舅的60元钱拿去,交给老师买校服了。

过了三天,奶奶拿着自己辛辛苦苦采茶挣来的钱交给我说:“芳芳,你把这60元钱交给老师买校服吧。

”这时我心里可着急了,这可怎么办呢?我一下子脸红到脖子上,无巧不成书,正巧我同班的同学小玲手捧着崭新校服来到我家,对我说:“芳芳,老师叫我把校服拿给你,”这时我心里更是忐忑不安。

奶奶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我,问:“芳芳,没有交钱,怎么会有校服的。

”我低着头,支支吾吾地说:“是我那天在路上捡到60元,然后交给老师••”奶奶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我觉得事情再隐瞒不下去了,就哭泣着对奶奶说:“奶奶,这60元是从舅舅家里拿来的。

”奶奶听了抚摸我的头,和蔼可亲地对我说:“芳芳啊!我们家虽然穷,但也要穷得有志气。

俗话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我在奶奶的鼓励下,终于把奶奶采茶挣来的钱还给舅舅,并向舅舅道歉,舅舅也夸奖我:“知错就改,是个好孩子。

并列式结构分论点设置原则及方法

并列式结构分论点设置原则及方法

并列式结构分论点设置原则及方法一、基本原则1.递进关系:依据论点的重要性、深入程度或者先后关系,按照由低到高或者由浅入深的顺序进行排列。

2.并列关系:将同一层次或者同等重要性的论点并列排列,突出其相互之间的关联和共同作用。

3.反面关系:如果存在两个或者多个相互对立的论点,可以将其反面关系进行并列排列,突出对比和矛盾。

二、方法和技巧1.分类法:将需要讨论的论点按照一定的类别进行分类,然后在每个类别中进行并列排列。

这种方法适合于需要将复杂的问题进行细化和具体化的情况。

2.逻辑关系法:将需要进行并列论述的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明确和界定,并在相应的位置进行排列。

这种方法适合于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人。

3.情感关系法:根据论述对象和论述的目的,将具有相同或者相似情感色彩的论点进行并列排列,以增强读者的情感共鸣和阅读体验。

4.重要性区分法:将重要的论点放在前面,次要的论点放在后面,或者将需要重点强调的论点放在中间,使读者对重要内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三、注意事项1.避免论点过多:并列式结构的目的是突出几个重要的论点和观点,因此不宜使用过多的论点来进行并列排列,以免引起读者的混淆和疲劳。

2.保持内在逻辑一致:并列式结构中的每个论点都应该与其他论点保持一致的逻辑关系,不能出现矛盾或者不相关的情况。

3.清晰明了的表达:在使用并列式结构进行分论点设置时,要注意每个论点之间的过渡和衔接,使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清晰明了。

总之,通过合理的分论点设置和技巧运用,可以使并列式结构的论述更加有说服力和逻辑性。

但在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公务员事业单位录用考试行测+申论主要知识点笔记(详细版)

公务员事业单位录用考试行测+申论主要知识点笔记(详细版)

行测+申论笔记目录行测——方法精讲 (7)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运用 (8)第一章片段阅读 (8)一、中心理解题 (8)二、细节判断题 (12)第二章语句表达 (14)一、语句排序题 (15)二、语句填空题 (18)三、接语选择题(省考题量不大) (18)第三章逻辑填空 (18)一、词的辨析 (18)二、语境分析 (20)第二部分判断与推理 (21)第一章图形推理 (21)一、图形推理命题形式 (21)二、快速定位某一图形考点 (22)三、位置规律 (23)四、样式规律 (25)五、属性规律 (29)六、数量规律 (31)七、特殊规律 (41)八、空间重构(广东省考近年来只在2016年考查1道空间重构图,可以选择性复习).. 43第二章类比推理 (46)一、语义关系 (46)二、逻辑关系 (48)三、语法关系 (51)第三章定义判断(广东省考不考) (51)一、快速识别有效信息 (51)第四章逻辑判断 (55)一、翻译推理 (55)二、组合排列 (60)三、逻辑论证 (63)四、日常结论 (66)第三部分资料分析 (66)第一章统计术语 (66)一、增长类相关 (67)二、比重类相关 (68)第二章速算技巧 (68)一、计算类 (68)二、比较类 (70)第三章简单计算 (71)第四章高频考点——增长类 (73)一、增长率 (73)二、基期与现期 (76)第五章比例类 (78)一、现期比例 (78)二、基期比例 (78)三、两期比重(得分难点,拉分重点) (80)第六章综合分析 (84)第四部分常识判断 (84)一、语义分析法 (84)二、矛盾分析法 (85)三、法律判断 (85)四、联想法 (85)五、绝对选项排除法 (85)第五部分数量关系 (86)第一章数量关系 (86)一、代入排除法 (86)二、数字特性 (88)三、方程式 (94)第二章工程问题 (95)一、工程问题 (95)第三章行程问题 (99)一、行程问题 (99)二、平均速度 (99)三、火车过桥 (100)四、直线相遇与环形相遇 (101)五、流水行船 (104)第四章经济利润问题 (105)一、经济利润 (105)二、经济利润涉及的方法 (106)三、分段计价 (108)四、合并费用 (108)第五章排列组合与概率 (109)一、分类与分步 (110)二、排列与组合 (110)三、概率 (111)第六章容斥问题 (112)一、容斥原理 (112)申论——方法精讲 (117)第一章申论基础 (118)一、申论能力考查 (118)二、答题要素与基本题型 (118)三、申论答题步骤 (119)第二章单一题 (121)一、问题原因 (121)二、影响 (121)三、对策 (122)第三章综合题 (123)一、概括主要内容 (123)二、词句解释题 (123)三、观点、现象分析题 (124)第四章公文题 (124)一、典型例题 (125)二、阅卷要求 (125)三、格式 (125)四、公文类别 (126)第五章作文题(大作文) (130)一、作文的评分规则 (130)二、作文的主题与观点 (131)三、文章结构 (132)行测+申论——广东省考专项 (137)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138)第一章实词强化 (138)一、实词辨析 (138)二、固定搭配 (142)第二章词语理解 (142)一、代词指代题 (143)第二部分判断推理 (143)第一章位置规律 (143)一、平移特殊考法 (143)二、位置复合趋势 (147)三、局部位置变化 (148)第二章翻译推理(“所有”和“有的”、“必然”和“可能”) (149)二、“必然”和“可能” (150)三、同意替换 (151)第三章论证(因果关系实验) (153)一、实验论证 (153)二、因果论证 (156)第四章特殊规律(图形间关系、功能元素) (157)一、图形间关系 (157)二、功能元素 (162)第五章真假推理 (164)一、矛盾关系 (164)二、反对关系 (165)三、两真两假 (166)第三部分科学推理 (167)第一章电学 (167)一、基础知识 (167)二、考点 (169)第二章光学 (175)一、基础知识 (175)第三章力学(每年都考) (182)一、基础知识 (182)二、受力分析 (189)三、平衡力与作用力 (191)第四章运动相关问题 (200)一、基础知识 (200)二、牛顿运动定律(主要考第一、第二定律) (201)三、直线运动 (203)四、曲线运动 (204)五、功与机械能 (205)第四部分资料分析与数学问题 (206)第一章计数问题 (206)一、植树问题 (206)二、方阵问题 (212)三、爬楼问题 (213)第二章数字推理 (213)一、基础数列 (214)二、特征数列 (214)三、非特征数列 (223)第五部分申论——广东大作文 (226)一、基本知识 (226)行测——方法精讲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运用第一章片段阅读解题顺序:提问→文段→选项一、中心理解题【题量】10【提问方式】这段文字主要/旨在/重在/意在/想要说明(论述、强调)的是……这段文字的主旨/主题/观点是……这段文字概况最恰当的一项是…………【解题思路】1、重点词语(微观)关联词、主题词、表强调、突出的程度词。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片段阅读中的全面概括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片段阅读中的全面概括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片段阅读中的全面概括一般而言,呈并列关系的文段有以下特征。

第一,有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如一方面……另一方面,首先……其次……再次。

第二,文段中没有明显的并列关联词,但是文段结构类似排比。

比如参考以下例题。

【例1】为避免养老金制度面临破产之灾,英国政府主要从四方面改革这项制度:一是增加养老保险缴费。

从2011―2012财政年度开始,雇员和雇主的缴纳比例将各上升1%。

二是推迟退休年龄。

无论男女领取养老金的年龄都将进一步提高。

三是对职业养老金加以改革,要求所有年收入7475英镑以上、年龄在22岁到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没有参加任何职业养老金计划的劳动者都将“自动加入”职业养老金计划。

四是成立了由政府资助的低成本的国家职业储蓄信托来管理职业养老金计划。

国家职业储蓄信托具有超低的0.3%年管理费率,届时第三支柱的私人养老金、个人寿险会更多地和第二支柱融合,统一使用国家职业储蓄信托平台,从而构成英国养老金的主体。

英国政府养老金制度改革措施的实质是( )。

A.增加更多的养老金品种以供选择B.统一使用国家职业储蓄信托平台C.增强职业养老金制度的吸引力D.增加养老金收入并节约其开支【答案】D【解析】文段主要阐述了英国养老金制度的四项改革措施:一增加养老保险缴费,二推迟退休年龄,三扩大职业养老金的参保人数,四成立低成本的国家职业储蓄信托来管理职业养老金计划。

第一、三项措施可增加养老金收入,第二、四项措施可节约养老金开支,故这四项措施可增加养老金收入和节约开支。

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例2】甜菜的上部叶片垂直生长,叶簇呈漏斗形。

这种生长方式所形成的叶面空间的配制结构,极有利于光照的吸收,提高植株和群体的光合效率。

而车前草的叶片是轮生的,叶片夹角为137.5度,这正是圆的黄金分割的弦角,叶片按这个角度生长,可以充分利用光照。

梨树随着树干长高,叶片沿对数螺旋上升,每个叶片都不会遮蔽下面的叶片。

2016公务员主旨概括题的解题技巧之并列关系复句

2016公务员主旨概括题的解题技巧之并列关系复句

关联词语是文段中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载体,前面我们学习过递进关系(重点在递进关系之后)、转折关系(重点在转折之后)、因果复句(重点是结论部分)、必要条件关系(重点是找必要条件),那么还有一类关联词语比较特殊,在表达当中这类关联词语是没有侧重点的,这就是我们将要讲的并列关系。

提到并列关系有的同学就会说到哪会不会有关联词语来引导呢?并列关系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有明显的关联词语来引导;第二种情况是没有关联词语来引导但是我们也可以能够从句式上辨别出这是并列关系。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情况,有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来引导,常出现表示并列关系的引导词有:此外、另外、与此同时、既……又……、一边……一边……等等。

当这些词语出现在文段当中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明确这是表并列关系,那么这种关系既然没有侧重点,那么它的解题要点就是概括全面。

比如我们看看这道题目:【例】经济学家试图从多方面来改进国民收入或国民财富的计量,近来在两个方面取得巨大进展,值得高度重视。

首先是在国民财富的计算中考虑贫富差距,1998年获诺贝尔奖的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迪亚·森对贫穷问题研究最为深入,并设计了考虑贫富差距的社会经济发展指数,为联合国所采用。

另—个重要发展以诺德豪斯为主要代表,充分考虑环境对国民财富的影响以及家务活动对国民财富的贡献。

在国民财富计量上的两项巨大进展是( )。

A.阿马迪亚·森和诺德豪斯B.考虑贫富差距和环境因素、家务活动C.考虑贫富差距和环境因素D.考虑环境因素和家务活动这道题目从题干上来看很具有迷惑性,因为提问方式上面说的是“两项巨大进展”很多同学看到这里,觉得是不是应该选择一个包含有两个要素的选项。

那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文段第一句话是个总说“经济学家试图从多方面来改进国民收入或国民财富的计量,近来在两个方面取得巨大进展。

”这是一个总分结构,后面接着说“首先是在国民财富的计算中考虑贫富差距”说明第一个因素是“考虑贫富差距”,“另—个重要发展...充分考虑环境对国民财富的影响以及家务活动对国民财富的贡献”标志着第二个要素是环境因素,但是“以及”在这里也表并列关系,所以整篇文段应该包括三个因素,即“贫富差距”、“环境因素”、“家务活动”。

如何概括主要内容

如何概括主要内容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一、课题扩充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

不少课文的题目。

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

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们可以借助课题。

如《草船借箭》。

二、段意合并法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合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先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大段的意思。

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

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则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

合并时。

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

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

如《落花生》一课。

三、六要素串连法。

一篇写人、写事的文章,通常都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六大基本因素。

因此,概括这些文章的主要内容时,我们就只要把这几个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该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抓重点句法。

我们所学的课文经常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这样的结构,课文中总是有总起句或者是总结句。

概括主要内容时,只需要找到总起句或是总结句,它们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文章,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同时,各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互相结合运用,效果会更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会更容易更准确。

一、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gān jú dào zéi chū xīàn jū lè yè()()()()2、辨字组词。

侮()招()臣()陪()梅()沼()巨()赔()3、把词语补充完整,并用其中的一个词语造句。

()尽()汁废寝()()()神饱()实()实()()好()损面不()()造句:——————————————————————4、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诺言B、谣言C、美言D、格言E、直言F、名言G、留言(1)没有事实根据的话叫();含义深刻、广为流传的话叫();毫无顾忌的话叫();代人说的好话叫();临走时写下的话叫();含有教育意义的叫();应允别人的话叫()。

国家公务员:片段阅读关联词解题技巧之并列关系

国家公务员:片段阅读关联词解题技巧之并列关系

国家公务员:片段阅读关联词解题技巧之并列关系在国考的行测考试中,各种题型所占的比重都影响着最终的成绩。

言语共40道题目,其中片段阅读所占比重较大,而主旨概括题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这部分试题的提问方式主要有“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这类题目一般都是针对某种社会现象或者某个问题展开的论述。

作者通常不会仅仅局限于对现象、问题本身的描述,而是倾向于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或者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作者往往点到为止,不会直接摆出明确的观点,需要考生作进一步转换。

那么我们怎么把握文段的重点,明确文段的主旨呢?我们可以从微观的角度入手,即下面所讲的关联词法。

通过寻找文段之中的关联词,我们就可以发现作者的主旨和重点在哪里。

今天的讲解重点是其中的一项——并列关系。

在并列关系里面,我们又具体分为两种:并列并存和相反相对。

并列并存的关联词有:一方面……另一方面,一边……一边,既……又,与此同时,此外等。

相反相对的关联词有:是……不是,不是……而是……。

在片段阅读里面,我们最为常见的就是并列并存的并列关系。

当我们看到这样的关联词时,我们要明白,在这样的文段中,没有重点,也没有侧重,要对整篇文段进行全面概括,切不可以偏概全。

【例】近年来,在经济发展前景不明和资金链吃紧的压力下,多数跨国公司基于实际的考虑,开始实行战略性收缩,以期回笼资金,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与此同时,另一些跨国公司基于对未来的判断,提高了新兴市场和新兴产业在全球战略中的比重,抢占下一个繁荣的先机。

例如自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某跨国公司在全球裁员数以千计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渠道向亚太地区提供了7.4亿欧元的资金发展新业务。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 跨国公司在应对金融危机时采取了不同策略B. 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点C. 金融危机迫使很多跨国公司进行局部性的战略收缩D. 发展新兴市场和行业是经济复苏的一条捷径【解析】答案为A。

并列式文章结构

并列式文章结构

并列式文章结构
并列式文章结构指的是在文章中采用并列的方式来组织内容,即文章的各个部分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而是以并列的方式排列。

这种结构通常用于说明文和议论文等文体,旨在向读者介绍或阐述某个主题或观点。

在并列式文章结构中,各个段落之间没有层层递进或因果关系,而是以一种平行的方式进行排列。

每个段落通常包含一个主题或一个观点,而且每个段落的重要性相对平等。

这种结构可以使文章更加清晰明了,易于阅读和理解。

例如,一篇关于“如何提高写作水平”的并列式文章结构可以如下所示:
第一段:阅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第二段:练习写作才能不断提高。

第三段:学习语法和词汇是基础。

第四段:了解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技巧可以丰富写作内容。

第五段:接受反馈和批评有助于改进写作水平。

在并列式文章结构中,每个段落的主题都是独立且平等的,没有明显的先后顺序或因果关系。

读者可以在任何段落开始阅读,并且可以在任何段落停止阅读而不会影响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这种结构适用于需要阐述多个观点或主题的文章,可以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主题或观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法一:段意合并法。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

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法二:要素串连法。

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法三:问题概括法。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

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法四:标题追溯法。

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

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法五:内容借助法。

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

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同时,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更好。

1.“六要素”综合法。

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可以表达为: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当然,在答题时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有时要素可以有所取舍。

2.特殊词句法(含中心词句提炼法)。

即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注意对理解文章内容有帮助的关键词;同时更要注意文章一些特殊句子,如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等,它们往往与文章中心内容要点密切相关。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文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一、段意综合法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一篇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概括出它的主要意思,把各个部分的意思综合组织,就能归纳出主要内容了。

一般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认真通读全文,初步了解全文写什么。

(2)细读文章,弄懂每个自然段、每个词句的意思。

(3)给文章划分段落,并归纳段意。

(4)把各段的段意综合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如:例如课文《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共有五个结构段,第一段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况。

第二段讲五壮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段讲五壮士准备转移,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段讲五壮土把敌人引上顶峰,英勇杀敌。

第五段讲五壮士英勇跳下悬崖。

这样全文主要内容就可简要连接为: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把敌人引上了绝路,英勇歼敌,最后壮烈牺牲了。

本方法注意事项:1、能够正确地给文章分段和概括段意。

2、综合组织各段的意思,不等于各段意思简单相加。

要适当使用过渡句或关联词语,使相加的句子通顺。

删去重复或次要的内容,做到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找段内主句六条规律(1)总分关系的,一般总的一句是主句。

先概括后具体写的,一般用概括的一句做段意。

如《猫》的第一段有总起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可以作为这段的段意。

段中有总结句的也是如此。

(2)有过渡句的,一般也是段意。

承上句是上段的段意;启下句为下一段的段意。

如《伟大的友谊》中:“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合作。

”这一过渡句中,第一分句是上级段意,第二分句可作下一段段意。

(3)因果关系的,一般“果”是段意。

如《一个粗瓷大碗》:“有一回,一场激烈的战斗刚结束。

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了一个鼓鼓的挂包,打开一看,是一个粗瓷大碗。

赵一曼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

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就连忙给她送来。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技巧之如何解答概括归纳题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技巧之如何解答概括归纳题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技巧之如何解答概括归纳题
事业单位考试网就给大家阐述解答概括主要内容的步骤和技巧。

一、归纳概括主要内容
最简单方法就是先概括每段的段意,然后汇总整体概括的段意,就可以得到整篇材料的主要内容。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按照现状+原因+影响+对策的公式进行概括。

二、归纳概括争议
有争议出现,就代表着有不同的观点;在概括争议时,先找正反方的观点和理由,再通过概括正反方的观点和理由找到争议的焦点,将其写在最前面作为总扩句。

三、归纳概括影响
影响可以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针对需要概括影响材料时,先写总扩句,然后将影响的积极写出来,最后再写消极的影响。

四、归纳概括原因
概括的目的是在内容上更具有总括性,使答案更具有条理性,所以考生可以先找到材料中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按照主客观进行分类从而概括,也可以按照递进的顺序从思想、制度、管理、利益四个方面进行总结。

五、归纳概括概念
归纳概括题型中比较难的一类题是对概念的解释,这也是最常考到的一类题,针对此类题,我们可以按照“内涵+外延”的方式进行概括。

将事情本质的特征与外在表现加在一起,就可完成对概念的概括。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改革形成了上下联动、主动作为、蹄疾步稳、狠抓落实的好局面,呈现出全面播种、次第开花的生动景象,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体制改革:领先推进
民主法制改革:协调推进
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创新
社会事业改革:统筹推进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标本兼治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稳慎探路
党的纪检体制改革:立行立改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力度加大
今年改革举措(部分)。

行测答题技巧:片段阅读主旨题之并列结构

行测答题技巧:片段阅读主旨题之并列结构

行测答题技巧:片段阅读主旨题之并列结构一、主旨概括题分类1、找主旨句:主题句就是文段中的某句话。

2、总结主旨句:主题句不在文段中,而是要通过一定方法归纳出来的。

(并列结构)二、并列结构分类1、宏观角度:“分—分”结构例:“有关专家指出,物价涨幅过高不好,会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人们的生活;物价水平过低,甚至出现负增长也不好,会影响企业的效益,进而影响社会就业和人们的收入。

”2、微观角度:由并列关联词引导的并列关系的一段文字。

例:“雨天,车身被蒙上一层土,这层土像细砂纸般包在车身上,一旦有摩擦,就如同用砂纸来磨车漆;此外,雨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被泥沙吸住后,酸雨就很容易腐蚀车漆。

”这段文字就是由并列关联词“此外”构成的并列结构。

三、并列结构解题方法方法一:从个性中找共性“从个性中找共性”这是并列结构中囊括主题句较难的一种方法,更多是没有并列关联词引导的文段中使用较多,例如句式一致的分—分结构。

它指的是,在并列的几句话中,找到每句话都有的共性,正确答案要能够找出涵盖的所有的共性。

【精选例题1】现代通识教育鼓励个体籍着知识.智慧.善意与爱,在精神上摆脱物质的束缚,在生活中摆脱各种利害,不为物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追求心灵的成长和人性内在的精神解放,在真正的学习和探究中,展现个体的潜能,体悟生命的意义,诠释生活的真谛,实现对功利的超拔,对自我的超越。

文字可以得出以下哪个结论?A.通识教育是文化教育B.通识教育是自由教育C.通识教育是人生价值教育D.通识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解析】这三句话通过“在……中”这一句式表示并列结构,“精神上摆脱……”;“生活中摆脱……”;“学习中实现对……的超越”。

这三个共性都指向“自由教育”,故选B。

方法二:“折中”思想并列的两部分往往形成一种对立的思想,而主旨句往往就是寻求对立中的平衡点,这就是所谓的“折中”。

此类思想反应到答案中往往有“平衡、适中、合理、适宜”等词汇。

【精选例题2】现代社会中,人们是在相对统一的时间里交往活动,这有利于节约社会成本,提高社会效率,推动社会发展。

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主旨概括题解题两大原则

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主旨概括题解题两大原则

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主旨概括题解题两大原则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主旨概括题解题两大原则主旨概括题是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中出题频率最高的题型,难度也在逐渐加大,公务员考试资料网总结整理了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主旨概括题解题两大原则,从两个方面:关键句和关联词来对主旨概括题进行解题技巧的解决,大家对这类题型多多加强练习,在这类题上就不会有太多的失误了。

1、关键句原则:对关键语句的把握是解决阅读中的障碍,准确理解文章内涵的重要环节。

一般是指表明文章主旨的句子,在结构上起衔接、照应作用的句子,在句意上比较隐晦难懂的句子等。

理解它们的含义,仍然离不开具体语境条件。

解题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是至关重要的。

议论文的论点,说明文中的事物特征。

一般在段首和段末。

方法:第一步:随手划一些关键性词和重要语句。

文章的首句、过渡句、画龙点睛句、感情句、令人警醒句,每段中心句,答题思路句。

第二步:抓住中心信息,中心话题。

第三步:单句提取主干,复句简化主谓宾。

补充知识点:观点出现的位臵(符合文意的、作者观点是、表述正确的是)一、例子前后:举一堆例子没有用处,可以不细看,要注意的是例子前后的句子。

二、文章段落的首尾句可能三个段落首句结构相同,那么是并列,如果是别的,也可能是递进、因果等关系。

总分总:总—总是重点;总分:重点在总,例子是分析说明的;分总:例子后面的句子是重点。

(问题1——问题2:类似并列复句,说完一个事情再说另一个,无重点,应全盘把握。

例:这是最好的城际竞技场。

每一次申办承办,都是一次巧妙的城市公关。

对于新生显贵而言,这的确是千载难逢的登堂入室的绝好台阶。

国际奥委会员们在每一张选票上,并不是单纯的打勾划叉,他们亦在谱绘世界风云榜上城际间的升跌走势图。

这段话意在表明()。

A.国际奥委会委员们投票决定承办奥运会的城市B.公关工作是申办和承办奥运会成功的关键所在C.申办和承办奥运会是世界城市之间互相较量实力的体现D.申办和承办奥运会是新兴城市进入国际舞台的绝好契机2、关联词原则:因果句:代表句式:因为……所以……关联词:由于……所以……,……因而……,以致,致使做题技巧:结论后面是重点。

经验总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

经验总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

经验总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我们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1. 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1948年5月25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毁暗堡。

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暗堡。

3. 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四段,段意分别是:(1)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战斗任务;(2)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3)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4)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五九七•九高地。

根据段意归纳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4. 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5. 取主舍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

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

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

6. 问题回答法。

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申论并列式作文结构

申论并列式作文结构

申论并列式作文结构
申论并列式作文结构如下:
1.引言段:简单介绍要讨论的问题,并提出观点。

2.第一个观点段:阐述第一个观点,并提供相关的事实、数据
或例子进行支持。

3.第二个观点段:阐述第二个观点,并提供相关的事实、数据
或例子进行支持。

4.对比分析段:对比两个观点的优劣势,并从综合角度分析两
个观点的影响和意义。

5.结论段:总结全文内容,表明自己的立场或观点。

具体的写作模板可以参考以下结构:
引言段: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其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就是……在这个问题上,不同的人们持有不同的观点。

我的立场是……
第一个观点段:
首先,对于……的人而言,他们认为……。

以……为例,可以看到……。

此外,……也表明……
第二个观点段:
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

他们认为……的原因很多,比如……。

此外,……的例子也很典型,可以看到……
对比分析段:
综上所述,不同的观点都有其合理之处。

然而,从综合的角度来看,我认为……的优势更为明显。

首先,……;其次,……;最后,……
结论段:
综上所述,针对……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存在。

在我看来,……的观点更加合理。

因此,我们应该……进行……,以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上结构,并适当根据具体问题做适当调整和修改。

同时,注意使用恰当的连接词和过渡句,使文章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此外,在举例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例子,增加说服力。

申论理解因果,并列

申论理解因果,并列

申论理解因果,并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概述部分应该对整篇文章的主题进行简要介绍,向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申论中的因果关系和并列关系。

因果关系和并列关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对于申论写作来说,理解和运用这两种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将从因果关系开始讨论。

因果关系是指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一件事情的发生会引起另一件事情的发生。

我们将详细讨论因果关系的定义、概念,以及不同类型的因果关系。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因果关系在申论写作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通过对因果关系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我们将研究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或概念之间的并列联系,它们在重要性和地位上是平等的,不同于因果关系中的因果链条。

我们将探讨并列关系的定义、概念,以及常见的并列关系类型。

我们还将探讨并列关系在申论写作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通过运用并列关系,我们可以对不同的观点、事实或论据进行对比和平衡,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逻辑性。

在本文的后续部分,我们将比较因果关系和并列关系,探讨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对它们在逻辑推理和实际应用中的不同场景进行比较。

为了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这两种关系的理解,我们还将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展示它们的应用和效果。

最后,我们将总结因果关系和并列关系在申论写作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对于理解这两种关系的建议。

此外,我们还将展望未来关于因果关系和并列关系的更深入研究方向,以期进一步完善我们对这两种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对因果关系和并列关系有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够更好地运用它们在申论写作中。

同时,本文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些启示和指导。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并明确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将分别对因果关系和并列关系进行理解和分析。

公务员笔试——片段阅读中的并列结构

公务员笔试——片段阅读中的并列结构

片段阅读中的并列结构片段阅读类题型是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中一个重要的题型。

阅读量大,提问方式灵活等是此类题型的重要特点。

很多考生反映在做片段阅读类题型的时候,虽然觉得难度并不是很大,但常常觉得此部分因题量大,做题时间难以压缩,且很多时候,本以为正确的答案却是错误的,抓不住备考重点,因此也让大家觉得比较苦恼。

我们说片段阅读实际上是一类可以短期内迅速提高的一类题型。

片段阅读又包括常规主观型,特殊主观型和细节型三种题目,那么下面就带大家就来学习一下常规主观型题目中并列结构的做法。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叫做并列结构,如果几个分句或者句子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内容上是不分主次的,那么这个文章的行文我们就认为是并列结构。

那么并列结构的中点我们应该如何查找呢?举个例子,比如说,他既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又要照顾年幼的孩子。

这句话意在强调什么,很明显,“既……又……”表示的是并列结构,不能说照顾父母比孩子重要也不能说照顾孩子比父母重要,换言之,我这句话强调的是他要照顾家人。

由此可以看出,并列结构的重点在于并列的各个分句和句子所共同论述的中心话题,一般查找方法有找共性和做加和两种。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并列结构的标志有哪些,遇到这些标志要反应过来文段为并列结构。

标志有三种,关联词,比如说又,也,同时,与此同时,此外,一方面……另一方面……等,标点,也就是分号,第三种就是出现了句式一致的句子,比如排比,对偶等。

那么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进行讲解。

例:近年来,在经济发展前景不明和资金吃紧的压力下,多数跨国公司基于实际的考虑,开始实行战略性收缩,以期回笼资金,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

与此同时,另一些跨国公司基于对未来的判断,提高了新兴市场和新兴产业在战略中的比重,抢占下一个繁荣的先机,例如:自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某跨国公司在全球裁员数以千计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渠道向亚太地区提供了7.4亿欧元的资金发展新业务。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跨国公司在应对金融危机时,采取了不同策略B、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点C、金融危机迫使很多跨国公司进行局部性的战略收缩D、发展新兴市场和行业是经济复苏的一条捷径【解析】答案选A。

并列文段,你概括完整了吗?

并列文段,你概括完整了吗?

并列文段,你概括完整了吗?中公教育常帅片段阅读题目在我们的行测考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尽是些“转折文段”“因果文段”“总分文段”“因果文段”,那这些文段确实很重要,它们都在测查各位小伙伴的一种能力:抓重点。

这些文段都在测查大家能否从一大段内容中把重点信息把握清楚,而今天我们所说的并列文段,就是大家容易忽视它的难度,忽略了它也在测查大家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完整归纳概括的能力。

这一能力无论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在大家今后的工作中,都十分重要。

并列文段在整体的结构上还是会给出我们一些提示线索的,也就是一些标志词比如:同时、此外、与此同时、一方面…另一方面…,甚至是标点符号“;”,都可以给我们表述出来并列的若干部分结构,我们也能够较快意识到出现了并列文段,此时我们就需要动用方法来去知悉并列文段的主旨概括技巧,我们需要完整进行归纳概括,将并列的若干部分内容的共性特点进行概括,若是选项只概括了其中部分内容,那么这样的选项则定性为片面选项,不予考虑选择。

让我们再通过一道例题来试试,掌握一下做题方法。

【例题】研究表明: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以减少将近1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于衣服,而是让其自然晾干,这可以减少2.3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午餐休息时间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可以将这些电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改用节水型沐浴喷头,不仅可以节水,还可以使热水沐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最可能想表达的意思是:A.自然的生活方式能够节能B.节能意识十分重要C.普通民众可以对节能做出贡献D.节能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中公解析】D。

第一部分在说明跑步机锻炼改为公园锻炼能减少碳排放量;第二部分说明改用自然晾干衣服方式可以减少碳排放量;第三部分说明切断电源可以减少碳排放量;第四部分说明节水型喷头可以减少碳排放量。

通过共性的归纳概括我们可以知道四部分内容在说明做这些事情可以减少碳排放量,选项既要说明做事情,也要说明减少碳排放量才算概括完整,D项符合。

概括主要内容的答题格式及方法

概括主要内容的答题格式及方法

概括主要内容的答题格式及方法
用六个要素概括内容。

叙事类的文章一般具备了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答题格式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经过结果如何。

也可以找关键词,抓中心句。

中心句一般会明确地概括本文或本段的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内容答题格式
(1)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答题公式:
人物(事件)+干什么(怎么样)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答题公式:
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注意: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应该概括在内。

概括文章主旨的答题方法
1、从文章标题入手。

有些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有的标题直接揭示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2、从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入手。

有的文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的作用;有的文章则在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

3、从分析文中议论句、抒情句入手。

有的文章中的议论句或抒情句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荔枝蜜》。

4、从分析人物、事件或概括段意入手。

有些文章的主旨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需作综合归纳才能明确。

5、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

分析文章的中心,有时还需了解分析有关时代背景,弄清文章内容与时代背景的关系,了解文中的事件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从而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广东招警行测答题技巧:言语题中不该误解的“并列结构”

广东招警行测答题技巧:言语题中不该误解的“并列结构”

佛山中公教育广东招警行测答题技巧:言语题中不该误解的“并列结构”在招警行测考试片段阅读中,并列结构的文段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文段呈现方式。

而与转折、因果、总分等结构的文段不同,并列结构的文段在查找文段重点的时候,总是会让大家显得有些纠结,进而造成阅读效率下降,影响解题。

中公教育专家经过分析后发现,转折、因果、总分等结构,因为其重点明确,所以这类材料的难度,主要体现在选项的辨析上。

而对于并列结构的文段,考生们往往在阅读中很难抓到重点。

其实对于并列结构的文段来说,我们并不陌生,举个例子来说:“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段对于闰土的描写,想必大家不会陌生。

闰土这个人物形象,出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是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整篇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记述“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

从整篇作品来看,鲁迅先生重点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如果从片段阅读的角度,那么这两个人物形象就是典型的并列结构,我们称之为事实并列。

而作品中的两个人物虽然不同,但作者通过他们反映出的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指出的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则是具备深刻内在联系的。

中公教育专家相信,通过这个事例不难发现,从作者的创作创作目的与常规行文来看,事实并列结构的文段其中心都是为了表达同一个核心,因此我们在做题过程中,则要有意识地通过并列的事实去提炼各部分的共性,进而得出其主旨观点,而不能一味地求全概括,犯全而不准的错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广东事业单位片段阅读备考:并列结构如何概括主要内容在事业单位考试的片段阅读部分,题型分类主要包括主旨概括、细节判断、词句理解、承接叙述、标题添加、道理启示六种,题量共为10道,其中主旨观点题是考查重点,考查频率高。

主旨观点题的材料结构多为总分、分总、总分总转折、因果、并列六种。

其中,对于总分、分总、总分总、转折和因果结构的材料,错误选项干扰性不强,考生一般能够较快找到主旨观点句,选出正确答案,然而,并列结构的材料则需要考生用自己的理解对文段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概括。

那么如何对并列结构的材料进行归纳概括呢?中公教育专家进行详细讲解。

那么,如何判定一则材料属于并列结构呢?
首先,观察材料首尾句,如果首尾句都不是总结句,或都没有涉及到作者的观点,那么可以初步判定材料属于并列结构。

其次,通读全文,当全文是通过列举多个事例进行叙述的,或是材料中出现多个分号,亦或是材料中出现“同时”、“一方面…另一方面…”等表示至少两种情况同时并存的词语或关联词时,我们可以确定该材料属于并列结构。

对于并列结构的材料,需要考生准确总结材料主旨。

对并列结构的材料进行归纳总结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文段中直接出现的字眼一般情况下不是关键字句,即不是材料主旨,可以直接排除。

2.对比A、B、C、D四个选项,锁定概括最全面的一两个选项,然后再回到原文中仔细分析。

【例题】
近年来,在经济发展前景不明和资金链吃紧的压力下,多数跨国公司基于实际的考虑,开始实行战略性收缩,以期回笼资金,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与此同时,另一些跨国公司基于对未来的判断,提高了新兴市场和新兴产业在全球战略中的比重,抢占下一个繁荣的先机。

例如自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某跨国公司在全球裁员数以千计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渠道向亚太地区提供了7.4亿欧元的资金发展新业务。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跨国公司在应对金融危机时采取了不同策略
B.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点
C.金融危机迫使很多跨国公司进行局部性的战略收缩
D.发展新兴市场和产业是经济复苏的一条捷径
【中公解析】
第一步:根据文中第三行“与此同时”可以判定文段属于并列结构,需要对主旨观点进行总结概括。

第二步:观察四个选项,根据并列结构的材料中,文段中直接出现的字眼一般情况下不是关键字句,C选项中的“战略收缩”和D选项中的“新兴市场和产业”是材料中直接出现的,属于“与此同时”联接的前后两个内容,两个选项均表述片面,故排除。

第三步:排除干扰项。

B选项“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点”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文段只是说某跨国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向亚太地区提供资金。

故答案选A,跨国公司在应对金融危机时有的采取战略性收缩策略,有的则提高新兴市场和产业的比重,即应对策略各有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