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宏观部分(高鸿业)课后习题答案(12-17章)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课后答案(注:12-17章)高鸿业主编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解答: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物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的。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
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
2、解答:社会保险税实质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社会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的。
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 ,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
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3、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影响。
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总和不会有影响。
举例说:甲国向乙国出口10台机器,价值10万美元,乙国向甲国出口800套服装,价值8万美元,从甲国看,计入GDP 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计入乙国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从两国GDP总和看,计入GDP的价值为0。
如果这两个国家并成一个国家,两国贸易变成两个地区的贸易。
甲地区出售给乙地区10台机器,从收入看,甲地区增加10万美元;从支出看乙地区增加10万美元。
《西方经济学》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五、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和实际国 民生产总值
• 为了能够对不同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进行有 效的比较,我们选择某一年的价格水平作为 标准,各年的国民生产总值都按照这一价格 水平来计算。这个特定的年份就是所谓的基 年(base year),这一年的价格水平就是所 谓的不变价格(constant price)。用不变价格 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叫做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real GNP),而用当年价格(current price) 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叫做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nominal GNP)。见图12-1。
21
二、国民收入核算没有很好地反 映经济发展状况
• 第一,国民生产总值不能很好地衡量精 神收入。 • 第二,国民生产总值只能比较最终数值 大小,而无法说明生产的是什么商品和 什么劳务。 • 第三,国民收入核算不能反映出生产技 术的进步。
22
三、国民收入核算没有很好地反映 福利状况
• 人均的实际消费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 福利状况的比较好的指标。
第十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核算指标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现行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 及纠正 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指标
一、国民生产总值 二、国民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 三、个人收入与个人可支配收入 四、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五、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与实际国民生产 总值 六、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5
• 政府购买支出是指各级政府部门对商品 和劳务的购买支出,包括政府在军事设 施和物资方面的支出和政府雇员的薪金 支出。 • 净出口是指商品和劳务的出口价值减去 商品和劳务的进口价值的差额。
16
表12-3 A国国民生产总值,200×年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及答案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才可以扣除中间产品的价值。
A、剔除金融转移B、计量GDP时使用增值法(价值增加法)C、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D、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则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人()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3、“面包是最终产品,而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判断4、在收入法核算的GDP中,以下()项目不应计入。
A、利润B、政府转移支付C、企业净利息支付D、租金收人5、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有直接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GDP)B、国民生产净值(NNP)C、个人收人(PI)D、国民收人(NI)6、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要素收人,但要计人个人收人(PI)之中。
A、房租B、养老金C、红利D、银行存款利息7、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年初为20000亿美元,本年度生产了50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3000亿美元,则该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为()。
A、5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B、25000亿美元和23000亿美元C、5000亿美元和3000亿美元D、15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8、在四部门经济中,GDP是指()的总和。
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9、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经济达到均衡的条件是()。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B、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C、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D、家庭储蓄等于投资加政府赤字减净出口10、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A、国民生产净值B、个人收人C、个人可支配收人D、国民收入11、下列各项指标中,是由现期国内生产要素报酬加总得到的是()。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及答案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才可以扣除中间产品的价值。
A、剔除金融转移B、计量GDP时使用增值法(价值增加法)C、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D、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则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人()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3、“面包是最终产品,而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判断4、在收入法核算的GDP中,以下()项目不应计入。
A、利润B、政府转移支付C、企业净利息支付D、租金收人5、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有直接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GDP)B、国民生产净值(NNP)C、个人收人(PI)D、国民收人(NI)6、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要素收人,但要计人个人收人(PI)之中。
A、房租B、养老金C、红利D、银行存款利息7、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年初为20000亿美元,本年度生产了50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3000亿美元,则该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为()。
A、5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B、25000亿美元和23000亿美元C、5000亿美元和3000亿美元D、15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8、在四部门经济中,GDP是指()的总和。
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9、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经济达到均衡的条件是()。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B、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C、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D、家庭储蓄等于投资加政府赤字减净出口10、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A、国民生产净值B、个人收人C、个人可支配收人D、国民收入11、下列各项指标中,是由现期国内生产要素报酬加总得到的是()。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一、名词解释:1.国民生产总值2.国内生产总值3.国民收入4.个人收入5.个人可支配收入6.名义国内生产总值7.实际国内生产总值8.国内生产总值折算系数9.最终产品10.中间产品二、选择题:1.下列四种产品中应该记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
A.当年生产的一辆汽车;B.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汽车;C.某人去年收购而在今年专售给他人的汽车;D.一台报废的汽车。
2.在下列四种情况中应该记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B。
农民生产的小麦;C.粮店为居民加工的面条D. 粮店为居民加工的面条消耗的电。
3。
政府购买支出是指:( ).A.政府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支出B.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C.政府购买各种劳务的支出D。
政府的转移支付.4。
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 )。
A.有形的产品;B.无形的产品;C.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D.自产的可用的农产品。
5。
按支出法,应计入私人国内总投资的项目是:( )。
A.个人购买的小汽车;B.个人购买的游艇;C.个人购买的服装;D。
个人购买的住房.6。
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核算:( )。
A.国民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净值;D。
个人可支配收入 .7.国内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的差是:( )。
A.间接税;B.直接税;C. 折旧;D.公司未分配利润。
8。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净值之间的差是:( )。
A。
间接税; B.直接税; C.折旧额D。
个人所得税。
9。
下面不属于流量的是:( )。
A。
净出口;B。
折旧;C。
转移支付;D。
国家债务.10.社会保障支出属于()。
A.政府购买支出;B。
转移支付;C。
税收; D.消费。
11.对政府雇员支付的报酬属于( )。
A。
政府购买支出;B。
转移支出;C。
税收; D.消费。
12。
下面不属于国民收入部分的是( )。
A。
租金收入; B。
福利支付; C.工资; D.利息。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Hale Waihona Puke 二、国民收入帐户 如果把一国经济比喻为一辆汽车,国民收入 帐户就是汽车发动机的机械示意图。虽然它 没有解释发动机如何进行工作,但是标示了 汽车关键部件的名称,并且显示了这些部件 如何相互联系。因而,如同想要安装发动机, 必须首先读懂发动机机械示意图一样,要想 理解宏观经济运行,首先需要了解国民收入 帐户知识。
GNP 所有常住公民创造的产值
GNP GDP 本国公民在国外创造的产值 外国公民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产值
GDP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 GDP与GNP的区别之处: 例如,在美国,GDP剔除了美国公民因拥有
外国资产所获取的工资和利润,但包括在美国 境内的外国人的利润和工资收入。 以B代表本国国民在国外取得的要素收入,W 代表外国国民在本国取得的要素收入,则二者 关系式为: GNP=GDP+B-W 如果 B>W ,则GNP>GDP;如果 B<W,则 GNP<GDP。
请以下列数据测定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
年份 名义GDP 物价指数 实际GDP 增长率
1972 1975 1977 1979
1171 1529 1890 2369
100 127.2 141 165.5
通常把名义GDP折算成实际GNP所用的价格指数,称 为GDP的紧缩指数。
6、GDP是一个地域概念:指一个国家国土内所生 产的产品价值,而不管这种生产的生产要素的归属 关系。这就有了GNP与GDP的区别。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GDP而不是GNP作 为衡量本国经济总量的指标? 在现行国民收入统计中,通常区分国民原则和国土 原则。 国民原则:凡是本国国民(常住居民)所创造的收 入,不管是否在国内,都计入国民收入,即GNP; 国土原则: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 否本国国民,都计入国民收入,即GDP。 二者统计内容一致,差别就在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第12篇国民收入核算(SNA体系)
• 若不考虑厂商之间的交换,即其全部最终货品 和服务都卖给家庭,家庭的全部收入都用于购 买厂商的产出,家庭总收入等于家庭总支出。 就是说,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国民总支 出之间具有恒等关系。
• 注意:这种恒等关系是建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的基础,也是学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必须掌握 的关键。 在该模型中,国民收入≡国民总产值≡国民总支 出。总支出代表了社会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 需求,总收入和总产量代表了社会对最终产品 和服务的总供给,上述恒等关系就意味着 AD≡AS。
2020/9/28
• CPI和GNP消胀指数存在着重要区别:
①两者所包含的货品和服务的范围不同 。GNP所包内容要广泛得多。
②包含的货品和服务的稳定性不同。
③CPI包含了进口货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 ,GNP只反映本国货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
2020/9/28
(3)PPI(producer price index):又被称为批 发物价指数。与CPI类似,它也是测量一组给定 商品的费用,差别在于它所包括的商品是如生铁 、棉花、硫酸等初级产品市场中有代表性的商品 。
2020/9/28
理解该规律要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 是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2)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1:2 、5的关系只是一个平均数,是根据经验统 计资料得出的结论,不同的时期并不完全相 同。
(3)它主要适应于没有充分就业时的情况, 即失业率是周期性失业的失业率。充分就业 情况下,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 的反向关系要弱得多,一般估算为1:0、76
2020/9/28
2、测算GNP的收入法
• NI等于要素的报酬。所以,通过加总各生 产要素的报酬得到国民收入,然后,通过 相应的项目增减计算出GNP,这就是计算 GNP的收入法。(教材第42页,表2.3说 明)。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国内生产总值A. 国内生产总值GDP ——名词解释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其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是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B.GDP 统计注意事项:第一,GDP 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第二,GDP 统计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第三、GDP 衡量的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GDP 是由本期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构成,不包括过去生产的,当前重复交易的产品。
GDP 是由本期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构成,不是指售卖的最终产品价值。
第四、GDP 是流量而非存量。
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或产生的变量。
存量是指某一特定时点上观测或测量到的变量。
存量是流量的积累;流量则是存量的改变量。
GDP 度量的是一定时期内的产出价值量,所以是一个流量指标。
第五、GDP 按国土原则〔常住生产单位〕计算,是一个地域概念。
但凡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本国国民,都计入本国的GDP。
第六、GDP 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二.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支出法1.支出法——又称最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 。
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C+I+G+X-M其中:【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X-M】净出口X=出口M=进口2.收入法——把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起来;收入代表供给,收入法也就是供给法,又称要素支付法〔factor payment approach〕。
收入法计算公式GDP=工资+利息+租金+税前利润+折旧+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三.其他宏观经济指标1.国内生产净值:NDP 公式:NDP=GDP-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不是新创造价值,是以前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价值转移。
《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十二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一、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的支出和收入的流量循环模型,掌握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及其核算方法,名义GDP,实际GDP,潜在GDP,GDP的意义及缺陷,与GDP有关的其它宏观经济学概念以及各概念之间的关系,能熟练地运用支出法计算GDP。
二、教学重点:重点是GDP的定义及其核算方法,名义GDP,实际GDP,潜在GDP。
三、教学难点: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辅助多媒体教学五、教学安排:本章安排4个学时六、教学步骤:(一)课程导入从绪论中我们知道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首先要有定义和计量总产出或总收入的一套方法。
国民收入核算就研究这套反方法。
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下面加以论述。
(二)授课内容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其中,最终产品(final goods)是指以消费和投资为目的现期生产和出售的产品。
最终产品是和中间产品相对而言的。
GDP不包括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即用于生产其它产品的产品。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特点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这把尺度加以衡量的。
产品市场价值就是用这些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乘以产量获得的。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的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4、GDP是计算期内(通常为一年,如2000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5、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另外,大量的地下经济活动在GDP中也没有得到反映。
西方经济学 第十二章
Economics 第十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均衡公式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的变动:乘数理论一、均衡国民与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用来说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一节国民收入均衡公式1、均衡国民收入的含义2、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产品市场中的均衡国民收入或均衡产量是指与总需求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与核算中的国民收入不同。
核算中的国民收入是已经生产出来的国民收入,它与总需求既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而均衡国民收入总是与总需求相等。
总需求=国民收入(总供给)如果总需求小于国民收入(总供给),即产品供大于求,厂商就会缩减生产,国民收入将减少;如果总需求大于国民收入(总供给),产品供不应求,厂商就会扩大生产,国民收入将增加。
只有当社会总需求恰好等于国民收入(总供给)时,社会生产才既不缩小,也不扩大,国民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
第一节国民收入均衡公式一、均衡国民与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用来说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国民收入的三个核算恒等式:GDP≡C+I+G+(X -M),GDP≡C+S+T,C+I+G+(X-M)≡C+S+T 。
之所以不能用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过程,是因为:1、恒等式中的各项指标都是既定不变的量无论是支出中的个人消费C、企业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M),还是收入中用于个人消费的收入C、私人储蓄S、政府税收T,都是已经发生了的因而是既定不变的量。
2、三个核算恒等式左右两边的总量是恒等的,不会出现不相等的情况。
第一节国民收入均衡公式1、实际支出、意愿支出与非意愿支出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2、社会总意愿支出的组成3、国民收入均衡公式4、国民收入均衡公式与核算恒等式的区别一、均衡国民与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用来说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实际支出是指已经实现了的支出;意愿支出是指当事人想要的支出或计划支出;非意愿支出是指当事人不想要的而又不得不进行的支出。
实际支出=意愿支出+非意愿支出。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
9.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DP 中。( 错 )
10.若某企业年生产50万$的产品,只销售掉40万$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DP为40万$。( 错 )
11.某出租车司机购买了一辆产于2002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10万¥的购车费应计入2006年的GDP中。( 错 )
货币需求 流动偏好陷阱 LM曲线
二、判断
1.在相同的预期收益下,投资的边际效率大于资本的边际效率。( )
2.设d为投资需求对于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若d值较大,则IS曲线较平缓。(对 )
3.设β为边际消费倾向,如果β较大,则IS曲线较平缓。( 对)
2.西方国民收入有哪几种核算方法?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名词解释
投资乘数 货币幻觉 边际消费倾向 均衡产出 凯恩斯定律
二、判断
1.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是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对 )
2.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产出公式为y=c+i,其中c、i 是指实际消费和实际投资。( )
C 政府购买 D 居民对债券的支出
2.以下不能计入国民收入(NI)的有( CD )
A 政府转移支付 B 工资 C 资本折旧 D 间接税
3.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 B )
A 收入及增长分析 B 收入与就业分析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名词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
二、判断
1.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和就业为分析中心,故又可称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 对 )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知识点总结
⾼鸿业《西⽅经济学》第⼗⼆章国民收⼊核算知识点总结第⼗⼆章国民收⼊核算⼀、宏观经济学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分⽀的诞⽣可以迫溯到凯恩斯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在《通论》出版之前的时代,“古典主义”的思想占据着经济学界主流,经济学家对于经济问题的考察⼤都集中在微观领域。
在《通论》出版之后,经济学家开始注重从宏观的⾓度出发来分析经济问题。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微观经济学”相对⽽⾔,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
宏观经济学通过宏观经济数据来衡量整体经济运⾏的状况,在解释这些数据的过程中形成了宏观经济学的-般理论。
3、三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1)实际国内⽣产总值GDP:是指⽤以前某⼀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通货膨胀率:是报告期物价⽔平同基期物价⽔平的⽐率,⽤来飾量物价上升的速度。
(3)失业率:衝最失去⼯作的劳动⼒的⽐例。
就业者和失业者的总和祢为劳动⼒,失业者占劳动⼒的百分⽐就是失业率。
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1)⼆者的联系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互为补充。
微观经济学是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通过研究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经济⾏为及其后果来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则是在资源配置⽅式既定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第⼆,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这是因为任何总体总是由个体组成的,对总体⾏为的分析⾃然也离不开个体⾏为的分析。
第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了供求均衡分析的⽅法。
微观经济学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产品的均衡价格和产量,宏观经济学通过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研究社会的⼀般价格⽔平和产出⽔平。
(2)⼆者的区别第⼀,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市场机制下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经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问题。
西方经济学_刘辉煌_宏观经济学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1.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国民收入核算体系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所关心的主要有哪些问题?3.说明核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并解释为什么这两种方式所得GNP 是一致的?4.说明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五个总量的相互关系。
5.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存在哪些缺陷,如何弥补?6.一家生产电视机的企业在这一年内因亏损关闭了,这个国家的GNP 将受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产出法、收入法计算GNP时是如何反应的?7.假定某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1)国民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的凯恩斯模型1.解释下列概念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消费函数储蓄函数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通货膨胀缺口通货紧缩缺口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2.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3.长期消费曲线与短期消费曲线有什么区别?4.解释乘数的定义、公式及其作用过程。
5.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宏观经济模型中,国民收入在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条件各是什么?6.政府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与消费乘数、投资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有什么不同?7.简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与现代宏观经济模型有何区别?8.为什么实行比例所得税的乘数要小于实行定量税的乘数?9.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单位:10亿美元),求:(1)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若投资增至100,增加的收入。
(3)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时收入增加多少?(4)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10.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政府购买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400(单位均为10亿美元),求:(1)均衡收入。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案例分析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案例一:GDP的回归:增长不等于发展让GDP回归到它的本来面目正在成为一种共识。
2004年1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记者招待会,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表示,经初步核算和评估,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16694亿元,比上年增长9.1%,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
人均GDP首超1000美元。
预计今年GDP的增长将超7%。
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们已经习惯了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长期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值得注意的是,李德水同时宣布2003年GDP数据的初步核算结果在发布之前已邀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官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的专家进行了开门评估。
这在中国还是首次。
李德水说,今后,国家统计局要把GDP核算的开门评估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去。
与以往的做法相比,季度GDP的核算增加了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
联想到此前各界对中国GDP的核算方法和真实性的质疑,此次“GDP新政”昭示了中国国家发展战略调整的一个信号。
以更宽广的眼光来审视,它意味着只注重数量增长,忽视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不计环境代价和社会成本的传统增长方式的终结。
长期以来,对GDP的迷恋甚至是崇拜到处弥漫,GDP成了衡量一切涵盖一切的惟一指标,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检验发展的指标已经被理所当然地理解成了经济发展的速度,经济发展了,官员得到升迁的机会就大。
为了GDP数字的增长忽视了社会成本,忽视效益、效率、质量,不计增长的代价和方式。
根据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课题组牛文元教授的统计,中国的高速增长是用生态赤字换取的,“扣除这部分损失,纯GDP只剩下78%”。
GDP增长不顾效益和质量的话,必然会产生虚热,甚至演变成风险和危机。
在去年抗击SARS的经验总结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增长不等于发展。
”中国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原来的“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已经加上了4个字,改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片面追求传统的名义GDP的理念在新的发展观下应做出调整,GDP应该回归它的自身,而不是被过分迷信和赋予太多的政治含义和标准。
国民收入核算
邓晓辉 博士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xiaohui1978@
教材及参考书目
指定教材: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宏观部分)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参考书目:
(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 (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GDP 的核算方法
1、增加值法(生产法)
一个生产单位的增加值(Value Added)是指这个生产 单位出售商品和服务的收入减去从其他生产单位购进的商 品和服务的价值。
生产阶段
产品价值
中间产品成本
增加值
(农户)棉花
20
——
20
(织布厂)棉布
30
20
10
(制衣厂)衣服
50
30
20
合计
10050Fra bibliotek50第二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GDP 的核算方法
2、支出法
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整个社会购买 的各项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加总。
GDP = C + I + G + NX
第二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GDP 的核算方法
总支出的构成:
个人消费支出(C):包括房租的租金,不包括建 造住宅(或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拥有生 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 和。 GNP 按国民原则,而不按国土原则计算。 凡是本国公民(指常住居民)所创造的收入,不 管是否在国内,都计入GNP。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 课件
不属于投资的是: • A.某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 • B.某公司建立了一条新装配线 • C.某公司增加了500件存货 • D.某公司购买政府债券
1、企业用5台新机器替代5台报废旧机器,GDP怎么变 化?
【G】政府购买
Government purchase
如国防、建筑道路等基础设施
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
GDP计算举例:
生产阶段
棉花
产品价值
15
中间产品 价值 0
增加值
15
棉纱
棉布
20
30
15
20
5
10
售衣商
服装
45 50 (最终产品价
值)
30
45
15
5
合计
160
110
50(增值和)
思考
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单选题) •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 B.居民买来自己食用的面粉 • 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
收入(厂商的支出) 单位:美元 产出(厂商的收入)
工资和薪金 利息 地租 利润
总计收入
20,000 15,000 5,000 10,000
50,000
生产出成品(纱) 减:购买原料棉花
200,000 150,000
产出(增值)
50,000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一、核算的支出法
二 、核算GDP的两种方法
四、国民收入的基本关系 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图如下: 要素市场
厂商支付要素报酬
消费者
厂
商
产品市场
消费者购买产品与劳务
如果居民的全部收入用于购买支出,即总支出=总收入, 亦即总需求=总供给。即: Y = AD = AS 。
宏观经济学第12章笔记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从本章开始我们进入西方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学内容的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所以,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本书涉及一下五个方面内容:一、国内生产总值二、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三、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四、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五、名义GDP和实际GDP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用生产要素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最终产品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是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的产品。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特征1.按照市场价格计算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包括自产自用。
2.是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
以免重复计算。
3.是一定时期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价格总和。
4.是当年生产的卖掉与存货(存货投资)之和。
5.是流量而非存量。
6.是一个地域概念。
三、GDP(总产出)恒等于总收入、总支出。
即三量相等因为GDP(总产出)是市场价值总和,而市场交换的卖价应等于买价。
并且,GDP 从理论上讲应归要素提供者所得。
GDP的计算为什么总产出等于总收入生产环节产值价值增值总收入被西方经济学定义为: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之和。
现以纺纱的价值增值5为例种棉(假定投入为0 )属中间产品15 15(15-0)假定:劳动报酬工资为 2纺纱(属中间产品)20 5(20-15)假定:资本报酬利息为 1.5织布属中间产品30 10(30-20)假定:土地报酬地租为0.5制衣属中间产品45 15(45-30)利润:被定义为价值增值总和减其他要素报酬后的余额。
1销售给消费者属最终产品50505(50-45)增值合计50总收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
5一、用支出法核算GDP。
(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求得)。
包括四部分:1、消费支出(C)。
2、投资(I)。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必考名词解释背诵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必考名词解释背诵版——跨考教育金牛经济学院院长郑炳老师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答:相对“微观经济学”而言,宏观经济学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理论、开放经济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2.国内生产总值答: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
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
3.储蓄—投资恒等式答:储蓄—投资恒等式是分析宏观经济行为十分重要的一个命题。
根据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可得出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分别为I S=、()=+-和()()rI S T GI S T G M X K=+-+-+。
需要注意的是,储蓄—投资恒等式是定义恒等,没有实际意义。
这里的恒等是从国民收入会计的角度,就整个经济而言,事后的储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以及外国对本国的储蓄)和事后的投资总量相等,而后面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投资等于储蓄,是指计划投资(事前投资)等于计划储蓄(事前储蓄)所形成的经济均衡状态。
4.GDP折算(平减)指数答:GDP折算(平减)指数是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 入
存货投资 (100亿)
企业向家庭出售900亿元商品C
漏 出
家庭向企业购买900亿元商品C
家庭(收入1000亿元)
要素市场 I
企业(生产1000亿元)
企业向家庭支付报酬 C+I=C+S
家庭向企业提供各种生产要素
S
图12-2包含储蓄和投资的收入流量循环图
1978
1987
3624.1
11962.5
人均GDP GNP(亿元) (元/人) 3624.1 379 11954.5 1104
1990
1997 2001 2005
18547.9
74462.6 95933.3 182321.0
18598.4
73142.7 94346.4 183191.8
1634
6054 7543 13985
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四部门经济:从支出角度看:GDP=C+I+G+X 从收入角度看:GDP=C+S +T+M 总支出=总收入时:C+I+G+X=C+S+T+M 恒等式为: I+G+X=S+T+M
总投资 外国人储蓄
I=S+(T-G)+(M-X)
国内私人 储蓄
政府储蓄
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基本方法
注 入
注 入
企业向家庭出售800亿元商品C
产品市场
家庭向企业购买800亿元商品C
企业(生产1000亿元)
漏 出
漏 出
家庭(收入1000亿元)
要素市场
注 入
企业向家庭支付报酬 家庭向企业提供生产要素
漏 出
进口M(10亿元)
出口X(10亿元)
国际市场
C+I+G+X=C+S+T+M 图12-4包含出口和进口的收入流量循环图
GDP价格指数:反映本期和基期相比价格变动的程度
例如:2000年香蕉单价是0.2美元/单位.柑桔单价是0.22美元/ 单位; 2006年香蕉的产量是20单位,单价是0.3美元/单位.柑 桔的产量是60单位,单价是0.25美元/单位。
Qi — 本期产量
GDP价格指数
— 基期价格 Pt— 当期价格 P 0
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两部门经济:从支出角度看:GDP=C+I 从收入角度看:GDP=C+S 总支出=总收入时: C+I=C+S 恒等式为
I=S
三部门经济:从支出角度看:GDP=C+I+G
从收入角度看:GDP=C+S +T 总支出=总收入时:C+I+G=C+S+T
I+G=S+T
恒等式为:
四部门经济:从支出角度看:GDP=C+I+G+X 从收入角度看:GDP=C+S +T+M 总支出=总收入时:C+I+G+X=C+S+T+M I+G+X=S+T+M I+G+X=S+T+M I=S+(T-G)+(M-X) 恒等式为:
(4)个人收人(personal income,PI)
(5)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PDI)
三、 从国内生产总值GDP到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外国人在 本国收入 本国人在国 外的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 折旧 国民生产净值 间接税 国民收入
公司利润
个人利息收入
注: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2004年中、美GDP与人均GDP
GDP(亿美元) 人均GDP (美元)
美国 中国
116675 15909
38891.67 1223.77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1 2 3 4 5 6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GDP(亿元) 国民生产总值 GNP(亿元) 人均GDP 人) (元/
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由所有最终产品的产量和价格的乘积 加总而成的。
1、名义国内生产总值(nominal GDP)是用当期的产量乘当期 的价格计算出来的GDP。 2、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是用当期的产量乘基期的价 格计算出来的GDP。 名义GDP 3、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 ×100% (GDP price index) 实际GDP
折旧
国内生产净值
个人收入
个人可支 配收入
个人所得税
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生产总值( 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
指一个国家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 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总价值。
五种国民收入总量指标关系式
1、国内生产总值-外国人在本国的收入+本国人在外国的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GNP) 2、国民生产总值-折旧=国民生产净值(NNP) 3、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国民收入( NI) 4、国民收入-公司所得税和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金+ 转移支付+其他 利息收入= 个人收入(PI) 5、个人收入-个人纳税=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
一、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
生产和消费是经济活动的两大主题
生产: 厂商购买要素,生产产
品,形成总供给。销售商品取 得收入,用收入支付要素报酬 (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
消费:居民将收入用于购买商
品,形成总需求
总供给=总需求 总收入=总支出
二、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开放型经济总量循环:
公务员工资
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购买现期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4)净出口(X-M)
即出口减进口的净值。出口是本国生产的, 但由外国人购买去的商品和劳务,它不包括在 C +I+G中,必须加上外国人的支出才能得出准确 的GDP数字。进口则是外国人生产的,但由本国人 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必须从中减除 。
宏观经济学 MACRO ECONOMICS
一、研究对象:国民经济总量 二、研究内容: 1、国民收入核算 2、国民收入决定 3、国民收入分配
核算指标 国民收入 GDP 国民收入 决定
核算方 法
国民收入分配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国民收入核算
(11章)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 决定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
三个模型和两个政策 (12、13、14、15、16章)
一、支出法(最终产品法) 支出法是把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支出包括消费 支出、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加总起来,计算出国民 收入。 (1)个人消费支出(C)
房屋租金
它包括所有家庭对国内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总消费。
(2)投资(I)
购买新房
个人或政府是用于增加或替换固定资产和变动存货的总支出。 (3)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支出(G)
单位:10亿美元
总额 10446.2
278.1 287.6
10436.7 1393.5
9043.2
800.4 44.1 -116.7 32.5
8347.9
2219.1 1512.3 1288.0
8929.1
1113.6 7815.5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GDP(亿元)
国民生产总值
开放型 经济总量
政府 生产者
国际贸易
消费者
二、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GDP是一个流量的概念,在一年内其数值不断变化,只有在12月
31日一定时点上的总量数值才是存量。
11 10
12
1 2
9
3
8
4 7 6 5
二、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最简单的循环模型是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流量循环
假设一个国家只有厂商和家庭两个经济部门,其循环模型是: GDP=NDP=NI
失业与 通货膨胀 (17章)
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 (18章)
总量指标
核心内容
演化内容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
本章学习目的 1、掌握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及内涵 2、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 本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 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 要点 难点 重点
1945年二战结束后凯恩斯经济学形成两个流: 1、新古典综合学派:代表人物:萨缪尔森 (Samuelson)(美) 他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公私混合 经济,既需要由政府来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 和管理,又需要运用市场机制和自由竞争来 提高经济效率。
2、新剑桥学派
• 代表人物:琼.罗宾逊(1903~1983) Robinson,John Violet (英) 他们认为:应把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重新转到国民收 入在社会各阶级之间分配这一主题上来。罗宾逊在 1983年出版了《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对马歇尔的 微观经济学体系作了补充。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
一、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 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总价值。 注意五个要点: (1)是地域概念; (2)时间为一年; (3)是最终产品,不是中间产品; (4)是市场价值,非市场活动不包括在内; (5)是新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不仅限于销售出去的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