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防安全的相关知识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热对流 热通过流动介质微粒由 空间的一处向另一处传播热 能的现象。 1、气体对流 (1)室外火灾气体对流 规律; (2)室内火灾气体对流 规律; 2、液体对流 3、减弱和消除热对流
六、燃烧类型
(一)闪燃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易燃、可燃液体表面上产 生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一遇着火源就会发生 一闪即灭的燃烧,这种现象叫做闪燃。 2、闪点 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易燃与可燃液体表 面上能够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二)防火工作的基本措施
1、开展防火宣传,普及消防知识;
2、进行防火检查,整改火险隐患; 3、贯彻消防法规,落实规章制度。
三、建筑防火知识
(一)建筑及其构件的耐火性 1、建筑物及其分类 建筑物:供人们生活、学习、 工作、居住以及从事生产和各种文 化、社会活动的房屋。 构筑物:间接为人们提供服务 或为了工程技术需要而设置的设施。 如桥梁、水塔、烟囱。
3、爆炸极限
(1)爆炸浓度极限: 可燃气体和液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 遇着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百分比 浓度)叫做爆炸浓度下限;遇火源能发生爆 炸的最高浓度叫爆炸浓度上限。 (2)爆炸温度极限: 可燃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由于蒸发而形 成的等于爆炸浓度极限的蒸气浓度,这时的 温度叫做爆炸温度极限。
中 央 电 视 台 新 办 公 楼
建筑物分类: (1)按使用性质分 ①民用建筑——居住和公共建筑; ②工业建筑——厂房和库房; ③农业建筑——暖棚、牲畜棚、蚕房、烤 烟房等;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 国家体育场—“鸟巢”
(2)按建筑结构形式分 ①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是木材; ②砖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用砖石和木材作成; ③砖混结构——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砖墙或砖柱,水 平承重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屋面板; ④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作柱、梁楼板及 屋顶等承重构件,砖或其它轻质材料做墙体等围护构件; ⑤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屋顶采用钢结构, 其他主要承重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⑥钢结构——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材。
(四)发生火灾的直接原因: ①放火; ②违反电气安装安全规定; ③违反电气使用安全规定; ④违反安全(管理)操作规定; ⑤吸烟; ⑥生活用火不慎; ⑦玩火; ⑧自燃; ⑨自然灾害; ⑩其它。
“五.七”空难:2002年5月7日,中国北方航空公司一架从
北京飞往大连的客机,在大连附近海域上空起火,坠入海中,机
(二)燃烧温度 燃烧温度是指燃烧产物被加热的温度。 1、火焰温度就是燃烧温度; 2、火场上火焰温度就是火场温度; 3、火场温度越高,火势发展就越快。
五、热的传播形式 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因素,它伴随着 火灾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 (一)热传导 热通过直接接触的物质从温度较高的部位传递 到温度较低部位的现象。 1、金属的导热系数; 2、热传导与火灾。 (二)热辐射 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热能的现象。 1、热辐射强度(热源温度、与热源距离和相 对位置); 2、减弱和消除辐射热(防火间距、遮断隔热 和冷却降温)
(二)燃烧的充分条件 1、一定浓度的可燃物; 2、一定比例的助燃物; 3、一定能量的着火源; 4、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燃烧过程 (一)固体物质的燃烧
热 固体 熔化、蒸发(或分解) 氧化分解 自燃 燃烧 热
1、熔点和受热分解温度比较低的固体物质容易发生燃烧。 2、固体物质的颗粒越小,燃烧速度越快。 3、木材燃烧的两个阶段:有火焰燃烧阶段和木炭的无火焰 燃烧阶段。 (二)液体物质的燃烧
热 液体 蒸发 氧化分解 自燃 燃烧 热
液体的沸点越低,燃烧越容易,燃烧速度也越快。 (三)气体物质的燃烧
热 气体 氧化分解 自燃 燃烧 热
1、扩散燃烧:可燃气体与空气边混合边燃烧的现象。 2、爆炸燃烧:可燃气体与空气预先混合好,遇着火源发生 爆炸的现象。
四、火焰、燃烧温度 (一)火焰 火焰就是可燃物质正在进行燃烧的气体和蒸汽 的体积。 火焰由焰心、内焰和外焰三部分组成。 1、火焰的颜色取决于燃烧物质的化学成分和 氧化剂的供应强度; 2、燃烧温度越高,火焰就越接近蓝白色。
3、闪点在消防上的应用 (1)根据闪点将燃烧性液体分为两类: 闪点≤ 61℃为易燃液体;闪点> 61 ℃ 为 可燃液体。 (2)闪点越低的液体其火灾危险性就 越大。 4、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甲类:闪点 < 2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乙类:28 ℃ ≤ 闪点 ≤ 61℃; 丙类:闪点 > 61 ℃
(二)着火 1、概念 可燃物质与空气、氧化剂共存,达 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发生燃烧, 将火源移去后,仍能继续燃烧,这种持 续燃烧的现象叫做着火。 2、燃点 可燃物质开始持续燃烧时所需要的 最低温度叫做燃点。
(三)自燃 1、概念 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 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 所产生的自行着火现象,叫做自燃。 2、自燃点 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发生自 燃的最低温度叫做自燃点。 3、自燃的分类 (1)受热自燃 (2)本身自燃
(四)爆炸 1、概念 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 另一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 时产生声响的现象。 2、爆炸的分类 (1)化学爆炸 (2)物理爆炸 (3)核爆炸
第二节
消防工作的意义、任务和作用
一、消防工作的意义 火灾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敌人。 消防工作是人类同火灾或其它灾害事故作斗争的 一项专门工作。 在我国,做好消防工作,对于保卫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免受火灾危害,提高公民 的消防安全意识,具有重大意义。
二、消防工作的任务和作用 (一)任务: 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护公 共财产和公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社 会秩序、生产秩序、教学和科研秩序以 及人民群众的生活秩序,巩固人民民主 专政。
第二章
第一节
消防基础理论
燃烧常识
一、燃烧的本质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 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1、燃烧的本质:化学反应。 2、燃烧的特征:放热、发光和(或)发烟。 链锁反应理论认为:燃烧是一种游离基的链锁 反应。
二、燃烧的条件 (一)燃烧的基本条件 1、可燃物 凡能在空气、氧或其它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 质,都称为可燃物。如气体、液体和固体可燃物。 2、助燃物(氧化剂) 凡是与可燃物相结合并能帮助、支持和导致着火或 爆炸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如空气和氧气等; 3、着火源 凡是能引起可燃物着火或爆炸的热能源,统称为着 火源(又称点火源)。如明火焰、火星、炽热体、电火 花、化学反应热、生物热和光辐射等。
社会消防安全职业技能培训课件
消防基础知识
第一章
消防工作概述
第一节 人类对火的认识 中国: 云南元谋人遗址、山西西候度遗址和北京 周口店遗址均发现了古人类用火的证据,说明 距今大约170 - 180万年以前人类已经掌握了 利用天然火种的能力。 1、古籍中记载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 2、战国时期《尚书∙洪范》中“金、木、水、 火、土”五行说。
(二)作用: 1、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护 公共财产和公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3、减轻战争造成的火灾危害; 4、减轻地震次生火灾的危害; 5、打击纵火犯罪,维护社会安定。
2006年1月12日早晨7 时10分许 ,抚州航运有限 公司所属两艘油船“玉茗 油5号”和“合川688号”, 共运载956吨90号汽油,在 距南昌市赣江大桥约20公 里处江面上发生火灾。
(1987年3月15日凌晨3时39分,哈尔滨亚麻纺织厂因亚麻 粉尘引起特大爆炸事故,有四个车间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179 人受伤,56人死亡。)
七、燃烧产物 (一)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1、凡是物质燃烧后产生不能继续燃烧的物质, 这种燃烧就叫完全燃烧。 2、凡是物质燃烧后产生还能继续燃烧的物质, 这种燃烧就叫不完全燃烧。如一氧化碳就是火场 浓烟中主要的不完全燃烧产物。 (二)燃烧产物 可燃物质燃烧时生成的气体、蒸气和固体物 质,统称为燃烧产物。 1、完全燃烧产物(如二氧化碳); 2、不完全燃烧产物(如一氧化碳) 3、煤气中毒现象。
二、消防工作的方针
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湖南衡阳2003年 “11.3”特大火 灾事故救援现场
三、消防工作的原则
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2000年7月27日九江河西木材货场特大火灾
从汕头大火看公民的消防意识 2005年6月10日11时45分,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 华南宾馆发生火灾,死亡31人,其中2人被烧死,29人 窒息或跳楼而亡。 1、宾馆负责人之一林坚龙阻止员工报警; 2、宾馆几个主要负责人逃离现场,在第一时间没 能组织救人和灭火; 3、周围商铺店主对消防安全冷漠,也没人打119; 4、30分后,潮南消防中队副指导员的一个朋友路 过现场时才报警; 5、华南宾馆的消防隐患: ① 室内装修大量采用易 燃材料; ② 没有设置自动喷淋系统; ③ 楼梯和通道 之间没有封闭楼梯间; ④ 室内消火栓水压和流量不足, 有水带没水枪; ⑤ 对消防部门下发的火险隐患整改通 知书置若罔闻。
国外: 1、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的传说; 2、17世纪到18世纪,在欧洲影响最大、流传 最广的“燃素说”; 3、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燃烧氧学 说”; 4、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苏联科学家谢苗诺 夫等人的“燃烧反应动力学——链锁反应理论”。
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我国“神州 六号”遨游太空,人类与火结下了不 解之缘。火的发现和利用,使人类从 “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始走向文明与 进步,火对人类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 动作用。 然而,福兮祸所伏,火在有益于 人类的同时,也常常给人类造成了灾 难和痛苦。正如古人所说:火“善用 之则为福,不能用之则为祸”。
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江西瑞昌市发生了里氏5.7级地震, 九江、瑞昌两市公安消防部队在第一时间就投入了抗震救灾工 作,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所造成的 灾害,维护灾区社会治安,稳定灾区社会秩序做出了贡献。
第三节
消防工作的性质、方针和原则
一、消防工作的性质 消防工作的性质就是为了预防火灾和减 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的安 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顺利进行。
国家游泳中心: “水立方”
(3)按建筑物的建筑高 度或层楼分 ①单层、多层建筑——9 层及以下的居住建筑、建筑高 度不超过24米(或已超过24米 但为单层)的公共建筑和工业 建筑; ②高层民用建筑——10层 及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 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 建筑高度超过24米且为两层以 上的公共建筑; ③高层工业建筑——建筑 高度超过24米的两层及以上的 厂房、库房。
防火常识
一、火灾的成因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 灾害。 (一)人的因素。在火灾成因中,人是主要因素。 1、消防安全意识;
(2001年6月5日江西广电中心幼儿园火灾,死亡儿童13人)
2、工作环境; 3、受教育程度。 (二)物质因素。是指可燃物质的安全状况 。 (三)技术因素。利用消防安全技术控制火灾发生。 1、设计、施工、制造上; 2、维修、保养上; 4、操作使用上。
液体的爆炸温度下限即为该液体的闪点。
4、爆炸极限在消防中的应用 (1)评定可燃气体、液体和粉尘的爆炸危险性; (2)评定生产、贮存火险类别,以选择电气防爆 型式; (3)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防火墙间占地面积、 安全疏散等; (4)确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5、粉尘爆炸 粉尘爆炸就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可燃粉尘触及明火 或电火花等火源时发生爆炸的现象。
上112人全部遇难;起火原因经专家认定为放火。
二、防火基本原理和基本措施 (一)防火的基本原理 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产生燃烧条件 和燃烧条件的相互作用。 1、控制可燃物,破坏燃烧的基础; 2、隔绝空气,控制助燃物; 3、控制和消除着火源,破坏燃烧的激发 能; 4、控制生产中的工艺参数,防止跑、冒、 滴、漏; 5、阻止火势扩散蔓延,不使新的燃烧条 件形成。
(三)烟 烟是散发在空气中能 被人们看见的燃烧产物,它 是燃烧产生的悬浮固体、液 体和气体的混合物。 烟的危害: 1、引起人员中毒 2、会使人员烫伤 3、影响视线 4、成为火势发展、蔓 延的因素 烟的流动方向往往是 火势发展、蔓延的方向。
计算机模拟2001年“911” 飞机撞击后火灾烟气流动的场
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