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前辈激励子孙后代--恩平市三老纪念亭建筑创作设计随笔

合集下载

追寻历史足迹 弘扬革命精神

追寻历史足迹  弘扬革命精神

追寻历史足迹弘扬革命精神作者:岑力行来源:《源流》2015年第08期6月24日至25日,广东省老促会会长陈开枝、副会长兼秘书长姚泽源、江门市老促会会长伍国占一行,在恩平市委书记李灼冰、常委何焕仍、老促会会长李国雄等陪同下,先后对该市部分革命遗址和纪念建筑物(公园)的管护、筹建进行调研,并深入基层了解指导当地老区工作。

恩平是粤中著名革命老区。

汇报会上,李灼冰、李国雄等介绍了恩平市有关革命遗址和纪念建筑物的情况。

陈开枝对该市所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也对“镬盖山六壮士”纪念公园筹建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25日早晨,阳光明媚,陈开枝一行在何焕仍及恩平市老促会全体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三老纪念亭”。

“三老亭”位于恩平市鳌峰山东麓的一个小山岗上,是为纪念冯燊、禤全光和吴有恒三位恩平籍的革命老前辈而建造的。

鳌峰拥翠生机勃勃,“三老纪念亭”依山傍水庄严肃穆。

大家踏着台阶拾级而上,来到大堂石碑前,陈开枝深情缅怀三老的丰功伟绩,他说,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三位老前辈的革命生平可以看到,70年前的胜利来之不易,这是不能忘却的记忆!纪念亭由主亭和游廊组成,游廊的走廊把五个凉亭连在一起,成为休闲的好去处。

陈开枝察看了园区周边情况,他认为,恩平市在建设“三老亭”的工作中下了不少功夫,但存在的欠缺绝对不能忽视。

他详细地提出亟待改进的地方,并强调要制订好管养措施和管护制度,常态管理,责任到位,不能只管不护,只管不理。

二陈开枝一行来到沙湖镇上凯岗村参观吴有恒故居。

进入村场,见到村民晾晒稻谷,他走上前与村民交谈,问及收成情况,了解老区民生。

乡亲们众口一词:“今年又是好时年!”话语一落,引得大家一阵笑声。

路上,大家聆听讲解员讲述吴有恒的故事。

在故居门前,沙湖镇委书记吴永芳介绍,2014年3月恩平市委组织干部“重温革命足迹,践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两个月时间,参加人数达三千多人,效果很好。

陈开枝表示,参观学习既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又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

参观何功伟烈士纪念亭有感

参观何功伟烈士纪念亭有感

参观何功伟烈士纪念亭有感咸宁市实验小学刘安平3月12日是市实验小学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后的第一个集中活动日,清晨全体党员冒着鹅毛大雪早早来到了学校。

早上7:50全体党员按照学校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办公室的统一部署来到了咸安区桂花镇开展党员下乡实践活动。

我们首先来到了桂花镇中心小学,与该校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党员教师孙惠民和郑传松老师分别为孩子们上了一节语文和数学课,他俩的精彩教法特别是使用的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时赢得了乡村孩子们的掌声。

随后,全体党员来到何功伟烈士纪念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朱红的大门,在早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的庄严、高大。

跨进大门,眼前是一条平坦大道,两排笔直高大的树木一直延伸过去,像阅兵欢迎我们的到来,也像守护者一样守护着先烈。

大道的尽头何功伟烈士纪念亭,顶天立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随着讲解员娓娓的话语,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那令人难忘的峥嵘岁月,引人回到那个金戈铁马、鼓角铮鸣的战争年代。

何功伟(1915-1941)湖北咸宁柏墩中田畈人,1931年“9.18”事变后,组织学生参加抗敌后援会。

1935年为武汉学生响应“12.9”学生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36年为沪参加全国学联工作,8月加入中国国产党。

1937年返湖北,担任湖北省委委员,武昌区委,鄂南特委,湘鄂西区党委书记等职。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何因叛徒出卖,1月20日被捕,在狱中,何坚贞不屈,并创作了《汩罗愿》《狱中歌声》等歌词激励战友。

1941年11月17日,被秘密杀害于恩施方家坝。

是什么可以使英雄热血洒故土,威胁利诱难撼爱国心呢?我想那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叫“我的价值在中国”的信仰,他们胸怀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充满了革命的理想,正所谓“人生孰无死,贵死得所耳”。

没错,人生谁人不死,难能可贵的是死得其所。

“民族精神不可无”的信仰,“为祖国的独立统一而战”的革命理想,永远是他们心中的第一,“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一直都是他们豪言壮语,为理想而死,心也光荣。

祖堂重修碑记

祖堂重修碑记

祖堂重修碑记
时光匆匆,岁月如梭。

我们的祖堂,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岁月,已然破旧不堪。

然而,它承载着家族的荣光与记忆,是我们身份认同的重要象征。

为了延续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了缅怀先祖,激励后代,我们决定重修祖堂。

本次祖堂重修,始于xx年初,历时一年半,终于xxxx年xx月。

期间,我们筹集了大量资金,得到了族人和邻里的热烈支持。

新的祖堂选址于村口,背依青山,面临绿水,格局依旧保持了传统的中轴线对称。

在这次祖堂重修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宗族观念的强大和孝道文化的深远影响。

施工现场,族人们争先恐后地参与其中,或搬砖运瓦,或挥毫泼墨。

每个人都在为家族的共同记忆付出努力,也让大家更加明白,团结一心是何等重要。

祖堂的重修不仅给邻里带来了美的享受,也向社会传递了我们家族的凝聚力。

如今,祖堂已成为村里的标志性建筑,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人们在这里感受到的,已不仅仅是建筑的精美与宏大,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传承。

我们要感恩为这次祖堂付出辛劳和智慧的先辈们,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和智慧凝聚,才使得我们的祖堂得以重现光彩。

同时,也要感谢每一位参与重修的族人和邻里,是你们的支持与付出,让这个古老的结构得以焕发新的生机。

站在新修的祖堂前,我们更应该记住历史,珍惜现在,努力向上。

让我们共同传承和发扬宗族文化,为家族的繁荣昌盛而不断努力。

此次祖堂重修工程,不仅是我们对历史的尊重和缅怀,更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展望。

缅怀陈老承遗志,弘扬文明树新风清明2

缅怀陈老承遗志,弘扬文明树新风清明2

缅怀陈老承遗志,勇当新时代“著名苏区好学生”老师、同学们:清明节即将来临,今天我们龙田人齐聚陈老铜像前参加缅怀陈老活动。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丕显同志的故居、在他的铜像前、在陈丕显与龙田中学专题展室中、在《青少年陈丕显》一书中、在电视剧《阿丕书记》里……我们都可追寻着陈老革命的的足迹,接受着革命传统的教育。

龙田中学的前身是始创于清朝咸丰元年(1851年)的著名的龙田书院,几经沧桑薪火延续,在老校友原中顾委常委、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丕显的亲切关怀下,于1993年秋在南阳中小的基础上创设“南阳龙田中学”,并由陈老亲笔题写了校名,1995年,经龙岩地委批准升格为完中,定名为“上杭县龙田中学”。

为创办龙田中学重病缠身的陈丕显更是不顾病痛和家属与及身边工作人员的反对一次次倾听汇报,最后在他老人家弥留之际还不忘家乡的教育事业和母校建设,嘱咐家人将自己生前不忍膳用的一万元捐给龙田中学当作奖教奖学金,并将自己一生收藏的字画、名帖送回龙田中学收藏纪念,他殷切期望要把龙田中学办成“校风一流、质量一流、设备一流”的现代化学校。

历一百六十多年的风雨兼程,龙田书院走过了一段又一段不平凡的路程,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人才。

就近代以来,我们这里就培养出了像陈丕显、黄炜华、涂通今、黄定基、黄乎、黄庆熙一大批共和国的功臣和将军,还培养出了第一代导弹火箭专家黄继才,教育专家黄为业,建筑专家陈淮由,著名画家黄柄光……等一大批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和优秀人才。

我们今天传承红色基因,作为争做著名苏区的学生一员你们大有可为,在龙田这有着光荣校史的红色中学你们不仅仅要感到光荣,更感到了压力与责任,你们时刻都不忘要争做“陈丕显的好学生”,在学习中,在生活中,在各种活动中要深深的知道要做“陈丕显的好学生”意味着优秀,意味着要比别人承担更多的责任。

龙田中学是一所红色的学校,罗化成领导的“南阳暴动”在这里策划,毛主席主持的著名的“南阳会议”在这里召开,陈丕显,黄炜华,涂通今等革命前辈在这里学习过……通过校史龙田的每一份子都要更加明白感恩和珍惜,更要不忘初心继续走在红色足迹的延长线上。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作者:来源:《源流》2019年第05期连州市4月4日,连州市在连州市革命烈士纪念碑举行主题为“我们的节日·清明—万朵鲜花送英烈”2019年清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共青团连州市委员会、市妇联、市教育局、市关工委、市志愿者协会、连州中学、北山中学、中心小学代表共650多人参加了活动。

(成培堪)普宁市4月3日,普宁市关工委联合普宁市老联会、普宁市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普宁市老促会、普宁慧明眼科医院和流沙二小师生等共300多人前往流沙人民公园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隆重举行祭奠革命烈士纪念碑仪式。

随后,部分干部职工驱车前往大南山人文公园,向徐向前元帅石雕像敬献花圈,并参观了红色文化长廊。

(王宋斌黄贤平)开平市4月3日上午,开平市大沙、金鸡、赤水、月山四个革命老区镇分别组织镇村干部、党团员、学校师生和群众代表,合计超过1000人,到所在鎮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开展以“缅怀先烈,砥砺奋进”为主题的清明祭扫活动,弘扬革命烈士精神。

(冯国荣)曲江区4月4日,曲江区革命老区罗坑镇党委、政府组织干群、师生等数百人冒着寒风细雨,到罗坑镇革命烈士纪念碑进行扫墓。

据了解,为罗坑的解放和人民政权的巩固而英勇牺牲的烈士有32位。

在革命烈士碑前,学生向革命烈士献花圈、唱革命歌曲,表达了对革命烈士无限哀思和敬仰。

(李景康)大埔县清明期间,大埔县各界人士和在校学生一万余人,前往大埔县“八一”起义军三河坝烈士陵园和大埔县烈士纪念碑,隆重举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悼念先烈、弘扬老区精神系列纪念活动。

大埔县以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为契机,积极引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缅怀先烈、饮水思源。

(谢德祯)怀集县4月2日,怀集中学组织600多名师生到县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民族精神”清祭英烈活动,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随后,师生们秩序井然地参观烈士纪念馆,了解革命先烈的生平及其惊天地、泣鬼神、气壮山河的英雄业绩。

革命英雄人物作文800字广东省恩平

革命英雄人物作文800字广东省恩平

革命英雄人物作文800字广东省恩平广东省恩平四月的恩平革命英雄人物郑挺秀,在郑挺秀故居的周边,鸟语花香,绿意盎然。

该处故居已有上百年历史,门上悬挂的红色牌匾“光荣之家”十分醒目。

郑挺秀出生在恩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兄妹九人中,他排行第六。

郑挺秀是中国文化总同盟广州分盟的骨干之一,他大力宣传马列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

1934年1月,郑挺秀被反动当局逮捕。

在狱中,他备受酷刑,但坚贞不屈,最终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5岁。

郑挺秀用生命书写对党的忠诚,把短暂的一生献给了革命事业。

一代英名万古留在塘头村,说起郑挺秀,不少村民都滔滔不绝。

提起他的光荣而又短暂的一生,村民们虽面露惋惜,但更多的是自豪。

“村里能出一名忠于革命、献身革命的勇士,我们心中无比自豪。

”塘头村的一位村民说。

据当地村民介绍,此前,郑挺秀故居一直由他的亲戚打扫。

后来,由于亲戚离乡谋生,郑挺秀故居便日渐荒废,故居的钥匙也由村委会代为保管。

根据村民的指引,穿过小巷,记者很快就发现了一处被绿色围绕的小院,这便是郑挺秀故居,门外草木葱茏,鲜花怒放。

郑挺秀故居主要分成三个部分,右边是一栋两层的民房,是郑挺秀及其家人日常生活的地方;左边是一栋四层的碉楼;碉楼旁,搭建了一座土黄色的小平房,由于历史久远,小平房已经十分破旧。

君堂镇是著名华侨镇,有不少古老民居、碉楼都融合了东西方建筑特色。

郑挺秀的故居也是其中之一:既有独特的西式窗棂,配上了黄绿相间的琉璃,又有传统灶台、阁楼等,可谓中西合璧。

屋中除了一些陈旧的摆设和生活用品外,并无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只有门上悬挂的“光荣之家”提醒着世人,房子的主人有着不平凡的一生。

25岁英勇就义,走进郑挺秀故居,听到君堂镇文体服务中心负责人林伟进讲起那段峥嵘岁月,记者对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郑挺秀的一生虽然短暂,但闪耀着一心为党为人民的革命荣光。

1909年,郑挺秀出生在君堂镇君堂村的一个书香家庭。

参观三堡烈士纪念碑心得

参观三堡烈士纪念碑心得

参观三堡烈士纪念碑心得“青山埋忠骨,英名传千秋”。

为缅怀先烈,弘扬革命精神,3月26日上午,棠下中学组织党员教师前往三堡烈士纪念碑,祭扫革命烈士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

在纪念碑前,一行人一起向烈士默哀致敬,向先烈们表达无限的敬意和深切的缅怀之情。

棠下镇是一个具有抗击日寇、锄奸除暴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不少革命故事可歌可泣。

三堡烈士纪念碑位于棠下镇三堡村,始建于1977年8月,是为纪念高新鹤抗日游击大队在历次革命战争战斗中光荣牺牲的梁祥、梁桥丁、梁海棠、梁惠容、梁健民等烈士而建的。

现为蓬江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基地。

纪念碑对于五位烈士的介绍只有寥寥几句话,却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尤其是看到其中一位烈士只有16岁时,内心的悲痛与震撼无以言表!16岁,如花般美好的年纪,本该无忧无虑享受年少轻狂的年纪,却饱受折磨、摧残,最终为国捐躯!面对烈士,我的脑海突然涌出这样的歌词:“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湮没了荒城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

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名字”!我们应常反思自己:今天的国泰民安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凭着崇高远大的信念、顽强坚定的意志、不屈不饶的精神斗争出来的,是抛头颅、洒热血,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有人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正因为有了抗日烈士的浴血奋战,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传承革命传统,继续发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学校、级组的各项决策部署,开拓创新,积极作为,以扎实的工作、出色的成绩,方能告慰革命先烈们的在天之灵。

2022-3-26。

烈士陵园扫墓活动店面结合写作文

烈士陵园扫墓活动店面结合写作文

烈士陵园扫墓活动店面结合写作文全文共10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烈士陵园扫墓活动店面结合写作文篇1在离我家隔着一条马路远的地方,有一座烈士陵园,是为了纪念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而修建的,烈士陵园占地大约有多亩,陵园里种植了许多的苍松翠柏,里面的建筑终年掩映在一片庄严肃穆的绿色之中。

烈士陵园内,大约在中间的位置矗立着高十几米的辽沈战役纪念塔,塔身两侧是展示战争风云壮烈场景的花岗岩浮雕,纪念塔顶站立着一个提着枪保持冲锋身姿的战士塑像,他就是解放锦州战斗中牺牲的英雄梁士英。

年10月14日的上午,攻打锦州的战斗打响了,梁士英提起爆破筒,冒着密集的`子弹,将拉开导火索的爆破筒塞进碉堡里,当他转身离开时,爆破筒又被敌人推了出来。

梁士英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躯死死地顶住了就要爆炸的爆破筒,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敌堡被炸毁,梁士英壮烈牺牲,年仅26岁。

建国以后,锦州市人民政府将他牺牲的那条街改为“士英街”,以永远纪念这位不朽的英雄。

站在远处仰望纪念塔塔顶上英雄的身影,记忆里应该时常会响起那个上午爆破筒的轰鸣,每逢黄昏时,夕阳的霞光笼罩着英雄塑像,烈士年轻的生命原来早就在当年的那一片火光中永生。

纪念塔东西两侧是由首碑、英名录碑、尾碑组成的东北解放战争革命烈士纪念碑的碑林,纪念碑由高2米宽1.2米的黑色大理石制成,上面雕刻着我们今天知道名字的辽沈战役中牺牲的烈士,一共是人。

实际上在辽沈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远远不止这些,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为共和国的建立,长眠于地下,谁又能将他们忘记呢。

每次从那片碑林旁边走过的时候,我总是喜欢用手指轻轻摩挲那一个个仿佛鲜活的名字,猜想着他们的模样,他们当中有的人牺牲的时候,年级和也许自己相仿,一想到这些心中会有许多感叹,唏嘘不止。

烈士的英灵护佑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每逢休息的日子,这里还是人们休闲散步的地方,这个时候,总有孩子在那一条条幽静的小路上奔跑、玩耍,有的家长会提醒孩子们安静下来,好像怕吵醒烈士们睡梦,其实大可不必,烈士们长眠于此,不正是为了看到我们今天快乐的生活吗?烈士陵园扫墓活动店面结合写作文篇2阳光明媚,太阳热烘烘地温暖着大地,是个春游的好日子。

云游恩平市红色景点观后感

云游恩平市红色景点观后感

云游恩平市红色景点观后感
恩平是粤中著名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革命斗争时期的遗迹和纪念文物分布全市各地,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朗底镬盖山六壮士、朗底和岑洞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鳌峰山“三老亭”、圣堂冯燊故居、沙湖上凯岗恩平民主政府(吴有恒故居)旧址、圣堂唐明照故居等13处,目前均已成为恩平市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基地。

恩平革命烈士纪念碑原建在恩城中山公园内,1957年由恩平县革命委员会始建,原广东省副省长古大存题书碑名,内葬有烈士遗骨。

1980年迁至恩城河南文化公园,1984年迁至鳌峰山。

重建的纪念碑坐西向东,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上刻原广东省省长刘田夫题写的“恩平革命烈土纪念碑”9个隶书大字。

整座建筑由花岗岩石块砌成,庄严肃穆,周围松柏常青。

,我在心中想:先烈们,是你们用自己的身躯筑起钢铁长城。

抗战十几年来,多少人丧身于战场上,有多少人在敌人的酷刑下,宁死不屈,被活活打死。

先烈们,你们牺牲了宝贵的自己,换来的是人民的自由与快乐。

这样伟大的`精神让一切赞美的词语都黯然失色了!
默哀结束,我们缓缓走过纪念碑,石碑后刻着战士们奋力与敌人拼杀的情景。

走到烈士墓前,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将自己制作的小白花拿出来,郑重地献给烈士们。

尽管它一点也不精美,但它饱含着我的一份心意。

之后,我们红色之旅,缅怀先烈,让我们体会到艰辛,更让我们学会坚守。

曾士峨纪念碑活动感悟

曾士峨纪念碑活动感悟

曾士峨纪念碑活动感悟在近代历史当中,为了国家的统一,为了民族得解放。

那些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统一,可以说。

今天的幸福,确实来之不易。

而当我们看到英雄纪念碑,就能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

白话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曾士峨纪念碑活动感悟 5篇600字_革命烈士纪念碑心得体会,觉得不错就分享给好友哦。

曾士峨纪念碑活动感悟 1但在这块埋葬着无数先烈的土地上,我们始终步履蹒跚,情绪久久不能平静。

在黑暗统治的腥风血雨中,先烈们表现出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这正是我们这天要弘扬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他们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献身精神和不屈意志,正是我们始终要树立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顶住各种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不惜牺牲自我的精神,正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革命遗志和远大理想。

参观了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明白了我们这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先辈用汗水与鲜血换来的,他们所付出的艰辛是我们所不能体会的,我们就应学习革命先烈“流血、流汗、不流泪”的精神,此刻虽是21世纪,但我们仍要弘扬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更加加倍珍惜这天的幸福生活。

忘不了在纪念碑前默哀的情景,忘不了宣誓的那一句句话语,忘不了参观革命先烈纪念馆里的那一个个陌生的名字和一颗颗火热的心,我想我永远会将宣誓的话铭记在心,时时提醒自我,要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发扬先烈们奋力拼搏、勇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和坚忍精神,服务群众、弘扬正气,切实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忠诚履职,立足教学业务本职工作,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升教育教学效益,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建设人民满意幸福学校而努力奋斗。

曾士峨纪念碑活动感悟 2铁的铮铮铁骨,千千万万的英雄,无尽的对战争残酷的控诉,无尽的荣耀。

清明节期间,中加国际高中组织一年级学生来到烈士陵园祭奠伟大英雄,以示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和真挚缅怀。

让红色基因“活”起来

让红色基因“活”起来

让红色基因“活”起来作者:***来源:《源流》2020年第04期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习近平恩平虽然是著名侨乡,但其革命斗争历史悠久,不但早在1928年就建立了党支部,而且,其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遗址,也是国内最早将中共武装力量称为“人民解放军”的起源地。

“革命遗址是先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们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历史,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创造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真实历史见证,是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

恩平近年来十分重视革命遺址的保护和开发,花了很大力气来修缮、恢复革命遗址,但未来要如何利用和保护好革命遗址,让红色基因活起来,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恩平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吴美娟为了恩平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呕心沥血,她对此很感慨。

恩平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恩平市圣堂镇水塘村,这个平凡美丽的小村落,有着不平凡的历史底蕴—这里有恩平市第一个党支部旧址,恩平著名的革命“三老”,有两位出自这里。

走进水塘村委会下辖的天村,远远便能看到一栋高耸的阁楼,那里便是恩平历史上第一个基层党支部—天村党支部旧址。

据了解,天村党支部始建于1928年。

该支部由革命前辈冯燊建立,是恩平第一个基层党组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领导恩平地区的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

天村党支部旧址是青砖结构,杉瓦盖顶,闸楼门额的石匾刻着“天村里”三个大字,楼高8.5米,共三层,宽4.3米,进深5.2米,占地面积22.36平方米。

吴美娟告诉记者,这栋阁楼在1958年拆掉了一部份,1981年进行重建,1983年6月被恩平县人民政府(恩平后来撤县建市,下同)认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水塘村另一个为人称道的历史,就是出了冯燊、禤荣这两个大名鼎鼎的革命先辈。

恩平华侨华人博物馆作文

恩平华侨华人博物馆作文

恩平华侨华人博物馆作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游恩平华侨华人博物馆》。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恩平华侨华人博物馆,可好玩啦!一进去,我就被那漂亮的建筑吸引住了。

汕头中山纪念亭的文案

汕头中山纪念亭的文案

汕头中山纪念亭的文案汕头中山纪念亭是一个奉祀中国伟大民族英雄孙中山先生的纪念建筑,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状元街中山公园内,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革命家、民主主义先驱,孙中山先生倡导的革命思想和实践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思想、精神和实践成果是中国历史文化宝库中不可替代的财富,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铭记和传承。

汕头中山纪念亭建于1929年,由孙中山的追随者、汕头华侨林守研创办,旨在缅怀孙中山先生的英名和贡献。

建筑风格中融合了中国和西方的建筑艺术元素,极其独特,充分体现了近代中国文化特色。

它以大理石、青石、花岗石等材质建筑而成,古朴典雅,气势宏伟,寓意着孙中山先生伟大的精神力量和崇高人格魅力。

中山纪念亭不仅是一座富有文化底蕴的建筑,更是中国的历史见证。

它见证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族独立和民主革命的历史事件,见证了孙中山先生著名的“三民主义”及其对新中国的影响,也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作为一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纪念建筑,中山纪念亭的文案不仅要生动形象地展现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更要透彻地阐述他所倡导的“三民主义”思想。

文案中需要概括孙中山先生的人生经历、革命事迹和贡献,详细介绍他提倡的“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以及这些思想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和历史地位。

同时,文案也要引导观众深入领悟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内涵,以此感悟中国古代文化,加深国民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总之,汕头中山纪念亭的文案是准确而生动地展现了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思想,是一份独特而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

通过这份文案,观众可以更好地了解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和行动,也能够深层次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

在将来的发展中,中山纪念亭还将继续为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推动中华文化传承、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恩平侨乡文化作文

恩平侨乡文化作文

恩平侨乡文化作文“哎呀,奶奶,你快给我讲讲恩平侨乡的故事嘛!”我缠着奶奶说道。

奶奶笑了笑,摸了摸我的头,开始讲了起来:“乖孩子,咱恩平侨乡啊,那可有很多特别的地方呢。

”我坐在奶奶身边,眼睛亮晶晶地听着。

奶奶说,恩平有很多漂亮的碉楼,那是以前华侨们回来修建的。

我想象着那些碉楼的样子,心里充满了好奇。

有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了恩平的一座碉楼。

哇,那碉楼可真高啊,就像一个巨人站在那里。

我兴奋地跑过去,围着碉楼转了好几圈。

“爸爸,这碉楼好厉害呀!”我仰头看着碉楼说道。

“是啊,这可是恩平侨乡文化的象征呢。

”爸爸笑着回答。

我们走进碉楼里面,里面的布置好特别啊。

有古老的家具,还有一些我从来没见过的东西。

我好奇地这里摸摸,那里看看。

“宝贝,别乱跑,小心点。

”妈妈在后面喊着我。

“知道啦,妈妈。

”我应了一声,又继续探索起来。

在碉楼里,我仿佛穿越到了过去,看到了那些华侨们在这里生活的场景。

他们远渡重洋,在外面辛苦打拼,然后带着财富和见识回到家乡,修建了这些美丽的碉楼。

“这些华侨们真了不起啊!”我不禁感叹道。

“对呀,他们为家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呢。

”爸爸说。

从碉楼出来后,我对恩平侨乡文化更加着迷了。

我问奶奶:“奶奶,还有什么关于恩平侨乡的故事呀?”奶奶想了想,说:“还有那恩平的美食,也是很有特色的哟。

”“美食?我最喜欢美食啦!”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奶奶笑着给我介绍了恩平的烧饼、濑粉等等美食,听得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我心里想着,恩平侨乡文化真是丰富多彩啊,有那么多值得我去了解和探索的东西。

我一定要多去看看,多去学习,把这些宝贵的文化传承下去。

这就是我眼中的恩平侨乡,一个充满魅力和故事的地方!。

亭旁红色之旅

亭旁红色之旅

亭旁镇位于三门县城南9.5公里,百分之六十为丘陵山区,四周青山叠翠,溪涧迴流,中部地势平坦,沃野数十里。

亭旁城中有一山,古称亭山,亭中有对联“两山亭立如天马,二水旁流若地龙”,中嵌“亭旁”二字,就是该地形的生动写照。

1928年,亭旁爆发了震惊省内外的农民武装暴动,并建立了浙江省第一个红色政权——亭旁区苏维埃政府。

这次起义虽然最后在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酷镇压下,以失败告终,但亭旁起义作为“浙江红旗第一飘”,其历史意义毋庸置疑,更为重要的是在起义失败后,三门及亭旁的广大农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没有停止与反革命集团的艰苦斗争,1949年2月17日,亭旁地方武装配合主力部队一举解放三门全境,使三门成为解放军渡江前浙江省第一个解放的县。

亭旁,这块曾经被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因此也留下众多烈士的足迹和革命的旧址。

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经过几代人的保护和修缮,这些地方现在已成为后人“踏寻革命先烈足迹,秉承革命先辈遗志”的红色景点。

亭旁起义纪念馆:亭旁起义纪念馆选址亭山小学旧址,位于亭旁镇集镇中心,城隍庙西侧。

亭山小学古称“亭山书院”,始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1927年,为贯彻“八七会议”的精神,中共宁海县委委员包定奉上级指示,以小学教师职业为掩护,回亭旁开办干部训练班,以这里为据点开展革命活动。

1993年三门县政府拨款把这里修建为亭旁起义纪念馆,占地700多平方米,展厅面积250多平方米,展品有起义简介、烈士生平事迹及图片80余幅以及大刀、长矛、土枪、红旗、袖标、印章、起义缴获的田契等实物。

1996年亭旁起义纪念馆被中共浙江省委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旅游局命名为“浙江省青少年红色之旅经典景区”。

亭旁起义纪念碑:位于亭旁城隍庙后鹤山山顶,建于1988年5月。

亭旁起义纪念碑底座为黑色大理石,碑身由深灰色大理石贴面,镌刻有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题写的“亭旁起义纪念碑”七个红色大字。

缅怀先烈

缅怀先烈

缅怀先烈,铭记历史
——后溪小学全体师生祭扫烈士墓报道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深化“感恩”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后溪小学组织全体师生进行烈士墓祭扫活动。

后溪小学200多名少先队员代表排着整齐的队伍,怀着对烈士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后溪丢弃德育基地进行祭扫活动。

活动开始,少先队员代表向烈士敬献花圈并默哀一分钟。

随后,大队辅导员对全体师生介绍了后溪村革命烈士抗战的英勇事迹,重温了当年的历史。

接着,大队代表发言。

最后,全体少先队员在大队辅导员的带领下庄严呼号。

活动结束后,全体师生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碑,了解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表达自己对烈士的崇敬和追忆之情。

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后溪小学全体少先队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主人翁意识,明确作为少先队员肩负的使命,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

恩平天村观后感

恩平天村观后感

恩平天村观后感
同学们参观的首站是天村第一党支部。

1928年,恩平革命“三老”之一的冯燊在家乡恩平市圣堂镇水塘村委会天村建立了恩平第一个党支部,宣传党的主张,进行革命教育,积极培养革命力量,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

他们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领导恩平地区的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

同学们聆听导游的解说,参观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党支部,认真阅读党史,仿佛穿越历史,回到过去,感受到当年革命的艰苦岁月。

在冯燊故居,同学们参观了解冯燊的生平,阅读冯燊的事迹,七年级的冯泳仪表示,看到革命先辈们忘我精神,深感鼓舞,以后要树立远大志向,好好学习。

在恩平市农村改革开放展览馆,同学们观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旧物品、旧物件,忆苦思甜,纷纷表示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好生活。

“恩平市关工委组织的活动形式接地气、意义高大上,让学生们学到了更多党史知识。

”恩平市关工委创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圣堂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冯国成寄语学生,在成长路上要传承学习革命先辈坚定理想、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力争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本次“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结合恩平本地的党史发展历程,通过实地参观学习,让学生们在收获颇丰。

接下来,恩平市关工委将进一步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结合恩平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积极开展相关主题活动,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注入关工动力。

三水人民抗日纪念碑500心得

三水人民抗日纪念碑500心得

三水人民抗日纪念碑心得
近期参观了三水人民抗日纪念碑,颇有心得。

乐平镇源潭小学旁,矗立着三水人民抗日纪念碑。

在纪念碑所在的广场四周,绿树环绕,环境清幽。

广场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

我了解到纪念碑广场占地800多平方米,碑高8米,由平台、碑座、碑身组成。

碑座长、宽均3.5米,高1.2米。

左右侧中间为凹青石,正刻碑文,左右刻葵花图案,碑身下面为青石,镌刻着原珠江纵队政委梁嘉题写的“三水人民抗日纪念碑”。

在纪念碑附近,陈列着数个展板和雕像,静静地向人们述说那一段悲壮而英勇的历史。

“英烈传碑刻,风云誉旧邦。

忠魂何处去,不觉泪沾裳。

”80多年过去,抗战硝烟早已散尽,但中华儿女负隅顽抗的抗战精神却永存世间。

没有当年的铁血峥嵘,就没有如今的安居乐业。

为了保护这座纪念碑,源潭村申请民生微实事,借助乐平镇级专项资金,对抗日纪念碑进行修缮。

通过重铺广场砖、广场绿化、门头布展、浮雕景墙、造型雕塑、文化宣传栏等项目,将三水人民抗日纪念碑打造成为红色教育基地,让人民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修缮抗日纪念碑是为了铭记历史,告诉后人不能忘记当年抗日牺牲的英雄,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经过修缮的抗日纪念碑每年迎来一批又一批参观学习的社会各界人士,大家在纪念碑前忆先烈、颂英魂,学习并践行不畏艰难、为国奉献的精神。

未来,纪念碑旁还将打造党史博物馆,为人们展现更加详尽的抗战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缅怀革命前辈激励子孙后代------恩平市“三老”纪念亭建筑创作设计随笔聂福源
1、前言
恩平籍的冯桑、揭荣、吴有恒三位老共产党员、老红军,
是恩平先进的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的总代表他们的
一生是革命的一生, 光辉的一生, 在他们的革命历程中留下
了高贵的美德和高尚的思想情操。

建立“三老”纪念亭, 把冯棠、榭荣、吴有恒三位老革命的事迹刻在亭中, 教育和激励后人。

2、总体环境
“三老”纪念亭是建立在恩平鳌峰旅游风景区内, 努力把“三老亭”建成为既是公园的重要景点之一, 又是纪念革命先辈和教育后人的一个阵地。

通过比较, 最后选定在鳌峰山东侧人工湖的小岛上。

该岛原已建有三座桥与外相连。

岛中有一座椭圆形小山头, 面积约3750m2 , 小山顶处比路面高出约6m。

在这里建造纪念性建筑, 可以利用鳌峰山的自然山景, 人工湖的水景及周围的绿化来衬托椭。

在这里, 可以想像, 山是那么青绿, 水是那么宁静, 天是那么浩瀚, 山、水、天连成一色在水面中长出了一座岛, 岛中长出了一座山, 山中又长出了建筑, 建筑又融于自然环境之中。

山、水、天、大地绿化、建筑相呼应。

那它会显得那么宁静,那么庄丽, 它是人民的建筑, 自然的建筑, 时代的建筑。

3、建筑造型与布局
纪念亭采用中国传统的格调, 结合地形进行平面和空间布局。

英雄广场、牌坊、信仰道、纪念亭、念先园、后廊都是随地形走向, 成对称布局。

以纪念亭为重点, 亭座运用了尺寸夸张, 追求超群盖世的精冲表现。

后廊(五个小亭) 为衬托, 前后呼应。

创造了一层层递进、雄浑含蓄的纪念性空间序列。

观者的参观路线为. 过桥(收), 到英雄广场(放),过牌坊上信仰道(收), 到纪念亭前平台(放), 上基座步级(收), 到亭座内(放), 上楼梯(收), 到亭上平面(放), 下楼梯(收), 到念先园(放)。

这样, 通过收放的多次空间秩序对比, 形成了丰富的变化节奏, 使观者心灵得到较深的感染。

为了使观者能“回味”纪念亭的精神和艺术, 把名人对“三老”怀念的题词刻在石碑上, 砌筑在环绕小山道路的内侧〔兼作挡土墙) 当观者游完上面后, 通过这些名人字迹引导, 让其继续环绕小山游一圈。

使其在观赏、阅读名人题词时能“回味”“三老”事迹, 加深其精神领会。

同时, 又可使观者从多方位来观赏亭的艺术造型, 观赏旅游风景区内的环境, 使其流连忘返。

亭的造型起卷飞檐, 盖金黄色琉璃瓦, 高低错落, 主次分明, 与风景区的环境风貌相互协调, 融为一体, 相得益彰。

对主亭高度与视角的关系, 二考虑近、中、远三种视距位置的情况。

近距是45°视角观赏建筑物细部的最佳形象位置,此位置就是在上信仰道的第一级平台处。

中距是27°“视角既能较好观赏整体, 又能感觉到细部效果, 此位置是在英雄广场的中心。

远距是18°视角, 此时, 建筑物细部不会太清楚,但能充分地感觉到以周围环境为背景的十分明确的景象,此位置就是在进岛的主桥中间。

4、寓意与象征
满足旅游心理、耗尽旅游体力所需游览的景观规模, 通常状况下, 日需游览量直接表现为游客日需游览的时间。

让我们继续分析前面所假设的例子, 用图表示, 为明显起见,暂称A、B 、C 景区的原始游客及其量0―3点时分别为A3、B3、C3; 3―6点时分别为A6、B6、C6; 6―9点时分别为A9、B9、C9,则A3+A6+A9﹦a,B3+B6+B9﹦a,C3+C6+C9﹦a,
前一种的计算过程是.
比较二者图形, 前一种每一个景区都是单独考虑的.. 没有考虑景区原始游客的时间分布状态..忽略了继续游览的循环问题。

故在风景区环境容量的估算过程中必须考虑区域所能耗费游客的游览时间与游客日需求的游览时间之间的比率, 因而区域的日容量估算公式应该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