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前辈激励子孙后代--恩平市三老纪念亭建筑创作设计随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世纪将是一个和平发展但充满竞争的新纪元。日益开放的建筑市场把中国建筑师推Biblioteka Baidu更 加广阔、激狄的竞争舞台。靠什么竟争?靠人才, 靠人才的素质。所谓素质即个人的先天 素质和后天素质。先天素质主要指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遗传性自然素质, 是人的 心智发展的生理条件, 而后天素质则超越遗传特征的局限, 表现为受后天社会特别是教育 影响的品质。因此, 一个合格的素质型建筑学人才, 除具备良好的先天素质外,必须接受 良好的素质型建筑教育。 建筑学人才的素质型教育由4大部分构成—人文素质、创造素质、非智力素质和道德素质 教育。4者一体, 不可缺少。 5、人文素质— 造就文化人 唤醒文化创造的主体意识。几干年积淀下的文化是人类主体创造活动的结果和主体生命价 值的辉煌展示,文化的魅力在于其生生不息的生成力或蕴涵其间的感召性意义。人自呱呱 坠地开始的人文学习, 直至终身的人文修养, 在使受教育者从自然人升华为自由的文化人 的过程中,唤醒人的文化创造的主体意识, 高等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法国教育家甚 至提出要把人文素质教育与一切专业结合起来, 培养“ 不受任何学科界线限制的人” , 以提高受教育者广泛、长久的适应能力和普遍的创造性潜能。 滋润建筑文化。建筑学干本世纪初曾一度摒弃学院派古典人文主义, 取而代之的机械美学 使建筑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建筑的文化成份日益贫乏,文化色彩日益苍白。一 味地崇拜技术.. 忽视文化的作用, 人类显然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文明。找回建筑的人文精 神一一尊重传统、地域性以及建筑文化的创造性, 成了全世界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们的共 识。在高年级“ 设计” 课程中, 围绕建筑文化和哲学问题专设一些课程, 有目的地强化 学生作为建筑文化的创造主体意识, 自觉地、创造性地将文化之根植入自己的建筑创造中 去。 象征敬老。9为阳数最大值, 隐喻了“老” 。亭的基座三个3 级步级, 寓意了“ 三老” 。亭基座标高为3 厘米,与敬老节的日子“ 九九” 相同, 寓意“ 三老” 纪念亭是建筑 在敬老的美德上。 象征“ 三老” 革命本质。纪念亭的面层标高是9 米9.9 厘米, 即为“999 ” , 寓意“ 三老” 的革命本质是“999” 金一样纯正, 经过千锤百 炼, 自始至终坚持革命, 成为了革命的 先进分子。 象征“ 三老” 革命历程。从英雄广场到纪念亭的坡道称为信仰道, 分为三段梯级, 寓意 与象征“ 三老” 坚持信仰共产主义, 在革命一生中, 三人都经受了长期的战争考验,经 历了十年内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革命时期。 象征“ 三老” 终生奋斗。当观者在纪念亭上观光时, 看到绿树、碧水、蓝天, 看到城市 景观, 会感到心旷神怡。这时, 观者也知道自己是站在什么地方, 更应知道这纪念亭的亭 座外墙展开面积是25m2, 寓意“ 三老”在人世问共占了251年, 这象征了今天的幸福生 活,离不开“ 三老”的终生奋斗。 5、后语 为了合理使用资金, 整个工程分两期进行建设, 牌坊“三老” 铜象及名人题词的碑林在 二期建 一期工程于1991年9月竣工,9 月30 日海内外几百人参加了验收落成活动, 在建 国四十八周年之时供游人参观。由于施工单位的努力, 加上有关管理部门的积极配合, 工 程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成为了小巧灵珑的精品, 得到有关方面的好评。正如恩平报10月1 日《英名长存—写在“ 三老” 纪念亭落成之际) 文中描述的. “ 亭, 是一座碑。它铭 刻着的, 是‘ 三老’ 火一样的战斗生活及其辉煌的人生。亭, 是一首诗, ‘ 三老’ 的 一生, 是不屈不挠的一生,是动人的诗篇。站在亭前, 我们更看到了恩平的人杰地灵” 。
缅怀革命前辈激励子孙后代------恩平市“三老”纪念亭建筑创作设计随笔聂福源 1、前言 恩平籍的冯桑、揭荣、吴有恒三位老共产党员、老红军, 是恩平先进的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的总代表 他们的 一生是革命的一生, 光辉的一生, 在他们的革命历程中留下 了高贵的美德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建立“ 三老” 纪念亭, 把冯棠、榭荣、吴有恒三位老 革命的事迹刻在亭中, 教育和激励后人。 2、总体环境 “三老” 纪念亭是建立在恩平鳌峰旅游风景区内, 努力把“ 三老亭”建成为既是公园的 重要景点之一, 又是纪念革命先辈和教育后人的一个阵地。通过比较, 最后选定在鳌峰山 东侧人工湖的小岛上。该岛原已建有三座桥与外相连。岛中有一座椭圆形小山头, 面积约 3750m2 , 小山顶处比路面高出约6m。在这里建造纪念性建筑, 可以利用鳌峰山的自然山 景, 人工湖的水景及周围的绿化来衬托椭。在这里, 可以想像, 山是那么青绿, 水是那么 宁静, 天是那么浩瀚, 山、水、天连成一色 在水面中长出了一座岛, 岛中长出了一座山, 山中又长出了建筑, 建筑又融于自然环境之中。山、水、天、大地绿化、建筑相呼应。那 它会显得那么宁静,那么庄丽, 它是人民的建筑, 自然的建筑, 时代的建筑。 3、建筑造型与布局 纪念亭采用中国传统的格调, 结合地形进行平面和空间布局。英雄广场、牌坊、信仰道、 纪念亭、念先园、后廊都是随地形走向, 成对称布局。以纪念亭为重点, 亭座运用了尺寸 夸张, 追求超群盖世的精冲表现。后廊(五个小亭) 为衬托, 前后呼应。创造了一层层递 进、雄浑含蓄的纪念性空间序列。观者的参观路线为. 过桥(收), 到英雄广场(放),过牌 坊上信仰道(收), 到纪念亭前平台(放), 上基座步级(收), 到亭座内(放), 上楼梯(收), 到亭上平面(放), 下楼梯(收), 到念先园(放)。这样, 通过收放的多次空间秩序对比, 形 成了丰富的变化节奏, 使观者心灵得到较深的感染。 为了使观者能“ 回味” 纪念亭的精神和艺术, 把名人对“ 三老” 怀念的题词刻在石碑 上, 砌筑在环绕小山道路的内侧〔兼作挡土墙) 当观者游完上面后, 通过这些名人字迹引 导, 让其继续环绕小山游一圈。使其在观赏、阅读名人题词时能“ 回味” “ 三老” 事 迹, 加深其精神领会。同时, 又可使观者从多方位来观赏亭的艺术造型, 观赏旅游风景区 内的环境, 使其流连忘返。 亭的造型起卷飞檐, 盖金黄色琉璃瓦, 高低错落, 主次分明, 与风景区的环境风貌相互协 调, 融为一体, 相得益彰。对主亭高度与视角的关系, 二考虑近、中、远三种视距位置的 情况。近距是45°视角观赏建筑物细部的最佳形象位置,此位置就是在上信仰道的第一级 平台处。中距是27°“视角既能较好观赏整体, 又能感觉到细部效果, 此位置是在英雄广 场的中心。远距是18°视角, 此时, 建筑物细部不会太清楚,但能充分地感觉到以周围环 境为背景的十分明确的景象,此位置就是在进岛的主桥中间。 4、寓意与象征 满足旅游心理、耗尽旅游体力所需游览的景观规模, 通常状况下, 日需游览量直接表现为 游客日需游览的时间。让我们继续分析前面所假设的例子, 用图表示, 为明显起见,暂称 A、B 、C 景区的原始游客及其量0―3点时分别为A3、B3、C3; 3―6点时分别为A6、B6、 C6; 6―9点时分别为A9、B9、C9,则A3+A6+A9﹦a,B3+B6+B9﹦a,C3+C6+C9﹦a, 前一种的计算过程是. 比较二者图形, 前一种每一个景区都是单独考虑的.. 没有考虑景区原始游客的时间分布 状态..忽略了继续游览的循环问题。故在风景区环境容量的估算过程中必须考虑区域所能 耗费游客的游览时间与游客日需求的游览时间之间的比率, 因而区域的日容量估算公式应 该是. 从结论来看, 它与一般公式的区别在于一般公式内的游览区域所需时间被游客日所需游览 的时间取代,这是一个新的周转率,它与游客游览这一区域所需时间无关.. 反映出在一 个连续游览、周转的进程中, 某一环节所耗费的时间相对于整体所耗费的时间来说是毫无 价值和计算意义的。用这个新的估算公式来验算前述环境容量例子就不会出现差错了, 结 果是完全吻合的。 企建筑学人才素质型教育观的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