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理论精要汇总
申论大作文必背知识点总结
申论大作文必背知识点总结一、宏观经济政策1. 宏观调控目标:保持良好的经济增长、稳定就业、控制通货膨胀、维护国际收支平衡、促进结构调整等。
2. 宏观调控工具: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外汇政策等。
3. 经济周期:繁荣期、衰退期、复苏期、滞胀期。
4. 经济增长:靠劳动生产率提高、技术创新、资本积累等方式实现。
5. 宏观调控:根据国家的经济状况采取适当的调控手段,以维持宏观经济稳定。
二、社会治理1. 政府治理:加强社会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保障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等。
2. 民间组织:发挥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
3. 社会组织:关注社会问题,促进社会改善。
4. 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加强司法、提高社会公平正义等。
5. 公共服务:加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使社会更有活力。
三、环境治理1. 环境问题: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垃圾处理、生态破坏、全球气候变化等。
2. 环保政策:实行节能减排、加强环境监管、推进绿色发展等。
3. 绿色发展:发展绿色产业,推动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
4. 生态保护:保护湿地、森林、海洋等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5. 公共环保:加强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社会参与环保活动。
四、城乡建设1. 城乡规划: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城市规划,提高城市品质。
2. 住房问题:城市住房困难、农村宅基地权益等。
3. 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减少农民贫困。
4. 城市交通:构建便捷公共交通系统,缓解交通拥堵。
5. 城市管理: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创造宜居环境。
五、教育发展1. 教育改革:创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教育质量。
2. 教育公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3. 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4. 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推动教师专业化。
5. 学校管理:推行科学管理,促进学校发展,推动教育改革。
申论知识点总结笔记范文
申论知识点总结笔记范文一、社会热点知识1、国家政治经济形势。
2、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
3、国内经济运行态势及经济政策。
4、政治文化形势。
二、社会民生知识1、教育与国家政策。
2、医疗保健与国家政策。
3、住房与国家政策。
4、就业与国家政策。
三、科技与环境知识1、科技创新与国家政策。
2、环境保护与国家政策。
3、能源与国家政策。
4、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家政策。
四、法律与安全知识1、法治建设与国法政策。
2、安全与国家政策。
3、消防安全与国家政策。
4、网络安全与国家政策。
五、文化艺术知识1、文化创新与国家政策。
2、传统文化与国家政策。
3、文学艺术与国家政策。
4、体育事业与国家政策。
六、党的建设知识1、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
2、党的思想建设与党的政治建设。
3、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与党的建设经验。
4、党的制度建设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七、社会主要矛盾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实现途径。
2、社会主要矛盾及对策。
3、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4、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
八、国家治理知识1、国家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2、国家法治建设与法治体系。
3、民主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
4、依法行政与社会治理。
九、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1、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2、创新驱动与经济增长。
3、公平竞争与市场经济体制。
4、产业政策与企业发展。
十、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1、全球治理与全球化。
2、国际产能合作与一带一路。
3、国际贸易与全球价值链。
4、国际金融与金融风险。
十一、科技与人类社会发展1、数字经济与智能化社会。
2、互联网与信息化社会。
3、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4、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
综上所述,申论考试知识点的总结可以让考生在复习备考时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
通过对各类知识点的积累和总结,考生可以更好地把握考试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材料的答题。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该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及时了解国家政策的最新动态,不断丰富知识储备。
申论知识精华浓缩
建议熟记的申论知识精华浓缩:1.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2.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服务型政府。
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切实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3. 完善网上政务、新闻发布制度、听证会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发挥媒体导向和监督作用,加强政务公开、科学民主决策。
健全规范政府采购,发挥政府采购对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的导向作用。
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坚决纠正限制和干涉群众正常信访活动的错误做法。
4.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
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和补偿机制,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格环境执法,加强环境监测。
5. 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做好粮食储备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解决流动人口各方面的实际困难,将进城务工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
6.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发挥慈善组织的“三次分配”作用。
加强城乡低保工作,切实做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
建立法律援助、心理援助体系。
尊重人的尊严。
7. 打造集约经济,不断完善养老保证体系,迎接老龄化社会。
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新体制。
申论考试热点理论
一、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的的具体内容: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内涵和基本要求:1)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3、科学发展的原则要求:1)科学发展的“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2)科学发展的“五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
--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的推进改革。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文化建设申论考试时事政策:一、十七届五中全会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三、建设服务型社会四、建设创新型国家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一、安全生产问题二、维护和实现社会主义公平问题三、看病难、看病贵的医疗问题四、上学难、上学贵的教育问题五、房价趋高的问题六、农民工问题七、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八、城管执法问题。
《申论万能宝典》精华总结
《申论万能宝典》精华总结第一章:申论基础知识本章主要介绍了申论考试的基本概念、命题要求以及评分标准。
通过详细的解析和举例,帮助考生了解申论考试的基本要求,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和备考打下基础。
第二章:申论写作框架本章主要讲解了申论写作的基本框架和结构。
通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讲解,引导考生学会如何构建一个完整的语言结构,使文章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同时,还介绍了常用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例如比较法、引用法等,以提高文章的表达能力和说服力。
第三章:申论素材积累本章主要介绍了申论写作中需要用到的素材和知识储备。
通过对社会热点、经济问题、科技革新等内容的梳理和分析,为考生提供了大量有关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素材,使他们能够在写作过程中灵活运用,丰富文章内容,增加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第四章:申论题目分析本章主要对申论考试中常见的题目类型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和分析。
通过对不同题型的要求、解题技巧的讲解,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题目意图,抓住题目要点,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文章的写作和论证。
第五章:申论应试技巧本章主要介绍了申论考试中的应试技巧和备考方法。
通过对时间管理、写作技巧、备考策略等方面的讲解,帮助考生掌握有效的备考方法,提高答题速度和质量。
同时,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备考技巧,如阅读技巧、写作练习等,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申论写作能力。
第六章:申论范文展示本章为读者提供了一系列精选的申论范文,通过对优秀范文的解析,帮助考生了解申论写作的优秀范例,学习和借鉴范文的思路、结构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同时,也提供了一些常用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例如排比、比喻等,以丰富文章的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
《申论万能宝典》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申论备考书籍,通过对申论考试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而系统的介绍和讲解,帮助考生掌握申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论证能力。
同时,该书还以范文展示的方式,帮助考生了解优秀范文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申论知识点总结大全
申论知识点总结大全申论是中国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项重要科目,也是考生们的重要考试内容之一。
申论的命题范围很广泛,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内容丰富而复杂。
因此,考生在备考申论科目时,需要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灵活运用思维,多角度分析问题。
申论考试涉及的知识点非常丰富,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一些具体科学知识。
在备考申论科目时,考生需要全面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真题训练中不断加深理解和运用。
下面,我们将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知识等方面总结申论考试的知识点。
一、政治经济知识点总结1、国家政治制度国家政治制度是申论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包括国家的政体、政权机构、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在分析政治问题时能够准确把握国家政治制度的相关规定,并对国家政治运行状况有所了解。
2、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申论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对外经济政策等。
考生需要了解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目标、手段和效果,并在分析经济问题时能够准确把握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申论考试中重要的知识点,包括市场经济理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作用、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对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有所了解。
4、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合作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合作是申论考试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全球化的内涵、特点、趋势、影响等方面的内容,还有国际经济合作的各种形式和合作机制。
考生需要了解全球化对各国经济的影响,了解各种国际经济合作机制的作用和效果。
以上便是政治经济知识点的总结,这些知识点对于考生在备考申论科目时非常重要。
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考生在分析社会政治经济问题时更加深入准确地把握问题的本质。
二、社会文化知识点总结1、社会发展变革社会发展变革是申论考试中的重要内容,包括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规律、社会结构变迁、社会发展差距、社会文明建设等方面。
申论的知识点总结
申论的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知识点政治是申论考试中重要的知识领域之一,主要包括政治制度、政治理论、政治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1.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国家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的总称,包括国家的政体、政府机构、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内容。
应试者需要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机构和国家管理体制,还需了解国际上各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和比较。
政治制度的变革和发展是政治知识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的政治制度改革是热点问题,应试者需要掌握中国政治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2.政治理论政治理论是关于政治的一般原理和规律的学说,是指导政治实践的理论。
应试者需要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掌握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内容,还需了解国际政治理论的发展和变化。
3.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是指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体现在政治文明、政治文化、政治参与等方面。
应试者需要了解我国的政治发展情况,掌握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我国政治参与的形式和途径,还需要了解国际政治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二、经济知识点经济是申论考试中另一个重要的知识领域,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1.宏观经济宏观经济是从整体上研究经济运行和经济政策的学科,包括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规律、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内容。
应试者需要了解国民经济的基本指标和运行状况,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效果,还需了解国际经济形势和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
2.微观经济微观经济是研究市场经济中个体经济主体行为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学科,包括市场供求关系、企业管理、市场竞争等内容。
应试者需要了解市场经济中的市场形态和市场结构,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还需了解市场调节的基本方式和效果。
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应试者需要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还需要了解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公务员考试申论四大主要理论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如何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大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官气正则民风清。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点是青少年。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用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
【相关资料】“宁可毁人,不可毁誉”。
苏武作为出使西域的使者,在被匈奴扣押的19年中,他含辛茹苦,受尽折磨,宁死不屈。
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他不屈服,面对北海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仍然不屈服,苏武牧羊,是以守节为荣。
诸葛亮受刘备之托孤辅佐幼主。
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年仅年五十四岁之时就因积劳成疾而病逝。
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是以勤政为荣。
文天祥说:“事既如此,不必多言,快快取我头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杨震当荆州刺史和东莱太守时,路过昌邑。
曾受他举荐的昌邑令王密,黑夜私自拜访杨震,送上十斤黄金。
杨震当场拒收。
王密说没有别人知道,杨震义正言辞的说:“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怎可说无人知道?”后来人们把拒收贿金称“四知金”。
杨震为官清正廉洁,从不接受别人的私自请托。
有些亲朋故友劝他为子孙置办一些产业,杨震不肯。
他说:“让后代人说他们是清官的子孙,把这个留给他们,不也是很丰厚的吗?”杨震拒金,是以清廉为荣。
擅长画竹的著名画家郑板桥,任曹州县吏时写下这样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首题画小诗,表达了郑板桥关心百姓的虔挚情感。
郑板桥咏竹,是以爱民为荣。
还有岳飞的“精忠报国”;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和谐社会理论【和谐社会的6个基本特征】一是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二是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三是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四是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五是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六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申论有哪些知识点总结
申论有哪些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知识点1. 政治体制:申论文章中常常会涉及到政治体制的讨论,比如讨论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外国的政治体制的优缺点。
了解不同政治体制的特点、优劣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政治世界格局。
2. 政治理论:申论文章中常常会用到一些政治理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比如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
了解这些政治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观点,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不同理论的价值和意义。
3. 政治事件:申论文章中常常会涉及到一些政治事件的讨论,比如国际政治事件、国内政治事件等。
了解这些政治事件的背景和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二、经济知识点1. 宏观经济:申论文章中常常会涉及到宏观经济的讨论,比如国民经济总量、国民收入、经济结构等。
了解这些宏观经济指标的意义和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和特点。
2. 政策措施:申论文章中常常会涉及到一些经济政策的讨论,比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
了解这些政策的目的和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和水平。
3. 产业结构:申论文章中常常会涉及到产业结构的讨论,比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等。
了解这些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经济的结构和发展方向。
三、社会知识点1. 社会问题:申论文章中常常会涉及到一些社会问题的讨论,比如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环境问题等。
了解这些社会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2. 社会制度:申论文章中常常会涉及到社会制度的讨论,比如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养老制度等。
了解这些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的运行规律和特点。
3. 社会发展:申论文章中常常会涉及到社会发展的讨论,比如城市化进程、社会分工、社会结构等。
了解这些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特点。
四、文化知识点1. 文化传统:申论文章中常常会涉及到文化传统的讨论,比如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传统礼仪等。
申论必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申论必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知识点1. 政治(1)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安排(5)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及五中全会精神(6)全面从严治党2. 经济(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十三五”规划和“十四五”规划(3)乡村振兴战略(4)“一带一路”倡议(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新发展格局3. 社会(1)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社会保障体系完善(3)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依法治国(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历史文化领域的知识点1. 历史(1)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3)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4)中华文化传统(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逻辑及其时代适应性(6)世界历史和中外历史交流2. 文化(1)文化自信(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4)当代中国文化发展(5)文化产业发展(6)文联、作协制度三、科技生态领域的知识点1. 科技(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数字中国建设(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4)互联网+(5)人工智能(6)大数据2. 生态(1)生态文明建设(2)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3)节能减排(4)自然资源合理利用(5)应对气候变化(6)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建设四、法律安全领域的知识点1. 法律(1)宪法(2)民事法律(3)刑事法律(4)行政法律(5)司法改革(6)全面依法治国2. 安全(1)国家安全观(2)国家安全体系和国家安全能力建设(3)社会安全保障体系(4)生态安全(5)信息安全(6)国际安全合作以上就是申论必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这些知识点囊括了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科技生态和法律安全等领域,考生在备考申论考试时,可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申论知识点总结归纳
公共管理知识也是申论考试的考查重点之一。考生需要了解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包括政府管理、社会管理、危机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知识。考生需要对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4.时事政策
时事政策也是申论考试的重点考查内容。考生需要对当前政策和时事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和分析。比如,全面深化改革、扶贫攻坚、脱贫攻坚等都是时事政策的热点。考生需要对这些政策有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为这些政策做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
三、申论知识点总结归纳
申论考试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热点、时事政策等进行分析、阐述和评价的一种考试形式。考生需要熟练掌握政治经济、社会热点、公共管理、时事政策、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能够深入分析、理性评价社会热点、政策问题,并能够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
5.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是申论考试的又一个重点考查内容。考生需要对公务员法律法规了解,了解公务员法的相关内容,掌握行政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包括行政权力、行政行为、行政效能、行政责任等方面的知识。考生需要对行政管理的相关理论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6.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也是申论考试的重点考查内容。考生需要了解国家法律法规,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掌握法律法规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等方面的知识。考生需要对法律法规的相关理论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申论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申论知识点概述
申论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一部分,是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热点、时事政策等进行分析、阐述和评价的一种考试形式。申论考试不仅考察考生的文章表达能力,更加重考生对政策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因此,熟练掌握申论知识点是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必备的技能。
申论常用理论素材集锦
一、政治理论(一)和谐社会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入手,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必须注重社会公平,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二)自主创新1.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改革一切阻滞自主创新的不合理规定和体制,形成用于资助创新的社会氛围,建立和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机制和制度,建设一个富于创新精神的学习型社会,进一步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现代化的新局面。
2.自主创新的措施: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路径;必须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要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综合协调和服务功能,创造更好的创新环境。
(三)节约型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要突出抓好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结构调整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根本,科技创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保护环境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前提,深化改革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动力,加强监管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保障,政府表率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
(四)科学发展观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强调以人为本,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强调全面发展,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强调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关系,强调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3.如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各级干部中;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认真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中;要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中。
申论话题知识点总结
申论话题知识点总结一、改革的内涵和意义1. 改革的内涵(1) 改革是指对既有制度和观念的变革和重建。
(2) 改革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制度性障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社会发展的活力。
2. 改革的意义(1)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家整体实力。
(2)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加社会和谐稳定。
(3) 增强国家的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4) 促进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优势。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内容1.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1) 深化改革的突破点在于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推动制度创新深入发展。
(2) 重点领域主要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
2. 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1) 拓宽经济改革领域,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高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3)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提高社会整体公共服务支持能力。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径和策略1. 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径(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发展为关键,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统筹推进改革、发展和稳定三大任务。
(2)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创新来推动改革,坚持以市场化和法制化为重要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全体人民尤其是贫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 全面深化改革的策略(1) 政府政策调整,促进经济体制和机制变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2) 加快扩大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和建立全国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四、全面深化改革的困难和挑战1. 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快速,改革任务繁重。
2. 改革推进中困难重重,有些任务推进欠缺广泛支持。
3. 改革领域大,推进难度大,敲门难,产业结构旧,体制机制落后。
五、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景和展望1. 全面深化改革将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产生深远影响。
2. 全面深化改革将对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产生深刻影响。
申论重点
申论常用十大理论:1、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人为本的、全面的、协调的发展观)23、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发展为目标,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4、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5治文明)6、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7、正确政绩观8、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910、解决突发公共事件(有关预防应急机制写申论时,需要用到理论时,优先采用6/7/8/9,因为它们是相对理论,而1/2/3/4/5都是通用理论,基本上所有问题都用的上,只有在相对的那些理论都不能用的时候才用通用理论。
申论有关知识概述一、申论的三要素:表现(指的就是问题,资料中提及的问题)原因(指的是出现问题的原因)对策(指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说某工厂排放的污水致使当地老百姓农田里的农作物死亡,那么农作物死亡就是“表现”,而该工厂排放污水就是“原因”,怎么去解决这个污染问题就是“对策”二、申论当中资料的性质1234567三、申论的解题步骤1、明确题型(申论的题型有四类:概括、分析、对策、写作)概括:一般题目会这样出“根据给定资料3—8,概述其×××”,这类就属于概括题分析:一般题目形式“请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对策:一般题目形式“结合给定资料,请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作:最后一题2、明确题型分类3、明确答案组成部分A、在概括题中,要注意区分题目的意思,若题目要求概括“问题”,那我们应当写上“负面表现”及“原因”;若要我们概括“情况”,那我们应当写上“表现”、“原因”、“对策”三个方面。
申论必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申论必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政治经济社会政治经济社会是申论必学的基础知识点,包括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在政治方面,包括一些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以及政治风险和政治决策等。
在经济方面,涉及到经济发展、经济政策、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在社会方面,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问题、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等。
二、国际关系国际关系是申论必学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包括国际格局、国际体系、国际组织、国际法律、国际贸易和国际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在国际关系方面,需要了解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的基本理论,包括国际政治关系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以及国际经济关系的特点和规律。
三、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申论必学的重要内容,包括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在哲学方面,需要了解一些哲学概念、哲学思想和哲学理论。
在社会科学方面,需要了解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历史学和宗教学的基本内容。
四、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方面也是申论必学的关键知识点,包括科学基础知识和技术应用知识。
在科学方面,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科学发现和科学理论,以及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等方面的内容。
在技术方面,需要了解一些重要技术成果和技术应用,以及技术改革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知识。
五、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也是申论必学的重要知识点,包括生态和环境的基本概念、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内容。
在生态方面,需要了解一些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基本理论,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知识。
在环境方面,需要了解一些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基本情况,以及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知识。
六、法律法规法律法规也是申论必学的重要内容,包括宪法、行政法律、民法、刑法、商法、劳动法、环境法和知识产权法等方面的知识。
在法律方面,需要了解一些重要法律和法规的内容和适用,以及法律体系和法治进程等方面的知识。
七、文学艺术文学艺术也是申论必学的重要知识点,包括文学、历史、语言、文化、艺术和传媒等方面的内容。
申论必备理论常识-马哲
二、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1、事物是普遍联系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 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整个世界是 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 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客观的、多样的。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 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 问题。
【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 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 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 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 的统一。
四、人生观
1、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原理
【原理】个人活动是社会总活动的一部分,对社会发展 具有一定作用。当个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对社会发燕尾服起促进或失去作 用;反之,起阻碍或破坏作用。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又 制约着个人的活动。 【方法论】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社会发展作出 贡献。反对脱离社会需要的自我设计,也反对否定个人 活动的作用。
6、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 一(事物发展途径的原理)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 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 途径。 【方法论】支持新事物,培养创新精神;准备走曲折的 道路
7、矛盾的原理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 一的关系,叫矛盾。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正确对待矛盾,要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 揭露矛盾,分析矛盾,从矛盾的两方面看问题,坚持两 分法,防止片面性。
申论各个考点知识点总结
申论各个考点知识点总结一、政治(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1. 阶级斗争2. 生产关系3.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4. 社会主义制度5.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 全面依法治国4. 党的领导5. 人民民主6. 文化自信(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 丝绸之路2. 中国四大发明3. 金融史话4. 中华传统文化5. 环保治理6. 新时代爱国主义(四)重要宏观经济理论1. 国民经济核算2. 宏观调控政策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4. 互联网+经济5. 区域经济发展6. 人民民主(五)重大网络热点1. 党的建设问题2. 科技创新3. 文化自信4. 基层治理5. 生态文明建设6. 全球化与中国二、经济(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念1. 价值理论2. 剩余价值3. 资本主义经济周期4. 货币与金融5. 国民经济核算6. 宏观经济调控(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 全面依法治国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5. 区域经济发展6. 人民民主(三)中国基本经济制度1. 国家所有制经济2. 集体所有制经济3. 私人所有制经济4. 混合所有制经济5. 公有制经济要领6. 改革开放(四)重大网络经济热点1. 互联网+经济2. 创新驱动发展3. 科技创新4.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5. 绿色发展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五)当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1. 全球化对经济的影响2. 世界三大经济体3. 亚太经济合作4. 一带一路倡议5.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6. 新型全球化三、文化(一)世界文化交流与传播1. 丝绸之路2. 中国传统文化3. 从“三个代表”到永远跟党走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5.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6. 新时代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1. 中华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 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 保护传统村落4.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 文化自信(三)重大网络文化热点1. 网络言论2. 党的建设问题3. 新印象——对外文化传播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 新时代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6. 社会科学研究(四)文化产业与创意经济1. 文化产业的发展2. 文化产业融合发展3. 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4. 文化创意产业5. 文化产业综合改革6. 文化部工作展望(五)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1. 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2. 文化多样性保护3. 世界文化遗产4. 艺术教育5. 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传播6. 文化全球化四、社会(一)社会结构和社会矛盾1. 生产关系2. 阶级斗争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 改革开放5.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6. 社会组织(二)社会变迁与社会问题1. 中国的城镇化2. 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3. 社会问题研究成果4. 社会心理学5. 基层治理6. 中国社会管理研究(三)重大网络社会热点1. 党的建设问题3. 基层工作4. 基层组织建设5. 社会治理6. 生活困境与社会帮扶(四)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1. 社会管理的基本功能2.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3. 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4. 基层社会治理5. 社会治理现代化6. 中国社会管理研究(五)全球化与社会变革1. 全球化对社会的影响2. 社会变迁与社会问题3. 社会经济问题4. 社会政策研究5. 社会科学研究6. 社会变迁五、生态环境(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1. 生态文明建设2. 生态环境保护法3. 生态经济学4. 环境治理6. 生态文明建设(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1. 生态文明建设2. 生态环境保护法3. 生态经济学4. 环境治理5. 绿色发展6. 生态安全(三)生态环境制度1. 环境影响评价2. 环境治理与污染防治3. 绿色发展4. 生态环境改善5. 生态环境治理6. 生态文明建设(四)重大网络环境热点1.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2.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3. 生态环境质量4. 生态环境保护法5. 生态环境评估6. 生态保护补偿(五)全球化与生态文明1. 全球化对环境的影响2. 生态环境保护法3. 生态经济学4. 环境治理5. 绿色发展6. 生态安全六、总结申论考试要求考生在考试中灵活运用丰富的综合素质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各个领域改革成就,提出问题研究,提出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国家和人民提供科学的决策建议。
申论作文可用的理论
申论作文可用的理论
在申论作文中,我们可以运用各种理论来支撑和论证自己的观点。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理论,可以用于申论作文写作,但文中不要出现与标题相同的文字。
1. 社会契约理论:社会契约理论主要提出了个体与社会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和责任,强调个体应当在社会中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以获得对应的权益和回报,平衡社会发展的利益。
可以运用这一理论来探讨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以及公民应如何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
2. 利益最大化理论:利益最大化理论主要着眼于个体或组织在决策时追求自身最大利益的行为,探讨如何在保证公平和合理的前提下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解决利益冲突和矛盾。
可以用来分析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问题,引导讨论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的问题,寻求共赢的解决方案。
3. 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经济、社会和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提出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需要协调、平衡发展的观点。
可以用来讨论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等问题,引导人们思考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主要强调通过社会环境的学习和经验积累来形成个体的认知、行为和态度。
可以用来讨论人们在社会交往和互动中的学习和变化过程,分析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变革。
5. 民主理论:民主理论主要强调民众的参与和决策权,认为民主制度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的权益和利益。
可以用来讨论民主制度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民主机制。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理论,可以在申论作文中运用,但要注意文中不出现与标题相同的文字,避免重复和啰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邓小平理论精要汇总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
并且是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成。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
并且是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成。
【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这个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1.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3.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4.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获得新的时代内容。
7.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
在现代化建设的长过程中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可是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8.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
执政党的党风,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
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9.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上述九条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相互关联,不可分割,要掌握其完整体系和内在逻辑。
第一条是思想基础,是这一理论的精髓,贯穿于全部。
第二条是这一理论的前提和立论基点。
第三、四、五、六、七条着重论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这一理论在党的路线上的集中表现。
其中又突出讲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还突出讲了生产力标准,这是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
第八条专门论述了运用这一理论,实现党的路线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第九条讲“一国两制”,用这种方式来解决祖国统一问题,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这些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部分。
当然,邓小平理论还有其他许多内容,还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在实践检验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
【学习与实践】邓小平理论内容非常丰富,也非常深刻,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
在学习中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学习邓小平理论,必须全面、准确、完整地领会和把握其精神实质。
第二,学习邓小平理论,关键是抓住其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三,学习邓小平理论,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原著,同时也要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重要文献。
第四,学习邓小平理论,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发展模式类专题精要汇编--------------------------------------------------------------------------------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1、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核心】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
它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第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
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正确把握和处理若干重大关系】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发展经济,不断增加物质财富,是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发展理论,尽管具体内容千差万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经济发展。
离开了这一点,就不可能成为一种科学的发展理论。
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
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
”所以,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决不意味着经济发展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是通过抑制经济发展来平衡别的发展。
无论现在还是将来,经济发展始终是发展的中心内容,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但也必须看到,经济发展不是发展的全部内容,发展还包含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社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
经济发展代替不了社会发展,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不等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水平的自然提高。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城乡、区域和社会群体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许多新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一些社会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就可能导致社会冲突加剧、社会动荡不安。
如果产生这样的结果,现代化建设就可能走入误区,而且反过来会制约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甚至毁灭经济发展的成果。
因此,在推进经济发展时,必须关注财富怎样分配,利益怎样协调,矛盾怎样化解。
要让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让人们普遍分享发展的成果,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
这就要求我们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全面进步,切实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提高现代文明程度。
既要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又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以积极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建设为着力点,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并进。
二、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
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这只“无形之手”的作用,自觉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同时,又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改进宏观调控方式,切实发挥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