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前沿文献报告
现代地理学的热点问题、前沿领域、发展趋势
•一、当代地理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1.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2.陆地表层过程和格局的综合研究3.自然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建设研究4.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系统的机理和调控研究5.地球信息科学、技术和“数字地球”研究•1.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全球变化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学术界为迎接人类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而设计和实施的研究计划,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超级科学计划。
研究学科涵盖大气、海洋、地理、地质、地球物理、环境、生物、生态、能源、人口、经济等诸多学科,研究人员涉及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的科学家以及政府和企业界的管理人员,研究方法强调学科的交叉和理论的集成,并将地球系统科学作为其研究的新方法。
全球变化研究目前由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 SITAS)等4个正在执行的研究计划组成,每个计划包含有一系列核心计划和交叉计划。
为保障各项计划的顺利进行,相应地设计了一系列数据观测与采集系统作为技术支撑,主要有:地球观测系统(EOS)、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全球陆地观测系统(GTOS)、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全球环境调查系统(GOES)等。
全球变化研究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和国际全球变化人文因素的推动下,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涉及古地理环境演变、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减轻自然灾害、典型区域环境定位研究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的对策等众多领域。
我国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区域和全球环境变化关系密切,正是地理学研究可以发挥特长、显示才干的领域。
2.陆地表层过程和格局的综合研究地理学的传统研究领域是发生在陆地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和空间组织。
认识这种分异和组织的规律,对于合理布局经济活动,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有着重要的价值。
地理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
地理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地理学是一门关于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地理学在人类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综述将探讨地理学的几个重要领域,包括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和植被等。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于了解地球的自然过程和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方面,有一篇重要的文献是“地球系统科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Earth System Science),由斯蒂芬·马斯特斯(Stephen Marshak)等人编写。
该文献探讨了地球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介绍了地球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该文献对于地球系统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另一个重要领域,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和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于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地域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方面,有一篇重要的文献是“人文地理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Human Geography),由詹姆斯·鲁本斯坦(James M. Rubenstein)编写。
该文献介绍了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并探讨了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和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该文献对于人文地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工具,用于地理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广泛,涉及土地利用规划、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
在这方面,有一篇重要的文献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导论”(Introduction to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由凯伦·库尔德(Karen Kemp)等人编写。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一、本文概述中国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演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持续进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深度也在逐渐加深。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分析当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梳理了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贡献。
接着,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在人口地理、经济地理、文化地理、政治地理和城市地理等领域的研究进展,特别是与新型城镇化、全球化、生态文明等时代主题相关的研究。
本文还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数据获取的困难、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以及跨学科合作的不足等。
本文展望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大数据、遥感、GIS 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不断深入,中国人文地理学有望在理论创新、方法改进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面对全球化和环境变化的双重挑战,中国人文地理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全球视野和时代特色。
二、中国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中国人文地理学作为一个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学科,其研究领域广泛且深入。
在历史演变中,中国人文地理学始终致力于探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以下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探讨文化现象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扩散和变迁。
在中国,这一领域的研究尤其关注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融等现象。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着重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包括产业布局、区域发展、城乡关系等。
在中国,经济地理学在区域均衡发展、城市化和全球化等背景下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地理学:社会地理学关注社会空间结构、人口分布和迁移、社区发展等议题。
学术研究中的地理学研究新方向
学术研究中的地理学研究新方向摘要: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理学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本文主要探讨了学术研究中的地理学研究新方向,包括大数据分析、遥感技术、城市地理学、环境地理学和全球变化等方面。
一、引言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广泛,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生物、人口、经济、文化等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理学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遥感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地理学研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方向和思路。
本文将对这些新方向进行探讨和分析。
二、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是近年来地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方向。
随着数据采集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获得越来越多的数据,包括人口数据、经济数据、环境数据、交通数据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发现新的规律和趋势,为政策制定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三、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地理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获得地球表面的各种信息,包括地形、植被、水体、土壤等。
这些信息不仅可以用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环境监测等领域,还可以用于灾害预警和评估等方面。
遥感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降低成本。
四、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城市规模、空间结构、城市化进程、城市交通、环境问题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为城市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五、环境地理学环境地理学是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地理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环境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态保护等方面。
人文地理学研究前沿
人文地理学研究前沿人文地理学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分支,致力于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前沿呈现出多元化、交叉性和跨学科的趋势,以下是对人文地理学研究前沿的探讨。
一、文化地理学的兴起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塑造和影响。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地理学日益受到关注。
研究者们致力于探讨地理环境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以及文化的空间分布和地方认同的形成。
此外,文化地理学还与其他学科如社会学、人类学、建筑学等进行了广泛的交叉研究,拓展了研究领域。
二、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城市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的核心领域之一,研究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在全球城市化加速的背景下,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前沿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化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城市空间的不均衡和社会差异;城市治理和城市规划等。
如何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
三、地理信息科学的应用地理信息科学是人文地理学中的一门交叉学科,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等工具分析和处理地理空间数据。
近年来,地理信息科学在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社会经济研究等领域,地理信息科学的应用不断扩展,并与其它学科如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等领域形成了紧密联系。
四、自然与人文地理相结合的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结合,致力于研究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人类活动提供了基础。
例如,研究者们通过考察自然环境对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加深了对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
五、后人文地理学的崛起后人文地理学是在对传统人文地理学进行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出现的新兴学科。
它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中吸收思想,对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进行了重构。
地理学发展前沿专题汇总
论文评分教师签名浅议全球变化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姓名:席许苛学号:104754140136专业:学科教学(地理)方向:地理教育课程名称:地理学发展前沿专题任课教师:彭剑峰上课时间:2014.09—2015.01(周一9-10节)浅议全球变化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席许苛(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 475004) 摘要:去年20 多年来,国际科学界对全球变化研究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了人类活动产生的碳排放是全球变暖的重要驱动力、全球变化影响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共识。
本文提出立足国际和区域平衡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制定全球变化应对对策。
关键词: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挑战与对策;1 人类应对全球变化的挑战全球变化是指由自然和人文因素引起的地球系统功能的全球尺度的变化,包括大气与海洋环流、水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资源、土地利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等的变化。
全球变暖是全球变化的突出标志。
全球变化在改变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如何应对全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在过去的30年中,国际社会为进一步认识全球变化的机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减轻其不利影响,进行了政治、经济、科技等多方面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概括起来有3个方面。
1.1 增进了全球变化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认识国际社会的共识之一是: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存在着巨大的影响,如果应对不力,将会危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变暖会使海平面上升进而淹没沿海低地。
其他一些自然过程也将出现明显变化,全球变暖的影响还表现在热浪、干旱和强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强度和频率可能增加;人类社会系统也受到重大影响,如环境风险加剧、水资源短缺、粮食减产、健康和疾病的危险等。
1.2 认识到人类活动是全球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国际社会共识之二是:人类活动是引发20 世纪后半叶以来全球变暖过程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引发全球变暖的依据是什么? 这要从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谈起。
地理前沿讲座读书报告
地理前沿讲座读书报告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
它所面对的是复杂的地球表层巨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与人类圈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是由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组合在一起的复杂体系。
地理学研究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综合性。
地理学经历了20世纪近代地理学的发展阶段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现代地理学的发展阶段,取得了显著进展和巨大成就。
无论从学科发展角度,还是从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国家需求看,地理学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的有利契机。
1当代地理学研究前沿地理学目前主要发展趋势是研究陆地表层各界面间的物理、化学、生物及人文过程,探讨多种过程的相互作用机理,探求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间相互协调、持续发展的规律。
不难看出,涉及的主要研究方向面向当前世界性的人口、资源、环境与持续发展问题。
重点研究领域如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陆地表层过程和格局的综合研究、自然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系统的机理和调控研究、地球信息科学和“数字地球”战略研究等均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同时又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能够为国家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和解决方案。
1.1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全球变化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学术界为迎接人类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而设计和实施的研究计划,研究学科涵盖大气、海洋、地理、地质、地球物理、环境、生物、生态、能源、人口、经济等诸多学科,研究强调学科的交叉和理论的集成,并将地球系统科学作为其研究的新方法。
针对气候变化、臭氧层耗减、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荒漠化等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已分别制订了有关国际公约,开展合作,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地球和地表自然界是有机的整体,全球各个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
随着人口增长、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愈加强烈。
人类对某一地区施加的影响,会对其它地区产生作用,而今天的措施又将对未来产生影响。
地理学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沿领域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21
▲ 室内模拟实验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对自然
发展趋势(5)
◆ 实验地理与技术手段现代化
▲数量化方法将得到普遍应用, 数学模式可表达 经验概念、实验结果, 揭示内在关系和规律;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紧密结合以及具有专 家系统水平的智能分析和决策等的深入应用, 必将为地理研究带来新的突破.
◆ 加强地理学内部的综合研究
▲长期以来,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割裂对立的二 元论阻碍了地理学整体综合研究的发展.
▲自然地理研究原则上不应该是纯自然主义的, 人文地理研究也离不开自然地理和生态学基础;
▲统一的地理学或综合的地理学是客观存在的, 并且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可编辑课件PPT
18
发展趋势(3)
可编辑课件PPT
16
发展趋势(2)
◆ 加强地理学内部的综合研究
▲地理学各分支的发展为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和在 综合指导下的分析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1930年代以来地理学专业分化的趋势比较明显; 1970年代以来综合倾向逐渐增强,进一步专业分 化和更高层次的综合同步进行;
可编辑课件PPT
17
发展趋势(2)
世 界的模拟能力, 并能产生新信息为决策服务;
▲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使地理学传统的综合性、区域 性得到充分的技术保证, 并形成了为地理战略咨询与 地理工程建设服务的信息(资讯)产业.
▲ 地理信息系统的成果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市规划、
作物估产、灾害预警评估等领域, 成为重要的研究和管
理工作手段.
可编辑课件PPT
27
前沿领域与重点(1)
陆地表层过程与格局的 综合研究
可编辑课件PPT
28
地理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地理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一、引信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其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环境资源人口、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地理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地理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地理学研究现状
1.环境与资源研究
环境与资源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如气候变化、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这些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地理学者在环境与资源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环境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机制和影响、水资源分布和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等。
2.人口与城市化研究
人口与城市化是地理学研究的另-重要领域。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城市空间结构、人口流动、城市发展模式等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地理学者在人口与城市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城市规划、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与城乡人口变化、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等。
3.经济发展与区域研究
经济发展与区域研究是地理学的重要应用领域之-。
地理学者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成因与机制、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优化、地区竞争力与发展战略等。
同时,随著全球化的加速,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跨国经济活动也成为了地理学者研究的重点。
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
一、现代地理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1)现代地理学的特点第一,研究方向趋于应用化古典地理学停留在描述阶段,近代地理学是处于解释阶段,而现代地理学面向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地理现象的解释由单纯的类型归纳,过渡到理论演绎、实验反馈和模式化的方法,进入了应用阶段。
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人口、粮食、资源、能源和环境等问题,都成为现代地理学的研究课题。
第二,研究方法趋向系统化地理学将人类居住的地球表面看作统一的复合系统,地理学本身的结构和体系已趋向于世界性的一元化,围绕着人类与环境为核心的研究,日益体现这门学科的整体性、综合性特点。
不仅使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地理学中得到结合,而且地理学中许多新课题也展开了跨学科的研究。
这一趋势还促使区域地理的复兴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是以系统论的观点和系统分析的方法,用之于现代地理的研究。
第三,研究手段趋于现代化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手段日趋现代化。
如新的观察技术(如遥感的应用),新的分析技术(如电脑的运用),以及新的制图技术等使地理研究出现了一个革命,获得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成果。
尤其是电脑和遥感技术的运用,使现代地理学能获得和储存大量的信息,并为分析复杂的人地系统提供了可能性。
(2)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趋势①学科内部的整体综合研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自然与社会要素所涉及的具有时空差异和变化规律的多个部门学科,它面对的是复杂的地球表层系统,是由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组合在一起的复杂体系。
因此,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科,一直以综合性和区域性为特色,其综合性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过去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分割与对立的二元论阻碍了地理学的整体综合研究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愈来俞大,影响也更为显著。
在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日益剧烈的今天,人地关系更密切的的交织在一起。
自然地理研究也不是纯自然主义,它也研究人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与反馈,人文地理研究也离不开自然环境的生态学基础,因此,综合地理学或统一地理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系统研究地理事象的出发点。
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及若干前沿领域
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及若干前沿领域
自然地理学指的是研究自然环境的学科,其探讨范围包括大气、水文、地表和海洋等领域,旨在理解和解释自然环境的现象、过程和特点。
自然地理学作为基础学科,在现代生态环境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正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一、整合交叉学科,实现融合创新
在面临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利用问题的社会现实中,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促进了科学理论的创新和应用。
注重实践操作,采用多种手段探究问题,如遥感技术、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等方法,实现了研究方式的多元化。
二、强调应用科学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资源利用需求,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总体趋势是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有机结合,在研究成果与社会实践中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这意味着自然地理学研究应该通过提供具有实践意义的决策与指导,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技术、方案和服务。
三、加强当前热点问题的研究
在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等众多热点问题的影响下,自然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正在逐渐扩大。
气候变化、物种保护、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
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学术关注。
另外,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自然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将进一步扩大。
四、注重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挖掘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需要继续探索许多未知领域,包括深海底部和北极地区等极端环境以及其他复杂的生态系统。
同时,自然地理学需要不断研究和理解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以便更好地维护自然环境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总之,尽管自然地理学在许多领域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需要继续发展和创新,结合社会需求和未知领域的探索,确保对生态环境和资源开发的正确把握。
自然地理学研究前沿
自然地理学研究前沿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恶化以及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自然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的学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探讨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分析当前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全球自然地理学的繁荣和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文章首先回顾了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梳理了学科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分支领域。
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分析了当前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几个前沿领域,包括气候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地表过程与地貌演化、水文循环与水资源管理、生态地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这些领域的研究不仅关乎地球自然环境的演变和可持续发展,也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文章还就当前自然地理学研究面临的关键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如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表过程的干扰和调控、全球尺度下的水文循环与水资源管理策略等。
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期推动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文章展望了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强调了跨学科合作与数据共享在推动自然地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文章也呼吁全球自然地理学者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地理学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自然地理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地理学的影响,包括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生物多样性变化以及地球表面形态的改变等方面。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这对沿海地区和低洼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了显著影响。
海平面上升加剧了海岸侵蚀、盐度入侵和洪水灾害等问题,对沿海生态系统和人类居住区构成了严重威胁。
海平面上升也改变了海洋动力学过程,对全球海洋循环和气候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极端降雨、干旱、热浪和风暴等天气事件对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如洪水、干旱、火灾和泥石流等灾害频发。
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趋势与前沿
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趋势与前沿地球是我们的家园,而认识家园的自然环境、地球系统以及自然灾害是我们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复杂变化,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和趋势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本文将分别从地震、气候、水资源、自然生态等不同方面,探讨近年来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趋势和前沿。
一、地震研究趋势与前沿地震是地球上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发生了多少次,却无法预测其具体时间和地点。
因此,近年来,地震预测和早期警报技术的研究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的热门领域。
科学家们通过龙卷风、地形剖面分析等等手段,建立出不同的震源机制模型,进而预测地震的时间和地点。
此外,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也是地震研究的重要方向。
通过模拟地震的物理模型,来模拟、识别地震活动的机制,从而为地震预测、灾害应对和防范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二、气候变化研究趋势与前沿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之一,大气水平的气候变化不仅是全球甚至全地球的共同问题,而且也是很多地方的生态恶化和自然灾害的直接原因。
因此,在气候变化的研究方面,为了预测全球气候状态和变化趋势,发展模拟模型和预测模型是当下研究的重要领域。
此外,为了探究整个地球系统里的二氧化碳循环,同时也为了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的其他因素,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全球碳循环。
三、水资源研究趋势与前沿水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然而,全球气候变化不仅会直接影响地球系统的水循环,而且也会给人类的水资源供需带来重大挑战。
因此,为保障地球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的研究重点就是研究水循环和水质量问题,并进一步研究市场化的水资源开发与使用方式。
四、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趋势与前沿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生态系统是地球系统中最为脆弱的一环,生态保护防止生态系统的紊乱,我们可以从源头上减小场地污染,将危险物质控制在源头上。
另外,保护地球生态的措施不仅需要技术上的支持,更需要人类社会看起来的参与。
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一、引言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的学科,涉及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
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世界,探究地球上各个地域的自然和人文特点。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选择了探索某一特定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以便深入了解地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本报告将对我所选地区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背景介绍我所选择的地区是亚洲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中国的福建省、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越南的北部沿海地区。
这一地区是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交汇点,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通过深入研究该地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东南亚地区的地理特点及其对该地区人文文化的影响。
三、自然地理特点1. 地形和地势:东南沿海地区的地势起伏,地形复杂多样。
福建和广东主要由山地和丘陵组成,拥有许多著名的山脉和高峰。
广西则以喀斯特地貌为主,拥有大量的溶洞和地下河流。
越南北部沿海地区也是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拥有许多壮丽的自然景观。
2. 气候和气象:该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属于亚热带气候。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干燥。
受季风影响,该地区的降水量较为充沛,有丰富的水资源。
3. 植被和动物:由于气候条件的适宜,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植被和动物资源。
该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包括热带雨林、云雾森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等。
许多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在该地区设立,以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生态系统。
四、人文地理特点1. 人口和民族:东南沿海地区人口众多,是中国和越南人口密集的地区之一。
该地区有丰富的多民族特色,包括汉族、壮族、闽南人、客家人等,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
2. 经济发展: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和越南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该地区拥有众多的港口和经济特区,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和劳动力流动,推动了区域的经济繁荣。
3. 文化和旅游:东南沿海地区具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各地以独特的民族风情、历史古迹和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地理学基础与发展前沿
地理学基础与发展前沿地理学是一门探索地球表面和人类活动关系的学科,它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地理学可以分为两个主要分支:物理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
物理地理学研究自然环境,如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地理等;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如人口、城市、农业、交通、经济等。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考察、实地调查、地图制作、遥感技术等。
地理学基础是地理学发展的根基,它涉及到地球的形状、结构、变动和地理现象的起源、分布和发展规律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地理学的基础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他是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提出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并研究了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和自然规律。
在中世纪,地理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欧洲地理学家通过探险和地图制作,扩大了对地球的认识。
现代地理学的基础则是在19世纪形成的,地理学家通过对地球上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
地理学的发展前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地理数据的工具,它可以将地图、统计数据、遥感影像等综合起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表面和人类活动。
遥感技术则是通过卫星或飞机上的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的影像和数据,可以用来监测和分析地表的变化。
GIS和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包括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农业生产等。
2.全球变化和气候变化:全球变化是指地球系统(包括大气、海洋、陆地等)的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变化。
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关注的是地球气候系统的变化和影响。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气候变化成为了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3.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以满足未来世代的需求。
地理学通过研究环境问题、资源利用和城市规划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
地理科学进展发表记
地理科学进展发表记近年来,地理科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为我们对地球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深入的了解。
在这篇记述中,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些最近的地理科学进展,以及这些进展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让我们关注地球的气候变化。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关注越来越高涨。
地理科学家们通过对气候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揭示了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通过研究气候模型和气候变化的趋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地理科学对于环境保护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不同地区生态系统的研究,地理科学家们可以评估环境的健康状况,并提出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方法。
例如,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海洋污染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措施,以保护海洋环境。
地理科学还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变得越来越重要。
地理科学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分析和规划,以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和人居环境的质量。
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
我想谈谈地理科学在自然灾害预防和应对方面的进展。
地球上发生的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地理科学家通过对灾害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提前预测和预警自然灾害的发生,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决策依据和灾害风险评估。
这些预警系统和风险评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理科学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和自然灾害预防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这些进展不仅提高了我们对地球的认识,也为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作为地理科学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我们应该继续关注和支持地理科学的发展,为构建可持续的未来做出贡献。
现代地理学地热点问题、前沿领域、发展趋势
•一、当代地理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1.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2.陆地表层过程和格局的综合研究3.自然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建设研究4.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系统的机理和调控研究5.地球信息科学、技术和“数字地球”研究•1.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全球变化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学术界为迎接人类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而设计和实施的研究计划,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超级科学计划。
研究学科涵盖大气、海洋、地理、地质、地球物理、环境、生物、生态、能源、人口、经济等诸多学科,研究人员涉及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的科学家以及政府和企业界的管理人员,研究方法强调学科的交叉和理论的集成,并将地球系统科学作为其研究的新方法。
全球变化研究目前由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 SITAS)等4个正在执行的研究计划组成,每个计划包含有一系列核心计划和交叉计划。
为保障各项计划的顺利进行,相应地设计了一系列数据观测与采集系统作为技术支撑,主要有:地球观测系统(EOS)、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全球陆地观测系统(GTOS)、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全球环境调查系统(GOES)等。
全球变化研究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和国际全球变化人文因素的推动下,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涉及古地理环境演变、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减轻自然灾害、典型区域环境定位研究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的对策等众多领域。
我国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区域和全球环境变化关系密切,正是地理学研究可以发挥特长、显示才干的领域。
2.陆地表层过程和格局的综合研究地理学的传统研究领域是发生在陆地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和空间组织。
认识这种分异和组织的规律,对于合理布局经济活动,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有着重要的价值。
地理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
地理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地理学作为一门极其广泛的学科,涵盖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领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地理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涉及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本文将介绍地理学科的几个前沿研究领域。
首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一项用于储存、处理、分析和展示地理信息的技术。
它涉及地理信息的收集、整合和处理,以及地图的制作和分析。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正朝着更高效和精确的方向发展。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和无人机,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地理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的地理变化和自然灾害。
其次,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地理学家们正在研究气候变化对地球各个领域的影响,并努力寻找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
他们使用模型和遥感数据来研究气候变化的模式和趋势,以及其对水循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自然环境的影响。
同时,人类活动也是导致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第三,城市化是全球范围内一个迅速发展的趋势。
地理学家们关注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他们研究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城市发展模式和城市生态系统等问题。
此外,他们还研究城市规划和管理,以及如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此外,地理学研究还包括生态系统服务、资源管理、地理教育和社会文化地理等多个领域。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探究人类依赖的自然生态系统为我们提供的各种服务,包括水资源、食物、气候调节和文化等方面的服务。
资源管理涉及土地、水、能源和矿产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地理教育研究关注如何更好地教授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
社会文化地理研究则关注人类社会和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总结而言,地理学作为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具有丰富的研究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气候变化、城市化、生态系统服务、资源管理、地理教育和社会文化地理等领域都是地理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
地理学领域重要文献解析
地理学领域重要文献解析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分布和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其发展历史悠久,涵盖范围广泛。
在地理学领域,有许多重要的文献对该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几部地理学领域的重要文献进行解析,探讨其在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和影响。
《人类地理学》《人类地理学》是由著名地理学家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所著,被誉为人类地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该书系统阐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城市化、全球化、环境变化等重要议题。
通过对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人类行为模式的分析,揭示了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空间格局的影响,为人类地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方法。
《自然边界与国家形成》《自然边界与国家形成》是由美国政治地理学家弗里德里希·拉茨尔(Friedrich Ratzel)于19世纪末提出的理论。
该文献探讨了自然地理条件对国家边界形成和国家发展的影响,强调了地缘政治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拉茨尔的理论为后来的政治地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引领了地缘政治学派的兴起。
《第三空间》《第三空间》是由美国地理学家爱德华·索杰(Edward Soja)于20世纪末提出的概念。
该文献重新审视了传统空间观念中的二元对立,提出了“第三空间”的概念,强调了社会空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索杰认为,第三空间是一个超越现实与想象、物质与精神之间对立的新维度,在当代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决定论批判》《环境决定论批判》是由美国地理学家艾伦·斯特劳德(Ellen Churchill Semple)于20世纪初提出的批判性观点。
该文献对环境决定论进行了批判性反思,指出环境并非唯一决定人类行为和社会发展的因素,强调了人类主体性在地理过程中的作用。
斯特劳德的观点促进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推动了地理学范式转变。
通过对这几部地理学领域重要文献的解析,我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地理学研究的历史演变和主要思想流派,还可以从中汲取启示,拓展我们对地球表层空间和人类活动关系的认识。
数字地球——地理学发展的前沿
数字地球——地理学发展的前沿
卓余忠
【期刊名称】《科学教育》
【年(卷),期】1999(000)003
【摘要】数字地球(Digitad Earth)就是把全球自然的、社会的信息,通过大地资源卫星和各种机构收集起来,按照经纬网,建立一个完整的全球信息模型。
通俗地说,数字地球就是实时更替的信息化、数字化地球,不是GIS(Geographic Infarmation System)和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简单相加。
数字地球是美国政要戈尔于1998年1月31日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所作的"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的演说中提出的新概念。
要建立数字地球,首先需要大地资源卫星,利用现代遥感技术,对地球进行扫描,把获得的各类信息加以整理,分类存储;其次,要存储这些宠大的数据,必须有
【总页数】1页(P39-39)
【作者】卓余忠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 35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55
【相关文献】
1.空间经济学概念及其前沿——新经济地理学发展脉络综述 [J], 殷广卫;李佶
2.第三次全国人文地理学发展前沿沙龙在上海召开 [J],
3.“第三次人文地理学发展前沿沙龙” 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 [J],
4.“第三次人文地理学发展前沿沙龙”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 [J],
5.第三次全国人文地理学发展前沿沙龙在上海召开 [J], 曾刚;孔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学前沿课程作业题目有关森林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方法综述学院研究生院学生姓名石斌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学硕4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地理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 __ 刘平辉教授二零一五年十二月摘要: 高光谱遥感数据已成为地表植被地学过程中对地观测的强有力的工具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进行植被监测的研究进展森林地上生物量反演对理解和监测生态系统及评估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总结了现有的大范围反演的不确定性,然后综述了3类方法在森林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中的应用,即基于单一数据源化方法基于多源数据的非参数化方法和基于机理模型的反演方法,阐述了各类反演方法的特点优势及局限性!最后从机理模型研究多源遥感数据协同生物量季节变化研究和遥感数据源不断丰富。
个方面对今后的生物量遥感反演研究进行了展望!关键词: 森林地上生物量,多元回归,非参数化,机理模型1引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大约覆盖了30%的地球陆表,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水循环以及辐射能量交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了解森林的现状及变化对生态系统及人类生活至关重要!鉴于此,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Global Forest Resources Assessment,FRA) 从最初仅关心森林蓄积量扩充到现在的森林生物多样性碳储量及其社会效益(Lindqui等,2012) 虽然这些结果采用了不同的数据源和多种模型进行估算,但不同的研究均指出了“失踪的碳”的存在,该汇的位置和强度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个差值约为 2.7±1(Pg C/a),有研究指出这些失踪的碳汇最有可能存在于陆地生态系统中,特别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储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目前人类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认识非常欠缺,森林地上生物量的精确估算能够大大减小碳储量估测的不确定性!在森林生物量研究中,包括传统测量方法以及遥感监测手段!传统的测量方法有实测法和材积模型估测法,这些方法精度高,所获取的数据可以用作反演模型的构建及数据验证,但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对森林植被具有破坏性!与之相比,日益发展的遥感技术具有快速、准确、对森林无破坏性并能进行宏观监测的优势,使得遥感成为获取森林生物量的主要途径。
对!年以来遥感估算森林生物量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计,结果表明,利用遥感技术反演生物量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受关注,特别是最近五年!本文首先对 1995年以来遥感估算森林生物量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利用遥感技术反演生物量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受关注,特别是最近五年!本文首先综述了现有的区域及全球范围的森林生物量产品,然后分别阐述了基于遥感数据进行森林生物量反演的研究方法及其进展,最后从4个方面对今后的生物量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2 大范围内生物反演估算大区域范围的森林生物量估算一直是林业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掌握区域及全球的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对了解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有很大的帮助,并能为宏观制球气候变化减缓政策及森林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支撑和依据!在2008年前,全球的生物量数据大都是基于全球的地物分类图,给出每一类型的代表值估算得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物量测量结果4近年来已有研究者发表了全球及区域的生物量碳储量反演结果.美国Woods Hole研究所Baccini等利用星载激光雷达(ICESat GLAS)数据、光学MODIS数据和地面实测数据,采用回归决策树的方法首次反演了非洲(Baccini,2012)及全球热带区域(澳洲除外)的地上生物量和碳储量。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动力实验室的Saatchi等人利用地面实测地上生物量、全球的GLAS数据、光学MODIS数据、微波散射计数据及地表高程数据等,采用机器学习的最大熵方法,对全球热带地区的生物量及碳储量进行了反演,整个研究区的平均地上生物量不确定性为±30%,总的碳储量估算误差为±38%。
Gallaun等人(2010)计算了整个欧洲的森林蓄积量,进而换算成生物量及碳储量,不区分针、阔叶林,每公顷实测和估算立木蓄积量之间相关系数R=0.97。
中国林业科学院庞勇等人(2011) 基于星机地协同观测数据,利用Cubist决策树方法建立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生物量估算模型,连续覆盖森林地上生物量估计的总体模型平均绝对误差为34T/ha,相关系数R=0.7;估算的区域森林生物量总量为 62.72 亿吨,结果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10年发布的森业资源评估报告(FAO2010)平均差异为13.3%。
付安民( 2008) 对东北亚地区选择了地理位置不同的4幅林相图与生物量预测值进行比较,北部大兴安岭壮林和锡霍特山北部地区生物量采样点相对变化量较小,仅为-1.82%和-4.59%南部区域露水河和锡霍特南部地区的相对变化量较大,分别为-24.41%和14.67%。
根据森林地上生物量图析,俄罗斯和中国区域的AGB 分别为3.65*107t和1.11*108t。
Blackard等人(2008)利用决策数方法制成了美国地上生物量分布图,模型的相关系数由波多黎各的0.92降到南方地区的0.31,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精度要高!通过地上生物量图进一步制成了碳储量分布图,除夏威夷和波多黎各外,总碳储量为18.08 Pg C,波多黎各的地上生物量碳储量为53.4 Mg C。
池泓(2011)估算了全中国的地上生物量,对结果分别从样点"区域范围及省级行政区划范围3个方面进行了验证,估算结果与样本数据对比的R2=0.0727,其中东北和西南地区R2均达到 0.8以上,华北和东南地区R2分别为0.578和0.433。
由此可见,目前大区域生物量反演采用的都是多源数据,包括激光雷达数据"光学数据和微波数据等,其中星载激光雷达的数据由于可以获取冠层高度信息,发挥了很大作用!从反演方法来看,几乎采用的都是非参数化的训练方法,需要大量的地面数据支持!从反演精度上看,虽然评价方法不同,但百分比误差约为2%-40%。
3 处理单一数据来源的反演方法在相对于全球以及国家尺度的小研究区内,采用单一数据源,如被动光学数据"雷达数据、激光雷达数据也有大量的研究工作,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光学遥感数据的反演在利用光学遥感影像估算生物量的研究中,使用的遥感数据有NOAA/AVHRR、MODIS、landsatTM/PRISM等。
目前利用单一光学遥感数据反演森林生物量多采用统计回归的方法,即通过遥感影像得到的信息参数和材积方程计算得到的生物量建立关系,进而估算没有实测数据区域的生物量。
张佳华和符淙斌(1999)利用AVHRR影像分析和建立了光学植被指数LAI和APAR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模型。
郭志华等人(2002)利用TM 影响和样方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像各波段线性和非线性组合及植被指数与材积的相关性,筛选出重要因子,分别建立阔叶林和针叶林材积的光谱估算模型,用于估测粤西及附近地区的森林生物量和森林覆盖度!TAN(2007)利用了18年的NBVL最大值的平均值与实测生物量建立了统计关系,模型精度R2=0.56.遥感影像除了能够获取各波段组合的植被指数外,还可以通过图像变换,如主成分分析和穗帽变换,获取更多的遥感信息!在对河北围场满族自治县落叶松林的研究邢素丽等人(2004)计算了ETM的1-5波段以及第7波段主成分分析第一分量,以及穗帽变换的亮度、绿度分量及其线性组合归一化植被指数TRVI,经过逐点比较1/ETM3与落叶松林生物量的权重关系(r=0.878)。
杨存建等人(2004)利用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生物量与TM的关系得到该地区的亮度"绿度和湿度,主成分变换的波段植被指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高光谱多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可以详细的反应出地物的文理特征。
各个学者在高光谱的研究上也取得了颇丰的成果。
李明诗等人(2006)通过SPORT5 HRG影像进行光谱特征变换和纹理测度提取,并结合研究区地形特征对不同森林类型进行生物量估算模型构建与验证,结果表明少数纹理特征如均值和方差在生物量估算中是有效的。
Ouma和Tateishi(2006)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和半方差模型提取纹理特征,联合QuickBird影像的近红外光谱与森林的AGB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单一变量估算时,近红外光谱与方差纹理特征的模型精度最好.R2分别等于0.72和0.632.当单一纹理特征与近红外波谱联合估算时,平均值和方差纹理特征的模型精度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768和0.763。
Eckert(2012)通过对WordView-2影像的处理,得到植被指数主成分以及纹理特征,进而通过多元线性回归估算生物量!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纹理信息可以使模型估算能力达到0.8以上.宫鹏采集了加州县两幅黑白航空照片立体相对,利用数字摄影测量软件自动提取DSM并生成正射影像,从DSM中可以测定树冠高度,对正射影像设阈值可以获取树冠覆盖度,从而有助于生物量估算!Ni(2014)利用ALOS立体成像的点云数据得到DSM通过美国的全国高程数据得到30米分辨率的冠层高度图其结果与机载RH50影像相关度达到0.74表明利用立体成像得到的冠层高度可以用来估算森林生物量!上述研究学者的成果表明光学影像可以提供丰富的冠层光谱及纹理信息,并已广泛用于生物量估算中,但是对于一个成熟的林分,叶生物量在整个森林地上生物量中所占的比例大约不到10%光学影像对浓密植被的信号饱和是制约生物量反演的重要因素,并且由于受天气状况影响,使得光学影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局限性。
将用多光谱数据计算的LAI均值置为先验知识的预测值,进行多角度反演,反演结果与真值之差的绝对值占真值的百分比随噪声变化规律,由此可以看出经过多光谱数据的利用、核驱动模型的重建、双向间隙率模型的对多角度数据的反演,反演的结果无论叶面积指数是比较小,还是比较大,本方法反演结果均值与真值是很接近的,也就是说反演偏差较小。
4 雷达传感器反演方法综述4.1 ASR散射系数方法介绍Kasischke等人(1997)在相同试验区分别利用AIRSAR和SIR-C。
估算了南方松树林的生物量,前者在研究中指出对比SIR-C的L波段,估算复杂的热带森林的生物量上限约为100T/ha,而对于单一树种的简单森林在250T/ha左右达到饱和。
Dobson等人,(1992)通过分析比对AIRSARd P、L、C波段与生物量的相关系,认为后向散射系数与森林生物量的线性相关性随冠层树叶和细枝散射及衰减的增强而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