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酸的联产
胆汁酸综述
胆汁酸文献综述1.1 胆汁酸简介胆汁酸(Bile acids)是在肝脏中由胆固醇合成的一类两性甾醇类化合物(Hofmann andHagey 2008; Lefebvre et al. 2009),是胆汁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促进日粮中脂质(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及其他非极性物质)的消化吸收,调节机体脂肪代谢上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结构上的差异,胆汁酸可分为游离型和结合型两种。
游离型胆汁酸包括胆酸(Cholic acid)、脱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鹅脱氧胆酸(Chenodeoxy cholic acid)和少量的石胆酸(Lithochalic acid)。
结合型胆汁酸是由游离胆汁酸与甘氨酸或牛磺酸共轭的产物,主要包括甘氨胆酸(Glycocholic acid)、甘氨鹅脱氧胆酸(Glycochenodeoxycholic acid),牛磺胆酸(Taurocholic acid)及牛磺鹅脱氧胆酸(Taurochenodeoxycholic acid)等(聂青和等,2004)。
根据合成来源的差异,胆汁酸还可分为初级胆汁酸(Primary bile acid)和次级胆汁酸(Secondary bile acid)(唐胜球等,2009)。
初级胆汁酸是在肝脏中以胆固醇为底物直接合成的胆汁酸,通过胆小管分泌并储存于胆囊。
机体摄食时,缩胆囊素(CCK)刺激胆囊分泌胆汁进入肠腔。
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去共轭、脱羟基等),初级胆汁酸进一步形成次级胆汁酸(Li et al. 2013)。
生物种类的差异也使胆汁酸的组成不尽相同。
奶牛与鸡分别以胆酸和鹅脱氧胆酸为主,而甲壳动物(如虾、蟹)没有胆囊及胆汁的分泌,也没有胆汁酸。
1.2 胆汁酸的生理功能1.2.1 促进脂质的消化吸收胆汁酸分子包含亲水极(羟基、羧基)和疏水极(烷基),是一种两亲性分子(Romańsk2007; Kortner et al. 2013)。
这种两性分子结构使其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成为一种天然的乳化剂,可有效将脂质乳化为脂滴或乳糜微粒,改善不溶于水的物质(如胆固醇)水中的溶解度(Romański 2007)。
胆汁酸的合成调控及其在生理与病理中的功能机制
Hereditas (Beijing) 2019年5月, 41(5): 365―374 收稿日期: 2019-01-09; 修回日期: 2019-03-1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91754101)资助[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91754101)]作者简介: 刘笑,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脂类代谢。
E-mail: 2016202040152@通讯作者:王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脂类代谢。
E-mail: Wang.y@DOI: 10.16288/j.yczz.19-011网络出版时间: 2019/3/26 9:24:44URI: /kcms/detail/11.1913.R.20190326.0924.001.html综 述胆汁酸的合成调控及其在生理与病理中的功能机制刘笑,王琰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稳态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2摘要: 胆汁酸是一类胆固醇的代谢物,在机体胆固醇与能量代谢平衡和小肠营养物质吸收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肝脏是合成胆汁酸的主要场所。
饥饿条件下,胆汁酸从肝脏分泌进入胆管并被储存到胆囊;进食后胆囊收缩,贮存的胆汁酸被排出进入小肠。
在小肠中,95%的胆汁酸会被小肠重新吸收,通过肝门静脉返回肝脏,这一过程被称为胆汁酸的肝肠循环。
胆汁酸一方面作为乳化剂促进小肠中脂类等物质的吸收及转运,同时也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与多种受体结合,包括核受体法呢醇X 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 FXR)、维生素D 受体(vitamin D receptor, VDR)、孕烷X 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 PXR)以及细胞膜表面受体G 蛋白偶联受体(cell membrane surface receptor-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TGR5)等,在调节体内胆汁酸的代谢平衡、糖脂代谢与能量代谢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胆汁酸合成基因
胆汁酸合成基因
胆汁酸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脂肪代谢物质,其合成过程涉及到多个基因的参与。
以下是一些与胆汁酸合成相关的关键基因:
1. CYP7A1:这是胆汁酸合成的关键酶,位于胆固醇代谢途径的交叉点,控制着胆汁酸和类固醇激素的合成。
2. CYP27A1:这个酶在胆汁酸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催化胆固醇转化为胆烷酸。
3. CYP8B1:这个酶主要负责胆汁酸的异构化,决定了胆汁酸的主要类型。
4. ABCG8和ABCG5:这两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以阻止胆固醇进入肠道,同时促进胆汁酸的排泄。
5. SLCO1B1:这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有助于胆汁酸的转运。
以上就是一些与胆汁酸合成相关的基因,它们在胆汁酸的合成、转运和排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胆汁酸
胆汁酸是胆汁的重要成分,在脂肪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胆汁酸主要存在于肠肝循环系统并通过再循环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只有一少部分胆汁酸进入外围循环。
促进胆汁酸肠肝循环的动力是肝细胞的转运系统---吸收胆汁酸并将其分泌入胆汁、缩胆囊素诱导的胆囊收缩、小肠的推进蠕动,回肠黏膜的主动运输及血液向门静脉的流入。
二、肝胆汁酸的分泌与胆汁形成新合成及再循环的胆汁酸被分泌至胆管以防止肝内高浓度梯度的胆汁郁积。
胆汁酸的主动运输是调节胆汁酸形成及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胆汁酸的分泌也高度影响着胆固醇、磷脂、胆红素分泌入胆汁。
胆汁酸主动运输所产生的渗透压导致水和电解质分泌入胆管增加,从而使胆汁流过胆管的量增加。
三、胆汁酸在胆囊中的生理作用胆汁酸在胆囊中储存浓缩5-10倍。
进餐后,胆囊在胰酶分泌素作用下发生收缩。
在收缩过程中,胆囊的作用像马达,驱动肠肝循环。
通常情况下,在进餐消化后30分钟内,十二指肠中的胆汁酸浓度急剧升高。
四、肠道内胆汁酸的生理作用在肠道中,各种形式的胆汁酸充分发挥各自的生理功能,并在次决定了自身的命运。
肠道上段胆汁酸与脂类的消化吸收有关。
肠道下段(即回肠及近侧结肠)胆汁酸自身发生变化:在肠内细菌作用下发生转化,并在肠黏膜中大部分以原来的或转化的形式按主动运输或被动运输机理被重新吸收。
只有一小部分随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胆汁酸通过肠道时的吸收和排出与两个特性有关:溶解性和极性。
在末端回肠PH条件下,六种主要胆汁酸盐都是可溶的,因此均为游离态酸。
当与吸收表面接触时,这些复合物全部被吸收。
但是,石胆酸及其复合物可溶性差,极不容易被吸收。
极性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核的羟基数目,另一个是酸根的离子化程度。
牛磺酸结合物的离子化程度较高,甘氨酸结合物离子化程度中等,而自由酸较低。
胆汁酸盐极性越差,越容易与未吸收的纤维素或细菌结合,也越容易通过被动扩散被吸收。
胆汁酸在肠中通过两种机理被肌体重新吸收:1、主动运输:主要发生在回肠远端。
胆汁酸综述
胆汁酸简介胆汁酸(Bile acids)是在肝脏中由胆固醇合成的一类两性甾醇类化合物(Hofmann andHagey 2008; Lefebvre et al. 2009),是胆汁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促进日粮中脂质(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及其他非极性物质)的消化吸收,调节机体脂肪代谢上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结构上的差异,胆汁酸可分为游离型和结合型两种。
游离型胆汁酸包括胆酸(Cholic acid)、脱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鹅脱氧胆酸(Chenodeoxy cholic acid)和少量的石胆酸(Lithochalic acid)。
结合型胆汁酸是由游离胆汁酸与甘氨酸或牛磺酸共轭的产物,主要包括甘氨胆酸(Glycocholic acid)、甘氨鹅脱氧胆酸(Glycochenodeoxycholic acid),牛磺胆酸(Taurocholic acid)及牛磺鹅脱氧胆酸(Taurochenodeoxycholic acid)等(聂青和等,2004)。
根据合成来源的差异,胆汁酸还可分为初级胆汁酸(Primary bile acid)和次级胆汁酸(Secondary bile acid)(唐胜球等,2009)。
初级胆汁酸是在肝脏中以胆固醇为底物直接合成的胆汁酸,通过胆小管分泌并储存于胆囊。
机体摄食时,缩胆囊素(CCK)刺激胆囊分泌胆汁进入肠腔。
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去共轭、脱羟基等),初级胆汁酸进一步形成次级胆汁酸(Li et al. 2013)。
生物种类的差异也使胆汁酸的组成不尽相同。
奶牛与鸡分别以胆酸和鹅脱氧胆酸为主,而甲壳动物(如虾、蟹)没有胆囊及胆汁的分泌,也没有胆汁酸。
胆汁酸的生理功能促进脂质的消化吸收胆汁酸分子包含亲水极(羟基、羧基)和疏水极(烷基),是一种两亲性分子(Romańsk2007; Kortner et al. 2013)。
这种两性分子结构使其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成为一种天然的乳化剂,可有效将脂质乳化为脂滴或乳糜微粒,改善不溶于水的物质(如胆固醇)水中的溶解度(Romański 2007)。
初级胆汁酸名词解释
初级胆汁酸名词解释一、概念定义初级胆汁酸是指胆固醇在肝脏中经过一系列生物转化后生成的胆汁酸类化合物。
初级胆汁酸主要包括胆酸(CA)和鹅脱氧胆酸(CDCA),它们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后形成初级游离胆汁酸或初级结合胆汁酸。
二、合成与代谢初级胆汁酸的合成主要在肝脏中进行,首先由胆固醇合成胆烷酰CoA,再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形成初级游离胆汁酸或初级结合胆汁酸。
这些初级胆汁酸随胆汁排入肠道后,部分被肠道细菌分解代谢为次级胆汁酸。
三、初级与次级胆汁酸的区别初级胆汁酸指的是在肝脏中直接合成的胆汁酸,而次级胆汁酸是在肠道中由初级胆汁酸的代谢产物进一步代谢生成的。
次级胆汁酸主要包括脱氧胆酸(DCA)和石胆酸(LCA)。
四、初级胆汁酸的作用初级胆汁酸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它们的主要作用包括:促进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抑制胆固醇的沉积、参与体内胆固醇的代谢等。
初级胆汁酸的分泌量与人体内的胆固醇水平密切相关,当胆固醇水平升高时,初级胆汁酸的分泌量也会相应增加,以维持胆固醇的代谢平衡。
五、与疾病的关系初级胆汁酸的代谢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高胆固醇血症、胆结石、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与初级胆汁酸的代谢异常有关。
此外,初级胆汁酸的分泌量减少还可能增加肠道细菌的繁殖,从而增加肠道感染的风险。
六、临床意义初级胆汁酸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初级胆汁酸的检测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肝脏疾病、肠道疾病等相关疾病,并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此外,初级胆汁酸还具有指导临床治疗的作用,例如在脂肪肝的治疗中,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以促进初级胆汁酸的正常代谢对于缓解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七、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对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和代谢机制的深入了解,针对初级胆汁酸的药物研发和应用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例如,一些药物可以通过调节胆固醇代谢酶的活性来影响初级胆汁酸的合成和代谢,从而达到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等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25.03.2020
29
小结:黄疸时血、尿、粪的改变
25.03.2020
30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25.03.2020
18
肠道中约10%~20%的胆素原可被肠粘 膜细胞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其中大部
分再随胆汁排入肠道,形成胆素原的肠 肝循环(mesobilirubinogen
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少量经血入 肾并随尿排出,胆素原接触空气后被氧 化成尿胆素,后者是尿的主要色素。
25.03.2020
14
各种胆色素之间的关系
血红素 血红素加氧酶 胆绿素 胆绿素还原酶 胆红素 还原
胆素原 氧化
胆素
25.03.2020
15
(一)胆红素的生成与转运 1.来源 体内的铁卟啉化合物——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
色素、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 ※约80%来自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 2.生成 部位 肝、脾、骨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微粒体与胞液中 过程 生成的这种胆红素称为游离胆红素(free bilirubin),又称未结合 胆红素、间接胆红素(indirect reactive bilirubin)、血胆红素。 游离胆红素的性质 分子中虽有2个酮/羟基、4个亚氨基和2个丙 酸基,但它们易形成分子内的氢键,极性基团隐藏于分子内部, 故难溶于水,不易经肾排出,但易通过细胞膜,对大脑具有毒性 作用。 3.胆红素的转运 运输形式 胆红素-清蛋白复合体(bilirubin-albumin complex) 意义 增加胆红素在血浆中的溶解度,限制胆红素自由通过生物 膜产生毒性作用。 竞争结合剂 如磺胺药,水杨酸,胆汁酸等
胆汁酸合成路径
胆汁酸合成路径
胆汁酸合成路径包括经典途径和非经典途径。
在经典途径中,胆固醇经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催化形成7α-羟基胆固醇,随后甾核进一步转化,由甾醇-12α-羟化酶(CYP8B1)催化侧链发生氧化裂解形成胆酸(CA)和鹅脱氧胆酸(CDCA)。
正常情况下,至少75%的胆汁酸通过该途径产生。
CYP7A1是整条途径的限速酶,决定胆汁酸生成量。
非经典途径包括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的合成。
初级胆汁酸是肝细胞以胆固醇为原料,直接合成的胆汁酸,包括胆酸,鹅脱氧胆酸,相应结合型胆汁酸。
次级胆汁酸是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初级胆汁酸7a-羟基脱氧后生成的胆汁酸,包括脱氧胆酸和石胆酸。
猪胆酸和胆红素快速联产工艺的研究
猪胆酸和胆红素快速联产工艺的研究猪胆酸和胆红素快速联产工艺的研究1. 前言猪胆酸和胆红素是人体内重要的生化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猪胆酸是一种药用胆汁酸,在药物和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而胆红素则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染料,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等领域。
猪胆酸和胆红素是紧密相关的两种物质,它们的联产工艺研究对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猪胆酸和胆红素快速联产工艺的研究展开深入探讨,以期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猪胆酸和胆红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猪胆酸和胆红素的生物合成途径非常复杂,涉及到多个酶和底物的催化反应,其中包括多种关键酶的参与。
猪胆酸主要通过胆固醇代谢途径合成,而胆红素则是从血红蛋白的降解途径中产生。
在这两种物质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往往会伴随一系列中间产物的生成,为了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必须深入研究其合成途径,找到合适的介导方法来实现猪胆酸和胆红素的快速联产。
3. 快速联产工艺的关键技术为了实现猪胆酸和胆红素的快速联产,首先需要解决合成途径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包括但不限于酶催化反应的优化、底物转化率的提高、中间产物的分离纯化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优化酶的催化活性,提高底物的利用率;可以利用分子筛技术实现中间产物的高效分离纯化。
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将为猪胆酸和胆红素的快速联产奠定技术基础。
4. 工艺优化与实际应用在实际研究中,需要不断优化联产工艺,包括但不限于反应条件的优化、反应器的设计、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
通过实验室规模的试验,逐步优化工艺流程,确保猪胆酸和胆红素的快速联产。
而在工艺优化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中试和大规模生产的实际应用研究,验证工艺的可行性和稳定性,为产业化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5. 总结与展望猪胆酸和胆红素的快速联产工艺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但是其应用前景广阔,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猪胆酸和胆红素的生物合成途径,解决关键技术难题,进行工艺优化与实际应用研究,相信我们能够找到一条可行的快速联产工艺路线。
胆汁酸的合成与代谢
胆汁酸的合成与代谢图:胆汁酸的合成与代谢肝脏是合成胆汁酸的唯一器官,胆汁酸在肝实质细胞中由胆固醇合成,合成途径包括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介导的经典途径和甾醇27-羟化酶(CYP27A1)介导的替代途径两种,在正常条件下至少75%的胆汁酸通过经典途径产生。
值得注意的是,替代途径主要产生CDCA,而经典途径产生CDCA和CA。
除CA和CDCA外,小鼠还产生初级胆汁酸MCAs(主要是β-MCA)和熊去氧胆酸(UDCA)。
生成的初级胆汁酸与牛磺酸和甘氨酸进行结合,形成结合型胆汁酸。
需要注意的是,人体中胆汁酸主要与甘氨酸结合,而小鼠和大鼠体内胆汁酸主要与牛磺酸结合。
非结合型胆汁酸可以通过扩散穿过细胞膜,而结合型胆汁酸需要通过胆盐输出泵(BSEP)主动运输到胆汁中,并储存在胆囊内,随后被释放到十二指肠。
同时,也会生成硫酸化胆汁酸或葡糖醛酸化,并与甘氨酸或者牛磺酸进行结合,由多药耐药性相关蛋白2 (MRP2)分泌到胆囊中。
当发生胆汁淤积时,大量的胆汁酸和胆红素通过包括MRP3和MRP4、有机溶质转运体OSTα-OSTβ异源二聚体转运至循环系统。
在肠道中,结合型胆汁酸在回肠末端和结肠上段肠道细菌和胆盐水解酶(BSH)作用下去结合形成游离型胆汁酸(鼠胆酸发生差向异构化),随之被细菌7α-脱羟基酶转化为次级胆汁酸:脱氧胆酸和石胆酸,二者在结肠通过弥散作用重吸收或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因此,在回肠末端结合型胆汁酸和游离型胆汁酸混合存在。
结合型胆汁酸在小肠前端几乎不能被吸收,在回肠末端能够被顶膜的顶端钠依赖型胆汁酸转运体[ASBT]主动有效地重吸收入肠上皮细胞,并与回肠胆汁酸结合蛋白结合转运至基底膜,在基底膜终末腔面的异源二聚体有机溶质转运蛋白α/β(OSTα/β)的参与下,重吸收入门静脉随血流运回肝脏,经肝细胞窦状隙膜的Na+/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TCP (SLC10A1)]主动吸收进入肝细胞,重吸收的胆汁酸在肝细胞中再与新合成的结合型胆汁酸一起由肝细胞毛细胆管膜的胆盐输出泵[BESP (ABCB11)]分泌进入胆道系统。
次级胆汁 酸生物合成通路-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次级胆汁酸生物合成通路-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胆汁酸是一类重要的胆汁组分,通过胆汁的分泌进入肠道,起着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的作用。
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现除了主要的胆汁酸外,还存在一类被称为次级胆汁酸的生物合成产物。
次级胆汁酸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它们在胆汁酸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深入研究次级胆汁酸的生成机制和生物合成通路对于理解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次级胆汁酸的生物合成通路及其生成机制。
首先,我们将介绍胆汁酸的生物合成过程,以帮助读者了解次级胆汁酸的形成与胆汁酸的生物合成之间的关系。
接着,我们将详细讨论次级胆汁酸的生成机制,包括相关酶的作用和调控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次级胆汁酸生物合成通路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胆汁酸代谢的调控机制,并为研究和治疗与胆汁酸相关的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因此,对于次级胆汁酸生物合成通路的重要性和研究的前景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信息:本文将以次级胆汁酸生物合成通路为主题,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次级胆汁酸及其生物合成通路进行概述,介绍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和研究的现状。
同时,我们将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小节,分别讨论胆汁酸的生物合成和次级胆汁酸的生成机制。
在第一个小节中,我们将介绍胆汁酸生物合成的概念和相关的代谢途径,探讨其在人体健康和疾病发展中的作用。
在第二个小节中,我们将着重探讨次级胆汁酸的生成机制,包括相关的酶和基因调控网络,以及与其相关的代谢途径和生理功能。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次级胆汁酸生物合成通路的重要性,强调研究该通路的前景和意义。
我们将讨论具体的应用领域,例如药物研发和疾病治疗,并展望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潜力。
胆汁酸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代谢研究
胆汁酸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代谢研究胆汁酸是一种胆汁中的重要成分,它不仅有助于消化脂肪,还参与多种生理过程。
近年来,胆汁酸代谢的研究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他们希望进一步探索胆汁酸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代谢机制。
本文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最新的研究进展。
胆汁酸的结构和分类在介绍胆汁酸的代谢机制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结构和分类。
胆汁酸是一种具有羟基和羧基的有机酸,它的分子结构中包含了多个手性中心。
在人体中,胆汁酸的主要来源是胆固醇。
根据化学性质和结构,胆汁酸可以分为原胆汁酸、次级胆汁酸和特异性胆汁酸三种类型。
原胆汁酸是指直接从胆固醇合成的胆汁酸,如胆酸和降胆酸等;次级胆汁酸是指在肠道中被肠道细菌代谢后生成的胆汁酸;特异性胆汁酸则是指在肝脏中被特异性酶加工合成的胆汁酸,如动物的肝胆酸和异构肝胆酸等。
胆汁酸的主要代谢途径胆汁酸在生物体内的代谢非常复杂,主要包括肝脏内合成和外排、肠道内重吸收和微生物转化等多个过程。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些过程。
肝脏内合成和外排:胆汁酸的主要合成和内源性代谢发生在肝脏中。
肝细胞中有一系列酶参与胆汁酸的合成,其中最关键的是胆固醇丢失酶和3β-羟基胆固醇-7α-羟基酶。
合成出的胆汁酸会通过胆汁排放到小肠中,参与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肠道内重吸收:一部分胆汁酸会被肠道黏膜细胞重吸收,重新进入门静脉系统回到肝脏,形成所谓的肠-肝循环。
这是为了充分利用胆汁酸的消化吸收功效。
微生物转化:剩余的胆汁酸则会被肠道细菌代谢成次级胆汁酸和特异性胆汁酸,其中次级胆汁酸可以再次被合成成原胆汁酸并进入肠-肝循环。
此外,一部分胆汁酸也会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这也是胆汁酸代谢的一个重要途径。
胆汁酸在生物体内的作用胆汁酸在生物体内的作用非常广泛。
以下是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
促进脂肪消化和吸收:这是胆汁酸最为基本的功能。
胆汁酸可以与脂肪结合,形成胆汁酸-脂质复合物,增加脂肪在肠道中的可溶性和表面积,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胆盐的肠肝循环名词解释
胆盐的肠肝循环名词解释胆盐的肠肝循环是指胆盐在胆汁产生后从肠道再吸收回肝脏的循环过程。
胆盐是由胆汁酸和胆固醇酯化而成的宇宙胆汁酸类的主要成分。
胆汁酸的产生和排泄是人体代谢调控中的重要环节。
在肝脏中,胆汁酸通过胆小管被分泌入胆汁中,然后进入肠道。
在肠道中,胆盐会与脂肪及其分解产物结合,形成胆酸盐-脂质复合物。
这些复合物有助于脂肪的乳化和吸收,同时也促进胆固醇的吸收。
这些胆酸盐-脂质复合物大部分在消化道被吸收回肝脏,形成胆盐浓缩态胆汁,只有小部分被排泄出体外。
胆盐的肠肝循环的主要机制是通过肠壁上的特殊细胞,称为肠壁细胞,在消化道内将胆酸盐-脂质复合物转化为游离的胆酸盐和游离脂肪。
游离的胆酸盐和脂肪进入肠细胞内,然后经过转运蛋白进入肠壁细胞的内膜,再通过转运蛋白进入细胞质中。
在细胞质中,游离胆酸盐和脂肪被再次结合为胆酸盐-脂质复合物,随后这些复合物会通过肠细胞的外膜蛋白转运到肠壁的间质空间中。
在间质空间中,这些复合物将被腺苷三磷酸(ATP)和碳酸酐酶作用下转化为游离的胆酸盐和游离脂肪。
游离的胆酸盐进入肠壁细胞内被进一步转运至肠黏膜下的血管中,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回肝脏。
在肝脏内,游离胆酸盐被肝细胞摄取,随后被合成新的胆汁酸和胆固醇酯,再次分泌入胆汁。
这样,胆盐循环就形成了闭合的循环。
胆盐的肠肝循环在胆盐的平衡、调节和再利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减少肠道内胆酸的丢失,提高胆酸的利用率。
此外,肠肝循环还能够通过胆酸对胆固醇的摄取和代谢,参与胆固醇的稳态调节。
总之,胆盐的肠肝循环是胆酸在胆汁产生后从肠道再吸收回肝脏的重要循环过程,它通过肠壁细胞和肝细胞的相互作用,实现胆酸的平衡、调节和再利用。
CellMetabolism肠道菌群相关代谢物--胆汁酸生物学功能
CellMetabolism肠道菌群相关代谢物--胆汁酸⽣物学功能肠道微⽣物群被认为是⼀种代谢器官,产⽣⼤量的代谢物(短链脂肪酸、胆汁酸、吲哚衍⽣物等),这些代谢物通过其同源受体发出信号来调节宿主的代谢。
胆固醇在肝脏中由酶氧化产⽣⼤量不同的胆汁酸,并由肠道微⽣物群在肠道中代谢,它既是促进消化和吸收膳⾷脂肪的洗涤剂,⼜是激活不同受体的激素。
这些受体的激活改变了多个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改变了胆汁酸代谢、葡萄糖稳态、脂质和脂蛋⽩代谢、能量消耗、肠道运动和细菌⽣长、炎症、肝脏再⽣和肝癌的发⽣等。
本⽂着重介绍胆汁酸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和涉及的信号通路及功能。
肝脏:胆固醇代谢⽣成胆汁酸胆汁酸的形成⽐较复杂,涉及的催化反应包括了⾄少17种不同的酶。
胆汁酸的合成发⽣在肝脏,可通过两种不同途径来完成。
经典(或中性)途径是胆固醇经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催化⽣成7α-羟基胆固醇,进⼀步催化⽣成胆酸(CA)和鹅去氧胆酸(CDCA),CYP7A1是整条途径的限速酶是整条途径的限速酶,决定胆汁酸⽣成量,在正常条件下⾄少75%的胆汁酸通过该途径产⽣。
替代(或酸性)途径则由甾醇-27-羟化酶(CYP27A1)催化⽣成27-羟基胆固醇进⼀肠道微⽣物群可调节步被氧甾醇-7α-羟化酶(CYP7B1)催化⽣成CDCA,⼈和⽼⿏通过该途径分别产⽣总胆汁酸量的9%和25%。
已有研究表明肠道微⽣物群可调节CYP7A1、CYP7B1和CYP27A1酶的表达酶的表达。
值得注意的是,替代途径主要产⽣CDCA,⽽经典途径产⽣CDCA和CA,两种初级胆汁酸的⽐例由合成CA 所必需的甾醇-12α-羟化酶(CYP8B1)决定,该酶不受微⽣物调节。
除CA和CDCA外,⼩⿏还产⽣初级胆汁酸MCAs(主要是β-MCA)和熊去氧胆酸(UDCA),⽽在⼈类中,UDCA是次级胆汁酸, MCAs通常检测不到。
胆汁酸的化学结构既有疏⽔的甾环,⼜有亲⽔的羟基或者氨基酸侧链。
结合胆汁酸和游离胆汁酸
结合胆汁酸和游离胆汁酸
胆汁酸是肝脏产生的一种有机酸,它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胆汁酸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情况,可以分为结合胆汁酸和游离胆汁酸两种。
1. 结合胆汁酸
结合胆汁酸指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胆汁酸,主要与albumin结合。
当胆汁酸从肝脏分泌入肠道参与脂肪消化后,大部分会在远端小肠被重吸收进入门静脉,与albumin结合形成结合胆汁酸返回肝脏。
2. 游离胆汁酸
游离胆汁酸指不与蛋白结合的自由胆汁酸。
部分胆汁酸在肠肝循环中未被吸收,会继续停留在血液中,这部分不与蛋白结合的胆汁酸就是游离胆汁酸。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游离胆汁酸很少。
3. 临床意义
测定血清中结合胆汁酸和游离胆汁酸的比例,可以评估肝细胞合成albumin的功能,反映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
肝硬化等肝功能衰竭时,结合胆汁酸会降低,游离胆汁酸会升高。
所以,检测结合胆汁酸和游离胆汁酸是评估肝功能的重要生化指标之一。
它们的比例变化可以提示肝脏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胆汁酸分子结构
胆汁酸分子结构
胆汁酸是一类结构类似的类固醇酸,属于肝胆内分泌物质。
胆汁酸分子由甾体骨架和羧酸侧链组成。
胆汁酸分子具有两性特性,既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也可以与酸反应生成酯。
胆汁酸分子结构中,甾体骨架包含一个六元环(A环)和一个五元环(B环),并通过一个双键连接。
在甾体骨架上,有一个羧酸基团(-COOH)和一个长链烷基。
羧酸基团使得胆汁酸具有酸性,而长链烷基则影响胆汁酸的脂溶性。
根据胆汁酸的结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游离型胆汁酸和结合型胆汁酸。
游离型胆汁酸主要包括胆酸、脱氧胆酸、鹅脱氧胆酸、石胆酸等。
结合型胆汁酸主要包括牛磺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甘氨胆酸等。
在胆汁中,胆汁酸主要以结合型的形式存在,而在肠道中,胆汁酸会分解为游离型,发挥其生理作用。
胆汁酸的分子结构与其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如乳化脂肪、调节胆固醇代谢、保肝利胆、抑菌等。
2013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胆汁酸的化学结构
2013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胆汁酸的化
学结构
胆汁酸按其结构可分为两类:游离胆汁酸和结合胆汁酸;按其来源也可分为两类: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
1.游离胆汁酸包括胆酸、脱氧胆酸、鹅脱氧胆酸和少量石胆酸。
2.结合胆汁酸上述胆汁酸分别与甘氨酸和牛磺酸结合的产物。
主要有
甘氨胆酸、牛磺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和牛磺鹅脱氧胆酸。
3.初级胆汁酸肝细胞合成的胆汁酸称为初级胆汁酸,包括胆酸、鹅脱
氧胆酸及其与甘氨酸、牛磺酸的结合产物。
4.次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在肠管中受细菌作用生成的脱氧胆酸和石
胆酸及其在肝中生成的结合产物。
人胆汁中,结合胆汁酸为主且甘氨胆酸多于牛磺胆酸。
以钠盐或钾盐形式存在,即胆汁酸盐,简称胆盐。
1。
2024年胆汁酸市场调查报告
胆汁酸市场调查报告一、市场概述1.1 胆汁酸定义胆汁酸是一种由肝脏合成并储存在胆汁中的化合物,主要用于帮助消化食物和吸收脂肪。
胆汁酸分为原胆汁酸和次胆汁酸两种。
1.2 胆汁酸的应用领域胆汁酸在药物、保健品和日化产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医药领域中,胆汁酸用于治疗肝胆疾病、胃肠道疾病和代谢相关疾病。
保健品领域中,胆汁酸被广泛用于调节消化系统功能、促进脂肪代谢和增强免疫力。
此外,胆汁酸还被用于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中。
1.3 胆汁酸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胆汁酸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2020年,全球胆汁酸市场规模达到XX万美元。
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XX万美元。
二、市场竞争分析2.1 主要市场参与者胆汁酸市场存在多家主要参与者,包括制药公司、保健品公司和化妆品公司。
其中,制药公司占据市场份额的较大比例,其产品主要用于医药领域。
保健品公司和化妆品公司则将胆汁酸应用于其产品中。
2.2 市场竞争趋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美容的追求,胆汁酸市场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消费者对胆汁酸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竞争也在加剧。
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各参与者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
2.3 新兴市场机会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胆汁酸在老年保健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此外,对于肝胆疾病患者的治疗需求也将推动胆汁酸市场的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亚洲市场将成为胆汁酸市场的增长引擎。
三、市场发展趋势3.1 技术创新胆汁酸市场将受益于技术创新的推动。
制药公司将继续研究胆汁酸的应用于新药开发,保健品公司将推出更多针对不同人群需求的胆汁酸产品,化妆品公司将寻求创新的胆汁酸配方用于护肤品。
3.2 进口与出口情况胆汁酸市场存在较大的进口和出口贸易。
主要出口国包括中国、美国和德国,主要进口国包括日本、美国和中国。
地缘政治稳定和贸易政策变化将对胆汁酸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3.3 客户需求变化随着消费者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客户对胆汁酸产品的需求变得多样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汁酸与胆红素的联产工艺
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活性成分,它是动物体内胆固醇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固醇类物质,是一种成分比较复杂的混合物,具有多重生物活性【1】。
目前,集约化养殖过程中频繁的应激、饲料原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及片面追求过早出栏的养殖模式,无形中加大了动物肝脏的负担,使肝脏合成胆汁酸和分泌胆汁的功能受到抑制,从而引起营养性腹泻、脂肪肝、肝炎等病症,导致养殖业养殖成本增加,形成不必要的浪费。
胆汁酸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可有效缓解上述问题。
山东龙昌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胆汁酸的研究,而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
胆红素也有很大的用途,经研究发现胆红素不只是体内的代谢产物,在一定的浓度下,它还是一种内源性强抗氧化剂,具有抗氧化、抗脂质过氧化、保护细胞免受损伤以及增强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抗氧化能力等作用。
这两种产品都是在动物的胆汁中存在。
为了更好的而利用资源,我公司对这两种产品进行联产,既节省生产成本,又不资源浪费。
一、首先介绍一下胆红素的生产工艺。
1、生产工艺路线
猪苦胆→胆汁→皂化→升温→降温至20℃→酸化,静置30分钟放出,蒸馏→抽滤→干燥的成品。
2、生产工艺过程
2.1 加热胆汁:用不锈钢刀或者剪刀将剪破的苦胆汁放置在不锈钢反应罐中,当加热到50℃时加入总体积1‰的NaHSO3。
2.2 皂化反应:胆汁加热到50-57℃时缓慢加入NaOH,将pH值调整到11-12之间,继续加热并不停搅拌,至沸腾后3分钟停止加热,迅速降温至20℃以下。
2.3 酸化处理:降温后添加0.5-1‰NaHSO3水溶液,再加胆汁总重量50%左右的氯仿,搅拌后加入3N盐酸水溶液45ml/kg,调节pH值到4.5左右时,胆汁分为三层。
2.4 蒸馏:将分层后的氯仿慢慢放出,置于蒸馏瓶中蒸馏。
反应罐中的胆汁再加40%氯仿,同时搅拌,30分钟后放出合并在蒸馏瓶中蒸馏。
2.5 抽滤:氯仿溶液蒸馏至最后看到蒸馏瓶底部胆红素时,加入同等量的95%乙醇使其蒸发,待闻不到氯仿气味时,将剩余液体进行抽滤,再用乙醚洗涤抽干,干燥,得成品。
二:胆汁酸的生产工艺。
1、生产工艺路线
生产完胆红素之后的液体→皂化→脱色→酸化→抽滤→干燥得成品
2、生产工艺过程
2.1 皂化过程:将生产完胆红素的液体,加入胆汁10倍体积的NaOH,放置在反应罐中加热,沸腾10小时左右,停止加热,待分层之后,将液体放出。
2.2 脱色过程:将胆汁酸的钠盐溶解后,升温至80℃加入脱色剂脱色。
待液体颜色接近黄色时,过滤之后置于罐中。
2.3 酸化处理:将脱色之后的液体降至室温,搅拌后加入3N盐酸水溶液,调节pH值到4.5左右。
这样固体就基本上全部析出。
2.4 抽滤:将调酸之后的固体进行抽滤。
然后进行水洗,待固体的颜色接近白色时,抽干,干燥,得成品。
三:操作的要点
1、苦胆最好用新鲜的,冷冻或者存放太久的苦胆影响出品率。
2、苦胆和胆汁忌接触铁器。
3、刷洗容器、器具最好用蒸馏水或者去离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