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失调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肠道菌群紊乱与疾病PPT课件
肠道菌群紊乱与代谢性疾病
代谢性疾病
肠道菌群紊乱与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机制
肠道菌群紊乱可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导致能量代谢异常,引发肥胖和糖尿病等代 谢性疾病。同时,肠道菌群紊乱还可影响肝脏的脂肪代谢,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治疗建议
针对肠道菌群紊乱引发的代谢性疾病,治疗时应注重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同时可使用益 生菌、益生元等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
探索基于肠道菌群的治疗 方法,如益生菌、益生元 和粪菌移植等,为疾病治 疗提供新的途径。
个体化治疗
通过对肠道菌群的研究, 实现个体化治疗,根据患 者的肠道菌群特征制定针 对性的治疗方案。
提高公众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 对肠道健康和肠道菌群的认识,增强 自我保健意识。
肠道菌群紊乱是指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种类、数量和比例发生异常变化,导致肠 道功能失调的现象。
影响
肠道菌群紊乱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症状,如腹泻、便秘、腹胀等,还可能引发全 身性疾病,如免疫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02
肠道菌群紊乱与疾病的 关系
肠道菌群紊乱与消化系统疾病
01
消化系统疾病
肠道菌群紊乱可引发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克罗恩病、
药物治疗与抗生素使用
要点一
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和抗炎药物,以缓解肠道菌群紊 乱引起的症状。
要点二
抗生素使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以维护肠道菌群的平衡。
其他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
采用中药、针灸等中医治疗方法,调理肠道功能,改善 肠道菌群状态。
其他疗法
如按摩、运动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环境 。
治疗建议
肠道菌群失调诊断治疗建议医学PPT
分类
肠道菌群失调可分为原发性菌群失调和继发性菌群失调。原发性 菌群失调是指肠道菌群自然变化引起的失调,继发性菌群失调则 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使用引起的肠道菌群变化。
肠道菌群失调的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
腹泻、便秘、腹胀、腹痛等。
全身症状
乏力、体重下降、发热等。
其他症状
口腔异味、皮肤问题等。
肠道菌群失调的病因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加工食品和精制食品的摄 入,以免减少膳食纤维的摄入。
注意个人卫生
总结词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助于 预防肠道菌群失调。
详细描述
勤洗手、保持餐具清洁、避免食 用不洁食物等,可以减少病原体 进入肠道的机会,维护肠道菌群
的平衡。
注意事项
避免与消化道传染病患者接触, 如有疑虑,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详细描述
饮食中应摄入适量的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提 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素,并维持肠道菌 群的平衡。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总结词
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 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详细描述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蔬菜 、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可以为肠 道菌群提供食物来源,促进有益菌 的生长。
THANK YOU
感谢聆听
。
05
肠道菌群失调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总结词
慢性腹泻患者肠道菌群失调表现为肠道微生态失衡,治疗需针对病因,调整饮食,使用益生菌和益生元等。
详细描述
慢性腹泻患者由于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诊断时需进行全面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 实验室检查,以明确病因。治疗上,除了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外,还需调整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同时,可以使 用益生菌和益生元等微生态制剂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缓解腹泻症状。
肠道菌群失调可分为原发性菌群失调和继发性菌群失调。原发性 菌群失调是指肠道菌群自然变化引起的失调,继发性菌群失调则 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使用引起的肠道菌群变化。
肠道菌群失调的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
腹泻、便秘、腹胀、腹痛等。
全身症状
乏力、体重下降、发热等。
其他症状
口腔异味、皮肤问题等。
肠道菌群失调的病因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加工食品和精制食品的摄 入,以免减少膳食纤维的摄入。
注意个人卫生
总结词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助于 预防肠道菌群失调。
详细描述
勤洗手、保持餐具清洁、避免食 用不洁食物等,可以减少病原体 进入肠道的机会,维护肠道菌群
的平衡。
注意事项
避免与消化道传染病患者接触, 如有疑虑,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详细描述
饮食中应摄入适量的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提 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素,并维持肠道菌 群的平衡。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总结词
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 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详细描述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蔬菜 、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可以为肠 道菌群提供食物来源,促进有益菌 的生长。
THANK YOU
感谢聆听
。
05
肠道菌群失调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总结词
慢性腹泻患者肠道菌群失调表现为肠道微生态失衡,治疗需针对病因,调整饮食,使用益生菌和益生元等。
详细描述
慢性腹泻患者由于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诊断时需进行全面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 实验室检查,以明确病因。治疗上,除了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外,还需调整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同时,可以使 用益生菌和益生元等微生态制剂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缓解腹泻症状。
肠道菌群PPT课件ppt演示课件
出生5天
.
大肠杆菌、肠球菌、
梭菌 占主体
断
奶
双歧杆菌占优势
到 成
年
中老年
4
双歧杆菌 成人型菌群
.
肠道有益菌及其作用
双歧杆菌与乳杆菌是人肠道中有益菌的代表,主要是降 低肠道pH,抑制韦永氏球菌、梭菌等腐败菌的增殖,减 少腐败物质产生,同时也因pH下降而对病原菌的生存与 增殖很不利。
5
.
乳杆菌(lactotacillus)
乳杆菌是人们认识最早、也是研 究较多的肠道有益菌。最常见的 应用例是从20世纪20年代就开 始生产饮用的用人工培养的嗜酸 乳杆菌及其接种培养的发酵乳和 酸乳,用以纠正便秘及其他肠道 疾病。
6
.
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对人体健康有益作用十分明 显,以至成为近年保健食品 开发的一个热点。
.
肠道菌群
1
.
1g 10g
20g
20g
1000g 200g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人体肠道菌群及其构成
人类肠道菌群约有100余种菌属,400余菌种,其中以厌氧和兼性厌氧菌为主,需氧菌 比较少。形态上有杆菌、拟杆菌、球菌、拟球菌和梭菌等等。这些细菌产生各种酶,起 着对人体有益、无关和有害的作用.
3
无菌 双歧杆菌进一步 有害菌进一步
致这种平衡的破坏,某种或某些
菌种过多或过少,外来的致病菌
或过路菌的定植或增殖,或者某
些肠道菌向肠道外其他部位转移,
即称为肠道菌群失调(enteric
dysbacteriosis)
9
.
10
.
肠道微生态的调节
一般性调整措施; 利用有益活菌制剂及其增殖促进因子;
肠道菌群失调诊断治疗建议课程实例
03
对于慢性肠道菌群失调的患者,可采用中医中药的方法进行调理,如针灸、中 药汤剂等。
04
课程实例
病例一:慢性腹泻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总结词
该病例详细介绍了慢性腹泻患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建议 ,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等,为医生提供了全面的诊断和治疗指导。
详细描述
患者男性,45岁,因反复腹泻两年就诊。医生通过详 细询问病史,发现患者有轻度腹痛、腹胀和肠鸣音亢进 等症状。体格检查发现患者消瘦、皮肤干燥、弹性差。 实验室检查显示患者血清铁蛋白降低、叶酸和维生素 B12缺乏。影像学检查显示患者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 医生根据这些检查结果,诊断为慢性腹泻,并给予了相 应的治疗建议。
病例二: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总结词
该病例介绍了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建议,包 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为医生提供了全面的诊断和,因腹痛、腹泻和血便等症状就诊。 医生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发现患者有发热、消瘦和关 节痛等症状。体格检查发现患者腹部压痛、反跳痛和 腹肌紧张。实验室检查显示患者白细胞计数增高、血 红蛋白降低和血小板减少。影像学检查显示患者肠黏 膜充血、水肿和溃疡形成。医生根据这些检查结果, 诊断为炎症性肠病,并给予了相应的治疗建议。
选择含有多种益生菌的产品,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 。
注意益生菌的保存方法,避免高温、潮湿等不利环境 。
对症治疗
01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如腹泻患者可适当使用止泻 药,便秘患者可适当使用通便药。
02
对于严重肠道菌群失调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但需注意,长 期使用抗生素易导致肠道菌群进一步失衡,应谨慎使用。
人体肠道菌群 ppt课件
1 益生菌
微生态 制剂
含有一定数量的活菌制剂。如双歧杆 菌、乳酸菌、肠球菌等。
2 益生元
人体不能利用却能选择性刺激肠内有 益菌生长繁殖的物质。如各种低聚糖。
3 合生元
益生菌和益生元的混合物,既能补充益生菌, 又能选择性刺激益生菌繁殖,益生作用更强。
谢谢
人体肠道正常菌群
肠道 菌群种类
99% 厌氧菌
类杆菌 双歧杆菌
兼性厌氧菌
需氧菌
肠道菌群数量 ➢约重1000g ➢大约有30个属
400~500种 ➢总体数量>1014 ➢是人体总细胞10多倍
1g 10g
20g 20g
1000g
(约80%)
200g 20g
由于胃酸、胆汁作 用及小肠液流量大、 蠕动快,因而胃、十 二指肠、空肠细菌的
➢ 双歧杆菌还具有将胆醇转化成类胆固醇的作用, 因此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具有改善脂 质代谢紊乱的作用。
生物 拮抗
➢ 活化肠黏膜内的相关淋巴组织,使sIgA生物 合成增加,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等非特异 性防御作用。
➢ 发挥免疫佐剂作用,活化肠道黏膜内的相关 淋巴组织诱导T、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产 生细胞因子,通过淋巴细胞再循环而活化全 身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 疫功能。
真杆菌 梭形杆菌 消化链球菌 瘤胃球菌
链球菌
… … … … ...
食管
没有自身微生物群 微生物来自食物和口腔
从胃到大肠菌属 和浓度都色念珠菌 幽门螺旋杆菌 乳酸杆菌 链球菌
空肠
1 0 5-1 0 7 C F U /g 拟杆菌 白色念珠菌 乳酸杆菌 链球菌
回肠
1 0 7-1 0 8 C F U /g 拟杆菌 梭状芽孢杆菌 肠杆菌 肠球菌 乳酸杆菌 韦荣球菌
《肠道菌群失调》课件
肠道菌群失调的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
腹泻、便秘、腹胀、腹痛等。
全身症状
乏力、发热、营养不良等。
其他症状
过敏、免疫功能低下等。
肠道菌群失调的病因
01
02
03
04
饮食因素
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高糖、 高脂、高蛋白饮食,会导致肠
道菌群失衡。
疾病因素
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肠道 肿瘤等疾病会影响肠道菌群的
平衡。
药物因素
05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深入研究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的关联
01
肠道菌群与代谢性疾病
研究肠道菌群如何影响人体代谢,进一步揭示肠道菌群在肥胖、糖尿病
等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02
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
探讨肠道菌群如何调节人体免疫系统,以及肠道菌群失调如何影响免疫
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03
肠道菌群与神经系统
研究肠道菌群如何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如情绪、认知和行为等方面,进
一步揭示肠道菌群与抑郁症、焦虑症等神经精神疾病的关系。
探索肠道菌群失调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1 2
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研发与应用
深入研究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 制,开发针对不同肠道菌群失调疾病的益生菌和 益生元产品。
肠道菌群移植技术
优化肠道菌群移植技术,提高移植效果和安全性 ,为肠道菌群失调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保持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减少压力等健 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环境。
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
保持食物清洁,避免食用过期、变质 的食品,减少食物中毒和肠道感染的 风险。
加强锻炼与免疫力
坚持适量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提 高肠道抵抗力,预防肠道菌群失调。
菌群与肠道疾病PPT课件
肠道疾病的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饮食习惯
合理搭配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减少 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保持餐具清洁等,预防肠道 感染。
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
长期使用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素容易破坏肠道菌群平 衡,导致肠道疾病的发生。
定期体检
及时发现肠道疾病,采取合适的治疗 方法,避免病情恶化。
05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将肠道菌群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人类健康和疾病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提高公众对肠道菌群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科普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肠道菌群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1
肠道菌群对免疫系统的 发育和功能起着重要作 用。
02
肠道菌群可刺激免疫细 胞成熟和分化,提高免 疫力。
03
肠道菌群可调节免疫反 应,维持肠道内环境的 稳定。
04
肠道菌群失调可导致免 疫系统功能紊乱,增加 感染和过敏的风险。
04 肠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肠道疾病的诊断方法
粪便检查
通过粪便潜血试验、粪便培养 等方法,检测肠道感染、炎症
肠道菌群的作用
消化食物
营养吸收
免疫调节
肠道菌群帮助分解复杂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
脂肪。
肠道菌群合成维生素K、 维生素B等人体必需营养
素。
肠道菌群刺激免疫系统 发育,提高免疫力。
生物拮抗
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维 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肠道菌群的平衡
肠道菌群平衡的重要性
保持人体健康,防止疾病发生。
肠道菌群失衡的影响
肠道菌群与疾病的研究进展
肠道菌群与消化系统疾病ppt课件
)死菌,包括菌体成分和代谢产物制成;
以双歧杆菌为有效菌:贝菲得、回春生、双岐王、金双岐、丽 株肠乐; 以乳杆菌或乳杆菌+双歧杆菌为有效菌种:昂立1号、三株、培 菲康等;
以需氧菌为主的活菌制剂,利用其耗氧特点,在肠道内形成厌
氧环境,从而有利于占肠道菌群绝大部分的厌氧菌与兼性厌氧菌
的生长,而保持肠道菌群的正常构成,有以蜡样芽孢杆菌、地衣
细菌明显增多;
菌群紊乱的微生态治疗
微生态制剂特点:
1、口服制剂,能粘附于人体胃肠黏膜细胞并定植; 2、在胃酸和胆汁中有良好稳定性; 3、能产生抗微生物物质或有抗菌活性; 4、保质期长、菌种优良、活菌量高、不含耐药因子
微生态制剂分类: 益生菌probiotics
对宿主有利无害的活菌群和(或
右;
厌氧菌、 多种需氧菌、 、兼性厌氧菌,厌氧菌为需氧菌
的1000倍;
原籍菌:专性厌氧,低免疫原性
类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
共生菌:一般无传染性
芽孢菌属
外籍菌:过路菌,病原菌,高免疫原性
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胃:PH<2.5 杀菌作用,PH>4,细菌繁殖
进食时胃内细菌数:104/ml 小肠 :肠液量大,胆汁酸、消化酶、氧气有杀菌作用 空肠:103-105/ml,G+需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 回肠:105-107/ml,厌氧菌↑,双歧杆菌、类杆菌; 回盲瓣以后: 1010-1012/ml,98%厌氧菌,双歧杆菌、
类杆菌;肠球菌、链球菌;潜在致病菌浓度较低;
通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不会致病,当宿主有
功能性改变或外界理化改变可致肠道微环
境紊乱,生理情况下机体通过反馈机制自 稳; 当肠道自身无法纠正菌群失调时,某些肠 道致病菌可致病,常为过路菌群,其次为 共生菌,极少数为原籍菌。
肠道菌群失调症科普讲座课件
科学的指导可以提高调节效果。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与展望
重要性
肠道菌群的健康对整体健康至关重要,需重视预 防。
一个健康的肠道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免疫力。
总结与展望
未来研究
未来将深入研究肠道菌群与各种疾病的关系。
希望能找到更有效的调节方法。
总结与展望
呼吁关注
呼吁大家关注肠道健康,重视生活方式的调整。
健康的肠道,健康的生活!
可能导致体重变化、维生素缺乏等问题。
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 免疫系统
肠道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菌群失调 会影响免疫力。
增加感染和自身免疫疾病的风险。
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 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肠道健康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失调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
肠道菌群被称为“第二大脑”。
如何预防和调节肠道菌群?
如何预防和调节肠道菌群? 健康饮食
什么是肠道菌群失调症?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腹泻、便秘、腹胀、消化不良等。
有时还会伴随疲劳、焦虑等全身症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什么是肠道菌群失调症? 原因
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的因素包括不良饮食习惯、抗 生素滥用、压力、缺乏运动等。
这些因素会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
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
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 消化系统
肠道菌群失调会直接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营 养吸收不良。
肠道菌群失调症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肠道菌群失调症? 2. 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 3. 如何预防和调节肠道菌群? 4. 肠道菌群失调的治疗方法 5. 总结与展望
什么是肠道菌群失调症?
什么是肠道菌群失调症?
定义
肠道菌群失调症是指肠道内有益菌与有害菌的比 例失衡,导致肠道功能异常的状态。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与展望
重要性
肠道菌群的健康对整体健康至关重要,需重视预 防。
一个健康的肠道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免疫力。
总结与展望
未来研究
未来将深入研究肠道菌群与各种疾病的关系。
希望能找到更有效的调节方法。
总结与展望
呼吁关注
呼吁大家关注肠道健康,重视生活方式的调整。
健康的肠道,健康的生活!
可能导致体重变化、维生素缺乏等问题。
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 免疫系统
肠道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菌群失调 会影响免疫力。
增加感染和自身免疫疾病的风险。
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 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肠道健康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失调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
肠道菌群被称为“第二大脑”。
如何预防和调节肠道菌群?
如何预防和调节肠道菌群? 健康饮食
什么是肠道菌群失调症?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腹泻、便秘、腹胀、消化不良等。
有时还会伴随疲劳、焦虑等全身症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什么是肠道菌群失调症? 原因
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的因素包括不良饮食习惯、抗 生素滥用、压力、缺乏运动等。
这些因素会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
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
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 消化系统
肠道菌群失调会直接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营 养吸收不良。
肠道菌群失调症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肠道菌群失调症? 2. 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 3. 如何预防和调节肠道菌群? 4. 肠道菌群失调的治疗方法 5. 总结与展望
什么是肠道菌群失调症?
什么是肠道菌群失调症?
定义
肠道菌群失调症是指肠道内有益菌与有害菌的比 例失衡,导致肠道功能异常的状态。
肠道菌群失调症科普宣传课件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特定的 药物进行治疗。
使用药物需遵循查
定期进行肠道健康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和 处理肠道问题。
早期发现有助于更有效的治疗。
结论与展望
结论与展望
重视肠道健康
肠道菌群的平衡对整体健康至关重要,应该引起 重视。
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和 改善肠道问题。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原因
不良饮食习惯
过度消费加工食品、糖分及脂肪会改变肠道 菌群的组成。
研究表明,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维持 菌群平衡。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原因
抗生素的滥用
抗生素能够消灭有害细菌,但也会影响有益 菌的数量。
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肠道菌群失调的重要 措施。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原因
生活压力
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焦虑会影响肠道的功能及 菌群的稳定性。
结论与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在肠道菌群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上将有更 深入的探索。
个性化的微生物组疗法可能成为治疗肠道问题的 新方向。
结论与展望
公众参与
提高公众对肠道健康的认知,促进健康行为的形 成。
通过社区教育和宣传,增强大众对于肠道健康的 重视。
谢谢观看
肠道菌群失调症科普宣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肠道菌群失调症? 2.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原因 3. 如何预防肠道菌群失调症? 4.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治疗 5. 结论与展望
什么是肠道菌群失调症?
什么是肠道菌群失调症? 定义
肠道菌群失调症是指肠道内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 功能发生异常,导致健康问题的状况。
放松身心、保持良好情绪有助于维护肠道健 康。
如何预防肠道菌群失调症?
如何预防肠道菌群失调症? 均衡饮食
使用药物需遵循查
定期进行肠道健康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和 处理肠道问题。
早期发现有助于更有效的治疗。
结论与展望
结论与展望
重视肠道健康
肠道菌群的平衡对整体健康至关重要,应该引起 重视。
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和 改善肠道问题。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原因
不良饮食习惯
过度消费加工食品、糖分及脂肪会改变肠道 菌群的组成。
研究表明,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维持 菌群平衡。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原因
抗生素的滥用
抗生素能够消灭有害细菌,但也会影响有益 菌的数量。
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肠道菌群失调的重要 措施。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原因
生活压力
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焦虑会影响肠道的功能及 菌群的稳定性。
结论与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在肠道菌群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上将有更 深入的探索。
个性化的微生物组疗法可能成为治疗肠道问题的 新方向。
结论与展望
公众参与
提高公众对肠道健康的认知,促进健康行为的形 成。
通过社区教育和宣传,增强大众对于肠道健康的 重视。
谢谢观看
肠道菌群失调症科普宣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肠道菌群失调症? 2.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原因 3. 如何预防肠道菌群失调症? 4.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治疗 5. 结论与展望
什么是肠道菌群失调症?
什么是肠道菌群失调症? 定义
肠道菌群失调症是指肠道内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 功能发生异常,导致健康问题的状况。
放松身心、保持良好情绪有助于维护肠道健 康。
如何预防肠道菌群失调症?
如何预防肠道菌群失调症? 均衡饮食
肠道菌群监测和干预ppt课件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IBS简介
• IBS是机体应激反应与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个 体都可涉及遗传、环境、心理、社会和肠道感染因素,导 致胃肠动力改变、内脏高敏感性、脑-肠轴相互作用的紊 乱、自主神经和激素的变化等。伴有精神障碍(如恐慌、 焦虑、创伤后应激紊乱等)、睡眠障碍和心理应对障碍的 患者,应激性生活事件常可导致症状的加重,但目前对心 理因素与IBS之间的确切联系还不十分清楚,我们尝试对 IBS患者进行简单的认知治疗,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研究方法-- 3.菌群检测
* 肠道菌群的检测只采用比较方便和实用的粪便涂 片格兰氏染色按比例分类法。本方法费用低廉, 可满足判断肠道菌群失调的需要和指导临床治疗, 也便于患者定期复查和检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 1.2分型标准:根据粪便的性状分为以下亚型:①IBS便秘型(IBS- C):硬便或块状便排便比例>25%,稀便(糊状便)或水样排便比例<25 %。②IBS腹泻型(IBS-D):稀便(糊状便)或水样排便比例>25%,硬便 或块状便排便比例<25%。③混合型IBS(IBS-M):硬便或块状便排便 比例兰25%,稀便(糊状便)或水样排便比例225%。④不确定型 IBS(IBS-U):粪便的性状不符合上述IBS-C、D、M之中的任一标准。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研究背景
认识肠道微生态(精品PPT)
人体正常菌群种类达500余种 数量达100万亿个(人体体细胞 只有10万亿个)重量约1271克, 相当于肝脏的重量,如果将一个 人的肠内细菌排成一列,其长度 约可绕行地球2周多。
1g 10g
20g 20g
1000g
(78.67%)
200g 20g
胃肠道微生态系统
胃PH2
分泌酸(HCl) 对大分子物质进行消化
小结
肠道微生态系统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重要且 复杂的生物系统,是肠粘膜屏障的重要组成部 分,但对其认识仍然有限。
肠道微生态失调由多种因素参与,可产生与 代谢、免疫、炎症、肿瘤等相关的多种病理后 果。
生物制剂对肠道菌群失调的治疗有效,更有 效更精确的制剂有待开发。
Thanks!
肠道屏障Topic Goes Here
肠黏膜的机械屏障
由肠黏膜上皮细胞、侧面的细胞 连接和上皮下的固有膜等组成
肠黏膜的化学屏障
由胃肠道分泌的胃酸、胆汁、各种消化酶、溶 菌酶、黏多糖、糖蛋白和糖脂等化学物质组成
肠黏膜的免疫屏障
由肠道黏膜上皮的免疫相关 组织、细胞、和分子所组成
肠黏膜的生物屏障
肠黏膜的生物屏障主要由正常的肠道菌群构成, 正常菌群各种菌种之间彼此互相依赖又相互制约
菌群失衡的主要原因
抗生素 创伤 应激 酗酒 其他因素
数量改变
胃酸、胃肠液分泌下降 炎症性肠病(IBD) 糖尿病 SLE、硬皮病 贾弟鞭毛虫病或其他寄 生虫感染
老年人、营养不良
部位改变:细菌移位
肠粘膜通透性增加 肠道运动功能减弱 上移至小肠污染 外移致腹腔感染、MODS
肠道菌群失调
Y肠ou道r 菌To群pic失G调oes Here
效果
微生物
1g 10g
20g 20g
1000g
(78.67%)
200g 20g
胃肠道微生态系统
胃PH2
分泌酸(HCl) 对大分子物质进行消化
小结
肠道微生态系统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重要且 复杂的生物系统,是肠粘膜屏障的重要组成部 分,但对其认识仍然有限。
肠道微生态失调由多种因素参与,可产生与 代谢、免疫、炎症、肿瘤等相关的多种病理后 果。
生物制剂对肠道菌群失调的治疗有效,更有 效更精确的制剂有待开发。
Thanks!
肠道屏障Topic Goes Here
肠黏膜的机械屏障
由肠黏膜上皮细胞、侧面的细胞 连接和上皮下的固有膜等组成
肠黏膜的化学屏障
由胃肠道分泌的胃酸、胆汁、各种消化酶、溶 菌酶、黏多糖、糖蛋白和糖脂等化学物质组成
肠黏膜的免疫屏障
由肠道黏膜上皮的免疫相关 组织、细胞、和分子所组成
肠黏膜的生物屏障
肠黏膜的生物屏障主要由正常的肠道菌群构成, 正常菌群各种菌种之间彼此互相依赖又相互制约
菌群失衡的主要原因
抗生素 创伤 应激 酗酒 其他因素
数量改变
胃酸、胃肠液分泌下降 炎症性肠病(IBD) 糖尿病 SLE、硬皮病 贾弟鞭毛虫病或其他寄 生虫感染
老年人、营养不良
部位改变:细菌移位
肠粘膜通透性增加 肠道运动功能减弱 上移至小肠污染 外移致腹腔感染、MODS
肠道菌群失调
Y肠ou道r 菌To群pic失G调oes Here
效果
微生物
肠功能紊乱护理查房PPT
及时处理并发症:一旦发现并发症 的迹象,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 处理,避免病情恶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预防并发症发生:针对不同的并发症,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饮食调整、 药物治疗、心理支持等,降低并发症 的发生风险。
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病情 和护理计划,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及 时调整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得到最佳 的护理效果。
发病机制:肠功能紊乱的 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通常 与肠道感受性增加、肠道 感染、肠道菌群失调、肠 道运动异常、肠道内脏感 觉过敏、肠道感染、自主 神经功能异常、精神心理 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腹痛、腹泻、便秘、腹胀等症状 诊断依据: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进行综合诊断 辅助检查:大便常规、血常规、结肠镜等 鉴别诊断:与器质性疾病相鉴别,如结肠癌、炎症性肠病等
项正文
项正文
项正文
护理查房目的与流程
目的:评估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评估患者病情:通过护理查房,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信息,为制定个性化护理方 案提供依据。
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包括饮食、运动、 用药等方面的指导。
提高护理质量:通过护理查房,发现并解决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 者康复。
素、止泻药等。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
01
02
灌肠治疗:通过灌肠的方式将药 物直接作用于肠道,促进肠道蠕 动和吸收,缓解症状。 以上措 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 生的建议进行制定和实施。
以上措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 行制定和实施。
并发症预防: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
肠道菌群失调症患者的护理课件
How to 护理肠道菌群失调症患者?
合理用药
在医生指导下,患者可适当使用益生菌制剂、肠 道调节剂等辅助药物,以帮助恢复肠道菌群的平 衡。
但患者应避免滥用抗生素,避免破坏肠道菌群。
How to 护理肠道菌群失调症患者?
心理关怀
肠道菌群失调症患者常伴有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 ,故需提供心理支持和关怀。
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方式减轻患者的 心理负担。
When to 寻求医疗帮助?
When to 寻求医疗帮助? 症状加重
如果患者的腹泻、腹痛等症状加重或无缓解趋势 ,应及时就医。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When to 寻求医疗帮助?
严重并发症
肠道菌群失调症若引发严重并发症,如出血、肠 梗阻等,患者应立即就医。
肠道菌群失调症患者的护理课件
演讲人:
目录
1. What is 肠道菌群失调症? 2. How to 护理肠道菌群失调症患者? 3. When to 寻求医疗帮助? 4. Why 肠道菌群失调症护理重要?
What is 肠道菌群失调症?
What is 肠道菌群失调症? 定义
肠道菌群失调症是指肠道菌群的平衡被打破,导 致肠道微生物群落发生异常变化的一种疾病。
这些并发症需要及时处理以避免进一步危害患者 健康。
When to 寻求医疗帮助?
生活质量受损
若肠道菌群失调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 无法正常工作、学习和社交,应寻求医疗帮助。
医生会根据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
Why 肠道菌群失调症护理重 要?
Why 肠道菌群失调症护理重要?
维持肠道健康
肠道菌群失调症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肠道菌群 的平衡,维持肠道健康。
肠道菌群与宿主健康ppt演示课件
. 42
脑-肠轴/肠-脑轴:迷走神经
Sue Grenham,et al., Brain–gut–microbe communication in health and disease. Frontiers in Physio. Gastroint Sci Dec 2011 Vol 2 p 1-15. . 43
肠道菌群与代谢性疾病
.
47
肠道菌群增加能量储存
Nathalie M. Delzenne & Patrice D. Cani, Interaction Between Obesity and the Gut Microbiota: Relevance in Nutrition. Annu. Rev. Nutr. 2011. 31:15–31. .
.
18
甲烷和氢呼气试验的临床应用
• 消化不良
– 糖不耐受vs酶缺乏vsSIBO
•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 – – – – 肠道疾病 免疫疾病 肠脑轴: 肠肝对话 心血管疾病
• 腹泻
– 糖不耐受vs酶缺乏vsSIBO
• 便秘
– 口盲时间vs甲烷
• 胃酸
– 溃疡vs萎缩性胃炎
• 口盲传输速度
.
– 糖尿病、肥胖、代谢性 疾病 – 重症监护 – 其它
低聚异麦芽糖74益生菌调节肠道免疫75为肠黏膜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供能量降低高分解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保护肠黏膜屏障加快创面愈合胃肠道激素的释放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肠黏膜上皮胞的增殖及肠内泌细胞分泌siga等免疫球蛋白从而改善肠通透性76膳食纤维的作用77糖尿病治疗的新机遇78糖尿病治疗新机遇remyburcelingutmicrobi烷和氢呼气试验的方法
脑-肠轴/肠-脑轴:迷走神经
Sue Grenham,et al., Brain–gut–microbe communication in health and disease. Frontiers in Physio. Gastroint Sci Dec 2011 Vol 2 p 1-15. . 43
肠道菌群与代谢性疾病
.
47
肠道菌群增加能量储存
Nathalie M. Delzenne & Patrice D. Cani, Interaction Between Obesity and the Gut Microbiota: Relevance in Nutrition. Annu. Rev. Nutr. 2011. 31:15–31. .
.
18
甲烷和氢呼气试验的临床应用
• 消化不良
– 糖不耐受vs酶缺乏vsSIBO
•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 – – – – 肠道疾病 免疫疾病 肠脑轴: 肠肝对话 心血管疾病
• 腹泻
– 糖不耐受vs酶缺乏vsSIBO
• 便秘
– 口盲时间vs甲烷
• 胃酸
– 溃疡vs萎缩性胃炎
• 口盲传输速度
.
– 糖尿病、肥胖、代谢性 疾病 – 重症监护 – 其它
低聚异麦芽糖74益生菌调节肠道免疫75为肠黏膜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供能量降低高分解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保护肠黏膜屏障加快创面愈合胃肠道激素的释放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肠黏膜上皮胞的增殖及肠内泌细胞分泌siga等免疫球蛋白从而改善肠通透性76膳食纤维的作用77糖尿病治疗的新机遇78糖尿病治疗新机遇remyburcelingutmicrobi烷和氢呼气试验的方法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中定居的细菌
? 人体的皮肤、口腔、肠道、阴道中都有细菌长期存在,被 称为正常菌群。
? 成人体内的细菌数为1.2千克,约100万亿(1015) ? 人体携带的微生物主要在肠道,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约80%
,细菌种类约400-500种,粪便重量的1/3~2/5是微生物 。这些细菌可分为3类: –有益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 –中间菌:粪链球菌、大肠杆菌 –有害菌:葡萄球菌、假单孢菌
抗衰老作用
现在一般认为,衰老是由于体内积累了过多的有毒的 化学物质——自由基。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等肠道 正常菌群产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以催化宿主 体内自由基的歧化反应,消除自由基毒性,保护细胞免受 活性氧的损伤,因此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肥胖症也和肠道细菌有关。
在“人体肠道菌群元基因组研究”选中的124个样品提供者 中,就有患有肠炎和肥胖症的病人。通过第一阶段的研究, 已经发现病人肠道菌群的基因组成和正常人有很大不同。
正常肠道菌群的比例
G+杆菌 G-杆菌 G+球菌 G-球菌
杆:球 =
50-70% 24-44 % 2-13 % 0.5-9 % 3-10:1
肠道菌群的种类
厌氧菌
99.9%
? G+ 杆菌:梭状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杆菌
艰
难梭菌,破伤风梭菌)
?
双歧杆菌
? G-杆菌:脆弱拟杆菌
? G+ 球菌:消化链球菌
? G-球菌:韦荣球菌属
稀便,细菌数减少,G-杆菌明显减少,G+双球菌占优 势,可见到棒状杆菌
细菌总数略减少,G+和G-杆菌明显减少,G+球菌增多,可 见多量脂肪球。
III度菌群失调
? 临床表现:急性腹泻,二重感染,可出现低热 和白细胞升高
? 粪便外观:稀或黏液便,常呈黄绿色或黑色; 大便常规可见大量白细胞及脓细胞,大便隐血 呈阳性
? (1)小肠淤滞
? 解剖因素 :①BillrothⅡ式部分胃切除术后的输 入袢过长;②十二指肠或空肠多发憩室;③手 术造成的盲袢(端 —侧吻合)或再循环(侧 — 侧吻合);④梗阻(狭窄、粘连、炎症、肿 瘤);⑤瘘管(胃 —结肠或空肠 —结肠瘘); ⑥回盲瓣切除。
? 运动因素 :①硬皮病;②特发性假性肠梗阻; ③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④消化间期“移行复 合波”缺陷。
消化道细菌的分布
? 口腔:菌群高度复杂,经过胃被胃酸破坏,对胃肠 道影响很小。
? 胃:除了幽门螺杆菌 或相关的菌种外,大多数是 革 兰阳性的需氧菌 ,如 链球菌、葡萄球菌、奈瑟菌、 乳酸杆菌 和念珠菌 ,细菌浓度通常小于 103/ml, 在无酸的胃中细菌数会明显增多。 幽门螺杆菌 是 真正的胃内细菌,它是引起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 是溃疡病的重要致病因子。
结肠中主要菌群
通 过 回 盲 瓣 , 细 菌 浓 度 急 剧 增 加 100 倍 以 上 , 达 1010~1012/ml,厌氧菌超过需氧菌102~104倍,主要的菌 种是拟杆菌、真杆菌和双歧杆菌以及厌氧的革兰阳性球菌 , 在结肠中98%甚至更多的细菌为专性厌氧菌 。正常人结肠 中主要菌群是相同的,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状态。
生态失调的不良后果
生态平衡中的正常菌群和宿主机体,只要有一方发生 较大的不可逆改变,就有可能造成生态失调而导致疾病。 其中由菌群因素引起的有菌群失调,由宿主因素引起的有 免疫功能低下,两者都和正常菌群寄居部位的改变等有关。
菌群失调的原因
? 疾病:胃酸缺乏,肝硬化,胃肠肿瘤 ? 抗菌药物: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氨苄西林,头
肠道菌群的种类
需氧菌
0.1%
? G+杆菌:芽孢杆菌属(腊样芽孢杆菌)
? G-杆菌: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铜绿假单胞杆菌 ……
? G+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
? G-球菌:奈瑟菌
? 空肠弯曲菌
肠道菌群的检测方法
? 涂片:革兰氏染色 ——G+紫黑色;G-浅红色 观察细菌总数,形态,比例等
? 培养:需氧菌的培养:埃希菌属,沙门菌属,志 贺菌属
? (2)抑菌机制障碍 :①胃酸缺乏:慢性萎缩 性胃炎,强抑酸药物治疗溃疡病或手术引起的 持续性低酸;②免疫缺陷综合征。
为什么结肠内细菌最多?
? 在结肠内,内容物的移动极为缓慢。 ? 大肠内是中性或弱碱性环境,有利于细菌的大量繁殖,特
别是便秘的患者粪便中的细菌量和分解产物含量会更多。
每油镜视野细菌数 <10 11-100 101-500 501-5000 >5减少 略减少 正常 显著增多
小肠主要菌群
小肠是个过渡区。肠液 流量大,足以将细菌在繁殖 前冲洗到远端回肠和结肠,加上肠粘膜分泌 IgA及粘液 的杀菌作用,十二指肠和空肠 相对无菌 ,含菌浓度为 0~105/ml,主要菌种是革兰阳性的需氧菌,包括链球菌、 葡萄球菌 和乳酸杆菌 。在远端回肠中,革兰阴性菌开始 超过革兰阳性菌 ,经常存在 大肠菌类和厌氧菌,含菌浓 度为103~107/ml。
生物拮抗机理
乳杆菌、大肠埃希氏菌等能产生细菌素,可以抑制一 些肠道病原菌的生长;
某些真菌、放线菌能产生抗生素,抑制或杀死不同种 的敏感病原菌;
口腔中的血链球菌、阴道的乳杆菌能产生具有杀伤作 用的过氧化氢;
肠道正常菌群中,99%以上是厌氧菌,它们依靠其数 量上的绝对优势,在营养竞争方面压倒处于劣势的需用氧 性病原菌。还有一种方式称为占位性保护。
为什么母乳喂养的婴儿不易得病?
母乳含(双歧因子-多种低聚糖及核苷酸)能促进双歧杆菌 的增长,是增强婴儿抗病能力的真正的“幕后英雄”。 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呈酸甜味、金黄色,pH值在5.0左右, 这是双歧杆菌将乳糖分解成短链脂肪酸所致,酸性环境可 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2、合成维生素
人体可吸收 维生素K、维生素 B 、吡哆素、生物素、
健康青年人之粪便涂片, G+杆菌明显多于 G-杆菌
。
正常老年人菌群涂片: G+杆菌略多于 G-杆菌,G+和 G-球菌及芽孢杆菌在正常范围
? 营养作用 ? 免疫作用 ? 生物拮抗作用 ? 抗衰老作用 ? 其它作用
肠道菌群的营养作用
1、物质代谢作用:肠道菌群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1) 结肠菌群可使未消化吸收的外源性 碳水化合物及内源性糖蛋 白发酵,产生可被结肠吸收利用的 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丙 酸、丁酸。 (2)双歧杆菌 能分泌多种酶,将不可溶性蛋白、 脂肪和糖变为可溶性,便于吸收利用,它的大量生长、氧化 还原电势下降,有利于 铁的吸收,它同时产酸,促使肠道 PH下降,有利于 钙和维生素D的吸收。( 3)肠道细菌分解 蛋白质和尿素,产生氨等。
常住菌大部消失,芽孢杆菌增多,见较多霉菌菌丝。
在CCFA培养基上生长的艰难梭菌(产毒株),为G+梭 菌(部分菌龄老化可呈G-)
消化系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调
1、急、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肠炎、痢疾时常伴胃肠道菌群严重比例失调, 常住菌(如拟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 )数量减少,外袭病 菌异常增多。慢性腹泻原因较复杂,常见的有肠易激综合征、 急性菌痢后腹泻、吸收不良综合征及原因不明等,与肠道菌 群失调互为因果。
? 涂片所见:细菌总数显著减少;原有细菌大多 被抑制;一种细菌或真菌占优势:葡萄球菌, 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艰难梭菌,绿脓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 应做细菌培养及分离
G+杆菌减少,G-杆菌明显减少,酵母菌明显增多。
细菌总数减少,G+/G-杆菌显著减少,G+球菌增多,以葡萄 球菌为主,可见多量脓细胞。
32岁男性,腹泻 2-3次/ 天,G- 杆菌较正常增多, G+ 杆菌减少,出现较多 G+ 双球菌(似消化球菌) ,呈现 I 度菌群失调改变
G-杆菌显著增多,G+杆菌明显减少,G+和G-球菌减少 ;并易见梭状芽孢杆菌,呈现I度菌群失调改变。
II度菌群失调
? 临床表现:慢性腹泻,不可逆 ? 粪便外观:多为稀便,也可呈黏液水样便、脓血或柏油样
避免家庭内消毒剂的过度使用
在无菌条件下喂养的哺乳动物机体的防御系统 如淋 巴系统、网状内皮系统和抗体形成系统都发育不良。 无菌动物抗感染能力远比正常动物低。
孩子适量接触细菌,少量细菌能进入到孩子的肠道 内,对后肠道 的免疫功能的建立和成熟非常有好 处。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正常菌群和防止人体过敏有关,经过肠道菌群合理“训练”的 人体免疫系统不易让人“过敏”。 瑞典50%的人患有过敏症;而离瑞典不远的爱沙尼亚却只有 10%的人患有过敏症,原因是肠道内正常菌群构成不同。后者 的社会经济发达程度远不如前者。这或许说明卫生条件(太好) 和过敏症有关。
生物拮抗作用
将活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喂给小鼠,如果要使 小鼠发病死亡,需要 10万个细菌;如果先给小鼠 口服链霉素,把小鼠肠道中的正常菌群都杀死, 则只要 10个活菌就可置试验鼠于死地。两者菌量 竟相差 1万倍,表明正常菌群有拮抗病原菌作用。 这种现象在人类中也可以见到,例如大肠埃希氏 菌、变形杆菌、肠球菌等正常菌,可以抵抗引起 痢疾和伤寒的志贺菌和伤寒沙门菌等病原菌。我 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拮抗。
便;大便常规可见少量白细胞和脓细胞,偶隐血阳性 ? 涂片所见:细菌总数明显减少;G+杆菌减少,G-杆菌明
显增多(拟杆菌、大肠杆菌),G+球菌较正常增多,杆 球比例倒置;可见到少量类酵母样菌
稀水样便,细菌总数减少,主要为少量G+粗杆菌(似乳 杆菌),而G-杆菌明显减少,呈现II度菌群失调改变。
老年女性,慢性腹泻,不成型便。G+杆菌(呈粗棒状 )增多,G-杆菌减少,G+和G-球菌大部分消失,似纯 培养涂片
2009年《自然》题为“导致肥胖的细菌群”的论文:研究 者从肥胖的老鼠体内取出其肠内细菌群,然后移植到瘦小 的无菌老鼠体内。结果,在生活和饮食维持原状的情况下, 无菌老鼠居然也发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