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影评及感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末日浩劫》的另一个名字叫《后天》

《末日浩劫》描绘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气候学家杰克?霍尔(丹尼斯?奎德饰演)在观察史前气候研究后指出,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暖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灾难。杰克博士曾警告政府官员采取预防行动,但警告显然已经太晚。杰克?霍尔博士于是急告美国副总统宣布北纬30度以南全美民众尽速向赤道方向撤离,该线以北民众要尽量保暖。而就在此时,霍尔博士得知儿子山姆(杰克?吉伦荷饰)只身前往纽约去营救女友,于是决定冒险前进纽约在冰天雪地中展开救援行动。这时候灾难从纽约开始,曼哈顿摩天大楼遭到强烈旋风的袭击,大部摧毁。突然间,地铁隧道里涌出狂暴不止的汹涌洪水。大水吞噬了纽约,淹没了美国,欧洲也在洪水之下不复存在。此后,冰层和白雪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冰期时代开始了。当镜头再次回到美国时,那些侥幸生还的美国人都逃往墨西哥,请求进入那里的难民营。影片末尾处美国总统不得不叹息承认道,他所奉行的气候政策是一次巨大的败笔。

这是曾以《ID4星际终结者》写下四亿票房的名导罗兰?艾默里奇的全新巨作。全片将有大量顶尖特效,呈现扑天盖地的自然威胁,并细密交织父子及男女之间刻骨铭心的动人情感,大手笔的运用将给观众留下强烈的刺激。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强烈抨击了美国政府及总统布什推行的环保政策。导演艾默里奇对美国总统批评起来可谓毫不留情。他认为,美国人民在环保方面早就走在了政府前面。可惜的是4年前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戈尔败在布什的手下,否则戈尔这个具有极强环保思想的人领导美国的话,今年的世界就不会是现在这副样子。艾默里奇说,他希望通过他的电影让观众注意到地表升温的现象,注意到它将带来怎样的恶果。

◆末日之根的缘起◆

当人们问到电影是否只是一部科幻故事时,艾默里奇导演说:“问题就是在于这样的事并不是耸人听闻,这样的事真的会发生的。”当然,电影里描述的地表升温的速度并不现实,但他是刻意这么去做的,选择纽约作为灾难中心也决不是偶然。有些气象观察模型显示出海湾洋流将会发生变迁,而墨西哥湾暖流变化则是《末日浩劫》电影里引发灾难的具体原因。应该说,洋流发生变化的可能性的确存在,但它的前提条件是气候区将向南推移,对德国来说,这将意味着出现急剧降温的现象。并且德国气象服务中心发表报告宣称,从现在到2100年,气温的年平均值将从目前的8度上升到11度。

《末日浩劫》在宇航局内部引起“巨大震动”。该机构科学们称,“气候专家们没几个人认为这(影片内容)有可能发生,至少在较近的未来还不会。但观看电影的人却足以产生恐慌,进而指责布什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疏忽大意。”因而,4月1日这天,美国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众多科学家和各级官员的邮箱里都收到了一封封邮件,上面写道,“宇航局的任何人都不许接受与这部影片相关的

采访或作出任何评论,”“任何新闻媒体欲讨论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幻电影及科学事实,只能同与宇航局无关的个人或组织联络。”这也与布什政府削减环境经费提议有关,本片对布什推行的环保政策进行了强烈的讽刺。

◆回首,看繁华如何毁于一旦◆

灾难片的最高境界就是追求视觉的完美而逼真,毕竟,在所有的灾难场面里我们都无法用摄影机或其他任何东西记录灾难发生的每一个细节以及过程,而灾难片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但同时要求的是能将观众准确地带入画面,感觉到它是真真切切地发生了,而不是大叹郁闷,而这一切过程的再现因为导演自己都不曾经历,那么依靠的也只有导演丰富的想象力了,形象思维在这里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

《末日浩劫》让人恐慌的是它的灾难不是发生在人迹罕止的边境或沙漠,它发生在人群密集川流不息的繁华都市,这是人们每天生活的场所,恐慌,失重,紧张,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就像《天地大冲撞》的激烈,一种人类共命运的真实感受会给人们带来某种欢喜,不仅仅是灾难,这里更有着与生存紧密关联的东西在里面。

《末日浩劫》的产生无疑值得期待的,从已有的资料来看,它简直就是《完美风暴》与《天地大冲撞》的完美结合,而且从视觉效果来看,它远比《龙卷风》之类来的直观唯美得多,壮阔与大气很显然成了电影的招牌,据说该片投资达1亿2500万美元,尽管成本高昂,但影片的演员阵容却是相当低调,除了丹尼斯?奎德外,还有最近因《死亡幻觉》走红的小生杰克?吉伦荷以及年轻女星艾米?罗森,艾默里奇表示会将绝大资金用于特效制作上,这对于影迷来说无疑是个非常好的消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打造出来的影片在视觉效果上有着很大的突破。

毫无疑问这是今年夏天最值得期待的电影之一,电影选在了5月28日作为首映日,之前关于政府因为电影影射政府宇航局而禁止员工评论的消息已经被炒得沸沸扬扬,不管是不是电影公司与政府共同演绎的联手炒作(这个想法看起来很天方夜谭),它的不容忽视是肯定的,而且从《末日浩劫》的官方电影海报来看,那个手执火炬,类似自由女神模样快被淹没的雕像显然有着更不同寻常的意义,也许这就是导演的用心良苦吧。

电影院里的大屏幕和高档音箱经常把我唬得晕头转向,以至于注意力完全被画面和声音吸引,判断力由此大打折扣。除非是《英雄》那种烂无可烂的片子,我几乎分辨不出我进电影院看的那些影片是好是烂。而今天在走进影院之前,我期待一部不用动脑子看的“大片”已经很久了。因为事前把期望值定得这样低,所以看电影时非常容易进入状态,可能也因此我觉得《末日浩劫》这部片子还不错。除了特技够水准之外,情节居然也还凑合,基本上对得起这些大把钞票堆出来的画面。

对于如何把大场面拍得更富冲击力,导演还是颇有心得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奇

渲染大场面的能力比好莱坞的众多庸才导演们好得多。(比如《X战警I》,极有潜力的题材被一个那时还很平庸的导演布莱恩?辛格糟蹋得不但剧情毫无张力,场面也毫无创意,许多本来可以很精彩的打斗变得十分乏味,还好布莱恩?辛格到第二集居然开了窍,场面精彩了不少。)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对大场面的成功把握使《末日浩劫》在场面上还是相当出彩的,如果拿《末日浩劫》的场面与几年前的《天地大冲撞》相比,后者简直就是愚弄观众。尽管只要是美国灾难片,自由女神像就首当其冲,但是看到《末日浩劫》里自由女神像先是被巨浪淹没其后高举的火炬也被冻成冰激淋时,心里还是蛮激动的。

如果当年《天地大冲撞》、《山崩地裂》这些二流灾难片的卖座是因为观众的“审美饥渴”,那出色得多的《末日浩劫》却要面对早已“吃饱喝足”的观众的考验。不过就我自己来说,我觉得这几年一直没有吃饱过,因为这几年已经久违所谓的好莱坞“大片”了。尽管这几年的电影票房连创新高,但是没有一部影片能给我看90年代那些所谓“大片”时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了。93年有《侏罗纪公园》,94年有《真实的谎言》,95年有《虎胆龙威3》,96年有《独立日》,97年有《空军一号》,98年有《绝世天劫》,99年佳片辈出。此后,从2000年的《碟中谍2》开始,“大片”渐渐失去了味道。《哈里波特》太孩子气,《魔戒》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蜘蛛侠》其实也是很俗套的英雄漫画电影。去年的《x战警2》有那么点意思,但还不够解馋。所以,我对《末日浩劫》的好感可能是因为它是对那种传统的、在场面上下足功夫的好莱坞“大片”的回归吧。

至于剧情,不可能期待这样的纯商业片有太多的惊喜,不过我认为至少本片的剧情还算合格。虽然故事大纲非常简单,但是细节还算丰富,也不时有配角跑出来说几句逗乐的台词,煽情的时候也没有煽得太过火。其中大量美国难民涌入墨西哥以及美国总统感谢第三世界兄弟的情节也有那么点反讽和自嘲的味道。而且导演把大量的特技场面用剧情分割开来,场面的冲击可以说是“短频快”式的,避免了像《黑客帝国3》那样特技场面冗长的毛病。可惜的是,这种大制作总要有点积极向上的意义,因此结局太过光明了。如果这只是部B级制作,而编导最后安排人类几乎毁灭,那也许会更过瘾。总之我觉得《末日浩劫》的剧情完成了它的任务,不必苛求太多。

《末日浩劫》是一部还比较耐看的传统“大片”,这种90年代泛滥成灾的类型片在今天看来居然有一点“耳目一新”的感觉。

(最后,突然觉得《末日浩劫》里总统的演员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有那么点神似,莫非导演别有用意?)

震慑了感官却没穿透心灵--灾难片是好莱坞非常成熟的片种之一,也是最能体现其制作水准和资本实力的类型片。借用无所不能的特效包装,编导脑海中再夸张的想象都可能在银幕上变为令人瞠目的现实。但似乎没有哪个导演愿意将恐吓观众定为拍摄灾难片的初衷,在轮番轰炸似的骇人场景间隙,英雄主义、如纽带般将人与人维系在一起的亲情、友情与爱情往往都能“杀出重围”。它们会挖掘出故事隐藏在强大娱乐包装下的内涵,并一步步升华影片的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