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社会历史观研究 马子深

合集下载

什么是历史观 《史学概论》 马工程

什么是历史观 《史学概论》 马工程
中国传统的历史观天命史观英雄史观循环史观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退化史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是黄金时代人心不古神学历史观人道主义历史观众多历史观并存的局面从神或精神层面去找原因唯心主义历史观是把社会现象及其发展的终极原因归结为精神因素的社会历史主张人的主观意志决定历史的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
什么是历史观
2. 历史观决定着历史研究的方向
1.历史观的时代性和阶级性
○最初的历史观,带有朴素的、直觉 或直观的性质,因为它们只是对部分历 史现象或具体历史进程的零碎、片断的 认识和反映。
○不同的社会历史时代和不同的阶级 地位决定了人们不同的社会生活,因而 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阶级之间,会有 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历史观。
一、历史观是历史学的理论指导
1. 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看法 主要指人们对社会的起源、社会生活的
本质,以及历史总体运动和一般规律的理论 性概括。它是史学的灵魂,是史学理论的核 心内容。
黑格尔:只有当我们能够提出一个确定 的史观时,历史才能得到一贯性。
(1770-1831)
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 德国著名哲学家,在逻辑学、历史哲学、美学、宗教、 形而上学、认识论、政治学、辩证法等方面都卓有建 树。著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 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 哲学》 等等。马克思曾深受黑格尔影响,并吸收他的 一些思想。他的唯心主义则被马克思所批判和扬弃。
3.一些类似“历史观”的概念与观点
※ 历史心性 Historicity 参考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
史心性》,《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 文化决定历史 参考黄应贵《历史与文化——历史人

史纲评要 (明)李贽评

史纲评要 (明)李贽评

史纲评要(明)李贽评史纲评要是明代著名文献学家李贽所撰写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

本文旨在对这部作品进行评述,介绍其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李贽评与史纲评要李贽(1527年-1602年),字子山,号杆中,是明代后期杰出的文化名臣,他在思想、历史文献学等领域都有重要贡献。

在他的众多著作中,《史纲评要》无疑是它的代表作之一。

《史纲评要》是李贽在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编写的一部修史之作。

全书以讲述历史为主线,并以「纲目评诂」为主要的修史方法。

通过严谨的校勘和细致入微的分析,李贽试图总结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揭示历史规律,进而为后世的治理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史纲评要》的主要内容《史纲评要》一共分为六卷。

每卷按照年代先后排列,系统梳理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相关的制度演变和社会变迁。

下面将简要介绍各卷的主要内容:1. 第一卷:纲要流传不省之显这一卷主要介绍了诸子百家观念的发展,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变革,特别是各个诸侯国的兴衰和战争征伐。

2. 第二卷:基哲折麟忠良勇毅第二卷主要讲述了秦汉两朝的兴衰和社会变迁,尤其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的征服南越等重要事件。

3. 第三卷:魏晋南北江山其殚这一卷主要描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包括西晋的灭亡和南北朝的分裂。

4. 第四卷:国人勇巫本朝忠良第四卷主要讲述了唐宋两朝的政治局势和文化繁荣,对唐太宗的盛世和宋太祖的建立进行了详细的评述。

5. 第五卷:遐迩之爗闻达之鸿第五卷主要涉及元明两代的政治兴衰和社会状况,尤其是元朝的统治和明代的开创。

6. 第六卷:安定繁荣圣教新政最后一卷主要评述了明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对明朝的统治和官僚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三、《史纲评要》的特点1. 继承经史学传统《史纲评要》在内容上继承了经史学的传统,注重事实陈述,强调史实的准确性。

李贽在纂修史书过程中精心校勘,力求还原历史真相。

2. 注重政治思想李贽在撰写《史纲评要》时,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政治思想分析,力图从历史中汲取启示,为后世的治理提供经验和借鉴。

史学的“第二次革命”与中国哲学史写作——从胡适到冯友兰的一条线索

史学的“第二次革命”与中国哲学史写作——从胡适到冯友兰的一条线索

史学的“第二次革命”与中国哲学史写作———从胡适到冯友兰的一条线索王沁凌【摘要】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具有方法论的典范意义,代表了一种求客观、重方法的史学研究趋势,由此促动了第二次史学革命。

顾颉刚的“古史辨”运动和傅斯年领导的“史语所”是对胡适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两卷本)》是在胡适开拓的基本研究格局、顾颉刚和傅斯年等人提出的关于古代思想材料的考辨方法下展开的,它贯彻了冯友兰对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整体认识和多种创见,使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进入新高度。

【关键词】《中国哲学史大纲》;“古史辨”派;傅斯年;《中国哲学史》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20)06-0128-07作者简介:王沁凌,宁夏银川人,哲学博士,(兰州730000)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讲师。

中国史学由传统进入现代,经历了纷繁复杂的过程。

王?森将之概括为“三次革命”:以梁启超《新史学》为主的,唤起人们反思“历史是什么”的第一次革命;以胡适整理国故运动和傅斯年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语所”)的工作为主的,探索“如何研究历史”的第二次革命;以“怎样解释历史”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勃兴,为第三次革命①。

其中,胡适的研究促动了“古史辨”派、“史语所”等学术团体的兴起,代表一种求客观、重方法的史学趋势,形成第二次史学革命的中心②。

北京大学废止经科后,中国哲学作为一个按“现代”方法来研究的学科正亟待成型。

1917年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出世,打破“从三皇五帝讲起”的旧习,为中国哲学史研究开风气之先。

该书对顾颉刚、傅斯年等人产生极大影响,“古史辨”运动、“史语所”的工作从不同方面发挥了胡适的思想方法论③。

可以说,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从其发端之日起,就在方法上与史学的第二次革命密切关联;史学革命在材料、内容和问题等具体方面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错综交织,使得二者的缠绕不断加深。

时空观念的重要维度——时间与空间的辩证统一

时空观念的重要维度——时间与空间的辩证统一

2020年第23期 N o.23,2020历史教学H istory T e a c h in g总第852期S u m N o.852时空观念_要纟謎一_骑關辩证统-沈克学(江苏省昆山中学,江苏昆山215316)[关键词]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学科核心素养,中外历史纲要[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57-6241(2020)23-0043-08《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本质的体现。

它是在特 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 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 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 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J依此可见“时空观念”的三个重要方面:本质属 性——意识和思维方式;方法论——时空联系;目的论或价值论——史事理解。

其中,时空联系 方法应是达成该素养的关键,它决定着能否理解 史事,能否形成这样的意和思维方式。

教学实践中,时空联系常见为利用历史年 表(常常又表现为时间轴——笔者注)、历史地 图等方式来揭示历史事物的时序性和广延性,在形式上把时空对应于历史时序和历史地理的 客观经纬。

如此对于时空概念的理解并不深人,因为忽视了二者辩证统一的关系,实际上是一 种简单化的时空观。

从五大核心素养的关系来 说,唯物史观素养是诸素养达成的理论保证,® 对时空观念应有内在的“规约”。

鉴于“历史唯物 主义的时空观是时间性和空间性相统一的辩证 时空观”,®因而关注时间和空间的辩证关系理 应是贯彻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达成 时空观念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

一、唯物史观视野中的时空时空是认识社会历史的重要维度,时空观 念规范和制约着人的认识。

马克思正是立足于 资本主义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从时间和空间 的辩证统一关系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运行规 律,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从 而创立了唯物史观。

明朝的历史观与史学思想

明朝的历史观与史学思想

明朝的历史观与史学思想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其历史观和史学思想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朝历史观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注重历史的正义与价值,同时史学思想也逐渐形成了科学、实证为主导的倾向。

在明朝的历史观中,儒家传统文化扮演着重要角色。

明朝君主强调儒家思想,认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巩固政权的基础。

明朝设立了国子监,推崇儒学,开创了进士科举制度,提倡以士人为官。

这一系列措施不仅继承了过去王朝的制度,也加强了君主对国家的控制力。

此外,明朝政权注重翻修经史之书,整理古籍,以保证传统文化的延续。

明朝的历史观还注重历史的正义与价值。

明太祖朱元璋在建国初期就提出了“起义为天下,安邦为岁币”的口号,主张以拯救百姓为己任,追求社会公平与合理。

明朝历代君主对历史的认识与评价也与这一价值观密切相关。

他们明确将忠诚、勇敢、仁德等作为历史评价的标准,以激励臣子为国家和百姓做出更多贡献。

然而,明朝的史学思想逐渐发展出了以科学、实证为主导的倾向。

明代学者梁启超提出了“求真实而源远,参证以广博”的读史方法,主张要对历史进行客观、全面的研究与评价。

他开创了以史实为依据的史学研究,强调历史研究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

此外,明朝著名学者刘基受到宋代理学影响,提出了“古今之学,道由心思,行由物证”的理论,强调通过观察事物本身来得到真知。

这些史学思想的提出,为后来科学的历史研究奠定了基础。

对于明朝的历史观与史学思想,我们应该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教训。

明朝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的。

同时,明朝史学思想注重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对后来的历史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我们应该继续发扬这一传统,将科学的态度与方法运用到研究历史问题中。

总之,明朝的历史观强调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注重历史的正义与价值。

史学思想逐渐形成以科学、实证为主导的倾向,为后来的历史研究奠定了基础。

明朝的历史观与史学思想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历史以及进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物鉴定指南书籍推荐

文物鉴定指南书籍推荐

文物鉴定指南书文物产生于一定的历史环境,在自然和历史的发展变迁中,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有的甚至难识真面目,给人们认识它的年代与价值造成很大困难。

特别在历史上,一些人出于盈利等不同的目的,采取各种手段制造假古董,鱼目混珠,使人对文物真假难辨,更增加了认识文物的难度。

通过鉴定辨识文物真假,就成为鉴定文物的首要任务。

文物真伪之所以能辨别,是因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物,都不能离开时间形式而存在,不能再生产。

超时间、超空间地再制作一件与某件文物完全相同的物品,一般是不可能的。

在历史长河中,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许多文物年代不明。

真正价值未能揭示,只有通过鉴定,才能判明年代,确定价值。

文物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其价值不都是直观的,许多文化的价值是隐藏于实物遗存的深层结构之中。

鉴定就是揭示文物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

所以在这里给一些对文物鉴定感兴趣的人们推荐几本比较好的书籍。

一、陶瓷考古类:1. 《青花瓷器的产生与元代社会文明》,《南开史学》1989年第2期。

2. 《晚唐宋初越窑若干问题思考》,《江西文物》1991年第4期。

3. 《瓷器彩饰人物图案起因初探》,《景德镇陶瓷》1991年第4期。

4. 《定窑“绣花”艺术蠡测》,《河北陶瓷》1992年第1期。

5. 《明清陶瓷官窑制度比异》,《南方文物》1992年第4期。

6. 《元代瓷器与杂剧》,《景德镇陶瓷》1992年第4期。

7. 《宋代官窑制度研究》,《河北陶瓷》1993年第2期。

8. 《古陶瓷的研究范畴及其方法》,《博物馆研究》1993年第2期。

9. 《官窑制度的形成及其实质》,《中原文物》1994年第3期。

10. 《我国古瓷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中国古陶瓷研究现状及展望》论文集,《中国陶瓷工业》杂志社,1994年10月。

11. 《瓷明器述略》,《东南文化》1994年增刊第1号(《中国古陶瓷研究会1994年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12. 《明代景德镇瓷业“空白期”研究》,《南方文物》1994年第3期。

高考历史学科命题人介绍汇总

高考历史学科命题人介绍汇总

历史高考命题人介绍◆杨宁一北师大历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考试中心特邀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世界现代史、日本史。

代表作有《明治时期日本人的自我认识》、《日本法西斯夺取政权之路》、《20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简论》等。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分册主编、人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主编。

命题学术秘书和首席专家。

◆曹大为北师大历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考试中心特邀研究员。

曹大为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社会史、中国文化史研究,代表作有《中国古代女子教育》、《关于新编〈中国通史〉的几点理论思考》、《“第三新文明”的建构与中华民族的振兴》、《长城:碰撞与融合的界碑》、《中国历史上贞洁观念的变迁》等。

曾参与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担任七年级上、下册的主编;参加人教版课程标准初中《历史与社会》的编写,担任八年级上册的主编。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总主编,《文化发展历程(必修Ⅲ)》分册主编。

◆何德章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学术专长是中国古代民族史、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经济史。

近三年的高考古代史题均出自其手。

◆李少兵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兼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

学术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宗教文化、风俗节日文化、乡村社会变迁。

著有《民国时期的西式风俗文化》、《民国时期的佛学与社会思潮》等。

参加过上海教育出版社《历史与社会》第一册的编写工作。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分册主编。

◆胡德坤武汉大学副校长、武汉大学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兼任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研究方向: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日战争、现代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

◆杨玉圣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主要从事的教学与研究领域有“美利坚合众国史”、“美国宪政史”、“电影中的历史”、“影像中的正义”、“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社区治理研究”。

著有《中国人的美国观》、《史学评论》、《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等,主编《学术规范导论》、《学术权力与民主》、《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续编)等。

中国古代的历史观与历史研究

中国古代的历史观与历史研究

中国古代的历史观与历史研究中国古代历史观具有独特的特点,对于历史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回顾古代中国的历史观念,并探讨其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的历史观中国古代历史观念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典文献的创作和思想家的著作。

最早的历史观可以追溯到《尚书》和《左传》等古代经典中。

这些文献主要记录了周朝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制度,对于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中国历史观的核心思想是天命观念。

天命观认为君主的统治地位是由上天决定的,君主的成功与失败、国家的兴衰都是上天的安排。

这种观念在古代中国十分重要,被用来合理解释历史发展和政治变迁。

例如,春秋时代的诸侯争霸和战争,被解释为上天对人类行为的制约和惩罚。

另一个重要的历史观是王道观念。

王道观念源于古代中国的政治思想,是指君主应该依照道德原则来治理国家和统治人民。

在王道观念中,君主被视为道的代表,必须遵循仁爱、公正和正义的原则来管理国家。

这种观念强调政治和道德的紧密联系,对于中国古代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历史观对历史研究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历史观念对历史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天命观念让人们对历史发展有了一种超自然的解释。

根据天命观念,历史事件的发生是由于上天的安排,而不是人类的努力。

这种观念对历史研究产生了限制,使得人们更倾向于从官方文献和史书中获取历史信息,而忽视了其他可能的来源。

其次,王道观念对历史研究产生了道德约束。

根据王道观念,历史事件的发展应该符合道德原则,君主的行为和决策应该受到伦理和道德标准的约束。

这种观念让历史研究者更加关注君主的品德和治理方式,而忽视了其他社会力量和个体行为的影响。

这种历史观念对历史研究产生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历史研究中表露无遗。

许多古代历史著作着重于记载君主的事迹和统治,而忽视了其他社会层面的历史事件和个人的经历。

这种倾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古代历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然而,中国古代的历史观念也为历史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中国历史研究的对接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中国历史研究的对接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中国历史研究的对接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作为一种科学的历史观,对于中国历史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中国革命运动兴起之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中国历史研究开始产生对接与创新。

本文将讨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在中国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探讨其对中国历史研究的创新。

一、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在中国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一种基于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的历史观,强调历史的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阐述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中国历史研究中,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被广泛运用,并成为历史研究的主流思想。

首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使得中国历史研究更加注重经济因素的研究。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指导下,中国历史学家开始重视农民、工人等劳动者阶级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关注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其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阶级斗争学说使得中国历史研究更加关注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

中国历史学家发展了一系列研究中国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理论和方法, 并将其运用于历史研究中。

第三,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注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倡导历史研究的科学性。

在中国历史研究中,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强调历史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使得中国历史学家更加注重历史事实的考证和历史规律的总结。

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对中国历史研究的创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引入对中国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历史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首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引入使得中国历史研究从上层建筑到经济基础的转变。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指导下,中国历史学家开始关注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他们通过对经济史、农业史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历史中经济因素的重要作用。

其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阶级斗争学说为中国历史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中国历史学家通过对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研究,对中国历史中的各个时期进行了深入剖析。

史记中的历史观与历史研究方法

史记中的历史观与历史研究方法

史记中的历史观与历史研究方法史记是我国古代文献史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由司马迁所著。

史记内容涵盖了从夏朝到西汉的历史,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在史记中,司马迁不仅展示了自己独特的历史观,还运用了一系列独特的历史研究方法。

本文将重点探讨史记中的历史观与历史研究方法。

一、史记中的历史观1. 历史循环观念在史记中,司马迁持有一种强烈的历史循环观念。

他认为历史呈现出一种循环的规律,不同朝代间有着相似的起伏、兴衰,不同统治者也反复出现着相似的政治、经济等问题。

因此,司马迁通过对过去历史的研究,希望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当下和未来的统治者提供借鉴和启示。

2. 历史目的论史记中还可以看出司马迁持有一种明确的历史目的论。

他认为历史的目的是为了教育人民,引导君王,有助于国家治理和文化传承。

因此,他在史记中不仅以客观叙事的方式记述历史事件,还注重从中揭示历史人物的道德、品德,以及对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

二、史记中的历史研究方法1. 采访史料作为一部记载古代历史的著作,史记的可靠性离不开详尽的史料采访。

司马迁通过广泛搜集和采访史料,包括当时的古籍、官方档案,以及通过与一些历史事件中的亲历者、当事人进行交流,收集不同的观点和证据,用以支持自己的史料记载。

2. 事实求真在史记中,司马迁强调对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追求。

他深入研究历史事件的经过、背景、原因等各个方面,通过对多个传世的史书进行核对,对照各种史料,力求还原历史事件的真相。

他严密的考证精神,为后世的历史研究方法奠定了基础。

3. 评价历史人物在史记中,司马迁对于历史人物不仅仅是简单地叙述,更是进行全面的评价。

他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品行、功绩、政绩以及对国家社会带来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并以自己独到的见解评价其德行和价值。

这种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对于深入研究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启示。

总结起来,史记中的历史观以历史循环观念和历史目的论为主要特点,思想深邃,意义深远。

历史题材创作史识与史观

历史题材创作史识与史观

历史题材创作史识与史观历史题材创作是文学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背景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同时也需要对历史的价值及意义进行深刻的思考。

本文将探究历史题材创作的历史背景,剖析不同史识与史观对历史题材创作的影响。

历史题材创作的历史背景历史题材创作可以追溯至古代文学。

在古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绘以及对历史的演绎大多以诗歌的方式呈现。

如《太公兴邦》、《离骚》等古代诗篇描绘了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这些作品成为后来历史题材创作的重要基础。

到了明清时期,历史题材文学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发展。

《四库全书》的出版为历史题材创作提供了更为系统化的历史资料,使得历史题材创作中的历史精度和深度得到了提升。

同时,清代小说《红楼梦》也以历史观察的方式描绘了清代社会的种种问题,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20世纪初,随着现代性的兴起和社会发展,历史题材创作也进入了现代时代。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作家积极探索创作历史小说、历史剧等,不仅注重史实的准确性,同时也更加关注历史事件和人物背后的思想文化价值。

20世纪终期至21世纪初,历史题材创作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也开始呈现多元化的呈现方式,从传统的出版物形态,到电视电影,再到网络文学,历史题材创作开始融合多种媒介形式,受众日益扩大。

不同史识与史观对历史题材创作的影响史识是历史知识的识别和汇聚,史观则是对历史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不同的史识和史观会影响历史题材创作中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选择及刻画。

1.传统文化史观影响传统文化在历史题材创作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传统文化史观强调“忠孝节义”的价值观,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有许多固定而套路化的表述,例如“英雄气概”、“孝道形象”等。

在这种史观下,人物形象更加“形式化”,但同时也易于被读者记忆和接受。

2.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影响随着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历史唯物主义逐渐成为了历史题材创作的重要史观。

《史记》中的历史观研究

《史记》中的历史观研究

史记中的历史观研究介绍《史记》是中国历史文献中最著名、最重要的一部,由司马迁于公元前109年至公元前91年间所撰写。

它被认为是中国历史学的奠基作,对中国历史学乃至世界历史学都有着深远影响。

在《史记》中,司马迁不仅讲述了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更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历史观。

历史观的特点主观性在《史记》中,司马迁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了加工和评价,展现了他自身对于历史发展和人物行为的主观看法。

这种主观性使得《史记》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并且司马迁在书中多次表达了自己对于时事变化和人心浮动的感慨。

正面倾向《史记》中明确表达了司马迁对正统王朝、贤良之士以及忠诚爱国行为的推崇和赞美。

他通过描写这些人物和事件来呼吁读者学习他们的品德和行为,以此指导社会风尚和治国理政。

借史抒怀除了记述历史事件和人物,司马迁还通过《史记》来表达自己对于时代局势、个人遭遇的感慨和思考。

他不仅描述了历史中的辉煌与荣耀,也揭示了其中的困惑与痛苦,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影响与价值影响中国历史学《史记》作为中国历史学的奠基之作,对后来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系统地收集整理了从殷商到汉朝间各个朝代的历史资料,并且运用主观观点加工评价,为后世提供了重要参考。

《史记》也开创了一种全面考察历史并关注人物性格、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写作模式。

影响世界历史书写《史记》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纪传体写作方法来记录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的著作之一。

这种将断代纪事结合于传记的方式对后世的历史书写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国家都借鉴了这种模式。

司马迁的思想影响《史记》中所体现的司马迁的历史观也对后来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强调礼义道德和忠诚爱国,这种价值观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至今。

他还在海外华人社群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东亚、东南亚等地区都有许多研究和学习《史记》的爱好者。

结论《史记》作为中国历史学的奠基之作,其中所包含的司马迁个人主观观点和历史评价成为研究者们争议和探索的对象。

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马新;齐涛
【期刊名称】《文史哲》
【年(卷),期】2006(000)004
【摘要】所谓社会史,就是研究特定时期或整个历史时期特定地区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行为模式,研究上述关系的演进及其所存续的外在环境的交换状态,进而揭示社会发展的内在轨迹.社会史既是专史,又是总体史.就中国古代社会史而言,人际关系、群际关系以及人与群之间的关系是其研究的三个基点,而且三个基点的展开都是遵循着从下而上和自内而外两个视角进行的.古代社会史研究视野中的人与群体,首先是作为自然人而非政治人的人,是社会中的人而非制度与政权中的人,其次才是被追加了种种身份与地位.社会史的研究是由民间群体与民间自然人为起点,有着自己明晰的区界与内涵,以及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特色.
【总页数】8页(P57-64)
【作者】马新;齐涛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相关文献】
1.中国古代社会制度中的几个问题 [J], 白忠才
2.对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J], 甄尽忠
3.吐蕃苯教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以敦煌西域藏文文书和藏文史书《韦协》为中心 [J], 张云
4.关于外国教育史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J], 郭法奇; 周晓丹
5.再谈汉语语法学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语助》在汉语语法学史上的地位 [J], 柴世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古代会要体史籍研究综述

中国古代会要体史籍研究综述

中国古代会要体史籍研究综述
卓越
【期刊名称】《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21)005
【摘要】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为会要体史籍研究的初步阶段,这一阶段研究较为粗疏,没有形成规模;80年代至90年代为研究的重点阶段,这一时期<宋会要>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会要体史籍的整体研究业已展开;90年代以后至今为研究的深化提高阶段,特点是以唐宋会要为重点,研究视角更为宽泛,研究层次日趋细密.
【总页数】3页(P111-113)
【作者】卓越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所,北京,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91.5
【相关文献】
1.谈中国古代史籍的产生与发展 [J], 马春荣
2.从《齐民要术》等史籍看中国古代的肥料科学及其对后世农业发展的启示 [J], 赵文; 刘雁南; 王思明; 顾鹏
3.从《齐民要术》等史籍看中国古代的肥料科学及其对后世农业发展的启示 [J], 赵文; 刘雁南; 王思明; 顾鹏
4.约论会要体史籍 [J], 周少川
5.论中国古代史籍对四夷的体系化记述模式 [J], 关志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代史学思想研究与民族精神--兼谈20世纪中国史学的近代化

古代史学思想研究与民族精神--兼谈20世纪中国史学的近代化

古代史学思想研究与民族精神--兼谈20世纪中国史学的近代

吴怀祺
【期刊名称】《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25)002
【摘要】20世纪的中国史学近代化是具有自己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有特定的内涵,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各个流派史家在史学近代化过程中,经历不同的途径,治史上有自己的特色.在曲折发展过程中,他们意识到应当重视中国古代史学思想遗产.近代史学与古代史学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研究中国古代史学思想,揭示中国史学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页数】7页(P51-57)
【作者】吴怀祺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北
京,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03
【相关文献】
1.史学话语权与20世纪的中国民族史学——兼说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J], 吴怀祺
2.中国古代史学思想史研究的新成果--评《中国史学思想通史·魏晋南北朝卷》 [J],
杨天宇
3.努力发掘传统史学的民族精神--兼谈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 [J], 吴怀祺
4."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是新闻二元结构的根——兼谈中国史学思想引导新闻学走向成熟的示范性 [J], 张会斌;刘瑞
5.叩问思想:研究陈垣的新路向
——评《陈垣史学思想与20世纪中国史学》 [J], 谢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贯通古今 寻索真知

贯通古今 寻索真知

贯通古今寻索真知
胡明
【期刊名称】《河北学刊》
【年(卷),期】2006(26)5
【摘要】中国文学古今演变是一个鲜活的科学命题,也是一个严谨的研究方向,这个研究方向正是学术界迫在眉睫的时代要求。

经过几年的实践,证实了这个研究方向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与光明的前景,在知识成果的科学成色鉴定和历史价值重估上获得了令人信服的成绩。

历史意识的深进与突破使新世纪的中国文学研究染上了一层生命的本色,并挟备了认识世界与知识理性深契交互的历史逻辑。

而人文学术知识谱系的延伸与拓宽又使我们的观察同时打开了好几扇新的窗户,视界几乎触到了研究课题的底线边沿,学科的风云在一个完整的历史长河上舒卷。

【总页数】2页(P121-122)
【关键词】中国文学研究;真知;历史意识;科学命题;古今演变;价值重估;知识成果;历史逻辑
【作者】胡明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
【相关文献】
1.复旦大学学报发表王润华《一轮明月照古今:贯通中国古今文学的诠释模式》等(十二则) [J],
2.古今小说的贯通——读张勇《中国小说古今演变研究举隅》 [J], 巩本栋;
3.贯通古今,兼顾中外\r——第三届\"中华诗词古今演变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J], 黄仁生;王春
4.广而深,新而通,贯通古今,兼具中外——评谭家健《中华古今骈文通史》 [J], 莫山洪
5.一轮明月照古今——贯通古今的文学模式召唤 [J], 张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古代社会历史观摘要:社会历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等一般问题的观点和理论体系,是人类对本身相互交往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的反思。

社会历史观的的演变,承接着着一个民族亦或是国家,对于其自身历史发展的深刻感悟。

中国古代对于社会历史观的观点十分丰富,先秦时期有阴阳家所提倡的的循环史观,有老子所提倡的复古史观,韩非子所提出的朴素进化史观,《周易》当中的变易史观,墨子的圣王史观,孟子倡导的重民史观等。

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变化的动因看,由于历史变化的动因对于天人关系有着强烈的联系,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历史观中,因此掺杂着天命史观,圣人史观和民众史观等一系列观点,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变化的角度看,中国古代的历史观有循环史观,进化史观,复古史观等一系列观点,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看,中国古代的历史观有“大一统”的观点。

关键词:中国古代社会历史观历史是对于过去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历史当中所包含的对于价值的判断即为历史观。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历史观则是关于历史的世界观和认识论,是对历史这个领域的哲学思考、历史认识的哲学化表达,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上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从哲学层面上讲,分别划分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社会历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等一般问题的观点和理论体系,是人类对本身相互交往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的反思。

社会历史观的的演变,承接着着一个民族亦或是国家,对于其自身历史发展的深刻感悟。

中国古代对于社会历史观的观点十分丰富,先秦时期有阴阳家所提倡的的循环史观,有老子所提倡的复古史观,韩非子所提出的朴素进化史观,《周易》当中的变易史观,墨子的圣人史观,孟子倡导的重民史观等。

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变化的动因看,由于历史变化的动因对于天人关系有着强烈的联系,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历史观中,因此掺杂着天命史观,圣王史观和民众史观等一系列观点,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变化的角度看,中国古代的历史观有循环史观,进化史观,复古史观等一系列观点,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看,中国古代的历史观有“大一统”的观点。

本文对于中国古代的社会历史观问题,主要将分别从天命史观、圣人史观、重民史观、循环史观、进化史观、大一统史观六个主要方面加以总结归纳和梳理。

一、天命史观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发展史上,针对于天人关系问题,从大的范围来看,主要是探讨“天命”和人事之间的发展变化。

我国古代天人关系经历从“天命”决定人事,到轻视“天命”、推重人事的演变过程。

甲骨卜辞以及鼎器铭文上多次出现“受命于天”的刻辞,《尚书》明确记载着“天命”的字眼,其时“天命”的概念是主宰在人自身之上的,直到春秋战国开始有人怀疑“天命”的存在,再到秦汉之时则是努力摆脱“天命”的束缚。

天命史观首先强调上天的旨意、命令可以主宰社会治乱和人的命运,天是决定者、命是必然性,“天命”是决定各种社会历史现象特别是王朝兴亡的终极原因。

夏、商、周三代统治者认为“天”是人间的主宰,他们受命于天,从天命而行,“有夏服(受)天命”[1] ;殷人迷信鬼神,关于民心向背、战争胜负、城邑兴建、官吏陟黜等重大问题,都要通过占卜向上天和祖先进行祈祷或请示,“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2] ;周人认为不能仅信天命而不尽人事,天命必须和人事相配合,“天命靡常,唯德是从”,“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3]。

夏、商、周更替的更替使周人认识到:“天命”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是永恒,“天命”只垂青那些布施德行的君主、临幸那些政治昌明的王朝,只有尽到“人事”的王朝才能永远享有“天命”,只有知天命、顺天命、不废人事,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此外,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对于天命史观的认识,各个学派,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认识,其中,其中道家的“天命”多是指宿命、命运,墨家的“天命”是指神的意志,法家的“天命”是指君王的意志,而儒家的“天命”却多是指发自个人内心的理想使命。

进入汉代,董仲舒“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4],他一反先秦儒家“重人事而轻自然”的思维方式,利用和改造道家、阴阳家的思想资料,极力构建一个可以作为儒家政治伦理学说根据的系统而完整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宇宙论图式。

并竭力把人事政治与天道运行附会组合在一起,把阴阳五行(天)和王道政治(人)互相一致而有彼此响应的“天人感应”学说作为他的理论核心,建议用儒家的纲常名教来维护封建统治,从而完成了对先秦儒学的改造。

再解释君权合法性方面,董仲舒提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5]将天命观发展到极致。

天命史观既为中国王朝的建立提供了合法性基础,但也为推翻一个王朝提供了合法性依据。

“从历史而论,天命观并非仅仅是统治阶级的君权神授和神道设教的神学迷信工具,其在一定时期也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

”[6]二、圣人史观有关中国古代的圣人史观的起源,源于上古神话传说。

在商周时期,圣人往往被描述为整个社会的主宰和历史的创造者,推动决定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7] ,韩非子把人类社会的演进说成“有圣人作”的历史,此外,《易》中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圣人造就的,“备物致用,立功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8],人类物质文明的创造、精神文明方面的创造归功于圣人的出现。

孟子“言必称尧舜”[9] ,认为圣贤决定天下治乱、王朝兴废、社会习俗和道德风尚等。

汉代陆贾在《新语·道基》中把圣人分为三个时期:先圣包括从伏羲、炎黄、尧舜禹到他们的臣子,他们首先创造物质文明;中圣主要包括商汤、文王、武王、周公,他们制定礼乐;后圣指孔子,他们建立了教育体制。

“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10] ,唐代韩愈认为人类社会只有借助于作为人之特殊的圣人才能生存和发展。

圣王史观强调圣人明君是左右历史命运的决定力量,能够决定一国的兴衰更迭,贤明的君主使得国家达到“治世”,而昏庸的君主则是“衰世”出现的主要原因。

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决定其道德修养不但是他本人的事情,而且关系到百姓的教化、官吏的治理,因此,论证了管子所说的“故一人之治乱在其心,一国之存亡在其主,天下得失,道一人出”[11] ,和“主身者,正德之本也;官治者,耳目之制也。

身立而民化,德正则官治,治官化民,其要在上”[12] 。

圣人史观的产生,对于我国古代社会历史观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在我国文化的价值坐标上占有醒目的位置。

圣人观念具有强大的融摄作用,这种融摄力在以泛道德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历史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我国传统史学的思想起点就是首先建构以“圣人”与“圣人之道”为理论基础的先验意识,承认“圣人”所创造的一切思想理念的绝对合理性。

然后在这种认同的前提下寻找解释的合理性。

圣人史观出现,使圣人成为了道德理性的完美代表,在以后的中国思想传统中,圣人这种与天地为一,博施济众的完美人格再无可被其他英雄人格所替代,对中国整个社会历史观领域影响深远。

重民史观,则是推崇民众是决定统治者兴衰存亡的决定性力量,春秋时期,管仲认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13],作为统治者必须重民、亲民,才能赢得民众的拥护,并以此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14],在这里,管仲把老百姓当做国家的根本、社稷的基础,体现出强烈的人本主义倾向。

论证了民生是关系到国家昌盛、民族兴亡的大事。

此外,孟子也认为民心的向背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15]。

在民、社稷、君三者的之间关系上,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6],在这里,孟子论证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个道理。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17],着重强调了人民在社会中的作用,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巩固国家的基石,国家才能安宁。

在老子的理念中,人乃“道”的有机表现,具有三重属性:其一,高贵性。

所谓“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

”[18]可见在老子那里,人已被提升到一个空前的高度——与道和天地并肩,因此高过世间其他生物;其二,独立性。

既然“道”是“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19],说明人有着遗世独立的风骨和不与众同的气魄;其三,自由性。

老子倡导的顺应自然、率性而为、随心所欲,以及对宗法人伦、繁文缛节的攘弃,提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20]。

重民史观是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是一种重视民众在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的历史观。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曾为调和社会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发挥过重大作用。

当然,中国古代“重民”、“恤民”,但其核心不在“亲民”、“为民”,而在“使民”、“驭民”,旨在构建一个纲常有序、人有等差的人伦社会,归根结底是为君主统治服务。

四、循环史观在中国古代社会历史观的发展中,就历史循环论者看来,历史进程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是治乱交替不断向前发展的循环更替。

《易经》中就有“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盛衰相继”、“刚柔相克”等天道循环概念。

“彼一时,此一时也。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21] ,孟子认为圣王和命世之才的出现以五百年为准,历史进程也以五百年为单位循环运行。

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的“五德始终说”的历史观,是用水、火、木、金、土的相生相克来比附王朝兴衰的循环变化。

汉代的董仲舒则提出“治乱相嬗”的历史循环论来解释王朝的更迭和统治形式上的某些变化,其“三统说”认为历史是黑、白、赤三统相继更替的历史。

《三国演义》第一回的开场白就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奉行的亦是如此反复的循环史观。

宋朝理学家朱熹则把社会的发展认作一个多层次、盛衰交迭的发展过程,其中大循环套小循环,大治乱周期套小治乱周期,“气运从来一盛了又一衰,一衰了又一盛,只管恁地循环去,无有衰而不盛者,盖一治必又一乱,一乱必又一治”[22] 。

总体而言,循环史观是承认历史发展有一定秩序的,并且试图进一步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但是,由于一定局限性,他们把社会发展的过程看成周而复始,否认社会历史发展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否认社会进步的观点。

历史循环论者未能从历史本身去寻找历史变革的原因,不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社会依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由低级到高级向前发展。

因此,循环史观是一种相对而言,较为形而上学的史观。

在我国古代社会历史观中,进化史观的提出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进化史观肯定了社会进步,赞成社会变革,把社会历史的进步,认为是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是不同社会形态、不同生产方式的依次更迭,而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既有量变也有质变,既有渐进也有飞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