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 题型整合练(12)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考语文题型整合练15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题型整合练15含解析新人教版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东传的扎根期,隋唐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开花结果期,这两个时期是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最重要时期。唐以后,随着三教合流,随着中国化佛教禅宗的盛行,融入中华文明的佛教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佛教已经不是在异族异质文明意义上与中华文明展开对话了。
魏晋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主要体现在佛学与玄学的对话上,两种文明对话呈现出佛学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南北朝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一个突出特征是皇帝亲自参与对话,如宋文帝曾与僧人论究佛理,宋武帝亲自到寺庙听讲,梁武帝甚至亲制发愿文,皈依佛教,大兴寺庙。
两汉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发生期。佛教进入中国大地是一个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其教因西域使臣商贾以及热诚传教之人,渐布中夏,流行于民间”(汤用彤)。它不是像后来基督教教团派出大量传教士有组织地传教活动。这一点决定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是与当时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响、相得益彰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C )
A.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在魏晋和南北朝时期的表现特征不同,魏晋时期主要是佛学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南北朝时期一个突出特征是皇帝亲自参与对话。
B.在魏晋时期,中外学者合译佛经就取得了突出成绩,小乘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系列和大乘佛教的重要经论、密教经典、律典等都被译出。
B.诗歌前三联写出了当地淳朴的民风。元日百姓的生活热闹却又不失田园生活特有的宁静。
C.“但”字写元日这一天百姓相逢之后只彼此祝福健康长寿,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的告诫。
D.“元日”即今天的元旦,是“新正”第一天,别名有元朔、元正、正旦、端日等等。
E.“暮景”一词含义丰富,既指一日之“暮”,也指一年之“暮”,亦可指一生之“暮”。

2023年高考语文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版)专题12文言文阅读_1

2023年高考语文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版)专题12文言文阅读_1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典例示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汉成帝建始元年春,石显迁长信中太仆,秩中二千石。

显既失储,离权,于是丞相、御史条奏显旧恶。

及其党牢梁、陈顺皆免官,显与妻子徒归故郡,忧懑不食,道.死。

诸所交结以显为官者,皆废罢。

少府五鹿充宗左迁玄菟太守,御史中丞伊嘉为雁门都尉。

司隶校尉涿郡王尊劾奏:“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知显等颛权擅势,大作威福,为海内患害,不以时白奏行罚,而阿谀由从,附下周上,怀邪迷国,无大臣辅政之义,皆不道!衡、谭举奏显,不自陈不忠之罪,而反扬著先帝任用倾覆之徒.,妄言‘百官畏之,甚于主上’卑君尊臣,非所宜称,失大臣体!”于是衡惭惧,免冠谢罪,上丞相、侯印绶。

天子以新即位,重伤大臣,乃左迁尊为高陵令。

然群下多是尊者。

衡嘿嘿不自安,每有水旱,连乞骸骨让位。

上辄以诏书慰抚,不许。

夏四月,黄雾四塞,诏博问公卿大夫,无有所讳。

谏大夫杨兴、博士驷胜等皆以为:“阴盛侵阳之气也。

高祖之约,非功臣不侯。

今太后诸弟皆以无功为侯.,外戚未曾有也,故天为见.异。

”于是大将军凤惧,上书乞骸骨,辞职。

上优诏不许。

御史中丞东海薛宣上疏曰:“陛下至德仁厚,而嘉气尚凝,阴阳不和,殆吏多苛政。

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错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谴呵及细微,责义不量力。

郡县相迫促亦内相刻流及众庶是故乡党阙于嘉宾之欢九族忘其亲亲之恩饮食周急之厚弥衰送往劳来之礼不行夫人道不通则阴阳否隔,和气不通,未必不由此也!《诗》云:‘民之失德,干糇以愆。

’鄙语曰:‘苛政不亲,烦苦伤恩。

’方刺史奏事时,宜明申敕,使昭然知本朝之要务。

”上嘉纳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四十六》)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郡县相迫/促亦内相刻/流及众庶/是故乡党阙于嘉宾之欢/九族忘其亲/亲之恩/饮食周急之厚弥衰/送往劳来之礼不行/B.郡县相迫/促亦内相刻/流及众庶/是故乡党阙于嘉宾之欢/九族忘其亲亲之恩/饮食周急之厚弥/衰送往劳来之礼不行/C.郡县相迫促/亦内相刻/流及众庶/是故乡党阙于嘉宾之欢/九族忘其亲亲之恩/饮食周急之厚弥衰/送往劳来之礼不行/D.郡县相迫促/亦内相刻/流及众庶/是故乡党阙于嘉宾之欢/九族忘其亲/亲之恩/饮食周急之厚弥/衰送往劳来之礼不行/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忧懑不食,道死”与“从此道至吾军”(《鸿门宴》)两句中的“道”字用法含义不同。

2019年高考语文题型整合练(12)(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2019年高考语文题型整合练(12)(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2019年高考(人教版)语文题型整合练(12)李仕才一、古诗词欣赏阅读下而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樊侍御使丹阳便觐卧病穷巷晚, 忽惊斃马来。

知君京口去, 借问几吋回。

驿舫江风引, 乡书海雁催。

慈亲应倍喜, 爱子在霜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本诗属于觐省诗,是古代官员被朝廷批准冋家探望家人的诗歌,本诗中“便觐”是指樊侍御史奉朝廷的命令前往丹阳期间冋家乡省亲。

B•“知君京口去,借问几吋回” 一・句表现了亲人们对樊侍御史的思念,一知道他的去处,就在打听什么时候回来。

C. “卧病穷巷晚,忽惊驰马来” 一句中的“驰马” 一词采用了彖征的手法,彖征“侍御史” 的官职。

D•“霜台”即“御史台S正与诗题暗相呼应。

不称“御史台”而称“霜台”则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含蓄性与多样化的特点。

E•“慈亲应倍喜,爱子在霜台”一句写出了樊侍御史的家人刈儿子在仕途上大有作为的无比高兴之情。

2•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颈联的妙处。

答:【参考答案】1. BC [B项诗中并非亲人询问,而是诗人。

C项“斃马” 一词应该是借代的手法。

]2.⑴颈联采用拟人的手法,说“江风”牵引着“驿舫”前行,“海雁”催促着诗人早寄家书,使“江风…海雁”人格化,颇有情味;(2)又使用了借物抒怀(或借景抒情)的手法,借高大华美的“驿舫”、浩荡怡人的“江风”以及殷勤传书的“海雁”抒情达意,含蓄委婉而又形彖生动;(3)表现了诗人希望友人一帆风顺早日抵达的美好祝愿,也隐约传达出对友人奉命出使、衣锦还乡、显亲扬名的羡慕Z情。

【作者:岑参】简介岑参(约715-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郡望南阳。

曾祖文本.伯祖长倩、伯父羲,皆以文辞致位宰相。

父植,仕至晋州刺史。

参少孤,从兄读书,能自砥砺。

天宝三载,进士及第,释褐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八载,以右威卫录事参军入参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常书记。

十载,回长安,与杜甫、高适、储光羲、薛据游,同登慈恩寺塔,有诗唱和。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点题型变形专练(12)名句名篇默写(含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点题型变形专练(12)名句名篇默写(含解析)

名句名篇默写题型一:1、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古诗中常有丰富多彩的景物描写,且写景手法多样,①如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出了水波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②陶渊明《饮酒》(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写出了山中傍晚景色秀丽,生机盎然的景象;③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写景叙事,体现诗人的飘零之感。

2、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飞鸟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中国诗文中,是人们表达情感、寄托怀抱的载体。

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借鸟鸣渲染离情;又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借飞鸟体现明媚春光;再如庄子《逍遥游》用“水击三千里,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的大鹏来寄托高远的人生理想。

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愁”是中国古代文人笔下常见的主题,愁在心底,诉诸笔端。

如苏轼借主客问答,抒发了人生短暂之愁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陆游情深难已时抒发了书信难传之愁②“ __________, __________。

莫!莫!莫!”(《钗头凤》);辛弃疾在傍晚听到凄苦的鸟啼时抒发了报国无门之愁③“ __________,__________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题型二: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__________。

2.淇则有岸,__________。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3.__________,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4.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一章文言文阅读第2讲考点突破学案文言断句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一章文言文阅读第2讲考点突破学案文言断句课件新人教版
6.借助语法结构断句。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 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 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7.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文言中常有对偶句、排比句, 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
附【参考译文】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朝太傅谢安的九世孙。父亲谢蔺,任正员外郎,
兼散骑常侍。谢贞幼年聪慧敏捷,性情纯厚。祖母阮氏起先苦于风眩病,每每发 作便一二天不能饮食。谢贞当时才七岁,祖母不食,他也不食,亲族都觉得他与众 不同。母亲王氏,给谢贞讲《论语》《孝经》,他读完便能背诵。八岁时,曾写 《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对他的诗赋有美好情趣感到惊奇,对亲近的 人说:“此儿将来可成大器,至于‘风定花犹落’一句,可以和谢惠连媲美了。” 十三岁时,(谢贞)略通《五经》大意,尤其熟悉《左氏传》,又擅长草书、隶书、 虫篆书。十四岁时,父亲离世,他顿首痛哭,数次哭得死去活来。父亲谢蔺遭逢
附【参考译文】 后世的学习,大概比先王那时候要更加兴盛。居处的安逸,饮食的丰盛,规矩约
束的严苛,先王那时候也不一定具备;但是学习就只为学习,施政者就只为施政。人 们聚集住在一起终年玩乐,有上进心的人只不过通晓经书,写写文章,以考取功名,已 经考取功名做了官,先前所学习的知识,很快就忘记并荒废了。一看文书记载的相 关按规定的期限施行政令的事,就说:“我刚刚从政,哪里懂这些?”唉!后代说治理 国家的人常常赶不上先王的时代,就是治学与为政分开的缘故吧!
C.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 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 【提示】根据句意,“通经缉文”是一个整体,中间不应断开,且“既得之”“则 昔之所习者”各自独立,二者中间应断开,排除该选项。 D.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 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 【提示】根据句意,结合前面选项的分析,应是“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则昔 之所习者”,选项所断皆不准确,排除该选项。 答案:B

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文言文翻译】专题练及答案

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文言文翻译】专题练及答案

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文言文翻译】专题练及答案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文言文翻译】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

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

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

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

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选自《三国志·关羽传》)(1)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译文:(2)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

译文: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

是时董卓迁天子都长安,卓因留洛阳。

朗父防为治书御史,当徙西,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

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

到谓父老曰:“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

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

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注]东黎阳。

黎阳有营兵,赵威孙乡里旧婚,为监营谒者,统兵马,足以为主。

若后有变,徐复观望未晚也。

”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焉。

(选自《三国志·司马朗传》)【注】宗:宗族、宗室。

(1)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

译文:(2)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

译文:1。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考点专练:19名句默写+散文阅读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考点专练:19名句默写+散文阅读

19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散文阅读(考点专练)(时间:60分钟分值:6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9分)1.(2018·北京丰台统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国庆节前市旅游局加大了对本市旅游市场的整顿力度,很多涉旅单位积极配合,服务质量大为改观;但也有一些私人酒店并不配合,表现差强人意....。

B.经过长达两个多小时的鏖战,第28届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尘埃落定....,国手林丹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奋勇拼杀,再次获得了奥运会男单冠军。

C.最近曝光的“房族”们能够轻易占有大批房产,原因大多在于他们本人或是亲朋正掌握着权力;“房族”现象只是房地产市场腐败的冰山一角....。

D.CBA总决赛赛后,球迷上传的围殴裁判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在“打人不对”这个原本毫无争议的道德判断面前,网民们却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解析A.差强人意:大体上还可以使人满意。

B.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

C.冰山一角:比喻事物已经显露出来的一小部分。

D.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答案 A2.(2018·山东济南一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A.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业在对于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城镇居民居住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B.如今,这项与所有人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改革正在成为衡量社会公正的试金石,让更多人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已经成为未来改革推进的大方向。

;C.这几天大雾天气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

气象机构预测,近期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这对驱散大雾天气将起到积极作用。

D.中日双方如果都能冷静处理钓鱼岛问题,增进政治互信,不仅将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而且也将扭转一年多来中日关系的下滑趋势。

解析A.结构混乱,“在对于……方面”句式杂糅,可删去“对于”。

C.搭配不当,“驱散”与“大雾天气”不搭配,可删去“天气”。

2019年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专项版解析汇编 语文——专题12 标点符号(解析版)

2019年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专项版解析汇编 语文——专题12 标点符号(解析版)

专题12:标点符号【2019年高考】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

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化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

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

然而,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

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受,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术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18.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文中“长跪不起”并非实指,而是虚指,指一些画家对绘画准则的虔诚遵守,这里的引号,有表述特殊含义、需要强调的作用。

A项,“之”的引号,有突出强调火把的形状的作用。

[配套K12]2019高考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 实词、虚词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配套K12]2019高考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 实词、虚词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正确使用词语训练(二) 实词、虚词李仕才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________,从营养成分、________、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________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

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________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A.鉴别色泽终于适量B.鉴别色彩终于适当C.甄别色泽最终适当D.甄别色彩最终适量解析:C [鉴别:辨别(真假好坏)。

甄别:审查辨别(优劣真伪);考查鉴定(能力、品质)。

文中是对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品质进行考核鉴定,故应选“甄别”。

色泽:颜色和光泽;色彩:颜色。

文中是说马铃薯的颜色和光泽,故应选“色泽”。

终于: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情况(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最终:最后,末了。

文中研究人员并没有事先希望确定哪种马铃薯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故应选“最终”。

适量:数量适宜;适当:合适,妥当。

文中没有数量适宜的意思,故应选“适当”。

]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湖北的国画创作受浪漫瑰丽的荆楚文化的________,源远流长,底蕴丰厚。

当今的湖北画家既尊崇传统,又勇于创新,风格________,为中国美术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②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又______。

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______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系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A.滋润绚丽多彩顽固框定B.滋养绚丽多彩稳固锁定C.滋润多姿多彩稳固框定D.滋养多姿多彩顽固锁定解析:D [历年高考试题表明,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考点中,近义词的运用是常考点。

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

滋养:①养育;培养,如滋养身体;②养分;养料。

如丰富的滋养。

滋润:①湿润,不干燥,如:滋润的土地;②浸润;使湿润,如:雨露滋润禾苗壮。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二语言文字运用12.8扩展语句课件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二语言文字运用12.8扩展语句课件

更具体;拓展话题型——围绕一个话题(或给一段话让考生归纳出话题)写一段话;续 写补写型——为一段话续写或补写所缺的内容。四种题型给的扩展材料不同,扩展的 要求和方法也就不同。
2.注意要求 扩展语句题的要求会是多方面的:显性层面,语言表达方面要求准确、鲜明、生
动、简明、连贯;写法方面要求会使用修辞,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篇 幅上会有字数要求。隐形层面,必须善于想象和联想,必须注意语段的主旨和层次。 只有明确要求,做题时才能有针对性,提高得分。
3.联想想象 无论哪一种题型,都和联想想象能力有关,都是由已知(所给的材料)展开联想和想 象(想象“是什么”“像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等),联想到别的内容或产生 出新的内容,从而使已知(所给的材料)丰富起来。缺乏联想和想象,只能无病呻吟或 东拉西扯,必然不能得分。
4.加以修饰 多数题目会要求“有文采”“语言生动”“用某某修辞手法”等,就是要求语言
答案(示例):家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它濡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每 一个具体的家族中,每个家族的家风都是与众不同的。随着传统大家庭在现代社会 的分崩离析,家风在今天好像离我们很遥远。我们应继承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厚家风, 让家风这棵小树茁壮成长。
2.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5分) 银杏树 初冬 疾风 骤雨 凋零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新高考新题型——语文高中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项练习附答案

新高考新题型——语文高中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项练习附答案

新高考新题型——语文高中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项练习附答案一、高中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特朗普将新政府的三个重要职务授予鹰派和建制派保守人士,兼具论功行赏和拉拢共和党人的双重意味,同时也反映出他将坚持竞选纲领中提及的强硬政策立场。

B. 2018年12月的前半个月,杭州日照总时间仅7.9小时,平均日照时间为0.5小时/天,而历史同期值为 4.5小时/天,少了整整9倍,创了2000年以来同期平均日照时间的新低。

C. 2016年11月21日晚,巴控克什米尔靠近印巴实际控制线附近地区再次遭到印度军方越境炮火袭击,此事吸引了国内诸多媒体的极大关注。

D. 当3架四轴无人机先后在马杜罗总统发表演讲的主席台周围发生爆炸的事件发生后,委内瑞拉反动派武装“法兰绒士兵”宣称随即对此次刺杀行动负责。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个性化定制”旅行方案的出行方式日趋受到欢迎,尤其这种能够“玩出创意”“玩出个性” 的方式,对于年轻消费者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B. 据国家卫生部调查显示,农村有37%应就诊病人没有就诊,65%应住院病人没有住院。

老百姓看病难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除根治药价虚高这一首要顽疾外,还需要加大全方位监管力度。

C. 菲律宾发生地震后,中国国家旅游局表示,出于中国游客人身安全的考虑,建议民众近期避免前往菲律宾受灾地区旅游。

D. 俄罗斯小分队的4 名大学生则向大家播放了他们走进当地孔子学院,通过展览、表演等形式向俄罗斯的大学生展示我国传统文化,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的活动视频。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90%的路边小店使用二维码收账后,消费频次提升了三成,销售额提高了2.5%,百元人民币商品销售额提升达5%.B. 如今,空巢、独居、高龄、失能老人越来越常见。

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报告,中国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超1000万左右,这个数据背后的原因值得每个人思考。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第14课课后分层训练(二十二)故都的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第14课课后分层训练(二十二)故都的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课后分层训练(二十二)故都的秋一、语用小题夯基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秋天到了,行将就木....的落叶任秋风卷起,到处飘零,而连绵的秋雨不停地下着,这一切勾起了游子们绵绵的乡愁。

B.著名作家郁达夫写的文章,笔走龙蛇....,行云流水,给人一种流畅的美感,这与他从小受到的文学熏陶是分不开的。

C.那些沉醉在过往,停滞在今日,对社会问题视而不见、无关痛痒....的借口大王,一定会被社会唾弃和淘汰。

D.看一个地方的民风淳朴不淳朴,不用走访太多的人,只要看看这个地方的高级长官的作风正不正就能管中窥豹,一叶知秋....。

解析:选D A项,行将就木: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对象不当。

B项,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对象不当。

C项,无关痛痒:指与本身利害无关或无足轻重。

不合语境,应改为“无动于衷”。

D项,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

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使用正确。

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阅读文章,常常是把筛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目的,或汲取观点,或搜集论据,或感受文章情感。

B.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就是如何能把这心尽情地表现出来的最适当的排列与方法。

C.《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及深切的眷恋之意,“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D.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是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解析:选B A项,介词误用,应将“把”改为“以”;C项,成分残缺,应在“深切的眷恋之意”之前加上动词“含有”;D项,缺少主语,把“像花而又不是花的是一种落蕊”改为“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散文理应给人以乐趣:促使我们从书架上取下它来的愿望纯粹是为了获得乐趣。

2019届高考语文同步练习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语文 1-1《沁园春·长沙》

2019届高考语文同步练习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语文 1-1《沁园春·长沙》

人教新课标版必修1高中语文1.1《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A【同步达纲练习】基础知识强化:1.下面加黑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廖廓(liáokuò) 百舸(ké) 碧(bì)透橘(jú)子洲B.苍茫(cāngmáng) 沉浮(fú) 携(xié)带竟(jìng)自由C.峥嵘(zhēngróng) 遒(qiú)劲挥斥(chì) 岁月稠(chóu)D.惆怅(chóuchàng) 遏(è)阻激(jī)扬万户侯(hóu)2.下列语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B.忆往昔/峥嵘/岁月稠C.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D.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4.词受格律的制约,与散文的句法有较大的差别,“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如用散文表述,其语序应是( )A.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凝望着滚滚北去的湘江B.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凝望着从橘子洲头流过的滚滚北去的湘江C.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滚滚北去的湘江边的橘子洲头D.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湘江滚滚北去,从橘子洲头流过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

分行的主要根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等。

它始于唐,盛于宋。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沁园春长沙》属于中调。

D.“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这首词的题目,它揭示了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高考考点聚焦:如何分析标题的含义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高考考点聚焦:如何分析标题的含义

《长征胜利 万岁》
标题统率文中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在吴起镇伏击并歼灭 敌军、召开全军千部会议等事件,以表达对长征胜利结束的 欣喜和激动之情。
知识讲解
标题
与主旨的关系
标题统领着引出“插曲”的开篇、大战中拯救两个日本 《大战中的 小女孩并将她们送回日方的“插曲”、“插曲”中的孤女谢
插曲》 恩等场景和“插曲”的影响与意义,既凸显了中国军人的人 道主义精神,又包含着对日本侵略者残酷暴行的控诉。
萨丽娃姐姐和大地一起记忆着春天。 草原的春天是妇女们含辛茹苦的季节。萨丽娃看见老祖母蹒跚 在纷扬的春雪中,靴子艰难地从冰泥里拔出来,又踩下去,湿漉漉 的蒙古袍大襟冻成硬邦邦的冰片,在冷风中咔咔作响;她看见太阳
的手指伸过来,轻轻地梳拢老祖母的银发,落在那只暗红的珊瑚耳 环上,老祖母汗水淋漓的脸颊,布满了岁月的光芒。小羊羔总是走 在大野芳菲之前,一个接一个降生在冰碴密布的草地上,像洁白的 云朵一样缭绕着老祖母“咩……咩……”嚷着饥饿。
是否运用双关、比喻、象征等手法,寄托情感,深化主题;是否揭 标题与主题
示主题;是否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标题与读者 是否给读者带来思考,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是否是文章的线索,组织全文;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是否暗 标题与情节
示情节的发展
解读高考
高考考点 分析标题的含义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 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表现,不少文章的题 目与文章的中心意思、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
百代千年,游牧人家在春季里寻找朝阳的地方接羔,一辈辈把 长生天的教诲变成了不可更改的习惯,留在了老祖母的银发上。长 生天不是传说之中的老天爷,是万物生存的法则,是必须敬畏的大 自然。四月接羔,羊羔吃着母乳等待青草,青草和它们的乳牙一起 长出来,它们开始奔跑,从此变成了原野的孩子,栉风沐雨,爬冰

新人教版2019届高考语文题型整合综合训练(12套有答案)

新人教版2019届高考语文题型整合综合训练(12套有答案)

2019高考语文题型整合练(1)李仕才一、古诗词欣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寄外舅郭大夫[注]陈师道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

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

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

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

注元丰七年五月,陈师道的岳父郭慨赴蜀任职,陈因家贫,无力赡养家室,所以妻子和三子女都随郭赴蜀。

陈则留长安。

此诗是分别后作。

外舅:岳父。

古代媳妇称公婆为“舅姑”,女婿称呼岳父为“外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说从遥远的四川,回来一个带信的使者。

一个“通”字,把“巴蜀”和“归使”串联起来,说明获知“巴蜀”之地妻子儿女消息的艰难。

B.“妻孥且旧居”一句写妻子儿女仍在外家居住,这既是信使带来的消息,又是诗人的内心独白。

C.颔联中“深知”与“不忍”写诗人明知道信使是报消息的,但又不忍心问,将诗人想知道家人的消息但又害怕是坏消息的矛盾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

D.颈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距离遥远不算什么,亲情不会因此而生疏,关键是家人的身体要健康,这既是诗人对妻儿的安慰,也是自我慰藉。

E.本诗含蓄委婉,慷慨悲壮,情真意切。

首联情绪平静,颔联沉抑,颈联欢快,尾联感慨深沉,起伏跌宕,尽显真情之妙。

2.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参考答案】1.DE [D项“设问”应为“反问”。

E项“含蓄委婉,慷慨悲壮”错,应是“通俗易懂,自然纯朴”。

]2.①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关心思念。

面对信使,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生怕听到不好的消息,表现出诗人对妻儿的深切关怀。

②抒发了家庭不能团聚的悲哀。

诗人年事已高,愁病交加,却还得忍受与妻子儿女的分离之苦,不禁悲从中来。

③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结尾哀叹自己贫困潦倒,连妻子儿女都无力养活,只能分居两地,追根究底皆因功名难就。

二、文言文用“/”给下面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嗟乎!国破家亡,余谬膺节钺,既不能讨贼复仇,岂欲以有韵之词,求知于后世哉!但少陵当天宝之乱,流离蜀道,不废风骚,后世至今,名为诗史。

人教版(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高考考点聚焦:掌握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之一——介词结构后置句

人教版(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高考考点聚焦:掌握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之一——介词结构后置句

真题演练
丁亥,制:“决死囚者,二日中五覆奏, 下诸州者三覆奏。行刑之日,尚食勿进酒 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皆令门下覆视, 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由 是全活甚众。其五覆奏者以决前一二日, 至决日又三覆奏。惟犯恶逆者一覆奏而已。 上尝与侍臣论狱。
真题演练
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於士澄捕之, 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 斩之。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内五 人尝为盗,余皆平民。竞不敢执奏,尽杀之。” 上曰:“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 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另外,古代惩治犯人,君主为此撤掉乐器减少膳食。 我的宫廷里没有常设的乐器,然而常常为此不吃肉喝 酒。再者,百官断案,只依据法律条文,即使情理上 有值得同情的,也不敢违法,这当中怎能完全没有冤 枉的呢?”丁亥日,皇上下诏:“判决死刑犯,两天 之内要进行五次回奏,下发到各个州的要进行三次回 奏。
在行刑那天,主管膳食的不献上酒肉,内教坊和太常 不奏乐。都让门下省复核查验,有依据法令应判死刑 而情由值得怜悯的人,记录下情形上报朝廷。”因此 保全性命的(死囚)很多。五次回奏是指处决前一二 天(完成两次回奏),到处决当天还要进行三次回奏。 只有犯恶逆罪(古代刑律十恶大罪之一)的,进行一 次回奏就可以了。皇上曾跟近侍大臣讨论案件。
1 知识讲解 2 解读高考 3 技法攻略 4 真题演练
CONTENTS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倒装句 被动句 省略句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主谓倒置
Hale Waihona Puke 倒装句语法公式: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定语)主语+ [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语文题型整合练(12)李仕才一、古诗词欣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题湖上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的“画图”二字可谓诗眼,其后五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写画图中的景象,尾联以不舍之情作结。

B.中间四句精当传神的描写,是首句中的“画图”的抽象概括,是末两句的“勾留”之情的基础。

C.颔联和颈联中,诗人以华美新奇的笔触,用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勾画出西湖山水的旖旎风光。

D.诗人在山水诗中嵌入农事,别出心裁地把农事诗化了,不仅体现出诗人对湖区劳动者的关怀,同时在诗的写作上也是一种变革、一种出新。

E.这首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写情,做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全诗不仅结构上曲折委婉,而且借景深化了诗旨。

2.此诗作于白居易在杭州为官时,同一时期他还创作了《钱塘湖春行》一诗。

同为描写西湖春光,两首诗在意象选择和画面营造上各有侧重,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参考答案】1.AB [A项没有“虚写”的内容。

B项不是“抽象概括”,是进一步的具体描绘。

] 2.(1)《钱塘湖春行》选择了早莺、新燕、暖树、春泥、乱花、浅草等意象,动植物结合,富有生机,别有意趣,移步换景,画面具体、微观。

(2)此诗选择了乱峰、翠松、湖中月影、早稻、新蒲等意象,画面开阔,从宏观到微观,从湖山风光到农田景象,画面涵盖丰富。

【作者:白居易】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两类体现着他“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

与此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其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喻诗的创作而发的。

二、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郁离子》者,诚意伯刘公在元季时所著之书也。

郁离者何?离为火,文明之象,用之,其文郁郁然,为盛世文明之治,故曰郁离子。

其书总为十卷。

其言详于正己、慎微、修纪、远利、尚诫、量敌、审势、用贤、治民,本乎仁义道德之懿,明乎吉凶祸福之几,审乎古今成败得失之迹,大慨矫元室之弊。

有激而言也。

……《传》有之曰:楚虽有材,晋实用之。

公之谓也。

初公著书,本有望于天下后世,讵意身亲用之?虽然,公之事业具于书,此元之所以亡也;公之书见于事业,此皇明之所以兴也。

呜呼!一人之用舍,有关于天下国家之故,则是书也,岂区区一家言哉?(选自徐一夔《郁离子》序)(1)本乎仁义道德之懿,明乎吉凶祸福之几,审乎古今成败得失之迹,大慨矫元室之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人之用舍,有关于天下国家之故,则是书也,岂区区一家言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以仁义道德的美好风范为基础,明了吉凶祸福的苗头,通晓古今事业成败得失的情况,对矫正元朝的弊病有深深的感慨。

(2)一个(有才能的)人是被任用还是弃置不用,关系到天下和国家兴衰(缘故),那么这本书,难道是微不足道的一家之言吗?解析得分点:(1)本,以……为;审,通晓;矫,矫正。

(2)用舍,被任用还是弃置不用,此处为被动用法;是,这,指示代词。

参考译文《郁离子》,是诚意伯刘基在元末时写的书。

郁离是什么?离是火,有文采的样子,使用它,文章就文采兴盛,国家就会达到太平治世,所以叫郁离子。

这本书一共十卷。

书中详细谈论了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谨慎处理微小的细节、修缮法纪、不求近列、推崇规劝、侦察敌情、审视形势、任用贤才、治理百姓,以仁义道德的美好风范为基础,明了吉凶祸福的苗头,通晓古今事业成败得失的情况,对矫正元朝的弊病有深深的感慨。

有激愤的言论。

……《传》上说:自己国家的人才不被任用,就可能被敌国使用。

这就应该说的是刘公吧。

当初刘公写这本书,本来寄望于后世使用它,怎料到会亲身实践?虽然如此,刘公的功业都体现在这本书上,这是元朝失败的原因;刘公的书(里面的思想)被运用于事业中,这是我朝兴盛的原因。

哎!一个(有才能的)人是被任用还是弃置不用,关系到天下和国家兴衰(缘故),那么这本书,难道是微不足道的一家之言吗?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多一事刘心武宛大妈是公园凉亭戏迷聚唱的核心人物。

她曾唱一段《贵妃醉酒》的四平调,众人听完不禁面面相觑:怎么跟梅兰芳的唱法大相径庭?她告诉大家,那是荀慧生还用白牡丹作艺名时候的唱法,后来这出戏被公认为梅老板的代表作,荀老板就没再演过这一出了。

于是有人问她:“您是北京京剧团的吧?”她说:“我曾是北京市京剧团的龙套,角儿唱杨贵妃,我是八宫女之一。

”完了又解释一句,听起来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大家糊涂:这什么意思啊?她笑着细掰:“四五十年前,北京有两个市一级的京剧团,一个叫北京京剧团,后来成为排演《沙家浜》、《杜鹃山》的‘样板团’;另一个,叫北京市京剧团,那政治地位、福利待遇,跟‘样板团’可就差老鼻子啦。

我呢,是在带‘市’字的那个团,所以,当时北京戏剧界就流行这么一句话,叫作‘多一“市”不如少一“市”’。

当然啦,改革开放以后,又合并在一起,叫北京京剧院了。

”那以后,有的人背地里就用“多一事”称呼她。

社区居委会有一些人,觉得她这个老太婆脾气有些古怪。

那年两位居委会女士抱着捐款箱,按响她那单元的门铃,说是知道社区里有些老人腿脚不便,想给灾区捐钱,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上门来满足其心愿。

宛大妈听了却摇头说:“我不做隔山打牛的善事。

我行善,要面对面,知道我捐的究竟落在了谁头上。

”两位女士已经收到若干捐款,而且许诺将在社区公告栏公布捐款明细表,并会全部转交有关机构。

宛大妈的表现,令她们气闷。

有一次宛大妈去医院看病,候诊的时候,见旁边一个外地汉子,给一把旧椅子装上轱辘,推他媳妇来看病。

问起来,得知他媳妇是生了骨瘤,动过手术,今天复查。

给媳妇治这个病,汉子快到倾家荡产的地步。

他哥哥也在北京打工,母亲轮流在他们两家住,这个月又轮到住他家——所谓家,就是在几里外,每月四百元租的原来工厂的排房,小小一间,放高低铺,剩余空间也就放套煤气灶架和一张用来吃饭和让孩子做功课的桌子。

不过有彩电,屋顶上有“锅”,能看电视。

他哥哥的意思,是弟媳妇得了这病,母亲就别挪弟弟那儿了。

嫂子却不干,认为该轮还要轮。

他妈跟那嫂子一向不睦,倒很愿意多在他那儿住。

他那媳妇衰弱得说话也缺气,一旁管自摇头。

他苦笑,闭嘴前忍不住来一句:“明天赶紧去工地叫工头再支点,要不买米的钱也没了。

”宛大妈看完病领完药,在医院外面又遇见他们,就过去跟那汉子说:“让你媳妇等在超市门口,你跟我进去,我帮你把该买的买了。

”见那汉子犹豫,就说,“我是真心要帮。

你接受了是给我快乐。

”汉子就把媳妇坐的轮椅安置在妥善位置,跟宛大妈进了超市。

两人各推一辆购物车,宛大妈往汉子的车里装了一袋米、一袋面、一桶玉米油、一大盒鸡蛋、一桶酱油、一桶醋、一包紫菜、一袋虾皮……汉子直说:“谢谢,够了够了。

”她最后还往里添了两罐辣酱。

出了超市,她跟汉子说:“我每月五号上午十点必来这家超市。

你以后有困难可以按时候到这儿找我。

我不会给你钱,不会给你买别的,就是给你买这些最必需的日常用品。

”汉子和他媳妇连声道谢,问她:“大妈贵姓?”她笑:“莫问我的名和姓,就记住仨字儿吧:多一事。

”“多一事”的趣事很多。

那天她去公园,推了个自备的帆布小购物车,里头是两提卫生纸。

她先没去凉亭唱戏,先推车到公厕外的松树下守着,不一会儿,一位大嫂出来了,她迎上去问:“又把厕纸整卷儿全搂走啦?”那大嫂就知道被盯上了,脸上有些搁不住,嘴里硬撑着:“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不对?”又有一位胖老头从里头出来,他跟那位妇女一样,也是几乎每天都要来这公厕收集厕纸的。

管理人员刚续上,他们就很快整卷搂走,其他游客往往无纸可用,意见很大。

宛大妈见两位占便宜的全在眼前,就说:“道理你们也懂,不说了。

今天我带了一提十卷的名牌厕纸来,赠你们每人一提。

只希望你们从此以后能保障其他游客的权益。

”那大嫂不知所措,那胖老头却理直气壮:“你多什么事!我们这算什么问题?你有能耐逮那些贪官去!”宛大妈说:“大贪要反,小贪也要戒。

端正社会风气,大事小事全要做。

当年我演不了贵妃,就演好那宫女。

如今我还是唱不了主角,干不成大事,可是我还能做点小的好事。

我真是想送你们厕纸,好让你们生出点儿悔意,赶明儿别再这么贪小啦!”那大嫂和那胖老头灰溜溜地绕开她走了。

后来管理员说,白搂厕纸的现象少多了。

凉亭里又响起宛大妈的唱腔,这回唱的是《穆桂英挂帅》:“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A.宛大妈有时吝啬,社区给灾区募捐,她拒绝捐款;有时古道热肠,正气凛然。

B.“多一事”是人们称呼宛大妈的,除了剧团名称的由来外,可能与她喜欢“多管闲事”有关。

如在有人占便宜搂偷公园公厕厕纸时,挺身而出,“多事”。

但文中“多事”似贬实褒。

C.开头结尾都写到宛大妈的唱腔,开头写她的唱腔与梅兰芳的不同,体现她个性独特的一面,结尾的描写则体现她的精神风貌。

D.小说主要记叙了三件小事,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写出了宛大妈做人的原则,刻画她的性格,展现她的品行。

[解析] 说她吝啬,拒绝捐款,理解有误。

2.人们觉得“多一事”古怪,结合具体情节或细节,说说她的“怪”表现在哪里?你怎么理解?(5分)答:__示例:表现她“怪”:①拒绝去向不明不白的捐款,体现了她做事讲原则,帮人讲实效的个性;②帮助病困人家而不留姓名,体现她热心助人,不求回报的品格;③自己出钱买纸送给爱占便宜的搂偷厕纸的人,体现她关心公益,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敢于斗争,敢于担当的精神。

④唱《贵妃醉酒》与众不同的独特的唱腔,说明她有主见,不从俗。

__ [解析] 5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给满5分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