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大学与单科性医学院校护理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分析

合集下载

综合性大学在医学相关类专业教育中的作用与对策

综合性大学在医学相关类专业教育中的作用与对策
中图 分 类 号 : 6 81R 4 G 4 .. 一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8 20 3 — 3


医学相关类专业及其概 况
作 都 是 由医 生 、 士 来 做 , 在 工 作 中 人 们 发 现 , 医 生 再 经 护 但 用
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医学相关类 专业的概念
应 该 是 : 护 理 、 学 以 外 的 与 医 学 诊 疗 技 术 相 关 的 一 大 类 除 药
专业 , 例如 : 检验学 、 影像学 、 康复医学等等。
医 学 相 关类 专 业 与 医学 专 业 是 不 同 的 两 个专 业 类 别 , 前
不 均 衡 的 的 问题 。综 合 性 大 学 在 医 学 相 关类 教 育 中具 有 宏 观 引 导 、 业 开 发 与 技 术 支撑 的 作 用 , 专 因此 发展 医学 相关
类教育必须在专业设置规划 、 提高教育层次和利用 区域 教育资源方面采取 相应对策 。 关键 词 : 综合性大学 ; 医学相关类教 育 ; 作用 ; 对策
1 :。以康复项 目为例 , .l 5 语言治疗 技师全美 国从业人员有 l 1
万 人 , 学 点 20个 , 中 开展 硕 士 教 育 的 就 有 10个 , 均 办 5 其 5 平 每 个州 有 3个 硕 士 办 学 点 ; 业 治 疗 项 目全 美 有 l2个 办 学 作 1 点 。 目前 美 国 医 学 会 医 学 相 关 类 专 业 目录 列 入 的专 业 有 6 4
“ 医学 相关 类 专 业 ” 是 除 医学 以外 的其 他 相 关 专 业 , 些 期 就 有
到 上世纪 6 O年 代 。一些针对 岗位 需要的医学专 门技 术

完善我国综合性(多科)大学医学教育管理模式的思考

完善我国综合性(多科)大学医学教育管理模式的思考
维普资讯
【 医学教育与科研】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 2 0 年第 l期( 1 期 O 0 总第 7 2
完 善 我 国综 合 性 ( 科 ) 学 医学 教 育 管 理模 式 的思 考 多 大
胡 凯
( 中南 大学 , 南 长沙 40 7 ) 湖 10 8
[ 中图分类号 l67R C4 : ,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04 46 ( Y)0 OO — 3 10 — 632 21 一 69 0 O
目前 , 医学 院校与综合性大学 合并 已 境 对 于 学 生 人 文 的 养 成 有 着 独 特 的 优 势 。 景 、 思维方式 、 值评 价标 准 等方 面 切 磋 价 成 为高校体制改 革 的重要 内容。研 究 2 综合 性 大学 校 园 内不 同的学术 文 化 传播 交流 、 1 相互学 习和 促进 , 可提 高教 师 总 体 世 纪医学 发 展 趋 势 和 国 内外 综 合 性 ( 多 着 不 同 的 思 维 方 式 , 成 不 同 的 文 化 氛 围 素质 。综合 性大学雄厚的师资 力量 , 形 是学 科) 大学 医学教 育管 理 的现状 , 对建 构 适 和历史传 统 , 且 相互 碰撞 交 织 和渗 透 , 校发展 最活跃的 因素 。 并 应时代发展又符合 我 国国情 的综合 性 ( 多 影 响人 的不仅仅 是高 度 专 门化 了的 学科 综合性 大学 对 医学 教育 可产 生 积极 科) 大学 医学教 育 管理 模式 , 进 我 国综 专业知识 , 促 而且更重要 的是学科所 代表 的 的影响 。综 合性 大学 的教 育 资源 可 为 医 合 性大学 的发 展和医学教育 的提 高 , 培养 背景 文化 。在综合 性 大学 独具 特 色 的环 学生打 下较宽 厚 的 自然科 学理 论 和 较广 真正 适 应 2 世 纪 需 要 的 高素 质 医 学 人 境熏 陶下 , 1 学生受 到的不 光是知识 与技 能 泛 的人 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 ; 综合 大学 良 方 面 的 训 练 , 能 得 到 思 维 方 式 、 为 规 好 的人 文氛 围可提高 医学生 的文化 品味 ; 还 行 才, 具有 十分重要 的理论 和现实意义 。 1 完善我 国综合性 ( 多科 ) 学 医学院校 范 的 培 养 , 利 于学 生 全 面 发 展 。 大 有 管理模 式 , 须 明确 2 必 1世纪 医学 发 展趋

我国单科性院校综合化及专业设置趋同的新制度主义解析

我国单科性院校综合化及专业设置趋同的新制度主义解析

我国单科性院校综合化及专业设置趋同的新制度主义解析近年来,我国单科性院校出现集体向综合化发展并导致专业设置趋同化的现象。

本文以体育类单科性院校为例,运用新制度主义理论从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及社会规范机制等三个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

[标签]单科性院校体育院校综合化趋同化新制度主义这其中,单科性院校不约而同地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出现专业设置趋同化现象。

虽然目前对这一现象所带来的后果还不能作出最终判断,但作为一种已经出现并在不断强化着的现象,则需要从理论上作出解释。

威尔斯曼认为科学的理论应该符合省力原则,即能够以最简单的形式陈述并充分解释现象,其作用不外以下几点:能提供一个框架,作为问题研究的起点;将个别观点和经验信息整合为一套思维框架;具有解释和预测功能,提供可检验的普遍性判断。

为此,本文以办学时间较长的14所单科性体育院校为例,试图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诠释我国单科性院校综合化及专业设置趋同现象,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为我国单科性院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建设性理念与建议。

之所以选择体育院校,主要在于其在八类单科性院校中具有专业特色和代表性,且数量最少,便于较完整地收集研究所需的实证材料,能较全面地说明问题。

新制度主义学派由美国社会学家迈耶(John Meyer)和罗恩(Rowan)创立,其标志是他们于1977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的《制度化的组织:作为象征符号和礼仪的正式结构》一文。

1983年,迪玛奇奥(DiMaggio)与鲍威尔(Powell)在《美国社会学评论》杂志发表的另一篇文章——《铁的牢笼新探讨:组织领域的制度趋同性和集体理性》,将新制度主义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此后,新制度主义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在全球范围内兴起。

在教育界,国内外学者运用新制度主义理论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对教育进行制度分析,打破了传统教育理论的抽象演绎,提高了教育理论的现实感和解释力:不仅可用于诠释和解决高等教育制度问题,对其他高等教育现象也能做出合理而有效的解释。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一护理学专业第一部分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斗科护理学专L教育前培养冃标是培养活臨我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保傩事业岌展需要的犍智体美全u发展,比较系筑地堂握护理学芾缺础進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魏具有基本的陌斥护理工作能力,初步的救学能力.昔理能力及科研能力,能在■&类医疗卫生、保览机构丛事护理却预防保健工作的专业人才口本科护理学辛业教肓的分英目标:l.ffllMiS穗与职业态度冃标1.1榊立科学的世弄观和人生观'热爰祖国,忠于人艮『对护理学科的住顶有正碣的认知「对芽发展員有贲任感'初步形成以维护稅促进人类健庶为己任的专业价值观DL 2关薩生命,尊至护理肘靈的价伯观、文化习俗、个人信仰和权利,平等、博囊』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和全心全意为护理对彖健康脏等的专业一情神「—1.吕具有科学精神、慎独儂祥、严懂求实的工作窸度和持合职业埋德标准的职业行为B L也團立隹法行护的建律观:歎,遵从匡疗护理法规,言觉将专业行为划入址律和伦理允讦的节胃内「具有运用法规保护萨珥酎曾和自身权益的裔诅.1- 5專生同爭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具有口奸的团敗惰神和积覆升琨跨学利合作的意识41飞具电创新稱神,㈱立賛身学习的观念,具有主动荻取新知识、不断进厅皀我死善利推动专业旅展的态醛1畀初步.书成科学的贡範裔度和世判反思栢神,具冇舗证究瓯r勇于检正自己就他人错课的态匿u1. 8在应用各种护理技术时应死井苇康护理町寢艮寺属利益』对于不能胜任取不謔安会处理的护理问题,应具育#求上级护聊摺助的总识"初步带成成玮敢諡观念「貝育利用一切可利用资睥「以琵小的医疗战本菇脫护理对釁壊桂迤原牝耳:的倉饥匸2知识目标2 1事握与护理学相关的自然耦学、人文和社会科孕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陀「2- 2李握护理学基础理诒和基本知识。

2 3掌握人体止常结枚K功能、心理状态■及其发展喪化.2.4拿渥生命苦阶股常见病、务发病■急危車症护理对鸳的护理.2. 常见低染病怖預防、拧制和管理知识.2 6事握基本的対理知识和临康用爲及场品管辿知识-ZF剧愆彩响健康与疾病的空物.心理’社空因素及评估和于预方法-2. 日肅慈不同护理对彖的基本心理需要和常见临床心理问剋的评估和干预方袪.2. 3題悉不同人番卫竺保健的知识和方摆『芈握腿底教育、疾病预阴、疾炳康夏和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B2 10TM国家上生丄柞的基丰方铲、政策和法規.2.11 了解我国件绒医学的基础知识及护理的基本方法.2. 12TMF理学科的.发展动态及袪菊“3技滤目标3. 1具有在专业实践中与护理对象和相关专业人员有效构通与合作的技能c3.2具有运里多学科知识和评倍技能,制定护理计划并对不冋护理宜象实施整体护理的基本能力.3.3掌握基础护理找术、急救护理技术、基本专科护理技术和貝有配合实施常州诊疗技术的能力.3.4貝有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能力"3. 5具有初步急危重症的抢救配合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能力。

某综合性大学本科护生共情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某综合性大学本科护生共情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某综合性大学本科护生共情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一、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护理专业在高等院校中的地位日益显著。

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医学、护理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共情能力是指个体理解、感受和共享他人情感的能力,是护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然而目前对于综合性大学本科护生共情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尚不充分。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某综合性大学本科护生共情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共情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护理工作的需求越来越高,护理专业的教育和培养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共情能力作为护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对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关于护生共情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尚不充分,这使得护理专业教育在培养学生共情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点。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某综合性大学本科护生共情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为护理专业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期提高护生的共情能力,培养更多具备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2. 研究目的和问题了解某综合性大学本科护生的共情能力现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护生的共情能力进行测量,分析其整体水平和差异性。

探讨影响护生共情能力的因素:从个体特征(如性别、年龄、学历等)、学校环境(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和职业因素(如实习经历、工作压力等)等方面,分析对护生共情能力产生影响的因素。

提出提高护生共情能力的有效策略: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培训措施和教育方法,以促进护生共情能力的提升。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本研究旨在为护理教育改革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以了解某综合性大学本科护生的共情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

综合性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学计划的改革与探索

综合性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学计划的改革与探索

综合性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学计划的改革与探索季红;蒋犁;刘乃丰【期刊名称】《西北医学教育》【年(卷),期】2007(015)001【摘要】目的探索制订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学计划.原则在修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坚持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原则,保证教学质量.思路打通公共基础,建立通识教育基础平台;拓宽学科基础课,增加基础学科选修课;凝炼专业主干课程,加强临床实践环节;前期趋同,宽口径专业培养,后期分流灵活专业方向,实现专才向通才,教学向教育,传授向学习的转变.结果建立了体现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培养模式和教学计划.【总页数】2页(P13-14)【作者】季红;蒋犁;刘乃丰【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09;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09;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0【相关文献】1.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J], 乔海兵;祁文秀;宋维芳;闫瑞琴;高胜利2.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以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为例[J], 白静雅;海向军;汪玉堂;何进全;马斌;何烨3.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比较研究 [J], 刘毅;刘利舲;赵琼;陈岚;4.临床医学专业OSCE考试的效果评价及满意度调查--以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08级五年制本科为例 [J], 赵婷婷; 潘小炎; 蒋文超; 钱静; 农汉红5.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的思考——以黑龙江省为例 [J], 刘滢;刘淼;孙俪桐;刘雪妮;陈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综合性大学护理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综合性大学护理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科 教 育学 制有 四年 与 五 年 两种 , 者授 予 护 理学 学 前
位 , 者授 予 医学学 位 。研究生 教 育发展 历史较 短 , 后 19 9 0年 北京 大 学 护 理 学 院前 身北 京 医科 大 学 护 理
系最 先 招 收护 理 学 专业 硕 士 研究 生 , 2 0 至 0 3年底 ,
士研 究生学 制 为 2 ~3年 , 授予 护 理学硕 士学 位 。护 理学 博士研 究 生教 育始 于 2 0 0 4年 , 第二 军 医大学 首 批 招 收 2名 博 士 生 , 止 2 0 截 0 6年底 , 家研 究 生招 国 生 简 章显示 , 仅有 5 大学 ( 所 中山 大学 、 山东大学 、 协 和医科 大学 , 二军 医大 学 , 汉 大 学 ) 展博 士 研 第 武 开 究生 教育 , 护理博 士 研 究 生 教育 的学 制 为 3 4年 , ~
为提 高我 国高等 教育 的 国际 竞 争力 ,0年代 中 9 期在 国家 高校体 制 改革 政 策 引 导 下 , 多 大学 通 过 许 合并 或重组 , 构成 新型 综 合性 大 学 。截 至 2 0 0 6年 5
月 , 国共 有 4 1 全 3 所新 组建 的综 合性 大学 , 括北京 包 医科 大学 与协 和医科 大学 等著名 医科 大学 都并 人到
而, 高等 护理 教育 并 未形 成 独 立 的 专 业 化 的课 程 体 系 , 理课程 不符 合护 理实 践 的需要 , 护 无法 形成 护理 教育 的办学 特 色 。专 业 护 理课 程薄 弱 , 多 课 时 ] 较
的基 础 文理 科 与 基 础 医 学 在 当今 护 理 发 展 不 合 时 宜; 一些 院校 虽然 已经 加 大 人 文社 会 学 科课 程 的 比

综合性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

综合性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

中西医结 合专业 的 研究对 象包 括西 医 和 中医两
门学 科 , 观我 国西 医本 科 课 程设 置 和 中医本 科 课 纵
m d ie 是研 究 中 医 和 西 医 在 形 成 发 展 过 程 中不 ein ) c 同的理 论 、 同的思 维 方 式 、 同的 观察 方 法 , 而 不 不 从 比较 两者 的不 同 点 , 吸取 两 者 之 长 , 定 两 者 结 合 确
程设 置 , 程 设置 主要 是按知 识 的 内在 联 系 , 其课 分学
科 依 次进行 教学 的 一种 课 程 设 置 形 式 , 即按 分科 课 程 论 规定 了课程 范 围。它 虽然 具有科 学 、 严谨 、 系统
点, 而融 汇贯通 , 建 一种 医学理论 新体 系¨。 从 创
它不同于中医现代化 , 更不 同于传统 中医。中西 医
维普资讯
第2 0卷 第 9期





Vo . 0 No 9 12 .
20 0 7年第 9期

M e cne n S c ey dii a d o it
Sp 20 e.0 7
‘5 ‘ 5
医学 教 育园地 ・
综 合 性 大 学 中西 医结合 专业 本 科 教 育 课 程 设 置 的思 考
视 实践 ( ) 教 学 , 践 环 节 、 际 动 手 能 力 的培 验 课 实 实 养 在教 学 内容 中 比重 过 小 ; 修课 多 , 必 选修 课 少 , 不 利 于个性 发 挥 。③ 培 养 的学 生 综 合 能力 差 , 现 在 表 学 生缺 乏敬业 、 调 和 吃 苦精 神 , 及 自学 能 力 、 协 以 表
织教 材的编 写 和教学 ; 结 构课 程 论 不 强 调 各 学科 ②

护理专升本《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护理专升本《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大 贡 献 。
参 考 文 献 [1] 毛 磊.综 合 性 大 学 医学 教 育 管 理 体 制 改 革 述评 [J] 西 北 医 学 教
【关 键 词 】 护 理 教 育 专 升 本 护 理 学基 础 教 学
护理 大专升本科 (以下简 称专 升本 )教 育 临床 课 教学 ,目前 尚没有成 熟 的教 学 模式 可供 参 考 ,并 且 没 有一 本 适 合 专 升 本 层 次 需 要 的 《护 理 学 基 础 》教 材 】 :护理 专升本学 生具备 了一定 的医学 理论 知 识 和 护理 技 能 ,经 过实 习对 临床 护理 工 作 有 了初 步 的 了解 。如何 根 据学 生 原 有 的 知识 结 构 ,突 出专 升 本 补差 教育特 点 ,在有 限 的时 问获得 最佳 的教学 效 果 , 是护 理专业 教学方 法探讨 的重点 课题 。我 们 为 了避 免 重复教学 和 体 现 不 同层 次 学 历 教 育 的培 养 目标 ,
作 者 单位 :长 江 大 学 医 学 院 (荆 州 ) 邮 编 434000 收稿 日期 2007—04— 23
通 过调查 与 分析 ,对 2003级 护理 专 升 本《护 理 学 基 础 》的课 程 结 构 、教 学 内容 和方 法进 行 了改 革 ,取 得 良好 的教学 效果 ,现报 道如下 。 1 对 象 与 方 法 1.1 对 象 教学 对象 为护 理专 业 2003级专 升本 班 学 生 38人 ,其 中女生 35人 ,男生 3人 ,年龄 21~25 岁 ,《护理 学基础 》课程 安排在 本科 的第一学 期 。
以上所 列仅 是几 项 主要 职 能 权 限 ,具 体 的 职权 划 分要 根据 各校 的实际情 况制 定具 有可 操 作性 的 细 则 或规 范 。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第一局部毕业生应到达的根本要求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保健事业开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开展,比较系统地掌握护理学的根底理论、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护理教学、护理治理和护理科研水平,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的专业人才.1 .思想道德与职业态度目标1.1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具有集体主义精神.1.2 热保护理学专业,对护理学科的性质和开展具有正确的认知和责任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和为人类健康效劳的献身精神.1.3 关爱生命,尊重护理对象的价值观、文化习俗、个人信仰和权利,平等、博爱、表达人道主义精神和全心全意为护理对象效劳的精神.1.4 具有科学精神、慎独修养、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符合职业道德标准和伦理要求的职业行为倾向.1.5 具有创新精神,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有主动获取新知识,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推动专业开展的态度.1∙6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积极开展跨学科合作的意识.1.7 树立依法行护的法律观念,遵从医疗护理法规,自觉将所有的专业行为纳入法律和伦理允许的范围内,具有运用法规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权益的明确意识.1.8 初步形成科学的质疑态度和批判反思精神,具有循证实践、勇于修正自己或他人错误的态度.1∙9初步形成本钱效益观念,具有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以最小的医疗本钱获取护理对象最正确健康水平的意识.2 .知识目标2.1掌握与护理学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根底知识和科学方法.2.2掌握护理学根底理论和根本知识,了解护理学科的开展动态.2.3熟悉国家卫生工作的根本方针、政策和法规.2.4掌握人体正常结构、功能、心理状态及其开展变化.2.5熟悉生物、心理、社会各种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2.6掌握生命各阶段常见病、多发病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程序.2.7熟悉不同护理对象的根本心理需要和常见临床心理问题的评估和干预方法.2.8掌握根本的药理知识和临床用药及药品治理知识.2.9熟悉不同人群卫生保健的知识和方法,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疾病康复和临终关心的有关知识.2. 10了解我国传统医学的根底知识,熟悉中医护理的基本方法.3.技能目标3. 1具备在专业实践中与护理对象和相关专业人员有效沟通与合作的技能.3. 2具有运用多学科知识和评估技能制定护理方案并对不同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根本水平.3. 3掌握根底护理技术、急救护理技术、根本专科护理技术和常用诊疗技术的配合,能为护理对象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护理.3. 4具有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水平.3.5具有急危重症的抢救配合和应急护理水平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护水平.3. 6具有参与社区健康保健,为个人、家庭、社会提供健康教育、指导和咨询的根本水平,能在各种环境中为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与其文化相一致的护理效劳.3. 7初步具有运用评判性思维和临床决策的水平,以保证平安有效的专业实践.3. 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的根本方法,具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获取、评价和利用护理信息的根本技能.3. 9具有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护理文献和简单的会话水平.3. 10具有自主学习和自我开展的根本水平,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健康保健需求.第二局部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办学标准〔10个领域40个工程〕1.宗旨及目标1. 1宗旨与目标宗旨和目标,包括: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开展规划、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等.1.2 宗旨及目标确实定办学宗旨和目标确实定必须通过各利益方的认真讨论,得到上级主管部门〔所属教育部门、卫生部门〕的批准,使全校师生知晓.【注释】I教育宗旨和目标可以包括本地区、本校的政策和特殊性问题.I利益方包括学校的领导、护理院〔系〕的行政治理人员、教职人员、学生、用人单位以及政府主管部门或学校的主办者.1.3 学术自治综合性大学以及医学院校中设置的护理院〔系〕要根据自身的开展要求,依法自主制定课程方案及实施方案,合理规划人员聘用和教育资源配置∙1.4 学科交叉综合性大学以及医学院校中设置的护理院〔系〕,应得到学校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学术支持,应该重视学科交叉与渗透对护理学开展的促进作用,同时努力增强学校各学科间的融合.1.5 教育结果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必须根据“毕业生应到达的根本要求〃,制订适宜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案.通过教育计划的实施和学业成绩评定,确定学生在有效修业期内完成学业,到达上述毕业根本要求者,应颁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相应医学或理学学士学位.【注释】I四年制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五年制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2.教育方案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制定的教育方案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意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协调,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2.1 课程方案2. 1.1必须依据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卫生效劳的需要和护理学科的开展,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方案.2. 1.2制订课程方案需要教师、学生的参与和理解.3. 1.3课程方案要明确课程设置模式及根本要求,并使学校师生均了解.4. 1.4应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课程方案必须表达重视根底、培养水平、提升素质和开展个性的原那么,课程设置应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者之间的比例可根据学校情况确定.5. 1.5必须具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在课程方案中明确实践教学环节.6. 2教学方法护理院〔系〕必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央和以提升自主学习水平为目的的教学方法改革,注重评判性思维和自我发展水平的培养,关注人文关心品质和沟通协作水平的养成.【注释】I教学方法包括教与学的方法,鼓励应用启发式、案例式、问题式等方式.进入专业课程教学阶段,鼓励采取小班、小组、床边方式教学.7. 3科学方法教育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应在教学期间实施科学方法的教育,注重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养成,初步学会应用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8. 4主要课程2.4.1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必须在课程方案中安排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注释】I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依据教育部有关规定.2.4.2普通根底课程课程方案中必须安排一般根底课程,为护理学生学习医学、护理科学的根底理论、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打下根底.【注释】I普通根底课程通常包括大学语文、数学、化学、英语、计算机应用、文献信息检索、体育等课程.2.4.3根底医学与公共卫生课程课程方案中必须安排必要的根底医学课程和公共卫生课程,为学生学习护理学专业课程打下根底.【注释】I根底医学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医学遗传学等;公共卫生课程通常包括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健康教育、精神卫生学、营养卫生学、妇幼保健等内容.鼓励开设旨在提升学生综合运用医学根底知识的创新性、整合性课程.2.4.4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必须在课程方案中安排与护理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以适应护理学科的开展和现代卫生保健效劳的需求.【注释】I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包括护理伦理、护理心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护理美学、哲学、社会医学、行为科学及文学艺术类课程等,鼓励开设旨在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护理对象的职业态度和情感的创新性课程.2.4.5护理学专业课程课程方案中必须安排护理专业课程及相应临床实践教学,提倡早期接触临床,利用模拟教学进行临床操作根本技能的练习.【注释】I护理学专业课程包括护理学根底、临床护理、急救护理、健康评估、老年护理、中医护理、社区护理、营养学等相关课程的内容和临床见习,鼓励开设旨在夯实学生护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强化学生护理临床思维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水平的整合性、创新性课程.2.4.6护理临床实践课程方案中必须制订临床实习方案和大纲,安排不少于44周的毕业实习,必须保证学生获得足够的护理实践技能.【注释】I实习科目包括内科、外科〔含手术室〕、妇产科、儿科、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社区卫生保健等.I护理实践技能包括健康评估、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护理根本技术和专科技术、常用诊疗技术的配合、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急危重症的应急护理和抢救配合、评判性思维和临床决策、沟通技能、健康教育等.2. 5课程方案治理3. 5.1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必须有专门的职能机构负责课程方案治理,这一职能机构必须在学校领导下制订和组织实施课程方案,并完成信息意见反应、规划调整等具体工作.4. 5.2课程方案治理必须尊重教师、学生和其他利益方代表的意见.5. 6与毕业后教育的联系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的教育方案必须考虑到与毕业后教育有效衔接,并使毕业生具备接受和获取继续护理学教育的水平.3.学生成绩评定3.1 学生成绩评定体系3. 1.1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必须建立学生学业成绩全过程评定体系和评定标准.3. 1.2必须积极开展测试方法的研究,应用恰当的测试方法,如主客观结合评价、理论与实践综合评价、计算机模拟测试等.3. 1.3必须对学生考核类型及成绩评定方法有明确的规定和说明,以便全面评价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思维水平、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水平,自主学习水平及沟通交流水平.【注释】I评定体系包括形成性和终结性评定体系形成性评定包括测验、观察记录、查阅实习手册等,终结性评定体系包括课程结束测试、毕业综合测试及毕业论文辩论等.3. 2测试和学习之间的关系3.1.1 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的评价活动必须围绕培养目标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3. 2.2测试频次和类型应注意发挥测试对学习的导向作用,提倡进行综合测试,以鼓励学生融会贯穿地学习;提倡制定个性化考核方案,以鼓励学生个性开展;提倡学生自我评估,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形成.3. 3测试结果分析和反应所有测试完成后必须运用教育测量学的方法进行测试分析,要将分析结果以适当方式反应给相关学生、教师和教学治理人员,并将其用于改良教与学.【注释】I测试分析应包括测试的结果分析和试卷分析.3. 4测试治理3. 4.1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的治理部门必须制定有关测试的具体治理规章制度,建立专门的组织,规定相应的人员负责,严格考风考纪治理.6. 4.2应建立测试科目的试题库,实行教考分流.试题库应有足够的题量,并保证试题质量和试题库运行状态良好;必须对教师开展测试理论的培训I,以提升命题和测试的质量.4.学生4. 1招生政策4.1.1 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的招生工作必须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招生政策,制定本校招生的具体规定.4. 1.2招生章程必须运用有效的方式向社会公布,包括院校简介、招生方案、专业设置、收费标准、奖学金、申诉机制等.4. 2新生录取4 .2.1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必须贯彻国家的招生政策,依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科学地确定招生方案和录取标准.5 .2.2在保证招生质量的前提下,注意学生群体的多样性,无歧视和偏见.4. 3学生支持与咨询4. 3.1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必须建立相应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对学生提供根本的支持效劳.4. 3.2必须就课程选修、成绩评定向学生提供咨询和指导效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生活和就业等方面给予指导.【注释】I学生支持效劳包括医疗卫生,心理咨询,就业指导,为残障学生提供适宜的住宿,认真执行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等助学制度,为学生提供经济帮助.4. 4学生代表4. 4.1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必须吸收和鼓励学生代表参与学校治理、教学改革、课程方案的制定和评估以及其它与学生有关的事物.7. 4.2必须支持学生依法成立学生组织,明确主管部门,指导、鼓励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并为之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场所.【注释】I学生组织包括学生自我治理、自我教育、自我效劳方面的相关团体.5.教师5. 1聘任政策5. 1.1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必须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配备适当数量的教师,保证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满足教学、科研、效劳的需要.5. 1.2必须明确规定教师责任并严格实施.被聘任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决的专业信念和与学术等级相称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能够承当相应的课程和规定的教学任务.5. 1.3 必须定期对教师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检查.【注释】I适当数量的教师是指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配置的教师数量必须符合专业的办学规模和目标定位,满足教学、教学改革和专业功能定位的需要,生师比应到达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I教师队伍结构包括护理学科教学人员与非护理学科教学人员、专任与兼职教师和教师的年龄、学历、学缘及职称比例等.5. 2教师政策和师资培养5. 2.1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必须保证教师的合法权利,保证有效履行教师责任,有明确的教师政策并能有效执行.5. 2.2必须保证教学、科研、效劳职能的平衡,保证人才培养的中央地位.5. 2.3必须建立教师直接参与教育方案制定和教育治理决策的机制.5. 2.4必须制定教师队伍建设方案保证教师的培养、考核和交流,积极为教师提供专业开展时机.8. 2.5必须制定举措保证护理学科的专任教师不脱离临床实践.【注释】I效劳职能包括卫生保健系统中的临床效劳、社区效劳、学生指导、学术讲座、行政治理及其他社会效劳工作.I师资交流应包括教师在本学科领域内、学科领域间以及校际、国际交流,特别强调护理院〔系〕与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教师间的沟通交流.6.教育资源9. 1教育预算与资源配置9.1.1 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必须有足够的经济支持,有可靠的经费筹措渠道.随着护理教育的开展,教学经费投入应逐年增加,保证教学方案的完成.6.1.2必须依法建立健全财务治理制度,明确教育预算和资源配置的责任与权利,严格治理教育经费,提升教育投资效益.【注释】I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收取的学费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治理和使用,其中教学经费及其所占学校当年会计决算的比例应到达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I教育经费预算视各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或区域的预算惯例而定,其年增长速度应至少不低于国家或当地财政增长的速度,以保证护理教育事业的开展.6.2根底设施6.2.1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必须配备足够的根底设施供师生的教学活动使用,对根底设施定期进行更新和添力口,保证教育方案的完成.6.2.2必须具备满足护理学教学要求的实验室和实验器材,以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6.2.3必须具有护理学特色的实训室和教学模型、实训器材设备,以保证护理学专业技能练习的完成.【注释】I根底设施应包括各类教室及多媒体设备、小组讨论〔学习〕室、操作示教室、实验室和实验设备、临床技能模拟示教室、护理技能实训室及设备、教学考核设施、图书馆、信息技术设施、文体活动场所、学生食宿场所等.6.3临床教学基地6.3.1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拥有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附属医院和病床数必须满足临床教学需要,学生总数与附属医院床位总数的比例应到达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应配备符合教育部规定的教学编制人员,科室设置齐全,能满足临床教学的r≡⅜≡1⅛faΓf∏>ζj∙6.3.2必须建立稳定的临床教学基地治理体系与协调机制,保证足够的临床教学基地以满足临床教学和实习的要求.6.3.3增强对临床教学基地的教学根底设施的建设,以保证临床教学和实习的需要.6.3.4护理临床教学基地必须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临床教学的领导与治理工作,增强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特别是增强对护理临床技能测试的治理.6.3.5必须与城市社区卫生效劳中央、乡村卫生院建立业务关系,为开展社区护理教学和实习提供稳定的基地.【注释】I临床教学基地按与医学院的关系及所承当的任务,基本上可以分为附属医院〔含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三类.其中非直属附属医院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有政府认可为医学院校教学医院的批件;学校和医院双方有书面协议;有水平、有责任承当包括局部临床护理理论课、见习和实习在内的全程教学任务;教学组织机构及治理制度健全;有一届以上的毕业生证实该医院能够胜任临床教学工作.I临床教学基地应具备省部级认可的资质.6.4图书及信息效劳6.4.1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必须拥有并维护良好的图书馆和网络信息设施,必须建立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使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能有效地用于教学,使师生能够便利地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进行自学、获得信息,护理治理病人和开展卫生保健效劳工作.6.4.2应具备满足护理学专业开展需要的专业中外文图书、期刊和网络信息资源,并每年根据需要购置补充,以满足开展护理教学改革和护理科研的需要.6.5教育专家6.5.1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必须有教育专家参与护理教育和教育改革的决策、教学方案的制订.6.5.2必须建立与教育专家联系的有效途径,能证实在师资培养和护理学教育中发挥教育专家的作用.【注释】I教育专家指来自本校、外校或国外具有护理学或医学教育研究经历的教师、治理专家、教育学专家、心理学专家和社会学专家等.6. 6教育交流7. 6.1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应与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及学分互认的机制.8. 6.2必须提供适当资源,促进教师和学生进行地区及国家间的交流.【注释】I学分互认机制可通过医学院校之间认可课程来实现.7.教育评价7. 1教育评价机制7.1.1 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必须建立教育评价体系,使领导、行政治理人员、教师和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育评价活动,形成有效的教育质量监控运行机制,以保证课程方案的实施及各个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行,并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7. 1.2教育评价必须贯穿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其重点是对教育方案、教育过程及教育效果的检测.7. 2教师和学生反应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或护理院〔系〕必须确定相应机构或人员,系统地搜集和分析教师与学生的反应意见,以获得有效的教学治理信息,为改良教学工作提供决策依据.7. 3利益方的参与7. 3.1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的领导、行政治理人员、教职人员和学生必须参与教育评价.7. 3.2教学评价必须有政府主管部门、用人单位、毕业后教育机构的积极参与,并考虑他们对教育方案的改良意见,让他们获知教育评价的结果.7. 4毕业生质量7. 4.1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必须建立毕业生质量调查制度,从护理学毕业生工作环境中搜集改良教育质量的反应信息.9. 3.3必须将毕业生的执业测试通过率、一次就业率、工作表现、业务水平以及职业素质等有关信息,作为调整教育方案和改良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注释】I护理学本科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计算到当年12月,含考研录取和免试推荐的研究生.10. 学研究11. 1教学与科研的关系11.1.1 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应该明确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主要功能之一,必须设立相应治理体系,制定积极的科研政策、开展规划和治理方法.1∙1.2必须为教师或以学科为单位的教师团队提供根本的科学研究条件,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提倡创新和评判性思维,促进教学和科研相结合.1∙1.3提倡教师将科研活动、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过程,通过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道德.1.1.4 必须制定政策鼓励教师或以学科为单位的教师团队开展具有护理特色,提升临床护理质量的科学研究活动.1.1.5 必须增强对护理学教育及治理的研究,为教学改革与开展提供理论依据.8. 2教师科研开办护理学本科专业教育的护理院〔系〕的教师应当具备相应的科学研究水平,承当相应的科研工程,取得相应的科研成果.【注释】I科研工程和科研成果:包括国家级、省〔市〕部级以及校级科研工程与成果、教学研究工程与成果.9. 3学生科研10. 3.1开设护理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举措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时机与条件.11. 3.2课程方案中应安排适当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学生开设学术活动、组织科研小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积极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素质的活动.9.治理与行政9. 1治理。

综合性大学与医学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的对比分析

综合性大学与医学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的对比分析

综合性大学与医学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的对比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创新创业已成为大学生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作为具有不同特色和定位的高校,综合性大学和医学类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本文将针对这两类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希望能够为大学生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综合性大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如何呢?综合性大学通常涵盖了理、工、农、医、文、法、经济等多个学科领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摇篮。

在创新创业方面,综合性大学的学生普遍具有广泛的知识面和多样化的兴趣爱好,有利于跨学科融合和交叉创新。

许多综合性大学也注重开设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和实践项目,并且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综合性大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学科门类繁多,学生的竞争压力较大,很多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传统就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创新创业的风险缺乏足够的勇气和决心。

由于学校规模大、管理体系繁杂,学生创新创业的项目实施和资源整合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阻碍。

综合性大学需要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加强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提供更多的创业孵化和资源支持,推动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医学类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又是怎样的呢?医学类高校通常具有专业化强、学科特色鲜明的特点,培养的学生主要是医学、药学、生物工程等领域的专业人才。

在创新创业方面,医学类高校的学生多具有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医疗健康、生命科学等领域有着较深的理解和实践经验,有利于深耕细作、专业化发展。

医学类高校也注重开展医学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从事医疗器械研发、临床科研成果转化、医疗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创业能力。

医学类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也面临着一些独特的挑战和问题。

医学类专业门槛较高,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创新创业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

综合性大学与医学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的对比分析

综合性大学与医学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的对比分析

综合性大学与医学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的对比分析近年来,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们追逐的热门话题之一,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创新创业不仅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

而对于大学生们来说,选择综合性大学还是医学类高校对于创新创业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本文将从综合性大学与医学类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进行对比分析。

一、综合性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综合性大学拥有多专业、多学科的优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对于创新创业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校园内经常举办一些创业大赛、创新活动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来实践和发展自己的创业梦想。

学校也会邀请一些成功创业者或者企业家来开展一些讲座、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创业的机会和风险。

综合性大学的学生相对较多,而且学科专业繁多,导致学生的竞争压力变大,创新创业的机会也相应变得更少。

由于学科繁多,学校对于创新创业的支持也不够精细,很多创业项目可能会因为得不到足够的支持而无法顺利进行。

所以在综合性大学,学生要想进行创新创业,需要有更多的勇气和毅力去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医学类高校对于学生的专业要求相对会更高一些,因为医学类专业比较特殊,涉及到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知识,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医学类高校会更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但这并不意味着医学类高校对于创新创业不够重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学类高校开始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开设了一些创新创业的课程,组织了很多的创业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

由于医学类高校相对于综合性大学学生数量相对较少,学校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进行指导和支持,对于一些优秀的创业项目也会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

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创新创业平台,让他们更容易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医学类高校对于创新创业的支持也有所局限,一方面是由于专业要求过高,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主要用于学习医学知识,导致创新创业的时间和机会都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是由于医学类专业的特殊性,很多创业项目都与医学相关,而医学行业的门槛和风险都相对较高,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 办出护理专业特色

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 办出护理专业特色
级证书。
方性普通高校 , 以培养实用 型人才为主。目前在经济发达地区 ,
中专层次的护士招生数量 已经明显减少 , 今后必将是大量 的专 科层次的护理人才 面向临床第一线 。因此 , 我们 的培养 目标和
培养规格的指导思想是 : 以服务地方为主 , 面向全 国 , 培养 高素 质、技能型与实用型护理人才 ,在具体 培养规格上具有下列能 力 : 1 掌握与现代 医学、 () 护理学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 适应临床 护理技术的发展 ; 2 具有与新 医学模式相关 的人文社科知识、 () 进行整体 护理的能力 ; 3 具有人类疾病谱变化 、 口年龄结构 () 人 改变相关的知识及进行群体健康保健的能力 ;( )具有一定 的 4 相关 的护理管理 、 健康教育的知识和能力 ;5 具有利用现代化 ()
如何培养适应 现代护理观、 适应 2 世纪社会 发展 、 l 对护理 事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的高素质护理人 才 , 当前高等护理教 是 育面临的主要任务。按照现代护理学的要求 , 高级护理人才既 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 , 又要有较丰富的人文社 科知识 。在综 合 性大学开办护理专业是 国际护理教育的惯例 , 也是办好护理专 业的需求 。如何利用 我校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 , 办好 护理专 业, 办出专业特色 , 是我们探索和追求的 目标 。 我们通过 明确培
政、 交流沟通技巧等课 程 , 提高学生的综合 素质 , 收到 了很好 的
效果 。
我 国高等护理教育总体培养 目标是 : 培养适应我 国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 智 、 德、 体全面发展 , 有坚实理论基础、 熟练 专业技能 ,能从事临床 护理 、管理 、教育 、科研服务范围 , 制定各 自的
维普资讯
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 办 出护理专业特色

什么是综合性大学和专业大学的区别?就读综合性大学有什么好处

什么是综合性大学和专业大学的区别?就读综合性大学有什么好处

什么是综合性大学和专业大学的区别?就读综合性大学有什么好处现如今每个学生选择院校都是有着针对性的选择,比如综合、文科、理工类、财经类、政法类等等,但是最大概的概括就是综合性和专业型,那么什么是综合性大学呢?和专业型大学有着什么样的区别呢?以及就读综合性大学有着什么样的好处呢?综合性的大学,主要就是指有着非常齐全的学科门类,比如哲、文、理、工、管、法、医、农林、经济、教育、艺术等等,再加上其学校的办学规模比较大、科研的实力强劲以及综合实力非常强大的高等学府,比如北京大学一般都是被称为综合性的大学,所以专业型大学主要就是指以某一行业为班委定以及办学特色的行业性的大学,主要类型分别就是医学、中医药、财经、政法等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的行业院校或者行业特色院校。

至于两个不同类型的大学的区别,肯定是有着一定的不同之处,首先就是综合性大学主要就在每个专业的实力和资源都是比较平均的,或者比较倾向于文科方向,但是专业型的大学就不一样,比如财经类院校那么就算综合大学有财经类专业,但是在行业领域中是没有什么名气的,但是专业财经类院校那么就是可以得到行业的高度认可的。

其次就是两者之间的区别,就是关于层次方面,比如北大作为综合性的大学,那么知名度基本上是全国首位了,而且领域涉及非常广阔,所以在整体的实力上绝对是非常强劲的,几乎没有什么弱势学科;但是专业型的大学在行业认可度是比较高,但是只能在这一个领域内有着非常大的名次,除该类别领域非常擅长,其他领域基本都是比较偏弱势的存在。

而就读综合性大学的好处还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在专业上有着一定的选择性,而且作为综合性大学,其各个学科之间差距不会非常大,所以整体实力一般都是比较不错的,所以在选择时候一般都不需要太过担心综合性大学的专业力度不够。

其次就是关于综合性大学因为整体实力比较好,所以相对来说是层次比较高的学校,一般学生在综合性大学中的机会也是比较多的,也可以有着去学习和了解不同于自己的领域,但是相对来说综合性大学更适合选择是重点大学就读,这样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视野度。

医学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合并的实践与思考

医学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合并的实践与思考

医学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合并的实践与思考
陈智敏
【期刊名称】《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年(卷),期】2000(000)005
【摘要】1998年9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四校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至今已有两年。

在这期间,浙江大学经历了学科重组.机关部处、直属单位和20个学院的组建.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统一政策,建立新的规章制度。

目前各项工作正步入正轨,新的轮廓基本显现.正稳步地向着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迈进。

【总页数】2页(P5-6)
【作者】陈智敏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浙江杭州3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
【相关文献】
1.综合性大学建设农业科技园的实践与思考——以浙江大学长兴农业科技园为例[J], 毛学斌;金蓉;陈谦
2.尘埃落定后的审视与省思——关于我国医学院校与综合性(多科性)大学合并问题的研究 [J], 周建军;罗萍
3.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典型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宁波大学、湖南文理学院为例 [J], 陈传锋;杨茜;陶志琼
4.综合性大学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的实践与思考--以青岛大学为例 [J], 姜辉;张燕;刘恩贤
5.综合性大学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的实践与思考——以青岛大学为例 [J], 姜辉;张燕;刘恩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综合性医学杂志与护理专业性杂志在护理科研论文方面简单比较

综合性医学杂志与护理专业性杂志在护理科研论文方面简单比较

综合性医学杂志与护理专业性杂志在护理科研论文方面简单比

刘燕
【期刊名称】《井冈山医专学报》
【年(卷),期】2004(11)6
【摘要】目的简单比较综合性医学杂志与护理专业性杂志在护理科研论文的质量、数量情况和作者个人简历.方法调查 2003年第 1期 10本不同的含护理方面论文的综合性医学杂志和 2003年第 1期 5本不同的护理专业性杂志.结果护理专业性杂
志在护理科研论文方面数量和质量上均优于综合性医学杂志,作者职称和学历也普
遍高于综合性医学杂志.结论护理人员依靠综合性医学杂志快速、直接的提高护理
水平可能不大.学习的重点应放在护理专业性杂志上,但同时要注意学习综合性医学
杂志扩大知识面.
【总页数】2页(P114-115)
【作者】刘燕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医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
【相关文献】
1.农业综合性期刊与专业性期刊的比较——以《安徽农业科学》和《中国农学通报》为例 [J], 李杨;朱安;魏凤娟;张志转;朱永和
2.从《中华护理杂志》论文的表达形式分析护理科研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 [J], 孙淑丰;李秀霞;冯福民;张小丽;彭杰
3.从高校护理硕士学位论文看护理科研伦理现状 [J], 徐聆;尹雨晴;张洁;陈燕
4.《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J], 无;《护理学报》编辑部
5.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暨《护理学报》编委/审稿专家学术沙龙会议通知[J], 《护理学报》编辑部;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统计 学方法 .
2 结果
采用 £ 检验 。
国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未来 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 对 象与方 法
2 1 课程 设 置模块 .
在所 调查 的 2 护理 本科 院 0所
校中,6 1 所院校课程设置基本沿用传统护理教育模
式, 全部课 程设 置 分 为 5大模 块 : 共 基 础 教 育 的大 学共
程设置 。
12 方法 .
办学类型 已从单科性 的医学院校扩大 到综 合性大 学, 这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 了全新 的生存空间和环境 。设计合理、 科学、 符合专业教学 指导 思想及 特 色 的课程 设置 是培 养优 秀专 业人 才 的 基础 , 因此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高等护理教育改革 的 核心 。本研究 依据 《 国高等 医药 教育课 程指 J 中 南》 2 0 (07年) , J从课程设 置模 块、 程安排等方 课 面分别对 国内 1 0所高等医学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护
理本 科课 程设 置 现状 进 行 了 比较 与 分 析 , 旨在 为我
12 1 文献分析法 通过网络数据库及相关 书籍 .. 的检索 、 查询 , 了解 国内护 理本科 课程 设 置结构 的相 关理论 、 国内综合性大学及单科性 医学 院校学校 护 理 本科 教学 计划 的整 体状 况 。 12 2 比较 研究 法 采用横 向 比较 , 国 内综 合 性 .. 对 大学与高等医学院校护理本科教学学时数进行统计 学比较 , 课程设置比较采用内容分析法。
JB n b d ColM a 0 2, 13 N . e g u Me l, y2 1 Vo. 7, o 5
1 1 研 究对 象 .
基础课 , 护理专业课 , 护理学人文社会科学 , 实践环
节 ; 综 合 性 大学 护 理 本 科 院 校 另增 设 了素 质 拓 4所
展项 目。
计 19 , 9 所 其中教育部 、 卫生部主办 1 , 6所 国务院侨 务办公室主办 1 , 所 新疆生产建设兵 团主办 1 , 所 各 省、 自治区教育厅主办 1 1 。其 中综合性大学 市、 8所 9 所, 5 高等医学院校 14所 。采用便利抽样法 , 0 选 取复旦大学 、 中科技大学 、 华 江苏大学、 上海交通大 学、 武汉科技大学等 l 0所综合性大学 , 以及蚌埠医
高等 医学 院校 1 2945 ±111 2698 155 6.0+ 89 0 7.0 4 .2 0 .0± 9.3368 9.3
[ 作者单位 ]1 蚌埠医学院 护理学 系 , . 安徽 蚌埠 2 33 ;. 30 0 2 武汉 科
技大学 护理学院 , 湖北 武汉 4 00 30 0
2 3 课程 设置 内容 比较 .
[ 要] 摘 目的: 比较分析 国内综合性大学与单科性医学院校护理本 科课程设 置 , 探索护理 本科课 程 的改 革方案 。方 法: 采用文 献分析及横 向 比较研究法 , 国内 1 对 0所综合性 大学与单科 性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的课程设置模块 、 课程类型 与学 时安排及课程 设置 内容 等相关 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在课程设置 内容方 面进行 了许 多有 益的探索 , 综合性大 学在 医学课 程整合及 护理人文 社会课程 内容方 面优于单科性医学院校 。结论 : 挖掘综 合性 大学 的优 势 , 加大选 修课及人 文课程 比例 , 打破传 统课程 界 限进
目( J L 9 2 ) G H 0 0 2
院型 篓 校 n 类
综合性大学
£ P 一 一 0 5 .9 >0 0 .5

1 0 .7 >0 0 .5

O6 .2 >0 0 . 5
1 2 2.0 ̄ 4 .9 0 .0 ̄ 3.5469 223 0 24 226 2565 253 1.  ̄ 0.5 9
蚌 埠 医学 院学报 2 1 02年 5月第 3 7卷 第 5期
[ 文章编 号]10 -2 0 2 1 ) 50 9 -2 0 020 (0 2 0 - 50 5
55 9
・医 学教 育 ・
综合性大学与单科性 医学 院校护理本科课程设置的 比较及分析
叶 红 徐淑 秀 余 桂林 , ,
[ 作者简介 ]叶 红 (9 6 , , 17 一) 女 硕士研究生 , 讲师. [ 通讯作者]余桂林 , 博士 , 硕士研究生导师 , 授. 副教
2 3 1 医学 基础 课 程 ..
在 所 调查 的护 理 本 科 院校 中, 所综合性大学有 4 1 0 所院校将部分医学课程进
5 96
学 院、 温州 医学 院、 齐齐 哈尔 医学 院 、 安徽 医科大 学 、
2 2 课程类型与学时安排 综合性大学与高等 医 .
学 院校 护理本 科课 程 的校 内总 学 时数 、 修课 学 时 必 数及 选 修课学 时数 差异 无统 计学 意义 ( 0 0 ) P> .5 。
表 1 四年制综 合性大 学 与单科 性 医学院校 护理 本科 课
行课程整合 。
【 关键词 ]教育 , 医学 ; 护理本科 ; 课程设置 ; 比较分 析
[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 号]R 12 9 [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的发展 , 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 医疗卫
生 体 制 的改革 , 国高 等护理 教育 规模 不 断扩大 , 我 到 目前 为 止全 国 已有 19所 大 学开 设 护 理本 科 教 育 。 9
程 类 型 和 学 时 安 排
辽宁医学院等 1 所单科性医学院, 0 它们代表我国护 理教育较高水平 的国家 、 、 省 市教育厅主办 的, 具有 护理本科教育 1 0年以上历史 的四年制护理本科课
[ 收稿 日 ] 0 1 9 1 期 2 1- - 0 9 [ 金项 目]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护理教育 分会教 育科 学基金 项 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