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旅游中探索新农村建设发展之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生态旅游中探索新农村建设发展之路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到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发展建设体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君山区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实现区域城镇化的发展,实现新农村的生态建设还需要探索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一、新农村生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已推行了一段时间,但在提倡生态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些影响和制约生态建设的因素,影响了新农村生态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

1、农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业经济开始发展,农民收入有所提高,但与实现新农村经济的总体目标相比,还存在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农业产业化进程不快,致富渠道不多,乡镇财力薄弱,农民增收缓慢,乡镇特色产业较少等问题。

2、农村规划滞后,环境保护机制相对落后。

过去的农村分布散乱,建设基本没有规划, 乱堆、乱建、乱放等现象普遍。农民建房、有线电视、等设施建设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有规划的也很简单,不够科学,缺乏长期性、整体性,显得零乱,不适应现代农村发展的要求,规划经费、技术力量等也相对紧缺。特别是在抓农村经济发展时存在重经济轻环保的现象,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环保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的生态发展。

3、农民收入提高难。

农民就业渠道少。长期以来,农民一直以土地为生,但经过农改林后农民失去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只能选择外出务工、承包小而简单的工程以获得收入,产业较为单一。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很多工作机会需要具备技能,而农民基本上是挣体力钱,使得大量富余的劳动力因缺乏技能而找不到

就业门路,尤其是的中老年劳动力就更加困难。。

4、农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新农村建设以来,虽然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转变,但还存在农民综合素质整体不高的问题。农村中大都是初中文化水平,高中以上学历的村民较少,特别是在一些民族积聚村,文化水平仅能达到小学水平。他们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低、反应速度慢,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大多数农民未受过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没有现代实用致富的农业技术,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生态农村的建设。

5、外来投资有限、自身发展受阻。

农村大部分地处湖区,没有有利的资源优势,也就无法引入外资。导致财政非常薄弱,维持正常运转困难,造成没有乡村集体经济的收益。因此,要投入新农村生态建设的能力就十分薄弱,生态建设的资金也就非常有限。

二、生态旅游的认识

为了更好的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村的经济收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护农村自然生态发展,就需要引入一种新的方式来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生态旅游的出现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方向。

1、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游是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他是一种自然景物且这种自然景物不应受到损害的旅游,也是一种绿色消费旅游。生态旅游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基础的旅游,它具有观光、修养、科学考察、探险

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其核心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当地经济。

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生态旅游不仅可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而且可使旅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村民族风俗、传统文化得以完整保存,不因为经济的发展导致农村人文、地理环境遭到破坏。它体现了让游客赏心悦目地领悟自然美的精神,体现了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念,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因此发展生态旅游,有效地贯彻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明主管理”20字方针,促进新农村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2、生态旅游的特征

其一:农业特性。农村生态旅游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其旅游功能的,其引人入胜之处主要是优美的田园风光。在开发旅游功能的过程中,可能局部地改变原来的农业生产结构,但农业生产仍是旅游农业的主要方面,所以要防止旅游农业的过度开发,避免破坏基本农田保护区等。

其二:生态特性。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的目标之一是调整人和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生态旅游的兴旺也要得益于宁静优美的生态环境、天然的自然景观以及纯朴的乡村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等。因此,在开发建设旅游农业过程中,尽可能不破坏原来的自然生态环境,减少人工作用,促进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其三:娱乐特性。农村生态旅游除了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外,还应具有一定程度的娱乐性,否则也不能吸引大量的

游客。娱乐性主要体现在观光、农业体验、民俗活动和自然探险等富有农村农业和自然风光特色的游乐活动中,而人工游乐设施则适可而止。

由于生态旅游自身的这些特征能满足旅游需求和旅游

供给的需要,从而使生态旅游兴起成为可能。

3、生态旅游在国内外的发展

生态旅游作为一项新的旅游项目,已成为世界潮流。它源于欧洲的西班牙,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有些西班牙农场把自家房屋改造装修为旅馆,接待来自城市的旅游者前往观光度假,被认为是农村生态旅游的起源。近年来,国外农村生态旅游又向深层次发展,旅游者不仅“看”而且“干”,由过去欣赏结果,变为参与过程。真正体验农活的“原汁原味”。如一些旅行社,利用假期,组织城市游客到农村和农民共同生活、学习插秧和采茶,体验耕种和收获,分享农家乐的“插秧割稻旅行”或“采茶旅行”。在收获的季节,旅行社会选出一小包稻米或茶叶给游客寄去,让大家亲口尝一下自己的劳动果实。如今,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如日本、瑞士、XX等出现了更高级的农业旅游形式:租地自种。城里人在乡下租一块“自由地”,假日里,偕妻带子,呼朋唤友,到乡下的“自家地里”翻土耕种,施肥浇水,平时则由农场主负责照看农园。这种浅尝辄止的劳作和藕断丝连的乡村情怀,为忙碌和烦躁的城市生活平添了许多雅趣。

三、生态旅游在新农村中的发展优势

生态旅游的对象主要是相对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所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然成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