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_历史_现状与未来_张红玲

合集下载

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生培养方案:英语语言文学 (1)

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生培养方案:英语语言文学 (1)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201)所属学科门类:文学所属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所属院系部所:英语学院一、培养目标(一)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培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具有从事英语研究、教学和独立担负专门英语工作能力的高级英语人才。

(三)培养具有人文知识、富有创新精神、视野开阔、语言基本功强、能适应当前全球化工作环境的社会英才。

(四)培养具有优秀职业道德、强烈社会责任心、高效组织能力和良好心理素质的高层次人才。

二、学制与修业年限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原则上应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习任务,一般不得延长。

如有特殊原因未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应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学习年限可酌情适当延长。

延长期一般为半年,最多不能超过一年(含休学)。

成绩优秀,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一定数量论文的硕士研究生,在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和论文撰写工作,达到申请学位要求的情况下,可由本人提出提前毕业申请,经导师及主管部门同意后,由学科点提前半年或一年组织学位论文答辩,并按规定程序提前毕业和申请学位。

除学习成绩优秀、科研成果特别突出者(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至少发表过1篇论文)以外,原则上不鼓励提前毕业。

三、学位与学分要求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37学分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各类课程基本修读要求如下:学位公共课程7学分,其中政治课3学分,外国语4学分;学位基础课程4学分;学位专业课程6-10学分,专业方向课程至少12学分,学位专业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总学分不得少于22学分;公共选修课程2学分;其他必修环节2学分。

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与本专业相关的2门大学本科课程(具体课程由导师指定,并在本科相关专业中插班跟听),所修课程不计入上述学分。

大学教师跨文化教育能力提升研究

大学教师跨文化教育能力提升研究
2 0 1 3年第 1 O期 第2 9卷
( 总3 3 4期 )
吉林 省 教 育学 院 学报
J OURNAL 0F EDUCATI ONAL Ⅱ唱 T r r UTE 0F , l mI N PR0VⅡ CE
No . 1 0, 2 01 3
Vo 1 . 2 9
To r a l No . 3 3 4
助 于我 们认 清这一 点 。
我们从两个维度构建跨文化教育能力 , 一是教
收稿 日期 : 2 0 1 3 —O 7 —0 I 作者简介 : 李 智( 1 9 7 9 一) , 男, 汀苏南通人 , 南京工业大学外 国语学 院, 讲师 , 硕= l = , } 究万向 : 商务 语和跨文化交际。 55
大 学 教 师 跨 Βιβλιοθήκη 化 教 育 能 力提 升 研 究
李 智
( 南京工 业 大学 外 国语 学 院, 江 苏 南京 2 1 0 0 0 9 )
摘要: 跨 文化教育意在有效提升 受教 育者的跨 文化 交际能力 , 在 中国 日益 国际化的背景 下 , 提 升大 学教 师群 体的跨 文化
教 育能力意义重 大。跨 文化教 育能力可以从“ 教 师 自身跨 文化 交际能力” 和“因地制 宜的教 学能 力” 这 两个 方 面进 行二 维构
国 内学 者 从 不 同 角度 研 究 了 中 国 的跨 文 化 教 育, 鲁子问的《 跨文化教育的实践思路》 、 涂东琼 和 朱 秀 珍 的《 大 学英 语 教 师 跨 文 化教 育 能 力 的现 状 及
历史背景和共享同一感知 、 信仰 、 评判与行为标准体 系的话语 群体 成员 , 话语群体本身 , 标 准 体 系本 身 ; “ 交际 ” 指人 们通过语 言、 行 为 等 表 达 方 式 进 行 意 见、 情感 、 信 息 交流 的过程 , ” 跨文 化 交 际 能力 ” 指 不 同文化 ( 国别 、 民族 、 传统 、 历史、 背景等) 的人 们 , 为 实 现某种 目的( 经济的、 政治的、 人 类 发 展 本 身 的 等 等) , 试 图克 服语 言 障碍 和 文 化 障碍 而 进行 沟通 、 交

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_历史_现状与未来_张红玲

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_历史_现状与未来_张红玲

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历史、现状与未来*张红玲提要:语言的人文性决定外语教学能够、且应该肩负起培养学习者人文素养的重任。

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国际化、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时代特征凸显了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外语教学的学科属性使其成为实施跨文化教育最有效的阵地之一。

本文在阐述跨文化教育的历史和内涵的基础上,界定了外语教学的跨文化教育目标。

文章对美国、欧洲和我国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实践与研究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我国跨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外语教学;跨文化外语教育Abstract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s a humanistic subject ,can and should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ment of learners'humanistic attainments.In the 21st century characterized by internationalization ,globalization and multicul-turalism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education ,and is therefore of great significance.Thanks to its humanistic nature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s inevitably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channels for intercultural edu-cation.This paper ,after examining the history and definitions of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proposes an objective frame-work for intercultural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It looks into the current practice and research of intercultural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 and China ,with a view to identifying the differences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a.The paper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Key words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tercultural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12(2012)02-0002-06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冲突是人类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固有现象。

跨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前景

跨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前景

跨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前景跨文化教育越来越成为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愈发频繁,促使教育机构在应对新的挑战时重新审视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跨文化教育不仅仅是对不同文化知识的传授,而是涵盖了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尊重,以及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教育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现阶段,跨文化教育的实施逐渐得到重视,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和语言教学领域。

许多大学纷纷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这些课程不仅强调外语能力的提升,还融入了文化理解、社会习俗、历史背景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全面地认识不同文化,从而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国际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众多国家积极推动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

通过留学、交换生项目等形式,学生们能够在异国他乡接受不同的教育,体验当地的文化生活。

这种直接的交流使学生在真实的跨文化情境中学习和适应,提升了其适应能力及全球视野。

而这些经历,对于他们未来的职场竞争力也是一种显著的提升。

然而,跨文化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挑战。

首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体系、文化背景以及语言差异,对跨文化教育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障碍。

学生们在交流时常常会遇到语言沟通的问题,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误解和摩擦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体验。

因此,在开展跨文化教育时,教育者需要具备高度的文化敏感性,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有效促进学生间的理解和沟通。

教师的角色在跨文化教育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师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扎实的知识基础,还能通过个人经历和故事,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师的跨文化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此,教师在自身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增强对不同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同时提升自己的跨文化教学能力。

数字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为跨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在线教育、虚拟交流等方式,突破了地理限制,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龄人交流和合作。

从传统课程到慕课的重塑——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

从传统课程到慕课的重塑——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
化适 应 的能 力 ( k n o w i n g h o w) , 了解 心 理 、 行 为上 的文 化 差异 ( k n i n g w h y ) 。
表 1 课程基本框 架
学 习周 1 Th e me 主题
共 同推 动 的教育 发展新方 向。它具 有受 众规模 庞大 、 在
科 高年 级 和研究 生 一 年 级 学 生 。转 化 成慕 课 后 , 设定 为面 向全球 学 习者 的入 门课 。以下 讨 论 了 《 跨 文 化交
线开放 资源和 众筹 式教 学互 动/ 分 布式 学 习等特 点
( B a t u r a y , 2 0 1 5 ) 。
主开发 的慕 课 的教 学研 究 。
在本文中, 我们将 以《 跨文化交际》 这门慕课。 制 作和上线的经历为例 , 从参与制作 的教师 的视角对整 个 过程 进行 总结 与 反 思 , 为探 寻传 统 教 学 规 律 在 新媒 体时期的应用和创新 提供一手数据 , 并从实践角度具 体分析跨文化交际课程通过慕课教学的意义。
慕课 在形 式 、 方法 和理 念上 与传 统 教学 的差别 , 及 其发 展前 景 和对 高等教 育 的影 响等议 题 是 国内外 研究 的热 点议 题 ( 陈坚林 , 2 0 1 5 ) 。国外文 献 中常见 针对 不 同平 台、 不 同专业 课程 的 案例 分 析 和 实践 总结 ( 如A l —
C o mp r e h e n d i n g i n t e r c u l t u r a l c o m mu n i c a t i o n 理 解 跨 文 化 交 际
2 3
C o n t e x t u li a z i n g c u l t u r a l i d e n t i t i e s C l a r i f y i n g a n d c o n t r a s t i n g v l a u e s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汪小玲 教 授 及各个时期的主要流派有比较系统的了
廖昌胤 教 授 解,熟悉英美两国的小说、诗歌和戏剧的
曹 航 副教授 代表人物与重要作品,有选择地对某一重
许立冰 副教授 02 英美文学方向 要流派或作家进行深入地研究,并学会用
吴 刚 副教授 正确的文艺理论和批评方法进行文学评
李尙宏 副教授 论。
孙 黎 副教授
郑 伟 客座教授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专业代码:050201
研究方向:语言学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政治理论课
72
4


外国语
72
4



学期







开课院系 授课教师 研究生部 研究生部
音系学
36
2



句法学
36
2




社会语言学
36
2

英语学院 英语学院 英语学院
耶鲁安 傅玉 李基安
36
2

英语学院
陈汉生
专 业 选 修 课
社会实践
英美宪制传统
36
2
现代美国妇女研究
36
2
Ethnic Studies
36
2
英美传媒研究
36
2
美国犹太文化研究
36
2
美国历史专题研究 36
2
英国历史
36
2
保守主义与英国文化 36
2
英国左派思想研究
36
2
美国研究

张红玲 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

张红玲 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

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不能代 替学校教育,因为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 系统的教育,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标。
School Education
• 跨文化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因此人 文学科具有跨文化教育的内涵和可能。 • 应该在学校的各个学科教育中,全面倡导 跨文化教育思想,明确在不同学科开展跨 文化教育的具体目标。 • 特别要加强外语,历史,社会,艺术和科 学等学科的跨文化教育。
UNESCO Guidelines o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2006) • The term multicultural describes the culturally diverse nature of human society. It not only refers to elements of ethnic or national culture, but also includes linguistic, religious and socio-economic diversity. • Interculturality is a dynamic concept and refers to evolving relations between cultural groups. It has been defined as “the existence and equitable interaction of diverse culture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generating shared cultural expressions through dialogue and mutual respect.”
•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happens naturally through the „hidden curriculum‟ of the social and visual world within which the child lives. • While it is possible and necessary to include intercultural ideas in the taught „formal curriculum‟, the images and resources that surround the child are also crucial.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创新高校外语教学研究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创新高校外语教学研究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创新高校外语教学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各国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外语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此背景下,对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高校外语教学进行研究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创新高校外语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方法,希望为高校外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启示。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高校外语教学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理论、跨文化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等。

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理论方面,主要有跨文化能力模型、跨文化教育能力框架和跨文化交际教学能力等理论。

跨文化教学理论主要包括文化意识、文化认知和文化适应等方面的理论;跨文化教学方法包括对话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方法。

这些理论和方法为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高校外语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石和方法论支持。

目前,关于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高校外语教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有关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成果表明,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对文化背景的了解,培养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适应能力。

有关跨文化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也表明,文化教学应该和语言教学相结合,通过文化情境的营造和教学活动的设置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些针对跨文化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虽然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高校外语教学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研究方法不够系统和科学、研究成果不够丰富和深入等。

面对跨文化交际视角下高校外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新的方法和策略来进行创新。

可以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来深入探讨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比如通过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来解决相关问题。

可以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比如结合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来探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外语教学问题。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作者:马鸿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30期摘要: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重要维度。

本文在梳理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所包含的要素界定后,从调整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开发优质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这四个方面探讨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其人文素养。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力培养最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2017)清晰地阐述了大学英语课程性质“大学英语课程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跨文化教育。

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这一交流工具,既要学习较先进的科学技术或专业信息,还要了解国外的社会与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据于此,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既要培训学习者语言知识,也要包括跨文化教学。

所以强化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知识内容,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大学英语教学在着重研究如何教授学习者语言知识和培养其语言技能等问题的同时,也要使学生对世界各国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能有效产出,拥有更好的交际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素就跨文化交际能力所包括的要素,胡文仲(2013)将国内外学者们的不同见解进行梳理后,归纳出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认知、情感(态度)、行为三个层面的能力”。

所谓认知能力,不仅指学习者要了解目标语国家和世界其他各国文化,也指对本国文化的深入理解。

情感态度指要加强学习者对本族语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文化所持开放、包容、理解和欣赏的态度。

最终目标是行为技能,即将跨文化知识和情感态度转化为能力。

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不再只是专注传授语言知识和培训语言技能,其重要目标也涵盖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多元化、国际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张红玲(2012)认为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指由学校确定学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选择教学材料、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将学生社会实践融合到学校教育中的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个人身份认同、价值观、世界观以及跨文化的意识和交际能力。

跨文化视角下初中英语教学研究

跨文化视角下初中英语教学研究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播的方式,更是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

在最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任务。

同时,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又立足于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对其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学习和运用英语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对比中西文化差异,吸取文化精华,逐渐形成跨文化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英语教材作为贯彻英语新课程的重要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关键。

鉴于此,初中英语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唯有树立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和沟通能力的目标,深挖教材中的文化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才能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逐渐形成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一、初中英语跨文化交流能力概述(一)跨文化交流能力内涵在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不再单纯地应付考试,而是聚焦英语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主要是在英语教学中,不仅仅要向其传递基本的语言知识,还应引导其在学习中了解西方文化,明确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使得学生能够立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沟通和交流。

语言是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

在具体的交流中,受到国家、民族、历史渊源、社会习俗等因素的制约,致使不同地区出现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语言。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时,常常会受到文化的影响,致使其出现各种各样的障碍、误解等。

鉴于此,面对新时代下人才需求特点,唯有深挖英语学科背后蕴含的文化元素,引领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的同时,感悟其背后的文化,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初中英语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性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关键,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以往,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学生的英语学习观存在一定的偏差现象,甚至将学习重点集中在成绩上,很少关注自身的语言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等。

关于构建初中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关于构建初中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新课程NEW CURRICULUM 理论研究全面有效地提升英语教育质量与水平,是当前英语教育最为紧急的内容。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老师一定要正确了解文化交际教学是初中英语教育最为重要的部分,要对其给予很大关注。

一、理性认识文化,培养学生地道的文化观文化和语言是没有办法分割的两个部分。

文化是语言行使的核心内容,也是语言情感最为重要的展现。

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教师以语言和文化为中心,让学生对文化产生感性认识,提升他们语言学习与运用的感悟。

以文化所具有的内涵特征和使用价值作为主要思路,增强与拓宽学生跨文化语言学习的观点,这是在不断深入了解英语国家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生活形式以及思维观点等前提下,培育学生的文化世界思维,从而给语言教育带来的一些重要保障。

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文化价值观点要得到一个合适的运用,这样才能有效地去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英语学习问题。

理性认识文化,有助于学生养成多元化语言学习观点。

二、鉴别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发展观在理性认知与文化内涵的前提下,掌握辨别运用是其中最为关键的教学部分。

这种对比使用可以提升语言使用技巧灵活性的前提下,体现表达者的整体文化素质。

如果说跨文化学习是教学中最为关键的部分,那么培养学生丰富的文化知识眼界与辨别发展实力是不可缺少。

有了对比,才可以让学习更为透彻。

利用这种形式开展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学习思维,提升使用成果。

在跨文化学习中要加强培养学生鉴别发展素养,首先要让他们具有一个合理的语言文化学习态度,强化对文化发展改变因素的了解和掌握。

其次培育学生丰富的文化学习观点,激励学生利用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形式了解和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习惯,从而累积自身语言的文化知识。

最后要养成学生多元化思维,使用对比学习习惯,养成一个多元化观点,让他们在满足思想情感与社会体制中可以灵活地理解与使用。

学生在对比学习中,可以更加有效地感受文本价值,更加透彻地感受到人文背景。

如,牛津初中英语中7a Unit3food的Reading—what we eat and how we live这个内容时,专门针对西方国家饮食习惯,以“What’s about food”激励学生去获得相关资料,再把西方饮食和中国饮食这些内容做一个对比,让他们在懂得西方饮食基本习惯的前提下,和我国饮食文化做一个全面对比,并去思考:How to have ahealthy lifestyle?让他们懂得,不管饮食习惯怎样,这些都是人类在饮用食物上的一个发展和改变,展现了特殊风俗,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过程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方法探析

以过程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方法探析

以过程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方法探析文化过程教学法强调对学生在跨文化知识、技能、态度、意识、行为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培养。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可通过实施小组教学、任务教学、学生主讲、案例讨论、课堂实践、反思对比的方法实现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培养。

标签:过程导向;教学法;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一、引言2004年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明确地将跨文化交际设定为其主要内容之一,英语教学的目标也从培养学生成为“a native speaker”(英语本族语使用者)转变为“an intercultural person”(跨文化的人),即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

张红玲(2007:193)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高级目标,是通过进行文化对比,增强跨文化意识,学习普遍文化知识,培养多视角的、灵活的、立体的思维能力和与不同文化群体进行交际的技能,发挥外语教学对于学习者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所具备的潜力[1]。

近几年来,我国的很多高校都在逐渐地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并且教学对象从英语专业学生逐渐扩展到针对全校学生设置的选修课和提高课程。

教学方法也从传统的知识传授法演进为较新的文化过程教学法。

文化知识传授法将文化看做是一个国家或语言群体文化事实的集合,而文化教学就是传授这些文化事实。

Hadley(1993:358)总结了知识传授法的弊端:事实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时间、空间和社会阶层等的变化会导致信息资料的失真;仅向学生传递文化信息的方法会加深而不是减弱他们对目的文化的成见或偏见;将文化作为事实进行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在面对新的情景时一筹莫展[2]。

二、文化过程教学法美国教育部下属的社会科学教育协会在对中学教师外语课堂教学中文化教学的调查报告中(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Consortium,1999:10-11)总结了过程教学法对文化的定义及该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文化是一个社会构造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变体,而不是一个静止不变的实体,文化学习就是一个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等领域的建构过程的学习。

跨文化外语教学张红玲章节小结

跨文化外语教学张红玲章节小结

跨文化外语教学张红玲章节小结本章介绍了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相关概念、原则和方法。

跨文化外语教学是指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对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文化能力进行培养的教学活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外语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一门外语不再仅仅是掌握语言知识,还需要理解、尊重以及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事物。

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背景,设计合适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

为了有效地进行跨文化外语教学,本章提出了四个跨文化教学原则:文化参照、认知自觉、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思维、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外语,并且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能力。

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一些特定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文化输入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这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全面、客观的认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语言运用和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外语教学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本章提供了一些教师的培训建议,教师可以参考这些建议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教学水平。

首先,教师需要多向外语学科的专家请教,了解跨文化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其次,教师可以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和研讨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观摩其他优秀教师的课堂,借鉴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总的来说,跨文化外语教学是一门专门的外语教学学科,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能力。

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教师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教师还可以采用一些特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际交往。

最后,教师还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学习和进步。

通过跨文化外语教学,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让他们成为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全球公民。

跨文化外语教学张红玲章节小结

跨文化外语教学张红玲章节小结

本文对跨文化外语教学中的张红玲章节进行小结。

在跨文化外语教学领域,张红玲教授的《跨文化外语教学》一书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学术价值。

本小结将围绕章节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第一章《跨文化交际背景与教学目标》主要介绍了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背景,明确了语言和文化的紧密联系,强调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第二章《文化差异与语言学习》重点探讨了文化差异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文化因素来促进学习。

我们需要认识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通过引入文化元素和跨文化对比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智慧,帮助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自信和流利。

第三章《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则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本章从语言的结构、语用和语言习得等方面出发,解析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语言与文化的关联性,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与应用。

第四章《文化视角下的语调和音位》重点关注了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调和音位的重要性。

语调和音位是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本章详细讲解了语调和音位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并介绍了如何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语调和音位,提高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和交际效果。

第五章《文化视角下的语法和词汇》探讨了跨文化外语教学中语法和词汇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

语法和词汇是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化视角来教授语法和词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本章提供了一些在教学中常用的语法和词汇教学方法,并强调了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本文对《跨文化外语教学》一书中的章节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小结。

通过对这些章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和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核心要点,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教学水平。

跨文化外语教材评价研究

跨文化外语教材评价研究

跨文化外语教材评价研究作者:顾世民罗佳玲高云燕李晓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03期[摘要]对跨文化外语教材进行系统、客观的评价是推动跨文化外语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

本研究基于《外语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教学参考框架》、跨文化能力考试的等级划分方式及评分标准,采用对照法对《跨文化沟通》教材进行分析和评价。

研究发现:(1)教材全面涵盖了跨文化能力的各个维度和要素,能够综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认知理解、情感态度和行为技能;(2)教材对中国文化知识、国家认同及全球视野3个要素的关注不足;(3)教材中情感态度维度及跨文化探索要素的中高级内容占比较少。

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跨文化外语教育需要教材编写者深入理解跨文化能力的内涵意义,结合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需求进行教材设计与开发。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跨文化交际;跨文化外语教材;教材评价[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24)03-0170-07[收稿日期]2024-02-20[基金项目]黑龙省2022年度高等教育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委托项目“信息化大学英语教材建设范式研究”(SJGZ20220094)[作者简介]顾世民,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罗佳玲,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语教育与教学;高云燕,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语教育与教学;李晓,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外语教育学。

引言跨文化能力指交际者跨越自身文化界限,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成功交际的能力。

跨文化能力研究大致始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后逐渐成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议题,至今仍然是学界关注的核心问题。

培养跨文化能力是外语教育与教学的一项根本任务,文化类外语教材的质量是影响跨文化能力能否养成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教材评价是保障和提升教材质量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前提。

现代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机辅外语教学

现代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机辅外语教学

作者: 张红玲
作者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版物刊名: 外语电化教学
页码: 30-33页
主题词: 外语教学 多媒体计算机 辅助外语教学 发展趋势
摘要:文章首先指出现代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外语使用能力为重点,同时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多层次、多视有的思维方式等综合素质。

文章随后分析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并指出这些特点和优势有利于贯彻现长外语教学的三大趋势,对外语教学整体效益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章最后还对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同传统外语教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中国跨文化教育任重道远——访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红玲

中国跨文化教育任重道远——访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红玲

作者: 孙雪珂
作者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200083
出版物刊名: 世界教育信息
页码: 54-57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4期
主题词: 跨文化教育 理念 实践 挑战 方向
摘要:张红玲,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合作交流处处长、跨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是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常务理事。

张教授1991年于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语言文学专业硕士毕业,1996年获得上海外国语大学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2001年作为美国富布赖特研修学者(Fulbright Scholar)赴美进修,曾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孔子学院(Istituto Universitario Orientale di NAPOLI)中方院长。

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SISU Intercultural Institute,SII)于2006年9月正式成立,致力于为学校及企事业单位提供跨文化教育、咨询与培训。

本次访谈主要围绕跨文化教育这一在中国的新兴理念展开。

张教授从中外对比的角度对跨文化教育理念、实践,以及问题与挑战进行剖析,指出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形势下,跨文化教育在中国亟待发展。

从英语的经济价值看我国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

从英语的经济价值看我国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

从英语的经济价值看我国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饶颖芝,蔡梦艳(海南大学 应用科技学院,海南 儋州 571799)[摘 要]跨文化教育是20世纪后期世界教育民主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趋势,也是21世纪为了实现全民教育目标而产生的国际教育热点问题之一。

跨文化教育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际交流,而且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

文章通过阐述英语的经济价值与跨文化教育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着重探讨了跨文化外语教育的深刻意义和实施跨文化外语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英语跨文化教育;语言经济学;英语经济价值[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7 03 1791 引 言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经济价值,具有互换性等特征。

当语言进行了有效表达,并被合理理解后,语言所产生的效果会使得人民做出一些相应的语言的经济付出行为。

比如看到一则广告,人们被其中的一句广告词所吸引,可能做出一些购买行为。

但前提是这句广告词正好满足人们的预期需要。

英语作为世界第一大语言,它的经济价值表现在多个方面,如人们借助英语完成一定的工作,或依靠英语从事或参与某项事务或活动,或者英语在劳动力市场上满足需求的社会,获得的经济效益。

2 英语的经济价值与英语文化在现实生活中,语言的经济价值有高低之分。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的经济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英语在各种任务、各种职业和各部门活动中的使用程度,而其使用程度又受到对该语言的供求法则的支配。

如在高校里有很多学生在学习大学英语课程之余还选择自费报各种英语培训班,因为在中国当前社会,求职者能否赢得职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

如很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明确规定英语要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很多外贸企业在招聘广告上会加上一句话“懂英文者优先考虑”“须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等。

以海南的家教行业为例,同样是做英语家教,根据英语的熟练读和经验丰富程度,如果是在读的本科大学生,由于英语熟练程度不够,从事英语教育的经验不足,可能每小时的报酬只有20元到30元左右,但是一位具有中级职称的英语教师,每小时的报酬将不会低于50元,如果是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大学教授,每小时报酬甚至可以到500元左右。

外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

外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

外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
刘宏艳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探索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紧密关联,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帮助他们不仅学会语言,也逐步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底蕴,能够让语言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语言与文化学习相得益彰.
【总页数】2页(P49-50)
【作者】刘宏艳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外语教学中文化教育与跨文化意识培养 [J], 唐月蓉
2.高职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研究 [J], 张虹
3.外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调查报告--以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为例[J], 陈玲;林雪静
4.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 [J], 杨成青
5.跨文化意识培养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意义探讨 [J], 祝丽萍;金国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历史、现状与未来*张红玲提要:语言的人文性决定外语教学能够、且应该肩负起培养学习者人文素养的重任。

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国际化、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时代特征凸显了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外语教学的学科属性使其成为实施跨文化教育最有效的阵地之一。

本文在阐述跨文化教育的历史和内涵的基础上,界定了外语教学的跨文化教育目标。

文章对美国、欧洲和我国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实践与研究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我国跨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外语教学;跨文化外语教育Abstract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s a humanistic subject ,can and should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ment of learners'humanistic attainments.In the 21st century characterized by internationalization ,globalization and multicul-turalism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education ,and is therefore of great significance.Thanks to its humanistic nature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s inevitably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channels for intercultural edu-cation.This paper ,after examining the history and definitions of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proposes an objective frame-work for intercultural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It looks into the current practice and research of intercultural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 and China ,with a view to identifying the differences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a.The paper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Key words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tercultural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12(2012)02-0002-06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冲突是人类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固有现象。

在以全球化、国际化、多元化和信息化为时代特征的当今世界,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冲突更是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回避的内容。

人类的跨文化冲突这一问题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益消解与弱化,而是随着利益冲突的日益复杂而愈演愈烈,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得不开始解决的攸关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鲁卫群2003)。

跨文化教育由此应运而生,成为当今教育界努力倡导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而外语教学因其与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教育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望成为跨文化教育最强大的平台。

本文将在笔者《跨文化外语教学》(2007)一书的相关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深刻意义和实施跨文化外语教学的途径。

一、跨文化教育的历史渊源与内涵界定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召开的国际教育大会上颁布了文件《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

文件正式提出了跨文化教育的思想,希望通过跨文化教育实践来促进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并在充分理解本族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对其他文化积极、欣赏·2·外语界2012年第2期(总第149期)*本文为上海外国语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211YYZHLL1)子项目的成果。

Foreign Language World No.22012(General Serial No.149)的态度,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终促进世界各种文化积极健康发展。

2006年该组织又颁布了《跨文化教育指南》,对跨文化教育的目的、原则和标准进行了阐述,并从课程设计、教学材料、教学方法和教师培训等方面对跨文化教育的具体实施提出了建议。

这一文件还明确指出跨文化教育不是一门独立的、新增加的学校课程,它的理念应该融入学校的教育体制和各门课程的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跨文化教育是在多元文化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国际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理念。

跨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是两个近义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就是将这两个词等同起来进行阐述的。

但是,根据黄志成和魏晓明(2007)的理解,多元文化教育与跨文化教育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也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

首先,多元文化教育一词多在英美等国家使用,而欧洲大陆更多地使用跨文化教育一词。

其次,从这两个词语的英语构词和词义来看,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强调的是多元文化并存的一种状态,是静态的,而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 education)指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是动态的。

多元文化指的是人类社会具有文化多样性,它不仅涉及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涉及语言、宗教和经济的多样性。

而跨文化是一个动态概念,指的是文化团体间的互动关系,主张对话交流和相互尊重(黄志成,魏晓明2007:60)。

最后,从本质来看,多元文化教育一般是指多民族国家对各民族学生,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和移民学生进行的有关多种文化的教育,其目的是让他们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能理解本民族独有的文化特点,并受到社会应该给予他们的文化尊重。

多元文化教育隐含着消极的一面,因为它强调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强调少数民族文化被主流文化包容和接纳,强调少数民族文化对主流文化和主流社会的适应。

从这个意义来看,非主流文化就是一种消极的被动性共存。

这一倾向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批判。

而跨文化教育的概念是与教育平等、教育民主联系在一起的。

跨文化教育的目的是要通过教育促进对人类间差异的理解,重视人权,尊重差异,承认文化差异的价值,理解生活方式选择,主张和谐共处。

跨文化教育超越了多元文化观,主要关注多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是一种促进各种文化在社会中平等交融的动态过程。

与多元文化教育的被动性共存不同,跨文化教育是一种主动的互动式教育,也就是要在教育中关注不同文化的差异,研究不同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使来自不同文化的学生能够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学习。

总之,跨文化教育是要在多元社会中通过教育来促进不同文化团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和对话,发展和维持一种能够平等共处的生活方式。

跨文化教育的核心价值是接受并欣赏文化差异;尊重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各文化均有其特性,应相互尊重、相互学习;非主流文化也应受到应有的重视(黄志成,魏晓明2007:61)。

跨文化教育思想超越了以往的移民教育、少数民族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双语教育等思想,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教育的发展趋势,并成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和运动。

二、外语教学的跨文化教育目标跨文化教育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需要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群策群力、协同努力去完成。

学校是跨文化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而外语教学则是跨文化教育最有效、最重要的阵地之一。

这一方面是因为语言蕴含浓厚的人文性,语言与文化血肉相连,密不可分,语言交际必然以文化为基础,语言教学本身就是文化教学。

另一方面,外语教学具有双重目标:语言文学目标(即掌握目标语言系统和语言应用技能)和社会人文目标(即培养社会技能和人文素养)(张··3外语界2012年第2期(总第149期)红玲2007:192-193)。

前者指的是培养能够用目标语进行阅读和交际的人才,即将外语作为工具进行学习;后者侧重学习者个人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在当今世界这种能力和素养主要指与来自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和谐相处、有效沟通、平等合作的能力,也包括学习者个人认知情感的发展。

总之,在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学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个人需要的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将跨文化情感、态度、知识和能力培养确定为其最终目标。

实际上,文化从来没有脱离外语教学,只是在外语教学的不同历史阶段文化的存在方式和处理方式各有不同。

在以阅读、欣赏和翻译文学作品及宗教文本为主要目的的外语教学初期,文化存在于作品中,外语教学对文化的处理主要是介绍背景知识,目的是扫清学习者理解这些文本的障碍。

这个阶段的外语教学主要针对一些社会精英或上等社会人士,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基本上围绕高雅文化(High Culture)展开,即有关文学、艺术、宗教等内容的教学。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交际法外语教学盛行,交际能力成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

在这个阶段的外语教学中,文化存在于各种交际功能和交际场合中,文化教学开始从High Culture转向Low Culture(通俗文化),与语言交际功能密切相关的目的语文化中的生活习惯、社会习俗等成为外语师生关注的焦点。

在这两个阶段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虽然在目的和内容上有十分明显的差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文化教学从属于语言教学,前者为后者服务。

这与前文所阐述的外语教学应该实现的社会人文目标不相吻合。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外语教学的时代背景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外语教学承担起跨文化教育重任的意义更加重要和深远。

在这个时期,跨文化教育不应该从属于外语语言教学,它应该与语言教学有机结合。

将跨文化教育融入外语教学不仅能使外语学习本身更有意义、更加有趣,而且能促进外语教学社会人文目标的实现,使外语学习者成为既掌握外语交际能力,又具有跨文化意识、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根据全球化、国际化和多元化时代特征,笔者将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定义为:一项由学校通过培养目标确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材料选择、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设计、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等途径进行的关于个人世界观、价值观、身份认同、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