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静态触诊(颈椎、胸椎和腰椎)
颈部与腰部触诊
颈部触诊(用双手中间三个手指从上往下推肩胛提肌到肩井部位,换成揉法,主要对比双侧肌肉的软硬程度,接着用中指平翳风下来揉按横突,寻找压痛点,根据痛点分布位置判断属于劳损或者关节错位,如果劳损那么双侧的压痛点可能不在同水平线上,也可能在,一般在同一水平线上,横突,钩椎关节,棘突都有压痛那么考虑属于关节的错位,同样的方法平风池下来揉按钩椎关节,一般在这个位置产生压痛属于小关节的紊乱。
最后用大拇指揉按棘突。
一般有响声但病人并没有疼痛感,那么考虑是久病,已经钙化。
如果有沙沙声,并有压痛,那么一般是新病,而且钙化的周围出现炎症。
当病人反应是抬头痛,低头不痛考虑棘突有无错位,胸锁乳突肌有无劳损等;如果低头疼痛,那么考虑竖脊肌,胸部肌肉有无粘连,等)腰部触诊主要的是触诊联系病人日常作息的内容,如病人说腰部痛,经触诊后或许会发现其所说的腰部其实是骶旁的臀部肌肉,又或者会发现其实患处是在臀部(按压时特别酸痛,或有结节);有些疾病也坐姿有关,此时可从病人的劳损点推出其平时的坐姿(不要先问了坐姿、职业后再来找劳损点),如翘脚的人大腿胆经容易酸痛,穿高跟鞋的人骶旁臀部肌肉容易酸痛,环跳周围的肌肉酸痛需要看看胸十一、胸十二处的竖脊肌是否酸痛、肩颈部肌肉是否酸痛,如果是,则有可能是常开车或坐办公室旋转椅,或坐着时常是腰部虚空,让重力落在骶部……讲完触诊后正好遇到一个腰肌劳损的病人,触诊后发现其真正劳损处是在骶旁肌肉。
下午遇到一个颈肌劳损的病人,肩胛骨内侧缘有很多结节,但拇指拨肩胛骨内侧的结节病人不觉得疼痛,按摩采用颈背部套路,着重推拿按摩了肩胛骨内侧、竖脊肌、和肩胛提肌,后老师说放松肌肉除直接按摩患处,还可以考虑其肌肉的肌腱、起始点、终末点,如在放松该患者的肩胛提肌时还应重点放松肩胛提肌的起始点、终末点,我在检查、按摩时就忽略了乳突处、安眠穴的检查、按摩,而老师在此处则找到病人的压痛点。
脊椎静态触诊颈椎胸椎和腰椎
脊椎静态触诊颈椎胸椎和腰椎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脊椎静态触诊颈椎、胸椎和腰椎颈椎静态触诊颈椎触诊(C7-C1)向后半脱位的触诊1.患者仰卧,术者蹲姿面对患者头部用双手掌心控制稳住头颅,并以双手的二三指指腹接触颈椎AP关节突的边缘上,从C7…C1一节一节地用指腹的力量往前往上推;2.感觉那一节颈椎较紧绷不容易移动,就是向后半脱位的原发关节;3.在进行触诊时,须寻问患者是否感到疼痛或者紧绷。
旋转的触诊1.以两手中指指腹接触AP关节突,先将C7定位,再由右向左旋转然后换方向由左向右旋转,并去感觉何处旋转受限制;或观察患者鼻尖的两侧转动角度的差别,并去感觉何处旋转受限制;2.若是棘突SP左旋,则棘突SP容易向左边旋转,左边较松,不容易转向右边。
若是棘突SP右旋,则棘突SP容易向右边旋转,左边较松,不容易转向左边。
侧弯的触诊1.两手之中指接触AP关节突,接触的位置与触诊颈椎旋转的位置一样,只是触诊力道方向的不同;2.先将C7定位,触诊的方向是直接穿越颈部,但是有点斜上的30度角往对侧推。
(往椎弓方向推)举例:以颈椎而言,(1)、若为向后半脱位(2)、旋转时,棘突SP由右向左推,有困难则为棘突SP右旋(3)、侧弯时,由左向右推,有困难,则是棘突SP向左边,为单一椎左侧侧弯。
(4)诊断书上,纪录为:PRI静态触诊腰椎和胸椎的触诊(L5->T2)向后半脱位1.患者卧躺方向是由下腰部沿着脊柱往上走,用手掌根先按住SP棘突,由下往上推SP棘突再往前按。
2.在腰椎的部位,按压的方向由下往上由后往前。
并沿着脊椎的线条而跟着改变按压的角度须保持90度的垂直向前。
3.在按压SP棘突时,要去感觉SP棘突受力的变化、第几节的SP棘突较推不动、各节的SP棘突移动的差异性;由下往上最先受限制的那一节SP棘突位置就是向后半脱位的原发关节。
旋转1.以左右大姆指轮流推动脊椎的棘突(SP),针对同一节的棘突由右向左推动再由左向右交互推动,去感觉那一边的旋转比较容易而那一边较受限制;2.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来测试腰椎的旋转:一手握住右边ASIS骨盆提上来固定住,另一手则将棘突推向右侧交互换边做,籍以比较左右旋转的僵硬度;推棘突SP,若为棘突SP向右旋(PR),则向右好推,向左难推:推棘突SP若为棘突SP向左旋(PL),则向左好推,向右难推;4.至于胸椎的旋转半脱位触诊,也可用按压横突TP左右两边的方式,加以比较那一边不容易移动;5.按压横突TP若为棘突SP向右旋,则右横突TP容易压下,左横突TP比较压不动;按压横突TP若为棘突SP向左旋,则左横突TP容易压下,右横突TP比较压不动。
诊断学之脊柱检查
Jackson压头试验
前屈旋颈试验(Fenz氏征)
颈静脉加压试验(压颈试验,Naffziger试验)
患者者仰卧,检查者以双手按压其 两侧颈静脉,持续1~3分钟。 若颈部及上肢疼痛加重,为根性颈 椎病。 颈部加压时若腰痛加剧,并向一侧 下肢放射,提示坐骨神经痛源于 腰椎管内病变,即根性疼痛。
三、脊椎压痛及叩击痛
压痛 端坐位稍前倾,以右手拇指从枕骨粗隆自上 而下逐个按压脊椎棘突及椎旁肌肉。 正常每个棘突及椎旁肌肉均无压痛。 以第七颈椎棘突为标志计数病变椎体的位置。
叩击痛
#2022
四、脊柱检查的特殊试验
㈠颈椎特殊试验
Jackson压头试验 前屈旋颈试验(Fenz氏征) 颈静脉加压试验(压颈试验、Naffziger试验) 旋颈试验
旋颈试验
01
取坐位,头略向后仰,自行向左、右旋颈。
02
出现头昏、头痛、视力模糊症状,提示椎动脉型颈椎病。
03
头部停止转动时,椎动脉扭曲消失,症状亦随即消失。
㈡腰骶椎的特殊试验
拾物试验
被检查者如先以一手扶膝、蹲下、腰部挺直地用手接近物品,则拾物试验阳性。 多见于腰椎病变如椎间盘脱出,腰肌外伤及炎症。 胸段稍向后凸。腰椎来自显向前凸。脊柱无侧弯。
骶椎明显向后凸。
(二)病理性弯曲
颈椎变形 取立位自然姿势。观察其颈部有无侧偏、前屈、过度后伸和活动时有无僵硬感。 颈侧偏见于先天性斜颈等。
2、脊柱后凸(俗称驼背、罗锅)
多发生在胸段。常伴胸部蹋陷,头颈前倾,腹部前凸。 病因有佝偻病、结核病、强直性脊髓炎、脊椎退行性变及外伤引起脊椎骨骨折等。
3、脊柱前凸
多发生在腰椎。可见腹部明显向前,臀部明显向后突出。 正常成人女性的腰椎前凸比男性大。 见于大量腹腔积液、腹腔巨大肿瘤。 见于第五腰椎向前滑脱、水平骶椎、髋关节结核及先天性髋关节后脱位。 见于晚期妊娠。
手摸心会——图解脊柱触诊
手摸心会——图解脊柱触诊触诊基本方法一、静态触诊脊柱静态触诊,是指患者保持体位静止的状态,施术者运用“手摸心会”的方法进行压痛点检查的技术。
摸法可具体细分为按、拨、揉、推四个操作手法。
1.按法分为指按法和掌按法,分别指用手指螺纹面、指端或者掌根按压体表的手法。
当单手指力不足时,可用另一手手指或手掌重叠辅以按压。
按法亦可与其他手法结合,如果与拨法结合则为按拨法,与揉法结合,则为按揉法。
手法要领为按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向下,用力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刺激感觉充分达到机体较深部位组织,切忌用迅猛的暴力,按法结束时,不宜突然放松,应逐渐递减按压的力量。
2.拨法指施术者用手指按于穴位或一定部位上,适当用力做与肌纤维垂直方向来回拨动。
手法要领为用拇指的桡侧面或拇、食、中指的指端,深触于肌腹之中,使病人有酸胀感并以能忍受为度。
拨动的方向与肌纤维的走行成垂直,即纵行纤维做横向拨动,横行纤维做纵向拨动。
拨动频率可快可慢,速度要均匀,用力要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刚中有柔。
3.揉法指施术者以指、掌、掌根、小鱼际、四指近侧指间关节背侧突起、前臂尺侧肌群肌腹或肘尖为着力点,在治疗部位带动受术皮肤一起做轻柔缓和的回旋动作,使皮下组织层之间产生内摩擦的手法,在触诊操作中主要应用指、掌、掌根操作,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分为中指揉法,拇指揉法,掌揉法、掌根揉法,手法要领为动作柔和,揉转的幅度要由小而大,用力应先轻渐重,术手要吸定在操作部位上带动着力处皮肤一起回旋运动,不能在皮肤表面摩擦或滑动。
4.推法指施术者用指、掌等部位紧贴治疗部位,运用适当的压力,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移动的触诊手法,手法要领为施术者肩及上肢放松,着力部位要紧贴患者体表的治疗部位。
操作向下的压力要适中、均匀。
压力过重,易引起皮肤折叠而破损。
用力深沉平稳,呈直线移动,不可歪斜。
以腰部为例,腰部触诊部位包括正中线、棘突上和棘突间、椎旁、竖脊肌、第三腰椎的横突和腰眼的区域。
颈椎的五部触诊法
颈椎的五部触诊法
颈椎的五部触诊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定位:确定要触诊的颈椎部位,例如C2、C3、C4、C5或T1、T2等。
2. 观察棘突:观察颈椎棘突是否偏斜,压痛点是在棘突的中央区还是在两侧。
3. 触诊:用手指肚从颈椎的一侧向另一侧滑动触摸,注意棘突是否突出、压痛或偏斜。
4. 活动颈椎:让患者活动颈椎,观察哪一节颈椎活动时出现疼痛或不适。
5. 确定诊断:根据触诊和活动情况,结合患者症状和病史,确定颈椎问题的类型和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颈椎触诊需要专业医生或理疗师进行,不建议自行操作。
如果存在颈椎问题,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脊椎62个反射区介绍
脊椎62个反射区介绍
脊椎反射是指机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一种自主神经反射。
人体
脊椎骨是一个复杂的结构,通过刺激特定区域可以触发不同的反射,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下面介绍脊椎62个反射区的相关信息:
1. 颈部反射区
- 位于颈椎部位,对颈部肌肉、头部和颈部血液循环有影响。
2. 胸部反射区
- 位于胸椎部位,对胸部肌肉、心脏和肺部有影响。
3. 腰部反射区
- 位于腰椎部位,对腰部肌肉和腰椎周围组织有影响。
4. 骶部反射区
- 位于骶骨部位,对骶部肌肉和骨骼有影响。
5. 尾骨反射区
- 位于尾骨部位,与盆底肌肉和生殖器官有关。
6. 上肢反射区
- 位于上肢部位,对上肢的肌肉和关节有影响。
7. 下肢反射区
- 位于下肢部位,对下肢的肌肉和关节有影响。
不同反射区的刺激可以调节相关部位的血液循环、肌肉力量和神经功能。
了解和运用这些脊椎反射区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改善健康状况和缓解疼痛。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医学信息请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医疗机构。
颈椎腰椎诊断口诀
颈椎腰椎诊断口诀(1)颈椎:颈三,肩四,肘五,腕六,手七,头上症状一、二找.(2)腰椎:膝关节上下楼疼可在腰二、三;腰疼找三、四;腿的外侧疼痛找四、五;腿的后侧疼痛找腰五和骶一;休息后加重,活动后减轻找椎间盘;休息后减轻,活动后加重找椎管狭窄;大小便异常、髋关节障碍、大腿内侧受限找骶髂。
第一颈椎(C1)眩晕,后头痛,视力下降,高血压,失眠,面瘫第二颈椎(C2)眩晕,偏头痛,耳鸣,胸闷,心动过速,排尿异常,视力下降,高血压,失眠,面瘫第三颈椎(C3)喉咙部异物感,胸闷,颈痛,牙痛,甲状腺功能亢进第四颈椎(C4)喉咙部异物感,胸闷,打呃,肩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甲状腺功能亢进第五颈椎(C5)眩晕,视力下降,心动过速或过缓,上臂痛或下肢瘫痪第六颈椎(C6)低血压,心率失常(过速或过缓),上肢桡侧麻痛第七颈椎(C7)低血压,心率失常,上肢后侧尺侧麻痛第一胸椎(T1)上臂后侧痛,肩胛部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第二胸椎(T2)上臂后侧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第三胸椎(T3)上臂后侧痛,肩胛部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胸闷,胸痛第四胸椎(T4)胸壁痛,气喘,打呃,乳房痛第五胸椎(T5)胸壁痛,气喘,乳房痛第六胸椎(T6)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第七胸椎(T7)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第八胸椎(T8)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第九胸椎(T9)胃痛,肝区痛,上腹胀痛,子宫炎第十胸椎(T10)腹胀,肝区痛,卵巢炎,睾丸炎,子宫炎第十一胸椎(T11)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路结石,腹胀痛,第十二胸椎(T12)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路结石,腹胀痛,肾炎,肾结石,腹泻,第一腰椎(L1)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路结石,腹胀痛,肾炎,肾结石,腹泻,大腿前侧痛第二腰椎(L2)腰痛,排尿异常,大腿麻痛第三腰椎(L3)两侧腰痛,腹痛第四腰椎(L4)两侧腰痛,腹痛,腹胀便秘,下肢外侧麻痛,第五腰椎(L5)下肢后侧麻痛,下肢痛,遗精,月经不调骶骨(S)排尿异常,子宫炎,前列腺炎注:颈椎C,胸椎T,腰椎L,骶椎S颈椎四牙三耳二睡眠,眼睛突变二造成,偏头疼痛也是它,四连肝胆俞在颈。
脊椎的精确定位及触诊技巧
脊椎的精确定位及触诊技巧通过触诊来判断内在的问题,此时对于该问题的解决已经在脑中构思,手法已经刻画,而这些手法都是平时熟练于心的,心到手到,手到病除。
那么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平时的一点一点的积累,对于正骨的从业者来说掌握脊柱的定位是最基础的东西了,只有将这些东西熟练于心才能达到“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地步。
现在开始带领大家学习如何精确的触诊各个脊椎。
首先普及一下,颈椎有7节,用英文字母C代表,第一颈椎即C1,胸椎有12节,用英文字母T表示,第七节胸椎即T7,腰椎用英文字母L表示,第五节腰椎即L5。
颈椎部分C1:第一颈椎没有椎体,二侧的横突很长,所以一般只能触诊到横突,触诊时在乳突的下方约一指的距离便是第一颈椎的横突。
C1约在翳风穴的位置上C2:第二颈椎的特征是棘突最大且分叉,所以一般触摸棘突。
触诊方法是从头后正中线向下滑动摸到的第一个骨性凸起便是第二颈椎的棘突。
C2颈椎的棘突最大且分叉C3:第三颈椎的触诊首先需要定位C2,C2向下一个便是C3C4:颈椎的生理曲度是向前凸的,第四颈椎的位置处于颈椎生理曲度的最凹点,在加上项韧带和肌肉组织一般情况是不容易触诊到棘突的,如果触诊到了棘突则表明生理曲度有可能变直后者反张。
所以正常情况下只可以触诊到横突和后关节突。
C5:第五颈椎的触诊需要先定位出第七颈椎,第七颈椎向上数二个棘突便是第五颈椎。
C6:第六颈椎的触诊同样需要先定位出第七节颈椎,第七颈椎向上数一个便是第六颈椎。
C7:第七颈椎最大的特征是棘突最长、最凸,又名隆椎,所以当低头时最凸的一节棘突便是第七颈椎。
C7当低头时最凸胸椎部分T1:第一胸椎的触诊需要先定位出C7的位置,C7向下一个就是T1T2:第二胸椎的触诊需要先定位出C7的位置,C7向下数2个就是T2T3:第三胸椎的触诊需要先定位出C7的位置,C7向下数3个就是T3T4:第四胸椎在肩胛骨内侧最突出的高点,即二肩胛骨内侧连线之间的椎体便是T4T4T5:触诊第五胸椎需要先定位出第七胸椎,第七胸椎处于二肩胛骨下角连线的位置。
从业者必备,胸椎、腰椎、骶骨解剖学与触诊检查
从业者必备,胸椎、腰椎、骶骨解剖学与触诊检查躯干骨包括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和12对肋骨。
它们分别参与脊柱、骨性胸廓和骨盆的构成。
幼年时为32或33块,分别为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5块,尾椎3~4块。
成年后5块骶椎融合成骶骨,3~4块尾椎融合成尾骨。
椎骨的一般形态椎骨由前方短圆柱形的椎体和后方板状的椎弓组成。
椎体是椎骨负重的主要部分,内部充满松质,表面的密质较薄,上、下面皆粗糙,借椎间纤维软骨与邻近椎骨相接。
锥体后面微凹陷,与椎弓共同围成椎孔。
各椎孔上下贯通,构成容纳脊髓的椎管。
椎弓是弓形骨板,其紧连锥体的缩窄部分,称为椎弓根,根的上、下缘分别称椎上、下切迹。
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椎孔根向后内扩展变宽,称椎弓板,两侧椎弓板于中线回合。
由椎弓发出7个突起:棘突1个,由椎弓后面正中伸向后方或后下方,尖端可在体表扪到。
横突 1对,伸向两侧。
棘突和横突都是肌和韧带的附着处。
关节突2对。
在椎弓根与椎弓板结合处分别向上、下方突起,即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相邻关节突构成关节突关节。
各部椎骨的形态特征胸椎椎体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横断面呈心形。
其矢径比横径略长,上部胸椎体近似颈椎,下部胸椎体近似腰椎。
在椎体两侧面后份的上缘和下缘处,有半圆形浅凹,称上、下肋凹,与肋头相关节。
在横突末端前面,有横突肋凹与肋结节相关节。
关节突的关节面几乎呈冠状位,上关节突关节面朝向后,下关节突的则朝向前。
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各相邻棘突呈叠瓦状排列。
第1胸椎棘突粗大并水平向后,椎体有一圆形的全肋凹和一半圆形的下肋凹。
第9胸椎可能存在下半肋凹缺如,第10胸椎只有一个上肋凹,第11、12胸椎各有一个全肋凹,横突无肋凹。
腰椎椎体粗壮,横断面呈肾形。
椎孔呈卵圆形或三角形。
上、下关节突粗大,关节面几乎呈矢状位。
上关节突后缘的卵圆形隆起称乳突。
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各棘突的间隙较宽,临床上可于此作为腰椎穿刺术。
脊椎的物理检查法
脊椎的物理检查法一、横突、关节突触诊法:(用于颈椎)术者用右手拇指、食指轻置患者颈椎横突后方与关节突处(先从乳突尖处触及第一颈椎横突,然后向下后方移至2,3颈椎后关节处),向上下滑动对比,触清关节突有无隆起和横突左右是否对称。
如有异常,应检查是否同时有压痛和病理阳性反应物——硬结,肌痉挛的索状物,摩擦音等,若有即为小关节错位的体征,若无即为畸形(先天性)。
由于颈椎棘突多有分叉,且长短悬殊,故触诊容易有差误,触诊及检查横突关节突较好。
二、棘突触诊法:(用于下位颈椎及胸、腰椎)术者右手食、中二指并拢置于棘突两旁作上下滑动对比,遇棘突高低不平或偏歪者,亦按横突触诊法进行鉴别病态或畸形。
三、阳性反应物触诊法:术者用拇指在患椎棘突、横突、关节突上下揉动触摸,并检查与患椎相连的肌肉远端附着点有无摩擦音、压痛和硬结。
若有即为劳损点或损害的反应物(如无菌性炎症或肌痉挛)。
四、神经根紧张试验:术者一手按其肩,另一手将其头部向对侧推按,出现疼痛或上肢放射痛者为阳性。
五、转头加力试验:术者一手托其枕部,另一手托其下颌,将其头缓慢转至最大角度,再稍加用力移动,出现颈痛或上肢放射痛者为阳性。
六、头颈牵引试验:术者将其头向上牵引,上肢麻痛减轻者属骨关节损变型;出现颈痛头昏加重者,属关节功能紊乱,无何反应者为阴性。
七、头颈下压试验:术者单手或双手置其头顶,逐渐加力下压疼痛加重或上肢串痛不适者为阳性,若下肢不适加重者,为脊髓损害的体征。
八、椎A压迫试验:(适用于有头昏症状者)术者一手扶其头顶,另一手扶其后颈部,将其头向后仰并向左(右)侧旋转45°,约停15秒钟,如出现头昏症状者为阳性,为对侧椎A供血受阻。
九、爱得生(Adson)试验:患者取坐位,将下颌部转向患侧并稍向后仰,令病人做深吸气并屏住呼吸,术者用一手抵住患者下颌,另一手测患者桡A跳动情况,如桡A搏动消失或减弱为阳性,可能为前斜角肌综合症或有颈肋。
十、间歇搏动试验:阳性可能为胸廓出口综合症。
脊柱叩击痛操作方法
脊柱叩击痛操作方法脊柱叩击痛操作方法是一种常用的体格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脊柱的病理情况和疼痛敏感度。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脊柱叩击痛操作方法分为颈椎、胸椎和腰椎三个部位的操作方法。
1. 颈椎叩击痛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头部稍偏向一侧,以暴露颈椎椎间隙。
- 检查者用中指或拇指的指腹,按压患者颈椎椎间隙的棘突处。
- 棘突处应均匀用力,每个椎间隙叩击3-5次,观察患者有无疼痛反应。
2. 胸椎叩击痛操作方法:- 患者坐位或仰卧,背部暴露,肩膀稍微向前,以使胸部肌肉放松。
- 检查者用中指指腹或拇指指腹,按压患者胸椎椎间隙的棘突处。
- 棘突处应均匀用力,每个椎间隙叩击3-5次,观察患者有无疼痛反应。
3. 腰椎叩击痛操作方法:- 患者坐位或仰卧,背部暴露,臀部稍微向前,以使腰部肌肉放松。
- 检查者用中指指腹或拇指指腹,按压患者腰椎椎间隙的棘突处。
- 棘突处应均匀用力,每个椎间隙叩击3-5次,观察患者有无疼痛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叩击痛操作前,需要询问患者是否有严重的疼痛或不适感,如果有,应予以缓解后再进行操作。
此外,由于脊柱叩击痛检查操作可引起一定的疼痛,对于不适应叩击痛操作的患者,应适当减少操作力度或改用其他检查方法。
脊柱叩击痛操作方法作为一种简单、快速的体格检查方法,适用于初步筛查疑似脊柱疾病的患者。
但需要注意的是,叩击痛操作结果仅仅是一种辅助诊断手段,不能作为确诊某种疾病的直接依据。
因此,当病人出现脊柱疼痛时,应该综合运用其他的检查手段,如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进行脊柱叩击痛操作方法时,医生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避免过度压迫或过度用力,以免对患者造成额外的疼痛或伤害。
同时,医生应保持与患者的良好沟通,告知患者操作的目的和过程,并尽可能减少痛感,以提高患者的接受度和检查效果。
颈椎胸椎腰椎的触诊
前面观:第一颈椎上腭同一平面第二颈椎上腭牙齿咬合面同一平面第三颈椎下颌角同一平面第四颈椎舌骨同一平面第五颈椎甲状软骨同一平面第六颈椎环状软骨同一平面第二胸椎间隙胸骨颈静脉切迹同一平面第四胸椎间隙胸骨角同一平面第九胸椎胸骨体剑突关节同一平面第一腰椎剑突与脐联线中点同一平面第三腰椎下肋缘同一平面第三腰椎间隙脐同一平面第四腰椎髂骨嵴同一平面第二骶椎髂前上棘同一平面尾骨耻骨联合同一平面侧面和背面观:第七颈椎颈根部最突出的棘突第二胸椎两肩胛骨上角联线中点第七胸椎两肩胛骨下角联线中点第十二胸椎肩胛骨下角与髂骨嵴联线中点同一平面第三腰椎下胸肋缘同一平面第四腰椎两髂骨嵴联线中点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一,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一) 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
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1)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
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
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
任何人也可摸清。
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
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
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
也可准确抹清。
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
唯C4棘突不易抹及。
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
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
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
应注意鉴别。
(2) 腰椎棘突: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
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
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
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
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3) 胸椎棘突: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T3棘突平。
颈椎胸椎腰椎的触诊
前面观:第一颈椎上腭同一平面第二颈椎上腭牙齿咬合面同一平面第三颈椎下颌角同一平面第四颈椎舌骨同一平面第五颈椎甲状软骨同一平面第六颈椎环状软骨同一平面第二胸椎间隙胸骨颈静脉切迹同一平面第四胸椎间隙胸骨角同一平面第九胸椎胸骨体剑突关节同一平面第一腰椎剑突与脐联线中点同一平面第三腰椎下肋缘同一平面第三腰椎间隙脐同一平面第四腰椎髂骨嵴同一平面第二骶椎髂前上棘同一平面尾骨耻骨联合同一平面侧面和背面观:第七颈椎颈根部最突出地棘突第二胸椎两肩胛骨上角联线中点第七胸椎两肩胛骨下角联线中点第十二胸椎肩胛骨下角与髂骨嵴联线中点同一平面第三腰椎下胸肋缘同一平面第四腰椎两髂骨嵴联线中点脊柱各结构地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一,脊柱各结构地常用体表定位法(一) 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是利用人体地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棘突地触抹定位法:()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地位置.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棘突.棘突:较大,末端分叉.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地上段.任何人也可摸清.可做为颈棘突检查地基点.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棘突.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也可准确抹清.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棘突地位置.唯棘突不易抹及.但可从己标出地、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约有地人,棘突比棘突长.个别人地棘突比地长.应注意鉴别.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腰椎棘突:常利用可准确抹清地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棘突、或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地连线上.: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椎体.故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故、、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棘突也基本能定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胸椎棘突: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棘突平.双侧肩胛骨下角地连线,与棘突平. 因为、、地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甚至、也能较正确地定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横突地触抹定位法:()颈椎横突地触抹定位: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地胸锁乳突肌后缘.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地交界处.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地交界处.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地交界处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地交界处.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地交界处.横突:位于上一横突之下.也可如此定: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抹,自乳突尖始,每隔约-1.5cm,即为一个横突. ()胸椎各横突地触抹定位:不易触抹清.()腰椎各横突地触抹定位:横突:最易触抹.在骶棘外缘与第肋交界处或稍下即是.另一方法:医生将拇、食指尽力张开,置于患者地腰肋部,食指地桡侧贴近患者地肋弓,拇指尖所指即为横突尖.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横突:既然横突可定,其上下即为、横突.横突:位于髂后上棘地稍外上方.,关节突地触抹定位:在棘突地两侧,用力按压时,可触到一系列串珠状骨性隆起,即为关节突.颈腰椎关节突较深,胸椎者较浅,后者较易抹清.,椎体:第腰椎体平脐.触抹法定位法,虽简便、实用,但因个体地发育、肥瘦不一,病理变化千差万别,故准确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较差.(二)比移法:即从个体地线片上,测量出各结构间地具体数据,再按比例(即将此数据除以线片地放大或缩小率),将数据移到人体上,以定出各结构地体表位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具体方法如下:,颈椎棘突定位:从颈椎侧位片上,可以清楚地测量出该片之尖至顶尖地距离.而且还可测量出棘突尖至棘突尖、至棘突地距离;依次类推,颈椎每个颈椎棘突地位置在一张线侧位片上都能精确地测量出.而任何人地、棘突是能准确触抹清楚地.故在人体上其、间地距离也能测量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根据下列计算就可精确地标出颈椎各棘突地位置.如线上其,为15cm.而人体地为10cm. 其放大率:15cm10cm.若需知人体棘突地位置.则测量线上为6cm.那么人体上棘突,则应位于人体棘突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若要确定人体地位置.则就测量线片上7.5cm.那么人体上地距离,应为7.5cm5cm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腰椎地棘突定位亦可如此.仅胸椎稍困难点.再者,利用侧位片,还可粗略估计表皮至黄韧带地深度.以策针刀安全,上下关节、横突、椎板间隙、椎板间距地位置,均可在颈、胸、腰段正位线片上显示出.因而也可测量出其间地数值关系.故亦可用比移法在人体表面标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目地:以选取进针刀地安全区.在脊柱周围进针刀,有相对安全区、相对危险区、危险区. 如患者颈椎正位片上:棘间地中点()到其右侧地椎板内侧()为0.6cm;()到关节突关节地外侧缘()为2.0cm.假如该片地缩小率为.故该患棘间地中点到右侧椎板内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地距离,即为:0.6cm1.2cm.中点到关节突外侧缘地距离,为:2.0cm4.0cm. 若为上下关节突地中点:即为()()处.即:(4.0cm-1.2cm)1.9cm. 故该患者在中点旁1.9cm处(点)进针,是相对安全地. 亦可用此法选取胸、腰段进针之安全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脊柱各结构体表定位地应用(一)用于诊断:, 已知棘突位置,就能定棘突间位置:,既知棘突间位置,就可定其椎间孔、脊神经根出口处地位置.,已知棘突位置,就能定椎体、脊髓节段地位置.正常成人三者之间地关系以及每一脊神经根地分布、病损区,在体表地节段性分布,见下表及图:如颈椎病:脊根受激压,出现肩、腕以上地上肢外侧痛或麻痛,三角受累最明显,、棘突及棘旁压痛明显.影象学异常所见,也应在颈椎相同节段.脊根受激压,感觉异常部位也为肩及上肢桡侧,但可放射、指.肱二头受累重;二头肌反射异常;、棘突及棘旁压痛重.影象学异常所见节段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脊根、脊根受累时,其症状、体征、影象学异常亦应能相互印证,其诊断才会可靠.不同节段地腰椎间盘突出症,激压不同腰脊神经根,其临床症状、体征、影象学异常所见,三者均应是相互印证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但应注意:在胸腰段,由于脊柱与脊髓节段地长度差,较颈段更大.故同是节段性皮肤感觉异常,由脊柱或由脊髓病变所致者,则棘突地压痛部位,与颈段就不同.如下腹部皮节区,是由脊根支配.此区地感觉异常,若是脊髓病变,则是脊髓节段.此处相当于棘突处.应为、棘突压痛.若脊柱病变致,应为、棘突压痛.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若小腿前外侧节段性感觉异常:为脊根受激压之表现.若为腰椎间盘突出致,应为椎间盘突出.则为、棘突压痛.若为脊髓病变致,则为脊髓节段;其对应于棘突、椎体节.则为、棘突压痛.余略.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用于治疗:,使选取地进针点准确:如要准确地选取颈椎棘间点:若术前拍一张与手术体位相同地线片,对每一个患者所选取地棘间点均会很准确.如颈椎手术,术前拍一张过屈侧位片(尤其是在、棘突顶,做一可显影地记号时),则若要选取、、、、、之棘间点,均会完全准确.同样,腰椎、胸椎各棘间点地选取,也可准确无误.选点正确,是针刀疗效地基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使选取地进针点安全:对针刀来说,行脊柱周围软组织松解术,有相对危险区,即脊柱正中地椎板间隙区.也有相对安全区,即椎板和上下关节突所在地骨性区.也有危险区,如颈前区.还有应视为禁区(我个人认为),如椎管内针刀操作.棘旁点,都选在相对安全区进针.即选取上下关节突及椎板所在地骨性区.如前述地颈椎点即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胸椎、颈椎、腰椎、骨棘突定位,拿走不谢!(图文详解)
胸椎、颈椎、腰椎、骨棘突定位,拿走不谢!(图文详解)一、腰椎棘突定位1.第7颈椎棘突是颈椎棘突最隆起的一个。
当低头时,在项部下方正中线上最突出的一个,能随摇头而左右摇动,而其下方的第1胸椎棘突则完全不动,可资区别。
第七颈椎棘突2.第3胸椎棘突与肩胛冈内侧端平齐。
3.第7胸椎棘突与肩胛骨下角平齐。
4.第12胸椎棘突在第12肋肋角距后正中线5厘米处。
5.第4腰椎棘突(或棘间)与髂嵴最高点平齐。
6.第5腰椎棘突与髂结节平齐。
为菱形窝的上点。
肥胖者为一凹窝,为下背部正中沟的终点。
7.第2骶椎棘突与髂后上棘平齐。
为蛛网膜下腔的终点。
8.第3骶椎棘突与髂后下棘平齐。
9.骶尾关节在臀裂的上端。
为菱形窝的下点。
10.尾骨尖在肛门的后上方,正常有一凹窝。
椎体定位(以成年人立正姿势为标准)椎体的定位有两种方法:1.以棘突定椎体的位置颈椎、上位胸椎和腰椎的棘突与同位椎体平齐;中、下位胸椎棘突与下一位椎体的下缘平齐。
(1)下胸部的棘突与下一个椎体的中部平齐;(2)腰椎棘突与同位椎体平齐。
2.从躯干前部体表标志定椎体位置:(1)下颌角平齐第2颈椎体;(2)舌骨平齐颈3~4椎间隙;(3)环状软骨平齐颈6椎体;(4)胸骨上切迹平齐胸2椎体;(5)剑突平齐胸9椎体;(6)季肋下缘平面与腰3椎体等高;(7)脐平齐腰3~4椎间隙。
二、脊柱弯曲度(一)生理性弯曲正常人脊柱有四个前后方向的弯曲,即颈椎段稍向前凸、胸椎段稍向后凸、腰椎段明显向前凸、骶椎则明显向后凸,类似“S”形,称为生理性弯曲。
正常人直立位时脊柱无侧弯。
检查脊柱有无侧弯的方法是:检查者用手指沿脊椎的棘突尖以适当的压力从上往下划压,划压后皮肤出现一条红色充血线,以此线为标准,来观察脊柱有无侧弯。
(二)病理性变形患者站立位,仔细查看是否有畸形,通常可见三种基本的畸形:1.脊柱后凸(kyphosis)指脊柱过度后弯,也称为驼背(hunchback)。
多发生于胸段脊柱。
(1)小儿脊柱后凸多为佝偻病引起,其特点为坐位时胸段呈明显均匀性向后弯曲,仰卧位时弯曲可消失。
脊椎的快速定位方法
脊椎的快速定位方法[转] 脊椎的快速定位方法脊椎的快速定位方法1、颈椎:(1)方法:采坐姿实施,并令患者正坐。
(2)颈椎椎体位置判定:颈椎椎体判定以C2及C7较易判定,其余各颈椎椎体则以此两椎体来推定。
a.C2:由头骨以下,首先摸到的棘突:b.C7:靠近双肩,较突出的棘突为C7及T1,但当头部摇动时,会跟着活动的是C7。
c.C1:此椎体由棘突无法摸到,但其横突位于枕骨下方、耳朵正后方位置。
2、胸椎:(1)方法:采俯卧姿势实施,并令患者双手掌心朝上平放于身体两侧。
(2)胸椎椎体位置判定:胸椎椎体判定以T4、T7及T1较易判定,其余各胸椎体则以此三椎体来推定。
a.T1:如上所述,靠近双肩,较突出且不会随著头部转动的椎动即是T1b.T4:在肩胛骨靠人体内侧较突出的正中点联机之椎体即是T4。
c.T7:在肩胛骨最下端的平行联机之椎体即是T7。
d.T10:以T4-T7之等倍距离,由T7向下延伸点的椎体即是T10。
e.T2,T3:由T1往下一、二椎体是(或由T4往上一、二椎体即为T3,T2)。
f.T5,T6:由T4往下一、二椎体(或由T7往上一、二椎体即为T6,T5)。
g.T8,T9:由T7往下一、二椎体即是。
h.T11,T12:由T10往下一、二椎体即是。
3、腰椎:(1)方法如胸椎。
(2)腰椎椎体位,置判定:腰椎椎体判定发L4较易判定,其余各腰椎椎体则以此推定。
a.L4:与骨盆顶点的联机即为L4。
b.L3,L5:由L4往上及往下各一椎体,即为L3及L5。
C.L1,L2:由L3往上一、二椎体即是(或由T12往下一,二椎体即是)。
颈椎微调手法枕寰枢复合关节应用解剖从解剖上看,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是分属于不同节段的两个运动单元,而从运动生理的角度分析,这两节段更象是同一生理性关节的不同组成。
两者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协同,共同参与头颈的功能活动。
1,关节连接(1)寰枢关节。
寰枢关节包括三个解剖性关节:其中中央部分是寰齿关节,两侧为寰枢后关节。
快速找准胸椎,腰椎的位置,有什么标志?
快速找准胸椎,腰椎的位置,有什么标志?
脊柱由7 个颈椎、12 个胸椎、5 个腰椎、5 个骶椎、4 个尾椎构成。
以下标志可帮助确定脊椎的位置:
1从枕骨结节向下,第一个触及的是第2 颈椎棘突;它与第2 颈椎椎体约在同一水平。
2当头部前屈时,可摸到明显隆起的第七颈椎棘突(大椎)。
3、两手垂于躯体两侧时,两肩胛冈连线平第三胸椎棘突;棘突下缘约平第3 、4 胸椎间隙。
4、两肩胛骨下角连线平第七胸椎棘突。
约平第8 胸椎椎体。
5、第十二肋与竖脊肌外缘交点,相当第一腰椎水平。
6、两季肋下缘连线平第二腰椎棘突。
7、腰肌两侧可触及的最长的横突为第3 腰椎横突,同第3 腰椎椎体水平。
8、两髂嵴最高点连线平第四腰椎棘突。
9、髂后上棘:髂嵴后端。
瘦弱者呈隆起头,年青或肥胖者皮肤表面呈现一凹陷。
为骶髂关节中心点和第二骶椎中部的标志。
10、骶后孔:骶骨背面的四对小孔,为八髎穴所在。
11、骶管裂孔(腰俞):骶尾关节上方正中呈凹陷处。
第12胸椎虽无明显标志,你可先确定第8 胸椎,向下数;或先确定第一腰椎或第二腰椎向上数来确定。
胸椎、颈椎、腰椎、骨棘突定位
分享转载 复制地址 校友用户2011年01月16日12:45阅读⑶ 评论(0)分类:内视经络 大▼小 中 大现代人由于长时间的学习和伏案工作,弯腰驼背的越来越多(包括许多青少年)。
胸椎的变形,小 关节的紊乱,韧带、肌肉劳损是造成胸椎、 背部顽固性疼痛的主要原因,并且也可能引起心慌、 胸闷、早搏、胃痛等许多疾病。
古人说: 背脊正,不生病。
”就是这个道理。
驼背会导致脊椎神经孔狭窄,即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从而出现许多疾病。
00胸椎胸椎、颈椎、腰椎、骨棘突定位(图文学解) [图片]转载自举报字体:01胸椎图片>(02胸椎图片(侧面看)03胸椎图片(侧面看)04胸椎图片(侧面看)胸椎骨质增生作为人体骨质老化的客观标志,胸椎骨质增生多数时候对人体并无不良影响, 平衡过程中起着维持作用, 也是椎体为适应应力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防御性反应。
可能转变为病理的,只有发生在特殊的位置上,才会产生相应的症状。
胸椎骨质增生,随着年龄的增高成正比例增多,而颈、肩、臂、腰、腿麻木疼痛的症状却不随年龄 增高而增多。
60岁以上的老人,胸椎骨质增生率为100%,而临床症状发生率却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还有许多研究资料说明,在 50岁以上的男性、60岁以上的女性中,90%的人可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骨质增生。
年满70岁者,几乎在x 线片上都有骨关节病的改变,但多数人并不出现症状。
许多患者一见到胸椎骨质“增生”即恐惧,见到“骨刺”即心情紧张,恐怕将来会四肢瘫痪,这是 不必要的紧张。
因为骨刺本身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病, 而是一种生理性的组织反应,是中老年时期骨关节的生理性老化的表现。
所以,颈椎骨刺并不可怕。
就是发现有骨刺形成,也不等于就可以诊断为 颈椎病,需要专科医生的详细检查并作出诊断。
而且还在椎关节新的 它既是生理的,又如有疼痛症的状,首先采用消炎止痛药、根据病情,先不要手术,炙、火疗理疗法效果都很好,达到舒筋活络、活血化淤、疏风理气、环、减轻神经压迫经络等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椎静态触诊颈椎、胸椎和腰椎
颈椎静态触诊
颈椎触诊(C7-C1)
向后半脱位的触诊
1. 患者仰卧,术者蹲姿面对患者头部用双手掌心控制稳住头颅,并以双手的二三指指腹接触颈椎AP关节突的边缘上,从C7… C1一节一节地用指腹的力量往前往上推;
2. 感觉那一节颈椎较紧绷不容易移动,就是向后半脱位的原发关节;
3. 在进行触诊时,须寻问患者是否感到疼痛或者紧绷。
旋转的触诊
1.以两手中指指腹接触AP关节突,先将C7定位,再由右
向左旋转‧然后换方向由左向右旋转,并去感觉何处旋转
受限制;
或观察患者鼻尖的两侧转动角度的差别,
并去感觉何处旋转受限制;
2.若是棘突SP左旋,则棘突SP容易向左边旋转,左边较松,不容易转向右边。
若是棘突SP右旋,则棘突SP容易向右边旋转,左边较松,不容易转向左边。
侧弯的触诊
1.两手之中指接触AP关节突,接触的位置与触诊颈椎旋转的位置一样,只是触诊力道方向的不同;
2.先将C7定位,触诊的方向是直接穿越颈部,但是有点斜上的 3 0度角‧往对侧推。
(往椎弓方向推)
举例:以颈椎而言,
(1)、若为向后半脱位
(2)、旋转时,棘突SP 由右向左推,有困难则为棘突SP右旋
(3)、侧弯时,由左向右推,有困难,则是棘突SP向左边,
为单一椎左侧侧弯。
(4)诊断书上,纪录为:PRI
静态触诊腰椎和胸椎的触诊(L5->T2)
向后半脱位
1. 患者卧躺‧方向是由下腰部沿着脊柱往上走,用手掌根
先按住SP棘突,由下往上推SP棘突再往前按。
2. 在腰椎的部位,按压的方向由下往上由后往前。
并沿着脊椎的线条而跟着改变按压的角度‧
须保持90度的垂直向前。
3. 在按压SP棘突时,要去感觉SP棘突受力的变化、第几节
的SP棘突较推不动、各节的SP棘突移动的差异性;
由下往上最先受限制的那一节SP棘突位置‧
就是向后半脱位的原发关节。
旋转
1. 以左右大姆指轮流推动脊椎的棘突(SP ),针对同一节
的棘突由右向左推动‧再由左向右交互推动,去
感觉那一边的旋转比较容易‧而那一边较受限制;
2. 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来测试腰椎的旋转:一手握住右
边ASIS骨盆提上来固定住,另一手则将棘突推向右
侧‧交互换边做,籍以比较左右旋转的僵硬度;
推棘突SP,若为棘突SP向右旋(PR),则向右好推,
向左难推:
推棘突SP‧若为棘突SP向左旋(PL),则向左好推,
向右难推;
4. 至于胸椎的旋转半脱位触诊,也可用按压横突
TP左右两边的方式,加以比较那一边不容易移动;5.按压横突TP‧若为棘突SP向右旋,则右横突TP 容易压下,左横突TP比较压不动;
按压横突TP‧若为棘突SP向左旋,则左横突TP
容易压下,右横突TP比较压不动。
侧弯
1.在腰椎部位, 用大姆指左右对推、推动棘突和棘突之间: (MP乳头突的位置是在棘突向上向外一指腹宽的位置)
2. 在胸椎部位,一手推棘突与棘突中间‧
另一手则向上推横突由下往上。
3. 若是单一棘突SP右侧侧弯‧则向右侧推,较容易推动;
向左侧推‧较难推动。
若是单一棘突SP左侧侧弯‧则向左侧推‧较容易推动。
向右侧推‧较难推动。
骨盆(肠骨)矫正技术
骨盆(肠骨)矫正技术
一、矫正基本姿势:
病人侧躺,头部及臀部置于矫正床中间,
下侧腿平直,上侧腿半弯置于下侧腿膝盖上。
二、「PI」矫正法:
l.接触点PSIS
2.病患上侧腿半弯置于矫正者两腿之间,并往上方转身30 度,一手轻按住病患手臂,一手手掌根(大小鱼际肌交
接处)置于病患矫正侧肠骨之PSIS处,中指与病患身体
平行。
3.组织定住:矫正手掌握置于PSIS下方1英吋处,将组织往前推1英吋。
4.上半身挺直,胸骨位于矫正手掌之上方(略靠后方)。
5.再由后往前、由下往上45度、水平方向矫正归位。
三、「AS」矫正法:
1.病患上侧腿半弯置于矫正者两腿之间,
并往上方转身30 度,一手里按住病患手臂,
一手之手掌心置于病患矫正侧坐骨处。
2.组织定位:矫正手手掌心置于病患矫正侧坐骨处,以略由后往下往前再往上划半圆方式将组织定位。
3.再以由后往下往前再往上推使其归位。
四、「IN」矫正法:
1.术者面对病患,并将病患上侧腿半弯置于矫正者两腿之间,一手轻按住病患手臂,另一手之食、中指置于病患
矫正侧肠骨PSIS处,后脚膝盖轻压住患者置于上侧之
膝弯处。
2.术者后脚如踩摩托车方式,将病患上侧之膝弯处
往外踩压,同时置于病患矫正侧肠骨PSIS处
以食、中指往外搬拉,籍以矫正肠荐关节狭窄。
五、「EX」矫正法:
1.术者面对病患,并将病患上侧腿半弯置于矫正者两腿之间,一手轻按住病患手臂,另一手之手掌心以四指朝下的方式,将掌心置于病患矫正侧肠骨之上端。
2.将置于病患矫正侧肠骨之上端之PSIS之外侧以手掌心由外向方式矫正,籍以矫正太宽之肠荐关节。
六、「PIIN」矫正法:
1.如「PI」。
2.病患上侧腿半弯置于矫正者两腿之间,并往上方转身
30 度,一手轻按住病患手臂,一手手掌根置于病患
矫正侧肠骨之PSIS处。
3.组织定位:矫正手掌握置于PSIS下方1英吋处,将组织往前推1英吋后,中指向上向外转45度方向。
4.上半身挺直,胸骨位于矫正手法之上方(略靠后方)。
5.再由后往前、由下往上往外侧45度方向矫正归位。
七、「PIEX」矫正法:
1.如「PI」
2.病患上侧腿半弯置于矫正者两腿之间,并往上方转身30度,一手轻按住病患手臂,一手手掌握置于病患矫
正侧肠骨之PSIS处。
3.组织定位:矫正手掌握置于PSIS下方1英吋处,将组织往前推1英吋后,中指向上向转45度方向。
4.上半身挺直,胸骨位于矫正手法之上方(略靠后方)
5.再由后往前、由下往上往侧45 度方向矫正归位。
八、「ASIN」矫正法:
先矫正「AS 」,后矫正「IN」。
九、「ASEX」矫正法:
先矫正「AS」,后矫正「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