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多给孩子按摩这些穴位
儿童中医养生保健提高免疫力的穴位按摩
儿童中医养生保健提高免疫力的穴位按摩养生保健在儿童健康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
尤其是在当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儿童的免疫力成为了家长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中医学认为,按摩穴位可以帮助调节和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
本文将介绍几个适用于儿童的穴位按摩法,帮助提高儿童的免疫力,保持身体的健康与安全。
一、涌泉穴(Kidney 1)涌泉穴位于人体脚底部的中央凹陷处,被称为“身体之泉”。
它是儿童免疫力调节的关键穴位之一。
按摩涌泉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按摩涌泉穴的具体方法是用拇指轻轻按压,并做出旋转运动,每次按摩5-10分钟,每天可按摩2-3次。
二、三阴交穴(Spleen 6)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距脚踝骨突约四指宽。
按摩三阴交穴可以活络气血,增加肝脾功能,提高免疫力。
按摩方法是用拇指或食指用力按压穴位,并做出略微旋转的动作,每次按摩5-10分钟,每天可按摩2-3次。
三、曲池穴(Large Intestine 11)曲池穴位于手臂外侧,两个手指与肘部的中点之间。
按摩曲池穴可以帮助清热解毒,提高免疫力。
按摩方法是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轻柔地做出推拿按摩的动作,每次按摩5-10分钟,每天可按摩2-3次。
四、合谷穴(Large Intestine 4)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合谷穴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提高免疫力。
按摩方法是用拇指按压穴位,并做环形按摩的动作,每次按摩5-10分钟,每天可按摩2-3次。
需要注意的是,合谷穴不能在儿童生病或身体虚弱时进行按摩。
五、足三里穴(Stomach 36)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的凹陷处。
按摩足三里穴可以调整脾胃功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按摩方法是用手指按压穴位,每次按摩5-10分钟,每天可按摩2-3次。
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刺激相关经络和脏腑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活化疏通气血,提升免疫力。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按摩穴位时应采用温和的力度,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不适。
本人亲自收集整理—小儿推拿常用穴 (附每个穴位图)
用于寒痛、伤食痛。本法具有较强刺激,一般 拿或按3~5次即可,操作次数不可太多。为防 止患儿哭闹影响手法的进行,可在诸手法操作 完成后,再操作此穴。
八、中脘
• 【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脐上4寸处。 • 【操作】有揉、摩、推中脘之分。按100~300次,
二、大椎
• 【位置】又名百劳,在后正中线,当第七颈椎棘突与 第一胸椎棘突间凹陷处,属督脉之经穴,系手足三阳 与督脉之交会穴。
• 【操作】有按大椎、揉大椎、捏挤大椎、刮大椎之分。 按30~50次,揉大椎30~50次,挤捏至局部皮肤出现 紫红瘀班为度,用汤匙或钱币之光滑边缘蘸水或油, 在大椎穴上下刮之,至局部皮肤出现紫红瘀班为度。
六、迎香
• 【位置】鼻翼旁0.5寸,鼻唇沟中。 • 【操作】用食中二指按揉,揉20~30
次,称揉迎香 • 【作用】揉迎香:宣肺气、通鼻窍。
治疗感冒或慢性鼻炎等引起的鼻塞流 涕,呼吸不畅,效果较好,多与清肺 经、拿风池等合用。
七、高骨
• 【位置】耳后高骨下凹陷处。 •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按3-5次,揉
八、七节骨
• 【位置】命门(第四腰椎)至尾 骨端(长强穴)成一直线。
• 【操作】用拇指指腹或食中两指 自下向上或自上向下直推(腹泻 的时候就向上推,便秘的时候就 向下推),100~300次
• 【主治】泄泻、便秘。 • 【临床应用】常与摩腹、揉脐、
揉龟尾相配合。
九、肩井
• 【位置】大椎穴(第七颈棘突高点)与肩峰连线 之中点。
第三节 背腰部穴位
一、龟尾
• 【位置】尾椎骨端。 • 【操作】拇或中指按揉。100~300次。 • 【主治】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 【功效】通调督脉之气,调理大肠。 • 【应用】龟尾穴相当于督脉经之长强穴,穴性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图及功效大全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图及功效大全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头面部1、攒竹(天门)【位置】二眉之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两拇指由下至上交替直推。
【次数】 30到50次。
【主治】发热、头痛、感冒、精神萎靡、惊烦不安等。
【临床应用】推攒竹能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
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症,多与推坎宫、揉太阳等合用;若惊烦不安、燥动不宁,多与清肝经、按揉百会等合用。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图及功效大全,值得收藏!2、坎宫(眉弓)【位置】自眉头起沿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分推。
【次数】 30到50次。
【主治】外感发热、惊风、头痛、目赤痛。
【临床应用】推坎宫能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多于推攒竹、揉太阳等合用;若用于治疗目赤痛,多与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清河水等合用。
亦可推后点刺出血或用掐按法,以增强疗效。
3、山根(山风)【位置】两目内眦之间。
【操作】拇指甲掐。
【次数】 3到5次。
【主治】惊风、抽搐。
【临床应用】掐山根有开窍醒脑、定神的作用。
对惊风、昏迷抽搐等症,多与掐入中、掐老龙等合用。
本穴用于治疗疾病外,还和年寿、准头等穴用于诊断,如见山根处青筋显露为脾胃虚寒或惊风。
4、颊车(牙关)【位置】耳下一寸下颌骨陷上方的咬肌中。
【操作】拇指按或中指揉。
【次数】 5到10次。
【主治】牙关紧闭,口眼歪斜。
【临床应用】按颊车主要用于牙关紧闭,若口眼歪斜则多用揉颊车。
5、囟门【位置】前发际正中直上两寸,百会前骨陷中。
【操作】两手扶儿脱,两拇指自前发际向该穴轮换推之(囟门未合时,仅推至边缘)称推囟门。
拇指端轻揉囟门。
【次数】推或揉,各50到100次。
【主治】头痛、惊风、神昏、烦躁、鼻塞、衄血等。
【临床应用】推揉囟门能镇惊安神、通窍,多于头痛惊风、鼻塞等症。
正常前颅在生后12到18月之间闭合,故临床操作时手法需注意不可用力按压。
6、耳后高骨【位置】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两拇指或中指端揉。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图解及临床应用(图)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图解及临床应用(图)本文介绍了小儿推拿的常用上肢部的穴位:各穴位的位置、穴位位置图、操作、主治功效等,点击文中穴位链接可以看到更为详细的讲解。
只有掌握好了穴位的准确位置和小儿按摩知识,才能根据孩子的体质来给孩子推拿,给孩子治病。
家长可以平时经常给孩子做推拿的,要注意下面的方法,及时推拿,增强宝宝的体质,让宝宝身体健康。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手掌及上肢屈面1、脾经【位置】拇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旋推或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脾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经。
补脾经、清脾经统称推脾经。
【次数】 100到500次。
【主治】腹泻、便秘、痢疾、食欲不振、黄疸等。
【临床应用】(1) 补脾经能健脾和胃,补气养。
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引起的食欲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等症。
(2) 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
用于湿热熏蒸、皮肤发黄、恶心呕吐、腹泻、痢疾等症。
(3) 小儿体虚、正气不足,患斑疹热病时,推补本穴,可使稳疹透出,但手法宜快,用力宜重。
2、心经【位置】中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经。
补心经和清心经统称推心经。
【次数】 100到500次。
【主治】高热昏迷、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心血不足、惊烦不安等。
【临床应用】(1)清心经能清热退心火。
常用于心火旺盛而引起的高热神昏、面赤口疮、小便短赤等,多与清天河水、清小肠经等合用。
(2)本穴宜用清法,不宜用补法,恐动心火之故。
若血气不足而见心烦不安、睡卧漯晴等症,需要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脾经代之。
3、肝经【位置】食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肝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肝经。
补肝经和清肝经统称推肝经。
【次数】100到500次。
【主治】烦躁不安、惊风、目赤、五心烦热、口苦咽干等。
【临床应用】(1) 清肝经能平肝泻火,息风镇惊,解湿除烦,常用治疗惊风、抽搐、烦躁不安、五心烦热等症。
春季养生的中医穴位按摩法
春季养肝祖国医学认为,四季之中,春天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是木性,因而春气通肝,春季易使肝旺。
而肝脏在人体内是主理疏泄与藏血,非常重要。
因此,春季养生宜顺应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以养肝为要务。
春季养肝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意思是说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
那么春季如何养肝护肝呢,首先调畅情志。
因肝主疏泄,调情志,过怒则伤肝,不要将坏情绪憋在心里,尽量倾诉,还可以“嘘肝法”,口里长发“嘘”声,缓缓的长长的吐出一口恶气直到心情缓解。
其次一定要早卧,肝胆在23时至3时最兴盛,“人卧则血归肝”,此时休息为最好的的养肝之法。
然后饮食上注意多吃时令果蔬,多喝果汁,多吃菌类,因为肝主青色,青色的食物或者属木的食物都有利于养肝。
最后给大家推荐五个养肝穴位:大敦、行间、太冲、期门、三阴交。
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灸,能达到清肝明目、开窍醒神之功效,可使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肝火太旺,就泻其肝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肝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太冲穴位于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疏肝理气第一要穴,最适合那些平时爱生闷气、压抑自己导致气滞血瘀的人,同时对头晕、腹胀、高血压、月经不调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日常保健时,可以在热水泡脚之后点按太冲穴,从太冲揉到行间,郁气就可疏解。
二十四节气养生秘籍穴位按摩篇
二十四节气养生秘籍穴位按摩篇二十四节气养生秘籍——穴位按摩篇在古老的中国传统医学中,穴位按摩是一种重要的养生方法。
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合理运用穴位按摩,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穴位按摩方法,供大家参考。
立春 - 血海穴立春是春季的开始,此时气温逐渐回升,人体血液循环也开始活跃起来。
血海穴位于脚掌心的正中央,此穴位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每天早晚按摩血海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色,减轻疲劳。
雨水 - 太阳穴雨水是春季中的重要节气,此时天气潮湿,容易导致头痛、偏头痛等不适症状。
太阳穴位于两侧眉骨外延的凹陷处,按摩太阳穴可以缓解头痛,放松神经,防止湿气的侵袭。
惊蛰 - 厉兑穴惊蛰标志着春季真正的到来,由于气温的忽冷忽热,易引起气血不畅、肌肉酸痛等问题。
厉兑穴位于足背侧的正中央,按摩此穴位可以舒缓肌肉酸痛,促进气血畅通。
清明 - 中渚穴清明时节,气温回暖,阳光明媚。
中渚穴位于足底第一、第二跖骨之间的凹陷处,按摩中渚穴可以增强肾脏功能,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神经调节能力。
立夏 - 阳陵泉穴立夏时节,阳气开始充盈,但过度的湿气容易导致人体疲惫、气短、厌食等问题。
阳陵泉穴位于足背外侧两趾长趾的骨隆凸起的最高点,按摩此穴位可以清除湿气,增强身体的阳气。
小满 - 三阴交穴小满时天气逐渐炎热,人体容易出现烦躁、失眠等不适症状。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下蹲时脚腕内侧突起的凹陷处,按摩三阴交穴可以调节内分泌,平衡情绪,帮助入眠。
芒种 - 冲阳穴芒种时节农作物开始成熟,而人体容易出现胃火旺盛、急躁易怒等症状。
冲阳穴位于手背第一掌骨之间,按摩冲阳穴可以清除胃火,缓解痛经,调整情绪。
夏至 - 三阳络穴夏至时阳气达到顶点,容易引发心火旺盛、易怒、失眠等问题。
三阳络穴位于手腕背侧,掌长骨与掌骨相连的凹陷处,按摩此穴位可以清除心火,平衡心理,帮助调整睡眠。
小暑 - 外关穴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体容易出现心慌、气短等问题。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大全(附穴位示意图),快快收藏!
[ 主治] 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呕吐,气逆,咳喘,痰鸣等症。
天枢
[位置]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操作]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揉,揉50~100次。
[功用]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疏导大肠,理气消滞。临床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
儿科学基础
1、儿科基础知识:小儿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特点、2、儿科诊断基础:小儿常见病的四诊(望闻问切)
十天
小儿推拿基础
小儿推拿适应症、禁忌症、基本要求、推拿处方、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详解及实际操作,老师一对一指导;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定位、操作、功效及主治。
小儿推拿临床运用
常见病及疑难病证治疗:
小儿推拿
全科班
小儿推拿中级+小儿推拿高级+一天校内真人小儿模特实操
+5天免费中医门诊实习+中医药博物馆游学
【证书】国家人社部双认证康复理疗师小儿推拿证书
【复训】一年之内免费复训
小儿推拿中级班3980(前10名送小儿推拿证书+开店扶持)
报名资料
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复印件、个人近照(2寸蓝底照片4张以及电子版照片)
【小儿推拿高级班】招生简章
【招生对象】
以小儿推拿为职业者、获取小儿推拿专业资格者、增加小儿推拿专业技能者、为自己宝宝治疗保健者、小儿推拿爱好者。如医生、护士、医学院校毕业生等。
宋《苏沈良方》中有掐法治疗脐风口撮等症;
明清已有小儿推拿专科, 小儿推拿著作有30余种;
小儿推拿于2013年正式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小儿推拿至今兴起
【小儿推拿的核心优势】
春季按摩哪些穴位
春季按摩哪些穴位文章目录*一、春季按摩哪些穴位*二、春季养生吃什么*三、春季养生注意事项春季按摩哪些穴位1、春季按摩穴位一:关元位于脐下四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位于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又能大补元阳而得名。
《类经图翼》说:“此穴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能治疗“诸虚百损”。
用补法,有补肾阳的作用,类似于鹿茸、肉桂、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等药的功效。
此穴多用来治疗虚损性质的疾病,泻法较少使用。
2、春季按摩穴位二:气海位于脐下两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为诸气之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
用补法,可大补元气,类似人参、黄芪等药的功效。
用泻法则有行气、理气的作用,类似于香附、荔枝核、沉香、郁金等药的功效。
3、春季按摩穴位三:神门在手腕的腕横纹尺侧端稍上方凹陷处,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被喻为神气游走出入的大门。
用补法,有宁心安神、补心气的作用,类似于酸枣仁、柏子仁的功效;用泻法,可清心、开窍,类似于中药紫雪丹及石菖蒲、琥珀等药的功效。
4、春季按摩穴位四:行间穴位于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
“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
春天肝火盛,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5、春季按摩穴位五:大敦穴位于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
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
大敦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
“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
6、春季按摩穴位六: 足三里、三阴交穴足三里、三阴交穴是补脾胃的要穴,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靠它们运化,所以养肝必须把脾胃这个运化气血的“机器”保养好。
7、春季按摩穴位七: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双测对称,也就是两个。
这个养生要穴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
用太溪调动肾脏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滋水涵木”。
春季养生吃什么1、春季吃葱可补维C葱中的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高10倍,比柑橘高2倍。
小儿穴位按摩大全
小儿穴位按摩法,让您的宝宝健康成长穴位一、脾经(脾土)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二、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图解:三、肾经(肾水)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四、肝经(肝木)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图解:五、心经(心火)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常用手法一、便秘和腹泻常用手法在推拿穴位和手法当中有好多穴位都有效果,不过如果总结起来的话可以有四大手法。
(1)止腹泻四大手法:揉脐(逆时针)100-300次、摩腹(逆时针)3-5分钟、推上七节骨300次、揉龟尾100-300次作用:调中止泻。
治疗小儿腹泻、止泻效果显著、各类泄泻均可以在此之上加减变通。
(2)治疗便秘四大手法:揉天枢100-150次、摩腹(顺时针)5分钟、推下七节骨100-300次、揉龟尾100-300次作用:通大便,用于小儿便秘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大部分穴位的名称都是一样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在推拿方向上的区别,比如说摩腹,顺时针摩腹具有消食导滞、泄热通便的作用,而逆时针摩腹就具有温补下元、温中止泻的作用。
儿童中医穴位按摩保健操
儿童中医穴位按摩保健操1、开天门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功效: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等作用。
用治感冒,头痛,惊风等症。
动作要领: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如果是从眉心推到囟门,则称为大开天门。
】30~50次。
2、按摩迎香穴位置:鼻翼外缘中间的凹陷功效:经常揉按迎香穴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各种呼吸道疾病,增强肺部等呼吸系统的抵抗力。
同时对幼儿排便也非常有好处。
动作要领:双手食指螺纹面置于迎香穴上,从轻到重,由浅而深,按照一定的方向按压,切忌用力过猛。
3、按摩耳轮位置:耳廓周围的软骨,弯折的皮肤边缘。
功效:耳轮上有很多穴位,与人体脏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动作要领:双手握空拳,用拇指与弯曲成弓状的食指中节一侧助力,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摸,直至耳轮充血发热则可。
4、按摩四神聪位置:在头顶部,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处。
两耳与头顶中穴交汇处为百会穴。
功效:为中医的经络奇穴,经常轻轻敲按能促进人体智力,提神醒脑,可促进儿童智力发育。
动作要领:采用点击法刺激。
双手五指弯曲呈弓状,食指、中指、无名指置于左右神聪穴上点击,以穴位感觉酸胀为止。
5、运板门位置:掌测大鱼际平面。
功效:治疗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暧气等。
动作要领:①指揉,称揉板门;②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横纹,或从板门穴推向横纹处,称推板门。
100~300次。
6、按摩足三里位置:小腿前外侧,膝盖外侧窝下方四横指(本人手指)位置,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功效: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可促进人体消化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力,调理脾胃、通经活络,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对于幼儿多发的秋季腹泻,按摩此穴位也有一定的预防保健效果。
动作要领:双手拇指螺纹面分别按压在双腿足三里穴位上,其余手指放在两侧助力。
先轻后重,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按压。
幼儿自行按摩时通常采用拍打的方法,四指并拢,对足三里穴进行敲击。
超全的小儿推拿穴位详解
超全的小儿推拿穴位详解小横纹位置:在掌面小指根横纹之下,掌横纹之上的高起部位。
操作:令小儿掌心向上,术者以右手中指揉之,称揉小横纹。
100~500次。
作用:清热散结,宣肺止咳化痰。
主治:一切咳喘证,口舌生疮。
说明:本穴对呼吸系统疾病效果好。
肾顶位置:在小指掌面末端处。
操作:术者以左手虎口夹住小儿小指,右手中指指面揉之,称揉肾顶。
100~500次。
作用: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主治:自汗,盗汗,解颅、水疝等。
肾纹位置:小指掌面末节横纹处。
操作:术者以左手虎口夹住小儿小指,右手中指指面揉之,称揉肾纹。
100~500次。
作用:散瘀热,引内热外行。
主治:目赤,热毒内陷,内热外寒,高热手足凉等。
运水入土位置:自小指掌面指尖(肾水穴)至拇指桡侧缘指尖(脾土穴),沿手掌边缘成一条弧线。
操作:自小指掌面指尖起,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穴推运至拇指桡侧缘指尖。
100~300次。
作用:健脾助运,润燥通便。
主治:多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完谷不化、腹泻痢疾、便秘、疳积等。
运土入水位置:自拇指桡侧缘指尖(脾土穴)至小指掌面指尖(肾水穴),沿手掌边缘成一条弧线。
操作:自拇指桡侧缘指尖开始,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穴推运至小指掌面指尖。
100~300次。
作用:清脾胃之湿热,补肾水之不足。
主治:多用于新证、实证,如湿热内蕴所致的少腹胀满、泄泻、痢疾、小便赤涩等。
总筋位置:在掌面腕横纹的中点。
操作:术者左手托小儿手,使其掌心向上,右手中指揉之,称揉总筋;或用拇指掐之或掐揉之,称掐总筋或掐揉总筋。
揉100~300次,掐3~5次。
作用:泻热散结,通调周身气机。
主治:心经有热,惊风,夜啼,潮热,口舌生疮,实火牙痛及一切实热证。
说明:本穴为治疗口疮主穴之一,尤其对舌尖及舌面口疮糜烂疗效好。
天河水位置:在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中点(总筋)至肘横纹中点(曲泽)成一直线。
操作:1.清天河水:术者左手托住小儿前臂及手腕,使其掌心向上,右手拇指或食、中指并拢,用指面向心方向推之,即自总筋穴推至曲泽穴,称清天河水(所有穴向心推为补,唯独天河水向心推为清)。
小儿穴位归纳总结
小儿穴位归纳总结小儿穴位对于儿童的健康和治疗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小儿穴位是经络和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通过按摩和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整儿童的体内功能,促进健康发育。
本文将对小儿常用的穴位进行归纳总结。
一、足三里(ST36)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距胫骨前缘3寸。
这是一处经络运行畅通的穴位,被誉为“百会之会”。
按摩足三里可增强脾胃功能,促进食欲和消化,还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对于儿童常见的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足三里是一个有效的穴位。
二、迎香(LI4)迎香穴位于手掌背侧第一、二掌骨之间的间隙处。
按摩迎香穴可以调节气血流通,增强免疫力,改善体质。
对于儿童常见的感冒、发烧、咳嗽等症状,迎香穴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但需要注意,迎香穴在孕妇中具有促进宫缩的作用,在儿童中轻柔按摩即可,不宜用力刺激。
三、曲池(LI11)曲池位于手臂外侧,当肘部弯曲时,尺侧尺骨下端后缘的凹陷处。
曲池穴具有清热解毒、通利经络的作用。
对于儿童出现的皮肤病、耳鼻喉感染等疾病,曲池穴的按摩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四、百会(GV20)百会穴位于头部的中央部位,最高点的凹陷处。
百会穴是一处重要的穴位,具有平衡五脏、调整气血的作用。
对于儿童的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问题等,按摩百会穴具有较好的效果。
五、列缺(TE6)列缺穴位于手臂背侧,尺侧尺骨前缘直线下5寸,当手臂伸直时凹陷处。
按摩列缺穴可以调节气血运行,增强体质,对于儿童常见的肺热咳嗽、气血不足等问题有辅助疗效。
六、膈俞(BL17)膈俞位于背部正中线第七胸椎棘突下的隆起处。
膈俞穴是调节呼吸系统的重要穴位,可以舒张肺部,增强肺功能。
对于儿童的咳嗽、哮喘、呼吸困难等问题,膈俞穴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通过以上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了解到小儿常用的穴位及其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穴位按摩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指导,且在操作过程中要轻柔、细致,避免过度刺激。
希望本文能对关注小儿穴位的读者提供一些帮助。
二十四节气穴位
二十四节气穴位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以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知为基础,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等长的时间段。
每个节气代表着不同的气候和自然现象,同时也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
在中医学中,二十四节气被用来指导人们养生、调理身体,其中穴位疗法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一、立春:血海穴立春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阳气初发的时候。
根据中医理论,此时要注意调整肝气,血海穴位于脚背部的继昆穴旁,可以按摩或采用拇指指压的方式,每天15分钟。
二、雨水:太溪穴雨水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要注意调整肾气。
太溪穴位于足底部近心距离,用拇指指压这个穴位,每天15分钟。
三、惊蛰:足三里穴惊蛰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要注意调整脾气。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隆起的部位,用拇指指压穴位,每天15分钟。
四、春分:阳陵泉穴春分是春季的中分节气,此时要注意调整心火过旺。
阳陵泉穴位于脚背中央隆起部位,用拇指指压5分钟。
五、清明:三阴交穴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遵循“四清”即清明节当天天空、大地、人间的气息都很清爽。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用拇指指压穴位,每天15分钟。
六、谷雨:关元穴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要注意调整肺气。
关元穴位于脐下凹陷处,用拇指指压穴位,每天15分钟。
七、立夏:阳白穴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阳气渐长的时候。
阳白穴位于手指与手掌之间的凹陷处,用拇指指压穴位,每天15分钟。
八、小满:内庭穴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要注意调整心火过旺。
内庭穴位于脖颈的前方,用拇指指压穴位,每天15分钟。
九、芒种:天突穴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要注意调整头部神经。
天突穴位于头部正中央前额部位,用拇指指压穴位,每天15分钟。
十、夏至:大椎穴夏至是夏季的中分节气,此时要注意调整胸部火气。
大椎穴位于颈椎部位的凹陷处,用拇指指压穴位,每天15分钟。
十一、小暑:膻中穴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要注意调整胃气。
膻中穴位于胸部正中央位置,用拇指指压穴位,每天15分钟。
小儿推拿24节气方案
小儿推拿24节气方案小儿推拿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它通过按摩穴位、推拿肌肉、调理经络,以及其他手法技术,来调整小儿的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促进健康成长。
在中医理论中,小儿推拿也与24节气有着密切的关系。
24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它反映了中国古人对自然界变化规律的认知,同时也为小儿推拿提供了重要的时间依据。
在不同的节气中,小儿的生理特点和健康问题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小儿推拿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节气特点,采用相应的推拿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春季的小儿推拿方案:春季是生机勃勃的季节,小儿的生长发育也处于旺盛期。
在春季进行小儿推拿时,可以重点调理小儿的肝经和胆经,以促进肝气疏泄,舒缓情绪,增强免疫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推拿腹部和足三里穴,促进小儿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预防春季易发的肠胃问题。
夏季的小儿推拿方案:夏季气候炎热,小儿容易出现口渴、食欲不振等情况。
在夏季进行小儿推拿时,可以重点调理小儿的心经和小肠经,以清热解暑,平复情绪,促进心脏和肠胃功能。
此外,还可以通过推拿头部和足太阳穴,舒缓小儿的头痛、失眠等问题,帮助他们度过炎炎夏日。
秋季的小儿推拿方案:秋季是干燥的季节,小儿容易出现咳嗽、便秘等问题。
在秋季进行小儿推拿时,可以重点调理小儿的肺经和大肠经,以润肺止咳,通利大肠,增强呼吸道和肠道功能。
同时,还可以通过推拿背部和足太冲穴,调整小儿的情绪,增强抵抗力,预防秋季常见的感冒等疾病。
冬季的小儿推拿方案:冬季是寒冷的季节,小儿容易出现感冒、手脚发冷等问题。
在冬季进行小儿推拿时,可以重点调理小儿的肾经和膀胱经,以温暖肾脏,增强体内阳气,预防感冒和手脚冰冷。
此外,还可以通过推拿腰部和足涌泉穴,增强小儿的肾脏功能,提高体内能量,帮助他们度过寒冷的冬季。
综上所述,小儿推拿在不同的节气中有着不同的调理重点和方法。
通过结合24节气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推拿方案,可以更好地促进小儿的健康成长,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儿童中医穴位按揉方法一
儿童中医穴位按揉方法一(总3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儿童中医穴位按揉方法一
6、12月龄——按摩腹部和捏脊
1.摩腹
⑴位置:腹部(图1)。
⑵操作: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1~3分钟。
⑶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2.捏脊
⑴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图2)。
⑵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
(3)功效: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的作用。
图1 图2
儿童中医穴位按揉方法二
18、24月龄——按揉迎香、足三里穴
1.按揉足三里
⑴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⑵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钟。
⑶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的作用。
2.按揉迎香穴
⑴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⑵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3分钟。
⑶功效: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
图1 图2
儿童中医穴位按揉方法三
30、36月龄——按揉四神聪穴
⑴位置: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4穴。
⑵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1~3分钟。
⑶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
春季最适合养生的穴位
春季最适合养生的穴位中医认为,春季养生的关键点在于助阳生发,我们可以通过按摩身体的相关穴位,起到滋阴补血,养肝补肝的作用。
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春季养生穴位知识,欢迎大家来到店铺学习。
春季养生穴位知识一、打开“期门” 舒肝理气肠胃康春季五行对应木,五脏对应肝,所以春季养生保健离不开养肝,如果肝气不舒,不但影响情绪还会诱发疾患。
期门穴有不少保健功效,比如能健脾疏肝,理气活血。
胃肠神经官能症、肠炎、胃炎、胆囊炎、肝炎、胸胁胀满、癃闭遗尿、肋间神经痛等患者通过按揉期门穴能有一定疗效。
居家保健按揉期门穴主要有舒肝理气,保健肠胃的作用。
期门穴位置很好找,在我们身体的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中(乳头平第4肋间隙,乳头下两个肋间隙即是)。
大致的按摩方法是:取坐位或仰卧位,中指指腹按于期门穴,顺时针方向按揉2~3分钟,用力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和轻度温热感为度。
二、打开“神门穴” 镇定安神一年之计在于春,很多读者朋友会感觉工作压力与生活压力逐渐增强,白天是“春眠不觉晓”,晚上是想睡睡不着!有的朋友,只是几天睡不好觉,不至于称之为失眠,通过调整情绪和注意作息一般都能很快恢复正常睡眠,但如果长时间睡不好觉,就要引起重视,谨防自己失眠了。
这个时候,让我们一起打开自己的神门穴。
神门穴取穴位时大家应正坐,以仰掌的取穴姿势为宜,神门穴位于大家的手腕部位,手腕关节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神门穴具有镇定安神的作用,临床上经常被中医用来治疗心慌心悸以及失眠。
按摩时大家要使用大拇指对这个穴位进行轻揉,注意一定不要太重,要让按揉的速度由轻到重,每次按揉3分钟,每天睡前按揉1次更利于辅助治疗失眠。
三、打开“命门” 温肾壮阳督脉畅说起命门穴,不少读者好像回到了武侠小说的世界,实际上命门穴的确存在,它位于腰部正中,约与肚脐在同一水平处,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这个穴位虽然不像武侠小说里面描写的那么神奇,但是重要性还是很多的。
按揉命门穴具有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延缓衰老,疏通督脉的作用,经常按揉可以提升性欲,改善性冷淡,平衡和恢复性功能。
二十四节气穴位
二十四节气穴位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民根据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规律而制定的一种时间划分方式。
它将一年分成二十四个等分的时间段,每个时间段都对应着不同的气候和农事活动。
按照二十四节气的顺序,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节气在人体的穴位及其功效,从而正确利用并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立春:太冲穴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开始。
在立春这一天,人体的阳气开始上升,为了平衡自身内外的能量,调养心气非常重要。
太冲穴位于足厥阴肝经之中,位于足大趾和第二趾的关节之间,有着通利经络、疏散寒湿的作用。
可以在立春这天按摩太冲穴,有助于疏通经脉,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雨水:太溪穴雨水是有关水的节气,此时气温渐暖,降雨增多。
太溪穴位于足太阴肾经之中,位于足背侧开滑车骨上凹陷处,具有滋阴补肾、益精气的作用。
按摩太溪穴能够调节肾脏功能,增强体内的水液代谢,有助于保持肌肤的湿润。
惊蛰:阳陵泉穴惊蛰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春雷初鸣,天气明显转暖。
阳陵泉穴位于足少阳胆经之中,位于脚背外侧,第四蹠骨头与脚踝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阳陵泉穴可以舒缓筋骨,缓解身体的疲劳和紧张感,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春分:阴陵穴春分是春季的第四个节气,此时白昼和黑夜的长度相等,昼夜温差逐渐加大。
阴陵穴位于脚背外侧,第五蹠骨头与脚踝之间。
按摩阴陵穴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头痛、眼疲劳等症状。
清明:少商穴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农田开始整理,人们开始野餐祭祖。
少商穴位于手太阳小肠经之中,位于掌心背侧,食指与中指之间的关节处。
按摩少商穴可以缓解肩颈疼痛,改善肠胃功能。
谷雨:大敦穴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渐暖,雨水充足,大地开始播种。
大敦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之中,位于手背外侧,第一和第二掌腱骨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大敦穴有助于消除体内湿气,促进大肠的蠕动,提高消化系统的健康。
立夏:太拇穴立夏是夏季的开始,此时气温升高,天气炎热。
太拇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之中,位于足坠骨与跟骨之间的凹陷处,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天正是宝宝长身体的黄金季节,很多家长在这个时期注意多给孩子加强营养、注意锻炼,其实这个时候如果同时多给孩子按摩几个关键的穴位,通过推拿来增加经络的运行和人体全身气血的营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法简便易行,孩子更容易接受。
河南省中医院针灸推拿科焦乃军副主任医师介绍了几种简单的穴位按压和推拿方法。
按压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在两耳角直上与眉心向后的连线的交叉点)。
家长每天按揉孩子的百会穴20~50次。
可振奋阳气、扶正祛邪、清利头目。
推三关:(前臂内则腕横纹到肘横纹处,用食、中二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300次;可调理脾胃。
揉腹:家长每天轻轻地为孩子顺时针揉腹1分钟,逆时针1分钟。
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捏脊:孩子俯卧,背部裸露,涂抹适量滑石粉,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患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同时向上捻动,自尾椎两旁(即脊柱两侧)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穴(脖后突出位)两旁。
每天睡前给孩子捏上3~5遍。
对调理孩子消化系统,增强抵抗力有好处。
但家长一定要认真练习才能达到准确熟练的操作。
需要注意如果孩子背部皮肤有疾患就应该禁用。
可健脾和胃、祛风散寒、通络扶正、振奋阳气。
搓脊柱:家长每天用掌心搓孩子的脊柱,从下向上5~7次。
可振奋阳气、扶正。
拿三阳、三阴经:胳膊、腿的外侧为三阳经,内侧为三阴经,“拿”是推拿的一种手法,具体是拇指与其他四指相对,捏住某一部位或穴位揉捏的手法。
三阳经要从上往下捏,三阴经要从下往上捏,每天各3~5遍。
揉涌泉穴:涌泉穴在脚底的掌心处,每天揉30~50次。
有补肾的作用。
家长每天给孩子进行这些穴位的按摩、经络的推拿,可舒通经络,增加气血营养,促使新陈代谢,有利于骨骼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