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群众文化的美育功能探析
美育与中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例谈
美育与中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例谈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深厚的思想底蕴和艺术魅力,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被异化和边缘化,急需通过各种途径加以保护和传承,其中,美育是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之一。
美育是指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雕塑、表演等,培养人们欣赏艺术的能力,从而增强美的感受力,提高素养和品味。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来说,美育既是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关键环节,也是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必要手段。
首先,美育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习得美术、音乐等技能不仅能够增强艺术鉴赏力,更是一种体验和解析传统文化的途径。
比如,在学习中国画时,不仅能够领略其神韵和气质,还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绘画中的深度哲学思考,从而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其次,美育可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深度融合。
绝大部分传统文化都有与之对应的艺术形式,如中国古典音乐、昆曲、评书故事等。
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与现代美育教育完美结合,可以打破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之间的鸿沟,实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互动,增强传统艺术的生命力和活力。
最后,美育还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弘扬。
在美育教育中,传统艺术可以通过教学形式向更加广泛的群体传递。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美育活动,如音乐会、画展和戏曲演出等,不仅可以为广大群众提供一种愉悦的文化体验,也可以为传统文化的弘扬和普及做出贡献。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借助多种手段和途径,其中美育是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以下是美育与中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实践案例:1. 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教育学校通过课程设置和活动安排,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文化价值。
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
在学校或社区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如昆曲、京剧、评弹、古筝、古琴等传统艺术表演。
群众文化活动中舞蹈美育教育的思考
生命 ,常常借助艺术的手段以实现素质与人格的完善 ,在提 倡素质教育 的新形势下 ,老百姓也十分注重完善 自己的艺术 修养。社会对群众文化活动中舞蹈美育教育的需求 ,已不仅
仅是 培养 专业 化的 艺术 人才 ,它 同时也 指 向了一 个更 为恢 弘 的社 会系统 工程 ——群 众 舞蹈 美育 教育 。
如果说 情感 是行 为 的动力 ,美育 是完 善人 格 的必经之 路 ,那
接而便当地达到表现手段与心灵的统一。观众在欣赏舞蹈作 品时,无需中间环节 ,直接感受着创作者的艺术情感。舞蹈 艺术既能直接而强烈地表达情感 , 也能直接而强烈地打动观
众 ,因为 它直达 心灵 。 群众 文化 中舞蹈美 育 的特 点在 于 , 蹈美 育的 目的是 培 舞 养人 才 。通 过 培养人 的舞 蹈素 质而使 其成 为全 面发展 的人 。
蹈,并非是为了当舞蹈演员,或掌握另一门求生存的技能,
舞蹈 工作者 要把 舞 蹈 当作 一种 美 育手段 对学 员进 行教育 。舞 蹈课 程的教 学 目的 主要 是让学 习者 掌握 美化 自身 形体 的舞蹈
有舞蹈基础的人通过培训很快就显露出来 ,而对那么些舞蹈 天赋不是很高,而且又喜爱舞蹈的学员来说 ,因材施教是舞
的欣 赏 、鉴 赏接 受 德育 、美 育 的教育 。
任 务 是教 会学 员做 优美 的动 作 ,舞蹈 教育 只是 属 于对 演员
当 今社 会信 息 、通 讯都 很发 达 ,各 种舞 蹈类 比赛 、演 出 也 很 多 。但 是 ,据很 多学 员 反映 ,舞 蹈 是一 门 高雅艺 术 ,离 我 们 还是 有 很大 的距 离 。其 实小 然 ,舞 蹈是 在人 类 初始 阶段 就 已产 生的 艺术 ,舞 蹈 动作 源 自生 活 ,但经 过 长期 发展 ,演
浅议群众文化在我国先进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浅议群 众文化在 我 国先进文化建设 中的重要作用
李婉婷 宋 艳 玲 ( 河北 隆化 县 文 ,形态 成 熟、 主体 自觉 的 群众 文化 ,就 成 为既 能让 民间文 艺 保 持 民间文 化特 性 又能 让 民间 文艺 获得 主体 价 值观 念支 撑 的必然 选择 。群众 文化 对 民 间文艺 的 传承 ,让 民间文 艺如 : 中国龙 舟 、 群 众 基础 的广 泛性 这是 由群 众 文化 的 文化 主体 所 决定 的 。群 众文 化 的主 体是 全 狮灯 、 风筝 、灯 谜 、雕 刻 、剪 纸 、泥塑 、蜡 染 、刺 绣 、皮影 、木 体社 会 实践 者 ,是全 民性 的 ,它 的 文化 内容 和 价值 取 向通 过通 俗 偶 、陶 艺 、秧歌 、 杂技 、 山歌 、小 调 、薅秧 歌 等等 脱离 瑕疵 、形 的丰 富 的活 动形 式 ,在 社会 各个 阶 层都 能得 到 传播 。另一 方面 , 态 结构进 一 步 完善 、获 得现 代 意识 。这 种传 承 是 自觉 的、更 加成 群众 文化 活 动 的开展 ,不受 民族 、 区域 、季 节 等 时间和 空 间 的限 熟 的传 承 。因此 ,群众 文化 是传 承 中 国优秀 民间文 化 ,延续 传统 文化 精 神 ,增 强广 大群 众 的 民族认 同感 的 生动 和富 于人 性 的社会 制 ,因而 全 国各地均 能得 到 发展 。 文化 。 二 、文化 享有 的民 主性 笔者 认 为 ,群众 文 化 的这些 个 性 ,是其 在 当代 文化 格局 中 不 群 众 文化 与大 众 文 化 、专 业 文 化 在 文 化 参 与 和 享 受 上 的最 显著 的 区别就 在 文 化享 有 的 民主 性 。在专 业 文化 和大 众文 化 那 可 替代 的地 位 与作用 的 彰显 。它在 当代 文化 建 设特 别是 在 中国先 』 里 ,人 民群众 在 文化 实践 过程 中,主 要 处于 文化 受 众 的地位 ,文 进 文化 的建设 中必将 引起 应有 的重 视 。 群 众 文化 就其 本 质 、任 务而 言 ,主 要是 指社 会 美 育文化 。它 化 参 与显 得十 分 被动 。这 正 是专 业文 化 和大 众 文化 的文 化专 制 意
关于群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关于群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群众文化是指由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创造和传播的文化,是一种反映人民群众思想观念、道德观念、艺术特点和生活方式的文化形态。
群众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功能,本文将从价值观塑造、社会凝聚力、思想启蒙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探讨群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群众文化在塑造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群众文化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文化形态,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群众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人们能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群众文化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
群众文化还能够反映人民群众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看法,从而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社会关系和价值观念。
群众文化在思想启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群众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它承载着人们的认识和思维方式。
通过让人民群众主动参与群众文化的创造和传播,可以促使人们的思想得到启蒙和开放。
群众文化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思想品位。
群众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开阔人们的眼界和思维方式。
通过群众文化的启蒙,人们能够形成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和批判性的思考能力,有助于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
群众文化在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群众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它既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历程和现象,又推动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方向。
群众文化能够表达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期待和要求,从而促使社会制度和政策的改革和完善。
群众文化还能够培养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推动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群众文化的传播和影响,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群众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它能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社会凝聚力,推动思想启蒙和促进社会发展。
加强对群众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群众艺术教育对全民美育的意义与实践研究
群众艺术教育对全民美育的意义与实践研究摘要:本研究论文旨在探讨群众艺术教育对全民美育的意义与实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艺术教育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深入分析群众艺术教育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其在全面美育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旨在揭示群众艺术教育的实践意义,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实施群众艺术教育,以促进全民美育的发展。
关键词:群众艺术教育;全民美育;艺术鉴赏绪论艺术教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塑造个人品格、传承文化价值、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群众艺术教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群众艺术教育对全民美育的意义与实践,以期为促进全民美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通过对群众艺术教育的特点和优势的梳理,论文分析了全民美育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并阐述了群众艺术教育在全民美育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本文提出了实施群众艺术教育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推动全民美育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一、群众艺术教育的特点与优势群众艺术教育是一种广泛普及艺术教育的方式,它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群众艺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往往通俗易懂,容易被广大群众理解和接受,因此能够吸引更广泛的参与者。
其次,群众艺术教育能够提高参与者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一点对于提升全民文化素质和艺术素养非常重要。
最后,群众艺术教育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能够促进社会交流和团结,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
在群众艺术教育的实践中,它的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群众艺术教育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参与者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还能够陶冶情操,培养参与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群众艺术教育对于调节人们的生活压力和促进身心健康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全民美育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全民美育是指通过艺术教育和文化活动,向全体人民普及美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综合素质。
浅析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
浅析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群众文化是指从社会底层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文化,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实践的体现,涵盖方方面面的文化形态,如民间艺术、民间文学、流行音乐等。
群众文化拥有丰富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对社会和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功能1. 民主文化功能群众文化是一种民主文化,它不仅具有民主领域内的权利保障,还包括对自由权利的使能。
群众文化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自由的表达和交流渠道,使人民群众的意见、要求、感受、诉求得到了真正的关心和尊重。
人民群众可以采用自身熟知的语言、文化、信仰以及丰富的民间文化表达自己的权利和利益诉求,这是一种民主文化功能。
2. 社会调节功能群众文化是当地文化、地方文化、家庭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可以很好地维系和增进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
使人们对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有一种深刻的认同感,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着强烈的文化传承和创新。
在一定程度上,群众文化反映了人们对本土和传统文化的认可和热爱,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二、文化价值1. 维护文化多样性2. 建构文化生态群众文化是非遗传承的主力军。
大扶风的皮影戏、云霄的木偶戏、六盘水的唢呐,这些都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群众文化中总会有一些文化奇珍,一些文化小众,联系我们的文化生态。
群众文化拥有点滴,是文化生态中的坚实支撑点。
3. 激发文化创新在群众文化发展史上,创新精神和探索实践精神是时时出现的。
例如,诗歌朗诵比赛、模范夫妻演讲、乡村爆笑大赛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举行都提供了寻找才艺和表达个性的舞台。
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群众文化具有激发文化创新的不可小觑的作用。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在社会和文化领域中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正是因为这些丰富和多彩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群众文化得以在当今社会得以广泛传播和发展,成为我们日常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一份子。
研究论文:怡情、悦心、启智――群众文化建设中的音乐美育功能
音乐论文怡情、悦心、启智――群众文化建设中的音乐美育功能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音乐是社会文化生活中最具魅力的艺术珍品,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工具。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的孔子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美育观点,而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音乐的目的……是对美的理解和感受,发人深省,增长智慧。
”优美的音乐在抒发情感、完善人格、启迪智慧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取得阶段性胜利,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清晰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目标,群众文化建设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更大的严峻挑战。
以音乐为载体实施美育,引导广大群众在音乐中去宣泄情感、怡养心灵、提升素质,是推动群众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次怡情,即愉悦情感,这是实施音乐美育的第一层次,也是音乐美育的基本功能。
情感是指人对外部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音乐之所以具备抒发、引导与愉悦情感的强大功能,就在于“音乐是最情感的艺术”,音乐美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
对于音乐艺术工作者来说,他们以音乐为承载,将自身对客观事物的内心真实感受展现出来,达到直接、强烈地影响人的情感,触及人的心灵深处的美育目的;而对于音乐欣赏者来说,一旦音乐所承载的情感与自身的情感状态相呼应时,就会获得情感上的感染、满足、宣泄,进而在精神层面上达到一种“高扬状态”。
如,一首欢快、明朗风格的《大阪城的姑娘》,使人们沉浸在欢快活泼的情绪中;一首热情、气势宏伟的《五十六个民族》,令人们敞开胸怀、热血澎湃;一首抒情、温暖的《感恩的心》,将人们带入到脉脉温情的氛围中;一首宁静、深沉的《望星空》,为人们勾勒了一幅静谧柔情的夜语思君图。
群众文化工作者们,应充分利用音乐中所表现出的种种美好情感,来带领广大群众感受种种美好的情感体验。
美术审美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意义
美术审美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意义一直以来,美术活动都有着非常坚实的群众基础,基层群众也更乐于接受丰富多样的美术活动形式。
在我国不断出台有关文化建设政策的背景下,我国文化活动实现了创新发展,以群众为基础的文化活动的开展已逐渐受到了国家重视。
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活动的参与门槛较低,并且形式更具丰富性,因此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在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和提升群众艺术审美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产生着积极影响。
本文基于美术审美,首先概述了美术活动的特征和表现形式,然后分析了基于美术审美的美术活动在文化活动中的表现价值和意义,最后探究了新时代下如何在文化活动中增强基层群众的美术审美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
一、美术活动的特征和表现形式美术活动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代表为了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而开展的一系列美术活动,以社会基层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基于文化建设,帮助人们提升生活质量。
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要求的提高,美术逐渐成了人民群众非常重要的一项文化活动,同时也对提升人们审美能力等方面具有推动作用。
美术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分别是实践性、创新性和广泛性。
首先对美术的实践性进行分析,美术作品是由人们所创造出来的,而创造美术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美术作品的作者会赋予美术作品灵魂,而美术作品的灵魂体现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是一项身心放松的活动,人们能够在艺术创造过程中寻找到快乐,进而发现生活的美。
对美术的创新性进行分析,艺术家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往往喜欢按照艺术大家的画风或者下笔方式,这样有助于传承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同时也将古人对生活的热情和智慧与勇气等传承下来;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在效仿古代艺术创作时,往往会在其中加入自己的艺术思想,实现对美术作品的创新,使美术作品能够体现出自己对生活的体验,进而不断进行大胆的创作,打破封建思想限制,所以新时代的美术作品往往是独树一帜的。
探析传统民间艺术在美育课教学中的融合与传承
在以往学校美术教学乃至美育建设中,对当地传统民间文化,尤其是代代相传的传统民间艺术瑰宝以及富有群众性、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美术缺乏深入挖掘、传承融合和发展创新的意识。
这让曾经在世界工艺美术发展史上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黯然失色。
近些年,社会对传统民间艺术关注的意识也正日益高涨。
对此,在学校美育中,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也被提上议事日程,相关改革配套措施也逐步落地。
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阐述学校美育与传统民间艺术的融合与传承。
一、挖掘传统民间艺术内涵,丰富学校美育课程教学资源(一)从民俗文化活动中挖掘传统民间艺术内涵传统民间艺术与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关系密切,千百年来流行于民间的风尚、习俗,基本反映出人民群众的生活传统习惯、道德规范和精神风貌。
如福清本地的民俗文化活动有龙高板凳龙、新厝车鼓舞、海族舞、江镜点烛山,以及舞龙舞狮、搭台阁、过利桥等。
这些地方性的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在分布上,因地域文化特色、感福建省福清市实验小学 陈以建情气质风格的差异而不同,特别是在这些活动中所使用的服饰、道具等都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统一的特点,它们的制作材料日常可见,如木头、布料、竹、纸、泥土等;它们蕴含了高超的制作技艺和巧妙的构思,运用了大胆夸张的表现方式以及耳熟能详、富有寓意的表现手法,呈现清新刚健、积极乐观、活泼淳朴的生活风貌。
而这些活动以及活动中对服饰、道具的材料选择、使用等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体现。
在学校美育中,把民俗文化活动中所使用的服饰、道具等引入课堂教学,不但可以带领学生感受强烈、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传统民间艺术内涵,由此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美术学习、创作意识,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丰富情感,还可以以此作为学校美育的延伸,让学校美育与传统民间艺术的融合真正做到水到渠成。
(二)在传承民间艺术中丰富学校美育教学资源在传统民间文化活动中可以寻找出丰富多彩的传统民间艺术成分,这些艺术成分基本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和审美特征。
浅谈传统文化中的美育
44美学2020/01“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总称,虽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需要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浸润人们的思想。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其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思想的最终归处。
而我们今天所探究的“美育”是什么?“美育”和“传统文化”有什么联系呢?“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
美育是教育全面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作为我们民族的灵魂存在,能够指引学生去认识什么是美,并积极创造美。
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在传统文化中探寻美育案例,并将其融入当前教育实践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赏汉服之美,育服饰之美作为五千年文化的载体,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汉族作为主体民族,创造了璀璨的文化,汉族服饰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体现了汉民族对美的认识。
什么是“汉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
笔者认为汉服是中华汉民族的传统民族服饰。
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到明朝,几千年来汉族的服饰被称为“中国服饰”和现代“汉服”。
中国人并没有改变服装的基本特征,它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还使用钩子等,给人以自由、轻松、典雅的印象。
汉服从初具衣、裳概念,经过周朝的规范制式,最终在汉朝趋向成熟并达到鼎盛。
汉人、汉语及“华夏衣冠”的称谓均由此产生。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传统文化得到了重视,汉服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当中。
目前,一些喜爱传统文化的人对汉服有了更好的了解,但大多数人对汉服的认识仍然是模糊的。
其实,汉服并不仅仅是一套服装,而是一套极具完整风格的服装体系。
汉服的款式和颜色多种多样,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服装,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服装,并且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款式及颜色。
所谓复兴汉服,只是希望当56个民族齐集一堂时,汉族人不再是西式礼服而是着广袖大氅。
我们不是复古,不是穿越,只是想让祭孔大典上不再是清色的西服马褂:只是想让穿着曲裾的她、穿着大氅的他,不再委屈地被“爱国的人们”误解为穿着韩服、和服!身为汉族人,绝对不能把只有几百年历史的“旗袍”“唐装”认为是几千年文化的代名词。
浅析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
浅析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群众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创造并传承的文化,它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影响力。
群众文化不但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社会有着重要的功能和文化价值,下面就从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两个层面来浅析群众文化的意义。
1.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群众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和传承共同文化的产物,它以生活为载体,以人民为中心,反映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精神需求。
群众文化在社会上的传播和推广,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增强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 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群众文化是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
广大人民群众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中提炼出各种有益的文化资源,形成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态。
这些文化形态不仅展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而且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生动的现实意义。
3. 培育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群众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可以培育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
在各种文化活动中,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培养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同时,通过群众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人们还可以了解到社会的各种问题和需要,进而发挥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4. 增进民众身心健康群众文化在许多方面都可以促进民众身心健康。
在传统文化中,很多节日和习俗都与人们的健康和幸福密切相关,如大年初一拜年、中秋赏月等。
群众文化活动还可以为人们提供各种形式的娱乐和文化体验,进而减轻生活的压力和负担,增强人们的精神愉悦感。
1. 丰富文化内涵群众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包含了各种全民共同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形态,而且涵盖了广泛的文化领域,如音乐、舞蹈、民间故事、民间服饰、说唱艺术等。
这些文化形态丰富了文化内涵,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群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它可以维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传统性和多样性。
在当今文化多元的时代,只有坚持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才能保持民族文化的长久生命力和魅力。
论美术馆公共服务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功能
论美术馆公共服务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功能美术馆作为文化场所和公共服务机构,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播艺术知识,提升艺术修养。
美术馆通过展览和教育活动向群众传播各类艺术作品和艺术知识,让大众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提高了群众对艺术的认知和了解,丰富了个人的艺术修养。
2.培养审美能力,提升审美素质。
美术馆通过展览和教育活动,引导观众学会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对艺术的审美能力。
观众在艺术作品的欣赏中,从形式、色彩、构图等方面感受艺术之美,提升自身的审美素质,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的美学鉴赏中。
3.促进文化交流,传承文化传统。
美术馆举办的各种展览和活动,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形成了艺术爱好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观众可以通过参观展览、讨论座谈等方式,分享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与感悟,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传承。
与此同时,美术馆还可以举办一些传统文化相关的展览和活动,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激发创造力,培养艺术人才。
美术馆作为艺术创作和展示的场所,为有创作潜力的人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观众在观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可以激发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一步培养和发掘具有艺术天赋的人才。
此外,美术馆还可以通过教育活动和艺术培训,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专业的艺术学习和培训,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
5.提供休闲娱乐,丰富文化生活。
美术馆不仅是一个教育和艺术交流的场所,同时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观众可以在美术馆中放松身心,欣赏艺术作品,感受艺术的美妙。
美术馆还可以举办一些特色的文化活动,如讲座、音乐会等,为观众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文化娱乐体验,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综上所述,美术馆公共服务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通过传播艺术知识、培养审美能力、促进文化交流、激发创造力、提供休闲娱乐等方式,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人们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
同时,美术馆还为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内容
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内容
美育是指通过艺术教育、文化传承等方式来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效率提高了,但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文化和精神空虚。
因此,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美育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
经过美育教育,人们能够更好地欣赏艺术作品,比如音乐、绘画、雕塑等。
他们能够从中感受到艺术的美妙和内涵,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此外,美育也能够促进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让人们更加热爱大自然。
其次,美育对于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也有着显著的作用。
在学习艺术和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人们会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同时,艺术创作也能够促进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综合素质。
最后,美育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发展,也有助于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
通过美育教育,可以培养更多的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让社会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是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我们应该加强美育教育,让更多的人能够受益于此,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 1 -。
群众性文化活动对文化传承的促进作用研究
群众性文化活动对文化传承的促进作用研究一、引言文化传承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对于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社群来说,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意义。
群众性文化活动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文化传承方式,它是由广大群众自发开展的文化活动,涵盖了多种不同形式的文艺、体育、科技、娱乐等活动形式。
群众性文化活动以其民间性、基层性、广泛性等特点,对于文化传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从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类型、文化传承的意义以及群众性文化活动对文化传承的促进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揭示群众性文化活动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和重要性。
二、群众性文化活动类型1.文艺类活动。
文艺类活动是群众性文化活动中最为广泛的一类活动,包括戏曲演出、舞蹈、音乐、话剧、影视、书画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文艺表演形式。
这些文艺形式,不仅具有教育性、娱乐性的功能,还能够促进人们对于文化传统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影响个人思想和行为。
2.体育类活动。
体育类活动包括多种运动形式,比如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太极拳、健身操等。
这些运动项目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同时还能够培养人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人们既能够传承体育文化,又能够感受到文化的温度。
3.科技类活动。
科技类活动是指通过探究科技创新、自主创造等多种途径,推广和发展现代科技文化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这些活动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增强对技术进步的信心和认同感,同时也能够推动科技的创新和推广。
4.民俗文化类活动。
民俗文化类活动是指通过民俗表演、民俗游戏、民间文化艺术等各种形式,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这些活动的存在能够加深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同时也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三、文化传承的意义文化传承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传统,对于民族和国家来说都具备着深远的意义。
从个体角度看,文化传承有助于造就全面发展人格,增强个人文化品位;从社会角度看,文化传承有助于形成共同体的文化结构,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浅谈基层群众文化的美术教育工作思路
浅谈基层群众文化的美术教育工作思路【摘要】基层群众文化在美术教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了解基层群众的需求,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创新美术教育方式,培养基层群众的审美能力,提升美术教育水平,是当前美术教育工作的关键。
通过对基层群众文化的认知和关注,可以促进美术教育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
未来应当持续关注基层群众文化需求,不断开拓创新,提升美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基层群众文化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加强对基层群众文化的认识和关注,才能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目标和使命。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美术教育、需求、本土文化资源、创新、审美能力、水平、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关注需求1. 引言1.1 认识基层群众文化基层群众文化是指广大城乡基层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文化表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和血脉。
基层群众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内涵,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情感体验。
在现代社会,基层群众文化扮演着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作用,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
通过对基层群众文化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认识基层群众文化是进行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只有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和特点,才能有效地促进美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发展目标。
1.2 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美术教育在基层群众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基层群众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通过美术教育,基层群众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本土文化,同时也能够开拓视野,拓展思维方式。
美术作品是一种具有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的艺术表达方式,可以帮助基层群众与外界沟通交流,推动文化交流与融合。
美术教育还可以促进基层群众的综合发展,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生活质量。
加强基层群众的美术教育工作,不仅是为了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更是为了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承,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浅析群众文化辅导培训的普及和提高
浅析群众文化辅导培训的普及和提高
群众文化辅导培训是一种提高民众文化素质的有力手段。
其目的在于帮助广大民众了
解国家政策,掌握科学知识,提品位位修养,增强文化自信。
在当今社会,群众文化辅导
培训的普及和提高至关重要。
首先,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可以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
当前,我国的人才竞争日益激烈。
能力和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们在职场上的竞争力。
因此,群众文化辅导培训的
普及和提高可以提升民众的文化水平,增强其文化自信。
这样,他们就能更加自信地面对
职场上的挑战,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其次,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目前,社会上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社
会矛盾。
这些矛盾可能由于不了解政策、缺乏科学知识等因素引起。
在这种情况下,群众
文化辅导培训可以让民众了解国家政策、掌握科学知识,进而对社会现象有更加准确的认识,有利于化解一些潜在的社会矛盾。
最后,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可以提高人们的美育修养。
当前,群众的审美水平明显偏低,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缺乏欣赏能力。
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可以借助专家的授课,让民众领略各
种艺术形式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进而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
总之,群众文化辅导培训的普及和提高可以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高人们的美育修养,其做法和方式都有多样化,可按不同群体制定个性化的教练. 建立
了完善的群众文化辅导体系,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好地发展壮大。
怡情、悦心、启智--群众文化建设中的音乐美育功能
悦的艺术类型 . 它 同 样 拥 有 震 撼 心 灵 的美 育功能 , 使 欣 赏 者 的心 灵 在 音 乐 美 育 活 动
将 一 切 符 合 人 类 社 会 发 展 方 向 和 社 会 伦 理 标 准 的 情 怀 和 理 想 蕴 藏 在 音 乐 作 品 之 中。 使 音 乐 作 品 具 备 了能 够 感 染 、 诱 导 和 净化 心灵 的力 量 : 而欣 赏者 在 对 音 乐 之 美
进 行欣赏 、 评 价 和 判 断 的过 程 中 , 其 心 灵
举措 。
一
在音响流动的每一个瞬间都感受到 “ 真、 善、 美” 欣 赏者 可 以将 所 有 的 感 受都 凝 聚 和 积 淀 为 一 种 道 德 心理 结 构 和 行 为 模 式 ,
命激情的 “ 火花” 以 音 乐 为 载体 实 施 美 育, 促 使 欣 赏 者 通 过 对 音 乐 艺 术 之 美 的 感 受、 欣赏 、 评 价和 判断 来 达 到 丰 富 情 感 、 净 化 心灵、 提 升 境 界 目的 , 是推 动 群 众 文 化
思君 图 群 众 文 化 工作 者们 , 应 充 分利 用 音 乐 中所 表 现 出 的 种种 美好 情 感 。 来 带领
为 了更 好 地欣 赏 、甚 至 是 演 绎 音 乐作 品 ,
欣 赏 者 需 要 尝 试 了 解 创 作 背 景 及 情 感 内
广 大 群 众 感 受 种 种 美好 的情 感体 验
群众文化与审美教育论略
群众文化与审美教育论略摘要:群众文化与美育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但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群众文化有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
美育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群众文化活动是美育的普遍而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群众文化;美育;审美教育美育是群众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启迪人的智慧和心灵的综合艺术。
人类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是同美分不开的。
人们希望把自己生活的世界打扮得更美好、更适合于自己审美需要,因此,将美育贯穿于群众文化中,寓教于情、寓教于美,是一项十分必要而有意义的工作。
一、美育与群众文化的关系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是一种可以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情感上与精神上满足的特殊的教育活动。
由于在这种审美情感的陶冶过程中渗透着理性和道德内容,因而体现了美育思想的丰富。
美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必修课,是培养和提高人们的审美理想、审美能力、创造美的能力,并引导人们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心灵的科学。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现象。
群众文化实质上是人类生活的写照,它凝聚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知识,是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群众以自娱自教为主导动机,群众文化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体育、教育、娱乐等各个方面,具有极其广泛的社会性、群众性、综合性,体现出人们对美的一种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美的问题,都是艺术与生活审美的研究领域。
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审美观念正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他们的生活目标不是单一的、平面的,而是高层的、立体的。
乐于遨游知识的海洋,探求科学的奥秘,生气勃勃地投入群众文化活动,在事业中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群众文化是美育的有效载体,进行审美教育,必须将美育和群众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以真助美,以善促美,以美储美,以美启真”[1]。
因此,个体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应选择内容健康、情趣高雅、形象完美的活动或作品,以便让人从美好的艺术形象中获得情感上的陶冶。
浅谈群众文化活动与大众审美教育的关系
《浅谈群众文化活动与大众审美教育的关系》摘要:而社会上开展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是值得关注的方式,它与大众审美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所以,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是提升大众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社会美育的根本保障,群众文化活动是大众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那么,大众审美教育的归宿也必然是群众文化活动摘要:群眾文化活动是社会重要的基础性活动,它体现着普通大众的生活形态与生活质量。
群众文化活动区别于其他群众活动的重要一点,是它具有大众审美教育的作用。
大众在闲暇时间,通过参加文化活动,消减身心疲劳,精神得到放松,从而获得身心的愉悦。
这是对真善美追求的体现,通过各种文化活动,使大众心灵得到美的熏陶,从而发现生活的美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群众文化大众审美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人文素质必不可少的内容,由于普通大众都已离开学校教育环境,要想提升大众的人文素质,只能通过社会活动来完成。
而社会上开展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是值得关注的方式,它与大众审美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
一、群众文化活动是大众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国民人文素质的提高,美育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从现阶段来看,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构成了美育的主要体系。
其中社会美育是通过社会环境的熏陶和大众文化活动形式来完成的。
它涉及面广,大众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既是美育的受教者,也是美育的施教者。
美育的内容也十分丰富,社会中举办的各种大众文化活动,无论是艺术活动,还是娱乐活动,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能愉悦人的身心,都能使人获得健康的思想品德和积极的心态。
群众文化活动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实践,大众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增强自身的动手能力。
而社会美育就是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来获得,它不像学校、家庭的美育是通过说教完成,它要通过在活动中的直观形象来获得审美的熏陶。
社会美育需要以情感为中心纽带,把文化活动与大众的情感联系起来,通过感受、体验、升华来完成。
从大美育观论美育的功能
从大美育观论美育的功能美育是指通过艺术和美的教育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使他们能够欣赏、理解和创造美。
在当今社会,美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还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增强社会互动能力,甚至对个人的终身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大美育观的角度探讨美育的功能。
首先,美育对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起着重要作用。
审美能力是一个人对美的感知、认知和欣赏能力,是人类自身与外界环境之间产生的一种特殊关系。
通过美育的教育,人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和文化形式,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良好的审美修养不仅可以使人们更好地欣赏美的来源和表现形式,还能够让人们更加积极地融入艺术文化的大家庭中,与之产生更好的身心互动。
其次,美育对促进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很多研究表明,艺术和美的教育可以有效缓解人们的压力和焦虑,提高情绪稳定性,帮助人们建立积极的心态。
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压力的释放和情绪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美育可以帮助人们主动寻找生活中美的存在,从而增加积极情绪,降低焦虑和疲劳,进而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
另外,美育可以增强人们的社会互动能力。
在艺术与美的教育中,人们不仅可以通过参与艺术创作、表演和欣赏来提高自己的表达和交流能力,还能够认识到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心,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此外,美育还对个人的终身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过艺术与美的教育,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发现力,这些都是个人终身发展所需要的重要素质。
同时,艺术与美的教育还可以提高人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促进人们全面发展,增强个体的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美育在当今社会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通过美育的教育,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促进心理健康,增强社会互动能力,同时对个人的终身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美的追求,美育的功能也会继续扩大并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群众文化的美育功能探析
作者:王红霞
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第6期
王红霞
(临猗县美术馆,山西运城044100)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精神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
群众的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群众文化;美育功能;重要性
群众文化是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高,群众文化是人们发挥自己的智慧所创造的文化产物,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相比,文化方面的发展速度就比较缓慢。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对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不断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提升人们的精神素质。
而美育功能对于群众文化来说占据着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从而促进人们对文化审美的提高。
一、群众文化和美育
群众文化是指在人们的闲暇时间里,人们出于自身的娱乐自发地组织、参加、创造的社会性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的核心是以群众为基础的一些文化活动,人民群众是群众文化的主体,文化活动是其客体。
人们通过将社会内容与社会文化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特色的文化活动,如广场舞、春节社火、舞龙就是群众文化的内容的部分,人们在参加这些活动中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使自己的身心愉悦,不断丰富自己的闲暇生活。
美育功能是群众文化功能的一种。
人民群众在自己的物质方面得到满足之后,精神方面也需要不断提升。
人们想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就会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进行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闲暇时光,不仅感受到了生活的美,体会到了生活的美,自己的精神境界也在不断的提高。
人们会进行歌唱表演,观看历史剧、抗日影片、参观书画展览等,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不但有视觉上的享受,也使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满足,提升了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人民群众的审美不断提高。
二、群众文化和美育之间的联系
群众文化是美育的基本途径,社会群体通过对群众文化的欣赏,通过群众文化进行交流,给每个人都提供了一个发现美的机会,在发现美的途中不断提升自身对美的审美程度。
人民群众可以在其中发现美、感受美,因此,美育蕴含在群众文化之中。
群众文化和美育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彼此联系,有了群众文化,人们才能对其展开审美,而现在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审美眼光不断提升,对审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群众文化,恰好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对文化的追求,人们在对文化的接受过程中不断实现对美的审美,促进了群众文化和美育之间的联系。
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空闲时间也在不断增多,对精神方面的提升需求越来越大。
不断地开展广泛的群众文化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三、群众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发展,对精神水平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群众文化不断发挥功能过程中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比如说空间问题,群众文化的开展没有什么地域限制,只要有
地方,群众文化就可以得以发展。
因为没有地域限制,这才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比如说原
有的娱乐场所被占领,而群众文化的主体又很大一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很多时候就会长时间占
用某一场地,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噪音、拥堵等问题,甚至还会出现争抢底盘。
同时,群众文化
艺术水平的提高也亟待公共文化部门的扶持和引导,不但使活动中的群众有一个自身水平的提高,也使观众有一个舒适的文化享受。
四、美育功能的作用分析
(一)提升了人们的审美水平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各地的群众文化服务机构都是收费的,而现在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的免费开放,给人们提供了更多对文化的欣赏机会。
越来越多的文化场地
实施免费开放,免费参观博物馆,美术馆,这些都是可以让人们接触群众文化,对美的欣赏多了,品位也就上来了。
人们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不断的进行文化交流,兴趣探讨,促进人们对群众文化的不断理解,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美学的思考。
在思考中他们能够认
识到自己对于群众文化之间的差别,体会到群众文化的差距,不断提升他们的精神追求。
人们
不断接受艺术,和美的欣赏,不断提升着自己对群众文化的审美能力。
欣赏文化成为了他们的
第二课堂,在欣赏中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可以这么说,艺术是人类创造性发挥最为充分的领域。
而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部分群众文化,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更新,
以跟上时代的潮流,群众文化的审美功能也在不断的强化。
通过不断地参加群众文化,人们的
审美功能也在日益增强。
(二)实现了人们的自我实现
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非常迅速,大众传媒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
人们所接
触到的群众文化主要是通过大众传媒技术获得信息。
人民群众从中获得信息,认识世界了解世界。
一些综艺节目对传统手工艺的播出,如舌尖上的美味、消失的文明等,给人们提供了一个
认识传统文化的机会,在传统文化中反思自己,汲取自己所缺乏的文化知识,不断加强对中国
传统文化的认识,人们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会思考群众文化对自身所存在的意义,在对中国
的文化进行到了一定的了解后,在文化的欣赏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
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
(三)健全了文化的发展机制
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生活达到满足之后。
政府意识到了思想文化的重要性,
加强对群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加大了对群众文化的支持。
群众文化的发展不断促进政府投入
到群众文化场地的建设,对群众文化资金、资源的投入等。
近年来,群众文化事业在不断发展,我国在建设上除了关注经济建设之外,也更加注重了文化的发展。
群众文化的不断发展,政府
也将大力发展文化建设提升到了首位。
越来越多的机会提供给人们去欣赏群众文化活动,越来
越多的设施建设也渐渐投入进来。
更多的参观历史文化的机会,更多的欣赏艺术作品的机会。
群众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人民群众提供政策支持、提供硬件支持。
政府为了加大对群众文化建
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建立相应的规章法制,不断加强对群众文化的保障,确保能为群众文化打
下基础。
(四)促进了群众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群众文化的不断发展,促进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到了文化的建设中去,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对文化建设的硬件设施需求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也就促进了群众文化硬件设施的建设。
这
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与文化接触的机会,在不断的文化交流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不断
完善着群众文化的服务体系,不断扩大了群众文化的参与人数。
五、结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文化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修养也在不断提升,而群众文化的发展也是精神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群众文化的美育功能不断提高,我国居
民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上升,促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群众文化美育功能的含义是什么,使得
人们在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文化,不断培养人民群众自身的文化品德。
要想强国,就要不断弘扬优秀的文化,不断开展各种可以丰富人们日常生活文化地活动。
从而
真正实现强国、富国。
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促使着群众文化的美育功能向着健康的
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莉丽.关于群众文化的美育功能探微[J].现代企业文化,2017(3):145-146.
[2] 周长州.岳州窑文化作为湖南本土高校美育资源的价值探讨[J].湖南包装,2017,32(1):119-120.
[3] 陈航平.“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为例[J].绿色
科技,2018(17):298-299.
[4] 于雅琳,张伟.关于从艺术教育、技能教育走向美育的思考:以音乐教育为切入点[J].河北职业教育,2008,4(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