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10《孔孟语录三则》教案 北师大版.doc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孔孟语录三则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孔孟语录三则

第三步:互助释疑 环节1:师友解惑
反复朗读,合作探究每则语录的思想主张, 并结合当今社会现象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与 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感受。
温馨提示:师友互助解决疑惑,将解决不了的 疑难点进行记录并请其他师友帮助解决
第三步:互助释疑 环节2:教师释疑
第一则:安贫乐道,守护心灵的宁静与幸福。 第二则:树立自己的志向,矢志不渝。 第三则:
乐趣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粗糙的饭食
弯曲 手臂,胳膊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不合道义,不正当的手段
对,对于 像
《论语·述而》
译文: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 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 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第二步:研读共品 环节2:教师点拨
泛指军队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
夫。
《孟子·滕文公下》
先自主探究,然后师友交流重点词句,译给对 方听并作分析。
第二步:研读共品 环节2:教师点拨
吃 ,动词 古代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富贵不能淫”,表现了富贵后,仍然节俭 朴素,洁身自好,不奢侈淫靡的精神。
“贫贱不能移”,表现了在穷困中,矢志不移, 意志坚定,正直高洁,不阿谀奉承的精神。
“威武不能屈”,表现了对不怕强权,勇敢无 畏,不卑不亢,一往无前的精神。
第四步:巩固拓展 环节1:师 友 练习
通过《孔孟语录三则》的学习你 能在我们的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找到 一些诠Biblioteka 这些伟大高尚精神品质的 典型事例吗?

北师大版《孟子语录》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孟子语录》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孟子语录》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孟子语录》中的经典语句及其蕴含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

2.培养学生朗读、背诵、理解、感悟文言文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孟子语录》中的经典语句。

2.掌握文言文的朗读、背诵技巧。

三、教学难点1.《孟子语录》中部分语句的理解和背诵。

2.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孟子思想。

四、教学准备1.PPT课件2.《孟子语录》文本3.朗读、背诵示范音频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孟子及其地位,激发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孟子语录》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第二环节:经典语句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孟子语录》中的经典语句,如“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2.对每个语句进行解读,让学生理解其含义。

3.学生跟读、背诵经典语句,教师进行指导。

第三环节:文言文朗读、背诵技巧讲解1.教师讲解文言文朗读、背诵的技巧,如停顿、语气、节奏等。

2.学生跟随教师示范,进行朗读、背诵练习。

3.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背诵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四环节:深入感悟孟子思想1.教师引导学生从经典语句中提炼出孟子的思想,如仁爱、忠诚、勇敢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孟子思想的感悟。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孟子语录》。

六、课后作业1.背诵《孟子语录》中的经典语句。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孟子语录》中的经典语句,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了文言文朗读、背诵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孟子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课后作业的布置也让学生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背诵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关注和指导。

重难点补充:第二环节:经典语句学习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2.学生甲:“我觉得是说人的本性是相似的,但因为习惯的不同,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拉开了。

孔孟语录三则 教学设计(北师大七年级语文上册)

孔孟语录三则 教学设计(北师大七年级语文上册)

孔孟语录三则教学设计(北师大七年级语文上册)课题孔孟语录三则授课人丁燕萍授课时间 2016.11.24授课班级七13班预计课时 1课时课型新授课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孔子、孟子和《论语》《孟子》的文学常识。

2,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3.能说出语录所阐述的道理和作者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研讨,了解孔子和孟子的主张,以及“义”和“大丈夫”所应当具有的优秀品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古人的人格魅力,从先贤的思想中汲取营养。

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和有关《论语》《孟子》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孔子和孟子所追求的高尚人格。

教学难点1.疏通文意,能说出语录所阐述的道理和作者的观点。

2.感悟古人的人格魅力,从先贤的思想中汲取营养。

教师导学活动一、导入新课二、展示目标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三、自主学习(一)作家及作品常识积累1.名人档案孔子(前511-前479),名,字,春秋末期鲁国人。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他首开创办私学的先河,打破传统贵族教育,后世称他为____________、“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______,字______,战国时邹国人。

他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成为仅次于的一代儒家宗师,被后世人尊称为______,与孔子合称为______。

2.知识链接《论语》首创语录体,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书,共二十篇。

“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的意思。

“论语”即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

南宋时,朱熹把它与______、______和______合称为“四书”。

《孟子》一书主要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孟子》现存“内书”七篇。

作品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长于论辩,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______和______,孟子对此继承和发展为____________,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部编本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孔孟语录三则》公开课精品课件

部编本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孔孟语录三则》公开课精品课件

诵读课文:读顺畅(2分钟)
• 诵读要求: • 1、自由读课文,跟着自己的感觉,尽量读 顺畅。(注意字音和停顿) • 2、指名读课文,检测字音和停顿
提示:请注意一下红色字词的读音
• 曲肱( gōng )而枕之 n ) • 富贵不能淫( yí
主要下面句子朗读停顿的节奏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 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 • “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 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 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 的尊重和友爱。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 ,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名:名轲[kē],字子舆[yú]。 时:约前372——前289. 地:邹人(山东邹城)
评: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主要代表之一。 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作:著有《孟子》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思想和政治言论的 一部著作。也是儒家经典之一,发展了《论语》的语 录体。 四书:南宋时,朱熹把《论语》《大学》《中庸》 《孟子》合为“四书”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我的钱, 一块钱掉在地上我都会去捡。不是我的,一 千万块钱送到我家门口我都不会要。我赚的 钱每一毛钱都可以公开,就是说,不是不明 白赚来的钱。 --------李嘉诚
《圣经》:“用诡 诈之舌求财的,就 是自己取死;所得 之财,乃是吹来吹 去的浮云。”
不相违背。
如今我们的社会发展飞速,我们的物质水平提 高很快,而与之而来的是,功力和物质,使我们 的品性,节操丧失殆尽,我们从古人的生活可以 看出,人们虽贫穷,但是乐在其中,而如今我们 大多人虽然拥有很多很多,但是却不能够那样洒 脱,快乐,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修身养性的习惯, 和安于简陋的心态。造成许许多多的抱怨和纷乱, 我想我们什么时候能够重拾祖先那份平淡真诚~。 如果能够做到“安贫乐道”更会得到心灵的宁静 和幸福。

《孔孟语录三则》教案

《孔孟语录三则》教案

《孔孟语录三则》教案《孔孟语录三则》教案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3.领悟孔孟儒家思想的内涵。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领悟孔孟儒家思想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个人的视力有两种功能:一是向外看,看无限宽广的世界,另一个是向内看,看无比深刻的内心。

如何能让自己的内心有所坚守有所依托,让我们走进《孔孟语录三则》,或许这里有打开心门的钥匙。

作为山东人,你了解这两位圣人老乡吗?学生介绍孔子、孟子相关的文学常识。

(生卒日期、出生地点、名号称谓、学派,相关书籍。

)介绍语录及语录体。

(圣贤在和学生平时的相处中,言和行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学生们记录下来奉为经典,这就是语录;由于只是只言片语的随堂笔记,就不重文采,不讲结构,每篇都是独立的,被称为语录体。

)二、出示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3.领悟孔孟儒家思想的内涵。

三、诵读:读顺畅1.自由读课文,跟着自己的感觉,尽量读得顺畅。

(注意字音和停顿)2.个别读课文,检测字音和停顿。

四、研读:读明白第一则(一)找出读懂的字、词、句,并说出读懂的方法1.注释法:疏食、曲肱。

2.组词法:富、贵、乐。

3.猜想法:义。

4.不译法:矣。

5.活用法:饭、枕。

(二)点拨字词,翻译课文1.曲肱、枕、之——试模仿这个动作,加深理解,明确“枕”的词性,并且知道“之”的指代内容。

2.水——直译法:冷水,古代的热水用“汤”表示。

3.义——辨析法:(1)意思:意义,含义;(2)公正的道理,正直的行为:正义、道义;(3)旧时拜认的亲属关系:义父、义子;(4)情意:义气,信义;(5)假的,人工做的:义肢、义齿。

联系语境,选择正确的选项。

在此基础上,翻译课文。

(三)探究思想内涵1.由浮云的“轻”,探寻孔子心中的“重”。

链接《论语》中的孔子之志: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初中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比较探究【教学设计】《孔孟语录》(北师大)

初中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比较探究【教学设计】《孔孟语录》(北师大)

《孔孟语录》黟县碧阳初级中学 舒晓燕《孔孟语录三则》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我国儒家经典著作。

《论语》和《孟子》记录了孔子和孟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古籍,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巨作,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我们所效仿。

课文所选的这三则,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心理发展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知识与能力目标】1.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背诵能力;3.领悟孔孟儒家思想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和合作探究训练,帮助学生倾听阅读感悟,使阅读产生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汲取先哲智慧,接受中华民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领悟孔孟儒家思想的内涵。

1.查找关于孔子和孟子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课:一个人的视力有两种功能:一是向外看,看无限宽广的世界,另一个是向内看,看无比深刻的内心。

如何能让自己的内心有所坚守有所依托,让我们走进《孔孟语录三则》,或许这里有打开心门的钥匙;2.关于孔子和孟子;3.关于语录和语录体。

二、出示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3.领悟孔孟儒家思想的内涵。

三、诵读:读顺畅1.自由读课文,跟着自己的感觉,尽量读得顺畅。

(注意字音和停顿)2.个别读课文,检测字音和停顿。

四、研读:读明白第一则(一)找出读懂的字、词、句,并说出读懂的方法;1.注释法:疏食、曲肱。

2.组词法:富、贵、乐。

3.猜想法:义。

七年级语文上册孔孟论学习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孔孟论学习教案北师大版

《孔孟论学习》课前预习一、作者、作品简介<<_______>> 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_______》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孔子(前551—前479),名_____,字______。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

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孟子(公元前372——约前289),名_____,字______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

《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

《孟子》一书,除了阐述儒家的“仁”的主张外,还提出了“义”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养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

二、语文基础知识(一)给加点的字注音生字:论语( lún)不亦说乎(yu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wǎnɡ dài )不悱不发(ěi )举一隅(yú)奕之为数(yì)辟若掘井(pì)流杵也(chǔ)相关课程标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学生学习目标1)熟悉文言文的语言现象,感知古今语言的不同。

2)感知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

3)能够对读书生活中的人和事发表见解。

,4)了解古今对读书的认识,树立良好的读书观。

评价任务;1举行古文朗诵,看谁读的入情入境2说一说课文中的那些学习要点值得作为我们的学习指导,我们应如何学习呢?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语设计:读书学习是我们同学们的使命,那么怎样才能学好习呢?下面我们就来看古代教育家孔孟的学习宝典,这对我们大家的学习很有启示。

北师大版《孟子语录》语文公开课教案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孟子语录》语文公开课教案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孟子语录》语文公开课教案课后反思优秀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理解《孟子语录》中的经典语句,领会孟子思想的精髓。

2.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通过学习《孟子语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孟子语录》中的经典语句,领悟孟子思想。

2.教学难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对孟子思想的深入挖掘。

三、教学准备1.课件:《孟子语录》原文及注释。

2.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导入(1)介绍孟子及其地位,引发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儒家经典,如《论语》等。

2.学习《孟子语录》(1)学生自主阅读《孟子语录》,理解文意。

(2)教师讲解《孟子语录》中的经典语句,如“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孟子思想。

(3)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对孟子思想的理解。

3.案例分析(1)教师举例分析《孟子语录》中的经典语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如何将孟子思想融入生活。

4.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探讨孟子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5.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孟子语录》学习心得的作文。

五、课后反思1.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孟子语录》中的经典语句,领悟了孟子思想。

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互动,提高了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不足(1)课堂时间有限,未能充分挖掘《孟子语录》中的所有经典语句。

(2)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加强辅导。

3.改进措施(1)在下一节课中,安排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针对文言文阅读理解困难的学生,进行课后辅导,提高其文言文水平。

4.教学感悟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孟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道德品质。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论语》十则(第一课时) 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论语》十则(第一课时) 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论语》十则(第一课时)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材版本人教版学段七年级学科语文章节第二单元第10课课题名《论语》十则课时第一课时执教教师单位教师姓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论语》知识,明确其历史价值。

2.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用法。

3.熟练背诵和默写全文。

能力目标1.理解运用课文中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2.培养文言翻译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开阔胸怀,加强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

2.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文化底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朗读并背诵翻译课文。

2.理解、掌握重点词语的读音、解释,积累实虚词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蕴涵的深刻哲理,并懂得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学以致用。

教具多媒体时间安排1.媒体播放视频,激趣导入。

(5分钟)2.交流有关孔子和《论语》的知识。

(5分钟)3.整体感知。

(10分钟)4.探究学习课文前五则。

(20分钟)a.读出课文韵味(字音,节奏,情感)b.读出课文智慧:喜欢的一则,启发最大的一则,不敢认同的一则。

课后小结1.将传统的逐字逐句析文讲义、师生的机械分析变为教师与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

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文本之间多层次的对话。

2.注重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掌握《(论语)十则》中每则的个性化理解,张扬自我,濡染传统文化气息,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

备注时间灵活分配读一读、背一背、译一译、品一品、说一说3.学生自读课文(1)媒体展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智慧。

在读中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语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性情。

(2)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读准字音、处理好节奏、语速语调。

媒体展示:诲女rǔ知之乎!不知为wéi不知,是知zhì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论语十则》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论语十则》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论语十则》教学设计教案12《济南的冬天》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分段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如果用画来比喻《春》和《济南的冬天》,那么《春》象什么画?而《济南的冬天》又是一幅什么画?学生讨论体会明确:《春》象油画,象一位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在诉说对春的喜爱赞美。

而《济南的冬天》象一幅水墨画,又象一位年愈古稀的老人在给我们讲故事。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a.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用了什么写法?b.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哪三幅山景图,写水是从什么角度写的a.学生补充后教师评价归纳小结。

学生思考明确:温晴:对比:北平(大风)济南(无风声)伦敦(无日)济南(响晴)热带(日毒)济南(温晴)4、学生互相质疑问难,然后归纳本课所学内容。

精读课文,加深理解自己选自己喜欢的语句段落朗读体会对济南的冬天的的喜欢之情。

教师小结:本文随着老舍先生欣赏了济南冬天的美欣赏了一幅幅水墨画,就象听一位年愈古稀的老人在给我们讲故事。

不愧是人民的语言艺术大师。

课下希望同学们多读老舍的文章,再次体会老舍的语言独特之处。

作业:基础作业:在摘抄本上摘抄优美的语句。

拓展作业:课下搜集老舍的文章,阅读品味其语言特色预习作业: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品味赏析“妙”在何处?重点品读:第3小节和第5小节,体会薄雪覆盖下的山景图和水色图,品味语言。

第二课时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体会了老舍先生的语言特色,从总体上欣赏了一幅幅水墨画,这节课我们共同合作看看这些画“妙”在何处。

研读赏析研读第2—5小节: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四人小组讨论)a.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学生抓关键词概括)b.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c.四幅景物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后,找出自己组喜欢的图来谈喜欢的理由)[明确]a.小山摇篮图——温静;雪后初晴图——秀美;空灵水晶图—一绿、活。

北师大版7. 孔孟论学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7. 孔孟论学习教学设计

7.孔孟论学习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表演中加深对所学《论语》名句的理解,扩大积累。

2.了解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经典,提升诵读能力。

3.受到经典文化熏陶,懂得尊师重教,做到知书达礼。

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断进步,能够自主开展一些课堂展示活动,且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可塑性;单纯的讲授课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也很低。

正值学校读书节活动,借助经典诵读的舞台,我精心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表演,通过穿越式地再现孔子讲学的历史画面,让学生回顾经典,温故知新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养成诵读经典的习惯。

3重点难点2.了解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经典,提升诵读能力。

3.受到经典文化熏陶,懂得尊师重教,做到知书达礼。

2.了解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经典,提升诵读能力。

3.受到经典文化熏陶,懂得尊师重教,做到知书达礼。

4教学过程剧本:主持人: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多少传唱千古的浪漫诗词。

那些历久弥新的诗词歌赋,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多少次鼓荡着英雄儿女誓死卫国,又多少回把我们缱绻的思念寄托。

哪些描摹山水的文字,彩绘出了祖国的壮丽山河;哪些精妙绝伦的辞采,尽显出华夏文明的气魄。

寻根!你想知道是个的源头在哪里吗?在熟诵那些经典诗歌的时候,你是否记得有一位先贤的名字叫孔丘,你是否知道有一部经典的范本叫《诗经》?正是孔丘搜集300余篇雅乐、民风,编纂成集,才有了《诗经》。

而《诗经》正是中国诗歌真正的源头。

听,孔子的弟子们在吟诵的是哪一首?众弟子齐诵:《关雎》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篇,其内容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冉有:(抄录,并领诵)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众弟子齐诵)孔子:《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关雎》欢乐而没有淫邪的东西,哀愁但不悲伤。

)冉有:(抄录,并领诵)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众弟子齐诵)(漆思弓被众人押上)漆思弓:放开我,我不想死,放开我……夫子救我,夫子救我!孔子:敢问大人,这孩子因何罪被抓?队长:此乃公孙钮大人家养奴,公孙大人仙逝大葬,这小奴才是要送去陪葬的,却半路被他逃了。

北京版选修《孔孟》教案2篇

北京版选修《孔孟》教案2篇

教学目标:了解孔孟之间的传承关系和二者的差异。

教学重点、难点:孔孟之间的传承关系和二者的差异。

教学过程与步骤:一、课文悟读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历经千年而不朽。

作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孔子和孟子,确实是非凡智慧的集大成者,他们独具如炬慧眼,神思澄明如水,他们的思想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

他们就像现代的基督徒,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文化传统的力量,相信人与人之间高度的道德标准。

孔孟思想虽然一脉相传,但仔细比较,却也发现他们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

这虽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很大的关系,但与他们的个性也不无关联。

读《论语》《孟子》,观孔孟言行,他们的人品、个性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孔子的弟子颜回曾赞美孔子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而孔子自己的描述尤其好。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孔子生活的快乐、热情及其充实的内心世界。

《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东郭门。

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颊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子贡以实告孔子。

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

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孔子的独具的风趣,在他挖苦自己时自然流露出来。

他们师生间偶尔的玩笑,其中点缀着几处隽永的警语,经常的沟通和切磋,使得他们关系融洽,亲如父子。

孔子和子路、冉有、公西华及曾皙谈志向,轮到曾皙时,他说出一段诗情画意的话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一下子把孔子感动得心旷神怡,喟然叹服。

一袭布衫,大袖飘飘,身体的宽舒与心灵的自由相得益彰,几个大人,又配上几个嬉闹无忧的顽童,这气氛活泼而不拘谨,游戏而不功利。

这不正是孔子乐观、积极、热情、率性、纯真品性的形象写照吗?程朱理学禁绝人的七情六欲,而孔子竟是这么一个活泼泼的、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啊!孟子是一个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责任心非常强的人,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倡导自省精神,以身作则,言行中也处处体现出这种自律。

北师大版《孟子语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孟子语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孟子语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孟子语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熟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兼得”和“舍生取义”二词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师范读,生体会。

二、介绍相关资讯:
1、作家作品: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

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继承孔子的仁政思想。

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张。

2、题目赏析:本文选自《孟子&middot;告子上》。

本文就以。

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孔子和学生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孔子和学生教学设计

孔子和学生一、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

2、理解本课的重点词语。

3、学会写摘录笔记。

发展性目标1、知道虽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2、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写摘录笔记。

明白虽各有长处,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2、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1、大家还记不记得在上一篇课文中,作者开头第一天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答:叩拜至圣先师孔夫子像。

2、为什么要拜孔子呢?(请同学回答,并顺势引出对孔子的介绍)3、这么伟大的一位万世之师,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教育学生的?答:想。

二、整体感知1、好,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与学生》(用多媒体出示课题)2、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圈点问题,有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可以在旁边写上字;自学生字。

3、请学生提问,老师将问题整理归类。

4、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再请同学起来朗读一下这篇课文。

请3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台下同学当评委,看他们读的对不对。

5、评论一下,引出生字的学习,用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请同学们读几遍,纠正发音。

三、分析课文,解决问题1、什么是有教无类?请同学们根据字面意思试着解释一下。

老师评价后给予正确解释。

从文中哪几句话可以看出孔子的有教无类?答:2、3句。

2、什么是因材施教?请同学解释一下,老师指正。

文中哪几段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答:2、3段。

(从而引出对2、3段的研究)3、请大家看一下,在孔子和子夏对话中出现了几个人物?答:4个。

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啊?答:颜回、子贡、子路、子张。

(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4、在第二段中,孔子分别对他们做了什么评价?答:信用好,聪明,勇敢,严谨庄重。

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5、孔子的学生们各有各的优点,孔子跟他们相比,感觉自己怎么样啊?答:不及他们。

6、听到孔子这么说,子夏很迷惑,“既然他们都各有优势,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何还要跟您学习呢?”大家是不是也有一样的疑问呢?那就让咱们跟子夏一路去问问孔老先生,看看能不能解除咱们的疑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10《孔孟语录三则》教案北师大版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说出语录的意义。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能融入学习态度、方法及品德的养成之中。

3.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4.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说出语录的意义。

难点: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能融入学习态度、方法及品德的养成之中。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查阅工具书,把下面关于孔孟的知识补充完整。

(1)孔子,名,字,时期鲁国人,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

《》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它与《》《》《》合为“四书”。

(丘仲尼春秋后期儒家思想教育《论语》《大学》《中庸》《孟子》)(2)孟子,名,字,期邹人。

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是记载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轲子舆战国中期儒家《孟子》)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曲肱.浮.云夺帅.
匹.夫贫贱.威.武
(gōng fú shuài pǐ jiàn wēi)
三、导入正课
四、感知探究(团结协作,我做主)
学习课文1-3则,以学习小组为主,按下面的提示讨论完成。

第一则: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解释词语:
[1]饭:动词,吃。

[2]疏食:粗粮。

[3]水:古代与“汤”有别,指冷水。

[4]曲:弯曲,用作使动。

[5]肱:手臂自肘到腕的部分。

[6]枕:躺着时把头放在枕头或其他物体上。

[7]之:指代“肱”。

[8]且:连词,而且,并且。

句意:吃粗粮,喝冷水,使胳膊弯着做枕头,乐也在其中。

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不值得关心)。

【评析】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了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第二则: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解释词语:
1.三军:军队的统称。

2.夺:使之改变。

3.匹夫:普通的人,男子汉。

句意:军队的将领可以被改变,但男子汉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评析】这里的“志”是“志气”。

人要立志,才能知道用功的方向。

面对诸多挑战,没有一点“志气”充盈胸中,是万不能支撑过去的。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在改革攻坚时期,面对质疑、退缩、观望等消极情绪,领导干部胸中要有一点“志气”,排除万难,勇往直前,否则如何担当得起历史的重责?
第三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解释词语:
淫:乱。

移:改变。

句意:金钱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
服变节。

背景:有一次,有个叫景春的人和孟子对话。

景春认为战国时魏国著名的说客公孙衍和魏国著名的纵横家张仪能够“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真正的大丈夫。

孟子说,这些人“焉得为大丈夫”,接着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所节的三句话就是孟子说的大丈夫的标准:富贵是人所羡慕的,贫贱是人所厌恶的,威武是人所惧怕的,但能不为之所动,这就表现了一个人坚守节操、大义凛然的高尚品德。

这整齐的排句,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后来,这三句话成为立志、律身的名言,成为许多英雄豪杰、志士仁人的座右铭。

【评析】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五、质疑解难(展现自我,我最强)
学了这几则语录之后,你有何收获?请简要谈谈。

板书设计
孔孟语录三则
饭疏食饮水
匹夫不可夺志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坚定的志向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皇帝的新装》导学案中的“预习案”。

3.搜集《论语》、《孟子》中有关志向的名言,并把它们抄下来。

教学反思
孔子和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确实是非凡智慧的集大成者,他们独具慧眼,神思澄明如水,他们的思想对我国几千年的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滋养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至今读来仍如黄钟大吕,振振有声。

学生能够走近他们、了解他们、感受他们,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思想方面应该会获益非浅。

而作为八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己阅读这篇课文去把握文章的大部分信息。

但是,让他们从生活经历中去感悟课文的丰富内涵,特别是借助语文学习的经验去观照自己的实际生活,还有很大的困难。

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而能感悟其丰富的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