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的前驱和后驱的优缺点

合集下载

后驱原理和前驱车的原理

后驱原理和前驱车的原理

后驱原理和前驱车的原理
后驱原理是指汽车的动力传递系统将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传递给后轮,由后轮驱动车辆前进的原理。

在后驱车中,发动机通常位于车辆的前部,动力首先通过传动轴传递到后部的传动装置,再由传动装置将动力分配给后轮进行驱动。

前驱车的原理则是相反的,发动机位于车辆的前部,动力首先传递给前部的传动装置,再由传动装置将动力分配给前轮进行驱动。

与后驱车相比,前驱车的传动装置更加紧凑,因为传动轴不需要穿过整个车身,这使得前驱车在空间利用效率和燃油经济性等方面具有优势。

两种驱动原理各有优缺点,后驱车由于动力传递到后轮,使得车辆的重心更平衡,操控性更好,尤其在高速行驶时更稳定。

而前驱车则在低速行驶和操控灵活性方面更占优势,因为发动机的重量位于驱动轮附近,增加了车辆的牵引力。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用途,后驱和前驱车型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选择何种驱动方式应根据实际需要和个人喜好来决定。

前后轮驱动汽车的优缺点

前后轮驱动汽车的优缺点

前后轮驱动汽车的优缺点一、现代汽车发动机的布置形式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心脏,它的布置是汽车整体布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汽车总体构造和布置形式是不相同的。

现代汽车发动机在汽车中的位置可依其布置形式分为前置、中置和后置三种。

就货车而言,发动机前置是目前采用最为广泛的布置形式。

它的优点在于发动机的通用性好,既可选装直列和卧式,又可采用V型发动机,维修时也方便。

另外货箱地板高度较低,整车对路面要求也比较低。

而发动机的中置、后置同前置相比,发动机的通用性差;只能选用卧式发动机,维修时也很不方便,货箱地板比较高,对路面要求也比较高。

发动机中置的优点在于轴荷分配比较合理,驾驶室内噪声振动轻,驾驶员座位高度较低。

而发动机后置的最突出优点,是由于驾驶室远离发动机,室内几乎不受发动机的噪声和振动的影响。

目前发动机后置在货车上采用不多,只局限于后置发动机的轿车采用前置形式,轿车发动机采用前置形式的优点在于操纵机构简单,发动机冷却条件好,除霜与采暖机构简单,行李箱尺寸较大。

为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现代轿车总体构造和布置形式是不相同的,按发动机和各个总成相对位置的不同,现代轿车发动机的布置形式和驱动方式通常有以下四种:1.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国内外的大多数载重车,部分轿车及部分客车均采用这种传统的驱动形式。

它是前轮转向、后轮驱动,发动机输出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输送到驱动桥上,在此减速增扭后传送到后面的左右半轴上,驱动后轮使汽车运行,前后轮各行其职,转向与驱动分开,负荷分布比较均匀。

2.全轮驱动(NWD):是越野汽车特有的形式。

(如BJ2020切诺基等)。

通常发动机前置,在变速器后装有分动器,以便将动力分别输送到全部车轮上。

全轮驱动动力性好,爬坡及越野能力强。

但与单独的前、后轮驱动相比结构复杂,成本高,传动效率低。

3.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是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外轿车上逐渐流行的布置形式。

后驱前驱或四驱哪种驱动方式更适合您

后驱前驱或四驱哪种驱动方式更适合您

后驱前驱或四驱哪种驱动方式更适合您驱动方式是选择一辆汽车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市场上,后驱、前驱和四驱都是常见的驱动方式。

然而,对于普通车主来说,哪种驱动方式更适合个人需求呢?本文将就后驱、前驱和四驱三种驱动方式进行分析和比较,帮助读者选择适合自己的驱动方式。

一、后驱后驱是指动力由发动机传输到后轮的驱动方式。

在后驱车型中,发动机位于汽车前部,传动系统将动力传输到车辆后部的驱动轴。

后驱车型的重心位置相对较低,具备较好的操控性能。

此外,后驱车型在加速时,重量会逐渐转移到后轮,从而提供更好的牵引力,适合进行高速驾驶或者激烈驾驶。

然而,后驱车型的一些特点也限制了其在某些情况下的使用。

对于大多数普通车主来说,后驱车型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驾驶稳定性较差。

当路面湿滑、结冰或者积雪时,后驱车型容易出现打滑或者失控的情况。

此外,后驱车型通常消耗更多的燃油,因为动力传输的损耗较大。

二、前驱前驱是指动力由发动机传输到前轮的驱动方式。

相较于后驱车型,前驱车型更容易控制,并且具备更好的牵引力。

前驱车型将发动机、传动系统和驱动轴集中在前部,使得整个车辆的重心向前移动,提高了操控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此外,前驱车型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能够胜任大多数日常驾驶需求。

然而,前驱车型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由于动力传输和驱动发生在同一轴上,前驱车型受到了传动损耗的限制,所以在加速和爬坡时表现可能不如后驱车型。

此外,前驱车型容易出现过于前重的情况,导致悬挂系统容易变形,这也会影响到车辆的操控性能。

三、四驱四驱是指所有车轮都能够提供动力的驱动方式。

四驱车型通常会设有转向模式选择,以适应不同路面和驾驶需求。

相较于后驱和前驱车型,四驱车型在低摩擦路面(如雪地、泥地等)以及复杂路况下具备更好的通过性和稳定性。

此外,四驱车型还能够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对于需要拖曳或者越野驾驶的需求较高的用户来说,四驱车型是理想的选择。

然而,四驱车型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四驱系统的复杂性使得成本相对较高。

轿车前驱和后驱的最全面优缺点对比

轿车前驱和后驱的最全面优缺点对比

轿车前驱和后驱的最全面优缺点对比前驱车的传动效率比后驱车要高。

所有的前驱车在设计的时候,不管发动机横置还是纵置,它的重心都偏于前轴,也就是在车头侧,与驱动轮的位置很近,传动距离短。

其中又以前横置发动机效率最高,这也是大多数前驱车所采用的布置方式。

由于发动机的输出轴与汽车前轴平行,变速箱与驱动桥是做成一体的固定在发动机旁,动力可以直接通过斜齿轮传递到差速器上,再经变速箱、驱动桥,减速增扭后传递给两根半轴最后驱动车的前轮旋转,显然这种距离最短,且没有经过任何转换的传动效率是最高的。

大多数民用的后驱车,采用的是前置或者前中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布置方式,那么动力从发动机经过变速箱出来以后,必须通过一根长长的传动轴,经万向节传递到后差速器,然后才能从后差速器再分出两根半轴分别驱动两个后轮。

这种过长的传动距离是会损失动力的。

我们知道,传动轴都是由金属制成的,虽然它的刚度非常大,但仍然存在扭曲的弹性,只不过这种扭曲用肉眼看不出来罢了。

当车辆在急加速的时候,发动机的扭力非常大,巨大的扭力通过传动轴传递到后轴的时候,传动轴会发生扭曲形变,这种形变实际上是一种能量的损耗,它转换成热能浪费掉了。

因此后驱车的这种结构会导致功率损失增加,燃油消耗也会增加。

另外对于传动系统来说,作为运动部件的重量是会影响响应性的,过重的传动部件会导致轮端扭力响应的速度下降。

后驱车这种长长的传动轴必须要求传动轴和万向节有很强的韧性和刚性,来克服高速旋转时产生的巨大扭力,那么传动轴等机构的重量就不得不增加,这个重量与前驱车相比,是要大很多的。

因此后驱车会影响轮端扭矩的响应性,很多赛车采用昂贵的碳纤维制造传动轴,就是为了降低传动轴的重量提高响应性,可见这一部件的重要性了。

那么这样就非常好理解为何国内外的大部分车辆都采用前置前驱设计了,普通的民用车,特别是中小排量的家用车型,发动机的功率本来就有限,如果在传动系统中再损失一些一部分动力,那么它的实际加速性会明显降低,这显然是厂家和用户都不希望看到的。

前驱后驱和四驱底盘的区别与优劣分析

前驱后驱和四驱底盘的区别与优劣分析

前驱后驱和四驱底盘的区别与优劣分析
前驱底盘和后驱底盘是汽车最常见的底盘类型之一,而四驱底盘则
是相对较为高级的底盘类型。

它们在道路驾驶性能、通过性、油耗和
价格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

接下来将对前驱底盘、后驱底盘和四驱
底盘的区别与优劣进行分析。

前驱底盘是指车辆的发动机驱动前轮,而后驱底盘是指车辆的发动
机驱动后轮。

前驱底盘具有结构简单、车身空间利用率高、油耗低等
优点。

因为发动机和驱动轴位于前部,使得车辆重心向前移动,提高
了操控性和稳定性。

不过,前驱底盘在弯道通过和爬坡能力上稍显不足。

后驱底盘则相反,后轮驱动使得车辆更容易打滑,尤其在下雨或积
水的情况下。

但后驱底盘的操控性和驾驶乐趣远远高于前驱底盘。

同时,后驱车型也更容易进行改装和提升性能,因此被广泛运用在运动
轿车和豪华车上。

四驱底盘是指四个车轮都由发动机驱动,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路况。

四驱底盘的优势在于通过性强,操控性能好,尤其是在复杂的路况下
能够更加稳定。

但四驱车型通常比前驱和后驱车型更加昂贵,同时油
耗也会有一定的增加。

总的来说,前驱底盘适合在城市道路上行驶,燃油经济性较好;后
驱底盘适合追求驾驶乐趣和性能提升;四驱底盘则适合在复杂路况和
恶劣天气下行驶。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预算选择合适的底盘
类型,以获得更好的驾驶体验。

后驱车的优缺点

后驱车的优缺点

后驱车的优缺点后轮驱动的优点1、操控性好:后轮负责驱动,令前轮可专注于转向工作,因此转向时的车辆反应更加敏捷;同时,因为一些组件从车辆前部移至后部,使整车的前后配重比可以接近或达到50:50的完美比例,大大提升了车辆行驶的平衡性和稳定性,所以操控性更加优异,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跑车采用后轮驱动的原因;2、起步加速表现好,舒适度高:车辆汽车起步、加速或爬坡时重心后移,后轮作为驱动轮抓地力增强,有利于车辆起步、加速或爬坡,提供更好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度;3、维修容易:前置后驱的安排使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等部件更接近驾驶室,简化了操纵机构的布局和转向机构的结构,便于车辆的保养和维修。

后轮驱动的缺点1、成本较高,空间利用不便:后驱车部件多、组装复杂,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由于增加了传动轴,因此需要占去一定的车身空间,影响车内空间的布置分配,但是随着后轮独立悬挂系统的改进,后驱车的空间可能有很大的提高余地;2、牵引力不足、转向过度:尽管一些部件被移到的后部,但是相对于前驱来说,作用于驱动轮(后轮)的重量还是相对较轻,而牵引力的特点是作用于发力点(驱动轮与地面接触点)的作用力越大,牵引力作用越稳定,因此牵引力不足一直是后驱车存在的问题。

后驱车在过弯时,由于减速重心前移,后轮抓地力减小,很容易导致转向过度,即一般所说的“甩尾”。

3、动力损耗较大:由于发动机产生的动力需要多经过传动轴这一步才能传递到驱动轮,因此对于动力的损耗必然较前驱车大,一般的使用表现是后驱车较前驱车更废油一些。

前驱车在同排量情况下它的优点是:有效的输出动能高、油耗低、动力强、体积小、车内空间大、整车重量轻、结构紧密、故障率低、行驶速度高等优点。

前驱车的缺点:结构复杂、加工精度高、制造成本高、维修工艺要求高承载能力差、操控性能差等缺点。

前驱车这些优缺点决定了它用于价格高需要空间大的小轿车上。

前驱车由于没有连接到后轮的传动轴和其他驱动部分,所以能腾出宝贵的车厢空间,例如本田CIVIC后座中间就是完全平整的地台,不需要叉开双脚就可以坐在中间位置,提高乘坐的舒适性(试想一下一个穿着短裙的漂亮白领叉开双脚坐在后座中间是一件多么不雅的事情)。

简述汽车常见的驱动方式及英文缩写

简述汽车常见的驱动方式及英文缩写

汽车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汽车性能的要求不断提升,汽车的驱动方式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在本文中,我将简述汽车常见的驱动方式及其英文缩写,并根据深度和广度要求,对这些驱动方式进行全面评估。

1. 前驱方式(Front-Wheel Drive,简称FWD)前驱方式是指汽车的发动机动力通过前轮传输到地面,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车辆重量分布均衡,使得车辆更容易控制并且燃油效率更高。

然而,前驱方式在强大动力和高速驾驶时会出现转向倾向,影响了车辆的稳定性。

2. 后驱方式(Rear-Wheel Drive,简称RWD)后驱方式是指汽车的发动机动力通过后轮传输到地面。

相对于前驱方式,后驱方式的车辆在转向时更加稳定,但在低附着力路况下易出现打滑情况。

后驱方式车辆的操控性和加速性能较好,适合运动驾驶。

3. 全驱方式(All-Wheel Drive,简称AWD)全驱方式是指汽车的所有轮子都能接受发动机动力,根据实际路况智能分配驱动力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牵引力。

全驱方式的优势在于适应性强,能够适应各种路况,但在燃油效率上可能会略逊于前驱或后驱方式。

4. 四驱方式(Four-Wheel Drive,简称4WD)四驱方式与全驱方式类似,但通常是指通过手动开关或者电子控制来实现前后桥联动,使得车辆在越野等特殊路况下能够提供更强的牵引力。

四驱方式适合于越野和恶劣路况下的行驶,但在普通路况下可能会降低燃油效率。

总结回顾:通过对汽车常见的驱动方式及其英文缩写的简述和评估,我们可以了解到每种驱动方式都有其优势和劣势,适用于不同的驾驶需求和路况。

对于普通城市驾驶,前驱方式和全驱方式可能更加适用;而对于运动驾驶或者越野行驶,后驱方式和四驱方式可能更具优势。

在选择汽车时,需要根据自己的驾驶习惯和实际需求来进行选择。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汽车的驱动方式是影响汽车性能和行驶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汽车的驱动方式可能会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以满足人们对驾驶体验和安全性的不断提升的需求。

汽车动力系统前驱后驱和四驱的优势和劣势

汽车动力系统前驱后驱和四驱的优势和劣势

汽车动力系统前驱后驱和四驱的优势和劣势汽车动力系统:前驱、后驱和四驱的优势和劣势引言:汽车动力系统是指驱动车辆运动的力量来源。

在市场上,前驱、后驱和四驱是最常见的三种动力系统。

每种动力系统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

本文将对前驱、后驱和四驱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探讨。

1.前驱动力系统前驱动力系统是指汽车驱动力传递到前轮的系统。

以下是前驱动系统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首先,前驱动力系统相对较简单,并且制造成本较低。

由于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在车辆前部,可释放出更多车内空间,适合家庭或小型城市汽车。

其次,前驱动力系统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在雨天或湿滑路面上更容易掌握车辆。

此外,前驱车辆通常更节省燃料,因为它们比其他动力系统更轻。

劣势:然而,前驱动力系统存在一些劣势。

首先,它的操控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在高速行驶或弯道行驶时。

由于发动机重量分布在前部,加速时容易出现前轮失去抓地力的情况,称为“驱动失效”。

此外,前驱车辆在艰难的越野或低牵引力的道路上可能会遇到困难。

2.后驱动力系统后驱动力系统是指汽车驱动力传递到后轮的系统。

以下是后驱动系统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首先,后驱动力系统提供更好的平衡和操控性能,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或弯道行驶时。

发动机的重量分布在车辆后部,使得后驱车辆更容易通过转向控制。

此外,后驱车辆在起步时能更好地将驱动力传递到地面,提供更好的加速性能。

劣势:然而,后驱动力系统也存在一些劣势。

首先,制造成本相对较高,因为驱动力系统更为复杂,还需要驱动轴和差速器。

其次,后驱车辆在低牵引力的路面上会变得不稳定,容易失去控制。

此外,由于发动机重量分布在后部,后驱车辆的车内空间相对较小。

3.四驱动力系统四驱动力系统是指汽车的所有轮胎都能送动力的系统。

以下是四驱系统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首先,四驱动力系统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和稳定性,特别是在崎岖不平的越野道路或低牵引力的路面上。

其次,四驱车辆通常具备更强的上坡能力和越野性能,使得驾驶者可以应对各种复杂的路况。

轿车底盘分类

轿车底盘分类

轿车底盘分类轿车底盘是指汽车的主要结构之一,它承载着车身和各种车辆系统的重量,并提供支撑和稳定性。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轿车底盘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前驱底盘、后驱底盘和四驱底盘。

前驱底盘是指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直接传输到前轮的底盘类型。

这种底盘结构具有简单、轻巧和成本低廉的特点,因此在小型和经济型轿车中广泛应用。

前驱底盘的优势在于提供了更大的内部空间,使得车辆更加紧凑和灵活。

然而,由于动力和转向功能集中在前轮上,前驱底盘的操控性和平衡性相对较差。

后驱底盘是指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传输到后轮的底盘类型。

相比前驱底盘,后驱底盘具有更好的操控性和平衡性,因为车辆的重量分布更加均匀。

这种底盘结构常用于高性能轿车和豪华轿车,因为它能够提供更好的加速性能和驾驶体验。

然而,后驱底盘的缺点是车辆的内部空间相对较小,并且在低摩擦路面上的牵引力较差。

四驱底盘是指车辆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传输到四个车轮的底盘类型。

这种底盘结构通常用于越野车和运动型SUV等需要更强牵引力和通过性能的车辆。

四驱底盘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模式分为全时四驱和可变四驱。

全时四驱底盘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始终保持四个车轮的动力输出,而可变四驱底盘可以根据路况和驾驶需求自动调整动力分配比例。

除了以上主要的底盘类型,还有一些特殊的底盘结构,如中置后驱底盘和电动车底盘。

中置后驱底盘是指发动机位于车辆中部,驱动后轮的底盘类型。

这种底盘结构常用于超级跑车和赛车,以实现更好的平衡和操控性能。

电动车底盘是指电动车所采用的底盘类型,它通常具有电池组的布置和电动驱动系统的特殊要求。

轿车底盘的分类主要包括前驱底盘、后驱底盘和四驱底盘。

每种底盘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车辆制造商会根据车型的定位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底盘结构。

了解不同类型的底盘对于选择和购买适合自己需求的轿车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前驱和后驱的优缺点

汽车前驱和后驱的优缺点

汽车前驱和后驱的优缺点车辆的驱动方式一直是汽车制造中的重要一环。

无论是前驱还是后驱车,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在购买汽车之前,了解这些优缺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做出决策。

前驱汽车前驱汽车是指发动机的动力通过车辆前轮传递。

下面是前驱汽车的优缺点:优点:1. 燃油经济性高:前驱汽车比后驱汽车更加节能,因为前驱系统的零件更简单,车辆也更轻便,减少了燃油消耗。

2. 车内空间更大:因为前驱汽车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布局,车辆前方没有中央隧道。

在长途旅行中,这会提供更舒适的腿部空间和更大的车内空间。

3. 车辆操控性强:前驱车的重量分布更平衡,前方轮胎的拖力也更大。

在行驶过程中,如需紧急刹车时,车辆更容易抓地,并且更加稳定。

1. 承载性能差:由于发动机和传送系统中的所有零部件都装配在前部,使得车辆消耗更多的力量来推动而不是拉动重量。

2. 扭矩输出不足:前轮只承担传输发动机的动力,然而,当驾驶员踩下油门时,车辆前方的重量会从悬架中产生较大的扭矩,而后轮则无法应对这样的速度。

3. 稳定性较差:在狂风和侧风的情境下,前驱车容易出现横向偏移,并且,在快速直线上,车辆可能会出现压路边缘的情况。

1. 扭矩输出充足:后驱车的发动机与驱动轴成角度,可以更高效地利用发动机的扭矩输出,并保证后轮能够承受更大负荷,以增加加速效果。

2. 稳定性高:相对于前驱车,后驱车具有更好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在高速行驶中,车辆能够更好地应对路况,更加平稳。

如果驾驶员突然转向,车辆不容易失控。

3. 更好的操控性:后驱车后面的动量部分向前车轴转移,使得操控性更加灵活,在驾驶临界情况时,车辆的拐弯半径明显缩小。

1. 燃油经济性低:由于后驱车辆需要添加大量的零件来使其运转,因此燃油经济性稍低。

2. 维修成本高:更多的零件意味着更高的维修成本。

在发生一些机械问题时,这些零件可能需要在更困难的位置处更换。

3. 车内空间受限:由于后驱车的中央部分需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以容纳传动轴和差速器等组件,车内空间较为受限。

前驱与后驱悬挂系统的对比

前驱与后驱悬挂系统的对比

前驱与后驱悬挂系统的对比悬挂系统是汽车底盘中非常重要的部件之一,它对车辆的行驶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都有着重要作用。

前驱和后驱是两种常见的汽车传动方式,它们在悬挂系统设计和性能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对前驱与后驱悬挂系统进行对比,探讨它们的特点和优劣势。

一、前驱悬挂系统前驱悬挂系统是指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直接传输到前轮,推动车辆前进。

前驱悬挂系统通常有麦弗逊悬挂和双叉臂悬挂两种形式。

1.麦弗逊悬挂麦弗逊悬挂是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悬挂系统。

它通过弹簧和减震器的协同作用,提供车辆的悬挂和减震功能。

麦弗逊悬挂可以使得车身的重心较低,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然而,麦弗逊悬挂的缺点是悬挂结构较大,占据车轮的空间较多,限制了前轮的转向角度,降低了车辆的通过能力。

2.双叉臂悬挂双叉臂悬挂是一种采用上下两根臂支撑车轮的悬挂系统。

它通过上下臂的连接,提供车轮的运动自由度,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悬挂性能更加稳定和舒适。

双叉臂悬挂的特点是悬挂结构较小,减少了车轮的破坏和磨损。

然而,双叉臂悬挂也存在成本较高和制造复杂的问题。

二、后驱悬挂系统后驱悬挂系统是指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间接传输到后轮,推动车辆前进。

后驱悬挂系统通常有多连杆悬挂和扭力梁悬挂两种形式。

1.多连杆悬挂多连杆悬挂是一种采用多根连杆结构的悬挂系统。

它通过多根连杆的连接,使得车轮在行驶过程中具有较大的运动自由度,提高了悬挂性能。

多连杆悬挂可以使得车辆的通过能力较强,适合在复杂路况下行驶。

然而,多连杆悬挂也存在成本较高和制造复杂的问题。

2.扭力梁悬挂扭力梁悬挂是一种通过扭力梁连接车轮和车身的悬挂系统。

它通过扭力梁的扭转和弹簧、减震器的配合,提供车辆的悬挂和减震功能。

扭力梁悬挂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适用于普通家用车。

然而,扭力梁悬挂的悬挂性能相对较差,对车辆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影响较大。

三、前驱与后驱悬挂系统的比较前驱悬挂系统和后驱悬挂系统在设计原理和性能特点上存在一些差异。

常见发动机布置形式

常见发动机布置形式

常见发动机布置形式一、前置前驱布置前置前驱布置是指发动机位于车辆前部,驱动轴位于前轮处的布置形式。

这种布置形式常见于前驱车型,其优点是布局紧凑,利用空间高效,重量分布较为均衡,提供良好的转向操控性能。

此外,由于发动机位于车辆前部,使得车内空间可以更大程度地利用,提供了舒适的乘坐体验。

然而,前置前驱布置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前轮驱动会导致车辆在弯道中出现过度转向和驱动力不足的情况。

二、前置后驱布置前置后驱布置是指发动机位于车辆前部,驱动轴位于后轮处的布置形式。

这种布置形式常见于后驱车型,其优点是在加速和行驶过程中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和稳定性。

后置驱动轴使得车辆的重量分布更为均衡,提供了更好的操控性能。

此外,前置后驱布置还能够为车辆提供更大的后备箱容积和乘坐空间。

不过,由于发动机位于车辆前部,导致车辆整体布局较为紧凑,对发动机舱的散热要求较高。

三、后置后驱布置后置后驱布置是指发动机位于车辆后部,驱动轴位于后轮处的布置形式。

这种布置形式常见于一些高性能跑车和超级跑车。

后置后驱布置的优点是在高速行驶时提供更好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

由于发动机位于车辆后部,使得车辆重心更低,提供了更好的平衡和操控性能。

此外,后置后驱布置还能够为车辆提供更大的后备箱容积。

然而,后置后驱布置的缺点是车辆在转弯时容易失控,需要较高的驾驶技术和经验。

四、中置后驱布置中置后驱布置是指发动机位于车辆中部,驱动轴位于后轮处的布置形式。

这种布置形式常见于一些高性能跑车和超级跑车。

中置后驱布置的优点是在操控性能和平衡性方面表现出色。

发动机位于车辆中部,使得车辆重心更低,提供了更好的平衡和操控性能。

此外,中置后驱布置还能够为车辆提供更大的后备箱容积。

然而,中置后驱布置的缺点是车辆的乘坐空间较为有限,驾驶舒适性相对较差。

五、中置四驱布置中置四驱布置是指发动机位于车辆中部,同时驱动轴位于前后轮处的布置形式。

这种布置形式常见于一些高性能跑车和SUV车型。

中置四驱布置的优点是在操控性能、稳定性和牵引力方面表现出色。

前驱、后驱、四驱的优缺点大汇总

前驱、后驱、四驱的优缺点大汇总
动力损耗较大、费油:由于发动机产生的动力需要多经过传动轴这一步才能传递到驱动轮,因此对于动力的损耗必然较前驱车大,一般的使用表现是后驱车较前驱车更废油。
全时四驱
优点:
全时四驱是公路过弯极限最高的传动方式,它可以实现车辆高速过弯时每个车轮分配到最佳的驱动力。因此这种技术被大量讲求操控性能的大排量轿车采用,而装配它们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有效驱动力和过弯极限。
缺点:
分时四驱对于公路来说意义不大,并且对驾驶技术要求较高。因为分时四驱接通后相当于硬轴连接,因此采用四驱模式要非常谨慎。在公路上过弯绝对不能采用四驱模式。在砂石、雨雪、冰面上转弯也不能用四驱模式。
适时四驱
优点:
适时四驱的结构比全时四驱简单得多,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还有利于降低整车重量。它适合于前横置发动机前驱平台的车型配备,这使得许多基于这种平台打造的SUV或者四驱轿车有了装配四驱系统的可能。
加速表现好,舒适度高:因为车辆汽车起步、加速或爬坡时重心后移,后轮作为驱动轮抓地力增强,有利于车辆起步、加速或爬坡,提供更好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度;
维修简单:简化了操纵机构的布局和转向机构的结构,便于车辆的保养和维修。
缺点:
成本较高,空间利用不便:后驱车部件多、组装复杂,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牵引力不足、转向过度:后驱车在过弯时,由于减速重心前移,后轮抓地力减小,很容易导致转向过度,即一般所说的“甩尾”;
转向不足:由于前轮同时承担了转向和驱动的功能,因此先天具有转向不足的问题,高速过弯转向不足尤为明显;
前桥负荷过大,影响舒适性:因为前驱车前轮既要负责驱动又要负责转向,并且由于车辆前部配重较大,前轮的磨损更严重,加速或制动时对前桥的负担过重,抬头和点头现象更明显,影响乘坐的舒适性。

前驱车与后驱车的优缺点

前驱车与后驱车的优缺点

前驱车与后驱车的优缺点前驱车和后驱车最大区别就是驱动方式不同前驱车造价便宜,省油,经济实用;但容易产生转向不足,使驾驶员总要弯内推头,说白了,前驱车重量分配基本上都在前面.过弯时候明显头重脚轻,不适合做激烈的操控动作,但日常行驶是没问题的.后驱车的造价稍贵一点,但操控灵活,扭力大,但有着转向过度的特性.严重的时候甚至要反轮修正整车姿态,否则就会失控.后驱车由于驱动方式和造价综合考虑,一般只用在SUV,跑车,中高级轿车上.其前后重量分配较前驱车要合理的多.前驱是拽着整车走,后驱是推着整车走。

从汽车行驶稳定性来讲,前驱好一些。

但是,前驱使汽车传动系统集中在驾驶室附近,其动力传递所产生的噪声,加上悬架系统运动频率综合的作用,对驾驶员造成工作环境污染和身体伤害,因此驾驶室的内饰成本较高。

由于前驱使汽车传动系统集中,省去了传动轴、后驱动装置从而使整车成本下降。

从动力性能讲,的确可以获得较大的驱动力。

因为,主减速器的作用主要是降速增扭,后动驱的汽车一般可以将主减速器布置得与变速箱、发动机较远些,因此主减速器中的从动齿轮分布圆可以设计得大一些,获得较大的传动比。

但是增加了传动轴和驱动桥,使整车重量增大,成本增高。

一般来讲,快速、轻便、使乘客舒适的轿车采用前驱。

客车及货车为了多拉乘客和货物需要大的驱动力,牺牲车速而采用后驱。

关于前驱和后驱孰优孰劣已经争论了很久了。

早期的汽车都是后驱设计。

大约在70年代后期,前驱汽车开始出现,然后大部分轿车开始采用前驱设计。

随着汽车业的发展,很多车又返回到后驱,比如无限(Infiniti)G35,新的卡迪拉克CTS,都重新采用后驱模式。

任何事物的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让我们看看前驱和后驱各自的优缺点。

先看最常见的前驱:优点:1.造价低厂家在设计和生产汽车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造价.前驱设计相对后驱来说,不管设计和组装都比后驱费用低.前驱车不需要后驱动轴和后齿轮箱,传动系统也和后驱有所不同,组件少而且集中.这使得汽车的其他部分,比如制动系统,油路,排气系统容易布置在汽车的下部.2.减轻重量同样排量和马力,汽车自身重量越轻,加速越容易,刹车距离越短,而且越省油。

汽车前驱和后驱的优缺点

汽车前驱和后驱的优缺点

汽车前驱和后驱的优缺点前驱车更适合家用,发动机与变速箱很近,传动效果直接。

紧急制动的时候会因车头过重造成严重点头。

快速过弯的时候会导致转向不足。

因发动机舱要容纳发动机以及变速箱,会使转向系统空间受约束。

转弯角度没有后驱的大。

后驱车因为动力轮在后,经常会在车内地板留下较大的凸起。

影响乘坐。

快速过弯更容易漂移。

也容易转向过度。

另外在冰雪路面后驱车的抓地能力反而不及前驱,出现爬不上坡的情况。

前驱汽车和后驱汽车各自的优缺点有关汽车前驱、后驱各自驱动方式的优越性争论由来已久,有的人极力推崇后驱,认为它是“高档轿车的DNA”,也有人指出前驱技术其实是“真正兴起和在技术上得以完善的驱动形式”,当今大多数轿车都采用前驱便是最好的证明。

前驱、后驱到底哪一个更好呢?今天我们暂且不做公论,在这里我们仅仅针对前驱相对于后驱的优势进行详细说明,希望能给广大消费者购车提供有效的参考。

驱动方式的发展历史要把驱动的问题说明白,就得先从驱动的发展历史说起。

大家知道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由卡尔·奔驰在1886年发明的,这辆车实际是由辆内燃机驱动的三轮马车,它的前轮用于转向,位于车厢后部的发动机通过链条将动力传递到尺寸更大的后轮而推动马车行走。

这可以算是最早的后驱了,当时的设计思路完全是因为这样一来传动路线最短、结构也最简单。

1891年法国人潘赫德和莱瓦索尔率先发明了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结构型式,并设计了专用底盘,这一传动结构奠定了汽车设计的基本型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全世界广泛效仿。

后驱车独霸天下的局面在几十年后才有所改变,1931年,奥迪公司的前身之一DKW品牌率先推出了采用前轮驱动的DKW F1车型,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前驱轿车。

1934年,法国雪铁龙公司也推出了前轮驱动汽车——“Traction Avant”,并将其投入批量生产。

但当时前驱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

因为相对于后轮驱动来说,前驱的结构比较紧凑,从开发角度来看它的设计和计算难度都较大,在计算机技术在汽车设计和研发领域未得到广泛应用之前,它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制约。

前驱和后驱哪个安全

前驱和后驱哪个安全

前驱和后驱哪个安全对于汽车的驱动方式,前驱和后驱一直是车主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那么问题来了,前驱和后驱哪个更安全呢?这个问题并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而是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比较。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前驱车的安全性。

前驱车的优势在于在低附着力路面上有更好的抓地力,因为发动机的重量在驱动轮上,可以增加牵引力,从而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此外,前驱车通常比后驱车更容易控制,因为在转弯时,前轮既负责转向又负责牵引,可以减少车辆打滑的可能性。

因此,前驱车在一般路况下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

然而,前驱车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例如,前驱车的车头重量较大,一旦发生碰撞,车头的变形会对驾驶员和乘客造成较大的伤害。

此外,前驱车在高速行驶时容易出现失控的情况,因为车辆的重心偏前,制动时容易出现后溜的情况,需要驾驶员有更高的驾驶技术和反应能力来应对突发状况。

接着,我们来分析一下后驱车的安全性。

后驱车的优势在于在高速行驶时具有更好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因为车辆的重心在后方,制动时不容易出现后溜的情况。

此外,后驱车在发生碰撞时,车头的变形对驾驶员和乘客的伤害相对较小,因为车头没有发动机的重量压在上面。

然而,后驱车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例如,在低附着力路面上,后驱车的抓地力较差,容易出现打滑的情况。

此外,后驱车在转弯时容易出现过度转向的情况,需要驾驶员有更高的驾驶技术和反应能力来控制车辆。

综上所述,前驱和后驱各有其优势和劣势,无法简单地进行绝对的比较。

在选择汽车时,应根据自己的驾驶习惯、行驶路况以及对安全性的要求来进行综合考虑。

无论是前驱车还是后驱车,都需要驾驶员具备良好的驾驶技术和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

因此,安全驾驶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单纯地讨论前驱和后驱哪个更安全。

汽车发动机前置前驱和前置后驱的优缺点

汽车发动机前置前驱和前置后驱的优缺点

前置前驱优点:1:传动系和动力系结构紧凑,传动路线短,传动效率高,减少了传动系统的零部件,成本降低,同时也减少了车辆的自重,有利于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2:由于取消了贯穿前后的传动轴,所以车厢内地板中央不会凸起很高,有效的增加了车辆的内部使用空间。

同时也利于降低车身高度,利于行驶的稳定性。

3:牵引力比较好,这里所说的牵引力是指正常情况下的牵引力(不包括急起步和爬坡),由于前轮积聚了大部分重量,所以前轮的正压力比较大,我们知道摩擦力等于正压力乘以摩擦系数,这样前轮的摩擦力就增加了。

前置前驱缺点:1:由于动力系和传动系分布在车辆的前部,所以车辆的前后桥重量分配很难达到理想分配值50:50,后轮抓地性不好,同时前轮又承担了转向力和驱动力,车辆的操控性比较差。

2:由于前轮承担了驱动力、转向力和绝大部分制动力,前轮轮胎、轴承、悬挂磨损加剧。

起步和爬坡性能较差,起步和爬坡时由于惯性和重心后移,前轮正压力减小导致牵引力减小。

3:转向不足(Under steer),转向不足是指汽车实际转弯半径大于方向盘转角相对应的转弯半径,前轮驱动的车辆注定了要产生转向不足的问题,在车辆转弯的时候,由于前轮积聚了大部分重量,强大的惯性趋使车辆要维持原来的前进方向,它可能突破轮胎的转向附着力产生转向不足,俗称“推头”前置后驱的优点:1:操控性好,前轮负责转向,后轮负责驱动,前后轮各行其职,由于前后桥的重量分配比较接近理想分配值50:50,有利于车辆平衡性和行使的稳定性,操控更加灵敏。

2:急起步和爬坡性能好,急起步和爬坡时由于重心后移,后轮的抓地能力加强。

前置后驱的缺点:1:传动路线长,动力损耗大,传动效率低,结构复杂,成本增加,不利于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2:牵引力不足,这里说的牵引力是指正常行驶下的牵引力,后轮驱动的车辆虽然一些零部件移到后面来了,但相对前驱的车辆,作用于后轮的重量还是较轻。

所以由后轮产生的牵引力要小一些。

3:转向过度(Over steer),转向过度是指汽车实际转弯半径小于方向盘转角相对应的转弯半径,转向时,前轮按照所转的方向前进,但后轮却依然按照原来的方向推动汽车,容易产生甩尾造成过度转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轿车的前驱和后驱的优缺点前驱还是后驱?在很多人心中,后驱是豪华高性能的代表。

有些车定位不低,却往往因为前驱而被人嗤之以鼻。

真的是这样的吗?是因为后驱的技术含量更高吗,那为何早期的汽车都是采用后轮驱动的,雪铁龙刚刚开发出前驱技术的时候,又为何成为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被广泛采纳?作为车辆的驱动方式,前驱和后驱各有利弊,那么前驱和后驱到底各有哪些优劣,又分别适合哪些车型呢?以下内容将逐一解析。

我们先来看看前驱车优于后驱车的地方。

前驱车的传动效率比后驱车要高。

所有的前驱车在设计的时候,不管发动机横置还是纵置,它的重心都偏于前轴,也就是在车头侧,与驱动轮的位置很近,传动距离短。

其中又以前横置发动机效率最高,这也是大多数前驱车所采用的布置方式。

由于发动机的输出轴与汽车前轴平行,变速箱与驱动桥是做成一体的固定在发动机旁,动力可以直接通过斜齿轮传递到差速器上,再经变速箱、驱动桥,减速增扭后传递给两根半轴最后驱动车的前轮旋转,显然这种距离最短,且没有经过任何转换的传动效率是最高的。

大多数民用的后驱车,采用的是前置或者前中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布置方式,那么动力从发动机经过变速箱出来以后,必须通过一根长长的传动轴,经万向节传递到后差速器,然后才能从后差速器再分出两根半轴分别驱动两个后轮。

这种过长的传动距离是会损失动力的。

我们知道,传动轴都是由金属制成的,虽然它的刚度非常大,但仍然存在扭曲的弹性,只不过这种扭曲用肉眼看不出来罢了。

当车辆在急加速的时候,发动机的扭力非常大,巨大的扭力通过传动轴传递到后轴的时候,传动轴会发生扭曲形变,这种形变实际上是一种能量的损耗,它转换成热能浪费掉了。

因此后驱车的这种结构会导致功率损失增加,燃油消耗也会增加。

另外对于传动系统来说,作为运动部件的重量是会影响响应性的,过重的传动部件会导致轮端扭力响应的速度下降。

后驱车这种长长的传动轴必须要求传动轴和万向节有很强的韧性和刚性,来克服高速旋转时产生的巨大扭力,那么传动轴等机构的重量就不得不增加,这个重量与前驱车相比,是要大很多的。

因此后驱车会影响轮端扭矩的响应性,很多赛车采用昂贵的碳纤维制造传动轴,就是为了降低传动轴的重量提高响应性,可见这一部件的重要性了。

那么这样就非常好理解为何国内外的大部分车辆都采用前置前驱设计了,普通的民用车,特别是中小排量的家用车型,发动机的功率本来就有限,如果在传动系统中再损失一些一部分动力,那么它的实际加速性会明显降低,这显然是厂家和用户都不希望看到的。

车内空间拓展方面,前驱车要好于后驱车。

从实车的角度,很多人都能感受到这一点,作为C级车的皇冠,其车内空间甚至不如B级车的凯美瑞,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

而宝马3系,则甚至有人把它当作A级车来看待,尽管他的轴距已经达到了2.76米,但它的车内空间甚至不如A0级平台开发出来的骐达。

难道是因为追求运动吗?大家可以去观察一下,可以说所有的后驱车的车内空间,都要比同级别的前驱车小,这种小不仅仅是后排多了一个突起的传动轴,而是前后排都是如此。

其实这是由于后驱车的特性决定的,而最核心的原因,就在于二者驱动方式不同导致的操纵性差别,使得后驱车必须保证合理的前后配重。

对于车辆来说,重心的分配比是很重要,车辆的重心一般以50:50为最佳配重比,但是这种追求更多的是体现在后驱车上,这并不是因为后驱车讲求运动,而是因为后驱车如果不这样设计,会带来很大的问题。

我们在这里拿棒球棒来打个比喻,我们都知道,棒球棒是头部比较大,质量比较重,而手握的尾端则比较细,质量也相对轻了很多,那现在我们就把头部作为重心集中的部位,来看前驱车与后驱车的区别。

我们把棒球棒比较粗的一段看作是车头,前驱车是前轮驱动,也就是在棒球棒粗的那一端驱动。

此时相当于拉动这个棒球棒,我们可以想象,棒球棒将很顺利的按照既定路线运动,不会发生偏转。

而且此时就算车轮打滑,前轮失去附着力,只要不是在弯道(比如在上坡的时候打滑),车辆并不会失控,只不过失去前进的动力而已,因此所造成的安全隐患不大。

如果换成后驱车,相当于我们用力推棒球棒的较细的一端使得棒球棒向前走,这个时候,前部重量太大,后部重量过小,车就无法按照即定的轨迹行驶,会出现偏离轨道或者尾部摆动的现象。

因此绝大部分后驱车的前后配重都是接近50:50的,如何实现这一点呢?那就是后驱车身上的一切部件都要尽可能的往后布置,以满足后部的驱动要求。

那么,发动机的位置就不能太靠前了,只能一再往后延伸。

后驱车没有采用前横置布置的,这与传动方式有关,这样一来变速箱就是在纵置发动机的后部,往后延伸以后,会使得变速箱延伸至驾驶舱内。

这样一来,前排的空间就会被动力总成的一部分占据。

特别是庞大的变速箱,直径非常粗大,需要占用很大的横向空间。

这样中控台的宽度,以及前排中央地台的宽度和高度都会增加,而这占用的正好是前排的腿部空间,特别是横向腿部空间。

再者,由于是前纵置后轮驱动,车身底部还需要一跟传动轴贯穿始终,一直从动力总成延伸至后轮的半轴。

后排“鼓包”让人很是头疼。

那么前驱车呢?前驱车由于其车身是被前轮拖着走的,车头重一些并不会影响到行驶稳定性,那么设计师可以相对自由的拓展乘员舱的空间。

这样一来,前驱车在发动机布置的时候就可以将发动机尽量靠前,动力总成不至于像后驱车一样退避三舍,所以前驱车的动力总成,包括变速箱都是不会占用乘员舱空间的,这样空间拓展就比较理想。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奇怪为何绝大部分中小型轿车都采用前轮驱动方式了,因为在这些车型上本来车身尺寸就非常有限,如果再用后驱技术,乘员空间就非常狭小。

当然了,这里所指的小型车只是针对市面上比较多见的量产体积小的经济型家用轿车,而不包括高性能大功率的跑车。

由于后驱车的前后配重更加均匀合理,所以操控相对来说也比较灵敏,这个后文会提到。

而对于大型豪华车而言,由于其车身体型足够大,为了实现后驱的那些优点。

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前驱比后驱好。

我们试想一下,车辆正常行驶保持车轮足够附着力的时候,这都没有问题,而一旦车轮因为驱动力过大而打滑,则横向的附着力将失去。

此时前驱车没有问题,除了前进的加速度减低以外,并不会出现失控的状态。

而后驱车则不同,由于车辆是被推着走的,后轮一旦打滑,没有足够的横向附着力,车辆就会发生甩尾。

尤其是雨雪天气驾驶时这种感觉更为明显,对于大多数民用车,特别是中小排量的家用轿车而言,易于操纵是非常重要的,毕竟这种定位的车不能对于驾驶员提出过高的要求,因此这个级别的车基本上会采用前驱。

而高级别的车,则通过增加电子辅助设备,缓解这一问题。

而对于那种追求性能的超级跑车,本身就是一匹烈马,它要求车主有较高的驾驶技术,因此采用后驱在操纵性方面也不会出现问题。

前驱的优点讲完了,下面说说二者不相伯仲的地方,那就是两种方式的机动性。

笔者提出了这样的一个概念,实际上,汽车的机动性最主要的表现为最小转弯直径这个参数。

前面提到了采用后驱布置的车型往往要考虑车内空间的弱势而人为的提升车辆外观尺寸,而无形中尺寸的增加会导致整车转弯操控半径的加大。

从这个角度来看,后驱车的机动性要差一些。

因为按理说,加长轴距后车辆的最小转弯半径也会相应的增加,造成车辆的机动性变差,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细心的车友或许会发现,同轴距的后驱车比前驱车的转弯半径要小得多。

先从数据上来看,宝马330i的轴距达到2.76米,最小转弯直径为11米,而轴距比它短得多的速腾(轴距2.58米)最小转弯半径仅比它小了0.2米,这是为什么呢?仔细想想便不难发现问题的原因,前驱车的两个前轮不但承担着转向的任务而且还要作为驱动轮输出动力,这样一来半轴与车轮和差速器连接的万向节强度和制造工艺都需要很高。

由于前驱车的前轮负担过大,万向节的强度是有一定极限的,如果转向角度过大,万向节将无法承担这样的强度而发生损坏,因此前驱车的前轮转向角度是受到这个条件限制的。

而后驱车是由两个后轮驱动车辆行驶,两个前轮仅仅起转向作用,由于前置后驱这样的传动方式使整车的动力总成分配的较为分散,车辆的前部放置有发动机离合器以及变速箱,有关动力的部分则被放置在车辆的后部,比如主减速器差速器以及半轴,被分成两部分的动力总成由传动轴和万向节进行连接。

由于前轮只负责转向并不承担驱动的工作,这样对万向节的强度要求就不怎么高,那么相同强度的情况下,万向节可以满足更大角度的车轮偏转,因此后驱车的转向角度要比前驱车大得多。

从上面的这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前驱车虽然前轮得摆动角度受限但由于轴距短,可以实现较小的转弯半径,而后驱车虽然轴距长但可以由前轮转向角度较大来弥补这个不足,来实现车辆较小的转弯半径。

两相抵消,前后驱车可以获得相当机动性。

看到这里,恐怕大家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前驱车好啊,在这么多方面都超越了后驱车。

那为何还有那么多的车型还是坚持后驱技术呢?别急,下面就要说说前驱不如后驱的部分,而这些不足是某些车型所不能容忍的。

在有效牵引力方面,前驱车不如后驱车。

相对于前驱车,后驱车能够提供更大的有效牵引力。

注意这里的有效牵引力不是前面说到的传动效率,而是是指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中,真正用于牵引汽车运动的那部分力。

我们知道汽车的牵引力是发动机提供的,在车轮没有打滑的情况下,这种力量反应在对于车辆的加速上,是与驱动轮与地面产生的静摩擦力相等的。

如果不好理解的话,我们可以举一个冰面起步的例子。

车辆在冰面上起步加速产生的加速度肯定要比在干燥路面上的小得多,而此时发动机的动力是没有改变的。

而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区别,是因为轮胎与冰面的静摩擦力要远远小于轮胎与干燥路面的静摩擦力。

当汽车在加速时,重心后移,此时前轮承担的重量将减小,而后轮承担的重量将加大,也就是说车身前部的正压力就会减小,而车身后部的正压力会增大。

根据前面所说的正压力与摩擦力的关系,前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而后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大了。

显然如果此时后轮是驱动轮的话,打滑的几率会小得多,有效牵引力自然就更大些。

所以,如果要求汽车有好的加速性能,理论上就应该采用后驱设计,而不是前驱。

在重心分配方面,前驱车显然不如后驱车,这会令车辆在过弯时的性能有很大的差别。

车辆在过弯时,是要克服车辆直行的惯性。

而如果重心分配做到50:50的话,过弯的时候车辆突破极限的可能将会更低,此时重心在车辆的轴心部位,前轮和后轮都没有过大的负担(不考虑后轮在提供驱动力的情况下,实际上后驱车的后轮仍然是更容易突破极限的,特别弯道加速时,这个后面会分析),可以保持较高的抓地力。

在前面关于空间拓展的部分已经说到,由于前驱车操纵性较好,不需要过分强调前后配重,那么设计师会从为了更好的空间拓展的角度,往往将重心分配都很靠前。

因此前驱车几乎没有做到前后配重50:50的,这样一来它在弯道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转向不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推头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