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文化探讨
建筑装饰的文化内涵浅析
建筑装饰的文化内涵浅析一、关于建筑装饰的文化内涵建筑装饰以承载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物质文化形态,渗透其中的活动精神、艺术和文化心理,构筑了整体复合的文化属性,并表现多层面的风格特征。
因此,装饰文化涵盖内容极其广泛。
(1)建筑装饰的人文性建筑装饰本身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其色彩、标志物、雕塑、壁画等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和简明、象征性的建筑语汇,都成为诠释人文精神、物化人文思想的物质文化注解,使建筑文化表现出文化艺术与精神文明交融的整体景观。
(2)建筑装饰的价值性建筑装饰展示了所有者的经济实力、现代化程度和精神文明建设状况,作为人们社会活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物质环境,具有协调身心健康、促进社会进步、弘扬人文精神、丰富人类文化生活、完善环境设施等多层面的价值,同时也将获得巨大的经济价值,为产业化和社会化提供了支持。
二、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1、色彩装饰中的文化内涵不同时期建筑,往往呈现不同的装饰风格,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大国,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身居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往往感受得到的是带有不同文化内涵与审美特点的装饰艺术,从装饰色彩方面来看,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色彩经历了秦汉、魏晋、唐宋以及元等多个历史时期,直到明清时代才打到一个至臻完善的地步,色彩呈现出程序化与制度化风格,而且色彩会随着建筑种类以及建筑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色彩方面,传统建筑多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有机融合。
这一文化特点多数体现在民用建筑中。
例如:吊脚楼就是一個代表,吊脚楼通常位居山水之间,依水而居,绵延不绝,就好似一幅幅迷人的山水画,让人产生无限瞎想,不同的色彩装饰不仅是美学的反映,也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等级观念。
严格的封建等级制激励中国建筑装饰色彩被分为两大系统,朝廷高官的皇宫或者宅府多采用恢宏的红黄色调,然而普通百姓的房舍则以青砖瓦,灰色调为主,不允许使用斗拱或者彩色进行装饰,这其中都体现出了一个时代的社会氛围与文化特征。
论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
论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风格和技艺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工艺技术以及装饰图案等方面,详细探讨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
一、材料选择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首要特点之一是材料的选择和运用。
在古代,人们注重材料的纹理和质地,通过不同的材料来表达建筑的风格和气质。
例如在家居建筑中,使用木材、石材、砖瓦等作为装饰材料,不仅能够满足建筑的结构需求,还能够表达主人的身份和品位。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装饰材料有雕刻精美的木构件、彩绘砖雕、石雕、琉璃瓦等。
这些材料都经过精心的选择和处理,使得建筑物更加富有特色和艺术感。
二、工艺技术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离不开精湛的工艺技术。
从雕刻到彩绘,从木构件的榫卯工艺到砖雕的烧制技术,每一道工艺流程都需要工匠们花费大量的心血和时间。
他们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和精细的雕刻技艺,打造出了许多美轮美奂的建筑装饰。
例如,在古代宫殿建筑中,常见的装饰技术包括漆器工艺、嵌花工艺、金银丝工艺等。
这些技术不仅要求精细的技巧,还需要艺人们具备较高的审美水平和设计能力。
每一处的装饰细节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塑造,形成了独特的宫殿装饰风格。
三、装饰图案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装饰图案的运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种图案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象征意义,这些图案常被运用于建筑的装饰中。
在古代建筑中,常见的装饰图案有龙凤、花鸟、云水等。
这些图案不仅美观,还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和对自然的崇拜。
通过运用这些图案,建筑物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传达出了主人的身份和品味。
四、地域特色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还体现了不同地域的特色和风格。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特点和装饰艺术。
例如,江南地区的建筑常常采用了精致细腻的彩绘和木构件,给人以温婉而雅致的感觉。
而北方的建筑则注重石雕和砖雕的运用,给人以雄伟和豪放的印象。
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文化探讨(1)
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文化探讨作者:黎志盛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1期摘要:面对即将来临的21世纪,整个中国迎来一个经济、信息、科技、文化高度发展的兴旺时期,社建筑工程设计论文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会提到一个新高度,相应地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生活、生产活动环境的质量,也必将在安全、健康、舒适、美观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设计创造一个既具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既能满足功能要求,又有文化内涵,以人为本,亦情亦理的现代室内环境,将是我们室内设计师的任务。
关键字:建筑装饰设计风格文化探讨Abstract: In the face of the upcoming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whole of China ushered in a period of prosperity with highly developed econom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lture, societ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sign in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life will be referred to a new height, corresponding to the people on the quality of their life, the production activities on the environment, will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safety, health, comfort, beauty and other aspects. Therefore, the design to create a scientific, and artistry, which can meet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but also cultural connotations, people-oriented, also the modern indoor environment is reasonable, we will be the interior designer's task.Keywords: Study of the building decoration design style culture中图分类号:TU2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穿越建筑时空的隧道,泱泱华夏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凝聚着无限的魅力,建筑作为人类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表达着一定的人生观、宇宙观、审美心理和审美感受,是人类真善美的结晶,它还涵盖着民族的、文化的力量,也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
中西方建筑的区别
中西方建筑的区别建筑是各个国家和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色。
中西方建筑在风格、构造和文化内涵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从建筑风格、结构和文化内涵三个方面来探讨中西方建筑的差异。
一、建筑风格中西方建筑风格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建筑形式和装饰上。
在中国建筑中,我们常见到的是传统的斗拱、飞檐、琉璃瓦等特色装饰。
古代中国人注重建筑的层次感和比例美,通过飞檐、斗拱等装饰来突现建筑的庄重和威严。
相比之下,西方建筑更加注重简洁和对称。
希腊柱式、拱门和尖顶等装饰成为西方建筑的特色。
除了装饰风格的差异,中西方建筑的庭院布局也存在巨大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倡导“四合院”的布局,将建筑围绕一个中心庭院布置,形成内有天地之内的空间。
而西方建筑通常采用开放式的布局,注重建筑和环境的对话,大面积使用落地窗和露台,使室内外景观有机结合。
二、建筑结构中西方建筑的结构形式也存在很大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普遍采用木结构,以木材为主要材料,通过榫卯结构将木料和木构件连接起来。
这种结构形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韧性,能够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
相比之下,西方建筑更多采用石头、砖块和混凝土等材料,通过砌筑或浇注实现建筑的坚固和稳定。
在建筑结构上,中西方也存在着不同的设计理念。
中国传统建筑追求“虚实结合”,即将建筑分为实体部分和虚幻部分,在视觉上给人以层次感和变化感。
而西方建筑更加注重形式和功能的一致性,追求简约和实用,遵循“形式从功能而来”的原则。
三、文化内涵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影响了建筑的风格和内涵。
中国传统建筑注重的是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反映了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
建筑中的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较为丰富,从屋顶上的装饰到院落布局都带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比之下,西方建筑更加注重个体的需求和生活方式。
建筑被视为功能的延伸,体现了西方人追求人权、自由和民主的思想。
总结起来,中西方建筑在风格、结构和文化内涵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中方建筑注重庄重、威严和天地合一,强调层次感和象征意义;西方建筑则更加简约、实用和自由,强调个体需求和功能性。
论室内设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论室内设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室内设计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是对空间的装饰和布置,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与发扬。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传统文化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如何在室内设计中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成为了设计师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室内设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进行探讨。
一、继承传统文化在建筑方面的传统文化继承,可以通过保留传统建筑的形式和结构,将传统建筑的建筑风格和特色融入到现代的室内设计中,让人们在现代空间中感受到传统建筑的韵味。
在居住空间中,可以通过保留传统的屋顶形式和建筑结构,来表达传统文化的内涵。
在商业空间中,可以通过传统建筑的檐角、斗拱等元素来打造独特的氛围,吸引顾客的眼球。
在室内装饰方面,可以通过传统纹样、图案、颜色等元素来装饰室内空间,让人们在空间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工艺方面的传统文化继承,可以通过传统工艺技艺的应用来丰富室内设计。
传统的中国工艺包括手工艺、雕刻、编织等多种,这些工艺都可以应用到室内设计中,来丰富室内空间的形式和内涵。
在家具的设计中,可以采用传统的木雕、竹编等工艺来设计家具,使其具有传统文化的韵味。
在装饰品的选择中,可以选择一些传统的工艺品来装饰室内空间,来展示传统工艺的魅力。
在书法绘画方面的传统文化继承,可以通过传统的书法绘画艺术来装饰室内空间。
在传统文化中,书法和绘画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它们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内涵。
在室内设计中,可以将传统的书法字画作为装饰品来应用,让室内空间更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
设计师也可以在室内墙面、天花板等位置进行书法绘画的创作,来让室内空间更加具有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了继承传统文化,室内设计还需要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发扬。
传统文化不仅仅是过去的遗产,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在现代社会中也需要得到发扬。
在室内设计中,可以通过体现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来发扬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与风格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与风格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而且是世界建筑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融合了丰富的哲学、文化和审美理念,具有独特的精髓与风格。
一、建筑理念的体现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体现在其深厚的建筑理念之中。
在传统建筑中,人们一直追求“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可以从建筑的整体布局、庭院景观以及居住空间的划分等方面看出。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布局方式包括将建筑分为前、中、后三进。
前进是作为接待客人和举行仪式的场所,中进是主要的生活区域,后进则是生活和工作的私密空间。
这种三进的布局方式既凸显了不同区域的功能,又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
此外,中国传统建筑还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园林建筑体现了自然美学和景观的人工再创造。
通过独特的景观设计、水池和假山的设置等手法,传统建筑将自然与人工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宜人的居住环境,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二、建筑结构的特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还体现在其独特的建筑结构上。
中国传统建筑结构以木材为主要材料,充分发挥了木材的优势。
传统建筑采用榫卯结构,通过将木材的头部制成凸榫和凹榫,然后将其相互嵌入,形成稳固的连接。
这种结构不仅使建筑稳固耐久,而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抗震能力。
除了木结构,传统建筑还采用了独特的屋顶设计。
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屋顶形式。
斗拱的设计通过将木材按照一定的比例和规则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强大的三角结构。
这种屋顶结构不仅能够抵御风雨,还能够分散建筑物本身的重量,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
三、建筑装饰的艺术性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在建筑装饰方面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
传统建筑的装饰主要包括壁画、雕刻、彩绘、瓷砖等多种形式。
这些装饰不仅是建筑的点缀,还寄托了人们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在传统建筑的壁画中,常见的题材包括人物、景观、花鸟等。
这些壁画通过线条的勾勒和颜色的运用,表现出细腻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文化。
如何在建筑设计中融入当地文化
如何在建筑设计中融入当地文化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不仅需要考虑建筑的美学和功能性,还需要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其中当地文化的融入也是建筑设计的重要一环。
在建筑设计中融入当地文化,不仅能够增强建筑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还能够弘扬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建筑风格。
下面将从建筑风格和建筑元素两方面来谈谈如何在建筑设计中融入当地文化。
一、建筑风格的融入建筑风格是指建筑所应用的设计风格,如中式建筑风格、西式建筑风格、阿拉伯建筑风格等。
在建筑设计中运用当地文化的风格,能够让建筑更加贴近当地文化,让人们更加容易接受和认同建筑。
比如在中国,建筑风格可以分为北方和南方两种类型。
北方建筑风格以木结构体系和砖石结构为主,墙体粗厚、重重叠叠,屋面多用筒瓦和黑白瓦,颜色多为朱红色和黑色。
南方建筑以木结构为基础,墙体轻盈柔和,常常使用琉璃瓦来替代筒瓦,色彩清新明快。
如果在建筑设计中通过运用当地文化的风格,不仅能够让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还能够突出建筑的地域文化特点,增强建筑的美感。
二、建筑元素的融入建筑元素是指建筑设计中所使用的基本构件和装饰材料,如柱子、梁、砖、瓦、木雕等,这些元素都可以通过一定的设计手法体现当地文化的内涵和特色。
比如,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建筑元素非常讲究,各种石雕、木雕和彩绘都是为了表现出古建筑的精细和华丽,同时也表达出当地文化的内涵。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也可以将这些元素融入进去,但需要考虑到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不能完全模仿古建筑的设计方式。
此外,在建筑设计中运用当地文化的元素,还需要考虑到当地文化的历史传承和民俗风情。
比如,在阿拉伯地区的建筑设计中,一些传统的装饰元素如色彩鲜艳的瓷砖和古老的拱门,时至今日仍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这些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中,体现出当地文化的独特性和历史价值。
总结在建筑设计中融入当地文化,需要运用建筑风格和建筑元素两方面的手法,体现建筑与当地环境的融合和对当地文化的尊重。
探讨建筑装饰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探讨建筑装饰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摘要:建筑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他存留于建筑间,融汇在生活里。
一个时代的建筑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的特征。
只有从文化的高度来审视建筑,才能真正理解建筑,才能真正把握建筑的内涵和价值。
在我国有很多现代装饰就结合了传统文化元素,充分展示了民族性和本土文化的特征,成为了一个时代辉煌的象征。
关键词:建筑文化;文化价值;元素;建筑建筑表达着一定的人生观、宇宙观、审美心理和审美感受,是人类真善美的结晶,它还涵盖着民族的、文化的力量,也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
建筑装饰是指敷设于建筑物或构筑物表面的装饰层,它起着保护建筑构件,美化建筑工程,增加使用功能,改善使用环境的基本作用。
从根本上来说,它是建筑工程的组成部分。
但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装饰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引发了人们对建筑装饰的浓厚兴趣,使得建筑装饰独树一帜,不断地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建筑的特殊性。
随着大量新颖别致、高标准建筑工程的出现,人们越发重视研究建筑装饰工艺,努力融合传统技法与现代施工技术,使建筑装饰更加美观和富有个性。
因而,如何进行有效的建筑装饰管理,使建筑装饰符合其相关标准的规定,按照业主和设计的要求,使质量都能达到预期效果是一个越来越受行内外人士关注的问题。
1.理解建筑的本质人类建筑从穴居、构木为巢到砖木瓦石建筑、钢筋砼建筑、钢铁建筑,再发展到今天采用新技术的智能建筑、生态建筑,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全过程。
人们对建筑的理解,也从“防风雨,避寒暑”发展到“凝固的音乐”、“艺术之母”、“绚丽的图画”、“石头的史书”、“住人的机器”,再到当今认为的“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建筑是显形文化”等等。
人们对建筑理解的视野变得广阔深邃,建筑创作的哲学观念亦随之升华,并从多视角定位。
勃罗德彭特对建筑的理解可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建筑是人类活动的容器。
它表示建筑必须具备内部空间,其形状、尺度必须满足该建筑的各种活动;第二建筑是特定气候的调节器。
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文化探究
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文化探究摘要:建筑装饰设计风格是人类生活中的组成部分,是历史上文化积淀的交汇点。
一个时代中建筑装饰设计风格的特点,常反映出当前时代的文化特征与精髓。
只有真正的从文化上下功夫,我国的建筑装饰设计风格才能够永葆活力和青春,成就一个时代的辉煌。
本文主要从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文化的相互交融出发,来探讨风格与文化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渗透。
关键词:建筑;装饰设计;文化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如今的建筑装饰的设计中,人们除了看中其内在的实用价值之外,对于其在其他方面能够带给消费者的心灵和自身文化上的熏陶越来越看重。
同样,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建筑装饰设计风格本身在迎合消费者的品味的同时,在丰富消费者精神生活和继承与发展当地特色的人文内涵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体说来,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文化传承两者之间已经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共同的为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切身需要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文主要从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文化的相互交融出发,来探讨风格与文化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渗透。
一、建筑装饰设计与文化(一)建筑装饰中材料的文化体现拿我们国家传统的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中常用的竹来说。
千百年来,竹在中国的建筑装饰设计中随处可见,可以堪称为经典的装饰材料。
凭借着其本身强壮的韧性和高强度的支撑能力,它被运用到了生活中从厨具到家具的方方面面。
比如我们日常使用的竹制的筷子,北京郊区特有的用竹木搭建的别墅区等。
在装饰中,通过竹子与竹子间时疏时密的交错感,可以形成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之间一种非常通透别致的感觉。
这种设计如果用到建筑设计上,将会使得空间显现的尤其敞亮。
在这种曲径通幽的竹香中,常常会使得建筑设计一定程度上萦绕有我国佛教独有禅味气息。
加之自古以来,竹子就是一种积极向上,勇攀高峰的代表,曾是历代迁客骚人笔下炙手可热的焦点。
伴随着绿意盎然,加工方便的美好形象,近几年来,环保的人文内涵在竹子的应用上得到集中的体现,在世界各地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这种对于环境损害极小的材料无疑会更加受到消费者的热爱。
举例说明风格各异的设计工程文化
举例说明风格各异的设计工程文化1.巴洛克建筑“巴洛克”建筑是17世纪意大利建筑衰退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
它突破了欧洲古典、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的常规,采取了双柱或三柱为一组的节奏不规则跳动的形式,开间变化很大,突出垂直分划。
墙面作为深色的壁案,有意造成出奇反常的新形式,并且喜欢大量使用壁画和雕刻,常常将人体雕刻渗透到建筑中去,以显示富丽堂皇的形象。
如罗马耶稣会教堂2.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内部装饰丰富多彩。
概括而言,法式建筑线条鲜明,凹凸有致,尤其是外观造型独特,大量采用斜坡面,颜色稳重大气,呈现出一种华贵。
法式建筑讲究点缀在自然中,并不在乎占地面积的大小,追求色彩和内在的联系,让人感到有很大的活动空间。
不过,有时也有意呈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冲突。
因此,法式建筑往往不求简单的协调,而是崇尚冲突之美。
如和谐广场3.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
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如米兰大教堂4.古典复兴建筑古典复兴建筑是十八世纪60年代到十九世纪流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采用严谨的古希腊、古罗马形式的建筑,又称新古典主义建筑。
当时,人们受启蒙运动的思想影响,崇尚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广场、凯旋门和记功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法的榜样。
当时的考古学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古希腊、罗马建筑艺术珍品大量出土,为这种思想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如美国国会大厦5.罗曼建筑罗曼建筑承袭初期基督教建筑,采用古罗马建筑的一些传统做法如半圆拱、十字拱等,有时也用简化的古典柱式和细部装饰。
建筑历史知识:建筑和文化鉴赏——如何在建筑设计中融入文化鉴赏的理念
建筑历史知识:建筑和文化鉴赏——如何在建筑设计中融入文化鉴赏的理念建筑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密不可分。
建筑设计中融入文化鉴赏的理念,不仅能体现出建筑师对文化的尊重和对文化形态的理解,更能使建筑作品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和持久的生命力。
第一,了解文化鉴赏的意义。
文化鉴赏是对文化内涵和形态进行深入理解和评价的过程,是识别和创造文化美的能力。
在建筑设计中体现文化鉴赏,不仅仅是对建筑材料进行加工和装饰,更是对人类文化传承的价值和文化思想的把握。
只有在深刻认识文化鉴赏的意义后,才能真正将其融入建筑设计过程中。
第二,文化鉴赏与建筑设计如何相结合。
对文化鉴赏的把握,可以从建筑功能、建筑形态、建筑装饰和建筑表现等方面融入设计。
其中,建筑功能是建筑的灵魂所在,只有将文化鉴赏融入功能设计中,才能真正落实文化鉴赏的实质。
比如,在寺庙建筑设计中,既要符合宗教的建筑规范,又要传达信仰的文化内涵,设计师就要在体现宗教规范的同时,加深建筑文化的厚度。
而建筑形态是建筑的外表所在,与功能设计相配合,能使建筑更好地展现文化内涵。
例如,北京的故宫建筑形态雄伟壮观,突出了中原文化的宫殿建筑特色。
建筑装饰也是将文化鉴赏融入设计的途径之一。
比如,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广泛地应用雕刻、彩画和装饰材料等手法,这些装饰元素都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
最后,建筑表现是把文化鉴赏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融入建筑设计的最终表现形式。
比如,在十九世纪欧洲,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在带着欧洲传统文化特色的同时,又以自己的意识形态进行表达。
第三,以实例说明。
例如,在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中万里长城的建筑风格便是相当经典的例子。
万里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建筑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
从建筑形态上看,长城绵延千里,周身明媚壮丽,富有灵性和动感。
从建筑装饰上看,长城上不仅有口气相通的箭口、城楼、烽火台,还有用于巡逻和通信的装置。
这些都显示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权力和文化等级。
小议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的关系
社会 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长久下来, 会影响经济 的效益和水平。 建 筑 文 化 的 内涵 可以说,一个建筑的文化主要体现的是当地 的历史和文化的背景知识
一
、
等, 也是一 个地域基 本特 征的重 要体现 , 而在 一些群体和个体 中, 由于环境 因素造成 的房屋风格的不同也很 多。 在这里 , 我们所知的文化主要是 由内外 两个部分混合而成, 也就是指文化的 内核和外缘 。首先 , 建筑文化的内核方 面主要是指房屋 在长期的建筑过 程 中所形 成的一种古老 而纯净 的文化 方 式, 这种方式在我国依然存在 。而文化的外缘主要指的是 , 在后期的文化大 传统 中,很多的 内核文化被破坏 ,参杂了很多外在发育并不健全的文化因 素, 这种因素是一种生根的文化, 对 于整个 建筑的发展十分重要 , 可 以通过 其找到一个文化的发源所在, 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 , 对精髓性的东西进行阐 释 。当然对于整个的建筑 文化来说 , 其发展和历 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关系, 般来说 , 建筑物的发展主要是两个方面, 这种和 自 生文化相关联的方式在 生活 中随处可见 , 而另外一方面 , 从外缘方面来说 , 由于文化的重要是被动 ,
一
年来建 筑设计 和室 内设计在 总体上呈多元化, 兼容并蓄的状况。 室内布置中 也有趋于现代实用, 又吸取传 统特征, 在装潢与陈设 中溶古今中西为一体 。 四、 结 语
明显,同时对于房屋的质量 问题 , 我们 已经 达成共识 , 争取各个方面 从外 缘和 内核方面进行了转化和控制 。 同属东方文化范畴 的 日本 , 其建筑文化“ 外缘 ” 向“ 内核 ” 文化 的成 功转
人类社会的发展, 不论是物质技术的, 还是精神文化 的, 都 具有历 史的延
续性 。追踪时代和尊重历史. 就其社会发展的本质讲是有机统一的。
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文化探究 王振波
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文化探究王振波摘要:从建筑装饰设计的角度来讲,建筑装饰风格能够直接决定整体的建筑美观程度以及建筑物的各项基本性能,进而体现了优化建筑装饰风格设计的必要性。
在目前的现状下,建筑装饰设计领域日益受到了较多设计人员的关注,并且建筑装饰风格也逐渐体现为多样性。
具体对于现阶段的建筑装饰设计领域而言,关键在于明确建筑装饰特有的各种不同设计风格。
同时,作为建筑设计人员还要做到结合当地的文化内涵来实现全方位的建筑装饰风格优化。
关键词:建筑装饰;设计风格;文化内涵从本质上讲,建筑装饰风格以及当地文化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建筑装饰风格能否达到较强的魅力以及影响力,其直接决定于当地文化要素的融入。
相比于建筑装饰领域原有的建筑设计风格而言,现阶段的建筑装饰领域已经产生了全新的装饰设计风格,并且渗透了当地特有的文化内涵[1]。
由此可见,建筑文化以及建筑设计风格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作为建筑装饰领域的具体设计人员需要做到因地制宜的选择多样化的建筑装饰风格。
一、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目前的社会文化领域内,建筑文化构成了其中核心性的要素[2]。
经过长期性的建筑文化演变,建筑设计人员目前已经能够做到灵活进行多种建筑装饰风格的灵活选择,进而体现了主流文化给建筑装饰设计领域带来的显著影响。
具体在实践中,关于优化设计各类的建筑装饰风格都要保证其达到最基本的建筑功能,同时也应当保证符合建筑物安全性以及美观性的指标。
因此可见,建筑设计人员若能做到将更多文化因素渗透在现有的建筑装饰风格中,则可以达到满足受众需求以及深化建筑设计内涵的效果[3]。
具体对于建筑设计文化的关键领域而言,该领域主要应当包含建筑符号文化、精神层面文化、制度层面文化以及物质文化。
经过长期性的历史演进,建筑装饰风格日益表现为多样化的趋向。
与此同时,建筑设计领域也体现为十分显著的区域差异。
在此前提下,针对不同区域的建筑物需要做到选择与当地文化相符的特定建筑装饰风格,如此才能体现文化层面以及人文习俗层面的建筑装饰设计差异性。
建筑风格的地域性与文化特色
建筑风格的地域性与文化特色建筑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为人们提供住所或工作场所,更是一种文化表达和身份象征。
每个地区的建筑风格都带有其地域性和文化特色,通过独特的设计和构造方式,展现出这个地方的历史、人文和艺术风貌。
一、东方的亭台楼阁东方文化的建筑风格以亭台楼阁为代表,其特色在于注重水景、山景和园林的融合。
中国古代建筑以四合院为基本结构,注重居住空间的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寺庙、皇宫和园林中的亭台楼阁则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美和宇宙观的追求。
传统建筑中使用的材料大多是木料,以及瓦片和砖块作为屋顶材料。
色彩简洁而典雅,常见的是红色、绿色和金色。
日本的传统建筑同样注重自然环境的融合和景观的塑造。
日本的寺庙和庭院设计十分精致,建筑和自然景观之间形成了独特的和谐共生关系。
日本建筑的特点是坚固耐用,它们经常使用木材和竹子,屋顶则常常是用稻草编织而成。
二、欧洲的宏伟与繁复欧洲的建筑风格注重的是宏伟、庄重和精密的构造。
哥特式建筑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在中世纪盛行于欧洲各地。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高大而细致的尖顶和尖拱门,属于浪漫主义风格,富有神秘色彩。
巴洛克式建筑则注重对称和华丽的装饰,它常常为宫殿、教堂等建筑使用,展示了欧洲地区的繁荣和财富。
对比之下,地中海风格的建筑则更加轻盈和柔和。
它常见于地中海周边地区,如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等。
这种风格的建筑构造简单,常常是白色的墙壁和蓝色的窗户,反映出阳光明媚的地中海沿岸的生活方式。
三、中东的奢华与精美中东地区的建筑风格以伊斯兰教的影响为特点,表达了当地人对伊斯兰文化和宗教的推崇。
中东建筑常常包括清真寺、宫殿和市场,它们的设计注重对称和装饰,拱门和穹顶是其标志性特征。
中东建筑常常采用石材和陶瓷,以及金属制品作为装饰。
阿拉伯地区的建筑中有一种特殊的风格被称为摩尔式建筑。
摩尔式建筑的特点是高耸的尖塔、复杂的装饰和弯曲的拱门,它们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伊斯兰艺术和摩尔文化。
这种建筑风格追求精确和精致,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施工。
浅谈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浅谈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作为人类劳动的主要创造物之一,建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我国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等不断出现,造成中国近现代建筑与旧形式之间的衔接不够,再加上受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影响,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1]。
因此,为了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良好应用传统文化,需要正确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装饰设计的实质等,满足人们对文化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
一、关于建筑装饰设计应用传统文化意义的思考近年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理念越来越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可。
因此,在现代建筑装设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更多地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在了解、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建筑装设设计,使其更具民族风格和特色,并且逐渐成为建筑文化的亮點之一。
由此可见,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为现代建筑装饰设计提供更多的素材实际上,对于现在而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积累下来的所有文明成果均属于传统文化[2]。
因此,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可以结合现代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提供更多的素材,促使建筑装饰更加丰富化和形象化。
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建筑装饰元素,比如隔扇、雕梁等,都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事物,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象征。
设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将它们与新材料、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延续中国传统文化。
(二)更贴近人们传统生活的特色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活在都市中的现代人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且生活节奏也比较快;在居住环境方面,基本上是千篇一律的混凝土建筑,给人生冷、刚硬的感觉,其中缺乏良好的人文关怀[3]。
因此,现代人越来越喜欢到中国各地的古镇中游玩,比如浙江的乌镇、江西的平遥、江苏的木渎等,企图找到一片“洁净之地”,不受“现代污染”。
故宫建筑的民族特色与地域文化
故宫建筑的民族特色与地域文化故宫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皇宫之一。
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故宫建筑展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
本文将从建筑的风格、装饰、色彩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探讨故宫建筑的民族特色与地域文化。
一、建筑风格故宫建筑的风格集中展现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特色,以及中国古代审美观念对建筑的影响。
故宫建筑采用了典型的中国宫殿式样,包括府门、殿堂、宫殿和后宫。
建筑的整体布局遵循了古代中国宫殿的规制,体现了中国人对空间布局的独特见解。
故宫建筑注重对称和平衡,讲究整体的均衡美。
这种风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审美观念的精髓。
二、装饰故宫建筑的装饰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和工艺技术。
在故宫的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雕刻和绘画作品。
这些装饰物以各种精细的花纹和图案为主,表现了中国古代人对细节和工艺的追求。
在装饰的表现手法上,故宫建筑注重平面和立体的结合,通过浮雕和彩绘等技术手段,使建筑更加丰富多彩。
这种装饰方式不仅增加了建筑的艺术价值,也彰显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
三、色彩故宫建筑的色彩运用也富有地域文化的特点。
故宫建筑的主色调以红色为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色彩。
红色象征着吉祥、热情和喜庆。
在故宫建筑的装饰中,红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建筑元素中,如门框、栏杆和梁柱等。
同时,故宫建筑还运用了其他明亮的色彩,如黄色、绿色和蓝色等,增添了建筑的色彩层次感和美感。
四、文化内涵故宫作为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宫殿建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故宫建筑展现了中国古代皇权及封建社会的体制和文化。
作为帝王之宫,故宫建筑体现了尊贵、庄重和权威。
其次,故宫建筑承载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如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等。
最后,故宫建筑也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它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变革。
总结:故宫建筑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代表之一,它展现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特点,同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风格与时代精神表达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风格与时代精神表达建筑设计是一门既注重空间形式美学,又受制于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的艺术。
建筑风格作为建筑设计的核心元素之一,旨在通过建筑的外观、结构和材料等方面表达特定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建筑风格与时代精神表达的关系,并以不同的建筑风格为例进行分析。
一、古典主义风格古典主义风格是建筑设计中最为古老且经久不衰的一种风格。
其特点是追求对称、稳重和秩序感,代表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精髓。
在古典主义时期,建筑被视为一种秩序和理性的象征,通过对称的形式和封闭的空间来表达一种和谐的时代精神。
例如,古希腊的帕台农神庙被视为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
其庞大而对称的柱廊、精雕细琢的浮雕和精致的装饰物,展现了希腊人追求完美和理性的精神。
这种建筑风格在当时的社会中承载了人们对于艺术和科学的崇尚,体现了古代希腊文明的巅峰。
二、哥特式风格哥特式风格是中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以尖拱形窗户、高耸的尖塔和精美的雕刻为特征。
哥特式建筑在外观上给人一种庄严、神秘和浪漫的感觉,代表了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精髓。
它将信仰与建筑相结合,通过建筑形式的宏伟和雕刻的图案来表达对上帝的敬仰。
以巴黎圣母院为例,它是哥特式建筑的杰作之一。
该建筑的尖顶、高耸的尖塔和精美的花窗玻璃都体现了哥特式建筑的独特风格。
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教堂是社会生活的中心,巴黎圣母院的庄严和壮观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当时的宗教氛围和信仰精神。
三、现代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是20世纪建筑设计的重要流派,强调功能性、简洁性和科技感,反对装饰性和浪费。
在现代化的城市化进程中,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了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倡导理性、进步和创新。
例如,德国包豪斯学派是现代主义建筑中的重要代表。
包豪斯建筑师们追求“形式与功能的一体化”,致力于创作实用、简约而富有科技感的建筑。
他们通过使用现代材料和工艺,设计出了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建筑作品,如华沙度假村和阿尔托的哥本哈根市政厅。
明清时期紫禁城的建筑风格与文化内涵
明清时期紫禁城的建筑风格与文化内涵1. 简介明清时期的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其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建筑结构、装饰艺术和文化象征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2. 建筑结构2.1 南北中轴线式布局紫禁城采用南北中轴线式布局,分为前、中、后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配殿。
前殿向外展示皇家威仪,中殿是重要行政厅所在,后殿是帝王居住之处。
2.2 建筑材料与工艺紫禁城使用了传统的木蓝技法,使建筑表面呈现出明亮而神秘的蓝色。
同时采用精细的斗拱和榫卯结构,使得整个建筑坚固耐久,并且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
3. 装饰艺术3.1 绘画与雕刻紫禁城的建筑装饰充满了绘画与雕刻的艺术精品。
其中,宫廷壁画以寓意吉祥和帝王荣耀为主题,细致入微地展现了丰富的图案和人物肖像。
同时,屏风、方砖、门窗都嵌有精美的石雕和木雕。
3.2 瓷器与珐琅器皿紫禁城中还展示了许多珍贵的瓷器与珐琅器皿。
这些华丽而精致的宫廷用品,包括花瓶、盘子、碗等,采用了高度技艺复杂的制作工艺,并且装饰着各式各样的花纹和图案。
4. 文化象征4.1 吉祥图案紫禁城内处处可见吉祥图案,如龙凤、莲花等。
这些图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并被赋予了象征着吉祥与权力的意义。
4.2 名人故事与历史传承紫禁城是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和名人故事的发生地。
例如,皇帝登基、进行大典礼、接待外国使节等,这些都激发了紫禁城作为权力中心和历史见证者的文化象征。
5. 结论明清时期紫禁城的建筑风格独特而壮丽,富有细致入微的装饰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其建筑结构、装饰艺术和文化象征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紫禁城所代表的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精髓与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文化探讨
面临着已经到来的21世纪,整个中国是一个经济、信息、科技、文化高度发展的兴旺时期,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会提到一个新高度,相应地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生活、生产活动环境的质量,也必将在安全、健康、舒适、美观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设计创造一个既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既能满足功能要求,又有文化内涵,以人为本,亦情亦理的现代室内设计,将是我们室内设计师的任务。
风格于文化的探索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先生说道“每个建筑都得特别设计,不仅和气候、地点有关,而同时当地的历史、人民及文化背景也都需要考虑。
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各地建筑仍各有独特风格的原因。
”室内设计风格的形式,是不同时代思潮和地区特点,通过创伤构思和表现,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设计形式。
一种典型风格的形式,通常是和当地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有需有创作中的构思和造型特点
风格虽然表现于形式,但风格具有艺术、文化、社会发展等深刻内涵,从这一深层含义来说,风格又不停留或等同于形式。
装饰设计的风格往往是和建筑以致家具的风格流派精密结合,有时也以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风格流派为其渊源和相互影响。
在十几年建筑装饰工程的实践中,对不同的装饰内容,不同的地域和人文环境,不同的功能需要,不同的风格和文化内涵的工程项目,在一线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的同时,对只要表现的装饰内容和风格上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将风格的外在因素(民族特性、社会体制、生活方式、文化潮流、科技发展、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气候物产、地理位置)和风格形成的内在因素(个人或群体创作构思,其中包括创作者的专业素质和艺术素质)相结合,从而赋予所设计装饰的内容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使生活现代社会高科技、高节奏的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将体现艺术特点和创作个性的各种风格(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混合风格等)融入我们所设计的具体装饰工程中去,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
在此列举较为典型的工程实例,一为中国传统风格的“九华山庄”工程,一为近百年的欧洲新艺术派风格的一类保护建筑“龙门大厦贵宾楼”工程,以总结、剖析在实践中如何将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风格与文化的结合,从而达到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以及创造出理想的文化气氛和使人震撼、愉悦的空间。
二、实践中的体会“九华山庄”装饰工程(北京)1996年座落在北京小汤山温泉疗养区的“九华山国际保健俱乐部”地处龙脉,上风上水,为清明两代行宫旧址,占地40万平方米,建筑采用皇家园林的设计风格,环境清幽雅致,无星级酒店管理标准,集保健、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度假乐园。
我公司承建整个“九华山庄”的核心部分,俗称“五大殿”。
五大殿由主殿和四座偏殿组成。
主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设计为丁字形。
在原建筑
的设计基础上,我们对功能及空间组织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了调整。
在功能分区上以大堂所在中间正殿为中轴线,咖啡区及总台接待区分为两侧,多功能厅在后殿,餐饮区、医疗保健区分别在左右殿,线路分析,功能明确。
殿内装饰设计遵循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表现手法有机结合的原则,以历史延续和地域文脉的感受,使内环境突出了民族文化渊源的形象特征。
我们把传统建筑的造型、色彩加以归纳整理,让繁琐的雕梁画栋符号化,让久远的历史文化气息隐隐在地面、天华在四壁中流淌,通过意会达到交流。
由此我们将中国古典建筑中的藻井、檩椽、柱式、栏杆、垂花、雀替、挂落、抱鼓、美人靠等,以美的联想,严谨的法度,对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进行了艺术设计的重构,对传统造型中的线的表象提炼加工,变的简洁、挺拔。
对具象的元素处理,升华为抽象的符号。
大堂主墙面迎门而立的壁画,表现了羲与女娲的形象组合,用青铜铸造,古风颇浓,与光滑的墙面形成对比,夺人注目,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
两侧横梁用印度红石板贴成,石板上凿有古代图案中夔纹和凤鸟纹。
形象优美古拙。
配合设计所选用的各种装饰材料,经过工匠的精雕细刻,达到了传神的效果。
“九华山庄”装饰工程是把我们把我具有传统风格的神韵又富有时代感的较成功的作品,在此工程的设计和实践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中国民族文化和艺术追求神似,追求意境,表达储蓄与神秘,在博大精深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吸取中国传统风格及文化的“神韵”,弘扬中华文化,同时以现代设计意识与传统风格有机的结合,古为今用,西为中用。
此项工程的作品图片被编入建设部主办的《中国当代建筑装饰作品集锦》大型画册,并参加了中国首届建筑装饰成果展览,编入《中国建筑装饰优秀作品选集》一书。
历史沿革该建筑史建于1901年,1903年落成,为中东铁路宾馆,也是当时最豪华的宾馆。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一度该做临时野战医院。
1905年为沙皇俄国护路军司令部。
1906年为沙皇俄国驻哈尔滨领事馆。
1907年改为沙皇俄国军官俱乐部。
1921年成为中东铁路公司理事会的办公楼。
1926年5月开始第一次大修改造,由中东铁路管理局公务出承建,1927年11月竣工。
1935年满铁接受中东铁路后,于1936年6月对这座建筑进行了第二次大修改造,于1937年改名“大和旅馆”并正式开业。
(当时东三省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四处均称“大和旅馆”的建筑)张学良将军,爱新觉罗溥杰等政要曾下榻此处。
1946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解放哈尔滨,接受东北铁路的干部大部分住在这里。
1950年该建筑改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成为接待来华苏联军事专家的专家楼。
1968年归还哈尔滨铁路局,初期为铁路医院,同年末改为铁路局招待所,并确认为一类保护建筑。
1995年6月并入龙门大厦。
1996年9月开始历史上第三次大修改造,由我公司负责设计、承建任务,改名为龙门大厦“贵宾楼”。
我们本着保护历史,继承文脉,创造时代精品的原则,是这座哈尔滨最早的豪华宾馆成为哈尔滨市政府拯救重点文物主(索菲亚教堂修复,中央大街改造)的又一举措,溶入抢救城市中文化的主旋律之中。
设计措施由于历史的变迁,该建筑的原始技术资料已荡然无存。
我们组织了专家对
建筑的现状做了测绘,对建筑结构体系、质量做了全面鉴定,形成了测绘图集和结构检测报告,其结论意见是:该建筑已使用九十余年,由于使用单位对房屋维护较好,目前基本保持完好,不存在致命损伤,在今后的装修工程中,除了局部需要对其加固修缮外,主体结构基本不需要较大的翻修,预期今后的四十年至五十年左右,仍可安全使用。
”据此结论意见,我们在对原建筑要十分慎重,应本着尊重历史,完美功能,努力保持原建筑的艺术风貌,认真发扬蕴藏的文化内涵,体现“风格修复”的设计思想,使其在西安历史辉煌。
该建筑史二十世纪初哈尔滨出现的一批具有新艺术派建筑风格的大型公共建筑之一。
楼高两层,地下一层,砖木结构。
黄色粉是墙面,仿石粉饰的壁柱、阳台、檐口、门窗套等夹有新艺术派建筑特征的曲线轮廓和纹样,篷架檐部铸铁纹样,钢架彩色玻璃的入口雨棚,尤其是铸铁支柱顶端与棚架连成一体的树枝形支撑,更显见新艺术派建筑处理的特色物装饰手法。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论是物质技术的,还是精神文化的,都具有历史的延续性。
追踪时代和尊重历史,就其社会发展的本质讲是有机统一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正当学院派复古主义、折衷主义盛行之际,一个试图摆脱传统束缚创造新形势的新建筑运动已经兴起,哈尔滨出现的新艺术派运动处理手法几乎遍及各类型的建筑物,故哈尔滨享有“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的美誉。
在这种环境背景下诞生的这座建筑,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几经变迁,功能变异,有些已经面目皆非了。
这次工程设计本着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时代感与历史文脉并重的原则,在解决老建筑添加中央空调、消防、计算机管理等系统的现代化设备的同时,着重解决各系统所占有的空间和保持原有岁月风貌及各类艺术造型的矛盾,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智慧,是这次难度相当大的改造装饰工程能比较成功地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结合。
在查阅大量的历史档案资料和对为数不多的历史见证人了解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情况下,我们决定在主要的公共空间恢复第二次大修改造时的平面布局,既1935年满铁接收中东铁路时改为“大和旅馆”的时期。
室内建筑保持原有风貌,对已经残损部分加以修复、粉饰。
在宾馆的公共空间中,保留了相当一部分有新艺术派装饰特征及装饰及构件,如铸铜转门,理石壁炉,木结构欧拱券造型,充满西伯利亚情调的木装饰,具有巴洛克,文艺复兴特征的木门及雕刻精美的木质构件,极具审美价值的石膏浮雕纹样,金属铸造的楼梯扶手和罗马陶立克柱式等。
面对这些倾诉着历史沧桑而又意犹未尽的物体,这些人共同的文化遗产在乎各自历史变迁过程中所形成的外观霄壤之别但又魅力不减,令人叹为观止。
为了达到整体设计思想,在施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