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尔83窟壁画图像原型考——以月光夫人为考察中心

合集下载

克孜尔石窟壁画艺术图式及日天月天造像文化语境

克孜尔石窟壁画艺术图式及日天月天造像文化语境

克孜尔石窟壁画艺术图式及日天月天造像文化语境作者:何丽娟汪晓峰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20期摘要:日天、月天造像在龟兹壁画中是一种特殊的题材,主要绘于中心柱窟主室券顶的中脊位置,代表着佛国世界的宇宙观。

这种艺术图式不同于其他佛教题材绘画的程式化,日天、月天造像以独特的形象和绘画语言在诉说着克孜尔石窟壁画艺术的文化语境。

关键词:克孜尔石窟壁画艺术图式日天月天文化语境引言公元3世纪的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日天、月天造像题材,其主要出现在中心柱窟的主室券顶中脊、甬道券顶中脊和后室券顶中脊及主室正壁的龛内券顶中脊。

因为克孜尔石窟地处独特的地理位置,洞窟开凿年代有很大的差异性,从而日天、月天的造像风格也都不一样。

根据德国探险家的勒科克(Alexandre Charles Lecocq)、瓦尔德施密特(Ernst Waldschmidt)阿尔伯特·格伦威德尔(Albert Grunwedel)、对克孜尔石窟的年代分期提出的两种画风:印度画风(公元450—700年)和犍陀罗画风(公元350—450年)。

日天、月天造像早期(公元3世纪)受到印度犍陀罗文化影响较为明显。

晚期(公元5—6世纪)受到伊朗文化的影响较多。

从造型绘画技法上主要表现在“平涂法”。

本文试论日天、月天造像是吸收多国文化所产生的特殊艺术图式,以及探讨这种多元素文化语境下的艺术形式。

第一章龟兹古国中的汉文化影响和本土风格龟兹与中原的来往在东汉时期就已非常明显,这在克孜尔石窟的壁画风格中就可以看到汉文化的遗迹。

如在壁画风格方面有的菩萨造像是唐代风格的代表,龟兹地处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叉口,其艺术图式自然受到来自各国、各地区的影响。

韩翔、朱英荣所写的《龟兹石窟》一书中就有提到过克孜尔石窟文化的三个特征:“民族性、混合性和过渡性”[1]这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日天和月天造像里,可以看到融合了多种文化语境所产生的“混合体”。

这种所谓的中西“混合体”在着重体现龟兹壁画艺术特征,同时对西域佛教艺术及中原佛教文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新疆克孜尔石窟艺术有何历史渊源

新疆克孜尔石窟艺术有何历史渊源

新疆克孜尔石窟艺术有何历史渊源新疆,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承载着无数岁月的记忆与文明的瑰宝。

在众多璀璨的文化遗产中,克孜尔石窟艺术宛如一颗耀眼的星辰,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 7 千米明屋塔格山的悬崖上,它是中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渊源深厚而丰富。

克孜尔石窟的开凿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 3 世纪左右,历经了多个朝代的兴衰与变迁。

在那个遥远的时代,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而新疆地区作为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成为了佛教传播的重要一站。

克孜尔石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佛教艺术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杰出代表。

从历史的长河来看,克孜尔石窟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了多种文化的影响。

首先,它受到了印度佛教艺术的深刻影响。

佛教起源于印度,其艺术形式也在印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佛教的传播,印度佛教艺术的风格和元素也随之传入新疆。

在克孜尔石窟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印度佛教艺术中常见的形象和构图,如佛像的造型、莲座的样式等。

同时,克孜尔石窟艺术也融合了当地的文化特色。

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艺术风格。

在克孜尔石窟的壁画和雕塑中,我们可以发现当地民族的服饰、建筑、乐器等元素,这些元素与佛教艺术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克孜尔石窟艺术在绘画技法上也有着独特的造诣。

壁画中的线条流畅而优美,富有韵律感。

画师们运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描绘出了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和形象。

在色彩运用方面,克孜尔石窟壁画以暖色调为主,如红色、黄色、橙色等,给人以热烈而庄重的感觉。

同时,画师们还善于运用对比色和互补色,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从石窟的布局和结构来看,克孜尔石窟充分考虑了宗教仪式和修行的需要。

石窟通常由前室、主室和后室组成,主室是供奉佛像和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后室则用于僧侣的修行和居住。

石窟内的佛像和壁画布局严谨,层次分明,体现了佛教艺术的庄严和神圣。

克孜尔80窟壁画图式研究

克孜尔80窟壁画图式研究

克孜尔80窟壁画图式研究作者:高艳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1年第17期【摘要】新疆克孜尔石窟80窟的壁画具有浓郁的龟兹风格,展现了公元7世纪龟兹壁画的艺术高度与艺术成就,显示出所属时代壁画的艺术特征,是龟兹地区佛教壁画艺术繁盛期的典范之一。

本文以克孜尔80窟壁画为中心展开,通过对石窟建筑形制及壁画题材布局分析,更为深入地认识80窟壁画的图式成因和构图形式,研究古代壁画图式的特征。

【关键词】克孜尔80窟壁画;图式成因;构图形式【中图分类号】J61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7-154-03【本文著录格式】高艳.克孜尔80窟壁画图式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9(17):154-156.基金項目:本文系新疆艺术学院美术学2018年院级项目《克孜尔80窟壁画图式研究》(218XYKYYB14)项目成果之一。

一、克孜尔80窟克孜尔80窟(以下简称80窟)开凿于约公元7世纪,位于克孜尔石窟谷西区东部峭壁的“L”形崖壁的中下端(图1),洞窟窟门朝向西面,它是由僧房窟改扩建的中心柱式洞窟,现保存部分为主室和甬道。

80窟建筑平面呈纵深长方形,整体建筑由前室、主室、塔柱、甬道四部分构成,80窟的前室如今已全部坍塌,主室前壁也部分坍塌,前室平面呈长方形,纵券顶,在纵券顶与两侧壁之间做一层叠涩层,侧壁上部依崖面做出横枋。

在中心塔柱的两侧低矮的左右甬道,甬道顶部为纵券顶。

后甬道为横券顶,较为低矮,并且光线昏暗。

虽然80窟遭到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此窟壁画保存得相对较完整。

二、80窟壁画图式成因小乘“说一切有部”是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时期影响很大的派别,其重视的“四谛”依据的《阿含经》是释迦牟尼最早的思想和教法:在佛体上主张佛不并出,过去有六佛,现在有释迦牟尼佛,未来有弥勒佛。

尤其注重对现实佛的崇拜,这就是克孜尔石窟从洞窟形制到壁画题材内容,都是围绕小乘佛教为主题的缘由。

新疆克孜尔流失海外壁画数字图像的复原

新疆克孜尔流失海外壁画数字图像的复原

由新疆龟兹研究院主办、北京木木美术馆承办、上海商务数码图像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商务数码)协办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暨克孜尔石窟与丝绸之路研究学术研讨会”于7月18日正式启动。

本次展出了由上海商务数码仿真复原制作的克孜尔14窟和38窟2个1:1高仿复原洞窟、118窟等4个数字虚拟复原洞窟和137幅流失海外的仿真壁画复原作品。

本文以137幅流失海外的仿真壁画复原作品为切入点,浅述流失海外壁画数字图像的复原工作。

一、流失海外壁画数字图像复原工作的背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掀起了西域探险热潮,俄国、德国、日本等国的探险队先后到克孜尔石窟进行探险考察活动。

这些探险队或多或少都带走了壁画、彩塑等珍贵文物。

其中,德国探险队在克孜尔石窟揭取壁画最多,近500 m 2。

目前海外收藏的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大部分保存在德国,其次是俄罗斯,还有一部分散藏在法国、美国、日本等国的新疆克孜尔流失海外壁画数字图像的复原曲云飞 孙莉莉博物馆和美术馆内,另有一部分散落在私人手中。

自1998年起,新疆龟兹研究院就开始关注流失海外的克孜尔石窟壁画,研究人员先后赴德国、美国、日本等7国的博物馆对流失海外的壁画文物进行调查。

经过20年几代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在世界PRINTING FIELD 2018.09表1 克孜尔流失海外壁画数字图像分类各大博物馆的支持下,新疆龟兹研究院现已收集到海外8个国家20余家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的465幅克孜尔石窟壁画的高清数字图像。

本次海外壁画数字图像的复原工作由新疆龟兹研究院收集并提供数字图像,上海商务数码负责数字图像的高仿复原,最后交付北京木木美术馆进行装裱陈列。

经过三方的共同合作努力,最终这些流失海外的珍贵数字图像资料才能历经百年沧桑再次聚首,为观众提供较为完整的壁画原貌,深入了解克孜尔石窟的艺术魅力。

二、流失海外壁画数字图像复原工作的流程1.流失海外壁画数字图像的整理新疆龟兹研究院在收集好数字图像后,还需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图像数据的整理工作。

浅析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

浅析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

浅析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
克孜尔石窟壁画是我国著名的古代石窟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它为后世的绘画艺术提供了许多的借鉴和启迪。

其中,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尤其重要。

一、克孜尔石窟壁画人物画的特点
克孜尔石窟壁画人物画是以佛教题材为主的绘画作品,人物表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轮廓线的处理:克孜尔石窟壁画的人物轮廓线流畅明快,独具魅力,为后世画家提供了优秀的绘画参考。

2.色彩运用的多样性:克孜尔石窟壁画的人物色彩温和鲜艳,以暖色系为主,突出了人物的形象和气氛。

3.线与点的运用:克孜尔石窟壁画的人物画在线条与点的处理上富于变化,加之善于运用一些细小的装饰,使人物画面富有动感与节奏。

1.技法方面的借鉴:克孜尔石窟壁画人物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技法的借鉴主要表现在画面的轮廓线处理上,这种流畅的轮廓线能够增强作品的立体感和次序感,使画面更加生动、具有表现力。

2.造型方面的借鉴:克孜尔石窟壁画人物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造型的借鉴体现在人物的结构、形态、气质、动势等方面,这些都是人物画创作中的重要基础。

4.赋形方面的借鉴:克孜尔石窟壁画人物画的赋形运用十分出色,包括点、线和装饰等方面的处理都十分巧妙,这对于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同样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三、结语
总之,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极大,它为当代工笔人物画提供了很多创作上的借鉴和启示,使之注入了新的思维和灵感,让当代工笔人物画更加丰富多彩,也更愿意去呈现更多元化的美好生活和精神风貌。

浅析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

浅析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

浅析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
克孜尔石窟壁画作为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一,在人物画方面有着深厚的影响。

其壁画表现了佛教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生活场景、风景背景等,不仅充满了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传统。

对于当代工笔人物画师而言,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借鉴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一、克孜尔石窟壁画的表现手法
克孜尔石窟壁画在表现人物形象方面,具有精细、细致、丰富的特点。

它通过丰富的线描、色彩、光影等手法,使人物形象的细节得到充分的表现,令人物更加生动、传神。

同时,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人物在造型上也有着独特的风格,如简约而不失准确的线条、凝重而有力的笔触、平衡而饱满的身形等,这些都是当代工笔人物画师可以借鉴的。

克孜尔石窟壁画的色彩运用也是其独特的地方,色彩丰富、明亮、富有变化,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例如金黄色代表光明和神圣,青绿色代表自然和生命,红色代表热情和喜庆等。

当代工笔人物画可以借鉴其色彩运用,将色彩应用到人物形象中,令画面更具艺术感,同时也增加画作的情感表现力。

克孜尔石窟壁画的构图和视角也值得当代工笔人物画师借鉴。

其构图多采用对称和层次的手法,使画面更加有序、和谐。

同时,其视角的处理也十分独特,通过多种不同的视角来表现不同的情境和心理状态,丰富了画面的层次和传达的信息。

总之,克孜尔石窟壁画对于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当代艺术家们能够从中汲取灵感,不断创新,为中国的艺术事业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浅析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

浅析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

浅析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图木舒克市北部的克孜尔河谷,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以其精美绝伦的壁画和雕刻而著称。

克孜尔石窟壁画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对当代工笔
人物画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下面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光影的表现
克孜尔石窟壁画的绘画作品是以光明为主要主题的,而光影的表现是其最突出的特点
之一。

在绘画技法上,克孜尔石窟壁画采用了自然光的影子法,用光影的变化表现人物的
轮廓,使人物形象更加明显。

当代工笔人物画可以借鉴克孜尔石窟壁画的这种绘画技法,
在表现人物形象时注重光影的变化,增强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和逼真度。

二、线条的表现
克孜尔石窟壁画的线条非常流畅自然,是其独特的表现手法之一。

克孜尔石窟壁画的
线条和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表现方式非常相似,都追求线条的流畅性和自然性。

当代工笔人
物画可以借鉴克孜尔石窟壁画的这种线条表现方式,在绘画时要注重线条的描绘,追求线
条的流畅性。

三、色彩的运用
克孜尔石窟壁画在色彩的运用上非常丰富多彩,用色大胆鲜艳,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当代工笔人物画可以从克孜尔石窟壁画的色彩运用中吸取借鉴,注重色彩的饱和度和
纯度,追求明快鲜艳。

综上所述,克孜尔石窟壁画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对当代工笔人物画具有很强的借鉴
意义,可以在光影表现、线条表现和色彩运用等方面进行借鉴,从而提高当代工笔人物画
的艺术水平和艺术魅力。

浅析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

浅析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

浅析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克孜尔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位于新疆吐鲁番市的克孜尔乡克孜尔村。

该石窟于公元3至14世纪之间,历经了多个朝代的兴盛与沉寂,其壁画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而闻名于世。

现代工笔人物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分支之一,其绘制人物形象的细腻笔触和强烈的写实性,与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艺术特点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深入研究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可为现代绘画创作提供新的启示和感悟。

克孜尔石窟壁画的绘制手法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克孜尔石窟的壁画以线条勾勒人物形象,并运用淡彩进行填充,形成了典雅细腻的画面效果。

这种手法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画家可通过运用细腻的笔触勾勒人物的外貌特征和神情表达,以及运用淡彩进行色彩的渲染和提亮,使作品更具观赏性和审美魅力。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及其服饰风格,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借鉴资源。

克孜尔石窟的壁画中的人物形象多为佛教僧侣、信徒及世俗人士,他们的服饰造型、发型以及装饰品等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文化特色。

对于当代工笔人物画而言,借鉴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人物形象及其装饰,可以为创作注入新的元素和灵感,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内涵。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构图和布局方式,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构图设计也有一定的启示。

克孜尔石窟的壁画通常采用多视角、多层次的构图方式,以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场景的空间感。

对于当代工笔人物画而言,借鉴克孜尔石窟壁画的构图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增强观赏者对作品的沉浸感和艺术享受。

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不可忽视。

通过深入研究克孜尔石窟壁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可以为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提供新的灵感和触动,使其更富有创意和艺术性。

对于艺术家和绘画爱好者而言,了解和借鉴克孜尔石窟壁画,并将其融入到当代工笔人物画中,可以为绘画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的思维。

浅析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

浅析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

10海外文摘0 引言龟兹地处中亚腹地塔里木盆地北缘,唐朝张骞出使西域,龟兹地区开始成为丝绸之路的北道重镇,而后又成为连接北道和中道的必经之地,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唯一的交汇之处。

而龟兹的文化遗存则以表现公元3-14世纪佛教艺术的克孜尔石窟最为著名。

克孜尔石窟作为地处中国最西的一处佛教石窟群,其石窟壁画既受到了印度、中亚地区的绘画影响,也受到了中原地区绘画的影响。

这些石窟建筑群和石窟壁画虽然历经沧桑、丹青斑驳,但是其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价值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仍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将立足于克孜尔石窟壁画并结合当代工笔画创作现状进行浅显的分析以汲取养分,以帮助自身在日后的工笔人物画创作中取得进步。

1 构图形式从构图形式上来看,克孜尔石窟壁画中有很多精彩的布局,其中的巧妙处理及主次关系的处理都让人瞠目结舌。

如克孜尔石窟205窟中阿阇世王及周围壁画(图1)。

这幅作品描绘的是阿阇世王观图闷绝和阿阇世王澡灌苏醒两个片段场景。

阿阇世王父母听信占卜,将刚出生的阿阇世王丢弃,但其受伤未死。

长大后心生怨念结交恶友,毒害父母,最后因作恶多端致使遍生恶疮。

后来有幸得到佛陀指点,说破因缘,阿阇世王昄依佛门,变得慈悲英明。

佛陀涅槃,迦叶担心阿阇世王听此消息会哀痛晕死,便让人绘制了一副“佛传图”,讲述世尊一生的事迹,并预先准备装满生酥檀香水的澡灌。

阿阇世王观看图画,明了世尊入灭因果,依旧悲痛晕厥。

大臣依照迦叶的吩咐,将阿阇世王浸泡在药罐中抢救,才使他得以苏醒。

后来阿阇世王将佛教发展壮大。

画面中“阿阇世王”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画面左边观看“佛传图”的情景;另一次是阿阇世王泡在药罐之中,双手高举,悲痛无比。

大臣在前面展开一幅布画,布画中是佛传说中最重要的四个场景——树下诞生、降魔、鹿野苑初转法轮、涅槃。

显然这是一个画中有画的故事。

如此多的故事情节、如此大的画面阵容,都井然有序地布置在画面之中,并且有虚有实、有重点和次重点:为了区别于阿阇世王的世界,画家有意将大臣手中的“佛传图”处浅析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王天瑜(湖北美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摘要:克孜尔石窟作为公元3世纪至9世纪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佛教文化遗迹,不仅展现了佛教文化交流、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轨迹,而且为丝绸之路下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历史演变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思路与资料。

浅析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

浅析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

浅析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1. 引言1.1 克孜尔石窟壁画简介克孜尔石窟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一处石窟群之一。

始建于公元4世纪,南北朝、隋唐、元代都有壁画内容出现,体现了我国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

克孜尔石窟以其错落有致的布局、精美细致的壁画和丰富多彩的图像而闻名,被誉为东方的云岗石窟。

其壁画内容包括佛教经典故事、宫廷生活场景、民俗风情等,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

克孜尔石窟的壁画绘画技法精湛,色彩丰富,构图繁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感受。

克孜尔石窟的壁画在古代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我国古代艺术创作的珍贵遗产,也为后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在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克孜尔石窟的壁画影响深远,为传统绘画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通过对克孜尔石窟壁画的深入研究和学习,当代工笔人物画家们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借鉴其绘画技法、色彩运用和构图方式,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艺术创作,推动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和传承。

【2000字】1.2 当代工笔人物画简介当代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流派,以传统工笔绘画技法为主要表现手段,注重对人物形象的传神描绘和精细细致的表现。

工笔人物画起源于古代宫廷绘画,经过历代画家的继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在当代,工笔人物画已经成为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特点主要包括:第一,注重写实性和精细性,追求绘画作品的细腻和精美;第二,注重人物形象的传神表现,通过细致的描绘和构图,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逼真;注重色彩的运用和调和,营造出和谐的画面氛围;第四,注重构图的合理性和美感,在保持传统绘画特色的基础上,增加现代元素的融入。

当代工笔人物画在传承和发展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了当代艺术的创新思想,不断推陈出新,展现出新时代的艺术风貌。

通过对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借鉴和学习,当代工笔人物画可以不断吸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使作品更具时代感和审美价值,为中国绘画艺术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克孜尔石窟说法图研究

克孜尔石窟说法图研究

克孜尔石窟说法图研究克孜尔石窟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化遗产。

石窟内壁上的说法图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一直以来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克孜尔石窟说法图的研究情况,并分析其形成、内容和意义。

首先,克孜尔石窟群是一座岩石峡谷中保存完整的佛教石窟,其中大部分建造于10世纪至14世纪之间。

这些石窟内壁上绘制了大量的说法图,它们以至善至美的形象和精湛的绘画技法闻名于世。

说法图是宗教信仰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产物,通过视觉符号来传递佛教教义和信仰。

说法图的内容多种多样,涵盖了佛教经典、佛陀传记、佛教故事、各种神话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佛教经典中的场景和人物形象,如佛陀坐莲花宝座的形象、菩萨和罗汉的造型等。

通过绘制这些形象,艺术家试图将佛法的智慧融入到绘画中,使信众能够通过观看图像来感受佛法的力量和启示。

说法图的意义还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上。

克孜尔石窟的说法图采用了平面立体结合的绘画手法,以及独特的颜色和对比效果,使图像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这种绘画形式不仅美观,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传递出佛法的超越性和精神性。

此外,说法图在克孜尔石窟内部的布局和排列也有自己的规律,有些说法图被组织为系列,通过空间和视角的变化来展示更加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意义。

克孜尔石窟说法图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当时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考察和文献记录。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考古学和艺术史学的发展,克孜尔石窟的研究工作逐渐深入,人们对其说法图的形成和含义有了更多的认识。

有学者认为,说法图是佛教教义和当地宗教信仰相融合的产物,它们反映了当时克孜尔地区的宗教文化和社会风貌。

同时,也有学者认为,说法图是佛教艺术的产物,它们以艺术的形式诠释佛教教义,通过视觉形象的表达来引导信众的信仰和崇拜。

总之,克孜尔石窟说法图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们以其独特的形象、精细的细节和多样的内容,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这些说法图既是佛教教义的表达,又是佛教艺术的体现,同时还反映了当时克孜尔地区的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

克孜尔石窟第83窟

克孜尔石窟第83窟

克孜尔石窟第83窟《优陀羡王缘》简介龟兹石窟群是一部古龟兹文化的百科全书,而在龟兹石窟群中,克孜尔石窟被视为群芳之冠。

克孜尔石窟是全国开凿最早的石窟,大约始建于公元3世纪,比莫高窟还要早。

它是一条壁画长廊,其内容之丰富,数量之庞大,延续时间之长,在我国现存诸石窟中都居于首位。

克孜尔石窟又称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库车县境。

两县古为龟兹国,为西域佛教中心,是新疆洞窟最多、壁画最完整的石窟群,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克孜尔83窟的造窟约在公元4世纪,其根据是从与83窟紧邻的形制相同,且在同高度壁面上的84窟侧壁下部遗存泥皮麦草里提取的标本进行碳14化验,结果是公元350年上下。

我们将克孜尔石窟分为四个时期,即初创期、发展期、繁盛期和衰落期,而从上述碳14测定看,方形窟修建在初创期和发展期,属克孜尔前期洞窟。

克孜尔第83窟《优陀羡王缘》壁画画面是:中央为坐于折背高台座上的优陀羡王,其形体高大,他左手支颐,虽然面部已不清,但仍能感到是在沉思,是一个忧郁的表情。

他身后横放一弓形箜篌,右手摊放腿上,是一个因故停止弹奏的瞬间形态。

优陀羡王的左手边是有相夫人,她上身袒露,丰乳突显,胯部仅遮三角花带和短纱,双腿赤裸,头挽大花鬘,耳佩大环挡,项挂璎珞,着臂钏,手、脚均佩串珠环饰。

佩饰虽不多,但仍显示出雍容华贵的风采。

有相夫人双手各执彩帛一端,一扬一落,头向右倾,腰向后收,右腿向前直伸,左腿后提,身体呈三道弯曲线,是一个非常优美的舞姿,表现了有相夫人娇媚婀娜的倩影,流露出无限的美感。

她的上部有两名女性侍者,左手边还有一个端盆的女侍者。

优陀羡王身下有两人,似是观舞者,他的身后上部有一人持剃刀为一女性剃发,下部也有一组剃度的场面。

这幅图展示了两个内容:一是优陀羡王为有相夫人弹琴,夫人跳舞,在舞兴酣浓之时,王观出夫人的“死相”,随即舍琴,惨然长叹。

主要画面表现了这个悲悯的情节。

第二个内容是剃度的场面,说明有相夫人在得知噩耗后出家为尼,以求升天。

浅析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

浅析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

浅析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摘要】克孜尔石窟壁画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当代工笔人物画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本文从克孜尔石窟壁画的艺术特点出发,探讨了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构图技巧、色彩运用和线条表现的借鉴意义。

结论指出克孜尔石窟壁画为当代工笔人物画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借鉴,其借鉴意义是深远的,当代工笔人物画可以从克孜尔石窟壁画中汲取灵感,不断拓展发展。

通过对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借鉴,当代工笔人物画有更多的可能性和空间来创作出更具艺术价值的作品。

【关键词】克孜尔石窟壁画、当代工笔人物画、借鉴意义、构图技巧、色彩运用、线条表现、发展现状、艺术特点、灵感、拓展发展、深远、艺术借鉴1. 引言1.1 介绍克孜尔石窟壁画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吐鲁番地区罗布泊盆地西北的克孜尔乡,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佛教艺术遗址之一。

这里保存着大量的壁画,被誉为“东方的云岗石窟”。

克孜尔石窟的壁画多以佛教题材为主,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线条流畅,色彩鲜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克孜尔石窟壁画的艺术风格独具特色,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性符号,将佛教故事和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墙壁上。

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神态各异,表情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通过细腻的线条表现和丰富的色彩运用,克孜尔石窟壁画展现出了高超的绘画技巧和艺术品位。

克孜尔石窟壁画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技法上,更体现在其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上。

克孜尔石窟壁画所展现的构图技巧、色彩运用和线条表现,都为当代工笔人物画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参考,启发了艺术家们对于绘画的新思考和探索。

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成为当代工笔人物画的重要参照对象之一。

1.2 介绍当代工笔人物画当代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技艺的一种延续和发展,以笔法细腻、线条清晰、色彩丰富而著称。

在当代艺术领域,工笔人物画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珍品之一,其在当代艺术市场上备受推崇。

克孜尔石窟中涅盘题材图像研究成果评述

克孜尔石窟中涅盘题材图像研究成果评述

克孜尔石窟中涅槃题材图像研究成果评述
克孜尔石窟是中国著名的石窟之一,也是研究唐代佛教艺术的重要遗址之一。

其中,涅槃题材图像是石窟中的重要主题之一,其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评价。

本文将对克孜尔石窟中涅槃题材图像研究成果进行评述。

首先,克孜尔石窟中的涅槃题材图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该题材的表现形式多样,有在佛像头顶描绘涅槃场面的,也有在佛像周围或壁画中以浮雕或彩绘形式展现的。

这些图像具有鲜明的唐代艺术特点,其线条流畅、姿态优美、面相严谨,体现了唐代佛教艺术的高度成就。

其次,涅槃题材图像也是研究唐代佛教信仰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涅槃在佛教中是一种解脱的境界,佛像在涅槃中的姿态和表现形式也反映了唐代佛教对涅槃的理解和追求。

同时,在涅槃场面中,经常出现天龙八部和其他天神、佛菩萨等人物,这也反映了唐代佛教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综上所述,克孜尔石窟中涅槃题材图像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今天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未来的研究也应该继续深入挖掘涅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为我们认识唐代佛教文化、理解人生、创造艺术提供更加丰富的思想资源。

克孜尔壁画“阿修罗王持儿浴海”考

克孜尔壁画“阿修罗王持儿浴海”考

克孜尔壁画“阿修罗王持儿浴海”考克孜尔壁画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中“阿修罗王持儿浴海”这件作品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幅壁画描绘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场景,表现了阿修罗族民的崇拜和幽默感,同时也为我们揭示了丝路上民族文化的璀璨。

首先,让我们看看这幅壁画的图像。

在这幅壁画中,一个膝盖弯曲、身体略微向前的大男孩颇具魁梧,正被其脚边站立着的一位面容严肃的老人捧着手里的钵子给浸泡,钵子里面有水或者其他液体。

这位老人的表情似乎有些不满,以及对这个大男孩的指责之意。

同时,这位老人的头上戴着一个花环,面前还放置着一些鲜花和树枝,似乎是阿修罗族的崇拜神明。

而这个大男孩则被描绘成是一个有些阳刚气息的青年,他的眼神有些呆滞,同时还带着一种轻松和幽默感。

从图像上来看,这幅壁画的用色相对简单,但画面很生动,而且表达的情感也非常直接。

通过这幅壁画描绘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阿修罗族对于孩子的重视和崇拜,以及这个民族的幽默感和美好情感。

然而,这幅壁画的真正意义在于它所代表的文化符号。

在阿修罗族的信仰中,孩子被视为上天赐予的礼物,同时也被视为希望和未来的象征。

因此,在阿修罗文化中,孩子是备受关注的对象,而脱离孩子的形象,则有可能会引起社会的不安。

因此,在这幅壁画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阿修罗族对于孩子的崇拜和关切。

除此之外,这幅壁画还体现了阿修罗文化的幽默感。

在这幅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大男孩的表情十分呆滞,而老人则显得有些得意和不满。

这种幽默感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情感,而是一种积极的、能够带来愉悦和快乐的情感。

综合起来,克孜尔壁画“阿修罗王持儿浴海”是一幅描绘了阿修罗族文化和信仰的杰作。

这幅壁画展现了阿修罗族对于孩子的崇拜和关切,同时也将阿修罗文化的幽默感和美好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一幅壁画,足以让我们对于这个民族文化的璀璨和多彩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浅析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

浅析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

浅析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克孜尔石窟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古代石窟,以其独特的壁画而闻名于世。

这些壁画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而且在当代对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也有着深远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对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进行浅析。

克孜尔石窟壁画呈现了优美的线条和精湛的表现技巧,这些都是当代工笔人物画所需要借鉴的。

克孜尔石窟的壁画以细腻的线条勾勒出了古代的人物形象,表现了古代艺术家对人物形态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这对于当代工笔人物画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样板和学习对象。

现代社会对于细节和表现技巧要求越来越高,而克孜尔石窟壁画所展现的细腻线条和精湛技巧正是当代工笔人物画所需要学习的。

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宗教、历史、风俗等多个方面,这对于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内容拓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当代工笔人物画在表现人物形象的也需要注重画面的内涵和丰富性。

克孜尔石窟壁画展现了丰富多样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为当代工笔人物画提供丰富的题材源泉,而且也可以为当代艺术家提供丰富的灵感和创作素材。

克孜尔石窟壁画所展现的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也对当代工笔人物画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克孜尔石窟壁画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当时的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通过这些内容的表现来展现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

而当代工笔人物画也需要在表现人物形象的融入当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通过这些内容的表现来展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社会背景。

克孜尔石窟壁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线条和表现技巧、内容丰富多样、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以及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等方面。

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和学习克孜尔石窟壁画,不断拓展创作视野,提高艺术创作水平,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为中华民族的艺术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嚪婆罗似饿鬼缘——记克孜尔第224窟小蓝人

嚪婆罗似饿鬼缘——记克孜尔第224窟小蓝人

嚪婆罗似饿鬼缘——记克孜尔第224窟小蓝人
任平山
【期刊名称】《《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00)011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克孜尔石窟一种主题不明的壁画。

经过图像与佛经文本比对,可以确认壁画内容为世尊度化食粪者。

论文同时讨论了蓝色在龟兹壁画语言中的运用。

【总页数】3页(P72-74)
【作者】任平山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克孜尔83窟壁画图像原型考——以月光夫人为考察中心 [J], 雷启兴
2.岩洞情缘--记全国造林绿化先进个人罗应富 [J], 陈鱼乐
3.克孜爾石窟後山區現存龜兹語及其他婆羅謎文字題記内容簡報(一)——第203、219、221、222、224、227、228、229窟 [J], 新疆龜兹研究院;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慶昭蓉;荻原裕敏;
4.克孜尔千佛洞第17石窟壁画的人物造型艺术研究 [J], 陈鸣宇
5.图版1龟兹克孜尔石窟第17窟右侧甬道外壁的“佛衣画”造像,为罗什本《十住经》“法云地”内容而造,头光及身光中的诸小像则表现“化身”的境界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摩 耶夫 人 组图 ,及 公元 5 0 0年 厘河女 神 像的 组合 关
系基本一致, 二者在图像 、 装饰及图像构成上很相似。 克孜 尔 石 窟 8 3 窟 壁 画 中 月光 夫 人 应 该是 一 个 组 合关 系 ,而不 单 单 是 一个 印度 三 屈式 药 叉 女 符号 的表征 。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三个带有组合构图关系的浮雕中, 开 始 了故事 情 节性 的叙 述 ,三 屈式 女神 的形 象被 广泛 地运用到佛传故事 当中,和早期表象征的药叉女有很 大不 同 。 这种直立三屈式的摩耶夫人像最初的图像原型来 自于南印度阿玛拉瓦提佛传图中摩耶夫人像和 中; I L I O N 度的萨尔纳特佛传图中摩耶夫人像发展到恒河女神系 列组合图像的变异 ,与桑奇药叉女没有直接联系。而 以摩耶夫人为中心的佛传浮雕大多为公 四世纪到五世 纪左右出现 ,主要分布在中北印度 ,在西北印度的犍 陀罗佛传浮雕 中摩耶夫人通肩穿衣 ,常常位于雕像正 中间,在形态和组合关系上与上述浮雕差异很大 。克 孜尔 8 3 窟壁画可能来源于一个印度笈多 一秣苋罗艺 术的粉本 ,与犍陀罗风格没有直接关系。 同时印度 药叉 女 常常被 放置 到 门楣 、 大门、 立柱 、 的边缘 , 起 到 守卫 的作 用 , 继续 存在 于在 阿玛 拉瓦 提 、 萨尔纳特佛传图中摩耶夫人浮雕及恒河女神雕像中, 这样的安排反映在克孜尔 8 3 窟壁画中月光女神也被 绘于 壁画边 缘 的位 置 ,但守 卫 的作 用及 意义 已经 完全 消解,可能是作为印度早期药叉女习惯被放置到边缘 的传统欣赏形式和习惯被保存承继下来。
( 责任 编辑 :梁 田 )
美术 与 设计 I F I NE AI R T ¥ & DE¥1 GN时腰部及四肢也被有意的拉长 , 腿部及脚掌 、脚趾朝 向画面正面 ,二者总体特征相一 致 。从 姿 态上 看 ,恒 河女 神右 脚 踩着 鳄 鱼状 的莫 卡 罗 身上 ,左脚 向右腿 内侧伸出 ,脚掌内侧向上翘起 ,身 体 呈典 型 的三 道湾 式 的 曲线 。左 右两 边一 低 一高 分别 站着俩个小人 ,左边的小人一个正在降伏摩卡罗,位 置略低 ,并未紧贴恒河女神 ,并且与恒河女神有一定 距 离 并 且 形 成 了一 个 u 字 形 空 间 ,右 边 一 个 小 人 安 静的站立于高处靠近恒河女神肩膀 , 与左边小人相比, 位置略高 , 目光朝向恒河女神 , 正在向恒河女神朝拜 。 左右 两 个小 人 形成 一个 斜 线 ,一 动一 静 。与恒 河 女神 像做 比较 ,克孜尔 8 3 窟 月光夫人右下角也有一位赤 裸上身的童子,盘坐于地,举起左手 ,身披 帛带,目 光 朝向 月光 夫人 ,并 且 也和 月光 夫 人形 成类 似 U 字 形 的空间 ,而画面左边则半坐着一个侍者 ,双手端圆盘 正在敬献 ,身体靠近 月光夫人 ,神态安详 ,目 光 与画 面左侧小人相对。也形成 了一条斜线,左右两边也是 低一高 ,一静一动。只是在克孜 尔 8 3 窟壁画中右 边小人望着月光夫人 ,而在恒河女神则是左边小人望 着恒河女神。这组人物被放到整幅壁画的右边角,类 似一个三角,隐蔽在整幅壁画之中。 从 以上分析可 以看出 ,克孜尔 8 3 窟壁画月光夫 人不但与萨尔纳特佛传图中表现诞生主题的摩耶夫人 图像组合相关联 ,在姿态 、造型要素方面与印度恒河 女神像很接近 ,并且发现在克孜尔壁画中隐匿着一个 组合的图像关系,这种组合关系与萨尔纳特佛传图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