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三模2020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 语文卷 (含答案)

合集下载

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郑州市【语文高考】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解析版】说明:一家之言,请批判阅读。

序图:钱念孙、许浑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君子人格,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数千年发展进程中不断塑造和培育的正面人格被历代中国人广泛接受并尊崇。

“君子”一词在西周时早已流行,主要指称贵族和执政者。

春秋末期,孔子赋予“君子”概念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

【说明1A√】冯友兰说,孔子一生思考的问题很广泛,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对如何做人的反思。

如果说,孔子思想的核心是探求如何做人的道理,那么他求索的结果,就是做人要做君子【作者说的。

】。

君子作为孔子心目中崇德向善的人格,既理想又现实,既高尚又平凡,是可见可感、可学可做、应学应做的人格范式。

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创立了儒家学派。

什么是儒学?有一种观点回答得很干脆:儒学就是君子之学。

具体来说,在修己和治人两方面,儒学都以“君子的理想”为枢纽观念【何为“枢纽观念”?就是根本观念,也叫核心观念。

因此1C√】:修己即所以成为“君子”,治人则必须先成为“君子”。

从这一角度说,儒学事实上便是“君子之学”。

这种观点从儒学的目标追求和功能作用上说明儒学的特点,无疑抓住了本质,对于我们理解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在今天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面向现实人生的伦理学说,与西方文化大相径庭。

西方文化热衷于构造能够解释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关系的严密理论系统,热衷于探寻认识论、方法论、辩证法等。

中华传统文化虽然也包括对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法的思考,却并不层层追问“是什么、为什么”,而是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做什么、怎么做”。

【1 D√可以说《论语》是告诉人们践行的典范,是典型例证。

】这种不仅讲究“知”,更看重“行”的“知行合一”的理念,在有关君子及君子文化的论述中尤为突出。

郑州语文高考三模试卷详解20.6.

郑州语文高考三模试卷详解20.6.

2020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世间事物有真、善、美三种不同的价值,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种不同的活动。

人能知,就有好奇心,就要求知,寻求真理;人能发意志,就要想好,就要趋善避恶,造就人生幸福;人能动情感,就爱美,就欢喜创造艺术,欣赏人生自然中的美妙境界。

求知、想好、爱美都是人类天性;人生来就有真、善、美的需要,真、善、美具备,人生才完美。

教育的功用,就在顺应人类求知、想好、爱美的天性,使一个人在这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和发展,以达到完美的生活。

“教育”一词的英文是从拉丁动词来的,原义是“抽出”。

所谓“抽出”就是“启发”。

教育的目的在“启发”人性中所固有的求知、想好、爱美的本能,使它们尽量生展。

中国儒家最高的人生理想是“尽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参天地之化育。

”教育的目的,可以说就是使人“尽性”,“发挥性之所固有”。

物有真、善、美三面,心有知、情、意三面,教育求在这三方面同时发展,于是有智育、德育、美育。

三育对于人生本有同等的重要,但是在流行教育中,美育在实施与理论方面都很少有人顾及。

20年前蔡孑民先生一度提倡过“美育代宗教”,他的主张似未发生多大的影响。

还有一派人根本仇视美育,觉得美育对于德育有妨碍。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以为多受诗和艺术的熏染,人就会失去理智的控制而变成情感的奴隶。

近代哲学家卢梭怀疑文艺,因为他把文艺看成朴素天真的腐化剂。

他们的根本错误在于认定情感是恶的,理性是善的,人要能以理性镇压感情,才达到至善。

这种观念何以是错误的呢?人是一种有机体,情感和理性都是天性固有的。

河南省郑州市2020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20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答案

郑州市 2020 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世间事物有真、善、美三种不同的价值,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种不同的活动。

这三种心理活动恰和三种事物价值相当:真关于知,善关于意,美关于情。

人能知,就有好奇心,就要求知,就要辨别真伪,寻求真理。

人能发意志就要想好,就要趋善避恶,造就人生幸福。

人能动情感,就爱美,就欢喜创造艺术,欣赏人生自然中的美妙境界。

求知、想好、爱美,三者都是人类天性;人生来就有真、善、美的需要,真、善、美具备,人生才完美。

教育的功用,就在顺应人类求知、想好、爱美的天性,使一个人在这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和发展,以达到完美的生活。

“教育”一词的英文是从拉丁动词来的,原义是“抽出”。

所谓“抽出”就是“启发”。

教育的目的在“启发”人性中所固有的求知、想好、爱美的本能,使它们尽量生展。

中国儒家的最高的人生理想是“尽性”。

他们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参天地之化育”。

教育的目的,可以说就是使人“尽性”,“发挥性之所固有”。

物有真、善、美三面;心有知、情、意三面;教育求在这三方面同时发展,于是有智育、德育、美育三。

三育对于人生本有同等的重要,但是在流行教育中,美育在实施与理论方面都很少有人顾及。

20 年前蔡孑民先生一度提倡过“美育代宗教”,他的主张似没有发生多大的影响。

还有一派人根本仇视美育,觉得美育对于德育有妨碍。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以为多受诗和艺术的熏染,人就会失去理智的控制而变成情感的奴隶,近代哲学家卢梭怀疑文艺,因为他把文艺看成朴素天真的腐化剂。

他们的根本错误在认定情感是恶的,理性是善的,人要能以理性镇压感情,才达到至善。

这种观念何以是错误的呢?人是一种有机体,情感和理性既都是天性固有的。

若情感让理性压抑下去,便是一种损耗。

人好比一棵花草,要根茎枝叶花实都得到平均的和谐的发展,才长得繁茂有生气。

河南省2020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第三次模拟练习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2020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第三次模拟练习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20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三)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四大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用0.5mm的黑色水笔直接答在试卷上,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日晕./晕.车字帖./俯首帖.耳千载.难逢/满载.而归B.棱镜/菱角蚩尤/嗤之以鼻以身殉.职/徇.私枉法C.炮.弹/炮.制强.悍/强.词夺理忍俊不禁/百无禁.忌D.畜.牧/储蓄.诞.生/垂涎.三尺甘之如饴./百战不殆.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矜持蛾眉顶梁柱消声匿迹张皇失措B.倜傥希翼不足道纷至沓来茫刺在背C.落弟劝诫大无畏怏怏不乐李代桃僵D.障壁荒唐文曲星提纲挈领无精打采3.古诗文默写。

(共8分)(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里老人和孩子幸福愉快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酒是中国古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

文人借酒宣情、借酒言志、借酒浇愁,品评入生。

晏殊借酒低吟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的时光变迁;范仲淹借酒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秋思》)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有很多成语源自经典的文学作品。

请从下列成语的释义或出处中,任选一个,简要概括与该成语相关的情节。

①趁火打劫:指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

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出自《西游记)第十六回:“正是财动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火打劫,找回云步,经转山洞而去。

郑州市2023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郑州市2023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郑州市2023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历史上,产生于农耕文化的宗族,是以血缘的亲疏关系聚集起来的地缘与血缘共同体,构成了乡村社会结构的重要基础。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乡村共同体的内聚性、稳定性和连续性是中国社会凝聚与稳固的坚实基座,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重要根基。

在农业生产中,土地、生产方式、人口规模、组织形式四要素构成反应链,成为农耕文明的重要基底。

土地的状况决定了适宜种植的作物种类和基本的耕作方式。

生产方式是粗放还是精细、是否兴修水利等,对亩产量有着决定性影响,进而决定人口规模。

一定规模的人口以何种方式组织生产,不仅影响着具体的生产方式,还奠定了社会结构的基础。

在耕种大面积土地以及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时,需要大量劳动力,为了协调生产,对人群的组织形式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以血缘纽带将人群组织在一起,无疑是最为自然的方式。

于是宗族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农耕时代基层的社会组织,承担着生产与管理的基本社会职责。

土地是农业生产最为关键的要素,掌握了土地管理权,实际上也就具备了对生产与生活的支配权。

因此,宗族在实质上就成为农耕文化的关键性因素。

宗族的人伦秩序与道德规范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

就宗族内部成员而言,宗族建立了具有相同血缘的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使其不至离散,具有一定的内聚力。

宗族的内聚功能,在族约、家训、祠规等家族文献中,以尊祖、孝亲、敬长、睦族等观念体现出来。

祭祖仪式加强了共同的祖先认同与血缘认同,强化了内部团结和内部整合。

编修族谱为家族成员提供了由文字铭刻的共同祖先记忆。

河南省郑州市2020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2020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

郑州市2020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世间事物有真、善、美三种不同的价值,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种不同的活动。

这三种心理活动恰和三种事物价值相当:真关于知,善关于意,美关于情。

人能知,就有好奇心,就要求知,就要辨别真伪,寻求真理。

人能发意志就要想好,就要趋善避恶,造就人生幸福。

人能动情感,就爱美,就欢喜创造艺术,欣赏人生自然中的美妙境界。

求知、想好、爱美,三者都是人类天性;人生来就有真、善、美的需要,真、善、美具备,人生才完美。

教育的功用,就在顺应人类求知、想好、爱美的天性,使一个人在这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和发展,以达到完美的生活。

“教育”一词的英文是从拉丁动词来的,原义是“抽出”。

所谓“抽出”就是“启发”。

教育的目的在“启发”人性中所固有的求知、想好、爱美的本能,使它们尽量生展。

中国儒家的最高的人生理想是“尽性”。

他们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参天地之化育”。

教育的目的,可以说就是使人“尽性”,“发挥性之所固有”。

物有真、善、美三面;心有知、情、意三面;教育求在这三方面同时发展,于是有智育、德育、美育三。

三育对于人生本有同等的重要,但是在流行教育中,美育在实施与理论方面都很少有人顾及。

20年前蔡孑民先生一度提倡过“美育代宗教”,他的主张似没有发生多大的影响。

还有一派人根本仇视美育,觉得美育对于德育有妨碍。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以为多受诗和艺术的熏染,人就会失去理智的控制而变成情感的奴隶,近代哲学家卢梭怀疑文艺,因为他把文艺看成朴素天真的腐化剂。

【6月2日郑州高考三测语文】2020年6月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6月2日郑州高考三测语文】2020年6月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反客为主,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指违背了通常的主客关系,也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联系文本内容可知,学生与“网络、手机”的关系违背了通常的人和工具的关系,所以此处用“反客为主”更合适。

]18.(3分)D(A项句子成分残缺,“固然有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导致大学生时间紧张”中,缺失“有”的宾语;B项句式杂糅,“对社交工具过于依赖也造成了大学生阅读匮乏的主要根源之一”是“对社交工具过于依赖也造成了大学生阅读匮乏”“对社交工具过于依赖也是造成大学生阅读匮乏的主要根源之一”两个句子杂糅;C项句子成分残缺,“固然有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导致大学生时间紧张”中,缺失“有”的宾语。

)19.(3分)B(后文“空闲时间被屏幕占据”的主语是“不少大学生”,故排除A项;前文有“曾经”一词,B项中的“随着”和它在时间上有呼应,前后文衔接更紧密,故排除C、D两项。

)20.(6分)示例:(1)韩民众访春天品中国文明(2)欢度五一佳节,韩民众“云”中游故宫/欢度五一佳节,韩民众“云”中感阳春[6分;每联3分,其中对联能概括出新闻的主要内容1分,句式基本一致(上下联句法基本一致,上下联词性基本相同)1分,仄起平收(下联尾字用平声)1分;如上下联字数不相等,该联不给分。

]21.(5分)描述:在漫画的左下方有一个陷阱,/陷阱底部有尖锐的石块(或“尖刺”“尖锥”“竹签”等);/在陷阱上面的两侧各立着一根木杆,两个木杆被一条绳子连接起来,在绳子上挂着一条大鱼;/一只猫站在陷阱的右侧,/瞪大眼睛看着那条大鱼。

(3分;由“/”所示,共五个语意点,少一点扣1分,扣完3分为止;第三个语意点能写出“陷阱上挂着一条鱼”之意即可;语言不连贯,有语病,扣1分;字数超出要求,扣1分。

)寓意:最诱人的地方最危险,拒绝诱惑才能避免陷入危险境地。

(2分;意思对即可)四、写作(60分)22.参照2019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叶清臣字道卿,苏州长洲人。

2020年郑州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郑州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郑州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致中和”等理念,体现着深刻的生态哲学。

天人合一。

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凝结在天人合一思想之中。

在这里,所谓“天”,主要指自然界或自然的总体,宇宙的最高实体;所谓“人”,是指人和人类。

天人合一观的首要含义是肯定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来自大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中国哲人多以天人合一为高级境界与觉悟,认为天人合一所观照的宇宙万物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认为天与人和谐,人与物感应,宇宙中的一切生命互相关联。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先哲对人与自然关系最好的定位与诠释,也为化解人类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启示。

大自然赋予人类生存的条件,同样也需要得到人类的尊重与爱护。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并改善自然环境,建设生态系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道法自然。

道家提倡人们要顺应自然的本来,反对人类随意违反自然的本性,强行干预世界。

老子认为,人是在宇宙的演化历程中诞生的,人类诞生以后,由于禀受天地之灵而成为宇宙中之一大,即所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虽然人也同为四大之一,但在宇宙中的地位并不比其他三大更高,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里所讲的自然包含三层含义:外在的自然界、运行的功能、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因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尊重自然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道法自然就是万事万物的运行都遵守包括自然之道、社会之道、人为之道的自然规律,这也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

2020郑州市高考三模语文答案

2020郑州市高考三模语文答案

2020郑州市高考三模语文答案2020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3分)B(曲解文意。

“突出的是西方教育富于启发性的特征”错误,根据原文,应该“突出的是”“教育的目的在‘启发’人性中所固有的求知、想好、爱美的本能,使它们尽量生展”。

)2.(3分)B(论证方法错误。

“例证法”不当,应该是“喻证法”。

)3.(3分)C(A.曲解文意。

“‘以美育代宗教’体现了对美育的忽视”错误,根据文意,“以美育代宗教”是一种重视美育的说法,但不为当时的人重视。

B.张冠李戴。

“借鉴周以前的歌乐舞形式”有误,原文为“必须恢复周以前歌乐舞的盛况”,恢复的是“盛况”,而非“借鉴周以前的歌乐舞形式”。

D.文外文内关联出错。

“这表明文艺能使人从自然的限制中解放出来”有误,歌德的事例能表明的是文艺能带给人“情感的解放”。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4.(3分)C(“若发生交通事故无法认定责任方”表述绝对,原文为“一旦出了交通事故,责任方认定就变得十分困难”。

)5.(3分)C(原因分析不当,变未然为已然,“人们由专注个人交通工具转向专注共享交通工具”是将来可能会出现的原因。

)6.(6分)①安全方面(或“核心技术方面”):技术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比如传感器的感知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复杂的环境条件。

②政策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尚需建立和健全,比如安全责任主体还需要法律予以明确。

③认知方面:相关部门还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消费者对“无人驾驶”的认可程度。

④配套方面:智能交通设施、新一代移动通讯、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术也要随之提升,为“无人驾驶”提供保障。

⑤成本方面:目前“无人驾驶”的开发和制造成本较高,不利于普及,还需进一步降低。

[答出一方面给2分(其中“概括”1分,“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方面、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2020年郑州市外国语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

2020年郑州市外国语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

2020年郑州市外国语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世纪以来,人工智能已成为科幻小说、科幻电影最钟爱的主题,以至于它占据了我们关于未来的主要想象空间。

不幸的是,这些作品所描述的人工智能窄化了我们对于未来生命和生活形式的想象,似乎人类未来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与机器人的斗争。

同时,过去一百年充斥在科幻文化中的拟人化手法也把人工智能窄化了。

机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典型形式和一个发展方向,而人工智能对我们的意义不只是它可以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的思维,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理解人的语言、思维和智能本身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科幻文化对人工智能的窄化还在于,好莱坞电影中总是将机器人和人的根本差别归于感情或者说是“爱”,其实人的社会性存在是人工智能尤其是人工生命研究领域最大的难题。

人工智能必须建立一个可预测的世界模型以及反应、修正机制,这都是建立在一个理性个体的假设之上。

问题在于,世界上不止有一个个体,还有无数他者,如何以算法应对无数社会性个体之间复杂的、充满非理性和偶然性的相互作用?这才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难点所在。

心灵没有方程式,社会性的心灵更加无法用算法解决,这或许正是艺术的机会。

然而,人的社会性在今天这个网络社会受到了新的挑战。

近20年来,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技术在明显加速,我们能够感觉到各种技术对生活的“重置”。

技术的发展在引诱着也在强迫着我们跟随,不断跟它一起更新换代——引诱是因为花样翻新、追求时尚,而强迫是因为整个服务系统在更新,我们只能跟着更新,否则等待你的是脱离网络、去社会化。

这种加速度,这种迅即的自动化、现成性,取消了我们自主的学习与生产。

那么,我们是不是还能保持艺术创造的欲望?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最切近的应用场景中,淘宝、京东设置了众多的“推荐”和“方便”,这些“方便”不但是引导消费的诱饵,更是对我们自身的诱导和窄化。

河南省郑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质量预测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质量预测试题
美育不但不妨害德育,而且是德育的基础。不过美育的价值还不仅在此。西方人有一句 恒言说:“艺术是解放的,给人自由的。”第一是情感的解放。第二是眼界的解放。第三是 自然限制的解放。
从历史看,一个民族在最兴旺的时候,艺术成就必伟大,美育必发达。史诗悲剧时代的 希腊、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哥德和贝多芬时代的德国,都可以为 证。我们中国人,古代对于诗乐舞的嗜好也极普遍。《诗经》、《礼记》、《左传》诸书所 记载的歌乐舞的盛况,常人觉得仿佛是置身近代欧洲社会。现在,我们要想复兴民族,必须 恢复周以前歌乐舞的盛况,这就是说,必须提倡普及的美感教育。这是负教育责任的人们所 应该特别注意的。
2
如果您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
C.文章将儒家思想与柏拉图诸人的德育思想加以比较,指出了二者的异同,论证了美育 是德育的基础。
D.文章从对个人的意义与对社会的意义两个方面,对美育的价值进行了剖析阐述,论说 全面深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西方在对美育的认识上都曾经存在误区,“以美育代宗教”体现了对美育的忽视, 柏拉图的看法则体现了对美育的仇视。 B.美育是否发达,与民族的兴盛与否密切相关,我们若要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重视美 育,甚至借鉴周以前的歌乐舞形式。 C.在中文里,“善”与“美”虽然各有其字,但表意有时可互相替用。这一语言现象大 致能印证文中提及的美善关系。 D.歌德失恋后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将痛苦倾泻于书中,书成后烦恼尽消。这表明 文艺能使人从自然的限制中解放出来。
3
如果您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
天气的影响较大,一旦遭遇恶劣天气,车辆可能无法完全正确地感知距离、识别标志和行人。 而且,目前虽然多地已开展道路测试,但大多是封闭道路测试。此外,在现有条件下,根据 相关法规要求,一些“无人驾驶”汽车也并不能真正做到“无人”,而是需要在特定范围、 规定场景以及有人员监管的前提下实现。

郑州市2020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

郑州市2020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

郑州市2020年⾼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樊勇地理⼯作室】是内蒙古⾃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中学地理组教师樊勇创办的公众平台,⾯向全体地理爱好者和地理教师提供优质⾼中优质教育资源和新⾼考资讯的平台。

如果你是在读⾼中学⽣,置顶樊勇地理⼯作室!如果你⾼三毕业了把⽼师的⼯作室公众号传给你的师弟师妹们!名师点睛,学法指导,全部是“地理⼲货”。

郑州市2020年⾼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考⽣应⾸先阅读答题卡上的⽂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本卷共35个⼩题,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

确⼭位于河南省南部,是素有“⼩延安”之称的⾰命⽼区。

2015年以来,⼤批在乐器制造⾏业被誉为“确⼭师傅”的确⼭制琴师从北京等地将⼿⼯制琴⼩作坊迁回了⽼家。

⽬前,确⼭共有40多家提琴⽣产企业,提琴产量已占到全国的40%,其中⾼档产品更是占80%以上。

起初,当地⽣产的提琴都是以代加⼯为主,完成订单后贴上其他著名提琴⼚商的商标销往世界各地。

如今,这⾥已经开始⼤⼒发展⾃主品牌。

据此完成1~3题。

1.“确⼭师傅”将⼿⼯制琴⼩作坊迁回⽼家得益于当地()A.提琴消费市场⼴阔B.劳动⼒素质⾼C.制琴产业基础好D.政府政策⽀持2.确⼭提琴企业为其他著名提琴⼚商代加⼯提琴的主导优势是()A.影响深远的国际知名度B.丰富优质的原料⽣产C.精雕细琢的⼯匠精神D.稳固密切的产业协作3.为进⼀步提⾼确⼭提琴的市场竞争⼒,当地企业应致⼒于()A.降低⽣产成本B.降低产品价格C.扩⼤⽣产规模D.加⼤⽂化创新海⾯空⽓发⽣平流运动时,若海⾯温度和⽓温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导致⼤⽓底部⽔汽达到饱和状态,就会形成平流雾。

平流雾根据海⾯温度和⽓温之间的差异⼀般划分为蒸发雾和冷却雾。

渤海海域夏季海雾多发,严重影响沿海⼯农业⽣产和交通运输安全。

2020-2021学年郑州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郑州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郑州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老秤收藏家凌鼎年梁歆臣是锦溪镇土生土长的老住户。

他这人不抽烟不喝酒,就一爱好,喜欢老物件。

在镇上,他也算资深的收藏家了。

不过,他的收藏与众不同,他不收藏书画,不收藏瓷器,不收藏玉器,不收藏铜器,也不收藏石头,他单单收藏老秤,即杆秤。

梁歆臣偏爱收藏杆秤,与他的外婆有关。

他外婆家有一杆老式的红木秤,堪称杆秤之王。

外婆轻易不拿出,每到二十四节气的立夏这天,外婆就把那杆老式的红木大秤拿出来,挂在房梁上称孩子的重量,据说是个古老的风俗:胖了,谓之增福;瘦了,谓之消肉。

梁歆臣记得很清楚,称男孩时外婆会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

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

”称姑娘时外婆会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

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

”外婆临终前,把那杆大秤送给了梁歆臣,对他说:“这是外婆唯一能传给你的东西,好好保存,留点念想。

”后来,锦溪镇上最后一个做杆秤的范老伯过世了,他儿子在外地工作,回来处理他老爸的遗物,对于老屋的那些杆秤,他一点兴趣也没有,准备廉价处理掉。

梁歆臣凑巧遇上了,一看大大小小有百多杆秤呢,有红木的,有柞栎木的,都是上等木质的,梁歆臣越看越喜欢,一咬牙就包圆买下了,回去后,被他老婆一顿臭骂。

不过从此后,他开始收藏杆秤。

每次出差,他一有闲就跑古玩市场,见到好的杆秤就买下,还去乡下、小镇寻觅老式杆秤。

一晃三十多年,他的藏品中,有金杆秤,有银杆秤,有铜杆秤,有玉杆秤,有象牙杆秤,有骨杆秤。

大的几米长,小的半尺不到,叫戥子秤,称金、称银、称中药材的。

梁歆臣收藏杆秤,他老婆一直是反对者。

她认为收藏书画、瓷器、玉器等,都有很大的升值空间,而收藏杆秤这种淘汰货,既占地方,又浪费钱,如果把这些钱放在股市,说不定旱翻了几番了。

但他依然沉湎其中。

有记者来采访他:“杆秤为什么是十六两一斤,而不是十进制的?”梁歆臣答曰:“相传杆秤是苏州的范蠡发明的,他采用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做标记,共十三颗星,再加福、禄、寿三星,就是十六颗星,一颗星代表一两。

2020届郑州市外国语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

2020届郑州市外国语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

2020届郑州市外国语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陈寅恪说:“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

”这表明学术研究还需借助于历史的想象力,但历史想象与艺术想象有所不同,我们切不可拿“想象”作“证据”,“误认天上的浮云为天际的树林”。

这也是治学者应当牢记的“信条”。

治学须以历史学为根基。

李大钊说:“纵观人间的过去者便是历史,横观人间的现在者便是社会。

”也就是说,要洞察现实的社会,就不能不研究过去的历史。

胡适之则把这种认识的思路,比作“祖孙的方法”。

这一方法从来不把事物看作一个孤立的东西,而把它视为“历史”的一个“中段”:“上头有他的祖父,下头有他的孙子。

捉住了这两头,他再也逃不出去了。

但历史也不是单纯事件的条块铺陈,它的背后还有“思想”,“有一个思想的过程所构成的内在方面”。

因此,我们只有通过“想象”,才能把握它内在的“思想”,才能从一堆枯燥无生命的原材料中发现有血有肉的生命。

事实上,对许多研究者来说,研究对象与他个人经历并无直接关系。

研究政治史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政治家,如果没有历史想象力的参与,他们的研究工作可以说是难以开展的。

历史想象应是“构造性”的。

这一点和艺术想象确有相似之处。

钱钟书也认为,“史学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

盖于小说、剧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司马迁他在《史记》中创立的记史方法。

比如刘邦之母大泽遇蛇、韩信下邳遇黄石公等,就具有艺术想象的意味。

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我们所赖以说明问题的一些“凭借”,如民族、国家、政党等,虽然是一种历史的具体的“存在”,但要把握它们,也要依赖于人的想象。

按照安德森的话说叫作“想象的共同体”。

比如,研究民族,即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认识他的全部同胞,或者和他们相遇,而是一种相互连接的意象让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