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的需求谈中国企业的智慧化
数字化、智能时代如何进行企业组织与管理
在世界经济发展步伐逐渐加快的背景下,科学技术获得更多提升支持,为此取得越来越多的进步,表现最为突出的方面就是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人们开始思考未来发展过程中行业链条的变化,在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如何更有效地进行组织和管理,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下面就企业在未来的组织和管理如何进行做简要分析:一、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下,企业组织的特点智能化和数字化时代下,互联网成为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其在企业组织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使企业组织有一些变化,与传统模式的企业组织大不相同,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以人为本。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才的资本化互联网时代下,“人力资本”的发展趋势已经不能阻挡,人才从来都没有像今天一样是企业至关重要的资本和竞争力,其价值分配权力更强,可以站在资金资本的层次上,二者已经日趋平等。
货币资金和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企业两个重要的“标配”。
真正的人才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为此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去获取高端人才。
2.组织架构的动态化为满足业务模式需求,会依据任务和项目或者是兴趣爱好、人缘等聚集为一个一个“群落”,不同群落之间相互沟通。
除此之外,员工之间保持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可以进行无边界的交流与互动,以自由开放的状态进行表达和分享,实时进行交流,每一位员工都是一个创造中心。
3.组织管理的人性化在数字时代下,企业的管理组织已经平台化、网络化,管理已经去权威化、去中心化,协同方式变得更加项目化和柔性化,员工有着足够的自主管理空间,企业更尊重员工,促使员工释放出创造性和主动性,也激发出创新热情与欲望,并不能单纯依赖制度以及K P I 考核指标进行硬性的约束。
4.人际关系的平等化企业组织同个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依附和绝对服从的关系,管理人员并不是组织中具有最高权力的指挥命令中心,其更像是象征,引导员工前进,每一个员工都具备一定自主经营和自治的能力,组织中员工处于何种地位,需要依靠影响力的大小,不是职权大小。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实践——国家能源集团的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与高质量发展
年11月,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家能源集团)在原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原神华集团公司合并重组的基础上成立,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央企重组——重组后的国家能源集团拥有1.8万亿元总资产和33万名员工的庞大体量,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区和全球十多个国家的煤电业务,快速的技术革命、产业变革和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使得这一重大企业重组面临着机构融合、业务重整、流程再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实践——国家能源集团的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与高质量发展屈琳珊 项安波 | 文屈琳珊: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项安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在强国战略指引下积极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是央企的战略选择和自觉行为。
由全球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企业和全球最大的煤炭企业重组而成立的国家能源集团,如何通过数字化助力企业融合,推动传统业务体系全方位改造?如何以智能化赋能能源制造业务创造新价值?以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运营效率?2017造等重大挑战。
面对重组融合和转型升级的双重挑战,国家能源集团选择依靠科技创新作为推动转型、促进融合的根本途径,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推动实质性整合与高质量发展。
经过上下齐心戮力,国家能源集团在合并的首年,收入和利润就分别获得了20.48%和33.22%的增长,并在2018、2019和2020连续三年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连续正增长。
这其中,数字化促进企业融合、智能化赋能创造价值、精细化提升运营效率,是实现“1+1>2”协同效79应,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企业的重要经验之一(见图1)。
强强联手为数字化、智能化和精细化奠定企业基础重组成立的国家能源集团承担着践行中国能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使命。
作为十九大之后首个重组的中央企业,国家能源集团被赋予了打通煤电梗阻、实现一体化发展、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等任务。
合并前,中国国电集团和神华集团,分别是发电和煤炭领域的中国行业龙头企业。
管理的智慧
管理的智慧——顺势而为作者陈智慧任何事情里都包含有智慧,有时好像是我们发现了它,有时好像是它发现了我们;很难用一两句话来说明,但确实存在,我甚至不知道它是本体还是客体。
但我们之所以不能窥全貌,是因为它包含三个层面,一是系统;二是规律;三是沟通。
站得不高看不见系统;悟得不深,摸不到规律;不在当下,根本无法沟通。
对于管理这个名词,有很多的定义,也有很广的内涵,无非是管事或者管人,复杂些的都会谈到制度和流程,或者E化,其实每个人都不希望被别人管,可是每个人又都在组织的管理中;很多人喜欢去做管理,可是却发现总是管理不好,连自己都管不好的人,又怎么期望管理别人会优秀呢?那么管理就是一个难题,所以优秀的管理者显得尤为可贵,或者稀缺。
稻盛和夫接手了濒临倒闭的日航,欲令之起死回生,乃至再造辉煌——这确实是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事情,它体现的应该就是管理的智慧。
1、管理的智慧首先是顺势而为,我很少看到企业短期做大手术成功的,即使眼下成功了,可是遗留的后患却足以在日后致命,顺势而为应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顺市场之势;二是顺文化之势。
顺市场之势:首先就是要确定企业的战略,战略被人认为很高深,很复杂,但实际上只是长远发展的思考,也就是要考虑我是谁,我怎么才能活下去,我如何能活得更好的问题。
战略是企业经营层面一定要做的,所以在管理部分暂不详谈。
其二调整组织结构,组织结构一定要为市场服务。
如果公司靠终端制胜,那么组织结构就力求扁平化;如果公司是靠渠道制胜的,那么组织结构需要事业部制;如果靠品牌制胜,组织为专业官僚结构好一些;如果靠施工服务或者项目质量制胜,还是选择矩阵制更合适些。
其实管理无定论,所以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照搬的管理,是最可怕的。
组织结构是极其重要的,可是大家都习惯了直线—职能制,所以跨部门协作差和领导负担重、公司效率低,几乎成了中国企业的通病。
组织结构调整了,人员才能各司其职,这才会遇到并解决流程是否顺畅,才会有制度是否可行,才会有奖惩是否合理等一系列问题。
中国式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中国式管理的理念与实践中国式管理是一种具有独特特点的管理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注重夯实基础、重视团队协作、注重细节、推崇人情和关系等。
这种管理模式由于在中国文化和凝聚力、信息和沟通方式、国情和优势等方面具有深厚的根源和特点,因此在中国国内和国际舞台上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本文将以中国式管理的理念与实践为主题,系统地阐述其特点、优势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运用。
一、中国式管理的特点1.强调夯实基础中国式管理强调夯实基础,追求“基础扎实、体系完备”的管理目标。
这种理念在实践中主要体现为,注重员工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注重组织架构和规范流程的优化,注重对于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塑造,以及注重对于市场和行业的深入了解等。
这种基础扎实的理念,可以保证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不会忽视重要的行业知识和企业文化,保持管理的可持续性和合规性。
2.重视团队协作中国式管理注重团队协作,主张“团结互助、协作共赢”的精神。
这种理念在实践中主要体现为,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鼓励员工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注重团队间的交流和协作。
这种团队协作的理念,可以充分利用员工的优势和潜力,提升企业整体的竞争力和协同性。
3.注重细节中国式管理注重细节,主张“注重细节、态度决定一切”的管理思想。
这种理念在实践中主要体现为,从员工到企业管理层都应重视细节,注重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注重客户反馈和用户体验,注重对于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的宣传和推广。
这种注重细节的理念,可以为企业树立起高度的形象和品牌认知度,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4.推崇人情和关系中国式管理推崇人情和关系,主张“人情味、人情味”的管理方式。
这种理念在实践中主要体现为,推崇企业家庭式管理,注重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平衡,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和员工关系。
这种推崇人情和关系的理念,可以在员工心理上产生一种亲切感和归属感,增加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和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绩效和凝聚力。
二、中国式管理的优势1.适应中国的国情和特点中国式管理是一种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发展的管理模式,其与中国的国情和特点相适应。
中国传统之中的管理智慧
中国传统之中的管理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智慧,其中包括尊重人性、诚信、中庸思想、礼仪、风水等等。
以下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的一些探讨:
尊重人性:中国文化中一直强调的是“人情世故”,尊重人性,人本论,将人看作是管理的关键要素。
作为管理者,要尊重每个员工的人格,了解他们的个性、能力、意愿和价值观,并尝试以此来激发团队的合作性和创造性。
诚信:中国文化中强调的信仰和品德十分重要,管理者必须以诚信为本,诚实守信,履行承诺,赢得员工的信任和尊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口碑是至关重要的。
中庸思想:中庸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基石之一,代表着一种折中和谐的思想。
在管理团队中,管理者要尽量避免极端行为,而是采取一种讲求公正、平衡和中庸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以平衡不同人之间的利益和需求。
礼仪: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非常重要,尊重长辈,尊重学者,尊重领导,以及其他团队成员,在团队之间保持良好的互动和尊重,管理者需要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传达一个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风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不仅是一种地理和环境的概念,也是宇宙能量和精神力量的重要方面。
与传统文化的管理相结合,风水理论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和风水,以吸引机遇和资本,并为企业带来好的运气。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涵盖了尊重人性、诚信、中庸思想、礼仪、风水等各方面。
这些智慧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和指导,也可以帮助企业建立一个良好而有意义的社会形象,从而在市场竞争环境中更好地突围。
雷军的创业经验与管理智慧分享与总结
雷军的创业经验与管理智慧分享与总结雷军,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著名企业家和创业者,凭借着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和独特的商业眼光,成功创办了小米科技,并带领公司经历了快速成长和发展。
在他的创业经历中,他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管理智慧,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对雷军的创业经验与管理智慧进行分享与总结。
一、秉持创新精神雷军对创新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和坚定的信念。
他认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抢占市场竞争先机的重要手段。
在小米的发展过程中,雷军始终秉持创新精神,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突破。
他提倡团队要不断研究、学习和创新,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和创新,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二、重视用户体验雷军非常重视用户体验,他深知用户的满意度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品牌形象。
他曾说过:“用户至上,始终如一。
”他要求公司的每个员工都要把用户需求放在首位,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为了深入了解用户需求,雷军也经常与用户交流,收集用户反馈,并将其作为改进和创新的依据。
三、打造团队合力雷军深知一个优秀的团队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打造出一个敬业、高效且团结合作的团队,企业才能取得成功。
因此,他在公司内部注重团队文化的建设,倡导团队合作和信息共享。
他还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提倡激励与奖惩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四、良好的市场定位在经过多年的市场观察和分析后,雷军认为一个企业的成功离不开清晰的市场定位。
他要求公司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以此为依托进行产品和市场的策略规划。
他坚持以年轻人为核心用户群体,专注于高性价比的产品和创新的营销方式,成功地获得了市场份额和用户认可。
五、坚持长远发展目标雷军强调企业要有长远的发展目标,并要持守初心。
他认为,企业要有战略眼光和长远规划,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放弃长期发展的前景。
他鼓励员工坚持创新、保持高效,并努力实现公司的长远目标。
综上所述,雷军的创业经验和管理智慧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习俗和信仰,是实现有效跨文化管理的基础。企业应培养员工对文化差 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以应对多元化的工作场景。
领导力发展
德行领导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领导者的德行和修养。在现代管理中, 领导者应注重个人品德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以树立良好的 榜样。
战略眼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战略思维强调长远规划和整体观念。领 导者应具备战略眼光,制定并执行长期发展计划,以实现 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02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不断吸 收外来文化,与时俱进,保持了 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儒家思想
强调仁、义、礼、智、信等美德,注重家庭 伦理和社会和谐。
道家思想
主张无为而治,强调自然法则和整体性思维 。
法家思想
重视法制和制度化管理,强调规范和秩序。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01
以人为本
法家主张法制原则,认为法律是维护社 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石,主张依法治
国、依法管理。
刑无等级
法家主张刑无等级,认为法律面前人 人平等,无论地位高低都应该受到法
律的约束和制裁。
尚公去私
法家主张尚公去私,认为管理者应该 以公共利益为重,摒弃个人私利,以 保持公正无私的态度。
重刑轻赏
法家主张重刑轻赏,认为严厉的惩罚 比奖励更能促使人们遵守法律和规章 制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 理智慧
目录
CONTENTS
•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实践 •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对现代管理
的启示
01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华文化的起源与演变
中国式管理 象上帝一样思考,象魔鬼一样行动
中国式管理:象上帝一样思考,象魔鬼一样行动!北京锡恩管理顾问公司总裁姜汝祥一,在什么情况下有中国式管理:正确地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本身更重要如果你的公司来了一位残疾客户,你会不会因为他的残疾而降低价格?如果你在谈判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位希望小学的校长,你会不会因此而放弃谈判技巧?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公司内部:如果员工要求转正,升级甚至奖金等通过民主评议而不是主管领导说了算,你觉得如何?如果你是企业家,同时也是一项技术专利的拥有者,在企业核算中,有员工要求你放弃专利费,因为这样的企业家“没有企业家精神,企业家都是倾家荡产的”?你如何选择?当一个问题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经济交换,还涉及到背后的道德与文化时,“文化”或者“民族性”就起主要作用了。
我觉得,这就是中国式管理这一问题提出的价值所在――在表面“西化”的背后,骨子里仍然是中国式思维,表面“制度化”的背后,仍然是情感主导的潜规则在发生作用,这种时候怎么办?所以,如果我们不能够真正从骨子里完成“中西交融”,迟早要被那些个人英雄们“复辟”。
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就证明了一个道理:中华民族只有拥抱世界一切先进文明,才会有我们的“进化”。
也就是说,“全盘西化”或者是“唯我中华”都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的出路在于融合:没有所谓的你我,只有在“时势规律之下”中西融合的“新我”!什么是“时势规律”?以上面的举例而言,如果你的公司来了一位残疾客户,你大可不必因为他的残疾而降低价格,同样,如果你在谈判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位希望小学的校长,你也不必要因此而放弃谈判技巧,而在心里有任何愧疚。
这里的区别是,商业就是商业,道德是道德,它们有着各自的逻辑。
在商业行为中,你必须按商业原则,这不仅能够帮助残疾客户自立,帮助希望小学校长懂经营,而且能够帮助你自己获得更多的利润。
一旦你“富起来”,要表达你对社会的责任或是善意,你可以把钱捐给相关的社会福利机构呀!在商业交换中按照商业原则,在商业行为结束之后应用社会原则,我想这种做法本身无所谓中西,因为这就是商业本身所包含的规律。
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管理智慧与管理相结合的实践举措
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管理智慧与管理相结合的实践举措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是中华文明的灵魂,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和精髓。
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管理智慧与现代管理理念相结合,可以为组织提供独特的管理思路和实践举措。
下面将结合相关案例,探讨如何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管理智慧与管理相结合的实践举措。
中华传统文化注重“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念,强调人际关系和道德伦理。
在管理实践中,可以借鉴孔子的“仁者爱人,义者必言,礼者有物,智者务成,信者必顺”的管理原则,注重人际关系的处理,强调以人为本,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诚信文化,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和谐”、“中庸”、“忠孝”等价值观念,提倡以和为贵,以中道为德。
在管理实践中,可以借鉴儒家的“中庸”思想,追求平衡和谐的管理理念,避免极端偏激的做法,寻求事物的最佳平衡点。
强调团队的忠诚和孝顺,建立团队共同体意识,推动团队的高效协作和良好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注重“教化”、“体制”、“治本”等治理原则,提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注重源头管理。
在管理实践中,可以借鉴儒家“教化”思想,注重对员工的培养和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明确权责和利益分配,促进管理效率和效果的提升。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和而不同”、“相互依存”的观念,主张在多元文化中实现共融共生。
在管理实践中,可以借鉴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尊重员工的个性和差异,充分发挥员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实现协同合作和资源共享。
注重跨文化管理,引入外部文化元素,促进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管理智慧与管理相结合的实践举措,可以为组织提供独特的管理思路和方法。
通过借鉴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和价值理念,可以提升组织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赢共享的目标。
希望各界人士能够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发掘其在管理实践中的深刻内涵,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融合发展。
中国企业的精益生产管理
中国企业的精益生产管理精益生产管理是一种追求高效率、高质量的生产管理理念,其起源于日本的丰田生产方式,后来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企业。
中国企业也意识到了精益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并开始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一、精益生产管理的核心原则1. 价值观念:精益生产管理强调以客户价值为导向,将客户需求放在首位,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同时降低成本。
2. 流程优化:精益生产管理追求优化生产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非价值增长的环节,以提高生产效率。
3. 持续改进:精益生产管理鼓励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企业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不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并逐步实现全面的优化。
4. 人员参与:精益生产管理强调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团队合作,通过员工的智慧和创造力,共同推动整个生产流程的改进。
5. 管理基础:精益生产管理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和管理机制,并且要注重培养管理人才,保证精益生产管理的可持续实施和推广。
二、中国企业精益生产管理的挑战与应对1. 文化转变:中国企业的传统管理模式往往注重规模和产量,存在着注重生产数量而忽略质量的情况。
因此,要推行精益生产管理,必须进行文化转变和观念的更新,让所有员工明白精益生产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并愿意参与其中。
2. 技术设备:精益生产管理需要依赖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信息系统来实现高效的生产和管理。
目前,一些中国企业在技术和设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在推行精益生产管理时需要加大对技术设备的投入和升级,以满足管理要求。
3. 人员培训:精益生产管理需要员工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因此,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使其能够适应精益生产管理的需求。
4. 绩效激励:精益生产管理实施需要激励机制的支持,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精益生产管理活动,并不断提出改进意见。
因此,中国企业需要建立激励合理、公正透明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以鼓励员工的创新和积极性。
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分析
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分析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中国传统企业面临着许多管理模式的挑战和变革。
本文将从组织结构、决策机制、员工激励和信息流动等方面,对中国传统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深入剖析。
一、扁平化组织结构的转变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通常是层级繁多、决策流程复杂。
而在互联网时代,许多企业开始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提高决策效率和响应速度。
这种结构下,各级管理者之间的沟通更加直接快捷,信息传递效率大幅提升。
此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还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二、决策机制的灵活性与集体智慧在传统企业中,决策多由高级管理者集中决策,信息流动较为局限。
而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建立起一套灵活而高效的决策机制。
例如,利用内部协作平台,员工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决策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这种集体智慧的决策模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决策质量和执行力。
三、员工激励机制的变革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员工激励机制难以满足人才的需求。
过去,企业通常通过薪酬、晋升等经济手段来激励员工,但这种方式已不再适用于年轻一代的员工。
现如今,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员工的成长和个人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
此外,企业还应该注重员工的工作环境,为他们提供更加灵活的工作方式,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
四、信息流动的优化与智能化互联网时代,信息流动速度加快,企业需要更加高效地管理和利用信息资源。
传统企业通常使用纸质文档和传统邮件进行信息交流和存储,但这种方式效率低下且不便于信息的追踪和共享。
现在,许多企业已经采用智能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即时共享、高效处理和安全存储。
这种优化后的信息流动方式,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决策和业务运营。
五、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相结合在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需要结合现代管理理念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际关系、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这些特点在企业管理中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马云管理运营之道马云商业智慧
马云管理运营之道马云商业智慧马云,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众所周知的商业传奇。
他以创立阿里巴巴集团而闻名于世,成功将一个在中国起步的小型电商公司发展成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之一。
马云的管理运营之道可以说是深刻地影响了整个商业界,不仅仅是在中国,还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以2000字的篇幅,来探讨马云的商业智慧。
首先,马云非常注重公司的使命和价值观。
他一直坚信企业的成功不仅仅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更重要的是要为社会做出贡献。
他提出了“创造无愧于未来的商业”的理念,使阿里巴巴成为一个注重社会责任的企业。
马云认为企业的核心是服务社会,只有通过为社会创造价值,企业才能够长久发展。
这种注重社会责任和价值观的经营理念,不仅赢得了大量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也使阿里巴巴成为了中国最受尊敬和受推崇的品牌之一。
其次,马云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他认为创新和成功的关键在于人,而不是资本。
因此,他致力于打造一个拥有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团队。
马云特别注重年轻人的培养和发展,他鼓励年轻人勇于创新并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
他还提出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理念,表明他愿意为那些敢于追求梦想的人提供支持和帮助。
通过这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的方式,马云成功地汇聚了一群优秀的员工,为阿里巴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马云还非常重视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他深知技术的力量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重要性。
他把阿里巴巴打造成了一个拥有强大技术实力的公司,并不断推动创新和技术进步。
他提出了“以数据为驱动,以互联网为基础,以生态圈为核心”的战略,通过将技术和商业相结合,不断拓展业务范围,推动企业的快速增长。
马云还鼓励员工学习和应用新技术,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
这种注重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经营理念,使阿里巴巴在电商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在其他领域也有了广泛的影响。
此外,马云非常重视品牌建设和用户体验。
他认为品牌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是企业的精神和文化的体现。
企业管理中国化的重要性
企业管理中国化的重要性企业管理中国化的重要性建立在西方哲学思维模式上和西方政治以及社会环境中的科学管理模式,对于不同时代、不同规模、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国企业而言,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
我们必须根据中国社会的特点和中国企业的具体情况,把中国优秀的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哲学思维模式加入到企业管理中去,建立一套科学的中国化管理体系,使中国化的管理思想成为世界管理学的重要部分。
近代管理思想源于西方,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到来,出现了许多对管理的实践和理论思考的文章和论述。
20世纪初,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主张:“只有透过强迫标准化的方法,强迫采用最佳设备和工作条件,以及强迫合作,工作才会更快。
”唯“效率”是问,唯“效益”是问,企业追求的是更快、更有效益。
在这样的管理思想的影响下,西方经过一百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建立了一整套比较科学的管理流程学说,在企业制度方面可以说是比较完善和成熟了。
(更多有关中国化管理相关观点,可以参见著名国学专家段俊平先生文章观点)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的这套科学管理方法传入中国。
当时中国一些企业过于盲目地崇拜西方管理学,对企业进行了全西化管理的改造。
西方的管理学是建立在西方哲学思维模式上和西方政治以及社会环境中的管理体系,是否对于任何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群体都适应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尤其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由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历史悠久性,完全照搬西方的这一套看似科学的管理模式肯定是不行的。
很快,被引入中国的西方管理模式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结果使很多中国企业蒙受了巨大损失。
早年的实达集团由于引进麦肯锡咨询公司的方案,进行西化管理,结果不仅浪费了大量钱财,最终也倒在了西化管理的路途上。
我们不能否认,泰勒等西方管理先驱提出的管理理论对当时的企业无疑是影响巨大的,其正确性和合理性毋庸质疑,但对不同时代、不同规模、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而言,却出现背道而驰的现象。
就拿泰勒来说,当时美国公司的平均员工仅仅才4人,只有极少数企业拥有百人以上员工,在这种规模的企业里,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还是可行的。
中国式管理用打太极的方式化解问题的理解
我国式管理用打太极的方式化解问题的理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式管理逐渐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我国特色的管理理念,我国式管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采取“打太极”的方式,即不直接对抗、不强硬对待,而是通过圆融、调和的手段来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我国式管理用打太极的方式化解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 我国式管理的本质我国式管理强调“化整为零,化大为小”,注重整体性的思维和系统性的处理问题。
在我国式管理的理念中,企业和组织应该像“太极”一样,保持平衡、协调、动静结合,在处理问题时寻求最佳的平衡点,解决矛盾、化解冲突。
这与西方管理的直线思维和硬碰硬的方式截然不同。
2. 打太极的管理策略我国式管理在化解问题时注重“以柔克刚”,通过圆融、委婉的方式来引导和解决矛盾。
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往往通过善于沟通、理解员工心理、尊重员工个性等方式来化解内部矛盾,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我国式管理也注重在外部环境中保持灵活的反应能力,通过“行云流水”的管理方式,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解决外部压力带来的挑战。
3. 我国式管理的实践案例以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为例,很多我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们懂得运用我国式管理的“打太极”策略。
他们在与国外企业合作、谈判和竞争时,善于迎合对方的需求、顾虑和利益,通过圆融、隐忍的方式来化解冲突,取得了成功。
4. 我国式管理的局限性尽管我国式管理在处理问题时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面临一些局限性。
我国式管理往往需要领导者具备高度的智慧和情商,在处理问题时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无法直接适用于一些紧急和复杂的情况。
我国式管理也容易在处理问题时出现过于圆融、隐忍的情况,导致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5. 从我国式管理中汲取的启示我国式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思路和方式,可以使我们更加注重整体性的思维、注重人情味的管理方式,在处理问题时寻求最佳的平衡点。
时代审思:发挥国有企业中流砥柱作用的中国智慧
时代审思:发挥国有企业中流砥柱作用的中国智慧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国家重要的战略任务和责任。
在新时代下,如何发挥国有企业中流砥柱的作用,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中国智慧在这一问题上展现出独特的特点和价值观,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一、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改革创新是国有企业的生命线,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中国智慧中的“坚持改革创新”理念,强调需要国有企业始终保持开放、包容、进取的精神,不断推进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着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推进改革创新过程中,国有企业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运营机制的改革,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激励机制的完善,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增强企业活力和创造力。
国有企业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和竞争优势。
二、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国有企业在主导产业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承担着国家重要的战略任务和责任。
中国智慧中提出的“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理念,强调需要国有企业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加大对主导产业的支持力度,助力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重大目标。
国有企业要在主导产业中做大做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和重要产品,拓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领域的国际市场。
国有企业要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工程,服务国家能源、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和重大装备的研发、制造和供应任务,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福祉。
三、践行社会责任,构建和谐发展格局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国有企业应该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智慧中的“践行社会责任”理念,强调需要国有企业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践行绿色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的理念,积极履行环保、节能减排、社会扶贫、文化教育等社会责任。
用心经营的智慧管理
用心经营的智慧管理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管理者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每个管理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智慧管理理念可以提供一些独特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首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强调“用心”。
在中国文化中,心意是至关重要的概念,它代表着一个人的内心态度、情感和意愿。
在管理中,用心经营意味着管理者要以真诚、专注和全情投入的态度对待企业和员工。
管理者应该关注员工的需求和感受,倾听他们的声音,并积极回应和解决问题。
通过用心经营,管理者可以建立起真诚的信任关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其次,智慧管理强调的是“经营”。
经营是管理者的核心职责,它包括了战略规划、组织设计、资源配置、目标管理等方面。
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经营不仅仅是管理者的工作,更是一种智慧和艺术。
智慧管理强调的是管理者要有远见和洞察力,能够准确把握市场的变化和机遇,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战略和计划。
同时,智慧管理也要求管理者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战略和方向。
通过智慧管理,管理者可以实现企业的有效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在用心经营的智慧管理中,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还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
第一,注重人才培养。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认为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管理者应该注重培养和发展员工的能力和潜力,为他们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通过人才培养,企业可以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第二,强调团队合作。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认为团队合作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管理者应该注重团队的建设和协作,激发员工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团队合作,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优势和潜力,实现协同效应,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三,关注社会责任。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认为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回馈社会。
管理者应该注重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活动。
【经营管理】聪明有余,而智慧不足的中国企业_2400
【经营管理】聪明有余,而智慧不足的中国企业_2400 聪明有余,而智慧不足的中国企业这几年的咨询工作,对于企业,我最大的体会就只有一点:聪明有余,而智慧不足。
为什么这样说呢,曹操评价袁绍:“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我们的企业中有几个袁绍,又有几个曹操呢,恐怕大部份是连袁绍也不如的。
为什么说聪明有余呢,我们的企业不缺乏精明的人才和管理者。
我举个例:前不久在中央对话节目中,某汽车公司的总裁就充分显示了中国企业这一聪明特点。
这种极度的聪明也就叫做精明。
为什么要培养人才呢,我挖过来就是了;为什么要投入研发呢,我跟随标杆企业就行了,而且还可以伺机“踹上标杆企业一脚”。
”为什么说智慧不足呢,其实很简单,我们没有站在战略的高度来看待行业竞争的结构,就说这家汽车公司吧,它同样逃脱不了全球化企业竞争结构的整合与而布局。
缺乏系统化的思维和战略的高度是我们的企业智慧不足的根本原因。
什么是系统化思维呢,我不讲理论的解释,只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我国春秋时有个齐泯王,他常感慨缺乏人才,就和我们现在的企业感到缺乏人才一样。
他有个谋臣叫做尹文,一天,尹文对齐泯王说:我这里有个人,他对君王很忠诚、对父母很孝顺、对邻里很和睦、对朋友很诚信,你要不要,齐泯王说:那还不快给我找来~可是尹文又说:这个人遇到欺侮不会还手,很软弱。
这时,齐泯王说:那可不行。
因为春秋时期是一个战乱时期,需要的是有勇之人。
可尹文又说:他之所以不还手,是因为大王你制定了法律,比如“杀人要偿命”,他是为了维护法律和稳定而不还手的。
这时齐泯王就陷入了两难境地。
其实,我们的企业和齐泯王一样陷入两难,因为,企业真实奉行的价值观与企业用人的标准是不一致的。
比如我们需要创新的人才,可是我们提倡的却是所谓的团队负责和集体主义。
创新来源于自由的思考,自由的思考来源于独立的人格,当我们整天把“先做人,后做事”奉为企业的理念时,我们再要求创新,这不是无本之木吗,当我们的价值观要求员工“没有任何理由”的服从权威时,我们已经挖掉了创新精神的根基。
中国式管理在当今企业的适用研究
中国式管理在当今企业的适用研究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环境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中国式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式管理是指传统中国文化和管理理念的应用。
它在中国企业中广泛应用,主要特点是注重文化、思想、信念等方面的引导和培养。
它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认知方式,包括关注总体、注重团队、重视人际关系、愿意融合等。
在中国式管理中,企业依靠团队的智慧来解决问题,重视人际关系和信任,鼓励员工参与管理,促进员工个人成长和发展。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企业文化和员工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式管理的研究贡献在于提出了一种独特的企业管理方式,适应了中国企业的特点和文化传统。
它使得中国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长期稳定的企业目标,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尤其在中国市场竞争与变革频繁的情况下,中国式管理有着更大的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
然而,中国式管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过度关注人际关系,复杂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慢等问题。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
综上所述,中国式管理在当今企业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以使其更加符合中国企业的现实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rategic Mgt. EIS Tactical Mgt. MIS Operational Mgt. DSS Operations
Information from external environment
Long-term, summary, inside AND outside view of information
商业智能系统架构
Enterprise Server(s)
Flat Files
整合性 工具
BIS开发平台
BIS 作业平台
使用者
ETL
D/W
D.Mart
分析/D.Mining
BIS Portal
OLAP
DBMS
ERP
Ad hoc查询
Server Engine Query 视觉化KPI
BIS 開發平台
商业智能系统的效益
行
销
Purchasing 采 购
生
产
配
销
客 服
销售分析(6) 策略行销分析(10) 顾客/ 产品 战术行销分析(11) 获利力分析(7) 销售规划及预测(8) 销售管道分析(9)
存货周转率(12) 产能管理(14) 标准成本 供货商 及品质分析(15) 绩效分析(13) 不良品 原因分析(16)
运输商 绩效分析(17)
销售 管理
财务 管理
采购 管理 人力 管理
01.多维度损益表 02.利润深度分析 03.资产负债分析表 04.财务重要指针 05.现金流量表
10.策略行销分析 11.行销战术分析
Balanced Scorecard
12.存货周转率 13.供货商绩效分析
14.产能管理 15.标准成本及品质分析 16.不良品原因分析
管理 (Management)
管理就是做决策(Management is decision making) 经理人就是决策者(The manager is a decision maker)
因素 科技 信息/电脑 结构性复杂度 竞争 国际市场 政治稳定度 消费者意识 政府的干预 趋势 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 减少 增加 增加 结果 有更多可选择 的替代方案 犯错的成本将 更大
汉康集团
上海汉康管理軟件有限公司
由管理需求谈
中国企业的 智能化
报告内容
企业管理需求的内容与演变
支持经营需求:知识经济下的挑战 管理模式内含:交易处理与决策支持 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系统的本质
BI/KM(智能化)对决策者的意义与功能
BI的功能与效益 BI与ERP系统间的差异
BI的经验报告与建议
e化的发展历史
悖论:管理理论的昨是今非! 发展历程:信息→流程→决策→知识
1.原先以为是信息处理的问题,后来才发现是流程 决定中心力研究流程,发现是决策的需求在主导流 程的内容→BI(商业智能) 3.实证发现流程不能取代决策,而决策品质受到知 识的强力制约→KM(知识管理)
管理核心内容是什么?交易+决策
交易在求效率,以自动化为手段 ERP,必要,不充分!
决策在求效能,以优化为目的,知识是依据
知识分享难!故局部优化当道→BI是竞争利器
BI→CPM (Corporat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以KPI做导引!
基本名词定义与观念
数据(Data)=事实的记录
e
化 管 理 技 術 領 航 員
促进决策流程提升决策品质
(Facilitate the Busines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降低整体营运成本,提升利润
(Power the Bottom Line)
协同组织目标与行动
(Build up a Fully Coordinated Organization)
上季度甲系列产品在华东区销售额为200万
信息(Information)=数据 + 意义
上季度甲系列产品华东区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5% 知识(Knowledge)=信息+理解(understanding)与技能(skill) 华东区销售队伍不行了? 甲系列产品进入衰退期? 公司整体营销活动落后,竞争者强力促销导致?…. 公司因应的决策? 智能(Intelligence)=分享的知识(shared knowledge)
准时交货率(18) 客诉、退货、 索赔分析(19) 服务相关 成本分析(20)
商业智能系统运用范围(BI 24 Ways)
06.销售分析 07.客户及产品获利分析 08.销售规划及销售预测 09.销售通路分析 18.准时交货率 19.抱怨、退货、索赔 20.服务相关成本分析
客户 管理 行销 管理 生产 管理
决策的属性区分
Structured decisions 结构化 a=2,b=3,c=a+b=?
例行性、重复性的问题,有标准答案 Unstructured 非结构化 c=? “模糊不清的”复杂性问题,没有现成及有效答案 Semi-structured 半结构化 c=a+b+x=? 问题的某些构面(非全部)有结构性
知识
运用
DSS
决策支持 系统
資訊加值
决策层
智能 管理层
累积
EIS
Data Modeling
主管信息 系统
ERP公司
汉康Netup, SAP, Oracle、BaaN, PeopleSoft, JDE
信息
資料加值
ERP
企业资源规划 系统
作业层
萃取
数据
BI maximizes your ERP/CRM/SCM
GSS OAS
TPS
Short-term, detailed, inside view of information
信息着力点(Information Spot)
新增信息带给公司的价值减少了 然而搜集数据的成本却不断增加
搜集数据的成本
数据产生的效益
带给企业的 效益/成本$ 信息着力点: 提供每个人所需最关键的信息
数据仓库与数据库比较
数据仓库
供分析使用,储存加工、汇总 数据 要求数据品质,由数据品管师 (DQM)维护 存放所有历史数据 需整合企业内各种异质数据库
数据库
供平日营运使用、储存交 易明细数据
要求数据存取效率,由数 据库管理员(DBA)维护
存放目前线上的交易数据
通常为单一数据库
使用的纲要设计复杂,个 体-关系图(ERD),需配合正 规化
100% 的数据
無資料
数据收集的数量
8大职能部门24个信息着力点
总经理
财 务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21) 核心能力盘点(22) BI 部署状况分析(23) 24 Ways 投资报酬率分析(24) 多维损益表(1) 利润深度分析(2) 多维资产负债表(3) 财务比率分析(4) 现金流量分析(5)
销
售
经营管理与IT <全景图>
企业:经营模式
商务 eCommerce
交易
效率(快?) 工 业 时 代
工业时代
人员分工
分散式数据处理
Distributed Data
Processing
知识经济
知识分享
分散式决策
Distributed
Decision Making
决策
效能(对?) 信 息 时 代 知 识 经 济
配销 管理
21.人力资源管理 22.库存资源核心 23.企业智能的布署 24.投资报酬率分析
17.送货员绩效分析
何谓OLAP?
在线分析处理:On 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OLAP) 将预先计算完成的汇总数据,储存于魔方数据库(Cube) 之中,针对复杂的分析查询,提供快速的响应 在BI领域中属于导入最容易、效益最明显的部份
知识即经验,其它都只是信息。____爱因斯坦
管理活动的循环
数据─→信息─→智能─→知识─→智慧─→行动
记 录
意义 交易
理解 决策
技能
选择 战略
勇气 (创业/转型)
分享的智能才是企业智能,否则是个人智能;
具有解决问题的技巧才称为知识,否则只是信息或智能; 智慧是相当个人化的、內隐性知识成分居多。 掌握未来需要两种能力:前瞻+勇气。
使用的纲要设计简单,星状纲 要(Star Schema)
数据仓库与数据库比较-2
数据仓库 数据库
数据实时更新(OLTP) 建臵完成后,不太可能会依 使用者需求改变纲要设计( 架构复杂) 使用者多为作业层 由下而上的规划方式,依功 能区分建臵 满足使用者制式报表需求 数据批次更新,查询实时(OLAP) 建臵后,仍会依使用者分析需求 改变纲要设计 使用者多为决策层、管理层 由上而下的规划方式,主题导向 建臵 满足使用者变动报表需求
(职能整合)
商业智能系统的目的
Deliver the right information to the right people at the right time. 满足各级主管的信息需求。
信息需求
决策层
知 识
智 能
管理层
信 息
作业层
数 据
商业智能系统(BIS)
BIS
BIS工具
Cognos BI
农 业 时 代
资本
(capital)
知本
(Intellectual Capital)
data(MIS→ERP)info BI/KM
管理在支持经营的需求
管理在支持经营的需求:
经营需求:商务(Commerce),价值的交换活动 交换活动的形式与方法在改变:知识经济的兴起 管理的挑战随之增大、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