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馏原理3s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精馏知识点总结

化工原理精馏知识点总结

化工原理精馏知识点总结一、精馏原理概述精馏是一种通过升华和凝华的方法来分离液体混合物组分的技术,通过升华和凝华的过程可以使组分分离,最终获得纯净的组分产品。

精馏是一种重要的分离技术,在化工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精馏的基本原理是依靠物质的汽化、冷凝和重新汽化等过程来实现组分的分离。

混合物在加热后,其中的易挥发成分首先汽化,形成蒸汽,然后在冷凝器中冷凝成液体,从而获得纯净的组分。

通过将蒸汽重新加热、汽化和冷凝,可以进行多次分离,提高分离效果。

二、精馏塔结构和工作原理1. 精馏塔结构精馏塔是进行精馏操作的设备,其结构一般由一种或多种填料、提升子、冷凝器和再沸器等组成。

填料是用来增大塔内表面积和混合物与液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子是用来提高温度场,从而使混合物更容易汽化。

冷凝器则是用来将蒸汽冷凝成液体,再沸器是用来将再次汽化的液体加热成蒸汽。

2. 精馏塔工作原理精馏塔是通过在填料层内和填料层与液体流动层之间的传质作用实现气液两相的接触混合。

填料层利用填料表面积大、气液接触面积大和液膜传质效果高的特点,以实现气液两相的有效滞留和有效接触,从而提高气相和液相之间的传递速率。

从而实现混合物组分的分离。

三、精馏操作过程及控制方法1. 精馏操作过程(1)进料进料是指将需要分离的混合物输入到精馏塔中。

进料的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参数对分馏操作的影响很大,需要注意调节。

(2)加热加热是将混合物中易挥发成分加热至其汽化温度的过程。

通常使用蒸汽加热或电加热等方式来进行加热。

(3)蒸馏蒸馏是指将加热后的混合物通过精馏塔,在填料层内和填料层与液体流动层之间进行传质过程,以实现组分的蒸发和再凝结的过程。

(4)冷凝冷凝是指将产生的蒸汽通过冷凝器使之冷却成液体,从而得到纯净的组分。

冷凝器通常采用水冷或风冷等方式来进行冷却。

2. 精馏操作控制方法(1)温度控制保持适当的加热温度是进行精馏操作的关键,通过合理控制加热温度,可以使易挥发组分蒸发,而留下不易挥发组分。

精馏操作原理

精馏操作原理

精馏操作原理
精馏操作原理是利用物质间沸点或挥发度的不同,通过加热、蒸发、冷凝等物理手段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具体来说,精馏过程包括汽化、冷凝、回流等步骤,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冷凝温度和操作压力等条件,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得到分离和纯化。

精馏操作中,首先将原料加热汽化,使其中的轻组分和重组分分别向汽相和液相分布。

汽相通过多次冷凝和再沸,各组分逐次富集,最后得到高纯度的轻组分产品。

液相则通过多次蒸发和冷凝,各组分逐次贫化,最后得到高纯度的重组分产品。

精馏操作的关键在于控制加热温度、冷凝温度和操作压力等条件,使各组分得到充分的分离和纯化。

同时,还需考虑设备的效率、能耗、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

精馏操作在石油、化工、轻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是工业上实现液体混合物分离的重要技术之一。

蒸馏或精馏的基本原理

蒸馏或精馏的基本原理

蒸馏或精馏的基本原理
蒸馏和精馏是常用的分离技术,其基本原理在化工生产和实验室中被广泛应用。

蒸馏和精馏是通过液相和气相之间的分馏作用实现的,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区别。

蒸馏的基本原理
蒸馏是将液体混合物在受热的装置中加热,使其转变为气态,然后再将气态物
质冷凝并收集的分离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来实现分离。

在蒸馏过程中,混合物中沸点较低的物质首先蒸发,然后冷凝成为液体,从而实现物质的分离。

蒸馏通常分为简单蒸馏和精馏两种类型。

简单蒸馏适用于沸点差异较大的混合物,而精馏则适用于沸点差异较小的混合物。

精馏的基本原理
精馏是蒸馏的一种改良方法,用于分离沸点接近的液体混合物。

与简单蒸馏不同,精馏在蒸馏过程中通过多次蒸馏操作来提高纯度,实现更精确的分离。

在精馏过程中,混合物经过加热蒸发、冷凝以及收集凝结液体的多个循环,从而逐渐提高目标物质的纯度。

精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差异来不断分离混合物,通过多
次蒸馏操作使得目标物质逐渐富集在收集液体中。

精馏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混合物的纯度,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制药和食品工业中。

总结
蒸馏和精馏是重要的分离技术,通过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来实现混合物的
分离。

蒸馏适用于沸点差异较大的混合物,而精馏则适用于沸点差异较小的混合物。

精馏通过多次蒸馏操作提高纯度,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和实验室分离技术中。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蒸馏或精馏方法来实现目标物质的分离。

(化工原理)精馏原理

(化工原理)精馏原理
通过重复加热和冷凝的过程,可以逐步将液体混合 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出来。
精馏的原理和过程
原理
基于物质的沸点不同,通过加热和冷凝的方法,将不同沸点的物 质分离出来。
过程
将液体混合物加热至沸腾,产生的蒸汽在冷凝器中冷凝,再通过 回流装置将冷凝液返回精馏塔中,重复进行加热和冷凝的过程, 直至达到分离目的。
操作温度应根据进料组成 和产品要求进行选择,以
实现最佳分离效果。
操作压力应根据进料组成 和产品要求进行选择,以
实现最佳分离效果。
操作条件的优化
实验法
通过实验方法测定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分离效果,找 出最优的操作条件。
模拟法
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对精馏过程进行模拟,通过优 化算法找出最优的操作条件。
经济分析法
石油化工原料的制备
通过精馏技术可以制备石油化 工原料,如乙烯、丙烯等,这 些原料是生产塑料、合成橡胶 等材料的重要基础。
精馏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01
02
03
食品工业
精馏技术可用于食品工业 中,如分离果汁中的果糖 和乙醇饮料中的酒精等。
制药工业
精馏技术可用于药品的生 产和提纯,如分离抗生素、 维生素等。
精馏的分类
02
01
03
根据操作方式的不同,精馏可以分为连续精馏和间歇 精馏。
根据进料位置的不同,精馏可以分为侧线精馏、塔顶 精馏和塔底精馏。
根据操作压力的不同,精馏可以分为常压精馏、加压 精馏和减压精馏。
02
精馏塔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精馏塔的结构
塔体
进料板
塔板
溢流管
冷凝器
精馏塔的主要部分,用于 容纳待分离的液体混合物 和进行传热传质过程。

精馏原理和流程

精馏原理和流程

1-4精馏原理和流程1.掌握的内容:精馏分离过程原理及分析2.重点:精馏原理、精馏装置作用3.难点:精馏原理,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在实际精馏操作中有机结合的过程。

1.4.1 精馏原理精馏原理是根据图1-7所示的t-x-y图,在一定的压力下,通过多次部分气化和多次部分冷凝使混合液得以分离,以分别获得接近纯态的组分。

理论上多次部分气化在液相中可获得高纯度的难挥发组分,多次部分冷凝在气相中可获得高纯度的易挥发组分,但因产生大量中间组分而使产品量极少,且设备庞大。

工业生产中的精馏过程是在精馏塔中将部分气化过程和部分冷凝过程有机结合而实现操作的。

1.4.2 精馏装置流程一、精馏装置流程典型的精馏设备是连续精馏装置,包括精馏塔、冷凝器、再沸器等,如图1-8所示。

用于精馏的塔设备有两种,即板式塔和填料塔,但常采用的是板式塔。

连续精馏操作中,原料液连续送入精馏塔内,同时从塔顶和塔底连续得到产品(馏出液、釜残液),所以是一种定态操作过程。

二、精馏装置的作用精馏塔以加料板为界分为两段,精馏段和提馏段。

1.精馏段的作用加料板以上的塔段为精馏段,其作用是逐板增浓上升气相中易挥发组分的浓度。

2.提馏段的作用包括加料板在内的以下塔板为提馏段,其作用逐板提取下降的液相中易挥发组分。

3.塔板的作用塔板是供气液两相进行传质和传热的场所。

每一块塔板上气液两相进行双向传质,只要有足够的塔板数,就可以将混合液分离成两个较纯净的组分。

4.再沸器的作用其作用是提供一定流量的上升蒸气流。

5.冷凝器的作用其作用是提供塔顶液相产品并保证有适当的液相回流。

回流主要补充塔板上易挥发组分的浓度,是精馏连续定态进行的必要条件。

精馏是一种利用回流使混合液得到高纯度分离的蒸馏方法。

1-5两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1.掌握的内容:(1)精馏塔物料衡算的应用。

(2)操作线方程和q线方程及其在x-y图上的作法和应用。

(3)理论板和实际板数的确定(逐板计算法和图解法)、塔高和塔径的计算。

精馏的基本知识

精馏的基本知识

精馏的基本知识
精馏是一种物质分离的方法,通过对混合物进行加热,使其中的成分以不同的沸点蒸发,然后再冷凝成液体。

这样,就可以利用不同成分之间的沸点差异来进行分离。

精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沸点差异,使液体成分蒸发后冷凝回流,分离出纯净的组分。

具体步骤如下:
1. 加热混合物:将混合物加热至其中的成分开始蒸发。

加热的方式可以是直接加热或通过加热器。

2. 蒸汽冷凝:将蒸发的气体通过冷凝器冷却,使其变为液态。

冷凝可以采用冷水或其他冷却介质进行。

3. 分离纯净成分:冷凝后的液体被收集并用于分离纯净成分。

分离可以通过收集液体的不同组分,或者通过进一步加热蒸发、冷凝的循环操作来提高纯度。

值得注意的是,精馏的有效性取决于混合物中各组分之间的沸点差异。

如果沸点差异较小,可能需要采用多次精馏或者配合其他分离方法。

此外,精馏还需考虑各组分的物化性质、操作压力等因素。

精馏的原理是什么

精馏的原理是什么

精馏的原理是什么
精馏是一种通过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来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混合物使其中的成分逐渐汽化,再通过冷凝使其凝结成液体,从而实现分离。

在精馏过程中,混合物首先被加热至沸点,此时其中挥发性成分的汽化开始。

因为沸点是受压力影响的,所以常将精馏过程进行于密闭的设备中,如酒精蒸馏中的蒸馏器。

汽化的气体进入冷凝器,经过冷却后转化为液体,这是因为冷凝器内部较低的温度使得气体失去能量,导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而凝结。

由于不同成分的沸点不同,因此通过逐渐加热和冷凝,液体中不同成分的汽化和凝结速度也会有所不同。

挥发性成分的汽化速度较快,而其他成分的汽化速度较慢。

当液体中的挥发性成分汽化完毕后,将残渣部分称为“渣”,而凝结的挥发性成分则称为“馏出物”或“馏分”。

通过不断重复加热和冷却的过程,可以逐渐使混合物中挥发性成分的纯度增加,达到所需的分离效果。

这种分离方法常见于石油化工行业,用于分离石油中的不同组分,如汽油、柴油等。

同时,精馏也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化学工业中,用于分离纯化化合物或提纯溶剂等。

精馏原理

精馏原理

一、工艺原理1 精馏原理●化工生产常需将液体混合物分离以达到提纯或回收有用组分的目的。

分离互溶液体混合物有许多种方法,蒸馏是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

●液体具有挥发而成为蒸汽的能力。

各种液体的挥发能力不同,因此,液体混合物汽化后所生成的蒸汽组成与原来液体的组成是有差别的,蒸馏就是藉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的差异而进行分离的一种操作。

一、工艺原理●蒸馏按操作方式可分为简单蒸馏、平衡蒸馏、精馏及特殊精馏等多种方法。

按操作压力可分为常压蒸馏、加压及减压(真空)蒸馏。

按操作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精馏和间歇精馏。

按原料中所含组分数目可分为双组分(二元)蒸馏及多组分(多元)蒸馏。

一、工艺原理●简单蒸馏:混合液加入蒸馏釜中,加热至沸腾,产生的蒸汽经冷凝后作为顶部产物,在蒸馏过程中釜内液体的易挥发组分浓度将不断下降,相应的蒸汽中的易挥发组分浓度亦随之降低。

因此,馏出液通常是按不同组成范围分罐收集的。

最终将釜液一次排出。

所以简单蒸馏是一个不稳定过程。

简单蒸馏只能使混合液部分地分离,故只适用于沸点相差较大而分离要求不高的场合,或者作为初步加工,粗略地分离多组分混合液,例如原油或煤油的初馏。

一、工艺原理一、工艺原理●平衡蒸馏:平衡蒸馏又称为闪蒸,是一连续稳定过程。

原料连续进入加热器中,加热至一定温度经节流阀骤然减压到规定压力,部分料液迅速汽化,汽液两相在分离器中分开,得到易挥发组分浓度较高的顶部产品与易挥发组分浓度甚低的底部产品。

一、工艺原理●精馏:若将混合液加热至沸腾但只令其部分汽化,则挥发性高的组分,即沸点低的组分(称为易挥发组分或轻组分)在汽相中的浓度比在液相中的浓度要高,而挥发性低的组分,即沸点较高的组分(称为难挥发组分或重组分)在液相中浓度比在汽相中的要高。

同理,混合物的蒸汽部分冷凝,则冷凝液中难挥发组分的浓度要比汽相中的高,反之亦然。

多次进行部分汽化或部分冷凝以后,最终可以在汽相中得到较纯的易挥发组分,而在液相中得到较纯的难挥发组分。

为何精馏,精馏基本原理

为何精馏,精馏基本原理

为何精馏,精馏基本原理
精馏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精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价值。

1. 精馏的定义
精馏是一种利用液体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混合物后蒸馏并在冷凝器中再将其冷凝成液体的分离技术。

通过反复的蒸馏和冷凝,可以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按照其沸点高低逐渐分离出来。

2. 精馏的基本原理
在精馏过程中,液体混合物首先被加热至蒸发,形成蒸气,然后进入冷凝器,冷凝成液体。

在蒸气冷凝的过程中,其中含有的不同组分会在冷却器中逐渐凝结并被收集。

由于不同组分的沸点不同,因此在冷凝器中逐渐分离出来。

在实际的精馏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填料、板式塔等形式,增加气液接触面积,提高分馏效率。

精馏塔内部通过设定不同的温度梯度和操作压力,可以实现更精确的分离。

3. 精馏的应用价值
精馏技术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 高效分离:通过反复的蒸馏和冷凝,可以实现对混合物中各种组分的高效分离。

- 精确控制:可以通过调整温度、压力等参数,实现对分馏过程的精确控制,适用于各种成分之间沸点相差较小的混合物。

- 广泛应用:在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对各种类型的混合物进行有效处理。

总的来说,精馏是一种重要的分离技术,具有高效、精确、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精馏原理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应用该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精馏的原理是什么

精馏的原理是什么

精馏的原理是什么
精馏是一种物质分离技术,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来进行分离。

其原理是通
过加热混合液体,使其中一种或多种成分先沸腾成气体,再经冷凝器冷凝成液体,从而实现不同成分的分离。

在进行精馏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混合物加热至其中一种或多种成分的沸点,使
其转化为气体。

这要求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具有不同的沸点,才能实现有效的分离。

在加热过程中,沸点较低的成分首先转化为气体,通过蒸馏塔等设备,将气体冷却后变为液体,从而实现分离。

精馏的原理基于不同成分的沸点差异。

由于不同成分在相同条件下的沸点不同,因此在加热的过程中,沸点较低的成分首先转化为气体,而沸点较高的成分则仍然保持液态。

这样,就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将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分离出来。

精馏的原理还涉及到冷凝器的作用。

在混合物中,经加热后转化为气体的成分,需要通过冷凝器冷却后才能重新变为液体。

冷凝器通常采用冷却水或其他冷却介质,将气体冷却后凝结成液体,从而实现分离。

精馏的原理在化工、石油、食品加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精馏技术,可
以将原料中的不同成分有效地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产品。

同时,精馏还可以用于废水处理、溶剂回收等环保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总之,精馏的原理是基于不同成分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混合物使其转化为气体,再经冷凝器冷却成液体,实现不同成分的分离。

这种分离技术在化工生产和环保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对于提高产品纯度和资源回收具有重要意义。

精馏塔中精馏过程的原理

精馏塔中精馏过程的原理

精馏塔中精馏过程的原理精馏是一种常用于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它是基于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的原理而进行的。

在精馏过程中,混合物被加热至沸点以上,然后再经过冷凝,使其中沸点较高的组分被分离出来。

精馏塔是一种用于进行精馏过程的设备,它主要由一个塔体、进料口、塔板、引流管、液位计、沸点计等组成。

下面就来详细解析一下精馏塔中精馏过程的原理。

1. 精馏塔的结构精馏塔通常由一个塔体和一个加热器组成,该塔体内部设有塔板,塔板上分布着许多小孔,其中塔板之间又相互隔开。

混合物从塔体的进料口部进入塔体,经过加热器加热,被蒸发分离出来的气体会从塔板上的小孔中流出,进入下一个塔板。

然后再从下一层塔板上流出,进入下一个塔板,如此循环,整个塔体内的混合物不断被加热、蒸发,冷却、凝结,最终分离出各组分。

2. 精馏的原理精馏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的原理进行的分离。

在混合物加热至沸点以上时,其中沸点较低的组分首先被蒸发分离出来,随着温度的升高,沸点高的组分也会逐渐蒸发,最后被冷凝于塔顶部分离出来。

当混合物进入精馏塔后,沸点较低的组分先蒸发出来,通过下一个塔板上的小孔进入下一塔板。

在下一塔板上,气体被再次加热,继续升高温度,使得沸点较高的组分也逐渐蒸发出来。

如此往复,最终使得各组分被分离出来,沸点较低的组分被分离在塔底,沸点较高的组分则被分离在塔顶。

通过在塔体上设置不同的温度,可以将不同沸点的组分分离出来,从而完成物质混合物的分离。

3. 精馏塔的操作过程在进行精馏操作时,应该进行以下步骤:(1)将待分离的混合物加入精馏塔中,并加热至沸点以上。

在加热的过程中,应该逐渐增加加热功率,避免发生剧烈沸腾。

(2)将沸点较低的组分在塔底部分离出来,通过引流管排出。

(3)随着沸点的升高,沸点高的组分逐渐分离出来,如此往复,直到完全分离出所有组分。

在过程中可以通过液位计和沸点计等仪器进行监测。

(4)停止加热后,将分离出的各组分分别采集收容,完成分离过程。

精馏实验原理和基本理论

精馏实验原理和基本理论

精馏实验原理和基本理论一、基本原理精馏分离是根据溶液中各组分挥发度(或沸点)的差异,使各组分得以分离。

其中较易挥发的称为易挥发组分(或轻组分),较难挥发的称为难挥发组分(或重组分)。

它通过汽、液两相的直接接触,使易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汽相传递,难挥发组分由汽相向液相传递,是汽、液两相之间的传递过程。

对于二元物系,在已知其汽液平衡数据,则根据精馏塔的原料液组成,进料热状况,操作回流比及塔顶馏出液组成,塔底釜液组成可以求出该塔的理论板数N T 。

按照式(5-1)可以得到总板效率ET,其中NP为实际塔板数。

%100⨯=PTT NNE(1) 精馏塔包括精馏段和提馏段。

精馏段操作方程为:111Dn nxRy xR R+=+++(2)提馏段操作方程为:1n n wL qF Wy x xL qF W L qF W++=-+-+-其中,R为操作回流比,F为进料摩尔流率,W为釜液摩尔流率,L为提馏段下降液体的摩尔流率,q为进料的热状态参数,部分回流时,进料热状况参数的计算式为:mm FBP pmrr ttCq+ -=)((3)式中:tF—进料温度,℃。

tBP—进料的泡点温度,℃。

C pm —进料液体在平均温度(tF+ tP)/ 2下的比热,kJ/(kmol.℃)。

rm—进料液体在其组成和泡点温度下的汽化潜热,kJ/kmol。

C pm =Cp1M1x1+Cp2M2x2,kJ/(kmol.℃)r m =r1M1x1+r2M2x2,kJ/kmol (4)式中:Cp1,C p2——分别为纯组份1和组份2在平均温度下的比热,kJ/(kg.℃)。

r1,r2——分别为纯组份1和组份2在泡点温度下的汽化潜热,kJ/kg。

M 1,M2——分别为纯组份1和组份2的摩尔质量,kg/kmol。

x1,x2——分别为纯组份1和组份2在进料中的摩尔分率。

二、全回流和最小理论板层数1. 全回流的概念若上升至塔顶的蒸汽经全凝器冷凝后,冷凝液全部回流到塔内,该回流方式称为全回流,全回流时的回流比为(5)在全回流下,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6)(7)此时,在x–y图上,精馏段操作线及提馏段操作线与对角线重合,全塔无精馏段和提馏段之区分,两段的操作线合二为一,即(8)应予指出,在全回流操作下,塔顶产品D为零,一般和也均为零,即不向塔内进料,也不从塔内取出产品,装置的生产能力为零,因此对正常生产并无实际意义。

精馏知识小结

精馏知识小结

精馏知识小结精馏是一种物质分离技术,主要通过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出来。

以下是关于精馏的知识小结:1. 精馏原理:精馏的原理是根据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在外加热的条件下,使其中沸点较低的物质首先汽化成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成液体,从而实现对混合物的分离。

2. 精馏的基本装置:精馏通常有两个基本组成部分:蒸馏塔和冷凝器。

蒸馏塔用于将混合物加热蒸发,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以便将蒸发的液体转化为液体。

3. 精馏的工作原理:物质在加热后,具有不同沸点的组分会首先蒸发。

然后通过蒸馏塔中不同层次的温度差异,使低沸点组分逐渐上升,而高沸点组分会留在下层。

最后,通过冷凝器中的冷却,将蒸发的低沸点组分冷却成液体,从而实现对混合物的分离。

4. 塔板和填料:蒸馏塔通常会设置塔板或填料,以增加化合物与环境接触的面积,加快汽液两相间的传质速度。

塔板上有许多孔洞,使得热量能够在塔板上通过传导和辐射的方式从下至上传递。

5. 常见精馏方法:常见的精馏方法有常压精馏、减压精馏和恒定沸点精馏。

常压精馏适用于沸点差异较大的混合物,减压精馏适用于沸点差异较小的混合物,而恒定沸点精馏适用于只有两个组分的混合物。

6. 精馏的应用:精馏在化学、石油、制药、食品等众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石油精馏用于提取原油中的不同沸点范围的石油产品,药品精馏用于提取纯净的药物原料,食品精馏用于酿酒和蒸馏酒精等。

7. 精馏的优缺点:精馏是一种高效的分离技术,可以实现高纯度的物质分离。

然而,精馏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蒸馏塔和冷凝器的设备成本较高,而且对于沸点差异较小的混合物分离效果较差。

8. 新兴技术:除了传统的精馏方法,还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分离技术。

例如,膜分离技术利用半透膜将混合物分离成两个流体相,离心分离技术通过离心力加快分离速度,萃取技术利用溶剂将混合物分离成两相等。

总之,精馏是一种常用的物质分离技术,通过利用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出来。

精馏工艺技术原理

精馏工艺技术原理

精馏工艺技术原理精馏工艺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物理分离方法,其原理基于组分之间的不同沸点或挥发性,在加热的条件下,使液体组分汽化、冷凝和收集,从而实现对混合物的分离和纯化。

精馏的原理主要包括沸点差异和蒸馏柱两个方面。

一、沸点差异原理精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不同成分之间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混合物使其沸腾,然后将气体冷却成液体,从而实现对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分离。

沸点是指液体在一定外压下开始饱和汽化的温度,不同成分的沸点不同,因此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加热混合物,会使其中沸点较低的成分先开始汽化,然后将气体冷却成液体,从而实现分离。

二、蒸馏柱原理蒸馏柱是精馏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它是一个垂直的圆筒体,内部由填料和塞板组成。

在蒸馏柱内部,液体由下向上流动,同时蒸汽由上向下流动,通过填料和塞板的作用,使液相和气相在柱内进行充分的接触和传质,从而实现组分的分离。

填料是蒸馏柱内用于增加液体-气体接触面积的材料,常见的填料有环状、屏风状、网球状等。

填料的作用是使液相分散成小滴,增加与气相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强传质效果。

塞板是蒸馏柱内用于控制液体-气体传质的设备,塞板上有一定数量和尺寸的孔,可以分割蒸馏柱成多个层面,使液体在不同塞板上停留一段时间,与气体进行传质。

塞板上的孔经过设计和排布,可以实现不同程度的回流,进一步提高分离效果。

蒸馏柱中的液体从底部进入,被加热蒸发后从顶部排出,而气体从顶部进入,被冷却冷凝后从底部排出。

在柱内,由于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沸点较低的组分会更容易汽化,上升到顶部,沸点较高的组分则会停留在柱内底部。

通过适当的加热和冷却,不同组分的汽化和冷凝过程可以在蒸馏柱内被多次重复,实现对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分离。

精馏工艺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石油化工、化学制药、食品饮料等行业。

通过合理设计精馏工艺技术,可以实现对混合物的高效分离和纯化,为各种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描述精馏过程的原理

描述精馏过程的原理

描述精馏过程的原理
精馏过程是一种利用沸点差异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它基于物质的不同沸点,在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中将液态混合物转化为气态和液态两个阶段,并通过收集和重新凝结蒸汽来分离其组分。

具体地说,在精馏过程中,将待分离物加热,使其部分或全部汽化形成蒸汽,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蒸汽通过塔体内的填料,在填料和液体相互接触的同时蒸发、冷凝,形成上下两相,通过塔顶冷凝器收集液态组分,经过多次汽液相互传递、蒸发和冷凝,使混合物的不同组分可在塔体内产生差异性分布,最终分离出纯净的组分。

精馏过程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医药、食品、酒类等领域,可分离出纯度高、产品成分稳定的化合物。

精馏原理和流程3

精馏原理和流程3

精馏原理和流程3.3.1精馏原理精馏:把液体混合物进行多次部分气化,同时又把产生的蒸气多次部分冷凝,使混合物分离为所要求组分的操作过程称为精馏。

一、全部气化或全部冷凝设在1个大气压下,苯~甲苯混合液的温度为,其状况以A点表示,将此混合液加热,当温度到达(J点),液体开始沸腾,所产生的蒸气组成为(如D点),与成平衡,而且> ,当继续加热,且不从物系中取出物料,使其温度升高到(E点),这时物系内,汽液两相共存,液相的组成为(F点),蒸气相的组成为与成平衡的(G点),且> 。

若再升高温度达到(H点),液相终于完全消失,而在液相消失之前,其组成为(C点)。

这时蒸气量与最初的混合液量相等,蒸气组成为,并与混合液的最初组成相同。

倘再加热到H点以上,蒸气组成为过热蒸气,温度升高而组成不变的为。

自J点向上至H点的前阶段,称为部分气化过程,若加热到H点或H点以上则称全部汽化过程,反之当自H 点开始进行冷凝、则至J点以前的阶段称为部分冷凝过程,至J点及J 点以下称为全部冷凝过程。

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过程实际上是混合液分离过程。

二、部分汽化、部分冷凝全部汽化、全部冷凝与部分汽化、部分冷凝的区别:(1)不从物系中取出物料,(2)温度范围不同。

部分汽化:将混合液自A点加热到B点,使其在B点温度下部分汽化,这时混合液分成汽液两相,气相浓度为,液相为(< ),汽液两相分开后、再将饱和液体单独加热到C点,在温度下部分气化,这时又出现新的平衡或得的液相及与之平衡的气相,最终可得易挥发组分苯含量很低的液相,即可获得近似于纯净的甲苯。

部分冷凝:将上述蒸气分离出来冷凝至,即经部分冷凝至E点,可以得到浓度为的汽相及液相,与成平衡> ,依次类推、最后可得较近于纯净的气态苯。

三、一部分气化、部分冷凝将液体进行一次部分气化,部分冷凝,只能起到部分分离的作用,因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要求粗分或初步加工的场合。

显然,要使混合物中的组分得到几乎完全的分离,必须进行多次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的操作过程。

精馏基本原理

精馏基本原理

精馏基本原理精馏基本原理一、精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精馏操作就是利用液体混合物在一定压力下各组分挥发度不同的性质,在塔内经过多次部分汽化与多次部分冷凝,使各组分得以完全分离的过程。

二、什么是挥发度?简述挥发度与沸点之间的关系。

挥发度就是表示物质挥发的难易程度。

在液体混合物中,挥发度大的物质沸点低,我们称之为易挥发组份(轻组份);挥发度小的们称之为难挥发组份(重组份)。

例:V AC的沸点为73o C,HAC的沸点为118o C,V AC比HAC 的挥发度打,在其混合液中,我们称V AC为易挥发组份,HAC为难挥发组份。

三、蒸馏的方法有哪几种?蒸馏有简单蒸馏、精馏、特殊精馏三种。

简单蒸馏就是在蒸馏釜中装入一定量的混合液,在一定压力下,利用间接饱和水蒸气加热到沸腾,使混合液的易挥发组分得以部分汽化的过程。

简单蒸馏只能使混合液部分分离,在工业生产中一般用于混合液的初步分离(粗分离),或用来除去混合液中不挥发的物质。

如E055727、E055729就属于简单蒸馏。

采用简单蒸馏分离混合液,只能使混合液得到部分分离,若要求得到高纯度的产品,则必须采用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即精馏方法。

特殊精馏方法包括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

四、什么情况下需采用特殊精馏方法?一种情况是当溶液中待分离的两个组份挥发度相差很小,若采用一般精馏方法需要很多塔板,在经济上不合算;另一种情况是待分离的溶液为具有恒沸物的溶液,不能采用一般精馏方法进行分离。

五、什么是恒沸精馏?在被分离的恒沸液中加入第三组份,该组份与原料液中的一个或两个组份形成新的恒沸液,从而使原混合液能够利用一般精馏方法进行分离。

六、恒沸精馏中分离剂的选择原则是什么?1、选择的分离剂与元混合液中某些组份所形成的新的恒沸物的沸点,与其他组份的沸点相差愈大愈利于分离;2、要求分离剂无毒、无腐蚀,易于分离回收,并廉价易得。

七、什么是萃取精馏?在被分离的混合液中加入第三组份萃取剂,使之与混合液中的某一组份形成沸点较高的溶液,从而加大了被分离组份间的相对挥发度,使混合液易于用一般精馏方法分离。

精馏过程原理

精馏过程原理

精馏过程原理精馏是一种常见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食品等行业。

其原理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液体混合物使其部分汽化,然后再通过冷却凝结收集汽化物质,从而实现对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分离。

精馏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加热、汽化、冷凝和收集。

将待分离的液体混合物加热至沸点以上的温度。

加热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能量以使混合物中的组分开始汽化。

由于不同组分的沸点不同,加热过程中沸腾开始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接下来,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合物中的某些组分开始逐渐汽化。

这是因为不同组分的沸点不同,当达到各自的沸点时,组分的蒸气压超过环境气压,从而开始汽化。

这些汽化的组分会形成气体,在设备中上升,并进入下一个步骤——冷凝。

在冷凝器中,通过降低温度,使气体逐渐冷却并凝结成液体。

冷凝的原理是利用冷却介质的低温,使气体中的组分重新变为液体。

冷凝器通常采用冷却水或其他冷却介质进行冷却,以加速气体的冷凝过程。

通过收集装置将冷凝后的液体组分收集起来。

在精馏过程中,收集装置通常是一个独立的容器,用于收集冷凝后的液体组分。

收集装置的设计与使用方式会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具体要求而有所不同。

精馏过程的原理是基于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来实现分离。

沸点是物质在一定气压下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不同组分的沸点取决于其分子间作用力的差异。

一般情况下,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沸点越高。

因此,在加热过程中,沸点较低的组分会先开始汽化,而沸点较高的组分则会在后续的加热过程中才开始汽化。

精馏过程的效果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温度控制、气压控制、混合物的成分和相对量等。

温度控制是精馏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通过合理控制温度可以实现对不同组分的选择性分离。

气压控制也会对精馏过程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较低的气压有助于降低组分的沸点,从而提高精馏效果。

总的来说,精馏过程是一种基于组分沸点差异的分离技术。

通过加热、汽化、冷凝和收集等步骤,可以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有效地分离出来。

化工原理-精馏原理

化工原理-精馏原理

化工原理:精馏原理一、什么是萃取精馏在被分离的混合物中加入萃取剂萃取剂的存在能使被分离混合物的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增大。

精馏时其在各板上基本保持恒定的浓度而且从精馏塔的塔釜排出这样的操作称为萃取精馏。

例如从烃类裂解气的碳四馏分费力丁二烯时由于碳四馏分的各组分间沸点相近及相对挥发度相近的特点而且丁二烯与正丁烷还能形成共沸物采用普通的精馏方法是难以将丁二烯与其它组分加以分离的。

如果采用萃取精馏的方法在碳四馏分中加入乙腈做萃取剂则可增大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使得用精馏的方法能将沸点相近的丁二烯、丁烷和丁烯分离。

碳四馏分经过脱碳三、和碳五馏分后进入丁二烯萃取剂精馏塔在萃取剂乙腈的存在下使丁二烯包括少量的炔烯、乙腈与其它组分分开从塔釜采出并进入解析塔在此塔中丁二烯、炔烯从乙腈中解析出来萃取剂循环使用。

丁二烯、炔烯进入炔烯萃取精馏塔丁二烯从塔顶逸出经水洗得到成品丁二烯。

二、萃取剂的选择原则是什么对于萃取精馏来说萃取剂常常可以选择出许多种。

如从碳四馏分种分离出丁二烯就可以找出多种萃取剂。

一般说来选择萃取剂的主要依据如下1.萃取剂的沸点应比被分离组分的沸点高的多否则萃取剂易从塔顶挥发损失掉。

2.萃取剂的选择性要大。

被分离组分在萃取剂种相对挥发度增大的赴欧分离就容易也就是所选择的萃取剂选择性大。

选择性是选择萃取剂最主要的依据。

因为选择性的大小也就决定了被分离组分种轻重关键组分分离的难易程度。

因此塔板数的多少回流比的大小它影响到塔径也与它有密切的关系。

3.回收容易价廉易得。

4.萃取剂对被分离组分的溶解度要大这样塔板上的液体才能形成均相不会分层。

5.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要好无毒性不腐蚀设备。

三、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有什么区别1.3萃取精馏因萃取剂不从塔顶蒸出因此蒸气的消耗比恒沸精馏为少。

2.萃取精馏的萃取剂不必要与分离系统中的某组分形成共沸物而要求它的蒸气压远小于分离混合物的蒸气压因此萃取剂的选用范围比较大。

3.萃取精馏的操作条件与恒沸精馏相比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元溶液节流节流后蒸气及液体的组成
• 方法一:图解 • 方法二:试算
张祉佑上册 蒸气量R" = Rα R , 组分为y1R" , y2 " R 液体量R' = R(1 − α R ), 组分为x1R ' , x2 '
操作线方程式 操作线截距 斜率
yI = yI =
(1 − α ) L N 2 V N 2 − αL N 2
xI +
N N VN2 y N2 − LN2 x N2
V N 2 − αL N 2
N N VN 2 y N2 − LN2 x N2
V N 2 − αL N 2
(1 − α ) LN 2 LI tga I = = V I V N 2 − αL N 2
VII = VI − α K LK = VN 2 − αVN 2 − α K LK
4.4 三元系精馏过程的计算
液空进料口位置

选择液空进料口位置的原则是在保证产品数量和纯度 的条件下,使所要求的理论塔板数最少。 当从液空进料口以上的塔段向下计算,如果出现增加 塔板数而在液相或气相中氧的浓度增加不明显、且氩 浓度开始下降时就需安排液空进料。但具体安排在哪 一块塔板最合适,尚需通过试算确定。液空进料后, 氧浓度会迅速增加,氩浓度也能增加,而后达到收 敛。

由于氩的沸点处于氧、氮沸点之间,在空分塔中将产 生氩的浓缩积聚现象。在上塔的上部,氩沸点比氮 高,气相中氩易被冷凝到液相中,随回流液向下流。 而在上塔的下部,氩的沸点比氧低,液相中氩易被蒸 发到气相,随塔内蒸气而上升,这样,在塔的中部便 会形成氩的富集区。 据实验,上塔中部含氩量可达10%左右,有些部位甚至 在10%以上。在这些部位如果仍按氮、氧分离进行计 算,必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在空分塔设计中一般多按三元系进行计算;尤其在设 计制取高纯氮的精馏塔时,必须按三元系进行计算。
4.3 二元系精馏过程的计算
下塔理论塔板数的确定
VK + L = V + LK
V, y L, x
VK y
K N2
+ Lx = Lk x
K N2
+ Vy
如果进塔空气是饱和状态
K Vk , yN2
Vk = V
Lk , x
K N2

Lk = L
LK LK K K y= x + ( yN2 − xN 2 ) VK VK


4.4 三元系精馏过程的计算
三元系精馏过程的计算步骤 三元逐板计算中,所作假设与二元系相同 逐板计算步骤: • 首先按稳定流动物料平衡规律求出塔中各物流 数量和浓度关系; • 确定各塔段的操作线; • 利用三元组分相平衡图,用逐板计算法确定理 论塔板数。
4.4 三元系精馏过程的计算
三元系精馏过程的计算分段
液氮节流后气化率α
LI = (1 − α ) LN 2
VI = VN 2 − αLN 2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式
yI = (1 − α ) LN 2 VN 2 − αLN 2 xI +
N N V N 2 y N 2 − LN 2 x N 2
V N 2 − α LN 2
4.3 二元系精馏过程的计算
上塔精馏段
II II O VII y2 = LII x2 − VO2 y2
LII II VO2 O y = x1 − y1 操作线 VII VII 方程组 LII II VO2 O II y2 x2 − y2 = VII VII
II 1
液空节流气化率αK
LII = LI + (1 − α K ) LK = (1 − α ) LN 2 + (1 − α K ) LK
( y1( 0) , y20 )
x1(1) ⎫ 操作线 ⎧ y1(1) ⎯⎯ →⎨ (1) ⎯ (1) ⎬ x2 ⎭ ⎩ y2
三元相图
( ( x11) ,x21) ( ( x12) ,x22)
( y1(1) , y21)
( y1( 2) , y22)
x1( 2) ⎫ 操作线 ⎧ y1( 2) ⎯⎯ →⎨ ( 2) ⎯ ( 2) ⎬ x2 ⎭ ⎩ y2 LL x1( n ) = x1K ⎫ (n) K⎬ x2 = x2 ⎭
I 1
LI I VN 2 N LN 2 N y = x2 + y2 − x2 VI VI VI
I 2
液氮节流气化率α
LI = (1 − α ) LN 2 VI = VN 2 − αLN 2
4.4 三元系精馏过程的计算
三元系精馏过程的计算 上塔提馏段
VII = LII − VO2
VII y1II = LII x1II − VO2 y1O
液空节流后气化率αK
LII = (1 − α ) LN 2 + (1 − α K ) LK
VII = VN 2 − αLN 2 − α K LK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式
y II = (1 − α ) LN 2 + (1 − α K ) LK VN 2 − αLN 2 − α K LK xII −
O VO2 y N 2
1* 2* 3*
4.3 二元系精馏过程的计算
上塔理论塔板数的确定
上塔中以液空进料口 为界,以上为精馏 段,以下为提馏段, 分别建立物料平衡关 系式,由于两段的汽 液比不同,故其操作 线斜率不同
精馏段和提馏段理论 塔板数分别进行计算
4.3 二元系精馏过程的计算
上塔精馏段
物料衡算
N N LN 2 x N 2 + VI y I = VN 2 y N 2 + LI xI
Vk , y
K N2
已知液氮浓度,富氧液空浓 度,则可由上而下或由下而 上求得下塔理论塔板数 。
K Lk , xN2
三元系精馏过 程的计算
x x
(0) 1 (0) 2
⎫ 操作线 ⎧ y1( 0) =x ⎯ ⎬ ⎯⎯ →⎨ ( 0) =x ⎭ ⎩ y2
N 1 N 2
三元相图
( ( x10) ,x20)

膨胀空气进料口位置
根据经验,对于全低压制氧装置的精馏塔,一般在液空 进料口以下2~3块理论塔板处安排膨胀空气的入口。
4.4 三元系精馏过程的计算
三元溶液节流节流后蒸气及液体的组成
气化率可用 h-x图和T-x 图近似计算
c’
m' ' a ' b' = α= m a ' c'
a’ b’
4.4 三元系精馏过程的计算
VN 2 − αLN 2 − α K LK
4.3 二元系精馏过程的计算
上塔提馏段
操作线方程
y II = (1 − α ) LN 2 + (1 − α K ) LK VN 2 − αLN 2 − α K LK xII −
O VO2 y N 2
VN 2 − αLN 2 − α K LK
O xII = y N 2
• 在平衡曲线和操作线之间作阶梯线段,各塔段
形成的三角形数即代表该段的理论塔板数。
液气比对塔板数的影响
y 1*
液气比 沿塔下流的液体和 上升蒸气之比L/V
2* 3* 2 3 x= y
1
0
K xN 2
LN xN 2
x
液气比对塔板数的影响
上塔
当氧、氮纯度已定,精馏段和提 馏段两操作线的交点C的位置可 以随气液比的不同在C1和C2之间 移动。 当交点愈偏向C1点,说明精馏段 液气比愈小,塔板数则愈多,塔 的高度和沿塔的流动阻力都会增 加。 当交点愈偏向C1时,精馏段操作 线的斜率为最小值,要达到这种 工况,理论上需要无穷多块塔 ⎛L⎞ 板。 ⎜ ⎟
4.4 三元系精馏过程的计算
三元系精馏过程的计算 上塔精馏段
VI + LN 2 = LI + VN 2
VI y1I = LI x1I + VN 2 y1N − LN 2 x1N
I I N N VI y2 = LI x2 + VN 2 y2 − LN 2 x2
操作线方程组
LI I VN 2 N LN 2 N x1 y1 − y = x1 + VI VI VI
4.3 二元系精馏过程的计算
下塔理论塔板数的确定 y 理论塔板数
n = 2.5
V, y L, x
1* 2* 3* 2 3 x= y
1
K Vk , yN2
K Lk , xN2
0
K xN 2
LN xN 2
x
1点代表两股物流:(x1,y1) 1*点代表平衡物流(y1,x2) 2点代表不平衡物流(x2,y2)
4.3 二元系精馏过程的计算
下塔理论塔板数的确定
LK K LK K x + ( yN2 − xN 2 ) 下塔操作线方程 y = VK VK
操作线的截距(即x=0时)
y=y
K N2
LK K − xN 2 VK
下塔顶部的氮气浓度与冷凝的液 氮浓度相同,表示该截面气液组 分浓度的点在y=x线上。联立解 下塔操作线方程式和y=x可得其 交点的横坐标 。
K Vk , y N 2
进塔空气是饱和状态
K Lk , x N2
Lk = L Vk = V
x1 + x2 + x3 = 1, y1 + y2 + y3 = 1
4.4 三元系精馏过程的计算
三元系精馏过程的计算 下塔操作线方程
V, y L, x
L VK K LK K y1 = x1 + y1 − x1 V V V V K L K L y 2 = x2 + K y 2 − K x2 V V V
N N y N2 ≈ x N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