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5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5.《古诗词三首》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5.《古诗词三首》

改写《秋思》成一个小故事。
起因:(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想象画面:洛阳城的繁华,秋风落叶的情景, 诗人的心境。 经过:(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想象经过:匆匆写信与“临发又开封”时的动作、 心理活动和独白语言。
单元主题:“思乡情”,选编了三首思乡的诗词和三篇散文,
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游子浓浓的思乡情。
单元学习目标:阅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学习用
具体的景物或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
5.
古 诗 词 三 首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pō (湖泊
血泊)
bó (停泊 泊船 漂泊)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抚州人。 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文学家、思想 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行人:(捎信的人) 临发:( 即将出发)
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 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好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 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 查看。
诗意; 一年一度的秋风, 又吹到了洛阳城中, 催我写一封家书, 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 捎信人即将出发, 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 赶快再添上几句, 说不尽的心事, 无奈太匆忙。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yì jiàn
京口瓜洲一水间,
zhǐ shù chóng
钟山只隔数 重 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huán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小组合作学习
(1)结合插图、注 释每人说每一句诗 的意思。 (2)合作画一幅简 图,标出京口、瓜 洲、钟山的位置。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5课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5课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5课笔记
一、字词
律崖渡索
律诗云崖渡口铁索
纪律山崖渡船线索
首联:总领全文,“不怕”“只等闲”表现乐观精神
颔联:写征服山,藐视困难的乐观精神
颈联:写战胜水,既有过金沙江后胜利的喜悦,也有飞夺泸定桥时的惊心动魄,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

尾联:写胜利在望的喜悦,深化主旨
诗中写到的长征中的事件有:过五岭,越乌蒙,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

三、重难点解(赏)析
1.读一读,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答:(1)峰峦起伏的五岭在红军的脚下,只不过像河里泛起的细浪,广大无边的乌蒙山只不过像滚动的小小的泥球,表现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豪迈乐观情感。

(2)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这一寒一暖,既是客观现实,又是主观感受。

“暖”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时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

2.“阅读”
《菩萨蛮•大柏地》意思:天上挂着一条七色的彩虹,像是有人拿着彩色的丝绸在翩翩起舞。

阵雨之后又升起了希望的太阳,苍翠的群山又时隐时现。

当年这里进行了一次激烈的战斗,子弹穿透了前面村子的墙壁。

那前村墙壁上留下的累累弹痕,把这里的景色打扮得更加美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5课《滕王阁序》 课件112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5课《滕王阁序》 课件112张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Leabharlann 临无地。名句仅用十六个字就形容出台阁建筑的壮丽
欣 赏
。“上出重霄”“下临无地”,用夸张的笔 法突出楼之高,水之深。“翠”本是翠绿的 琉璃瓦色,这里借指瓦,突出了颜色鲜艳
悦目。“飞”字描绘出阁道高耸如鸟之欲飞
,“流” 字形容彩画势形貌。
第二段
齐读翻译,总结段意
时当九月,秋高气爽。积水消尽,潭水清澈,天空 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
第二段
1.举行宴会的时间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时间是在九月,季节属于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地面的积水消尽而寒潭清澈见底,晚 霞的余光凝聚而暮山一片青紫。
2.王勃来参加宴会的过程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在高高的大路上驾着整齐的马车,到 高耸的山岭中寻访美景;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亲临滕王阁前的沙洲,找到仙人旧日 的馆阁。
人有英杰,地有灵秀(之气),徐孺子在太守 陈蕃家中下榻。
名句:前者高度概括江西各地繁华富庶;后者 形象说明南昌一带人才济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点的描写
借代修辞

棨戟:棨戟代阎公。

襜帷:代宇文新州的 车驾,
结 合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面的描写
“控”“引” 将洪
州的气势写出
由古及今,写出历史的久远;由天及地, 写出界域的广大。
形作动:“具有……”,“显示……”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 雾 列,俊 采 星驰。
名作状: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像……一样

语文书第五单元

语文书第五单元

语文书第五单元一、文学常识1. 作家作品:了解一些著名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例如鲁迅的《风筝》,张之路的《羚羊木雕》,莫怀戚的《散步》,泰戈尔的《金色花》,冰心的《荷叶》等。

2. 文学名著:熟悉并了解一些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掌握其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二、词语和成语1. 词语:掌握一些重要的词语,如“寂寞”,“吐蕾”,“嫌恶”,“可鄙”,“惊惶”,“瑟缩”,“虐杀”,“堕落”,“诀别”,“怦怦”,“撒谎”,“严厉”,“伤疤”,“寒颤”,“攥着”,“嫩芽”,“分歧”,“拆散”,“霎时”,“脚踝”,“匿笑”,“祷告”,“妄弃”,“惊讶”,“倘若”,“笑嘻嘻”,“苦心孤诣”,“毫无怨恨”,“无可把握”,“恍然大悟”,“不可抗拒”,“形影不离”,“无可挽回”,“水波粼粼”,“各得其所”等。

2. 成语:学习并掌握一些常用的成语,如“杯水车薪”,“画龙点睛”,“掩耳盗铃”,“守株待兔”,“滥竽充数”,“滥杀无辜”,“买椟还珠”,“削足适履”,“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等。

三、课文内容1. 主题思想:熟悉并理解各个课文的内容,如《赵州桥》、《卢沟桥》等,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2. 课文结构:分析各个课文的篇章结构,了解其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

四、写作技巧1. 文体特点:学习并掌握不同文体的特点,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等。

2. 写作方法:学习并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如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包括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

3. 写作实践:通过写作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五、阅读理解1. 阅读方法:学习并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速读等。

2. 理解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各个课文,理解其主旨和深层含义,并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3. 阅读扩展:阅读一些相关的文学作品,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语文基础知识5:句子之复句-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语文基础知识5:句子之复句-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解说复句:指不相连的复指中的复句。
2023/10/4
6
二、各类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
1.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
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
又……又……
既……又……
一边…… 一边……
是……不是…… 不是……而是…… 一方面……一方面……
2023/10/4
27
谢 谢!
2023/10/4
2023/10/4
5
一、复句的类型
并列复句:平列式、对比式
选择复句:或此或彼、非此即彼、选一舍一
递进复句:分句之间表示意义上层进
顺承复句:按顺序叙述
因果复句:前因后果、前果后因
转折复句:重转式、轻转式
条件复句: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无条件
假设复句:前句假设,后句是假设的结果
目的复句:以、以便、为的是、免得、以免等
有时……有时…… 有的……有的…… 同时,还,也,同样
例如:
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我们不要空话,而要行动。
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2023/10/4
7
2.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 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构成选择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
2023/10/4
25
◆ 多重复句
结构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叫多重复句。有两个层次的 叫二重复句,有三个层次的叫三重复句,其余依次类推。多重复句是 由一重复句扩展而成的。
2023/10/4
26
(1)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条件)如果不凭借空气,||(假设)鸟就永远不能 飞上高空。 (2)一个人如果不努力把自己的某种思想清清楚楚地写出来,||(递进)甚至也不努 力把这种思想清清楚楚地说出来,|(假设)那么这种思想实际上只是处于混沌的状态中。 (3)但是,人可以被处死,||(并列)书可以被烧毁,|(转折)而真理却是杀不死、烧不毁 的,||(并列)它愈来愈发出灿烂的光辉。 (4)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并列)只有对这种文化 加以改造,||(条件)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转折)否则,我们就不能完成项任务。 (5)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转折)但终于没有进学,||(并列)又不会营生;|(因果)于是 愈过愈穷,||(承接)弄到将要讨饭了。

三年级下册第五课语文生字

三年级下册第五课语文生字

三年级下册第五课语文生字
(红体是多音字)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守株待兔》,是改编自《韩非子》的一则寓言故事。

下边整理分享这篇课文的生字学习。

第一部分一类生字注音及组词
守:shǒu,把守守候守望守卫
株:zhū,株守植株株距一株
待:dài,期待接待等待担待
:dāi,待会儿
宋:sòng,仿宋南宋北宋宋瓷
耕:gēng,耕种耕地耕耘
触:chù,接触感触触犯触角
颈:jǐng,头颈瓶颈颈椎
释:shì,解释诠释阐释释放
其:qí,其中与其其实尤其
第二部分二类生字注音及组词
宋:sònɡ,宋代宋朝宋词
耕:ɡēnɡ,耕地耕牛耕种
释:shì,释放解释释义
冀:jì,希冀、冀求、冀望
第1页(共1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三首2.《舟过安仁》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三首2.《舟过安仁》
人 教版五年级下册语 文
5
古诗词三首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他是南宋杰出的诗
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 “中
兴四大家” 之一。 杨万里一生写作极为勤奋,相传
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
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
舟过安仁
读 准 字 音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Βιβλιοθήκη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zhē 不是遮头是使风。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 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 受到了什么?
“张、使风”表现出两个孩子的 淘气、可爱和天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么的思 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 对两个小孩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 的赞赏。
《舟过安仁》是 代诗人 的 作品。诗中,前两句话描写的是作 者的 ,后两句描写的是作者 的 。我们还学过他写 的 。
gāo zhào
舟过安仁
读 出 节 奏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篙 棹 遮头 使风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怪生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么 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儿童 的喜爱,对两个小孩玩耍 中透出的聪明伶俐的赞赏。
《舟过安仁》是宋代诗人 杨万 里 的作品。诗中,前两句话描写 的是作者的 所见 ,后两句描写的 是作者的 所悟 。我们还学过他写 的 《小池》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2)课件(24页)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2)课件(24页)

这个圆的周长是( )分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11、有2分和5分的硬 币共18 枚,一 共6角钱 。5分 的硬币 有( )枚。
十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让我们唱着这首歌,带着对英雄的崇敬,再次走进课文。
五、观察前四幅图可得,第一幅图是1 个点;第 二幅图 是1+4(个)点,可 以写作 1+1×4; 第三幅 是1+8(个)点, 可以写 作1+2× 4;第四 幅图是1 +12(个)点,可 以写作1 +3×4; 由此可 得第n幅 图,有1 +(n-1)× 4(个)点 ,由此 即可解决问题。当n=5时,1+(5-1)×4=1+ 16;当n=6时,1+ (6-1)× 4=1+20; 当n=7 时,1+(7-1)×4=1 +24。 六、由 前四幅 图可知: 当灯灭 时(■): 从右边 向左,第 一个灯 表示1; 第二个 灯表示3 ;第三 个灯表 示9;第五 个灯表 示81;1×3=3,3×3=9,后一个数是前一 个的3倍, 那么第 四个灯 表示9 ×3=27; 当灯亮 时□所 表示的 数不显 示。那 么,⑤中 灭的灯 是从右 边数的 第三、 四、五 这三个 ,就表 示9+27+ 81=117 。⑥93 =81+9+ 3,应是 从右边数的第二、三、五这三个灯熄 灭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 、圆两 个单元 。通过 丰富的 现实的 数学活 动,让 学生经 历初步 的数学 化的过 程,理 解并学 会用数 对表示 位置; 初步认 识研究 曲线图 形的基 本基本 方法, 促迸学 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 5《七律·长征》课时2
7、某班某天有49人按时上学,1人请 假,这 天的出 勤率是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 《大自然的语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 《大自然的语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5《大自然的语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本文题为《大自然的语言》,主要是讲物候现象,你能概括一下“物候”是什么吗?点拨:本题目的在于引导同学们理解并概括什么是“物候”。

回答本题时,注意一定要使用全面、准确又简洁的语言。

参考答案: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作为物候学的研究对象,物候就是指动植物等随着气候变化而在生长、发育、迁徙、繁殖等生命活动方面表现出的反应。

二、阅读相关段落,体会课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回答下列问题。

1.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2.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点拨:本题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同学们体会本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

回答本题,一定在熟读课文、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

第1小题是要求学生明白1-3段的说明思路,因此要着重注意一些表示逻辑关系的词以及句与句、段与段的逻辑联系。

第2小题是要求把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因此要了解说明顺序主要的分类: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

此外,还要了解各种说明顺序的特点以及辨别技巧。

参考答案:1.文章先描绘四季变迁的景象,再指出诸如草木荣枯、候鸟迁徙等动植物的变化与气候之间存在的关联,最后指出,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

2.作者采用了逻辑顺序来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因为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对物候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由主到次的顺序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的差异又次之,古今的差异最次,这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另外,前三个因素是空间因素,后一个因素是时间因素,这样安排条理清楚。

三、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

试从课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说说其作用。

点拨:本题设置是引导同学们掌握常见的几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

语文:第5课《“友邦惊诧”论》课件(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

语文:第5课《“友邦惊诧”论》课件(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
“友邦惊诧”论
鲁迅
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针对敌方的论点与论据层
层批驳的方法,了解驳论文的结构。 二、了解本文的反语、对比、排比、反 复和摹拟等手法的作用并学习运用。 三、注意把握本文语言的感情色彩和气 势,深入体会本文所表达的强烈的爱憎 感情。
第一课时: 导入:论文必须写得十分 精密,使那家伙无法辩驳, 否则,宁可不写。 ——恩格斯
明确关系:
(卖国) 主奴
党国
死敌 不 抵 抗
镇压
友邦
一伙
学生
杀戮 (爱国、 救国)
日本
(侵略)
(三)附记:






1.设问:这一段针对什么批驳?怎么批驳?分几个层次? 引消息有什么作用? 2.提问、明确: (1)这一段批驳了敌论据中“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 伤中委,拦劫汽车,攒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社 会秩序,悉被破坏。”进行批驳。是驳论据。 (2)分两个小层次。由消息和评论组成。一层引两则消 息驳敌论据。二层议论,证明强加给学生的罪名纯属捏造, 而国府才是屠杀学生的刽子手。 (3)引第一则消息批驳敌论据中“捣毁机关,阻断交通, 殴伤中委,拦劫汽车,攒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 引第二则消息批驳“社会秩序,悉被破坏”。揭露了国民 党反动政府对无辜学生的镇压、诬陷及至杀戮。 (4)最后一句点出友邦瓜分中国的阴谋,党国媚敌卖国 的本质。
(二)第二部分。


第三层(6、7) 1.设问:读6、7段,找关键词,分析这些词语的表意作用。 你还发现本层用什么方法论述达到了讽刺效果? 2. 提问、归纳。 (1)揭露了“友邦”“党国”的反动本质,他们狼狈为 奸、互相勾结镇压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罪行。揭示“友邦” 与军政当局的主奴关系及对内镇压对外卖国政策。 (2)怎样理解“日兵‘无法劝阻’,学生们怎会‘无法 劝阻’”? 这是用模拟语气,运用反语、反问,模拟国民党反动电文 中国民党政府对全国民众和青年学生的训斥之词。形象写 出国民党反动政府充当帝国主义走狗的奴才腔。有力揭露 了其镇压学生卖国的反动本质。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课堂笔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课堂笔记

课文知识点我会写:律lǜ(法律、规律、纪律、律动、自律)崖yá(悬崖、山崖、断崖)渡dù(渡口、渡江、渡船)索suǒ(索取、搜索、铁索)多音字:难nán(困难)nàn(灾难)磅bàng(磅秤)páng(磅礴)蒙méng(蒙蒙细雨)mēng(蒙骗)měng(蒙古包)形近字:崖(山崖)涯(天涯)渡(渡河)度(度假)近义词:等闲——平常磅礴——雄伟逶迤——蜿蜒反义词:逶迤——笔直开颜——愁眉理解词语:三军:这里指的是红一方面军,“三”在此处是虚指,泛指红一方面军的多个军团。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露出笑面。

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

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区交界处。

乌蒙:即乌蒙山,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

金沙:即金沙江,指长江上游从青海省玉树县到四川省宜宾市这一段。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大渡:即大渡河,位于四川省中西部。

岷山:位于四川、甘肃两省交界处。

朗读节奏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歌大意: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那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文学常识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

是诗的一种,每篇共有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末字押韵,中间四句对仗;分为四联,每联两句,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课文主题:这首诗通过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历程的生动描述,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5《琥珀》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5《琥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文章先叙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接着叙述了琥珀被发现的过程,最后描写了琥珀的形态,交代了推测琥珀形成过程的依据和琥珀的科学价值。

文章语言生动形象,趣味性十足。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识字的能力,在字词的理解上,已经学会了多种方法,但是对于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变化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在阅读方面,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尝试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的生字,会写本课的生字。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抓住重点词语品读、感悟,展开合理想象,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4.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作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难点: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作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2.搜集琥珀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尝试朗读。

2.查找有关琥珀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释课题,质疑1.(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课题)2.揭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疑问吗?预设1:琥珀是什么?预设2:它是怎样形成的?谁发现的?3.认识琥珀,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琥珀的资料。

[设计意图]根据课题提问,交流资料,了解琥珀。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不理解的词语做出标记。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①朗读生字,相互正音。

②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4)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检查自读情况:(1)课件出示词语。

(2)指名读词,强调个别字的读音。

(3)指导读准必会多音字“扎”,“扎”在“挣扎”中读zhá。

“扎”还有另外两个音zhā和zā,读zhā时,可以组词“扎实”;读zā时,可以组词“包扎”。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
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四声的学习: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的学习及辨别。

2. 声母的学习: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的学习及辨别。

3. 正确书写汉字:学习常用汉字的书写方法,培养正确的字体、字形和笔画顺序。

4. 词语的辨析:学习相似意思的词语辨析,如“打”和“敲”,“离开”和“走开”等。

5. 词组的学习:学习常用的词组表达方式,如“大家好”、“有礼貌”等。

6. 四书五行的学习:学习《弟子规》中的内容,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

7. 故事理解:理解故事情节,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教育意义。

8. 表演和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演能力。

以上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五课的生字词,造句,二类生字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五课的生字词,造句,二类生字

题目: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生字词造句
分析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是《中彩那天》,共有14个生字:
维财属货驰赠驶德惑库码捎橡拨
分别造句为:
1 维造句:(1)为了维护真理,必须投入战斗。

(2)我们要维持好班内的学习秩序。

2财造句:(1)个人财产会受到法律保护。

(2)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3属造句:(1)这项荣誉属于全体队员。

(2)这块土地属于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货造句:(1)仓库堆积了大量货物。

(2)我今日到百货大楼去购物。

5驰造句:(1)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2)你的做法与目标背道而驰。

6赠造句:(1)分别是他赠送了我一本书。

(2)肥沃的土地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

7驶造句:(1)一定要文明安全驾驶机动车。

(2)汽车驶向了东南方。

8德造句:(1)做人德为先。

(2)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品德。

9惑造句:(1)为什么会这样?我迷惑不解。

(2)他对那人的说辞心存疑惑。

10库造句:(1东西都存在了仓库里(2)大兴安岭是一座森林宝库。

11码造句:(1这是我家的电话号码(2)岩石中记载了时间的密码。

12捎造句:(1我给你捎来了一本书(2)你买花时也给我捎带着买一盆吧!
13橡造句:(1这是你的橡皮吗?(2)这是一棵高大的橡树。

14拨造句:(1他拿起手机,拨通了女儿的电话(2)思乡的愁绪撩拨着他的心弦。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主要教学内容为《精彩二年级》和《乐乐的钥匙》两篇课文。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学习认识词语、句子和段落,了解课文的表达方式,并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1.词语
学生将学习认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

同时也会学习认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专有名词和地名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句子
学生将学习认识一些简单的句子,了解句子的构成和语序,帮助他们初步领会语言的表达方式。

3.段落
学生将学习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识别段落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

4.阅读技能
学生将通过课文的阅读,初步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培养对文章的观察和感悟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书写技能
学生将通过课文的抄写和默写,练习书写字词和句子,培养字词的正确用法和书写规范。

以上就是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的主要知识点,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初步掌握一些基础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课件:5.我 看

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课件:5.我 看

A.吸入 凝望 勃发 漫游
B.飞入 观望 勃发 游逛
C.吸入 凝望 成长 漫游
D.飞入 观望 成长 游逛
5
D
4.(原创题)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2018央视春晚》的一大亮点是特设了《国宝回归》环节,“国家宝
藏”也被搬到了春晚舞台上。
B.孙楠、谭维维演唱的《幸福新起点》,站在当下,对未来继续建设美
示示例例::小小草草正正在在睡成觉长,,请请勿您打脚扰下。留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有 一份浓浓的向往、依恋之情,每个人都有一幅属于自己的自然图景。下面请 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50字左右的结束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示__例__:__结__束__语__:__走__进__大__自__然__,__尝__尝__那__久__违__的__山__泉__;__体__验__大__自__然__,__看__看__我___ _们__美__丽__的__家__园__;__保__护__大__自__然__,__建__设__那__可__爱__的__祖__国__!__珍__惜__大__自__然__,__就__是__爱__惜__我_ 们的生命线。让我们一起努力!
19
四、思想感情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指能概括诗歌的主旨,能 评价诗歌的社会意义、现实意义,能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 做诗歌鉴赏题的关键在阅读,同学们在做这类题时,怕耽搁时间,不敢 花时间去读,因而出现读不懂的现象。我认为诗歌鉴赏大约需要有六分钟的 时间做题,考生可用四分钟阅读并分析。读懂了,分析透了,解答也就一挥 而就了。

初中八年级语文课件:5_藤野先生

初中八年级语文课件:5_藤野先生
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或:匿名信事 件)和看电影事件。这两件事深深刺激了鲁迅, 令他深切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深 刻认识到国人的麻木。
语文课件
合作探究
思想感情
鲁迅在仙台学医 时的学校
鲁迅上过课的 阶梯教室
语文课件
1.为什么作者对在仙台所受到的优待用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来解释呢?
作者用诙谐的口气猜测他在仙台受“优 待”的原因,有自谦、自喜、感激之情。但 推断为“物以稀为贵”,包含一个弱国国民 的辛酸,同时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标致极了。
“标致”运用反语,对清国留学生的行为进 行了强烈的讽刺,表现了他们思想空虚、庸俗麻 木的本质,表达了自己的极端厌恶之情。
语文课件
(2)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 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高度赞美了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 见,治学严谨,对弱国学生给予了极大的关 心、鼓舞和真诚帮助的高尚品格。
在仙台“看电影”事件使鲁迅决定弃医从 文。因为鲁迅认为医学只能解除病人躯体上的 苦痛,要救中华民族,首先要救治国人的精神, 唤醒国人愚昧、麻木的灵魂,而文学可以做到。
语文课件
4.联系全文分析,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是如何表现的。
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和 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②往仙台途 中记得的“日暮里”,也有“日暮乡关何处 是”的家国愁思;
语文课件
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自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做 笔名。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 《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 盖集》《坟》等。
语文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金《家》备课参考一、主要情节与主题《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是他长篇系列小说《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中最成功的一部,也是现代文学中描写封建大家族兴衰史的优秀长篇。

它深刻揭示了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家族制度的特征、弊端和罪恶,指出了它必然灭亡的命运,是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一座丰碑。

《家》中的故事发生于“五四”前后,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风起云涌、激烈动荡的历史转折时期。

背景是中国当时还很封闭的内地──四川成都。

那里有一个官僚地主阶级的大家族──高公馆,公馆中除了老太爷,还有五房分支。

小说主要以长房中的三兄弟:觉新、觉民、觉慧的故事为经,以各房以及亲戚中的各种人物为纬,描绘出一幅大家族生活的画面,集中展现了封建大家族生活的典型形态,也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封建大家族衰落、败坏以至最后崩溃的历史过程。

新文学问世以来,以揭露旧家庭旧礼教为题材的创作很多,但以长篇系列小说的形式和如此浩大的规模,对封建家族在现代逐步走向崩溃过程做系统深入描写的,《家》以及《春》《秋》还是第一次,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小说写了觉新、觉民、觉慧兄弟三人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生活道路,写了几对年轻人──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觉慧与鸣凤之间的恋爱、婚姻纠葛,写了他们不同的遭遇;写了学生请愿,觉慧被关禁闭,兵变惊乱,鸣凤、梅芬、瑞珏相继惨死,觉民逃婚,觉慧出走……通过这些故事,作家批判的锋芒不仅指向旧礼教,更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其所描述的恋爱婚姻悲剧的真正意义,也不只是主张自由恋爱,而是唤醒青年“人”的意识,启迪与号召他们与封建家庭决裂。

在作者看来,觉慧与婢女鸣凤的恋爱悲剧,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之间的婚姻悲剧,其根源都在于他们追求幸福爱情、婚姻的愿望与封建礼教以及封建专制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是旧的家族所代表的专制制度,扼杀了他们的幸福和生命。

巴金写这部小说,目的在于他要以笔为武器,对这个“垂死的制度”,喊出“我控诉”: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同受苦,一同在魔爪下面挣扎。

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

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去,我好像在挖开我的记忆的坟墓,我又看见了过去使我的心灵激动的一切。

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被逼着目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以至于得到悲惨的结局。

那个时候我的心由于爱怜而痛苦,但同时它又充满诅咒。

我有过觉慧在他的死去的表姊(梅)的灵前所起的那种感情,我甚至说过觉慧在他哥哥面前所说的话:“让他们来做一次牺牲品吧。

”一直到我在1931年年底写完了《家》,我对于不合理的封建大家庭制度的愤恨才有机会倾吐出来。

所以我在1937年写的一篇“代序”中大胆地说:“我来向这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I’accuse(我控诉)。

”我还说,封建大家庭制度必然崩溃的这个信念鼓舞我写这部封建大家庭的历史,写这一个正在崩溃中的地主阶级的封建大家庭的悲欢离合的故事。

我把这个故事叫做《激流三部曲》,《家》之后还有两个续篇:《春》和《秋》。

(选自《和读者谈谈〈家〉》,《巴金研究资料》上卷,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五单元家族的记忆《家》我不要单给我们的家族写一部特殊的历史。

我所写的应该是一般的资产阶级家庭的历史。

这里面的主人公应该是我们在那些家庭里常常见到的。

我要写这种家庭怎样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逼近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

我要写包含在那里面的倾轧、斗争和悲剧。

我要写一些可爱的青年的生命怎样在那里面受苦、挣扎而终于不免灭亡。

我最后还要写一个叛徒,一个幼稚的然而大胆的叛徒。

我要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要他给我们带进来一点新鲜空气,在那旧家庭里面我们是闷得缓不过气来了。

(选自巴金《关于〈家〉十版改订本代序──给我的一个表哥》)巴金是在五四运动的直接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正像他自己后来所回忆的那样,当时“我如饥似渴地抢购各种新文化运动的刊物,一句一行地吞下去,到处写信要求人给我指一条明确的出路,只要能推翻旧的,建设新的,就是赴汤蹈火,我也甘愿……我们是五四运动的产儿,是被五四运动的年轻英雄们所唤醒、所教育的一代人。

”可以说,是“五四”给了他一双看世界的眼睛。

而他自己的家族故事则为他提供了一个有声有色的背景和一个丰实的材料库。

正是通过讲述这样一个“小社会”在1919—1924年间的故事,巴金表达了他作为一个“五四运动的产儿”的不无矛盾的社会观和文化观。

一方面,小说描写了高家四代人的生活,并将他们设置为新旧两大阵营。

一边是以高老太爷、冯乐山、高克明、周伯涛以及高克安、高克定为代表的老一辈统治者,他们专横颟顸,虚伪顽固,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化身以及小说中所有不幸的制造者,而以高觉民、高觉慧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则以叛逆者的形象构成与父(祖)辈的尖锐对立:他(觉慧)把祖父的瘦长的身子注意地看了好几眼。

忽然一个奇怪的思想来到他的脑子里。

他觉得躺在他面前的并不是他的祖父,这只是整整一代人的代表。

他知道他们,这祖孙两代,是永远不能够了解的。

但是他奇怪在这个瘦长的身体里面究竟藏着什么东西,会使他们在一处谈话不像祖父和孙儿,而像两个敌人。

这一场景成为小说中人物关系的一个颇有意味的象征。

人生道路与价值观念的不同自然是二者之间最大的分歧,但在小说中,道德风貌的高下被认为是区分两代人的最大标志。

接受“五四”新思想的年轻一代代表着正义、良知,而老一代则代表着虚伪无耻和残忍邪恶,二者善恶分明。

小说中总是立足于年轻人的叙述视角将这一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

这些都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立足于“五四”新文化、全面批判和否定封建家族制度以及传统的儒家思想观念的价值立场。

由这种立场出发,小说猛烈地抨击“巫师捉鬼”和“血光之灾”的封建迷信,对丧礼和婚礼繁琐的风俗也大加嘲讽,斥之为“滑稽”。

“从情绪上来说,这部小说是一张控诉状,写出了旧家庭制度的一切罪恶,如爱情的不自由、个性的压抑、礼教的残忍、长者的绝对权威和卫道者的无耻。

”见罗成琰、阎真《儒家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

而配合着这种情绪,小说采用了一种相当感情化和色彩化的语言,书中人物常常以情感夸饰的直白句如“我痛苦……我控诉……”来形容他们的心理状态,表达他们的个人心绪,从而使这种个人宣泄变成一种社会抗议行为。

而所有其他复杂的人生情绪都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一种情感化色彩化的语言形态是在激进的反传统反专制的30年代文化心态下形成的,但同时它又成为这一种文化心态能够延续和发展的基本载体。

”见许子东《巴金与“青年革命心态”》,载《当代小说阅读笔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5页。

这样一种情节模式正是现实生活的矛盾在文学中的反映。

《家》所诞生的时代,正是古老的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落后挨打的形势下寻求自强自立、重建文明的时期。

但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洋务运动对富国强兵的追求,维新变法改革制度文化的努力,皆相继归于失败。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却流于形式,中国社会陷入更加混乱失序的局面。

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看来,在于中国自身,正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传统阻碍着中华民族走向强盛。

中国要想摆脱落后的命运,必须与这个传统彻底决裂。

而这种决裂只有通过对传统的全盘否定和极力丑化才能实现。

因此,在他们的笔下,传统成了罪魁、元凶、魔鬼、食人者。

“启蒙思想家们几乎一开始就被安置在替辛亥革命补理论课,为民主共和制所象征的意识形态寻找价值合法性的角色位置上。

”见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第321页。

但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是不可能轻易消失的,它必然会与新兴力量产生尖锐的对立和冲突。

而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往往会转弯抹角地凝结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观念,意识形态中的对立观念又势必表现为作品形式结构上的特点。

《家》中父子对立的结构模式正是现实中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之间矛盾的具象化,而小说中子一代的出走与封建家长的死亡、封建大家族的崩溃,正是对这一矛盾的想像态解决。

《家》这种讲述家族故事的模式在启蒙主义话语中非常典型,它对后来的家族小说创作起了极强的示范作用。

对传统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彻底否定也成为这类小说一个持久而强大的主题。

像端木蕻良的《科尔沁旗草原》、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茅盾的《霜叶红似二月花》都是如此,而《家》中父子对立的结构模式也被或多或少地继承下来。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1.觉新高觉新称得上是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塑造成功的典型人物之一,有着阿Q一样令人说不尽的复杂内蕴。

关于他的性格,研究者多将之定为懦弱和自我压抑,认为“这是一些习惯于自我克制,自我贬抑,习惯于在逼仄的角落呼吸有限的空气,极力把自己的存在缩小到最大限度的人们,他们过份地谦抑,缺乏自信和强烈的旺盛的生活欲,随时准备向一切横逆低头,为一切人牺牲。

”见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86页。

但这只是高觉新性格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他也是充满胆气和魄力的,在现实的困难面前,可以说他比《家》中的任何人都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挑战。

在不到20岁的年纪,父亲去世,他就平静地把大家庭的担子放在自己年轻的肩上。

在军阀混战、城中大乱的危险时候,只有他一人挺身而出留在前院,不顾个人安危守住了公馆。

他是高家的顶梁柱,家中大大小小的事都少不了他,就连亲戚家的事情,也往往要他出马。

在公司里他是一个自信、能干的职员,同事找他诉苦,老板也找他出主意,而他心平气和的一席话就“说得黄经理满意地摸着八字胡直点头”。

这样的人何曾懦弱呢?他在生活中的妥协和退让,并不像汪文宣(《寒夜》)那样出于人格的卑屈和性格的软弱,而更多地源自他头脑中浓厚的礼教观念和维护家族和睦的良苦用心。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求子孙们“入则孝,出则悌”,凡是与这一原则相抵触的都必须牺牲。

生活成长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高觉新不能不深受影响。

他所有可称之为“懦弱”的行为都与他对长辈的绝对服从息息相关。

他顺从父亲的意志,毫无怨言地放弃学业,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长辈选定的姑娘结婚;他遵从爷爷的命令,劝觉民答应冯家的婚事,因为“爷爷的命令不能违抗”;他不信什么“血光之灾”,可瑞珏被逼去城外生产,他却不说一句反抗的话就忍受下来,因为他“担不起那个不孝的罪名”;克明吩咐把觉慧的每封信都交来过目,他也一一照办,因为“三爸是家长,他的话我们不能不听”。

在这种道德信条之下他不能违抗长辈的命令,他只有牺牲自己的利益和意志来换取家族的安宁。

另外,作为高家的长子长孙,觉新对他的家族怀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他的心目中,家族的荣誉和安宁高于一切。

为了能拥有一种“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睦气氛,他总是克己让人。

他所处的位置使他比别人更多地承受各方面的明枪暗箭,他的反抗只能给他招来更多的烦恼和更多的敌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