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方法对胶体镍催化性能的影响
poe 镍金属催化剂
poe 镍金属催化剂【引言】在聚合物催化剂领域,POE(聚烯烃弹性体)镍金属催化剂备受关注。
这种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和环保特性,已成为我国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对POE镍金属催化剂的性质、应用领域、我国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POE镍金属催化剂的性质与特点】POE镍金属催化剂具有以下特点:活性高、选择性好、寿命长、抗毒性能力强。
这些性质使得POE镍金属催化剂在催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效率,同时有利于提高POE的性能。
【POE镍金属催化剂的应用领域】镍金属催化剂广泛应用于POE的制备和生产过程中,主要包括:1)催化剂载体;2)催化剂活性组分;3)催化剂制备方法。
【我国POE镍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近年来,我国在POE镍金属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研究内容包括催化剂的合成、性能研究、应用技术等。
此外,我国还针对POE镍金属催化剂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攻关,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镍金属催化剂在POE制备过程中的优势】在POE制备过程中,镍金属催化剂具有以下优势:1)催化效率高,生产成本降低;2)活性组分分布均匀,催化剂性能稳定;3)抗毒性能力强,有利于提高POE性能。
【镍金属催化剂在POE应用中的优势】镍金属催化剂在POE应用中也具有明显优势:1)优异的力学性能;2)良好的耐磨性能;3)环保性能突出。
这些优势使得POE镍金属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镍金属催化剂的发展前景与挑战】随着我国对环保、节能和高性能材料的关注,POE镍金属催化剂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然而,催化剂的研究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活性组分分散度、催化剂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
【结论】总之,POE镍金属催化剂作为一种高性能、环保型催化剂,在我国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镍金属粉末-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镍金属粉末-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镍金属粉末是指由纯度高的镍金属材料经过一系列制备工艺加工得到的微米级细粉末。
在近年来,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需求的增加,镍金属粉末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
镍金属粉末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化学还原法、机械研磨法、湿法沉淀法等。
这些制备方法能够控制粉末的颗粒大小和形貌,提高其纯度和活性,从而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镍金属粉末的应用领域广泛。
由于其良好的导电性、耐腐蚀性和热稳定性,镍金属粉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储能设备、汽车制造等领域。
同时,在催化剂、电极材料、磁性材料等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镍金属粉末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性和性能。
首先,镍金属粉末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热导率,能够有效地传导电流和热量。
其次,镍金属粉末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够抵抗各种腐蚀介质的侵蚀。
此外,镍金属粉末还具有优异的磁性能和可塑性,可用于制备磁性材料和复合材料。
总的来说,镍金属粉末是一种多功能的材料,在不同的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重点介绍镍金属粉末的制备方法、应用领域以及特性和性能,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了解和掌握镍金属粉末的文章。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从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介绍了本文的背景和目标。
正文部分包括了镍金属粉末的制备方法、应用领域以及特性和性能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制备方法部分介绍了不同的方法和工艺,包括化学法、物理法和机械合金化等;应用领域部分探讨了镍金属粉末在电子、建材、航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特性和性能部分对镍金属粉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热稳定性等进行了详细描述。
结论部分主要对前文进行总结,并对镍金属粉末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在总结部分,对于镍金属粉末的制备方法、应用领域和特性性能进行了综合评述;在展望部分,对镍金属粉末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镍基材料nimopso催化剂
镍基材料nimopso催化剂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镍基催化剂是一类重要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活性,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种新型的镍基催化剂——NiMoPSo催化剂,探讨其制备方法、结构特点以及在催化应用中的潜在价值。
NiMoPSo催化剂是一种由镍、钼、磷和硫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和热稳定性。
该催化剂制备方法相对简单,一般是以合成气或氢气氛围下,在高温下将镍盐、钼盐、磷酸盐和硫化物等原料经过一系列处理和反应,得到NiMoPSo催化剂。
在制备过程中,控制不同配比的原料比例以及反应条件,可以调控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
NiMoPSo催化剂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其纳米级的颗粒结构和高比表面积。
这一独特的结构特点使得NiMoPSo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对一些重要的催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
NiMoPSo催化剂在氢气化反应、重整反应和硫脱硫反应等领域均表现出色。
NiMoPSo催化剂还具有较好的抗硫性能和抗积炭性能,能够有效地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实际的工业应用中,NiMoPSo催化剂有望在石油加工、化学合成、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以石油加工为例,NiMoPSo催化剂可以应用于重质油加氢裂解、脱硫脱氮等反应中,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污染物排放。
在化学合成领域,NiMoPSo催化剂可以用于制备有机化合物、燃料等重要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物纯度。
在环境保护方面,NiMoPSo催化剂可以应用于废气处理、废水处理等领域,减少排放的有害气体和废水,保护环境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示例:首先我们来说说nimopso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nimopso催化剂是由镍、钼、磷、硅等元素组成的复合物,通常制备过程中包括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水热法等。
溶胶-凝胶法是制备nimopso催化剂的常用方法之一。
该方法首先将镍盐、钼盐、磷盐和硅源等原料按一定比例溶解于适当的溶液中,然后通过水解、凝胶化、干燥、焙烧等过程,制备出nimopso催化剂。
裂化催化剂胶体连续制备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制 备 的胶 体 固含 量 为 2 % ~ 4 %, 0 5 系统 总 电功 率 7k 。采 用 连 续 成胶 方式 制 备 胶 体 , 高 了成 胶 W 提
收 稿 日期 : 0 9 1—4 修 改 稿 收 到 日期 : 0 00—6 2 0 —10 ; 2 1—10 。 作者 简介 : 田志鸿 , 高级 工程师 ,9 1 19 毕业 于石油大学 ( 北京 ) 机 电 系 , 学 硕 士 , 要 从 事 催 化 剂 放 大 与 工 程 技 术 研 究 工 工 主
分 点 、 化 率 高 1 5个 百 分 点 、 转 . 3 焦炭 产率 低 04 个 百 分 点 , 它性 能 与 问 歇 成 胶 催 化 剂 基 本 相 同 , .1 其
连续成胶工艺在节能、 节水上 明显优于 间歇 成胶工艺 。 关键 词: 连续成胶 连续混合 催化剂胶体
1 前
言
胶 体 喷雾 干燥 成 形 。实 验 前需 要对 螺 杆 、 软管 泵 、 蠕 动 泵 用 相 应 的 输 送 介 质标 定 , 螺 杆 、 管 泵 、 对 软
石 油艨 制 与 记 二
催 剂 。 化 l l
PETROL EUM PROCESSI NG AND PE TROCHEMl CAL S
裂 化催 化剂胶体连续 制备对催 化剂性能 的影 响
田志 鸿 , 周 健, 吕庐 峰 , 学 峰 李
( 油化 工科 学 研 究 院 , 京 1 0 8 ) 石 北 0 0 3
催 化 剂 成 品 的 性 质 进 行研 究 , 价 催 化 剂 的 反 应 评 性能 。
… …
I
-
。
一
好
i浆 液
级混合机
rI
《镍铁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水分解性能的研究》范文
《镍铁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水分解性能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寻找高效、环保的能源转换和储存技术已成为科研领域的重要课题。
其中,电催化水分解制氢因其高效、环保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高效电催化水分解的核心问题在于寻找和制备高性能的催化剂。
近年来,镍铁基催化剂因其在电催化水分解方面的卓越性能引起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兴趣。
本文着重研究了镍铁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水分解性能。
二、镍铁基催化剂的制备(一)实验材料及设备实验所用药品主要包括硫酸镍、硫酸亚铁等,设备包括磁力搅拌器、电热鼓风干燥箱、马弗炉等。
(二)制备方法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镍铁基催化剂。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适量的硫酸镍和硫酸亚铁溶液混合,调节pH值后加入共沉淀剂,形成沉淀物;然后将沉淀物进行离心洗涤、干燥、煅烧等处理,最终得到镍铁基催化剂。
三、电催化水分解性能研究(一)实验方法采用三电极体系进行电催化水分解实验,以制备的镍铁基催化剂为工作电极,铂片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
在电解液中施加一定的电压,记录电流变化情况,通过电流-时间曲线分析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发现,制备的镍铁基催化剂在电催化水分解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在相同条件下,其电流密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催化剂,说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此外,我们还对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够持续进行电催化水分解反应。
(三)电催化性能提升的策略为了提高镍铁基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我们采取了以下策略:首先,通过调整催化剂的组成比例和晶体结构来优化其物理化学性质;其次,采用高温煅烧等方法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活性位点数量;最后,通过掺杂其他元素来改善催化剂的电子结构,从而提高其催化活性。
这些策略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镍铁基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
四、结论本文研究了镍铁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水分解性能。
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产氢性能的研究进展
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产氢性能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介绍了镍基催化剂的常用制备方法以及贵金属改性镍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显示催化剂的形貌、载体等因素对其分解产氢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镍基催化剂;水合肼;产氢;催化性能Progress in preparation of nickel-based catalysts and their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hydrogen productionAbstract: The common preparation methods of nickel-based catalysts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noble metal modified nickel-based catalysts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rphology and support of the catalyst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its performance of decomposition and hydrogen production.Keywords:Nickel-based catalyst; hydrazine hydrate; hydrogen production; catalytic properties引言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的加剧和全球气候的变化,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1]。
常见的化学储氢材料有:水合肼、氨硼烷、肼硼烷、硼氢化钠、甲酸等高含氢化合物,利用上述材料制氢拥有氢密度高、潜在风险低、化学性质稳定、易于运输等诸多优点[2]。
其中,水合肼中氢的含量相对较高(8.0wt%),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为液态,为原材料的贮存和运输提供方便,因此被认为是极具应用前景的储氢材料。
纳米镍胶体的制备及其在织物化学镀活化中的应用
纳米镍胶体的制备及其在织物化学镀活化中的应用赖冬志;陈文兴【摘要】为制备可在织物化学镀铜上使用的经济实惠的胶体镍活化液,在酸性条件下,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稳定剂,采用硼氢化钠还原硫酸镍制备的镍微粒为催化剂,催化次亚磷酸钠液相还原硫酸镍,制备出纳米镍胶体.将该胶体应用于织物化学镀铜的活化工序,实验结果表明该胶体镍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及X 射线衍射仪对该胶体及活化前后织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纳米镍胶体成分纯净,粒径分布均匀;浸渍了该胶体镍的织物可以在以甲醛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铜液中顺利起镀.%For preparation of nano-nickel colloid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activation of electroless-plating of fabrics with copper economically, under acidic conditions, the nano-nickel colloid was prepared with nickel particles as catalyst and polyvinylpyrrollidone ( PVP) as stabilizer. The nickel 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reduction of nickel sulfate with sodium borohydride in the presence of sodium hypophosphite solution. Then the nano-nickel colloid was used in the activation process of electroless plating of fabrics with coppe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nickel colloid and fabrics before and after activation treat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ano-nickel colloid has pure composition, uniform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good catalytic activity, and fabrics dipped with this nickel colloid can be successfully electroless plated with copper using formaldehyde as reducing agent.【期刊名称】《纺织学报》【年(卷),期】2012(033)011【总页数】4页(P77-80)【关键词】化学镀;织物;纳米镍胶体;次亚磷酸钠【作者】赖冬志;陈文兴【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8在诸多制备纳米镍胶体的方法中,液相化学还原法因具有粒度及表面性质易于调控,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而常被采用。
制备方法对氧化镍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1 实 验 部 分
1 1 主 要仪器 和药 品 . 仪器 : 国 D8Ad a c rk r D( u ) 日本 岛津 D7 O热分析 仪 , 德 v n eB u e XR C Ka , —4 南京 斯 东 柯 电器设 备 有 限公
司光 化学 反应 仪 , 紫外 高压 汞灯 ( 0 ) 厦 门仪 器厂 7 2光 栅 分 光 光 度仪 , 7UV—Vi S eto h tme 3 0w . 2 1 s p cr p oo — trJ M一1 0 X 型透 射 电子 显微 镜 , 国伯 乐 公 司 B O—R TS O红外 谱 仪. e ,E 0S 美 I AD F 一4 试剂 : 水 合 硝酸 镍 、 六
20 0 7年 5 月
文 章 编 号 :0 0 3 7 20 ) 2 0 0 — 0 1 0 —2 6 ( 0 7 O — 1 8 4
制 备 方法 对 氧 化镍 光催 化 性 能 的影 响
娄向东 , 鲜 栋 楚 文飞 蒋利 娟 韩 琚 王 晓兵 席 国喜 , , , , ,
C H O 等简 单 的无机 物 . 催化 反应 体 系在光 照射 下 能使通 常情 况下 难 以实现 的反 应在相 对 温和 的条 O 、 光
件下 顺利 进行 . 能破坏 有 机物分 子结 构 , 以脱色 、 它 可 去毒 、 味 、 臭 , 去 去 处理较 彻底 , 能处 理部分 无 机物 , 且 因此 受 到广 泛关 注.
关键 词 : 氧化镍 ; 光催化降解 ; R N染料 ; 溶胶一 凝胶法 ; 均相沉 淀法 中 图 分 类 号 : 735T 0 2 X 0. ; Q 3 文献标 识码 : A
染料 废水 是最 难处 理 的废水 之一[ 传 统 的生物 处理 法 、 . 物化 处 理 法 、 学处 理 法 、 附法 、 化 吸 萃取 法 均有
溶胶_凝胶法镍基催化剂的研究_T_省略_SiO_2结构和苯加氢性能的影响_朱毅青
第14卷第3期分 子 催 化V ol.14,N o.3 2000年6月JO U RN A L OF M O L ECU LA R CA T A L Y SIS(CHIN A)Jun. 2000 文章编号:1001-3555(2000)03-0184-07溶胶-凝胶法镍基催化剂的研究—Ti/Si原子比对NiO/TiO2-SiO2结构和苯加氢性能的影响朱毅青,林西平,王占华,赖梨芳(江苏石油化工学院 精细化工实验室,常州213016)摘 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超细镍基负载型催化剂(N i/(T i+Si)=1∶9,T i/Si=0~1).通过BET、T PR、XRD、T EM、FT-IR等技术,考察了T i/Si原子比对催化剂表面及物化性能的影响.用固定床连续流动微反装置,以苯加氢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加氢性能、热稳定性及抗硫毒性.结果表明,用So l-Gel法制得的镍基负载型催化剂中,N iO粒径小于10nm,均匀地分散在催化剂中,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反应前后NiO晶相与晶粒尺寸无显著变化.在N iO/T iO2-SiO2体系中,N iO、T iO2参与了SiO2的网络结构.SiO2体系中适量N iO的加入,使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增加(N iO/SiO2,S BEF=589.2m2/g).T iO2的加入及含量的提高,使催化剂比表面积逐渐下降,中孔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大.孔结构的变化使N i原子的活性位原子数减少,导致催化剂在苯加氢生成环己烷反应中的活性下降.当有合适的T i/Si原子比时,催化剂有很高的反应活性、优良的选择性、较宽的反应活性温区及优良的抗噻吩中毒性能.关 键 词:溶胶-凝胶法;镍基催化剂;纳米微晶;T i/Si原子比;苯加氢中图分类号:O643.38 文献标识码:A 在超微粒子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中,溶胶-凝胶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4].溶胶-凝胶法是以无机盐或金属醇盐为原料,在均相溶液中进行水解缩聚反应,溶胶逐渐形成凝胶,再经干燥、焙烧等后处理工序得到所需的催化剂.溶胶-凝胶法可以同时将活性及载体组分在溶液中混匀,通过低温化学手段,在相当小的尺寸范围内剪裁和控制材料的显微结构,使均匀性达到亚微米级、纳米级甚至分子水平[5].因此,在制备超细粒子负载型催化剂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控制催化剂活性及载体组分的含量和分布,也较易控制催化剂的物性参数.制备得到的催化剂活性组分超细、均匀地分散在催化剂体系中,晶相稳定,热稳定性优良,能有效地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及选择性.因此用溶胶-凝胶法进行负载型催化剂的研究,对于新型催化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是有意义的.镍基负载型催化剂是工业上广泛应用的催化剂.近20年来,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镍基负载型催化剂的研究也屡有报道,但对有关NiO/TiO2-SiO2多组分氧化物负载体系的报道还不多见[6~8].我们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镍基负载型催化剂NiO/ T iO2-SiO2,在NiO含量不变时,通过调变Ti/Si原子比,考察它们的主要物性参数、结构、加氢催化性能、热稳定性及抗硫中毒性能.1实验部分1.1催化剂的制备以正硅酸乙酯(TEOS)、钛酸丁酯和硝酸镍为原料,用HNO3作催化剂,将T EOS经水解、缩聚反应制成溶胶,然后加入计算量的钛酸丁酯和硝酸镍的醇溶液,搅拌至粘稠状,室温放置、固化,得到NiO/TiO2-SiO2湿凝胶.在100℃干燥、550℃下焙烧,得到块状NiO/T iO2-SiO2催化剂,经粉碎、过筛,取粒径为0.27~0.44mm的样品放入干燥器中备用.共制备9个样品:SiO2(在上述制备过程中不加入钛酸丁酯和硝酸镍);TiO2-SiO2(在上收稿日期:2000-01-07;修回日期:2000-03-20.基金项目:中石化集团公司资助课题(课题编号X293015).作者简介:朱毅青,女,1946年生,硕士,副教授.1)通讯联系人.述制备过程中不加入硝酸镍,Ti/Si=1∶9);NiO/ TiO2-SiO2(其中Ni/(Ti+Si)=1∶9,T i/Si=0~1),样品名称分别以T0、T1、T2、T3、T4、T5、T6表示,随样品编号数的增大,TiO2含量依次增大, T0中Ti/Si=0.1.2样品的表征用美国麦克公司生产的ASAP2020型自动吸附仪,测定样品N2吸、脱附等温线、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特征.用日本理学D/m ax rB X射线衍射仪(40kV、40mA、CuK A、Ni滤色片)对样品进行物相分析.用日本JEM-1200EXⅡ型透射电镜观测催化剂的形貌.红外光谱的测定在美国N icolet460 ESP FT-IR光谱仪上进行.TPR测定在自制装置上进行,用15/85(体积比)的氢/高纯氮混合气,流量为50mL・min-1,催化剂用量100mg,升温速率为8℃・min-1,氢消耗信号由T CD检测.1.3催化剂性能评价以苯加氢生成环己烷为模型反应.微反评价装置同文献[8].评价条件:氢/苯(摩尔比)=4,液苯(CP级)空速=2.0h-1,p H2=0.9M Pa,反应温区110~310℃.2结果与讨论2.1催化剂的物性参数表1列出了NiO/TiO2-SiO2的比表面积(S BET)、总孔体积(V PN)、中孔体积(D>1.78nm)表1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结构及其它物性参数T a ble1Sur face area,po re str ucture and o ther phy sica l para meters o f the sa mples Sample S BET(m2/g)V PN(cm3/g)V r(%)D(nm)d a(g/cm3)T iO2-SiO2236.20.119.8 1.90SiO2340.30.16 6.6 1.90T0589.20.3035.5 2.100.79T1539.60.2939.4 2.160.93T2466.50.2540.9 2.170.95T3464.40.2542.2 2.170.97T4409.00.2346.1 2.250.98T5405.20.2246.3 2.27 1.00T6376.90.2246.4 2.39 1.06T21442.40.2246.6 2.20T22368.70.2148.5 2.23a.T he content of T2,T21,T22is same.b.T21is r educed fr o m T2.c.T22is T2after micro rea ct ion,d.Results of T21,T22are ex amined after stayed unsealed in t he air.e.T0:T i/Si=0;T1→T6:T i/Si atomic ratio incr easing占总孔的体积分数V r、BET法平均孔直径(D)及表观堆密度da的物性参数.表1中同时列出了SiO2、T iO2-SiO2的主要物性参数.由表1可知,制备得到的催化剂具有大比表面积及发达的微孔.活性组分NiO的加入、载体组分的调变对催化剂的物性参数有较大的影响.通常用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小于浸渍前载体的比表面积.而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NiO/SiO2催化剂T0,加入活性组分NiO,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没有下降,而是由SiO2的340.31m2・g-1增大至589.22m2・g-1,中孔的体积分数亦显著增大.在SiO2中加入TiO2后(Ti/Si=1∶9),TiO2-SiO2的比表面积减小,中孔的体积分数略有增大;在NiO/T iO2-SiO2体系中,随着T iO2含量的增加(从T0到T6),S BET缓慢下降,中孔的体积分数(V r)逐渐增大.这就表明, NiO及T iO2的共同存在,对催化剂中孔结构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催化剂的N2吸、脱附等温线和孔径分布曲线对此也给予了支持.图1为SiO2、T iO2-SiO2、T0(NiO/SiO2)和T6的N2吸、脱附等温线.从图1可以看到,SiO2、T iO2-SiO2及T0都有清晰的拐点和平台,显示出Ⅰ型等温线的特征;但是它们的吸、脱附等温线又有明显的区别,T0的N2吸、脱附等温线在相对压力较低时(p/p0=0.01~0.1),有非常陡的起始线段,继而较平缓地达到平台,表明NiO/SiO2体系是具有两类微孔的纯微孔固体[9].SiO2、TiO2-SiO2体系的N2吸、脱附等温线有吸、脱附滞后回线,但与Ⅳ型滞后回线不同,这些滞后回线延续到最低压185第3期 朱毅青等:溶胶-凝胶法镍基催化剂的研究—T i/Si原子比对NiO/TiO2-S iO2结构和苯加氢性能的影响力,即出现“低压滞后作用”.低压滞后作用通常是由微孔的泡胀作用或微孔中的缩颈而产生的[9].因图1SiO 2、T iO 2-SiO 2及T 0、T 6的N 2吸脱附等温线F ig.1A dsor ptio n-deso rptio n isother ms of N 2o n SiO 2,T iO 2-SiO 2and T 0,T 6此可以认为,SiO 2和TiO 2-SiO 2体系中的孔型与NiO /SiO 2体系的孔型不完全相同.NiO /T iO 2-SiO 2催化剂的N 2吸、脱附等温线上出现因中孔毛细凝聚而产生的滞后回线,并且随着T iO 2含量的增加,滞后回线增大.从图1还可看出,T 6在低压区仍有陡峭的起始部分,表明在T 6的等温线上,仍然有Ⅰ型等温线的贡献,因此,在中孔和微孔都存在的情况下,这种形式的等温线被称之谓“合成等温线”,这种合成等温线仍应归属为Ⅳ型[9].图2及图3分别为NiO/T iO 2-SiO 2和T 6催化剂的孔径分布图2N iO /T iO 2-SiO 2样品的孔径分布曲线F ig.2P or e size dist ribution of N iO /T iO 2-SiO 2samples T i /Si at om r atio of T 6,T 3,T 1,T 0decew ases in tur n曲线.T 6催化剂在微孔、中孔范围内孔径呈狭窄的单峰分布,具有明显的双孔孔结构特征.2.2FT -IR 、XRD 分析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iO 2、T iO 2-SiO 2及催化剂NiO /TiO 2-SiO 2的孔结构的形成与它们在溶液中生成的三维聚集的凝聚粒子的网络结构有关.图4为图3T 6的孔径分布曲线F ig.3Po re size distribution o f T 6溶液中由TEOS 水解缩聚生成的三维聚集的SiO 2凝聚粒子的模型[10].从图4可以看到,在溶液中,图4溶液中生成的SiO 2三维聚集的凝聚粒子的模型[10]Fig .4T he of conclensation pa ticles o f SiO 2fro m solutio nSiO 2的网络是由硅氧四面体组成的;当在溶液中加入Ni 2+和钛酸丁酯时,在TEOS 及钛酸丁酯的水解缩聚过程中,Ni 2+和T i 4+将参与硅氧四面体的网络结构,使SiO 2的网络结构单位基团发生变化,从而使催化剂的中孔体积增大.这种网络结构的变化,可以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考察.表2为SiO 2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的位置及在TiO 2-SiO 2、NiO/SiO 2(T 0)、NiO /T iO 2-SiO 2体系中特征吸收峰的位置变化.比较SiO 2与T iO 2-SiO 2体系可以看到,T iO 2的加入使SiO 2的1090cm -1处的Si-O-Si 反对称伸展吸收峰向低波数方向移动至1082cm -1,464cm -1处的Si-O-Si 弯曲振动吸收峰向低波数方向移动至458cm -1处;980cm -1处的≡Si-OH 吸收峰向低波数方向移动至954cm -1处,且强度增大.这些吸收峰的变化表明,T i 4+进入了SiO 2的网络结构,形成Si-O-Ti 的结构形式,使Si-O 键强减186分 子 催 化 第14卷 表2SiO2、TiO2-SiO2、NiO-SiO2、NiO/TiO2-SiO2FT-IR吸收峰的归属T able2T he F T-I R absor ption spectr a and co rr espo nding vibr ation of SiO2,T iO2-SiO2,N iO-SiO2and N iO/T iO2-SiO2SiO2[12]I R absor ption(cm-1)IR absor pt ion spectra(cm-1)Assig nmentT iO2-SiO2N iO-SiO2T1T2T3T4T5T6464Si-O-Si bending vibr atio n458464464464464458458458800Si-O-Si sy mmetr ic800800800800800800800796st retching vibr atio n980Si-O H vibr atio n954965962962962954954954 1090Si-O-Si asy mmetr ic10821086108110781078107410741071st retching vibr atio n弱,有Si-O-Ti参与的网络结构单位基团极性增大.比较SiO2与NiO/SiO2红外光谱中吸收峰的位置,可以看到,SiO2在1090cm-1处的Si-O-Si反对称伸展吸收峰略向低波数方向移动至1086cm-1,980cm-1处的Si-OH吸收峰向低波数方向移至965cm-1处,并且该吸收峰强度增大.表明Ni2+亦进入SiO2的网络结构基团形成Si-O-Ni的形式,但与Ti4+相比,对Si-O键的影响较小.将上述特征吸收峰的变化与NiO/T iO2-SiO2催化剂进行关联,可以看到,当加入的T iO2量比较少时,NiO/T iO2-SiO2体系的800与464cm-1处的吸收峰位置的变化与NiO-SiO2体系相同;当加入TiO2量较多时,NiO/TiO2-SiO2体系的800与458cm-1吸收峰位置的变化与T iO2-SiO2体系相似;但随着T iO2含量的增多,1090cm-1处的Si-O-Si反对称伸展吸收峰宽化并逐渐向低波数方向移动,800cm-1处的Si-O-Si对称伸展吸收峰位置虽无明显的移动,但吸收峰强度逐渐减弱.在T6的红外图谱中,800cm-1处的吸收峰强度不但减弱而且向低波数方向移至796cm-1处,1090cm-1处的Si-O-Si反对称伸展吸收峰继续向低波数方向移动至1071cm-1处.这与镍含量增大时对SiO2特征吸收峰的影响不完全相同[8].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当NiO与T iO2同时存在时,由于TiO2所占比例的增加,N iO对SiO2的影响增大[11].与表1中孔结构数据进行关联,可以认为有TiO2与NiO参于形成的网络结构单位基团较之SiO2形成的网络结构单位基团有较大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否会引起Ni2+配位数的变化,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另外,在T6的红外图谱中,650cm-1处出现一微弱的新吸收峰.这一吸收峰的出现与文献[8,13]一致,它与NiO、T iO2含量的增大、焙烧温度的升高等因素有关,认为可能是Ni-O-Ti之间结合力增强而产生的新的吸收峰.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NiO/T iO2-SiO2催化剂的结构特征,使载体与活性组分之间具有较强的作用力,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与抗烧结性能[8].我们以T2为例,采用XRD(图5)对反应前后图5T2的XR D谱图Fig.5XR D pat terns of T2的催化剂及有关物性参数进行热稳定性的考察.从图5可以看到,它们的背景信号均为一弥散型的宽峰,在2H为37.62°、43.88°、63.10°处有宽化的NiO衍射峰出现.表明在NiO/TiO2-SiO2体系中,反应前后载体氧化物组分均为无定形态.用Scherre公式进行计算得NiO的平均微晶尺寸,分别为3.33和3.48nm,反应前后晶粒尺寸无显著变化,NiO的晶相是稳定的.表1中T21为T2还原后的催化剂,T22为T2苯加氢反应后的催化剂(均在空气中放置后测定).它们的物性参数表明,催化剂经还原、反应后虽有小孔道闭合、中孔增大和比表面积减少的现象,但仍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发达的微孔.2.3TPR、TEM分析在溶胶-凝胶法制备过程中,由于Ni2+参与了载体氧化物网络骨架的形成,因此活性组分镍在催187第3期 朱毅青等:溶胶-凝胶法镍基催化剂的研究—T i/Si原子比对NiO/TiO2-S iO2结构和苯加氢性能的影响化剂体系中的存在形态比较复杂.图6为NiO/SiO 2、NiO /T iO 2-SiO 2的TPR 谱图.由图6可见,图6N iO /T iO 2-SiO 2T P R 谱图Fig.6T P R spect ra o f NiO /T iO 2-SiO 2sa mplesNiO/SiO 2(T 0)的TPR 曲线是较平坦的不对称连续还原峰.低温还原峰温为360℃,高温还原峰温为490℃,在367~377℃间有一平台.表明在NiO/ SiO 2体系中,Ni 2+主要有3种形态:一种是与SiO 2表面羟基结合的Ni 2+,它的还原温度低于体相NiO(375℃)[8];一种是形成NiO 微晶的Ni 2+(图7(a ));另一种是进入SiO 2骨架的Ni 2+,它的还原温度高于体相NiO.随着T iO 2的加入及含量的增加,它的低温还原峰逐渐向高温方向移动,而高温还原峰则向低温方向移动,但在362~380℃间始终出现一平台.说明在溶胶-凝胶法制备过程中,随着T iO 2含量的增大,NiO/TiO 2-SiO 2网络结构单位基团的变化使Ni 2+与载体之间的作用力也随之发生改变.从图6与表2可以看出,催化剂的T PR 曲线与红外光谱中吸收峰位置的变化是十分吻合的.T 1、T 2、T 3的TPR 曲线相似,它们的吸收峰位置变化亦相似;T 4、T 5TPR 曲线相似,它们的吸收峰位置变化亦相似;T 6的TPR 曲线有较大的变化,它的吸收峰位置也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可以认为,Ni 2+在催化剂中对H 2的还原性正是催化剂网络结构单位基团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图7T 0、T 2的T EM 图F ig .7T EM micr og raphs of T 0and T 2 在NiO/T iO 2-SiO 2体系中,Ni 2+大致也可以分为3种形态:一种是与T iO 2-SiO 2载体表面羟基结合的Ni 2+,它随着TiO 2含量的增加,还原峰向高温方向移动,表明T iO 2的加入,使这一部分Ni 2+与载体的作用力增强;另一种是进入TiO 2-SiO 2载体网络骨架的Ni 2+,它随着TiO 2含量的增加,Ni 2+还原峰向低温方向移动,表明T iO 2含量的增加,使这一部分Ni 2+与载体的作用力减弱.TPR 图谱中的平台表明,有NiO 的微晶存在.从图7可以观察到,NiO /SiO 2(T 0)与NiO /T iO 2-SiO 2(T 2)的微晶尺寸均小于10nm,微晶的结晶度比较差,均匀地分散在催化剂载体的表面.2.4催化剂性能的评价2.4.1T iO 2含量对活性温区的影响 表3列出了110~310℃范围内T 0~T 6催化剂的苯加氢反应活性和环己烷的选择性.由表3可见,T i /Si 原子比对苯的转化率有较大的影响,但环己烷的选择性均很高,表明微孔发达且孔径分布均匀的催化剂对于苯加氢选择性生成环己烷是合适的.当T iO 2含量较低时(T 0~T 3),苯的反应活性温区较宽,反188分 子 催 化 第14卷 应活性也比较高.对于T4、T5、T6,随TiO2含量的增大,苯加氢的转化率显著下降.由T PR图谱和表3不同Ti/Si比的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温度下的反应性能(苯加氢反应)T able3R elationship bet ween r eact ion temper ature and activ ity of catalysts for benzene hydro genetionT(℃)Co ver sio n o f benzene(%)Selectivity to cyclohex ane(%)T0T1T2T3T4T5T6T0T1T2T3T4T5T6110100 6.525.621.010010010010013010030.110029.1100100100100 150100100100100 4.3 3.5100100100100100100 17010010010010013.410.5 4.9100100100100100100100 19010010010010021.114.3 6.4100100100100100100100 21010010010010040.526.610.2100100100100100100100 23010010010010034.121.88.1100100100100100100100 25010010010092.625.716.8 5.986.9100100100100100100 27010010010069.016.711.1 5.067.610096.2100100100100 29083.010010054.013.07.0 2.0n-hex ane10092.3100100100100 31060.399.089.133.395.782.3100 Reaction conditio ns:p H2=0.9M P a;H2∶C6H6=4∶1;L HSV=2.0h-1表2可以看到,T3和T4的TPR曲线有较大的差异,红外吸收峰的位置也有较大的变化.表明随着TiO2含量的增大,催化剂网络结构单位基团的变化,使镍的活性位原子数显著减少.2.4.2催化剂的抗硫毒性 选用T2催化剂进行噻吩抗硫中毒评价,用工业NCG型(Ni/C-Al2O3)催化剂进行比较.在原料苯中加入噻吩,使噻吩的浓度为3.1×10-4.反应温度200℃,其它条件同反应活性评价.表4结果表明,T2催化剂比Ni/C-表4在C4H4S存在下反应时间与苯加氢转化率的关系T able4T ime dependence of benzene conv ersio nin the presence o f C4H4SReactio n time Benzene conver sion(%)(h)T2Ni-A l2O3110010031001003.510089.0410070.6510048.3610024.67100 3.41210001510001685.101749.201813.4019 2.40 Reaction conditio ns:p H2=0.9M Pa;H2∶C6H6=4∶1;L HSV= 2.0h-1;T=200℃Al2O3具有更强的抗硫性能.这与其优良的表面性质有关.活性组分的超细、大比表面积等因素可降低对毒物的敏感性.NiO/T iO2-SiO2优良的抗硫毒性,预示着该催化剂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该体系的抗硫中毒机理.3结 论3.1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调变各组分含量,容易制备得到大比表面积、微孔发达的NiO/T iO2-SiO2催化剂.当NiO含量恒定时,T i/Si原子比的调变对中孔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3.2活性组分NiO参与了催化剂载体网络结构的形成,使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有较强的作用;部分NiO形成纳米微晶均匀地分散在载体表面,反应前后,NiO微晶尺寸与晶相均无显著变化,表明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的NiO/T iO2-SiO2催化剂有良好的热稳定性.3.3当N iO含量恒定时,T i/Si原子比的调变可影响活性组分NiO的活性中心,T iO2含量增大,催化剂的苯加氢活性显著下降.3.4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NiO/TiO2-SiO2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超细分散及大比表面积降低了催化剂对硫中毒的敏感性,在Ni含量较低时,即显示出优良的抗硫中毒性能,显示了该催化剂潜在的工业化应用前景.参考文献[1] L opez T,Bosch P,A somo za M,et al. Ru/SiO-I m-189第3期 朱毅青等:溶胶-凝胶法镍基催化剂的研究—T i/Si原子比对NiO/TiO2-S iO2结构和苯加氢性能的影响preg nated a nd Sol-G el Pr epared Catalysts:Sy thesisChar acterizat ion and Catalytic Pr o per ties[J].J Catal,1992,133:247~259[2] 丹羽修一,水上富士夫,鸟羽诚,等. Ë. Ë法H含浸法r组_合o;?触媒调制法N检讨[J].触媒,1995,(2):140~143[3] 雷翠月,张敏卿,康慧敏,等.负载型铜基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和催化性能[J].催化学报,1998,19(5):470~473[4] 匡文兴,范以宁,姚凯文,等.溶胶-凝胶法Ce~M o复合氧化物超细粒子催化剂[J].催化学报,1997,18(2):157~159[5] 孙继红,张 晔,范文浩,等.Sol-G el技术与纳米材料的化学剪裁[J].化学进展,1999,11(1):80~84 [6] 张玉红,熊国兴,盛世善.NiO/C-Al2O3催化剂中N iO与C-A l2O3间的相互作用[J].物理化学学报,1999,15(8):735~741[7] U eno A,Suzuki H,koter a Y.Par ticle Size Distribu-tio n o f N ickel D isper sed o n Silica and its Effects on Hydro genation of Pr opio naldehy de[J].J Chem S oc Far aday T r ans,1983,79:127~136[8] 朱毅青,林西平,马延凤,等.镍含量对超细粒子负载型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分子催化,1998,12(6):417~423[9] 格雷格S J,A辛K S W.吸附,比表面与孔隙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48~260[10]作花济夫. Ë- Ë法N科学[M]. 承风社,59[11]作花济夫.蒋幼梅,钱 钧,等.玻璃非晶态科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89[12]野上正行,守屋喜郎.赤外线 º ¨ËK h k金属Ë 7-¨+i N酸化物非晶质膜N生成过程N研究[J].穴羔业协会志,1977,85(2):59~65[13]朱毅青,王占华,林西平,等.后处理温度对So l-Gel法制备的镍基负载型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无机化学学报,1999,15(6):785~792Study of the Nickel Catalysts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The Effects of Si/Ti Atomic Ratios on the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NiO/TiO2-SiO2for Benzene HydrogenationZHU Yi-qing,LIN Xi-ping,WANG Zhan-hua,LAI Li-fang(J iangsu Institute o f Petrochemical E ngineering,L aboratory of FineChemical Engineering,Changz hou213016)Abstract:Supported ultrafine Ni cataly st NiO/TiO2-SiO2(Ni/(T i+Si)=1∶9,Ti/Si=0~1)w ere pr epared by the sol-gel metho d.T he effects o f T i/Si atomic ratios on the structure,physical and chem ical pr operties w er e ex amined using BET,T PR,XRD,TEM and FT-IR.Hydrogenation activity,heat resistance,anti-po isoning ability for benzene hydrogenation w ere deter mined in a micro reactor-GC sy stem.T he results show that,by using so l-gel method,NiO particles o f the suppo rted ultrafine Ni catalyst disperse uniform ly in the catalyst and their diameters are less than10nm.T he catalysts show high heat r esistance.T he changes of cry stal phase and crystallite sizes after benzene hydrog enatio n reaction are sm all.Bo th NiO and TiO2take parts in the formation of SiO2framew ork.Addition o f pr oper amounts o f NiO into SiO2sy stem increases the sur face area greatly,w hile addition of T iO2decrease the surface area and the benzene hydro-genation activ ities decline greatly w 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iO2contents.With proper T i/Si atom s ratio, the catalysts show hig h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a w ide r eaction tem perature rang e and excellent anti-poi-soning ability.Key words:Sol-Gel;T i/Si atom r atio;N ickel cataly st;Namo-crystallites;Benzene hy drog enation r eaction 190分 子 催 化 第14卷 。
溶胶凝胶制备工艺对电致变色用氧化镍薄膜性能的影响
酸镍一 甲基 氨 基 乙醇 体 系[ 妇等 都 可 以 制备 氧化 镍 二 3
( E 0 0 前 驱液 作 为 溶胶 , 用 旋 涂 法 制备 的 电致 P G6 0 ) 采
薄膜 , 是这 些体 系或需 要使 用毒 性较 大 的试 剂 , 但 或配
能不好 , E 观 察 到 的 表 面形 貌 是 均 匀平 整 致 密 的 ; SM 采 用电化 学腐蚀 系统 时 其进 行 循 环伏 安 特 性 的测 试 ,
随后 又 用紫外一 可见光 谱仪 对 变 色性 能进 行 测 试 ; 通过 对 比熬处理 时 间、 溶胶 陈化 时 间、 膜 层 数 对 薄膜 变 色 镀
醇 ( E 0 0 体 系溶 胶一 胶 法 制 备 氧 化 镍 薄 膜 的 工 P G6 0 ) 凝 艺条件 , 即将溶胶 陈化 1 d后 旋 涂镀 膜 3次 , 2 0 5 在 5 ℃ 下 热处理 2 h制备 得 到 的 薄膜 在 一 3 1 m 时透 射 率 9n
调 节范 围达 到 6 。 1
2 实 验
图 1是 溶 胶一 胶 法 制 备 氧 化 镍 薄 膜 的 流 程 图 。 凝 将 0 2 ( ) 4 O 和 0 5 E 6 0 . gNiAc2・ H2 .gP G 0 0溶于 1ml 5 无 水 乙醇 中 , 到 翠 绿色 溶 液 I 得 水浴 加 热至 7 ℃ , 磁 O 在
具有很高 的 电致 变色 效率 、 良好 的循环 可 逆性 、 价格 低 廉 等优点 ; 同时 作 为 阳极 着 色 的 氧化 镍 薄 膜 可 以与 阴 极 着色 的氧化钨 薄 膜 组 成 互 补 型 电 致 变 色器 件 , 大 大
提高器件 的电致 变色效率[ s。另外 , 53  ̄ 氧化镍 薄膜在 着色态时呈现柔和 的棕色 , 因此始终受到建筑和汽车 玻 璃业 的青睐 。 与其它制备氧化镍薄膜的方法相 比, 溶胶一 凝胶法 能耗低 设备简单 , 尤其适于大面积制备薄膜[ ] 1 。溶 矗 胶一 凝胶 法制 备 的 Niz薄 膜 是 由 镍 的 醇 盐 水 解 得 到 O 的, 由于 大多数 镍 的 醇盐 在 室 温 下 是 聚 合 态 或 不 溶解 的r 因此对 于溶 胶一 胶 法制 备 Nix薄 膜来 说 , 大 引, 凝 O 最 的困难就 是制备 足够稳 定 和浓 度[ ] 1 的前 驱液 。 硫酸 镍 ( iO.・7 O)g们或 氯 化 镍 ( C2・ NS H2 [ Nil 7 O)[] H2 1 的乙醇 溶液 可 以用来 制备 氧 化镍 薄膜 , 1 但是
稀土镱助剂及制备方法对镍基催化剂天然气水蒸气重整性能的影响
A b ta t The i fue c s o a e e r h p o o e b a w o i pr gn to e ho sr c : n l n e fr r — a t r m t r Y nd t m e a i n m t ds ( O i pr gn to nd C —m e a in a
XU h o Lia ,MIWa l n n i g,S n q a a U Qig u n
( p rme t f Th r lS in e& En r yEn ie rn De a t n ema ce c o e g g n e ig。S h o f Me h nc lEn n ei g, c o l c a ia giern o
se wie i r g a in) o h ciiy c r o e o iin rssa c n sn e ig r ssa c f Niy tp s mp e n to n t e a t t , a b n d p st e it n e a d i trn e itn e o / — v o
m e ha i m o i l e c .The d ii n f a e e r h e a e t e c ns f nfu n e a d to o r r — a t nh nc s h dipe s o o a tv me a n c l s r in f cie t l ike ef ci l fe tvey, c ns q nty i p ov t c t l tc c i iy, c r n e oston r s s a c a sn e i g o e ue l m r e he a a y i a tv t a bo d p ii e it n e nd i t rn r ss a e o hec t l t e i t nc ft a a ys s,t O i p e a i a st c i e me as mo ed fi u tt e uc d,whih he C —m r gn ton m ke hea tv t l r ifc l o ber d e c
制备方法对镍催化剂得整活性影响研究
7 0 除 焙 烧 温 度 选 4 0C外 . 余 后 处 理 步 骤 同 ( ) 样 品 记 作 C ) ., 0 其 a( e. 催化 剂活性 评 价是在 常 压小型 固定 床流 动反 应装置 上进 行 . 见文献 [] 详 4 .石 英 反 应 器 内径 为
1 2 催 化 利 活 性 评 价 .
Jn20 剂 重 整 活 性 影 响 研 究
邓 存 , 均 方 , 育 才 梁 曾
( 应 学院 化 学 系 , 东 梅 州 5 41 ) 嘉 广 10' 5
[ 摘
要 ] 利 用 XRD, R 和 活 性 评 价 等 手 段 , 究 了 Ni ) Al 催 化 剂 的 制 备 方 法 对 C TP 研 O/" 一 0。 H 与
( 品记 作 I 、b和 I) ( )共 沉 淀 法 (o rcptt np o e s :a 样 aI c ;2 c p eii i r cs ) ( )用 沉 淀 剂 l l・ 。NH42 ao mo L_ ( )CO3
溶 液 缓 慢 滴 入 等 体 积 的 计 量 的 NiNO。 : H 和 A1NO。 。 H 混 合溶 液 中 , 动 搅 拌 , 点 ( ) ・6 O ( ) ・9 O 电 终 p H一7 O 7 5 静 置 1 h后 过 滤 , 涤 , 饼 在 1 O .~ ., 6 洗 滤 1 ℃烘 1 h, 别 在 4 0 、 O 0 分 0 C 6 OC和 8 0C焙 烧 1 h. O 0 0
气 过 程 的 实 际 应 用 开 发 将 具 有 现 实 意 义 .本 文 就 制 备 方 法 对 目前 正 在 研 制 的 Ni 7 A1 催 化 剂 O/ 一 : O。 重 整 活 性 的 影 响 问 题 进 行 探 讨 , 对 催化 剂 抗 积 炭 性 能 作 初 步 讨 论 . 并
镍系丁二烯橡胶生产方法、反应机理及影响因素-化工论文-化学论文
镍系丁二烯橡胶生产方法、反应机理及影响因素-化工论文-化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镍系丁二烯橡胶是聚丁二烯橡胶的一种,镍系催化剂体系主要是有机羧酸镍盐-有机金属化合物-含氟的路易斯酸等。
一般采用环烷酸镍-烷基铝-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体系。
此体系的特点是催化剂活性高、稳定性好,聚合速度快且易于控制,制得的顺丁橡胶中顺式-1,4 的含量可达97% 左右,产品质量均匀,硫化橡胶的综合物理机械性能较好,且相对分子质量容易控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也较宽,加工性能好,冷流倾向也较小。
由于它具有较高的回弹性、优异的耐低温性、良好的耐磨性和共混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轮胎和作为塑料改性剂。
1、生产方法及反应机理镍系丁二烯橡胶生产装置采用的是以1,3 丁二烯为单体原料,以溶剂油为溶剂,以环烷酸镍、三异丁基铝和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为催化剂进行的溶液聚合。
丁二烯由于存在共扼双键,聚合反应可在1,4 位置上发生,也可在1,2 位置上发生,生产相应的1,4 聚丁二烯或1,4聚丁二烯。
同时每聚合 1 摩尔丁二烯放出17. 6 kcal 的热量。
根据聚合物链节在空间排列方式的不同,在1,4 聚丁二烯中有顺式1,4 聚丁二烯和反式1,4 聚丁二烯; 在1,2 聚丁二烯中有全同聚丁二烯,间同聚丁二烯和无规聚丁二烯。
丁二烯在镍、铝、硼催化剂作用下的定向聚合反应,其反应速度和催化剂、单体浓度之问关系可表示为:2、影响聚合反应的因素聚合反应的强弱受单体浓度,催化剂用量,催化剂各组分配比,原材料质量等多种因素影响。
2. 1 原材料的影响生产丁二烯橡胶的主要原材料包括丁二烯和溶剂油。
镍系丁二烯橡胶生产中的聚合反应的是Al -Ni 陈化、稀B单加的催化体系,该体系为阴离子聚合,其聚合反应对原材料中杂质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是系统的微量水含量必须控制20 mg / kg,否则将影响聚合反应。
丁二烯和溶剂油中的杂质能影响镍、铝、硼三种催化剂活性中心的形成,对反应过程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导期增长,聚合活性降低,聚合物质量下降,甚至完全中断反应。
核壳结构镍的制备及催化性能
摘要
利 用 软 化 学 方 法 制 备 出 了 聚 苯 乙烯 ( s / 核 壳 结 构 和 纳 米 镍 催 化 剂 , 利 用 S M 和 X D对 材 料 的 p )镍 并 E R
形 貌 和 结 构 进 行 了表 征 .将 上 述 催 化 剂 应用 于 亚 甲 基 蓝 染 料 加 氢 反 应 ,一 步 实 现 染 料 褪 色 和 硼 氢 化 钠 水 解 制 氢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壳 结 构 极 大地 提 高 了镍 的催 化 能 力 .在 相 同条 件 下 , 壳 结 构 镍 的 加 氢 催 化 效 率 是 核 核 纳 米 镍 的 14 . 2倍 ,产 氢 效 率 是 纳 米 镍 的 4 7 .6倍 , 说 明核 壳 结 构 在 催 化领 域具 有 一 定 的 优 势 . 这 关键词 核 壳 结 构 ;镍 催 化 剂 ; 料脱 色 ; 氢 染 产
1 实验 部 分
1 1 试 剂 与仪器 .
聚 苯 乙烯 ( s 微球 为 自制 ( 分 散性 良好 , P) 单 直径 为 1 3 m) 六 水 合硫 酸 镍 、丁二 酸 、聚 乙烯 吡 .3 ;
收 稿 日期 : 0 9l — . 20 -11 6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然科 学基 金 ( 准 号 : 0 3 0 4 资 助 . 批 5720 )
Vo131 .
21 0 0年 6月
高 等 学 校 化 学 学 报
CHE CAL J M1 OURNAL OF CHI NES E UNI RS T E VE I I S
No. 6
1 3~ l 1 2l 27
核 壳 结 构 镍 的 制 备 及 催 化 性 能
镍箔材的制备工艺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镍箔材的制备工艺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工程材料的研究和制备工艺也日益成为研究的焦点。
镍箔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在航空航天、电子、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镍箔材的制备工艺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镍箔材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了原料的选择、材料的铸造、轧制和退火等工序。
首先,在制备镍箔材料时,合适的原料的选择对最终制备出的镍箔性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常用的原料有纯净的镍片或镍块,其纯度和成分的控制十分关键。
一般来说,纯度越高的原料制备出的镍箔材性能越优越,所以在选择原料时需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检测。
其次,镍箔材的铸造工艺是影响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
常用的铸造工艺包括热态铸造和冷态铸造。
热态铸造是将高温熔融的镍直接倾铸在冷却器上制备镍箔材。
这种工艺相对简单,但由于温度变化大,易出现结晶过程不完整、晶粒尺寸不均匀等问题,从而影响材料的性能。
冷态铸造是将低温凝固的镍通过轧制和拉拔等工艺制备成镍箔材。
冷态铸造能够获得致密均匀的微观组织和细小的晶粒大小,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延展性。
第三,镍箔材的轧制工艺对最终产品的性能也有重要的影响。
轧制是指将铸造成型的镍坯经过多道次的轧制来减小厚度和改善内部结构。
通过轧制工艺,可以使镍箔材的厚度缩小到所需要的尺寸,同时还能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粒形貌。
特别是通过控制轧制工艺中的温度、应变速率和轧制路线等因素,可以获得细小的晶粒、均匀的晶界分布和强化相的形成,从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最后,镍箔材的退火工艺对材料的性能也有显著的影响。
退火是指将镍箔材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加热保温,并通过冷却过程来改善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采用适当的退火工艺可以减少材料中的残余应力,提高晶体的稳定性,降低晶界能量,从而提高镍箔材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此外,退火还能够使材料的晶粒尺寸得到再细化,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综上所述,镍箔材的制备工艺对材料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镍棒材的催化性能研究
镍棒材的催化性能研究引言:镍棒材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在许多化学反应和工业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特殊的催化性能使得镍棒材成为一种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探讨镍棒材的催化性能研究,并讨论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镍棒材的特性及制备方法1. 镍棒材的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镍棒材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导电性和耐热性,常见的形态有颗粒状、片状和纤维状等。
2. 镍棒材的制备方法: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溶剂热法、电化学沉积法和氧化镍还原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制备高纯度、均匀性好的镍棒材。
二、镍棒材的催化性能研究方法1. 催化剂的表征: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等用于表征催化剂的形态结构和晶格结构。
2. 催化活性测试: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气相催化反应和液相催化反应等。
例如,在气相催化反应中,可通过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来评估催化剂的活性。
而在液相催化反应中,常以反应速率和收率等指标来评价催化剂的活性。
三、镍棒材的应用领域1. 化学合成领域:镍棒材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的催化反应,例如加氢反应、卤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等。
其高效催化活性使得镍棒材成为有机合成过程中的重要催化剂。
2. 能源领域:镍棒材在能源转化和储存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如在燃料电池中,镍棒材作为阳极催化剂,能够促进氢氧化物的还原与氧的返还反应,提高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
3. 环境保护领域:镍棒材可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以及废气处理等环境保护领域。
例如,镍棒材能够将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SO2)等转化为无害的化合物,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
四、镍棒材的改性和优化1. 掺杂改性:通过掺杂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可以改变镍棒材的催化性能。
例如,掺杂铜可以提高镍棒材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2. 结构优化:通过调控镍棒材的形貌和结构,可以改变其催化性能。
例如,将镍棒材转化为纳米棒,可以增加其表面积,从而提高催化活性。
结论:镍棒材作为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在化学合成、能源和环境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新型胶体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新型胶体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材料的研究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
其中,胶体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新型胶体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一、胶体材料的基础知识胶体材料是指由胶体颗粒构成的物质。
胶体颗粒的尺寸通常在1至100纳米之间,在这一尺寸范围内,由于表面积较大,胶体颗粒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与宏观物质有很大的不同。
胶体颗粒的表面通常具有较高的化学反应活性,易于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二、胶体材料的合成方法目前,常见的胶体材料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乳化法、沉淀共沉淀法等。
其中,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胶体材料制备方法,具有产品纯度高、结晶度好、比表面积大、粒径均匀等优点。
三、胶体材料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催化反应是现代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胶体材料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和化学活性,在催化反应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1. 贵金属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是一种常用的催化剂,具有高效、选择性好等优点。
但贵金属催化剂的使用量较大,造成资源的浪费。
胶体材料可以作为贵金属催化剂的载体,在催化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可以降低催化剂使用量,提高催化剂的使用效率。
2. 光催化剂光催化剂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可以利用光能将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提供给反应体系。
传统的光催化剂常使用复杂的半导体材料制备而成,成本较高。
胶体材料由于其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化学反应活性,可以作为一种改良的光催化剂。
此外,通过改变胶体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可以改变其吸收光谱,可以使其在不同波长范围内具有不同的光吸收特性。
3. 催化剂再生传统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或损耗,需要定期更换。
胶体材料可以先行在干燥的状况下,然后在经适当处理后运用多次,其催化活性保持稳定并且能够持续长时间。
四、结论新型胶体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为我们开拓了一条新的科学研究之路。
镍碳催化剂
镍碳催化剂
摘要:
1.镍碳催化剂简介
2.镍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3.镍碳催化剂的应用领域
4.镍碳催化剂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正文:
镍碳催化剂是一种新型的非贵金属催化剂,主要由镍和碳两种元素组成。
它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各种化学反应中。
镍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
物理法主要包括溅射法、热蒸发法等,化学法则包括共沉淀法、水热法等。
这些制备方法在制备过程中会影响镍碳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和性能。
镍碳催化剂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能源、环境、材料科学等领域。
在能源方面,镍碳催化剂可应用于氧还原反应、氧析出反应等,提高氧电池的性能。
在环境方面,镍碳催化剂可作为催化剂,促进有害气体的分解,净化空气。
在材料科学方面,镍碳催化剂可用于制备各种高性能纳米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镍碳催化剂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未来,镍碳催化剂的发展趋势将主要集中在提高催化活性、稳定性和选择性,以及拓展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此外,绿色、环保、低成本的制备方法也将成为镍碳催化剂研究的重要方向。
总之,镍碳催化剂作为一种具有良好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非贵金属催化
剂,其应用领域广泛,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氢氧化镍中的镍含量
氢氧化镍中的镍含量氢氧化镍(Ni(OH)2)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它由镍离子(Ni2+)和氢氧根离子(OH-)组成。
氢氧化镍在化学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作为催化剂和电池材料。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氢氧化镍中的镍含量,以及它对其物理性质和应用的影响。
1. 镍含量对氢氧化镍的性质的影响氢氧化镍中的镍含量直接影响着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较高的镍含量通常会导致氢氧化镍具有更好的导电性和催化活性。
镍是一种良好的导电金属,因此高镍含量的氢氧化镍在电化学应用中表现出较低的电阻和更好的导电能力。
高镍含量的氢氧化镍也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能够促进某些重要反应的进行,如氧还原反应和电化学水分解。
2. 氢氧化镍制备方法对镍含量的影响氢氧化镍的制备方法对镍含量起着关键作用。
在实验室中,常用的制备氢氧化镍的方法包括沉淀法、电沉积法和水热法等。
这些方法在操作条件、溶液浓度和镍源选择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不同镍含量的氢氧化镍产物。
在沉淀法中,可以通过调节初始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温度来控制氢氧化镍的镍含量。
较高的镍含量通常可以通过增加镍离子的浓度来实现。
3. 镍含量对氢氧化镍的应用的影响氢氧化镍的镍含量对其应用性能有直接影响。
不同镍含量的氢氧化镍在电池材料、超级电容器和催化剂等领域的应用中具有不同的性能表现。
较高镍含量的氢氧化镍常用于制备镍氢电池和镍镉电池的正极材料。
这是因为高镍含量的氢氧化镍具有较高的放电容量和较长的循环寿命。
在催化剂领域,镍含量对氢氧化镍的催化性能也有显著影响。
较高镍含量的氢氧化镍常用于氧还原反应(如燃料电池中的阴极催化剂),而较低镍含量的氢氧化镍则常用于催化水分解等反应。
总结: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高镍含量的氢氧化镍通常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催化活性。
- 镍含量可以通过调节制备方法和反应条件来控制。
- 镍含量对氢氧化镍的应用具有直接影响,不同镍含量的氢氧化镍在电池材料和催化剂等领域具有不同的性能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体催 化 剂作 为新 兴催化 剂 具有 高度 分散 的多 布并 能在 空气 中稳 定 存 在 的 胶体 镍 催 化 剂 ,并 以丙
金属 方 面 ,对 过 渡 金 属 的研 究 相 对 较 少 。胶 体 溶 于 乙二 醇 (分 析 纯 ,天 津 市 广 成 化 学 试 剂 有 限公 镍作为新型镍 系催化剂 ,与传统催化剂相 比,在催化 司 ),电动搅 拌均 匀 。在 搅 拌状 态 下 ,将 一 定 量 的氯
活性 和选 择性 方 面 有独 特 之 处 ,目前 国 内对胶 体镍 化镍 (分析 纯 ,济 南试剂 总 厂 )乙二 醇溶 液缓 慢 滴加
Influence of preparation m ethods on hydrogenation behaviors of colloidal nickel catalysts
XIA Shuwei,SHA Pengyan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003,Shandong,China)
摘 要 :通过 化 学还原 法制 备 了胶 体镍 催 化 剂 ,并 将 其 用 于 丙烯 腈加 氢反 应 。 通过 x射 线衍 射 和 透射 电镜对催化 剂进 行 了表征 ,考察 了制备条 件对催 化性 能的影响。结果表 明,当 C(Ni“ )= 10 mmol·L~ 、温度 90℃ 和 n(N,H OH):n(Ni2+)=8时 ,制得 的胶 体镍 具有 较好 的稳 定性 和催化 活性 ,胶体 镍 的平 均粒 径为 30 nm。 关 键词 :催化 剂 工程 ;胶 体镍 ;化 学还 原 ;丙烯 腈 ;催 化加 氢 中图分 类号 :0643.36;TQ426.6 文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008—1143(2008)09-0026- 04
有 特 殊 的几 何 形态 和 胶 体 表 面保 护 层 ,也具 有 良好 1.1 催化 剂制 备
的催 化 选择 性 ¨J。
反应在 一定 温度 的恒 温水 浴 中进行 。将 一定 量
目前 ,对 金 属胶 体 催 化 剂 的研 究 主 要集 中在 贵 的水合肼(分析纯 ,天津市瑞金特化学 品有限公 司)
采用 德 国布鲁 克公 司 的 D8一Advance型 x射线 衍射仪对制得的胶体镍催化剂进行 x射线衍射测试 (XRD),CuKa辐 射 ;TEM 测 试 采 用 日本 的 JEM 一 2000EX 型透射 电子 显微 镜 。
2 结果与讨 论
在本 实 验 催 化 条 件 下 ,加 氢 部 位 主 要 发 生 在 C— C 双键上 ,氰基 加 氢非 常 少 。 由于 所 有反 应 的 选 择性 几乎 均达 到 100% ,故 不在 图表 中列 出。 2.1 物 化性 能
相性 和热力 学 不稳 定 性 ,是 催 化 领 域研 究 的热 点 课 烯腈 加氢 为探 针反 应 ,考 察 制 备 条 件对 其 催 化 性 能
题 。其 良好 的催 化 活 性 和选 择 性 ,一 方 面是 源 于 其 的影 响 。
纳 米 级粒子 具 有较 大 的 表 面 积 ,且 表 面原 子 的配 位 数低 ,具 有较 高 的催化 活性 ;另 一方 面是 因其 表面 具 1 实 验 部 分
由图 1可 以看 出 ,胶 体镍 为 面心 立方 晶体 ,只是 因为其 粒 径较 小 ,衍 射 峰 出现宽 化现 象 ,图 中未见 杂 质峰 ,所 制备 的产 物 为 纯 净 的 胶 体镍 。 由 图 2可 以
凡(N H OH):n(Ni )>10后 ,随着水合 阱用量 的 增加 ,反 应速率 加 快 ,生 成 的大量镍 原 子迅 速 聚集生 成较大的颗粒 ,使溶液稳定性 变差,且易产生镍镜 , 从而难以获得均匀稳定 的胶体 ,相应的催化活性也 迅速 降低 。 因此 ,选取 n(N H OH): (Ni。 )=8较 为适宜 。 2.3 原 料 浓度
氯化镍 在溶 剂 中 的初 始 浓度对 胶体 镍 的生成 和
维普资讯
工 业 催 化
2008年第 9期
反应 时 间有 一 定 的 影 响 。本 文 考 察 了不 同 Ni 初 始浓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 。
图 4 Ni 初始浓度对 催化性能的影响
图 1 胶体镍的 XRD 谱图
Figure 1 X RD patterns for the colloidal nickel particles
于还原 剂用 量不 足 ,还原反 应进 行得 不 够彻底 ,得 到 的产物 是 Ni(OH) 和 单 质 Ni的 混合 物 ,溶 液 颜 色
较 浅 ,体 系呈 透 明酒红 色 ,故丙 烯腈转 化 率较低 。随 着水合阱用量的增加 ,体系颜色逐渐加深至棕黑色,
Abstract:Colloida l nickel acrylonitrile hydrogenation 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chemica l reduction.XRD and TEM were used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atalyst. The colloidal nickel with average particle diameter of about 30 nm ,exhibited higher hydrogenation activity and good stability,with optimum preparation con—
维普资讯 http://www.cBiblioteka
2008年 9月 第 16卷 第 9期
工 业 催 化
INDUSTRIAL CATALYSIS
Sept. 2008 Vo1.16 No.9
制备 方 法对 胶 体 镍 催 化 性 能 的影 响
夏树伟 ,沙鹏艳
(中国海洋 大学 化学 化工 学 院 ,山东 青 岛 266003)
相应 的催 化 活 性 出现 先 增 大 后 减 小 的 现 象 ,并 在 n(N H OH):n(Ni“ )=8时 出 现 最 佳 值 。然 而 当
图 2 胶 体 镍 的 TEM 照 片
Fig u re 2 TEM im ages of the colloidal nickel particles
dition as follows:90℃ ,C(Ni“ )=10 mmol·L ,C(hydrazine)=80 mmol·L。。.
Key words:catalyst engineering;colloidal nickel;chem ical reduction;acrylonitrile hydrogenation
在 c( )=10 mmol·L~ (N2H5OH):n(Ni )=8 和 90 条 件 下 ,对 胶 体 镍 进 行 XRD 和 TEM 测 试 , 结 果见 图 1~2。
看出,所制备的胶体镍呈球形 ,分散性较好 ,胶体镍 的平 均粒 径为 30 nm。 2.2 还原 剂用 量
水合肼作为常用 的还原剂 ,还原性适 中。本反 应 中还原 产物 是 H 0和 N ,不会 给 产物 引进 杂 质 , 生成 的 N,既 能赶走 溶解 在溶 液体 系 中 的氧 ,又 能 阻 止空气中的氧进入溶液 ,使胶体镍的形成在 自生 N 的保 护下 进行 ,胶体 镍 不易被 氧化 ,能 够保 持一 定 的 稳定性。在制备胶体镍 的过程 中,由于生成 的单质 镍对肼存在 自催化作用 ,肼 的用量必须超过理论值 才能保证体系还原反应完全 。同时 ,实验发现 ,相对 于用 NaOH调节体系的 pH,单纯用过量的肼调节更 容易制得稳定 的胶体镍。因此 ,本实验 中肼的用量 远超过理论值 。保持体系 的其 他反应条件不变 ,考 察肼用量对丙烯腈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 3。
维普资讯
2008年第 9期
夏树俸 等 :制备方法对胶体镍催化 性能的影响
27
1.2 催 化剂 加氢 性 能评价 将一定 量 的催 化剂 和 丙烯 腈加 入 高压 釜 ,通
H ,置换反应 体系 中的空气 ,最 后充入 3.0 MPa的 H,。加热升温至 50℃ ,搅拌并开始计时。反应1 h, 结束实验。反应产物采用气相色谱仪检测 ,PEG色 谱柱 ,FID检测器 ,标样定性 ,面积规一化法定量 。 1.3 催 化剂 表征
Figure 4 Efect of Ni2 initial concentration on acrylonitrile conversion
反应条件 :n(N2H5OH):n(Ni ) =8,温度 9O℃
实验发现 ,温度过 低 (70℃ ),反应进行 较慢 ,10 h 才反应完全。但 由于反应时问过 长,生成 的颗粒之 问碰撞 机会 增 多 ,小 颗粒 互相 聚集 ,使 体 系变得 不稳 定 ,静置后有沉淀出现。随着反应温度 的增加 ,还原 反应速率加快 ,单位时间内生成的镍晶核增多 ,有利 于获 得较 小 的纳米 粒 子 ,催 化 活 性 也 有 一定 程 度 的 增加 。但温度 过高 (I>100℃ ),反应 速率过 快 ,同时 , 短时 间内生成 的纳米 粒 子高 温下 也 特别 容 易 团聚 或 长大 ,极易产 生镍镜 。因此 ,选取 90 cI=较为适 宜 。 2.5 加料 方式
加料 方式 可分 为 :(1)向水 合 肼 的乙二 醇 溶 液 中滴 加 NiC1 溶 液 ;(2)向 NiC1:溶 液 滴 加水 合 肼 ; (3)向 NiC1,溶 液一 次 性 加入 水 合 肼 。不 同加 料 方 式对胶体镍制备的影响见表 2。
当 Ni 初始浓 度较低 时 (<5 mmol·L。‘),反 应 的诱 导阶段 和成 核 阶段 生成 的镍 晶核较 少 ,反 应速 率 较慢 ,体系呈酒 红 色透 明 ,产物 中有 效 催 化剂 的含 量 较低 ;当 M 初始 浓度为 10 mmol·L 时 ,催化 剂 活 性最 高 ;继续增 加 Ni 初始 浓度 ,催化 活性逐渐 降低 。 当 Ni 初始浓度较高时 (>15 mmol·L ),反应 的 诱 导 阶段 和成核 阶段 生 成 的镍 晶 核较 多 ,晶核 之 间 容易相互碰撞团聚 ,从而使粒径变大 ,体系呈黑色混 浊 ,稳 定 性 变 差 。同 时 ,反应 时 间迅 速 增 长 ,对 应 的 催 化活 性也 迅 速 降 低 。 因此 ,Ni 的最 佳 初 始 浓 度 为 10 mmo]·L~。 2.4 还 原 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