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群 电视数字制作技术串讲重点
数字节目制作讲义二
![数字节目制作讲义二](https://img.taocdn.com/s3/m/034166b169dc5022aaea00b9.png)
第七讲字幕的制作第一节字幕制作概述一、认识字幕:1、电视文字的定义:电视画面上出现的文字称为电视文字。
2、电视文字的种类:画内文字、屏幕文字。
3、字幕的定义:又称“字幕”,是指根据节目信息传达的需要,在后期制作或播出时加在影像、屏幕上的文字;字幕起源与无声电影及幻灯字幕;二、字幕的作用:1.补充新闻、节目的内容要素,;2.对节目内容起补充、解释、说明;3.播报新闻、传递信息;4.和观众沟通;三、字幕制作的分类:1.标题字:节目片名、新闻标题、各种提花等2.唱词:同期声、解说字幕,人物介绍;3.滚屏字幕:制作人员名单四、电视屏幕文字在新闻传播中的传播功能:1.听、说、读三位一体,加深了信息的记忆深度;2.随时插入屏幕文字新闻,保证了重大新闻的时效性;3.整屏文字新闻,形成了既听又读的一体性,受众易于接受;五、使用注意事项:1.字幕的字体、位置和出消方式要和画面的整体造型和节目的内容相适应;2.电视不是文字的最佳传播媒体,使用时要注意扬长避短,要有节制;3.单屏字幕的字数、字体大小、和停留时间要适当;第二节字幕制作一、进入X---CG字幕系统的方法:X---CG是个单独的软件系统,为了操作的方便,设计者把它和非编软件打包使用。
在桌面进入、在非编主界面的工具进入。
二、字幕制作的基本方法:1.标题字的制作:2.唱词素材的制作:3.滚屏字幕素材的制作:三、在故事版中使用或调整字幕素材:1.在故事版中调节素材属性的快捷方式:CTRL+T2.唱词拍点编辑器的使用方法:四、字幕与非编的关系:1、如何在非编系统中调用字幕系统2、如何将制作完成的字幕添加到非编系统的故事版上3、如何在非编系统中修改字模素材思考题1、什么是字幕?其作用是什么?2、字幕可以分为哪几类?3、使用字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操作示例1、界面介绍:2、菜单区、功能按钮区、窗口按钮区、编辑区、参数调整区。
3、字幕的制作:创建图元和调用图元;如何创建标题字、艺术字、多边形、椭圆如何调用图像文件、动画文件、标板、唱词文件、滚屏文件如何制作标板如何制作静态的字幕并在非编中使用如何制作动画效果的字幕如何调用各种特技效果完成动画字幕4、滚屏的制作:如何制作滚屏文件如何实现滚屏的终屏停留5、唱词的制作:如何制作唱词文件如何实现唱词和题花同屏操作如何修改唱词中的某处错误第八章音频处理第一节音频处理概述一、声音元素的种类:影视作品是声画结合的艺术,声音与画面、文字一起构成影视作品的金三角。
电视数字制作技术串讲重点
![电视数字制作技术串讲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e4646d7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c.png)
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单机拍摄多机拍摄视音频资料绝技拍摄外景地演播室编辑绝技字幕图表绘图动画配音配乐音效混音包装合成电视制作技术串讲重点第一章电视制作概述第一节电视系统构成一个电视系统包括节目制作系统、传播系统和承受系统。
节目制作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制作阶段和后期制作阶段。
其次节电视制作手段电视节目制作有以下手段:实况直播、电视影片制作、录像制作、电子制作。
录像制作手段又可分为ENG〔电子闻采集〕、EFP〔电子现场制作〕、ESP〔电子演播室制作〕3 种方式。
ENG,即“电子闻采集”〔Electronic News Gatherin g〕。
这种方式,是使用便携式的摄像、录像设备,来采集电视闻。
EFP,即电子现场制作〔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 n〕。
它应当是对一整套使用于“野外”〔电视台外〕作业的电视设备的统称。
这套系统包括3 台以上摄像机,一台视频信号〔图像〕切换台,一个音响操作台及其他关心设备〔灯光、话筒、录像机运载工具等〕。
ESP,亦即“电子演播室制作”〔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 n〕。
电子演播室制作主要是指演播室录像制作。
第四节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前期制作流程:第一阶段:构思创作;其次阶段:现场录制后期制作流程:第三阶段:编辑第四阶段:合成〔课后重点总结:通常的节目制作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制作阶段和后期制作阶段。
前期工作包括构思创作、拍摄录制;后期工作包括编辑、合成。
〕其次章电视技术根本原理不再引起闪耀感觉的光源最低重复频率称为临界闪耀频率〔选择题〕其次节电视扫描原理进展扫描的时候,必需做到发送、接收两端的扫描规律严格全都,这称为同步。
所谓同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两端的扫描频率一样,这叫作同频;二是两端画面的每一行、每一幅的起始时刻一样这叫做同相。
既同频又同相,才能实现同步扫描。
实现了同步扫描,收端才可以重现发端图像。
当收端、发端的频率与相位不同时,图像将无法正确重现。
再说长江赏析
![再说长江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ceadfb770bf78a652954ee.png)
纪录片《再说长江》赏析摘要:作为20年前《话说长江》的续篇,2004年,33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在中央电视台正式立项并开始拍摄。
2006年7月开播20年前的《话说长江》,是中国电视史上载入史册的收视奇迹,如今的《再说长江》则是中国电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记录长江行动,并且用高清摄像机记录了当年《话说长江》限于技术问题而没能拍摄到的长江源。
20年后的长江代表了中国的变化,《再说长江》中有很多《话说长江》的镜头重现,当年的片中的很多人物也重又走进新片中。
《再说长江》策划时明确的主旨就是以长江沿岸风光地貌,风土人情的变化来反映中国20 年的经济建设所带来的巨变。
20年前的《话说长江》是部风光片,散文化的解说,让没走出过家门的老百姓看到了祖国各地人们的生活状态,20年长江沿途很多地方都是旅游胜地了,早已不再神秘,所以这次我们以人为本,以纯纪实手法讲故事,用对比来展现长江的变化、中国的变化。
然而更重要的是,让观众看到变化的背后其实是不变,20年巨变的根源在于中华文化血脉相承的不变。
《再说长江》以饱满的创作激情、深厚的民族情感、强烈的社会责任、高昂的时代精神,全景式地展现了长江波澜壮阔的壮丽景象、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以强烈震撼的内容凸现出充满魅力的长江形象。
从长江源头到人海口,33集《再说长江》完整地记录了这条中华民族生命之河的历史——亿万年沧海桑田;五千年文明变迁;二十年波澜画卷。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关键词:《再说长江》记录方式呈现记忆文化象征历史再现正文:随着《话说长江》的巨大成功,《再说长江》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论从片子的拍摄技术,还是从记录方式,都有了一个新的起点,无论你是否看过《话说长江》,无论你是否了解长江,这部片子都会让你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真,真正的美,真正的壮。
片子本身也早已超越了它的精致的构图,早已超越了他高技术恰如其分的摄影,早已超越了震撼人心的解说,更多的,片子带给我们的除了震撼,是触及内心沉淀下来的感动。
数字制作技术基础
![数字制作技术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c9a1f17bfc4ffe473268ab2a.png)
数字制作技术基础聚焦功能,聚焦的一般方法为:将景物画面推成特写,转动聚焦环,使图像清楚(即透镜聚焦被摄体上),然后拉开成所需要的景别,进行拍摄。
变焦功能,变焦镜头具备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焦距而成像位置不变的性能,在拍摄中对景物画面取景的大小可相应地连续变化,即景别可从大到小、从小到大连续变化。
光圈功能,镜头的光圈是一个由许多互相重叠的金属片的组成的开度可调的圆形光阑,能在一个很大范围内变化镜头的有效孔径,控制镜头的透光能力。
近摄功能,当拍摄对象距镜头前面的距离小于约90cm时,需使用近摄功能。
后焦距的调整。
二、摄录一体机其他功能部分。
寻像器功能。
滤色片部分功能。
音频部分功能。
录像部分功能。
三、摄录一体机的调整操作第一项:白平衡调节与黑平衡调节。
第二项:电子快门功能与增益功能。
第三项:DCC功能与拐点校正。
第四项:其他调节。
第三节前期拍摄阶段制作要点1、基本要领。
稳,平,准,匀。
2、拍摄注意事项。
维护保养。
第三章磁带录像机第一节磁带录像机概述1、磁带录像机类别。
按磁带记录方式分为两大类:模拟方式和数字方式。
数字记录方式原理:数字式录像机在记录与重放原理上与一般的磁带录像机相同,只不过记录在磁带上的不是模拟信号而是数字信号。
电视信号通过A/D转换器,先把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再经过校正编码器,变成可以检出误差并可以校正的码型。
最后,经过记录调制编码变成适合于磁带高密度记录的脉冲数据,送入磁头记录在磁带上。
而重放时,先要对由磁带上拾取下来的信号进行放大和频率均衡。
然后经过解码器还原为普通的码型,经过误码校正器,把丢失和错误校正过来,变成正确的码型,最后经过D/A转换器就可以还原成电视信号。
2、数字录像机技术。
Digital Betacam 数字录像机采用10bit数字分量记录,图像质量优异,具有多代复制的能力。
具有Betacam和Betacam SP模拟磁带的重放能力,可以将Betacam及Betacam SP格式存档素材直接用于数字节目制作,分量数字记录保证了录制的节目适合于最终的存储和数字服务器播出。
《广播电视编辑学》教学大纲
![《广播电视编辑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b8a97e0aaea998fcd220e1d.png)
《广播电视编辑学》教学大纲
教师:魏薇、蔡尚伟
课程名称:电视编辑学
授课专业:广电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54 学分数 3
学时分配:课堂讲授27学时实践课27学时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讲授电视编辑的相关知识(电视画面、电视声音、电视音乐、电视解说词、电视新闻的编辑),让学生基本掌握电视节目编辑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非线性编辑技术的掌握。
三、教学内容提要
1.电视各类节目的分类。
2.电视各类节目的特征。
3.电视受众心理特征(一)。
4.电视受众心理特征(二)。
参考书目:
《非线性编辑系统》余胜全、杨可北京大学广播学院所出版社2000年
《广播电视节目编排与制作》(美国)赫尔特霍华德新华出版社2000年
《电视制作技术》孟群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
数字电视技术课程的重点总结
![数字电视技术课程的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c8f2e2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9.png)
数字电视技术课程的重点总结随着高清、超高清数字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电视技术课程的教育需求也越来越高。
数字电视技术课程是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分支,它涵盖了数字信号处理、视频编码技术、数字电视传输技术、数字电视应用等领域。
在数字电视技术课程中,学生将学习数字信号处理、视频压缩编解码、传输信道等一系列专业知识。
下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数字电视技术课程的重点内容。
1.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是数字电视技术中最基础的知识。
其核心技术是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离散余弦变换(DCT)。
离散傅里叶变换可以将时间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而离散余弦变换则可以将图像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
在数字电视技术中,离散傅里叶变换和离散余弦变换被广泛应用于数字视频信号的处理和压缩编码中。
此外,数字信号处理中的数字滤波器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可以在数字视频处理和压缩编码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视频编码技术视频编码技术是数字电视技术课程中的核心内容。
视频编码技术的作用是将高带宽的视频信号压缩成低带宽的压缩视频信号,从而实现视频信号的实时传输。
在数字电视技术中,常用的视频编码标准有H.264/AVC和HEVC/H.265。
这些编码标准都具有较高的压缩比和较低的码率,能够有效地缩小原始视频文件的大小。
此外,还有一些专业的视频编码技术,如运动估计编码、区块匹配编码和深度学习编码等。
3.数字电视传输技术数字电视传输技术是数字电视技术中的重要内容。
数字电视传输技术主要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
有线传输主要采用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如ATSC、DVB、ISDB等标准。
无线传输主要采用数字电视移动通信标准,如DTMB、DAB等,可以实现在移动设备上收看数字电视节目。
4.数字电视应用数字电视应用是数字电视技术课程中的领域之一。
数字电视应用包括数字电视广播、数字电视点播、互联网电视、移动数字电视等多种应用场景。
数字电视应用涉及了数字电视编码与解码、数字电视传输、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智能终端等多种方面。
《电视节目制作》教案
![《电视节目制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c282e56f1aff00bfd51e0a.png)
《电视节目制作》教案授课对象:(根据不同专业、讲授内容侧重点不同)教学目的:本课程介绍了电视节目制作的发展历程。
重点讲解电视节目制作的规律和电视节目构思与策划。
重点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电视节目制作的要领,能够独立完成电视节目的制作。
具体要求学生掌握摄像机、编辑机及非线性编辑等制作设备的操作,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视节目制作的实践。
授课方式:讲授为主,实习为辅。
授课学时:36学时。
授课时间:授课教材:《电视数字制作技术》孟群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授课教师:孟群教授授课内容与教学进度:第一周讲授2学时观摩2学时教学内容(章、节):第一章电视节目制作概况第一节电视节目制作手段第二节电视节目制作方式第三节电视节目制作流程教学目的:了解电视节目制作概况,掌握电视节目制作流程教学重点:1、电视系统的全面数字化使节目制作、传输直到播出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了解数字化带来的变化,具体体现的方面。
2、数字电视系统构成。
数字系统为基础的制作环境(如图1-2)是图像、声音及有关信息统一作为数字数据处理,同时一些基本工作如选材、合成和编辑都是以综合方式来完成的3、电视节目制作手段:实况直播;电视影片制作;录像制作;电子制作。
4、电视制作方式:ENG方式、EFP方式、ESP方式。
5、重视节目制作工艺流程,加强制作节目的计划性,遵循制作流程的科学性,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节目制作工作,提高制作节目的质量和效率。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教学第二周讲授6学时实习4学时教学内容(章、节):第二章 ENG工作方式第一节摄像机性能第二节摄像机操作第三节 ENG方式工作要点教学目的:ENG工作方式特性,熟练操作摄像机教学重点:1、摄像机是进行光电转换的设备,它利用三基色原理,通过光学系统,把彩色景物的光像分解为红、绿、蓝三种基色光像,由摄像器件完成光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然后进行信号处理,编码形成彩色全电视信号。
2、摄像机按其性能和用途不同,可划分为广播级、业务级和家用级。
影视数字制作技术教学设计
![影视数字制作技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4dd4eb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f.png)
影视数字制作技术教学设计引言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影视制作领域也逐渐向数字化方向转变。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影视制作得以更加精准、高效、便捷。
为了适应数字化的需求,今天的影视数字制作技术教学也急需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
本文将从影视数字制作技术教学的特点及目标出发,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教学设计建议。
影视数字制作技术教学目标影视数字制作技术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具备数字技术应用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更具体而言,教学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应该掌握数字化影视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数字摄影、数字剪辑、特效制作等。
2.技术应用的能力:学生需要掌握数字化影视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如数字化后期制作流程、特效制作等。
3.创新意识与能力:学生应该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能够灵活应用数字技术进行影视创作,并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提出独特的创意和设计方案。
影视数字制作技术教学设计建议影视数字制作技术教学,应该贴近实际应用,并注重实践操作,下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聚焦实际应用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实践是影视数字制作技术教学的重点。
教师应该从实际应用出发,选取一些生动、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亲身体验其中的操作流程和应用场景,并且分析其中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2. 以实践操作为主影视制作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育过程中,学生应该以实践为主。
教师应该根据课程设计,选取适当的素材和工具,通过实践操作来学习和掌握数字技术的相关应用方法。
3. 强化案例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与实践,快速学习、掌握新的内容。
案例式教学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知识真正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
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通过设计和讲解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理论和应用方法。
4. 建立数字专业实验室影视数字制作技术教学需要一些专门的实验室进行辅助。
创建一些数字专业实验室,可以提供学生更好的实践机会和学习环境。
电视数字制作技术教学大纲
![电视数字制作技术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74a30f32cc58bd63186bd5c.png)
课程名称:电视数字制作技术课程编码:课程学分:4学分课程学时:80学时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电视数字制作技术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digital TV program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课程系统讲授电视节目制作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以及多种电视制作设备操作技巧。
以原理性、实用性为主,重点介绍了电视节目制作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方法及专业电视制作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着眼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并将电视节目制作理论知识与新技术发展(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相融合为一体,从而系统介绍了电视节目制作整个流程,让学生从基本原理到设备操作及技术应用系统掌握。
二、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电视节目制作概述教学目的:认识电视节目制作方式与播出模式的分类和发展;了解节目制作人员分工及其职责;了解节目制作各环节使用的设备及其功能;了解节目制作的各个阶段及其工作任务;从直播节目中了解电视制作流程和电视新闻部门的运作过程;理解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与播出的关系;掌握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特点和要求。
教学重点:认识电视节目制作方式与播出模式的分类和发展;了解节目制作各环节使用的设备及其功能。
教学难点:从直播节目中了解电视制作流程和电视新闻部门的运作过程;理解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与播出的关系。
教学内容第一节电视技术的发展与电视工作者的素质要求第二节电视节目及其制作方式的演变和分类第三节节目制作人员的组成和职责第四节节目制作主要设备第五节节目制作三个阶段第六节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与播出一、内容介绍本章以不同的分类标准介绍了电视节目制作的各种方式及其发展变化对电视节目形态产生的影响。
对节目制作人员的组成和职责、节目制作的主要设备和制作阶段分别作出概述,并阐述了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与播出的关系和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形式的意义和特点。
思考题:1、如何理解电视科技发展给电视节目形态带来的变化?2、对现阶段电视节目形式的发展趋向和新闻直播节目的运用及操作情况作出调查和分析。
数字制作技术基础 大纲
![数字制作技术基础 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899cfdf5022aaea998f0f29.png)
《数字制作技术基础》教学大纲Ⅰ.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先修课程:影视摄影技术、摄影构图等。
课程性质和特点:本课程是针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是文科类学生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涉及电视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内容通俗易懂、突出实用性、概念性和指导性。
使学生掌握实用的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知识。
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课程反映了电视媒介设备和制作技术方面的变化以及如何进行电视节目制作。
要求学生了解电视技术的发生发展、电视的各种特性、掌握电视设备的性能及基本操作原理,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的特点和发掘电视制作手段对艺术的表现力。
实践环节要求:熟练使用摄录设备、独立完成电视片的制作。
(1)摄录实习:分组操作摄像机、录像机;拍摄素材10-15分钟。
(2)编辑实习:分组操作使用编辑机、编辑完成电视片5分钟。
(3)综合练习:独立完成3分钟的电视片。
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电视节目制作概况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阐述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论述了数字制作环境下,如何合理运作电视节目制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要求掌握电视节目制作手段、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和电视节目制作流程的知识。
了解电视制作技术原理基础。
要求学生随时更新电视节目制作新技术的知识,关注电视制作新技术的发展。
掌握电视节目制作的必要知识。
在实践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不断完善所学知识。
学习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随时更新电视节目制作新技术的知识,关注电视制作新技术的发展。
掌握电视节目制作的必要知识。
在实践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不断完善所学知识。
学习建议:1、编写电视节目的拍摄制作脚本。
2、亲自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
3、浏览相关网站,了解动态情报。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发展1、数字化的优点电视系统的全面数字化给节目制作、传输直到播出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电视系统全面数字化将导致信息业务的三大媒体(通信、广播和计算机)因广播电视数字化而最终融合,使多种业务能在各种通道中传送。
系列讲座之四电视特技
![系列讲座之四电视特技](https://img.taocdn.com/s3/m/6e20040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b.png)
系列讲座之四电视特技
孟群
【期刊名称】《有线电视》
【年(卷),期】1994(000)004
【摘要】特技一词,顾名思义,就是特殊技巧的意思,它给人以不同寻常的感觉,特殊的画面效果,来自于特殊的技巧,多半是利用特技摄影或后期加工而成的。
【总页数】1页(P38)
【作者】孟群
【作者单位】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48.13
【相关文献】
1.数字有线电视技术系列讲座:第四讲(上) [J], 刘修文
2.数字有线电视技术系列讲座:第四讲(下) [J], 刘修文
3.有线电视测量系列讲座(四)——带内频率响应的测量 [J], 章泽星
4.CATV系统用彩电专题系列讲座第四讲 F91SB机芯系列大屏幕彩色电视机(下) [J], 王锡胜;王元挺
5.CATV系统用彩电专题系列讲座第四讲 F91SB机芯系列大屏幕彩色电视机(上) [J], 王锡胜;王元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群电视制作技术串讲重点第一章电视制作概述第一节电视系统构成一个电视系统包括节目制作系统、传播系统和接受系统。
节目制作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制作阶段和后期制作阶段。
第二节电视制作手段电视节目制作有以下手段:实况直播、电视影片制作、录像制作、电子制作。
录像制作手段又可分为ENG(电子新闻采集)、EFP(电子现场制作)、ESP(电子演播室制作)3种方式。
ENG,即“电子新闻采集”(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
这种方式,是使用便携式的摄像、录像设备,来采集电视新闻。
EFP,即电子现场制作(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
它应当是对一整套使用于“野外”(电视台外)作业的电视设备的统称。
这套系统包括3台以上摄像机,一台视频信号(图像)切换台,一个音响操作台及其他辅助设备(灯光、话筒、录像机运载工具等)。
ESP,亦即“电子演播室制作”(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n)。
电子演播室制作主要是指演播室录像制作。
第四节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前期制作流程:第一阶段:构思创作;第二阶段:现场录制后期制作流程:第三阶段:编辑第四阶段:合成(课后重点总结:通常的节目制作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制作阶段和后期制作阶段。
前期工作包括构思创作、拍摄录制;后期工作包括编辑、合成。
)第二章电视技术基本原理不再引起闪烁感觉的光源最低重复频率称为临界闪烁频率(选择题)第二节电视扫描原理进行扫描的时候,必须做到发送、接收两端的扫描规律严格一致,这称为同步。
所谓同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两端的扫描频率相同,这叫作同频;二是两端画面的每一行、每一幅的起始时刻相同这叫做同相。
既同频又同相,才能实现同步扫描。
实现了同步扫描,收端才可以重现发端图像。
当收端、发端的频率与相位不同时,图像将无法正确重现。
水平扫描也叫行扫描,垂直扫描也叫帧扫描(逐行扫描中)或场扫描(隔行扫描中)。
在逐行扫描中,是逐行逐帧地不断扫描,反复地分解、综合图像;在隔行扫描中,是按相间行一场场地扫描图像。
水平扫描(行扫描)参数包括行正程时间,行逆程时间、行周期、行逆程系数和行扫描频率(简称行频)。
垂直扫描参数也包括正程时间、逆程时间、周期、逆称系数和扫描频率。
第四节黑白电视图像质量指标能反映出电视系统客观质量的关键参数有5个,它们是:分解力、灰度级、几何畸变、扫描非线性、信噪比。
图像的清晰度是指主观感觉到的图像细节重现的程度。
清晰度是一个主观感觉量,但它与电视系统的分解力有关。
分解力是指电视系统分解、综合图像细节的能力,是个客观物理量。
第五节色温与三基色原理彩色是指白黑系列以外的各种颜色,用亮度、色调和饱和度描述,称为彩色三要素。
目前世界上彩色广播电视制式最主要的有ZTSC制、PAL制、SECAM制。
第三章数字视频技术基础第一节数字电视信号电视信号的数字化需要三个步骤:取样、量化和编码。
在数字分量演播室中色差信号的取样频率及取样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格式,分别是:4:4:4取样格式、4:2:2子取样格式、4:1:1子取样格式、4:2:0子取样格式。
(主要是选择题,记住规律,比如第一个都是4,第二个数字有4、2、1,第三个数字有4、2、1、0)。
第二节数字电视信号压缩编码根据压缩编码前后,图像质量有无损失可分为:无损压缩编码和有损压缩编码。
无损压缩编码:是指使用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重构(或称还原,解压缩),重构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完全相同。
又称为可逆压缩编码或者信息保持编码。
有损压缩编码:是指使用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重构,重构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有所不同,但不会让人对原始资料表达的信息造成误解。
又称为不可逆压缩编码或者信息非保持编码。
许多重要的多媒体数据压缩标准,如JPEG、H.261、H.263、H.264、MPEG-1、MPEG-2 、MPEG-4等。
(主要是选择题)第三节数字电视与高清晰度电视目前的HDTV有3中显示分辨率格式,分别是:720P(1280x720,逐行)、1080i(1920x1080,隔行)和1080P(1920x1080,逐行),其中P代表英文单词Progressive(逐行),而i则是Interlaced (隔行)的意思。
(重点记住P和i的意思。
)宽高比转换,SD上变换常用的3种变换模式有:拉伸模式、信箱模式、切边模式,HD 下变换有三种常用的变换模式:压缩模式、信箱模式、切边模式。
记住73页的图,注意区分上变换与下变换,重要的是压缩模式与拉伸模式的不同。
第四章电视摄像机技术广播电视用摄像机按其性能和用途不同,可划分为广播级、业务级和家用级。
第二节摄像机的功能与调节光学镜头能把景物空间中一定范围的物体在像平面上都形成清晰的像,这个范围所对应的纵深距离称之为景深。
从聚焦点A到最近清晰点的清晰范围称前景深,从聚焦点A到最远清晰点的清晰范围称后景深,后景深大于前景深,二者之间合称为全景深。
景深范围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与镜头的焦距长短有关;与光圈的大小有关;与物距长短有关。
(主要记住这三个因素,但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需要有所了解)变焦倍数即镜头的最长焦距与最短焦距之比。
光圈调整有如下3种方法:自动光圈调节法;手动光圈调节法;暂时自动调节法。
法兰焦距的调整法兰焦距(Flange focal length)是从镜头法兰沿光学轴线到图像平面的距离。
也就是从镜头卡口法兰盘到焦平面的距离,也叫后焦距,用F.f表示。
当第一次安装镜头或更换镜头之后,或者发现镜头在变焦操作时,镜头的长焦端和广角端的焦点不能很好吻合时,需要调节法兰焦距。
调节方法如下:(1)将光圈选择器设在M(手动)位置。
(2)将光圈环调到f/1.8(完全打开)。
这是为了获得尽可能浅的景深,方便观察聚焦情况。
(3)将所提供的法兰焦距调节测试卡置于大约3米处,然后调节照明,以便能获得在光圈f/1.8时合适的视频输出水平。
(4)松开F.f固定螺钉。
(5)将ZOOM(变焦)选择器设在MANU(手动)位置。
(6)将手动变焦控制按钮移到长焦位置。
(7)转动聚焦环,使镜头聚焦于测试卡上。
(8)将手动变焦控制按钮移到广角位置。
(9)转动F.f调节环,使镜头聚焦于测试卡上。
此时切勿移动聚焦环。
(10)重复步骤(6)至步骤(9)的操作,直至无需调节F.f调节环时,测试卡图像在长焦位置和广角位置都能清晰成像。
也就是在广角和长焦之间变焦的过程中,焦点不发生改变。
(11)调节完成后,拧紧F.f固定螺钉。
如果我们使用一个偏色的白色卡片调整白平衡,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将会偏色,它必然偏向此偏色白卡片颜色的补色。
比如,如果希望拍摄偏红的暖色调画面,可以在调白平衡的白卡片上调入少许的补色,也就是青色。
如果想得到一个偏蓝的冷色调画面,可以使用偏黄的白卡片调白平衡。
目前CCD摄像机中采用的传感器主要有3种类型:行间转移式(IT)CCD、帧行间转移式(FTT)CCD、帧转移式(FT)CCD。
(中英文名字都要记住。
)对于摄像机来说,彩色摄像机的灵敏度是指同一照度下,拍摄同一景物得到额定输出时,所用光圈大小的F值。
通常取照度2000Lux,色温3200K,拍摄白反射系数89.9%的景物,视频信号输出为700毫伏。
此时使用光圈越小,表示摄像机灵敏度越高。
电子快门的作用:用来拍摄快速运动物体。
清晰扫描功能可用于不带水平频带(黑白中的任何一种)顺向显示器的计算机显示器的拍摄。
(即用于拍摄计算器显示屏幕。
)当拍摄场景是较暗的景物时,需要使用增益功能。
运用增益,图像上的杂波会增多,图像信噪比下降,画面上出现雪花干扰,所以应尽量提高被拍摄体的照度。
没有其他办法时,再用增益。
现代摄像机还有负增益档位,在照明足够的情况下用负增益可以提高信噪比。
第三节摄像机的实际应用拍摄注意事项第一,暂停状态不宜过长。
第二,拍摄每个镜头应提前录制5秒—10秒。
第三,拍摄一场戏或一个动作结束时,不要马上停机,应该多录几秒钟。
第四,摄像师应注意,即使导演没有要求,也要拍摄一些转场镜头。
第五,应当拍摄一些有特征的全景镜头,使人们能够辨认出发生事件的地点。
第六,拍摄时如果有时间的话,应该做场记,可以准确地记录每一个镜头的起始,也可以段落性记录,有利于后期编辑。
第七,注意考虑不同景别的搭配。
如全景、中景、近景各占1/3左右。
第八,尽量采用顺光或侧顺光拍摄,以色彩的亮度和饱和度的关系来看,只有亮度适中,色彩才最饱和。
具体情况应根据编导的意图、现场条件而定。
第九,尽量避免画面中出现高亮点。
这时画面反差较大,效果不好,有过亮或过暗现象,CCD会出现垂直拖尾现象。
第十,摄像机使用前必须调整白平衡,若是室外拍摄,每1小时—2小时应进行一次白平衡调整,因为色温在不断变化。
第十一,正确使用蓄电池。
(考试时写上几个就行了,重要的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七、第八条)第五章磁带录像机磁带录像机是利用磁带与磁头间的相对运动,在磁带上记录图像和声音信号的磁性记录设备。
第一节录像机概述磁带录像机种类很多,以磁带记录方式分为两大类:模拟方式和数字方式。
第二节录像机的基本原理磁头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磁头线圈、磁芯和工作缝隙。
磁带录像机由4大部分组成:视频信号系统、音频信号系统、机械与控制系统和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是难点)第三节常见录像机格式简介常见的数字录像机格式有D-1格式、D-2格式、D-3格式、D-5格式、D-Betacam格式、DV格式、DVCPRO格式、Digital-S格式、DV-CAM格式、Betacam-SX格式、MPEGIMX 格式。
用于记录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数字录像机格式有HACAM格式、DVCPROHD 格式和HDD5格式。
(课后重点只有DV、DVCPRO、DIGITAL、BETACAM、MPEGIMX、DIGITAL-S等,主要是选择题,有印象即可)第六章视频切换与特技第一节概述特技的类别:光学特技、机械特技、模拟特技、数字特技。
第二节特技切换一、普通特技直接切换(Cut),简称“切”,是指一个画面瞬间变换成为另一个画面的过渡方式,它是电视节目制作中使用最多的切换方式。
它是通过视频开关实现的。
淡出淡入(Fade),是指一个画面逐渐消失之后,另一个画面逐渐分明的过渡方式。
淡出淡入是节目进行段落过渡的常用手段,可以连贯使用。
淡出给人以前面一段剧情或层次已结束,将开始另一个段落的感觉。
淡入给人以节目或层次的开始,常常是字幕出现的一种手段。
溶出溶入(Dissolve),是指前一个画面逐渐消失的同时另一个画面逐渐分明的过渡方式,也称慢转换、叠化。
溶出溶入体现了动作、情节、过程的省略,使画面过渡柔和、自然。
常常用于音乐会、文艺晚会等节目。
由于两个画面会出现重叠,因此,适于表现“幻想”、“梦境”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