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规模与效率耦合性测度研究

合集下载

地方政府规模与效率耦合性测度研究

地方政府规模与效率耦合性测度研究

地方政府规模与效率耦合性测度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地方政府规模与效率的耦合性,通过对规模与效率的关系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地方政府规模和效率的测度方法。

结合影响地方政府效率的因素分析,通过耦合性测度方法对地方政府规模与效率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认为,地方政府规模与效率存在一定的耦合性,规模扩大并不一定导致效率提升。

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旨在为地方政府管理和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为提高地方政府效率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方政府、规模、效率、耦合性、测度、关系、方法、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政策建议、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地方政府规模与效率耦合性测度研究是国内外学术界和政策实践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管理的不断完善,地方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地方政府的规模与效率直接影响到政府的行政效能、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深入研究地方政府规模与效率的耦合性,对于提高地方政府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地方政府规模庞大、效率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政府绩效的瓶颈。

大规模政府机构通常意味着管理层级多、资源浪费较多、效率较低,给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带来困难和挑战。

探讨地方政府规模与效率的关系,寻求规模与效率优化的平衡点,对于我国政府改革和现代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地方政府规模与效率耦合性测度,揭示地方政府规模与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影响机制,有助于政府管理实践的改进和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1.2 研究意义地方政府规模与效率的耦合性研究在当前治理体系改革的大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与效率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国家治理的效能和效率。

通过对地方政府规模与效率的耦合性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地方政府的运行机制,为提升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政府规模效率评价研究综述

政府规模效率评价研究综述

政府规模效率评价研究综述国内外大部分学者对政府规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规模的衡量指标及适度规模的分析等方面,而对政府规模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较少,但一个政府的规模是否合理,要看这个政府是否能够在成本适度时高效运行,即考虑政府规模内部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

在厘清政府规模相关概念的情况下,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政府规模效率的研究,并做简要述评,为适度政府规模的建设提供有效参考。

标签:政府规模;政府规模效率;适度政府F2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6次政府精简机构改革,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政府规模仍然没有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这个怪圈,政府的财政规模也呈现出扩张趋势,这些都引发了国内外学者大量的思考,难道只有通过精简机构或精减人员才能来提高政府规模效率?然而,政府投入的各项资源配置是否得当?内部资源是否可以进一步优化整合?面对这些问题,评价政府规模是否有效率,即政府规模是否适度,就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大部分学者对政府规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规模的衡量指标及适度规模的分析等方面。

文章余下部分:(1)相关概念界定;(2)政府规模的评价标准;(3)政府规模效率研究;(4)简要述评。

1 相关概念界定1.1 政府规模界定政府作为国家的表现形式,是从社会中产生又高于社会并能代表全社会的政权机关,是国家进行政治统治、社会管理的强制性工具。

从这一层面来讲,广义的政府规模指一切能够行使国家权力的全部机关规模,包括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狭义的政府规模指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规模,即国家行政机关。

政府职能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公共产品只有依靠政府出面组织生产和供应才能基本满足民众需求,而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等是政府的社会职能,从这一理解出发,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SNA,1993)将政府规模定义为:“履行政治责任、践行经济管理角色、生产主要的非市场化的服务和物品满足个人或集体消费、对收入和财富进行再分配的全部政府部门的总和。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际测度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际测度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际测度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际测度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地方政府在过去的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信息不对称、治理能力不足等,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评价地方政府的工作绩效,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构建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

在理论层面,应该明确绩效评价的概念、原则和目标,为实际测度打下基础。

在实践层面,需要确定评价指标和权重,并建立科学的测度方法。

下面,我们将从这两个层面分析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际测度。

首先,在理论层面,地方政府绩效评价应该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突出“公益性”和“效益性”两个方面。

公益性包括服务水平、公共资源配置公正性等指标,效益性包括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外部环境等指标。

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权衡各项指标的重要性。

同时,应该考虑到各地方政府的差异性,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其次,在实践层面,地方政府绩效评价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测度方法。

评价指标的选择应该有操作性,并能够反映地方政府的真实情况。

权重的确定需要基于相关依据和专家意见,同时需要充分考虑指标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为了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可以采用多元评价的方法,结合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既要注重数量上的测度,又要关注质量上的评价。

在实际测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评价。

首先是企业和产业发展方面的评价。

如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私营企业的发展速度等。

其次是环境和生态建设方面的评价。

如污染治理、资源保护等。

再次是社会事务和民生保障方面的评价。

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最后是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评价。

如交通、住房等。

通过综合测度这些方面的指标,可以全面了解地方政府的工作绩效,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综上所述,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际测度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政府机构数据分析报告年政府机构效率分析

政府机构数据分析报告年政府机构效率分析

政府机构数据分析报告年政府机构效率分析政府机构数据分析报告本文旨在对政府机构的效率进行数据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以期提高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

一、数据来源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来自政府网站公开的各类报告文件、公告以及其他数据。

其中涉及到的政府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地方政府、公安局、教育部门等。

二、政府机构效率分析对政府机构的效率进行分析,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机构工作效率首先,我们进行的是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分析。

根据数据显示,政府机构在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方面,时效性相对较差。

有时需要等待数天、数周甚至数月才会得到回应,这会导致民生问题得不到迅速解决。

同时,一些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态度也不够友好,对待民众的问题认真性不高,这也导致了效率不高的情况。

2.政府机构内部管理效率其次,政府机构的内部管理效率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根据数据显示,政府机构的部门之间协作存在较大问题,信息沟通缺失,工作重复等问题较为突出。

同时,一些政府机构部门内部管理不善,引起的工作失误和质量问题也比较常见。

3.政府机构信息化建设效率最后,我们需要分析的是政府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效率。

在这方面,政府机构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也较为缓慢。

虽然一些政府机构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化系统,但是这些系统却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信息更新不及时、系统运行不稳定等问题也比较常见。

三、如何提高政府机构效率了解政府机构效率问题之后,我们需要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提高政府机构的效率。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总体工作流程政府机构需要建立自己的工作流程,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减少重复性工作,避免浪费时间。

此外,政府机构的部门之间也需要协作与交流,加强信息共享,减少信息沟通上的障碍。

2.加强员工素质培训政府机构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完善培训制度,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执业水平。

同时,政府机构需要建立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3.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政府机构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化系统,提高政府部门的数字化转型水平。

《中国地方政府规模与结构评价蓝皮书·2008》一书出版

《中国地方政府规模与结构评价蓝皮书·2008》一书出版

作者: 纪哲
出版物刊名: 中国行政管理
页码: 116-116页
主题词: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政府规模;结构评价;出版发行;蓝皮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善治”
摘要:武汉大学地方政府与公共事务研究中心李和中教授主编的《中国地方政府规模与结构评价蓝皮书·2008)),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近日正式出版发行。

该蓝皮书系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的管理科学重点项目《基于善治取向的我国地方政府规模与结构优化研究》所规划的“年度蓝皮书”系列的第一本。

该系列年度蓝皮书以“善治”理念作为终极价值取向,坚持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的结合、理论探讨与对策研究的结合、分类研究与分层研究的结合,紧密结合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最新走向,按年度序次推出,对2007年度我国地方政府规模与结构现状进行了测度、分析和评价。

四川省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相关性分析

四川省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相关性分析

四川省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相关性分析应用城市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了四川省18个地级市的城市效率,总结其地域分布规律,对城市效率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的相关性分析中,得出了四川省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相关性不大,而与城市产业结构效益密切相关的结论,最后就提高全省城市效率这一目标提出了若干对策。

标签:城市效率;城市规模;评价指标体系;区域经济发展杭州大学人口研究所王嗣均(1994)教授在研究城市过程中,提出了衡量一个城市整体效率的指标体系,他认为:城市效率可以理解为城市单位投入(人力、财力、物力)在单位时间内(如1年)创造或增值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价值量,也可以从减少损耗的角度理解为城市创造或增值单位价值量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所耗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的主要表现就是城市化进程,因为城市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主要承载地,而这两个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

城市的发展动力源泉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农村地区的推动力,另一个就是城市自身的拉动力。

解决城市经济效率问题,也就能解决周边农村人力、财力、物力的转移问题,促进区域经济的又快又好的增长,促进城市化。

文章拟运用王教授提出的城市效率的分析方法,对四川省现有18个地级市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

1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及计分方法根据城市效率的涵义,从城市基础统计和第二、三产业活动的各类统计指标中,选择一些有说明城市效率功能且涵盖相近统计项目意义的指标如下。

(1)市区第二三产业产值与市区总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平均值之比(万元/人)。

这项指标的目的是反映城市人均第二三产业产值情况;(2)市区第二三产业产值与市区建成区面积之比(亿元/km2),该项指标是用以揭示城市单位面积用地的投入产出效率,同样,虽然第二三产业不一定都分布在建成区,但是分母取用建成区面积比取市区面积要切实得多;(3)市区第二三产业产值与市区各级专任教师人数之比(万元/人),用以反映总体技术水平;(4)市区每百元国内生产总值提供的财政收入(元/百元);(5)市区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耗电量(kw·h/万元);(6)市区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耗水量(t/万元)。

中国政府技术效率测度:2001-2009

中国政府技术效率测度:2001-2009

中国政府技术效率测度:2001-2009
唐天伟;唐任伍
【期刊名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00)005
【摘要】政府技术效率缘起政府效率,是能够用硬指标量化的政府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指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效率.通过构造政府投入一产出指标体系,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能够用于测度2001-2009年间中国大陆省级地方政府技术效率.测度结果表明:在整体层面上,我国省级地方政府的高技术效率一定程度上体现在政府行政职能部门精简和高效工资投入;在省域层面上,中国31个省级地方政府技术效率始终存在显著的省际差异;在区域层面上,中国大部分省级政府技术效率有所提高,比较而言,东中部地区的政府技术效率相对较高且相差不大,西部地区则相对很低.
【总页数】7页(P123-129)
【作者】唐天伟;唐任伍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南昌 330022;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
【相关文献】
1.北京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基于2001-2009年的经验分析 [J], 张经强
2.三阶段组合效率测度模型与技术研发效率测度 [J], 陈凯华;汪寿阳;寇明婷
3.谈进口资本品的双重效应与技术进步——基于2001-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 [J], 丁晓雯
4.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政府R&D资助效率测度 [J], 卢剑忧; 张良桥; 刘刚桥
5.首都医科大学2001-200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奖项介绍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苏省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耦合协调性分析

江苏省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耦合协调性分析

江苏省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耦合协调性分析作者:殷小菲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23期[摘要]构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在综合测度1990~2012年间江苏省各系统的城市化水平的基础上,评价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演变规律和作用机理。

结果表明:(1)江苏省人口、经济、空间及其综合城市化水平大体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增幅存在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综合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的演变特征;(2)整个城市化过程是一个经济城市化导向型和空间城市化导向型相互转变的过程;(3)江苏省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彼此之间的耦合协调性表现出与城市化水平增长速度基本一致的阶段性特征。

可见,江苏省城市化发展与彼此之间的耦合协调性很大程度上受国家宏观调控、地方政府政策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江苏省[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城市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工业化以及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国内,政府部门将城市化发展作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规划领域和学术界将城市化作为衡量一国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而片面强调推进城市化进程。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在提高城镇化质量上下功夫,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实现四化同步发展。

而城市化水平的客观、科学测度以及怎样指引城市化道路是当前亟需深究的问题,是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虽然中国城市化研究比较系统、全面,涉及到城市化的概念和内涵、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时空演变格局、空间分异、作用肌理、耦合协调及其定量测度等方面,但城市化研究仍有可拓的方面值得深究。

如在城市化的耦合协调研究中,目前关注最多的是城市化与外部因素的协调性,包括城市化与工业化、农地非农化、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对城市化内在协调性研究不多。

政府规模效率评价研究综述

政府规模效率评价研究综述
N O.1 9, 2 O1 3
现 代 商 贸 工业 Mo d e r n B u s i n e s s T r a d e I n d u s t r y
2 O l 3年 第 1 9期
政 府规 模 效 率评 价 研 究综 述
喻 琪 胡扬 名
( 湖 南农 业 大 学 公 共 管 理 与 法 学 学 院 , 湖 南 长沙 4 1 0 0 0 0 ) 摘 要: 国 内外 大 部 分 学 者 对 政 府 规 模 的研 究 主 要 集 中在 政 府 规 模 的 衡 量 指 标 及 适 度 规 模 的 分 析 等 方 面 , 而 对政 府 规
模 效率评价 的实证研究较 少 , 但 一 个 政 府 的规 模 是 否 合 理 , 要 看这 个政 府是 否 能够在 成 本适度 时高效运 行 , 即 考 虑 政 府 规 模 内部 投 入 产 出之 间 的 关 系 。在 厘 清政 府 规 模 相 关 概 念 的 情 况 下 , 总结 国内外 学者 对政 府规 模 效率 的研 究 , 并 做 简要 述 评, 为适 度 政 府 规 模 的 建设 提 供 有 效 参 考 。
政 府 要 出 台相 关 政 策 , 在 项 目审 批 、 资金 运用 、 土 地 出让 、 银 项政 策的落实 到位 。
参 考 文 献
[ 1 ]王 齐. 多项 养 老 地 产 法 规 在 酝 酿 , 开 发 企 业 吁 相 关 政 策倾 斜 [ N] .
东方 # - 4 I t , 2 0 1 2 — 3 — 2 l ( A3 4 ) .
和房 地产投资 信托基金 , 支 持 养 老 社 区建 设 。 ( 4 ) 加 强 相 关 部 门 之 间 的 协 调 。 现 有 的 促 进 养 老 社 区

效率是地方政府理政关键

效率是地方政府理政关键

地方政府在我国行政管理体系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地方政府效率是治国理政的关键,其效率水平高低关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目标的实现程度。

一直以来,地方政府效率都是政界和学术界探讨和研究的热点。

我国高度重视地方政府效率,已将“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能”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当前,地方政府效率问题正影响我国供给侧改革、国家竞争力提升及政府治理现代化进程。

前不久,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2017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以下简称《2017报告》)正式面世。

本刊特邀报告主编、江西师范大学管理决策评价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唐天伟阐释我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的新成果、分享我国地方政府效率提升新经验。

彰显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新亮点研究地方政府效率需要关注时政热点和理念创新。

《2017报告》在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方面,呈现四大新亮点:研究思路与时俱进;研究方法推陈出新;研究样本具广泛性与代表性;经验对策立足实际。

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关注地方政府在人民福祉改善方面的努力,不仅强调地区经济发展,更关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互动,紧扣我国地方政府履职重点定量考察中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效率,推出中国首版地方政府效率排行榜。

结合“放管服”改革实践,优化地方政府效率测度指标,梳理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实践,关注“互联网+云政务”等地方政府治理方法,考察大数据技术背景下各地服务型政府建设现状,强调政府治理精准、高效,注重地区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服务,将“特别重大事故一票否决”等指标纳入地方政府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强化研究的实用性及科学性。

大幅增加地方政府效率测度样本,将中国大陆具有典型性的1432个省/市/县/贫困县政府样本纳入政府效率测度范围,凸显研究的广泛性及代表性,首次对县级政府效率及贫困县政府扶贫效率进行研究,重点关注县域经济发展与政府效率、贫困县政府扶贫效率与精准扶贫等重要因素的相关性,致力于地方政府效率测度典型样本的深度分析,试图揭示各地政府效率提升的有效举措,尝试分析各地落实诸如“精准扶贫”等国家战略的绩效。

城市规模与城市效率研究进展

城市规模与城市效率研究进展

城市规模与城市效率研究进展城市规模是指城市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是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城市效率是指城市在资源利用、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表现,是评价城市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城市规模与城市效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城市规模的扩大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提升,但也可能会带来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从而影响城市效率。

近年来,关于城市规模与城市效率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研究者通过收集大量的城市数据,进行多维度、多尺度的分析,揭示了城市规模、经济规模与城市效率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城市规模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城市效率,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效率的增长趋势可能会放缓甚至趋于饱和。

这也说明了城市规模与城市效率之间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关系。

研究者还通过构建经济模型和统计分析,探讨了城市规模、经济规模与城市效率之间的影响机制。

研究发现,城市规模的扩大会带动经济规模的增长,从而促进城市效率的提升。

但需要注意的是,城市规模的扩大也可能会带来资源匮乏、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从而对城市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效率的提升之间的平衡。

研究者还从制度、政策、科技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城市规模与城市效率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良好的政府治理、科学的规划设计、先进的交通设施等因素能够促进城市规模的合理扩大,提高城市效率。

科技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能够提高城市效率,实现城市规模与城市效率的双赢。

城市规模与城市效率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城市规模与城市效率的关系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规模与城市效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深入挖掘城市规模与城市效率之间的内在机制,为城市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政策支持。

辽宁省地方政府相对效率评价分析——基于超效率DEA模型

辽宁省地方政府相对效率评价分析——基于超效率DEA模型
一、文献综述
政府效率是指政府从事公共事务过程中以较
低的成本、较少的资源实现政府最优产出,达到预 定目标的水平和能力,是政府部门及其公职人员从 事行政管理活动所得到的社会效应、劳动效果与所 消耗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的比例关系(李娜, 2016)。
欧美学者对政府服务效率的研究角度较为多 样化,主要从顾客满意度、公共产品供给、公共资源 分配民主化以及电子政务的角度出发分析政府公 共服务效率。政府效率测度的常用有效方法是非参 数的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 DEA)。Tulkens H、Eeckaut P V(2006)和 Decancq K、 Lugo M A(2013)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公共部门效率 的 非 参 数 评 价 方 法 进 行 了 深 入 阐 述 ;Afonso & Fernandes(2008)采用 DEA 模型测算了葡萄牙各地
关键词:政府效率 超效率 DEA 投入产出指标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544(2018)09-0091-08
李克强总理曾提出“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这意味着提高行政 效率、构建服务型有效政府应该成为政府行政管理 活动追求的目标。邢冬旸(2016)采用 DEA 模型测算 2005 年 -2013 年全国各地方政府效率值时发现辽 宁省政府效率排名靠后,甚至低于黑龙江省和吉林 省。基于此,本文以 2007 年 -2016 年辽宁省地级 市数据为基础,对省内各市政府相对效率进行客 观测度和全面分析,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以期为 辽宁省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提 供参考。
国内研究主要通过研究行政成本间接地研究 政府行政效率。政府人员行为、政府行政制度建设 等因素都会影响政府行政成本,进而影响行政效 率。其中,公务员的行为与行政成本之间存在显著 因果关系,即公务员行为的失范会导致行政成本的 升高(韩瑞,2012)。关于政府效率评价的投入指标, 国内大部分学者主要从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两 方面来考虑;在产出指标上,国内大部分学者主要 从经济表现、医疗、教育、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等方 面进行选取。但在代理变量的设置上存在一定差 异。例如祁毓、郭均均(2012)选用公共管理和社会组 织就业人数、国有经济资本存量、财政支出总额作 为投入指标,选用刑事犯罪率等作为政治职能产出 指标,选用城乡居民收入平均增长率等作为经济职 能产出指标,选用医疗保险覆盖率等作为社会职能 产出指标。陈晓玲、李小庆(2013)用职务犯罪案件 数替代了国有经济资本存量,选用卫生机构床位数 等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产出指标,选用 65 岁以上人 口数等作为政府服务规模产出指标,选用实际 GDP 等作为经济表现产出指标。刘孝萍、陈晓玲(2014)用 公职人员数量占比代替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就业 人数,选用普通高等教育师生比等作为教育产出指 标,选用人均拥有的医疗床位数等作为医疗卫生产 出指标,选用有效灌溉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等作为 基础设施产出指标,选用人均 GDP 等作为经济福利 产出指标。许和连、郝静怡(2016)使用财政供养人 数和固定资本投入作为劳动力和资本投入指标,选 用小学师生比作为教育产出指标,选用每百人公共 图书馆藏书量作为文化产出指标,选用每万人医院 卫生床位数作为医疗卫生产出指标,选用人均地区 生产总值作为经济表现产出指标。

城市政府规模效率的DEA评价

城市政府规模效率的DEA评价

城市政府规模效率的DEA评价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政府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市民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安全、文化教育等服务。

然而,这些服务的提供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如何以有限的资源提供最大的服务价值,是每个城市政府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评价政府规模效率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

DEA能够利用线性规划技术,将多个输入和输出指标综合在一起,得出每个城市政府的规模效率水平,以便民众和政府部门了解政府的服务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

DEA模型介绍数据包络分析(DEA)是基于线性规划技术的评价方法,借助高效率单位的前沿效率来评价其他单位的效率水平。

DEA模型的输入是城市政府的资源投入指标,如财政预算、人力资源等,输出是城市政府服务的效果指标,如医疗卫生、教育、基础设施投资等。

DEA将所有城市政府放在同一起点,再根据其资源投入和效果指标的差异,给出每个城市政府的规模效率评价。

DEA模型的数学公式如下:$max \\frac{\\sum_{k=1}^{m}u_k y_k}{\\sum_{j=1}^{n} v_j x_j}$$s.t. \\sum_{j=1}^{n} w_{kj}x_j\\leq u_k,k=1,2,...,m$$\\sum_{j=1}^{n} w_{kj}y_j\\geq v_k,k=1,2,...,m$$w_{kj}\\geq 0,k=1,2,...,m,j=1,2,...,n$其中,x j、y j分别代表第j个城市政府的资源投入和效果指标;u k、v k分别代表第k个城市政府的规模效率和效果指标;w kj代表权重。

DEA模型在城市政府规模效率评价中的应用城市政府的规模效率评价是评价城市政府对资源使用的有效性和市民受益的重要体现。

DEA模型能将多个因素融合在一起,综合评价城市政府的规模效率。

这对于各个城市政府的服务水平提高和资源的优化分配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3年省级地方政府效率测度结果及分析

2013年省级地方政府效率测度结果及分析

2013年省级地方政府效率测度结果及分析
一、省级地方政府效率测度结果分析
根据设计的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经过精确计算,本报告得出了2013年中国31个省级地方政府效率测度的标准化值及其排名,测度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31个省级地方政府效率测度的标准化值以及排名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
第三,省级政府效率排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政府效率较高的省级地方政府,其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其省级政府效率也较高。

政府效率是政府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是政府配置生产资源、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因此强大的经济支撑有助于提高区域内的省级政府效率,省级政府效率也是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就是说,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效率的提升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因此,在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政府效率是必要的、可行的,而注重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助于提升政府管理水平与服务效率。

二、省级地方政府效率的区域比较
根据表2,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排名的区域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东部地区省级政府效率相对最高。

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政府收入相对其他地区较高,基础设施较完备,政府在科教文卫、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投入较大。

尽管面临着快速的城市扩张、交通拥堵以及房价居高不下等压力,但由于东部地区注重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因此东部地区省级政府效率仍然较高。

比如,东部地区所含的10个省级政府中,有9 个名列前10位,海南省稍微落后,位于第11位。

中国省域农业规模经营与生产效率的耦合分析

中国省域农业规模经营与生产效率的耦合分析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8卷(第4期)003145J&Shanxi Agric.Vniv.(.Social Science Edition)No.4Vol.182019中国省域农业规模经营与生产效率的耦合分析高珊,曹明霞(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4)摘要:利用全国省域2013—2015年农村经营管理数据,初步探讨区域农业规模经营水平与生产效率的变化特征及耦合模式°从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投入产出角度建立规模经营评价指标体系,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衡量地区生产效率!构建“效率一规模*弹性系数以分析农业规模经营与生产效率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农业规模经营指数及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国家及东、中、西部地区得到普遍提升,各省域间差距较为显著"“效率一规模*弹性系数变化呈现正向协调、正向不协调及负向不协调三种模式"现阶段中国省域农业规模经营对生产效率的提升改善作用仍然有限!二者耦合离散态势加强"致力于更多地区在较高水平上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与生产效率的同步增长!有利于促进农户增收与农业增效双重目标的达成°关键词:规模经营主体;规模经营指数;全要素生产率;弹性系数;耦合关系中图分类号:F32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16X(2019)04-0014-07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al scale management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at provincial level in ChinaGao Sha#,Cao5#gxia(Institute of Rural Development#Jiangsu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Nanjing210004#China)Abstract:Using statistical data of China rural management in2013一2015,this paper preliminarily discusses the changes and the coupling model of agricultural scale management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at provincial level.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put-output of scale management unit,the paper sets up an index system of agricultural scale management. Furthermore,the paper evaluate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with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TFP-scale elas­ticity coefficient(TS)is developed to analyze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scale manage­ment changes.Results showed that:1)The index of scale management and TFP generally increased in eastern,central and western areas in China.The geographic disparitieswere fairly obvious in26provincial areas.2)Three types of cou­plingrelationship modesbetweenscalemanagementindexandTFPchangescoexistedatthesametimeindiferentprov-inces.The changes of TS illustrated that 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al scale management on increas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was still finite.The discrete trend of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was continually strengthened.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raising farmers income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it is a good way to realize the synchronism growth of agricultural scale management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at high level in more areas of China.Keywords:Scale management entities%Scale management index;TFP;Elasticity coefficient;Coupling relationship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主体正在发生剧烈变化(1)。

2002年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测度及其排名

2002年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测度及其排名

2002年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测度及其排名【摘编自】唐任伍、唐天伟:《2002年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测度》,《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6期地方政府效率是各级地方政府机构(含公、检、法机构)在履行政府职能过程中所涉及的财政投入与财政效果的相对比较,即政府成本与政府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它体现了政府活动过程及结果的相对水平。

地方政府效率表现为地方政府以较小的政府规模(即较小的政府成本)提供较多的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要求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表现为当地居民具有较高的经济福利水平。

在中国进一步融入“地球村”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只有高效率的地方政府才能促进所在地区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赢得百姓的尊重和爱戴,具体实现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

一、测度我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的指标测度指标的选择是量化政府效率的前提。

测度指标应具有代表性、独立性和可获得性。

同时,所选择的指标应在一个统一的指标体系之中,也就是说,测度政府效率的指标体系应包括指标因素、子因素及指标三个层次。

为了比较客观反映我国省级政府效率特性和水平,本文采用国内公开的统计数据(均为硬指标),使测度政府效率建立在可以量化的原始数据基础之上。

经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主要集中在十个领域,即文体广播教育卫生、行政管理、基本建设、农林水利气象、企业改造挖潜、公检法、城市维护、政策性补贴、抚恤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科技。

为此,文章从中精心寻找那些主要由财政支出(即政府成本)引起的、有完整统计数据的、反映政府投入效果(即政府收益)的主要指标(共47个),然后根据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学科原理,结合我国实际构建了一个由指标因素、子因素和指标构成的测度省级地方政府效率的完整指标体系。

它由政府公共服务、公共物品、政府规模、居民经济福利四个因素及其子因素组成。

(见表1)表1 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测度指标表政府公共服务的24个指标反映了省级地方政府提供的主要公共服务数量及质量,是体现政府效率的重要指标。

我国城镇的合理规模及其效率研究

我国城镇的合理规模及其效率研究

文章编号:1000-8462(2000)02-0084-06我国城镇的合理规模及其效率研究俞 燕 山(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产业与市场司,中国北京 100017)摘 要:本文根据不同规模城镇的资本、土地、劳动力三要素的投入产出差异,利用熵—DE A方法①,就我国大中小城市之间的规模效率情况进行了比较,并对小城镇本身的规模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利用计量模型就大、中、小城镇的合理比例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镇;合理规模;规模效率中图分类号:T U984文献标识码:A 确定合理的城镇规模及规模等级体系是我们制定城镇发展政策和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性工作。

本文在考察了城市合理规模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规模城镇的资本、土地、劳动力三要素的投入产出差异,利用熵—DE A方法,就我国大中小城市之间的规模效率情况进行了比较,并就小城镇本身的规模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利用计量模型就大、中、小城镇的合理比例问题进行了探讨。

由于城镇人口数量能够集中反映城镇规模,所以在本文的讨论中,我们以城镇人口数量作为衡量城镇规模的主要依据。

1 有关城镇合理规模的理论在城市规模理论当中,经济增长的极核理论具有重要的地位,该理论表明∶在集聚规模较低时,随着集聚程度的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断地提高,但是提高到一定的程度时,效益不会提高,并保持一段平稳的状态。

若集聚规模增大到一定限度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要下降。

该限度的临界值可用集聚的阈值(门槛)来表示,如图1所示。

在图1中,纵轴表示城市的建设管理费用,横坐标表示城市规模,当城市集聚规模增加到一定界限时,要保持集聚效益的实现必须增加城市建设和管理费用。

分析城市的规模与城市建设与管理费用的关系,将会发现两者呈阶梯状增加,其增加一阶称为提高一个门槛。

从图1中可以看到,城市人口在P1以下时,城市的建设与管理费用为C1,当人口由P1微量增加到P2时,城镇建设和管理费用大幅度由C1增加到C2,据此,P1就是城市建设管理费用为C1时的合理规模。

效率与公平视角下我国适度政府规模研究

效率与公平视角下我国适度政府规模研究
( 二) 我 国政府规模 的现状
中 国政府 机构 和人员 精简方 面 的研究及 改革 实践 , 由 于缺乏 具 有规 范 意义 和 实践 指导 意 义 的适 度政 府规 模 新 概念, 从而 导致在 理论 实践 上 的误 区。没有 建立评 价机 构 改 革成败 的综 合指标 体 系和标 准 , 缺乏 公平 与效率 。我 国 政府 规模 过大是 不争 之实 , 但“ 小 政府 ” 不一 定是规 模政 府 和强政府 , 有些机构庙小但神通广大, 权力膨胀 , 有些机构 虽是小了, 但不能承担应承担的职责。 机构改革主要做法是 要使政府 职责能力 相符 , 而不是简单地缩小政府 。机 构改 革 目 标应 是建立一 个规模适 度的政府 , 立足 中 国实 际 , 在效 率 与公平上探 寻适度政府规模 , 并在实践上探 索实施 。 =、 效 率与公 平下适度政 府规模 中的关系
关键 词 : 效率 ; 公平 ; 适度政 府规模
中图分类 号 : F 1 2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5 — 9 1 3 X( 2 0 1 3 ) o 8 - o o 4 1 — 0 2
市场规模的大小通常与一国政府规模有着极为密切的


适度致 府规模概念 和我 国政 府规模现 状
( 三) 效率与公 平下的政府规模
效率与公平视角下寻求规模最合适而效用更高的政 府。而政府的合理规模除了其 自 身所要求必须匹配的构建 外, 很 大程度是相对 于市场 而言 。但市场 不是万能 的 , 市场 也 会失灵 , 从 而妨 碍效 率与公 平 的平衡 。市场 失灵一 般包 括 如 下三种 类 型 : 理 想条 件 下 的市场 失 灵 ; 正 常偏 离理 想 条 件下 的市 场失灵 ;非正 常偏离 理想 条件下 的市 场失灵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政府规模与效率耦合性测度研究作者:郑尚植马潜宇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04期
[提要] 本文首先阐述政府规模和政府效率的耦合机制,从理论角度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其次,以政府规模和效率的协调程度为关注点进行实证分析,探究1999~2014年之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规模和效率协调发展状况。

实证结果表明:各省市的政府规模和政府效率处于中度失调到濒临失调状态之间,东部地区与东北地区的协调度要好于中西部地区,说明在一定程度上二者的协调度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开放程度以及城市化率有正相关的关系。

关键词:政府规模;政府效率;耦合性测度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高校思政专项)(编号:L18WSZ008);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编号:L19WTA035);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基础研究”(编号:2020lslktjdyb-007)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12月9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带来的结果是一方面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增多,但另一方面较大的政府规模也会带来行政上的冗余和事件管理职责划分上的不明确。

当前关于地方政府规模和效率的相关研究大多从政府规模的最优水平的视角和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角度来探讨问题,涉及到政府效率的研究则是单纯的关注效率而没有和政府规模结合在一起。

但地方政府的规模和效率归根到底应该是协调统一的,那么到底它们的协调程度又是怎样的呢?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以1999~2014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为依据,通过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各省市政府的规模和效率协调度进行耦合协调测度,探究影响二者协调度的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对政府规模和效率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地方政府的规模和效率两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因素,只有这两个因素相互协调发展才能使政府的运转更高效简洁,规模大而效率低则会浪费国家资源,规模小但效率高则服务范围小,任何一方的偏离都会破坏政府的均衡性。

地方政府的规模和效率均衡性可以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来分析。

地方政府的协调程度指的就是地方政府的規模和地方政府的效率将各自的耦合元素联结起来从而对彼此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程度,地方政府的耦合度大小与地方政府的规模和效率相互协调程度正相关。

地方政府规模和效率之间是一个有序且复杂的关系,根据指标的适应性及数据来源的可获得性,根据之前的文献,本文共选取了11个指标,具体指标见表1。

依据这一指标体系本文
构建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99~2014年的面板数据,从省这一级别考察地方政府规模和效率协调程度。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

(表1)
二、耦合性模型设定
“两人并耕为耦”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物体、体系或运动形式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致联合起来为“耦合”,耦合是以系统论的思想综合而全面的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协同变动,涵盖协调和发展两个方面,对耦合模型的设定也是基于系统协调模型和系统发展模型推导得出。

三、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
首先,我们对全国31个省市的耦合度进行分析,然后将全国分为四大部分: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再进行分析,探究全国四大地区的政府规模和效率。

具体地区划分见表3。

(表3)
全国各省市的耦合度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全国各地区政府规模和政府效率耦合度参差不齐,耦合度最高的是北京0.41,处于濒临失调状态,而耦合度最低的西藏自治区耦合度只有0.21,处于中度失调状态。

说明我国政府的运行规模和效率还处于很低的水平。

耦合度超过0.4的是两个直辖市:北京和上海。

这两个城市分别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和金融中心,也是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较高的地区。

耦合度接近0.35的城市有天津、辽宁、江苏、浙江和广东,这些地区都是经济发展水平高,城镇化率也都处于前列。

其余大部分城市都处于0.25~0.33区间,处于中度失调到轻度失调这一水平。

(图1)
东部地区的耦合度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得出东部省份的耦合度处于0.3~0.41之间,位于轻度失调到濒临失调之间,东部地区是我国的发达地区,经济体量大,政府规模相对较大,在大的政府规模的情况下,保持着轻度失调与濒临失调的耦合度,说明东部地区政府运行相对来说较好。

(图2)
中部地区的耦合度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看出,中部省份的耦合度较低,最高的山西只有0.32,处于轻度失调状态,而最低的河南和湖南是0.28,处于中度失调状态。

整个中部的耦合协调度集中在0.28~0.32之间,政府规模和效率失衡较为严重。

(图3)
西部地区耦合度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西部地区的耦合度均值较差,最高的陕西、云南只有0.31,虽然处于轻度失衡但也处于中度失衡的边界,而最低的西藏只有0.21,虽然位于中度失衡区间,但也位于重度失衡的边界,整个西部的政府规模和效率都处于中度失衡状态。

(图4)
东北地区耦合度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东北地区相对于西部来说,耦合度较好,与东部一些省份的耦合度相差不大,这一情况得益于建国初期东北重工业的发展,使得东北地区的城镇化率较高,便于行政管理。

尤其是有“共和国长子”之称的辽宁,它的政府规模和效率的耦合度与直辖市天津市相当。

虽然耦合度相对来说较高,但还是处于轻度失调状态,还有改善的空间。

(图5)
综合全国和四大地区的政府规模和政府效率耦合度的分析,显然,整个中国的政府规模和效率的协调性是很差的,包括首都北京也只有0.41,虽然处于濒临失衡状态,但也接近轻度失衡的临界值。

结合我国国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我国各省所辖的县市过多造成的,县、市过多会造成行政单位数量庞大,一方面使政府规模扩大,另一方面使行政效率降低。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国柱,徐爱好.政府规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07(11).
[2]唐任伍,唐天伟.2002年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测度[J].中国行政管理,2004(6).
[3]吴文恒,牛叔文.甘肃省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