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自我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 such as work summary, self-summary, contract agreement, memorandum letter, speech speech,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rogram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 etc.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 please pay attention!《王何必曰利》教案《王何必曰利》教案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王何必曰利》教案适用
《王何必曰利》教案适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文中的关键观点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王何必曰利》全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和观点。
2.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主要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3. 思考讨论:围绕课文内容,展开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2. 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和观点。
3. 解析课文:教师对课文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思考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思考。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思考程度。
2. 课文理解: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思考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明确程度和逻辑性。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王何必曰利》的文本。
2. 参考资料: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和案例。
3.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2. 案例分析:引入相关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文中的观点。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步骤1. 课文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和观点。
2. 课前预习: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做好课堂准备。
3. 课堂讲解: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思考。
八、教学活动1. 课堂提问: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 王何必曰利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教案
第二课《王何必曰利》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能力目标: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及虚词3、情感目标::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孟子的政治主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难点: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本节课内容: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孟子,也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
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的老百姓所接受,这节课,我们走近“亚圣”,聆听他是如何在世人面前高高扬起仁义的大旗的。
(二)、复习上节课的要点:名句默写: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③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三)、解释加点字义,并翻译句义。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餍:“大厌”满足。
译:如果把义为后,以利为先,那么大臣不杀国君而夺取全部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的。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去:摆脱,抛开。
译:这样,君臣关系,父子,兄弟关系、抛开利益关系、怀着仁义来互相交往,这样不能称王天下,从来没有过。
(四)、体会孟子是如何阐述其政治观点:朗读课文,并思考:1、①对利的追求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在哪里?明确:孔子:极力追求利,但要符合义。
孟子:坚决反对追求利②试比较孔孟两人的利义观?明确:孟子反对利,而特别强调义;孔子赞成追求利,但要以符合义作为前提。
2、孟子在文中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明确: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五)、先带领学生回顾《烛之武退秦师》,在解读宋牼将之楚中孟子的政治主张。
1、翻译原文解读各别语句。
2、全方面把握该文分析文章从那两个方面得出结论“王何必曰利”的?明确:从正反两方面来得出结论的:反面:人于人之间沦为利益关系,破坏社会和谐,丧失对仁义价值的关怀。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王何必曰利 教案5
《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2010-03-22教学目标:探究孟子义利观。
教学重点:领悟孟子的仁义思想。
教学难点:讨论对孟子仁义思想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战国中期,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往往追名逐利、惟利是图。
世风蜕变,江河日下;兄弟反目成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混乱动荡。
为了改变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二、学习选文第一则1、找出孟子在选文中的中心论点?“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说明孟子所用的论证方法?正反对比论证A、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弑君犯上B、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孝亲忠君总结:急功近利就会弑君杀父,躬行仁义则会忠君孝父,“先义后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学习选文第二则1、探讨选文论证方法正反对比论证A、逐利兄弟割袍、父子反目、君臣成仇,兄弟割袍则恩断义绝,父子反目则家将不家,君臣成仇就会国将不国;B、行义兄弟手足情深、父子共享天伦、君臣同心同德,自然也就称霸天下。
2、探讨:“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提示:如果把人生所有的东西都以“利”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别在这充满商业竟争的社会,一些把感情当作交易的砝码,虽赚到了许多钱,但心灵世界是空虚的一无所有。
(非标准答案)总结:行为本身是否合乎仁义,乃是行为主体判定某事当行不当行的唯一根据,至于其结果的利与不利,则不仅不应计较,而且不应考虑,甚至可以说不求。
可以说,仁义所在,利亦往,不利亦往,勇往直前,万死不辞。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四、学习选文第三则分析利与善对人的发展倾向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扬善——圣贤之君逐利——杀人魔王五、深度探究1、儒家义利观A、孔子最早提出义和利的对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B、孟子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1《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目标:1. 了解《王何必曰利》的作者和背景;2. 掌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3. 理解作者对“利”的态度,并能够分析文中的议论和论证;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论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 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3. 分析文中的论证和论点。
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复杂的议论和观点;2. 熟练运用论证的方法和技巧;3. 完成写作任务时,能够灵活运用文学知识和技巧。
教学内容: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为于谦。
文章主要探讨了“利”的问题,通过引用历史和文学名篇,分析了利与道德、情感和文化的关系,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二、教学策略本文的主旨和情感比较抽象,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词句、段落以及整篇文章的结构来理解文意。
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文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论证的方法和技巧;2. 问题导学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散思维、拓展视野;3. 讨论法:通过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4. 课堂展示法:通过学生的课堂展示,让学生灵活运用文学知识和技巧,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感受“利”的含义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例如:“你们觉得‘利’对人有什么作用吗?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怎样理解‘利’?”二、阅读1. 指导学生逐段学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2. 请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议论和论证;3.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三、讲解1. 讲解作者背景和语言特点;2. 讲解论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讲解议论文的写作结构和技巧。
四、讨论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利”的优缺点,以及它与道德、情感和文化的关系;2. 全班讨论:让学生在全班讨论中,发表自己对“利”议题的看法和意见。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能力目标: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及虚词3、情感目标::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孟子的政治主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难点: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本节课内容: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孟子,也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
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的老百姓所接受,这节课,我们走近“亚圣”,聆听他是如何在世人面前高高扬起仁义的大旗的。
(二)、复习上节课的要点:名句默写: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③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三)、解释加点字义,并翻译句义。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餍:“大厌”满足。
译:如果把义为后,以利为先,那么大臣不杀国君而夺取全部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的。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去:摆脱,抛开。
译:这样,君臣关系,父子,兄弟关系、抛开利益关系、怀着仁义来互相交往,这样不能称王天下,从来没有过。
(四)、体会孟子是如何阐述其政治观点:朗读课文,并思考:1、①对利的追求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在哪里?明确:孔子:极力追求利,但要符合义。
孟子:坚决反对追求利②试比较孔孟两人的利义观?明确:孟子反对利,而特别强调义;孔子赞成追求利,但要以符合义作为前提。
2、孟子在文中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明确: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五)、先带领学生回顾《烛之武退秦师》,在解读宋牼将之楚中孟子的政治主张。
1、翻译原文解读各别语句。
2、全方面把握该文分析文章从那两个方面得出结论“王何必曰利”的?明确:从正反两方面来得出结论的:反面:人于人之间沦为利益关系,破坏社会和谐,丧失对仁义价值的关怀。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二单元二王何必曰利教案4Word版含解析
《王何必曰利》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2、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3、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重、难点】1、诵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2、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3、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4、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教学设想】在学生反复阅读的基上础上,带领学生整体感知与精细分析相结合来理解课文,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础教师适时点拨。
采用诵读法、自读法结合法【教学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
但是如果我们两眼仅仅盯住财利,而不顾道德、法规、法律,这种做法又是可鄙的。
类身为百灵之长,就是因为我们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理解、沟通、团结、帮助的。
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冷冰冰的金钱关系,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作为21世纪的学生,我们也要明白如何去谋利的问题。
孔子曾经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孟子的文章,相信同学们对此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二、文言知识积累:㈠为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1、宋牼将之楚2、然而不王者3、孳孳为善者4、蹠之徒也5、利与善之间也(提示:k e ng、w d ng、z i zh S ji n)㈡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
1、上下交征利2、苟为后义而先利3、吾闻秦、楚构兵4、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5、愿闻其指6、然而不亡者7、孳孳为善者8、舜之徒也9、利与善之间也10、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提示:1、相互2、如果3、交战4、停止5、意向6、这样而7、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8、类9、差别10、背离)㈢指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特殊用法。
王何必曰利 教案(第二课时)
请以“自私”或“文明与小节”为话题,运用正反对比法写一段话,阐述你的观点,字数300字。
教
后
反
思
审核人签字:樊洁2014年3月12日
中心发言人
王智斌
难点
领会孟子思想对今天的启示意义,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具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Hale Waihona Puke 教法引导点拨学法合作探究
个人主页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本节课内容: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课文大意,也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的老百姓所接受,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近“亚圣”,聆听他是如何在世人面前高高扬起仁义的大旗的。
义与利的关系实质上是道德价值与经济价值、社会正义与社会功利的关系。
孟子提倡义,反对利,其实质就是要求人们以“义”为先,追求社会正义,遵循社会道德规范,政治原则,反对见利忘义、放弃仁义去追求物质利益。
学会辩证看问题。义利兼得。
四、教学小结: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社会物质文明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但令人遗憾的是,精神文明的建设却未能取得相应的进步,出现了一些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的丑恶现象,如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贪赃枉法等。究其原因,是一些人在价值观念上产生了混乱。这些人金钱至上,个人享乐至上,于是一切向钱看,贪求物欲的满足,弃精神道义于不顾。孟子义利观中倡导的先义后利、以义统利、见利思义的价值观和价值选择原则,对于扭转现阶段我国社会上价值观念的混乱局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反对金钱至上、坑蒙拐骗、见利忘义、不讲诚信等不良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2.2 王何必曰利11-人教版
《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字词等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孟子对比说理的方法。
3、结合当代社会与孟子主张,树立积极健康的义利观。
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孟子的义利观。
2、树立积极健康的义利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道义和利益的关系问题自古以来就争论不休。
在《论语》孔子对于义和利有怎样的看法呢?(生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止”)那么作为儒家学派另一代表人物的孟子对义和利又有怎样的看法呢?让我们一起来进入今天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齐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问题。
2、自由朗读并翻译课文。
3、课堂检测,回答重点字词含义,翻译重点语句(选取能够关联孟子思想的词句,用幻灯片展示,由学生逐一回答,并在文中标注)。
4、问题:根据以上句子,你认为孟子更看重义还是利?(看重义)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孟子观点1、自由阅读,并思考孟子想要表达什么看法?(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2、孟子是如何阐述这种看法的?从中我们可以学到怎样的论证方法?(男女生分开朗读,女生读“孟子对曰”至“不夺不餍”——求利的后果;男生读“未有仁而遗其亲者”至“何必曰利”——求义的意义。
对比论证)3、体现出孟子怎样的义利观呢?(先利后义)4、孟子是看重义的,那么利就完全不可取了吗?我们来看这样的文段(由学生翻译文段,选自《孟子·公孙丑下》)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赠七十镒而受;于薜,馈五十镒而受。
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
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
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孟子曰:“皆是也。
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薜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总结:接受钱财要有合理的理由,在符合道义的前提下可以接受。
四、合作探究1、阅读材料,感受历史传承。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第2课《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
《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一、概述《王何必曰利》是高二语文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孟子》选读的第二节,本单元共选七节,每一节都围绕一个主题来编排,从不同方面展现了孟子思想的精深与伟大。
对于孟子的思想,学生较陌生,但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不陌生,在教学中通过课文的延伸,联系实际生活,适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进行联系、思考、探究,领略经典的艺术魅力。
《王何必曰利》一节主要介绍孟子的义利观,孟子把仁义张扬为私利之上更高的价值,对我们省察唯利是图这种价值观念有很深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二、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选文中实词“远、后、先、之、间”的含义及用法2、掌握“先生将何之”的宾语前置句式3、能具体指出选文中对比论证的句子4、能结合现实案例分析孟子的义利观的现实意义(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小组合作讨论,梳理文言现象,能通顺翻译选文2、小组合作交流,从选文中找出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3、对比孟子和孔子的义利观4、观看现实案例关于小悦悦、食品安全的视频5、小组探究案例中的义利观,并派代表发言。
(三)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联系现实,领会孟子的义利观对今天的启示意义,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通过平时教学中的观察了解,对学习者特征有以下分析:1、学生是高二理科实验班的,思维较活跃,能针对一个问题发表个人见解。
2、学生已经习惯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小组成员都可以畅所欲言。
3、学生有一定的文言基础,结合课文注解,能够顺利地疏通选文大意。
4、学生喜欢讨论社会热点事件,对视频材料往往能说出个人的独到见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自主合作式学习策略:①学生通过自主阅读选文,结合注释疏通选文大意,对选文中不懂的字词能向小组成员求助,或查工具书,或向老师求助,最后得到解决。
②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能从选文中找出运用对比论证的语段,并能合作探讨对比论证的作用。
2、情景创设策略:播放救落水者、小悦悦、食品安全的视频材料,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1.2 教学内容简介《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让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1.3 教学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找出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评估学生对文章主旨和核心思想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文章解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2.2 教学内容详细解析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2.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听讲中的反应,评估学生对文章主要观点和论据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案例分析结果,评估学生对文章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小组讨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深入理解和分析文章中的观点。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观点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文章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
3.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观点进行讨论。
提供一些讨论的问题和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文章。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文章观点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评估学生对文章论据和论证方法的掌握情况。
第四章:总结与反思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4.3 教学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2.2 王何必曰利1-人教版
3、课文梳理
二、思考讨论。
1、孟子在文章中阐述了哪些政治观点?
明确:“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孟子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正反对比论证
A、“后义先利”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弑君 犯上 观点
B、“先义后利”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孝亲 忠君
课后作业:
导学案
板书设计
义利并重、以义为先
合乎礼义、以义待利
崇尚道义、义利齐飞,
见利思义、见得思义
教学反思
共1课时
课题
王何必曰利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1、积累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体会对比说理的好处。
3、领悟孟子的仁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孟子的义利观。
难点
讨论对孟子义利观的现代价值。Biblioteka 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手段
多媒体
共 案
个 案
教学过程:
一.导学过程
1、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了解了孔子的义利观,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儒家的第二位大师孟子的《王何必曰利》,来了解一下在战国这样一个天下纷争,战火纷飞的时代,孟子是如何宣传他自己的义利观的。
因利罢师:君臣成仇 结果
父子反目
兄弟割袍
因仁罢师:君臣一体
父慈子孝
手足情深
扬善——圣贤之君 影响
逐利——杀人魔王
3、我们是否要完全不考虑“利”,放弃“利”呢?
4、唯利是图这种价值观会造成什么样的社会弊端,举例说明?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的主旨和背景。
2. 掌握并运用文章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1. 文章的主旨和背景介绍。
2. 文章的重要观点和论证方法分析。
3. 针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讨论和思考。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 讲解与讨论:教师讲解文章的重要观点和论证方法,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4. 应用与拓展: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进行思考和写作。
2.2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文章的重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 讨论法: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3. 写作法: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进行思考和写作。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1. 文章文本:《王何必曰利》原文。
2. 参考资料:相关背景资料和学术文章。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2 教学材料1. 文章文本:提供给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
2. 参考资料:提供给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研究。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的表现。
2. 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写作能力: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4.2 教学反馈1. 课堂讨论: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进行反馈和指导。
2. 写作作业:教师对学生的写作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计划1. 第一课时: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学生自读文章。
2. 第二课时:讲解文章的重要观点和论证方法,进行讨论和思考。
3. 第三课时: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进行写作。
5.2 时间安排1. 第一课时:25分钟介绍背景和作者,25分钟学生自读文章。
2. 第二课时:20分钟讲解观点和论证方法,25分钟讨论和思考。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2)能够分析并解读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3)能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思想进行思考和讨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3)通过写作和表达,提升学生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对道德伦理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认识;(3)培养学生对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的关注和担当。
二、教学内容1. 文章背景介绍:介绍《王何必曰利》的作者、时代背景、文章主题等,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和意义。
2. 文章内容解读: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文章的内容,解释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意义和观点。
3. 文章思想分析: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让学生分析并解读文章中的思想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章中的道德伦理和人生价值问题。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兴趣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 阅读与理解: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文章中思想观点的理解和解读,教师巡回指导并给予反馈。
4. 写作与表达:学生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进行写作或口头表达,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文章理解与解读:通过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评价学生对文章内容和重点句子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与表达: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观点的表述,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写作与表达:评价学生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包括内容的准确性、语言的流畅性和逻辑的清晰性等。
《王何必曰利》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王何必曰利》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执教老师:高二级冼明开一、教学内容:高中语文(选修)《王何必曰利》(孟子)。
二、授课班级:高二(五)班。
三、教学时间:第十四周星期一第三节。
四、教学目标:探究本文反映孟子政治主张。
五、教学重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六、教学难点: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七、教学过程:第二教时步骤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本节课内容: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课文大意,也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
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的老百姓所接受,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近“亚圣”,聆听他是如何在世人面前高高扬起仁义的大旗的。
二、复习上节课的要点:1、名2、句默写: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③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解释加点字义,并翻译句义。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餍:“大厌”满足。
译:如果把义为后,以利为先,那么大臣不杀国君而夺取全部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的。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去:摆脱,抛开。
译:这样,君臣关系,父子,兄弟关系、抛开利益关系、怀着仁义来互相交往,这样不能称王天下,从来没有过。
四、体会孟子是如何阐述其政治观点: 1、朗读课文,并思考:①孟子与梁王、宋经讨论了什么问题?(组织学生计论后明确:论述了“利”的危害。
)②孟子认为主要存在哪些危害?(列举哪些事例论证?)步骤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板书: A、弑其君、夺不餍。
存在的危害: B、秦、楚、拘兵。
破坏社会秩序 C、君臣、父子、兄弟去仁义。
王何必曰利:施行“仁义”(论点)③孟子在阐述中心论点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文本简析。
(板书:)对比论证: A、“利”(谋求利益)(前面讨论“存在危害”)(正反对比)未遗其亲(君)者也。
《王何必曰利》说课稿教案
《王何必曰利》说课稿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王何必曰利》,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王何必曰利》,使学生认识到道德和政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介绍《王何必曰利》的作者、时代背景和文章背景,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了解。
2.2 课文翻译与讲解对课文进行逐句翻译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观点。
2.3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的结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使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道德和政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课文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3.3 讨论与分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作业和考试成绩,评估学生对《王何必曰利》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王何必曰利》原文及相关注释。
5.2 参考资料:有关《王何必曰利》的研究论文和评论文章。
5.3 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白板和教学PPT。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授课方式采用讲授法、问答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6.2 教学设计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提高课堂活力。
6.3 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第七章:课堂活动7.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7.2 辩论比赛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比赛,锻炼他们的口才和逻辑思维能力。
7.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八章:作业与反馈8.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
2、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作为现代人,要明白如何去"谋利"。
教学重点:1、诵读文章2、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义利观教学难点: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教法设想:1、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上础上,带领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础教师适时点拨。
2、在自读的基础上诵读,在诵读基础上点拨,在点拨的基础上探讨。
教学方法:诵读法、小组讨论法、ppt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物质利益并没有什么错。
可是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冷冰冰的金钱关系,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古语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这个“道”是什么?让我们听听圣贤的见解。
二、诵读1、学生自由读,在读的过程中圈出生字,在小组内互助及使用工具书解决。
2、请两位学生朗读,而后老师正音。
3、小组内互相听读并正音。
4、请两位学生朗读。
5、集体朗读。
三、理解文意1、投影ppt,请学生对照译文,一句一句弄懂文意。
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
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
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
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
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
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
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2、小组内互助,有不解之处提出,教师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探究孟子义利观。
教学重点:领悟孟子的仁义思想。
教学难点:讨论对孟子仁义思想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战国中期,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往往追名逐利、惟利是图。
世风蜕变,江河日下;兄弟反目成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混乱动荡。
为了改变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
二、学习选文第一则
1、找出孟子在选文中的中心论点?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
2、说明孟子所用的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论证 A、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弑君
犯上
B、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孝亲忠君
总结:急功近利就会弑君杀父,躬行仁义则会忠君孝父,“先义后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学习选文第二则
1、探讨选文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论证 A、逐利兄弟割袍、父子反目、君臣成仇,兄弟割袍则恩断义绝,父子反目则家将不家,君臣成仇就会国将不国;
B、行义兄弟手足情深、父子共享天伦、君臣同心同德,自然也就称霸天下。
2、探讨:“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提示:如果把人生所有的东西都以“利”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别在这充满商业竟争的社会,一些把感情当作交易的砝码,虽赚到了许多钱,但心灵世界是空虚的一无所有。
(非标准答案)
总结:行为本身是否合乎仁义,乃是行为主体判定某事当行不当行的唯一根据,至于其结果的利与不利,则不仅不应计较,而且不应考虑,甚至可以说不求。
可以说,仁义所在,利亦往,不利亦往,勇往直前,万死不辞。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
四、学习选文第三则
分析利与善对人的发展倾向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扬善——圣贤之君
逐利——杀人魔王
五、深度探究
1、儒家义利观
A、孔子最早提出义和利的对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B、孟子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也把义和利看作是矛盾的,强调要“先义后利”
C、后世儒者主张存义去利、讳言财利
2、诸子义利观
A、道家倡“无为”、“寡欲” ,主张“绝仁弃义”,“绝巧弃利”。
B、商鞅,一反儒家义本利末思想,提出:“利者,义之本也。
”
C、韩非则强调政治强制与强烈的“计算之心”,完全否定道德规范对利的制约。
3、孟子义利观的局限性
从理论上说,孟子的学说是很有道理的,也是能够自圆其说的。
但是从历史和现实的实践来看,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
既然有军事行动发生,就不可能没有利害关系在内,也不可能有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战的战争和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罢兵停战的和平出现,在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尤其没有这种可能。
4、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孟子的义利观是典型的重义轻利观,主张先义后利、以义统利、见利思义,反对后义而先利、见利忘义、放弃义而去追求物质利益。
孟子的义利观不仅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对我国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的积极意义。
六、课文小结
所谓义,一般是指与礼制紧密相关的封建道德规范。
所谓利,范指利益,主要是指人们的物质利益。
可见,义利问题就是指人的道德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
孟子的义利观的真正含义,对于我们今天考虑、衡量和处理个人与集体、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时,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七、练习《名师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