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新闻生产的特征与影响

合集下载

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传播特点及优势探讨

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传播特点及优势探讨

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传播特点及优势探讨作者:李羽芹来源:《新媒体研究》 2018年第23期摘要自媒体是信息技术普及发展的结果,用户范围涉及广泛,呼声来自四面八方,“主流媒体”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打破了传统媒体下的用户只能被动接收信息的限制,每个人都可以从微博上获得资讯,对事情做出判断。

文章主要分析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传播特点、优势,以期促进自媒体向良好方向发展。

关键词微博;自媒体;传播优势中图分类号 G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23-0013-02自媒体又被称为个人媒体、公民媒体,主要是指非新闻专业人员利用电子化手段,向非特定群体传播规范性、非规范性新闻消息的个人或群体,具有极强的平民化、多样化、自主化和普泛化特点。

微博是当前我国主要社交软件,用户呈现多层次特征,以裂变的速度传播信息,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同步性和多向性。

1 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传播特点1.1 互动性人们在利用微博等社交软件传播信息时,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时间与空间限制。

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表各种信息(法律允许范围内),微博以互联网为信息传播基础,以计算机、智能机为传播工具,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和时效性,自媒体可以通过微博将信息迅速传递给人们,凭借微博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信息接收者可以在微博上与自媒体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互动。

1.2 自主性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具有较强的自主性。

传统媒体的传播主体是经济实力较强、社会地位较高的群体,信息传播模式具有线性单一化的特点,而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是可以独立于媒体传播软件的客体,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其传播模式具有网状多样化的优势。

人们可以在微博上据某一观点和事件进行论述和交流,充分展现出自媒体的民主、真实、平等。

1.3 传播速度快微博可发布内容十分简短,最多能发布140个字,由于可记录内容较少,所以微博传播信息具有明显的碎片化发展趋势,因而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的特点。

全媒体运营师考试题(附答案)

全媒体运营师考试题(附答案)

全媒体运营师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面对构建场景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受众痛点不能作为展开联想的方法B、构建场景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生活相关展开联想C、构建场景最重要的是要让受众有代入感,以获得认同D、构建场景就是给受众制造一个与产品或品牌相关的场景想象或场景联想正确答案:A2、以下哪种不属于经典的新媒体运营四大模块()A、内容运营B、产品运营C、社群运营D、用户运营正确答案:C3、在PAL制式中,电视画面是以( )的静止画面连续运动中体现出来的。

A、每秒25帧B、每秒30帧C、每秒35帧D、每秒40帧正确答案:A4、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新闻事业是()的产物。

A、社会需要B、阶级斗争C、生产斗争D、科技进步正确答案:A5、以下对网络营销概念的理解错误的是( )A、网络营销就是网上销售B、网络营销的实质是顾客需求管理C、网络营销离不开现代技术D、网络营销是现代企业整体营销的一部分正确答案:A6、以下属于引发H5传播的心理因素的是()。

A、好奇心B、归属需求C、安全需求D、打发无聊时间正确答案:A7、以下属于报名汇总应用场景的表单是()。

A、班干部选举表单B、团建活动建议表C、餐厅订餐表单D、工资表正确答案:B8、下列哪个不能确保新闻报道的公正?( )A、多采访学术界人士和记者B、平衡呈现各方观点,保持中立C、禁止对任何人的歧视D、保持中立,做到利益规避正确答案:A9、使用间接引语的优点是什么?( )A、能体现受访者的鲜明立场和个性B、语言更具概括性C、更有趣味性D、更具现场感正确答案:B10、微博文案很少是通过()互动行为来进行传播。

A、点赞B、评论C、转发D、私信正确答案:D11、以下属于H5的展现形式的是()。

A、夸张型B、浏览型C、亮点型D、互动型正确答案:D1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新闻改革是在()年。

A、1956B、1950C、1942D、1948正确答案:C13、“震惊!有一种速度比科比还快,快到家了!” 这则标题的命名方式是()。

微博的特征以及发展现状分析

微博的特征以及发展现状分析
舆论传播的即时性。微博强化了即时传播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成熟和手机客户端业务的普及,微博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WAP、MSN、QQ等即时聊天工具随时随地发布和接收信息。互联网和无线终端结合,用户可以随时保持移动的在线状态,无论走到哪儿,都能随时浏览信息,并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140字以内的低门槛写作方式更适合普通大众,用户不需要在语言方面进行复杂的创作编排,发布的内容只要涉及日常生活的点滴即可。其优点在于将内容传播、知识和信息流动及个人社会关系网络建设紧密结合为一体。[3]这种即时的信息发布功能打破了传统博客受限于传播工具、版面、文字表达能力的局面,推进了社会事件的传播进程。微博以关注、“评论+转发”的形式构建起了这个世界的“纽带”,为人们建立起了无限连接的即时立体传播系统。即时的消息获取和发布功能,越过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让每个人都可以,而每个“粉丝”都重叠着众多的“粉丝”群,一件事经过核裂变式的传播,层层转发,可能通向全球互联网的每个角落,其作用不可小觑。
微博舆论传播的困境
微博对社会舆情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使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便捷,让底层的民众可以掌握到更多的信息,加上信息发布的权限放大,加剧了微博中“谣言”的滋生和蔓延,微博对社会舆情研判带来了挑战。
虚假信息泛滥。
网络的公开性和进入门槛较低,审查制度不严,监管机制缺失等因素,造成网络信息泛滥甚至成灾。微博在传播信息为我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可能变成虚假消息传播的“始作俑者”,成为谣言的源头。目前我国的互联网监管机制还不十分健全,这给网络水军提供了传播不良信息、虚假消息和恶意攻击的场所,某些谣言还利用实名制的合法化”进行传播,在实名与匿名之间反复循环、扩大。
微博的自净化具有阶段性,当用户发布信息时,第一阶段,信息发布者的粉丝接收信息,并对信息的真伪进行辨别,这一阶段对信息的鉴别能力跟粉丝数量有关,粉丝量越大,知识的互补能力越强,鉴别能力越大,但在这一阶段,可能因为发布者的高信任度增加了信息辨别的困难,使错误信息在庞大的用户群中难以辨别。随后,信息在第一阶段受到了认可,被大量转发,在转发的过程中接受新的检阅,在这个过程中参与的人数扩大,成分更为多元,专业领域的意见增多,信息得以辨别,再经过第三波转发、第四波转发……如此循环往复。微博用户在大量的转发、评论、围观中,也参与信息创造,并将更真实的信息转发出去,从网民的反馈中寻找进一步的事件线索和观点启发,及时修正过往消息中的偏差甚至谬误,尽力从资讯碎片中拼凑出信息全景,经过更多人的论证,微博中的其他用户和当事人在传播的过程中自我纠错,在评论和转发的信息中不断整合转发过程中的微博,将信息聚合起来,叠加成为更真实、更全面的事实真相。

微博的网络舆论和不良影响浅析

微博的网络舆论和不良影响浅析

微博的网络舆论和不良影响浅析[摘要]:我国有2.81亿的网民都使用微博,微博凭借信息发散状流动,形成“蒲公英式”传播,以其独特优势,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日益巨大作用,成为网络舆论监督的一支新生力量。

本文分析微博信息流动的特点,传播方式的解析已经针对不良影响的诊断。

[关键词]:微博信息流动特点;传播机制;不良影响一、微博的定义2013年1月16日消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

而同时截至2013年12月,我国微①二、微博信息流动的特点微博作为网络舆论监督的一种,相对于传统舆论监督,有着自己基于互联网之上的独特特点。

(一)微博信息发布的即时性随着新媒体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中国公民表达诉求,抒发意见,监督权力,建言献策的重要途径。

网络舆论已达到任何机构都无法忽视的地步。

与手机媒体相结合。

微博与手机相结合,是对互联网交互行为的一种延伸,网民由此可以保持移动在线状态,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即时观察到别人对事件的评价,并能发表自己对现实的意见。

更为重要的是,微博用户可以借助手机媒体成为即时的报道者,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简洁而快速的报道,并有超过传统媒体报道速度和广度的可能性,这可以丰富舆论参与者对现实的把握和对意见的表达。

从7.23动车事件中,有两条最快的现场微博在事故中被无数博友转发,第一条微博发出时间是20时27分,这个时间节点是在动车事故发生之前的20分钟,网友“Smm_苗”发出第一条现场微博:“狂风暴雨后的动车这是怎么了?爬得比蜗牛还慢……可别出啥事儿啊。

”此条微博转发2.4万次,跟帖评论7600多条。

随后在事故发生后的20时47分钟的节点上,正在出事列车上的博友“羊圈圈羊”发出一条求救微博:“求救!动车D301现在脱轨在距离温州南站不远处!现在车厢里孩子的哭声一片!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出来!快点救我们!”此条微博被转发10余万次,跟帖评论两万余条。

媒介经济学重点整理

媒介经济学重点整理

媒介经济学重点整理第一章导论1、媒介经济学概念:媒介是能承载和传递信息产品的载体。

强调媒介经济学是传媒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制作内容,满足各种各样的欲望和需求。

-----艾尔巴兰2、经济学的四个核心问题—媒介经济学的核心问题(1)生产什么—生产什么媒介产品(2)怎样生产—如何生产媒介产品(3)为谁生产—为谁生产媒介产品(4)谁做决策—谁做出决策第二章(新浪微博)1、用户生产模式的崛起(1)传统媒介:“内容为王”。

内容——发行量和收视率——广告收入(2)现有媒介:用户生产模式用户生产模式的特征:a用户生产、用户分享(用户发现、用户分享、用户使用、用户拓展)b自组织、自修正(自参与、自传播、自评价、自创新、自细分、自交易、自激励)c社群化、部落化(六度分隔理论:在人际脉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中间最多只要通过6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

150法则:人们通常保持紧密联系的人数最多一般为150人。

网络社群需求层次分析—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需求层次(用户参与网络社群的具体需求)、自我满足(在社群中能够扮演一个角色,并发展自身的技能,发现新的机会和资源)、实现自尊(为这个社群做出贡献,并为社群的其他参与者认可)、社会型需求(在网络社群和细分网络社群的归属感)、安全需求(防止黑客以及其他个人的攻击;拥有一个游戏领地的感觉;维持个人隐私的能力)、物质需—wifi 需求(网络系统的可使用性和可接近性;参与社群时拥有并维持一个虚拟身份的能力)。

d免费和开源第三章需求与供给1、需求及其影响的因素(一)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所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它蕴含两个条件:(1)消费者愿意购买;(2)消费者有能力支付价格。

商品需求是一个流量,它只能以某一特定时期计量(二)媒介商品的需求是指受众与广告客户在一定时期内所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媒介商品的数量。

它蕴含两个条件:(1)受众与广告客户愿意购买;(2)受众与广告客户有能力支付价格。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新疆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号:系部:新闻与传媒学院专业:新闻学年级: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王金环 (讲师)完成日期:内容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年轻化和手机互联网的普及,自制内容的传播使新闻媒体迈入了一个新时代,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中国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

Web2.0时代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传播者和受传者的一体化。

在传统新闻活动中,大众传媒和受众两种角色泾渭分明,只有前者才具有采集、制作和传播新闻报道的权力。

而微博打破了这一新闻生产流程。

微博的即时性、大众性而在很多新闻、公共事件中有较为突出的表现。

本文通过对微博的理论知识的了解,分析新浪微博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对此提出笔者自身的对策及建议,希望可以对未来的微博发展提供有利的参考。

关键词:新浪微博;舆论;现状及对策目录前言 4一、理论概述 4(一)微博的定义 4(二)微博的本质 5二、新浪微博发展运营模式及影响力分析 5(一)新浪微博的运营模式 5(二)微博的影响力分析 6三、新浪微博发展存在的问题 7(一)泛滥的无意义信息 7(二)微博主体的自由性 7(三)同类型网站竞争激烈 8(四)群体极化负效应显著 8四、新浪微博发展对策及建议 9(一)提升信息的把关能力 9(二)完善微博管理的法律法规 9(三)主动出击及树立地位 9结束语 10注释?参考文献 11新媒体—新浪微博发展评析前言随着一个叫Twitter的互联网应用不断出现在我们眼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一种新的信息分享获取方式,我们称之为“微博”。

微博是一种利用各种现有通信技术,充分结合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分享并获取信息的即时通讯服务。

在微博中,用户间只存在单向的关注关系,你可以通过关注一个人获取他所发布的任何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取消关注来屏蔽这些信息,在这里人人都能发言,人人的发言都有人在听。

而伴随微博而来的,便是一种人际交互方式的变革,而这种人际交互方式的变革,正在引发新的商业模式及产业链的诞生。

传统媒体微博新闻叙事刍议

传统媒体微博新闻叙事刍议

传统媒体微博新闻叙事刍议作者:方毅华孙芙佳来源:《新闻爱好者》2014年第03期【摘要】微博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生产流程,既改变了普通人的交流方式,也促使传统媒体在新闻来源获取、报道机制及写作文体等方面做出调整。

微博是一种新型的叙事文体。

本文主要结合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以“新华社中国网事”为例,对传统媒体微博新闻叙事特征进行分析,在充分肯定微博叙事独特性的基础上,对微博新闻叙事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归纳和思考,并对微博新闻叙事文本的优化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字】传统媒体;微博叙事;文本特征;优化策略2013年微博发展势头依然强劲,其简短的文字形态,与生俱来的转发、超链接等全新媒介特征为人们的信息传递、观点表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体验。

学者蔡雯认为微博推动了传统媒体的形态升级,“微博客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已经是新闻传播变革业务的一个新的试验区,媒体微博从信息发布平台向公共交流平台延展”[1]。

《2012年新浪媒体微博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新浪微博认证的媒体微博总数突破11万个,其中包括17221个媒体官方微博。

[2]“新华社中国网事”是新华社在新浪开通的官方微博,旨在聚焦网事、走近网民、讲述网语、影响网络。

依笔者所见,它在传统媒体的全媒体转型之路上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成为解剖传统媒体微博新闻叙事规律的较理想样本。

目前较少有学者从叙事学角度探讨微博的特征,但实际上微博与叙事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经典叙事学到90年代出现的后经典叙事学,不仅研究对象从文学作品拓展到如今的各个领域,而且出现了新闻叙事学、认知叙事学等多个分支。

所谓叙事,“是对一个或一个以上真实或虚构事件的叙述”[3]。

“要完成故事的叙述和传播,实现叙事的价值,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媒介。

”[4]“目前人们一般把叙事媒体分为口头叙事媒体、文字叙事媒体和电子叙事媒体三个大类。

”[4]微博作为叙事载体,属于电子叙事媒体。

有学者指出,微博是网络新媒体催生的一种新的文体样式。

微博的媒体传播模式及发展趋势

微博的媒体传播模式及发展趋势

年第期5信息化博览In fo rmatiza tio n Sh ow2010年以来,微博以“随风潜入夜”的方式悄然改变着中国的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业,以其“短、灵、快”的媒体传播特点,迎合了现代人快节奏、移动性、去中心化的草根文化生活的品质需要,创造了井喷式的发展奇迹。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互动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W EB 、W A P 以及各种移动及固定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并实现即时分享。

微博与博客相比仅是设立了140字的限制,但却“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这一点导致各种微博网站大量原创内容爆发性地生产出来。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新的自传播媒体形态,“微博媒体”、“微博营销”、“微博问政”等新型模式不断得以创新发展,微博无可厚非地影响着人们生活。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是虚拟与现实的浑沌整合,也是技术与应用的博弈发展,更是战略与图谋的精心勾勒,乔布斯就成为了时代标志。

聚焦我国,经过十多年发展,我国移动互联网已到达规模发展期,产业竞争日益复杂。

按照目前市值计算,已迈入国际主流互联网厂商阵营。

在技术、应用、终端、网络等诸多环节的变化中,移动互联网产业更实现了理念再造与价值分层,并形成了诸多的新兴产业特征:一是围绕不断扩展的客户需求,开放性、普及型、社区化的媒体必然成为产业发展大势。

从分众到融合、从跨平台到跨领域,新兴同时具有媒体属性的业务层出不穷,博客、微博等新的爆发式发展业务更是不断产生。

二是业务与平台交相呼应泛在化发展,以产品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正在转变,以开放式平台有效粘聚和获取用户价值成为产业价值使然。

如腾讯逐步开放业务、流量和平台,打造开放、共赢、整体的产业生态链,实施基于庞大的Q Q 用户体系的生态链上下游高效重组的聚合平台战略布局。

三是线上与线下(O 2O )的融合模式得以全面创新发展,形成了“线上发现、线下体验”、“线下物流、线上销售”等多种新形式的电子商务模式。

论微博的新媒体特征

论微博的新媒体特征

论微博的新媒体特征摘要作为一种网络交流方式,具有“自由、开放、共享”精神的微博既有着网络传播的一三般特点,如即时性、海量性等,更有着异于其他交流方式的传播特性,本文对微博作为新媒体的个人性、开放性、交互性、个人个性化出版和舆论引导功能等几个显著特征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关键词微博新媒体特征一、个人性现有的能够进行大众传播的媒体,除少量的个人网站外,大多为企业、社会组织或政府所拥有,而微博的“零技术、零成本、零编辑、零形式”让使用者不需要像制作个人网站那样学习网页制作知识、负担服务器空间,只需要选择简单的模板,就可以创建自己的微博,实现个人信息发布。

而这种发布在博主控制浏览权限之后,既可以是自我传播(intrapersonal)、又可以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小群体传播(small group)或组织传播(large group),还可以是面向所有人的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

正如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说的,“在数字化生存的情况下,我就是‘我’,而不是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

当制作微博成为“一个自由状态人的自发行为”后,博主充当了记者、编辑、主编等人的角色,写作成为了“自我存在的表现方式”,微博则更像用户个人展示给其粉丝们的私家花园。

从形式上看,除了为微博设计有特点的名称外,博主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让微博的图文更个性化,充分体现个人风格,还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受众阅读,让关注它的受众印象深刻。

从内容上看,微博除每条140字的限制,以及禁止对涉黄、涉分裂等内容之外,没有对发表内容的主题、文体等做出限制,博主可以上传音频、视频、图片、网址链接等充分表达个人思想,记录个人生活状态、情感、观点,或对微博读者提出的某一问题进行评论和解释。

每个微博都充分体现了博主的个人性的特征,个人性的行为、个人性的角度、个人性的思想、个人性的的知识积累,也成为微博吸引博主和读者的力量源泉。

微博传播的特点

微博传播的特点

微博传播的特点微博传播的特点玩社交网络,除了个人和企业外,还有媒体机构。

那么如何通过媒体认证,才能更好的提高影响力,运营水平。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微博传播的特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微博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你既可以作为观众,在微博上浏览你感兴趣的信息;也可以作为发布者,在微博上发布内容供别人浏览。

发布的内容一般较短,例如140字的限制,微博由此得名。

第一,微博的内容生产难以控制首先,微博发布信息相当便利,它集成了Web2.0时代网络传播的诸多优势,拥有论坛的跟帖功能、贴吧的发帖功能、QQ的好友添加功能、聊天室的即时发布功能,还具有便利的多点发布功能和强大的转发功能。

其次,内容审核流程缺位。

在微博上,网民不单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信息出现多源性。

网民在论坛上发帖和在新闻后面写评论,都有网站管理员进行“把关”和“审帖”,由于微博的信息数量太大,微博平台管理者无法对发布的信息进行全面审核,微博上的博文基本由博主自己把关,信息可靠性难以保证。

第二,微博的内容质量难以保证每条微博不超过140字的规则,使它的内容生产门槛极低。

由于缺乏专业性和自身的局限性,微博博主经常没有完整准确地了解新闻事件,就道听途说或者断章取义地发布出来,有时会夹带着一些对社会不满的情绪,描述的信息与事实严重不符。

操控网上舆论的“水军”和“网络打手”,甚至不惜扰乱社会秩序,有意发布倾向性极强的信息。

第三,微博的传播过程难以控制微博博主一般能够让他的追随者产生比较强的信任感,一旦博主不慎发布或转发错误信息,就容易在圈子里产生很大影响,并且被他的追随者们层层传播而产生巨大的影响。

不妨把微博的这种传播方式定义为“涟漪式传播”,就像在一个池塘里,水面上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成为振源(信源),产生振动(发出信息),每个振源的振动都会引起涟漪(传播),一圈一圈地向外扩张,在它的影响范围内,随时会有新的振源(信源)出现,并产生自己的涟漪扩大影响范围;不同的振源产生的涟漪可能会有重叠,会有干扰。

新浪微博案例分析

新浪微博案例分析

微博营销可以借助先进多媒体技术手段,从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现形式对 产品进行描述,从而使潜在消费者更形象直接的接受信息
微博最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其传播迅速。一条关注度较高的微博在互联网及与 高速度: 之关联的手机WAP平台上发出后短时间内互动性转发就可以抵达微博世界的每 一个角落,达到短时间内最多的目击人数。
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
(即基亍地理位置信息朋务的网络新应用 )
新浪微博将亍2011年提供LBS产品,结吅
LBS,可以策划线上+线下结吅的主题活劢
实战丼例:用户到指定的品牌销售店迚行线上或线下“签到”,即 可有机会获得品牌提供的优惠卷
新浪微博“微未来”之新浪LBS(WAP)版
杂志
电台
车站 机场
口碑营销 新品发布
整吅媒体资源,通过各种营销活劢,丌断累积粉丝数
观点:微博营销是企业营销癿核心
我只能在微博平台上开展活劢吗?
微博只能迕行话题炒作吗?迓有更新鲜癿“玩法”吗?
企业微博应该如何规划和管理?
•微博
是什么,何以让明星,草根集体着迷?
简单癿传播方式
– – – 用户间单向的“跟随”、“被跟随”关系; 基亍用户社会关系实现信息快速传播; 大多数用户扮演着“粉丝”、“倾听者”的角色,“明星”、“事件”对 业务发展有关键作用
讨论新浪不NBA的吅作。幵在视频直播页面同步微博话题。
作者会去现场 不网友讨论
据说购书迓 能享受8折
最近读到了 创意思考挺 有帮劣!
本周同城活劢 新浪读书会
网友可在微博中发布投票话题,由
用户自行投票。广告主可通过投票结果
形成决策。
热门投票:
可口可乐你喜欢开发成什么口味? 肯德基你最喜欢哪款小吃? 你觉得朋务最好的银行是哪家?

微博的技术特征及其现实挑战

微博的技术特征及其现实挑战

光明日报/2011年/9月/7日/第014版国家社科基金微博的技术特征及其现实挑战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信息技术进步引发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刻变革的机理与对策研究”首席专家刘渊微博的技术特征微博是集成了博客、视频共享、社交网站、维基百科之后的新一代“社会化媒体”,其最大特点是信息网络技术的集成化和信息传播的社会化。

微博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移动设备、即时聊天工具和其他外部应用程序接口等多种途径随时随地发布消息和图片,同时可以实时关注并评论其他用户发布的信息,并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转发给其他用户。

与过去的互联网技术相比,微博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独特性:第一,信息发布门槛低。

每条微博信息不多于140个字,可以随意表达即刻心情或观点,甚至可以通过手机,在事件现场发布消息和上传照片,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播报员和评论员。

第二,信息传播速度快。

微博通过基于关注、被关注、转发和评论的传播机制,形成虚拟社会的关系和信息传播网络。

微博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被关系网络内的其他成员所看到,并通过转发渗透到其他关系网络中,最终跨过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分界线,进入国内外传统媒体和现实人际网络中。

第三,信息收发干预难。

即便是关闭服务器或者删除源信息,借助与其他社交网络媒体、传统主流网络媒体(如论坛)、个人信息阅读器(如RSS、Email、QQ)等之间的开放性接口,用户仍然可以阅读到微博内容。

实际上,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微博这一种信息沟通工具,而且是由微博和其他网络媒体共同组成的新型信息传播网络。

微博的工具属性及其“双刃剑”效应作为一种新的沟通工具,微博具有明显的工具属性和“双刃剑”效应。

对于微博可能引发的影响,我们既不能忽视,也不应该过分夸大。

目前微博所体现出的各种影响力,其根源主要在于其一方面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会交流需求,另一方面有着远超传统交流方式的传播速度。

作为一种传播速度快到近乎失控的沟通工具,微博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带来了生活的便利,也对依赖于传统信息交流方式的社会运行机制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2019年微博的传播特点

2019年微博的传播特点

微博的传播特点微博的传播特点微博的产生微博即微型博客,即时博客,,是web2.0 时代新兴起的一种集成化、开放化的互联网社交服务。

它打通了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的界限,让用户通过手机、IM 软件,MSN、QQ、skype、gtalk,和外部API 接口等途径,即时向外发布140 字以内的文本。

在微博客中,Twitter 最具有代表性。

它由美国的埃文?威廉姆斯(EvanWilliams)等人于2006 年联合创建。

它的大致运营方式是,任何用户向Twitter上传每条不超过140 个字的消息,该用户相应的“跟随者”(followers)就能及时查看该信息并发表评论。

所谓“跟随者”,就是指关注某一账号所发布内容的其他Twitter 用户。

而用户也可以主动“追随”(following)别人。

它通过限制信息字数、即时抵达、用户自主收发和鉴别真伪的方式,实现了自主、互动、简洁、快速的信息传播。

2007 年之后,国内陆续出现了微博客网站,如饭否、做啥、叽歪、嘀咕、贫嘴、同学网、腾讯滔滔、9911 等,它们在界面和操作方式上与Twitter 有类似之处。

其中,饭否影响力较大。

2009 年上半年,饭否的用户从年刜的30 万激增到100 万,众多文化名人的光临以及国内众多知名媒体开辟的饭否官方账号,使饭否一度成为中国微博的标杄。

但是在国内微博刚刚开始起步发展时,2009 年7 月,饭否、歪叽、嘀咕等相继出现技术敀障,用户无法登陆,到现在依然处于系统维护中。

2009 年8 月,新浪加入微博领域,借助网站平台及名人资源优势启动内测。

李姚晨、赵薇、李宇春、黄健翔、李冰冰等众多名人相继开通新浪微博,开复、引来众多网民的关注与参与。

新浪微博旨在“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网友将“围脖”作其昵称,比喻彼此交流很温暖,使用“围脖”的男男女女被称作“织男”、“织女”。

微博的传播特性1.操作简易,收发方式多样微博注册简单,网民只需填写电子邮件地址,设置登陆密码即可成为微博用户。

论微博对网络舆情的影响(论文)

论微博对网络舆情的影响(论文)

1微博和网络舆情概述1.1 微博的概念、功能和特点博客是微博的前生,发展之后成为了微博,微博是由社会个体相互之间进行关注之后能够看到对方发表的言论和分享、转播等等信息,进而进行交流的一个平台.微博作为一种网络传播方式受到了广大草根阶级的亲睐,同时因为其使用人群的广泛性和使用平台的多样化,让其迅速的发展起来,成为了当今最热门的信息传播方式之一,每个人将自己的观点、看法、心情等等信息通过这种即时发送的形式放到网络上,供自己的听众和好友进行查阅和分享,形成大家一种网络交互的交流形式.而且现在的微博已经成为一种产业化的模式了,虽然其模式改变了,但是其用户性以及传播快速性和影响广泛性仍然不变.(1)信息获取的自主性、选择性很强.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爱好来选择收听或关注的用户,而且将其进行归类管理;(2)微博宣传的影响力与内容质量高度相关,具有很大弹性.微博的影响力是通过对其进行关注的人群数量决定的.越多的人关注某一个人,那么他说的每一句话发的每一条微博都会被这些人所看见,影响力自然就越大越广.并且这是一个循环效应,通常收听人群越多的人,他所发布的微博信息肯定是越多人所希望了解和获取的,那么人数就会越来越大,影响力也随之增加.而且系统本身也会对一些微博进行推荐,这也是关注度来源之一;(3)微博内容短而精.微博内容字数有所限制,所以不需要长篇大论,门槛低,发的人就多;(4)信息共享便捷迅速.网络将天南海北的各类人群都连接起来了,通过网络来传播信息,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发表和立即接收的效果,所以其传播速度快、广还方便.1.2 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和分类网络舆情其实是借助网络平台来围绕事件进行网民们各种情绪、意见、看法、情感的表达、传播和互动,这些活动背后所产生的影响力的集合.网络舆情获得的方式非常便利而且时效性非常强,能够最真实的获取,其影响面非常广.这些信息都是网民的主观看法,以最真实最直接的形成发布在互联网上面的.专业人士主要将网络舆情信息分为思想反映类、问题倾向类、工作动态类和对策建议类.2微博对网络舆情生成模式和传播特点的影响2.1 微博对网络舆情生成模式的影响以往生成模式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使我们对原有的方案可以一再利用.如在传统媒体时代,报刊、广播、电视根据现实的宣传需要,可以进行由下而上的舆论反映,或是由上而下的舆论引导,在这个阶段,政府主导的传统媒体是社会舆论的核心,舆论是相对集中的,主流舆论的生成模式也较为简Vol. 29 No.3Mar. 2013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9卷第3期(下)2013年3月论微博对网络舆情的影响罗美淑1,刘世勇2,陈丽敏1(1.牡丹江师范学院工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2.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牡丹江157011)摘要:现代人都喜欢通过微博来交流和记录自己的点点滴滴,这已经是一种潮流,这种新兴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逐渐成为了人们挖掘信息和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微博上面的发言是自由的,能够各自抒发对不同事物的看法和意见,然后其他人共同参与评论和交流,这样的信息传播形式对社会和舆论来说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从微博和网络舆论出发,来探讨微博对于舆论传播以及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微博;网络舆情;传播模式;传播特点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3)03-0015-03基金项目:基于演化的微博舆情划分方法研究(12521578)15--单.现在互联网成为了人们日常接触比较多的平台,因此舆论生成模式有了不同,网民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抒发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现在论坛、群、圈等等一系列的即时通信工具为网民带来了便利,能够让他们随时随地的说出自己的想法,网民的话语权被充分的放大了,政府和媒体也开始重视互联网上群众的想法和意见,从而加强自身的工作,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微博的出现对于传统信息传递方式产生了改变,这无疑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新的舆情影响方式.这种新兴的方式和运作机制,是传播环境的改变,同样也是舆情生产模式的改变.微博对网络舆情生成模式的主要影响是它的即时性、移动性和互动性.移动性为微博增加用户量提供了基本条件,因为移动性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的发微博、看微博、点评微博,加强了用户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便利性,这是微博的特点,也是和过去的网络传播方式所不一样的地方.微博成为了传统媒体中报道者的角色,每个人都是报道员,将身边发生的大事小情通过网络来进行报道,在网络中产生影响,这样的影响力足以对政府和媒体的决策起到影响作用.微博面对的虽然是广大网民,但是真正流行的还是年轻群体,他们接收新事物快,对于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欲望强烈,互动比较频繁,而且年轻人的思想比较前卫、活跃,这也推动了微博的发展,加上手机也能发微博,这让微博的影响力进一步强化了.2.2 微博对网络舆情传播特点的影响2008年以后,微博在我国开始加速发展,大量微博网站出现,如新浪微博、嘀咕微博等.在微博出现之前网络上有许多的网络交流途径,像是聊天室、论坛、贴吧、博客以及即时聊天工具等等,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和使用人群,但是微博的出现似乎是集众家之所长,这些网络交流工具的特点它都具备了,像是文字发表、相互评论、加好友、跟帖排列等等都具备,而且即时通讯使用的终端也是各种各样,大至电脑小至手机都能随时随地的收发微博.所以它的兴起不是没有道理的,其影响力也是与日俱增.(1)发布和接收信息简便.微博发布和接受都非常的便利,像是新闻中的一些人物都能够通过一键关注来加关注;而新闻和内容都能够一键发布;而且手机是现代人群普遍使用的,通过手机进行收发便利.(2)传播信息快捷.微博的发送时即时的,也就是说新闻发布人一发出去就能马上接收到,这样信息的传播非常的快捷,那些掌握信息第一手资料的人,通过微博能马上传播出去,无需等待.(3)裂变式信息传播模式.信息的传播不是直线传播而是呈现指数形式上涨,所有粉丝通过转发和分享能够将一条微博进行传播开来,这样的传播范围是巨大的.(4)意见领袖具有强大话语权.意见领袖是指在突发事件的产生、发酵、传播等环节中起主要推动作用的网民,他们在特定的领域拥有强大的话语权,潜意识里影响着数以万计的围观群众.3微博对网络舆情舆论场的影响3.1 微博民间“舆论场”的形成科技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同时让民众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发出自己的“心声”,舆论的发生机制、环境都有了改变.目前的信息传播途径总的来说是分成两类的:一类是政府机构通过纸质媒体、电视、广播这样的传统媒体来向公众发布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进行解读,我们称之为“传统官方舆论场”;另一类则是民众通过网络、手机这些新兴的媒介来进行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抒发途径,称之为“网络民间舆论场”.现在微博的发展速度是难以令人置信的,所以其传播的优势不能够被忽略.有相关的统计报告表明,2010年10月我国的微博服务端访问用户就超过了1亿两千万人,活跃账户也超过了6千万.而且微博的短小和便捷让其拥有了发展的潜力,这样一来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得到了提升,加上科技进步,其使用终端非常的简单,这也是降低了使用微博的入门条件.微博的兴起让每一个社会人都成为了新闻的报道者,公民的话语权开始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一些弱势群体也拥有了更多的寻求帮助渠道.正如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所说,“微博以秒计算发布信息,也以秒计算获得反馈,能迅速形成一个互动环境下的舆论场,这令论坛和博客等媒介远远无法企及”.另据《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调查显示,2010年舆情热度靠前的50起重大舆情案例中,微博首发的有11起,占22%.16 --微博已成为网民爆料的首选方式,同时也成为网民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碎片化信息汇聚成话语权,成为持之有据的民意诉求.而这种民意力量,通过传统媒体传播放大后,浸入行政议程,源源不断地释放动能.3.2 微博民间“舆论场”的辐射式影响微博效应不是简单的1+1大于2的效应,其增长是指数形式的裂变增长,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使用互联网,而微博的低门槛让更多的人群能够方便的使用,其在关注和转发过程中,所产生的舆论影响力也在以裂变的方式增长.3.2.1 “意见领袖”激发舆论能量在两级传播理论中,意见领袖通常在信息传播和扩散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微博的巨大影响力,越来越多的社会名人、学者、专家开始聚集在这里,他们的微博通常都是被许多的人所关注,粉丝数量众多,他们写微博的同时也会通过微博产生巨大的话题舆论影响力,他们的影响力成为了民间“舆论场”的重要角色.其实微博的出现让群众有了话语权的抒发地,但是在信息传播的同时,信息的传播集中也正在进行着,正如“意见领袖”他们对于信息的掌控程度越来越高,他们能够通过设置议题发表微博来改变公共舆论的走向,他们借助微博的高转发、关注人群的便利,让其成为了信息传播的有力工具.3.2.2 各领域的“微力量”渗透在网络媒体兴起后,几乎所有的社会热点都能通过排行榜进行监测,其中,微博话题榜以其敏锐性和开放性,已成为反映社会热点的重要晴雨表.微博信息的传播从最初的个人心情和生活琐事逐渐发展为社会事件和民生百态,其包含了政治、法律、民生等等事件,微博也开始成为了处理公共事务的另一个媒介,虽然是“微力量”但是却能改变网民们的生活不同层面的内容.世博、亚运、汶川地震、“李刚门”以及各种事件都有微博的身影,微博开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事件的发展.政府、企业也开始意识到微博这一媒介的巨大影响力,纷纷入驻微博,用微博来发布信息,这其实是对他们的公众形象的建立.企业通过微博向网民发布其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以及企业新动向,这是对企业的一种宣传营销手段,也为企业和用户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的渠道.媒体也纷纷加入微博的行列,利用其广发的传播性来进行信息的传播,并且从微博中挖掘公众感兴趣的内容和信息,以此来拓展其媒体形象.4结束语微博在国外最早开始流行,进入我国才短短几年,但是其发展程度令人咋舌,而且我国人口众多,几年之间就拥有了上亿人使用,这样的发展速度确实令人难以相信.微博现在已经成为现代人发表内心看法和意见的“口舌”,对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传播特点和生成模式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已成为人们的网络舆论场,且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影响都是巨大的.微博的精彩程度也是难以想象的丰富,世界各地的不同人群发生的不同事情通过微博进行传播,所以说对社会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而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媒体舆论如何使用就会发生不同的效应,所以对于微博的使用,我们应该更加的谨慎、负责.———————————————————参考文献:〔1〕刘世勇,罗美淑.基于微博信息数据分析研究综述[J].中国校外教育,2013(2).〔2〕殷俊,何芳.微博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传播特征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2011(3).〔3〕付垚.微博在中国的发展模式及其前景探究[D].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11.〔4〕谢耘耕,荣婷.微博舆论生成演变机制和舆论引导策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3).〔5〕姜胜洪.微博时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2(4).17--论微博对网络舆情的影响作者:罗美淑, 刘世勇, 陈丽敏作者单位:罗美淑,陈丽敏(牡丹江师范学院 工学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刘世勇(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刊名: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年,卷(期):2013(6)1.刘世勇;罗美淑基于微博信息数据分析研究综述 2013(02)2.殷俊;何芳微博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传播特征分析[期刊论文]-河南大学学报 2011(03)3.付垚微博在中国的发展模式及其前景探究 20114.谢耘耕;荣婷微博舆论生成演变机制和舆论引导策略 2011(03)5.姜胜洪微博时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 2012(04)引用本文格式:罗美淑.刘世勇.陈丽敏论微博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期刊论文]-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6)。

浅析网络新闻的特征和作用

浅析网络新闻的特征和作用

浅析网络新闻的特征和作用【摘要】网络新闻是指通过互联网发布的新闻信息。

本文主要从网络新闻的特征和作用进行浅析。

网络新闻具有更新速度快、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能够迅速传递信息,满足人们获取资讯的需求。

网络新闻在信息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影响社会舆论和公众意见,并形成舆论引导和影响社会发展的力量。

网络新闻的发展趋势是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将会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多样化。

对网络新闻的理解和运用至关重要,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网络新闻、特征、作用、传播速度、影响力、更新速度、信息传播、社会影响、发展趋势1. 引言1.1 网络新闻的定义网络新闻是指通过互联网发布的新闻信息,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新闻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即时性、全面性和互动性等特点。

网络新闻的即时性是指新闻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实时发布,观众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新闻动态。

网络新闻具有全面性,不受版面和篇幅的限制,可以更加详尽地报道事件。

网络新闻还具有互动性,观众可以通过评论、分享等方式参与新闻报道,形成互动交流的平台。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新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浏览网络新闻,实现信息的即时传递。

网络新闻的发展也促进了传统媒体向网络转型,加速了新闻产业的变革和发展。

网络新闻是一种新兴的形式,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内容资源,对传统新闻产业和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信息获取方式的变化,网络新闻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促进信息传播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1.2 网络新闻的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对网络新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网络新闻的发展已经从传统的网站阅读转变为移动端阅读,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获取最新的新闻资讯。

而且在社交媒体的影响下,网络新闻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分享和传播,使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社交媒体平台上短视频新闻传播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社交媒体平台上短视频新闻传播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社交媒体平台上短视频新闻传播的特点与影响因素作者:曾明来源:《记者观察·中旬刊》2024年第02期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短视频新闻传播指的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抖音、快手、微博等)发布的短时长视频,用以报道和传播新闻事件、资讯或相关内容的活动。

这些短视频通常在较短的时间内呈现新闻要点或事件信息,并通过视觉、语言等多种手段向受众传达新闻内容。

社交媒体平台上短视频新闻传播不仅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也推动了新闻报道的多样化和民主化,对于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促进社会舆论交流和民主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社交媒體平台上短视频新闻传播的特点短视频新闻内容多样且叙事性强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短视频新闻呈现出多样性和强烈的叙事性特征。

短视频新闻内容的多样性体现在其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信息。

这种广泛的涵盖使得短视频新闻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信息需求,从而扩大了受众范围。

而且,短视频新闻具有强烈的叙事性,其叙事手法往往采用生动、直观的语言和画面,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展现新闻事件。

这种叙事性特点不仅使得信息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还有助于增强用户的情感共鸣,从而提升了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此外,短视频新闻在内容呈现上注重简洁明了,通常采用简短的视频片段和文字说明,快速传达新闻事件的核心信息。

这种简洁明了的呈现方式使得用户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到所需信息,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便利性。

短视频新闻时效性强且极具特色短视频新闻的时效性体现在其能够迅速捕捉和报道最新的新闻事件。

由于短视频制作周期相对较短,制作者可以快速响应新闻事件,通过简洁直观的视频内容将新闻信息迅速呈现给用户,使得用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到最新的信息。

短视频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极具特色。

内容方面,短视频新闻通常注重选题新颖、视角独特,以及情感化、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以吸引用户的眼球。

形式方面,短视频新闻采用简短的视频片段和配文,配以清晰的画面、节奏感强的剪辑等特点,呈现出清晰、生动的视听效果,使得信息更具冲击力和吸引力。

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的叙事特点

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的叙事特点

20208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以微博、微信、抖音为代表的新媒介迅速扩张,这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为快捷的途径,也对人们的新闻获取及阅读习惯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较于传统新闻,新媒体新闻传播速度更快,创作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也促使受众群体逐步养成了快餐式阅读习惯,倾向于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小篇幅阅读,这对素来以思想深、篇幅长见长的深度新闻报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在这种环境下,深度报道怎样面对时代挑战,如何立足、怎样转型成了相关研究者和从业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叙事学角度出发,对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叙事特点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为深度报道转型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叙事特点为了迎合新媒体时代人们对于获取新闻的新需求,国内大部分传统的深度报道报刊都在微信等平台开设了自己的公众号。

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媒体背景下深度报道的叙事特点,笔者选择了较前卫且影响力较大的几个深度报道公众号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叙事学为基础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以期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深度报道在新媒体时代的有效转型策略。

(一)叙事视角选择从叙事学角度来看,叙事视角通常指叙事者讲述故事的角度。

结构主义批评家对于叙事视角研究较为精细。

法国兹韦坦·托多罗夫根据叙事者和人物关系的不同,将叙事视角分为全知视角、内视角及外视角三种形态。

因此,利用叙事学相关知识对新闻尤其是深度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意义重大。

叙事者对视角的选择不仅会决定新闻叙事的立脚点,也会对故事走向产生影响。

纵观优秀深度报道公众号不难发现,他们大都选择使用全知视角进行新闻叙事。

全知视角对于揭露事实、把握事件整体走向更加方便快捷。

例如:“Vista看天下”在对新闻事实进行叙事时大都采用全知视角,叙事者在为受众梳理事件来龙去脉的同时,也会适当地引用相关事件帮助受众群体厘清思路。

《在这起悲剧中,“不作不死”的评论只会暴露偏见》一文以大四女生安安在张家界天门山翼装飞行失联遗体被搜到为切入点,引出对于这一事件不同网友的“偏见”,并进一步对电影中极限动作、现实社会极限运动者的心路历程进行全面剖析、解读,同时也从多维度折射出部分社会问题,可见在此报道中选择全知视角是最合适的。

微博历史与特征

微博历史与特征

微博历史与特征2009年,新浪微博(微博)的诞生将中国引入了微博初时代迄今为止,新浪微博正在成为中国用户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微博平台。

微博大事表2009年8月,新浪微博上线;2011年3月,微博注册用户数超1亿2013年4月,阿里巴巴收购新浪微博18%股份;2014年3月,新浪微博更名为“微博”;2014年4月,微博在纳斯达克上市;2016年8月,微博市值首破100亿美元;2017年12月,新浪微博月活跃用户3. 92 亿,日活跃用户1. 72 亿……平台特征微博是基于用户兴趣和开放关系的社交媒体平台热点聚合强传播当前绝大部分社会热点话题都是在微博上发酵、传播乃至引爆。

大事件发生时,微博成为最重要的传播阵地,是大多数网友及时了解相关信息的首要渠道。

基于兴趣强关注微博社交是以兴趣作为基础的社交模式。

用户在微博上关注什么人、什么话题,都是从兴趣出发。

用户与用户之间没有复杂的社交关系,更多是单纯的喜欢某一类型的内容二聚集在一起,从而获得存在感和归属感。

2017Q4,微博月活跃用户3.92亿,日活1.72亿月活跃用户3.92亿日活跃用户1.72亿移动端占比93%用户更年轻且下沉用户年轻化3.21亿30岁以下月活跃人群区域覆盖下沉2.06亿三四线活跃人群垂直内容领域蓬勃发展55个开放运营垂直领域,58%的用户使用微博关注生活兴趣类内容健康医疗/段子手/财经/音乐/媒体/电影/时政/明星/电视剧/搞笑幽默/综艺/电商/时尚/旅游/美妆/互联网/美女/美食/区域/摄影/动漫/体育/教育/读书作家/游戏/情感/……微博发展趋势1、垂直化微博深耕垂直领域,致力于建立每个领域的流量生态、变现生态,目前微博已覆盖55个领域。

2、多媒体化微博从曾经的“中国版推特”发展到今天,已经是集图文、短视频、直播等多种媒体传播方式于一体的社交媒体平台,多媒体化策略赋予微博更丰富的内容承载力和表现力,也让微博有机会搭上网红经济和进入直播的风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博新 闻生产 的特征 与影 响
厉 国 刚
( 浙 江 工 商 大 学 人 文 与 传播 学 院 浙 江 杭 州 3 1 f ) ( ) 1 8)
¨
年 第


f 冬 媒 研 究
新 闻真 正 摘 要 :与传统新 闻相比 , 微博新 闻的形 态和 生产方式 步 报 道 的状 态 。 新 闻事 件 发 生 也 即 意 味 着 被 报 道 , 4 0个 字 , 未, 必 能 等都有很 大差别 ,这给传 统媒体 的新 闻报 道 带来 了 多种影 走 向 了 即 时 性 。 虽 然 单 独 的 一 条微 博 只 有 1 响 为 此 传 统 媒 体 和 新 闻记 者 , 需要 采取 更 加 积极 的措 施 , 以 说 清 一 个 完 整 的 新 闻事 件 , 但 多 条微 博 , 以及 多 人 的微 博 , 综 全新 的意识和姿 态投入到 这场新闻 变革 当中去 , 才有可能在 合 起 来 可 以 呈现 整个 新 闻 事件 的全 貌 。 未 来 的新 闻传 播 领 域 中争取 到 继 续 发展 的 空 间 。 ( 三) 全 媒体 形态 新 闻 在 网络 土 壤 上 生 长 出 来 的 微 博 新 闻 , 是 一 种 全 媒 体 形 态 关 键 词 :微 博 新 闻 生 产 生 活新 闻化 的新 闻 , 能够 以文 字 、 图片 、 声音、 视频、 动 画 等 多 种 形 式 出 现, 可 以是 融 合 了 多 种 传 统 媒 体 新 闻 的 新 面 貌 , 也 可 以 是 传 由于 中 国人 口基 数 很 大 ,所 以 网 民 数 量 增 速 非 常 快 , 特 统 媒 体 新 闻 的 网 络再 现 。 微 博 新 闻 的 这 种 全 媒 体 特 性 , 使 其 灵活、 形象、 直观 等多种特点 , 对于接 受者而言 , 符 别 是 利 用 手 机 等 移 动 终 端 上 网 的人 数 , 近年来 更是突飞猛进 具有生动 、 地 增 长 。 微 博 等 社 会 化 媒 体 出现 之 后 , 网络 传 播 进 入 了 新 的 合 微 博 用 户 的 需 求 特 点 , 具 有 很 大 的吸 引 力 对 于 传 播 者 而
篇 章 。 微 博 不 仅 是 一 种 交 流 的工 具 , 而 且 是 新 闻 生 产 的 新 天

新 媒
体 荀 干 事 毛
蠹 囊

地 。 微 博 使 得 生 活 新 闻化 , 日常 生 活 的点 点 滴 滴 都 可 以成 为 新 闻 。而 想 要成 为 一位 公 民 记 者 , 所 需 具 备 的条 件 并 不 高 , 微 博 新 闻相 对 于 传 统 新 闻而 言 ,具 有 全 新 的 形 态 和 生 产 方式 , 是 新 闻传 播 的一 大 变 革 。 微 博 新 闻 生 产 的 特 征 微 博新 闻是 网民参与生 产和扩散 传播 的新 闻 ,在 信息 源、 传播媒介 、 新 闻形 态 、 新 闻生 产 方 式 等 多 个 方面 都 具 有 不 同于 传 统 新 闻 的特 征 。 ( 一) 新 闻 生产 走 向 大 众化 、 业 余 化 和 去 中心 化 媒 介 技 术 的 发 展 , 大 大 降 低 了 公 民参 与 新 闻 生 产 的 门 槛 。你 只 要 有 条 件 上 网 , 拥 有 自 己的 微 博 账 号 , 就 可 以将 你 接 触 到 各种信 息 , 以文 字、 图 片、 视 频 等 多 种 形 式 在 微 博 上 发 表 。传 统 新 闻 由专 业 机 构 和 职 业 新 闻工 作 者 生 产 。记者 和 编 辑 的 新 闻生 产 是 一种 相 对 规 范 的职 业 行 为 。 在 微 博 空 间 中 , 新 闻 可 以 由任 何 人 采 访 、 报道和传播 , 具有大众性 。并且 , 新 闻生 产只 是 出于一 种爱 好 , 一 种兴 趣 , 一 种 习惯 , 具 有 业 余 性。 微博新 闻 , 由于 人 人都 可 以参 与 , 信息数量 非常庞杂 , 即 便会产生一 些热点的帖子 , 但 很 难 由某 一 微 博 用 户 长 期 占据 话 语 权 。话 语 权 是 不 断 变 换 的 , 不 存在 传 统 媒 体 环 境 下 , 几 大 主 流 媒 体 占据 舆 论 中 心 的状 况 。 谁 都 有 可 能 引 起 大 家 的 关 注, 而 谁 也 都 不 过 是 短 时 间 的 关 注 焦 点 。微 博 空 间 下 , 去 中 心 化 的特 性 非 常 明 显 。 由于 失 去 了 固 定 的传 播 中 心 , 每 个 人 所 生产 的新闻 , 重 要 性和 影 响 力都 需要 与 许 许 多 多其 他 微 博 竞 争 才能 体 现 出来 。去 中心 化 , 当 然 也 是 一 种 平 等 的体 现 , 这 是 网络 新 媒体 赋 予 个 体 的 力 量 , 微 博 新 闻 是 公 民 新 闻 的 重 要 形 式。 ( 二) 新 闻 生 产 真 正 走 向即 时 ・ 眭 突发 事件发 生时 , 记者 不一定在 现场 , 但 总 会 有 微 博 用 户 在 现 场 。 这 些 微 博 用 户 会 迅 速 拿 出 手机 等 工 具 拍 照 , 书 写 文字 , 并 借 助 移 动 上 网等 手 段 发 表 微 博 , 从 而 担 负 了 第 一 时 间 报 道 新 闻 事 件 的职 责 , 使 大家能够更快速 、 更真 实、 更 多 元 地 了解 新 闻 。 微 博 用 户 数 量 的 不 断 ; I 士大 , 使 得 世 界 处 于 被 同

言, 可 以选 择 自己最 擅 长 、 最 喜 爱 的 新 闻表 现 方式 。由于微 博 新 闻可 以是 多 人 共 同 参 与 ,所 以 不 同 的 人 会 以 不 同 的 角 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