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虫害防治一茶尺蠖Word版

合集下载

茶树虫害防治一茶尺蠖(1)

茶树虫害防治一茶尺蠖(1)

茶树虫害防治一一茶尺蠖我国茶区分布广泛,害虫种类繁多。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常见茶树害虫有400多种,其中经常发生为害的有50一60钟。

茶尺蠖就是常见的为害茶树叶片的重要害虫。

茶尺蠖,又名拱拱虫、量寸虫、寸梗虫、吊丝虫等。

是危害茶树叶片重要害虫,属鳞翅目,尺蛾科,咀嚼式口器害虫。

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省。

以浙江杭州、湖州、绍兴、宁波地区,江西宜潥山区及安徽宣、朗、广一带发生最多。

信阳茶产区也常有发生。

茶尺蠖一年中以夏秋茶期间为害最重。

严重时可使枝梗光秃,形状像火烧过一样。

有时无茶可采,造成茶树树势衰弱,耐寒力差。

冬季易受冻害,二、三年后才能恢复原有产量。

一、形态特征1、成虫体长9一12mm,翅展20一30mm.。

全体灰白色,翅面疏被茶褐或黑褐色鳞片。

有时体褐黑色,翅面线纹不明显。

2、卵为椭圆形,长径约0.8mm,短径0.5mm.初产时鲜绿色,后渐变黄绿色,再转黑褐色,近孵化时黑色。

常数十粒、百余粒重叠成堆,覆有乳白色絮状物。

3、幼虫共4一5龄。

幼虫1龄指幼虫从卵孵化出来为1龄,幼虫发育第一次蜕皮称为2龄,以后每蜕一次皮长1龄。

★初孵幼虫体长约1.5mm,,黑色,胸、腹部每节都有环列白色小点和纵行白线,以后体色转褐色,白点、白线渐不明显,后期体长到4mm 左右。

★2龄幼虫初体长4一6mm,头黑褐色,胸、腹部赭色或深茶褐色,白点、白线全消失;腹部第一节背面有2个不明显的黑点,第2节背面有2个较明显的深褐色斑纹。

★3龄幼虫初体长7一9mm,茶褐色,腹部第1节背面的黑点明显,第2节背面黑纹呈“八”字形,第8节背面出现一个不明显的倒“八”字形黑纹。

★4龄幼虫初体长13一16mm;灰褐色,腹部第2节至第4节有1一2个不明显的灰黑色菱形斑,第8节背面的倒“八”字形斑纹明显。

★5龄幼虫初体长18一22mm,充分成长时长达26一30mm,亦灰褐色,腹部第2节至第4节背面的黑色菱形斑纹及第8节背面的倒“八”字形黑纹均甚明显。

茶叶的病虫害防治

茶叶的病虫害防治

茶叶的病虫害防治茶叶的病虫害防治第一章概述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其生产受到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保证茶叶的质量和产量,必须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本文将介绍茶叶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第二章茶叶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1.茶尺蠖茶尺蠖是茶叶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幼虫以咬食茶叶为生。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喷洒杀虫剂、摇树、粘虫板等。

2.茶炭疽病茶炭疽病是茶叶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造成叶片凋落和茶叶品质下降。

防治方法包括合理施肥、增强茶树抗病能力、定期喷洒杀菌剂等。

3.茶树杯腐病茶树杯腐病是茶树上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侵害新梢和幼叶。

预防措施包括及时修剪受害枝条、采用无公害的防治方法等。

4.绿茶船蛾绿茶船蛾是茶叶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幼虫以茶花为食。

防治方法包括黄板诱捕、喷洒杀虫剂等。

5.茶白粉病茶白粉病是茶叶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侵害叶片和嫩梢。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喷洒杀菌剂、提高通风条件等。

6.茶树螟蛉茶树螟蛉是茶叶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幼虫以茶叶为食。

防治方法包括喷洒杀虫剂、搭设黄色粘虫板等。

7.茶树大蚜茶树大蚜是茶叶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其以吸食茶叶汁液为生。

防治方法包括喷洒杀虫剂、引入天敌等。

第三章本文档涉及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茶叶病虫害防治工作记录表、茶叶病虫害防治示意图等。

请参阅附件以获取更多信息。

第四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农药:________指用于农业生产中防虫害及除草的药剂。

2.杀虫剂:________用于杀灭或控制农作物上的害虫的化学物质。

3.杀菌剂:________用于杀灭或控制农作物病害的化学物质。

4.粘虫板:________一种黏性的纸板,用于诱捕害虫。

茶树害虫及防治方法

茶树害虫及防治方法

假眼小绿叶蝉成虫体长约3.5毫米,包括 翅长约3.8毫米。全体黄绿色。头顶中部隐 约有2个暗绿色斑点,其前方还有2个绿色 小圆圈。前翅黄绿色半透明,腹部卑全部 鲜绿色。卵香蕉形,孵化前头端出现一对 红点。若虫浅黄至黄绿色,共5龄,翅随龄 期增大而加长,喜在嫩梢芽叶上爬行。
各地年发生代数不一,湖南一年发生10代左右, 以成虫在茶丛下老叶或茶园杂草上越冬。越冬成 虫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并陆续产卵,4月上旬出 现第1代若虫,以后虫态混杂,世代重叠现象严重。 全年以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10~11月出现两 次发生高峰。时晴时雨、雨量不大、气温适宜时
刺吸式害虫是指口器为刺吸式或锉吸式口 器的一些害虫,以若虫和成虫刺吸为害茶 树的芽梢、叶片、枝干、果实或根。这类 害虫隶属于同翅目、半翅目、缨翅目和双 翅目等,主要包括叶蝉类、蜡蝉类、蚧类、 粉虱类、蚜虫类、蝽类、蓟马类和瘿蚊等。
一、叶蝉类 二、蚧类 三、粉虱类 四、卷叶蛾类 五、蜡蝉类 六、其他刺吸食害虫
以雌成虫或老熟若虫在茶树枝干越冬。翌
年4月中旬~5月左右产卵,平均每只雌虫 可产卵89~5000余粒,具有陆续孕卵陆续 产孵的习性。6~8月若虫大量出现,10月 雄成虫羽化。
参照长白蚧的防治方法。
属同翅目盾蚧科。大多数产茶省有发生。主要为害 茶树。若虫和雌成虫寄生在茶树枝干和叶片主脉附 近,刺吸茶树汁液,引起树势衰弱。雌成虫介壳长 梨形,长约2毫米,淡褐或黄褐色,有时见有白色者。 2个蜕皮壳突出于介壳前端,介壳后半部扩大,上有 细线纹。雄介壳长条形,白色,溶蜡状.有3条纵脊, 两侧边平行。雌成虫体细长,淡黄色。长江中下游 流域一年发生3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干或叶片上越 冬。越冬雌成虫3月上旬开始产卵,卵期较长。3代 若虫盛孵期分别在5月上中旬、6月下旬和9月上旬。 雌虫绝大部分在上、中部枝叶上,少数叶片主脉两 侧。雄虫多在叶片上,沿叶脉寄生,朝同一方向排 列整齐。

常见的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汇总

常见的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汇总
5×10-5稀释液喷施,每亩(667平方米)也可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2.5千克撒再
1次即可。(1)选择优良品
(一般暗色叶

2)选新地栽茶:新栽茶树园要以生物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为主,在开沟施肥的同时,
5%肯邦线尊生物杀线剂5~10千克,彻底消灭线虫病,为以后减轻线虫病为害打好基
3)对老茶园要彻底清理茶园,追施有机无机复混肥,增加土壤中的生物菌,为减轻病害
70%甲基托
1000-1500倍液或多菌灵1000倍液等进行喷施;每年11月-12月用0.3-0.5波美度的石
茎部病害和根部病害三大类。叶部病害:茶树
茶饼病是我国西南茶区和华南茶区的高山茶园中的重要病害。茶云纹叶枯病、茶炭疽
安徽、贵州等省的高山茶区发生较
茎部病害:茶树茎部病害种类很多,但通常于老茶园中发生,主要的种类有茶膏药病、
富阳市茶树病虫害以虫害居多,如食叶类害虫(茶毛虫、茶尺蠖、茶丽纹象甲等)、吸
;病害发生相对较少,较常见的以茶炭疽病为主。
随着气温的升高,各种病虫害也渐入相应的高峰期而为害茶树。为避免茶农盲目用
生产中应积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在了解病虫生活习
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从而达到经济、无公害化的病虫害防
1000倍天达2116喷雾,可防茶饼病、炭疽病、茶毛虫、叶蝉、蚜虫等病虫害。
月中旬20%三唑酮2000倍加70%代森锰锌600倍加2.5%高效氯氟氰菊脂1000倍加2%阿
3000倍,可防茶叶部病害,叶蝉、蚜虫、茶橙锈螨等虫害。
月中旬37.5%冠菌乐1000倍加25%灭幼脲1500倍喷雾。
月中旬波美3-5度石硫合剂喷雾。 茶树主要芽叶病害有茶饼病、茶白星病等。前两种
7—14天潜育引起发病,产生新病斑,

茶树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茶树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茶树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一、茶(铁观音)中文学名:茶树科:山茶科Theaceae 拉丁学名:Camellia sinensis 属:山茶属Camellia 界:植物界种:茶树 C. sinensis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域:真核域Eukarya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英文名:tea plant目:杜鹃花目Ericales茶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

一般为灌木,在热带地区也有乔木型茶树高达15—30米,基部树围1.5米以上,树龄可达数百年至上千年。

栽培茶树往往通过修剪来抑制纵向生长,所以树高多在0.8—1.2米间。

茶树经济学树龄一般在50—60年间。

茶树的叶子呈椭圆形,边缘有锯齿,叶间开五瓣白花,果实扁圆,呈三角形,果实开裂后露出种子。

春、秋季时可采茶树的嫩叶制茶,种子可以榨油,茶树材质细密,其木可用于雕刻。

主要病虫害据统计,我省茶树害虫共有389种。

为害重的有20~30种,占总数的7%,其中大多数在生产过程当中不必用药防治。

一、茶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和若虫剌吸为害:造成叶片的叶尖叶缘枯焦。

芽叶萎缩,严重时整个茶园似火状。

对茶叶的品质影响很大,可造成茶叶碎片多,涩味重。

成虫产卵为害:雌虫产卵于嫩梢组织内,是芽叶生长受阻,传播病害。

茶假眼小绿叶蝉在我省一年发生8~9代(高山茶园)或12~13代(平地茶园),,冬季以成虫在向阳避风的茶园或杂草上越冬。

每年发生主要集中有二个时期(高峰)。

主峰在5~6月份,主要为害夏茶。

此时是全年为害最重的时期。

次峰在9~10月份,主要为害秋茶,在有此地区发生也十分严重。

(3)此虫寄主多如豆类、麦类和禾本科杂草。

成虫多产卵于新梢第二、三叶间嫩茎内。

虫情调查据宋寿龄1995年报道:对小绿叶蝉的调查,用95%机油乳剂加3~5%凡士林充分溶解后作粘着剂,使用时,涂擦在搪瓷盘上用拍打法检查盘中的成及若虫的数。

此方便准确,同时不受时间的限制。

防治方法:(1)加强茶园管理,清除园间杂草,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卵并恶化营养和繁殖条件,减轻危害。

茶树主要害虫为害部位防治时期及农药品种和剂量

茶树主要害虫为害部位防治时期及农药品种和剂量
刺蛾类(扁刺蛾、茶刺蛾等)
取食叶片呈刀切状缺口,虫口密度大时常将全叶食尽
5月下旬~6月上旬,7~8月1、2龄幼虫期,即应施药,注意对叶背施药。
参照尽蠖蛾类,喷药时必须将中下部叶背沾湿药液,以低浓量侧位喷雾为佳。
象甲类(茶丽纹象甲、绿鳞象甲、茶籽象甲等)
取食嫩叶呈不规则缺口(茶丽纹象甲、绿鳞象甲);取食茶果或新梢呈中空(茶仔象甲),上午露水干后及下午2时至黄昏期间活动最盛,5月上旬羽化出土,幼虫在表土中取食,5月上旬~6月下旬成虫盛发,以幼虫在表土越冬。
茶树主要害虫、为害部位、防治时期及农药品种和剂量(一)
害虫名称
为害部位小绿叶蝉、假眼小绿叶蝉)
刺吸嫩叶、茎汁液
5~6月、8~9月若虫高峰期前,百叶虫口:夏茶5、6头,秋茶>10头施药防治
25%噻嗪酮(扑虱灵)40~75克(1000~2000倍);10%吡虫啉15~20克(4000~5000倍);98%杀螟丹40~50克(1000~2000倍);2.5%联苯菊脂25ml;10%氯氰菊脂、2.5%三氟氯氰菊脂25~30ml(2000~3000倍);20%甲氰菊脂3000~4000倍。
黑刺粉虱
幼虫固定在叶背面刺吸汁液
第1、3代卵孵化初期施用扑虱灵或1龄幼虫占80%时施用其他农药,江南茶区在5月中、下旬,9月下旬~10月上旬施药。
25%噻嗪酮(扑虱灵)50~100克(1000~1500倍);10%吡虫啉25~30克(2000~3000倍)。
茶蚜
茶树芽梢
在发生高峰期:第一次在4月上、中旬;第二次9月下旬~10月中旬施药。
73%克螨特40~50毫升(1500~2000倍);15%哒螨酮(速螨酮、灭螨灵)15~25毫升(3000~4000倍);秋季清园可喷施0.5BE石硫合剂。

目前茶树病虫害的农药防治技巧.doc

目前茶树病虫害的农药防治技巧.doc

目前茶树病虫害的农药防治技巧
目前茶树病虫害的农药防治技巧:
一、小绿叶蝉:预计8月中旬后将进入第二峰,各茶农要对虫量超标的茶园进行防治,药剂可用5%吡虫啉或啶虫脒1000倍液防治。

二、茶橙瘿螨:受害茶树叶片产生褐色锈斑,叶片无光泽,茶叶萎缩,严重时芽叶干枯,一片铜红色,最后大量落叶,预计8月下旬部分茶园将中等偏重发生,茶农在田间虫害调查的基础上可选用
1.8%阿维菌素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三、茶尺蠖:预计第五代茶尺蠖防治适期在8月下旬,药剂可选用5%甲维盐2000倍液喷雾防治。

四、茶轮斑病、茶云纹叶枯病、茶炭疽病等病:高温高湿条件对此病发生有利,一些排水不畅茶园病情更为严重,因此要做好茶树排水和加强茶树管理,药剂可选用25%咪酰胺1000倍或70%甲硫800倍液喷雾防治。

为保证茶叶生产安全,注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确保秋茶采摘安全间隔期。

茶园中常见的主要虫害(茶尺蠖、茶毛虫、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蚜等)生长特性及防治方法

茶园中常见的主要虫害(茶尺蠖、茶毛虫、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蚜等)生长特性及防治方法

茶园中常见的主要虫害(茶尺蠖、茶毛虫、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蚜等)生长特性及防治方法一、茶尺蠖茶尺蠖,又名拱拱虫、吊丝虫等,为咬食茶树叶片、嫩梢的咀嚼式口器害虫。

成虫体长9~12mm,翅展20~30mm,全体灰白色,翅面茶褐或黑褐色鳞片。

卵为椭圆形,初产时鲜绿色,后渐变黄绿色,再转灰褐色,近孵化时黑色,常数十粒、百余粒重叠成堆,覆有灰白色絮状物。

幼虫共4~5龄,体色由黑色转为黑褐色再转为灰褐色,充分成长时长达26~30mm。

蛹为长椭圆形,长10~14mm,褐色,臀棘近三角形[1]。

一般在四周环山的地区和避风向阳、留叶多、较郁闭的茶园往往发生较多。

虫害发生严重时幼虫可蚕食整张叶片,甚至枝梗光秃。

初孵幼虫爬行迅速,有趋光趋嫩性,清晨前及黄昏后取食最盛,被害叶呈现褐色点状凹斑。

幼虫老熟后,即落到树冠下入土化蛹。

若冬季气温特低,越冬蛹死亡增加,能够减少来年的发生基数。

4月以后,凡阴雨连绵,或多雾多霾、温度高,则有利于成虫羽化和卵的孵化,虫口会逐代迅速上升。

目前已发现能捕食茶尺蠖的主要天敌为蜘蛛和鸟类。

防治方法有:①灭蛹,结合秋冬季深耕施基肥,清除树冠下表土中虫蛹,深埋施肥沟底;②人工捕杀,根据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的习性,可在傍晚或清晨打落承接,加以消灭;③灯光诱杀;④尽量减少化学农药次数,降低农药用量,以保护自然天敌,充分发挥其自然控制作用。

二、茶毛虫茶毛虫,俗称毒毛虫、痒辣子等,常发生于一些老茶区。

成虫体长6~13mm,翅展20~35mm,体色为黄褐色至深茶褐色。

卵粒扁球形,黄白色;卵块椭圆形,数十粒至百余粒集成1块,多产于叶片背面。

幼虫较肥壮,多毛,体色由淡黄色逐渐变为黄褐色再变为黄棕色,其毛瘤由浅褐色变为黑褐色小绒瘤,瘤上生长短不一的黄白色毒毛。

蛹长8~12mm,短圆锥形,浅咖啡色,疏被茶褐色毛[2]。

成虫多于下午羽化,白天静伏在茶丛间叶背,黄昏后开始活动,有趋光性。

一般越冬卵多产在向阳较暖的茶园中,非越冬卵常产在茶丛枝叶茂盛或荫蔽的茶园中。

茶树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茶树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合理施肥
使用腐熟的有机肥,避免过量使用氮肥,提高茶 树的抗病能力。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
茶园中的天敌如瓢虫、蜘蛛等对控制病虫害有重要作用,应加以保护和利用 。
使用生物农药
选用对病虫害有针对性的生物农药,如Bt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化学防治
化学农药的合理使用
在病虫害发生严重时,可以选用适当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要严格遵守使用浓 度和安全间隔期。
03
防治方法:加强茶园管理,及时清除 病残体;选用抗病品种;用50%苯菌 灵可湿性粉剂等药剂进行防治。
茶树煤病
茶树煤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叶部病害,主要危害成叶和老叶。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淡绿色水渍状小斑点,随后逐渐扩大并变为黑褐色或黑色的煤污状斑块。病斑 表面光滑,有光泽,有时伴有纵向裂纹。严重时,整个叶片被煤污覆盖,影响茶叶品质和产量。
科研投入
加大对茶树病虫害防治科研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 合作,共同推进防治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技术创新
鼓励和支持防治技术的创新研究,探索新的防治手段和方法, 提高防治效果和水平。
成果转化
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将先进的防治技术推广到生产实践 中,提高茶树病虫害防治的整体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茶小绿叶蝉
形态特征
01
茶小绿叶蝉是一种常见的茶树害虫,成虫体长约为3-5毫米,
翅透明,具有光泽。
发生规律
02
茶小绿叶蝉通常在茶树嫩梢或叶片上产卵,孵化后的若虫会吸
取茶树的汁液,从而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
03
可以通过清除杂草、喷洒生物农药或天敌控制等措施来防治茶
小绿叶蝉的发生。
茶尺蠖

茶树病虫害防治

茶树病虫害防治

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病虫害是茶叶生产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们对茶树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茶树病虫害的防治对于保障茶叶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茶树病虫害的主要类型、防治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一、茶树病虫害的主要类型1. 茶蚜虫:茶蚜虫是最常见的茶树害虫之一,它会吸食茶树的汁液,导致叶片凋萎和卷曲。

2. 茶小绿叶蝉:茶小绿叶蝉喜欢吸食嫩叶,导致茶叶的营养成分流失,影响茶叶的质量。

3. 茶红蜘蛛:茶红蜘蛛会结网在茶树叶片上,影响光合作用,导致茶叶的颜色变黄,甚至枯萎。

4. 茶白毛虫:茶白毛虫是潜在的危害,它会吃掉茶树的叶片,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茶树死亡。

5. 茶病害如茶细菌性叶斑病、茶炭疽病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茶树的生长和茶叶的品质。

二、茶树病虫害防治方法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捕食者等生物来控制害虫的繁殖。

例如,引入天敌昆虫如瓢虫来食用茶蚜虫,或者使用昆虫病毒灭杀茶蚜虫等。

2. 化学防治:使用化学农药来减少害虫的数量。

但要注意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按照使用说明正确施药,以防止对人体和环境的损害。

3. 防虫网:可在茶树周围搭建防虫网,阻止害虫入侵。

4. 规范管理:及时清除茶园内的杂草、茶枯叶等,减少虫害的滋生地。

5. 轮作种植:茶树轮作种植能有效避免病虫害的累积和传播,促进土壤的恢复。

6. 病害预防:定期巡视茶园,注意发现茶树病害的早期症状,及时进行治疗和防控。

三、茶树病虫害的预防措施1. 加强茶树的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定期修剪和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等,都能增强茶树的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用抗病虫害性好的品种进行种植,能够降低病虫害对茶树的影响。

3. 定期监测病虫害的情况:通过监测茶树生长情况和病虫害发生的情况,进行及时的防控措施。

4. 合理旋耕:避免茶树重复在同一块地种植,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5. 笼罩控虫:在茶树上覆盖防虫网,阻挡害虫进入,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茶病虫害防治

茶病虫害防治
影响。
CHAPTER 04
茶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措施
选育抗病虫害品种
选择对病虫害抵抗力强的茶树品种,从源 头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合理修剪
通过修剪树枝,调整树冠结构,增加茶园 通风透光,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加强田间管理
定期清理茶园,去除杂草和枯枝落叶,减 少病虫害的栖息和繁殖场所。
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增加有机肥和磷钾肥的施用量 ,提高茶树的抗病能力。
茶树病虫害的分类
茶树病虫害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以及 各种害虫,如蚜虫、叶蝉、尺蠖等。这些病虫害具有不同的 生物学特性和危害症状,对茶树的生长和茶叶的产量产生不 同的影响。
茶树病虫害对茶叶产量的影响
直接损失
茶树病虫害会导致茶叶产量的直接损失,如叶片病变、枝条枯萎、根系腐烂 等,使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下降。
流行条件
茶树病害的流行受气候条件、茶园管理、品种抗病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温、高湿、多雨等气候条 件有利于病害的传播和流行;茶园管理不善,如排水不畅、肥料不足等也会增加病害的发生概率;品 种抗病性差也是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茶树病害的防治方法
加强茶园管理
合理施肥、及时排水、增强茶树抗病能力等是防治茶树 病害的重要措施。同时,要避免过度采摘,保持茶园生 态平衡。
发掘和利用抗性种质资源
通过收集、整理和利用抗性种质资源,如对某些病虫害具有抗性的野
生种、农家品种等,为抗性品种的选育提供丰富的遗传资源。
03
加强品种试验和示范
对抗性品种进行多点试验和示范,验证其抗性和生产性能,为推广应
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加强品种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和育种研
究。
THANKS FOR WATCHING

茶树病虫害防治

茶树病虫害防治

茶树病虫害防治一、黑刺粉虱该害虫在我县多数茶园均有发生,发生严重的茶园成片发黑,茶芽不发造成减产。

该害虫一年发生4-5代,除第一代发生相对整齐外,其余世代重叠现象严重,一、黑刺粉虱该害虫在我县多数茶园均有发生,发生严重的茶园成片发黑,茶芽不发造成减产。

该害虫一年发生4-5代,除第一代发生相对整齐外,其余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应在5月上、中旬抓紧黑粉虱第一代一令幼虫期防治,对发生特别严重茶园进行连续防治,即喷一次药后,隔7-10天再喷药一次。

农药可用80%的“敌敌畏”50-60毫升加20%“蚍虫啉”15-20克(每亩)。

二、茶尺蠖该害虫一年一般发生6代,除第一、二代发生较整齐外,第三代后世代重叠现象严重,给防治带来很多困难,有些茶园忽视第一、二代的防治造成虫口猛增而引起的暴发性为害,蓬面叶片嫩枝被吃光,远看似火烧一般,损失严重,各地应做好第一、二代幼令幼虫期的防治,农药可用2.5%“敌杀死”或2.5%“功夫”,每背包15毫升,每亩至少3背包。

三、假眼小绿叶蝉该害虫主要为害夏秋茶,因去冬“暖冬”现象造成虫口基数高于往年,预计今年小绿叶蝉第一虫口高峰期属早发年,防治适期在5月底。

农药可用每背包10%“一遍净”或10%“大功臣”10克加“敌杀死”10毫升,每亩喷药不少于3背包。

四、茶园螨类茶园害螨种类主要是茶橙瘿螨和茶叶瘿螨,常年聚集在叶背吸汁为害,造成茶树势衰退,芽叶瘦小,对茶叶产量质量均有下降,可在5月中、下旬用1.8%“虫螨光”每背包10毫升,每亩不少于3背包,对螨类为害严重的茶园可在秋茶采摘结束后,用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封园防治,有效地控制螨类,黑刺粉虱,蚧壳虫、小绿叶蝉等多种害种和部分病害。

对螨类的喷药防治要求在“入梅”前做好。

常见的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常见的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常见的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常见的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富阳市茶树病虫害以虫害居多,如食叶类害虫(茶毛虫、茶尺蠖、茶丽纹象甲等)、吸汁性害虫(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等);病害发生相对较少,较常见的以茶炭疽病为主。

春茶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各种病虫害也渐入相应的高峰期而为害茶树。

为避免茶农盲目用药、减少茶园喷药次数,生产中应积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在了解病虫生活习性规律的基础上,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从而达到经济、无公害化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现将常见的几种病虫害习性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广大茶农参考。

一、害虫类1、茶毛虫又称毒毛虫。

一年发生2代,以卵块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卵开始孵化,各代幼虫发生期分别为4月中旬-6月中旬、7月下旬-9月下旬。

幼虫3龄前群集,成虫有趋光性。

低龄幼虫多栖息在茶树中下部成叶背面,取食下表皮及叶肉,2龄后食成孔洞或缺刻,4龄后进入暴食期,严重发生时也可使成片茶园光秃。

我市在1999年曾大发生,今年是茶毛虫多发年。

其防治措施:①秋冬季清园,摘除卵块;②点灯诱蛾,减少产卵量;③应用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人工释放赤眼蜂;④化学防治在百丛卵块5个以上时进行,掌握在3龄幼虫期前,以侧位低容量喷洒为佳。

药剂可选用80%敌敌畏亩用80-100毫升或2.5%天王星亩用15-25毫升,也可采取敌敌畏毒砂(土)的方法,即每亩用80%敌敌畏100-150毫升,加干湿适宜的砂(土)10公斤拌匀,覆盖塑料膜闷10-15分钟后,均匀撒在茶地上,防效能优于喷雾。

2、茶尺蠖又称拱拱虫。

其生活习性为一年发生5-6代,以蛹在茶树根际土壤中越冬,次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开始羽化。

幼虫发生为害期分别为4月下旬-5月中旬、5月下旬-6月下旬、6月下旬-7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下旬、9月下旬-10月中旬。

茶叶常见的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一)

茶叶常见的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一)

茶叶常见的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一)引言概述:茶叶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在生长和储存过程中容易受到虫害的侵袭。

了解茶叶常见的虫害及其防治对于茶叶种植和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茶叶常见的虫害种类,并提供防治方法。

一、茶尺蠖虫害茶尺蠖是茶树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幼虫以茶树叶片为食,严重影响茶叶的生长和品质。

茶尺蠖虫害的防治方法包括:1. 及时发现并采取采摘措施;2. 按时进行农药喷洒;3. 人工捕捉和排除。

二、茶小绿叶蝉虫害茶小绿叶蝉是一种喜欢吮吸茶树的幼虫和树叶汁液的害虫。

茶小绿叶蝉虫害的防治方法包括:1. 榨取茶树的防虫剂;2. 设置黄色粘虫板;3. 利用生物防治。

三、茶红蜘蛛虫害茶红蜘蛛对茶树的危害严重,能够在茶树叶片上形成网状构造,导致茶树受损和凋落。

茶红蜘蛛虫害的防治方法包括:1. 检查茶树叶片的颜色和干燥情况;2. 采取适当的农药喷洒;3. 理顺茶树的树冠和树枝。

四、茶蓟马虫害茶蓟马是一种常见的茶树害虫,以茶树嫩叶为食,对茶叶的生长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茶蓟马虫害的防治方法包括:1. 掌握适宜的农药喷洒时机;2. 增强茶树的免疫力;3. 使用生物防治技术。

五、茶叶叶螨虫害茶叶叶螨是茶树上的一种微小害虫,寄生在茶树叶片的下面,严重侵蚀茶叶,影响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茶叶叶螨虫害的防治方法包括:1. 定期清除茶园杂草;2. 采用合适的化学防治手段;3. 使用天敌来控制茶叶叶螨的繁殖。

总结:茶叶虫害是茶树种植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对于茶园管理者来说,及早发现和防治虫害是保障茶叶质量和产量的重要措施。

通过了解茶叶常见的虫害种类和相应的防治方法,可以有效保护茶树生长和茶叶质量的提升。

茶树病虫害防治办法

茶树病虫害防治办法

重度危害
对茶树生长和产量产生严 重影响,多数叶片或枝干 受损,甚至可能导致茶树 死亡。
03
茶树病虫害的物理防治
人工捕杀法
人工捕杀是一种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通过人工直接捕杀害虫,如茶毛虫、茶蚕等,以减少其种群 数量和危害。
人工捕杀适用于害虫数量较少,且分布较为集中的情况。
黄板诱杀法
黄板诱杀是一种利用昆虫对黄色敏感的特性,将黄色板涂上机油或粘胶,放置在茶园中,诱使害虫停靠在黄板上并被粘住或被 杀死。
注意个人防护
使用化学农药时,必须佩戴防护用品,如 手套、口罩等。
避免污染环境
尽量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如不将 农药喷洒在河流、湖泊等水源地附近。
化学农药的合理选用与轮换使用
要点一
根据病虫害种类选用农药
要点二
轮换使用农药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种类,选用具有针对性的化学农药。
为避免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应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化学 农药。
除虫菊酯是一种植物源农药,能 够干扰害虫的神经系统,使害虫 死亡。
06
茶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 施
加强茶园管理,提高茶树抗病能力
1 2
合理施肥
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增加茶树营养,提高抗 病能力。
科学灌溉
保持茶园水分适宜,防止过度湿润,减少病原 菌繁殖。
推广生物防治
3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控制病虫害发 生。
茶树病虫害的防治是保证茶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对于茶叶生产具有重要意 义。
通过防治茶树病虫害,可以提高茶树的产量和品质,增加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
02
茶树病虫害的识别与诊断
茶树病虫害的症状识别
叶片症状
包括变色、枯斑、畸形等。

茶园常见虫害防治

茶园常见虫害防治

茶园常见虫害防治一、假眼小绿叶蝉1.发生为害该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雌成虫产卵于嫩梢茎内,致使茶树生长受阻,被害芽叶卷曲、硬化,叶尖、叶缘红褐焦枯。

2.形态特征成虫体淡绿色,长2.5毫米左右。

前翅淡黄绿色,翅端l/3透明。

若虫黄绿色,共五龄。

卵白色至淡黄绿色,近圆筒形且稍弯曲,近孵化时前端可透见暗色的眼点。

3.生活习性在低山茶区该虫年发生12—13代,为害盛期5~6月及9~10月;高山茶区年发生8~9代,为害盛期7~9月。

以成虫在茶树、豆科植物及杂草上越冬。

成虫多产卵于新梢第二、三叶间嫩茎内。

4.防治方法①加强茶园管理,清除园间杂草,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卵并恶化营养条件,减轻为害。

②发生严重茶园,越冬虫口基数大,抓紧于11月至翌年3月中旬,喷洒50%辛硫磷或马拉硫磷1 000倍,以消灭越冬虫源。

③采摘季节根据虫情预报在若虫高峰前选用生物农药虫螨克 1 000倍或10%吡虫啉2 000~3 000倍或98%巴丹1 500倍进行防治。

二、茶尺蠖:对亩虫量在4000头以上的菜园,均应喷药防治。

药剂可选用天泰40克/亩或2.5%敌杀死20—25毫升/亩,安全间隔期分别为7天、3天。

生物农药应在阴天或傍晚时使用。

三、茶黑毒蛾:防治适期在6月上旬,用振落法调查,每1米长茶行虫量超过10头的茶园应全面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2.5%天王星乳油20毫升加80%敌敌畏50毫升/亩,安全间隔期均为7天。

四、茶橙瘿螨:去年没有用石硫合剂封园的茶园,对有螨叶率在70%以上,螨情指数大于10的茶园,均应进行化学防治,药剂可选用1%阿维菌素(杀虫素、虫螨光)20毫升/亩、天泰40—50毫升/亩、15%哒螨灵(扫螨净、速螨酮)乳油30毫升/亩、73%灭螨净(克螨特)3000倍,安全间隔期均为7天。

五、茶卷叶蛾茶卷叶蛾是茶树芽叶害虫之一,又名茶淡黄卷叶蛾,后黄卷叶蛾,褐带长卷叶蛾,属鳞翅目卷叶蛾科,学名为Homona magnanima Diakonoff。

《茶树病虫害》word版

《茶树病虫害》word版

茶尺蠖为害状】幼虫取食叶片为害。

l龄幼虫取食嫩叶叶肉,留下表皮,被害叶呈现褐色点状凹斑;2龄幼虫能穿孔,或自叶缘咬食,形成缺刻(花边叶);3龄前幼虫在茶园中有明显的发虫中心,3龄起则能全叶取食,3龄后食量猛增,以末龄食量最大。

茶尺蠖年发生代数多,繁殖力强,以夏秋茶受害重。

发生严重时,老叶、嫩茎被幼虫取食殆尽,致使茶丛变为光杆,不仅严重影响当季茶叶产量,并致树势衰退,二三年内很难恢复,对茶叶生产的威胁很大。

【形态特征】成虫属中型蛾子,体长9~12毫米,翅展20~30毫米。

灰翅型全体灰白色,翅面疏披茶褐色或黑褐色鳞片,前翅有4条弯曲波状纹,外缘有7个小黑点,后翅有2条横纹,外缘有5个小黑点。

卵椭圆形,长约0.8毫米,宽约0.5毫米,初产时鲜绿色,后渐变黄绿色,再转灰褐色,近孵化时为黑色。

1龄幼虫体黑色,后期呈褐色,2龄幼虫体黑褐色至褐色,腹节上的白点消失,3龄幼虫茶褐色,体长7.0~12.0毫米,第二腹节背面出现八字形黑纹,第八腹节上有倒八字形斑纹,4~5龄幼虫体色呈深褐至灰褐色,体长12.0~32.0毫米,自腹部第五节起背面出现黑色斑纹及双重菱形纹。

蛹长椭圆形,长10~14毫米,赭褐色,尾刺圆锥形,末端有分叉短刺。

【发生规律】蛹在茶树根际附近土壤中越冬,次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开始羽化。

1~6代茶尺蠖幼虫发生期分别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5月下旬至6月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下旬、8月中旬至9月下旬、9月中旬至11月下旬。

1年中主害代为第四代,其次是第三、第五代。

从第3代开始出现世代重叠。

成虫有趋光性和一定的趋化性。

羽化后当晚即可交配,以次日晚间为多,交配后次日即可开始产卵,产卵一般在夜间,卵成堆在茶树上部枝桠和枯枝落叶间,卵均在白天孵化,初卵有趋光性,趋嫩性。

幼虫老熟后,爬至茶树根际附近入土化蛹。

【防治方法】1、清园灭蛹:在茶尺蠖越冬期,结合茶园秋冬季管理,清除树冠下落叶及表土中的虫蛹。

茶尺蠖

茶尺蠖

云南农业大学 园林园艺学院植保通论—虫害—茶尺蠖——贺永祥 2011313007一、 学名分类:茶 尺 蠖 , 学 名 Ectropis oblique hypulina Wehrli,属鳞翅目,尺蠖蛾科,是茶园尺螃类中 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种类之一。

茶尺蠖, 幼虫体表较光滑, 腹部只有第 6 腹节 和臀节上具足, 爬行时体躯一屈一伸, 俗称拱背 虫、量尺虫、造桥虫等。

喜栖在叶片边缘,咬食 嫩叶边缘呈网状半透膜斑; 后期幼虫常将叶片咬 食成较大而光滑的“C”形缺刻。

二、分布范围:茶尺蠖是中国茶树主要害虫之一。

由于此虫发生代数多,繁殖快,蔓延 迅速,很易暴发成灾,长江流域以南各产茶省,尤以江、浙、皖、湘等省 发生严重。

三、各虫期形态特征:卵:长 1mm,椭圆形。

初绿色,后变灰 褐色,孵化前为黑色。

常数十粒至百余粒 成堆,上覆白色絮状物。

1云南农业大学 园林园艺学院幼虫:末龄幼虫体长 26~30mm,体圆筒形,头部 褐色。

初孵幼虫黑色,体长 1.5mm,头大,胸腹部各 节均具白纵线及环列白色小点。

1 龄幼虫后期体褐色,白点白线逐渐消失; 2 龄幼虫体长 4~6mm, 体黑褐色, 白点白线消失, 腹部第一节背面具 2 个不明显的黑点, 第二节背面生 2 个较明显的深褐色斑纹; 3 龄幼虫体长 7~9mm,茶褐色,腹部第一节背面 的黑点明显,第二节背面有一黑纹呈“人”字形,第八 节背面亦有不明显的倒“人”字形黑纹; 4 龄幼虫体长 13~16mm,浅茶褐色,腹部 2~4 节背面具不明显的灰黑色“回”形斑纹, 第六节两侧生 两个不明显的黑纹,第八节背面倒“人”字形斑纹明 显,并有小突起一对; 5 龄幼虫体长 18~22mm,灰色,体背斑纹与 4 龄 幼虫相近,但较 4 龄幼虫明显。

蛹:长 10~14mm,长椭圆形,雄蛹较小。

赭褐色,头部色较暗。

触角与翅芽达腹部第 4 节,第五腹节前缘两侧各具眼状斑一个,臀棘 近三角形,雄蛹臀棘末端具一分叉的短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树虫害防治
一一茶尺蠖
我国茶区分布广泛,害虫种类繁多。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常见茶树害虫有400多种,其中经常发生为害的有50一60钟。

茶尺蠖就是常见的为害茶树叶片的重要害虫。

茶尺蠖,又名拱拱虫、量寸虫、寸梗虫、吊丝虫等。

是危害茶树叶片重要害虫,属鳞翅目,尺蛾科,咀嚼式口器害虫。

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省。

以浙江杭州、湖州、绍兴、宁波地区,江西宜潥山区及安徽宣、朗、广一带发生最多。

信阳茶产区也常有发生。

茶尺蠖一年中以夏秋茶期间为害最重。

严重时可使枝梗光秃,形状像火烧过一样。

有时无茶可采,造成茶树树势衰弱,耐寒力差。

冬季易受冻害,二、三年后才能恢复原有产量。

一、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9一12mm,翅展20一30mm.。

全体灰白色,翅面疏被茶褐或黑褐色鳞片。

有时体褐黑色,翅面线纹不明显。

2、卵为椭圆形,长径约0.8mm,短径0.5mm.初产时鲜绿色,后渐变黄绿色,再转黑褐色,近孵化时黑色。

常数十粒、百余粒重叠成堆,覆有乳白色絮状物。

3、幼虫共4一5龄。

幼虫1龄指幼虫从卵孵化出来为1龄,幼虫发育第一次蜕皮称为2龄,以后每蜕一次皮长1龄。

★初孵幼虫体长约1.5mm,,黑色,胸、腹部每节都有环列白色小点和纵行白线,以后体色转褐色,白点、白线渐不明显,后期体长到4mm 左右。

★2龄幼虫初体长4一6mm,头黑褐色,胸、腹部赭色或深茶褐色,白点、白线全消失;腹部第一节背面有2个不明显的黑点,第2节背面有2个较明显的深褐色斑纹。

★3龄幼虫初体长7一9mm,茶褐色,腹部第1节背面的黑点明显,第2节背面黑纹呈“八”字形,第8节背面出现一个不明显的倒“八”字形黑纹。

★4龄幼虫初体长13一16mm;灰褐色,腹部第2节至第4节有1一2个不明显的灰黑色菱形斑,第8节背面的倒“八”字形斑纹明显。

★5龄幼虫初体长18一22mm,充分成长时长达26一30mm,亦灰褐色,腹部第2节至第4节背面的黑色菱形斑纹及第8节背面的倒“八”字形黑纹均甚明显。

4、蛹为长椭圆形,长10一14mm,赭褐色。

触角与翅芽达腹部第4节后缘。

第5腹节前缘两侧各有眼斑纹1个。

臀棘近三角形,有的臀棘末端有一分叉的短刺。

二、发生规律与习性
茶尺蠖在江苏南部和安徽宣城、朗、广一带一年发生5一6
代。

在浙江杭州一年发生6一7代,一般年份均以6代为主,10月份平均气温在20°以上,则可能部分发生7代。

茶尺蠖从卵到幼虫到蛹再到成虫的生长周期就称为1代。

茶尺蠖以蛹在树冠下土中越冬。

在翌年3月初开始羽化出土。

一般4月上、中旬第1代幼虫开始发生,为害春茶。

第2代幼虫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生,第3代幼虫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发生,均为害夏茶。

最后大体上每月发生1代,直至最后1代以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

由于越冬蛹羽化迟早不一,加之发生代数多,从第3代开始即有世代重叠现象。

成虫羽化以清晨和下午5点到夜里9点为盛。

白天4翅平展静伏茶丛中,傍晚开始活动,有趋光性和趋化性,用糖醋液能诱到雌雄蛾。

雌蛾多数仅交配一次,个别2次,雄蛾能多次交配,最多5次,平均3.4次。

雌蛾产卵器释放出引起雄蛾求偶反应的性外激素主要成分之一为“18碳环氧二烯”。

交配后次日即开始产卵,产卵均在夜晚,以20一24时为盛。

卵成堆产在茶树上部枝桠间、径基裂缝和枯枝落叶间。

产卵量以春、秋季节较多,每雌蛾产卵272一718粒,平均300余粒;夏季较少,100一200粒。

成虫寿命一般3一7天,平均气温19°C时6一7天,27
°C时3一4天。

卵均在白天孵化,以10一15时为盛。

同一卵块的卵
粒在1天内孵化完毕。

卵期5一32d,平均19.5°C时10d(天),24一25°C时7d,27一28°C时6d..
初孵幼虫爬行迅速,有趋光、趋嫩性。

据观察,1龄幼虫喜趋向柠檬黄、土黄、黄绿等色。

2龄后怕光,晴天日间常躲在叶背或丛间隐蔽处,以腹足固定,体躯大部离开枝叶,受惊动后立即吐丝下垂。

清晨前及黄昏后取食最盛。

1龄幼虫仅食叶肉,残留表皮,被害叶呈现褐色点状凹斑。

2龄即能穿孔,或自边缘咬食嫩叶,形成缺刻(花边叶)。

3龄后食量急增,严重时连叶脉也吃光,造成秃枝,促使茶树衰老,甚至死亡。

幼虫共4或5龄,第1、2、6代大多4龄后即化蛹,少数5龄后化蛹;而3、4、5代大多5龄化蛹,仅少数4龄化蛹。

据测定,若以叶面积计算,低龄幼虫食量小,4龄明显增加,5龄进入暴食期,5龄占总食量的79.8%,4、5龄合计占92.2%。

幼虫历期长短受温度影响颇大。

气温高,历期短。

幼虫在田间呈聚集分布,个体群大小为2m长茶行范围。

幼虫老熟后,即落到树冠下入土化蛹。

化蛹前先在土中做一土室,入土化蛹的深度一般为1cm左右,越冬蛹1.5一3cm.大发生时也有在落叶间化蛹的。

化蛹部位均在离茶丛基数3一33cm之间,以20cm为
最多。

越冬蛹在茶树南面较多,历期132一164天,第1和5代9一10天,第2一4代一般6一8天。

三、虫害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
1、高山茶园一般发生不多,而山坞、四周环山的地区和避风向阳、
阳光充分的茶园常受害较重。

茶树生长好,留叶多,较郁闭的茶园往往发生较多。

避风向阳、地势平坦、温度较高、土壤湿润的茶园,第1代发生较早。

2、秋季前期温暖,可能促成发生第7代,到后期低温,第7代幼
虫死亡多,越冬蛹的数量减少。

如冬季气温特低,越冬蛹死亡增加,同样能够减少来年的发生基数。

4月以后,凡阴雨连绵,或多露多雾、温度高,有利于成虫羽化和卵的孵化,虫口会逐代迅速上升。

3、自然天敌作用。

目前已发现的茶尺蠖天敌有姬蜂、茧蜂、寄蝇、
步行虫、蚂蚁、蜘蛛、线虫、病毒真菌及鸟类等。

*寄生蜂有茶尺蠖绒茧蜂、单白棉绒茧蜂和尺蠖悬姬蜂,这三种蜂占寄生天敌总数的99.6%,其中茶尺蠖绒茧蜂又占寄生蜂总数的95.93%。

绒茧蜂对茶尺蠖自然控制作用大,基本上致死幼虫于3龄。

*扑食茶尺蠖的主要天敌为蜘蛛和鸟类,以扑食茶尺蠖1一2 龄幼虫为主。

据报道,九十年代秋季南方某生态茶园有大片茶园发生茶尺蠖,就是引来许多鸟类扑食,很快就被控制住,第二年很少发生。

*病原体天敌主要有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苏云金杆菌和圆孢虫霉,主要致死2龄幼虫。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致病力因茶尺蠖幼虫龄及环境温度等的不同而变化。

温度30
°C或更高时,致病力即明显下降。

圆孢虫疫霉能引起茶尺蠖真菌病大流行,该病始于茶尺蠖的第3、4代,但发病力低,至第5代盛发,其中当虫口密度大而且环境适宜(主要阴雨高湿)时会大流行,发病率达90%以上,导致越冬蛹大为减少,进而明显抑制次年第1代的发生量。

四、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

在茶尺蠖越冬期间,结合秋冬季深耕施基肥,清除树冠下表土中虫蛹,深埋施肥沟底。

若结合培土,在茶丛根颈四周培土10cm,并加镇压,效果更好。

2、人工扑杀。

根据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的习性,可在傍晚或清晨打落承接,加以消灭。

放鸡禽进茶园扑食蛹和幼虫。

也可利用成虫趋光性,在成虫盛发期,设置糖醋液、黑光灯、振频式杀虫灯、雌性激素信息等诱杀成虫蛾。

3、化学防治。

茶尺蠖防治的重点是第4代,其次第3、5代,第1、2代提倡挑治,严格按照防治指标(4500头/亩或10头/米茶行),以第1、2龄幼虫盛期施药最好。

注意轮换施药,并注意保护天敌。

寄生蜂寄生率高时,不宜也不必施药。

喷施农药遇茶叶采摘期必须严格掌握农药安全间隔期,农药的最多使用次数,每个茶季只准使用一次。

对3龄前的幼虫,可选用5%联苯菊酯1500倍液、10%氯氰菊酯6000倍液、2.5%鱼藤酮300一500倍液、苏云金杆菌(BT)制剂300一500倍液、0.36%苦参碱1000一1500倍液、20%除虫脲2000倍液进行防治。

根据幼虫喜欢在清晨和傍晚取食习性,选在清晨4点到9点和下午3点到晚8点蓬面扫喷药剂效果好。

4、生物防治。

尽量减少化学农药次数,降低农药用量,以保护自然天敌,发挥其自然控制作用。

可以从茶园采集或通过人工饲养得到越冬绒茧蜂茧,室内保护过冬,于次年待蜂羽化后释放到茶园中,可防治茶尺蠖第1代幼虫.
对第1、2、5、6代茶尺蠖,可施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悬浮液灭虫,一般浓度为1.5×1010PIB/ml, 使用时期掌握在1、2龄幼虫期。

茶尺蠖NPL,可通过室内以茶树或菊花叶片饲养茶尺蠖幼虫至4龄初,再饲以2.2×106PIB/ml的病毒液持续喂饲48小时,最后收集病死虫,供提取制备病毒液,用于茶园防治。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